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2024-10-10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精选11篇)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1

煤码头位于××工业园区-东区内奉化江支流-东江右岸, 太平矸闸附近。码头附近东江河段, 河道平缓, 江面宽约87m, 水深约3m, 属感潮河段, 一般为淡水, 大旱季节, 感潮可上溯到太平矸附近。煤码头包括300吨级泊位一个, 高桩梁板式工作平台长49m, 宽8m;引桥长7.45m, 宽5.7m。

1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该煤码头装卸的物资仅为煤炭。主要采用两台固定回转式起重机进行煤炭装卸作业, 煤炭年吞吐量约22万吨/年, 煤炭本身不属于危险物质。在码头卸船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起重伤害、火灾、淹溺、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其他伤害 (沉船) 等危险因素。

1.1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 (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 中发生的挤压、坠落、 (吊具、吊重) 物体打击。

起重机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和设备因素两个方面, 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使用者违章作业, 物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设备未按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保养, 特别是未按要求进行检验, 带“病”运行, 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1.2 火灾

⑴皮带机故障引发火灾。输煤系统在运转过程中, 运转速度很高, 皮带运行速度一般是2m/s左右, 在皮带抖动中有煤粉扬起。煤料在皮带转换过程中落差较大, 引起煤粉飞扬。扬起的煤粉如没有除尘设备收集, 将会在空中荡扬之后, 落在皮带间地面上、设备外壳上、皮带上、皮带支架上、电动机上、电缆上、门窗上, 这些煤粉如不及时清理, 将会逐步氧化、温度升高, 最后引起自燃。自燃的煤粉温度很高, 可达500℃以上, 从而使不阻燃的塑料电缆外皮燃烧, 使电缆短路, 引燃不阻燃的皮带和其他可燃物质, 从而导致输煤系统火灾事故。

⑵设备检修过程引发火灾爆炸。在各系统进行检修、动火、启停作业时, 会因管理不善或处置不当, 发生误操作、误损伤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气焊和气割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为气焊使用的乙炔、氧气等是易燃易爆气体;氧气具有强烈的助燃性, 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与不少物质易起氧化反应, 发生燃烧或引起爆炸;气焊所用设备、器具如乙炔瓶、氧气瓶等均属高压气瓶, 具有爆炸的危险性;气焊火焰温度很高, 作业过程中焊渣或熔融的金属火星飞溅到可燃物质上, 可引起火灾;盛有残余可燃液体 (汽油、煤油或柴油等) 的金属容器实施气焊时, 容器内残余汽油或易燃气体接触到气焊、气割火焰即会引起爆炸事故;在焊割场所还会遇到许多可燃、易燃、易爆物质及各种可燃气体的设备和管道, 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

1.3 淹溺

由于港口码头无防护设施、防护设施缺陷, 或作业人员未穿戴防护设施, 思想麻痹, 坠入水里, 呼吸阻塞导致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如船舶在运输航行、停泊作业、装卸作业和在水上从事各种作业时也容易发生落水淹溺事故。

1.4 触电

⑴漏电伤害。该码头涉及电气的设备或场所有起重机、电机、控制室等, 在江南地区春夏之际多雨、潮湿、高温季节, 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⑵雷电伤害。在雷雨季节, 各建筑物、工艺装置等可能遭受雷击, 若防雷设施不齐全、防雷接地措施不符合要求, 可能因雷电导致火灾、设备损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1.5 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该码头使用两台固定回转式重机进行煤炭卸船作业, 并建有输煤廊道, 若斜梯、直梯、工业防护栏杆、作业平台的设计、制造、保养有缺陷, 容易滑倒, 造成高处坠落等伤害。

