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2024-06-26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精选8篇)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篇1

电炉法制磷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工艺流程简介

工业黄磷呈石蜡状,谈黄色至微黄绿色,带有蒜臭味;黄磷的自燃点为35℃~45℃,暴露于空气中易自燃并生成P2O5和磷的低级氧化物。为了防止其自燃,必须隔绝空气,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应浸放在水面下;黄磷剧毒,对人的致死量为0.1g。人经常吸入磷蒸汽和它的低级氧化物能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下颚骨严重坏死、牙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大量的磷蒸汽能使人急性中毒,被磷烧伤的伤口不易愈合。

一般采用电炉法进行黄磷生产。工艺流程为:将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磷矿石、硅石和焦碳按所需比例混合在一起,通过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至炉顶料仓,再经下料管连续缓慢地加入到密闭的电炉内。由电炉变压器通过电极输入三相电流,在电炉内以电阻为主和电弧为辅形成热能,将炉料加热,使炉料熔化并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磷蒸气、CO、SiF4、炉渣和磷铁等产物。含磷炉气经导气管进入3个串联的冷凝塔,分别与热水和冷水顺流、逆流接触,达到冷却、除尘和收磷的目的。被冷凝的黄磷液体依次进入受磷槽、粗磷槽和精制槽,最后在精制槽中经过加热、漂洗、静沉、保温后,得到液态成品黄磷,再经虹吸管进入计量槽和包装铁桶中。从冷却塔出来的尾气一部分作为标志性火炬燃烧,大部分经水封和水环式真空泵输送到尾气净化利用系统,用于原料工段干燥窑的磷矿石烘干。从冷却塔出来的含磷污水经污水沟流到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返回系统循环使用。电炉定时排除的熔融炉渣流入淬冷水池,再经抓斗天车装入汽车,运至废渣场。炉底排出的熔融磷铁经自然冷却成型后外销。

为了进行安全生产,有必要对该厂电炉法生产黄磷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下面从原料准备、电炉制磷、黄磷精制、成品包装等4个主要工序进行分析。

原料准备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1

火灾爆炸

原料回转干燥窑以煤气为燃烧介质。在生产过程中若供气突然中断,导致窑内熄火,操作人员未关闭燃气入口阀。当回转窑内降温且充满空气时,一旦自动恢复供气情况,导致尾气进入窑内,当CO含量达到爆炸极限后,则可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另外干燥窑检修或长时间停炉后,若操作不当,造成燃气在窑内大量积累,遇明火造成爆炸。另外管道阀门泄漏,煤气大量聚集,遇明火造成燃烧爆炸。若空气进入尾气洗气塔负压段,与尾气混合后达到爆炸极限也可能引发爆炸事故发生。

2.2

起重伤害

原料生产过程中每天大量固体物料要通过装卸、起重运输至黄磷电炉炉顶料仓中,工人昼夜在行车工作,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均可引起起重伤害事故发生。

2.3

机械伤害

在物料装卸和输送过程中,使用较多转动、输送设备、机具,如设备设施故障防护装置不良或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安全确认不够、违章作业等都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2.4

锅炉爆炸

锅炉属压力容器,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如安全检测装置失灵,操作失误,检修维护不够,未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等都可能引发锅炉爆炸事故。

2.5

电离辐射

用于计量的核子秤,如管理、使用不当,发生放射源被盗或由于操作失误发生泄漏都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2.6

噪音和粉尘危害

在卸车、抓料、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计量输送、回转干燥窑尾气引风机等处,存在噪声、粉尘的危害。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篇2

关键词:石油储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快速的发展, 对石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这样的话就供不应求了。在加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的生产, 运输和销售, 这每一个环节都与石油储运紧密相连, 它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这样的话它的安全也备受瞩目, 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就目前来看, 我国石油外来供应环境越来越复杂了, 石油的供应安全就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 我国石油储运现状

到了现在, 石油还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内石油产量供不应求, 不能满足现在的经济发展, 所以我们就需要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石油, 这个时候对外进口是有压力的, 进口石油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大。我们要考虑原油储存量, 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 还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等因素, 而这些因素表明我国需要长期依赖其他国家的石油。中东我们都知道他以出口石油为主, 我们也像其他国家那样, 需要从中东那里进口石油, 但是这个地区很动乱, 宗教派别和领土争端, 暴力冲突, 这些情况都会长期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与中东经济发展的稳定。这些因素的存在, 对中东石油的供应以及各国的石油资源安全会带来麻烦, 最坏的可能导致各国石油供应链断裂, 当然这也会影响我国石油供应的安全。我国进口石油要通过海路运输, 石油运输要经过印度洋, 它在中东和非洲的范围内, 如果这些地方出现海盗和战争的话, 就很难保证石油运输安全。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考虑。

2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1 人为因素

部分运营商老是认为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是经常性的, 自己对它已经滚瓜烂熟了, 不觉的它会有什么危害, 只是靠头脑中存在的记忆去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 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 这样一来, 我们就发现不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忽视工作中出现的不寻常的情况, 以上出现的情况可能是由工作人员流动率大, 技术的不熟练, 系统的不完善等导致的。工作人员流动率大, 主要表现在新进人员刚刚熟悉了所要从事的工作范围及如何工作时, 因为自身的或其他的原因而辞职, 这样我们又要去招聘新的人员, 又要花费时间去培训新人, 如果这样周而复始的话, 对新人的培训也会变得激进, 这样他们掌握的知识就不能胜任他们所要从事的工作, 对有些技术性的工作操作起来也不熟悉, 设备性能也不是很了解, 工作起来就会状态百出。技术的不熟悉, 工作人员没有什么经验, 也没怎么进行技术这方面的训练, 对本职工作的工作要求都不是很熟悉, 想要达到技术熟悉是不可能的。系统的不完善, 对于工作流程都是需要按照作业指导书来进行的, 如果作业指导书很散乱, 不符合工作要求, 在进行工作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2.2 储运设备腐蚀与损害

