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疾病

2024-10-02

心理与疾病(共12篇)

心理与疾病 篇1

随着心理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心理疾病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而且成为目前比较热议的健康问题。一般来说, 治疗心理疾病的办法是采用药物治疗或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手段, 通常治疗费用很高, 而且随着心理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 有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经过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 体育锻炼具有强身健体及其娱乐自始至终的功能, 除此之外, 对于失眠、抑郁、焦虑、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 体育锻炼对抑郁的抵抗效能研究

1.1 体育锻炼是否具有抗抑郁效能

自20世纪初, 人们就开始研究体育锻炼与抑郁之间的关系。1926年, 沃克斯提出体育锻炼是传统治疗已与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他认为, 锻炼会产生频繁的神经刺激, 导致腺体分泌的增加, 从而产生幸福的心境。1967年, 摩根对抑郁症患者、无抑郁症状者和抑郁中等程度者进行研究, 以了解抑郁与身体中脂肪所占比例、反应时、握力和肌肉受耐性之间的关系。他发现, 抑郁症患者只是在肌肉耐受性上低于另外两组, 在其他指标上与另外两组无显著差别。

大量有关身体锻炼和抑郁患者关系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情绪低落, 悲观自卑;脑子反应慢, 记忆力减退;不愿说话, 什么也不愿干。此时,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物质代谢加快, 有利于消除疲劳感, 使愉悦感增强;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思考能力。通过运动, 患者才会去考虑做什么, 怎么做, 帮助其恢复对生活的控制能力。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患者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有利于病情恢复, 预防复发。体育锻炼对抑郁情绪有一定的缓解, 但这不是治疗心理健康的必须的手段, 二者并没有存在确切的因果关系。可以这样说,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症, 要想彻底治愈永不复发, 必须得靠药物治疗。

1.2 锻炼的抗抑郁作用能持续多久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杜克大学医学院研究了156名50岁以上, 患有严重精神抑郁症的男子。将他们分为三组进行试验, 第一组每周运动3次, 每次半小时;第二组只靠药物治疗;第三组药物治疗与锻炼治疗兼顾。16周后, 三组病人的病情都有显著改善, 这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均产生了效果。再过6个月后, 发现运动组抑郁症复发的比例最低, 只有8%, 药物组抑郁症复发率达38%, 药物治疗和锻炼治疗兼顾的小组抑郁症复发率为31%。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布鲁门索指出, 原先是假设两种治疗方法兼顾的小组效果会最显著, 但结果却发现锻炼治疗的效果更持久。这可能是由于锻炼组的病人更为主动, 对病情有“自我掌握感”, 随着病情的改善与锻炼的进行, 形成良性循环的缘故。但研究小组同时也提醒, 不要把体育锻炼看做万灵丹, 因为实验对象不包括严重到有自杀倾向或近乎发疯的病人。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 当经常运动的人中断自己的运动时, 两周后心情就会变得很差。研究发现, 对那些经常进行有规律运动的人来说, 如果一两周不去运动, 心情就会变得更抑郁。该研究包括40名经常进行适量、有规律运动的人, 实验结果显示, 被迫不做运动的“假期时间”并没有为任何人的精力进行了充电;相反, 还让人感觉比以前更糟。

有研究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30min的慢跑和踏级的测试, 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5min、30min和60min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运动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 但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 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 运动结束30min和60min后, 积极情绪增加, 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检验, 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 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 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 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min。

虽然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对锻炼的抗抑郁作用持续时间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但我们发现锻炼确实给抑郁消极的人带来了积极影响, 并对其心血管功能有很大提高, 而且, 在研究开始有有临床性抑郁的病人通过锻炼获得了一定的治疗。

2 体育锻炼对焦虑症状的良好效能

焦虑情绪不仅表现为精神性焦虑, 比如心烦、急躁、胆小害怕等, 还会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心慌、心悸。综上所述, 焦虑情绪是人们惯有的一种心理, 然而过度持久的处于焦虑状态中就会演变成焦虑症, 从而危及到人的心身健康, 只有及时防治, 方可避免危害的进一步加深。

体育锻炼分为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两种, 临床研究发现经常参加有氧运动 (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对人的情绪有9种良好的作用, 其中第一种便是放松精神, 减轻焦虑。哪种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 Morgan (1987年) 做了7个系列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 只有当锻炼强度在最大心率的70%以下, 才可以达到降低焦虑的效果, 太低强度的锻炼对于较低焦虑并没有明显作用。Raglin (1987年) 等人发现, 进行体育锻炼后的2h内焦虑程度会有所降低, 但实验参加者在休息30min后心情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至今为止的30多个关于焦虑的体育锻炼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 只有有氧运动才显示积极的效果。

此外, 还有研究证明, 不论是长期的身体锻炼还是一次性身体活动都可产生良好的情绪效益。长期身体锻炼是指每天或定期参加锻炼活动。而且锻炼持续时间在10个月以上。一次性身体活动是指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的运动活动。有研究显示,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使焦虑程度下降。30min时长的跑步可以使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效地改善, 同时还保持高水平的精力, 仅一次自行车练习便可以让健康或不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更有甚者, 5min的徒步行走也有助于提高心理情绪状态, 缓解焦虑。根据各项研究得出, 不论何种形式或者时长的体育锻炼都对焦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对体育锻炼治疗强迫症作用的研究

目前, 社会竞争愈演愈烈, 大学生面临着就业与继续升学的压力, 高压的校园生活使不少大学生都与强迫症结缘。然而我们国家在如何缓解这一现象的研究很少, 有些学者尝试着将体育锻炼与强迫症结合, 试图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改善强迫症的负面影响。实验表明, 低强度的娱乐性集体运动对于改善学生的强迫症,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维持平和的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者认为, 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安排运动处方, 以游戏和娱乐为主导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强迫症状。另外, 娱乐性的集体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 以淡化强迫症所带来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 为有效治疗强迫症打下基础。

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发现, “多管齐下”治疗手段所产生的效果远好于单一的治疗手段。因此, 虽然目前在体育锻炼对强迫症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很少, 但是在体育锻炼对强迫症的辅助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且在此方面的研究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4 体育锻炼对缓解精神分裂症等的影响

在体育锻炼干预精神分裂症这一方面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大多数只是病例报告或者是不可代表大众的小群体研究, 不具有普遍性, 严谨准确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总之, 就目前的研究表明, 在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改善情绪和提高自尊方面, 体育锻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若想减轻他们思维混乱, 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 有一些学者在体育锻炼和酒精等其他药物的使用方面, 做了初步的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得出的是,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并且增强自我概念;另外一些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在提高患者的节制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

5 结语

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证实, 体育锻炼除了能够有效增进身体健康, 还可以有效地防治心理疾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有助于抑郁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而且不同的锻炼方式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 但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究竟有多大, 尚待实验研究加以证实;即时和长期的体育锻炼都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水平, 而且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程度与年龄和健康状况无关, 但重要的是什么样的锻炼形式能更有效地降低焦虑的程度;研究表明,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个体的睡眠状况, 对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次性失眠、短期失眠、精神症性和心理及生理慢性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体育锻炼干预测试[J].体育与科学, 1998 (2) .

[3]刘彦, 高志清.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概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6 (1) .

