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2024-09-07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共12篇)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1

一、课例背景

翻转课堂是新兴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在课外进行知识的传授, 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带来了教学理念上的变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通过课外自主完成作业和课堂合作交流, 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 突破学习的疑难点, 获得个性化的收获和成长。

翻转课堂成为国内教育信息化热点[1], 广泛在学校中实施展开, 但较多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中,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如何应用这一模式还没有统一的见解。本文就是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心理课程, 以《认识自我》一课为例, 看两者相结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二、教学实录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共一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和技能上, 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觉察到自我的独特性, 从而全面认识自我;过程和方法上, 学会自我评价和获取他人评价的过程, 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 学生能够接纳自己, 产生正确的自我认识的积极情感体验, 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重点是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积极地悦纳自我。

(一) 课前观看微视频

制作认识自我的PPT课件, 并用软件camtasia studio 8汉化版录制时长7分钟的微视频, 主要讲解自我的概念和认识自我的三种方法, 要求学生回家用电脑观看, 并把视频观看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详细记录下来。观看完毕,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作业: (1) 一篇一百字以内的自我介绍; (2) 收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写在收集表内。

(二) 导入新课

师:观看了昨天的微视频, 谁能回顾一下认识自我有哪三种方法?

生:自我评价、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评价、他人评价。

师:很好!只有掌握了认识自我的方法, 我们才能拨开迷雾见天日, 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三种方法, 同时解决大家的学习疑惑。

(三) 活动一:猜猜他 (她) 是谁

活动规则:教师将所有学生的自我介绍放进纸箱, 并随机抽取一张读出来, 要求自我介绍的作者不动声色, 让其余学生猜一猜自我介绍描写的是哪位同学。通过活动检验学生自我评价是否精确。

师:有的同学写的自我介绍刚一读出来, 就被猜出是谁了, 让老师来采访一下这些同学, 都用了哪些小窍门, 让自己容易被猜出来。 (学生回答出“实事求是, 不夸大”“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尤其是优点”“缺点也能不回避, 勇敢坦露”等微课中提到的自我评价要点, 并且创造性地提出“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所经历的事件来说明”的观点。)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些小窍门是不是似曾相识?

学生纷纷指出这些小窍门基本都是微课中提到的。

师:很开心大家学会了这些方法来认识自我, 尤其是有些同学还提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籍”与我们分享, 更值得表扬!

(四) 活动二:人外有人

活动规则:小组内轮流说出与成员相比, 自己的差别在哪里。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与他人比较的结果?

生:与小明相比, 虽然我学习成绩比他好, 但他更热爱劳动, 每次打扫卫生都很认真…… (每组选学生代表发言。)

师:看来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可见自我评价虽然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 但是若不知人外有人, 有时候自己也难免成为井底之蛙。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怎样才能使与他人作比较的结果更准确、客观呢? (小组讨论, 讨论完毕, 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学生汇报的观点涵盖了微课所学知识:“在比较对象上,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 不能排斥任何人”“在比较内容上, 既要找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地方, 又要找出自己比别人落后的地方”“在比较方法上, 要多渠道获取他人信息, 保证可比性”。不仅如此, 学生还创造性地提出与他人比较要避免的两个倾向:骄傲自满, 只拿自己强项与人相比;自卑无助, 只拿自己的弱点与人相比。教师将两个倾向纳入板书。

师:很高兴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信大家熟练掌握了与他人作比较的方法, 能够取人所长, 补己之短。

(五) 活动三:花落谁家

活动规则:击鼓传花, 花落哪位学生手上, 就要说出自己收集到的他人评价, 看一看是谁说出的评价以及评价的具体内容。全班学生认真聆听, 如果觉得收集到的他人评价与本人相符, 就举手表示赞同, 超过全班人数的一半以上就代表收集成功。

师:有些同学是高票通过啊, 看来收集到的他人评价很准确, 能说一说用了哪些方法去收集这些评价么?

学生回答出“收集父母、老师、同伴等这些亲密他人的评价”“多收集几条他人评价, 综合分析之后再加以表述”等观点, 这些都是微课中所提到的。

师:还有谁能分享自己的方法?

生:诚恳请对方写下包含优缺点的评价, 找准收集他人评价的时机…… (这些方法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

师:同学们分享的方法都非常好, 有的同学收到他人评价后很惊喜, 发现了不一样的自我, 可见自我认识除了自己主动评价自我、与他人比较以外, 还需要接收来自他人的信息, 避免自以为是。那么在收集他人评价时你们遇到了哪些困惑呢?请把遇到的困惑先在小组内讨论合作解决, 如果小组内得不到解决, 请把问题放在全班中探讨, 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教师察看讨论结果, 发现普遍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普遍遇到的难题是遇到他人负面评价时心情很难受, 觉得与自我评价有落差, 不知该如何处理。老师也觉察到了这个问题, 从同学们交上来的他人评价表中挑选了几条负面评价, 让我们来看一看。 (展示负面评价:妈妈说我真笨, 每次考试都那么粗心大意、班长说我上课总是爱说话, 破坏课堂纪律……)

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他人的负面评价呢? (小组讨论, 探讨解决方法, 讨论完毕, 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加以概括总结, 当堂生成如下意见: (1) 多收集来自父母、教师、同伴的评价, 并结合自身情况, 综合考量自己行为, 判别负面评价是否正确。 (2) 客观分析负面评价, 如果评价的正确, 就虚心接受, 努力改正;如果评价的不正确, 就调整自己的心态, 以更出色的表现面对“流言蜚语”, 让负面评价化于无形。

(六) 暖心结语

师:自我认识的三种方法一个都不能少, 希望同学们充满信心, 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 发挥自己的长处, 不断取得进步!