储存设备有很多, 我们主要运用是石油运输管道和油库, 但用的最多的要属管道输送。在输送石油和其他产品的时候有所不同, 要进行分类, 一个是原油管道, 另一个是成品油管道。对输油管道进行防腐蚀工作至关重要, 在管道表面涂上沥青来防腐, 也可以在采用了沥青防腐层的管道上再加上阴极保护技术, 它们联合起来能更好的达到防腐效果, 但这也不能表示完全的做到了防腐, 也可能因为管道用的年限已久, 防腐层出现了老化, 在老化的防腐层进入水中时, 阴极保护技术出现故障, 也会造成管道的腐蚀。还有就是石油的价格不断上涨, 盗油者会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 做出到处偷钻石油管道, 这样就会出现大批的偷盗行为, 然而这些盗油者并不专业, 在对输油管道层进行钻焊接时, 技术低劣不达标, 出现石油泄漏的案例数不胜数, 这样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是很严重的, 也浪费了国家的能源, 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火灾。

2.3 油品蒸发

油品蒸发大多发生在装卸, 运输和储存这几个方面, 通常在进行石油灌装的时候, 用质量好的密闭容器, 会大大减少油品蒸发的次数。石油在运输的过程中, 如果油罐质量不好, 会导致油品蒸发, 而它蒸发所形成的易燃易爆物质在遇到明火时就会发生爆炸。我们都知道石油是由碳和氢的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它所蒸发的气体是有毒的, 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它还很容易形成化学反应, 产生光化学烟雾, 这样不断影响大气的质量, 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

3.1 人事管理要加强

我们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石油储运的安全不仅关系到石油本身的储存和运输, 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 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所以我们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避免石油储运的安全事故。我们要对石油储存的场地进行合理的设计, 还有管道输送等方面, 加强它们本身的安全, 在这方面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管理责任要具体到个人, 同时也要做好应急管理。其次要做好标准的工作流程。在管理机制中要对细节问题加以强化, 每个工作的流程都要进行安全工作培训, 只要做好了事前的风险防范意识, 才能更好的按照流程完成工作。最后还要在平常的时候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 更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

3.2 做好石油储运设备的防护

我们首先要做好油罐的防腐。石油和其他产品主要储存在油库, 因此做好油罐的防腐是非常重要的。油罐的设计也很重要, 油罐表面的涂料必须是防腐蚀的, 还要做好防静电的处理, 做好这些, 还必须完成油罐定时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其次要加强石油管道的防腐。在设计管道时, 必须设计防腐蚀的管道, 设计防腐蚀的管道也要考虑管道的环境条件, 管道本身的质量要好, 在好质量的管道外壁上加入防腐蚀设计, 如果能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 那是更好不过了, 在管道外壁涂上防腐蚀的涂料, 也可以在采用了防腐蚀涂料的管道上再加上阴极保护技术, 它们联合起来就能更好的达到防腐效果。最后要加强石油管道的检查。我们在对石油管道进行检测的时候, 检测技术必须是先进的, 检测技术中要有能监控石油管腐蚀的条件。管道的修补也很重要, 要及时的对石油管道的渗漏和管道的防腐层进行修补, 来确保管道的输送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我国现在也有了自己的自动化监控技术, 这样一来就可以定位到管道的泄漏或者破坏, 这样就能更好的修补管道。

3.3 降低石油蒸发

我们首先要对油桶进行改良。尽可能的设计出能降低储油空间的油箱, 还要降低排油的频率, 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油箱的结构, 也提高了油罐的承受能力。其次我们要对油罐的质量进行把关。在对油罐进行采购时, 要货比三家, 要仔细查看它的出厂检验报告, 从产品的质量, 价格, 原料加工成分的纯度, 供应商的实力等进行参考,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油罐的质量。最后我们要对渗漏在外的油气进行回收。油气回收是通过对装卸石油时挥发的油气进行吸收、吸附或者冷凝, 这样不断可以减少油气对空气的污染, 还可以使油气从气态转变成液态, 再次变成汽油, 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我国的油气回收技术很完善了, 在现实中已经运用起来了, 如果能够广泛的运用油气回收技术, 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石油的蒸发。

4 结语

通过对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人为因素, 储运设备腐蚀与损害的因素和油品蒸发因素等都是石油储运过程的有害因素, 既然是危险有害因素, 我们就必须拿出对策在解决它,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加强人事的管理, 做好石油储运设备的防护, 降低石油蒸发。希望这些措施能给我国的石油储运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苏剑海.油品储罐的蒸发损耗成因及对策[J].广州化工.2009.

[2]鲁朝荣, 余伯俭.油罐蒸发损耗的原因和对策[J].节能技术.2010.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篇3

无水氢氟酸是一种具有极强腐蚀性的酸。它的物理特性是液态温度范围宽,电导率高,极性大,沸点、凝固点、粘度及表面张力低,化学特性是碳氟链牢固且具有活泼的化学活性,几乎能与所有各种有机的或无机的化合物结合。氟化工作为我国目前新兴的精细化工行业,无水氢氟酸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及国防军工工业。如广泛应用的氟塑料,氟橡胶、氟制冷剂、含氟涂料、含氟表面活性剂以及含氟医药制品等。

一、生产工艺过程

目前,世界上无水氢氟酸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是走萤石路线,即以萤石粉(CaF2)和硫酸(H2S04)反应制得。

国内大多生产厂家均采取以萤石粉(CaF2)、硫酸(H2S04)、发烟硫酸为原料,在回转炉中加热反应生成粗氟化氢气体,经洗涤、冷却、冷凝、精馏、脱气得到无水氢氟酸产品,副产品为氟硅酸和含氟石膏。

