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导向开发

2024-08-22

交通导向开发(通用5篇)

交通导向开发 篇1

灵商是指个人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企业追求创新以提升其绩效, 对员工进行灵商开发可以在换位思考、学以致用、心领神会、居安思危和右脑开发五个方面做细化的开发设计。

打破常规, 举一反三, 是一个人灵性的表现。如果灵性可以开发, 无疑它会使人有着更为宽广的用武之地, 有助于拓展员工在工作中的发挥空间。所以, 期望员工对企业创新的贡献, 灵商开发不可或缺———它甚至应该以企业创新为导向。

一、何谓灵商

灵商 (Spiritual Quotient, 简写成SQ) , 又称灵感智商、灵性智力, 是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灵性智力可以打破常规、打破有限。实际上, 灵商是指一种智力潜能, 是以与生俱来的心灵感应原理为依据的灵感智力, 属于潜意识的能量范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灵感是潜意识, 当酝酿成熟时突然沟通, 涌现于意识即成为灵感。”灵感是人在神奇的创新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灵感思维往往表现为灵感或意念的突然闪现过程或悟性的涌现过程, 它是智力劳动的产物, 具有突发性、飞跃性、瞬时性的显著特征。由于思维过程和概念运动都不是连续的和一致的, 灵感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任其自然, 很难对它进行控制与引导, 寻找出思维对象的来龙去脉。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都认为, 灵感出现在长期的紧张工作与思索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其实, 灵感智商并不是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的“专利”, 一般人只要头脑正常都会有, 只不过发挥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平常讲, 某人脑子很“灵光”, 指的就是灵感思维, 即顿悟性。为什么人往往在紧急关头, 能急中生智、胸有成竹、灵机应变?为什么有的人能过目不忘、过目成诵, 有惊人的记忆力?东方智者素有“明心见性, 顿悟成佛”的至理名言, 指的就是“灵商”的作用。

二、灵商构成

灵商的构成因素有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1. 灵感。

灵感, 是在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 或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 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 或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 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 是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 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 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 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

2. 顿悟能力。

顿悟是一种瞬间迸发的灵感, 是指一种特定问题求解, 即瞬间产生思想火花的心理过程。“格式塔理论”揭示, 顿悟是思维中的旧的格式塔 (即旧的逻辑) 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 (新的逻辑) 被创建的过程。同时, 格式塔理论还用实验明确指出, 人的顿悟能力是普遍的、先天性的, 即无师自通的。现代心理学发现, 任何顿悟必须有明确的思考问题为大前提, 同时顿悟必然对此问题经过长期、认真、甚至艰苦的思考才可能出现。

3. 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能力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 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设想, 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 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 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的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种能力是可以有意识加以训练和培养的。直觉和灵感就像是理智与情感的孪生姊妹, 和灵感比较起来, 直觉更具有理智性, 灵感则更具情感冲动。一般说来, 灵感创造必然达到直觉, 但直觉思维不完全都源于灵感之中, 还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进入直觉道路。情感性的灵感相当难以捉摸, 而理智性的直觉意味着可以循迹而入, 进一步接触。

三、灵商开发

成功与管理没有定式, 单靠成文的理论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还得需要悟性, 需要灵商的闪现。修炼灵商, 关键在于不断学习、观察、思考, 要敢于大胆地假设, 敢于突破传统思维。高灵商代表有正确的价值观, 能分辨是非, 辨别真伪。没有正确价值观指引、无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 在其它方面的能力愈强, 对他人的危害也就愈大。只要抓住灵感出现的良机, 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 灵感是可以捕捉到的。灵商的先天性很重要, 但先天并不能决定全部, 后天的开发也是相当重要的。为实现创新, 必须开发“灵商”。

1. 换位思考。

换个角度看问题, 可以获得新的理解, 做出与常规思维不一样的行为决策。变则通, 通则灵。常规思维会限制视野, 尤其在遇到挫折困难时, 常规思维使个体无法摆脱困扰, 除了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还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因此, 要从逻辑出发, 学会变通进取, 换一种立场和角度看问题, 从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 产生创造性的变革。

