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精选12篇)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1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 如何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及实践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质量,因素分析
近日,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I-AASB) 发布了题为《审计质量框架:创建审计质量环境的关键要素》的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会对审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IAASB主席阿诺德·希尔德说:“审计质量是并且仍将是IAASB和其他会计团体关注的首要问题。审计人员理所当然地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负有直接责任, 而新的审计质量框架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 希望在财务报告供应链各方参与者的积极互动和共同努力下, 审计活动的质量可以达到最优。”本文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背景, 分析财务报表供应链各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提高我国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 保护利益相关者。
一、审计质量的含义
国外学者De Ange1o (1981) 较早指出, 审计质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发现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进行舞弊, 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报告的联合概率。并指出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舞弊行为, 而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如实地报告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 则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审计质量的涵义, 其实质与国际趋同:是指在给定客户发生违约行为的前提下, 审计人员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具体来说, 是审计人员发现某一特定违约行为的概率并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的概率。关于审计质量涵义的阐述有:吴水澎 (2006) 把审计质量定义为会计师事务所抑制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操控盈余的能力。张龙平 (1994) 指出审计质量表现为执业质量在审计过程的具体表现, 最终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 即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人员的审计工作能够增加会计报表可信度和可靠性的程度。
二、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财务报表供应链各方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财务报表的提供者 (被审计单位) 、财务报表的审计者 (会计师事务所) 以及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环境。
(一) 被审计单位因素
1、被审计单位规模及业务复杂度。在一般情况下, 被审计单位规模越大, 业务越复杂, 这其中隐含的错报可能越难被发现, 这就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常认为, 企业的规模越大, 经营活动越复杂, 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大, 且因企业的社会影响比较大, 更倾向于对盈余进行管理以维持其良好的社会形象。Jeong (1999) 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小公司相比, 大公司更倾向于对盈余进行管理;李建然、陈政芳 (2004) 发现当审计客户的规模越大, 其对事务所越重要, 审计人员允许其操纵的盈余空间越大, 审计质量越低。在这种情况下, 审计师应加大审计力度, 保证审计质量。
2、被审计单位面临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一般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风险。当被审计单位面临较严重的风险时, 一般情况下, 会把这种风险传递给审计师, 从而加大审计师的工作难度, 甚至会导致审计失败。一般来说, 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越弱, 公司管理层进行可操控性盈余的力度和动力越强, 对财务报表进行舞弊的可能性就越强。通常认为, 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过程中, 如果出现违反债务契约或财务危机状况时, 往往倾向于对盈余进行管理, 以达到操纵利润, 降低风险的目的;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弱, 表明其经营状况越差, 相应的就越需要进行盈余操控;这就必然会加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量, 加大审计风险和审计难度。
3、被审计单位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很多情况下, 被审计单位自身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不足。拥有政府关系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政府补贴、税收和费用等的减免和优惠、提高销售业绩、获取外部融资便利、危急时得到政府的救援、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损害 (潘红波等, 2008) 、进入管制性行业 (罗党论和刘晓龙, 2009) 等等, 这些经济利益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等有所提高, 企业的风险主观地“被降低”了, 即与没有政府关系的企业相比, 拥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其破产的可能性会较低。所以, 在这种现状下, 拥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对高质量的审计业务的内在需求是不足的。同时, 在一些地区信任度较低的地区, 交易双方倾向于不信任, 企业为了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 会聘请拥有行业专长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 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大环境的影响。
(二) 会计师事务所因素
1、会计事务所组织形式。从目前看来, 全国各地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行为为有限责任制事务所, 然而合伙制特别是特殊普通合伙制在我国市场上尚没有形成主流。由于不同组织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失败承担的责任不同, 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 其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 这样就大大弱化了审计师的责任意识, 可能会使审计师一味地追求个人的利益而降低整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普通合伙制, 合伙人以其个人全部的财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审计师的责任意识很强, 可以提高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但是因无过错的审计师也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些不合常理;特殊合伙制是普通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制的结合体, 无过错者对审计失败承担有限责任, 有过错者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样有利于强化各审计师的责任意识, 保证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下,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出现越来越多的特殊合伙制组织形式。
2、会计事务所规模。De Angelo (1981) 认为, 事务所规模可以用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 事务所规模越大, 与每一特定客户相关系的准租占事务所整个准租总和的比重越小, 该事务所以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 其可预期的审计质量就越高;也就是说, 对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如果发生审计失败, 大量的准租将随之逝去, 更别提由于声誉受损, 事务所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比如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大规模事务所而言, 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因客户少, 可能仅仅某一个客户的业务就已经占据了其全部业务的很大部分, 所以在巨大的利益的驱使下, 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有着强烈的审计违规动机, 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针对这种情况,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起草了《关于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做强做大的若干政策措施》, 力求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漆江娜, 陈慧霖, 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费用与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 2004.3.
[2]方军雄, 洪剑峭, 李若山.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和启示[J].审计研究, 2004.
[3]张敦力, 李四海.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会计研究, 2012.8.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2
摘要: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化和审计影响的扩大,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是当前审计工作坚持与时俱进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通过研究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审计质量,历来成为政府监管部门、立法机关、公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影响因素;衡量标准
一、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
1.审计质量是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关键因素。审计监督是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审计监督是否有力度,是否有威慑作用,是否有效果,关键要有较高的审计质量来保证。
2.审计质量是衡量全部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衡量和评价审计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尽管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其审计质量是否符合审计规范和审计准则,是否达到审计目标的要求,是否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审计质量的高低因而也就成为评价和衡量全部审计工作的最终和最高的标准。
3.审计质量是规避审计风险的需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依法行政的全面推开,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性和处理,不能有半点的随意性。如果不注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有可能给审计部门带来风险。可以说,审计风险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此外,审计质量也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审计质量还是树立审计机关形象的内在要求。对于审计部门来说,良好的形象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最好的保障。总之,只有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我国的审计事业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审计职业的存在或客观需求在于其可有效降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代理成本,是由其对外提供服务产品的质量决定的。审计质量主要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质量两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工作质量是成果质量的保证,成果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1].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使财务报告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经济价值。反之,低质量的审计服务不仅不能增加经济价值,反而纯粹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部门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对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追究其原因,既有
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A.审计人员质量风险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覆盖面越来越大,审计项目越来越多,完成审计任务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员少,任务重,部分审计人员包括部分审计机关的领导“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思想比较突出,审计风险意识淡薄,质量意识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计质量要求,影响了审计质量,留下了风险隐患。
B.审计队伍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来看,现有人员中懂一般财务审计的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多,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比较单一,整体上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局面的能力比较弱。其次,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意识相对较弱,宏观意识和现代审计意识不够强。
C.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审计质量的控制依据和审计业务的作业规范。它是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审计组织根据职业特性的具体情况,适应自身规律的需要而建立的。它不同于审计准则,也有别于审计法规。客观地讲,这些年我们在国家审计规范体系建设上,明显地偏重于审计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而忽视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建设。
