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因素分析(精选12篇)
危险因素分析 篇1
目前,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 护理措施及水平可会对护理工作造成影响[1]。且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 健康与维权意识也开始有大幅度提升, 自然会对儿科的护理理念及服务有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广大的医护人员, 也深刻体会到护理风险因素的存在以及解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本文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58例, 对其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加以针对性干预措施, 与常规护理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58例, 将其设置为研究组, 其中男92例, 女66例。年龄1岁~5岁;选择同期同类型患儿158例, 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88例, 女70例, 年龄0岁~5岁。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儿科常规基础性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护理管理上增加危险因素管理, 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1) 社会因素:医患关系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话题, 这种紧张的关系造成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 其中的复杂性被人们忽视, 公众自身又缺乏对基础疾病知识的了解, 而对医护工作要求却不断加深, 信任度有下降趋势。 (2) 药物因素:对患儿来说, 其用药的剂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需要按照体重来进行计算使用, 例如利尿药物的应用, 对确定剂量方面有一定难度, 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且因为患儿天性好动, 加之床位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造成护士查对时, 容易出现差错而加大了用药的风险性。 (3) 护患关系因素:因患儿需要家属在旁照顾, 就出现了医护人员到家属再到患儿的三角关系;而在具体护理过程中, 对患儿的护理技术要求高, 工作压力大;且部分家属又存在对医学常识的不了解, 加之爱子心切, 就会对护士产生过多及苛刻的要求, 一旦超过护士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引发纠纷。 (4) 护士自身因素:护士年轻化,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吃苦和慎独精神, 加之年轻缺乏经验, 给护理工作埋下隐患。无法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且应急能力差, 对患儿缺乏足够的耐心从而影响治疗。 (5) 意外因素:鉴于婴幼儿发育处于未完善状态, 平衡能力差, 模仿能力强, 好奇心强, 但识别危险因素能力又十分差, 一旦跌倒容易出现骨折或者被利器所伤, 易出现诸多的危险事件。 (6) 法律意识淡薄:随着家属的维权以及法律意识不断加强, 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 对护士法律意识的要求也随之升高。若不能详细了解相关法律, 在护理中就增加了纠纷的风险。防范措施: (1) 媒体要予以正面公平的引导, 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医疗卫生事业存在高压力、高风险性, 多沟通了解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2) 提高防范意识, 加强预防风险因素的教育,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风险管理流程, 并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增加对风险事件的掌控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能力, 包括:沟通、药物知识、专业知识等, 培养医护乐观积极的工作心态, 例如药物的三查七对、规范记录病历等。 (3) 健康指导, 对患儿的病情, 要多与患儿家属沟通, 加强宣教, 耐心向家属讲解疾病知识, 提高患儿依从性。可将一些注意事项制成宣传单发给患儿家属学习, 从而减少隐患的发生。 (4) 相关法规的学习培训, 要经常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 技术操作中需谨慎, 尽量避免意外出现。 (5) 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要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 严格把关, 避免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再者对在职人员也要经常性培训考核, 掌握儿童营养学、心理学等, 从而更好地与患儿家属沟通, 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6.2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4%;研究组未出现投诉事件, 危险事件发生率为0.6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0%, 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与护理安全息息相关, 更与患者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且无缝隙的护理服务也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的目标[3,4]。儿科护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因为患儿的认知能力以及依从性较差, 且病情发展迅速, 患儿对病情无法正常表达, 增加了风险;同时家属陪护较多, 也增加了护患纠纷的概率[5,6]。
在本文中, 对研究组细致地分析了危险因素, 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防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 且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危险因素管理, 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为确保儿科护理质量奠定基础, 在减少风险的同时也促进了护患关系[7,8]。研究组通过加强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 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态度, 改善了护士对危险因素的理解, 个人能力提高, 防范意识加强, 打下扎实的护理基础, 操作技能更加娴熟;也因此能够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和支持,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医疗隐患及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进一步降低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投诉事件相应减少。
综上所述, 危险因素干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相符合, 全面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患儿依从性高, 家属及患儿护理满意度提升, 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总结应对措施, 为儿科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58例, 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同类型患儿158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0%, 对照组为83.54%;研究组患儿危险事件发生率为0.63%, 对照组为5.70%, 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儿科护理管理中, 分析危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 可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降低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护理安全。
关键词:儿科护理,危险因素,管理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陆小琼, 郭亮, 谭素贞.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5) :73.
[2]张群.浅析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北方药学, 2011, 8 (11) :113.
[3]邱心.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J].中国中医院, 2013, 11 (12) :108-109.
[4]何连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1) :70-71.
[5]韩春梅.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 (2) :262.
[6]冯霞.探讨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2) :271-272.
[7]孙小莉.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 2013, 2 (9) :64-67.
[8]郭志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卫生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3 (14) :121.
危险因素分析 篇2
(1)危险识别的主要内容及辨识方法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有:厂址的地理及交通条件,厂区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结构、生产卫生设施,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危险识别过程是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许多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方法,都可用来进行危险因素的辨识。方法是分析危险因素的工具,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通用的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遗忘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辨识过程,又可分为和类比方法。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职业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多用于危害因素和作业条件危险因素的辨识过程。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2)物质及作业环境危险辨识
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弃物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 GB13690-92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这些危险特性可概括为化学反应危险、高能量储存的危险、物质毒性危害、腐蚀性危害、辐射危害等。可根据易燃、易爆物质化学特性、引燃或引爆条件,分析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可根据存在的有害物质和物理危害因素,分析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
(3)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首次提出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并列出142种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56号)中又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重大事故是由于重大危险源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导致的后果。重大事故隐患包含在重大危险源的范畴之中,从事大故预防的角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控制危险源,查找、治理事故隐患是非常必要的。
天然气加气站危险因素