心理与疾病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铜川矿务局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的7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名,女47名,年龄13~19岁,平均(16.7±1.25),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的有22例,高中以下的有56例,他们的心理障碍分布如下:精神分裂症的有15例,强迫症的.有5例,焦虑性神经症的有22例,抑郁症的有17例,恐惧症的有5例,社交恐怖症的有14例。所有诊断均由精神科医师做出。为了便于分析青少年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选取了78例健康被试组成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13~19岁,平均(15.8±1.34)岁,两组均自幼与父母共同生活。

1.2 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正常人群和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统一施测。SCL-90共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每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4];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由岳冬梅等人修订,其中有反映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58个项目),反映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57个项目)[5]。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录入和分析。

2 结果

我们分别对两组被试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详见表1~2。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除“敌对”因子外,疾病组在SCL-90其他因子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在“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情感温暖”上,对照组均显著高于疾病组,在父母“惩罚严厉”、“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上疾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揭示出青少年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的父母较多采用“惩罚严厉”、“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较少采用“情感温暖”这种积极的教养方式。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3,6]。父母给予子女情感温暖,就会使子女产生愉悦的情感,会让他们更加的接纳自我,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持有拒绝、控制的态度,会造成子女自卑、焦虑、退缩、过分顺从、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或反社会行为。另外,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和偏爱子女,会使子女形成依赖性人格,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最后,父母给予子女过多的惩罚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而在子女遇到困难时不能给予即使有效的帮助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4 参考文献

[1] 王秋英.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格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5):276.

[2]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6):553.

[3] 蒋 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7(1):72.

[4]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2.

心理与疾病 篇3

有人出现以下疾病信号时,应尽早去看心理医生,最好到专科医院进行咨询或接受治疗。

·忧虑。这一表现相当普遍,表现为工作效率突然下降,自我认识偏差,自卑感强。有的人性格突然发生变化。

·焦虑。被某一问题长期困扰,思虑痛苦不安,百思不得其解者。

·偏执。表现为性格的改变,个性的发展受到压抑。压力过重,精神紧张等。此种表现在大、中、小学校较为普遍。因课业负担过重造成的心理畸形。

·疑病。一些人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常怀疑自己患有疾病,甚至很严重,不认可医院的各种检查结果。有时有幻听、幻嗅的现象,常伴有焦虑、恐惧和不安。

·强迫倾向。自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常伴有焦虑和恐惧。有的表现为重复多次地做某一动作。

·癔症。指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行为不良为特点的儿童疾病。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夜惊、梦呓等。

无论何人,只要出现了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意外事故、心理创伤、人际矛盾的情况下,都应及时求教于心理医生。

急脾气会诱发溃疡病

急脾气或急性子在医学心理学上称为A型性格。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急脾气的主要根源在于个人的性格与气质,多半是属于遗传。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们的紧迫感越来越明显,因此,一些人的脾气越来越大,脾气大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常将“急脾气”或“性子急”当做是性格问题而不加注意。有研究人员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性格(激动型)、B型性格(沉静型)、X型性格(混合型)。具有A型性格的人通常有争强好胜、做事快捷,但缺乏耐心;时间观念强,有紧迫感和对他人有戒备、忌妒等特征。由于A型性格的人遇事易激动,精神易紧张,所以常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使胃酸分泌增高而构成溃疡因素。故A型性格的人群,以消化系统溃疡患病率较高。近年来,A型性格的人群患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者逐渐增多。

脾气急的人应进行性格矫正,树立乐观、开朗、耐心、对人宽厚等性格。遇事冷静沉着,不急躁。

生闷气和赌气是疾病之源

生闷气是十分有害的。在呼吸系统,可引起气促、胸闷、肺腔膨胀,哮喘等疾病;在肝脏,容易使肝郁不舒适、肝气不顺,肝胆不和;在消化系统,气满填胸,不饥不渴,气满于胃,停止蠕动;对心脏,久滞之气体不能排泄体外,会侵入心脏,引起心跳加快;对神经系统,气扰神经可引起失眠;对肾脏,会引起肾衰竭;在泌尿系统,可引起尿急、尿频;在皮肤上,可引起肿胀和神经性皮炎;在内分泌系统,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常生闷气,对健康的影响很大,有碍长寿。

赌气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经常赌气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生理上的健康。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最好发泄出来,找自己的好朋友或亲人倾述一番;养成宽阔的胸怀,一般的事不要往心里放;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让自己闲下来,这样就没有时间生气和赌气了,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爱好。

沮丧症——现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疾病

沮丧症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病态表现。这种病态是由于大脑神经之间的化学信号,即“神经递质”不正常所导致的。其发病的因素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因素。外在原因如生活中的某些不幸。内因方面如生理的某些疾患,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以及某些药物的反应等。

沮丧症的主要症状有如下几方面:在精神上持续忧郁,有烦躁感和空虚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悲观失望,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对生活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不能接受外界的影响,对日常生活无兴趣;严重失眠,行为异常;精力不能集中。记忆力衰退;周身疼痛,平时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哭泣等。

患沮丧症的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人多于老年人。沮丧症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疾病,应及时治疗。

自卑——有害而痛苦的心理

几乎任何一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自卑感:学生时因自己考试成绩落在别人后面而沮丧,年轻时因自己容貌不美、身材不高而烦恼,中年时期因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就不如他人而苦闷……这些都包含了自卑心理在其中。就连那些外表上看来很成功,颇受众人羡慕的人,有时也难免受到自卑心理的困扰。还有人陷入过分的自卑中,常常表现为:畏缩胆小,瞻前顾后,或争强好胜,忌妒心强;有时也表现得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

怎样才能摆脱自卑的阴影呢?

·树立可行目标。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是哪些,自己的愿望是什么,为实现这些愿望自己愿意并且能够付出的代价有多大……生活中,人们总是不断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反省自己,即“自知之明”。可以说,自知之明的程度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成熟的程度。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为自己确立适当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获得才智和阅历,也能够点点滴滴地培养起自信之花。

·尊重他人,建立交往。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往往也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他们常常执著于个人奋斗,忽略了同他人的交往。其实,尊重和关心他人,分享他人的喜悦与烦恼,继而反省自身,是从狭隘的自卑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

·公平地看待人生的价值。曾有一位青年诉说他的烦恼:大学时他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在某著名的科研部门做科研工作,虽说薪金菲薄,但在工作中也自得一番乐趣。但后来,很多当初不如自己的同学,下海的下海,出国的出国,都“发”起来了。对比之下,他失去了往昔的优越感,心理上出现强烈的不平衡。

其实,像这种觉得别人“不如自己”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也许别人考试不如自己分高,但在别的方面却很可能超过自己,各有其长。比如有的人做事有魄力,善于抓住机会,有的人善于与各类人打交道等等,人为地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有失偏颇。在社会中,人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人都能各得其所,人人也都有自己的不如意事。最重要的是,人人都有自己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潜力,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卑了。

(摘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从头到脚疾病自查》 主编:高山英)

浅析青少年心理疾病与家庭 篇4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疾病,治疗

青春期是指从11、12岁到14、15岁, 这3年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初中生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 其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展, 但相对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平稳, 由此而造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 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病人, 男20例, 女30例, 年龄11~18岁, 平均14.5岁。患病时间2~3年, 平均15个月, 全部病例符合以下条件: (1) 患病者均在8周以上; (2) 其各心理疾病均为唯一病症; (3) 没有其他身体疾病或身体缺陷。