D.审计质量责任制度不健全。对于审计质量而言,明确控制标准是前提,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度是保障。一般而言,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考核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是核心,但往往也是现实中最薄弱的一环,有的责任追究制度泛泛而论,责任主体不明确;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还有的有制度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其结果是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风险意识,导致行为不规范;而一旦出现审计过错,责任也无法落实到人,结果不了了之,形成恶性循环。E.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力度不强。高质量来源于严管理,审计质量管理不严格是造成审计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有的执行审计规范不严格,导致审计质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有的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不严格,说得多、做得少,制度流于形式。此外,审计工作全过程质量控制不彻底,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取证不齐全,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定性不准确,造成审计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此外,审计质量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它还受到市场供求环境,法律环境,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被审计单位的治理水平,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等。
(二)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塑造真正的审计需求者,防止审计关系失衡,使独立审计真正成为维护和加强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相互信任、合理保障各自利益的基础。相反,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会深度影响审计关系格局[3].公司治理机制通过激励和监督的方式制约管理层行为,减少其对外部审计师审计过程和发表审计意见的干预,以保证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进而保证审计质量。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流通股比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人数的比例以及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审计质量。
(三)审计市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资本
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是独立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环境由不同的具体环境因素所组成,既包含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包含制约和抵制某些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两种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前者产生正面效应,后者产生负面影响,两者综合最终产生一定的审计效果。本文讨论的审计环境主要为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集中程度和审计的监管体系。
三、审计质量衡量标准分析
审计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有效性、经济性、及时性以及合法性。笔者认为,当审计的过程和结果都满足了审计的基本特性,就可以表示该审计的审计质量较高。换句话说,可以用审计的基本特性来衡量审计质量。具体表述为:
1.经济及时性指审计工作必须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且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任务。
2.真实合法性指审计工作的过程是真实、客观的,审计工作的结果如实反映了实施审计的范围、依据、程序。并且审计工作必须贯彻依法审计的原则,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包括审计程序合法、取证合法、处理处罚合法等。真实性要求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审计人员,分别采用同一审计方法,对同一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能够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使得审计工作的“产品”有助于其用户正确做出决策,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
四、审计质量的改善措施
(一)完善审计环境,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审计质量提高的环境,注重经济规律研究,健全市场经济制度,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环境。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要坚持原则,敢于审计;要实事求是,善于审计;加强和完善审计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依法审计提供法律保障。有法可依是依法审计的前提,必须加强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并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二)做好审前准备,科学、合理。要充分开展审前调查,积累基础资料,做到有的放矢;要明确审计目标,增强可操作性,使目标易理解、可实现;要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要把对实现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确定为重点;结合审前调查和数据分析情况,进行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三)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管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法律、税务、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针对某一项具体业务还要懂相关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适应新环境,提高审计质量。
(四)抓好审计成果的利用,提高审计质量。抓好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抓好成果的利用,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宣传力度;抓好成果的实现,发挥审计成果的作用。
(五)加强执业质量监管。加强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监管,对那些无专业水准、无职业道德的个别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应严厉惩处。
(六)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首先要健全和完善董事会以及独立董事会制度。除CEO以外,董事会成员由外部董事构成,外部董事不能曾被公司雇佣,或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之间有明显的商业关系。建立外部独立董事继续教育规定,让独立董事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审计以及金融知识,有助于其与公司迅速变化的业务保持并肩发展,有助于保证他们尽到监管职责。其次,审计委员会应全部由独立董事构成,并行使聘请审计机构的权力。这样,可以改变目前广为存在的大股东控制的格局,尤其对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本结构的现状、公司治理的落后格局;可以独立监督管理层,减轻其控制造成的财务失控,维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可以发挥独立董事的专业特长,尤其是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财务会计专业特长,使得对审计师选择更趋合理,沟通更容易。
(七)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建立起具有足够规模的事务所,集中执业精英,鼓励事务所建立品牌意识,通过加强自身力量促进审计质量。
(八)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审计人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审计,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韩杨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财务与审计,2008/03.
【2】徐春华,常成提高我国审计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分析措施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04
【3】熊文莉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4】李峻年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3
众所周知,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生命,而现在我国的独立审计质量明显不高,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如何提高我国的独立审计质量呢?我们认为对此类问题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概述及其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有以下组织形式:
第一、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它是由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个人独立开设并承担无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优点是固定成本低,收费也低,而且产权关系明确,服务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比较有效。但是它受独资者资本规模的限制,信用程度较低。
第二、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它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执业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合伙组织,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且事务所信用程度较高。但一旦某个合伙人在执业中的出现错误或舞弊行为,就可能使整个会计师事务所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而且会使所有合伙人的个人财产遭受损失,甚至倾家荡产。
第三、有限责任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它是由执业注册会计师通过认购本事务所的股份,并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它可以通过股份制形式迅速聚集一批注册会计师,信用程度高且内部质量控制机制较强。但它降低了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
第四、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它是由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其个人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在事务所履行赔偿责任中,无过错的注册会计师只承担有限责任,有过错的注册会计师则要承担无限责任。这种形式既融入了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的优点,又摒弃了它们的不足。
理论上看,似乎带有无限责任制的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财产界定的问题,现在创立一个会计师事务所要求的注册资金都很低,就算负无限责任也不能弥补委托人的损失。
二、事务所规模及从业人员质量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
一般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有些机会主义行为,出示不恰当审计意见时,会存在侥幸的心理。而规模较大的事务所有着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出示不恰当审计意见时机会成本过高,从而有更大的动机来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而且事务所规模越大,越容易吸引水平高、素质高的注册会计师,也能更好的保证其审计质量。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反而会存在更大的问题,比如美国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
从业人员质量和审计工作底稿质量也会影响审计质量水平。从业人员是审计活动的主体,其质量的高低将会对审计程序的有效执行、审计过程中职业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在发现该行业财务报表违规行为方面具有更强的签证能力。而审计工作底稿可以看出事务所的内部管理质量的高低,对于复杂程度不同的经济实体进行审计时,审计工作底稿中对实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的要求也不一样,合理的安排实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会对事务所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三、其他文献中提到的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一、制度建设不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不强。表面上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审计人员是由股东大会聘请的,但实际上是由上市公司的代理人聘请的,这使得注册会计师向上市公司管理层合谋成为可能。
第二、企业所有者控制权“缺位”,致使市场并不真正需要高质量的独立审计。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为国有企业,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管理者手中,他们需要的不是严格的公正审查,而是“迎合政府管制机构的审计报告”,“包装上市”、“模拟改制”和没有实质内容的重组层出不穷。
第三、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内部治理结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的关键,虽然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已完成脱钩改制,但仍有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延续原有的体制惯性,其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四、对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其实,通过这些所有的表面因素来看,实际上决定独立审计质量的根本原因还是收益与风险的比较。如果被发现的风险成本高于通过提供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来获得的收益时,不会有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这样的高风险业务。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独立审计的审计质量。
第一、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准入的标准,特别是财产准入方面。制定健全的财产界定、确认、登记和监管制度,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份详细的资产报告,让委托人清楚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财产保证能力,从而更好的选择审计人员。
第二、加强审计方法的研究和审计人员的培训。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学习和运用现代审计的理论方法与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审计质量,才能以有限的审计资源尽可能地满足社会需要。
第三、加大惩罚力度,完善我国赔偿机制,通过法律来约束审计行为。对那些毫无专业水准,无职业道德的个别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应严厉惩处,对多数事务所审计质量中的问题应积极督促落实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叶向阳,盛军锋.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⑷.
[2] 邓昌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问题浅索[J], http://www.canet.com.cn/html/032002/092534384_3.htm,2006-9-25.
