中国大陆市场(精选12篇)
中国大陆市场 篇1
领先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在吉林省长春市的第二个汽车电子制造工厂在净月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吉林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以及净月开发区的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预计到2012年9月建成之后, 现有工厂所生产的底盘与安全系统和车身电子系统的相关产品将转移到新工厂生产。
新工厂坐落在净月经济开发区, 距现有工厂11公里, 总建筑面积109 200平方米。工厂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 包括生产区、仓库、办公楼、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工厂的建设从2011年第3季度开始, 预计于2012年9月全面投产。
大陆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蒋孔克先生表示:“已运营了16年的大陆汽车电子 (长春) 有限公司是我们在中国最重要的制造工厂之一, 它研发和生产的产品广泛, 覆盖大陆集团三大汽车部门, 并在加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陆集团目前在中国共有18个生产基地和15个销售办事处, 员工15 000人。作为在中国实现赢利超比例增长战略的一部分, 新工厂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大陆集团的扩张计划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大陆汽车电子 (长春) 有限公司现有2 500名员工, 为底盘与安全系统、动力总成系统和车身电子系统生产关键产品, 包括安全气囊控制单元、轮速传感器、底盘电子部件、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器控制单元、Deka VII喷油器、油轨总成、调节器、发动机系统部件、电子防盗器、遥控无钥匙进入、被动式进入及启动系统、车身控制模块、车门电子控制单元以及防夹车窗升降器电子产品。目前该工厂的产品供应给中国58个地方的136位客户, 并出口到19个国家的73位客户。随着我们产品专业化战略的实行, 新工厂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大陆集团底盘与安全系统部件和车身电子系统部件的生产。
大陆汽车电子 (长春) 有限公司厂长Axel Weber先生表示:“经过多年努力, 我们在机械和电子生产方面确立了卓越的声誉, 培养了一支强大的员工队伍, 并深受客户的信任。展望未来, 凭借我们的全球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技术支持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本地化, 我们在长春的新工厂将进一步提高产能, 以满足本地和全球汽车生产商对创新和经济型解决方案不断增长的需求。”
德国大陆汽车集团2010年销售额约为160亿欧元, 下设底盘与安全系统 (2010年销售额58亿欧元, 员工30 000人) 、动力总成系统 (2010年销售额47亿欧元, 员工27 000人) 和车身电子系统 (2010年销售额55亿欧元, 员工30 000人) 三个事业部。目前, 汽车集团在全球设有170多个分支机构。作为乘用车和商用车行业的合作伙伴, 汽车集团为进一步实现汽车现代化, 开发生产各种创新产品和系统, 致力于安全、环保、经济、舒适的全新驾乘体验。
底盘与安全系统部门开发和生产电子与液压制动系统、底盘控制系统、传感器、驾驶员辅助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及其传感器、洗涤系统和电子空气悬架系统。其核心优势是集主被动安全系统于一体的Conti Guard®系统。动力总成系统部门专注创新高效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 其丰富的产品系列涵盖汽油机和柴油机喷油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器控制、传感器和执行器、供油系统、混合动力车及电动车组件及系统。信息管理是车身电子系统部的核心业务。车身电子系统部的产品包括组合仪表和多功能显示屏、控制单元、电子汽车进入系统、轮胎监控系统、收音机、多媒体和导航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车载信息服务解决方案以及驾驶舱模块和系统。
中国大陆市场 篇2
中国富人区在哪?北京的富人区在哪?上海的富人区在哪?富人区,它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最高端的世俗追求。是城市文明和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个城市走向发达、成熟的标志。今天排行榜123网像大家介绍中国的九大富人区,看看富人们都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地方,了解一下中国的富人区是什么样子。
1、亚运村
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开始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也同样是北京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开端。运动会闭幕后亚运村的房子整整荒了一年,如何处理成了难题。后来成立了北辰集团,开始出租亚运村汇源公寓。谁曾想就是这无奈之举促成了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富人区的诞生。“拿大哥大,开汽车,住亚运村”成了北京有钱人的标准。但在很多人看来,亚运村还算不上真正的“富人区”,充其量算是“大款抱团儿”。因为许多人是租住在此,并非真正业主,是为了充个大款的门面好做生意。
2、方庄
1991年,方庄小区开工时,北京还没有富人区这个词,用今天的眼光看,已很难认同方庄曾是富人区。1993年,方辉在一家中国台湾地产公司打工,那时他刚入行,如今,他成了房地产业资深人士。他的中国台湾老板问:“北京最好的房子在哪儿?”于是,方辉把老板带到了方庄。当时,方庄还没完全竣工,一脚深一脚浅走下来,中国台湾老板发出感慨:“原来北京的房子这么破啊。”方庄的楼,在当时看,简直是天堂,有塔楼,还有蛙式、风车式、三叉式……并成了“三大一小一多”(厨房、客厅、厕所大,卧室小,储藏空间多)的代表。
3、朝阳公园CBD板块
前后,朝阳区成功营销CBD概念,以国贸为圆心、环使馆区的中央商务区成为富人扎堆的场所,2万元每平米的房价在当时习以为常。浸淫北京房产圈多年的业内人士刘志伟介绍,位于朝阳公园正南门的棕榈泉国际公寓入市,拉开了朝阳公园富人区的序幕。
这里的业主包括已故画家陈逸飞、阿里巴巴公司CEO马云、优酷网CEO古永锵等等。这里的别墅平均价格都在万元以上,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驻京首席代表居住于此。在刘志伟看来,除了金融、商贸的快速发展,文化资源的日益丰富也是CBD成为第三代富人区公认核心的要素之一。
4、王府井商圈
“别人清晨推开窗看到一片绿色草坪,而王艳推开窗看到的则是一片玫瑰色的紫禁城。”因饰演《还珠格格》中的“晴格格”一角走红的王艳,再次以其位于北京城中心的的上亿豪宅“王府世纪”刷新了富人区的标准。
这座空中花园、室内游泳池俱全的豪宅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地理位置,位于王府井商业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北上平安大道,南下长安大街,西去故宫紫禁城。如果天气好,王艳会和老公、孩子一起,坐在花园里一起喝咖啡或者共进早餐,享受紫禁城上空的艳阳。与众多明星流连郊外风景相反,越来越多的富人正在向城市核心回归。
随着北京压力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商务人士开始意识到居住在郊区别墅时间成本太大,因此,兼具景观、交通优势的城市景观区域楼盘开始成为他们的新目标。王府井商圈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5、上海古北
在戴德梁行房地产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正的眼里,“富人区代表了上海乃至中国经济建设的形象与成就,是上海的城市名片。”类似张国正这样的上海房产业内人士,多数认为从衡山路、华山路的花园洋房,到散布在市区中的一些零星高级公寓,都不存在一个“社区”的概念。
真正称得上上海第一个富人区的,还是要数虹桥古北区域。“老上海”、经营着一个二手房中介公司的陆超告诉媒体,上海的古北应该算是本地第一个成片开发的高档住宅片区。由于邻近虹桥国际机场,对外交通方便,港台的一些地产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关土地批租政策出台后便建造了第一批外销房。
最早的住客是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逐渐使得古北具有了国际化生活氛围。每月动辄四五千美元的租金即使在现在看来也足够富人的标准。后来随着一些名流如影视明星林忆莲、胡慧中等纷纷在此定居,国内的大批富豪企业主也涌来购房置业。古北富人区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商业的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黄埔、中华企业、强生集团等知名开发商纷纷看中古北的.商业潜力,陆续进驻进行大规模的豪宅以及商业开发,使得该区域成为更高标准的国际化富人区。
6、上海陆家嘴板块
近年来,随着浦东地区的大力开发,浦东陆家嘴板块成为上海人公认的新兴富人区。1990年代中后期,通用汽车、可口可乐、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在上海的业务迅猛发展,于是,在金桥地区,一个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的“GREENCITY”(碧云国际社区)开始形成。据统计,目前《财富》500强中有26家企业的亚太区总裁及高级执行官携家眷居住在此。同样声名显赫的还有黄浦江畔的陆家嘴滨江豪宅区。
7、深圳罗湖
时光倒退二十年,今天所谓富人的生活模式与其他人并无二致。世联地产主席陈劲松回忆道:“一直到八十年代初,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个平等的、无差异的环境中生活的,城市居住生活完全可以用大院和宿舍来统一概括。
记得九三年,深圳海丽大厦公开发售,曾排队七天七夜,队伍中除香港人外都是当时的成功人士――商人、明星、华侨和投机家,他们都购买二房和三房,几乎没有人提出额外的要求。因为‘成套’就是当时商品房的唯一卖点,也是消费者的唯一要求。”那以后,罗湖渐渐成为了老特区的骄傲。这里毗邻香港,建筑虽然显得拥挤,却曾经住过无数在深圳赚取第一桶金的暴富者。其中“怡景别墅”就住着很多香港阔佬。
8、深圳香蜜湖
香蜜湖是如今深圳的副中心,出没着许多富豪。由于交通便捷,各项设施齐备,新兴的富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在这一区域购置物业。在此区域近十年间兴建起来的高档住宅区,常常可以看见驾着名车进出的金融精英和网络英雄们,车子多是挂深、港两地的牌照,来往两地成为他们的日常功课。
9、南京河西奥体
中国大陆市场 篇3
2011年,中航国际收购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随后,201 3年7月,中航国际收购了德国发动机制造商Thielert AircraftEngine (TAE)公司的全部资产,并将其纳入大陆品牌旗下,成立了大陆发动机德国公司。两次收购初步完成了中航国际在全球通航动力领域的资源整合。
2014年4月,为给中国及亚太地区市场提供更好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中航国际又在北京成立了大陆发动机(北京)公司。
2014年6月,经过整合与梳理,中航国际成立了大陆发动机集团公司(Continental Motors Group,简称CMG),下辖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大陆发动机德国公司、大陆发动机(北京)公司、大陆发动机服务公司。集团拥有美国、德国两个生产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以及美国、德国、中国三个市场营销中心,通过业务协调委员会,对各子公司之间及整体发展战略、市场营销及产品研发等进行统一协调和规划。
大陆发动机集团成立后,一跃而成为当今全球唯一拥有全系列航汽及航煤活塞发动机的制造商和服务商,并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此,大陆发动机集团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同时也在继续进行资源整合和品牌重塑。
统一品牌,加强售后
整合之后,大陆发动机集团旗下航汽、航煤活塞发动机及备件业务都统一在“大陆发动机”(Continental Motors)品牌之下。
目前,航汽活塞发动机产品由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生产。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在全球活塞航空发动机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同时,还拥有当今全球最先进的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系统和服务体系。其航汽活塞发动机产品功率范围覆盖100马力到375马力,并占到全球350马力以上大功率活塞发动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航煤活塞发动机则继续由大陆发动机德国公司生产,主要产品为“大陆航煤”(Continental Diesel)CD-100及新研发的CD-300系列。目前,大陆航煤发动机共配装了2600余架飞机,累计飞行小时数超过450万小时,销售了4500多台发动机,超过全球其他公司同类产品数量的总和。大陆美国公司还继续研发、生产CD-200系列航煤发动机。
此外,大陆发动机集团还在发动机维修、备件以及套材、实验类飞机动力等领域也进行了整体布局。
大陆发动机集团旗下的大陆服务公司有着完善的资质及丰富的经验,依畔Fairhope (KCQF)机场,运营有FBO、加油、机库,以及公务机维护、活塞飞机及发动机大修等业务。除大修大陆发动机外,还提供莱康明发动机维修,以及赛斯纳、派珀、西锐及钻石等活塞飞机的维修维护。2014年,大陆发动机集团完成了对美国南方航电维修公司以及联合涡轮公司的收购,进一步具有了航电维修、升级、机舱内饰翻新,以及PT6系列发动机热端和整机的大修能力。
2015年7月,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完成了对Danbury宇航公司全部资产的收购。Danbury宇航作为一家控股公司,拥有发动机整机、精密零件、工程和服务公司等多个经营单元,同时,还在发动机零件制造认证(PMA,Parts ManufacturingAuthorization)领域积累了强大实力,其旗下子公司是美国最大的PMA供应商之一。通过此次收购,大陆发动机集团获得了莱康明发动机的备件保障能力,可以使用自己生产的零件维修莱康明发动机,价格及周期优势更加明显,这对于大量的、尤其是中国市场上的莱康明发动机用户而言,多了另外一种不错的选择。
此外,Danbury宇航还拥有享有盛誉的泰坦(Titan)发动机。四缸和六缸泰坦发动机在许多套材和试验类飞机上使用,比莱康明发动机重量轻且马力更大。收购完成后,大陆发动机集团将业务扩展到了套材飞机、试验类飞机市场和其他认证发动机的售后市场,目标在于替代莱康明发动机。
在活塞发动机制造领域,莱康明公司和大陆发动机集团互为竞争对手,但双方的生产方式颇有不同。莱康明多采用外包合作的方式,大部分零件并非由自己工厂生产,而是经过外包、采购,最后再进行组装和销售;在售后服务领域,也多与第三方企业进行代理合作。而大陆发动机长期以来更倾向于传统制造模式,实行从零件到总装,从设计、生产到售后的垂直一体化管理,除小部分锻铸件等通过采购而来外,其余全部由自有工厂生产。
客观来说,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在市场扩展初期,外包方式在追逐市场份额方面灵活性很强,但在市场成熟期,垂直一体化管理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外部供应商的变动不会对产品产量和质量带来大的波动。大陆发动机集团收购Danbury宇航后,尽管从理论上看,尚未跟莱康明本厂形成新的竞争,但由于莱康明的生产和服务受限于大量外部环节,因此此次收购所带来的供应商、服务商之间的波动,预计将会给莱康明带来不小压力。
此外,大陆发动机集团通过上述收购并与本厂生产进行整合,加强对原来在第三方市场发动机备件的质量控制。此前.PMA企业尽管有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但其质保要求较弱。收购完成后,大陆发动机集团会以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品质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并以相同质保条件来供应莱康明发动机的备件产品,势必将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
通过不断的收购,大陆发动机集团正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能力。此外,据悉,大陆方面正在考虑将这些服务能力和运营模式,复制到欧洲和中国大陆。着力航煤,独领风骚
一款航空发动机的产品性能如何,可以通过与飞机制造商的产品配合来观察。大陆航汽发动机系列产品中,穆尼飞机公司AcclaimType S和Ovation 3飞机分别装配了TSI0-550G和l0-550G航汽发动机,保有着242节和197节的业界领先巡航速度。这两款发动机均拥有6个汽缸、采用空气制冷和燃料喷射装置,代表了高性能单活塞发动机领域的顶尖技术。西锐公司的所有活塞飞机均使用的是大陆发动机,其中SR20使用的是I0-360ES.6缸发动机,而SR22及SR22T使用的是I0-550N及TSI0-550K发动机,西锐公司的活塞飞机近年来一直保持同类机型全球销量第一,也与发动机卓越表现分不开。
nlc202309040027
而作为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航煤发动机,大陆的产品更有着相对出众的性能表现。其中,CD-100发动机由于采用了高压共轨、压燃技术等新技术,燃油效率可比传统航汽发动机高40%左右,其油耗约为19升/小时(传统的四缸发动机油耗约为33升/小时)。同时,航煤燃料不合铅,废气排放也大幅减少,因此有着良好的环保性能。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大陆发动机的航煤产品由于采用了电子控制及管理系统,可以对发动机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极大地保障了飞行安全。与普通航汽发动机相比,CD-100发动机的可靠性要高出4倍左右,而且,由于故障率低,且主要备件为时寿件,运营中很容易控制航材的采购周期。