2 结果

2.1 诊断

通过一段时间全面咨询。以上病例确诊抑郁轻度20例, 抑郁重度7例, 神经性厌食症9例, 恐惧症4例, 自闭症3例, 焦虑症5例, 多动症1例, 条件尿频1例。

2.2 治疗及结果

病例1:抑郁症轻度 (有人要抢我的东西) , 小燕是一名中学生。很小的时候她还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 深得父母、亲戚、老师及同学的喜欢, 就在刚升入初三的时候, 一切都变了。在她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不知什么原因就被送到了外地姑姑家, 直至要升初三时才被接回家。当她到家时, 家中还有另一个小她5、6岁的女孩, 妈妈对她说那是她的亲妹妹。后来她才听说就在她走的第2年妈妈又生了一个女孩。从此以后, 小燕就完全变了, 不愿和别人说话, 也不愿主动和父母沟通情感。而且慢慢的, 她很恨别人碰自己的东西, 甚至会大发雷庭。她说:“觉得别人会夺走我的东西, 所以讨厌他们碰我的东西”。

案例分析:小燕把自己东西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这只说明她的内心极度恐惧, 因为她觉得妹妹的突然降临抢走了她的父爱母爱, 虽然她自己没意识到, 但也许埋在心里的感情在慢慢的转移到了她周围的物品上, 恨别人拿甚至碰她的东西, 害怕再一次失去的恐惧。经过长时间的治疗, 小燕慢慢走出阴影, 试着去接纳别人。

病例2:恐惧症 (我感觉自己很麻木) , 一位父亲离开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当时女儿只有1岁。母亲因此感到非常无助, 她徘徊于绝望、冷漠和对孩子过度操心之间对于小女孩来说母亲总是喜怒无常的。7年之后父亲出现了, 小女孩很开心, 因为父亲回到了她的身边, 带她去郊游并且送给她礼物。一天父亲把她从学校接出来并与她一起开车去了树林, 在树林里, 父亲猥亵了女孩, 小女孩顺从了他。回家路上父亲对她说, 他永远不能再见她了。从此小女孩再也没有见过她的父亲。10多年来她未向任何人说起比事。由于害臊和怕没有人相信她。成为少女的她汹酒又吸毒。她开心的事是:“先挑逗男人, 让其上钩”, 然后再拒绝他们。她用这种方式挑逗了她最要好的女友的男友, 使他追到了她的寓所, 当他强行与她发生关系时, 她觉得十分麻木。“我可以把烟头摁在皮肤上没感觉。我不知道, 我的身体起于哪里又止于哪里。”她最要好的女友从其男友那儿得知那件事后, 第2天从8层高楼上跳了下来, 立刻就死了。几天之后这位少女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 只是偶然被人发现送进了医院, 幸免于难, 出院后她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遭强奸的孩子不仅要忍受可怕的失信和羞耻感, 还得承担乱伦的过错而难以自拔。那些遭强奸的人在对道德观、正义和别人的信任感上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儿童生来完全信任父母, 对父母寄予了所有的爱, 希望和钦佩之情。因此,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是一生的。以上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后, 心理疾病得到了治愈或明显的缓解。

3 讨论

心理疾病现已慢慢潜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中,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 造成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大, 心理承受力也越来越脆弱, 心理健康与否已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等。因此, 就需要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多参加一些须自己放松, 释放压力的活动, 多去效外散心, 亲近大自然, 或找一些适合自己缓解压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4]祝蓓里.青年期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5]陈英和.儿青少年儿童心理与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生出版社.

心理与疾病 篇5

《破译疾病密码》:疾病背后的潜意识心理

(一)潜意识是仁慈的,又是冷酷的潜意识是仁慈的,又是冷酷的。它是保佑你的“神灵”,又是惩罚你的“神灵”。潜意识与整个人类的潜意识相通时,与宇宙的意念场相通时,就更表现出“神灵”的神灵。它保佑你,又惩罚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执行裁判。人类开始越来越敬畏它。究其实,我们相信,这神灵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它可以知道一切、制造一切。它不仅可以制造疾病,也可以制造事故。各种自我过失性事故,都是潜意识假你之手制造的。切菜时怎么会失手切伤手指?在车床旁怎样会操作失误伤了自己?都是潜意识无意而有意地暗中在支使着你。

人在心理异常时,不是常常失手打碎杯盘碗碟吗?各种自我过失性事故,都是如此性质的。不仅如此,就连那些非自我过失造成的事故,也是你的“神灵”所为。譬如,车祸;譬如,飞机失事;譬如,轮船失事;如此等等。包括你遭到火灾,被地震砸伤,中毒,误饮有毒食品,等等。这你不能理解了吧?你会说,那不是我的所为啊。那不是潜意识能假手于我制造的呀!那么,让我告诉你:潜意识是具有某种预测能力的。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保佑”你避免这一切灾害;然而,又可能不保佑你避免其中某个灾害。神灵的这种“选择”,就是一种裁判。

所以,它有时鬼使神差地使你躲过了灾难,例如,你刚要乘飞机去外地,但是,路上交通堵塞,或汽车出了故障,使你误了起飞时间,结果,那架飞机遇到了空难。有时候,它又鬼使神差地使你“撞上”灾害。你明明要从那条路上走,一时心血来潮,改走这条路,正好遇到桥梁坍塌,你便掉到河中。神灵由此让人感到它的存在,让人类敬畏。

(二)生理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生理上的疾病是由心理造成的。可以说,绝大部分病都有心理原因。但是,中医用中药治疗,似乎完全是作用于生理的,结果却把很多心理原因造成的疾病治好了,为什么?因为心理、生理是相互联系的,是相互转化的。心理的原因可以导致生理疾病,很多生理疾病可以从心理入手治疗,这是事物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生理的变化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的变化。更详细说,在疾病分析中,有几个相联系的因素要并列出来:一,表层心理;二,深层心理,即潜意识;三,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四,生理疾病。

这四个因素是相连的。可以综合入手,实施治疗。也可以只从表层心理入手。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或用催眠,从潜意识入手。也可以从提取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入手。还可以直接用一般医疗手段,吃药、打针、按摩、针灸、理疗,直接从生理疾病入手。

就疾病学而言,如何搞清楚心理、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疾病的心理、生理两方面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影响生理,心理原因导致生理疾病,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情绪对生理的影响。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惊伤胆,恐伤肾,就是此类。除此,人的一切情绪对生理都有特定的影响:烦恼,不安,歉疚,羞辱,紧张,焦灼、苦闷,抑郁,惆怅,忐忑……

二,理智思维也对生理有着特定的影响。有条有理的思维,逻辑混乱的思维,自由放松的思维,紧张拘束的思维,对生理都有不同的影响。

三,意志对生理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四,性格对生理的影响。性格原是心理中比较稳定的东西,它对生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五,潜意识对生理的影响。神经症中的癔病是最典型的。

六,潜意识几乎参与了绝大多数疾病,成为其原因。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二)体察身心之间的联系

凡是思想中有不通的地方,往往会反映为生理的不通。一个人遇到发愁的事,马上会愁眉苦脸,皱着额头。不要以为这时只有脸在发愁,你的整个身体都在发皱。脸上的肌肉放松,表情放松,全身的肌肉都是放松的。生命是个相互联系的物质,脸的不同部位与身体的不同器官是相联系的。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一根头发就可检测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中医的耳针则通过对耳部的针灸,达到治疗全身的目的。

当一个人的脸在发皱时,不仅身体会发皱,五脏六腑也在发皱。什么叫“提心吊胆”,什么叫“胆战心惊”,什么叫“心平气和”,不要只把它们作为一般的形容词,这是一种状态。当一个人恐惧时,不光脸上是恐惧的表情,他的脏腑也在恐惧,所谓“胆战心惊”。当一个人心态祥和的时候,不光是脸的表情安详,他的身体同样是“心平气和”的。要体察身心之间的联系。

(三)生病的需要和好处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原因压入潜意识后,竟经过曲折的途径,最后表现为生理的疾病,如瘫痪、口吃、面部抽搐、胸肋胀痛、某些心脏病、消化系统病等等很多病症。当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理病因去除后,生理上的病症很快就好了。癔病的例子就说明:癔病几乎包含了绝大多数疾病的奥秘。人类绝大多数疾病都是与心理、潜意识相关的。只是人们还远未认识到这一点。人在社会生活中,每日不知有多少紧张、忧虑、压力、愤怒、疚愧、不安、烦躁、苦闷、恐惧、惊怯、无聊、仇恨、嫉妒、懊恼……这些心理因素,最终都累积转化为生理状况了。

绝大多数疾病(除外伤、中毒等),都有心理原因。再加上种种环境因素,你有生病的需要;你有生病的好处;你有生病的自我心理暗示;你就自然、必然要生病了。这绝不是开玩笑,而是非常深刻的思想。许多病都是在“需要”时生的,心理的需要,应付环境的需要。而这需要往往与生病的“好处”相联系。人生病又总是与不自觉的自我心理暗示相联系。一个被世俗生活中千种牵挂、执著纠缠的人,万念交心,不得清静,怎么会不得病呢?