[3] 王善平,苏艳霞.我国独立审计的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月刊,2003.⑵.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篇4
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的, 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 从而实现准确评价审计目标的可能程度。具体来讲,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审计质量是审计业务工作质量, 即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 各个环节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另一方面, 审计质量是审计结果质量, 即审计结果达到既定审计目的的程度。
审计质量这两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审计业务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审计结果的质量, 如果审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那么审计业务所产生的结果也就很难让人信服。同样, 审计结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业务的质量高低。无论是审计工作质量, 还是审计结果质量, 只要有其中一个因素发生了质变, 必然会影响到另一个因素。所以, 在探讨审计质量的有关问题时, 我们应同时关注审计质量两方面内容, 不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二、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审计作为一种服务, 与商品社会的其他服务一样, 都要遵守市场存供给与需求的存在潜在竞争规律, 要靠以质量求生存, 求发展。然而, 我国审质量并没有达到市场经济期望的要求, 而是处在一种比较低下的水平。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1、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职业道德, 是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并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提出总体要求, 同时也明确了该职业应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所应遵循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具体包括国家审计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到底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审计职业道德作为社会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组织者, 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 其职业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实际的审计工作过程中,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以“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赢得市场, 反而以牺牲职业道德、诚信原则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来攫取利润。还有某些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 对被审单位吃请或礼品来者不拒, 违规指导、隐匿被审单位的重大事件, 严重的违反了职业道德操守。
当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这种潜规则愈演愈烈时, 人们似乎对审计人员的这些不当行为见怪不怪了。这不仅是审计道德的缺失, 更是对审计职业道德的藐视。在这样一种道德危机下, 审计质量也就很难提升。
另外,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审计专业素养包括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执业经验、职业判断等。专业水平是审计人员必备的, 如果专业不能胜任定然不会有高的审计质量。执业经验的缺乏和职业判断偏差, 不仅会会浪费大量的审计成本, 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审计意见, 从而导致低的审计质量。
2、审计工作实施的恰当性
审计工作按时间来划分, 可分为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完成阶段。每一阶段的审计工作任务是不同的。是否能合理安排审计工作以及是否能在每一阶段采取相应较为合适的审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质量。审计计划阶段的核心内容是要编制审计计划方案。如果审计计划方案不够清晰明了, 就很难指导以后的审计工作。审计实施阶段包括审计取证和汇总工作底稿。在取证过程中, 要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实时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在最后阶段, 出具审计报告, 并对某些事项给出审计意见。至此, 审计工作完成了。
从上, 我们可以看出, 审计工作的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 若有某一阶段的工作处理不当, 很可能会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从而会影响审计质量。所以, 高水平的审计质量来至于出色的审计工作,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每一阶段的审计工作中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来保证审计质量。
然而, 由于审计人员的的专业水平有限, 不能保证每一审计步骤是恰当的, 所以审计工作的恰当性与否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
3、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
审计环境包括被审单位的内部环境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环境。在内部环境这一部分, 被审单位的的财务状况及异常风险、正直性和诚信度是关键因素。一般来讲, 每当客户财务状况陷入困境或出现重大意外损失时, 大客户造假的可能性越大, 审计难度的难度也越大, 从而使得审计质量没有保障。但是不同的被审单位的正直性和诚信度不一样, 这样更加大了审计人员的辨别难度。
审计外部环境指的是会计师事务所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当前的法律政策。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经济实力较弱, 很少有企业能提供高额的审计费用。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 这就意味着较少的收入。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争夺本来就稀缺的客户资源, 不惜降低审计收费。这一行为有悖于成本效益原则, 必然会正常的会计市场秩序, 使审计质量没有保证, 更有甚者, 使得审计风险加大。另外, 法律环境的宽严程度, 也是影响审计质量高低的一个外在因素。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政策, 但无论是本着怎样的法律原则, 只要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且执行严格, 便可以激发其提高审计质量的积极性。所以, 当今我国审计质量的低水平还与我国不健全的法律规范有关。
以上这些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 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考验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同时在无形中影响着审计的质量。
摘要: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注由于低水平的审计质量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努力提高审计质量, 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是当前审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 如何界定审计质量, 影响审计质量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关键词:审计质量,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冬梅.现代审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初探[J].会计之友, 2007.8 (上)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5
摘要:
自独立审计伊始以来,审计案例经常有失败的情形发生。大多数的失败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缺乏审计的独立性。例如众所周知的安达信、银广夏的审计失败案例等等。审计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精髓。审计行业要有所发展,就要加强审计的独立性。通过对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旨在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审计委托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8202
1审计独立性的概念
普遍接受的独立性的概念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注册会计师不向外界压力屈从或产生依赖,不受有损职业判断因素的影响而作出判断,做到客观公正,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使信息对称的理性的第三方,有理由相信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做到诚信、客观、公正及应有的职业谨慎。注册会计师要做到真正的独立,就要求其客观性不能受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做到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的统一。
2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委托人是任何审计业务都需要有的三要素,由于三者之间存在着双重委托的关系,所以注册会计师能否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审计独立性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是保持投资者和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处理的可靠程度和信赖程度的基础,能够增强财物报告使用人的信心。如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处于较低水平,将不能客观地对审计客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会误导投资者作出不经济正确的决策,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不利于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
3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3.1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与规模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定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合伙制,另一种是有限责任制。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个人财产承担事务所的债务。而有限责任制的会计事务所以其全部财产对事务所债务承担责任,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事务所债务承担责任。对于这两种法定组织形式,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风险和承担的责任是不相同的。在同等的条件下,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所面临的风险和承担的责任相对于有限责任制的会计师事务所要大。所以在共同利益的驱使和风险因素的约束下,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会更加注重审计的质量,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更能自觉保持较高的审计独立性,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而我国有限责任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占据会计师事务所的绝大部分,这势必会减弱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降低审计的独立性。
其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通常来讲,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独立性水平越高,审计的质量越佳。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呈正向相关的关系。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结构层次更为完善,审计程序更加合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收入创造能力更强,收入渠道更广,不易受个别公司的控制,更重视审计质量的品牌效应。而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收入较低,收入渠道较少,在对大公司进行审计时,难免会对某些特定的大客户产生经济上的依赖,甚至会为了迎合满足顾客的需求,发表不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毫无疑问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由此可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大小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3.2审计委托模式与审计费用支付方式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只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会产生。在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委托人三种审计业务要素中存在着双重审计委托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委托人(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之间形成第一层审计委托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形成第二层审计委托关系,两者都处在代理人的位置,若审计委托关系模糊,企业所有者缺位或股东分散,迫于管理当局的要求,注册会计师与经营管理者容易产生共谋,使经营管理者取代了企业所有者变成了实际的委托人,从而导致审计关系的失衡,这势必会给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同样也是追求较高利润的企业,每个注册会计师都具有一定的理性,都会追求较好的经济利益,而在我国审计费用是由被审计单位向审计机构支付的,而非财务报告使用者支付,但是财务报告使用者才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群体,这明显不符合一般的谁需要服务谁付款的原则。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要求注册会计师如实的发表审计意见,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经营管理者会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美化,这两者的要求是不相互趋同的。另外经营管理者可以自由选择合作的审计机构。这样的话,注册会计师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提供不合法的审计服务,会对独立性造成不利影响。
3.3审计收费的高低与结构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很大,竞争颇为剧烈,存在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在第一次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向其收取的审计费用经常低于成本,即首次审计费用采取折价策略。注册会计师想通过这种方式与客户进行长期的审计服务旨在未来若干年后能够弥补前期的亏损以及合理利润。注册会计师为了避免得罪客户或者客户流失,会向客户妥协进而影响其独立性。其次若审计收费比同行业的平均收费要低,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专项技能所形成的相对优势则不会对独立性造成不利影响;另一种是人为地减少成本,减少审计范围,缩减审计程序,会对独立性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审计收费结构也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如果某一审计客户提供的审计费用占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总收入的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会对客户有很大的经济依赖,会害怕客户的流失,将因自身利益或者外在压力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客户长时间未支付注册会计师审计费用,或者在审计服务期间,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取得或有收费,会因自身利益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3.4注册会计师道德素质与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也称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对审计独立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的因素同样也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做到“诚信、独立性、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会受到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及外在压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利因素同样也会对审计独立性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若一个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低下,审计的独立性必然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的情况下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因此需承担的责任就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往往是由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而引发的。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越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越高。因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越大,所承担的审计失败的风险和代价就越大,就越容易引起注册会计师的重视,从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而我国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相关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行政责任的追究上,而对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追究条款不够具体,具体实施的难度比较大,没有较为清晰地司法解释,对注册会计师缺乏严厉地事后惩罚力度。