三、课程反思

(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课程容量

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 就已经学习了知识点, 并通过布置的作业, 自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将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外, 这是传统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并且录制的微视频能够反复观看, 延伸课程学习的时空, 促进学生时刻注意调节自我心理。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课程的创生

传统课堂容易导致照本宣科, 按部就班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 课程内容现场动态生成, 学生能够不拘泥于微视频已有的知识点, 还能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引导, 提炼学生观点, 并纳入课程内容,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生命意义、实现自我超越的空间。[2]

(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体验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重在体验性, 促进学生获得心灵感悟,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 体验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传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般采用“先体验后了解”的教学模式, 即先加强情感体验, 再转变认知, 这样, 学生往往会不清楚课程的主要内容, 被教师“牵着走”。引入翻转课堂后, 采用“先了解后体验”的教学模式, 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模式由“自下而上”翻转为“自上而下”, 这就揭开了心理课程的神秘面纱, 学生了解课程知识后会更有针对性地完成体验环节, 使心理调节更有目的性。本课通过活动训练学生认识自我的三种方法, 所有活动设计来源与学生作业和学生具体情况, 非常真实, 每个活动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 学生面对活动情景能够激活脑中关于微视频已经学习的知识点的记忆, 促进内心体验, 有所感悟, 实现知识的迁移, 懂得如何在具体情境中应用这些方法。

(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心理自助意识的培养

个体有意识地自我调整是心理问题调适的前提,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 就实现了“助人自助”这一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通过翻转课堂特有的合作学习方式, 遇到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教师引导”这一流程, 而不是教师一开始就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强加转变, 锻炼了学生自我调适心理问题的本领。

(五)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是在课前要注意录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微视频, 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确保知识学习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二是教师平时要加强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储备, 在课堂中还能充分运用教育机智, 灵活指导答疑解惑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三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思索, 例如哪些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适合用来翻转, 怎样对学生课前作业提供反馈指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道路上仍须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 管珏琪, 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 2015 (6) .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 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7) .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2

摘要: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创新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即在现有的客观环境下转变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从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到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转变,关注对象从少数问题学生到所有学生的转变,授课方式从满堂灌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变,从课堂主渠道唯一途径向第一课堂理论传授、实践教学团体辅导和依托协会开展心理活动三个课堂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转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积极心理学倡导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更要发现学生自身的正能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环境的控制感。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目前,辽宁各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从16学时到32学时不等,以合班大课教学为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绝大多数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一些体验式活动由于时间有限,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开展,大部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没有得到挖掘和提升。

2.问题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即使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不适合。学生有对号入座的可能,特别关注自己的消极行为,忽视自己的优势,夸大自己的症状,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忌讳。

二、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1.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将心理健康内容与积极心理学内容有机融合,分为4个模块、12个子项目。

(1)模块一: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高职院校实施积极人际关系的教育提供了范式,可细分为4个子项目。项目1: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项目2: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项目3:网络中的交往;项目4:异性交往。

(2)模块二:积极自我。

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核心。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自我的理论为提升学生积极的自我形象提供了依据和可实践的模式,可细分为4个子项目。项目1:接纳自我;项目2:增强自信;项目3:感悟幸福;项目4:生命的意义。

(3)模块三:积极情绪。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关于情绪能力的学习必不可少,可将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情绪的理念教给学生,对培养其识别、转化、调整情绪能力十分重要,可细分为2个子项目。项目1:积极情绪;项目2:乐观和希望。

(4)模块四:积极应对。

积极应对既是一种理论倡导,也是一种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的.心理品质既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工作能力的积累与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可细分为2个子项目。项目1:意志的力量;项目2:感恩磨难——逆风飞扬。

2.优化教学设计

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领悟成长的幸福。四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可分为12个子项目,其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一致的。通过暖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即贴近的,不受学生人数、空间限制的体验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分享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心理情景剧等手段传授心理学知识,引领学生提升;再次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成长。

3.开展以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

根据教学计划撰写团体活动讲义,团体活动由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团体辅导师。团体活动的内容根据教学主题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在团体中成长,另一方面为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服务。

4.依托心理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社团是笔者学院人数最多的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例如,“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沙龙、心理剧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5.创新考核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成绩评定应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

参考文献:

[1]林晓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

[2]戴吉,戴嘉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3]吴佩杰,宋凤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3).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3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中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政策的改革,中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而中职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本人、家庭有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所以,通过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来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生的生源特点与心理特点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普遍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学困生”,特别是实行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以及国家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后,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影响巨大。同时,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生巨大转变,人际关系敏感,需要克服自卑心理、厌学情绪,面对社会、家庭异样的眼光以及残酷的就业压力。另外,由于他们尚未形成自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要提倡的健康概念是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依托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通常关注到的只是心理不健康的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关于学校教育与训练的观点:“当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时,训练就是病态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关心的问题,联系紧密的话题。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所教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所关心的心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箭不虚发,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1)适应性教育;(2)自我意识教育;(3)挫折教育;(4)情绪情感教育;(5)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6)学习心理教育;(7)生命教育;(8)人际交往教育;(9)择业心理教育。

三、增加灵活多样的活动环节,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单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教学活动要发挥其发展学生的功能,就必须借助主体参与这一有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增加相应的互动环节,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便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增强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节心理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心理困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小品表演、辩论、角色扮演、心理剧、心理测验、自我白描、心理电影欣赏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将客观知识与主观体验相结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印象更加深刻。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针对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人际交往、竞争合作、情绪控制、意志责任、心灵成长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团队成员的互动交流,帮助个体获得成长和适应。同时,在进行团体辅导时,会发现个别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

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自信、消除自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

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素质较高的专业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否则可能导致误诊、误导、误人子弟。心理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要培养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能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自我开放技术,经常使用“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类问题”“我以前也这样想过、做过”“如果我是你,我也许会这样做”等语言。通过这些语言,学生会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师生进一步建立信任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与此同时,学生身上存在的焦虑、紧张、自卑、不信任等消极面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二)注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是不可能强迫它喝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加入各种活动与体验时,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因此,教师要始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传授知识,而且本身也能起到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境,主动参与课堂,自觉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当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时要给予积极引导,充分肯定并欣赏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成就感。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课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进,将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付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之探讨[J].学园,2013(2):86-87.

[2](美)约翰·杜威.赵样用等译.学校与社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李瑞.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理论创新,2013(1):3.

[4]周琢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D].东南大学,2007.