天然气的组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且含有乙烷、丙烷、丁烷及戊烷以上的烃类,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氮、硫化氢等非烃组分。其物性参数为:密度 0.7708 kg/m3;相对密度 0.5964(对空气10℃);爆炸极限:5~15%;热值:8100 kcal/m3。
天然气中甲烷的体积百分比较高,因此,天然气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来自甲烷,而乙烷、二氧化碳和氮气等的体积百分比不会高到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程度,故在不予辨识分析。甲烷的物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见表1。
表一
天然气的火灾危险性
1)易燃性
天然气属甲类,当其在作业场所或储存区弥漫、扩散或在低洼处聚积,在空气中只要较小的点燃能量就会燃烧,因此,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为均相燃烧,遇火即着。一旦燃烧产生,呈现出燃烧速度快、燃烧温度高、辐射热强的特点,其燃烧温度可达2120℃。天然气燃烧过程中各可燃组分的燃烧反应式及放出的热值见表2。
注:燃烧反应在温度为15.5℃、压力为101.325kPa的条件下进行。
碳氢化合物燃烧反应的通式为:
天然气燃烧没有物态的变化,燃烧速度快,放出热量多,因而产生的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造成的危害性也大。
2)易爆性
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首先是天然气与空气的相互扩散、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且由于混合气体遇着火源使爆炸开始发生;其次是由于连锁反应过程的发展,爆炸范围不断扩大和爆炸威力升级;最后是完成化学反应,爆炸力造成灾害性破坏。
设备中的天然气泄漏在大气中,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遇火源即将发生燃烧或爆炸,当天然气浓度低于下限时,遇火源既不爆炸亦不燃烧,当天然气浓度高于上限时,遇火源不爆炸但能发生燃烧。
在设备中,如果存在天然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其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有点火能即发生燃烧或爆炸,这种爆炸危险性更大。
天然气的热膨胀性
当天然气受热膨胀所产生的压力大于管道的抗压强度时,还也会发生设备爆炸,因此电加热保温带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扩散性
天然气能以任何比例与空气混合,说明气体具有无限的掺混性。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顺风飘移,遇火源即爆炸蔓延,如天然气中的氢、甲烷等。
形成水合物的危害
加气站的天然气为干气,不带水,但若异常情况下,气中带水时,天然气中的某些组分如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和二氧化碳等会与液态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外形象冰霜的物质,即水合物。这种晶体的形成与堆积,会减小输送管道的截面积,严重时造成堵塞,使管道系统内压增大,带来更大的危害。
水合物的形成机理及条件与水结冰完全不同,即使温度高达29℃,只要天然气的压力足够高,其仍然可以与水形成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必要条件是:
1)必须有液态水与天然气接触;
2)天然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等于或超过在水合物体系中与天然气的温度对应的水的饱和蒸汽压;
3)天然气的温度必须等于或低于其在给定压力下水合物形成温度。
以上三个条件是形成水合物的内因,此外还有一些加速水合物形成的外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流速、气流扰动或压力脉动;
2)出现小的水合物晶种;
3)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因为这两种酸性气体比烃类气体更容易溶于水。
压缩机危险、有害因素
压缩机是加气站的重要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严重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如压缩机的密封件失效,有可能导致压缩机泄漏而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2)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出现故障,如冷却不良、冷却水中断等,会使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高温导致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粘度降低,失去润滑作用,使设备的运行部件摩擦加剧,进一步造成设备内温度超高,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若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失效或损坏,有可能导致压缩机超压而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压缩机柜如通风不良,泄漏的天然气不能及时排出,易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压缩机检修前或检修后,未对系统进行安全置换,压缩机内残存天然气有可能被点燃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压缩机开、停机操作违反操作规程,进气阀开启程序错误易使压缩机的开、停车过程中形成负压,导致密封不严处混入空气而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6)压缩机汽缸中的润滑油如选择不当、加油量过多、油质不佳、油温过高等因素会形成积炭。积炭是一种易燃物,在高温过热、意外机械撞击、气流冲击等引燃条件下都有可能燃烧。积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当压缩机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燃爆,进而引起压缩机爆炸。
(7)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若未采取隔音降噪措施,有可能造成噪声伤害。
(8)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振动,若压缩机未采用防振措施,有可能造成振动危害,严重时,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9)压缩机使用电气,如不设接地保护或保护失效,作业人员误触带电体,会发生触电事故。
(10)压缩机放散管安装如果距地面过低,压缩天然气从放散管出来后,可能会造成人员窒息的危险。
(11)压缩机缓冲罐是压缩机重要设备之一,分析如下:
①若压缩机缓冲罐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设施未设置或失效,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②若缓冲罐的压力表上部未设置卸压孔,在进行压力表检修时,由于气路中存在天然气,当卸压时有可能冲起附件将人员打伤。
③在天然气进缓冲罐时,若缓冲罐前后的阀门损坏,有可能导致缓冲罐内气体体积过多,而发生超压爆炸的事故。
④若缓冲罐本身材质缺陷或因腐蚀使缓冲罐受力能力下降,在天然气压力加大时,有可能造成缓冲罐超压爆炸事故。
储气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储气瓶本身选材不当、材质有缺陷以及焊接不良、设计压力不能满足要求等原因,有可能造成储气瓶的物理性形变导致瓶壁破裂,使高压天然气泄漏,遇到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储气瓶的安全附件(压力表等)失效,高压天然气从瓶中喷出时易形成静电,或遇到周围环境中的火源,点燃喷出的天然气会发生冲瓶喷燃,如喷出的天然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又遇到火源,会发生严重的燃爆事故。
(3)储气瓶在运行过程中未进行定期检修或检修时操作不当,有造成燃烧爆炸的可能。
(4)若储气瓶区未设置防撞栏,有可能撞坏储气瓶设施,进而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当人员吸入泄漏的天然气时,则可能会发生中毒事故。
加气过程危险性
(1)加气机的加气胶管内在质量差或长期使用疲劳破损,或受外界腐蚀强度降低均有可能导致胶管破损拉裂而使天然气泄漏,遇到火源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2)加气作业时,对接不严或密封不良,造成管路内天然气高压喷出形成静电火花,有可能导致燃烧爆炸事故。
(3)加气系统的压力表和限压设施失灵,当加压过高时,有可能使加气系统超压泄漏而导致燃烧爆炸。
(4)车辆突然启动,且拉断阀失效,有可能拉断加气枪上的加气软管而造成泄漏,遇到静电火花或明火而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5)加气员若在操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误、压力表失效未观察到,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在加气过程中,若天然气发生大量泄漏,有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7)加气机附近若不设置防撞设施,当汽车量位不准确时,有可能撞击或撞倒加气机,造成天然气泄漏,遇到火源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事故。
电气设施危险因素分析
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包括电气设备缺陷或导线过载、电气设备安装或使用不当等,从而造成温度升高至危险温度,引起设备本身或周围物质的燃烧、爆炸。在调压站等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中,设置有防爆电机、电控阀门、仪器仪表、照明装置及连接电气设施的供电、控制线路等。这些设施、连接一旦发生火灾或故障,将会引起安全事故。
1)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不准确
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不准确可能造成危险区域防爆电气设施等级确定错误,以至于所选用的电气设施安全防爆性能不能满足实际工况要求,引发事故。
2)电气防爆性能
防爆电气设施自身存在质量问题;系统连接完成后,整体防爆性能不能满足工况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对已具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线路、电机、照明设备进行改装、维护或修理,随后又未经防爆性能检测就投入使用,可能造成不防爆,造成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3)电气线路事故
电气线路往往由于短路、过载运行、连接点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引起电线、电缆过热,从而造成电气火灾。漏电还会引起触电事故。
造成这些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因一般包括:电气设备的设置不能满足其工作环境的要求,电气设备没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或是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电力装置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要求,电气设备没有可靠的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及电气安全距离,未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或安全电压值和设施不符合规定。
防雷、防静电危险因素分析
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设施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管理不善,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1)静电:由于摩擦、接触--分离、破断、感应和电荷迁移等原因而产生静电,如设备、设施无防静电措施或防静电措施效果差时,会使静电逐渐积累,导致静电放电而产生静电火花。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作业场所,没有配置个人防静电的防护用品,可由于运动中产生的磨擦使人体带上静电,并可能因静电电击引起精神紧张、摔倒、坠落,造成二次事故。
2)雷电: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的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放电时可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雷电的危害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其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为:
(1)雷电流的高压效应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巨大的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火灾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产生高温,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产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灾;