2 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导致疾病, 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过对该煤码头资料和生产工艺分析, 该企业存在的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噪声、粉尘、高温等危害。⑴噪声。企业在生产环节中存在噪声危害, 噪声产生来源主要是船舶、起重机、输送机等机械运转设备。如作业场所的噪声超标或长时间在噪声危害严重的场所作业, 均会造成作业人员的危害, 进而影响作业人员的判断力、反应能力, 造成误操作, 引起其他生产事故。⑵粉尘。在煤炭的装卸过程中, 由于煤尘的飞扬, 会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因此, 企业应加强作业场所的防尘措施, 如堆场、输送过程中增湿, 减少扬尘产生。⑶高温。在高温季节, 长时间在露天作业, 不但有可能引起作业人员发生中暑现象, 同时高温还使作业人员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下降, 从而因高温引发其他因反应迟钝、误操作等违章事故的发生。

3 自然灾害

根据该地区自然条件:⑴累年平均风速2.5m/s, 瞬时最大风速29.0m/s, 十分钟最大风速19.7m/s E, 夏天多东南风, 冬季多西北风。每年7-9月为台风期, 风向多为东北偏北。风力大于8级或一月中出现极大风速≥17.2m/s的天数, 年平均为52天。1956年××曾出现40m/s的极大风速, 换算风压力51kg/cm2。⑵年平均雷暴日数34d, 最多雷暴日数70d。⑶设计高水位2.77m, 历史最高潮位3.06m。因此, 如遇潮、汛、雷、风等因素, 有可能造成码头积水、淹没毁坏设备, 造成停产事故;建构筑物吹落甚至倒塌, 造成人员伤亡等;码头地处沿江, 自然条件对设备会产生腐蚀, 影响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严重时会造成事故。

根据以上分析, 该煤码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起重伤害、火灾、淹溺、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噪声、粉尘、高温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起重伤害和粉尘危害。

摘要:在煤码头卸船作业过程中涉及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企业有关资料和生产工艺分析, 指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其可能产生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煤码头,危险有害因素,自然灾害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2

字数:3198 来源:考试周刊

2015年2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 造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在污水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会产生沼气等危险物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设备设施及需要添加的化学试剂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对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设施的分析,识别造纸厂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可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危险有害因素 厌氧反应 化学需氧量

通常造纸厂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有以下几种:悬浮物、易生物降解有机物、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毒性物质、酸碱毒物、色度。

造纸厂污水处理常用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工艺主要由格栅、筛网、纤维回收系统、调节水量及水质等工艺组成。可根据不同造纸工业污水水质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手段,去除一部分污染物,改善污水水质,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1.火灾爆炸

(1)沼气的火灾、爆炸危险。在存放污水、污泥的通风不畅的空间(管道、地沟)等处,易产生沼气积聚,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就发生火灾和爆炸。甲烷属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5%~15%。此外,IC(内循环)厌氧反应处理装置中的IC反应器要产生沼气,其厌氧反应过程为:COD→CH■↑+CO■↑+新生厌氧污泥

理论上去除1KgCODcr可以产生0.35m■的沼气,IC(内循环)反应器产生的沼气在收集、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泄漏,遇点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电缆及电气火灾。污水处理(场)厂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敷设有大量电缆,这些电缆分布在电缆沟(槽)、桥架等处。如果电缆设计安装不规范,再加上电缆故障等原因,容易导致电缆火灾事故。电缆火灾具有蔓延快、火势猛、抢救难、损失大等特点。污水处理(场)厂各个车间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受潮、绝缘老化、破损、接头松动过热、短路、长时间过负荷等均易引起电气火灾。

2.电气伤害

(1)触电。污水处理场设有大量电气设备,具有环境温度高(如鼓风机房)或者湿度大的特点(污泥压滤间),易造成电气设备因绝缘老化而漏电。如果电气设备因接地(零)保护措施不完善,人员与漏电部位接触就会发生触电事故。电工进行变配电操作、电气线路检修时,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就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未选用安全电压、未配备漏电保护器等也容易引起触电事故。

