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投资(通用9篇)
大陆投资 篇1
禁止面板行业“西进”反让韩国人抢先
想当年, 台湾面板业也曾经有过好风光。2007年液晶电视市场起飞, “面板双虎”积极扩厂, 掌握先发商机, 那年友达光电营业利润为632亿, 甚至超过三星;台湾面板产销量一度占据全球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台湾液晶面板产品的最大客户其实就是海峡对岸的大陆彩电生产企业。此时, 中国大陆正处在笔记本电脑逐步取代台式电脑、液晶显示器取代荧光显示器、液晶电视机取代传统显像管电视机, 且液晶电视向更大尺寸和更高清晰度方向发展的阶段;此外, 3G手机、移动电视等通信服务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数码相框、便携式GPS导航装置、车载显示器及大屏幕公众显示器等创新应用产品及新服务模式亦带动液晶面板的持续增长。而在当时, 大陆却没有一条能够量产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彩电企业所使用的液晶面板几乎全部依赖从台湾和韩国、日本进口。
由于台湾发展液晶电视面板的阻碍就是缺乏电视品牌, 但要发展电视品牌需要时间与庞大资金, 尤其需要有一个庞大的市场作为后盾。以目前来看, 台湾岛内不可能有此市场规模, 也无企业有此资金或足够建立品牌来解决液晶面板产业面临的无品牌窘境。而中国大陆有超过10个以上的国内知名品牌, 加上代工数量, 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台湾。因此很早就有人提出, 台湾液晶面板产业应与大陆彩电生产企业实行更密切的合作, 包括在大陆设置前段厂或面板厂, 为两岸面板产业建立上下游体系, 弥补自己没有下游整机工厂的缺憾, 这对台湾面板企业的成长有利, 台湾可以藉由两岸面板供需双方相互投资、紧密合作, 摆脱为韩国厂商代工, 甚至两岸联合制韩, 利用大陆电视品牌打入国际液晶电视市场, 为台湾面板厂创造未来“出海口”。
但台湾各大面板企业对此并不积极, 甚至每当液晶面板产品出现供求紧张的时候, 台湾企业与日韩企业一样会利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 趁机抬高价格。
长期以来, 台当局一直坚持禁止液晶面板行业“西进”的政策, 理由是开放投资大陆之后, 台湾产业就会“空洞化”。在这方面, 台湾甚至不如韩国和日本。
例如早在2001年4月, 日本ITT株式会社就与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公司和南京新港高科技公司合资组建南京华日液晶显示技术公司, 2002年8月又投资5400万美元, 组建南京新华日液晶显示技术公司, 生产液晶显示屏和显示模块。
2003年11月, 上海广电集团下属上海广电光电子公司与日本NEC、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等合资设立上广电NEC液晶显示器公司, 总投资约13.79亿美元, 引进NEC的专利和技术, 在上海闵行莘庄工业区建设中国内地第一条5代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 2004年10月建成投产。
2005年11月, 以上广电NEC为核心的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正式设立 (后改名上海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园) , 园区吸引了日本电气硝子玻璃基板公司、富士彩色滤光膜公司等入驻。
2002年7月, 韩国LG电子与荷兰飞利浦合资组建的LG飞利浦公司投资7700万美元, 在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液晶面板厂, 主要生产电视和IT业所需的液晶面板, 现在南京工厂的产能已经占到LG飞利浦总产能的一半左右。2002年1O月, 韩国三星电子投资5100万美元, 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三星电子苏州液晶面板模组厂。
2003年1月, 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的京东方科技集团 (BOE) 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海力士 (Hynix) 半导体公司下属的液晶显示器部门, 组建成BOE-Hydis技术公司, 旗下拥有3条3代线, 这是当时中国大陆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项目。
此后, 一些韩国液晶零组件和上游材料企业也相继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如生产背光模块的DSLCD公司投资170亿韩元, 在苏州设立DS光电公司, 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和液晶显示器所需背光模块;韩国EUPULS公司在华设立的导光板生产厂;韩国NANOHITEC、DONGJIN SEMICHEM、ONNURI等企业进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LGD、三星电子等入驻苏州工业园、无锡液晶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新技术园区。
直到2006年, 台当局才在台商的一再呼吁及担心被“边缘化”的顾虑下, 勉强开放4英寸以下面板中段制程“登陆”, 但却设置了很多先决条件, 如台湾厂商须对投资企业具有主控权、在台湾岛内有对应投资、符合两岸垂直分工 (台湾岛内高端/大陆低端) 、属全球布局、可大幅提升台湾岛内技术水准 (在台湾设有研发中心) 或运筹能力 (在岛内设有营运总部) 、大幅增加岛内母公司营收或订单等。能够符合这些苛刻条件的台商实在无几。
只有液晶面板的后段制程, 即背光模块组装部分, 由于技术门槛低, 且过程耗时耗力, 所需人力成本较高, 为降低成本压力, 同时为就近供应大陆的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及液晶显示器等下游系统厂商, 台当局允许厂商将部分模组厂移往大陆。到2007年, 台湾五大面板厂都已在大陆建有多座模组厂, 已成为这些厂商不被韩国竞争对手击败且能获利的重要因素。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导致全球消费需求下降, 造成市场上液晶面板严重供大于求, 伴随而来的是面板价格的雪崩式猝降。为了挺过难关, 台湾各大面板厂纷纷采取了放“无薪长假”、解约部分临时聘用员工等措施, 启动减产机制, 希望以此来稳定面板价格。但此时韩国下游厂商纷纷撤单毁约, 再加上韩元大幅贬值60%, 导致台湾液晶面板出口价量同步重挫, 令手中积压了大量面板的台湾厂商欲哭无泪。
由于欠下庞大银行债务需要尽快偿还, 台湾面板厂商每月都得面对近百亿新台币的资本支出费用摊提而不敢停产, 即使产品价格跌破生产成本也得忍痛。奇美电子2008年共亏损65亿元新台币, 到2009年二季度亏损竟达88.4亿元新台币, 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被迫裁员3100人, 最终被鸿海集团旗下的群创光电所兼并 (兼并后仍然采用“奇美电子”的名称) , 其他几家也都陷入愁云之中。台湾行政与经济主管部门官员也不得不四处出面游说, 请求银行放宽还款期限, 否则一旦这些企业因资不抵债而倒闭, 数万人失业, 将拖垮整个台湾经济。
最终是大陆挽救了台湾液晶面板产业。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大陆实施总计投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采取推动“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各项惠民措施, 通过扩大内需来保增长。这些政策措施坚定了人们的消费信心。与全球各地液晶电视销量普遍下降不同, 2008年大陆液晶电视的产销量出乎意料地分别达到了4090万台和1177万台, 分别比前一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
2009年1月, 大陆9家彩电企业与台湾液晶面板厂商正式签署了额度高达21.9亿美元的采购意向书, 并达成战略合作的共识。大陆方面表示, 希望两岸未来合作不仅限于液晶面板产能供给, 还将包括标准、规格技术上的共同制定, 甚至期望与台湾在大陆合资建设最先进的8.5代液晶面板厂。
业内专家建议, 台湾面板业者应该向尚有利润空间的40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发展, 将40英寸以下液晶面板产能迁往大陆, 可以减少亏损, 提高收益;其次, 台湾厂商应进一步与渠道商合作发展品牌或与国美电器、海尔、海信、康佳等大陆品牌厂商合作, 增加面板厂下游客户群, 进而消化面板产能, 克服面板产业危机。
这一建议得到处在经营困境中的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的响应, 并且很快向台当局提出赴大陆昆山和成都投资建厂的申请。特别是奇美电子, 8.5代线才建到一半就遇到严重资金困难, 同时又面临产能过剩, 如把工厂迁至大陆, 可以一举双得解决所有问题。但建厂申请却遭到主管经济部门官员的极力反对。他们固执地认为:这样一来, 等于把台湾面板业过去10年来努力建立的技术优势拱手让人, 且优秀技术人才也会大量流失, 整个面板产业有被连根拔起的危险。最后, 勉强放行友达光电在大陆建厂的申请, 但又附加所谓“N-1”的条件, 即同一企业赴大陆投资新厂的面板生产技术需低于岛内已营运工厂一个代别, 还要其承诺增加岛内就业机会、增加对台湾本地的投资等;奇美电子的申请则被搁置。
2009年, 大陆仅平板电视产量就已超过6600万台, 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全年平板电视销量超过2500万台, 是世界第二大平板电视市场。在平板显示的其他主要产品领域, 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方面, 大陆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液晶面板是整条彩电产业链中最核心和基本的一环, 代数越高说明技术水平越高, 只有6代及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才能更经济地生产出用于26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的面板, 生产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面板则需要8代以上的生产线。但在当时, 大陆已正式投产的液晶面板企业只有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光电、深圳深超光电等数家, 仅能生产用于显示器、手机和其他小型移动终端的1到5代产品, 其生产的液晶面板面积总和仅占全球市场的5%。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偏小, 对于原材料的议价能力低, 生产成本高于国际一线厂商5%至10%, 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这与当时大陆平板显示整机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为了扭转液晶面板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中国政府颁布了“电子产业振兴计划”, 将液晶面板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重点产业, 国内各有关部门开始积极推动产业布局和发展, 研发液晶面板产品的机器设备与制程均日渐成熟。京东方等大陆企业通过收购、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 已逐步掌握8代线的核心技术。由于有庞大的市场做支撑, 全球主要面板生产企业大多已在大陆设立后段模组厂, 加上正在与国外接洽共同合资设立的前段玻璃基板厂, 大陆面板产业供应链已日趋健全完整, 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彩虹、广新光电等大陆企业纷纷展开新一代液晶面板产线布局。其中, 京东方在2009年底开始在北京亦庄建设大陆第一条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不久, 由深圳市政府所属深超科技投资公司与TCL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华星光电技术公司, 开始在深圳建设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一直以来, 掌握着高世代面板生产技术的日韩等国也采取一系列政策限制到大陆建厂。如韩国《产业技术流出防制法》规定:液晶面板、半导体是核心战略产品, 韩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需要政府特别批准。然而最近, 它们的姿态却有了明显的改变。