(5)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压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灾;
(6)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的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造成这些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有:
1)系统所设置的防雷、防静电装置的位置、连接方法不正确,造成防雷、防静电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2)避雷装置发生故障或消除静电装置失灵;
3)防雷、防静电装置采用非良导体材料制造,或年久失修接触不良,造成接地电阻过大,难以起到消除雷电或静电作用。
车辆伤害
加气站在经营过程中,现场会有加气出入车辆、工作人员办公车辆等,会由于车辆问题、驾驶员违章驾驶等原因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人为失误
人在生产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而人又会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避免有人有失误的概率存在,特别是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中进行具体作业时,影响人的诸多因素,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正在进行操作的人产生影响,好的因素会使人的工作积极性高涨,从而会提高生产的效率,而不好的因素却会使人的情绪受到影响,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严重的还会使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行为失常,极易导致事故发生。
国内外的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在每年发生大量的事故中,大部分的事故是由人的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见,人在生产活动中行为的管理以及全面提高操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窒息性气体中毒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
温度危害
1)高温危害
本项目在夏季加气作业过程中存在高温危害。当加气工在炎热的夏季进行作业时,高温可影响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当热调节发生障碍时,轻者影响劳动能力,重者可引起别的病变,如中暑。当水盐代谢的失衡,可导致血液浓缩、尿液浓缩、尿量减少,这样就增加了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严重时引起循环衰竭和热痉挛。
2)低温危害
本项目在冬季加气作业过程中存在低温危害。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首先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人体散热量减少。当环境温度继续下降时,产生冷应激效应,通过肌肉的抖动,增加了产热量,维持体温恒定。当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时,超过了人体的冷适应能力,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就会造成机体的损害,如冻伤。
加气站安全对策措施
加气站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事故,为预防其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站内按“第二类”防雷设防,站房和罩棚等建筑采用避雷带的保护方式;气瓶区设避雷针,避雷针独立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工艺设施做防雷、防静电联合接地装置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且在工艺管道法兰、阀门、弯头及胶管处,采用6mm2多股铜导线跨接。
2、压缩天然气拖车卸气时,设专用接地装置,并设静电接地报警仪。
3、站内防爆区域内的电气设备选型应为EXdⅡAT1,罩棚下的灯具为IP44防护灯。如果防爆等级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加气机、气瓶(或气井)、压缩机等设备应采用国家定点专业生产的设备,安全附件应齐全,并在加气区、储气瓶组、压缩机旁设置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一旦发生泄漏即可报警,以便于采取措施。工艺过程应采用PCL自动控制系统,实行全程自动控制。
妇产科临床早产危险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妇产科;早产;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20-01
早产发生率为5%~10%,是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也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可明显增加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对儿童今后的体格、智力和运动发育有着消极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而发生率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探索新生儿早产产生的原因,对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早产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指妊娠在28~37周的分娩。早产儿的体重不足,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死亡率显著高于足月产儿。虽然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进步,早产儿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发生率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早产儿的有效预测、诊断与治疗成为了产科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2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探究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形成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220例产妇。其中,早产产妇110例,年龄30±5.35,孕周32±2.13;足月产产妇110例,年龄29±6.94,孕周38±0.62。
2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早产妇组和足月产妇组的年龄、孕次和流产史等一般情况数据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等临床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早产组的多次流产史(流产次数大于等于两次)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对两组的影响的差异显著(P<0.05);多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对两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分娩方式上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对围生儿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均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4孕产妇预防早产措施
①应注意身心健康,尽量避免精神创伤,保持愉快的心情,预防血压升高。②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注意交通安全,减少碰撞、外伤,避免胎盘早剥的发生。③对于已经知道自己子宫有畸形,或有早产史,或有子宫肌瘤的孕妇,孕期里应该特别注意增加营养,同时禁止性生活。④保持外阴清洁,防止阴道感染。⑤多胎妊娠或合并有慢性疾病的孕妇,孕期应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更为适宜,因为这样可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量,从而防止自发性子宫收缩。同时加强孕产妇的孕期管理,进行孕期宣教,早期发现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防止早产的发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新生儿质量。
5讨论
早产是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产妇年龄。产妇的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8岁就容易导致早产。本研究中,早产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占16.32%;足月产组年龄在35岁以上产妇占12.41%,早产组和足月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存在着较大的抽样误差。其次,流产次数。流产次数较多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其能够损伤宫颈内口,破坏宫颈处组织的完整性,致使在妊娠中晚期宫颈关闭不全,羊膜囊膨出宫颈管,最终因为感染或张力过大,导致胎膜过早破裂从而引发早产。第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是围生儿、孕产妇发病以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妊娠的30周后,将会逐渐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昏迷、胎盘早剥等。因此,适时终止妊娠可以让孕妇病情好转,让胎儿脱离宫内的不利环境,避免死胎的发生。第四,宫内感染。早产合并宫内感染时,将显著增加母血IL-6、IL-8、羊水等细胞因子的浓度。产妇的血象、羊水污染程度较重、CRP升高、产后的胎盘感染迹象等是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中,早产组的宫内感染现象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宫内感染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早产。第五,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在妊娠20周之后,在娩出胎儿前,处于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因为胎儿没有娩出,发生胎盘早剥后,将会继续扩大剥离面,加重出血,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后,就应当终止妊娠,将胎儿娩出以控制子宫出血。第六,胎膜早破。患有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容易出现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产妇多半有绒毛膜羊膜炎感染。胎膜早破的孕妇的宫缩频度与强度增强,宫颈软化,从而导致早产。
据相关资料显示,早产的发生率大致是5%~15%,早产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早产组的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孕妇由于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出现早产,其中,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要进行准确的早产预测,就应当研究分析导致造成的危险因素,争取最大程度地降低早产发病率,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近年来,医学领域大力开展免疫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早产危险因素已经进入的分子水平研究阶段,更加科学的预测早产措施的研究也在进行中。临床早产受到年龄、反复流产史、前置胎盘、胎盘早破、妊娠期高血压、孕前3个月被动吸烟等因素影响。年龄越大、具有反复流产史、出现前置胎盘、胎盘早破、患妊娠性高血压、孕前3个月被动吸烟者发生早产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防止或降低早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齐华雪,陈平洋,袁绍丽.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转归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6):565-567.
[2]吴秀娟,王静,骆峰,等.早产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医学信息,2011,24(11):214-215.