除以上特点外,航煤发动机还具有出色的经济性能。油耗的减少,以及航煤与航汽间的差价使得航煤发动机燃料成本显著降低。配装大陆CD-135和CD-155发动机的赛斯纳172、派珀PA-28以及钻石DA40都成为了易于飞行的现代经济型训练机型。2014年,中国新疆用户的钻石机队曾创下单机年突破1600小时、单日突破13小时的训练飞行记录。
基于出色的性能表现及经济性,2015年,世界三大通用飞机制造商——派珀、钻石飞机以及赛斯纳公司(172机型)接连宣布推出搭载大陆航煤CD系列发动机的机型。
目前,大陆公司仍在不断地投资研发,对产品的维修周期等做进一步改进。
由于大陆航煤发动机的上述各项出色性能,国外已有众多大规模专业机队开始使用大陆航煤发动机换发装配服务,以替换原来的航汽发动机。CD-135和CD-155发动机已获得EASA颁发的航煤发动机证书,并获得俄罗斯、南非、沙特、印度等23个国家的认可。
大陆美国生产的CD-230(原型号TD300,230-245马力)航煤发动机,是4缸水平对置、直接驱动,空油混合冷却系统,结构精简,更加易于维护。其CD-230B已经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CAAC-VTC),目前改进型的CD230C型也已获得FAA认证,国内OEM制造厂家已经启动对现有机型的换发或在新设计的飞行器中装备CD-230发动机。
航汽发动机换装航煤发动机的经济成本,可以根据维修手册,通过油价差、耗油率差、定检所需时间,以及备件价格等参数计算得出。考虑到初期的投入,对年飞行在200小时以下的个人用户而言,换装并不合适;但如果年飞行达到500小时以上,就值得考虑换装;如果年飞行小时达800及1000以上,则仅需一年半到一年时间就能追平前期换发的投入,此后每飞行一小时,相对于航汽发动机都会节省一笔开支。因此,航煤发动机在具有一定飞行量的机队中优势非常明显。
深耕中国,扩大投入
纵观全球活塞发动机市场,其整体容量已基本稳定,但中国市场由于存量基数偏小,相对而言还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目前,国内每年60万左右的通航飞行小时数中,70%左右由飞行培训活动产生,中国活塞类发动机也多集中于飞行培训市场,例如民航飞院、民航大学、海航航校等主力航校,以及九天及蔚蓝航校等后起之秀,均大量使用活塞飞机。
民航大学和海南航校已大量使用航煤发动机装备的活塞飞机,经济效益明显.且完全没有对油料的供应及质量有过任何担心。当然,民航飞院目前仍主要使用航汽发动机飞机,但因有着很强的内部大修能力并能享受免税政策,因此还能够控制成本。但笔者认为,从长期运营的经济性及便利性角度考虑,除了民航飞院,中国其他企业也会产生相当规模的航煤发动机需求。
截至目前,大陆航煤发动机在中国地区装机数量已接近200台。其之所以能大获成功,除经济性能好之外,还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用户的航油供给困难问题。相对于供应紧张的航汽,航煤的获取更为便捷且质量稳定,大陆航煤发动机所使用的3号航煤燃料在全国各主要机场均有供应。
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大陆发动机集团已经制定了在中国市场进行航汽换发航煤发动机的市场策略。大陆发动机德国公司拥有赛斯纳172和派珀PA28换装CD-100系列的STC,目前正在向中国民航局申请VSTC,或与国内合作伙伴合作联合取证,以方便中国客户选装或换装CD-100柴油发动机。
在维修保障方面,由于航煤发动机制造精准、机械结构技术含量高,不容易进行维修。因此,业界通常做法是在发动机寿命到期后,不进行大修而是直接更换。虽然整体更换成本偏高但便捷并享有完全质保。此外,相比较而言,大修会增加技术风险,目前完全具备维修能力和资质的企业几乎没有。针对这一点,大陆发动机集团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了一套优化解决方案,即增加国内备发及部件库存、制定合理的更换价格,增加本土技术支持能力,以确保机队最高效运营效率,运营方维修人员只需进行日常维护、按小时定检服务和换发。
自2014年8月,大陆正式启用位于北京天竺保税区的中国备件库后,使备发和部件的供应期从4~6周大幅缩短到2~5天,并且可以直接接受需返回工厂的发动机和时寿件。
从发动机售后保障的时效性看,大陆发动机集团有着高效的沟通效率和服务保障速度。统计显示,国内一次发动机报修,往往需要花费数周,并约有80%的时间消耗在沟通环节,由于理解问题偏差、工作时差不同导致的维修延期更是常见现象。为此,大陆发动机北京公司增加了数位中国维修服务代表,可以进行现场技术支持。这些技术人员均有着海外原厂学习和工作经历,还可以利用时差与大陆美国、德国公司交替工作,能实现7天24小时不间断的疑难解答、技术支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上文提到的中国区备件库,也可以提供大陆航汽和航煤发动机全系列常用零部件及整机备件,其配送期仅为1~2天。高效的备件配送,降低了客户的滞报风险,还节约了财务成本。据悉,大陆是唯一一家在中国设立全面备件库的活塞发动机公司,这将会在备件服务、技术支持甚至价格方面都带来竞争优势。此外,从去年11月始,大陆还为客户提供中文版本的CD-100系列发动机操作和维修手册并加强了培训,大大提高了国内机队的维护效率和水平。
在大陆发动机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增设备件库和本土维修技术人员等方式,仅是夯实中国市场保障能力的基础环节;通过与国内民航飞院等机构合作,开展产品维护的培训,培养更多的发动机技术人才,也是集团正在推行的工作。未来,大陆发动机集团还将依靠子公司强大的制造和产品维护优势,建立多个发动机及周边产品的MRO设施;最终,还将实现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和制造。
中国大陆市场 篇4
“众所周知, 卡车运输业是一个艰苦, 对从业者要求苛刻的行业。卡车司机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应对车辆损坏、安全事故隐患等各种问题的挑战, 更要面对超长工作强度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倦。”壳牌车用润滑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市场总监杨帆在2012壳牌第二届“寻找最劲霸卡车司机”全国总决赛的颁奖典礼上如此评价卡车司机的工作现状。
壳牌劲霸在今年共举行了超过500场路演活动, 5万多名卡车司机现场参与。与往届相比, 本届比赛更加关注了对卡车司机全方位的关爱。在每一站路演中, 壳牌劲霸都会邀请专业医师现场为卡车司机测量血压, 普及健康知识。配合优惠售油活动, 让卡车司机得到真正的实惠。“我们希望卡车司机能够体会到, 壳牌劲霸不仅了解他们所在的行业, 更懂得他们自身的需求。所以我们把壳牌劲霸定位为‘你身边的润滑油专家’, 是你事业进步的助手。用最好的润滑油产品陪伴卡车司机们一路成长, 见证你努力进取的过程, 与你一起欢庆成功, 有壳牌劲霸的陪伴, 无惧前进路上任何的艰难险阻。”杨帆阐述壳牌全球品牌价值取向将会带给卡车司机的感受。
经过层层选拔出的30位“劲霸”的卡车司机, 进入到在珠海举行的“寻找最劲霸卡车司机”全国总决赛中, 通过卡车技能比拼和劲霸故事会两个环节, 最终有10名“最劲霸”的卡车司机脱颖而出, 将获邀代表中国卡车司机群体前往法国勒芒, 现场观看由壳牌冠名赞助的国际汽联欧洲卡车锦标赛并参加丰富的体验活动。“壳牌劲霸希望为中国卡车司机走向世界搭起一道桥梁, 让‘劲霸精神’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而中国是壳牌在全球各个市场中选送卡车司机赴勒芒人数最多的国家, 足见壳牌劲霸对中国市场、对中国卡车司机朋友们的重视和关注, ”杨帆在谈及邀请卡车司机赴法国时如是说, “这10位卡车司机走出国门, 不仅可以通过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了解其他国家卡车行业的发展情况, 同时也把中国卡车司机独有的‘劲霸精神’弘扬出去。”
“劲霸精神”自去年第一届的壳牌“寻找最劲霸卡车司机”活动提出至今, 感召着无数卡车司机, 逐渐成为中国卡车司机群体的精神支柱。具备“劲霸精神”的卡车司机需要在技术上, 拥有准确地判断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精神上, 拥有过人的勇气、坚韧的意志, 并且时刻充满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劲霸精神’是千万个普普通通的卡车司机们在无数的日夜驾驶途中所实践着的精神, 是由平凡人创造出的不平凡的精神。”杨帆先生在颁奖仪式上认为, “劲霸精神”来源于每一个平凡的卡车司机, 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感动。
港资在中国大陆设企业程序 篇5
随着中国大陆继续扩大对外招投资力度,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包括港资进入中国大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港资企业在中国大陆设立外资企业的基本程序如下:
工商领执照 → 公安刻印章 → 国地税外汇 → 登记再办证
即:首先,到企业设立地工商行政管理局预先登记公司名称,以此获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许可证,然后领取工商行政管理局发放的营业执照。领取营业执照后,企业方可到公安局刻制公司印章,并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获取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凭组织机构代码到国家税务总局办理国税登记证,到地方税务局办理地税登记证,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领取外汇登记证。企业持国税登记证和地税登记证开立人民币和外税账户,持外汇登记证到统计局办理统计登记证。企业凭以上证件,可获得财政局发放的财政登记证,以及海关发放的海关登记证。至此,企业就可以开始合法经营事宜。
一、外资企业的优势
从外商投资的角度看,建立外资企业的优势有:
独立操控,容易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上都具有更高效率; 如果投资额较大的,可以申请部分设备或汽车进口免税。享受投资地区的土地优惠,投资当地的特殊政策; 如果属高科技项目,还可以申请高科技扶持基金和其它的优惠保护措施 有能力正式开展业务,而无须像办事处一样有诸多限制。在中国可以用人民币经营业务,以人民币开出发票,并以人民币作为核算; 在中国所获取的利润,在完税后,可以全部汇往海外的总公司; 可以拓展中国庞大的市场,并有效使用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劳工市场; 中国已经实施对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的有效保护。
二、外资独资的公司名称
在中国,不管是内资企业或者是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名称都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某些行业如“医疗器械”“物流”“建筑”“工程”必须先取得特殊批文后,才可以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含有的字眼和公司的注册资本会直接建立关系,比如,公司名称里含有“实业”,“国际”,“投资”的公司,注册资本和实到资本必须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公司名称里含有“集团”,“控股”的公司,注册资本和实到资本分别在3000万和5000万人民币以上,在中国,公司名称一般带有所在地地名和行业名称,并以有限公司结尾。中国政府只接受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谨供参考,没有法律效力。
三、外资独资企业的营业范围
在中国,所有行业的营业范围都是限定得十分严格、精确的。外资企业只能在其允许的营业范围内开展商业活动,此范围会在营业执照上标明。如需修改,要进行申请并取得批准。目前可以批准外商经营的行业有:符合环境污染条例的生产型企业;提高中国生产力的高科技型企业;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息科技公司、投资顾问公司、软件开发行业、咨询顾问公司等等。
四、中国税务
中国的税务比较复杂,中国的税务部门分为国税局和地税局,充分地了解中国的税务部门和税种将有助企业及时合理的报税。标准企业现只介绍和外商独资企业有关的中国税务知识:
增值税,2、营业税,3、企业所得税,4、个人所得税
五、办理外资独资设立条件
有符合登记要求的投资者;
有符合登记要求的经营场所;
注册资本达到法定资本的要求,一般为100万元人民币.六、办理外资独资提供材料
公司投资者主体材料:投资公司董事会决议原件;外商公司证书原件(需经中国驻当地大使馆授权的司法部门公证);银行资信证明原件一式2份(要求:投资者境外的开户银行出具,资信额或存款余额应不低于其在中国的首期投资额)。公章;公司董事长身份证、通行证或护照复印件(本人加签名)。自然人投资者主体材料: 投资者的身份证、通行证或护照(需经中国驻当地大使馆授权的司法部门公证);银行资信证明原件一式2份。(要求:投资
者境外的开户银行出具,资信额或存款余额应不低于其在中国的首期投资额)。中国独资生产型企业经营场所材料:中国租赁厂房的提供房地产租赁合同书原件一式2份(要求:以投资者姓名或名称租用场地200平方米以上 // 租赁期限一年以上 // 用途为厂房// 该合同须经房屋租赁管理所登记签章)。中国独资非生产型企业经营场所材料:中国租赁写字楼的提供房地产租赁合同书原件一式2份(要求:以投资者姓名或名称租用场地30平方米以上//
租赁期限一年以上//用途为办公或商用//该合同须房屋租赁管理所登记签章)。新设独资企业董事会成员材料:设董事会的,提供董事会成员身份证、通行证或护照,董事长二寸彩照2张,中文履历一份;不设董事会的,提供执行董事1人身份证、通行证或护照,二寸彩照2张,中文履历一份。
七、办理外资独资的程序
生产型企业办事流程: 委托书-》签署协议-》向我们提交所需文件-》可行性报告-》环保批文(如有)-》外资局批文-》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工商营业执照-》税局国税地税-》公安局印章-》银行基本账号-》办理外汇登记证-》申请进出口证书-》办理海关登记证-》按委托交付手续.非生产型企业办事流程:委托书-》签署协议-》向我们提交所需文件-》可
行性报告-》商务部审批-》外资局批文-》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工商营业执照-》税局国税地税-》公安局印章-》银行基本账号-》办理外汇登记证-》申请进出口证书-》办理海关登记证-》按委托交付手续
八、办理外资独资承办时限
生产型:35-45个工作天内逐步完成。(在环保、消防、卫生审批后起计算)
台湾金融业抢滩大陆市场 篇6
台商投资新热点
台商对大陆市场的介入始于200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使得两岸金融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之前,两岸金融服务需经由第三地(如香港)进行,2001年开始,台湾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大陆设立办事处,只负责信息联络,不经营业务。2006年底,台湾允许银行业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大陆开展业务。2009年《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两岸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和2010年ECFA的签订为两岸金融监管、市场准入等提供了制度保障,正式启动两岸金融直接往来。从这时开始,两岸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向对方监管机构提出市场准入申请,在此之前需经由第三地注册公司申请。
有数据表明,金融业正取代电子制造业,成为台湾企业投资大陆的新热点。
2012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投资的资金中13.1%投向了金融业,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2%,虽然电子零部件投资仍占据17.4%的份额,但却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9.7%。2011年,台湾对大陆的金融投资增速达到147%,远超过电子零部件等行业 。
与此同时,台湾银行业在大陆的代表处开始向分行升级,证券、保险业企业积极参股大陆企业,同时金融租赁业也在大陆广泛布局。8月,台湾规模最大的银行台湾银行在大陆的首家分行上海分行正式开业。7月,台湾新金控旗下台新融资租赁(天津)开业,计划2年内在大陆设5-10家据点。首个大陆台湾合资基金公司方正富邦基金于2011年7月成立,目前台湾国泰金控与中国国开行、台湾统一证券和厦门国贸集团的合资基金公司也正在筹备中。
优势独特
与国外金融企业相比,台资金融企业进军内地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台湾金融机构以大陆台商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坚实的客户基础,两岸贸易的发展和台资企业涌入大陆直接拉动台湾金融业在大陆的发展。目前国内的台资企业达到8.7万家,大多是中小企业,面临劳动成本上升等多种经营压力,亟需金融支持。
目前,台湾对大陆投资还在持续且迅速地增加。2012年1-6月,大陆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6.2亿美元,同比上升35.2%。2011年大陆与台湾贸易额突破1600亿美元,同比上升10%,占大陆对外贸易额的4.4%。
台湾的金融机构在大陆的布局,大多选择台商密集的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区,以及近年来台商新进入的成都、重庆,并与当地台商协会合作推广业务。2011年5月, 厦门银行重庆分行(台湾富邦参股)与重庆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搭建台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其次,台湾金融业完全由官方掌控,并采用跨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布局大陆能够发挥“集团作战”效应。台湾金融业包括公营金融机构与民营金融机构两大类,台湾公营金融机构持有大量民营金融机构股份,因此官方对金融业有很强的影响力。加入世贸组织后,台湾整合资源组成若干大金融集团,已经有很强的竞争力,2011年台湾前十大企业均为金融企业。
目前台湾地区共有16家金融公司,下设共计99家子公司,包括16家商业银行、10家保险公司、17家证券公司和其他相关金融机构,总资产约合1.07万亿美元。进入大陆的台湾金融机构的业务已经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控股集团规模经济和跨领域协作的优势。富邦金融控股已在大陆开展基金、融资租赁、保险、银行等业务,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计划在5年内在大陆建成银行、租赁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服务网点达到20个。