经历过全球经济危机之后, 日韩两国液晶面板大厂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日本夏普在2009年亏损高达13亿美元, 2010年二季度继续亏损2.65亿美元。韩国LGD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4.78亿美元和1.8亿美元。三星集团虽然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但其液晶面板业务也受到很大冲击, 其10代线计划被迫中止。
从逻辑上来说, 液晶面板企业只有在最接近客户的地方建厂, 才可以大大降低整机厂家的供应链成本, 获得最大竞争力。2009年以来, 大陆彩电企业集中采购了大量台湾产液晶面板, 大大提高了台湾面板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 也因此树立了台湾面板的品牌信誉度, 破除了以往日韩面板产品质量优越的神话, 导致日韩产液晶面板在大陆市场的销路节节下降。迫不得已, 韩国三星及LGD等厂商在大陆市场连续采取面板产品全面降价等反制措施, 借此降低大陆向台湾采购面板的经济诱因, 同时打乱两岸面板业形成合作的进程。
要提高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 就必须在当地建高世代面板厂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争夺有限的几张建厂定额, 日韩面板企业都在极力说服本国政府对液晶面板技术出口放行, 希望抢在台湾厂商之前, 一举将后者封堵在大陆之外。诚如韩国LGD总裁权映寿所说, 京东方等大陆面板企业已经掌握了8代线的核心技术, 韩国政府没必要再固守已广泛普及的生产技术, 否则韩国面板业就有可能失去巨大的中国大陆市场。
2010年8月30日, 南京市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夏普三方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及旗下的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与夏普联合成立合资公司, 在南京市共同推进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作为先行项目, 夏普将已建成的一条6代线全部生产设备出售给中电熊猫, 投资总额为138亿元, 月产量为8万张。一个月后, 夏普6代线正式在南京动工。
同年11月, 广州LGD的8.5代线项目在韩国首尔签字。广州LGD项目投资金额13.4亿美元, 其中韩国LG集团下属的LGD公司持有70%股份, 广州市政府和大陆一家彩电大厂持有30%股份。此外, 韩国三星集团也决定在苏州工业区建设一条7.5代液晶面板厂, 目前已经动工。到2010年底, 大陆共有10多个城市计划新建6代线以上面板项目11个, 其中8代线以上项目有6个, 成为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一大热点。
缺乏远见, 丧失先机最终丢掉大陆市场
大陆方面本来顾及两岸血浓于水的感情, 诚心诚意地希望双方能够携起手来, 在液晶面板产业开展密切合作, 取长补短, 联合对外, 共创双赢。但由于台当局缺乏远见, 既担心技术被大陆学去, 又希望大陆能长期处于技术落后的境地, 花高价大量购买自己的产品, 因此对大陆方面的合作愿望一再推拒, 将与大陆合作建厂的先机拱手让给韩日企业。台当局似乎没有意识到, 这样做根本不可能阻挡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崛起, 而它自己则将因此丧失其在该领域“翻身”的机会, 最终导致逐渐退出大陆市场。
直到2011年3月, 由于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不振, 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连续10余个月下跌, 台湾各大面板厂出现全面亏损局面, 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在加快下滑, 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仿佛才醒过梦来, 急急忙忙地宣布:解除岛内企业并购或参股投资大陆面板厂限制, 可与大陆面板厂策略联盟, 快速进入大陆市场及取得产能;面板“登陆”世代须低于台湾一代的“N-1”政策也一并解除, 允许技术等同台湾该公司已设面板厂的最高世代。
友达光电宣布参股大陆龙腾光电, 把原定在昆山设立的7.5代厂更改为8代或8.5代项目, 同时与大陆多家彩电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提供自己拥有的偏光式3D液晶面板, 有效弥补目前大陆彩电厂商无法生产3D电视的缺陷。奇美电子则称, 将继续推进在成都投资建设8.5代厂的计划。
但已经太晚了。2009年韩国液晶面板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还仅仅领先台湾1%~2%, 而此时, 两者的差距已扩大到了10%以上。
此外, 大陆本土液晶面板企业也在逐渐赶了上来。2011年第一季度, 大陆生产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平均月产量为330万片, 首次超过日本同期月产量。同年4月, 南京中电熊猫引进日本夏普的6代线开始量产;7月份, 京东方在北京建设的大陆第一条8代线正式运行;一个星期后, 华星光电8.5代线也开始少量投产。到2012年底, 仅这三家面板厂的26英寸至55英寸电视面板产能将合计达到每年3000多万片, 几乎与同年对台采购液晶面板数量持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华星光电之所以能够快速建成投产, 主要依靠的是200多位来自台湾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等面板企业的技术与经营人才。他们在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袭击岛内时, 因企业减薪裁人而被迫离职下岗, 是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给了他们重新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大舞台。
在陈立宜 (前奇美电子电视面板事业协理, 现任华星光电执行副总裁, 兼任TCL集团副总裁) 、王国和 (前奇美电子厂长, 曾任龙腾光电副总经理, 现任华星光电副总裁) 、王兴隆 (前友达光电资深协理, 现任华星光电副总裁) 等率领下, 他们在原本是一片菜园和养鸡场的土地上, 仅用17个半月的时间, 就建成占地60万平方米、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高科技无尘室厂房。由于日本3.11地震引发海啸, 导致溅镀机、曝光机等重要设备延期运抵, 为了抢时间安装调校机器, 很多人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三小时, 最终比提早4个月建厂的京东方, 只晚约一周开机试运行。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 同时鼓舞员工士气, 他们精心打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10英寸面板, 并在2012年3月运到北京, 挂在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两旁的墙上, 准备在中共十八大会议期间, 向中央领导和各界代表展示两岸产业合作所取得的非凡成绩。
目前, 华星光电已成为海峡两岸单一产能最大的液晶面板厂;到2012年底, 32英寸电视面板产能将达到2400万片, 可以提供TCL集团所需电视面板数量的40%。
大陆液晶面板产量逐渐提高, 如今已能满足所需电视面板数量的一半左右。据Disp1ay Search分析, 2012年大陆面板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将由6%增为9.9%, 预计到2014年将再增加近一倍, 达到18.6%, 是全球唯一持续增长的地区, 而韩国与台湾的市场占有率则缓步下降。
未来大陆液晶面板产量仍将持续提高, 使得大陆在面板价格、供需平衡和全价值链关系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深, 对外采购比重将逐年递减, 这对欠缺自有品牌出海口、高度依赖大陆市场的台湾面板厂商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
因2011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三星、LGD、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全数尽亏, 彻底打乱了其在大陆建厂的计划。即便现在立即上马, 依照面板厂从开工到运营需要至少18个月的建设周期, 预计最快也要到2013年底才可投产, 将远远落后大陆三家高世代面板厂量产进度两年以上, 这将彻底颠覆现有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竞争格局。
为了扶植本土液晶面板产业, 大陆海关开始实施保护政策, 从2012年4月1日起, 将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组的液晶面板进口关税从3%调高为5%, 这极大限制了岛内面板企业对大陆的出口,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在眼皮底下溜走。
大陆追赶的速度之快, 已让台湾同业无法忽视。巴克莱证券分析师叶婉屏提到:以往寻问台湾面板业高级主管, 大陆做面板会成功吗?对方总是毫不怀疑地说, 不会!他们技术差我们很远。现在这些主管全部改口, 称大陆只差台湾一、两年。台湾交通大学副校长谢汉萍是岛内最早研究显示科技产业的元老之一, 他估算3到5年内, 大陆产液晶面板就会由内销转为外销, 进攻新兴市场, 韩国三星、LG则主攻高端的欧美市场, 而台湾面板厂将因为没有出海口, 在中间被夹攻, 只能抢食廉价面板的残羹。
台湾《商业周刊》对此评论道:台湾面板曾经占据大陆一半电视面板市场, 帮台湾赚入大把外汇;台湾曾有机会进军大陆打造高世代面板厂, 与大陆电视品牌业者联手抗韩, 让台湾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面板出口地区。如今这一切都改变了!大陆先前十分欢迎台商登陆, 但台当局却高举“N-1”等政策限制, 不但拖慢面板厂的登陆时机, 还绑住他们的手脚, 要求他们“根留台湾”, 让他们只能以落后一个世代的技术和别人竞争, 造就了韩国面板厂的竞争优势。其结果不但没有限制住大陆面板业的快速发展, 反而因此失去先机, 人才、技术不断往大陆迁移, 导致大陆现在高世代面板生产线里没有一条是台湾厂商参与投资建设的。被绑在台湾的“面板双虎”空有技术, 却无法交换到进入大陆市场的各项好处, 最终沦落为“四大惨业”之一, 留下4000亿元负债, 仅2012年上半年就有400多人被迫离职, 比往年暴增一倍;有些跳槽到大陆去, 而且走的多是有丰富经验的研发人才。
这位台湾记者不无惋惜地说:“曾经, 我们紧紧地守着技术, 但最后, 人才走了;曾经, 我们紧紧地守着产能, 终究, 没做出价值。在面板之后, 希望台湾其他的产业, 不会再一次遗憾地说着, 曾经, 我们也有机会……。”
台湾还有机会吗?