3.5薄弱的监督机制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监管部门,隶属于财政部,大多数职员忙于行政事物,专职的人手又不够,监督审计质量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靠行业的自律是不够的。监督机制的薄弱也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低下。
4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是理性的“经济人”,会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客户会因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过高而更换审计机构从而导致客户流失,若独立性过低会遭受监管部门的处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注册会计师会保持较低的独立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4.1改变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我国应该大力提倡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向合伙制、有限责任合伙制形式转变,这两种形式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有较强的约束力,能够有效增强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有限责任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融合了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两者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将是未来我国事务所组织形式发展的趋势。其次我国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应该有效限制,可以通过税收条件的优惠或者是降低设立条件鼓励其向合伙制或者是有限责任合伙制形式转变。另外通过合并、兼并、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等方式扩大事务所的规模,增强抵御客户的经济压力的能力。大型事务所具有雄厚的资产,客户更换事务所的损失会小于被监管部门的处罚和其他客户流失的信誉损失,能够比小规模的事务所保持较好的独立性。
4.2改革审计委托模式与审计收费制度
传统的审计委托模式不利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为了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改革审计委托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采用证监会、交易所,或者外部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三种模式可以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地隔离。上述三种审计模式也会导致审计的收费的转变。改革审计收费制度注重财务信息的披露,消除注册会计师对管理者当局财务的依赖性,可由审计委员会评价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并支付审计费用,或者是证监会或交易所专设的部门机构对企业收费并对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行评估支付审计费用。中注协应设定审计费用最低收费标准,对收费标准进行公开,严禁削价、压价等不良竞争行为的出现。
4.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重要保证。要研究细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的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实行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注册会计师道德评价机制建设,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增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健全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
4.4加强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责任意识
应该健全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加大惩戒力度,给注册会计师强大的威慑力,避免注册会计师与管理者当局合谋损害审计的独立性。我国目前的法律在民事责任的规定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对注册会计师违规违法案件的处罚主要是靠吊销执业资格的行政处罚来体现的。应该建立严厉的以民事赔偿责任为主的事后惩罚机制,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就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行业监管机制必须得到完善,国家法律部门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同时要密切配合联系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其管理部门的工作,严厉打击注册会计师的欺诈、造假行为。
4.5完善不利影响因素评估标准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针对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和不同的审计客户,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是我国还是应该完善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的评估标准,坚持原则性导向和规则性导向的统一。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消除或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参考文献
探讨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篇6
【关键词】政府审计 审计质量 影响因素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现代企业制度也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相比于发达国家,审计主体缺乏独立性、重财务轻绩效和取证程序标准不统一是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推动我国政府审计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审计主体缺乏独立性
由于审计机关未能实行审计人员准入制度,导致审计队伍中混入了很多非专业审计人员,特别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不高,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国现阶段审计工作模式的内部监督还有所不足,审计工作属于行政审计工作模式范畴,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执行机关,而审计机关是执行机关的组织部门,难以对执行机关本身加以监督,这样会极大的减弱审计力度。
(二)审计工作重财务轻绩效
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时,审计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保证财务审计公平公正[1]。但是目前在政府审计工作中,对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视程度很高,忽视了绩效审计。政府很多特殊项目的扶持质量是难以经过财务收支审计进行判断的,比如失学儿童救助项目、下岗人员扶持项目以及残疾人救助项目等。但是通过对绩效审计的运用,能够对这些项目作出独立评价,将其社会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准确评价出来
(三)审计取证程序标准不统一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得出审计结论所用到的证明材料,能够将审计事项的真相进行详细说明。从审计证据准则来看,在审计证据收集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做到具体、充分、合法和客观,但是审计项目的性质有很多种,该怎样取证和取什么证,审计证据准则并未能作出明确要求。另外,未能引起对审计整改的重视,延缓了审计整改工作的进程。并且很多审计人员有着重审计轻整改的思想,对于整改问题,大多数被审计对象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选择性整改思想,经常会敷衍推责,避重就轻。
(四)政府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在被审计对象出现舞弊行为时,审计人员经常被蒙在鼓里,识不破也看不穿。并且个别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加强对政策规定和行业规章的学习,对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多,因此就难以将审计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判断出来。很多审计人员抓不住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十分落后简单,对于一些建设项目、网络数据、宏观经济等知识较为缺乏,并且审计自身职业道德问题也是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因素。
二、提高政府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强化审计独立性
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能够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提。为防止行政、舆论以及社会对审计造成的影响,就必须在法律上对审计作出明确地位,提高审计的规范性、权威性以及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审计纠错、监督的功能[2]。独立性在地方审计机关中显得尤为重要,各级领导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大力支持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开展,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提供保障,这样才有利于将审计处理处罚权独立的行使出来,发挥处罚的作用。政府一把手要亲自主管审计工作,对于审计处理处罚事项要特别的关注,保证审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提高政府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法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析和审查,并综合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效益,最后提出整改意见,从而实现被审计对象经济效益的提升。效果、效率以及效率是效益审计的主要三个目标,其中效果目标是行为产生好的结果,效率目标是所投入的劳动力与产生为正比关系,效益目标是在减少投入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果的提升[3]。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在政府审计工作中,提高效益审计比重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并且政府审计也要由以往的合法性审计逐步转变为效益性审计,将效益审计最终确定为主导地位。
(三)制定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目前,我国审计准则体系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仍然没有制定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因此,要加快构建政府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将注册会计师国际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作为参照标准,在学习借鉴注册会计师行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对我国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进行制定。第二,将基本准则作为基础,按照我国政府审计中绩效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财政审计等主要业务种类,对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分别进行制定,并对这些具体准则加以规范,保证政府审计工作更加有效进行。
(四)加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在定期组织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业务能力的培养,既要审计人员掌握专业的审计、财务知识,还要让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注重总结经验,不断熟练运用业务知识,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审计技能。另外,审计人员还要加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结语
总之,近年来政府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从各个方面都对政府审计进行了丰富与提升,制约政府审计质量的各种因素也会能得到完美解决。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政府审计工作中必将出现更多新的问题,因此面对审计工作的新变化、新形势,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从实际审计工作出发,不断学习先进的经验与理念,建立符合工作需要的审计方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持续推动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艳,王慧玲.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9:64-65.
[2]邢雪丽.政府审计中加强审计质量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199-200.
[3]徐永涛,彭静.外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师,2014,24:61-62.
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篇7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质量,文化氛围
一、内部审计概述
(一) 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的专职审计的机构与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审计工作。我国的内部审计一般包括部门的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律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
(二) 内部审计的职能
审计具有独立的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行为, 其具体的内部审计职能有:第一, 价值管理, 企业的内审人员需从效率、效果等方面明确企业内部的资源的使用情况;第二, 信息系统审计, 判断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否给报表的编制提供信息, 降低内控制度的错报和漏报风险;第三, 项目审计, 内部审计可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计划的有效运行, 并总结经验;第四, 内部财务审计, 检查编制报表的财务记录, 减少舞弊的发生, 分析财务数据。
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一) 文化氛围的影响
企业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审计的质量。文化氛围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行为规范。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 由于利益的矛盾, 不能仅依靠道德约束与职业标准, 仍需要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引导。因此,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且从特定的角度上说, 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给员工树立一个模范作用, 其应该注重文化氛围的培养。
(二) 审计机构组织结构的影响
审计机构的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职责问题。企业的审计部门是一个具有独立性质的部门, 而这种独立性最主要的表现是对企业的审计结果进行效果分析并不受到审计的范围、审计的部门的影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应是建立在审计部门独立性上的, 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一定要保持独立性, 从而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需具有高度的谨慎性和权威性, 客观地对企业进行一个综合分析, 最终从根本上保证审计质量。