[5]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4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1.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这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这是正确的, 但又不能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 但也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主体和主导应相得益彰, 不可颠倒, 也不能偏废, 应辩证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2.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课堂教学内容决定课堂教学的形式, 讲授式、探究式、讨论式等不同方式的选择,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我们现在倡导要由过去的传授式、注入式教学转向以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式为主, 但并不是不要讲授式。讲授式最适宜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 而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则是其力所不及, 探究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培养主动精神, 而打基础则是它的不足。

3. 互动和调控的关系。

“互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和课堂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要求课堂教学做到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强调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 以及小组学习等, 但教师的主动调控作用不可替代。否则, 课堂就成了形式化的互动, 缺少主动性的互动, 达成度较低的乱动, 变成了形散而神散的课堂, 课堂的效率就会下降。

4.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理想的课堂教学, 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的预设, 能够避免教学陷入无序、低效的状态, 保证了教学的引导性、方向性, 使得教学井然有序;教学过程中的生成, 避免教学趋向单一化、模式化, 使得教学内容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 让教学过程不断峰回路转、风光无限。总之, 教师在教学时, 要坚持精心预设、动态生成。这里有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1. 精心设计课内活动, 在启疑激趣中接受心理训练。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条件, 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根据这一点,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 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的活动, 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受,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亲自去体验, 积极地探索、寻求答案。

2. 有效组织专题活动, 在自主选择中实现自我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 在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者, 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就所教的知识点,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研究专题, 在一定时间内搜集、整理材料, 形成自己的成果, 从中增长知识, 提高心理水平, 这样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开放环境中提高心理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问或社会调查, 可获得最直接的第二手的资料, 给学生的感触也就最深刻。因此, 我在讲“良好的性格为人生增光添彩”时, 首先明确告诉学生, 性格与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 人的性格特征代表个人的能力, 预示着未来的贡献;接着对学生未来职业去向进行调查;然后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走出学校, 根据自己向往的职业, 进行相关人物访谈。学生通过对相关职业人士的访谈, 了解到这一职业特别需要何种性格的人及其原因, 从而懂得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性。返校后, 让他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交流, 并将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科学分析与全面认识, 自拟出培养良好性格计划, 塑造和优化自己的性格。

三、关于体验式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 求真务实, 要注意组织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在体验式教学中, 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印证、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 因此, 活动不能只注重形式, 沦落为表演, 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认识世界, 找到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生活热点的结合点, 精心设计, 周密部署, 从而“促进学生情意状态、认知结构和功能的改组、重组和发展”。

2. 相互尊重, 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

心理品质课对于教师来说讲倾听、是引导、是真诚协助学生成长;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是内心转变。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教学过程中, “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定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 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 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在加工中学会创造, 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 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3. 与时俱进, 要注意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心理品质课采用体验法教学, 政治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 而是更为关键了, 在体验法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科学的预见、精心的设计、透彻的分析和耐心地点拔, 因此, 体验法教学的实施, 对政治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这就更需要教师能做到于时俱进。

4. 教无定法, 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的整合。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5

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

王炳炳

教师

联系方式***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那么什么是幸福?如何做有幸福感的教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多年来,教师一直被尊为春蚕、红烛、太阳,然而这赞美的背后,教师的青灯黄卷,似乎离幸福很远。在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中,教师远离了创新;过重的工作负荷下,教师丧失了激情;如影随形的精神压力,让教师身心疲惫。然而教育的过程须使学生获得幸福。“人通过劳动把他的目的、观念实现在劳动产品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象,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了”,马克思的话启示我们,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存在于我们劳动生活过程中,并通过过程显示出来。因此,我认为要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只要我们用激情、爱心、智慧、感恩和追求对待教育工作与生活,就会发现,我们过着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满怀激情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只有用自己旺盛的生命之火,才能点燃学生那旺盛的生命之火;教师只有以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才能唤醒学生那充沛的生命激情;教师只有以自己远大的生命理想,才能培植出学生那远大而辉煌的生命理想;教师只有用高雅的人格才能熏陶;才能浸润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师只有拥有了激情,才能更好地把学习的快乐传播给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才会让教育教学演奏出一首首流畅、和谐、动人的乐章。

二、满怀爱心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在于为人师表......师爱是教育的核心”。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关爱、信任、鼓励、认可、高期望环境之中,他就会自信、自强、自立。拥有爱心的教师会从学生的调皮中看到童趣, 从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受灵魂的律动,会为每个孩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老师会从学生点滴的进步中感受自我价值实现,毕业时、多年后,学生一句谢谢老师的真诚的问候,教师诠释了幸福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教育也就要少一些功利,实现了其根本的价值与功能。

三、满怀智慧

当我们的心灵被分数禁锢,当我们的灵魂被成绩束缚,很多教师便在挣扎,更在迷茫与痛苦。幸福的教师,要满怀智慧。怎样才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最清晰地掌握方法,怎样使学生的记忆力提升,怎样让学生学会做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是的,如果我们用心地研究,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丰富学科素养的智慧教师,教育的道路会轻松许多。

四、满怀感恩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个人都只能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合作和讨论,可以使我们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观点,增进我们的友谊。我们的成长,是因为有团队很多人对我们的帮助与指导。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我们成熟的时候,把所有的知识、能力与经验无私地与其他老师交流研讨。因为水涨才能船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的也是自己。满怀感恩,我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承接,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感动,懂得了回报。用微笑去对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朋友,对待困难。与学校、与学生共同成长,在他人的微笑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幸福便油然而生。

五、满怀追求

以色列有句出自《圣经》的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面包只能给我们带来物质享受,学习则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享受。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墙上的格言“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与追求”。蝴蝶效应、青蛙现象......自然界的现象昭示着一个朴素真理:人生境界的高低在于八小时之外追求。颜回针对物欲横流、人心逐利的社会弊端提出了这样的幸福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于漪老师曾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堂课一辈子,一辈子一堂课。”陶行知先生认为:“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自身学而不厌,是学生最直接、最直观、最鲜明的教育素材。“业精于勤”,学习是一种精神的探索和漫游,它可以帮助我们采摘美丽的知识之花,帮助我们撷取璀璨的智慧之果;学习又是艰苦的,它需要我们付出汗水和心血,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学习与工作有了契合点时,“振衣千仞岗,濯足万古流”的生涯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6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87-02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职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其心理素质有效、直接的方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但陈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心理特征发展的需求。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操守以及对课程体系的科学认识。但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相当比例的任课教师是由德育工作者兼任,如某高职院校8000多在校生,任课教师7人中专任教师却只占2人。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任教技能,兼职教师只能凭工作经验进行教学。

(二)教材内容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多年来连续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授课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同时,很多教材过于强调知识认知而导致实用性欠佳。很多院校的教材不分年级,不但缺乏开放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样被弱化。