产后抑郁症危险因素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0例产妇年龄22~41岁, 平均28岁;孕周36~40周, 平均38.1周。排除有严重妊娠合并症、精神病史、颅脑疾病史、性格障碍、孕期本人或家人车祸、离世等不良事件、难产等产妇。
1.2 分析方法
产后3天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产妇进行评分, ≥40分者纳入产后抑郁组, <40分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孕期是否有合并症、母乳喂养情况、产后亲属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对身体恢复的满意度、经济收入是否稳定、家庭和睦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将筛选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抑郁发生情况
240例中检出产后抑郁47例 (1 9.6%) 。抑郁组产妇SDS评分为 (61.7±5.5) 分, 对照组S D S评分为 (35.2±6.8)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80, P<0.01) 。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1)
年龄偏大、剖宫产、文化程度偏高、孕期有合并症、母乳喂养不顺利、对身体恢复不满意、产妇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家庭不和睦均为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2)
孕期有合并症、母乳喂养不顺利、家庭不和睦、经济收入不稳定、对身体恢复不满意均为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及文化程度与产后抑郁发生关系不大。
3 讨论
产后抑郁, 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幼儿的身体、智力发育均会有严重威胁。研究表明[2,3], 部分产后抑郁患者由于性格变得孤僻冷漠, 对婴儿漠不关心, 影响婴幼儿身体发育及性格的培养, 还有可能导致婴儿行为异常、认知能力降低等。产后抑郁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有可能导致精神类疾病。
产后抑郁症病因较复杂。妊娠、分娩过程对于产妇而言是重大的生活事件, 作为具有一定创伤性的应激源, 会导致产妇生理、心理改变;分娩结束后产妇还要面临着照顾新生儿的社会责任, 这也让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此时若不能快速转变角色及适应, 会引发心理障碍[4]。本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孕期有合并症、母乳喂养不顺利、家庭不和睦、经济收入不稳定、对身体恢复不满意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年龄较大的产妇对分娩的良好结局有更高的期望值, 且其精力、体力比年轻产妇差, 产后恢复也较慢, 产后抑郁发生率更高。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较自然分娩产妇高, 原因可能与剖宫产术后产妇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感、精神状态无法得到有效疏导及处理有关。文化程度高的产妇知识面、社会阅历等较广, 考虑问题更多, 对新生儿的关注度也较高, 思想负担重, 情绪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5], 易发生产后抑郁。孕期有合并症及对身体恢复不满意的患者由于过于担心自身的健康及恢复情况, 忧思过重, 易发产后抑郁, 而母乳喂养可以通过母亲和孩子的身体接触, 促进母婴感情;还可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母乳喂养不顺利的产妇则更容易担心婴儿的健康情况, 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医务人员要积极鼓励产妇母乳喂养, 可从产前进行哺乳体位培训入手, 分析母乳喂养不顺利的原因, 根据原因指导产妇有效进行母乳喂养。家庭不够和睦及经济收入不稳定也会导致产妇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等负向情绪。因此, 应嘱产妇家人尽力照顾产妇, 给予更多的理解、关心, 疏导产妇的悲观情绪, 树立信心, 使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积极面对围生期的各种生理及心理变化。
综上认为, 产后抑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要从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分娩前要对产妇进行围生期思想教育, 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 缓解产妇的压力,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对于产妇要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 从情感、心理等给予疏导, 鼓励并指导产妇的家人悉心照顾产妇, 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鼓励母乳喂养, 对哺乳体位、含接姿势等具体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Khazaie H, Ghadami MR, Knight DC, et al.Insomnia treatment in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reduces postpartum depression symptom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Psych Res, 2013, 210 (3) :901.
[2]尹婧.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 2011, 17 (12) :1673.
[3]Tsuruko M, Kenji JT, Kaori M, et al.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their relation to timing of onset:The Hamamatsu Birth Cohort (HBC) Study[J].J Affective Disorders, 2011, 135 (1-3) :341.
[4]张达明.产后抑郁的发生因素及防治策略[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 (5) :626.
危险因素分析 篇5
一、评估目的充分运用科学的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方法,对公司存在的危险性进行风险性评价。从而减小潜在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危害性,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依据评价辨识分析结果,事先及时采取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减免对人身伤害和避免设备设施损害,降低人身伤害风险和规避企业风险,保障人身安全。
二、评估范围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危害性。
三、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HSE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自然环境进行辨识和分析评价。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2010年3月3日
七、评估结果
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评价组人员的不懈努力,对(车间、装置)生产设施、生产过程、检维修作业、新改扩建项目、储存设施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勤服务等进行了全面的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和危险评价。通过现场调查询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成近百项工艺设备、作业活动等的安全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腐蚀、噪声、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冻伤等危险、危害因素积极依次采取了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等安全措施,并本着安全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在公司范围内有毒有害区域重点注意了厂址选址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电气安全对策措施;机械伤害对策措施;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色安全标志的配备和张贴等方面;有害因素的控制对策措施(包含有毒的烟、尘、雾、气、噪声和振动等)以及管理措施等对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影响。针对上述对策措施的设置和布置,加之公司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现
场安全管理措施,有效规避了公司风险管理:
对公司巴豆醛、醋酐岗位存在粉尘中毒危险,公司对其加强了安全管理,管理人员经常到现场巡视,督促维护操作人员加强密封管理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穿戴工作,并在现场增设了报警仪,杜绝了中毒以及职业危害的发生。
通过对公司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选择了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对所评价的设备设施进行全方位危险有害因素的预防性配备,强化了危险源所属区域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为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稳定运营强化了基础。同时,针对公司对其他的各项专项活动,譬如各级动火作业、各级登高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公司安全评价小组均依据相应的安全评价准则进行了作业前的风险预测和评估,将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重点注意事项和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周密布署和严格排查,并严格各项票证制度的审批工作,从而取得了本至今为止未因各项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姣好成绩。附件一: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附件二:风险评价准则
件1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附件2
危险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4-0104-02
笔者通过调查该院2009~2011年护士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发现常规操作中低年资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远高于五年工龄以上工作人员,其中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次数最多。经调查分析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针对危险因素我们制定了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调查方法
对全院在职护士及实习护士进行监测,所有人员调查前均在医院经过标准预防、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培训。新聘护士和实习护士培训时间为2 h。
1.1 新聘护士和实习护士培训情况调查
1.1.1 新聘护士和实习护士院前培训情况见表1。
1.1.2 培训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培训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为掌握(能正确操作学习内容)、熟悉(操作中2~3项内容不正确)、了解(操作中4~6项内容不正确)、不了解(操作中6项以上内容不正确)。见表2。
1.1.3 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统计 职业暴露人数实习人员高于工龄5年以下人员,工龄5年以下人员高于5年以上人员。见表3。
2 危险因素分析
2.1学校教育缺失,防范意识淡漠
曾有学者报道,对国内26所护理院校调查,结果均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教材[1]。我们在对实习护士培训时调查发现,因学校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或仅作为考察课,学生未经过认真系统的学习,导致学生对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缺失,防护意识淡薄。
2.2环境生疏
由学校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工作环境、作息时间、工作方式、周围人群均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由被关注者变为关注别人者及怎样尽快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怎样处理护患关系等问题接憧而来,这些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均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频繁更换科室、接触不同的专业操作、心情紧张、工作繁忙为操作失误埋下隐患。
2.3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实践经验不足
学校教学是分项操作,单独训练,进入临床以后,许多操作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生,因操作不熟练导致失误,发生意外伤害。
2.3.1针刺伤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主要与相关的工作行为有关,如抽血、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另外,不规范的操作方法,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拔出针头后未及时置于利器盒内;玩弄使用后的注射器等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2.3.2安瓿、利器等割伤 掰安瓿时因用力不均匀导致玻璃破碎;徒手掰安瓿均可致玻璃割伤。徒手传递利器、处理使用后的刀片等是发生切割伤的常见原因。
2.3.3防护用品使用不当,造成皮肤黏膜暴露 因经验不足,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患者体液、分泌物喷溅,而未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皮肤黏膜暴露。
2.4带教老师的原因
带教老师经验不足,工作繁忙,不能做到放手不放眼,不能很好预见危险,指导不到位,不能预防意外发生。
3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3.1加强培训,增强预防意识
有调查显示,有37.13%的人被针刺伤后感到无所谓,职业防护意识模糊,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2]。实习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前,我们集中进行4个学时的相关知识培训,列举实例进行指导,模拟现场训练,分析危险环节,强调预防在职业暴露中的重要意义,增强预防意识。
3.2采取普遍性预防措施
假设任何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潜在传染性,接触这些物质时要采取防护措施。
3.2.1戴手套,接触以上物资或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手套 由于手套具有弹性,当含有血液的针头刺破手套时,手套会对针头表面上的血液有一定的擦拭作用可以减少进入体内的血量50%[3]。
3.2.2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穿防渗透隔离衣 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该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有可能污染工作衣时穿防渗透隔离衣或防水围裙。如手术过程中、供应室刷洗器械时、护理呕吐患者等。
3.3遵守操作规程,安全处理锐利器具
绝对不用针帽套使用过的针头,确实必要时必须单手复帽。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尽量就近并正确丢弃使用过的锐器,操作后及时处理,不要留给他人处理。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不徒手捡拾碎玻璃。
3.4 认真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4],每次操作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手套后,即使手套表面没有破损,也应该马上清洗双手。
3.5预防免疫
建议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抗体消失的人员,注射乙肝疫苗。
3.6加强带教,减少意外伤害
合理安排实习人员,避免过于集中,配备有资质的老师进行带教。护生进入实习科室后,带教组长利用2~3 h的时间带领大家熟悉科室环境、物品摆放、重要操作及疾病特点等,使大家尽快熟悉环境,进入角色。
4 体会
护理工作是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险性职业,加强实习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保障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 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2:110-112.