此外,台湾金融机构还能够享受到一些与其他外资企业不同的优惠政策。
大陆给予台湾金融企业市场准入的优惠政策众多。例如,台湾银行在大陆设立独资银行需要已在大陆设立代表处1年以上,而根据《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其他外资银行要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才能申请。
为更好服务当地的台资企业,一些地方出台了针对台湾金融企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今年8月,江苏省宣布在该省新设立的总部性或地区总部性台资金融机构,按到位注册资金给予500-1000万的一次性补贴。上海、厦门、东莞等地设立了两岸金融合作试点区,吸引台资金融机构进入,同时鼓励开展两岸金融机构的合作业务。厦门市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已入驻台资企业包括君龙人寿、富邦财险等,目前正在研究简化台湾金融业从业人员在大陆申请执业资格等优惠政策。
未来新市场
把握政策机遇,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服务对象有望从台商拓展至国内中小企业。台湾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台湾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有丰富的经验。随着大企业被现有大陆和其它外资金融机构“瓜分”完毕,台湾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中寻找合作伙伴是必然。今年6月,台湾国票金控在江苏成立国旺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计划大陆中小企业占到客户总量的80%以上。
国内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金融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市场机会出现。2008年底,银监会表示支持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2012年5月,证监会批准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
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的业务中,银行业由于进入市场较晚,业务内容仍比较单一,是未来主要拓展的领域。台湾银行在大陆的业务以外汇业务为主,人民币业务刚起步,未来业务将逐渐增加。4月初,华南银行深圳分行成为首家获得人民币业务牌照的台资银行。
在保险、基金等领域,台湾金融业多通过合资参股的形式进入大陆市场,充分利用本地企业的营业牌照,能够经营全种类业务。
中国大陆市场 篇7
想当年, 台湾面板业也曾经有过好风光。2007年液晶电视市场起飞, “面板双虎”积极扩厂, 掌握先发商机, 那年友达光电营业利润为632亿, 甚至超过三星;台湾面板产销量一度占据全球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台湾液晶面板产品的最大客户其实就是海峡对岸的大陆彩电生产企业。此时, 中国大陆正处在笔记本电脑逐步取代台式电脑、液晶显示器取代荧光显示器、液晶电视机取代传统显像管电视机, 且液晶电视向更大尺寸和更高清晰度方向发展的阶段;此外, 3G手机、移动电视等通信服务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数码相框、便携式GPS导航装置、车载显示器及大屏幕公众显示器等创新应用产品及新服务模式亦带动液晶面板的持续增长。而在当时, 大陆却没有一条能够量产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彩电企业所使用的液晶面板几乎全部依赖从台湾和韩国、日本进口。
由于台湾发展液晶电视面板的阻碍就是缺乏电视品牌, 但要发展电视品牌需要时间与庞大资金, 尤其需要有一个庞大的市场作为后盾。以目前来看, 台湾岛内不可能有此市场规模, 也无企业有此资金或足够建立品牌来解决液晶面板产业面临的无品牌窘境。而中国大陆有超过10个以上的国内知名品牌, 加上代工数量, 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台湾。因此很早就有人提出, 台湾液晶面板产业应与大陆彩电生产企业实行更密切的合作, 包括在大陆设置前段厂或面板厂, 为两岸面板产业建立上下游体系, 弥补自己没有下游整机工厂的缺憾, 这对台湾面板企业的成长有利, 台湾可以藉由两岸面板供需双方相互投资、紧密合作, 摆脱为韩国厂商代工, 甚至两岸联合制韩, 利用大陆电视品牌打入国际液晶电视市场, 为台湾面板厂创造未来“出海口”。
但台湾各大面板企业对此并不积极, 甚至每当液晶面板产品出现供求紧张的时候, 台湾企业与日韩企业一样会利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 趁机抬高价格。
长期以来, 台当局一直坚持禁止液晶面板行业“西进”的政策, 理由是开放投资大陆之后, 台湾产业就会“空洞化”。在这方面, 台湾甚至不如韩国和日本。
例如早在2001年4月, 日本ITT株式会社就与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公司和南京新港高科技公司合资组建南京华日液晶显示技术公司, 2002年8月又投资5400万美元, 组建南京新华日液晶显示技术公司, 生产液晶显示屏和显示模块。
2003年11月, 上海广电集团下属上海广电光电子公司与日本NEC、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等合资设立上广电NEC液晶显示器公司, 总投资约13.79亿美元, 引进NEC的专利和技术, 在上海闵行莘庄工业区建设中国内地第一条5代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 2004年10月建成投产。
2005年11月, 以上广电NEC为核心的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正式设立 (后改名上海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园) , 园区吸引了日本电气硝子玻璃基板公司、富士彩色滤光膜公司等入驻。
2002年7月, 韩国LG电子与荷兰飞利浦合资组建的LG飞利浦公司投资7700万美元, 在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液晶面板厂, 主要生产电视和IT业所需的液晶面板, 现在南京工厂的产能已经占到LG飞利浦总产能的一半左右。2002年1O月, 韩国三星电子投资5100万美元, 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三星电子苏州液晶面板模组厂。
2003年1月, 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的京东方科技集团 (BOE) 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海力士 (Hynix) 半导体公司下属的液晶显示器部门, 组建成BOE-Hydis技术公司, 旗下拥有3条3代线, 这是当时中国大陆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项目。
此后, 一些韩国液晶零组件和上游材料企业也相继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如生产背光模块的DSLCD公司投资170亿韩元, 在苏州设立DS光电公司, 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和液晶显示器所需背光模块;韩国EUPULS公司在华设立的导光板生产厂;韩国NANOHITEC、DONGJIN SEMICHEM、ONNURI等企业进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LGD、三星电子等入驻苏州工业园、无锡液晶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新技术园区。
直到2006年, 台当局才在台商的一再呼吁及担心被“边缘化”的顾虑下, 勉强开放4英寸以下面板中段制程“登陆”, 但却设置了很多先决条件, 如台湾厂商须对投资企业具有主控权、在台湾岛内有对应投资、符合两岸垂直分工 (台湾岛内高端/大陆低端) 、属全球布局、可大幅提升台湾岛内技术水准 (在台湾设有研发中心) 或运筹能力 (在岛内设有营运总部) 、大幅增加岛内母公司营收或订单等。能够符合这些苛刻条件的台商实在无几。
只有液晶面板的后段制程, 即背光模块组装部分, 由于技术门槛低, 且过程耗时耗力, 所需人力成本较高, 为降低成本压力, 同时为就近供应大陆的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及液晶显示器等下游系统厂商, 台当局允许厂商将部分模组厂移往大陆。到2007年, 台湾五大面板厂都已在大陆建有多座模组厂, 已成为这些厂商不被韩国竞争对手击败且能获利的重要因素。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导致全球消费需求下降, 造成市场上液晶面板严重供大于求, 伴随而来的是面板价格的雪崩式猝降。为了挺过难关, 台湾各大面板厂纷纷采取了放“无薪长假”、解约部分临时聘用员工等措施, 启动减产机制, 希望以此来稳定面板价格。但此时韩国下游厂商纷纷撤单毁约, 再加上韩元大幅贬值60%, 导致台湾液晶面板出口价量同步重挫, 令手中积压了大量面板的台湾厂商欲哭无泪。
由于欠下庞大银行债务需要尽快偿还, 台湾面板厂商每月都得面对近百亿新台币的资本支出费用摊提而不敢停产, 即使产品价格跌破生产成本也得忍痛。奇美电子2008年共亏损65亿元新台币, 到2009年二季度亏损竟达88.4亿元新台币, 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被迫裁员3100人, 最终被鸿海集团旗下的群创光电所兼并 (兼并后仍然采用“奇美电子”的名称) , 其他几家也都陷入愁云之中。台湾行政与经济主管部门官员也不得不四处出面游说, 请求银行放宽还款期限, 否则一旦这些企业因资不抵债而倒闭, 数万人失业, 将拖垮整个台湾经济。
最终是大陆挽救了台湾液晶面板产业。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大陆实施总计投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采取推动“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各项惠民措施, 通过扩大内需来保增长。这些政策措施坚定了人们的消费信心。与全球各地液晶电视销量普遍下降不同, 2008年大陆液晶电视的产销量出乎意料地分别达到了4090万台和1177万台, 分别比前一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
2009年1月, 大陆9家彩电企业与台湾液晶面板厂商正式签署了额度高达21.9亿美元的采购意向书, 并达成战略合作的共识。大陆方面表示, 希望两岸未来合作不仅限于液晶面板产能供给, 还将包括标准、规格技术上的共同制定, 甚至期望与台湾在大陆合资建设最先进的8.5代液晶面板厂。
业内专家建议, 台湾面板业者应该向尚有利润空间的40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发展, 将40英寸以下液晶面板产能迁往大陆, 可以减少亏损, 提高收益;其次, 台湾厂商应进一步与渠道商合作发展品牌或与国美电器、海尔、海信、康佳等大陆品牌厂商合作, 增加面板厂下游客户群, 进而消化面板产能, 克服面板产业危机。
这一建议得到处在经营困境中的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的响应, 并且很快向台当局提出赴大陆昆山和成都投资建厂的申请。特别是奇美电子, 8.5代线才建到一半就遇到严重资金困难, 同时又面临产能过剩, 如把工厂迁至大陆, 可以一举双得解决所有问题。但建厂申请却遭到主管经济部门官员的极力反对。他们固执地认为:这样一来, 等于把台湾面板业过去10年来努力建立的技术优势拱手让人, 且优秀技术人才也会大量流失, 整个面板产业有被连根拔起的危险。最后, 勉强放行友达光电在大陆建厂的申请, 但又附加所谓“N-1”的条件, 即同一企业赴大陆投资新厂的面板生产技术需低于岛内已营运工厂一个代别, 还要其承诺增加岛内就业机会、增加对台湾本地的投资等;奇美电子的申请则被搁置。
2009年, 大陆仅平板电视产量就已超过6600万台, 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全年平板电视销量超过2500万台, 是世界第二大平板电视市场。在平板显示的其他主要产品领域, 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方面, 大陆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液晶面板是整条彩电产业链中最核心和基本的一环, 代数越高说明技术水平越高, 只有6代及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才能更经济地生产出用于26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的面板, 生产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面板则需要8代以上的生产线。但在当时, 大陆已正式投产的液晶面板企业只有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光电、深圳深超光电等数家, 仅能生产用于显示器、手机和其他小型移动终端的1到5代产品, 其生产的液晶面板面积总和仅占全球市场的5%。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偏小, 对于原材料的议价能力低, 生产成本高于国际一线厂商5%至10%, 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这与当时大陆平板显示整机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为了扭转液晶面板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中国政府颁布了“电子产业振兴计划”, 将液晶面板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重点产业, 国内各有关部门开始积极推动产业布局和发展, 研发液晶面板产品的机器设备与制程均日渐成熟。京东方等大陆企业通过收购、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 已逐步掌握8代线的核心技术。由于有庞大的市场做支撑, 全球主要面板生产企业大多已在大陆设立后段模组厂, 加上正在与国外接洽共同合资设立的前段玻璃基板厂, 大陆面板产业供应链已日趋健全完整, 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彩虹、广新光电等大陆企业纷纷展开新一代液晶面板产线布局。其中, 京东方在2009年底开始在北京亦庄建设大陆第一条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不久, 由深圳市政府所属深超科技投资公司与TCL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华星光电技术公司, 开始在深圳建设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一直以来, 掌握着高世代面板生产技术的日韩等国也采取一系列政策限制到大陆建厂。如韩国《产业技术流出防制法》规定:液晶面板、半导体是核心战略产品, 韩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需要政府特别批准。然而最近, 它们的姿态却有了明显的改变。
经历过全球经济危机之后, 日韩两国液晶面板大厂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日本夏普在2009年亏损高达13亿美元, 2010年二季度继续亏损2.65亿美元。韩国LGD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4.78亿美元和1.8亿美元。三星集团虽然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但其液晶面板业务也受到很大冲击, 其10代线计划被迫中止。
从逻辑上来说, 液晶面板企业只有在最接近客户的地方建厂, 才可以大大降低整机厂家的供应链成本, 获得最大竞争力。2009年以来, 大陆彩电企业集中采购了大量台湾产液晶面板, 大大提高了台湾面板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 也因此树立了台湾面板的品牌信誉度, 破除了以往日韩面板产品质量优越的神话, 导致日韩产液晶面板在大陆市场的销路节节下降。迫不得已, 韩国三星及LGD等厂商在大陆市场连续采取面板产品全面降价等反制措施, 借此降低大陆向台湾采购面板的经济诱因, 同时打乱两岸面板业形成合作的进程。
要提高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 就必须在当地建高世代面板厂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争夺有限的几张建厂定额, 日韩面板企业都在极力说服本国政府对液晶面板技术出口放行, 希望抢在台湾厂商之前, 一举将后者封堵在大陆之外。诚如韩国LGD总裁权映寿所说, 京东方等大陆面板企业已经掌握了8代线的核心技术, 韩国政府没必要再固守已广泛普及的生产技术, 否则韩国面板业就有可能失去巨大的中国大陆市场。
2010年8月30日, 南京市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夏普三方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及旗下的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与夏普联合成立合资公司, 在南京市共同推进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作为先行项目, 夏普将已建成的一条6代线全部生产设备出售给中电熊猫, 投资总额为138亿元, 月产量为8万张。一个月后, 夏普6代线正式在南京动工。
同年11月, 广州LGD的8.5代线项目在韩国首尔签字。广州LGD项目投资金额13.4亿美元, 其中韩国LG集团下属的LGD公司持有70%股份, 广州市政府和大陆一家彩电大厂持有30%股份。此外, 韩国三星集团也决定在苏州工业区建设一条7.5代液晶面板厂, 目前已经动工。到2010年底, 大陆共有10多个城市计划新建6代线以上面板项目11个, 其中8代线以上项目有6个, 成为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一大热点。
缺乏远见, 丧失先机最终丢掉大陆市场
大陆方面本来顾及两岸血浓于水的感情, 诚心诚意地希望双方能够携起手来, 在液晶面板产业开展密切合作, 取长补短, 联合对外, 共创双赢。但由于台当局缺乏远见, 既担心技术被大陆学去, 又希望大陆能长期处于技术落后的境地, 花高价大量购买自己的产品, 因此对大陆方面的合作愿望一再推拒, 将与大陆合作建厂的先机拱手让给韩日企业。台当局似乎没有意识到, 这样做根本不可能阻挡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崛起, 而它自己则将因此丧失其在该领域“翻身”的机会, 最终导致逐渐退出大陆市场。