(三)课程的实践性与针对性不强

很多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学理论课程等同起来,过多地向学生灌输定义和概念,导致学生很难去感悟和实践,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和要学习的心理知识不一样。比如,对大一新生来说,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心理断乳和适应新的环境,而对于大四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解决的则是情感、升学和就业等问题,可见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值得注意的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从本校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遵循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背景学生间的心理需求差异,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总结当前的教学方式不难发现,其主要授课方式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不但手法单一,信息的流动也十分单向,学生实践、团辅活动等仍然较少。虽然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PPT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但并没有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要点与思路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旨在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认知能力的课程,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是这门课程的两大要点。通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树立起心理危机防御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该课程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综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第二,它是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不在于促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而在于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实现其身心健康成长;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多样等特点,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具体来说,一是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出发,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使其更加科学、实用;二是立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加强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1.明确课程定位。高职院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对学生都具有特定的培养功能,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特定课程开设前,应首先明确自身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在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一直存在两种策略取向,即学科教学取向和课程教学取向。其中学科教学取向更为普遍,在这种取向下,教师只需向学生灌输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就可以视为达成了教学任务,不强调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体悟,只要求它们掌握相关知识。而在课程教育取向中,教师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以此为出发点明确课程定位,找到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这一取向下,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2.明确教学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涵盖了认知、情感和技能三方面。首先,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这要求教师从授课、实践、活动、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心领神会;其次,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技能,引导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遭遇情绪低落和挫折时,要能够自行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修复。

(二)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1.细致筛选教材。除了教材中稳定的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地挖掘课程资源,推动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首先,要细致筛选课程教材。教材中应包含稳定、成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活动,同时要确保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之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结构的形成。其次,还应从教材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出发,针对性地选择出供学生课外学习的参考资料,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尽可能解决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各高职院校开发符合本校实情的校本教材。

2.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网络中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等。首先,要加强网络使用指导,使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对此,可将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网站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或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按专题归类,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可通过博客、微信等平台把学生的课内外作业、活动过程和总结等成果展示出来,在充实网络教学资源的同时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3.拓展实践活动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较为突出,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实践活动渠道,加强其技能训练。具体来说:一是可以与地方心理卫生机构建立教学合作关系,组织见习活动;二是开设朋辈聊天室、心理辅导室和学生心理热线,及时向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援助;三是借助实习基地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各类心理辅导活动。此外,充分利用好高校自身及其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发掘更多地方性学习资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保障。

(三)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组织形式

1.以模拟训练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模拟训练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按照科学的方法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可以深化教学效果、增强体悟能力,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模拟训练开始前,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理清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步骤等。在观看完教学视频或教学示范后视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先进行内容讨论,再通过角色扮演来展开训练。通过系统的模拟训练,学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以案例评析的方式突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怎样衡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最直接也最根本的方式是看学生能否将课堂上所学所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这个考察标准来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借助案例点明理论的精要,就显得极为必要。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印有具体案例的资料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写出读后感。课堂上再结合案例剖析其中要点,询问学生读后的体会,为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增添生动、形象的色彩,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的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在咨询实践中遇到的案例拿出来分享,同时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类社会性心理咨询服务中遇到的案例和大家一起交流,活跃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3.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提高课堂讨论质量。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是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课前充分不准备,课堂交流的效果就会不理想,学生们再踊跃地参与也往往是无用功。所以,有必要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带动教学的有序进行。每个学期初,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和重难点设计成研究单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小组开展主题单元的讨论。然后,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针对性地指导各小组做好讨论准备,组织课堂讨论,做好讨论记录,引导全体学生对问题的焦点进行论述。最后据此撰写总结报告,上传网络共享平台供大家参阅、借鉴。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了,课堂活跃度也提高了。从现有的实践情况来看,只要处理得当,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新时期的高职生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境、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实践和拓展教学方法,多管齐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玉琼.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发挥机制探微——基于“五三四二一”模式的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曾玉衡.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的构建与践行——经济管理学院“心协之家”七年探索之路[J].亚太教育,2015(24)

[3]李虹霞.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4)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微 篇7

然而, 研究显示, 7人左右的群体在采取行动时效率最高, 个体在小群体中表现更好;最有效的团队规模不超过十人。所以, 无论是运用团体辅导式还是突出活动体验式的教学, 在人数较少、教学时间较充分的条件下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 目前我国学校的教学单元多以大班存在。“视野与文化”研究推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覆盖范围不超过25名学生, 教师站在讲台上的视觉控制宽度小于10人, 视觉纵深小于10排, 综合推算, 50-100人即可称为大班。人数多, 无疑很难有效完成活动任务。况且, 在大班条件下, 教师们最常用、最习惯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式[4], 于是, 在班级学生人数多、课时不充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环境下, 很难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感受、体验与分享, 教学问题表现为:1.老师无暇顾及多数个体, 课堂纪律难以掌控;2.不少学生无法实质性参与活动, 只能当观众或听众;3.自我探索时, 难以与周围人建立起信任感, 人际互动减少;4. 活动和体验往往随堂进行, 没有时间充分地分享讨论, 活动形式大于内容;5. 活动与体验的主题多来自于教师的假设和构思, 教学案例和情境创设都是教师主导的, 难以切实反映学生的需要, 有教师自说自话的倾向;6.由于课时有限, 理论点拨不足, 学生的感受难以深化为感悟, 只能“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不利于学生实现心理自助。

本研究在大班条件下创立学生工作坊, 将学生分成小的团队, 并以这些团队为听课与活动主体, 自主设置学习与活动的问题、解决问题、展现解决问题的成果, 以体现学生的需要, 锻炼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成长, 让更多学生受益。

一、学生工作坊的可行性与主要工作

工作坊 (workshop) , 也称专题研习工作坊, 源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实践教学模式, 诞生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 (StaatlicheBauhaus, 1919-1937) 。王雪华 (2011) 认为, “工作坊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 通常由10~20名成员组成一个小团体, 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持人为核心, 成员在其指导之下, 通过活动、讲座、短时演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的组织模式”。黄越 (2011) 认为, 工作坊是由数人共同参与的场域与过程, 且让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 并一起讨论如何推动方案的执行, 甚至可以实际行动, 这种“聚会”与“一系列的过程”, 就是工作坊的活动内容。可见, 工作坊教学趋向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国外将工作坊用于各层次教学中, 并形成清晰的实施体系。如学生的“读写训练工作坊”分成两部分:10~15分钟的小课程和30分钟的工作坊实践。小课程部分侧重于理论, 结构如下:引出联系点→提出教学点→呈现示范点→鼓励参与点→布置任务点。工作坊实践部分是学生们操作实践任务, 教师则在课堂上巡视, 个别交谈、个别辅导。最后, 教师用学生完成的优秀作品为例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分享, 工作坊教学结束。我国学者也尝试把它用于教师培训、英语教学、音乐教育、市场营销、心理培训中。

1.学生工作坊的可行性

如上所述, 工作坊教学通常是在一个课堂上既完成理论教学又实现工作坊操作, 但这在大班条件下很难实施。本研究创新其为学生工作坊教学, 即以学生工作坊为平台进行教学, 同时理论教学与工作坊活动相对独立进行。学生工作坊教学被界定为既是一个学生在一起学习讨论、实践操作、分享体验的学习小组, 又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它是空间概念 (教室或相应活动场所) 、组织机构 (学习小组) 和教学过程 (工作坊活动的准备与展示) 的综合体。