其生产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式:

CaF2+H2S04→CaS04+HF↑

二、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无水氢氟酸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

1、中毒

生产过程中无水氢氟酸会以气体形式存在于作业环境的空气中,它有较高的毒性;生产副产品和原料氟硅酸、硫酸和发烟硫酸会以酸雾形式存在于作业环境的空气中,回转炉加热用的煤气等都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当这些有毒物质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浓度超过容许浓度时,危害更为严重。还存在发生氟化氢气体急性中毒的危险性。

特别是无水氢氟酸储罐和管道,一旦发生破裂会造成氟化氢外逸,导致现场人员中毒事故的发生,并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导致这一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设备材料选择不当、机械设备密封不严;监控系统失控;操作失误;维修不及时等导致设备及管道腐蚀。

氟化氢为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辩识》中所列的有毒物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2t,贮存区临界量为5t。若生产、贮存的氟化氢数量超过规定的临界量,将构成有毒物质重大危险源。

2、灼伤

生产过程接触到的无水氢氟酸(1052)、氢氟酸(1790)、硫酸(1830)和发烟硫酸(1831)等属强酸性腐蚀性物品,如果发生泄漏,并处置不当,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化学性灼伤,对生产设备和建构筑物造成腐蚀并严重危害环境。尤其是氢氟酸对人的眼睛、口腔、齿龈发生腐蚀、炎症及溃疡,引起牙齿损害。

生产中使用到热风炉、回转炉、高温循环风机、煤气发生炉及高温管道等设施,如果炉壁、管道或设备保温做得不好,或者发生高温气体或蒸汽泄漏时,可能会造成人员高温灼伤或烫伤事故。同时会连带发生中毒事故。

3、触电

因作业环境中存在着无水氢氟酸、氢氟酸、硫酸、发烟硫酸等强酸性腐蚀性物质,极易腐蚀电气线路的管线和电气设备。露天电气设备、架空线路经长期的风吹日晒和酸性气体侵蚀,导致绝缘失效。

在电气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管理及检查过程中,如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或违章操作,就容易受到电的灼伤、电击等而引发触电事故,严重时会使人触电身亡。

4、机械伤害

生产过程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若质量及安装缺陷、无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距离不足、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或误操作时,存在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

5、生产性粉尘危害

无水氢氟酸生产过程的萤石粉投料、回转炉排渣装车等岗位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扬尘现象,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6、噪声

无水氢氟酸生产装置中存在大量的压缩机、泵等设备,可能会产生较高的噪声。部分生产设备的噪声级可能超过国家规定的8h工作制允许的工作地点噪声A声级卫生限制值85dB的标准。噪声会对现场工作人员带来健康危害,长时期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作业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损伤,甚至导致不可逆性噪声性耳聋或 成为发生事故的诱因。此外,噪声对人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7、火灾

无水氢氟酸的主要生产过程除所使用的燃料煤为可燃固体外,硫酸和发烟硫酸虽是非燃烧物质,但与有机物质接触可引起燃烧。此外,电气设备及其线路存在发生电气火灾的危险。

8、车辆伤害

无水氢氟酸生产的产品、原材料运输量比较大,来往于厂内的机动车数量较多,存在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

9、高处坠落

若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人行通道、架空管道等有跌落危险的场所防护设施安装不规范或者缺损,极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事故。

三、安全对策措施

综上所述,无水氢氟酸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中毒、灼伤、触电等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因此在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免留下安全隐患。在此主要针对中毒、灼伤、触电等危害提出安全对策措施,限于篇幅,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的安全对策措施,不在此进行讨论。

1、防中毒危害的对策措施

无水氢氟酸生产存在一些有毒物质,如无水氢氟酸、氢氟酸、硫酸、发烟硫酸和煤气等。尤其是无水氢氟酸、氢氟酸具有毒性高的特点,应作为防范重点。

(1)应当注意工艺参数的选择及量的控制,使无水氢氟酸生产装置在尾气风机抽吸下呈负压状态,在无水氢氟酸灌装口也设负压接口,以防止生产装置中的氟化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造成人员中毒。

(2)注意设备材质选型,为使泄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要注意设备和材质的选择。通过其他装置及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以及装置设计知识,选择耐腐蚀材料,确保设备的完整密闭性。

(3)对无水氢氟酸生产工段及岗位,如有毒物料在不正常操作时的排出口、取样口、贮罐阀、输送泵及压缩机等处可能泄漏或聚积有毒气体的地方,以及煤气站等处需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防止有毒物质浓度超标;若控制室、配电室与有毒物料的设备相距30米以内,也宜设相应的有毒气体探测器。

(4)设置不间断电源,在外电源断电时,可确保负压系统正常运转,以防止生产装置中的氟化氢气体外泄。

(5)无水氢氟酸生产厂房和煤气站等设计为半敞开式结构,以利于通风,减少有毒物质在工作场所的积聚。

(6)加强设备、管道、阀门密封材料检查和保养维修及岗位巡查,严防设备跑、冒、滴、漏。

(7)加强对现场操作人员的个体防护,有毒生产场所和岗位应配备专用的防毒面具、空气呼吸面具、手套和防护镜等劳动防护用品,并经常进行检查,对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滤毒罐等应及时更换。对有毒岗位操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防止慢性中毒。

2、防灼伤对策措施

(1)对高温设备如热风炉、回转炉、高温循环风机、煤气发生炉等采取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设备及管道的保温设计应符合《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以减少对操作环境的影响,预防发生灼烫事故。

(2)对存在无水氢氟酸、氢氟酸、硫酸和发烟硫酸等属强酸性腐蚀性物质的设备设施,在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流程、设备和管道结构及材料,防止物料外泄或喷溅。

