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知因素

2024-05-31

心理认知因素(通用9篇)

心理认知因素 篇1

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心理特征的差异, 其消费需要也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当今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种新的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 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消费需求趋势。

1. 影响消费者购买服装的心理因素

1.1 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通常表现为模仿和从众两种形式, 是人们相互作用过程中一种外在的感性活动形式。当消费者对他人的消费行为认可并羡慕、向往时, 便会产生仿效他人行为的倾向, 形成消费模仿。例如, 一些影视明星们经常会出现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各大媒体上, 他们的着装势必会引来一些喜欢追随时尚潮流的消费者的模仿。人类的趋同心理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愉悦、满足, 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服装的流行发展, 但这种形式上的流行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1.2 慕名心理

在现代商战中, 一些名牌产品及企业由于产品质量精良、声誉良好、市场竞争力强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许多消费者出于慕名心理将品牌产品定位为购买目标, 或直接将某一品牌作为购买目标, 其核心是“显名”和“夸耀”, 更注重的是商品的社会声誉和象征意义。慕名购买动机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追求名望的心理需要, 而且能降低购买风险, 同时, 名牌服装又会给人带来更多的自信, 从而得到激励。

1.3 求美心理

追求美好事物是人类的天性, 体现在消费活动中, 即表现为消费者对商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要求与购买动机, 其核心是“装饰”和“美化”。具有求美动机的消费者在挑选服装时, 特别重视服装的款式造型、色彩、面料的质感及艺术品位等, 希望通过购买格调高雅、制作精良的服装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 通过款式色彩和谐的服装、服装配饰, 美化自我形象, 体现自我品位。

1.4 求廉心理

求廉购买动机是以注重商品价格低廉、希望以较少支出获得较多利益为特征的购买动机。出于这种动机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的性价比, 在不同品牌或外观质量相似的同类产品中选择价格较低的商品。以常见的打折降价活动为例, 对于服装企业而言, 既可以避免款式过时而导致积压, 又利于品牌的宣传及销售,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 常常会因为价格吸引而降低对商品自身品质的要求。

1.5 品牌心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需求已从低级的生理、安全需要上升为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 而这也是需要通过品牌消费来实现的。品牌是一种载体, 是赋予消费者表达自我的一种手段;而品牌的情感意义来源于服装消费者的情感需要, 它巧妙地构建了一种生活格调、一种文化氛围和一种精神世界, 引导人们在消费中找到自我, 获得情感上的寄托和心理共鸣。消费者在拥有品牌服装的同时, 不仅仅是拥有了一件衣服, 而是要感受品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 影响服装消费价值观念的因素

2.1 文化背景差异

每个人都生长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并接受这一文化所含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的规范。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西方服饰文化观念特色为崇尚人体美、突出表现个性、追求感官刺激等。而我国传统服装观念大多表现为内向、含蓄、重理念等。这样不同的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人们对服装的购买行为, 西方人喜欢色彩鲜艳、热烈, 款式较裸露的装束, 显示出西方人开放及追求个性的思想, 而我国人民多喜欢淡雅朴素而庄重的服装。

2.2 年龄差距

不同年龄阶层对服装的选择有不同的观点, 一般来说, 年轻人有较强的反传统倾向和好奇心, 自我表现欲强烈, 他们常是流行服装的创造者和早期采用者。中年人一般对服装的选择比较慎重, 注意选择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和经济能力相适应的服装。老年人则更注意服装的舒适、安全卫生和方便。

2.3 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因素是决定服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决定着能否发生购买行为以及发生何种规模的购买行为, 决定着购买商品的种类和档次。当消费者收入高、收入来源稳定时, 往往会增加服装的购买, 而且表现为追求名牌、贵重的品牌服装;当消费者收入低, 对生活缺乏安全感、稳定感, 此时会减少对服装的购买, 而且购买时价格的因素最重要。

2.4 身份地位

服装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往往会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如一位女士在公司是员工的经理, 在父母眼中她是女儿, 在孩子的眼中她是母亲, 每一种身份的变化, 都使这位女士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常常通过不同场合的穿着表现出来。因此, 他们对服装的选择也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服装。另外, 人们往往会从一个人的穿着判断他在社会的身份和地位, 如各种职业的制服, 职业装等。

2.5 个人兴趣爱好

有的人崇尚个性、追求独立、喜欢与众不同, 有的人喜欢探索, 好奇心强, 善于创新、对新奇事物兴趣浓厚。这对他们的购买行为着装理念也会产生影响。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也给服装业带来了新变化, 网上购物, 网上三维试衣, 网上形象搭配等都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功能服装、科技服装也都会引来人们的探索求知欲。

能体现人们个性化追求, 美观大方紧跟流行, 又获得心理满足的服装的消费日益看好, 因此, 消费者的着装心理、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不容忽视。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 希望能为当今服装市场探索出一条新的销售道路。

心理认知因素 篇2

——关于后结构、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念的质疑(上)马

平[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师大写作与思维研究所,610068)

文章来源:马正平写作学与美学网站http:///lsxz/xsjz/display.a.[12] 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

3、4.[13] 张肇丰.西方写作教学主要模式及其元分析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8/2.[14] 冯维.现代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课改走向成功的新支点,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4日

[16] [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二十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特邀演讲,中国大学教学,2003/6 [17] 霍力岩、沙莉.多元智力理论研究应走向理性与客观—试析西方学者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6/7-8.[1]作者简介:马正平(1950——),四川西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写作与思维研究所所长,现代写作学、语文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写作学、思维学、中国美学与文论及语文教学论。曾特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二册的修订和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定稿的讨论