郑碧波等将工作坊模式用于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效果良好。本研究与郑碧波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1. 学生工作坊活动的设计者和主持人是受教学生, 而非任课教师, 突出了问题来自学生、解决方案来自学生、获益回归学生, 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水平。2.学生工作坊教学的重点是工作坊建构、活动演练及活动展示, 这本身就是学生进行体验和提升能力的过程, 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隐性教学作用。3.学生工作坊的主要“工作”在课外, 课堂呈现的是浓缩了的工作成果, 以体现学生的心理面貌, 这充分利用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心理感悟能力与课外活动时间, 学生工作坊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尤其适宜初中以上的学生。

2.学生工作坊的主要内容

第一, 成立学生工作坊。按照教师的建议, 学生们根据个人兴趣或所存在的心理困惑, 自主组合成6-12人的团队, 教师可酌情协调各坊人员, 尽可能使各坊男女比例相当、目标一致, 并发放工作坊成长记录袋。

第二, 确立学生工作坊主题。学生工作坊成立后, 各坊成员参考任课教师所列专题菜单, 并可自行添加, 确定本工作坊活动主题。供学生参考的工作坊主题有:“抗挫耐压工作坊”、“人际交往工作坊”、“我的情绪工作坊”、“青春之惑工作坊”、“珍爱生命工作坊”、“正能量工作坊”、“快乐学生工作坊”等等。

第三, 进行学生工作坊课外“工作”。根据所选主题, 每个学生工作坊选取现实生活或自身出现的典型心理案例, 进行课外资料查阅、调研、讨论, 并转化为可以呈现的视听“作品”, 比如多媒体课件讲述、调研报告、心理剧等。工作期间, 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与反馈。

第四, 展示学生工作坊工作成果。课外工作后, 每个学生工作坊再回到课堂上, 将所准备的“作品”成果进行展示, 并带动全班其它工作坊成员参与、体验与操作, 实现课堂互动, 完成教学过程。

第五, 反思学生工作坊工作。坊主对当天的展示与互动活动进行反馈, 之后, 各位坊员完成书面成长报告, 内容包括个人在工作坊中的角色、任务、投入、感悟、成长、遗憾和建议。坊主完成工作坊小结, 总结从工作坊成立到实现目标各阶段的工作、困惑及解决方案。

二、学生工作坊教学的主要步骤

学生工作坊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 学生工作坊教学导入 (课堂) 。第一次授课, 教师进行学生工作坊教学的介绍与动员, 便于学生理解与配合。之后, 学生自愿结合, 形成学生工作坊, 进行组织建设。同时, 根据教师提供的工作坊活动菜单选择或自拟工作坊主题, 为课外工作坊活动做准备。

第二, 专题理论教学 (课堂) 。学生工作坊团队建构完成后, 各坊成员集中而坐, 以教师为主导在大班中进行理论讲述, 学生则主要以个体存在的形式完成课堂上的听课、讨论、体验等教学内容。专题授课内容可以包括自我认知与完善、人际交往、应对压力、情绪管理、性的困惑、学业发展与规划等。

第三, 学生工作坊活动 (课外) 。每一个理论教学后, 在坊主的带领下, 坊内成员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编写剧本、编排多媒体、表演排练等过程, 完成工作坊活动内容, 教师进行课外指导。

第四, 学生工作坊“作品”验收 (课堂) 。各工作坊将课外“工作”的“作品”展示出来, 引导和带动课堂。展示的环节可分为:问题的提出→情景再现→现场互动→教师点评→工作坊反馈。展示的手段可以综合多媒体课件、角色扮演、情景剧、辩论等方式, 也可以进行团体辅导, 其它各坊学生要倾听、共情与表达。

第五, 学生工作坊服务 (课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甚至在课程结束后, 学生仍然可以以学生工作坊为团队进行课外活动, 用心理学知识服务校园, 实现学以致用。

第六, 学生工作坊总结与评价 (课堂与课外) 。结课时, 坊员填写课程收获及个人成长报告, 坊主完成工作总结。

其中第四个步骤———学生工作坊“作品”验收是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检验, 也体现了他们对相关理论的理解, 还是教师发现问题、弥补理论教学不足的契机。在此过程中, 还可以发现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进行个体咨询。所以, 这个亮相在学生工作坊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 也是整个工作坊教学的关键。

三、学生工作坊教学评述

学生工作坊教学的思路与王海英等所调研的最佳教学———诱导式教学一致, 但又没有局限于课堂内, 而是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它浓缩了团体辅导的暖身活动、创设情境、自我探索、团体内部互动诸环节, 将分享、领悟与促成行动放在课外;将展示、点评与升华留给了课堂, 联接了课堂内外, 也联接了理论与实践。学生工作坊教学先以学科理论为线索, 再以学生体验与自主活动为载体, 将学生的问题与生活融入到理论的普遍性中, 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融合。学生工作坊的运用,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深受学生喜爱, 尤其是“作品”验收环节, 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学习智慧与参与乐趣, 还使课堂成为一个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乐园”。

教学效果显示, 学生工作坊教学具有如下特色。第一, 化整为零。每个大班形成若干个小的工作坊单位, 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第二, 组织稳定。每个工作坊人员相对固定, 有自己的坊名、主题、坊主及角色分工, 增加了学生的责任心与坊内的人际互动。第三, 行动统一。每个工作坊成员上课时集中而坐、共同讨论, 既节省了考勤时间又增加了彼此的亲密感, 下课后统一活动, 共同准备工作坊活动, 利于工作坊目标的完成。第四, 过程评价。每个工作坊都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记录整个团队和个人在工作中的任务、贡献及成长, 引导坊员对学习和活动过程的投入。第五, 课堂延伸。为了完成工作坊主题, 各工作坊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准备, 增加了彼此的交往, 还可以以工作坊为团队, 进行校园心理服务, 引导坊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扩展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第六, 师生共赢。各工作坊在课外准备时, 要与老师协商, 将活动的内容反馈给老师, 这样也为老师做理论点评留有了思考时间, 保证了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第七, “作品”展示。各工作坊都有一次在课堂上将活动作品进行展示的机会, 带动课堂教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优势所在, 在大班中创立学生工作坊教学,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首先表现在它的双主体性上。双主体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参与”和“发展”, 这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灵魂, 也是连结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其次, 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工作坊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框架, 以专题为学习单元, 以学生真实生活为教学素材, 实现了知识与生活、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综合。再次, 借助与丰富了学生的经验性。工作坊注重通过学生经验的获得与重构来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但又能显示出个体差异, 既有预防性又有发展性, 它融合了学科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授课方式, 既有显性课程明确的陈述性知识与体验式活动, 也有隐性课程的环境熏陶与人际感染。这种模式不仅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 也比团队辅导式课程及活动课程更加整合与开放。