平心而论, “N-1”政策确实让台湾厂商失去进入大陆市场的先机, 并逐渐丧失了其在全球面板业的主动权, 但大陆并没有完全关闭对台湾的大门。目前大陆已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单一消费市场, 要在未来几年完成现有4亿台传统显像管彩电的更换, 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每年1亿台液晶电视产量 (包括出口) , 再加上6000多万部液晶显示设备的需求, 需要多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才能满足。如果能得到台湾液晶面板企业的协助, “十二五”时期大陆面板产量在全球的占比有望超过25%, 困扰中国家电业多年的“缺芯少屏”之痛将彻底得到缓解。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 目前普通TFT-LCD液晶电视面板已经成为标准产品, 市场价格透明, 毛利不高, 在真正能赚大钱的触控、3D、IPS (横向电场效应显示技术) 、FFS (广视角显示技术) 、AMOLED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 等最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领域, 大陆企业不仅远远落后于韩国, 甚至也落后于台湾, 两岸在这方面应该携起手来。
面对韩国三星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 目前友达光电、奇美电子、铼宝、达迈、昱镭等都在研发AMOLED技术, 但AMOLED的生产线投资动辄数亿美元, 而这些厂商普遍在亏损中挣扎, 没有太多资金支持, 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与此同时, 大陆的长虹、京东方等企业也在积极投资研发AMOLED技术, 天马微电子公司已在2011年5月开始建设一条5.5代线, 预计2014年量产。
2011年11月,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在杭州举办第二次例会, 宣布将液晶面板作为两岸先期产业合作项目之一。2012年1月初, 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 》, 将OLED产业定为重点发展对象。目前正在打造合肥新站区国家新型平版显示工业化示范基地, 南京也同时设立紫金科技创业特别小区, 利用政策优势, 服务OLED产业;通过对技术开发等提供资金支持, 以扶持OLED产业发展, 加快扩大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量产规模, 并促进大尺寸AMOLED面板技术研发。这是国内首次将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的规划范畴。
在2012年3月底举办的“海峡两岸AMOLED产业发展论坛”上, 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处长王勃华也表示:台湾是全球重要的OLED研发基地, 希望海峡两岸加大在该领域的技术研发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推动两岸OLED产业发展。
台商大陆投资进行曲 篇2
王建民
历经20余年的发展,台商对大陆投资取得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六万多家台资企业已成为大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百万台商也成为沟通与联接两岸的一个新兴社会群体,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角色日趋重要。
台商赴大陆投资的三次浪潮
台商赴大陆投资是海峡两岸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大陆改革开放后,对台政策也发生重大转变,从力主“武力解放”转为积极争取“和平统一”,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也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及台商赴大陆投资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商开始以外商名义中转前来大陆投资经商。然而,由于当时两岸关系尚处于对抗时期,台湾方面对两岸经贸往来限制严格,未开放台商投资,因此台商对大陆投资还处于试探期,投资主要集中在地缘与文化相近的福建沿海地区,投资数量有限。80年代末,大陆出台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法规,台商对大陆投资步伐加快,特别是台湾大企业家王永庆赴大陆投资考察活动在岛内引起巨大反响,对台商赴大陆投资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逐渐形成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第一次热潮。
1992年起,大陆掀起新一波改革与发展浪潮。随后,中共中央召开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大陆经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台商看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机,加快对大陆投资。同时,这一时期是两岸关系发展最为平稳的一段时间,台湾当局也采取了一些较为积极的开放与规范政策,于是形成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第二次高潮。依大陆统计,1992年到1994年三年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计2.3万家,协议金额200多亿美元,实际投资额75.8亿美元,前两者均占到此前台商历年累计投资项目与协议金额总数的50%,后者也占31.5%。其中,1992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协议金额仅次于香港,跃居大陆吸引境外投资的第二位。
然而,1995年以后,由于两岸关系危机不断、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与大陆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李登辉于1996年提出了″戒急用忍″口号,进而制订新的台商大陆投资规范,严格限制大企业、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台商对大陆投资在90年代后期出现徘徊局面。
新世纪之交,祖国大陆“入世”步伐加快,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大陆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台商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开始扩大在大陆的投资布局。同时,民进党执政后,岛内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形势出现逆转,台商加快在大陆寻求新的发展。2000年开始,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第三次高潮。依大陆统计,2000年到2002年,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合计12131个,协议台资金额176.3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94.9亿美元,分别占历年台商投资总数的21.8%、28.6%与28.5%;依台统计,这三年台商对大陆实际投资金额达92.5亿美元,占累计实际投资总额238.6亿美元的38.8%。
2003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保持高增长。依台湾“投审会”统计,2003年1~10月,台湾批准对大陆投资项目1478件,批准投资金额35.6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0.2%与17.5%。到2003年9月底,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累计59003个,协议台资金额累计673.8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累计358.7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最多的地方,累计投资金额约占台对外投资总额的45%左右。尤其是,台商对外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向大陆集中。
据台湾“经济部”于日前公布的调查,目前,台商对大陆制造业投资占对外制造业投资总额的77.7%,显示大陆逐渐成为台湾制造业的加工中心。
投资格局发生全方位变化
纵观20多年来台商投资的发展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渐多元化,投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初期以制鞋、塑胶、纺织、基本金属等传统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二波投资则以消费性电子产品、化工、运输工具、建材水泥、玻璃、食品饮料等产业为主,第三波投资则以电脑、电子信息、半导体、精密机械等资本与技术密集行业为主导。台商投资的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日趋多元化,产业集中度在降低。依台统计,2003年1~10月,台商投资的产业分布为: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占27.3%,基本金属制造业占9.9%,化学制品制造业占7.8%,精密仪器机械制造业占6.21%,非金属制造业占6.16%,这几种产业合计占投资总额的57.3%;而传统产业如塑胶制品与食品饮料等产业在上半年还排在第四五位,目前已被挤出前五名。此外,近两年来,台商投资迅速向房地产及土地开发、商业、金融、保险、证券、风险投资、旅游、专业服务、信息广告、医疗、教育、媒体等领域发展,并成为台商新的投资方向。
台商投资规模进一步大型化,大企业或上市企业成为投资的主导,数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投资项目明显增多,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体的技术密集型的投资成为主流趋势,内销市场成为台商积极争取的新目标。
随着大陆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变,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布局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总体上来讲,台商对大陆投资呈现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的逐渐转移过程,只是转移的程度与速度各地有所不同。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台商投资以地缘、文化更接近的福建省为主;90年代后对距香港较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大幅增加,台商对广东省的投资金额于1992年开始超过福建省,跃居对大陆投资最多的地区;此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台商投资重点又转向这一地区。1994年起,台商对上海与江苏省的投资金额连续三年超过对广东省的投资。于是,“珠三角”与“长三角”成为台商投资两大重点地区。随后,台商对广东省投资又出现一次高潮,投资金额一度超过上海与江苏省,但2000年起台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重新出现大幅增长势头,再度超过广东省,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多的地区,尤其是2001年以后,台商对上海与江苏省的投资金额超过对大陆投资金额的一半以上。依台湾当局最新统计,2003年1~10月,台商对江苏(包括上海市)、广东与浙江投资金额分别占投资总额的64.4%、27.4%与7.9%,三者合计占了对大陆投资总额的81.8%。另外,山东半岛、京津唐、华东内陆的江西、中西部的重庆与成都等地也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商在大陆投资逐渐进入收获期,近年台资企业盈利大幅增加,年营业额达数百亿元新台币的企业已不在少数,并成为台湾岛内母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依台统计,1999年,大陆汇台资金只有13亿美元,2002年增至56亿美元,2003年6月达到78亿美元,预计2004年将超过100亿美元。另外,与大陆投资相关的“大陆概念股”成为台湾股市的主要支撑力量,大陆市场对台湾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日益重要。可以说,台商在大陆投资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在大陆创造了新的奇迹,许多中小企业发展成为知名企业或大企业,在食品、家电、电子、汽车、建材等领域打出了知名度。
台商:两岸关系的纽带
随着台商投资的增加与经商活动的广泛发展,台商以及“台干”(台资企业的台籍管理干部)及其家属等相关人群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两岸关系往来中一个新的群体,有人称之为“两岸族”。在大陆有多少台商,没有准确具体的统计,但大陆到处都有台商、“台干”则是不争的事实。上海市台办统计,目前上海市常住(三个月以上)台商就有30万人。昆山、苏州、广州、东莞与深圳等台商集中的地区,台商也有数十万人,估计目前大陆有百万台商不应为过。不仅如此,台商人数还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之中。
台商对大陆投资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对大陆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与引进管理技术及促进台湾经济转型等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称为两岸关系发展的“粘合剂”、“稳定剂”与“催化剂”。
台商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台当局政策尚未开放的情况下,许多台商充分展现了“拼搏”与“冒险”精神,冒着“资匪”、“犯法”的罪名,冲破重重障碍,辗转海外前往大陆投资与考察,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台商投资潮流,极大地推动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台商已成为岛内一个强有力的“压力群体”,是台当局被迫逐步开放两岸经贸政策的重要推动力。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台湾当局一直是一股重要的阻力,不断设置障碍,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延缓两岸“三通”,这不断引起台商的强烈反对与抗议。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数次发表“万言书”,对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尤其是李登辉曾提出的“戒急用忍”政策进行批评,要求取消限制,不断呼吁台当局开放两岸直接“三通”。甚至昔日被称为民进党“大金主”的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也表现出不满,近来接连公开批评陈水扁的大陆经贸政策。正是台商的不断呼吁与努力,才迫使台湾当局不断调整与开放大陆经贸政策,一步步在“三通”问题上让步,在客观上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台商在大陆投资与经贸活动的发展,不仅密切了两岸的商业关系,促进了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融合,而且带动了两岸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感情。台商更是维护两岸关系良性互动与发展的一股稳定力量。台商不仅呼吁与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而且希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和平发展,避免台海两岸发生冲突与战争。因此,绝大多数台商对岛内政局与“台独”势力的发展表现出一种担忧与反感,期待台湾当局回到所谓的“新中间路线”,放弃“台独”冒险行动。
台商作为一个新的庞大群体,不仅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是岛内选举的选票来源,对岛内政局的影响力在增加,成为“蓝绿两大政治阵营”积极争取的对象。台湾政界各方希望争取到更多的台商支持,以便在2004年台湾这场至关重要的“大选”中取胜。
大陆投资 篇3
关键词:台商,投资阶段,特征
前言
台商赴大陆投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学上追逐最大化利润的必然性。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历史和现状如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哪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上述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两岸经济合作提供借鉴。