心理认知因素 篇3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对时间的要求特别严格, 因此需要听话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所听到的话语迅速作出反应, 并且, 除了要听清楚所说的话之外, 还要能够把现在听到的话与前面说的话结合语境联系起来。在听力训练中, 培养学生迅速把听到的话语与前面的话语同语境联系起来的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大学英语听力材料里既有口语语篇也有书面语篇。一般来讲, 语篇的连贯指的是语篇内部成分之间相互联系, 各个部分都是语篇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听者而言, 语篇的连贯指的是说者所说的话语或描述的事物在听者头脑中的映像。在听的过程中, 听者能给所听到的话语配上相应的语义组织, 能够在头脑中重新构造出一个联系着的、完整的世界映像, 那么这段话就是连贯的。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讲, 一个语篇是否连贯要看它是否符合人们通常对事件、事物、过程的习惯认识。也就是说, 如果对于语篇实现的意义人们无法理解, 就认为它是不连贯的。同样, 对语篇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要看人们是否能够发现两个或多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合理的关系。

因此, 扩大和利用心理认知因素对语篇连贯产生的影响, 从而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听力语篇的理解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心理认知因素与语篇连贯

从心理认知的角度讲, 连贯在人的头脑中的表现多种多样。具体的心理表现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线性表现, 另一个是整体性表现。当然仅是语篇内部的连贯是不完整的, 还要把语境因素实现的意义考虑在内。

(一) 线性连贯

从线性连贯的角度讲, 连贯是把语篇的各部分联系起来的一种心理表现。当学生听到一篇听力材料, 发现其各部分之间存在联系, 意义连贯, 那么这个语篇就是连贯的。

例1....Thus, Americans (38) admire a“well-organized”person, one who has a written list of things to do and a (39) schedule for doing them.The ideal person is punctual and is (40) considerate of other people’s time with conversation or other activity tha has no (42) visible beneficial outcome.

这是在200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出现的新题型。学生想要答好这个题型除了需要听清楚听力原文, 还需要考虑空白处所缺成分与其所在语篇中前后部分的关系, 也就是意义衔接情况。以 (39) 为例, 不难看出 (39) 所在的句子是由“and”连接的两个并列成分:“a written list of things to do”和“a (39) for doing them”, 并且, “them”代替前面出现的“things”。在这一小段语篇中先提到了“一份要做的事的清单”, 加上前文中一直提到的时间这个因素, 那么 (39) 从语义上来讲缺少的成分就应该是一份做事的时间表。同理, 可填 (41) , 上文说到“理想的人是……考虑别人的时间”, 为了使语义连贯, 此处的语义就应该是“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二) 整体连贯

整体连贯主导语篇的线性连贯, 而且线性连贯总是以整体连贯为基础的。[1]一篇完整的听力语篇有时较长, 仅有线性连接不足以使整个语篇连贯, 那么此时就需要找到统领全篇的主题和配合实现语篇主题的宏观结构。它们所发挥的功能对整个语篇的连贯理解是不可缺少的。

例2.Members of the city council and distinguished guests, it is my privilege to introduce to you today Mr.Robert Washington, chief of our city’s police force.He will address us on the subject of the Community Policing Program.Most of you know that Mr.Washington has a distinguished record as head of our police forc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However, you may not know that he also holds a master’s degree in criminology and studied abroad for a year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olice force which deals with crimes around the world.Mr.Washington first introduced the Community Policing Program 8 years ago.The idea behind the program is to get the police officers out of their cars and into our neighborhoods where they can talk directly to merchants and residents about the real dynamics of our city.These officers do more than make arrests.They try to find ways to help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contribute to crime in the first place.Often that means hooking people up with services offered by other city agencies, such as schools, hospitals, housing, drug treatment centers.And the program seems to be working:crime is down and our citizens report that they feel more secure.Today Mr.Washington is going to tell us more about this program.Now let’s welcome Mr.Robert Washington. (CET 4, 2008)

这是一段连贯的语篇, 目的是要介绍Mr.Robert Washington出场并作演讲。整个语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人展开的, 其中提到了他的职位、学历和工作业绩, 尤其着重介绍了关于“Community Policing Program”的情况。语篇的主体内容由“Community Policing Program”这一主题引出, 后面叙述的种种事实作为理据支持主题, 证明这是一项取得了显著成绩的成功的计划。讲话者使听话者的注意力成功地转移到了“Community Policing Program”上来。此时我们再看题中设置的问题———“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peaker’s remarks?”这是一个带有归纳分析性质的问题, 学生只有了解了篇章的主题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是“He will address us on the subject of community policing program.”所以, 教会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语篇, 合理预测篇章的发展方向, 才能促进学生对语篇连贯性的理解。

(三) 认知语境的构建

由于语篇的连贯实际上是听话人根据语境信息和语用知识来掌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在这个意义上, 听话人对语篇理解得越透彻, 越能掌握语篇的连贯性。[2]可见仅靠语篇内部的连贯, 语篇的意义是不完整的, 而是需要将语境因素实现的意义考虑在内, 这样才不会出现意义的空缺, 才能将整个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学生经常会碰到语义上跳跃的对话, 这种跳跃超出了学生的预测范围, 这时应该应用语境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联想和猜测。[3]听者常常需要借助认知语境的参与才能合理地理解听力语篇。比如, 听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某一具体场合联想到在这一场合可能使用的语言表达, 或是从某种语言表达联想到这种表达可能发生的具体场合。此时, 这些在听者的头脑中形成系统的语言知识便构成了认知语境。

例3 A:You bought a pair of jeans yesterday, didn’t you?Wha are they like?