(三) 职业道德的影响
审计人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审计过程中的主要引导人员,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审计质量具有比较直接的影响。第一, 审计人员的专业性比较强, 具备综合专业知识;第二, 审计人员需对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全面的和客观的认知。随着企业的经营观念进行了不断的更新, 审计工作的核心也要从财务审计转移到风险控制上, 因此, 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四) 审计方法的影响
审计方法对于数据采集和综合分析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不只是被应用到审计中的某个环节当中, 应贯穿审计全过程。当前, 企业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这就不仅要求审计部门对企业进行一个客观的和全面的分析, 还需要审计部门及时预测企业的风险。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 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要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福利, 注重打造企业文化的良好的氛围, 重点关注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树立企业的良好风貌, 才能够为审计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坚持用审计文化整合思想意识, 举办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把存在于审计环境当中的不利因素转化, 最终营造出依法有序的审计环境。
(二) 完善机构的设置
在机构的设置上, 必须要能够体现出独立性、权威性。逐步完善治理结构, 从而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合理定位提供一定的保障, 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问题与治理结构密切联系。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前提, 独立的组织地位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能够独立于组织机构当中的其他职能部门, 最终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部门关系上和被审计单位相分离, 而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人需要具备深刻的资历背景与地位, 在组织当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进而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自由度, 且有能力对审计报告的问题给出实质性的回答, 从而及时地纠正并改善行动。
(三) 重视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基本前提, 也是逐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第一, 明确来源, 保证质量。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 要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认真的审核, 所有不具备内部审计职业道德的内审人员都要进行更换。第二, 任人唯才, 稳定员工心态。重视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爱护人才, 在财力、物力以及政策的制定方面都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 且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关心与帮助, 这样才能够使得经过严格选拔的内部审计人员有发自内心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够使得他们自觉、自律, 不断积极进取, 并尽可能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与综合业务素质, 最终保证审计监督的实施, 才能够维护审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利于审计业务的顺利开展并与审计任务相联系。第三, 定期进行考核, 重奖重罚。内部审计人员要定期地举行自评、互评与职工测评的活动, 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
(四) 采取合适的审计方法
企业的内部审计可通过咨询的方式, 帮助企业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可采取连续审计的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 缩短了内部审计周期, 降低了风险。而且在内部审计过程中, 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 内部审计的人员需学会利用数理统计、建模以及流程设计等方法进行审计。
参考文献
[1]魏玉洁.浅谈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22) .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8
一、审计信息质量的内涵及其特征体系
1.审计信息质量的内涵。审计信息是在审计活动中生成的所有信息, 包括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信息, 以工作底稿为形式记载下来的信息以及为审计工作而收集整理的其它相关信息。审计信息质量指的是审计信息“产品”能够满足“顾客”需要而应具备的特性。既包括生产过程的质量, 也包括生产结果的质量。“顾客”是指深受审计信息影响的人, 它可能是外部的, 也可能是内部的。外部顾客指的是受审计信息影响, 但又不是产生审计信息的成员, 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立法机关、经理以及社会公众等;内部顾客指的是受审计信息影响, 同时又是产生审计信息的事务所及其成员。因此, 从“顾客”的眼光看, 审计信息满足顾客要求并使顾客满意的能力越高, 审计信息质量越好。
2.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借鉴美国FASB1980年提出的SFACNO.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框架, 改进构建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该框架是一个由约束条件、总体质量特征、限制性标准、主要质量特征、次级质量特征以及次要质量特征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二、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 构成要素
1. 约束条件:
成本、成果相匹配原则。一般来说, 在审计工作中, 投入的成本越大, 审计信息可信性越高;但是在现实中, 不可能无休止地投入审计成本, 因此要在成本与收益之间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以使恰当的审计成本获得最佳审计成果。
2. 总体质量特征—可信性。
将可信性作为总体质量特征的原因在于:可信性是审计信息的生命, 经审计提供的审计信息可以消除审计信息使用者的质疑, 为使用者所依赖, 为社会所接受。莫茨教授认为“在发达的经济社会中, 审计的作用可以认为且已经被认为是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所谓审计信息的可信性, 是指审计信息应该而且必须是完全可以信任或信赖的, 是充分可靠的。这是审计信息所应具备的最主要、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审计功能对于经济信息的最大贡献就是尽可能消除或降低信息风险, 赋予和提高经济信息的可信性;审计信息履行状况, 能够成为审计控制的基础与前提, 以及改善和提高管理职能的有效性和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并实现最佳配置, 完全在于个人和社会都认为或承认它是充分可信的。因此, 审计信息必须把可信性作为自己的首要质量特征, 并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审计信息倘若失去了可信性, 也就失去了传递价值, 也就失去了被接受的依据, 从而就会导致审计过程的断裂, 审计控制目标就难以实现。
3. 主要质量特征。
(1) 真实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实际履行状况予以真实客观的描述与反映。这种描述与反映不能是审计师的主观臆断, 而必须以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只有真实的信息才是可信的信息, 同时审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又是对真实性的支持, 审计信息如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就会有悖于真实性。
(2) 有效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的有效性是指审计信息必须是审计行为活动作用结果这样一种特性。它是指只有由合格的审计师通过实施特定的和恰当的审计程序而产生的审计信息方为有效审计信息。也就是说, 只有在审计师的审计调查过程中和审计报告过程中生成的审计信息才是有效审计信息;而不是由完整的审计行为活动作用结果而产生的所谓审计信息即是无效信息。对审计信息使用者来说, 由具有专门技能的审计人员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可以降低信息风险, 增强审计信息的可信性。将有效性作为主要质量特征, 符合有效性与可信性的逻辑关系。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可信性。对有效性特征的追求, 可以促进审计实务不断发展, 督促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审计方法和程序, 选择恰当的方法和程序。
(3) 相关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与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以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相关的特性。也就是说, 审计信息所描述的内容必须与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这一主题紧密相关, 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者了解受托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需要。审计信息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及时、准确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实际履行状况。及时性本身并不会增加审计信息的相关性, 但是只有及时的审计信息才是相关的。在我国, 审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社会各个层次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非审计专业人士, 有可能对审计工作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审计信息不用他们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会使他们看不懂审计信息所揭示的问题, 难以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反馈性是相关性必备的审计次级信息质量特征。审计信息使用者常常要利用审计信息的反馈性, 以判断该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 以便对偏离目标的事项进行纠正。
(4) 次级审计质量特征—样本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审计信息是一种样本性质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被审计事项越来越复杂, 涉及的领域和数据越来越广, 越来越纷繁。审计人员只能寻找适当的、能代表被审计事项总体特征的样本作为或得到审计信息。由于审计主体必须在满足总体质量特征及关键质量特征的条件下, 决定样本的范围和样本的性质, 因此审计信息的样本性会受到真实性、相关性、有效性的制约。
样本的抽取必然伴随着风险, 样本性决定了审计信息的风险性;同时, 审计人员无法进行无休止的取证与核实, 只能通过专业判断能力, 假设某些事项值得信赖, 对怀疑事项进行取证和抽样而形成审计信息。因此, 信任性与样本性是统一的。总之, 审计信息风险性由样本性决定;信任性是对样本性的强化。
(二) 构成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1. 总体质量特征与主要质量特征。
(1) 可信性与相关性。审计信息可信性与相关性是相互统一的, 可信性越高, 相关性越强, 越是具备决策相关性。两项质量特征缺一不可。事实上, 相关性必须以可信性为前提。如果某些审计信息具有相关性, 但在性质或反映上是不可靠、不真实, 那么这些信息就可能使之误入歧途。没有可信性的相关性是危险的, 没有相关性的可信性是毫无意义的。
(2) 可信性与有效性。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可信性。正如汤姆·李教授认为“……审计之功能在于消除人们……对财务会计报表质量的怀疑……因为财务信息获得了独立专家意见的支持, 人们在接受和使用它时将充满信任感。”即审计信息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可信性;其次, 进一步说明了审计程序存在的意义。
(3) 可信性与真实性。真实性, 既是一般经济信息与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 也是审计信息必须具备的质量特征。没有真实性, 也就没有可信性;只有真实、正确的信息, 才是可信、可靠的信息。信息额真实性主要是指应从客观存在出发, 做到真实客观地描述经济活动或过程的变化与特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则是指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实际履行状况予以真实客观的描述与反映。这种描述与反映绝不能是审计师的主观臆断, 而必须以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为基础。
2. 主要质量特征与其次级质量特征。
(1) 真实性与客观性、公正性。从“审计人员客观地审计”到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质量特征。《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四规定:“注册会计师应该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客观是指审计人员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的表述应当给予客观的立场, 以事实为依据……所谓公正也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 应当正直、诚实、不偏不倚地对待利益各方。”客观审计与公正评价互为依靠, 缺一不可, 目的是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真实的审计信息才能真正反映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为审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2) 有效性与合规性。审计信息要达到有效性, 必须以一定的规范作保证。我国《注册会计师》第21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 必须按照职业准则规定的程序出具报告。”可见, 审计程序是在遵循审计规范下实施的, 通过恰当审计程序得到的有效信息要满足审计规范的要求。
(3) 相关性与明晰性、及时性、反馈性。审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 取决于明晰性、及时性和反馈性。及时性是指审计信息能在决策者作出决策时取得, 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审计信息达到相关联, 但若信息不及时, 则审计信息便与决策无关了;同时审计信息应以审计信息使用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存在, 具有“明晰性”;反馈性则是指审计信息能把过去决策所产生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 使之与当初作出决策时所预期的结果相比较, 从而纠正偏差, 达到审计目标。
三、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审计主体
所谓审计主体, 是指在审计活动中主动实施审计行为, 行驶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审计主体贯穿着审计信息产生过程的始终, 对审计信息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1. 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能否准确恰当的将审计技术与审计客体联系起来并将其付诸实施, 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认知和能力。由于经济活动的动态发展性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矛盾的存在, 审计人员的认知能力是相对滞后的、有限的, 这就决定了审计人员对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不可能总是恰如其分的。审计人员按照自己对审计技术的理解行驶审计, 相对不完美的理解与客观的经济活动相互结合, 必然会造成审计主体的产品—审计信息的不完美性。同时由于审计人员具有差异性、复杂性等特点, 其对同一经济活动实施审计行为的结果也是多样的、互异的。所以说, 审计人员认知与能力的有限性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只能减少却不能消除这种由于有限性而造成的审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2. 审计主体组织结构。
审计主体组织机构是指审计主体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方式。审计组织结构的类型将直接影响审计信息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 灵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类型能快速而经济地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 即具有高效的柔性, 有利于确保审计质量, 所产生的审计信息科学有效;而僵化、垂直式的组织结构类型则对审计环境的变化反应迟缓, 其柔性能力较低, 无法确保审计质量。
(二) 审计客体
所谓审计客体, 是指审计活动中被动接受审计行为, 配合审计监督的单位和个人。审计客体是审计行为的接受者, 其本身也是影响审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