(3)具有化学灼伤危害作业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管道化和自动化,并安装必要的信号报警、安全联锁和保险装置,禁止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仪表。

(4)对无水氢氟酸等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危险作业点装设防护措施。

(5)对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区,应设计必要的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3、防触电措施

(1)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的要求设计可靠接地装置。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根据中国气象局第八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防雷装置请有资质的单位实行定期进行检测。

(2)移动式电气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对设备内检修等应采用安全电压的场所,应采用安全电压。

(4)设计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确保检修、试验或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电气设备检查检修时,要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为电气操作人员配备完好的电工作业工具;进行电器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拉闸、断电、挂牌、接地、联锁等电力安全规章制度,防止误操作造成触电伤害。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篇4

论文关键词: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环保节能新能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安全设施

论文摘要:对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的主要工艺技术特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设施设置情况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车用压缩天然气(以下称CNG是一种高质清洁型能源,是理想的环保燃料之一。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主要设备设施一般为成套定型产品,而工艺上采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液压式工艺系统。

1、工艺流程

1.1工艺特点

液压式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的工艺系统主要由储气瓶拖车、子站撬体及加气机(加气机可置于子站撬体内,也可设于室外罩棚下的加气岛上几个部分组成。其工艺特点是以自动控制的方式,运用成套定型专用设备,将特殊性质的液体以高压注人储气瓶拖车的CNG储气瓶中(储气设施工作压力约为25 MPa,以便将CNG储气瓶中的CNG推出,再通过设有拉断阀的加气机(工作压力约为20MPa,将CNG注入汽车储气罐内。

该工艺系统具有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加气过程自动控制、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性高、安装维护简便、撬装结构灵活、便于移动、使用方便等特点。整套加气装置在运行时,除更换储气瓶拖车时由人工操作外,所有环节均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1.2流程简介

首先,将储气瓶拖车停至站内固定停车位,并利用液压系统将储气瓶拖车框架顶升起(仰角10°左右,为系统运行做好准备。然后,将储气瓶拖车固定停车位处管路与储气瓶拖车连接好,由系统自动控制打开换向阀组的相应气动阀门及储气瓶拖车上的第1个储气瓶的进出液阀门、输出CNG阀门,利用液压系统将高压液体注人储气瓶拖车上的第1个储气瓶内;其液压系统设有压力控制

阀(压力范围一般为19.5~21.5 MPa、压力传感器,当液压系统压力达到高限时,压力控制阀即停止向高压系统供液;当系统压力降至低限,液压系统重新开始工作;同时CNG被推出储气瓶,输至位子站撬体内的缓冲罐缓冲后,经带有拉断阀的加气机将CNG注入汽车储气罐内。当储气瓶拖车上的第1个储气瓶内大约95%的CNG被推出后,系统自动发出指令停止注液,并利用第1个储气瓶内的余压使高压液体返回位于子站撬体内的液体储槽中,同时由系统自动控制打开储气瓶拖车上的第2个储气瓶的相应阀门开始注液。同样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直至将CNG储气瓶拖车上8个储气瓶依次排空后,返回其母站进行CNG的充装作业。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压缩天然气子站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易燃易爆、电危害、车辆伤害、中毒窒息等。

2.1易燃易爆

a储气瓶拖车、液压式CNG子站撬体等处。CNG属易燃气体,危险货物编号21007,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5%一14%。储气瓶拖车、子站撬体、加气场地等处均存在有CNG,故火灾爆炸是压缩天然气子站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储气瓶拖车上的CNG储气瓶、子站撬体内的缓冲罐和高压液体储槽等属压力容器,而连接储气瓶拖车、子站撬体、加气机的管道属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最重要的参数是温度和压力,如发生安全阀、压力表失灵或泄漏、阀门外漏、法兰面之间泄漏、液压泵泄漏、设备材质质量不合格、焊接质量较差等原因造成CNG泄漏,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雷电或静电火花会引起燃烧爆炸,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此外,压力容器以及压力管道亦存在物理爆炸危险。爆炸能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其破坏力与杀伤力极大。

CNG体积质量比空气小,如发生泄漏,CNG在子站撬体内部、罩棚下等处积聚,一旦遇明火、机械火星、静电火花、雷电、烟囱飞火等点火源,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爆炸。

b加气场地。加气场地是使用加气机专为以CNG为燃料的汽车加注CNG的作业区域。由于人员、车辆流动频繁,不安全因素较多,是加气站事故多发高发的危险场所。如:未熄火加气、机动车储气罐漏气、加气机漏气、电器故障、作业过程中因修车或机械碰撞产生火花、加气时泄漏、加气时流速过快积聚静电荷等均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如加气站未设置防撞柱(栏,车辆意外失控而撞毁CNG加气机,则会造成大量CNG泄漏,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此外,加气场地也可能因外来加气车辆违章驾驶、路面沉积油污、路面积雪积冰,以及场地照明不好等原因造成建(构筑物车辆及人员伤害或燃爆事故等。

C控制室、站房作为加气站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和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是至关重要的。如有CNG窜人控制室、站房,遇到明火,随意吸烟,以及电气设备过载、短路、断线、接点松动、接触不良、绝缘下降等故障会产生电热和电火花,引燃CNG或周围可燃物,都有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2.2电危害

a触电伤害。电气伤害事故以触电伤害最为常见,如果与加气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施、电器开关、电缆敷设的接地或接零或屏护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差,都会造成漏电,导致触电伤人事故。

b静电危害。静电电荷产生的火花,是石油化工业发生火灾爆炸的一个根源。在设备内部,以及输送管线内都有产生静电电荷积累的可能性。尤其在CNG输送与付出等作业过程中,更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如输送流速过快,以及无防静电设施或防静电设施未起作用和不按规定穿着防静电劳动保护护具等都极易产生静电,并积聚形成引爆(燃源,或因其不能迅速泄放,其静电火花将导致火灾爆炸。

c雷击。建构筑物如防雷装置失效,在雷雨天存在着被雷击的危

险。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性很强的特点,一旦被雷电击中,不但可能损坏生产设备和设施,而且还会导致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3中毒窒息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CNG有一定的毒性,且大量泄漏时会降低空气中的氧分压造成人体窒息。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毒性物质一般在密闭管道内运行,正常作业情况下,作业场所的毒性物质污染较少。但有部分工序还需手工操作完成(如:更换储气瓶拖车、连接相关管线等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跑、冒、漏气等现象,可使作业场所受到一定的污染。GNG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人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人。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可引起呼吸道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的损伤。