B:Oh, they are pretty like my other ones except with the larger waist.I guess I hadn’t spent much time exercising lately.

Q: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about the man?

A) He prefers to wear jeans with a longer waist.

B) He has been extremely busy recently.

C) He has gained some weight lately.

D) He enjoyed going shopping with Jane yesterday. (CET 4, 2008)

对于这道题我们不能直接从这位男士的话语中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发现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构建的认知语境相对应的部分。他先说他的腰围增大了, 又补充说没有花时间去做运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这位男士变胖了。所以选项C) 是正确答案。

三、结语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进一步研究语言学理论, 分析和重视心理认知因素。引导学生利用心理认知因素对理解听力语篇时产生的影响, 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构成特点, 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 依靠认知语境, 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语篇, 推测出话语的真正含义, 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德禄, 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Stubbs, M.Discourse Analysis[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3.

关于人际认知的心理偏差 篇4

1、首因效应

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大学生的交往活动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客观地说,首因效应在交往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人为主”,它影响着今后交往活动的深入进行。当然,第一印象也不是不可改变的。虽然第一印象赖以产生的信息是有限的,但由于人的认知具有综合性,完全可以把这些不完全的信息贯穿起来,用思维填补空缺,形成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固然重要,最后的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般而论,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比较明显。这就告诉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既要注意平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也要注意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

3、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的同学总感觉到别的同学也在作弊,倘若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4、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光环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男女大学生会对外表吸引人的同学赋予较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征,常常为那些长相比较动人的同学设计美好的未来。

5、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呈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进而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固定化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出概括性的评价,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人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深入细致的认知。例如,男生往往认为女生心细、胆孝娇气;女生则往往认为男生心粗、胆大、傲气。

6、定势效应

心理认知因素 篇5

1 幂姆的定义

1.1 Dawkins对幂姆的定义

文化传递的单位, 它通过一个过程而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之中, 这个过程从广义而言, 可以被称为模仿 (Dawkins, 1976:192)

1.2《牛津英语词典》对幂姆的定义

文化的基本单位, 通过非遗传的方式, 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2 幂姆的特点和类型

幂姆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概念[2]。基因是由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而幂姆则是在形式上以上下代或同代之间进行传递, 是人造的、假设的观点。举例说明:1) 上下代之间的幂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意义就是父母的言语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行为, 教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说“再见”“谢谢”就是一种幂姆。2) 同代人之间的幂姆:在同一代人之间, 一个人的观念或行为可以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 甚至影响或感染一批人。例如:当超级女声红遍大江南北之时, 许多学生在穿衣风格上走上了“超女”路线——各式花裙外加衬衣领带。

语言的认知过程中, 也无一不体现幂姆[3]。例如, 对理发店的定义就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理发店→发廊→发屋→理容中心→剪吧→发艺→形象设计工作室。使用不同的语言名称表达相同的因素, 体现了语言在“进化”过程中走上了越来越时尚的道路。

3 解读语言幂姆的认知过程

笔者认为, 语言的幂姆就是语言的再创造过程, 幂姆过程具有变异性, 但在其变异过程中保留了语言中最基本的要素及其精华部分。徐盛桓 (徐盛桓, 2006) 提出“自主—依存分析框架”是我们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隐性表达体现为自主成分, 自主成分以交际的意向性为导向, 以相邻/相似关系的认定为主要手段, 推衍出依存成分;自主成分主导着依存成分, 并对依存成分发生“拈连”的作用。

徐盛桓[4] (2006)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关于相邻/相似关系对人们感知事物的影响, 概括出相邻/相似律:在话语HY中出现x, 如果在某一可认定的情境中 (语言的和非语言的, 实际出现过的和只是认识上的, 等等) x同y相邻/相似, 则HY:x→HY (x) y (“→”表示“内在地蕴含着”或“可推衍出”) 。在认定了x同y相邻/相似这以前提下, 可简化为:如果x则可能 (x) y[5,6]。

4 语言幂姆的积极因素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 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便是人能够主观地使用并且创造语言[7]。使用语言的目的是因为语言能够提供信息, 是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一个新的语言信息, 最初或因为个人创造或因为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用一个新词去描绘它, 例如:“网虫”“禽流感”“甲型H1N1病毒”“潜规则”等。由于新的语言信息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更能被广泛接受和传播, 久而久之便成了人类普遍接受的语言。所以说, 语言的幂姆为我们追求新的语言表达, 创造新词汇, 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可以说, 没有语言的幂姆, 就没有语言的更新和进步。举例如下:

幂姆仿体

主义——新“煮”义火锅 (荆州某火锅店招牌)

简约——“剪”约发艺 (荆州某发廊招牌)

驰骋考场——名嘴烤翅, 2008与名嘴一起“翅”骋“烤”场

战斗机——下蛋公鸡, 公鸡中的战斗“鸡”

早生贵子——“枣”生贵子 (新婚之喜, 新娘吃枣的寓意)

数一数二——“蜀”一“蜀”二 (荆州川菜饭店招牌)

无懈可击——去头屑, 无“屑”可击 (某洗发水广告语)

用心——用心的妈妈会用“锌” (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广告语)

一言难尽——不慎人流, 带来一“炎”难尽的烦恼 (《长江学子》杂志中的文章标题)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仿体中的词汇与幂姆前的词汇在发音上相似, 利用相邻/相似关系, 使得仿体的表达更富有表现力, 从而吸引了读者或消费者的眼球。利用更合理的表达方式创造新词汇并被人们广泛认可和传播, 体现了语言幂姆的积极性, 为语言的“进化”提供了基础框架[8]。