[2] 张镇静,周丽荣,林征,等. 综合性医院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57-59.
[3] 李映兰. 介绍美国护士的职业防护[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49.
[4] 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措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小型煤码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篇7
1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该煤码头装卸的物资仅为煤炭。主要采用两台固定回转式起重机进行煤炭装卸作业, 煤炭年吞吐量约22万吨/年, 煤炭本身不属于危险物质。在码头卸船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起重伤害、火灾、淹溺、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沉船) 等危险因素。
1.1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 (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 中发生的挤压、坠落、 (吊具、吊重) 物体打击。
起重机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和设备因素两个方面, 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使用者违章作业, 物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设备未按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保养, 特别是未按要求进行检验, 带“病”运行, 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1.2 火灾
⑴皮带机故障引发火灾。输煤系统在运转过程中, 运转速度很高, 皮带运行速度一般是2m/s左右, 在皮带抖动中有煤粉扬起。煤料在皮带转换过程中落差较大, 引起煤粉飞扬。扬起的煤粉如没有除尘设备收集, 将会在空中荡扬之后, 落在皮带间地面上、设备外壳上、皮带上、皮带支架上、电动机上、电缆上、门窗上, 这些煤粉如不及时清理, 将会逐步氧化、温度升高, 最后引起自燃。自燃的煤粉温度很高, 可达500℃以上, 从而使不阻燃的塑料电缆外皮燃烧, 使电缆短路, 引燃不阻燃的皮带和其他可燃物质, 从而导致输煤系统火灾事故。
⑵设备检修过程引发火灾爆炸。在各系统进行检修、动火、启停作业时, 会因管理不善或处置不当, 发生误操作、误损伤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气焊和气割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为气焊使用的乙炔、氧气等是易燃易爆气体;氧气具有强烈的助燃性, 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与不少物质易起氧化反应, 发生燃烧或引起爆炸;气焊所用设备、器具如乙炔瓶、氧气瓶等均属高压气瓶, 具有爆炸的危险性;气焊火焰温度很高, 作业过程中焊渣或熔融的金属火星飞溅到可燃物质上, 可引起火灾;盛有残余可燃液体 (汽油、煤油或柴油等) 的金属容器实施气焊时, 容器内残余汽油或易燃气体接触到气焊、气割火焰即会引起爆炸事故;在焊割场所还会遇到许多可燃、易燃、易爆物质及各种可燃气体的设备和管道, 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
1.3 淹溺
由于港口码头无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缺陷, 或作业人员未穿戴防护设施, 思想麻痹, 坠入水里, 呼吸阻塞导致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如船舶在运输航行、停泊作业、装卸作业和在水上从事各种作业时也容易发生落水淹溺事故。
1.4 触电
⑴漏电伤害。该码头涉及电气的设备或场所有起重机、电机、控制室等, 在江南地区春夏之际多雨、潮湿、高温季节, 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⑵雷电伤害。在雷雨季节, 各建筑物、工艺装置等可能遭受雷击, 若防雷设施不齐全、防雷接地措施不符合要求, 可能因雷电导致火灾、设备损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1.5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该码头使用两台固定回转式重机进行煤炭卸船作业, 并建有输煤廊道, 若斜梯、直梯、工业防护栏杆、作业平台的设计、制造、保养有缺陷, 容易滑倒, 造成高处坠落等伤害。
2 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导致疾病, 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过对该煤码头资料和生产工艺分析, 该企业存在的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噪声、粉尘、高温等危害。⑴噪声。企业在生产环节中存在噪声危害, 噪声产生来源主要是船舶、起重机、输送机等机械运转设备。如作业场所的噪声超标或长时间在噪声危害严重的场所作业, 均会造成作业人员的危害, 进而影响作业人员的判断力、反应能力, 造成误操作, 引起其他生产事故。⑵粉尘。在煤炭的装卸过程中, 由于煤尘的飞扬, 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因此, 企业应加强作业场所的防尘措施, 如堆场、输送过程中增湿, 减少扬尘产生。⑶高温。在高温季节, 长时间在露天作业, 不但有可能引起作业人员发生中暑现象, 同时高温还使作业人员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下降, 从而因高温引发其他因反应迟钝、误操作等违章事故的发生。
3 自然灾害
根据该地区自然条件:⑴累年平均风速2.5m/s, 瞬时最大风速29.0m/s, 十分钟最大风速19.7m/s E, 夏天多东南风, 冬季多西北风。每年7-9月为台风期, 风向多为东北偏北。风力大于8级或一月中出现极大风速≥17.2m/s的天数, 年平均为52天。1956年××曾出现40m/s的极大风速, 换算风压力51kg/cm2。⑵年平均雷暴日数34d, 最多雷暴日数70d。⑶设计高水位2.77m, 历史最高潮位3.06m。因此, 如遇潮、汛、雷、风等因素, 有可能造成码头积水、淹没毁坏设备, 造成停产事故;建构筑物吹落甚至倒塌, 造成人员伤亡等;码头地处沿江, 自然条件对设备会产生腐蚀, 影响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严重时会造成事故。
根据以上分析, 该煤码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起重伤害、火灾、淹溺、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噪声、粉尘、高温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起重伤害和粉尘危害。
摘要:在煤码头卸船作业过程中涉及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企业有关资料和生产工艺分析, 指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其可能产生的方式和途径。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12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25例, 性别构成比 (男/女) 129例/96例, 年龄3个月~5岁, 平均1.5岁, 入选病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卫生部, 2008年) 标准, 重症患儿的诊断标准:表现有肌肉阵发性痉挛、心力衰竭、脑炎、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症状。将入选患儿分为普通组170例, 重症组55例。
筛选标准:排除以下病例, (1) 病史资料不全; (2) 肺发育不良或有先天心脏病; (3) 并发慢性基础性疾病; (4)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5) 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利用本院HIS系统对入选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查询, 参考既往研究结果, 对患儿性别、年龄、发热和皮疹情况、神经系统情况、病程、血糖、血WBC等13个手足口病重症诊断指标建立Access数据库, 利用数据库结合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探索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患儿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分析:对年龄、发热和皮疹情况、神经系统情况等13个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指标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3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差、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3天以上体温>39℃、外周白细胞数>12×109/L、颈抵抗, 以上9个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是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
手足口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为手足口病轻重, 协变量为以上两组间对比分析有差异的9个单因素,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祛除标准0.1, 选择标准0.05。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3岁、精神状态差、3天以上体温>39℃、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 为重症儿童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具有病情重症化早期预警的意义, 见表1。
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单因素统计学比较分析, 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 既可以对各因素的独立作用进行研究, 还可以探讨关联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进而得出可以导致儿童手足口病病情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年龄<3岁、精神状态差、3天以上体温>39℃、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 5项指标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早期病情重症化具有提示预警的作用。当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温>39℃并且持续>3天时, 提示病情重症化趋势, 本次研究中重症组患儿均有持续高热症状, 较相关报道显著偏高, 这与本次选择重症患儿的病情发展较为严重, 均有四肢抽搐、呕吐、精神状态差等中枢神经症状, 患儿短期内死亡率很高有关, 因此当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和持续高热症状时一 (上接第54页) 定要高度重视, 加紧治疗。