一、台商赴大陆投资概况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开始于1983年,但在1987年之前,投资多以小规模形式进行,且投资主体小,投资型态单一,直到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才开始有了较大规模的投资。进入1990年后,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迅速发展,进入了一波接一波的投资热潮阶段,这主要得益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合法化和大陆的全方位开放。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4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83935个,实际利用台资528.1亿美元,占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的4.8%,投资额仅次于港资,居外来投资份额的第二位。多年来,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收益显著,在为大陆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获得了优越的投资环境,克服了岛内生产成本过高、产业竞争压力升高等诸多问题,实现了两地双赢的共效。
数据源: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
二、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目前国内诸位学者对台商到大陆投资的阶段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划分,但由于划分的角度、研究的时间等有所不同,因此划分的时间界限未能达成一致。本书主要整理了1989年至2010年台湾大陆投资的相关资料(见表1-1),根据时间序列所表现的周期性,将台商大陆投资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就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投资初期增长阶段
1、阶段划分(1989—1993年)
通过表1-1我们可以看到,在1989年到1993年这五年内,台商投资大陆的项目个数和实际投资金额都是逐年增长的,且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1992年的增长幅度提升为最大,实际投资项目个数同比增长270.6%,实际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25.5%。这与92年台湾地区及大陆地区的相关政策的出台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
1992年台湾有管部门以正面表列形式准许部分制造业产品项目到内地投资,从而首次使台商赴内地投资合法化;大陆方面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到了1993年,这一阶段的台商投资达到了顶峰,10948个实际台商投资31.4亿美元。
受地理位置和语言、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这一阶段的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闽粤两省是投资热点。投资运作方式主要是台湾接单、内地加工、香港转口、海外销售,产品外销比例比较高。
2、阶段特征
这一阶段的台商投资,政府“政策导向型”的特征明显,受到了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到内地探亲的影响以及1988年大陆颁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的政策鼓励。这些措施的出台,为台商投资大陆提供了许多的优惠和便利,大大刺激了台商投资大陆的增长率。
同时这一阶段,台商投资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资源寻求型”,受岛内劳动力短缺、土地价格上升、市场狭小等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影响,以此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这一阶段的台商投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技术含量较低,包括纺织、服装、制鞋等手工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多以中小型的形式开展,其规模小,合同期限短,多为3-5年。(季崇威1996)
(二)投资平稳发展阶段
1、阶段划分(1994—1999年)
观察表1-1,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阶段投资项目个数增长率和实际投资金额增长率基本上都处于负增长状态,但是实际投资金额除了1999年以外,其他年份每年仍然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保持了平稳发展的状态。这一阶段的投资状态主要是受台湾当局政策和大陆投资环境改变的双重影响。
首先是,这一阶段两岸关系紧张,台湾方面为防止台商对大陆投资过剩而产生岛内产业的空洞化,试图对台商投资大陆进行降温。1996年,台湾当局实施“戒急用忍”政策,以及经济主管部门在1997年实施大陆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审查准则,使得台商对大陆投资平均规模逐年下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最终于1999年达到台商投资的最低点26亿美元。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当局的降温政策并未能阻隔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情,这主要是受大陆发展市场经济,投资环境改善的影响。1994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大陆进入改革开放的高潮期,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巨大,而这一时期的台商投资特征呈现“市场寻求型”,不再单纯地追求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大陆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与东南亚、日韩不明朗的经济形式形成鲜明对比,这对寻求市场导向的台商来说是一重要的选择因素。
2、阶段特征
在这一时期,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产业特征主要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仍在继续的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投资中国大陆,并逐渐成为投资的重点,例如机电、化工、钢铁和橡胶产业;以娱乐、商业、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投资也开始增长。生产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加工装配制造,逐步向车辆、机械、化工、精密机床等方向发展,投资规模较上一阶段有扩大的趋势(我的理解:投资项目个数减少但投资金额仍保持在30亿左右)。投资经营方式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以合资经营为主。受长三角发达的物流体系和强大的市场辐射能力的吸引,台商投资的区域开始由南向北推进,长江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地区共同成为了台商投资热点。
(三)投资调整阶段
1、阶段划分(2000年—2010年)
由表1-1可见,这一阶段的台商投资呈现起伏波动状态,其中2000年至2002年为复苏期;2003年至2008年台商投资略显回落;2009年和2010年又呈现出上升趋势。
2、阶段特征
这一阶段台商对大路投资仍然是“市场寻求型”,但带有“全球战略型”的特征,投资的起伏波动主要是受两地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呈现出台商投资趋向理性化。在2000年至2002年这三年中,与上一阶段的负增长相比,这一时期的台商投资无论是投资项目个数还是投资金额都呈现出缓增的趋势,其中2002年的实际投资金额为39.7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影响这一时期台商大陆投资的一个重大因素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加入了WTO组织。另外,台湾当局“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政策对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也有所放宽。以此为契机,大陆的无限商机吸引了台湾对内地新一轮的火热投资。2003年至2008年,受大陆《劳动合同法》出台、人民币升值以及台湾岛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台商投资大陆的项目个数和实际投资金额都有所回落。截至2008年,项目个数为2360个,基本回落至2000年的水平。
2009年以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阶段,特别是2010年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ECFA)的签署更是为台商投资大陆提供了政策支持。这一时期的台商大陆投资呈现小幅上扬的趋势。
这一阶段的台商投资从单纯的生产模式转向了研发和生产并举的模式,产业分布上也更趋于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产业等都逐步投资大陆。投资模式也由过去的“三来一补”的外销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大陆内销市场为主。投资区域继续由南往北推进,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京津环渤海地区成为又一新的投资热点。另外,受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中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吸引了一部分台商的投资。
三、结论
台商赴大陆投资,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89—1993年投资初期增长阶段、1994—1999年的投资平稳发展阶段和2000年—2010年的投资调整阶段。在第一阶段,政策导向型特征明显,而第二阶段则资源寻求型特点突出,第三阶段则带有全球战略型的新特点。
参考文献
[1]郑竹园著.台湾模式与大陆现代化.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6;18
[2]郑竹园著.台湾模式与大陆现代化.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6;19
[3]王凤生, 陈思慎.经济学-生活世界之读解.台中市:沧海书局, 2006
台当局难阻台商投资大陆步伐 篇4
多年来,台湾当局面对台商投资大陆猛增,一直采取阻止、限制的措施,而最近一年多来,更是屡屡设卡,打压台商投资大陆。
当局对台商投资大陆采用多种办法打压
台湾当局遏制台商赴大陆投资可谓处心积虑,通过多种手段打压台商。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基调下,台湾当局针对台商赴大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从法律、资金、技术及人员管控等方面加强管理与限制。
一是进一步通过司法与行政手段打压台商。为此,台湾当局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所谓“违规”台商的惩治措施。前不久,台湾新竹“地检署”起诉联华电子董事长曹兴诚、副董事长宣明智,使二人成为台湾上市(柜)公司中首家因两岸投资问题遭起诉者。
二是加强对台商资金调度与税务的稽查。台湾当局将允许税务机构调阅国际金融业务分行的客户资料,加大查税力度及防止资金外流,严禁企业通过境外金融中心转移资金及逃漏税,目的是掌握台商从事两岸贸易的资金与帐务往来情况。“行政院”还要求相关“部会”委托岛内外会计机构赴大陆审查台商的财务状况。
三是加紧制定“敏感科学技术保护法”。台湾当局开始以“法律形式”加强对技术转移大陆的管制,拟对涉及安全的敏感科学技术采取“原则从宽,审查从严”的管理机制,对未经允许输出敏感科技者的处罚金额由原来的新台币10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严重者最高罚金可达4500万元,并处以十年半刑罚。
四是对新的投资案采取变相施压或为难手段。台湾当局要求奇美电子公司对大陆小额投资案补办手续,对于已提出申请的台湾力晶及茂德公司,台“经济部”出面阻拦,称“力晶现在要先专注在岛内投资,暂不考虑西进”,企图尽可能放慢台商赴大陆的步伐。
台湾当局推出上述新招数后,激起了台商强烈反应,其不仅难以阻止台商投资大陆的步伐,甚至还引得一部分台商逆势而上,纷纷表示继续投资大陆以示反对。
台商不满当局限制投资大陆的政策
对于台湾当局的限制政策,九鼎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元发说:作为从台湾出来的企业,一方面要尊重台湾的法律,但是另一方面,企业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我倒是觉得“积极管理”应为“积极梳理”,台湾当局应该看看台商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并帮助解决。限制台商只会让台湾优秀的企业跑到外面去,这样给台湾老百姓享受利益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这是台湾的损失。
声宝企业陈盛泗对当局的限制表现出强烈不满。他说,两岸不能直接“三通”,导致在大陆投资的成本大幅增加,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同时,岛内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因而减弱,这非常不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
为抗议台湾当局的打压,中芯国际张汝京更是愤而抗争。中芯国际自2000年在上海创建之后,企业飞速发展,2006年将成为仅次于台积电、联电的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代工厂商。张汝京说,中芯国际在大陆发展的五年,也是被台湾当局打压的五年。中芯国际2005年3月17日和18日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更令台湾当局不安,因此台湾当局对其使出了一连串打压招数。
2005年3月,台湾“经济部”发来“非法投资大陆”罪状书,罪状书指控张汝京在大陆“非法投资”,并以此“罪名”对他处以新台币500万元的罚款。半年后,台湾当局见张汝京分文未交罚款,便开出了更加严厉的第二张罚单——1000万元新台币。张汝京不仅对当局的罚单置之未理,还在当局开出第二张罚单之前,主动申请放弃台湾户籍——为了抗议当局的打压政策,他宁愿离岛出走。
面对台湾当局的打压,绝大多数台商冷漠处之,他们通过海外并购等有技巧的商业行为迂回进入大陆,并未放慢投资大陆的步伐。
长荣设立大陆营运总部引起强烈反响
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不仅是台湾巨富,而且与陈水扁关系非比寻常,曾大力资助过陈水扁。2000年初台湾“总统”选举时,张荣发公开支持陈水扁,并出任陈水扁的所谓“国政顾问团”成员。2001年陈水扁出访巴拿马时,在巴拿马拥有大批投资的张荣发亲自出马到巴拿马坐阵。因此岛内媒体称其为“绿色企业家”代表之一和陈水扁的“最大金主”之一。可就是张荣发,在台湾当局频频出招打压台商投资大陆之际,宣布了长荣集团投资大陆的庞大计划,并公开赞扬“一国两制”与两岸“三通”,公开与台湾当局唱对台戏。
5月4日,张荣发在日本东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月13日他将起程前往大陆访问5天。他同时证实,长荣集团计划在上海设立永久据点,在上海浦东修建长荣大陆营运总部,并已于去年10月动工,预计2009年完工启用。该总部办公大楼位于港口和机场中间,交通非常便利,地上13层,地下2层,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人民币,将供集团属下的长荣海运、荣升海运、意邮轮船、长荣航空等企业集中办公。另外,2005年,长荣集团花1.61亿人民币,在北京国贸中心购买5层楼作为在北京的运营据点。
据了解,十余年来,张荣发到访大陆不下10次,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其企业在大陆发展迅速,大陆市场已占长荣运营收入的60%。
张荣发主张两岸直接“三通”。2002年,他因与陈水扁在两岸“三通”问题上分歧严重而坚辞了“总统府资政”之职。2004年3月,台湾“总统”选举前最后一天,他公开发表声明,强调两岸“三通”的重要,成为当时一个重磅新闻。
张荣发在东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支持“一国两制”。他说,陈水扁和民进党不应总批评“一国两制”,而应看看香港的情况。有大陆的支持,香港股票再创新高、经济增长,台湾当局又能拿出什么成绩,证明台湾的制度比“一国两制”好?