5 语言幂姆的消极因素

语言的幂姆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行为, 被幂姆后的语言应以语言使用者为导向[9], 为语言使用者带来更大的方便。例如, 我们将“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病毒, 目的就是消除人们对猪肉的恐慌。然而, 随着英汉两种语言的频繁接触, 语言的幂姆中出现了英汉语码混用的现象, 即在汉语词汇或词组中夹杂一些英语词汇或词组。这一点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商品包装、产品说明、汉语歌词、某些报刊的新闻标题和内文等。这种语言幂姆中出现的英汉语码混用体现了“时尚意识”, 但是对整个社会的语用却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分析如下:

5.1 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

很多人的“从众心理”“拿来主义”“崇洋媚外”一直没有从心底消除, 体现在语言方面便是语码混用现象。很多人认为自己会说英语是一种时尚, 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间, 英汉语码混用很常见。汉语的新闻报刊阅读对象是中国读者, 而这种幂姆后语码混用的现象不仅没有方便中国读者, 反而影响了阅读速度。

5.2 对英语学习乃至国家教育体制的影响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左右着孩子的学习行为。由于语言幂姆, 出现了语码混用, 而语码混用又被广大学者欣然接受, 导致人们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家长让孩子从小学习英语, 对孩子的语言认知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语学习从幼儿园开始, 一直延续到研究生阶段。许多同学往往因为较低的英语成绩而影响了高考、考研的成绩, 抹下了因为英语而遗憾终生的败笔。分析此现象, 我们应感慨, 一味地学习西方的英语文化, 却忽略了我们最宝贵的华夏文明。

5.3 维护汉语的纯洁性迫在眉睫

汉语的语言正遭受英语的威胁, 汉语中出现了许多英语缩略词, 如:让PK, CCTV, CBV, IC卡, KTV等。中国的古老文明源远流长, 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不能让其文明成分遭受外来的侵害, 维护汉语的纯洁性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我们要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2]徐盛桓.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 (1) :59-67.

[3]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2) .

[4]徐盛桓.相邻和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2) .

[5]徐盛桓.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 (1) :59-67.

[6]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7]黄缅.语言模仿之谜——幂姆的认知研究[J].外语研究, 2007 (3) :13-17.

[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2—3月3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74例。入选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脑卒中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确诊;排除有较严重的视力障碍和听力障碍, 完全性失语, 意识障碍以及不能配合检查者。

1.2 研究工具

(1) 认知功能测量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 量表总分为30分, 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文盲 (未受教育) 组≤17分, 小学 (受教育年限≤6年) 组≤20分, 中学及以上 (受教育年限>6年) 组≤24分。评分越低, 认知功能越差[2]。

(2) 患者基本情况及脑卒中发病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婚姻、职业、体重指数 (BMI)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脑卒中症状等。

其中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 满分为100分, 从自理到重度照护分为4个阶段:60~100分、40~59分、20~39分、<20分。

BMI分类:肥胖:BMI≥28, 超重:24≤BMI<28, 正常:18.5≤BMI<24, 消瘦BMI<18.5[2]。

1.3 研究方法

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对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和有关项目的测评, 对于记忆障碍的患者可由陪同的家属补充回答问卷内容, 以减少回顾性偏移。调查员由统一培训的本科生担任。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 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认知障碍的人口学特征

474例脑卒中患者, 年龄22~88岁, 平均年龄 (63.41±12.26) 岁, 男307人, 女167人。脑梗塞193人, 脑出血141人, 蛛网膜下腔出血96人, 其他44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50.6% (240人) , 其中男159人, 占66.3%;女81人, 占33.8%。将4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 (240人) 和非认知障碍组 (234人) 。认知障碍组平均年龄 (64.28±11.93) 岁, 非认知障碍组平均年龄 (62.52±12.55) 岁。肥胖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初中文化程度者认知障碍发病率较高 (P<0.01) , 随Barthel指数降低认知障碍患病率增加 (P<0.01) ;左利手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右利手者高 (P<0.05) (见表1) ;未见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康复治疗、针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脑卒中家族史、眩晕、卒中发作次数、卒中类型及部位对认知障碍的影响, 未见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对认知障碍的影响。

2.2 脑卒中症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见表2)

3 讨论

3.1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率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属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 , 其发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各异, 国内报道为50%~75%[1], 国外报道为20%~30%[3], 其差异性可能与入选标准、种族、调查人群、地域和诊断标准不同有关。本组病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50.6%。

3.2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前公认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血管危险因素、卒中前认知功能减退、卒中严重程度、脑血管事件和白质病变等[4]。研究[5]发现, 认知障碍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卒中发生的次数、病灶的体积、部位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有关。

本研究发现, 肥胖、初中文化程度、左利手、Barthel指数降低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未见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康复治疗、针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脑卒中家族史、眩晕、卒中发作次数、卒中类型及部位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未见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对认知障碍的影响。

3.3 脑卒中症状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脑卒中症状是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偏瘫、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四肢活动不灵、视野缺损、失眠、情绪低落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

脑卒中是引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 卒中后痴呆提高了脑卒中复发及死亡的风险, 由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阶段的可干预性, 因此探寻脑卒中后导致认知障碍及程度加重的因素, 并加以针对性防治, 可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病死率, 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王拥军.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J].中华内科杂志, 2005 (44) :872-873.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Erikinjuntti.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J].J Neural Transm Suppl, 2002 (63) :91-109.