综上所述, 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迅速加重是导致该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对于年龄<3岁的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也要严格监控病情, 对于出现精神状态差、3天以上体温>39℃、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的患儿应当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将潜在的病情加重趋势予以及时地制止, 进而提高患儿的预后质量, 降低死亡率。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病情重症化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25例, 按照临床表现分为普通组 (170例) 和重症组 (55例)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收集以上患儿重症诊断指标,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3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差、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3天以上体温>39℃、外周白细胞计数>12×109/L、颈抵抗, 以上9个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3岁、精神状态差、3天以上体温>39℃、神经传导异常、血糖水平>9mmol/L, 为重症儿童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结论:对于年龄<3岁, 有神经系统症状、精神异常、持续高热的手足口病患儿要高度监视病情的发展, 及早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病情恶化早期进行防治。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篇9
关键词:脑梗死,危险因素
在我国,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已跃居第二位, 而致残率位居首位, 尤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占所有脑血管病的60%~80% , 是脑血管病的主要致残和死亡原因之一[1]。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减少其发病率,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总结了2007年1月至12月37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8例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准。其中男236例, 女142例;年龄32~89岁, 平均61.2岁。
1.2 方法
对经脑CT确诊的378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与脑梗死患者发病有关的因素, 包括①高血压史;②心脏病;③高脂血症;④糖尿病;⑤吸烟;⑥卒中史;⑦TIA。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发病比例为1.67:1。发病年龄32~89岁, 平均61.2岁, <50岁28例 (7.4%) , 50~59岁38例 (10.05%) , 60~69岁127例 (33.60%) , 70~79岁157例 (41.53%) , 80岁以上28例 (7.41%) , 年老者发病率高, 60岁以上者发病率达82.54%。说明脑梗死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2.2 发病危险因素
在378例脑梗死病例中, 高血压病史269例 (71.16%) , 糖尿病164例 (43.33%) , 高脂血症153例 (40.72%) , 心脏病114例 (30.16%) , 吸烟108例 (28.57%) , 卒中史78例 (20.63%) , TIA 74例 (19.56%) 。以上结果显示, 发病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为主, 其次为高脂血症、糖尿病, 心脏病、吸烟、卒中史及TIA。
2.3 病变部位
本组病例均进行脑CT检查确诊, 脑梗死部位大多为基底节区, 其次为脑室旁、脑叶、多发性梗死, 其中腔隙性脑梗死169例。
3讨论
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 国内外经大量研究确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高脂血症、遗传家族史等均为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 但上述因素在脑梗死高危人群中长期存在并相对稳定, 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而脑梗死的发病多为急性起病, 所以仅用这些因素尚无法对其急性起病作出合理解释。因此认为脑梗死的发病是在众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 受到某些因素诱导而发生的。因而探讨脑梗死急性起病的触发因素对于该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及降低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资料显示, 脑梗死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60岁以上者发病率明显提高, 最高发病年龄组为60~79岁, 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男性高出女性75% 。
关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各类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 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55岁以上高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等[2], 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不论年龄和性别以及何种卒中类型, 血压与卒中的发生均成正相关关系[3]。其主要原因包括脑部和躯体两大因素, 脑部因素主要是血管狭窄没有再通、血栓进展或再形成、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 脑组织水肿、出血、再灌注损伤、高龄、颈内动脉两支梗死或再闭塞、反复栓塞、癫痫等引起梗死面积扩大、缺血半暗带扩展、周围神经细胞死亡、梗死后出血等;脑外因素主要为高糖血症或糖尿病、高血压或低血压、心肺疾病、水电解质极酸碱平衡紊乱、全身感染、高黏血症、药物影响等。
分析本组各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TIA, 这些均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公认的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脑部血管:直接作用于脑基底部穿通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旁中央支, 使血管发生透明脂肪样变, 致微梗死或动脉瘤形成, 机械刺激和损伤大血管或较大血管的内皮细胞, 致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形成[4]。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易形成血栓;同时过氧化脂质还可影响前列腺素和凝血因子的活性, 促使血栓形成:高三酰甘油血症、高纤维蛋白原使血流缓慢, 血粘度增加, 使血栓更易形成 。
糖尿病能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被多数学者认可。脑梗死急性期可因应激反应而使血糖升高, 高血糖及脑组织缺血缺氧, 增加无氧酵解, 酸性产物堆积, 导致细胞内外酸中毒. 反过来加重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坏死, 导致恶性循环。血糖升高尤其是高渗状态对脑梗死影更大, 长期糖尿病使脑血管弥漫性改变, 动脉弹性降低, 血流灌注减少, 同时高血糖症易出现血浆黏度改变, 纤维蛋白原增加, 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都将影响到脑微循环灌注, 使脑梗死加重。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 而脂质代谢异常又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因素之一。本组资料显示心脏病是另一重要的危险因素。凡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以及心电图示左心肥厚或劳损, 无论有无症状发生, 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都两倍于心功能正常的人。心脑损伤的共同机制可能是心输出量的下降导致了脑灌流量不足,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阻塞了脑血管;脑血管与心血管的动脉硬化性改变呈平行发展 。糖尿病高血糖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硬化, 广泛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 血管壁脂肪和多糖物质沉积[4]。吸烟导致脑血管病的机制是加速动脉硬化, 刺激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脑血流量。首次脑血管病后再次复发的危险是非脑血管患者人群的5倍, 足以见卒中史在脑梗死中的地位。TIA是脑血管病的先知因素, TIA后脑血管病发病率为10% , 死于脑血管病者占16%[4]。
根据脑CT检查发现, 脑梗死的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 其次为脑室旁、脑叶及多发性梗死。基底节区易发脑梗死有其结构基础, 在正常情况下, 基底节区脑血流体积是最小的, 但脑血流量/脑血流体积比高于皮层, 说明基底节区在正常情况下灌注压很高, 易导致血管硬化或阻塞, 特别是在老年及高血压的情况下 。
总之.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以及脑梗死发生后有关危险因素的变化, 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变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人认为同时有高血压、异常肥胖、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及父母中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者, 可明确预告脑卒中的危险性[5]。预防脑梗死的关键是准确地预测和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3.