2学以致用。有效的学习能力, 是动态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我们通过学习开发大脑潜力, 吸纳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和资讯。实践证明, 企业或个人凡是通过自我超越、心智模式等提高学习的修炼, 都能在原有基础上重焕活力, 再铸辉煌。提高学习力, 读书是有效的方法。练好“内功”,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这是古今能人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模仿是通往卓越的捷径, 从他人的成功里汲取经验就是一条捷径。跟成功者在一起, 模仿成功者的精神, 拷贝成功者的心序, 能够获得价值不菲的知识, 并始于模仿, 终于创新。

3. 心领神会。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指不仅要会学, 还要勤思考、会领悟。成功人生没有定式, 单靠成文的理论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还得需要悟性, 需要灵商的闪现。开发灵商, 关键在于不断学习、观察、思考, 要敢于大胆的假设, 敢于突破传统思维。表现在实际工作中, 就是要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 触类旁通。工作实践能让人明白很多事理, 感悟到书上掌握不到的东西。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不断思考的过程将促成一次次灵感的飞跃。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不断领悟, 让自己的经验与理论日臻完善与成熟, 由外而内从根本上升华自己。人类的智慧存在着无限可待开发的潜力。因此, 悟性、灵商以及其他能力, 都可以通过有计划的训练获得提高。

4. 居安思危。

孟子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意指“人要有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 迟早会灭亡;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 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 必将遭到不可预知的灾难。未雨绸缪是一种好的思维习惯。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人也不是天天都会交上好运。因此, 要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有所准备, 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了危机意识, 也许不能把问题完全消灭, 却可以把出差错的概率降低。在顺境中找退路, 在逆境中找出路, 谨慎行事。在这样的危机意识下, 更能激发灵感的顿悟, 创意的诞生。缺乏危机意识是最大的危机。在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尤其在一帆风顺时, 更应随时把“万一”摆在心里。人最怕的就是过安逸的日子, 在安逸中会失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5. 右脑开发。

人类力量不如牛、奔跑不如鹿、灵敏不如猫、嗅觉不及狗, 但是凭借发达的大脑, 成为主宰地球的“万物之灵”。如今, 灵性早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引人关注的概念之一。与灵商相关的主要是右脑。人的大脑由左脑和右脑两部分组成, 右脑思维在认知方面的直觉思维能力、顿悟思维能力、形象识别能力、空间判断能力以及对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等方面, 远远超过左脑。左脑主要司职分析、抽象、计算、语言等内容, 侧重于抽象思维的表达模式, 被称为“科学脑”;右脑主要司职想象、虚构、感受、创造等内容, 侧重于直觉的形象思维模式, 被称为“艺术脑”。产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赖于灵感、顿悟、直觉的激发涌现, 需要将直觉顿悟与逻辑语言结合起来。故此, 又称右脑是“创造脑”, 其跳跃性形象思维方式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交通导向开发 篇2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改革理念 课程内容 设计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逐渐接轨国际轨道交通先进水平,国内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与国际知名大公司的频繁合作,中国铁路已从“引进、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迈向了“输出”阶段。无论是进口轨道交通设备的运用、维护、维修,还是出口轨道交通设备的售后服务,以及进口生产设备的使用,专业英语能力已成为本专业毕业生从事未来岗位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为适应岗位需求,对接行业的发展,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学的教学理念,对《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进行了系统化教学改革设计。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次课程改革首先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把课程从单一的语言学范畴拓展为“专业+语言”交融学习的课程,将英语的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为此,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概括为:“立足于专业,服务于专业”,即把专业英语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岗位需求相结合,课程内容立足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专业英语的学习促进专业知识的提升,服务于专业岗位的技术发展。

二、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上述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团队依据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标准的开发→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资料的开发→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反馈的流程进行课程开发。

课程团队按照课程开发流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编写完成全套工学结合教学资料,配套设计相应的教学环境,对每个学习情境进行具体的教学组织设计,并对教学组织各环节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整体思考、整体开发、整体组织和整体实施。本文重点介绍教学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

本课程主要为轨道交通类毕业生从事引进机车的驾驶、调试及检修等工作提供专业英语的识读基础乃至口语对话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回顾已学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夯实专业英语基础,使毕业生能够通读专业英文资料,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并详细了解技术信息,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满足该专业学生与国外同行的技术交流需要,为接轨国际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技术合作日益频繁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始终作为先进技术的驾驭者。

四、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我们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电力机车的驾驶与检修为蓝本,结合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真实的工作内容为载体,构建了4个学习情境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