张荣发作为台湾最大航运企业的总裁和具有特殊背景的人,其一言一行都分外引人关注。今年4月“国共论坛”时,他因故没来北京,派出长子、长荣集团副总裁张国政与会,会谈期间张国政与胡锦涛总书记握手时间较长,引发了岛内的种种猜测。
台湾《经济日报》的评论文章认为,像长荣这样昔日相挺的一些企业,随着陈水扁“拼政治”、“不拼经济”的错乱施政而与当局已是渐行渐远。
前高官顶住当局压力纷纷赴大陆寻发展
台湾当局的打压政策不仅难阻台商赴大陆投资,而且未能阻止台湾卸任、退休的官员赴大陆寻求发展。赴大陆发展的有前“经济部常务次长”杨世缄、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前“行政院副院长”刘兆玄等。
台湾前“经济部常务次长”杨世缄,曾担任台湾新竹科技园区管理局副局长和由台湾“交通银行”、“中视”、“行政院开发基金”合组的“环讯创投”董事长。因为祖籍江苏无锡,他赴大陆后被聘为“无锡华扬科学园区”名誉主任委员,不停地穿梭于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和无锡之间,为无锡华扬科学园区引入了多个项目。另外,他还为江苏昆山、上海松江两地工业区招商,绩效不凡。
焦仁和是大陆百姓所熟知的一个名字。1995年春节前夕,他作为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飞抵上海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会面。此后数年间,他的名字常常出现于大陆报刊、广播、电视等诸多媒体中。2002年,焦仁和再次来到上海,脱离曾经的职场,开始自己的创业,成立了咨询公司。
台湾经济不景气,职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个人发挥空间大,吸引台湾前高官来此创业,但他们赴大陆也曾遇到很多阻力。
台湾当局对卸任政务官员赴大陆任职有苛刻的限制。台“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规定,“台湾地区人民、法人、团体或其他机构,非经主管机关许可,不得成为大陆地区法人、团体或其他机构之成员或担任其任何职务”。虽然卸任政务官员赴大陆任职并未明显触犯该条例,但泛绿军一直要求以“行为规范”取代“职务规范”,即只要帮大陆做事就属违法。
台湾“陆委会”还规定,“禁止台湾居民赴大陆担任大陆地区常务、军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机关、团体职务或成为其成员”。
杨世缄赴大陆任职后,曾被民进党“立委”林重谟指控说:台前“财政部长”颜庆章赴外招商,结果遇到的对手是杨世缄,他不但“为大陆招商,还当着外商的面批评台湾经济有多乱……应宣布他是叛徒,用社会力量谴责他”。
大陆投资 篇5
外商对大陆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 始于改革开放的摸索起步阶段, 后经历了1999年到2005年的飞速发展阶段, 从2006年开始步入调整阶段, 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新的变化。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1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15244.22亿美元, 其中美国市场外商直接投资2269.37亿美元, 中国大陆市场外商直接投资1239.85亿美元, 中国近几年一直稳居第二, 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8.2%。大陆市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虽然巨大, 但与美国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外商直接投资额减少, 一些外资企业纷纷撤资, 大陆市场的直接投资比例大幅下降。2012年全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4925家, 比上年下降10.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17亿美元, 下降3.7%。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三产业的比例日益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也不断变化, 如表1中数据显示, 制造业仍以488.7亿美元占第一位, 占总比例的43%。但与09年相比, 下降了9%。在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从09年的34.3%上升到46%。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布局开始优化, 中西部实际使用外资的比例开始增加, 特别是05年后由于外资政策的调整, 中西部地区受惠于相关政策、凭借成本优势, 吸收外资增长相对较快, 外资总规模中所占比例会进一步提高。在但始终未突破20%, 东部所占比例基本维持在80%以上。
外商投资方式逐渐演变, 从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外合资为主, 到外商独资、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三种方式并存。
后危机时代, 大陆市场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新的特点和变化, 努力朝“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道路大力迈进。
二、外商对大陆市场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后危机时代,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影响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其新变化包括多个方面, 这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数据和相应的理论, 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
1. 外商对大陆市场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1) 经济因素
近年来, 经济因素成为影响外商在大陆市场直接投资的首要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成本以及市场水平等多个方面。因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实现资金的增值保值, 进而实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一般而言, 经济持续增长区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情景, 存在着较大的潜力, 因此往往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关键考虑因素。
我国地大物博, 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投资成本低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直接诱因之一。以劳动力资源为例, 外商选择直接投资区域时, 会避免流向工资高且生产力低的地方。外商投资会更加倾向于那些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市场水平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外商对大陆市场直接投资的最重要因素, 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 规模大且容量大, 能够很好的适应外商发展经济和产业开发的需要, 并且大陆的消费水平和能力较高, 选择在大陆市场进行直接投资, 可以更加便捷的接近消费者和市场, 进而节约了运输成本, 并能够及时了解市场的需要, 最终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 软硬件环境因素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政府的调控措施、金融制度、东道主对待外商投资的态度以及投资环境, 其中投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在外商直接投资的考虑中, 会更加倾向于鼓励性投资政策和法规完善、政治稳定性高、政府与东道国有协议和合作关系、全球化及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程度高、加入国际协议及法规的国家和地区。另外完善的基础设施, 才会为投资提供便利, 基础设施与外商投资呈正比关系。
(3) 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对于吸引外资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效的制度和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种成本和风险, 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投资的保值增值, 大大的提高了区位优势。特别是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 大陆市场的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并且对相应的地区给与政治优惠和支持, 很大程度的调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性, 例如江苏省的三个虚拟变量反应优惠政策, 极大的吸引了外资。
(4) 研发因素
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成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新型因素, 特别是在科技是第一发展力的形势下, 各个外商开始重视对研发人员和技术因素的考虑, 会倾向于具有较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区域, 这样可以让产品和技术更加适应市场法发展。因此, 先进的研发能力成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新型因素。
2. 外商对大陆市场直接投资决定性因素的建模分析
(1) 变量的选取
为了研究外商对大陆市场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的变化, 需要建立一定的数据模型, 这就需要选取合适的变量。以典型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中部六个省的直接投资情况为例, 分别对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进出口状况以及资本形成等方面进行分析。
潜在的市场规模可以为外商带来经济效益, 充分为固定资本盈利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终实现规模经济, 市场规模与外商的预期投资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与此同时, 劳动力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成负相关。就某一个区域的进出口状况而言, 其总额的变化直接反应了该区域与国外经济交往的密切程度, 是衡量经济开放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并且与外商直接投资成正比例关系。最后, 资本形成是以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作为衡量指标的, 并涉及到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表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进而有效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2) 构建模型和分析
为了保证变量选取后不会对其主要特征造成影响, 并且最大限度的消除异方差, 保证变量的平稳性, 需要建立多元线性对数回归模型, 进而观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弹性。通过对直接投资单位根检验的分析, 可以得出模型的多数变量的水平序列具有较强的平稳性, 这就符合协整理论, 即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并存在着明显的协整关系。根据各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可以发现其他变量的变化会对其他变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次的冲击可以造成短时间内的偏离均衡位置。为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需要借助Johansson极大似然方法进行检验。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外商对大陆市场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市场规模仍然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对各个省份吸引外资起到电力决定性的影响。在大陆经济不断发展和开放性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个国家都放松了对外来资金流入的限制, 竞相采取了一些鼓励政策, 吸引外来的投资, 因此政策的限制,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也越来越小。相对而言, 随着经济发展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劳动力资源和材料因素在外商直接投资决定性因素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 外商会选择那些具有丰富原料以及劳动力成本娇滴滴的区域进行投资, 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此外, 在信息技术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力, 因此外商的直接投资还会考虑到研发人员对经济效益提高的促进作用, 因此研发人员因素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中的地位也显著提高, 对外商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三、应对新变化, 促进外商在大陆市场直接投资对策建议
1. 加强FDI的决定因素优势,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外商直接投资大陆市场是看中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金融危机后,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外商投资的基础保证。中国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 优化投资环境。一如既往的对外商直接投资推行鼓励政策, 消除外商对东道主国家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顾虑, 降低投资的风险, 吸引外商投资。从改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入手。
第一, 改善外商投资的硬件环境。加大以交通、通讯、市政、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城市用事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业体系, 合理规划区域产业结构, 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投资机会, 规划好产业的空间布局。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工业基础。加强市容建设和环保工程建设, 美化城市的投资硬环境, 依法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 创造良好自然环境, 使广大投资者安居乐业。