(四)不要“自造病相”

我们曾反复讲过潜意识是如何制造疾病的。现在用更简洁的说法,即是“造病象”。或说“造病相”。要健康,首先是不要“自造病相”。你可能不理解,愕然了。我却要说,人的疾病,在相当大的意义上是自造病相的结果。能悟到这一点,将终身受用。人不仅“自造病相”,还“自造疲劳相”,“自造苦相”。一个人若善于自我分析的话,可以审视到,你的疲劳,无论是脸色的疲劳,身体的疲劳,精神的疲劳,在相当程度上是“自造疲劳相”的结果。它与你的劳动支出并不成正比。当你做不愿做的事情时,当你伺候你不心甘情愿伺候的人时,当你的劳动有勉强、畏难、厌烦等心理时,你是很容易疲劳的。你会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在制造疲劳相。

你每天不自觉地造各种病相,疲劳相,苦相,你不病吗?你不衰老吗?林黛玉就是自造病相的典型。她是自造病相而死的。人要大度,大超脱,这样就无病。“我不病,谁能病我?”如果你有悟性,为什么不可以“自造健康相”?为什么不可以“自造年轻相”?不是在理智上给一个健康年轻的意念就行了,而是要深入到潜意识中,修炼、培育出这样的潜意识。它不是制造你的病相、疲劳相,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制造你的健康相、年轻相。

(五)潜意识与疾病

我们已经认识到疾病同潜意识紧密相关,催眠中的指令能控制人的生理是我们理解潜意识控制生理的钥匙。一切身心疾病都有潜意识的原因,甚至可以说,许多的疾病其原因盖在潜意识。潜意识致病的规律:梦一般的语言逻辑。“释病”如同释梦。潜意识致病的逻辑,是隐喻的逻辑,是“语言游戏”的逻辑。

彻底说,连外伤、中毒等“意外事故”也是有潜意识原因的。甚至可以“夸大”说,也是由潜意识造成的。潜意识原有预感避灾的能力,但是它“有意”不这样做。而且,它还可能“有意”制造伤害自己的事故。潜意识既然能通过身心疾病,甚至通过“事故”对人进行自惩,那么因果报应、因果病也就可以解释了。人的许多疾病,包括外伤、中毒等事故,都是由潜意识“有意”造成的。

心理疾病的成因对策与预防 篇6

与当年相比,有关心理健康的舆论环境已经大大改变。很多城市人,特别是高知识阶层已经不讳言自己的心理疾病。戴着面具,甚至以真面目出现在镜头前,讲述自己心理疾病的勇士也涌现出不少。而大凡一个离奇社会事件发生,人们也往往会议论“当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 作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机构,许多城市的综合医院都开设有心理科,非医学系统的心理咨询也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 然而谈得多不等于谈得准。一些媒体语焉不详,一些商业机构故意夸大,搞得心理疾病这个词人们听得越多,越感觉神秘莫测。到底什么是心理疾病?它的成因是什么?未病时如何预防?已病时如何解决?

目前列入心理疾病名单的现象已经有一百多种,笔者无法一一介绍,只是在本文里概括一下心理疾病的成因、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心理活动不管正常还是病态,必然有它的生理因和社会因。一般人感觉心理问题不可捉摸,往往就是找不到它的生理因和社会因。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平时常有人这么说:“我这几天不知为什么很烦”、“我莫名其妙就忧郁了”、“我压力很大,却想不出来为什么”。是的,察觉到心理问题并不难,难在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 从生理角度讲,心理活动就是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这两个系统健康,心理就健康,反之就产生疾病。比如,大部分心理疾病都与植物性神经活动紊乱有关。左脑分管语言活动,读书写字过多导致左脑过度兴奋,进而疲劳,便会产生神经衰弱、失眠之类的病症。过量使用烟、酒、麻醉品会导致药物依赖。血清素(5一羟色胺)代谢异常会导致抑郁症。 生理病变是个硬指标。当我们说某人有心理疾病时,必须是他有某种生理病变才算数。在实践中,检查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病变往往不容易做到,所以心理工作者只好从行为上直接判断。但是否生理病变这个还是应该把握住的,因为它涉及到责任归属问题——如果一个人生理上产生病变,进而导致行为异常,这不是他的责任,至少他要负较少的责任。他应该被照顾,被治疗。反之,如果一个人生理上无问题,但却表现出行为异常,这是他的不良习惯,甚至是故意为之,他需要被批评、教育和改造。 从社会角度来讲,心理活动是在一定情境下展开的。情境是个心理学上的概念,通俗讲就是一系列的场合——就餐、旅行、工作、娱乐、社交等。它们仿佛不停变换的舞台,供当事人去表演。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前情境就正常,反之就异常。比如一个人穿着睡衣,这是一个行为。表现在居室这个情境里就算正常,表现在大街上就不正常。一个人站在过山车面前不敢坐上去,这是正常的。如果站在电梯前面也不敢上去,就是不正常的。 任何情境都要求当事人与它适应,但这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于是就对当事人构成压力,进而影响他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心理疾病。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负荷大、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环境里长时间存在噪声等都会造成压力。持续处在这样的情境里无法摆脱,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将一种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疾病,必须要从这两方面来判断。首先它要有明确的生理病变,否则只能说是不良习惯、错误方式。其次,它针对某个情境(比如课堂、公众场所、工作要求)来说是不适合的。另外,这种异常心理活动还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一两次喝醉酒并非心理疾病,而如果长期不可遏止地饮酒,并由此导致行为退化,则要考虑是否产生酒精依赖。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疾病的生理因和社会因不分先后,并非哪个更重要,或者谁决定谁。比如一个人工作压力大,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产生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导致他的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压力会更大。如此循环不已。

知道了心理疾病的两个成因,也就找到了治疗心理疾病的对策。首先,生理病变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20世纪中,医学界针对各种具体的心理疾病,已经开发出许多对症药物。比如针对抑郁症的百忧解、丙咪嗪;针对焦虑症的黛力新、氟苯哌苯醚;针对恐惧症的阿普性仑等。药物能够改变心理活动?这往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它们都作用于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缓解病情。 从生理角度解决心理疾病,主要是医院心理科医生的职责。他们受过医学教育,有处方权。治疗心理疾病的另一个力量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必须通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这一行业。他们中大部分人未受过医学教育,没有处方权,也不能开药。咨询师主要是从情境角度来治疗心理疾病。他们要花时间倾听当事人讲述自己与心理疾病有关的生活事件,从中找到个体与情境不相适应的因素,帮助当事人进行改变。 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咨询也是变相的心理教育。虽然心理学和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比起来与个人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但我们毕竟还处在一个心理学尚未普及的时代,仅靠自发摸索来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结果必然会养成许多错误活动方式。心理疾病往往就是这些错误方式的恶果。好的咨询师则会帮助你补上缺乏的那一课。 这两种手段不能说哪个高明,哪个低下。有人质疑心理科医生,认为他们只能开开药。有人怀疑咨询师,认为他们只是“嘴把式”。其实他们中间存在着分工,一个从生理因入手,一个从社会因入手。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心理疾病患者最好同时寻求这两方面的帮助。