首先, 审计客体的思想端正与否制约着审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相对于审计主体来说, 审计客体掌握着丰富的信息, 审计主体相对于审计客体是信息不对称的。由于审计客体的利己性客观存在, 当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审计行为时, 审计客体有可能采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 或是提供虚假审计信息, 或是销毁证据, 或是遮短扬长, 由于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的不支持, 本身提供给审计主体的原始审计信息就是不全面的, 甚至是虚假的, 这就给审计主体搜集审计证据带来了许多困难, 人为地增加了审计信息的风险性。
其次, 审计信息客体本身的组织次序也影响着审计信息的质量。审计客体本身就是审计原始信息的生产机构, 而审计原始信息是审计信息的基础, 只有真实可靠的审计原始信息通过审计人员的整理、综合、分析, 才有可能产生科学的审计信息。由于审计原始信息是审计客体各个子系统的相互协作、有效配合的结果, 各个子系统是否合理配置、协调机制是否健全, 都将影响到审计原始信息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三) 审计行为
所谓审计行为, 是指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进行审查和监督活动中所运用的法律、法规、技术、方法、手段。审计行为因素包括审计规范因素和审计技术因素。审计行为因素是连接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桥梁, 是影响审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审计规范。
审计规范是对审计行为的规范, 是审计行为的一种约束与引导机制, 包括审计职业技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三部分, 其具有强制性。审计行为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的刚性要求, 即严格按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组织处理审计事项等审计活动。当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 审计行为的范围不能超出审计刚性的范畴, 要受审计刚性的约束。审计法规作为审计的游戏规则, 是各方面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是一种人造的规则。当制定出的规则存在漏洞时, 具有“理性人”特点的审计行为主体就会充分利用这一漏洞为自己服务。这种客观存在的缺陷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
2. 审计技术。
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为了完成一定的审计任务,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的过程中, 都将用到各种各样的审计技术, 以取得适度、有效的审计证据, 正确地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于采用常规审计技术的审计组织而言, 其组织结构比较标准化, 呈现机械式的特征;对于采用非常规审计技术的审计组织而言, 其组织结构灵活, 呈现有机式的特征。总之, 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恰当、科学地运用审计方法, 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更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出品—审计信息的质量。
四、结语
明确各种审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进而构建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是审计的一项基础工作, 我国有必要重视和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看, 为保证审计信息真实有效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认知能力, 建立合理的审计组织结构, 端正审计客体思想, 加强审计主体的组织次序建设, 规范审计行为和提高审计技术水平。
摘要:文章在借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基础上, 构建了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并分析了其构成要素, 明确了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从审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因素出发, 提出了保证审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彭桃英.审计质量与审计市场行为主体关系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商学院, 2005
[3].杨翼飞.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4].唐欢.论审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J].审计月刊, 2006
[5].范伟, 杨少春.审计信息质量的决定因素[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4
[6].肖文强, 审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06
[7].刘更新, 社会审计系统柔性生成机理及测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6
[8].梁刚, 基于信息使用者的审计报告质量特征体系之构建[J].财会通讯, 2005
[9].徐政旦等, 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9
CPA审计质量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实务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1年,证券市场接连发生了银广夏、东方电子、麦科特、蓝田股份、亿安科技等一批上市公司造假丑闻,湖北立华、深圳中天勤等中介机构造假行为被披露。2002年,中国证监会对四川华信(集团)、嘉信达、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做出了处罚决定。2004年,有18家上市公司受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截至2006年已有10家上市公司被深交所处罚,同时也有众多的注册会计师受到法律制裁,这些都说明我国CAP审计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影响CPA审计质量的因素
(一)我国的审计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不强烈。
我国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由政府出面筹建并进行管理,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带有非常强的政府痕迹。一方面,对新股上市,我国长期采用“额度管理、计划控制”,使上市额度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对新股发行采用政府确定而非市场自由确定的方法,这些规定使得公司的很多行为不是面对市场而是面对政府和相应管制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不是一种自发的市场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高质量独立审计服务的需求薄弱。社会公众股股东投资的目的是通过股价的波动获取短期利益,因此,他们对能导致股价剧烈波动的内幕消息的关注远大于对经过高质量独立审计服务得出的财务信息的关注。
(二)我国针对审计市场的相关法律不完善。
在美国市场上,如果事后发现事务所降低审计质量,投资者将会通过法律诉讼要求事务所承担巨额的赔偿责任。这种法律风险极大地提高了事务所降低质量的机会成本,使得事务所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服务从经济上变得无效。而在我国,追求高质量的审计报告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审计成本,降低了利润,并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这就导致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审计服务而生存。更关键的是,在我国的审计市场上,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法律风险、特别是民事赔偿责任风险很小,这就更容易使事务所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服务。因此要想提高审计质量必须首先完善我国审计市场的相关法律。
(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日益影响审计质量。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以及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增强,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大多数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动机都是偏向自私的,由于目前会计界存在多种关于盈余管理定义及动机的理论,而相关法律也没有对此有所规范,使得CPA对盈余管理的风险考虑不足,由此得出的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四)事务所的规模、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
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要高于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究其原因,一是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较多的专业胜任能力强、执业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他们在审计过程中对所审计会计资料存在的问题会比较敏感,发现错弊的把握和概率相对较高。二是规模大的事务所一般都会非常重视发展并保持其审计质量的信誉品牌,这势必会增强其执业的独立性,避免像小规模事务所那样为了保留一个或几个客户而产生的违规行为。三是事务所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还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经营风险将会越来越高,多元化经营是有效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小规模事务所不能胜任多元化经营,必须形成一个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市场环境的弹性机制,才能从时间、质量、数量、品种上增强事务所在会计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至于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由于个人独资、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合伙制以及有限责任制这几种形式相比,法律风险和须承担的个人责任依次减轻,因而审计质量的保证程度依次降低。
(五)被审客户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影响审计质量。
被审客户的质量是事务所面临风险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质量差的客户,其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都很差,其承担审计费用的能力也较低,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为了争取客户而愿意接受较低的审计收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就必须降低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成本的直接结果就是审计质量的低下。另外,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客户群较为稳定,审计师由于长期从事一种业务会提高其该种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能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交易流程、运营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行业的市场竞争地位、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等,从而更好地鉴别客户会计报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搜集适当的审计证据,最终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六)从业人员质量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内在因素。
审计师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精通审计、会计、税务、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并且还要不断地接受后续教育。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员工的在职培训不足,实务经验、风险意识欠缺,使其难以做出适当的专业判断,这是形成审计风险的内在原因。目前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不惜高成本从各大高校招聘优秀的毕业生,正是为了保证事务所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而实现较高的审计质量。另外,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及其职业道德对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提高我国CPA审计质量的途径
(一)必须有一个评价衡量标准对CPA的审计质量进行界定。
目前我国除了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这一指导性规范外,缺乏质量控制的具体准则,大部分事务所仍仅仅将对质量控制的理解停留在三级复核制度这一层面上,对于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审计质量,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因此,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保证审计市场的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还应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加大对违规CPA和事务所的处罚力度,强化其经济赔偿责任,改变其违规成本和违规收益严重不对称的状况,从根本上消除违规执业的动机,保证执业质量。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被审单位的质量。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中“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严重的现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等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使其能良好地运作,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借以提高审计质量。
(三)我国事务所的规模以及组织形式有待改善。
我国的事务所小而多,独立性较差。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大会计师事务所改制的步伐并大力推行合伙制,使事务所承担起应有的法律责任风险。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以有限责任制为主、合伙制为辅,由于两种组织形式的事务所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在发生因审计质量问题时,所遭到的惩罚不同,对于合伙所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也正是我国绝大多数事务所都采取有限责任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向合伙制转变。
(四)加强CPA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诚信度和独立性。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一、基于内控的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一)内部环境的因素分析
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环境是做好跟踪审计工作的软基础,也是高校实施基建工程跟踪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跟踪审计工作需要管理单位、各参建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影响审计环境的因素有:一是政策环境。跟踪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是否健全、规范;高校领导层是否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能否从政策、人力、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审计部门工作;二是主体环境。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相关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技术水平,能否做好自身建设,勤奋工作,正确履行审计职责;三是客体环境。相关职能部门和参建单位能否理解跟踪审计工作,并支持和配合跟踪审计人员的工作。总之,各方面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充分理解,能够给跟踪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职能作用。
(二)风险管理因素分析
基建工程因其自身的特点,给跟踪审计工作带来的审计风险表现在:一是利益共同体抵制风险。基建工程建设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以及与之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其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矛盾冲突,可能出现相互合谋、共同违规的情况;二是委托跟踪审计风险。高校由于审计力量不足,普遍存在人手紧、任务重的情况,跟踪审计工作大多采取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实施。对实施跟踪审计单位的选择,以及跟踪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成为影响跟踪审计质量的风险因素。此时,若高校审计单位对跟踪审计工作缺乏监管,未对跟踪审计结果进行复核就出具跟踪审计建议或跟踪审计报告,会使委托跟踪审计风险更为突出。三是跟踪审计介入时点。由于建设项目的延续性和周期性,跟踪审计人员介入的时间、阶段、环节、事项等差异也给跟踪审计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审计风险。比如:项目前期的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基本决定了项目的投资总成本。如果跟踪设计工作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介入,会对项目的建设投资控制产生良好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工程中,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导致决策审计工作很难实现。