[4]Mackowiak-Cordoliani M A, Bombois, Memin A, et al.Poststroke dementia in the elderly[J].Drugs Aging, 2005 (22) :483-493.

论民族审美心理与视觉认知 篇7

一、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性

民族审美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拥有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基础造就了具有自身族群面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这一切代表着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粹,体现出各民族对待世界的具体差异,在审美方面,不同族群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文化支配作用。

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视觉认知方式直接建立在这一烂熟的文化基础之上。中国人对空间的文化理解最先来自对汉字的学习,汉字是成熟的文字符号,这一符号系统既与中国人的空间观念保持着开放的联系,又有表述意义与观念的丰富手段。所以,中国人一开始就在识字上下工夫,学生习字,开始不一定知道怎么用,他们从临摹开始,通过读、写、背来学习与熟悉这一符号系统,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与汉字相匹配的视觉认知方式。以国画为例,学生通过大量临摹经典作品来认识与熟悉国画的语汇系统,而从小对书法的习练也融汇在其中,最后体现出的视觉创造方式与视觉认知方式是一致的,它同样也对其他视觉传达方式产生了普遍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信息传达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与中国比邻的日本,由于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日本有与中国视觉表达方式一致的地方,同时也保有其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其本土设计师的作品没有冲突和高潮,其中往往渗透着冷淡的平和感与极端的生活体验。这些作品流露出的“寂静”、“精微”、“感伤”与“简约”,成为日本设计的典型风格。例如,设计师佐藤晃一的海报《新音乐媒体》(如图1),画面色彩沉静,白与青构成朦胧、微妙、素淡的画面色调,显得寂静而优美,几何秩序化的纹样简洁而单纯。作品体现出纯净的日本绘画节奏,散发着日本民族浓浓的“和风”与禅意。这种视觉传达方式符合日本民众的基本视觉习惯,可以在审美上引起共鸣,并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视觉心理的满足感,使得民众在解读视觉符号时能够轻松而准确接收设计师传递的文化信息。如果这些视觉信息放在追求内容充实、气韵生动、观念祥和、色彩得体的中国受众面前,受众则会因为审美差异,无法对海报的表达形式产生全面的认同,也就限制了招贴画传递信息的准确度。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区域的视觉传达设计要讲究视觉信息的有效性,必须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上具有的文化差异,从受众相通的审美心理和视觉认知机制出发,将视觉表现置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实现激发受众视觉兴趣、感染受众精神世界的视觉传达目的,以完善的视觉传达方式完成文化交流,促进产品流通。

二、民族审美心理差异导致对视觉传达信息的不同认知

不同民族对图形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历史早已证明,对色彩、形状的把握会随着观看者的民族与文化背景而变化。就是说,一个族群能轻松识别的符号,对另一个族群来说就可能是困难的,更不要说完全把握和记住它们。在视觉传达过程中,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美国学者弗朗兹·博厄斯曾论述过这一现象:不同部落的美洲印地安人所赋予某些基本图案的各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纹样的意义做出不同的解释,这种不同的解释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纹样,使纹样发生进一步变化。[1]这还是在同一大的族群中出现的变化,更何况不同的民族之间。

同一视觉符号在人们的认知上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现代心理学将其归因于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定势,而心理定势就是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内涵。心理定势不是受众具体的心理体验,而是受众对某种体验的文化准备性与倾向性,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因此,人们在辨别一个图形时,总是自觉地将它与记忆仓库中储备的同类和相近的事物比较、归类,以寻找其文化“位置”,确定其性质,明了其含义。正因为受众的民族心理定势存在差异,同一视觉信息就引起了受众的不同审美感受,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以龙为例,龙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观念形象,它身上集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不论在文化认知还是生活习俗方面,它都是华夏民族最习用的象征形象之一,所以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自居。而在近代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信息传播的以讹传讹,龙被翻译为dragon,在西方文化中,dragon作为“海洋中恐怖的生命”,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将它视为恶魔的象征。民族审美心理和视觉形象的差异性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纠结为一团,使双方受众既误会了西方的dragon,更误解了龙的形象。显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也依旧在产生误导作用。

不同民族对色彩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通常是先声夺人的要素。其视觉传达效果甚至更优于图形和文稿。人们通常认为,色彩与情绪的关联具有相对稳定的共通性,如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热情,黑色代表庄重、肃穆,黄色代表和谐、温暖,绿色代表生命、大自然,蓝色表示宁静等等。但是每一种色彩既与现实世界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对应关系,又与不同的民族文化观念血脉相通,从而体现出其精神情感特征。色彩语言作为一种沉淀了民族文化与审美追求的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往往表达一种约定俗成的视觉观念。正如不同民族的文化规则和道德风尚促成了民族成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又反过来制约着民族的审美习惯,引导着民族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黄色也是皇帝专用色。在古罗马时期黄色也被当做高贵的颜色,代表着财富和权力。在东南亚各国,由于佛教的关系,黄色地位极高,它代表着神与佛头上神圣的光圈。但在基督教中,由于黄色是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大衣服的颜色,而被视为庸俗低劣的下等色,黄色往往与不忠联系在一起。英语中黄色也暗指妒忌、怯懦和败坏等含义。黄色又是落叶的颜色,因此在埃及人、马来西亚人、阿拉伯人、巴西人等民众的民族审美心理中认为它是不幸和丧葬之色,在他们看来黄色是死亡和再生的标志。同一种颜色所具有的不同含义皆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这既影响着他们的历史,同样影响着他们的现实生活。