中医有个原则——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心理疾病来说更应该如此。实际上,目前的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咨询实践往往只能做到确诊和缓解,无法根治。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不是一刀切下去,或者一针打下去就会治愈。它们多表现为一种模式化的活动,成为当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比如遇事控制不住地焦虑、药物或行为成瘾、负面的自我评价等,都是经年累月发展起来的。不仅当事人,周围的人也已经习惯他这样。把一种已经固定的活动从一个人身上“去掉”,就像从盖好的房屋上抽出一块环砖那样困难。所以最好一开始就不让这块砖“砌”进来。 知道心理疾病的两方面成因,就要从两方面入手预防心理疾病。首先要关注心理保健,即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避免破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健康。比如,平时要注意回避充满噪声的环境,因为高分贝噪声会持续激发应激反应,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对产生高强度声光刺激的活动方式也要有节制。尤其要有节制地看电视和使用电脑。这两样东西是有史以来给予普通人视觉刺激最频繁的发明。当我们盯着电视或者电脑时,会令神经高度兴奋,过后神经系统就会用超量抑制来抵消兴奋,导致抑郁。 一些生理疾病会附带导致心理疾病,

形成“原发性焦虑”。高血压、心脏病几乎是和情绪最有关的生理疾病。甚至我们很难说清一个人是因为情绪不稳导致高血压,还是因高血压产生情绪不稳。 缺乏睡眠也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一大成因。现代都市里夜生活成为时尚,人们下班后往往呼朋唤友去过夜生活。其代价就是使人的中枢神经高度兴奋,产生心理疲劳。 另外平时要谨慎用药,避免药品对心理活动的副作用。药品都会有副作用,其中一些更会影响神经系统,如某些感冒药会引发抑郁情绪、嗜睡,有的药物还会导致兴奋。具体哪些药物对何种心理活动有影响,建议细看药品说明书。当然,烟、酒,甚至含咖啡因过量的东西也要少沾,以避免物质依赖。 上面都是从消极角度提示我们避免什么。从积极角度讲,我们应该建立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按时睡眠,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经常沐浴、泡温泉或游泳。当一个人感觉“心情紧张”时,他的肌肉一定是绷紧的,尤其是颈部、背部会僵直。反过来当我们把肌肉放松后,心情也就随之放松。水的浮力能抵消重力,让肌肉彻底松弛。 倾听舒缓的音乐也是一种放松方式。音乐可以直接刺激内脏反应,进而影响情绪。只不过这种影响分激越和放松两种。年轻人往往追求用强烈的音乐让自己兴奋起来,但不擅于用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放松。 人对某些香味会产生固定的良性情绪反应。如洋甘菊能改善睡眠品质、马鞭草可安抚情绪、迷迭香可增强记忆。除了安神的香味外,还有一些酊剂可以提神,令人兴奋起来。夏天人们用清凉油来驱除暑气便是一例。 从情境角度预防心理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适可而止。如果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就会发现,大部分压力是我们自找的。人作为一种生理存在,能力和精力必然有限。然而人们往往知道自己体力上有限度,不知道脑力也有限度。如果一种劳动不需要大量体力,他们就觉得没问题,应付得来。结果搞得自己头晕脑胀,最终引发心理疾病。 其实,现代人越来越少会感觉到身体疲劳,而越来越多地感觉到心理疲劳。我们应该学会辨别心理疲劳的信号。如睡眠失常、食欲不振导致的口味变重、容易发脾气、注意力下降等。如果有这些现象发生。就不要再把自己当超人。 心理疾病虽然很普遍,但不能草木皆兵,把许多普通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疾病,那样反而会加重自己的精神负担。 首先,太多的人将主观感觉不愉快当成了心理疾病。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一样,不是必须愉快才算正常。饥饿的滋味不好受,腐烂的东西不好闻,手碰到开水会疼痛,这些感觉都不愉快,但都很正常。同理,受到挫折会抑郁,亲人亡故会悲伤,这些感觉也不愉快,但也都正常。

其次,心理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是心理疾病。人的一生分许多阶段,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会有段时间不适应。儿童进入学校会不习惯课堂纪律,青春期的孩子不适应生理变化,学生毕业后不适应工作环境,退休人员不适应闲暇生活。这些都只是对人生新阶段的适应问题。 再次,与众不同不是心理疾病。人往往受到从众的压力,希望自己和同一群体的人表现得一样,如果有什么不同便会纳闷——我这样是不是变态?其实,如果一种心理活动不对他人和自己构成伤害,就不是心理疾病。 最后,他人一时无法理解的行为不是心理疾病。当人们之间沟通发生困难时,往往会讽刺对方说:“神经病!”、“搭错线!”、“脑壳有包!”这些广泛流行的俗语说明,把自己不理解的行为视为“有病”早就是一种社会习惯。但它并非正确的认识。一种心理问题必须在生理上有实实在在的病变,并且与当前情境不适应,才能称为心理疾病。而我们往往并不清楚他人在这两方面是否有问题。

心理与疾病 篇7

1 疾病的三级预防

预防医学研究指出,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 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因而, 预防工作与疾病的自然史相对应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病因预防, 是针对病因或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措施;第二级为临床前期预防, 主要任务是“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疾病发展;第三级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3]。

2 高校心理疾病的三级预防

心理疾病是指以在各种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 大脑功能失调, 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包括各种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大学生这一群体也存在心理疾病的防治问题, 从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来说, 还存在不能作为心理疾病的各种心理障碍。由于比较常见, 其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因此, 本文将心理障碍也纳入广义的心理疾病概念。

2.1 一级预防

2.1.1 对象

全体师生。虽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大学生, 但是只有人人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才能达到群防的目的。心理健康宣教工作是全体师生的责任。一方面,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教师的人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掌握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会自觉利用一切机会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 教师这一群体也存在心理问题[4], 也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2.1.2 目标

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层次、学科、群体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防止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一级预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最有作为的工作, 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

2.1.3 方法

主要依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这个系统的核心组织, 起主导作用, 负责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设计、师资和学生骨干的培训、大学生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协助其部、系心理小组开展心理卫生宣教、咨询、筛查、心理疾病鉴别、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各院 (部、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宣教和咨询工作的落实, 帮助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完善师生信息沟通渠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群众团体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动员、自我教育、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反馈等工作。开展形式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心理咨询 (团体、个别) 、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校园传媒等。

2.1.4 人员构成与知识结构

按照《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院 (部、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 可以由专、兼、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组成, 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由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两课”教师等人员组成。就知识结构而言,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均应受过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工作人员最好由专职、专业心理工作者担任, 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 能较好地掌握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心理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危机干预技术。各院 (部、系) 的心理工作小组除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外, 还要掌握心理咨询与测验的相关技术;心理咨询室侧重于大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的辅导、引导, 而不是心理疾病的治疗, 应具备心理疾病的一般性知识, 转介不符合自己工作对象的来访者。

2.2 二级预防

2.2.1 对象

有轻度心理障碍、不良适应行为、人格缺陷和某些患有早期心理疾病的大学生, 也包括易发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