情境1:机车总体技术资料的翻译,通过翻译某机车的英文版总体技术资料这一任务,达到机车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识读能力、机车英文专业技术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目标,8课时。

情境2:机车用进口小电器产品样本的识读,通过阅读进口继电器/接触器产品样本和浏览英文产品网站这2个任务,达到继电器、接触器类专业词汇的识读能力和与外方产品销售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的培养目标,8课时。

情境3:机车英文调试界面的识读,通过在英文模拟调试界面下完成机车的试验调试工作这一任务,实现调试界面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识读能力、专业缩略词的识读能力的培养目标,8课时。

情境4:机车用高压电器原版技术资料的翻译,通过翻译受电弓/主断路器原版英文技术资料这一任务,达到进口零部件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进口零部件英文检修工艺文件的编译能力的培养目标,16课时。

上述4个学习情境是按照专业英语知识逐渐加深、专业英语能力逐渐加深的顺序进行安排,“专业+英语”的理念贯穿始终,且以“寓教于乐”为课程内容设计的最高原则。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完成上述各项任务的过程,希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所学的专业英语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学即用”的良性循环过程中自主学习,不断成长。

五、结束语

上述由这5个任务构成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大量课程实施后总结不足、不断改进后获得的较合理的、易于实施的方案。课程团队已经针对上述教学内容,完成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及教学资料的准备,这些内容将在后面的文章与大家共享。

作者已于2008年开始对《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探,之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课程于2009年立项为学院精品课程,2013年立项为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每年的课程教学中,作者都在进行着改革的实施与探索,课程已分别在司乘083班、城轨091班、司乘102班、司乘111班、检修121、122班,2013级兰州地铁订单班及司乘143班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实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交通导向开发 篇3

1.1 慢行交通相关概念

所谓慢行交通, 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 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 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1995年的《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中, 明确提出中国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 而不是车辆的移动。应当根据各种交通方式运送人和物的效率来分配道路空间的优先使用权。确切地说, 就是为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提供优先。这可以看作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理念的高度概括。

1.2 国内慢行交通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 为应对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 城市道路的新建, 改造进行的如火如荼。许多城市热衷于兴建快速路、主干路, 不断去满足机动车交通的需求, 同时压缩自行车和步行道路, 以牺牲步行、自行车出行等慢行者的通行权, 来迎合机动车出行需求。作为各种出行方式中最具灵活性和最具活力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其生存空间正被逐渐蚕食, 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借助私家车辆完成出行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对人的吸引不断下降, 城市生活因交通方式的变化而缺乏活力和健康的特质。

目前, 中国许多城市还尚未形成完善的自行车、步行道路系统, 造成自行车、行人无路可走, 只能与机动车相互争抢道路, 互相干扰, 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机非混行的交通安全问题。如图1所示, 图1 (1) 为深圳市和平路至工业路转弯处未设人行道造成人车混行的危险情形;图1 (2) 为近日网上议论火热的“郑州最窄人行道”, 由于施工单位挤占人行道, 使人行道只能容一人贴墙通行, 行人通行只能在机动车快车道通行。

我国道路建设中诸如此类忽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案例不在少数。建设慢行城市, 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必不可少, 对于行人、自行车的重视程度也一定要提高, “以车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应该逐步转变。

当然, 除了以上的不足, 我们也应该看到, 近几年,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以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慢行交通系统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国内许多城市开始编制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慢行交通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成为国内近年来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又一研究重点。在这样的氛围下, 我国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乐观的。

1.3 国外慢行交通现状

与我国的慢行交通发展状况相比,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慢行交通发展的重视程度很高, 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 很早之前便开始着手规划, 建设。下面以丹麦为例进行简述。