因此,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做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色彩的选择要首先考虑其文化含义,要尊重其历史传统,要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当可口可乐进入阿拉伯市场时,了解到可口可乐的品牌标准色(红色)在阿拉伯人民的审美习惯中并不受欢迎,它是一个限制色。为了适应阿拉伯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引起阿拉伯民众对产品的反感,特地把其传统的红色包装换成阿拉伯民众喜爱的绿色,适时地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使成功的设计有力地助推了预期的市场效应。

在信息传播方式上,不同民族也各有不同的习惯方式,这与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有一定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用语言交流时,并不是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某一族群的成员之间有他们共同的话题,也有他们自己的攀谈方式,这与族群的思维模式、思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密切相关。例如东方人往往由于阶级关系的影响,在语言的使用上倾向于含蓄和婉转,其交流过程有很多暗示和推测的成分。在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上也是如此,图形往往简洁而寓意丰富。

如图2所示,此为设计师靳埭强为澳门回归所设计的海报。画面单纯、简洁、空灵,寓意深刻。莲花寓意圣洁、吉祥,也是澳门的象征。花瓣落在水面之上,与中国成语“叶落归根”不谋而合,寓意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水墨元素构成的圈圈涟漪实际上是由两个套叠在一起的两个“9”组成,取自佛语“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它们同时又共同组成了一个中文“回”字。这些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形象和富有中国民族审美趣味的元素在不断强化和暗示着澳门“回归”的概念,充满了象征意义。海报中富有诗意的视觉语言带有浓重的中华民族心理投影,中国观众也似乎很容易接受这种委婉而富于象征意义的设计作品。但如果让西方人来观看这幅海报,则会对画面中充满隐喻和暗示的视觉符号感到费解,因为他们缺少对这一文化背景的理解与认同。因此,设计作品的传达过程一定要注意其传播面与传播对象,要针对受众而设计。这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最终要求。

三、结语

各民族内部都有相对稳定的交流系统,其中,民族文化的规定性无处不在。通常,任何族群都会亲近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文化差异越大,交流就越困难,就容易产生排斥感。每一民族都会依照自己的文化,选择和创造他们所喜欢的视觉形象。视觉传达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与依靠语言进行抽象概念的传达不同,其对符号的使用还要考虑形象传达的感性因素。设计作品中的具体形象要注意设计师和受众双方的视觉思维和视觉经验,其文字信息、视觉形象、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与审美判断。要在国际视野下构成一个完美对接的话语系统,进行顺畅的信息传递,必须关注目标受众的文化心理,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以恰当的方式,向受众准确传递信息。如果没有受众的积极响应,再强的视觉刺激也无法在他们的脑海里产生视觉意义,更谈不上文化信息的传达。

事实上,民族审美心理在视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并不仅对受众而言,对设计师来说也是如此。鉴于人人都有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从设计思维到设计表现再到设计成果,每一个设计师实际上很难彻底超越那种内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与生俱来的基本影响,设计风格的民族性往往会自然流露。作为一名国际化的设计师,有时需要有意识地消解设计对象中潜在的民族情结,在针对特定民族、国家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必须认清自己固有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习惯,尽可能考虑对方民族不同的视觉认知习惯。在当代设计中,象征、隐喻、借用等表现形式已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手段,这使得视觉信息往往更具符号性。设计师与受众的心理定势和审美体验要置于同一平台,反复衡量,精心选取受众认同的符号载体,其内在的文化意义才能得到正确理解,传达方式才能为广大受众所接纳,从而实现完美地设计阐释。

参考文献

认知语境的心理依据与翻译 篇8

传统的语境研究基本上是以一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语境。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撰文发表看法,认为“不能把语境要素看作静止、孤立的单一体”,因为“对语境的静态研究不能有效地起到解释并且指导交际的作用”。[1]人们对语境的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关于动态语境研究最著名的是Sperber和Wilson用关联理论分析的“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对于语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而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关联理论还认为,意义的推导离不开语境因素,但不一定要依赖于具体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经过经验或思维已把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熊学亮的“暗室实验”[2]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这种语境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人们在交际中所依赖的往往就是这种认知语境。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它被看作是一个变项,包含一系列变化中的命题,只有关联性才是一个常项,一种必然。因此,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人们对语境的传统认识:语境被看作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所做的推理过程;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始终受关联原则的支配。Verschueren (1999)也说过“语境是在话语中生成”[3]的话,道理是一样的。

认知语境虽也考虑与交际者有关的外部环境因素,但更加关注的是交际者对现实世界种种假设的那一部分。它更倾向于把种种具体的语境因素放到一边,而研究在语言使用中起作用的大脑知识结构和控制若干知识结构排列组合的规律和规则。

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因素有: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