2.2.2 目标

对有心理问题和早期心理疾病者能早发现、早干预, 以防止心理疾病产生, 减少对其身心健康、学习与生活的消极影响, 避免潜在的校园恶性事件发生。为此, 首先是确定有无心理问题, 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其次是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或治疗, 治疗条件不具备时要及时转介。

2.2.3 方法

一是主动过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 在心理卫生宣教的基础上, 增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同时具备一定的鉴别心理异常现象的能力, 把疑有心理问题者及时反馈到三级网络组织。二是被动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员对来访者进行筛查, 提出处理意见。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组织和全体师生参与。

2.2.4 工作难点

心理测查工具的选择是否恰当, 测查过程是否规范, 测查后的处理是否及时、有效, 心理教育工作者专业知识和鉴别异常心理现象的能力是否具备。

2.3 三级预防

2.3.1 对象

已患有心理疾病, 包括虽达不到心理疾病程度, 但是对学习、生活有严重影响的心理障碍者。

2.3.2 目标

对患心理疾病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避免造成危害本人和他人的严重后果, 促使其早日康复。

2.3.3 方法

对于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的三级网络系统来说, 常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主要依靠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发挥专业治疗的优势。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做好心理疾病的鉴别、转介和心理危机干预,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因此, 大学心理咨询机构要科学把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层面的任务和内容, 区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所承担的不同工作性质和任务。

3 心理疾病三级预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1) 心理疾病的预防意识淡薄, 影响到工作的开展。一谈到疾病的预防, 容易让人想到这是医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事, 没有全员责任的意识。部分师生存在着心理健康意识淡薄的问题, 在这一群体中也有些自以为“没有心理问题”的心理问题者, 他们成为心理卫生宣教的死角。只有把心理疾病的卫生宣教工作做到如生理疾病那样人人皆知、人人注意, 心理保健、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才有基础。

(2)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 而对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认识还不充分, 这就对一级预防心理卫生宣教工作的针对性提出了挑战。但是, 关注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是做好一级预防的有效途径。目前的研究表明, 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人格缺陷、缺损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与生活适应不良等。

(3) 做好预防工作需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比较多的是采用心理测查的方式, 而忽视了通过其他途径对大学生的了解, 例如个别访谈、家庭生活背景资料搜集。虽然心理测查具有掌握情况快、省时等优点, 但是施测人员不规范的工作程序会影响到资料的可靠性。目前还存在一种倾向是重测查、轻问题解决, 测查结果有了, 可是下一步怎么办却没有。在筛查的基础上, 应把疑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预约面谈的方式再次排查, 以确定其是否有心理问题, 对有心理问题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家庭生活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 其资料搜集的必要性还没有被很好地认识。研究显示, 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父母教养态度等因素对个体的自尊有重要影响[5], 而自尊在心理健康评估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有助于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

(4) 大学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 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重要因素。与自杀有关的精神疾病中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为多见[6]。如果不能及时鉴别精神疾病患者并将其转介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而只是给予一般性心理辅导, 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 还可能危及他人安全。因此, 心理辅导者应具备常见心理疾病知识。

(5) 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是心理疾病三级预防工作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教育部的要求尚有差距, 存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不足, 完成工作目标受到机构建设、人员培训、资金、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不足, 专兼职人员相比, 专业人员偏少, 这影响了工作质量[7]。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以下3个特点:一是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好于个别心理辅导, 有针对性、个体化且质量好的心理辅导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与要求;二是心理测查好于测查后处理, 对测查后疑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筛查及处理工作做得不够;三是重视心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轻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潜能挖掘。从时有发生的校园自杀和暴力行为等恶性事件到求职过程中凸显的人格缺陷, 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也反映了该项工作任重而道远[8]。因此,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还应包括开展与心理健康和学生发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包括生命教育、素质拓展、婚恋和职业生涯指导等。这样既可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又可提高心理危机预警的及时性和干预的有效性。

总之, 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系统在大学生心理卫生普及、心理发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心理疾病三级预防系统在其工作对象、目标、方法等方面与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既有交叉又有不同, 如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心理疾病三级预防系统依托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这一资源, 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 增强其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 (1) :57~59.

[2]张大均, 王金良.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8 (2) :85~109.

[3]顾湲.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4]杨宏飞.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11 (2) :212~213.

[5]吕春明, 王淑珍, 刘均民.234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 16 (10) :938~939.

[6]管晓琴, 吴远.大学生自杀及其认知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12 (6) :458~460.

[7]何泽民.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6) :520.

心理与疾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 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皆确诊, 符合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35~65 (52.6±6.4) 岁;已婚115例、未婚5例;高血压41例、冠心病42例、心力衰竭30例、其他7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35~65 (53.1±6.2) 岁;已婚96例、未婚4例。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及婚否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选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 均由本院5名专业的护理人员发放问卷, 并详细介绍填写的方法, 告知他们应单独完成问卷, 并当场回收, 确保回收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包括3类: (1) 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应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院诊断、婚否、月收入、职业及医疗付费情况等[3]。 (2) 生活质量:采取生活质量评定简表 (SF-36) 测评, 主要涉及生理机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八个方面, 评分范围0~100分, 得分越高则显示生活质量越好。 (3) 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测评, 涉及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敌对、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 评分越高则显示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量资料采取均数±s表示,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 计量资料行t检验与Pearson相关分析, 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SF-36评分对比

研究组SF-36各个项目上的评分除了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及情感职能外,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较, *P<0.05

2.2 组间SCL-90评分对比

SCL-90各个项目上的评分除了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2.3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对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分析, 其中SF-36评分中7个项目与SCL-90评分中9个项目实施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SF-36各个项目评分与SCL-90各个项目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 即前者评分越高, 其生活质量越好, 则后者评分则越低, 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反之, 前者评分越低, 则后者评分越高, 显示生活质量越差则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注:与对照组相较, *P<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属于常见疾病, 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等, 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报告来看, 心血管疾病患者其生活质量并不理想, 同时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佳。人的生命质量属于主观、动态的概念, 涉及生理、心理、疾病与治疗相关症状、社会等功能[4],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逐渐被广泛接受, 在心血管疾病中可作为评价患者健康状态的指标;同时, 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也能对患者的健康状态作出反应, 也是必须加强重视的指标[5]。

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实施对照, 均实施SF-36量表测评与SCL-90量表测评。对比分析可知, 研究组SF-36各个项目上的评分除了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及情感职能外,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同时, SCL-90各个项目上的评分除了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由此可见, 健康体检者其生活质量要明显优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而且心理健康状况也明显要更优。进一步对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项目实施相关性分析可知, 生活质量各个项目越高, 其心理健康状况各个项目则越低, 彼此之间呈现负相关。可见, 心血管疾病患者其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应加强他们的心理疏导与干预, 促使他们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可见,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情况, 而且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其生活质量也越差, 应加强重视。

摘要:随机将我院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 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对象均进行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生活质量采取生活质量评定简表 (SF-36) 处理, 而心理健康状况则采取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测评, 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研究组SF-36各个项目上的评分除了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及情感职能外,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SCL-90各个项目上的评分除了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等情况, 而且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其生活质量也越差, 应加强重视。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孙箫音, 陈芳, 裴大军, 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1) :75-77.

[2]李睿, 吕爱红, 吴志敏, 等.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4, 32 (24) :113-115.

[3]王晓莉.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 13 (6) :167.

[4]翁秀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2, 3 (11) :210.