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优势, 然而在大班教学下, 学生参与机会少、体验浅、主动性不足。本研究以学生工作坊为平台, 将大班学生化整为零, 并通过学生工作坊将课堂内外联系起来, 突破了教学的时空观, 突显了教学的双主体作用, 加强了学生的体验与活动, 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大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工作坊,双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王海英, 成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20) .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8

一、教学质量

谈到教学, 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讲授、互动提问、师生讨论以及指导学生完成有关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 而教学质量主要就是针对这些教学活动而言的。心理健康课的讲授, 主要包括介绍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概念,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自我, 发展自我;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表现;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心理咨询, 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学习生活状态。通过课程教学, 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

QAIT教学模式指出, 当教学质量较高时, 这就意味着所呈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 有趣的, 并且也易于记忆和运用。决定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是有意义的。心理健康课应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和问题解决需要, 贴近学生生活,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

二、教学的适宜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遇到的难度较大的情况莫过于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架构、技能使用和学习技巧方法上, 可能都存在着差异。而学生的多元化就要求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适宜教学。

在心理健康课上涉及到的学生个体差异, 可能更多的涉及到了学生个性特征的不同;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文化理念、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学生自身的能力的不同。所以, 教学内容的设定和讲解, 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 了解自我的基础上, 发展和完善自我, 从整体讲授个体引导的视角,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调控能力。

教学的适宜水平还在于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掌握情况, 技能运用情况等, 进而能够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 使其快慢适中。作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师, 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通过课堂互动, 师生提问,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使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操作中, 真正理解知识和技能。

三、激励

QAIT教学模式认为, 要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向学生展示课程所获得的知识对于课后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等方式,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种激励既可以来自学生个体的特征, 比如好奇心、学习的积极态度等, 也可以来自于教师所给予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奖励。

作为心理健康课教师, 一方面要以有条理的, 有组织的方式来呈现心理健康知识信息,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所讲授的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吸引学生, 调动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要将新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与学生的以往经历和生活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通过课堂的演练和课后的实践, 达到需要的满足和自我的提升。

四、时间

QAIT教学模式中的时间, 是指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学习课堂上所呈现的知识和教学材料。课堂上学生可用于学习的时间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计划用于教学的时间和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二是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程内容的时间。这两种时间都会受到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影响。

在心理健康课上, 对于时间的把握确实是一个难点, 学生既抱着轻松的心态来学习, 同时又带着其他知识的压力来听讲, 所以在一些知识传授的环节中,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干扰, 但在案例分析、视频播放和心理测试等教学环节中, 学生的集中性会大大加强。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充分, 安排得当,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尽量避免无关干扰、行为问题和活动之间的转换不当情况, 确保课程的正常有序、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邓红, 毛玉凤.斯莱文有效教学模式的启示—基于硕士研究生一节L课为例[J].经济视角, 2013 (09) .

[2]齐艳娟.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实践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02) .

[3]杨春萍, 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9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将运动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运动上来,通过运动来放松精神。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同时能够对心理健康成长起到提升作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教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身体品质共同发展,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自我意识

中学生正处在发育期,自我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心理变化较大,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随着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性格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虽然比较敏感,但是他们身心还没有发育完全,价值观也还没有完全形成,认识一些事物时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地都会遇到一些困惑,解决不好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中学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从小学的依赖到中学的逐渐独立,从思想幼稚到心理逐渐成熟,这是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不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波动,更谈不上用正确的方法来释放心理压力。这个时期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和周围的同龄人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形成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二、发挥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满足不同的场合和人群的需要。例如:篮球运动包括了跑、跳等多种运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协调性。同时,篮球作为一项团队运动,非常讲究团队的配合和协作,篮球运动可以释放参与者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与人的交流意愿,提升参与者的自信心,建立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团队关系。

跑步也是比较常见的运动项目,在中学体育里,1500米和3000米的慢跑是最常见的长跑形式,长跑运动能够帮助运动者增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肺活量,增强抵抗力。同时,长跑运动还能增强参与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不轻言放弃的精神。50米和100米之类的短跑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而4×100米这种团队竞技运动,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团队的最后成绩,这样的活动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相互鼓励和相互学习中健康成长。

三、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意事项

作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保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同时,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规避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开始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充分的热身能够帮助学生活动筋骨、关节,防止受伤。

中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大,有些学生不太喜欢在课上做运动,集体热身之后,很多学生就会离开运动场,回教室学习或者和同学坐在一起闲聊。这样的体育课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起不到排解消极情绪的作用。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毕业班的学生往往会牺牲体育课来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理压力就很难得到有效释放,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参与体育锻炼,放松心情,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去。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10

经过国外和国内一些高职学校的教学实践,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更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这种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 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教育理念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亚洲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都有类似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某种形式。其中著名的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以英国为代表的“CBET”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 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我国对工学结合亦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省一些高校总结出不少经验和理论。

但是, 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来说, 在理论转化为实践过程中, 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进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将接受新的挑战。

二、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历史并不长, 从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教社政[2005]1号) 至今, 不超过5年。而在这有限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学校发挥自身特点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浙江一所高职院校为例, 该校经过6年多的发展, 在心理健康工作的机构、团队、体制机制、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体系。

该校开设了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 建立了从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到院系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再到班级心理委员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配备了具有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咨询项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利用各种渠道和学生活动,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对浙江杭州一些高职院校的情况调研, 我们发现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个学校的发展都比较迅速, 现有工作水平也能够基本满足在校学生的需求。但是该模式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却往往失去了功能。许多学生的危机事件都发生在企业实习阶段, 无论是从前期辅导、中期支持和后期跟踪上来说, 都存在一个真空的领域。

而通过访谈和调研, 我们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比在校阶段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 更加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校外生活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而带来心理压力徒增。

心理学研究表明, 习惯被打破, 会造成压力。经过2年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已经充分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 而到企业顶岗实习则必然会打破这种状态。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必然带来新的压力的产生, 而对于这种变化大三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往往同样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 轻视、忽视这一变化带来的挑战。学校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和关注也被许多客观因素所局限, 比如部分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问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导致许多指导老师长期脱离企业, 对学生放任自流, 与企业缺乏沟通,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教学辅助部门就更加难以接触和关照到每个学生的情况。