丹麦政府十分鼓励居民骑自行车出行。自行车成了丹麦人出行的第一选择, 整个国家人口不过500多万, 自行车拥有量就有400多万辆。与国内多数民众还停留在车 (机动车) 是人的“门脸”的初级认知阶段不同, 丹麦许多议员、内阁部长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丹麦政府修建了很多自行车专用车道, 其宽敞程度足以和机动车道媲美。首都哥本哈根更是建成长达350公里贯穿全城的自行车专行道, 通过交通管制, 确保自行车道在早晚交通高峰很少遇到红灯, 最高时速可达20公里。除此之外, 城市中很多地方还建有自行车停车场, 在地铁站口、商场酒店附近甚至政府机关门前都有专用自行车“停车位”。有些自行车停车场, 甚至还是双层停车位。而在这些自行车停车场, 通常都是禁止汽车停放的。最重要的是, 所有自行车停车场全部免费。此外, 地铁和轻轨车厢上, 都有为自行车存放设计的专门空间 (图2) , 方便携带自行车乘车的乘客。图2 (1) 为丹麦每条街道上都有的自行车道, 个别路段还配有自行车流量监测器, 图中红色数字表示当天已有717辆自行车通过该路段, 蓝色数字表示自流量监测器开始使用后已有1492779辆自行车通过该路段;图2 (2) 为地铁车厢中为自行车存放设计的专门空间。

由此观之, 丹麦人对于慢行交通, 绿色出行的重视程度可谓达到了极致, 在称赞的同时, 对比我国发展慢行交通的情况, 不得不承认我们同这些国家的差距相当巨大。当然, 由于人口规模、土地面积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很多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国外慢行交通建设中人与城市和谐交融, 绿色出行的理念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2 建设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意义

结合发达国家的交通发展历程, 以及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的发展现状分析, 解决交通问题, 应该系统地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作用, 单一类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只会带来更大的交通流量和更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

在当今机动车数量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下,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要在不影响城市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前提下, 通过改善市民的慢行出行环境、优化市民出行方式的结构、提升接驳城市公交系统的能力, 促使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运转效率得到整体的提升。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方式中的重要环节。步行交通在短距离出行、末段交通和换乘交通中, 起着重要作用。自行车交通则在中短距离出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慢行交通提供了一个慢速和安静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 能让人充分地感受城市生活的格调, 城市不再是一个快速过道, 而是宜居的家园。快与慢的多元交通方式的有机结合, 对城市发展会带来积极影响。对于城市交通来说, 因地制宜形成快速道路系统、常速道路系统、自行车道路系统、步行系统等配套合理的分层次综合道路系统, 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让居民有机会根据出行需求合理地选择交通工具, 发挥不同交通方式各自的优势, 交通系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3 人性化的城市慢行交通探讨

交通的人性化, 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谈论却没有很好解决的话题。慢行城市, 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较之我国现在“以车为本”的建设理念的确是通过给予行人、自行车更多的空间尺度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然而既然要以人为本, 我们就不应该仅仅着眼于解决“有无”的问题, 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中我们更应该将以人为本, 人性化的理念最大化的体现。因此慢行交通的人性化设计不单单是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的拓宽, 还需要从系统上、功能上进行恢复与完善, 这样才能使慢行交通空间的使用者体验到城市给予他们的尊重, 从而提升慢行交通空间的吸引力。

慢行交通人性化的体现, 应从城市慢行交通的各个领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1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慢行交通空间内的无障碍设施主要是为了保证老人、儿童、残疾人及其他出行有障碍者户外活动的安全、自主、顺利进行而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视觉障碍辅助设施的布设。以盲道布设为例, 应尽量保证盲道的连续性, 以直线布置为佳, 避免不必要的转折。还应确保树木, 市政设施不会占用盲道位置, 在台阶, 有起伏的路段应有明显提示信号。

信号交叉口红绿灯应设有倒计时语音装置, 确保盲人准确判断周围信息。

肢体障碍辅助设施的布设。级数较少的楼梯旁边应设有坡道, 级数较多的楼梯应设有无障碍电梯或升降平台等无障碍装置。

以上都是关注行动不便人士的基本人性化设计, 应该保证得到实现与满足。

3.2 步行道人性化设计

在以人为本的慢行城市规划理念中, 步行道的设计可谓至关重要, 体现人性化不仅仅是拓宽步行道那么简单, 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步行道空间尺度的选择。步行道过于宽敞会导致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 也不利于行人对于城市生活的直观感知;过于狭窄也不利于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因此把握步行道空间尺度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如经济发展因素、交通量因素、行人的心理因素等。

步行道铺装的选择。步行道的铺装是直接决定步行道美观程度, 以及影响行人心情的最主要因素。步行道铺装应使行人感到美观、惬意, 还应与周围建筑格调相适应。铺装材质上, 考虑经济性的同时, 如果该处常年降水, 则应选择透水性好的铺装材质;如果该处儿童活动比较频繁, 则应选择较为柔软的铺装材质。诸如此类的因素都应进行考虑。