[2]刘小兰, 张仲华, 杨符旃, 等.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02, 18 (5) :427-428.
[3]张映琦, 周华东, 陈晏娥.100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1, 9 (4) :155-156.
[4]郭国际.脑脊髓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科学出版社, 2003:2.
高龄产妇分娩的危险因素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12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年龄≥35岁 (高龄产妇) 共有128例, 其余<35岁的产妇为非高龄组。高龄组产妇年龄为35~44岁, 平均年龄为 (39.6±3.8) 岁, 孕周为35~40周, 平均孕周为 (37.8±1.2) 周。其中初产妇80例, 经产妇48例, 早产史患者12例, 死产史8例, 妊娠史1次有12例, 妊娠史2次有8例, 3次及以上妊娠史的产妇有10例;有高血压史患者12例, 有先兆子痫患者8例, 前置胎盘者7例, 肥胖者45例。非高龄产妇组992例, 产妇年龄为21~35岁, 平均年龄为 (27.5±3.9) 岁, 孕周为38~42周, 平均孕周为 (38.3±2.4) 周, 其中初产妇542例, 经产妇450例, 产妇均不存在流产史、早产史、子痫前期、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病史。
1.2 方法
回归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B超监测胎儿情况,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静待分娩;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其相应的治疗, 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缓解患者症状, 调节产妇心理, 治疗产妇妊娠并发症。并根据产妇身体状况及产科情况对两组产妇实施剖宫产或自然分娩, 并对影响高龄产妇分娩的危险因素进行Log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在组阴道试产成功率、自然分娩产程、妊娠并发症、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死亡率、产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的差异性。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对其进行阿氏评分, 其中0~3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 8分以上为正常新生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两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 组间计数资料百分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影响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分析
与非高龄产妇组相比, 高龄产妇组阴道试产成功率较低、自然分娩产程较长、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新生儿阿氏评分较低、新生儿死亡率较高、产中、产后出血量较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2.2 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将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列为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 对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进行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可知, 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因素包括基础疾病 (r=0.369, P=0.016) 、孕次多 (r=0.425, P=0.011) 、产次多 (r=0.321, P=0.001) 、产前体重超标 (r=0.362, P=0.000) 、前置胎盘 (r=0.451, P=0.024) 、心理紧张 (r=0.411, P=0.000) 、先兆流产 (r=0.319, P=0.000) 、死产史 (r=0.325, P=0.000) 、子宫发育异常 (r=0.319, P=0.002) 、先兆子痫 (r=0.343, P=0.002) 。经Log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将干扰因素剔除后发现, 基础疾病、子痫前期、孕次多、产次多、前置胎盘是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独立危险因子, 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近年由于社会因素、产科技术发展以及人们的生育观念的改变, 使得育龄妇女的生育年限不断推迟, 从而导致高龄产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本研究中本院分娩的产妇112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年龄≥35岁 (高龄产妇) 共有128例, 高龄产妇发生率为11.43%, 高龄产妇发生率与相关文献[3]报道相符。与非高龄产妇相比, 高龄胎儿死亡率较高, 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新生儿阿氏评分较低, 新生儿死亡率较高, 产中、产后出血量较大。年龄偏大的产妇在出血和高血压的风险将增大, 患者分娩时容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难产, 从而增加胎儿死亡率[4]。
本研究对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经Log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将干扰因素剔除后发现, 基础疾病、子痫前期、孕次多、产次多、前置胎盘是影响高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的独立危险因子。孕次多、产次多的产妇容易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容易出现大出血, 从而导致产妇妊娠危险性增加, 多产次孕妇多次分娩可造成子宫创伤, 使得子宫壁变薄, 增加前置胎盘的发生率, 前置胎盘的发生会引起产妇产前出血, 如果胎盘阻塞子宫颈则需要通过剖宫产术来终止妊娠, 因此高危产妇剖宫产率远远高于非高龄的产妇[5]。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产妇身体条件较差, 胎儿先天发育通常较差, 且产妇分娩中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从而增加胎儿死亡的风险[6]。子痫前期是产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者可出现死亡, 因此对于子痫前期患者更容易出现胎儿死亡。前置胎盘容易导致胎盘剥离, 引起产妇大出血, 导致母婴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因此对于高危高龄产妇应加强对高危高龄产妇的产前检查, 密切留意产妇体征变化, 及时对高危高龄产妇进行诊治可降低胎儿死亡率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有利于母婴预后。
参考文献
[1]王敬芝.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1, 12 (8) :358-359.
[2]于桂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0, 35 (2) :458-459.
[3]林莉, 杨玉丽, 谢飞燕, 等.窒息新生儿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8 (2) :258-259
[4]张玉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围产期相关因素分析.河南医学研究, 2009, 18 (2) :298-299.
[5]张云燕.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探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1 (5) :723-724.