(二) 学校与企业管理模式差异带来的焦虑情绪。

学生来到企业, 经过非常短暂的适应期后, 企业往往会要求学生真刀真枪地投入工作实践, 工作标准严格和工作节奏较快。而在学校学习期间, 教师往往允许学生犯错误, 学习生活节奏也相对比较慢, 这种差异必然带来学生的焦虑情绪。

(三) 同学和竞争对手的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应。

在顶岗实习期间, 同学之间除了合作以外, 竞争企业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冲突将越来越多,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孤军奋战的感觉, 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部分心理健康、人格成熟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处理这种变化, 但部分独立性差、敏感脆弱的学生则容易对社会生活和工作失望, 容易将自己和社会对立起来, 心理上抵触将来的就业, 产生退缩情绪。

(四) 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缺乏解决心理困扰的渠道。

学生在校期间一般来说都能通过一些渠道接触到一些保健和自我调节的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会发挥作用, 保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在校学生往往能得到比较迅速及时的干预, 即使是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也能得到妥善处理。而顶岗实习阶段, 学生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学校心理服务等资源缺乏, 遇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 延误最佳干预治疗的时间, 引起严重的后果。

三、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 前人研究工作相对薄弱, 缺乏可参考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短暂历程中, 虽然新的工作模式和思路层出不穷, 但是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它的发展非常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 与之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目前非常缺乏。

(二) 与本科学校的工作思路类似, 针对性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型人才, 而高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 从学校管理、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其他方面, 均大量借鉴本科学校的工作经验, 甚至照搬照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而目前看来, 高职院校不仅从生源上来说与本科学校存在很大差异, 从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来说这种差异也必须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相对而言本科学校的危机干预任务更加艰巨, 学生出现的问题更为复杂, 而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要侧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培养学习能力和意识, 提高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而目前这种差异并未在教学管理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上体现出来, 亟待改进。

(三) 缺乏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

经过调研, 我们发现在各高职院校均存在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工作资源投入不均匀的情况, 一般表现为对大一新生过分关注, 对大二年级适当关照, 对大三毕业生放任自流。当然, 在大三年级, 学院招生就业相关部门也会对毕业生开展一些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心理的教育, 但不外乎是几次讲座, 缺少系统跟踪和个性化的服务。

而在2+1的教学模式下, 大三年级的学生心理指导和帮助的需求往往最盛。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由此也引发一些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案例一: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 由于竞争和压力以及环境的变化, 在大一阶段曾经已经处理好的心理问题复发, 出现了心慌、厌学、强迫和焦虑等不良反应。但因为无法及时返校接受咨询和帮助, 情况发展迅速, 最终只能回家休养, 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学业和将来的就业。

案例二: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 精神分裂症病发。自己丧失自知力, 且因为同学之间相对分散, 原班级心理委员无法了解到他的情况, 所能接触到的同学和企业员工也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 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最终只得休学。

(四)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比较宽泛。

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与学院教学教务部门缺乏沟通。对企业需求的调研比较少, 日常工作更加注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 而忽视、延后对企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诉求素质的培养。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只是比较一般心理健康常识的灌输, 教育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心理素质训练不足, 很难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干预措施与工作架构探索

(一) 干预措施。

1. 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避忌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 它往往需要深入分析问题, 辩证施治, 我们要从新生入校开始, 重点培养学生企业需求的心理素质, 从新生素质调研中找出学生问题, 查漏补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抓住学生在校关键点, 开展就业心理、压力管理等实用的心理知识培训。打好基础, 建立好完备的危机干预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的完备有利于在顶岗实习阶段发挥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该争取学院领导、院系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对专业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工作, 尤其是顶岗实习期间的指导教师, 通过他们间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建立在外实习心理状况汇报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以班组、地区等为单位, 定期汇报。拓展多渠道交流干预途径, 包括电话、视频、QQ、MSN、E-MAIL等途径, 要求系部心理辅导员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二) 预期的工作架构。

调动和整合学校各个相关部门的资源, 建立起专门针对2+1教学模式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该体系一般来说, 应该包括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处、招生就业部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各院系办公室。

其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资源的总体调度和各项工作总体方针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专业技术支持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团委学生处和院系办公室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完成面向顶岗实习学生具体教学、实践工作的安排与指导, 院系更要担负起组织学生干部、班主任经常性与实习学生联络的工作;招生就业部门负责开展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进行就业心理的研究和辅导;另外, 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机构的力量来补充和完善这一工作体系, 例如成立学生心理部, 借助学生力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并将信息传递到实习期间的学生那里, 通过多种途径, 使实习阶段的学生不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摘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更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 也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地区高职院校的深入调研, 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

[2]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1.

[3]伍棠棣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4]廖哲勋.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

[5]刘映桃.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2) .

[6]周济.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周济部长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6, (04) .

[7]邱旭光.落实《规划》精神, 积极完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7, (09) .

[8]陈继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1) .

[9]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0) .

[10][美]马斯洛著.李文湉译, 林方校.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11][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11

关键词:心理健康;沟通模式;教育教学;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校本研究,要有职教特色,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实际及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有区域特色,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等具体实施,不能闭门造车;要有操作特色,强调应用型研究,注重适合实际操作模式的建构。目前,对于刚起步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认识上提高、行动上启蒙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如何在现有条件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本文将要探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

作为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面对的是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居于中下游位置的群体,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自理能力差,自制意识弱,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较低,疏于管教,甚至放任自流,个别学生甚至是“三差生”(学习差、思想差、纪律差),教育的实施难度较大,而父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未起步,只停留在“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的阶段,更谈不上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就学生心理特点来讲,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渴望理解和认可。

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学生就业较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的实践初探

针对职业教育学生心理特点,为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在研读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特点、学校实际,本着可操作性的原则,探索出适宜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沟通模式。

1.沟通的原则。沟通要求真,要持之以恒,要谨记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目的是为选择最佳教育教学方式寻求依据,更好的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心灵,指导学生做人。

2.沟通条件。要有民主意识,营造浓厚的民主教育氛围;要真心爱学生,用爱的温暖填平鸿沟,催开心灵之花;要有高尚的师德,用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心灵;要激发学生沟通的热情,改变学生被动交流沟通的局面。

3.沟通的要求。要创设沟通的情感氛围,注意语言技巧;要换位思考,选准交流的时机。教师要以理解的态度,宽容的姿态,消除学生怀疑、戒备心理,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相机而行。