步行道上其他附属设施的设置。步行道上不仅应该有美观的铺装, 供人们驻足休息的设施也必不可少, 这些设施布设在什么位置, 以何种方式布设, 布设何种设施才能既满足行人驻足休息时舒适性的需求, 同时也能很好的与街道风格相融合, 做到视觉上的美观, 给予行人心理上的和谐感受, 这些因素都应考虑在内。此外, 街道上的井盖、标志牌、灯光照明系统等设施也应透露出更多的人文气息, 同时应从行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各种情况下的实用性, 兼具美观、和谐的考虑。

3.3 自行车交通人性化设计

自行车交通是慢行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关于自行车交通的人性化设计, 不仅体现在自行车道设计方面, 还体现在公共自行车站点布置设计方面。

自行车道人性化设计。以“自行车王国”丹麦为例, 首都哥本哈根的交通基础设施充分体现了自行车交通优先的原则。在T字形路口, 铺设卵石路面, 提醒司机在拐弯时注意骑车者;在有台阶的地方, 旁边都会有专供自行车上下坡铺有减速金属条的斜坡;交叉口有自行车专用的交通信号标识, 交通高峰期自行车优先通行;在很多商场外面, 在有机动车停车位的地方, 都设有自行车停放处。哥本哈根还实行“绿色波浪”计划:在交通高峰期, 通过对交通灯的控制, 能让骑车者以平均时速20.3公里一路绿灯, 快速通行。据悉, 丹麦政府在建设自行车道时甚至考虑到了骑行时迎风和背风的影响, 并进行了设计、建设的相关优化。人性化程度之高让我们为之感慨。图3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最近建成的自行车快速路, 横卧于水面上的车道给骑行者提供了愉悦的景观视野, 自行车道还与各购物中心主要出入口直接相连, 实用、美观、便捷, 处处都体现着人性化的理念。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设对于慢行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自行车站点的人性化布设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

(1) 成网成系原则。租赁点的设置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出行规律, 沿主要期望线, 主要出行生成点、吸引点、公共交通换乘点等成片成网布置。强调主要公建、办公区、旅游区、公交枢纽、地铁站点与各居住聚集区的有机衔接, 使日常通勤与休闲娱乐更加便捷。

(2) 方便换乘原则。租赁点靠近市民短距离出行的起止点, 包括公交 (含BRT) 枢纽、地铁站点、公共停车场、行政办公中心、商业娱乐中心、公园、旅游区以及居住区周边。

(3) 因地制宜原则。租赁点位置的选取考虑地块的实际情况, 不影响地块开发。

(4) 景观协调原则。公共自行车租赁设施的设计契合周边景观环境, 凸显城市特色。

(5) 远近结合原则。依据使用者数量选择区域核心租赁点优先布局, 周边的小型租赁点分批实施。

除此之外, 各站点应该布置多少自行车, 才能既保证市民的随到随用还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收费标准都应该仔细考量。

以丹麦为例:在首都哥本哈根, 市中心大约有150处免费自行车出租点, 费用全部由商家提供, 不需要花纳税人的钱, 商家也得以在自行车架上替自己打广告。任何人将20克郎硬币 (约合20元人民币) 放进车链上的孔眼内, 便可以使用公共自行车, 用完再将自行车锁在任何一个存车处, 即可取出硬币。此外丹麦的有偿自行车出租业也很发达, 租车点同样遍布市区各主要街道, 租车费用也很合理, 每天40到60克郎。据一项12小时为区间的调查, 一台公共脚踏车平均闲置的时间只有8分钟, 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4 结束语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对于我国当今城市交通现状而言不应该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 而到了应该逐步付诸实施的时候。我国现今所处的交通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十几年前所处的情况相似, 既大肆修建快速路, 拓宽城市机动车道。而这些发达国家如今都在大力倡导公共交通出行, 慢行交通。我们可否转变观念, 不再是一味的跟随, 从现在起逐步建设慢行交通系统, 打造“以行人为本”的城市。进一步的, 既然要打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凸显人性化交通, 那么起步较晚的我们, 是否可以将人性化做的更加极致呢?要知道人口众多不是我们忽视人性化的理由, 反而是我们更应该重视以人为本的基础。真正的人性化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 细节的关注, 全局的规划。但对于当下的中国最需要的应该是观念上的转变, 我们可否不再追求那些工程界的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 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这些对于每一个国人的意义似乎都没有真正人性化的关怀来的更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李晔.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A].城市规划学刊, 2008, 52 (3) :78-81.