(2)雷电伤害。如果污水处理场的建(构)筑物厂房未采取可靠防雷措施,或者避雷设施损坏,那么一旦遇到雷雨天,建(构)筑物就可能受到雷击伤害,还可能引发对人员的雷击伤害。IC反应器和沼气储罐受雷击极易导致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自动控制系统电气危害因素分析。控制系统断电、控制失灵、仪表损坏、电气连锁失效等;干扰引起的传递信号不清或中断;屏蔽缺陷导致系统损坏、崩溃,如雷击、高压电流。仪表损坏将导致控制系统非正常运行,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行为请告知。)

3.(化学)灼烫

污水处理场使用的化学品主要为PAM、PAC和磷酸三钠等。其中,PAC为碱性腐蚀品,在储槽、输送管道泄漏、配制溶液时发生溅出等,人员又未配备防护用品情况下,均可使作业人员受到化学灼烫伤害。

4.起重伤害

污水处理(场)厂使用的起重机械主要是电动葫芦和单梁起重设备,供生产和检修使用。起重作业因吊具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断裂)等都会引发重物坠落等事故,导致设备受损或造成人员伤亡。

5.机械伤害

污水处理(场)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如鼓风机、泵、格栅、螺旋输送器等,其运动部分会对人体造成包括绞、碰、割、戳、挤等形式的伤害。如风机、泵等的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备,将会出现意外事故;维修作业过程中应用其他机械作业存在伤害危险。

6.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污水处理(场)厂因生产设备和各种管道布置需要,在各工段的不同运转层上留有生产设备升降口、排水沟、坑池、工作平台等,上述部位如果防护措施不完善就易发生高处坠落。如果上述部位有重物掉落,就可能造成物体打击。污水处理场检修平台和直(斜)梯较多,如果钢平台、护栏、钢梯存在缺陷或腐蚀,人员在登梯过程中由于脱手、脚部滑脱造成滑跌、倾倒、仰翻,进行检查、操作或维修时,就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7.车辆伤害

污水处理(场)厂采用汽车运送物料(处理药剂、污泥),若作业条件(场地、路况、照明)不良、自然环境(雨雪、冰冻)恶劣、行车信号及安全标志不健全、司机未经过培训考核、车辆调度失误、违反操作规程等,均可导致车辆伤害事故。

8.淹溺

污水处理(场)厂沉降池、调节池、曝气池、预酸化池、过滤池、污泥浓缩池、事故水池(集水井)的深度多在4m以上,工作人员需经常在池边进行巡视、检修开关闸阀等工作,如缺少防护设施或防护栏杆失效或者发生腐蚀损坏时,或工作人员违章作业都可能发生跌入水中造成淹溺事故,特别在风、雨、雪、雾天。

9.中毒和窒息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主要是硫化氢、氨、甲硫醇等,主要来自于腐化污水和污泥中。尽管污水处理为敞开式作业,但在坑、池的底部可能积聚硫化氢气体。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搏骤停,发生闪电死亡。因而在清理或误入污水处理的格栅池有发生H2S中毒(窒息)的危险。(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行为请告知。)

10.坍塌

污水处理厂设有加药间和药品库房,如果PAM、PAC等药品堆积高度过高,就有可能造成坍塌事故,造成人员受伤。

11.噪声危害

生产性噪声的主要来源,一是因固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二是气流的起伏运动而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前者如鼓风机、空压机、水泵、动力机械等生产的噪声,后者如气流由排气管喷出形成喷注、高速气流冲击和剪切周围静止空气产生辐射噪声,如压缩空气的声音。主要噪声源有鼓风机、空压机、电动机、泵等设备。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使人耳聋,还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如果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就易发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变成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的强度、频率有关,还与噪声的作用时间长短有关。噪声的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业时间越长,它的发病率越高。噪声还降低劳动生产率,在噪声的刺激下,人们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工作易出差错,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容易引起工伤事故。噪声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中的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噪声和风管、汽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性噪声。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见表1-1。