第二, 要改善外商投资的软件环境。改变我国信用服务业弱势状况, 努力营造一个全民守信的信用环境, 给予外商良好的金融环境。政府应将公平、优良的投资环境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出点, 从实际出发, 更多地考虑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避免为了吸引投资, 轻率承诺。制定优惠政策, 重点强调公开化、公正性, 落实各项政策, 促进区域内企业的发展, 从而吸引区域外的投资者加盟。区域要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进而引起外商投资的兴趣, 实现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2. 有步骤的提高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
在不危害国家安全的前提下, 进一步有序地开放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领域;放松对商业、外贸、汽车、化工、某些能源、基础设施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等领域外商投资的股权限制。中国政府应该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相关承诺, 不断修改一些融资限制, 股份限制等来迎合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要求。
3. 加快服务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吸引了外商投资目光, 金融危机前,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是中国吸纳外商投资的最主要领域, 但我国政府不鼓励在这些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行业领域投资。因此我国应积极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领域, 并逐步放宽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在地域、股权、业务范围等方面限制, 推动垄断性行业和领域对内外资统一、有序开放。加大力度提高外资在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 促进我们第三产业正常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对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 2012 (09)
[2]金相郁, 朴英姬.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2)
[3]王凤娇.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5月硕士论文
大陆投资 篇6
这个可以追溯到1970年, 当时的台湾还处于农业时代, 经济发展以农产品及加工外销为支柱, 凤梨正是当时外销市场排名全世界第二的热门货品。台湾美食大多都是就地取材, 凤梨酥也应运而生。
也许是从月饼中得到的启发。起初凤梨酥是以凤梨为果酱, 外面包上饼皮, 但由于凤梨本身纤维粗, 酸度高, 所以口感不佳。经过一代代师傅的尝试, 才找到了与凤梨酱最佳的搭配食材——冬瓜。冬瓜含水量高, 纤维细密, 不粘牙, 甜而不腻, 和凤梨结合后, 大大提升了口感。同时以天然奶油取代了猪油, 使得整个外皮更加酥松, 于是造就了如今的凤梨酥。如果在产品包装上看到成份中有冬瓜, 也就不足为奇。
据传, 三国时代刘备以西饼迎娶孙权之妹, 订婚礼饼中便有以凤梨入馅制成的大饼, 而这就是最早的凤梨酥。传说无从考证, 但如今凤梨酥已经成为台湾人、各地游客最常买的伴手礼, 被誉为台湾撬动亚洲的“金砖”。凤梨在台语发音中又称“旺来”, 台湾人借此增添喜气, 所以市面上也有售卖以“旺来”为名的凤梨酥, 例如犁记的“金旺来”、联翔的“二代金旺来”、维格的“元宝旺来”。
不仅凤梨酥的制作工艺不断升级换代, 随着台湾凤梨种植技术的提高, 凤梨酥的口味也发生着变化。台湾一直有凤梨酥口味之争, 以土凤梨小火熬制成的凤梨酱, 保留了果粒纤维口感和凤梨香气, 甜中带酸, 例如微热山丘、微光森林都以土凤梨酥著称。而以凤梨酱和冬瓜调和入馅, 馅料细腻, 口感微甜, 例如犁记、佳德、旧振南、玉珍斋都是该类。这两年土凤梨酥更受追捧, 一方面是其制作工艺更为绿色健康, 土凤梨原料上乘, 另一方面是塑化剂事件后, 添加剂成了敏感词, 台湾人更加追求纯天然食材。
毫不过分地说, 台湾有多少个品牌的凤梨酥, 就有多少种口感。台湾商家不断地在凤梨酥上创新, 佳德推出的水果酥, 尝试了草莓、蓝莓、哈密瓜、南枣、桂圆、蔓越莓做馅, 不过这还不算创新, 有的商家在酥皮上动起了脑筋, 乐米工坊的米凤梨酥、佳德的胚芽凤梨酥口味各有特色。而健康潮的强力影响下, 不少商家还用海藻糖代替了麦芽糖。
台湾凤梨酥成陆客最爱伴手礼年产值飙至300亿新台币
据台湾媒体日前报道, 台湾古早味 (即传统风味) 凤梨酥近年来成功抓住大陆游客的味蕾, 商机倍增, 产销两旺。台北市糕饼公会理事长张国荣近日透露, 2006年台湾凤梨酥年产值只有15亿元新台币左右, 但在业者不断提升品质、口感下, 成为大陆游客最爱, 2012年全年产值飙升至近300亿元, 6年内产值暴增逾20倍, 俨然是商家抢食大陆游客商机的“小金砖”。
据大陆游客最爱逛的台北101与SOGO等百货业者统计, 在美食街等楼层设立的地方特色店头, 销售额最高的商品就是凤梨酥, 其次才是茶叶、肉干、蜜饯等产品。、
近十年来, 大举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百货公司、桃园机场扩点的台中知名糕饼店宝泉食品翁羿琦经理介绍:“陆客偏爱凤梨酥, 往往整箱购买。有时觉得太重, 还要求百货、门市将货品送到饭店。”
根据宝泉食品统计, 在陆客赴台人数逐步增加下, 目前机场据点一周可卖出近千盒。若以太阳饼与凤梨酥PK, 旗下凤梨酥与太阳饼都是主力商品的宝泉透露, 一般店头以太阳饼销售较佳, 但到了机场等陆客较多的地区, 凤梨酥则最畅销。宝泉凤梨酥曾荣获台中市政府“天下第一酥”, “凤梨酥第一名”、“最佳元气奖”等殊荣。采用台南关庙菠萝特有的酸甜滋味与纤果, 搭配多种养生配料, 黄金比例调制, 营养健康。内馅甜度适中, 口感香醇细腻, 外皮酥松可口。
元乐烘培坊行销经理易文绮则说:“元乐生产的土凤梨酥是高单价商品, 大陆散客慕名而来, 主动上门消费。”
生产的凤梨酥成为上班族团购或是企业犒赏员工常订商品的台中俊美食品老板李先生说, 有些陆客吃过凤梨酥后回味无穷, 硬是要求整箱寄往大陆, 尽管服务人员解释邮资很贵, 不划算, 也担心邮寄时间太长, 但是这些陆客就是不计成本要求订购。
张国荣透露, 已有知名凤梨酥厂商看好陆客个人游商机, 大举在五股购地投资新厂。他预期, 随着陆客等观光客赴台人数日益增加, “小金砖”的销售商机将蒸蒸日上, 如果新增观光客人数破百万, 预期小金砖产值将可再提升20至30亿元新台币。
据业内人士透露, 部分凤梨酥生产厂家看好大陆的消费市场, 已在探讨在大陆合作生产和营销。
凤梨酥七大品牌大PK
李制饼家:是创立于清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店。只可惜传到第二代就分了家, 基隆李鹄饼店和九份李仪饼店都是李家正统相传。基隆李鹄饼店是李家大房所开, 在台北林森北路开了分店。包装简朴, 口味偏甜, 内陷以凤梨酱和冬瓜调配而成, 不粘牙, 只是香气不足。被誉为基隆第一凤梨酥, 平价实惠。
犁记:位于台北市长安东路二段, 是正宗台北人爱买来吃的凤梨酥。走进店里, 排队购买的都是当地人。同为百年老字号, 台北犁记却多了一份怀旧, 少了一份商业。犁记有两种传统口味, 凤梨酥和金旺来, 凤梨酥选用的是优质凤梨, 而金旺来选用的是土凤梨。金旺来保留了凤梨果肉本身的果脆口感, 口味比普通凤梨酥微酸一点。不过无论两者中的那一款, 其得到台湾人认可的都不是馅料, 而是饼皮。犁记的饼皮带有天然的烘焙香气。
旧振南:旧振南的外包装十分精致, 好似一块小金砖, 它也确实被誉为凤梨酥里的LV。旧振南饼店创立于清光绪年间, 1890年从大陆汕头渡海到台湾, 先在台南府城开了一家正利轩饼铺, 之后搬迁到高雄改名为旧振南。旧振南选用的是关庙凤梨做原料, 关庙凤梨甜度适中, 微微带酸, 由于产量很少, 保质期短, 所以大部分用来深加工。旧振南和犁记一样, 胜不在馅, 而在皮!旧振南在饼皮中加入了十足份量的蛋黄和新鲜奶油。凤梨酥里的LV, 旧振南当之无愧, 每枚35台币的价格, 也是“奢侈品级别”的。
佳德:佳德创立于1975年, 属于后起之秀。2006年台北凤梨酥文化节上, 佳德获得了传统组金奖, 由此名声大振。佳德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新产品研发上, 推出了水果酥, 蔓越莓酥别具风味。佳德位于台北市南京东路5段。佳德凤梨酥外包装左上角印有“金赏奖”三个红字, 商业意图明显。佳德并没有强调其凤梨的选材, 而是强调其饼皮所选用的是纽西兰乳品为原料, 看来天然安全健康概念, 对台湾消费者还是很有用的。
俊美:台中最出名的凤梨酥之一当属俊美, 属于芝士香类, 只是留香不久。日出凤梨酥也以芝士味浓厚的酥皮著称。俊美的饼皮不厚, 很酥松, 入口即化, 奶味略逊于旧振南, 但仍属浓郁。内陷没有明显的凤梨纤维, 内陷偏甜, 但果酱质感的内陷并不粘牙。
大陆投资 篇7
风险投资 (Venture Capital) 也称作创业投资, 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纵观全球, 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 以及中国台湾等是风险投资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风险投资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 进入新世纪, 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方兴未艾, 原因是背后存在一套动力机制的支持。学术界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创业投资发展的研究较多, 但对两岸合作的研究较少, 相关文献中也没有提出两岸合作的动力机制问题。本文从风险资本来源、投资行业、投资阶段、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对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期望对两岸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合作带来启示。
二、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
1. 两岸风险资本来源互异
首先, 两岸风险资本区域来源差异悬殊。2003年~2007年, 大陆的海外风险资本加速上升, 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从5%上升到55.63%;而台湾地区风险资本绝大部分来源于岛内, 2003年~2007年, 岛内风险资本额比例均高于92%。其次, 两岸本土风险资本部门来源差异较大。2005年台湾本土风险资本额来源于法人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占56.18%, 个人占15.28%, 政府占4.55%;而大陆来源于个人的风险资本额比例只占3%, 政府资本高达32%。可见, 第一, 台湾地区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 而中国大陆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不多且融资能力较弱, 主要依靠海外资本。第二, 台湾地区风险融资渠道比较完备, 个人投资比例甚至超过金融机构, 而大陆来源于政府的风险资本是个人资本的10倍, 表明大陆民间资本尚属保守, 还需要政府基金的引导。因此, 如果两岸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合作, 既可以相互补充资金来源, 又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2. 两岸投资行业错位选择
以2006年为例, 无论按投资项目还是投资金额比重, 两岸获得风险投资前四名的行业均不相同:台湾地区是半导体、光电、电子工业、传统制造业, 而中国大陆是狭义IT、传统产业、能源环保、IC或通讯工业。台湾岛内半导体、光电、电子工业、传统制造业已趋于成熟, 资讯工业、生物科技、数字内容等行业正蓬勃发展, 所以台湾未来风险投资仍将集中在以上行业。而大陆受到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影响, 风险投资者倾向于大陆“反周期”性的传统行业, 比如餐饮、酒店、零售、医疗等关系民生的行业。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 能源环保也将成为投资大陆的一个热点。因此, 台湾风险投资选择的行业仍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而大陆风险投资将围绕传统产业, 这种投资行业的错位选择构成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有利条件。
3. 两岸投资阶段和趋势互补
国际上将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划分为五个发展时期:种子期、创建期、扩张期、成熟期和重整期。通常投资于越早的时期, 风险越大但回报率也越高。新世纪以来, 大陆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在种子期和创建期最多, 如图1所示。种子期的案例数比例从2003年的28%下降到2006年的20%, 创建期的案例数比例则在后三年持续上升了13%, 扩张期和成熟期也总体上升, 体现出大陆风险投资由种子期和创建期向后期转移的趋势, 主要原因是大陆规避风险的传统理念和尚未健全的退出机制抑制了投资前期的积极性。台湾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集中在扩张期和成熟期, 如图2所示。成熟期的案例数比例从2003年的22.1%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27.4%, 扩张期的案例数小幅下降4.3%, 而在这一时期, 创建期呈现升降波动, 种子期总体上升, 可知台湾风险投资正从扩张期、成熟期向前期转移。因此, 投资阶段和投资趋势的互补形成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又一动力。
数据来源:《2006年台湾创业投资年鉴》
数据来源:《2006年台湾创业投资年鉴》
4. 台湾地区有人才优势
最近十年, 中国大陆风险投资业的起落锤炼出一批既熟悉国际资本市场和产业发展动向, 又了解国内投资市场的风险投资英才, 但英才数量屈指可数。新风险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风险投资公司就只有从“老牌”基金那里“挖角”, 这样就导致专业投资经理流动过盛。而过多的人才流动不仅会引起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 而且会使新团队的不稳定性增加。相比之下, 台湾地区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储备丰富, 2005年专业投资经理人就有402人。如果能引进台湾的风险投资人才, 就能有效缓解大陆人才瓶颈问题, 同时有利于台湾风险投资人才的职业拓展。
5. 大陆有市场优势
目前, 台湾岛内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日趋成熟, 很难再发掘质量俱佳的风险投资产业。此外, 资本市场低迷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岛内风险投资案源明显不足。1996年~1999年, 台湾风险投资公司年均案例数为10.9件, 然而2000年~2006年, 这一数字下降到4.1件。相比之下, 大陆的科技成果和项目资源比较丰富。2007年, 大陆风险投资业呈现爆发性增长, 全年风险投资案例数达到741件, 比2006年增长约一倍。由于大陆经济增长前景被普遍看好, 加之政府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的发展战略, 大陆未来案源储量可谓丰富。因此, 大陆广阔的风险投资市场是吸引台商前来投资和合作的强大动力。
6. 大陆创业板推出是长期利好
长期以来, 由于大陆风险投资本土退出渠道的缺失, 获得风险投资的大陆企业退出完全依赖于纳斯达克、香港创业板等境外资本市场。这就意味着大陆风险投资业的表现很大程度上由境外资本市场的走向及其对“中国概念”的认可度决定。2009年5月1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 讨论和筹备10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在2009年10月底上市, 这对大陆风险投资业发展是一项重大、长期的利好。2009年上半年, 金融危机仍在蔓延, 但外资风险投资对设立人民币基金热情不减, 此时大陆创业板逆市崛起, 预示着未来几年仍将是大陆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良好时机。对于熟悉大陆环境的台湾风险投资者, 大陆筹资、大陆退出, 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一条主要路径。