2.4车辆伤害

当储气瓶拖车进站、汽车进站加气时,罩棚支柱、CNG加气机、站内设备设施和作业人员可能受到车辆的碰撞,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3、安全设施设置情况

通过分析可知,CNG加气子站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对此,其设置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及防范措施,见表1。

北京市机动车用燃气钢瓶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一、为了加强机动车用燃气钢瓶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运行,促进我市燃气汽车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机动车用燃气钢瓶是指充装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介质,以体积计量固定安装在汽车上的钢瓶。

三、本办法是对我市行政区域内机动车用燃气钢瓶的基本要求。钢瓶的安装、充装、使用和检验等应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四、改装燃气汽车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工装设备和检测手段,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能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取得有关部门改装资格并到市劳动局进行安全注册登记后,方可进行改装燃气汽车工作。

五、机动车用燃气钢瓶的安装

(一)充装单位所安装的车用燃气钢瓶必须是经原劳动部批准的定点制造厂生产的合格产品。

(二)车用液化石油气a类钢瓶已经制造厂检测合格,不允许用户(或安装者)自行拆卸或更换组合部件。若由于特殊原因须更换组合部件时,应按规定重新检测。

(三)车用液化石油气b类钢瓶用户(或安装者)应选配与钢瓶相适应的组合部件装配,装配后应经车用钢瓶制造厂或有钢瓶检测资格证的单位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中,不允许泄漏,经检测合格后,应在钢瓶的钢印标记牌规定的位置,打印检测单位的鉴别标记及日期。

(四)车用燃气钢瓶安装位置应根据实际车型的空间选择适当的安全位置,但不得安装在驾驶室或载人的车厢内。

(五)钢瓶在安装使用时,严禁在瓶体上任何部位施焊。钢瓶安装应牢固。固定时,不得对瓶体造成过大的应力或磨损。

(六)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安装时,必须保证安装角度的准确性,以保证钢瓶液面指示装置 的有效、可靠。

(七)车用燃气钢瓶上的铭牌和其它标记的朝向应向易于观察的方位安装。

六、机动车用燃气钢瓶相连管路及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车用燃气钢瓶相连管路附件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和专业标准的规定。

(二)管材接触燃气部分,应具有耐腐蚀、抗变形、不易老化的特点。金属管材和软管的耐压强度等级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规定。

(三)管路和接头应排列有序,便于维修,管路不得通过和安装在驾驶室和载人的车厢内。

(四)钢性管线或软管固定应牢靠,管线与相邻部件接触或穿越孔板等可能受到损伤的部位应加以保护。为消除热涨冷缩和振动的影响,弯管半径应不小于管直径的5倍。

<>>

(五)所有管端的连接、紧固必须密封牢靠,保证车辆运行中不得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

七、安装后的系统检验

(一)车用燃气钢瓶及其管路(压力大于0.1mpa)附件在完成组装后,要进行系统密封性能试验。试验介质为氮气或空气,试验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试验压力为燃气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二)密封性能试验的检验,必须是经过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培训并持证的检验员来完成。检验员应认真填写检验记录和检验结论。检验记录应保存在检验单位,保存一个检验周期备查。

八、使用、充装和定期检验

(一)车用燃气钢瓶的使用单位、充装单位应根据市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对操作、充装和管理等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二)车用燃气钢瓶的使用单位必须认真按照改装汽车厂提供的燃气汽车使用说明的要求,制定车用燃气钢瓶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制度,经常检查钢瓶、附件、管接头有无泄漏、损伤等。

(三)车用燃气钢瓶的充装单位,应向市劳动局提出注册登记申请,经审查,确认合格的方可从事车用燃气钢瓶的充装。

(四)车用燃气钢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有专人对钢瓶进行检查,确认合格的可以充装。充装时,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应确保充装容积不得超过80%,天然气钢瓶不得超过钢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的。

(2)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3)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4)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5)超过检验期限的。

(6)经外观检查有漏气或明显损伤的。

(7)进口气瓶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使用的。

(8)钢瓶首次充装,事先未经置换和抽真空的。

(六)承担车用燃气钢瓶定期检验的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按照原劳动部有关规定,经资格审查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进行。

(七)车用燃气钢瓶的检验周期,按正常情况下,液化石油气钢瓶每5年检验一次,压缩天然气钢瓶每3年检验一次。但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损伤、腐蚀和组合件(限充阀、液位计等)出现故障,不能可靠工作的,应提前进行检验。

(八)凡经确定报废的车用钢瓶,应采取切割的方法进行彻底破坏,以防止再次被使用。

九、附则

(一)车用燃气钢瓶及组合阀件和管路附件,若从国外进口,其进口的钢瓶和部件应符合国外的相应标准,并同时也应满足国内标准的要求,经安全性能检验后,方可使用。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篇5

险、有害因素产生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擅自开采煤矿的,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拒不停止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__。