直到2011年3月, 由于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不振, 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连续10余个月下跌, 台湾各大面板厂出现全面亏损局面, 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在加快下滑,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仿佛才醒过梦来, 急急忙忙地宣布:解除岛内企业并购或参股投资大陆面板厂限制, 可与大陆面板厂策略联盟, 快速进入大陆市场及取得产能;面板“登陆”世代须低于台湾一代的“N-1”政策也一并解除, 允许技术等同台湾该公司已设面板厂的最高世代。
友达光电宣布参股大陆龙腾光电, 把原定在昆山设立的7.5代厂更改为8代或8.5代项目, 同时与大陆多家彩电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提供自己拥有的偏光式3D液晶面板, 有效弥补目前大陆彩电厂商无法生产3D电视的缺陷。奇美电子则称, 将继续推进在成都投资建设8.5代厂的计划。
但已经太晚了。2009年韩国液晶面板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还仅仅领先台湾1%~2%, 而此时, 两者的差距已扩大到了10%以上。
此外, 大陆本土液晶面板企业也在逐渐赶了上来。2011年第一季度, 大陆生产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平均月产量为330万片, 首次超过日本同期月产量。同年4月, 南京中电熊猫引进日本夏普的6代线开始量产;7月份, 京东方在北京建设的大陆第一条8代线正式运行;一个星期后, 华星光电8.5代线也开始少量投产。到2012年底, 仅这三家面板厂的26英寸至55英寸电视面板产能将合计达到每年3000多万片, 几乎与同年对台采购液晶面板数量持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华星光电之所以能够快速建成投产, 主要依靠的是200多位来自台湾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等面板企业的技术与经营人才。他们在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袭击岛内时, 因企业减薪裁人而被迫离职下岗, 是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给了他们重新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大舞台。
在陈立宜 (前奇美电子电视面板事业协理, 现任华星光电执行副总裁, 兼任TCL集团副总裁) 、王国和 (前奇美电子厂长, 曾任龙腾光电副总经理, 现任华星光电副总裁) 、王兴隆 (前友达光电资深协理, 现任华星光电副总裁) 等率领下, 他们在原本是一片菜园和养鸡场的土地上, 仅用17个半月的时间, 就建成占地60万平方米、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高科技无尘室厂房。由于日本3.11地震引发海啸, 导致溅镀机、曝光机等重要设备延期运抵, 为了抢时间安装调校机器, 很多人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三小时, 最终比提早4个月建厂的京东方, 只晚约一周开机试运行。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 同时鼓舞员工士气, 他们精心打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10英寸面板, 并在2012年3月运到北京, 挂在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两旁的墙上, 准备在中共十八大会议期间, 向中央领导和各界代表展示两岸产业合作所取得的非凡成绩。
目前, 华星光电已成为海峡两岸单一产能最大的液晶面板厂;到2012年底, 32英寸电视面板产能将达到2400万片, 可以提供TCL集团所需电视面板数量的40%。
大陆液晶面板产量逐渐提高, 如今已能满足所需电视面板数量的一半左右。据Disp1ay Search分析, 2012年大陆面板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将由6%增为9.9%, 预计到2014年将再增加近一倍, 达到18.6%, 是全球唯一持续增长的地区, 而韩国与台湾的市场占有率则缓步下降。
未来大陆液晶面板产量仍将持续提高, 使得大陆在面板价格、供需平衡和全价值链关系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深, 对外采购比重将逐年递减, 这对欠缺自有品牌出海口、高度依赖大陆市场的台湾面板厂商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
因2011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三星、LGD、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全数尽亏, 彻底打乱了其在大陆建厂的计划。即便现在立即上马, 依照面板厂从开工到运营需要至少18个月的建设周期, 预计最快也要到2013年底才可投产, 将远远落后大陆三家高世代面板厂量产进度两年以上, 这将彻底颠覆现有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竞争格局。
为了扶植本土液晶面板产业, 大陆海关开始实施保护政策, 从2012年4月1日起, 将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进口关税从3%调高为5%, 这极大限制了岛内面板企业对大陆的出口,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在眼皮底下溜走。
大陆追赶的速度之快, 已让台湾同业无法忽视。巴克莱证券分析师叶婉屏提到:以往寻问台湾面板业高级主管, 大陆做面板会成功吗?对方总是毫不怀疑地说, 不会!他们技术差我们很远。现在这些主管全部改口, 称大陆只差台湾一、两年。台湾交通大学副校长谢汉萍是岛内最早研究显示科技产业的元老之一, 他估算3到5年内, 大陆产液晶面板就会由内销转为外销, 进攻新兴市场, 韩国三星、LG则主攻高端的欧美市场, 而台湾面板厂将因为没有出海口, 在中间被夹攻, 只能抢食廉价面板的残羹。
台湾《商业周刊》对此评论道:台湾面板曾经占据大陆一半电视面板市场, 帮台湾赚入大把外汇;台湾曾有机会进军大陆打造高世代面板厂, 与大陆电视品牌业者联手抗韩, 让台湾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面板出口地区。如今这一切都改变了!大陆先前十分欢迎台商登陆, 但台当局却高举“N-1”等政策限制, 不但拖慢面板厂的登陆时机, 还绑住他们的手脚, 要求他们“根留台湾”, 让他们只能以落后一个世代的技术和别人竞争, 造就了韩国面板厂的竞争优势。其结果不但没有限制住大陆面板业的快速发展, 反而因此失去先机, 人才、技术不断往大陆迁移, 导致大陆现在高世代面板生产线里没有一条是台湾厂商参与投资建设的。被绑在台湾的“面板双虎”空有技术, 却无法交换到进入大陆市场的各项好处, 最终沦落为“四大惨业”之一, 留下4000亿元负债, 仅2012年上半年就有400多人被迫离职, 比往年暴增一倍;有些跳槽到大陆去, 而且走的多是有丰富经验的研发人才。
这位台湾记者不无惋惜地说:“曾经, 我们紧紧地守着技术, 但最后, 人才走了;曾经, 我们紧紧地守着产能, 终究, 没做出价值。在面板之后, 希望台湾其他的产业, 不会再一次遗憾地说着, 曾经, 我们也有机会……。”
台湾还有机会吗?
平心而论, “N-1”政策确实让台湾厂商失去进入大陆市场的先机, 并逐渐丧失了其在全球面板业的主动权, 但大陆并没有完全关闭对台湾的大门。目前大陆已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单一消费市场, 要在未来几年完成现有4亿台传统显像管彩电的更换, 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每年1亿台液晶电视产量 (包括出口) , 再加上6000多万部液晶显示设备的需求, 需要多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才能满足。如果能得到台湾液晶面板企业的协助, “十二五”时期大陆面板产量在全球的占比有望超过25%, 困扰中国家电业多年的“缺芯少屏”之痛将彻底得到缓解。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 目前普通TFT-LCD液晶电视面板已经成为标准产品, 市场价格透明, 毛利不高, 在真正能赚大钱的触控、3D、IPS (横向电场效应显示技术) 、FFS (广视角显示技术) 、AMOLED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 等最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领域, 大陆企业不仅远远落后于韩国, 甚至也落后于台湾, 两岸在这方面应该携起手来。
面对韩国三星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 目前友达光电、奇美电子、铼宝、达迈、昱镭等都在研发AMOLED技术, 但AMOLED的生产线投资动辄数亿美元, 而这些厂商普遍在亏损中挣扎, 没有太多资金支持, 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与此同时, 大陆的长虹、京东方等企业也在积极投资研发AMOLED技术, 天马微电子公司已在2011年5月开始建设一条5.5代线, 预计2014年量产。
2011年11月,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在杭州举办第二次例会, 宣布将液晶面板作为两岸先期产业合作项目之一。2012年1月初, 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 》, 将OLED产业定为重点发展对象。目前正在打造合肥新站区国家新型平版显示工业化示范基地, 南京也同时设立紫金科技创业特别小区, 利用政策优势, 服务OLED产业;通过对技术开发等提供资金支持, 以扶持OLED产业发展, 加快扩大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量产规模, 并促进大尺寸AMOLED面板技术研发。这是国内首次将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的规划范畴。
扎根大陆服务业市场 篇8
而在大陆, 目前服务业产值占GDP还不到50%,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最低。最近5年, 大陆的零售销售总额年增长率都维持在15%以上, 大陆民众平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平均所得相当于1.2万美元。民众收入所得增加后, 已开始注重生活品质, 刚好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 中国经济正进入转型期, 为调整经济结构, 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 “拉动消费”被列入政府的工作重点, 开始鼓励民众多花钱, 希望民间消费由2010年占GDP比重的43%, 在5年后提高至47%。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 进一步落实民众的消费升级, 将服务业作为另一个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这些举措为台商提供进入大陆服务业市场的大好机会, 也成为最近时期台商投资的热点。
服务业也是台商最擅长的行业。与制造业不同, 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产业, 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用热忱的心来服务顾客, 以达到顾客满意度的最佳化, 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台湾服务业者最重视的是专业能力, 例如塑造企业的形象、展现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团体合作的默契等。另外一个因素是大量服务, 他们信奉:顾客源源不绝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动力。不断创新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让顾客有备受尊荣、物超所值的感觉, 成为台资企业成功的不二法则。
随着近年来大陆内需市场崛起, 一波又一波台湾服务业者进军大陆, 从银行证券、商品批发零售, 到餐饮连锁、房屋中介、广告设计, 甚至医疗、教育、美容、兽医, 都有台商引领风骚, 取得骄人的业绩。
以商品零售为例, 台商遵循选择正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合适的经营型态、正确选择营业地点、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与供货商建立良好的关系等法则, 利用这种“软实力”来提高业绩, 让其在大陆的零售企业发展得越来越蓬勃。
中国大陆自1992年底开放外商参与商品零售业, 由此进入另一个新的里程。1995年, 大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人民币2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28%。此后, 几乎每年商品零售业产值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来大陆消费市场的惊人力道。特别是近几年, 在民生消费持续红火下, 二、三线城市也在急起直追一线城市的消费力, 让台资企业进驻内地商品零售业的行动更加积极, 彼此竞争也更加激烈。
量贩超市:高鑫异军突起
不过要打入大陆市场, 最关键的要素在于品牌及渠道, 这两项也是台商现在亟欲争抢的部分。去年7月在香港挂牌上市的高鑫零售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高鑫零售是台湾润泰集团与法国欧尚集团的合资企业, 旗下有大润发和欧尚两个大型量贩超市品牌。截至到今年5月, 大润发在大陆共有190家门店, 欧尚有45家, 双品牌加起来共235家门店, 虽然比起拥有300多家门店的沃尔玛仍然有一段距离, 不过若以销售规模来看, 高鑫零售2011年营业额达3086.25亿元新台币 (约合616亿元人民币) , 净利72.53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长55.1%, 已经登上冠军宝座 (去年家乐福营业额为452亿元人民币, 沃尔玛430亿元人民币) 。
英国欧睿咨询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研究报告指出, 过去10年间, 中国家庭百货零售市场成长最快的业态就是量贩超市, 并且预期至2015年, 仍是成长最快的业态。2000年时, 量贩超市行业只占大陆整体零售市场1%, 2010年已达14%, 市场规模为人民币4446亿元。以绝对金额来看, 过去10年每年约成长人民币四、五百亿元。该机构估计, 未来量贩超市的市场规模将以每年人民币近千亿元的速度成长, 到2015年, 市场规模可达到9110亿元人民币。
欧睿咨询研究数据也显示, 法国每百万人拥有25家量贩超市, 美国12.3家、韩国7.6家, 而大陆才2.4家, 市场仍有大幅增长空间。这表示, 大陆量贩超市未来每年的增长幅度将比过去大一倍, 这也推动中国零售业正在展开新一轮竞争。
能抓住这每年增加千亿商机的人, 就是大陆“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政策目标下的最大赢家。保守估计, 高鑫零售若仍维持2010年在大陆量贩市场12%的市场占有率, 4年后, 营业额突破人民币1000亿元大关应非难事。
不过, 量贩超市行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根据欧睿咨询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沃尔玛 (包括好又多) 市场占有率为11.2%, 紧追在高鑫之后, 第三名的华润创业也有9.8%, 家乐福则为8.1%。由此可见, 高鑫零售市场的龙头地位虽然已经确立, 但仍要面对竞争对手追赶, 因此计划今年在二、三线省份再扩展门店50家, 大陆总店数将达280余家, 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 也使直接及间接 (通过润泰新世界公司) 持有高鑫13%股权的台湾润泰全球集团跟着受惠。
百货零售:两强相争
目前大陆百货零售前五大业者市场占有率仅有6%, 由于其渗透率和集中度低, 因此成为台商理想的目标市场。此外, 大陆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百货店面积仅5.5万平方米, 相比于美国的51万平方米、日本的29万平方米以及英国的15万平方米相距甚多, 无怪乎大陆已成为中外资百货业者相互激烈厮杀的博弈战场。
台商中最早布局大陆百货市场的当属远东集团旗下的远东百货公司, 1993年在北京开设太平洋百货店, 2002年又开设采用日式管理服务的太平洋崇光SOGO百货店, 一举成为横跨两岸的连锁百货体系。目前远东集团在大陆和台湾各拥有9家太平洋SOGO百货分店, 另外在大陆有两家远东百货分店, 在台湾则有9家远东百货分店。
虽然远东集团在大陆开设的百货分店遍及北京、天津、大连、无锡、上海、重庆及成都, 不过各分店业绩相差甚远, 其中远百天津店每年业绩仅增长约5%, 远百重庆江北店2011年业绩却同比增长29.7%, 而太百北京五棵松店、北京盈科店则连年亏损, 两店每年亏损约4亿元新台币, 2011年10月这两家分店关门收摊。
另几家台资百货零售企业, 包括大洋百货、丹尼斯百货、金鹰百货、FOCUS (富克斯) 、新光天地、东莞大麦客等, 也大多赚得盆满钵满。其中, 大洋百货成立于2002年, 董事长颜思文早年在台湾太平洋百货任职, 具备丰富的业内经验。2006年5月, 以散装航运起家台湾益航公司取得大洋百货50.21%的股权。2006年11月, 大洋百货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圈设立第一家分店。这里具有南京中央商务区地理优势, 商贸集中度超过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徐家汇, 有“中国第一商圈”的美誉。南京大洋百货商场的地下一楼与地铁站连结, 这里日常人流量高达60余万人次, 周休期间更高达百万人次, 营收平均年增长28%, 成为大洋百货集团内获利最高的分店。
颜思文以太平洋百货的经验作为其扩展大陆市场的蓝本, 而且以家乐福为榜样, 因地制宜, 创造百货量贩化的经营模式, 将百货品牌划分为三个, 分别是大洋百货、大洋天地和大洋晶典。目前, 大洋百货在南京、武汉、重庆、西安、福州、苏州、无锡、常州、泉州、湘潭、衡阳、石家庄等13个城市拥有18家分店, 以流行百货为主, 锁定主流商圈中的高消费族群。大洋天地在福州有3家店, 2008年开业后3个月就获利, 属于社区型百货, 锁定中高端家庭消费族群。大洋晶典在福州有两家店, 以国际精品为主, 锁定人均消费3000元人民币的高端消费者。