总之,污水处理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造纸厂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坚持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社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硫磺;危险性;危害性;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56-4

1 硫磺回收装置工艺简介

硫磺回收装置技术源于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硫磺回收工艺采用常规CLAUS工艺,一级高温热反应,两级催化转化工艺,尾气处理采用加氢还原吸收工艺,溶剂再生采用热再生工艺。

2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辨识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硫磺回收装置采用的CLAUS制硫工艺列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目录中的第10类(氧化工艺)。

3 硫磺回收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3.1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的规定,硫磺回收装置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爆炸危险区域大部分为2区,低于地坪的沟槽处划分为1区,硫磺库棚区域为粉尘危险11区。

3.1.1 制硫部分

酸性气进入制硫燃烧炉后进行燃烧,炉膛温度在1300℃左右,炉内混合气体含有H2S、燃料气、SO2、CO2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会导致火灾和中毒事故。燃烧时风、气比过低或炉膛温度过低会造成燃烧炉出口积硫,造成炉膛压力升高,使制硫燃烧炉停炉甚至发生该区域酸性气外泄和SO2外泄事故。

制硫燃烧炉发生炉膛爆炸常见的现象有两种:

一是在运行中突然熄火时易发生炉膛爆炸;

二是点火时易发生炉膛爆炸。燃烧炉在运行中如果突然熄火而又未及时切断向炉膛供气,使炉膛中的气体浓度继续增加,当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时,由于炉膛刚刚熄火炉膛内的蓄热温度足以达到将爆炸性混合物点燃的温度,而导致炉膛爆炸。燃烧炉起动点火前炉膛内已经积蓄了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而发生爆燃导致炉膛爆炸。

若酸性气带液进入燃烧炉,由于炉内温度较高,液相水迅速变为蒸气云,导致进入燃烧炉内的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会使炉内压力骤升,可能造成炉膛内有毒气体泄漏。

酸性气燃烧炉切除时尾气焚烧炉负荷大增,会发生超负荷焚烧、熄火、烟气正压外泄等事故。

H2S与设备长期接触生成FeS,装置检修时如防护不当易引起硫化亚铁自燃,导致事故发生。

3.1.2 造粒成型区

液硫中通常含有少量硫化氢气体,如果硫池脱气效果不好,这些气体进入造粒成型系统,导致人员中毒。造粒成型及硫磺包装、储存时存在硫粉尘,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

3.1.3 尾气部分

加氢反应器中装有催化剂使尾气中的SO2被H2还原为H2S,其工艺操作条件苛刻,特别是反应器的进料比例控制不当时,会引起反应器迅速“飞温”,若升温严重,可能导致器壁发生热蠕变,刚度、强度迅速下降,严重时导致设备破裂着火,甚至发生爆炸。

3.1.4 塔区

尾气部分设尾气急冷塔、尾气吸收塔,主要介质为MDEA、H2S、NH3,若发生泄漏,人员防护不当会引发中毒事故,遇点火源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

3.1.5 冷换设备

装置内冷换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因腐蚀、安装质量差、热力作用等原因致使冷换头盖大法兰、进出口阀门、法兰等处发生泄漏,加上装置部分冷换介质的燃烧爆炸、中毒的危险性较高,泄漏后易引发火灾或中毒事故。另外,在上述危险介质的影响下,部分温度较高的换热器内管束与管板连接接头处承受着反复的热冲击、热变形,工作环境较为苛刻,容易发生破坏。

3.1.6 成型机厂房、硫磺库棚

成型机厂房、硫磺库棚的火灾危险类别为乙类,硫磺造粒包装过程中,存在粉尘环境,一旦硫磺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2 设备腐蚀危险因素分析

装置操作物料中存在腐蚀性的H2S及NH3,故装置运行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硫腐蚀。装置生产物料多为易燃易爆物质,且酸性气中的H2S为高度危害的毒性物质,生产中若防腐措施不完善,设备腐蚀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严重的事故损失。