[2]李婷婷.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0.

[3]曾佳.城市慢行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 2013.

[4]常超凡.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李伟.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政策 (2002-2016) [J].北京规划建设, 2004, 18 (2) :46-51.

[6]陆化普, 张永波, 刘庆楠.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J].城市交通, 2009, 11 (6) :53-58.

[7]Jan Genl.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作过程;课程设置;学习领域

【分类号】F590-4

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满足学生生涯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联系起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建构了以实践导向理论、理论实践一体化、工作与知识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突破了以往所倡导的“理论、实践两条线,理论够用就行”的简单命题,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截然不同,它是强调在实践情景中通过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其课程开发的理念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立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核心理念是要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2.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

在企业实践中,不同职位、教育背景和经验者从事的工作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其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即可分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反馈”6个阶段。这就是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著名的6阶段模型。

课程设置要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适应一线岗位的需要。

3.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构建。

“能力”一词有着较为广泛的含义,它是指一种与具体职业岗位相关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它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技能(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与该职业相关的行为规范、情感信念)。此外,还包括一些被认为是每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即核心技能或称之为通用技能。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关键能力是指对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关键能力,就容易实现职业转行和劳动变换,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近年来,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相继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在职业教育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通常,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等。

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

4.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 要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要体现地区经济特点,兼顾先进性、典型性、通用性,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

教学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全部教学过程、重视能力的培养的特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和三个转换。

1.三个阶段: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教育市场供给情况等,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确定所设置专业的方向和内涵。

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框架,解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途径。需要依托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建设和运行平台,使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与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綜合职业能力。

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其基本思路是由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工作任务”导出相关的“教学分析”,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典型工作任务是岗位职业活动的内容,来源于企业实际,是指职业岗位中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关联的一个个具有自身工作流程的工作,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工作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学习情境。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简述为“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分析——学习情境”。(图1)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的作用,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找出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编制“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以表格形式详细列出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然后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工作过程来制定行动领域及职业能力域。然后,按照职业的特征,根据工作过程完整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下设计学习情境,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3.三个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根本,以行动体系为依托,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如下图所示:

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是在一定工作要求条件下通过工作过程实现的,因此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归结于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对人的“职业行为”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认为,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到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就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工作过程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

工作领域(行动领域)是指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关联的任务集合。行动领域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平台,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应该有利于完成这些行动情境中的任务,对指向当今和未来实践的行动领域进行教育反思与处理,就产生了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有用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系统化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应该更多地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由于每人构建知识框架结构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能将自己构建的知识结构和联想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留有自己的思维和考虑的时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体系是一种强调在实践情境中通过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设计与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重组和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養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1.李勤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和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交通导向开发 篇5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食品技术专业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行动导向教育理念为依据,阐述了中职学校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实施步骤以及实践过程的体会。

关键词:中职教育;食品技术专业;行动导向;课程开发

“行动导向”译自德语“Handlungsorientierung”,英语称之为“Action Oriented”,其核心理念是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德国经过30多年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证明了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作为国外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近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界也被广泛提及。中职教育的特殊属性和当代我国中职教育的阔步发展使得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笔者认为,要在中职专业教学中贯彻实施“行动导向”教育教学方法,开发“行动导向”专业课程是关键之一。

一、食品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食品技术专业是集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以及食品机械维修与保养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性强的专业。该专业通过近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已经初步实现了专业课程领域上的模块化和综合化,如肉制品、水产品加工模块课程,乳制品、饮料加工模块课程,焙烤食品加工模块课程,食品理化检验检测模块课程等,这些专业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多层次、多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在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该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该专业基本课程体系是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为依据建构的,仍旧采用职业学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即将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含实践课),其课程开设的顺序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实训课),该课程体系按学科体系设计,强调的是知识的逻辑顺序,忽略了技术的独立性,致使学校培养学生的课程目标与学生从事本专业职业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的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学生“学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学过”,虽拿到毕业证书但无法顺利就业。