按照习惯来区分, 一般将北京、上海、广州等列为一线城市;七大行政区的中心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则是二线城市, 人口约达500万至800万人;三线城市则是各省区的行政中心及经济较发达城市, 人口在200万至400万人, 相当于台湾最大的城市台北市 (约266万) 和新北市 (约392万) 。据统计, 目前大陆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以上的城市共计有120个, 超大城市则有25个;若按人口来分, 非农人口高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共有62个, 非农人口50万至100万的大城市则有95个。
大洋百货扩点区域不以一、二级城市为目标, 而是以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为主。颜思文说, 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 土地取得或租金成本高;至于二、三、四线城市, 除了租金成本费用较低外, 大陆“十二五规划”要求拉近城乡差距, 只要先行卡位正在增长的消费族群, 经营三、五年后就可进入回收期。
大洋百货历经10年的创业, 公司采用“母鸡带小鸡”的人才培育模式, 充分授权店长, 并以当地需求规划新店发展方向, 且大量采用本地人充任管理层。目前18家分店仅有7位台藉店长, 其他11家由当地人担任店长, 220位助理级干部仅30位来自台湾。通过引进店长责任制, 提供员工升迁渠道, 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接续循环。
2011年, 大洋百货合并营收达258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长30.24%, 税后获利8.45亿元新台币, 增长76.47%。颜思文说, 公司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将达到50家店的目标。
街头小超市 (台湾称“便利店”) 也是台商争夺的重点。在台湾有“超商双雄”之称的统一超商和全家便利在大陆各地展开先声夺人的“争夺战”。全家便利虽在岛内经营规模与门店数量上屈居“老二”, 却因得到以生产“康师傅”方便面而闻名的顶新集团大力支持, 抢先在大陆排兵布阵, 凭借顶新绵密的物流网络, 迄今已在上海、广州、苏州、杭州及成都拥有880家门店。而“老大”统一超商却因与日本大股东有授权协议, 只能在上海地区经营7-ELEVEN分店, 目前只开设有100家门店;北京地区则由日本7-ELEVEN株式会社主导, 广州地区则是由香港的英资牛奶国际集团负责。
2011年, 统一超商在大陆获利1.6亿元新台币, 而全家便利则因投资规模较大, 目前尚未盈利。预计2012年, 全家便利将再开设400家门店, 总数达到1200家, 达到经济规模, 预期上海全家便利最快将在明年转亏为盈。统一超商计划今年扩展至150家门店, 另外通过转投资上海星巴克获得稳定利润。
还有不少台商投资大陆物流行业, 如长荣集团、中菲行、顶通物流、统冠物流、环众物流、富全物流等。其中, 长荣海运集团自1994年起, 即在大陆重要港口设立办事处并投资堆货场, 目前共有上海、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等十多个办事处, 员工逾千人。长荣集团海运业务的60%与大陆市场有关。2010年1月, 长荣集团在重庆市长寿、渝北投资建设了港口物流项目, 由长荣航空承运的渝台直航航班同时投运。另外, 长荣集团与中国远洋和中国外运公司也有航线上的合作, 如长荣航空就中转港澳部分与大陆公司进行配合, 并参与了厦门机场仓储的建设。通过在大陆的投资布局, 2011年长荣集团在大陆物流业获利5700万元新台币。
中菲行集团自1991年起, 采取以大中华经济圈为母体市场的经营策略, 在大陆及港澳地区设立70多个网点, 提供客户空运、海运、物流运筹作业、报关报检、货物保险及大陆内地运输等全方位物流服务。其中, 北京、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厦门、深圳、广州等多个服务网点持有一级货运代理及NVOCC国际货运代理人执照。此外, 中菲行还取得报关报检, 货物保险及大陆内地运输等相关证照, 可以提供海运、陆运、空运、报关、仓储物流等“一条龙”完整配套物流服务, 协助顾客理顺全球供应链管理, 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2011年中菲行在大陆获利5100万元新台币, 占母公司总获利的26.47%。
食品业:三雄对决
台湾统一集团旗下另一企业统一中国 (全称统一企业中国控股公司, 在香港挂牌上市) 在大陆市场生产销售饮料和方便面, 是顶新集团的老对手, 去年凭借新推出的“老坛酸菜牛肉面”, 一举扭转了多年以来方便面与茶饮料都被康师傅打压的被动局面。
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 2011年大陆的奶茶市场销售额增长1.4倍, 而这正是统一的优势领域, 统一奶茶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2%, 遥遥领先其他品牌。也因此, 去年统一中国的营业额达到167.37亿元人民币, 税后纯利3.12亿元人民币。统一集团在大陆获利22.78亿元新台币, 占台湾母公司当年总获利的24.11%。
作为大陆台资“食品业三雄”之首的顶新集团, 旗下企业康师傅 (全称康师傅控股公司, 在香港挂牌上市) 的主要业务与统一几乎完全重迭。一直以来, 康师傅在方便面、茶饮料拥有长期霸主地位。2011年, 康师傅方便面在大陆市场占有率达56.7%, 茶饮料市场占有率50.1%。去年顶新的营业额达到78.67亿美元, 税后纯利4.2亿美元。不过, 由于去年奶茶饮料在市场窜红, 以及统一主打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受到消费者热捧, 逐渐威胁到顶新的龙头地位。顶新未来要维持集团的继续壮大, 只有努力把品牌效益发挥到极致, 在食品业扩大产品线, 其2011年底收购百事中国灌装厂, 跨入碳酸饮料市场, 即是扩展业务的一大动作。
前不久, 康师傅又与日本休闲食品大厂Calbee和日本伊藤忠商社合资成立新公司, 合作进军大陆的休闲食品市场, 由康师傅主导销售渠道。而日本企业选择与康师傅合作, 看上的就是它布下了其他企业追赶不上的绵密销售渠道, 目前康师傅在大陆共有555个营业所、6188个经销商、8.67万个直营零售商、510条生产线和65个生产基地。
大陆的休闲食品市场近年开始快速增长, 目前休闲食品最大的品牌是台湾的“旺旺”。尽管康师傅也有糕饼事业, 但是比重不高, 这次大举进军休闲食品市场, 等于是要和蔡衍明的旺旺集团正面对决。
去年旺旺集团的营业额达到29.47亿美元, 税后纯利4.19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也一举超越康师傅, 成为在香港上市总市值最高的台湾企业。
有趣的是, 旺旺在大陆米果和乳品的市场占有率也是高到极限了, 因此2011年下半年开始积极与日资企业合作, 似乎要复制康师傅过去的成功经验。旺旺先是与日本明取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共同设立食品加工公司, 从事休闲食品制造, 之后又和日本森永乳业株式会社技术合作, 今年初则宣布与日本快餐巨头娃乐贝亚日洋株式会社及7-ELEVEN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北京旺洋食品公司, 将生产盒饭、三明治、饭团、寿司、包子和意大利面等便利食品, 供应北京地区各7-ELEVEN便利店和开展食品快递服务。日本企业与旺旺合作, 看上的也是它的绵密销售渠道, 目前旺旺在大陆有346个营业所、约8000个经销商、34个生产基地和103家工厂。
争抢餐饮连锁商机
研调机构指出, 目前大陆人均饮料年消费量仅有三、四升, 远远不及台湾的88升、日本的136升及欧美发达市场人均每年消费量150升以上的水平。因此, 在未来大陆内需市场成长的过程, 饮料市场快速增长是可以预见的趋势, 预期每年可维持10%至20%的增长速度。
大陆饮料市场火热, 无疑是台湾食品企业最大投资热点。在环保的诉求之下, 大陆啤酒等饮料罐装化比率持续攀升, 对铝罐需求的增长促使台湾生产饮料铝罐的大华积极扩充产能, 并陆续拿下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雪花啤酒、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及王老吉等一线饮料企业订单, 2011年在大陆获利2.73亿元新台币, 占台湾母公司当年总获利的36.05%。
其他与饮料相关的台资企业, 如饮料设备商彬台、生产软饮料纸质包装材料的宏全和统一实业, 以及在大陆生产销售“每日C”果味饮料的味全, 去年财报都交出亮眼成绩, 在大陆获利分别为7200万、1.62亿、1.41亿和9500万元新台币, 占台湾母公司当年总获利的37.15%、13.07%、14.31%和13.84%。
再谈到“美食”商机, 与之相关的台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由于两岸饮食文化相近, 台湾餐饮企业的实力较强, 纷纷以开发大陆市场为诉求。例如经营“85度C”咖啡西点店的美食达人集团, 约有70%的获利来自大陆市场, 目前, “85度C”已成功挤进大陆速食餐饮品牌前十大, 到去年底在大陆地区拥有直营店100多家, 经销店总数达到545家, 营收82.5亿元新台币, 税后纯利7.83亿元新台币。今年计划继续加快在大陆的扩展脚步, 将深入二、三线城市布局, 希望藉此扩大市场占有率, 拉大与其他餐饮同业的差距。
大陆的烘焙糕点市场在近年才开始快速成长, 且变成一个追求时髦的消费热点。“85度C”进入大陆可说是适逢其时, 开创了烘焙 (面包、蛋糕) 、饮料 (咖啡) 的流行消费热潮, 但也很快就引起他人的效仿。
克莉丝汀和元祖是最早到大陆发展的台湾烘焙连锁企业。对大多数内地民众而言, 面包、蛋糕这种洋玩意是外资企业进入大陆之后才慢慢普及的。从早期过节庆祝才会花钱买蛋糕, 到现在已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如今在大陆一线城市, 烘焙连锁店在街上随处可见, 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从调查数据看, 规模最大的好利来, 其市场占有率还不到2%, 且好利来的门店多在华北地区。若以华东地区来看, 克莉丝汀的规模则是最大。但不可否认, 紧追在后的其他台湾烘焙连锁企业随时都有追赶超越的机会。
去年2月, 在大陆发展近20年的克莉丝汀在香港挂牌上市。目前其在大陆地区经销店总数达到898家, 营业收入9.86亿元新台币, 税后纯利8000万元新台币。自2011年4月开始, 克莉丝汀在一些城市客流量较大的购物中心开设欧式鲜焙店, 现在已有7家, 计划到明年再新开121家店, 经销店总数将达到1200家。
从鸡肉加工跨足到餐饮连锁的大成也是成功的案例。目前大成已建成包括汉堡王速食连锁 (台湾42家店) 、季诺休闲餐厅 (在上海、北京设有门店) 、台湾意曼多咖啡、胜博殿日式猪排 (台湾13家店, 北京1家) 、岩岛城烘焙、大成家简餐 (在天津、北京、上海设有门店) 、鼎泰丰及台湾意大利美食店等在内的规模化餐饮连销体系, 2011年在大陆获利7202万元新台币, 占台湾母公司当年总获利的8.54%。
台湾餐饮业龙头王品集团也有意复制岛内的成功经验, 进军大陆市场。王品在台湾拥有216个不同品牌, 现阶段以“王品”、“西堤”两大品牌进军大陆餐饮业, 目前已在大陆15个城市开有45家直营店, 去年首度打进西南地区的重庆和成都, 今年规划再开拓7个城市, 扩充到60家直营店。由于王品在大陆消费者心目中具有高档形象, 预计今年在大陆营收获利可达25亿元新台币, 年增长25%。
据台湾《经济日报》近日报导, 从去年下半年起, 岛内连锁餐饮业者纷纷在加快进军大陆步伐, 至少有100多个连锁品牌前往大陆各地发展, 还有许多正在筹划中。由于大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且台商发展的优势已渐渐流失, 包括“几分甜”、“拉亚汉堡”、“继光香香鸡”等许多连锁餐饮品牌店, 都在筹划西进大陆布局, 以便赶上最后一波商机。
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理事长许湘表示, 目前长三角地区连锁餐饮业者十分密集, 尤其在上海生存最为困难, 如今要找到好的店面都十分不易, 但5年后发展机会更小, 要进军大陆, 未来不会有比现在有更好的机会。
以“几分甜”为例, 看准上海烘焙市场正在快速成长中, 而台湾烘培技术目前还有一定优势, 因此在两年前开始筹划赴大陆开辟市场, 预计在今年9月会有第一家分店进驻上海, 并计划在大陆开设中央工厂, 第一阶段发展以长三角地区为主, 将以直营店的形式开设分店。
“拉亚汉堡”去年以美式餐厅的形式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分店。董事长徐和森表示, 目前已经成功将每客单价提升, 慢慢开始回本, 这次是“拉亚汉堡”第二次到大陆投资, 提前两年开始规划, 抱着不容许失败的精神, 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会陆续扩展门店。
编后语
目前, 两岸关系出现60年未见的良好局面, 为台商在大陆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 世界经济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 新一轮科技创新与经济飞跃正在孕育之中;大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调整产业结构。这对台商来说, 既蕴含着新的机遇, 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关键在于顺应时势, 善用优势, 进行转型升级。许多台资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相信以台商的经验和智慧, 台资企业在大陆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 创造出新的奇迹。
本刊今后将连续报道一些在大陆获利贡献占比高、发展稳定的著名台资企业, 介绍他们在大陆长期深耕布局、积极开拓市场的经验。
资料来源:台湾各上市柜公司2011年财务年报
中国大陆市场 篇9
2008年一场全球金融风暴, 对台湾汽车产业造成重大打击。由于台湾经济大幅衰退, 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 汽车销售市场急速萎缩, 2008年仅售出22万辆, 还不到3年前的一半。2009年, 台当局为刺激经济, 推出减征小型轿车货物税方案, 但销售量也仅提升到29.4万辆。2010年, 在大陆经济带动下, 台湾经济景气回升, 但汽车销售量并没有提升多少, 全年只卖出了约30万辆, 汽车产业整体产值为4000亿元新台币, 其中整车产值约为1720亿元, 零部件产值约为2280亿元, 占57%, 远超过整车产值, 外销比例占57%。
反观大陆, 由于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得当, 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鼓励汽车消费、推动“汽车下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 提振消费信心, 结果2008年汽车销量不减反增, 达到935万辆。2009年, 在全球汽车市场普遍衰退情况下, 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以汽车工业拉动国民经济, 促使汽车产量继续跃升, 达到1370万辆, 全年销售汽车1362万辆, 产销量全球第一。2010年更创出大陆车市的历史最高水平, 汽车总产量达到1800万辆。预计2015年有可能达到2500万辆。
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金融风暴, 对台湾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以来, 台湾汽车零部件业者过于依赖向欧美出口。由于全球金融风暴导致欧美汽车市场需求下滑, 造成汽车产业的不景气, 包括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及欧洲一些大型汽车企业都陷入亏损, 连带殃及很多台湾汽车零部件企业, 让台湾本来就衰退的经济更雪上加霜。
例如位于台中的和大工业公司, 主要生产汽车传动零件, 是台湾少数产品已进入美国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的供货体系的汽车原厂零件代工业者。尽管这部分销售额只占和大公司全部年营收的10%, 但一直是和大的骄傲。2009年5月28日晚, 总经理陈俊智突然接到美国通用汽车的紧急电话通知, 告知通用汽车将在6月1日宣布破产保护, 不再续约, 而且付款被迫拖延。另一家位于嘉义的仓佑实业公司, 主要生产汽车变速箱的关键零件, 以往直接供货给美国通用在墨西哥的变速箱制造厂, 其销售占仓佑年营收额的1/3。如今, 不仅订单骤降, 营业额下降了30%, 大量的库存放在仓库无法出货, 导致资金积压, 而且也难以拿到已出货的回款, 令其叫苦不迭。
2009年两岸车辆产业合作搭桥会议上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书
“不能坐以待毙, 要赶快寻找新市场。”仓佑公司副总经理郭良圭的话代表了许多台湾汽车零件业者的心声。他们矫正过去高度倾斜北美市场的策略, 将目光一齐转向全球汽车产业“一枝独秀”的大陆市场, 那里不仅有难以估量的消费潜力, 还有蓬勃的自主品牌, 被视为下一波汽车产业成长的推进器。趁此时大陆汽车关键零件供应链还未完全建立的缝隙, 成为台湾业者在大陆车市布局的最后机会。
以往两岸业界缺乏交流, 许多台湾厂商不了解大陆汽车相关产品生产方面的法规与标准, 成为两岸技术合作障碍。在此背景下, 新就任的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顺应岛内企业民意, 积极推行两岸汽车产业合作的“搭桥”计划, 试图通过两岸合作, 帮助台湾厂商掌握大陆相关的法规与标准, 以利于取得大陆汽车产品市场的先机。
在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确定的13个两岸“搭桥”项目, 其中有两项属于汽车产业, 即车载资通讯产业和车辆 (包括新能源汽车) 制造产业。
根据台湾工研院产经中心研究报告指出, 2010年全球车载资通讯市场, 规模将达420亿美元, 年增长率预期超过20%。目前大陆车载信息系统应用逐渐加温, 预计2010年市场规模将近27亿元人民币, 2014年更将上扬至76亿元。当前大陆整体车载信息产业规模接近200亿元, 不过仍以终端设备及地图为主, 综合内容服务比重仍小。目前大陆面临的挑战包括动态采集交通信息之基础设施、交通讯息编码体系, 以及产业链各方资源的整合作业等, 都有待加强。
台当局认为, 就区域市场来看, 大陆车载服务尚处于萌芽期, 而这正提供台湾业界一个切入相关环节的机会。针对大陆市场的崛起商机, 台当局希望, 以台湾在全世界居领先地位的资通讯产业优势, 在车载资通讯两岸合作关系中, 以提携合作方式带领两岸进行相关标准的制订、技术的导入与进一步的研发, 帮助大陆民族企业挣脱国外的技术牵制, 以此换取台湾企业和产品大规模进入大陆内地市场立下良好基础;期盼在不景气的时代, 通过两岸双方密切的合作机制, 在互惠互补的基础下开创策略联盟, 以双方共同研发、共构产业链为目标, 进而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台湾方面制定的两岸车载资通讯合作计划包括:建立两岸招商平台, 促进两地企业互相投资;以及共同建立车辆检测中心和相关规范等。计划先从交通环境的基础设施服务做起, 协助大陆逐步建立大客车与智慧公车的标准与环境, 以及通讯传输标准的建立;待基础设施及标准发展完备后, 便同时在广度与深度上引领大陆相关产业共同合作发展相关产品服务, 如小客车的ITS技术、各地的LBS服务等。此外, 台湾电子业领导厂商也在产业联盟的协助下进行大陆市场策略布局, 与大陆各大汽车合资厂与自主厂接触合作, 目的在于使两岸汽车工业可逐渐摆脱对进口汽车电子零件的依赖, 希望达到各个车辆载具“底盘以上皆为台湾方面制造”的愿景。