装置中的腐蚀主要是硫腐蚀,其腐蚀类型主要有高温硫腐蚀、SO2-O2-H2O腐蚀、H2S-CO2-H2O腐蚀。

4 毒性、粉尘危害分析

4.1 毒性危害分析

H2S主要存在于酸性气中,硫化氢是高度危害的Ⅱ级毒物。生产过程中,一旦物料泄漏,极有可能引起中毒事故,硫化氢中毒是项目主要有害因素。

H2S是无色有恶臭气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在地表面或低凹处空间积聚,不易飘散。H2S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其职业危害程度为Ⅱ级(高度危害),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对呼吸道及眼有明显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当浓度为70~150mg/m3时,可引起眼结膜炎、鼻炎、咽炎、气管炎;浓度为700mg/m3时,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浓度为1000mg/m3时,可引起呼吸麻痹,迅速窒息而死亡。长期接触低浓度的H2S,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

4.2 粉尘危害分析

成型包装仓库区域为粉尘危险11区,硫磺粉尘会造成爆炸性环境,粉尘环境对长期工作在粉尘环境中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5 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分析

以1.5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为例,采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对硫磺回收装置的制硫燃烧炉、加氢反应器进行定量评价。

5.1 初期评价结果

初期评价结果见表1。

5.2 结果分析

按照通常情况下的安全考虑标准,初期评价结果中全体危险性评分R值在100以下(缓和、低)的单元,其危险程度是能够接受的,而R值在100~1100之间[中等和高(1类)两级]视为有条件地可以接受,但对R值在1100以上[高(2类)以上]的单元,则必须考虑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并进一步做安全对策措施的补偿计算。

由上表1中还可以看出,2个单元的全体危险性评分R值在100以下,其危险程度是能够接受的,因此,不再进行安全对策措施补偿评价。

6 挪威船级社(DNV)过程危险分析法(PHAST)对制硫燃烧炉酸性气入口管线发生泄漏进行事故后果预测

假设制硫燃烧炉酸性气入口管线发生泄漏,泄漏孔径25mm和100mm、泄漏时间10min进行模拟。管线内物料温度88℃、压力0.12MPa、酸性气流量1.785t/h。酸性气泄漏后向下风向扩散。

6.1 25mm孔径泄漏预测结果

假设发生25mm孔径泄漏,泄漏时间为10min,泄漏概率为6×10-7,泄漏的酸性气质量流速为0.15kg/s,在135.8s后泄漏扩散达到稳定状态,致死浓度1000mg/m3(714ppm)覆盖的最大范围为距离泄漏点下风侧63m处,半致死浓度618mg/m3(440ppm)覆盖的最大范围为距离泄漏点下风侧80m处,在泄漏点下风侧614m处达到职业接触限值10mg/m3。

发生25mm孔径泄漏硫化氢扩散浓度与距离关系见图1。

事故模拟的风速取当地的多年平均风速,风速及遇明火的时间会影响泄漏介质的扩散范围,风向会影响易燃介质扩散的区域,若发生爆炸时恰逢大风天气,事故的影响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7 安全措施

7.1 工艺技术

①为了防止设备腐蚀,在尾气急冷塔使用的急冷水中注入NH3,以调节其pH值保持在6~8。

②液硫系统管线和设备中的液硫因温度低而凝固影响生产,以及酸性气火炬线内铵盐结晶也会堵塞管线,应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温和伴热措施,尽量减少管线垂直弯。

7.2 设备

①一、二级转化器及加氢反应器,由于设备内部操作状态下介质温度较高,为防止露点及高温硫化的腐蚀,设备采用内衬带龟甲网的轻质隔热耐磨衬里,且外保温。

②为避免有毒气体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制硫燃烧炉及尾气焚烧炉均不设防爆门,所有的燃烧炉及锅炉烟气通道均按爆破压力校核。