危险因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眼科;住院;跌倒;危险因素;患者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44-02
眼科住院患者出现跌倒事件除了有癫痫发作、外力打击或者意识丧失等原因以外,因其自身年龄以及所存视力障碍等一系列特殊因素也容易引起跌倒[1]。所谓跌倒是指人身体某一部位由于失去平衡而突然触及地面或者比地面低的物体[2]。下面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20例眼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跌倒发生率,提升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20例眼科住院跌倒病例,所有患者所患疾病均经诊断确诊,其中有11例患者为女性,9例患者为男性。
1.2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20例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阅和分析,结合护理记录,根据患者视力障碍程度、陪护情况、有无全身疾病、年龄、用药情况、环境卫生情况、发生跌倒事件的地点以及时间等来分析,全部结果均实施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0例跌倒患者其年龄为62-80岁,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年龄超过70岁。20例跌倒患者中,有5例患者跌倒和药物相关,2例青光眼患者在用利尿剂以后跌倒,3例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应用降血糖药物和血压药物以后跌倒;有15例患者和疾病相关,6例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跌倒,2例在手术后跌倒,2例视网膜脱落患者跌倒,3例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发生跌倒,2例眼球挫伤前房积血患者发生跌倒。在跌倒地点上,5例患者在走廊,3例患者在开水房,5例患者在卫生间;2例患者分别在浴室和床旁。在跌倒后受伤情况上,4例患者受伤,16例患者未受伤。在跌倒时间段上,有5例患者发生在0:00-6:00,2例患者发生在6:00-15:00,6例患者发生在15:00-21:00,2例患者发生在21:00-24:00。
3.讨论
3.1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
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下面笔者就从这两个因素来进行分析:1)内在因素:在内在因素中主要包含有生理因素、视力障碍、过高评估自身活动能力、心理因素、血糖骤降等[3]。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感觉也变得迟钝,且反应也变得缓慢,相对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来讲,更加容易跌倒,本次研究超过半数的患者其年龄大于70岁。由此可见,年龄越大,则越要引起警惕。因患者存在视力障碍,其活动存在着不便,当陪护不在时,易引起跌倒;部分患者对自身活动能力未予以正确地评估,独自活动;应受视力障碍的影响,使得患者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最终造成在活动时发生跌倒。当患者在改变其体位时动作过大或者过快,用药量较大,很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最终造成跌倒。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未按照医嘱服药导致血糖骤降,引起低血糖继而造成跌倒。2)外在因素:在外在因素中主要包含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跌倒地点等[4]。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容易发生跌倒事件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0:00-6:00与15:00-21:00,其中前者为休息时间段,护理人员较少,一般只有一两个护理人员,其工作强度较大,在病房的巡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后者一般为患者临床活动时间和锻炼时间。跌倒易发生的地点为床旁、开水房、浴室、走廊和卫生间,这些地方容易积水,且障碍物多容易使患者跌倒。
3.2应对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措施
1)医院布局以及设施应合理,病床不可过高,病床间的间隔距离适中,于厕所和走廊位置应设立相应的扶手与栏杆,地面铺设防滑砖,在浴室和开水房应铺设相应的防滑垫等。2)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眼科临床护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指导其正确辨别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强化巡视,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同时及时清除通道内、病房或者床旁所存障碍,确保地面干燥以及清洁,尽量把物品放在患者容易取的位置。于暗室进行检查时,应全程协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3)加强健康教育,对于容易跌倒的患者实施宣教,正确评估患者活动能力,使其认识到跌倒所产生的危害,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用药情况的观察,督促护工或者家属陪护,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正确用药,将用药反应和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嘱咐患者穿衣穿鞋需合适,将呼叫器的应用方法和协助方式告知患者。在患者改变体位的时候,动作应慢,不可过快或者动作幅度过大。
综上所述,导致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因素有很多,要想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不仅要对病房环境进行合理地改善,加强护理人员预见性培训,同时还应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正确地评估,加强健康宣教,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郭红梅,韩俊婷,王莉等.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5):586-587.
[2]田苗,李凡.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4):94-96.
[3]廖红,刘海燕.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和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3):340-340.
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166例脑梗死患者及158例脑出血患者, 15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 收集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颈动脉斑块、心脏病、血压、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浆纤维蛋白、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血尿酸资料, 并计算体重指数、脉压等指标。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 以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作为病例, 非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综合分析, 研究脑梗死、脑出血发生、发展可能的危险因素, 并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对三组数据中的计量资料, 先进行正态性检验, 脑梗组、脑出血组及对照组采用多均数比较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SNK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病变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脑梗死、脑出血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以脑梗死、脑出血为因变量,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为自变量。详见表1、2。
3 讨论
研究发现,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 冠心病, 吸烟, 颈动脉斑块是独立危险因素。饮酒, 高血压家族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相关危险因素;而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亦为高血压病, 饮酒, 吸烟, 颈动脉斑块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3.1 吸烟和酗酒与脑卒中的关系
吸烟、饮酒均为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仅次于年龄和高血压。卒中危险性与吸烟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经常吸烟是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其对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影响的是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 烟草中的尼古可丁以刺激交感神经, 使血管收缩, 引起血压升高, 尼古丁还能够抑制前列环素 (PGI2) 的生成, 促进血栓素A2 (TXA2) 的合成, 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国内研究发现, 吸烟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约为2.5~5.6[2]。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那些卒中时仍吸烟或发病前有过吸烟史的患者与从来未吸过烟的患者比较, 其死亡及复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更高。本研究证实, 吸烟是缺血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且其危险度随日吸烟量而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交往的增多, 饮酒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作为人际沟通的手段, 相关研究表明, 长期大量饮酒对人体各系统都有损害, 主要表现为肝脏的损害及中枢和周围神经损害, 同时也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 近期有研究资料显示[3], 酗酒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 瑞典研究所的研究表明, 每天少量饮酒者 (<5g/d) 和缺血性中风有明显密切关系, 中、重度饮酒可增加中年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因此, 饮酒作为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在多数饮酒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表明, 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性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缺血性卒中有不同结果, 有研究表明, 小至中量饮酒能降低其发病率, 大量饮酒能使其危险增加, 还有一些研究并未发现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研究发现[4], 酒精摄入量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呈J型, 认为适度饮酒可能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超过中毒剂量的近期大量饮酒, 可导致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Hillbom等研究212例16~60岁患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近期轻、中、重度饮酒及既往重度饮酒对缺血性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超过中毒剂量的近期大量饮酒, 可以由于心脏及大动脉血栓的形成, 导致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显示, 饮酒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符合上述理论。
3.2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卒中的关系
颈动脉是脑组织的主要供血动脉,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发生僵硬、内中膜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或溃疡形成及管腔狭窄等, 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显著相关。Nagai等[5]使用超声检查了1059例患者, 得出结论:早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腔梗和脑梗死是相关的, 对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检出是脑梗死和腔梗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另一个中重要原因, 从人群研究的结果来看, 颈动脉狭窄占缺血性卒中的10%~20%。同冠脉病变一样, 它也是在血管内皮损伤、炎症、脂质沉着、脂斑形成、纤维素、血小板、凝血酶一系列因素参与下形成。本研究显示, 颈动脉粥样斑块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相关研究理论一致。
病例 ̄对照组比较, 表中各项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吸烟、冠心病、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病例 ̄对照组比较, 表中各项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显示高血压病、饮酒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3.3 心脏病与脑卒中的关系
心脏病 (如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疾病、冠心病、心衰竭、非风湿性房颤等) 尤其是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塞者为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因素。美国明尼苏达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6], 无论血压处于何种水平, 心脏病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都要比无心脏病者高2倍以上。国内21省农村研究表明, 有心脏病病史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增加15.5倍, 伴心律不齐及心脏扩大者其风险性会增加7~8倍。有研究证实, 有冠心病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5倍, 本研究表明, 冠心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符合上述研究理论。
摘要:对324例确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对照组比较, 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吸烟、冠心病、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对照组比较, 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饮酒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颈动脉斑块是独立危险因素。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卒中,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吴江, 贾建平, 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3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试行版) [N].卫生部办公厅, 2005, 28 (7) .
[3]杨左廉.酒精与缺血性脑梗死[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0, 21 (3) :185.
[4]Haffner SM, D'Agostino R, Mykkanen L, et al.Proinsulin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in relation to carotid wall thickness: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J].Stroke, 1998, 29 (18) :498.
[5]Nagai Y, Kitagawa K, Sakaguchi M.Significance of earliercarotid atherosclerosis for stroke subtypes[J].Stroke, 2001, 32 (8) :1780.
【危险因素分析】推荐阅读:
小儿惊厥危险因素分析09-09
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09-30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10-10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06-26
抛丸机危险因素分析05-13
危险因素:进展07-20
职业危险因素07-21
健康危险因素10-13
血管危险因素10-15
危险因素干预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