2009年4月13和14日, 作为“搭桥专案”第三波活动, 由台湾资策会偕同工研院与车辆研究测试中心主办, 台湾电电公会与车辆工业同业公会协办的“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与南港展览馆举行。
大陆方面也很重视这次会议, 派出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担任总团长, 率领北京、上海、长春、福建、厦门等5个城市代表团, 共计83位代表赴台参会;台湾方面则有鸿海集团、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裕隆集团、中华电信研究所, 以及怡利电子、远通电收、研勤科技、宇硕、微捷、宝录、景翊等车载资通讯厂商共计300多位专家及机构代表出席。
董扬在致词时强调, 自主生产与合资引进可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 后者若太过可能妨碍前者发展, 太少则无法提升整体技术水准。目前大陆在自主开发能力、零部件生产及销售经验仍有待加强。至今大陆逐渐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及产地, 汽车保有量也达到5000多万辆, 不过人均保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显见仍有极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会议期间, 来自两岸产官学研各机构共13位专家分成13个重要议题发表专题演讲, 并由17位专家在会议中举办两场座谈会, 不但对两岸车载资通讯发展的优劣多所评析, 并厘清出未来ITS技术与市场上截长补短之互惠合作模式及方向。多数与会专家希望, 未来两岸能从产品供应、技术合作、进而共同推动汽车电子与车载资通讯介面标准的持续发展, 建立两岸优势互补双赢的合作模式。两岸应朝向发展汽车与资通讯之软体整合的核心技术, 再以台湾资通讯产业的成功经验以及智能控制的观念, 达成车载资通讯所需的4C (Car, Communicaticn, Ccmputer, Control) 功能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 会议期间, 长春市市长崔杰率领由长春市信息产业局和一汽集团技术中心、吉大汽车工程学院、启明信息技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长春市汽车电子、光电子产业代表团在台湾进行了专项招商活动。
此时正值全球金融风暴给台湾经济, 包括台湾汽车产业造成沉重打击的困难时期, 在世界汽车生产力布局重新调整、中国大陆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成长的大背景下, 大陆代表团带着汽车产业发展的商机来到台湾, 自然引起了台湾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长春是大陆汽车产业最大制造基地, 有着50多年的汽车产业基础和文化积淀, 汇聚了中国一汽、德国大众、日本丰田、日本马自达等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商, 集合了博世、江森、德尔福、麦格纳、采埃孚等世界排名在前六位的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 目前正在实施“百万辆扩能工程”, 向产能200万辆的国际汽车城阔步迈进。
招商过程中, 崔杰拜会了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考察了部分汽车电子、汽车信息通讯企业。每到一处, 崔杰都会不遗余力地把长春汽车的产业基础、研发优势、人才实力、发展前景等信息传递给对方。
台湾企业看到了长春汽车产业的发展潜力, 对到长春考察投资充满期待, 纷纷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如宏达电子公司负责人表示, 将于近期回访长春, 寻求合作机遇。友达光电、台积电等企业负责人也十分看好长春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前景, 有意到长春考察。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还将组织企业到长春参加7月15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 寻求合作机会……这样的合作协议和意向还有很多, 有的企业甚至已经明确了投资方向。例如台湾第一家制造LED产品的企业、车用电子方面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台湾光宝科技集团, 近期准备到长春与一汽、启明等企业就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技术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洽谈。
会议闭幕时, 双方宣读三项重要的合作意向:长春光电信息行业协会与台湾资策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签订了《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发展及交流合作意向书》, 三方决定共同推动长春市无线宽带网络建设, 并开启两岸汽车电子与车载资通讯应用产业经贸合作关系, 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寻求合作机会。由长春市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与台湾怡利电子公司签定合作意向书, 合作内容是吉林大学与怡利电子公司将共同进行新型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初期先以智慧化胎压检测器作为第一个合作项目。双方共同认为, 两岸能以嵌入式系统、车内通讯网路系统及车载资通讯系统技术为基础, 达到技术与产品供应链紧密的结合与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此次会议, 双方达成了两岸共同开发生产无线宽频网路城市建设与汽车电子产品的合作意向, 更为今后两岸车载资通讯合作桥梁与交流平台奠立了良好基础。台湾方面媒体称, 它象征两岸相关产业共同合作发展的第一道“曙光”, 更是经济主管部门“搭桥专案”中的重要成果。
两岸“搭桥”会议对推动两岸汽车电子合作项目加快实施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5月11日, 由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率领厦门市产业界共计58人赴台, 在台中市中兴大学图书馆举办“台厦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合作座谈会”, 包括金龙汽车集团、厦门信息港及台湾友迈科技公司、华创车电技术中心在内的双方产业代表进行了交流, 一起探讨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发展蓝图与两岸合作契机。
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在会上指出, 厦门市政府在2008年与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合作, 成为大陆第一个启动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 相信更多的台湾经验能协助厦门市真正成为“智慧城”。且厦门有世界第五大客车厂的金龙汽车, 其与台湾三阳工业公司合作生产的低底盘公共汽车, 已于2008年12月4日正式行驶于台北市忠孝新干线。台厦合作已经有实例, 而厦门市与台湾的距离最近, 有最相近的文化习俗, 最适合作为两岸合作的示范起点。
为便于以单一“窗口”协调开展两岸共同合作, 由厦门金龙汽车集团、厦门雅迅网络公司、厦门信息港建设发展公司等发起成立厦门市车载电子产业促进会, 台湾方面则由友迈科技、微捷科技、宇硕电子等企业组成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发起会, 在会议结束时, 由两会代表共同签订合作意向书, 确定两岸即将展开共同发展智慧城市应用技术与服务的实质合作。
此次洽商会谈是举办两岸汽车产业界“搭桥”活动后, 首次针对单点城市展开的第一步具体行动, 表明两岸已逐渐进入实质合作的阶段。同年“6.18交洽会”期间, 在福州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汽车电子产业 (车载资通讯) 项目对接会”, 正式启动了闽台汽车电子产业合作进程。同年9月“台交会”期间, 在厦门又举办了与台湾汽车电子产业联盟的对接洽谈, 开始了实质性的项目对接工作。
2009年6月,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为岛内推动车载资通讯相关产业发展, 成立了“车载资通讯产业推动办公室”, 目的是整合岛内资通讯产业、车辆与交通运输服务, 让台湾成为车载资通讯的试验场域, 协助岛内资通讯产业建立价值链, 同时扮演启动两岸车载资通讯厂商交流的火车头角色, 共同拓展全球市场。该机构现阶段几项重要的任务包括:进行下世代车载资通讯技术规划;与国际大厂合作接轨, 以及掌握两岸及新兴国家的市场机会。
同年10月2日, 在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积极组织协调下, 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包括车载技术整合、智慧公车标准、导航技术整合、POI共享平台四大工作小组, 该联盟成为台湾车载资通讯业者与大陆相关业者接洽的窗口, 再借助“搭桥计划”构建的合作平台, 开展两岸共同制订产业标准与两岸跨领域异业结合, 未来携手进入车辆产业新蓝海。
在“海西先行先试”的政策引导下, 福建在大陆汽车产业与台湾汽车电子产业合作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2010年1月18日, 福建省汽车工业行业协会与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在台北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书, 闽台双方商定, 以联盟方式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客车生产企业研发全车系客车电子产品 (含车载网络系统) 公共平台。
2010年6月19至20日, 作为“搭桥”活动第二年的回访活动,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台湾资策会共同主办的“2010两岸汽车电子 (车载资通讯) 产业发展会议”在福州市第八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召开。大陆方面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工信部港澳台办公室副处长杜晓雁、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钟安平和张金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福建省汽车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柳振诚和副秘书长张子武、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廉小强等, 以及来自两岸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电子 (车载资通讯) 生产企业以及学、研、协会等业界相关人员22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台湾车辆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举办的“2013两岸汽车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
会上, 两岸代表就大陆汽车发展现况与对车载电子发展需求、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发展现状、智能交通发展及与物联网的关系、两岸智能交通合作前景与展望、大陆电动车发展概况及产业化需求、两岸车载电子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及推动标准委员会工作小组成立等议题进行了共同研讨。
会议中除安排两岸车载资通讯、智能交通、标准专家发表专题演说外, 也通过展览实际展示两岸车载资通讯产业搭桥合作成果, 包括展出两岸共同开发的车辆、并集合多家具有优异技术的台湾厂商、法人单位, 共同展现台湾优势。
会议结束时,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以及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三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会后, 与会代表参观了第八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展出的两岸有关汽车车载资通讯方面合作的具体成果, 并参观了东南汽车公司以及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
目前, 两岸合作研发汽车电子产品方面已取得很多进展。其中, 由闽台双方合作开发的搭载台湾汉翔公司车载总线系统 (CAN Bus) 及台湾峰鼎、微捷、车王电子、奇美精密等企业汽车电子产品的3辆厦门大金龙、小金龙和福建新福达“智慧化大客车”样车已经完成, 并在“第八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进行了展示, 另外有25家台湾厂商的汽车电子产品在台湾技术馆进行了零部件展示。
闽台双方商定, 将对加快共同推动差异化研发、量产导入、产品采购等商务事宜进行进一步洽谈, 并尽快共同推进相关单位在福建建立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 实现在福建建立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中心、模块化采购中心、售后服务中心, 加快福建汽车电子产品研发速度、降低采购成本、快速对应售后问题, 提升福建整车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逐步扩展到大陆其他省市和国际市场为目标。
福汽集团与台湾方面正在合作开展有关汽车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和娱乐等方面的元器件及其周边产品的项目开发, 其中包括:新福达/上海申龙汽车总线开发计划、福龙马特种车主动安全开发计划、厦工工程车电控系统开发计划及新龙马微面微卡电动车开发计划等。北汽福田等自主品牌企业也正在与台湾有关企业接触洽谈汽车电子方面的合作。
除福建外, 大陆其他省份与台湾汽车电子行业也保持密切合作关系。2010年4月13日, 由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主办的“浙江 (金华) 汽车产业来台交流暨采购洽谈会”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会议室举行, 此次会议重点在于增进台湾厂商与金华地区汽车产业相互了解, 协助台湾厂商争取合作机会, 作为未来双方合作的基础。
金华是浙中地区汽车产业重要基地, 以金华市区及永康最为密集, 包括豪华大客车、高科技校车、乘用车、城市公交车、休闲车、重卡等汽车制造为主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所欠缺的是汽车电子产业配套。这次赴台的都是金华地区各大汽车厂商有决策能力的人士, 包括浙江青年汽车集团、众泰集团、康迪车业、信阳实业、圣奇运动器械、绿源电动车、中科正方电子、博尚电子、诺和机电、飞神集团、尤奈特电机、联众车业、民祥投资公司、深圳华夏瑞泰投资公司等10余家企业的董事长、总裁与总经理等, 均有极高意愿与台湾车载资通讯相关企业达成新的投资协议, 希望借助台湾的研发实力, 通过两岸合作, 共同生产精美耐用与符合国际汽车品质标准的产品, 创造双方双赢的商机。
会议期间, 一共安排两次产业对接活动, 和台湾厂商达成采购意愿, 并签署采购协议, 内容为洽谈成功的采购成果。采购范围包括汽车电子、车载资通讯、电动车、LED节能汽车头灯、电子化仪表、汽车等零部件等。
紧接着, 4月19日, 由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资策会、台湾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协会共同举办的“两岸资讯产业 (车载资通讯暨汽车电子) 交流会议”在台北召开, 由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王延觉率队, 包括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战略所所长颜慧超、东风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严方敏在内的湖北省重要产学研代表一行19人参加会议。台湾方面代表有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会长许明仁、资策会新兴智慧技术智慧所所长张嘉祥、金顿科技公司董事长李昆达、大华公证公司董事长王维绪、台湾赫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宪正、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协会施正屏教授等数十人。
湖北是中国汽车产业大省。此次会议邀请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及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探讨当前资通讯产业, 特别是车载资通讯发展的新趋势, 希望能促进两岸资通讯产业的共同发展。
会上, 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王延觉介绍了湖北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强调湖北的科教基础实力坚强, 更是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不论是科技研发或是产业合作, 都具有广阔的双赢空间, 并指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大调整时期, 汽车产业正逐步向尖端科技、智慧化等趋势加快转型升级脚步, 湖北拥有极具规模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之一的东风公司和周边完善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制造企业, 在车载资通讯 (汽车电子) 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他对双方共同抓住机遇, 推进两地车载资通讯 (汽车电子) 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与发展充满信心。