③制硫燃烧炉、尾气焚烧炉的炉体衬里均采用内砌外浇结构专利技术(专利号:ZL01277752.8),即迎火面内砌大砖,外浇注轻质隔热耐火浇注料,该结构炉衬耐高温,热震稳定性好,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低,耐酸性气侵蚀好。炉体内衬里厚度的取值考虑炉体壁温高于介质露点腐蚀温度。

7.3 自动控制

①硫磺回收装置通过DCS及SIS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及安全联锁保护。设置UPS电源。

②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系统FGDS,对生产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实时监测,浓度超限报警,检测信号引入DCS系统。

③根据工艺流程需要设置H2S/SO2比值分析仪、氢浓度分析仪、CEMS分析仪、氧含量分析仪和pH计等在线分析仪表。

④装置重要部位设置联锁,如风机保护联锁、制硫燃烧炉、尾气焚烧炉熄火联锁等。

⑤装置制硫鼓风机出口设置停机联锁,当风机停时,出口联锁阀自动关闭,防止硫化氢倒串。

8 结论

分析硫磺回收装置存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中毒及粉尘危害性,并采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对制硫燃烧炉、加氢反应器进行定量分析评价,运用挪威船级社(DNV)过程危险分析法(PHAST)对制硫燃烧炉入口管线进行事故后果预测,列出消除、预防或减弱工程危险性、提高工程安全运行等级的对策措施,可为硫磺回收装置的安全设计、生产运行以及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参 考 文 献

甲醛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预防 篇4

1.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1) 甲醛, 化学分子式为CH2O, 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冷却到-19℃时, 可得液体甲醛, 沸点-21.1℃。甲醛有毒, 在很低的浓度时, 就能刺激眼、鼻粘膜, 浓度很大时对呼吸道粘膜也有刺激作用。甲醛易溶于水, 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formaldehyde) , 为第3类易燃液体。甲醛闪点50℃ (37%水溶液) , 相对密度 (水=1) ∶0.82, 引燃温度430℃, 甲醛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极限为7%~73% (V) , 生产区域为乙类火灾危险场所。甲醛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5mg/m3。

(2) 甲醇, 化学分子式为CH3OH, 甲醇易燃、易爆, 有毒, 甲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范围为6%~36.5% (V) , 其储存场所属甲类火灾危险场所, 甲醇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50mg/m3。

(3) 尾气, 主要成分有H2 (氢) 、CO (一氧化碳) 、CH4 (甲烷) 、CH2O (甲醛) 、CH3OH (甲醇) 等易燃易爆气体, 其爆炸极限随这些组分的含量而异。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甲醛生产过程中具有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 主要危险设备有氧化器、吸收塔、尾气锅炉、甲醛循环槽、甲醛贮槽、泵等,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与窒息、高温灼烫、高处坠落等事故。

1.2 甲醛生产工序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具体分析

(1) 开车时没有测定设备内甲醇浓度, 也没有进行吹扫置换, 氧醇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 在点火操作时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2) 冷却介质中断会造成氧化器超温, 燃烧原料气从反应器倒回反应器的气相管和过滤器, 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3) 由于设备本身材质、安装等缺陷, 或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 导致设备泄漏, 泄漏的物料遇点火源即可形成火灾;如泄漏的物料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点火源即可形成空间爆炸;如泄漏发生, 未及时处理, 或处理时操作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毒面具, 则会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4) 生产运行过程中, 一旦甲醛生产系统法兰、管道等连接处发生急剧泄漏, 摩擦静电也会引起火灾、爆炸。

(5) 停车后生产系统、塔、槽罐未用惰性气体进行彻底置换, 并未经检验合格, 便检修系统动火等, 检修动火时, 未进行有效的隔离 (如加盲板隔离或拆下相连的管道等) ;未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进塔入罐作业前, 未作塔或罐内氧含量分析;电气设备因过热产生高温;利用与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体连接电焊地线, 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 造成生产系统爆炸、中毒事故。