三、结论与建议
海峡两岸风险资本来源互异、投资行业错位选择、投资阶段和趋势互补、台湾有人才而大陆有市场, 以及大陆行将推出创业板等方面构成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 但是目前两岸风险投资合作规模较小, 形式简单, 发展缓慢, 主要是因为各种障碍阻挠了合作的深入。2008年马英九上台执政, 两岸经贸往来打开新局面, 如迅速推动两岸三通、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台湾银行机构可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和开办业务等等, 但是在风险投资领域仍然没有相关政策出台。因此, 两岸逐步消除政策障碍是推进风险投资进一步合作的关键。大陆方面要减少对资本的管制, 健全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两岸风险投资事业的深入合作。
摘要:新世纪以来, 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方兴未艾, 原因是存在一套动力机制的支持。这篇文章就是从风险资本来源、投资行业、投资阶段、人才和市场, 以及中国大陆行将推出创业板等方面对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最后对进一步合作的障碍提出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合作,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迟宝旭钟甫宁:中国大陆与台湾省创业投资形势的对比分析[J].哈尔滨:商业研究, 2005 (8) :99~103
[2]单玉丽:构建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平台的探讨[J].南京: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6) :96~100
大陆投资 篇8
一、ECFA的内容、特点与影响
ECFA的协商与签署是在两岸经贸合作日益加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进行的。祖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台湾是祖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而祖国大陆则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祖国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逆差已成为支撑台湾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两大基本趋势, 两岸签署ECFA是应对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然要求。
1、ECFA的主要内容
ECFA是初级版的自由贸易协议, 作为框架协议是签署正式协议之前的纲要, 先拟定经济合作的最基本框架内容, 并将未来要推动的后续协议、开始协商的时间、协商内容的大纲以及主要的经济合作事项等予以条文化, 同时列出“早期收获” (Early Harvest) 清单, 对双方最急迫且具有共识的商品与服务业, 进行关税减免与市场开放。由易到难, 分阶段、分步骤再就不同的商品、服务业开放项目, 以及投资协定, 分别签署, 最后完成自由贸易区的形态。
ECFA的总则规定了协议所追求的目标, 采取的合作措施, 包括减少货物贸易壁垒、服务业限制措施、提供投资保护、促进投资便利化。第二章“贸易与投资”针对未来所需要继续推动的货品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与投资协议等, 订出协商的范围与主要事项。第三章“经济合作”提出加强合作的事项, 包括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合作、贸易促进、海关合作、电子商务合作等。第四章“早期收获”规定双方可以在现阶段提早享有降税与服务业开放利益的项目, 即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服务贸易早期收获, 清单以附件形式列出, 也将同时规定临时性配套措施。最后还规定了落实ECFA协议内容的相关配套安排, 包括:例外情况、争端解决机制、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处理相关事宜等等。
2、ECFA的特点
ECFA与FTA又有所不同, 更强调循序渐进。ECFA的签署参考了“东盟—中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ASEAN—China FA-CECA) 的经验, 即双方同意迅速进行谈判, 以在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签署正式协议旷日持久, 以中国大陆与东盟为例, 2002年签订框架协议, 生效日为2003年7月, 而早期收获清单则在2004年1月陆续生效;之后在2004至2008年间先后再签了货品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服务贸易、投资等四项协定, 至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 前后费时长达八年。考虑到两岸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所以采取先签署“框架协议”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框架协议中规范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但在个别协议推动方面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弹性, 符合目前两岸形势的需要。
同时框架协议中列入早期收获清单, 规定双方可以在现阶段提早享有降税与服务业开放利益项目。由于全面推动自由贸易区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此, 世界贸易组织允许部分产品可以先实施, 即早期收获。台湾方面选择符合生产需求的项目提出的清单, 大陆也根据产业情况提出相应的清单。以早期收获搭配调适期, 开放的产业项目先以互补性高、具急迫性、高共识项目为主, 再循序渐进至敏感性产业, 以争取调适的时间和空间, 由易到难, 分阶段、分步骤推进, 兼顾短中长期需要。
3、ECFA的总体影响
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向着正常化、机制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两岸的研究机构对ECFA对两岸经济和产业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和评估, 得出了积极正面的结论。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利用国际通用的GTAP模型 (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 模拟了东亚经济整合条件下签订ECFA与否对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 中国与东盟相互减免关税后, 两岸没有签订ECFA将会对台湾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两岸签署ECFA及其后续商品及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等协议均陆续生效后, 在降低贸易障碍、有效利用资源下, 整体而言对台湾的总体经济发展有利, 在不同的情境下, 台湾GDP将提高1.65%—1.72%。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联合研究组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量化评估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对大陆经济的影响。分析评估结果显示, 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对大陆经济影响, 对大陆国内生产总值 (GDP) 贡献将达0.36至0.4个百分点, 若加上中、日、韩分别与东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 对内地GDP贡献更高达0.63至0.67个百分点。
二、我国OFDI的特征与对台投资的积极意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OFDI) 始于1979年, 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的投资规模一直较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2009年对外投资流量达到565.3亿美元, 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1、我国OFDI的特征
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模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OFDI的主体。截至2009年末, 国有企业占中国OFDI存量的比达69.2%, 在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中, 中央企业和单位占80.2%, OFDI的海外资产规模前10大企业均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从OFDI流向的产业类别来看, 投资控股、贸易销售和资源能源寻求型的OFDI占较大比重, 我国产业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截至2009年底, 我国OFDI存量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主要是投资控股) 占36.2%, 金融业占15.5%, 批发零售业占10.8%, 采矿业占23.6%, 制造业仅占4%。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通信设备等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潜能没有充分发挥, 研发、设计、金融等一些高端服务业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投资战略。
从OFDI流向的地区来看, 对东亚和国际避税区的OFDI占较大比重。2009年我国OFDI流向的国家和地区来看, 中国香港占据了当年流量的63%。从存量来看, 截至2009年末我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存量占了75.5%, 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澳门、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对具有现代工业先进研发设计和生产管理技术的欧洲与北美的OFDI存量分别仅占3.5%和2.1%。
总的来看,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针对不同的地域流向具有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等特征, 同时具有较强的贸易壁垒规避性, 而技术寻求型相对不足。亚洲和拉丁美洲成为中国最大投资地, 对于亚洲的投资最主要集中于香港, 对拉丁美洲投资主要集中于两个群岛, 但是对这些地区的部分OF-DI可能又以IFDI (流入外商直接投资) 名义进入中国大陆。
2、大陆企业对台投资的积极意义
由于台湾方面政策的限制, 大陆企业投资台湾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限制。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不断加强, 开放大陆企业投资台湾也是大势所趋。台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居民购买力也比较强, 是大陆OFDI极具潜力的地区。大陆企业积极对台投资, 除了经济上的效益之外, 还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大陆企业积极对台投资, 可以改变目前两岸单向投资关系的局面, 推动两岸经济关系长久平衡互动发展。由于祖国大陆相对便宜的成本、巨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在语言文化上相通的优势, 吸引了大量的台湾OFDI。目前大陆已经是台湾OFDI最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近年来超过60%的OFDI投向大陆。但与此同时由于台湾方面的政策限制, 大陆对台OFDI微不足道, 造成两岸投资合作中的台湾对大陆单向投资的局面, 这种不平衡的投资关系不利于两岸经济关系的长久发展。
大陆企业对台投资合作也为两岸企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两岸同文同种, 文化相通, 企业投资合作、经营管理的文化障碍要远低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大陆企业可以通过对台投资合作学习借鉴台湾的经验。台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在许多领域可以为大陆企业提供学习的借鉴, 同时在电子信息、半导体、光电显示等技术领域在世界都占据领先地位, 企业经营管理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大陆企业投资台湾除了开拓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之外, 还可以学习台湾企业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经营管理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等等, 对于提升大陆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有着积极的意义。台湾企业有很好的管理人才与技术, 而大陆企业的资金、人才及市场优势相当明显, 两岸企业还可以互相合作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打造国际优秀企业和品牌。
大陆企业投资台湾也是两岸人民互动交往的良好机会。更多优秀的大陆企业进入台湾, 也可以促进两岸民众的沟通交流, 对于两岸社会增进了解, 积累共识, 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ECFA对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有利影响
在两岸经贸合作的大势推动下, 台湾当局已经开放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 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限制, 但是两岸已经签署ECFA, 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向正常化、机制化、制度化方向迈出一大步, 也对大陆企业投资台湾形成一系列有力的影响。
1、ECFA后台湾对投资合作的限制将会逐步放宽
面对两岸经贸合作的大势所趋, 台湾当局也在逐步放宽陆资来台的限制。在2002年发布实施“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取得设定或移转不动产物权许可办法”, 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土地及不动产。在2009年4月30日发布实施“大陆地区投资人来台从事证券投资暨期货交易管理办法”, 开放陆资来台从事证券投资。2009年6月30日又发布实施“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 自7月1日起, 正式开放192项产业项目准许陆资企业来台从事事业投资。
当时, 由于各种原因, 台湾当局对陆资来台仍然抱有戒心, 在开放投资的同时, 也设置了一些限制, 同时, “经济部”投审会建立相应的陆资审查机制, 将依据申请案件的金额、业别项目、投资类型、投资人身分等, 会同有关机关共同审查。事实上, 台湾对岛内企业投资大陆也仍然在投资金额、投资产业领域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但是, 台湾当局也认识到投资大陆的趋势不可阻挡, 加快了放宽台资企业投资大陆的限制, 在2008年7月17日台湾“金管会”公布《放宽国内企业募资赴大陆投资方案》, 规定自2008年8月1日起, 放宽厂商赴大陆投资上限, 由40%放宽至60%;在台设立营运总部或跨国企业者则不设限, 并简化投资审查程序, 如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下采取事后报备, 于投资实行后6个月内申报。