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会长许明仁也就台湾在车载资通讯和其他高新电子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提出说明, 并期盼通过本次的交流来强化合作基础, 另外,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东风电子公司、武汉泰通公司也在会中与台湾产业人士代表进行多方面的意见交流, 成功的在资讯产业及车载资通讯 (汽车电子) 领域合作上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会议结束时, 湖北省代表团与台湾方面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包括与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及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协会就共同推动两岸车载资通讯暨汽车电子而签订的《两岸汽车电子 (车载资通讯) 零部件战略合作意向书》, 与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旗下会员金顿科技、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协会就共同推动高科技光伏产业所促成的《光伏技术战略合作意向书》, 与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联盟会员赫立讯公司就共同推进新兴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所签订的《物联网产业领域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1年, 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协会、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台湾汽车电子产业合作联盟还先后与浙江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厅等共同举办了“2011海峡两岸汽车电子 (车载资通讯) 与智能交通产业合作论坛”、“海峡两岸汽车电子论坛”等活动, , 来自两岸的汽车电子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有关管理部门代表200位专家学者与会, 双方围绕两地汽车电子与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车载电子系统应用、汽车电子开发体系、汽车电子业界合力跟踪产业发展导向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共同探讨推动两地汽车电子企业之间合作的方式, 谋求共拓市场、创造多赢局面。论坛期间, 两地汽车电子企业和行业协会之间签订了多份汽车电子合作协议。
严凯泰打造民族品牌汽车
近年来, 两岸汽车产业合作的一个最大亮点是台湾裕隆集团执行长严凯泰多年来希望两岸合作打造民族品牌汽车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2008年12月18日, 正当成立100年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由于财务恶化, 宣布关闭在北美的数十座工厂之际, 在连战夫妇和大陆海协会副会长李炳才等陪伴下, 43岁的严凯泰出现在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 兴奋地揭开蒙在石碑上的红布, 宣布裕隆的新汽车工厂即将在此动工。未来两年内, 裕隆将投入100多亿元新台币资金, 在这片1118亩荒地上建起全新的汽车工厂。预计两年后, 裕隆在大陆的第一辆“纳智捷”品牌的汽车将会从此诞生。
当时正值全球经济因金融风暴而风雨飘摇, 台湾岛内一片哀鸿遍野, 各家企业都在收缩投资、力求自保的时候, 严凯泰却选择在“寒冬”里出手, 很多人都不看好他的计划, 质疑他究竟有何胜算?因为此时大陆市场早已被中外合资的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等国际大品牌以及大陆本土的奇瑞、吉利等车企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 竞争者众, 价格战已杀得“血流满地”。
此外, 裕隆在台湾的经营状况也出现了严重困难, 除了汽车销量不佳, 影响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外, 严凯泰的多品牌策略也受到不景气影响, 节节败退, 各经销商在业绩低迷下亏损连连。
然而这一切困难, 严凯泰都咬着牙挺住了。大陆方面对裕隆的投资项目也给予了最大支持。2010年12月14日, 东风集团与台湾裕隆共同出资设立的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在杭州萧山正式挂牌, 这也是ECFA签署后首个亮相的两岸合作大型经济项目。东风裕隆的资本额约人民币34亿元, 东风与裕隆各持股50%。
东风裕隆的第一款新车即是定位偏高端的“纳智捷”大7多功能运动型车 (SUV) 。作为体现台湾车载资通讯技术的代表, 该车配置采用众多先进智能科技设备, 如提速情况下全方位的车辆周边可视系统、监测驾驶者的脉搏与呼吸等以判断是否打瞌睡并及时提醒的警告系统, 以及夜间行车时的夜视观察系统等, 在国内自主品牌中独树一帜。2011年6月在大陆上市后, 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截至2012年4月底, 累计销售1.8万辆。目前, “纳智捷”一期产能达到12万辆, 至少带动27家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进军大陆市场。
由于台湾岛内的车市规模难以支撑车厂自行开发整车平台, 裕隆集团还与浙江吉利汽车展开合作, 通过引入吉利“熊猫”、“帝豪”等整车平台, 填补台湾类似产品的缺口, 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差异化设计。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配套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其中在工程方面, 根据吉利汽车开发出的整车平台, 裕隆则针对车辆结构与性能进行补强与细部调校;在制造方面, 共通零件则自大陆进口, 在岛内后组装后加装台湾产车载资通讯设备;海外销售方面, 则由裕隆汽车负责规划, 双方面分别展现各自擅长之处。2009年11月, 裕隆集团正式发表第二个自主品牌“tobe” (酷比) , 并成立裕隆酷比汽车公司, 先后推出“tobe M’car”、“tobe W’car”和“tobe M’way”三种型号轿车, 自2010年4月起在台湾上市销售, 并已打入东南亚市场。
此外, 台湾胜荣汽车公司也与奇瑞集团合作, 引进大陆自主品牌车型在岛内生产。第一批304辆“APOLA”品牌 (即奇瑞“旗云”) 轿车已于2010年6月7日在岛内上市, 最终目的也是出口海外。
除了轿车之外, 大陆生产的轻型卡车也受到台湾车商的青睐。2010年底, 江淮汽车竞争力最高的轻型卡车也入台销售。虽然目前大陆自主品牌汽车入台尚在探索阶段, 但严凯泰认为, “大陆车企入台趋势已不可阻挡”。
中国大陆市场 篇10
2015年ARM的Mali架构在打进除了高通以外几乎所有大陆的行动应用方案供应商后, 其市占也仍将持续攀升。
DIGITIMES Research预估其市占将可达到7成左右。2016年因为高通在高阶的布局要强于2015年, 中低阶产品也将有积极的策略。预期其市占将有所回温, ARM的Mali架构市占在2016年也将因此而微幅衰退。
Imagination自2014年后市占急遽衰退, 联发科全线产品在2015年几乎都转用Mali架构, Imagination仅剩部分中低阶旧产品仍有出货。在平板电脑AP方面, 瑞芯微多数产品以及全志主力产品也都转向Mali架构。综合计算下来, 2015年Imagination在大陆市占仅将达约6.7%。预估2016年Imagination市占仍将持续衰退, 市占将仅达5.1%左右。
英特尔因平板晶片出货成长而在自有GPU架构出货比例有所增加, 但2016年预期成长速度将会趋缓, 市占预估约将可达4.2%。
台资银行业抢滩大陆市场 篇11
2010年9月16日,台湾4家银行在大陆筹建分行的申请,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台湾银行业的八年“登陆”梦想,在ECFA正式生效的第五天得以成真。
另有3家台资银行的申请已被台湾金融监管部门核准,正在排队等候中国银监会的批准。这些台资银行申请筹备分行的所在地都是大陆台商的聚集地。分行开设后,初期可承做外币的存放款、汇兑等业务。
这是台湾金融业的转折之年。
自从《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之后,台湾银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高调抢进大陆市场,积极寻求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参股大陆银行。
“台资银行早期将目标客户定位在大陆台商,但是争夺大陆本地客户资源,分享大陆完整金融市场才是它们的长远目标。”厦门大学台研院经济所副所长唐永红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争取全面办理‘油水最为丰厚的’人民币业务才是它们梦寐以求的。”
争先抢进
4月19日下午,台立法机构开始受理岛内银行登陆设分支机构的申请,到当天晚上,就收到6家银行赴大陆设立分行、1家银行设立代表处的申请。
6月29日ECFA签订之后,无论是公立银行还是民营银行,都开始积极寻求与大陆银行进行合作,或者筹划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
除了此次被批准设立分行的4家台资银行之外,台企银、玉山银等公司的高层也在8月前后分别与大陆多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洽谈合作事宜,兆丰金控将在大陆设立据点提上日程。目前,兆丰国际商银在台湾以外设立了31个据点,为海外台商提供金融服务,但在台商最多的大陆,却没有一个据点。
中信金控高层曾对外表示,预期10年后,来自大陆的收入将超越岛内。据悉,为布局大陆,台湾各大金融机构累计储备至少1500亿元新台币。
“岛内银行业市场小,竞争过于激烈,资产回报率非常低,早就期望进入大陆这个赚钱的市场。”唐永红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以资产规模计,台湾是亚洲第四大银行业市场,但岛内银行众多,市场高度分散,过度的竞争导致信贷品质恶化、过度信贷消费等情况。2002年岛内银行业发生企金呆账风暴,2005、2006年又发生信用卡卡债风暴、现金卡风暴,台湾金融业经营环境渐趋恶化。2007年亚洲前300家银行里只有19家银行亏损,其中就有10家是台湾银行。
由于岛内的质疑,以及两岸金融监管合作机制缺失的制约,台湾银行业者眼看着大陆市场的大好机会和台商客户逐渐流失,却只能坐困愁城。
据悉,目前岛内银行存款29万亿元新台币,而贷欺却只有18万亿元新台币,资金相对过剩,银行获利能力普遍较低。
唐永红说:“对于台湾银行业来说,大陆市场是最容易开拓,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
就连温州资本也开始行动起来。今年7月下旬,一支温州商人投资考察团赴台,目标是先参股台湾银行,再借壳返回大陆。
“偷渡的金融家”们
其实,在大陆早已经有台资银行“潜伏”并经营多年。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已在大陆经营长达13年的上海华一银行便是其中一家。即便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上的华一银行第2家分行——天津分行,也已经运营了一年半,并且在去年开业后的第三个月实现单月盈利。
华一银行天津分行行长黄永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天津分行是华一银行华北区总部所在地,未来华一银行在天津将有3家同城支行,目前正在为筹备滨海支行而忙碌。
“台湾前五大金控公司都去上海找过我们老板洽谈参股事宜。”黄永财透露,并且这样评价道:“华一银行是一个‘小而美’的银行。”
他认为,合理的台资和中资客户比例,以及大陆市场存贷利差较大都是华一银行成功的部分原因。早期台商贷款占华一银行的九成以上,目前台资企业贷款占华一银行贷款的六至七成。
这家生在大陆,长在大陆的台资银行,赶上了两岸金融合作的黄金时期。台湾金融业市场的多家分析机构,已将其股票溢价确定为不低于3倍。
包括华一银行在内,在大陆已投入实际运营的台资银行,其设立方式如今看来显得有些特别,不仅都属于间接登陆,而且方式也有不同。
1995年成立的宁波协和银行,以及1997年成立的上海华一银行,它们的设立完全没有台湾岛内银行业者参与,只是为了解决台商融资困境,由具有产业背景的台资企业牵头成立。这是台资银行第一种间接登陆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
无论是宁波协和银行的控股股东台湾太平协和集团,还是上海华一银行的控股股东台湾宝成国际集团,其实都没有银行经营背景。前者以经营石化业著称,后者则是全球制鞋业代工霸主。
太平协和集团的掌门人是当时台湾排名第34位的富豪,有着“过海神仙”之称的汪世忠。宝成国际集团的掌门人是台湾财富排名第16位的蔡其瑞。在台湾,“宝成蔡家”与“霖园蔡家”一样赫赫有名,在两岸人脉深厚。
当时处于台商投资大陆的一波高潮阶段,一贯遵循“金融跟着产业走”的台湾金融机构却未能成行。在大陆的台商很快就开始抱怨融资难,加之当时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对产业背景的海外财团设立金融机构没有特别的限制,大陆主管部门决定允许台资企业在大陆成立银行。
汪世忠和蔡其瑞抢得先机,蔡其瑞的华一银行在第一年就实现盈利。等到其他台商想效仿之时,这道门被关闭了。这两家台资银行的设立也一直被当做“特批”。直到现在,人们还戏称上海华一银行和宁波协和银行为“偷渡的金融家”。
另外一种间接登陆模式,则是本世纪初才出现的,台湾本土金融资本绕道香港间接参股大陆银行。此模式受惠的台资金融机构有身在台湾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台湾富邦金控两家。
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通过控股香港上海商业银行间接持有上海银行的股份,两岸三地的“上海银行”随后在多个业务领域低调地展开合作。
2008年,富邦金控通过香港富邦银行(前身为香港港基国际银行)间接持有厦门商业银行(2009年11月底更名为厦门银行)19.99%的股份。
后ECFA时代多直接登陆
虽然设立分支机构不如收购或者参股大陆银行来得快,但是随着两岸相继签署MOU、ECFA,台资银行业者对于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戴自家帽子”做生意的意愿较先前变得强烈。
2010年1月16日,MOU正式生效,两岸金融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但是涉及两岸金融市场准入问题还需通过ECFA谈判进行协商。海协会前副会长、清华大学
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比喻说:MOU可看作拿到了进影院的电影票,至于坐“贵宾席”还是“普通席”有赖于ECFA来确定。
台湾银行业者也一直想坐上“贵宾席”。有台湾银行业者比照大陆从2003年起陆续通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模式给予香港金融业者“超WID待遇”,也因此寄希望大陆给予较香港CEPA模式更为优惠的准入条件,并且一步到位。
20lO年6月29日,两岸正式签署ECFA。在ECFA的关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里将银行业列入,大陆对台湾银行业给出的6项具体优惠措施也都属于“超WTO待遇”,某些方面甚至优于香港的CEPA待遇。
比如,ECFA服务贸易早收清单里给予台湾银行业“申请在大陆中西部、东北部开设绿色通道”的承诺,可使它们在这些区域能够快速设立分行并开展业务。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朱磊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由于台资银行规模小,台资金融机构对于其他外资银行来说并没有优势,大陆金融市场准入门槛相对台资银行业者较高,因此需要一些市场准入的优惠待遇。
获得了优惠待遇的台湾银行业者转而更积极地着手直接进入大陆金融市场,大陆银行的参股价格由此被炒高。据了解,现在台湾银行业参股大陆银行的价格溢价2倍是起步价,3倍是行情价,甚至有的要到5倍,此一行情超出台资银行业者的预期。
华一银行由于已经具有台资背景,且在台商聚集的长三角经营多年,因此曾一度被认为是台资银行最感兴趣的收购对象。
商机开拓的意义远大于促进改革
大陆金融市场究竟有多大?这些台资银行进来之后,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目前只有一些业内人士或者机构给予一些侧面、间接的分析。
美林银行曾评估认为,由于大陆台商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以1/3企业有融资需求,仅潜在融资市场的规模就高达75万亿元新台币,超过台湾本地市场6万亿元新台币规模。
再加上,大陆市场潜力巨大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货币结算等业务收益。这是一张诱人的金融大饼。只要吃到这张金融大饼的一小口,台湾金融业的获利也将明显改善。此外,大陆银行业存贷利差大约是台湾银行业的3倍,大陆银行获利也就相对台湾岛内更为容易。
这些台资银行究竟能为解决台商融资难问题提供多大的帮助呢?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台资银行进来之后在业务、资信掌控等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目前进来的台资银行规模都不算大,对台商融资的帮助可能有限。”
黄永财则对本刊表示:“台资银行虽然规模比不上大陆银行,但在服务上至少超过大陆银行业10年,大陆的企业或个^金融需求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
麦肯锡对目前大陆银行业的研究认为,众多二线、三线城市仍然存在非常多的市场空间,这值得台资银行认真开发。
台湾宝来证券在分析“台湾金融机构登陆机会与可能发展方向”问题时认为,未来有经营特色的台资金融机构可望胜出,如具有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信用卡经营优势的台新金、中信金,具有多元化经营经验的国泰金、富邦金抑或是大陆金融机构学习、发展的方向。
那么,放开台湾银行业进入之后,对大陆银行业市场有哪些正面促进作用呢?