心理与疾病 篇9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重症监护室,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 国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送入重症监护室 (ICU) 治疗观察。由于病情危重而复杂, 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负面情绪, 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为改善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ICU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了心理干预和舒适护理,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 男17例, 女13例;年龄41~82岁, 平均 (56.3±2.4) 岁;心理特点:孤独或抑郁23例, 紧张或焦虑24例, 恐惧29例, 依赖与期待18例, 冲突心理12例。对照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年龄42~82岁, 平均 (56.1±2.1) 岁;心理特点:孤独或抑郁22例, 紧张或焦虑25例, 恐惧26例, 依赖与期待20例, 冲突心理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情绪特点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制定心理调查量表调查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 主要分为焦虑、紧张、恐惧、孤独和抑郁、依赖与期待、冲突心理五方面内容。

1.2.2 护理方法

1.2.2. 1 对照组

本组予以常规心血管疾病护理。疼痛明显的患者使用药物镇痛;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加强管理, 避免发生意外;危险用具及时取走、统一管理;改善日常饮食、规范作息。

1.2.2. 2 观察组

本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个性化护理: (1) 对于恐惧、紧张、激动的患者, 稳定其情绪后, 耐心向患者介绍当前病情、采用的治疗方式和效果, 并向患者保证医疗质量及相关操作手段的安全性。告知患者病情控制方法与预期效果, 但应强调心理因素对病情变化的影响, 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考虑到病情多变而危重, 必要时采用抢救措施, 尽量不要让患者情绪波动而严重影响治疗进程。 (2) 理解患者负面情绪, 适当引导。考虑到ICU患者病情和环境、制度的特殊性, 鼓励患者主动宣泄情绪、表达想法、提出疑问, 以便针对性予以疏导、安慰和心理干预。在进行侵袭性操作前及操作过程中, 亲切地与患者轻声交流,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使患者充分理解和认可诊疗护理措施。 (3) 及时向患者报告和讲解病情变化。通过及时的交流帮助患者打消顾虑, 引导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于需行手术治疗者, 术前应充分开展教育、交流工作, 让患者在基本了解手术特征和意义、认同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后进入手术室, 术中持续鼓励和关怀患者, 保障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4) 维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对于疼痛明显者, 通过与患者交谈或鼓励其看书、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缓解疼痛感, 必要时可酌情应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5) 嘱患者摄入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盐食物, 戒烟酒[2,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问卷形式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其中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均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1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ICU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绪除受自身疾病因素影响外, 还受环境因素、诊疗护理措施以及心理因素等的影响。患者的情绪变化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均将影响病情变化, 严重时可导致疗效降低、延缓疾病转归甚至诱发严重不良反应[4]。因此, 积极分析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非常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 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多数患者明显焦虑。患者从昏迷休克中苏醒, 感觉到身体的不适, 又处在病房环境当中, 随着神志逐渐清醒, 会怀疑病情是否加重, 担心是否面临生命危险, 容易焦躁。 (2) 紧张和恐惧。重症患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 伴随严重的不适感, 病情的进展会产生濒死之感, 加上监护室环境特殊, 心理反应更强烈。 (3) 孤独抑郁。监护室环境对外隔绝, 家属不能时时陪伴, 治疗工作更复杂, 周围遍布抢救器械, 患者情绪更敏感, 总怀疑病情严重恶化, 时时担忧日后的家庭、工作、生活, 影响治疗和护理, 还可能轻生。 (4) 依赖、期待心理强烈。重症监护患者自理能力降低, 十分盼望短时间内恢复, 加上家属探望次数有限, 对医护人员更加依赖。 (5) 冲突心理。重症监护患者多遭受着胸痛、胸闷气短等困扰, 病情反复而危重, 病情发作时十分难受, 但出于自尊心或不想麻烦他人, 内心多有冲突特点, 加上治疗过程成本较高、有经济负担, 患者内心纠结更多[5]。

本研究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 。说明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 提高患者满意度。此外, 本次研究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 因此笔者认为通过耐心安抚患者, 专业、真诚、通俗地讲解病情控制效果, 及时消除疑虑, 加强沟通、树立信心。同时开展全面的舒适护理服务, 从心理、生理上减轻患者负担, 有效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确保了综合疗效, 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庞静.双心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23) :2155-2157.

[2]王学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13) :64-65.

[3]苏晓兰.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连续性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3) :75-76.

[4]赵志红, 郎静芳, 张采红,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28) :3183-3184.

心理疾病知多少 篇10

精神疾病指的是病人丧失了对现实的判别能力, 所谈的话不符合逻辑, 有思维方面的障碍, 情感也发生剧烈的变化, 过分兴奋与抑郁, 所表现的行为奇异等等, 是较严重的精神疾患。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妄想症都归类为精神病。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 是由大脑机能活动暂时性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障碍或异常, 是较轻微的精神疾病, 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大家所熟悉的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都属于神经症, 是一般人容易患的疾病, 也是最常见的精神疾患。其特征为持久的心理冲突, 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能力减弱, 如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 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绪失调, 表现为情绪波动、烦躁、焦急、抑郁等;睡眠障碍, 如失眠、噩梦、早醒等;有疑病性强迫观念, 有各种明显的躯体不适应感, 有慢性疼痛、急性头疼、腰痛等, 但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

心因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当某些个体突然遇到严重的、强烈的生活事件刺激以后, 如亲人突然亡故、严重自然灾害等, 个体承受不了超强刺激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的精神症状, 经过短时间的治疗后或心因消失以后, 症状消失如常人, 一般愈后不会复发。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因外伤、感染、中毒、出血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导致脑部受损害以后发生功能上的障碍, 如意识模糊、智力改变、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性格变化等情况。

人格障碍又称“性格障碍”, 指的是一个人有特殊的性格模式, 如果这种性格模式影响人际关系, 不断给别人和自己造成麻烦, 便称为人格障碍。比如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 不管他人, 而且常常做出社会不允许的事, 如欺诈、偷窃等, 就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性心理障碍指一个人在性欲、性别认同或者性行为方面发生异常, 如扮异性症、恋童症、暴露症或各种心因性性功能失调都被归类于此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又称精神发育不全, 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所致的综合症, 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 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于发育期发病, 随年龄增长, 智力可稍有进步, 但中、重度患者仍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心理与疾病 篇11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87-02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应激的适应反应能力和社会生活事件等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心身性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最大。在实际工作中,来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都表现出精神波动大,焦虑紧张、强迫等心理障碍,同时易受外界因素对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使病情加重。临床上常见的这类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哮喘,尤其是神经精神性哮喘,如:神经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喉头痉挛、胸闷、膈肌痉挛等。

1 心理因素

对呼吸道生理功能影响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会有条件反射性的咽部不适感或剧烈咳嗽的反应改变,这种紧张因素能改变人的行为,引起惊人的自发反应和情绪变化,如:愤怒、焦虑不安等。反之,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也能影响调节情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紧张因素会影响人的防御功能。致病菌较容易侵入体内人并在体内增殖,而使机体感染致病。如:在门诊可见到个别对变应原过敏的孩子,在家里哮喘病一再复发,一旦离开家庭,即使变应原依然存在,但孩子却都不再发病了。这说明家庭环境中的某些心理因素起了作用。