三、认知语境的心理依据与翻译

(一)认知模型

认知语言学把认知语境定义为心理概念相互作用的认知表征。Ungerer和Schmid[4]认为认知语境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经历,而是至少有两种方式与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快速联系。一方面,与这一类别相关的特定语境知识可以提取到,另一方面,当前的语境唤起了与其相关的长期记忆中的其他语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经历并储存了大量相互关联的语境。认知语境不仅依赖它所嵌入的语境,而且与大量与之相关的语境相联系。因此,有必要有一个术语能够涵盖特定领域内所储存的所有认知表征。Ungerer和Schmid[4]把这个术语叫做“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是储存在我们头脑中的关于特定认知对象的所有认知表征,[4]它具有开放性及网络构建倾向性的特征。所谓开放性是指对某一特定概念范畴的认知描述尽管具有高度选择性,但人类的认知能力在逐步提高而认知手段亦不断丰富,因此相关的概念范畴在结构上甚至在内容上都有可能改变。所谓认知模型的网络构建倾向性指的是认知模型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形成一张认知模型的网络。Lakoff (1987:68)[7]认为,人们通过所谓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s)来组织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而范畴结构以及范畴所表现的“原形效应”(prototype effects)只不过是该组织方式的副产品而已。同时,一个概念范畴可在其认知的模型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对应成分。用Langacker (1987)[8]话说,概念范畴来源于对认知模型中的某种构型(configuration)以特定的方式勾勒出来的侧面(profile)。因此,每个ICMs便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感知整体(perceived whole)即完形(gestalt)。

认知模型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的无所不在性。因为在每一个范畴化行为中,我们会使用一个甚至几个我们贮存在意识中的认知模型。即使在我们遇到一个陌生的情景与不熟悉的对象时也是如此。通过唤醒相似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形成一个认知模型。正因为认知模型无所不在,我们永远不能避免它的影响,所以它们总是存在于那里随时提供帮助。即使在某些人工条件下,认知模型也在起作用。因此,不可能有发生在非语境化真空中的实验,同样不存在没有认知模型的语言。

在每个范畴化行为中,我们会或多或少联系到所贮存的一个或几个认知模型。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我们遇到完全陌生的对象或情景时没有精确的与此相关的认知模型出现。即便如此,我们也会忆起一些较为相似的经历直接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比如一位土生土长、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可能没有任何关于中国春节的概念,因为庆祝春节不是他自己的文化,他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因而自然就没有关于中国人如何庆祝春节的认知模型。但是,当他与中国人交流,试着理解中国的春节时,他可能会运用类似的、比如有关圣诞节的庆祝的认知模型。

(二)认知模型与翻译

由于各人的认知模型并不相同,翻译时,译者应尽力将原文作者的意图清晰地呈现给译入语文本读者。应用认知模型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准确的译文。例如: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

Version I: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To join him there, they awake her. (translated by Bai En) Version II: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9]

从认知模型的角度看,译文二优于译文一。因为在译文二中,译者将“辽西”译为“frontier",从而使原文作者的意图清晰地再现给译入语文本读者。

(三)文化模型

与认知模型紧密相关的是文化模型。文化模型被定义为“一个社会中所有成员所共有的认知模型”[9]。人们的认知状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对于认知模型的描述不可避免地带有大量理想化的成分。换句话说,对认知模型的描述是建立在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认知模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认知模型是不能通用的,而是依赖于个人成长与生活的文化背景的。为了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文化提供了我们所必须经历的事件的背景。如一个中国人与一个英国人形成的关于龙的认知模型不会相同,这是由于所处国家的文化不同。所以,特定领域的认知模型最终依赖于该领域的文化模型。反过来,文化模型可以看作同一个社会团体中的人们所共享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与文化模型可以看作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认知模型这一面上,这些认知实体的心理本质得到了强调,允许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在另一面文化模型上,许多人共享的集体特征得到了强调。虽然前者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相联系,后者却属于社会语言学与人文语言学,但这些领域内的研究者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研究对象的双方面(认知模型与文化模型)。

文化模型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文化模型是基于社会中人们的集体经历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需要的不是科学上正确的模型,而是功能上有效的模型。这表明只要一种模型与我们的感知一致而且能使我们作出功能上正确的预测,它就能为人们广泛接受。认知模型不是共享的,而是依赖于人们成长和生活的文化,文化模型决定认知模型。文化模型可以归结为一种集体共享的认知模型。总而言之,语境模型是社会中人们所共享的一系列认知文化语境。

(四)文化模型与翻译

文化模型不但使我们很容易理解源语文本的给定信息, 而且有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译文。例如:The river had been dry for a long time.Everyone attended the funeral.[10]

当使用话语构建信息时,作者设想他的目标语读者应该有这样的信息:“河流干涸了,河神死了,在他们的认知语境中当河神死了时应该有一次葬礼。”所以,虽然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相关的,但当源语读者接受到话语的信息时,他们的认知心理学立即指向与此相关的世界知识,在大脑中搜寻相同的事实抽象,补足话语表达的空缺,从而正确地理解话语。假如译者不具备并不包含在话语中的文化模式就不能挖掘出其文化内涵,不能找到意义之间的关联。就有可能译出以下的译文:

Version I:这条河干涸很久了,每个人都参加了葬礼。

这样的译文使译入语文本的读者找不到关联,文化暗涵尽失。如果译者能与原文读者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即“这是非洲加纳人的一种习俗。如果河流干涸很久,河神就死了。河神死了的时候,人们会举行一次葬礼。河流已经干涸很久了”。这样译者就可挖掘其内涵,正确地理解,从而以合适的文本构建源语信息。

Version II:河流干涸很久了,河神死了,每个人都参加了河神的葬礼。

以上译文补充了字面意义,填补了译入语文本读者认知模式的空白,成功地再现了关联。

四、结语

近年来翻译的认知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翻译是一个包含大脑机制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语言的交际行为。它是一种语际与语内的明示———推理行为,不仅涉及语言代码的转换,而且动态的推理依据动态的认知语境。这是在关联理论框架内对翻译研究的探讨,与以往的翻译理论有极大的不同,因为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太关注译者的认知心理研究。

摘要:本文在Sperber与Wilson关联理论的基础上, 应用与认知语境相关的心理基础: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 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有助于译者得到更为精确的译文。

关键词:认知语境,心理依据,翻译,认知模型,文化模型

参考文献

[1]何兆熊, 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 1997, (6) .