本刊记者对比最近3年华一银行的年报时发现,从贷款投向、收人结构等多个方面来看,都看不出这家“台资、台营”的银行比大陆银行先进多少。
黄永财对本刊记者解释说,“大陆对外资银行业监管得比较严格,很多业务我们还不能做,业务上的一些优势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中国大陆市场 篇12
2011年中国国内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人民币汇率的提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签证政策的放宽以及直航航线的开辟,都大幅提升了中国公民的出境消费意愿。2011年,中国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总规模达702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2.42%。出境旅游花费预计69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达到225亿美元[1]。2008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预示着两岸旅游交流正式由单向向双向过渡,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台旅会”表示,目前大陆每年有约170—180万人次旅客赴台旅游,已成为台湾首要的拓展市场和最大旅游客源地。预测到2015年,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可突破500万人次/a[2]。
目前有关大陆赴台旅游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意向研究。如有高世刚[3]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认为长沙居民赴台旅游者大多数属于大众观光型旅游者,到台湾旅游的主要动机是观光、游览,其原因主要归纳有台湾的生态风情、台湾的地缘亲情、台湾的文化景观和台湾的旅游环境等。何学欢等[4]以湖南省城市居民为例,对内陆城市居民赴台旅游意向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内陆城市居民赴台旅游意向特征。谢桂敏、赵湘湘[5]通过台湾观光局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归纳总结了台湾对争取大陆游客和日本游客的优劣势,一方面是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的影响研究。柳英[6]认为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岛内经济发展,拉动岛内需求,并能有效扩大就业人群;另一方面,两岸通过民众间的交往交流产生根植于民间的互信,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黄东政、黄福才[7]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究台湾居民对大批大陆游客访台所造成影响的感知。邓利娟、黄智略[8] 、刘红[9]认为,加快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有利,“陆客赴台”的经济效益更多地体现为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有关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研究,除了个别台湾学者关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意愿、消费行为等并进行实证研究外,主要是大陆学者,并侧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意向、赴台旅游的影响和市场管理研究。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岸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形成,本文在回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台湾观光局的统计数据,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发展状况及其机制进行分析,并围绕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在新的更高的平台有更大作为提供相关的指导性建议。
2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历程
自1988年台湾首次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为其直系血统和配偶探亲以来,根据发展特点的不同,本文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2.1 萌芽阶段(1988—2001年)
1988年,台湾当局首次开放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探亲,突破了祖国大陆居民不得入台的禁令,开始了海峡两岸之间有限的双向人员交流。1993年初,台湾当局通过“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和“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定居或居留许可办法”及其数额表,在当年总共有5.5万人以各种名义赴台。1995年4月台湾当局发布实施“大陆地区交通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交通事务相关活动许可办法”,台湾的相关团体、学术研究机构可邀请祖国大陆相关专业人士和旅游业者访台。两岸旅游业双向往来因此得以开始,台湾地区旅行业主要社团与祖国大陆旅游管理机构及民间团体也因此得以建立良好沟通渠道。这一协调沟通渠道的建立,为促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这个阶段台湾当局制造种种麻烦,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两岸旅游合作不能有效开展。但由于祖国大陆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着力推进两岸交流,一部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体育、宗教、经贸等交流或探亲活动。尽管,此阶段没有纯粹的赴台观光游,但以探亲、商务等为主的赴台活动,为今后开展赴台观光旅游打下了基础。
2.2 初步形成阶段(2002—2007年)
2002年台湾当局元旦开放“第三类大陆居民”(即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定居的大陆居民)观光团入台旅游;2002年5月台湾当局又开放所谓“第二类大陆居民”(即出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2004年12月开放福建居民和大陆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在一定范围内局部开始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的“离岛游”,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进一步开放。2006年4月祖国大陆公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2006年10月台湾民间旅游组织“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完成财团法人的设立登记工作并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台湾方面与大陆协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两岸旅游相关事宜的窗口正式开通。据台湾相关部门的统计,2002—2007年台湾地区共接待大陆民众(所谓“第二、三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累计268742人次。由于台湾当局的种种限制,该阶段大陆民众前往台湾地区旅游的数量有限,但增速快,同时受到政策的不稳定性影响,波动大(表1)。
注:资料来源于台湾“内政部入出境及移民署”,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info12.asp。
2.3 全面启动阶段(2008年—)
2008年7月,祖国大陆赴台旅游正式启动,意味着赴台旅游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开放省份由2008年7月的13个扩大到2009年2月的25个,到2010年7月扩大到31个省(区、市)。组团规模从最早的10人左右放松到2009年的5人即可成行,停留时间也从10天以内延长到15天以内。2011年6月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宣布启动,首批试点城市为北京市、上海市和厦门市;同年7月29日,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个人游也正式启动。2012年4月正式启动了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6城市赴台“个人游”,8月启动了济南、西安、福州、深圳等4城市赴台“个人游”,同时开放浙江的温州、丽水、衢州,广东的梅州、潮州、汕头、揭阳,以及江西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等11个城市居民赴金马澎地区“小三通”自由行。至此,大陆已有4个直辖市、2个经济特区、7个省会城市居民开放赴台“个人游”。
3 市场特征
3.1 赴台旅游人数年增长率波动大,“开闸效应”日渐平息
2009年、2010年大陆赴台总人次分别为97.2123万人次、163.0735万人次,2010年比2009年增长67.75%,出现“井喷”增长。2011年,大陆赴台总人次为178.4185万人次,比2010年同比增长9.4%,增速大幅下降,增长率波动大。而同期中国出境旅游总规模达7025万人次,同比增长22.42%,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开闸效应”日渐趋于平复[10]。这主要是由于从2011年开始,赴台游市场由“情感驱动”过渡到“市场驱动”,即由以“猎奇需求”为主导的快速成长期,进入到以“体验需求”为主导的稳定发展期。同时,由于两岸航空客运运力不足(尤其在旅游旺季),岛内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台湾旅游形象不够鲜明,赴台旅游的便利性不足和其他竞争性目的地揽客措施层出不穷等[11],台湾作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比较优势欠缺,致使大陆赴台游有效需求的成长性不足。
3.2 赴台“个人游”市场规模低于预期
由于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仍存在如财力证明等相对较高的申请门槛和每天的人数配额限制,将成为短期内自由行业务发展的瓶颈。且赴台“个人游”与团队游线路相近,旅行费用相差较大,使多数大陆游客仍旧青睐于参加旅行团。同时,由于台湾对非主流的景点在大陆地区缺乏有效推广和营销,大部分游客对当地自由行的信息掌握并不充分,影响了出游。此外,游客对台湾充满趣味的景点和玩法认知度低,使赴台“个人游”的效果大打折扣。2011年,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总人次仅为3万多人次。
3.3 观光为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主要目的
在大陆居民赴台游客中,主要有业务、观光、探亲、会议、求学等旅游目的,其中观光为大陆游客赴台湾旅游的主要目的(图1)。2008—2011年,以观光为旅游目的的游客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比由2008年的28.8%提高的2010年的75.3%,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占72.4%(台湾观光局网占,http://admin.taiwan.net.tw),这主要缘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实施。目前,赴台旅游只能参加集体性的观光游览活动,而不能从事商务、学术交流、探亲等活动,赴台旅游活动整体上缺乏灵活性和个性。
注:资料来源于台湾观光局网站,http://admin.taiwan.net.tw.下同。
3.4 月份游客量分布不均
图2是根据2009—2011年度各月赴台游客的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图。据图2所示,每年4月、11月为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的两个高峰时段。因此,遇到如每年4月、11月等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高峰,台湾“移民署”协助加快签注发放速度,保障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3.5 阿里山、日月潭为主要目的地
目前,台湾的入岛旅游客源主要以祖国大陆、日本、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为主,除祖国大陆外,其他入岛客源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台北和高雄等都市区。相比之下,大陆游客入岛首选的景点是阿里山、日月潭和台南等地。从2008—2011年度数据来看,在风光景点方面,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等是大陆游客最为热门的景点,其他的热门景点有故宫博物院、野柳、台北101、士林夜市、垦丁、西子湾、中台禅寺等。源于多数赴台游客的需求以及部分旅行社节约运营成本的需要,目前赴台旅游市场以环岛观光型产品为主,超过75%的游客在台湾停留时间为5—7夜[1]。在游客分布上呈现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游客流向是北线多于南线、西线多于东线。随着,赴台“个人游”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有机会自主到台湾东南部地区旅游,从而引导岛内旅游产品开发更加多元化,游客流向更加均衡化。
3.6 购物费所占比重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表2可知,2008年由于刚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台湾住宿设施供给紧张,旅馆内支出费较高,达95.04美元,远高于近3年的旅馆内支出费,导致平均每人每天消费较高。但是从2009—2011年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平均每人每天消费情况来看,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11年,赴台游客购物费所占比重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08年的44.53%增加到2011年的59.15%。旅馆内支出费所占比则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08年的32.22%下降到2011年的16.47%。大陆游客与来自欧美等地的游客消费习惯有很大不同,欧美游客赴台旅游主要消费在住宿方面,只有少数用于购物消费。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欧美等地赴台是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产品,而大陆居民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两者旅游性质不同而表现出的旅游购物习惯和消费特点各异。
从图3可见,由购物消费观察,2008—2011年大陆参团游客购物消费项目最多的3项分别为:珠宝或玉器类、名产或特产、服饰或相关配件。这主要是因为在赴台旅游的客源群体中,大部分是有一定旅游经历的游客,他们已多次赴港澳特区或东南亚等国旅游。同时,在赴台旅游全面开展前期,消费群体主要是收入高的大陆居民,他们在台湾的消费水平也较高。大陆游客对台湾本地的名产或特产有较浓厚的兴趣,其在台期间的观光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次,珠宝或玉器类、服饰或相关配件也是大陆游客消费的重要项目。从大陆游客在台消费的侧重点可见,具有台湾本土特色的产品销售前景较好。
4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机制分析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发展的基础是市场机制,体现在需求与供给的运行矛盾和问题解决上。但这种赴台旅游市场是特殊区域旅游合作形态的产物,它既不同于大陆内地各省区间的合作,也不同于大陆内地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更不同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因此,可以说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是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运行的。它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方式是市场机制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只不过是每个阶段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不同而已。如赴台游的萌芽阶段和形成阶段,由于政治因素的过分干扰,严重制约了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市场规模小;正式开放后,政治因素的制约作用暂时减弱,但仍有一些不确定的政治因素影响市场发展进程。可见,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机制是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因素起到所有动力的作用,而是存在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合力,最终形成赴台旅游流从祖国大陆流向台湾地区(图5)。
4.1 内推力——大陆居民消费升级
从本质上讲,旅游流内推力就是具有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旅游者,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某种心理驱动,也可理解为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如摆脱日常工作和生活、追求身心健康、追求新奇刺激、拓宽视野、情感交流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陆经济快速且平稳发展,人均收入增长迅速,消费升级速度加快,旅游消费明显增加。大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促使国民旅游的迅速发展。在中国出境旅游规模稳定增长的背景下,赴台旅游的内推力早已具备,只是受制两岸特殊关系,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市场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由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缓慢演进到全面启动阶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人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出境旅游日渐普及的情况下,赴台游市场规模也会逐渐壮大。
4.2 外推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胡连会”和“两岸经贸论坛”后,台湾民众要求台当局进一步开放大陆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坚持两岸和平开放已逐渐成为主流民意。在台湾地区“民心思变、思治”大趋势的压力下,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十分关注两岸直航、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问题。可以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只有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两岸交流才能保持发展势头,才能有力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发展。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赴台旅游流形成的外推力,它是赴台旅游流内推力的促进因素。
4.3 拉动力——台湾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台湾与大陆本是同根生,与祖国大陆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体现了台湾文化的中华文化特征和源流。同时,台湾地区在制度层面与大陆有着巨大的差异,且台湾文化是由特殊的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域文化,暗含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特殊性。作为大陆居民的旅游目的地,这种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差异由于两岸的长期隔离,对大陆游客构成了旅游吸引力。这种旅游吸引力因素主要包括:台湾的旅游景点、城市形象、民风民俗、台湾饮食、旅游购物、节事活动、友善好客、环境氛围等。其中,台湾著名的景点如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等,是赴台旅游流的核心拉动力。这种拉动力,随着台湾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促使大陆同胞心中产生一个“台湾情结”,许多人盼望去追寻宝岛的美丽风景,并亲身体验台湾的美丽风光。
4.4 运行力——台湾的政策导向
赴台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他出境旅游市场是不一样的,它毕竟是在特殊的政治生态下,台湾当局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导向会影响赴台旅游市场的运行。若政策导向不适应市场机制,就必然会影响到大陆赴台旅游市场的开放程度。如在赴台旅游全面启动前,开放是局部的且相当有限。从参与的活动来看,主要是探亲、学术文化交流、商务等活动类型;从开放的对象来看,是台湾当局限定所谓的“第三类”、“第二类”大陆民众才可赴台旅游。就是赴台旅游全面启动之后,仍有种种限制,使市场运行尚不顺畅。如赴台旅游手续,特别是“个人游”仍较繁琐,旅游者的出游活动受到影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的发育与运行直接受制于台湾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导向。可以说,台湾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政策导向如何直接决定了赴台流的运行态势。
影响赴台旅游发展机制形成的四种“力”在现实中只有相对意义,四者之间并无严格意义的界限。理论上划分为四种“力”仅仅对分析问题有所帮助。现实生活中,一种旅游流现象及其结果总是遵循“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的辩证法则。因此,赴台旅游流的有序演化过程,就是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协调作用的产物。
5 结论与建议
从发展阶段来看,赴台旅游由萌芽阶段到全面启动阶段,其发展机制形成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逐渐占主导作用的产物。要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应逐渐减少政治因素的干扰,如赴台手续要进一步简化,特别是“个人游”的手续,加强两岸旅游保险一体化对接,共建旅游安全保障与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如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广告等不法行为,提倡合理竞争,禁止违规操作,优化旅游环境,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此外,为了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共创两岸旅游交流新局面,提出以下建议。
5.1 加大市场运作力度,针对性开发旅游产品
针对大陆游客在台湾分布呈现北部多于南部,游客流向北线多于南线、西线多于东线的这一特点,台湾中南部应加快开发针对大陆游客偏好的体验性、参与性旅游线路和产品,并加大推广力度,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向纵深发展,改变大陆游客在台湾的不平衡分布。针对观光为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主要目的这一市场特征,建议将台湾众多自然资源与游客的体验相联系,开发海滨度假、温泉疗养、原生态探险等深度旅游项目,改变单一的“观光游”现状,延长大陆游客在台旅游时间,创造更大的消费空间。
2010年赴台观光的100多万大陆游客中,24.4%是60岁以上的“银发族”,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66.6%。可以说,中老年人仍是赴台旅游市场的主力[12]。针对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6成左右是40岁以上中老年游客的这一细分市场,除了在旅行服务上要满足老年游客的心理需求外,还应采取以传统的观光和文化来推广台湾旅游,除了打造台湾观光产品外,还可将产品体系延伸到节庆、民俗、乡村、城市和各种创意旅游等多种主题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体验性,感受台湾的异样历史风情,提升重游率。
针对大陆居民赴台湾“个人游”策略的实施,年轻游客将占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应充分利用好台湾娱乐业的时尚魅力,开展类似“寻访台剧拍摄地”的主题营销活动,并推出“修学游”、“蜜月游”、“亲子游”等专项旅游项目吸引大陆青年到访台湾。
按照目前海峡两岸双方管理上的规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参加学术、文化、经贸交流必须分开申请办理,且赴台旅游不可参加后者的活动。针对此情况,两岸要通过旅游带动教育、科技、艺术、传媒等方面的更多交流,实现“以旅游弘扬文化、文化丰富旅游”的良好发展局面,从而有助于树立鲜明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
5.2 在ECFA框架下鼓励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旅游业
目前台湾的旅游设施数量和条件基本能满足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需求,但大陆居民赴台环岛游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容易导致大陆赴台游客过于集中热点景点和城市,并容易衍生出包括市场容量饱和和接待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建议选择部分可接待大陆游客的各类民宿,提高一般观光旅馆和特色民宿的接待质量。各种档次住宿设施的准备,可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游客需求,便于组合不同消费层次的产品,有利于赴台旅游价格的调整,但这种接待现状与日益增长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缺口[12]。这就需要台湾方面在ECFA及未来补充协议框架下拓展两岸旅游投资渠道,树立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旅游领域的信心,从而增强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旅游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以扩充岛内的接待能力。
5.3 推动两岸四地旅游产业化合作,打造“大中华旅游圈”
随着赴台旅游的发展,旅游线路组合的多样化,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的旅游互动将会加强,四地互为市场,共同组合旅游产品。两岸四地可借助各自产业化发展的优势,积极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合作,在乡村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业、航空、金融、保险、信息、出版等领域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化合作。充分发挥两岸四地区域优势和资源互补优势,如利用两岸直航班次增加的便利,开发内地游客开放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的“一程多站”式旅程,联合开展市场宣传推广,做大旅游往来的市场总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放眼全球观光市场趋势,两岸四地旅游业界应携手共同合作,以各方的优势,把“饼”作大,打造大中华旅游圈。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2[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64-68.
[2]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台湾旅游市场2011年情况及2012年预测[J].旅游市场,2012,(1)∶99-102.
[3]高世刚.长沙居民拟赴台旅游动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8-30.
[4]何学欢,粟路军.内陆城市居民赴台旅游意向特征研究——以湖南省城市居民为例[J].旅游论坛,2009,(4)∶490-496.
[5]谢桂敏,赵湘湘.大陆与日本赴台游客行为意向的对比分析[J].旅游论坛,2010,(4)∶473-479.
[6]柳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两周年回顾与展望[J].两岸关系,2010,(8)∶19-21.
[7]黄东政,黄福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影响研究——基于台湾居民感知的视角[J].旅游科学,2009,(3)∶48-54.
[8]邓利娟,黄智略.“海峡旅游区”的构建及其对台湾旅游业的影响[J].台湾研究集刊,2007,(2)∶55-57.
[9]刘红.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说起[J].两岸关系,2008,(8)∶7-8.
[10]中国旅游研究院.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2年发展预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102-103.
[11]马仪亮.个人游启动赴台游将现新行情[N].中国旅游报,2011-06-29(02).
【中国大陆市场】推荐阅读: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09-29
基于单历元方法研究汶川8.0级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同震变形影响06-01
大陆资本08-22
大陆投资08-31
大陆政策11-14
大陆漂移12-30
大陆新闻01-26
大陆赴台09-03
大陆法系11-06
望大陆教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