4.沟通的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沟通,另一种是直接沟通。

间接沟通:就是指学生与教师通过媒介交流进行沟通教育的方法。如周记、作业等。这种方式适用于全方位的心理沟通,利用周记课,老师让学生针对一周内思想、学习、生活及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实事求是、发扬个性。老师认真批阅,及时了解学生思想脉络,及时发现问题,并用回信方式对学生细心地劝导或妙加指导,在学生和老师之间通过周记建立起感情沟通专线。利用作业的审阅和批改,架起沟通的桥梁。一位学生从不写作业,还把这认为是勇敢、骄傲的资本,就此向同学们吹捧。老师在课前默默地注视这位学生后,转而温和地说:“我很感动,今天的作业全班同学破例无一份未交,谢谢合作!你让我体现到老师的价值。”同学们的眼光一下全盯在这位学生身上,他却奇怪地瞅着老师。今天的课讲得异常生动,下课前说:“这是我上得最成功的一节课,因为我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尊重。别小看一份作业的重量,我认为它是师生间相互尊重的铺路石。”作业发给同学。那位同学也得到了一本,上面的作业是老师写的,批语是:写作业有困难吗?有,找老师帮忙,随叫随到,看到你亲手写的作业将是老师最大的欣慰。此后又经过几次无声的沟通,这个学生慢慢地有了转变。每周周记、天天的作业本成了师生沟通的舞台,这种间接的沟通确实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使师生心心相通,产生心灵的默契,而且使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自我约束力的培养化为柔风细雨,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完善自我。

直接沟通就是指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地沟通,如聊天、谈心等。我班有位学生,性格孤僻,情绪波动大,和同学相处不友善,心里似乎充满仇恨,不相信老师也不相信同学,像一个全身长满刺的小刺猬;有时又躲在操场角落里看傍晚落日,此时又变成一个见落日也要感伤的林黛玉,时时以泪洗面。在和同学聊天了解心雨的情况后,我找她谈心。一进门她却用沉默封闭住自己,用警惕的目光四处观望。我打开录音机放出舒缓的音乐,为其倒了一杯水说:“帮老师一个忙好吗?”她惊诧地望着我,微微点了点头。“老师很孤独,心情不好,陪老师说说话吧。”她注视了我好半天,才小心翼翼地说:“老师也会心情不好?”“老师不也是人吗?哪像你们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浪漫时期,天真活泼,不懂感伤……”没等老师说完,她就很激动地打断了我的话,“那是别人,不是我。”说完便泪如雨下。望着她,我沉默了,递给她一条毛巾,拍拍她的头,坐在她身边,献上了自己的耳朵。原来她有着苦难的经历,从小父母离异,母亲抛弃了她,从此她洗衣、做饭,承担起照料全家的重担。宣泄后她平静下来,我微笑着说:“老师用耳朵和心认真地听了。”“老师我该怎么办?”“换种角度来看过去的苦难吧,对于你,那也许是一笔财富,乐观地去面对生活,首先让自己高兴起来,有人说世上并不缺少爱和美,……”经过多次直接沟通后,这位学生孤独的心灵找到了依托,再加上我及时引导教育,她变得乐观了,学会了与他人相处,情绪也稳定下来,可见沟通教育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说教、训服、压制的教学方法,学校管理难度减轻,学校突发事件明显减少,学生调解、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明显增强。学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心理学知识广泛应用于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这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模式心理健康 篇12

一、激发学生兴趣, 实现新课堂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目标

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 课堂教学目标激发

新的教学理念要树立学会认识、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的教育教学目标, 强化目标意识;要把课程改革的隐性目标“显形”化;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把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把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目标唤起学生的主题意识。例:在短跑教学中 (是学生厌烦教材) , 教师在学习这个教材前设计了一个“逃生游戏”, 全班同学在半径为20米的圆中间站好, 教师一声令下, 要求学生4秒钟内跑出圆圈, 跑不出就意味着有危险。教师利用这种情景教学导出学习快速跑的目的, 使学生明确掌握快速跑方法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 是自己现在和将来生活所需要的一种能力。

2. 审美活动激发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优秀体育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高超技巧, 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体育美的存在和展现。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美、教学过程美、教学语言美、示范动作美及教学场地器材美的创造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判断力、评价能力,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艺术激发

教学艺术是指为了全面育人而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激发、诱导、感染和对教学形式、方法运用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使教学成为师生和谐共创, 情理交融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优美的示范动作、抑扬顿挫的讲解、逼真的手势、清脆的哨声、触觉感知到的保护动作都在立体而艺术地传播教学内容信息和思维情感。在教学中创设进入角色的游戏和比赛使学生心境愉快, 达到快快乐乐出一身汗的效果。

二、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现新课堂模式的关键

1. 变“统练式”为“群练式”, 营造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中, 过分突出技能学习的规范性和统一要求, 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技能教学中一般采用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全班学生同步练习的方式。学生之间没有合作, 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上的交流, 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为了营造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氛围, 首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应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所学技能的特点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分组的方式, 尤其应考虑非正式群体在体育技能学习过程的相互交往作用, 形成学习小组中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共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学习气氛。

2. 变“放羊式”为“牧羊式”,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放羊式”向“牧羊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既改变了传统的“一刀切”模式下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要, 单纯按照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设计教学活动的倾向, 也从根本上否定了“放羊式”教学极端自由主义方式, 肯定了老师在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 突出了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 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有组织地进行课堂交往,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体育文化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 自主意识得到培养, 探究意识与精神得到激发。

3. 变“直接显示式”为“间接显示式”,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教师直接把所学的体育技能以统一的规范通过讲解、示范等形式传授给学生, 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探究能力, 窒息学生的思维, 摧残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看似高效的教学活动, 实则片面地突出了体育技能的学习, 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强化了接受式学习方式。体育教学必须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 使学生在生活的原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理解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向发现式的转化。

三、建立宽松有序的教学氛围是新课堂模式的要求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 淡化教师权威意识, 教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来组织学生提出问题, 处理事情应多从学生实际考虑、诚恳热忱、循循善诱, 严格要求与民主作风相结合, 既要对学生有总要求, 又要允许学生充分发挥个性, 以满足学生求知、求动、求乐的不同欲望。要运用教学技巧及时调控,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 形成一个民主的课堂。同时教学组织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并可按体能、兴趣进行教学分组,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在互帮互助、身心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地学、快乐地学。

上一篇:中职生上网原因下一篇:国有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