A.吊销安全生产许可

B.吊销营业执照

C.吊销煤炭生产许可

D.开除矿长

2、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适用于__的情形。

A.隔天实施行政处罚

B.一个月后实施行政处罚

C.当场实行行政处罚

D.其他行政处罚

3、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电气设备是__类。

A.Ⅰ

B.Ⅱ

C.Ⅲ

D.0

4、在__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应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

A.无法消除危险

B.难以消除危险

C.无法预防危险

D.易发生故障

5、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__。

A.责令限期改正

B.予以警告

C.拒绝执行

D.对其进行处罚

6、行政处罚的目的是__。

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

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7、煤矿安全监察的工作方式包括视时监察、__重点监察和一般监察。

A.特殊监察

B.实事监察 C.实时监察

D.特种监察

8、仓库内的气瓶放置应整齐,戴好瓶帽;立放时,须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垛高不得超过__层。

A.5 B.4 C.3 D.2

9、人眼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角在地域标准视角__区域内。

A.100 B.150 C.200 D.300

10、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

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B.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C.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

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

11、甲是一名连续工作10年的电工,并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乙是一名连续工作6年的锅炉操作工。甲、乙二人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于2009年6月刚完成复审。下列关于甲、乙二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到2011年6月,甲、乙均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B.到2011年6月,甲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C.到2011年6月,甲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D.到2011年6月,甲、乙均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12、《矿山安全法》要求矿长必须以过考核,具备__,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

A.矿山知识

B.安全专业知识

C.凝聚力

D.开创性

13、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在演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通常分为参演人员、__、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A.联络人员

B.控制人员

C.治安人员

D.后勤人员

14、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__进行检测。

A.井上空气含氧量

B.含氧量

C.空气含氧量

D.井下空气含氧量

15、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B.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6、划分评价单元格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其划分能够保证__。

A.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前期准备

B.安全验收评价的顺利实施

C.安全验收评价人员的分配

D.安全验收评价责任的落实

17、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包括外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和__预警系统四部分。

A.外部管理

B.内部管理不良

C.政策法规变化

D.技术变化

18、煤矿安全监察员是具体负责煤矿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工作的__。

A.国家执法人员

B.国家行政人员

C.国家公务人员

D.国家公仆

19、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的职业病为__。

A.白内障

B.放射性肿瘤

C.电光性眼炎

D.近视眼

2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国务院

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2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__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5 B.20 C.30 D.60

22、__不属于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的内容的选项是__。

A.指导书

B.记录

C.程序

D.名称

23、气体灭火剂的使用始于__。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24、安全生产“五要素”中,__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其他的各个要素都应该在其指导下进行。

A.安全文化

B.安全法制

C.安全科技

D.安全投入

25、重大危险源为四级的情况下,其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应该为__以上。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下列有关预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

B.指标预警是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C.由于出现工人误操作,发出报警,这种预警方法属于因素预警

D.指标预警属于定性预警方法

E.因素预警属于定量预警方法

2、《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包括__。

A.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规划

B.基本建设项目经过批准

C.依法进行了经济评价

D.选地符合城乡规划

E.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3、应急预案的演练包括__。

A.桌面演练

B.功能演练

C.全面演练

D.系统演练

E.计算机模拟

4、《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__。

A.安全意识在先

B.安全投入在先

C.安全责任在先

D.建章立制在先

E.安全教育在先

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的__等计划同时编制。A.生产

B.技术

C.财务

D.供销

E.项目

6、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__。

A.防坠落用品

B.防噪声用品

C.防冲击用品

D.防水用品

E.防放射性用品

7、人员伤亡事故是指事件的后果是__。

A.人员死亡

B.人员受伤

C.人为造成

D.人员身体的损害

E.未造成人员伤亡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B.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D.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必每年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E.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是相同的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__的权利。

A.工伤社会保险

B.提出赔偿要求

C.提出变动工作

D.提起诉讼

E.提出仲裁

10、我国已将__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

B.铜

C.苯

D.砷

E.氯乙烯

11、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等。

A.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报告

B.应急过程中各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

C.通信不畅通

D.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

E.应急过程的一切活动应向领导汇报

12、安全带的存放应注意__。

A.干燥

B.通风良好

C.避免化学物品的侵袭

D.密闭

E.不得接触高温、明火

13、下列选项中,属于锅炉事故发生原因的有__等。

A.超压、超温运行

B.锅炉水位过低

C.保护装置未安置好

D.水循环被破坏

E.水质管理不善

14、应急救援专家组在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中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包括对__等行动提出决策性的建议。

A.城市潜在重大危险的评估

B.应急资源的配备

C.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

D.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

E.事故后恢复

15、企业在制定、实施与评审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时需充分考虑的是______。

A.其他同行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B.所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

C.社会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关注程度

D.企业过去与现在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E.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16、《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事__的专业技术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

B.安全生产管理

C.安全工程技术工作

D.安全生产咨询

E.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

17、统计表由__组成。

A.标题

B.标日

C.引文

D.序言

E.前言

18、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__。

A.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D.危险性预先分析

E.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19、__是火灾光生时的正确做法。

A.在高层建筑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20、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__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特别重大事故

B.特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E.一般事故

21、关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的说明的表述正确的是__。

A.本标识采用古代盾牌之形状,取“防护”之意

B.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C.编号采用3层数字和字母组合编号方法编制

D.第二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

E.参照《安全色》(GB 2893—2001)的规定,标识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为黑色

22、机械安全的特性有__。

A.可靠性

B.适用性

C.防护性

D.友善性

E.整体性

2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是指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及其他审核准则,对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__进行评价的活动。

A.完整性

B.适用性

C.普遍性

D.符合性

E.有效性

24、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_。

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

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

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

25、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不包括__。

A.职业危害预知及其预防措施 B.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教学经验

C.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D.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篇6