2 社会环境和应激对疾病的影响

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也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生活,其所处环境、文化程度、家庭、个性、道德规范等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经过大脑评价的情绪反应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不论积极的情绪反应或消极的情绪反应,都会引起心理上的紧张。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和矛盾(包括自然和社会灾难、生活事件、家庭和单位人际关系等)无不影响人的心身健康,人若经常处于这种紧张所致的生理状态,就会使躯体的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甚至整个组织系统出现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可引起胸闷、气短、呃逆、哮喘等,例如:2008年4月—7月,笔者在门诊接诊了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1例,均为成人。前者因家庭生活受到挫折引起哮喘病发作,当给予行为疗法及药物对症治疗后,哮喘很快缓解;另外一名女性患者与单位同事发生争吵后哮喘病发作来我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精神松弛疗法,哮喘得到缓解。以后经过反复的心理疏导及精神疗法(未再用任何药物),患者的哮喘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减轻;这也充分说明了心理因素在呼吸系统尤其在支气管哮喘病中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维系和运转,需要有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当应激(指一切可以引起机体内部失衡的有害刺激,可来自物质的或精神的;也可来自身体内部生物变化的)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负荷的界值时,就会引起体内机能失衡而产生精神或躯体的疾病,有时同一疾病在不同人影响反应不同,对症状的严重性、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和是否进行保健也会有影响。

3 如何接诊呼吸系统

疾病的病人在接诊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时,医生首先尽力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疾病,在询问病人病情过程中,必须以委婉的、不受限制的方式提出问题,如果医生语言不当,态度不良,指导不对,医患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变得消极,不但能增加病人的疑虑,加重病人的痛苦,还可能产生“医源性心理障碍”使病情加重。另外,许多患者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对治愈有着不现实的期望,一些有持久不消退症状的病人会产生不正常的病态行为,拖延或加重了症状群,甚至有些病人对医生过高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脱节而引起的反感,同样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这就要求医生要以自己的医技和临床诊治效果来体现自己的职能和水平;同时,根据获得初步材料综合分析、判断,最后判定出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和与病人交待预后,加强病人的依顺性,治疗疾病信心及配合治疗,提高病人对医生信任度。诊断思路:首先要根据患者呼吸道症状做出定性和定位的判断,掌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学、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等等。注意患者有无精神心理因素的参与及影响程度,指导和制定一个个体化治疗方案,医生应该要理解病人的焦虑与期待,制定病人信任及能够积极参与的治疗计划。系统疾病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而疾病早期的防治更加有效,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特别在未出现症状时。

4 治疗方法

4.1 行为治疗 社会工作者、家人及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实施行为治疗能减少他们的不安、焦虑紧张,教导病人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使他们控制自己的治疗过程,放松心情。如:生物反馈行为治疗能减少部分造成临床疾病的紧张因素,可以帮助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的症状,对治疗哮喘等躯体疾病有明顯疗效。

4.2 心理治疗 如果病人有可治疗的心理障碍时,应考虑心理疗法,对有病态心理的病人首先要了解病情,收集资料,让病人倾诉自己的问题和痛苦,鼓励病人要信任医生,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对有紧张情绪的病人采取持续期干预疗法,使病人重建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沟通,除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病原微生物吸入肺部造成病害外,焦虑忧郁、神经过敏、睡眠障碍、疑病等因素都能导致人心身疾病的发生。若排除心理障碍的因素,对患有各种不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临床上可根据慢性感染的因素、流行病学、物理、化学因素及过敏反应等进行抗炎,对症治疗;同时,让患者积极合理应对不同程度的社会生活事件,调整认知评估,避免或减轻负性情绪,从而激发机体的整体反应系统,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4.3药物治疗 在临床治疗上,由于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医学包括仪器设备的创新,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组织及管理系统的建立,特别是呼吸支持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极大地丰富了重症患者呼吸衰竭抢救的理论与实践,降低了病死率。对睡眠状态的全套临床生理学监测和无创正压通气为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手段。新一代的各种抗生素(如四代头孢菌素,新一代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对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I,s)的阴性杆菌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新型嗯唑烷酮类(如利奈唑胺)及糖肽类(如替考拉宁)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似,副作用更少。新一代的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对各类真菌感染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

5 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1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因起病急, 病情重,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极大, 是否能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 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 现分析如下。

1患者的心理动态

1.1

恐惧、焦虑、情绪低落、对陌生环境的影响, 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 还有各种仪器的使用时发出的震动声, 如:血压的测量, 心电图的检测, 输液, 采血等等, 再加上突发的症状, 如:疼痛, 胸闷, 肢体活动不灵活等等, 患者出现烦躁, 不安, 紧张, 焦虑, 恐惧。

1.2 心理变化。

有的患者不爱说话, 恐慌, 想通过医生与护士的表情, 语言来观察猜疑自已所患疾病的轻重, 错误的想法, 整天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之中, 因此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3 心理的依赖性。

患病后, 体力不支, 需要别人的帮助, 时间长了, 就形成了依赖性心理, 特别是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 活动以后有胸闷、气短, 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肢体活动受限的患者, 在家人的细心照顾下, 往往错过了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好时机, 更有个别的患者病情反复发作, 而表现出对药物和对医院产生了依赖性。

1.4 任性的患者。

特别是自尊心很强的患者, 患病后, 以自已为中心, 需要家人和医务人员的特殊照顾, 所以稍有一点不甚, 便会不配合医生治疗和在饮食上受到影响。

1.5 求生的心理状态。

人患病后, 求生欲望特别强, 总希望能尽快的得到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希望最好的医务人员为自已服务, 希望在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1.6

性格特别的患者心理动态, 如:孤僻、怪异的心理, 有些患者, 特别是丧偶, 子女照顾不周或经济困难的患者, 因长期一个人生活, 缺少亲人的关心, 没有家庭的温暖, 患病后那种脆弱无奈的表情, 会使患者出现孤僻, 不爱说话, 心态异常的心理。

1.7

心态异常, 就有很多不良症状的频发出现, 如:抑郁悲观, 绝望, 有些老年患者, 因各种脏器功能出现减退, 患病后涉及多个系统并发症特别多, 病情久治不愈, 而且易反复发作, 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连累患者家属, 漫漫的患者就失去治疗的信心, 情绪就会变化, 如:易怒、烦躁、不安、焦虑等等, 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绝望感。

2心理护理

2.1

对情绪不稳焦虑的患者, 应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各项检查和技术操作动作耍轻柔, 耐心向患者解释各种检查及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要有家人护理陪伴, 及时解除患者的焦虑, 恐惧等不稳定的情绪, 解除患者痛苦。

2.2

对疑心重的患者, 护士在为患者处置或交谈时应表现的大方得体, 常与患者交流, 及时解除患者的疑问, 做到有问必答, 达到患者满意。2.3 对于依赖心理的患者, 在对患者病情充分的了解下, 随时提供合理化建议, 对心功能不好的患者, 嘱其要适当的活动, 要以身体适宜为最佳;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为其说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要用成功的病例了来感染患者,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对病情易反复的患者, 为患者讲解易发病的机理, 症状及各种应急治疗方案, 使患者对病情要有充分的了解,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配合治疗。

2.4

任性的患者, 应尽力顺从患者的想法, 维护患者的自尊心, 要耐心的与患者沟通, 要以良好的心态和轻松的动作来为他们服务, 经常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帮助患者解除疑问, 及时与其家属沟通,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 有助于病情尽快恢复。

2.5

对于求生欲望强的患者, 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 耐心的为患者解除所有的心理疑虑, 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 每次检查及治疗的目的, 尽可能的让患者满意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

2.6

对性格特别的患者, 需要护士更加耐心、诚心, 经常接触患者, 常与患者交谈, 提供适当的帮助, 使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家庭般的温暖。

2.7

对心态异常的患者, 对抑郁悲观绝望的患者, 更需要亲人般的关心和密切的配合, 使患者感觉他存在的重要性, 家庭的幸福所在, 家庭离不开他, 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 勇敢的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上一篇:会计报表的编制下一篇:井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