两岸签署的ECFA中明确提出要采取“提供投资保护, 促进双向投资”的措施, 同时规定在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 针对建立投资保障机制、提高投资相关规定的透明度、逐步减少双方相互投资的限制、促进投资便利化等事项展开磋商, 并尽速达成协议。在ECFA及投资协议下, 两岸的投资合作包括大陆企业投资台湾和台湾企业投资大陆将有更加专业规范的协议进行保障和约束, 非必要限制将会逐步减少和放宽, 以实现促进双向投资的目的。
2、ECFA为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
台湾当局在2009年6月30日公布192项陆资可来台投资项目, 7月1日正式开放申请, 至2010年7月31日, 经核准来台投资件数为70件, 投资金额为1.08亿美元。这个数字与大陆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两岸经贸合作的水平不相符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台投资的相关保障机制仍然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一定的政策风险, 许多企业仍然处在观望阶段。
ECFA及后续的投资协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逐步实现投资体制自由化, 加强两岸在投资领域的合作, 促进投资便利化和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 并为投资提供保护。ECFA的签署为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 根据ECFA“循序渐进”的特点, 两岸还将在协议框架下, 就各个领域促进投资便利化的事宜进行协商, 不断完善保障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相关机制。
3、ECFA后台湾将逐步开放更多新的投资领域降低进入门槛
台湾当局在开放大陆投资领域时, 以“先紧后宽”、“循序渐进”、“有成果再扩大”为开放原则, 2009年6月30日起生效第一阶段的开放项目共192项。制造业开放64项, 主要包括纺织业;橡塑料制品制造业;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及零组件制造业等。服务业开放117项, 主要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住宿服务业、餐饮业、数据处理及信息供应服务业等。公共建设 (非承揽) 开放11项, 开放以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的方式进行投资, 但对于公共工程, 其承揽部分暂不开放。
随着ECFA后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大陆企业投资台湾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 将会有更多新的行业领域逐步开放。ECFA的最终目的是在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区, 两岸互相开放市场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事实上, 在ECFA的附件“早期收获清单”中, 大陆向台湾开放11项服务行业, 台湾也向大陆开放研发服务业、会议服务业、展览服务业、特制品设计服务业、经纪商服务业、运动休闲服务业、银行业等9项服务行业, 大陆企业可以更低的门槛进入。例如大陆的银行经许可在台湾设立代表人办事处且满一年后申请设立分行, 这大大缩短了大陆的银行进入台湾市场的准备时间, 有利于银行业进入台湾拓展相关业务。
四、ECFA后推进大陆企业对台投资的对策建议
ECFA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了新阶段, 也为两岸投资合作拓展了新空间。由于两岸相互开放市场, 可能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但是总的来看, 两岸加强经贸合作走向共同市场为企业提供的更多是机遇。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 帮助大陆企业抓住机遇、准确定位, 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军台湾市场, 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1、加强宣传与交流
由于之前政策的限制, 台湾对于很多大陆企业相对而言还比较陌生。要高度重视对台投资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有能力有意愿赴台投资的企业, 大力宣传介绍台湾的投资环境、政策法规、配套措施等等内容, 让企业深入了解投资台湾的机遇和风险。两岸的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可以相互合作加强对接与交流, 一方面组织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和产业园区来大陆重点城市开展招商活动, 另一方面组织大陆相关企业赴台实地开展商务考察, 为加强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争取扩大开放投资领域
目前台湾方面开放的投资领域还相当有限, 制造业开放的细类仅占30%, 服务业开放的细类仅占36%, 与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行业领域相比, 现有的开放领域远远不够。这也是陆资来台的效果未臻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台湾当局的有关官员也表示, 可投资项目太少, 投资情况和理想相差太远, 应该要大幅松绑陆资来台政策。两岸有关部门应当在适当时机进行评估和总结, 同时积极听取业界的意见, 争取扩大开放投资领域, 为两岸投资合作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的投资合作
加强两岸投资合作, 推进大陆企业赴台投资, 要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是两岸投资合作的重要领域, 电子、通信设备、化工、机械等行业, 两岸经过多年的发展各自积累了一定的优势, 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服务业也是两岸经贸合作的新重点, ECFA后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带来无限商机。大陆制造业企业在走向世界竞争中, 非常需要配套的服务支持, 包括低成本全球融资、国际市场营销、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法律、咨询服务等。因此, 企业要“走出去”, 需要高水平服务业。两岸语言文化想通, 服务业的开放与合作相对而言障碍较小, 推进大陆服务企业赴台投资于合作, 既是支持生产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升大陆相关服务业水平的有力措施。鼓励这些重点领域的大陆企业积极赴台投资, 加强合作, 有利于互相学习增强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4、积极推动民营企业赴台投资
在大陆目前的对外投资格局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担当了主要角色, 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状况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很多投资项目的政治、外交、安全意义高于经济意义。在市场和商业利益推动下, 民营企业适宜成为我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 产权明晰、自担风险、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 以市场为导向, 更加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同时, 民营经济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影响比较显著。从台湾的投资环境来看, 民营企业赴台投资也更有优势。因此, 要积极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扶持与帮助, 发挥民营经济的小规模、技术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势, 逐步树立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地位。
摘要:《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将对两岸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陆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保持高度增长的态势, 台湾是极具潜力的投资目的地。ECFA对于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陆企业应该抓住机遇, 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军台湾市场, 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ECFA,大陆,台湾,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戴肇洋:中国大陆推动企业对台投资经纬及其影响评估[J].台湾金融月刊, 2010 (2) .
[2]胡博、李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12) .
[3]胡日东、衣长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价值链区位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 2008 (3) .
[4]李孟洲:中国大陆对外投资及对台投资之研究[D].厦门大学, 2001.
[5]邱立成、王凤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6) .
[6]徐雪、谢玉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8 (4) .
[7]叶欢、蒋瑛:论大陆资金进入台湾岛内的障碍与对策[J].亚太经济, 2009 (4) .
[8]张为付、武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5) .
[9]张为付: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1) .
大陆投资 篇9
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萧条,使得大批企业甚至全球知名公司陷入重重危机,经营步履蹒跚,但是,也有人高呼「越是危机越投资」,他们认为,当前经济危机正是企业大胆出击,趁低扩展规模,抄底潜力资产或进军新产业领域的绝佳时机。
早春仍有寒意
随着大陆一季度经济资料的公布,让一直在「寒冬」中发抖的企业感到了一丝暖意。
面对经济有所好转的现象,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回暖的路径仍存很大的不确定性,净出口下降、投资冷热不均和内需失衡,都有可能抵消经济回暖的动能。
大陆著名《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净出口可能大幅下降增加了中国经济回暖的不确定性。5月中,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净出口拉下GDP增长0.2个百分点,这里的净出口包括货物和服务等贸易。不过,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一季度货物的净出口(外贸顺差)同比增长45.3%。
由于外部经济持续不景气和国内投资增长带动进口增长,沈明高指出,货物贸易顺差的高增长将不可持续。他预计,2009年外贸顺差将较去年缩小30%,如果属实,外需放慢将逐渐放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
另一个不确定性是,信贷和国有部分投资增长启动的反弹,能否传递到其它部门。沈明高认为,过度依赖投资增长所带来的内需失衡可能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回暖。虽然短期内为了稳定经济,政府不得不动员更多的资源推动投资增长;但是,过度依赖投资,其效率将远不如更为平衡的投资和消费增长,并可能最终制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迷雾下的危与机
一季度经济资料给市场吹来阵阵暖风。数据显示,约大陆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 一季度的房地产、物流业、汽车业、以及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出现回暖迹象。
纺织出口复苏为时尚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3月份的纺织行业出口明显反弹,单月出口纺织品服装共121.64 亿美元,环比增幅高达82.23%。从接单看,龙头公司订单总量基本稳定,但同比大多是持平或小幅下降,订单质量下降的情况还未得到改变——订单分散、短单、小单更多,平均单价下降,对毛利率有所影响。
警示:外需疲弱,出口受阻现状依旧严峻,行业整体盈利形势不容乐观,除了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中小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的是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实现多方面的自我救助。
回暖物流业 寻求新增长点
港口和物流是中国经济最为灵敏的器官。2009年一季度大陆规模以上港口生产仍位于低谷,但3月份止跌反弹。据初步统计,2009年3月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2%,港口煤炭发运量达到4000万吨左右,接近正常水平。
警示:外贸数据下降对外贸货物吞吐量影响最直接,港口清淡,依附港口的物流公司业务下滑,同时,物流产业链条上的货代、集装箱拖车、仓储、配送、快递等相关物流产业也因货物流量的锐减而举步维艰。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的风险。
房地产回暖缺乏经济基本面支撑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1~3月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出现较大增长,山东济南、日照、青岛等二线城市的住房交易量也在回升。
警示:「回暖」缺乏经济基本面的支持,因为这个市场无法脱离宏观经济环境而独立存在,购房需求能否持续,要由购房者群体背后的各行业发展、宏观经济形势来做决定,为此房地产企业对未来投资需要谨慎、再谨慎。
产业的机会
在这样的产业变化形势下,企业投资的战略方向该进行怎样的调整?对那些早有战略准备,也有能力在当下出手投资的企业,哪些产业领域蕴含着投资契机?
「一些矿业企业资金出现问题,甩卖勘矿权、采矿权的很多,房地产企业有很多房地产项目要盘活,这两个行业明显是投资的好机会。另外,旅游业和奢侈品行业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行业,走弱非常明显,但从长期来看是朝阳产业,现金充裕的企业可以借机介入其中。」 专家指出。
巨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黄悦以为,投资机会最为明显的是消费品行业,尤其是快消品,存在很大的空间去提升品牌等无形价值。「比如服装业受危机的冲击很大,但当前也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如果有企业现在去整合中国一些生产资源聚集地区的众多OEM企业,然后借全球经济的低谷去抄底国际知名品牌,就可能实现很好的嫁接与提升。」此外,涉及基础设施的工业品领域同样也存在投资良机。
【大陆投资】推荐阅读:
大陆资本08-22
中国大陆市场05-22
大陆赴台09-03
大陆法系11-06
望大陆教案05-28
大陆桥运输10-19
大陆流行音乐08-19
台湾机械进口大陆流程05-21
《斗罗大陆》读书笔记07-07
台湾大陆对照表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