(三)控制活动因素分析
针对在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常采取的控制活动包括:一是预防性控制,是为了避免错弊现象的发生,而采取的一种预防保证措施。比如加强对施工图预算或拦标价的审查,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监督建设项目施工、监理、供货等单位的确定程序;在合同形成初稿、尚未签字生效前,进行合同审核;深入施工现场,参加重要的工程例会,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相关技术问题等。二是更正性控制,即对已发现和查明的错弊现象进行纠正。比如根据工程结算方式结合工程建设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单位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发生的变更及存在的问题出具跟踪审计建议;根据审定的工程形象进度数据,对照施工合同,检查建设单位是否按照合同进度付款,是否存在超付或拖欠工程款的现象。
(四)信息与沟通因素分析
跟踪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存在,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导致信息沟通不畅。跟踪审计人员要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就必须深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充分获取信息。
(五)内部监督因素分析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和运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进行改进。在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逐步建立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对跟踪审计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可以保证内部控制持续有效地运行。
二、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质量提升建议
对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建工程跟踪审计质量。我们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工程建设和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相关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并持续有效运行,并且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跟踪审计作用。
(一)做好跟踪审计制度建设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审计人员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来运作,才能提高跟踪审计工作效果,增强审计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内部跟踪审计制度的发布,可以起到宣传跟踪审计工作的作用,从而提高相关职能部门和参建单位对跟踪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二)加强跟踪审计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结合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并根据已确定的风险评估指标,分析判断这些风险对工程跟踪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将影响程度大的风险点作为跟踪审计工作的重点。根据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风险评估,应建立健全包括“审计履职、职业道德、质量管理、流程控制”等方面的跟踪审计量化评价体系,强化对审计自身的考核管理,保障内部审计为实现项目审计管理增值服务。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风险导向型审计。以风险为导向的工程审计强调审计关口的前移,通过事先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应对,达到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一方面对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准确定位。跟踪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不直接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价,将重点放到监督、评价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施工单位的质量履约和建设单位的建设管理情况等方面。同时,为了高质量完成建设期审计,应选择对工程影响较大及事后审计困难的内容作为跟踪审计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并将审计跟踪点内容进行细化。另一方面要完善跟踪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加强高校工程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观念。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渠道
一方面,要强化内部沟通。建立健全跟踪审计汇报会议制度,使内部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快速地将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沟通。定期向学校领导层汇报跟踪审计工作情况,让领导知晓重点工程的工程进度以及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加强和改善与参建方的联系和沟通,通过转变沟通方式,改进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沟通的效率,保证沟通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促使参建各方支持配合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建立和谐的跟踪审计关系,最终提高跟踪审计效率。
(五)强化跟踪审计监督体系
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监督。明确跟踪审计程序和要求,定期对跟踪审计情况进行检查。同时,通过持续有效的监督,修正跟踪审计程序的不合理之处,增强其科学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自觉接受来自各职能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投诉渠道,使跟踪审计行为和审计效率得到各方的监督,提高跟踪审计效率。
摘要:跟踪审计作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渐突出。如何提高跟踪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成为高校工程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理论视角,研究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内部控制要素对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跟踪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坚:《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基建审计》,《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董歆昕:《跟踪审计效果的制度性抑制因素研究:理论框架和实验检验》,《中国审计评论》2015年第2期。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综合因素;审计质量
一、审计质量的涵义及其发展的现状
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在审计的工作中具有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表现。以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单位的角度来看,审计质量在审计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提高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目标,也是审计行业和社会公众所期待的。近年来,审计失效的事件频频发生,涉及一些公司内部的舞弊、逃税漏税以及违反各种法规等行为,使得审计行业的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关系到注册会计师在社会中的信誉,致使审计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审计质量,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使企业不可持续性地、健康地发展。
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综合因素的分析
审计质量在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最核心、最关键的重要地位,这直接影响到事务所以后的发展。研究并分析影响审计质量的综合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审计质量水平,从而保证有效的审计质量。具体影响审计质量的综合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是一项极其专业的技术型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目前,注册会计师人员的数量逐步增加,但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参差不齐。一方面是审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高低,会由于一些利害关系屈服于高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并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是审计质量的根本保障,从业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查找出不合理的财务问题,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社会诚信度。
2.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及名誉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审计行业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多变,从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于那些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及审计师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有限,出现法律问题打官司时候,容易以破产或倒闭的方式来脱离法律的制裁。而一些发展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司资金充裕,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用奖励和晋升等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如果出现被审单位的审计质量失效,并非人力原因,则会计师事务所会对其进行相应的赔偿。由此可以看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与审计质量有着相关的关系。
名誉是指个人或者企业的声誉、名声。每家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和名誉的优劣,都能表现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说,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名誉的评价过程中,可用客户的好评、同行业的好评作为审计质量的二级评价标准;可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化、被审计公司对出具报告的真实性作为审计质量的一级评价标准。因此,无论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对会计师事务所都有着客观的评价。所以,会计师事务所是以审计质量为前提,才能塑造企业的好名誉、高信誉。
3.审计费用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些事务所为了提升公司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客户,采用低价格收取审计费用。在收取高额的审计费用期间,审计人员出具审计结果和整改意见,容易受到被审单位的影响,做出一些影响审计质量的报告。当会计师事务所追求效益最大化时,无论审计费用的偏低或偏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审计质量,导致审计行业进入恶性地循环。
4.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审计质量的前提。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时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一方面,形式上具有独立性,是指审计小组在审计之前,就每个人与被审公司有无利害关系,有失公允的情况下,不能参与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实质上也具有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按照专业判断,发表保留意见(或无保留意见)时,不受任何人的影响,保护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即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最大程度真实、可以信赖。
5.审计人员任期
审计人员任期是分时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公司第一次进行审计时,由于对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环境不了解,难免会消耗大量的工作量,影响审计质量的效果。随着审计人员任期长短的关系,任期时间越长,审计成本逐步递减,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效率增加,审计质量也相对的有所提升。同时,审计人员长时间为同一被审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会使其与被审计公司的产生熟悉关系,导致审计人员缺失独立性,大大降低了会计師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三、提高我国审计质量的建议
1.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审计人员是以审计业务为工作核心,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审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多领域的选拔优秀的人才,根据自身能力的水平委以重用;也可以对审计人员增加专业培训或继续教育等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知识的积累,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才能在完成审计的各项工作前提下,保证审计质量。
2.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审计质量考核标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现代会计制度也需要持续地更新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能够逐步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环境,为审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能提高审计质量水平。质量考核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考核标准,是逐步实现审计现代化、统一化及标准化的保证。因此,审计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不断地完善审计质量的考核制度,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结构,推动审计行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3.确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审计行业收费标准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审计行业的收费标准,规范和实施审计行业的收费标准。例如,在收取审计费用时,考虑被审企业的资产项目、费用的摊销以及利润的多少等因素,事前做一项预估计工作量,审计团队各个职位级别的人员费用等其他事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审计行业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虽然,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需要我们不断地分析和探索,哪些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综合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审计质量已经慢慢地被人们所关注。审计质量是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名誉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会计师事务所快速发展的能量。所以,会计师事务所要不断地提升审计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重名誉、重信用、重质量,完善审计质量的考核制度,使得审计人员高效率、高标准的工作,以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要求,才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程之议.浅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3-5.