第一,MTO反应器是整个DMTO装置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其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甲醇制烯烃的效率。但MTO反应器工作温度相对比较高,工作负荷比较大,涉及到的介质包括:甲醇、反应气以及相应的催化剂,这些介质普遍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如何控制MTO反应器的工作压力和温度是DMTO装置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一旦发生控制失衡,就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第二,DMTO装置生产工艺属于国家重点监督管理的危险化工生产工艺,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安装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就会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第三,如果再生催化剂反应不够充分,使得再生催化剂中含有部分甲醇、反应气,如何和高温空气接触,就会形成一种极易爆炸的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引发严重的爆炸和火灾[1]。

2.2分馏环节有害因素分析

分馏环节是DMTO装置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环节,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包括:乙烯、丙烯、甲烷、混合C4等,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如果控制不当,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主要通过中低温的精馏方法把轻烃进行分离,但轻烃混合物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需要10个分馏塔进行分离,才能达到设计标准。如果分馏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操作不当,导致轻烃混合物发生泄漏,则会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在进行精馏塔回流罐等脱水操作时,如果没有安全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或者监督管理不充分,就会发生水结冰或者阀门关闭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大量轻烃泄漏,就会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同时,分馏过程中,机泵、阀组、管线等部件输送的介质均为易燃易爆介质,需要严格防止设备、管线泄漏以及静电造成的危害。

2.3乙炔加氢操生产环节的.有害因素分析

在乙炔加氢生产环节,涉及到物质包括:乙烯、乙炔、氢气、催化剂等,都具有很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乙炔置换不够彻底,在加氢反应时有氧气存在,则会发生大范围火灾和爆炸,并且加氢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压力下开展,如果温度和压力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就会发生严重的火灾和爆炸。②氢气属于极易燃烧气体,研究表明,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1%~74.1%,并且爆炸范围非常广泛,如果操作失误导致氢气泄漏,一旦遇到静电或者电器火花,就会产生严重的爆炸事故。

3DMTO装置安全分析评估

在DMTO装置生产工艺过程中,火灾和爆炸是最为严重的危险因素,因此,可以采用在道化学危险指数评价的方法,对DMTO装置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评估,通过对火灾和爆炸危险指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划分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后,再进行补偿危险指数评价,具体危险支护评价结果为:初期危险指数为148.0,危险等级很高;补偿危险指数为65.0,危险等级较轻。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DMTO装置在生产中,初期危险等级比较高,通过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以后,危险等级明显下降,说明DMTO装置通过落实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DMTO装置生产的危险性,对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最早建立的DMTO装置生产工艺还不足10a,在具体生产中,还有存在很多危险因素,需要从落实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多方面同时入手,才能最大限度提升DMTO装置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甲醛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预防 篇7

1.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1) 甲醛, 化学分子式为CH2O, 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冷却到-19℃时, 可得液体甲醛, 沸点-21.1℃。甲醛有毒, 在很低的浓度时, 就能刺激眼、鼻粘膜, 浓度很大时对呼吸道粘膜也有刺激作用。甲醛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formaldehyde) , 为第3类易燃液体。甲醛闪点50℃ (37%水溶液) , 相对密度 (水=1) ∶0.82, 引燃温度430℃, 甲醛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极限为7%~73% (V) , 生产区域为乙类火灾危险场所。甲醛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m3。

(2) 甲醇, 化学分子式为CH3OH, 甲醇易燃、易爆, 有毒, 甲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范围为6%~36.5% (V) , 其储存场所属甲类火灾危险场所, 甲醇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50mg/m3。

(3) 尾气, 主要成分有H2 (氢) 、CO (一氧化碳) 、CH4 (甲烷) 、CH2O (甲醛) 、CH3OH (甲醇) 等易燃易爆气体, 其爆炸极限随这些组分的含量而异。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甲醛生产过程中具有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 主要危险设备有氧化器、吸收塔、尾气锅炉、甲醛循环槽、甲醛贮槽、泵等,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与窒息、高温灼烫、高处坠落等事故。

1.2 甲醛生产工序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具体分析

(1) 开车时没有测定设备内甲醇浓度, 也没有进行吹扫置换, 氧醇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 在点火操作时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2) 冷却介质中断会造成氧化器超温, 燃烧原料气从反应器倒回反应器的气相管和过滤器, 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3) 由于设备本身材质、安装等缺陷, 或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 导致设备泄漏, 泄漏的物料遇点火源即可形成火灾;如泄漏的物料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点火源即可形成空间爆炸;如泄漏发生, 未及时处理, 或处理时操作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毒面具, 则会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4) 生产运行过程中, 一旦甲醛生产系统法兰、管道等连接处发生急剧泄漏, 摩擦静电也会引起火灾、爆炸。

(5) 停车后生产系统、塔、槽罐未用惰性气体进行彻底置换, 并未经检验合格, 便检修系统动火等, 检修动火时, 未进行有效的隔离 (如加盲板隔离或拆下相连的管道等) ;未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进塔入罐作业前, 未作塔或罐内氧含量分析;电气设备因过热产生高温;利用与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体连接电焊地线, 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 造成生产系统爆炸、中毒事故。

(6) 设备上合成气安全阀导气管, 手动放空管未引出框架, 放空时会造成可燃气体在框架内积聚, 遇点火源发生空间燃爆。

2 预防措施

(1) 生产方法采用甲醇过量法, 即甲醇在原料中的浓度高于爆炸区域上限时,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氧醇比和加入蒸汽的比例。对影响氧醇比的主要工艺参数采用自动化仪表自动调节。

(2) 将蒸汽加入甲醇与空气的混合气中, 使爆炸范围的上限得以大幅降低。

(3) 为了能使生产过程正常、安全、有效地进行, 工艺条件的选择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中甲醛生产工艺 (氧化工艺) 自动化控制要求, 选用自动化仪表调节、报警装置, 实现装置生产过程自动化, 提高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度。