第二,该专业部分核心课程中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总课时比例不合理,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课程设置与就业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跟不上食品行业对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紧密。

二、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针对食品技术专业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在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中,以工作任务课程化为总的设计思路。具体表现为:

第一,食品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和学生个性发展。其中,社会需求是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前提,现代以经验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是食品技术课程开发的基础,学生的个性发展是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纽带。第二,认真进行食品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确定适应学生的多层次发展的需求和基本教学要求的核心课程,突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第三,以学校现有的基本设施、必需的装备和专业工作任务为基础,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规范。第四,以核心工作任务训练为基础,建构工作任务核心课程的内容,以便有利于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的实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三、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步骤

根据“行动导向”教育理念,食品技术课程可分为公共文化课和专业课两类。专业课的开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对实际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二是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三是将职业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处理;四是进行职业化课程设计。通过以上步骤,实现课程设计职业化,职业设计工作化,工作设计过程化,过程设计具体化以及具体设计科学化。

例如,以食品技术专业为例,公共文化课包括:数学、语文、英语以及人文知识等,其作用是培养具有社会文化底蕴的完整的人,突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差异,由于该类课程以掌握知识和培养一般能力为主,因此仍可采用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专业课包括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通用设备、食品贮藏技术、食品常规检测技术以及食品法规等,其作用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因此应突出实践,以实际的典型工作环境为课程教学情景。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程的开发,因此本次课程开发的突破点在于专业课程的开发,即如何建构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适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现状的课程体系。下面,笔者以我校食品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研究开发过程为例进行阐述。

(一)仔细分析现状,确定专业方向。

根据劳动力市场、行业专家以及企业需求的调研,我校在合理分析食品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DACUM表)的基础上,确定三年制中职学校食品技术专业的主要专门化方向为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检验检测,然后再根据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分析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确定专门化方向必须达到的职业资格。例如,食品检测检测专门化的学生必须达到食品检验工(中级)或食品质量检验员(五级)或《食品质量检验员》(微生物四级)或《食品质量检验员》(理化四级)。相关的训练项目有:测定食品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以及重金属;使用分析仪器;采集、稀释以及均质样品;选择培养基;增殖培养微生物;微生物分离纯化;判断菌落;查MPN表;判别致病菌;致病菌生化鉴定;记录原始数据;出具检验报告等。

(二)积极开展探索,开发课程体系规范。

由于课程体系规范的开发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课程体系的开发需要分步执行。我校根据确定的食品技术专业专门化方向和工作任务,探索开发食品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规范。食品技术专业主要工作任务为筛选食品原料,操作常用的食品机械设备,检验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各类食品等。因此,我校在课程体系规范开发实践过程中,初步形成一个共识:“行动导向”课程是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线索,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合理选择和组织理论知识,通过工作样本来评价学习结果的实践导向课程,即该类校本教材编写的模式为:单元目标→工作任务(项目)→相关技术实践知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拓展理论知识→练习→学习结果评价。

(三)探索开发“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以“检验产品质量”工作任务为例,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知道并能操作食品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以及微生物检验法。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为:课堂设计→布置任务→分组查找有关资料→分组操作→结果报告→小组谈论和比较分析→课堂讨论和整体评价。

(四)以学生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行动导向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的评价也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行动导向课程需将课程评价的指标和方式贯穿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一个过程。我校在开发食品技术“行动导向”课程过程中,对各个工作任务制定评定细则,它包括学生资料查询、参与积极性、成果展示效果、团队合作以及任务完成的多少等几个方面,在评定时坚持遵循鼓励为主的原则,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四、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

“行动导向”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核心是选择合理的工作任务。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但由于目前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均存在缺陷,因此笔者认为适合于职业学校教学的工作任务课程不宜过大,不宜过分追求完善,而是可以是真实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模拟的工作任务。相关课程开发的关键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好工作任务的合理分解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体制。

工作任务课程化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每个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共同协作,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体制。

(三)遵循工作实践规律,寻求相应策略。

行动导向课程是以具体的各个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实施教学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工作实践的特定规律。一般应以四个学时为一个单元(部分工作任务可能学时更长),这就需要教务部门能适应这种变化,寻求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邦祥. 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 职教论坛,2006,(1).

[2]陈曦萌.“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沿革及内涵[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邱礼平.食品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标准研究[R].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

上一篇:大众民主下一篇:大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