[2]晏淑珍.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影响因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1) .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篇12
1.1 客观因素
1.1.1 审计法律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 对净化建筑市场、促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 从目前的情况看, 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 存在着工程相关人员法律意识淡漠甚至公然践踏法律的现象, 如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陪标、串标、抬标、行贿受贿等违法现象, 一旦中标后即使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 审计人员也无法更改中标价格;再如, 由于业主方合同意识淡漠, 施工合同条款不合理而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很难开展。
1.1.2 审计外部环境的影响
1.1.2. 1 承包商虚报高套。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承包商为得到工程, 在报价时不惜压价竞争。一旦中标后, 承包商为了获利, 往往利用工程变更的机会恶意提高工程造价。如虚报工程量、高套定额、提高工程取费标准、加大材料用量、提高材料价格。如笔者审计的某工程, 承包商报送的工程变更签证中, 有一项墙面瓷砖采用干粉黏结剂镶贴, 而干粉黏结剂的价格用的却是油漆工程中此类产品的价格, 仅此一项就虚增造价约l4万元。又如某分项工程, 承包商投标报价为10.5万元, 而到竣工结算时报送价格为38万元, 经过审计发现, 承包商利用工程变更虚报工程量。审计后实际工程造价为23万元, 虚报工程造价l5万元, 虚报额占总价的65.5%。
1.1.2. 2 监理人员工作不力。
监理工作直接决定工程造价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 监理人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但是, 由于我国监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使得监理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形同虚设。更有甚者, 有些监理人员与承包商勾结, 弄虚作假, 乱支点工, 重复签证, 虚假签证, 恶意夸大工程造价, 给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1.1.2. 3 审计取证困难。
造价审计工作需要大量工程资料作为证据, 工程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直接影响造价审计工作质量。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工程参加者加以配合, 但是, 由于缺乏约束机制, 工程参加者配合缺乏积极性。更有甚者, 由于种种原因, 有些参加者不仅不配合, 反而没置障碍。在没有强制手段的情况下, 无法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
1.2 主观因素
1.2.1 审计技术的局限性
现代审计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实行抽样审计。由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量大, 时间紧, 迫使造价审计人员选择更加节省人力和时间的审核方法。如重视工程量大, 造价高的分项工程, 忽视零星工程;对钢筋工程实行抽样审核方法等等。
1.2.2 审计内容的复杂性
工程造价审计一般不直接参与工程建设, 而主要是以工程信息为媒介的间接审计。审计后的工程造价能否准确、客观地反映建筑工程产品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信息是否准确齐全。同时, 由于工程涉及面广, 既包括士建工程, 也包括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市政工程等。这就要求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否则造价审计工作就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1.2.3 审计内部因素的影响
1.2.3. 1 从业人员素质。
从业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如果审计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 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审计工作质量就较高;反之, 审计工作质量就难以保证。
1.2.3. 2 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管理工作是否有效, 均会对审计工作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2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措施
2.1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部门作为对钱、财、物的监督部门, 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十分高。就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而言, 承建方的工程结算书编制者往往是常驻工地, 伴随工程的施工进度而进行编制, 因而对施工现场情况十分熟悉, 感性认识也较强。而审计工作者根据乙方提供的图纸、签证等资料, 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 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者有过硬的业务素质, 当然这也是作为工程审计人员最基本的必备素质。
2.2 建立健全造价审计管理制度
2.2.1 工程造价档案管理制度
工程造价信息包括工程合同、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变更签证、工程验收资料、人工、材料价格信息等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资料。这要求造价审计人员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参与其中, 及时收集工程造价信息资料, 确保工程造价审计质量。
2.2.2 执业资格制度和审计责任制度
为保证工程造价审计质量, 造价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并按照其执业资格等级确定各自审核的范围和专业。同时, 实行造价审计签名负责制, 由审计人员对自己所审核的工程造价全权负责, 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意识。
2.2.3 专业负责人把关否决制
实行专业分组, 由专业负责人把关, 通过单方造价、主要材料单方消耗指标审查工程造价审计质量, 如发现审计结果与实际工程造价存在较大差异, 责令审计人员重新审计。
2.2.4 考核奖惩制度
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进行层层控制, 采取多种方法, 从影响审计质量的各个因素人手, 定期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联系在一起, 以激发审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依法审计
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 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 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核对工程量计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按照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定额和取费标准套用定额和取费, 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4 对工程实行全过程跟踪
工程造价审计主要是以工程资料为依据进行间接审计, 一般不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由于不能直接掌握工程的实际情况, 只能通过反馈的工程信息资料间接了解工程情况, 审计后的工程造价是否准确、客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信息是否准确齐全。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承包商将对自己有利的变更签证提供出来, 而隐藏于己不利的工程资料, 业主方或监理人员有时由于工作疏忽, 提供的资料也不齐全, 而审计人员又不掌握工程实际情况, 这样, 工程造价审计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 审计人员应当及早主动介入并对工程实施进行全过程追踪, 如参与工程招投标标底和报价的审核工作, 参与施工合同的签订, 对工程变更推行审批和备案制度, 以便审计人员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 保证审计工作真实客观。
2.5 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和交流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离不开工程资料, 工程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直接影响造价审计工作质量。这就需要众多工程参加者加以支持和配合, 以保证工程资料真实完整。同时, 正确处理甲乙双方的关系, 坚持客观、公正、平等的审计原则, 切实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实事求是, 保证工程造价真实、合理。
3 结束语
总之, 工程审计是国家对工程建设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审计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综合, 复杂的过程, 审计人员的工作必须得到有关领导的强力支持和相关财务, 基建等部门的配合, 审计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政策和业务知识, 而且还必须努力学习各种先进施工管理办法, 了解新工艺, 新法规;加强与其它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以丰富自己的经验和积累。不仅要经常深入现场, 掌握原始工程资料, 还要坚持实事求是, 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是工程项目投资真实、客观的反映。相信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审计法》的贯彻执行, 工程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管理方法也将更为主动, 科学而有效。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 是在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前提下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 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力求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在工程造价中存在许多可变因素, 这给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分析了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 提出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的预防措施, 供大家参考。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推荐阅读: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论文09-25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08-28
血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07-26
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分析06-03
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09-17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论文01-09
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05-24
影响质量因素10-28
影响质量的因素12-24
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