(4) 生产厂房和槽罐车存有甲醇、甲醛等危险化学品, 属防火防爆区, 凡需动火、进塔入罐作业, 必须按有关防火防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规范处理。

(5) 蒸发、氧化、吸收工序的厂房采用半敞开结构, 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 操作采用仪表集中控制方式。

(6) 夏季气温较高时, 甲醇贮槽采用槽外喷淋冷却, 以减少挥发, 管线、贮槽应设置防静电装置。

(7) 空气流量除了配置变频调节器外, 操作室附近设置手动放空操作阀, 以作应急处理。

(8) 停车后蒸发器内甲醇排入地下槽或装桶, 供下次停车前集中使用。甲醇残液绝对不能随便排放。甲醛一般不作排放处理, 需要排放处理时, 先用氨水中和, 再用水稀释到允许排放浓度后排放。

2.1 输送甲醇、甲醛应选用防爆型的泵。

(1) 为消除静电、雷电的危害, 厂房、贮槽区以及电气设计应按静电安全规定和雷电保护要求处理。

(2) 严格执行《化工 (危险化学品) 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4号)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有关禁令, 配备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甲醇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提出预防的主要措施, 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运行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在实际生产中, 做到及时检查, 防止发生危险有害因素的后果, 做到“安全第一, 风险预控, 从零开始, 向零奋进”。

参考文献

[1]王红兵, 严洪.石油化工企业常见火灾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广东公安科技, 2011 (04) :55-59.

三氯化磷生产中危险有害因素 篇8

在三氯化磷生产过程中,黄磷、液氯、液氧、液氮,产品为三氯化磷,生产过程中还有少量的五氯化磷生成。在三氯化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经水吸收产生少量的副产品盐酸。在氯化反应中反应温度达到80℃,因此在三氯化磷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生产过程中有关物料的危害性,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中毒事故以及灼伤事故的发生,以保证人身安全。针对三氯化磷装置涉及的物料危险特性,有必要辨識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以下以某年产7万吨三氯化磷装置为例,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爆炸

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黄磷、三氯化磷属甲类;氯属乙类;盐酸属戍类。氯气是助燃气体,产品三氯化磷遇水均会放出大量的热,甚至发生爆炸,所以本项目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三氯化磷反应釜、熔磷槽、输送三氯化磷、熔磷的管道及设备均有可能导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导致本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主要有以下原因:在黄磷熔化过程中,若黄磷接触空气会发生自燃,受到摩擦或撞击,会发生爆炸;三氯化磷生产过程中,若三氯化磷与水接触,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会发生爆炸事故; 违章用火(吸烟、焊接作业、车辆等)引起车间的爆炸;如果不能及时消除熔磷管道产生的电荷,当电荷集聚到一定能量时,也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雷击可能引发生产车间和罐区发生火灾、爆炸;输送管道或设备由于质量问题导致磷、三氯化磷的泄漏,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机动车辆在厂区内行驶,未装配阻火器或误入禁火区域,均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2、中毒和窒息

本装置涉及的有毒物质有黄磷、氯、三氯化磷等。按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分类,黄磷属于I级极度危害,氯、三氯化磷属于II级高度危害,盐酸属于Ⅲ级中度危害。

根据《剧毒化学品目录》,氯、三氯化磷属于剧毒化学品;按照《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黄磷、氯均属高毒物品。

黄磷、氯气、三氯化磷均是剧毒化学品,尤其是氯气会在低洼、封闭或通风不良的作业场所聚集,人体吸入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作业人员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可能会因通风不畅或误操作等原因导致中毒事故。这些剧毒化学品如不慎泄漏,会造成严重的中毒和窒息事故。

尾气中含有少量氯气,若尾气吸收系统出现故障,尾气中的氯气未经吸收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在场操作人员中毒。

若液氮等泄漏,人在氧含量很低的环境中,会因组织缺氧而造成窒息死亡。

3、灼烫

熔磷槽,三氯化磷反应釜、蒸馏釜等设备温度大于60℃,如果高温介质喷溅到人体或人体接触到高温介质均有可能造成烫伤。尾气吸收池周围若无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作人员有可能不慎坠入其中,尾气吸收池中的盐酸会对人体造成灼伤。

4、容器爆炸

液氯、液氮等的气化罐和缓冲罐等压力容器及输送液化气体的管道因设计制造不合理,安装有缺陷或因腐蚀及使用不当,使其强度降低以及安全附件失灵等或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可发生超压物理爆炸。

5、触电

如果电气设备接地设施失效、线路短路、未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设备检修、倒闸操作、使用手持工具作业、携带大件金属物体在带电体旁行走、乱动不明电器设备等,都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电器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常见原因有:

不办理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检修电器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就恢复送电;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装设地线不验电;在潮湿地区、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工作时不穿绝缘鞋、操作时不戴绝缘手套、无监护人;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防止误攀登、误入供电设施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或不符合要求;防电气误操作设施有缺陷等。

6、起重伤害

在液氯气化房内设有起重机,若吊物固定不牢,或钢丝绳断裂,未按规定路线运行,限位装置失效等均可造成重物对人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伤害等。

7、高处坠落

生产过程中,岗位工人从事设备操作、设备检修等作业,其作业平台若高于2m,如违章作业、防护不当或设备零部件松动、梯子或平台打滑或其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缺陷,操作者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另外也存在从平地上跌入坑内或池中,从设备开口处掉入设备中等坠落现象。

8、机械伤害

运输、搬运、安装、连接过程中,由于不慎或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发生砸伤、摔伤、挤压等机械伤害事故。岗位工人在巡检、维修等作业时不遵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及其他安全规程、误操作或是未穿戴防护用品也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使用具有旋转或相对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也可造成机械伤害。

上一篇:橙子·苹果作文下一篇:以童年为话题的作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