[2]熊学亮, 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 1996, (3) .

[3]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mold, 1999.

[4][5][6]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8]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ve Grammar, 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d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许渊冲译.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苏轼的独特认知与心理自适 篇9

一、苏轼是将儒道结合的完美典范

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是儒、道两家。当一个处在顺境时, 应以儒家的“入世”思想为主, 励精图治, 奋发有为;当一个人遭遇挫折、处于逆境时, 可以老庄的“出世”思想为寄托, 超然物外, 从而使痛苦的内心世界变得像山间明月一样宁静, 像江上清风一样流畅。这样的人生会与天地共适, 充满了祥和与幸福。但是在浩浩历史长河中, 在茫茫人间众生中, 真正把这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人并不多, 而苏轼是其中最完美的典范。正是由于苏轼把儒、道两家完美结合, 又能以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和挫折, 他才有了豁达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才能铸就后人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苏轼的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为主, 而老庄思想和禅宗悟语则是他遭受政治迫害时用以自我排解的寄托。苏轼虽然以儒家思想为本, 但是又能博采佛道之长, 奉儒而不迂腐, 好道而不厌世, 参禅而不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 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 用乐观, 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样的精神境界中, 苏轼实现了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 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了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 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 他的盖世功业正是在屡遭贬谪的逆境中造就的。苏轼被贬期间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 成就最大, 黄州就是他的一个创作高峰, 如散文前后《赤壁赋》、词《赤壁怀古》等作品。而且, 苏轼在有权力的时候, 就积极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没有权力的时候, 就淡泊名利, 物我两忘, 旷达自适。这正是苏轼的不同凡响之处, 也是他极具魅力的人格所在。

苏轼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在凤翔, 改革“衙前”役法, 在密州, 拿出库粮收养孤儿。在徐州, 领导人民防洪, “庐于城上, 过家不入”。离开徐州时, “老翁易作婴儿啼”。在杭州, 疏浚西湖, 筑堤引水, 灌溉农田千顷, “苏堤春晓”美名至今;还自己捐钱加上官库资助, 开办免费病坊, 治愈数千病人。在定州, 惩治贪污官吏和骄横军将, 整顿边防部队。贬到惠州后, 还捐钱帮助地方修桥, 又帮助广州地方官用竹筒引白云山的泉水, 解决当地百姓饮用淡水的问题。他的这些政绩, 有口皆碑。他在常州去世时, “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他那爱国爱民, 求实求真, 独立不惧, 潇洒自适的生活态度, 成为后世仁人志士倾慕、追求的典范。

二、苏轼对世事人生的独特认知与乐观豁达

人海茫茫, 世事苍桑, 苏轼漂泊一生, 潇洒一世。儒、道、佛各家思想的结合使苏轼的精神世界富有魅力, 蕴含哲理, 因此, 苏轼对世事人生具有深邃的认识能力和独特的认知方式。“认知”是心理学中常用的名词, 是指一个人对事件或其他对象的态度和看法。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三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认知过程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基础, 在认知过程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才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 改变认知, 就可改变情感和意志行为。同样的事件, 对具有不同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人来讲, 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心理反应, 这正如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当一个人情绪上出现压抑、焦虑和苦闷时, 或当一个人意志减退, 行为颓废时, 如果他能够改变对那些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事件的认知和看法, 就能够进一步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烦恼, 从而能够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在心理咨询活动中, 这种方法被称为认知疗法及及合理情绪疗法。对于某些内心烦恼, 其实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独特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使苏轼能够站得高、看得远, 能够跳出“此山中”, 俯视洞察人间万象。于是同样的事物, 例如迫害、打击和逆境, 在苏轼这里就有了不同一般的感受, 他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在痛苦中找到欢乐。侥幸活命被贬黄州, 苏轼写下了“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又远谪惠州, 苏轼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苏轼的这种幽默与坚强让排挤他的人气恼而无奈, 于是苏轼被赶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 成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在这里, 苏轼过着夏无寒、冬无炭、饥无食、病无药的生活, 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写下了“九死南方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而且他还仍然关心着人民的疾苦, 向当地黎族百姓传授中原耕种技术, 设立学堂, 开启民智。

三、《前赤壁赋》是苏轼独特认知的意象表达

就是在这样坎坷的人生境遇中, 苏轼一直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从不向命运低头。虽然新派打击他, 旧派排挤他, 被一贬再贬, 但是他从没有怨天尤人, 苟且偷安。当然, 苏轼也食人间烟火, 并非从未感受过苦闷, 关键是他能够在挫折中潇洒自适,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由于他具有独特的认知方式, 能够在挫折中、在打击中、在逆境中自我领悟、自我排解, 从而达到自我欣赏。这在《前赤壁赋》中有精彩的表现。这篇赋记述了赤壁之游, 通过想象、比喻、夸张, 描写了江水、明月、清风三个意象, 以此为依托进行抒情, 构成客观生活图景和主观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意境。苏轼运用赋的主客对话的手法, 表现了他自己头脑中由同样的客观情境所引发的乐观与悲观心态之间的矛盾斗争和苏轼从悲观心态中解脱的过程。作者借“客”之口, 论说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苦闷;然后以老庄思想说服“客”, 实现了自我宽解, 陶醉于清风明月。文章中的“自其变者”和“自其不变者”正是不同认知方式会导致不同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生动概括, 请看:

上一篇:畜产品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切削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