(6) 设备上合成气安全阀导气管, 手动放空管未引出框架, 放空时会造成可燃气体在框架内积聚, 遇点火源发生空间燃爆。

2 预防措施

(1) 生产方法采用甲醇过量法, 即甲醇在原料中的浓度高于爆炸区域上限时,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氧醇比和加入蒸汽的比例。对影响氧醇比的主要工艺参数采用自动化仪表自动调节。

(2) 将蒸汽加入甲醇与空气的混合气中, 使爆炸范围的上限得以大幅降低。

(3) 为了能使生产过程正常、安全、有效地进行, 工艺条件的选择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中甲醛生产工艺 (氧化工艺) 自动化控制要求, 选用自动化仪表调节、报警装置, 实现装置生产过程自动化, 提高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度。

(4) 生产厂房和槽罐车存有甲醇、甲醛等危险化学品, 属防火防爆区, 凡需动火、进塔入罐作业, 必须按有关防火防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规范处理。

(5) 蒸发、氧化、吸收工序的厂房采用半敞开结构, 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 操作采用仪表集中控制方式。

(6) 夏季气温较高时, 甲醇贮槽采用槽外喷淋冷却, 以减少挥发, 管线、贮槽应设置防静电装置。

(7) 空气流量除了配置变频调节器外, 操作室附近设置手动放空操作阀, 以作应急处理。

(8) 停车后蒸发器内甲醇排入地下槽或装桶, 供下次停车前集中使用。甲醇残液绝对不能随便排放。甲醛一般不作排放处理, 需要排放处理时, 先用氨水中和, 再用水稀释到允许排放浓度后排放。

2.1 输送甲醇、甲醛应选用防爆型的泵。

(1) 为消除静电、雷电的危害, 厂房、贮槽区以及电气设计应按静电安全规定和雷电保护要求处理。

(2) 严格执行《化工 (危险化学品) 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4号)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有关禁令, 配备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甲醇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提出预防的主要措施, 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运行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在实际生产中, 做到及时检查, 防止发生危险有害因素的后果, 做到“安全第一, 风险预控, 从零开始, 向零奋进”。

参考文献

[1]王红兵, 严洪.石油化工企业常见火灾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广东公安科技, 2011 (04) :55-59.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5

涂料树脂工艺过程中的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分析

张小冬

一、树脂合成工艺过程的危险特性

聚合反应的危险性来自物料本身、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根据聚合的实际情况,现将工艺过程的主要危险特性分析如下:

(1)溢锅

一般出现在酯化前期,聚氨酯含羟基组份的物料在真空脱水阶段因操作失控也时有出现。其主要原因是:

①原料含水分超标,升温过快过急。

②酯化升温速度过快,导致回流甲苯、酯化水大量蒸发,超过了冷凝器的冷却能力。

③反应过程中意外停水或冷却水量不足也可能引起涨锅。④对稀温度超过稀料沸点温度等。

⑤丙烯酸树脂合成时单体滴加速度过快或滴加湾前后的自升温现象剧烈等,易造成物料上升或釜压升高而涨料。

其危险性是反应物溢锅跑料后,产生大量可燃气体蒸气,一旦遇上点火源即会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反应过程中,发生溢锅时可采取添加适量甲基硅油、停止加热或降温等措施。根据需要停止搅拌。

(2)胶化

①属于缩合聚合型的醇酸树脂、氨基树脂、聚酯树脂来说,造成胶化的主要原因是:配方设计不合理或配料错误;因搅拌效果欠佳,造成局部物料温度过高,局部产生胶化;反应物酯化温度过高致使酸值的降低与粘度的增长不匹配而造成;反应釜内测温点不足或设置不合理;超时反应。

②属于逐步加成聚合型的聚氨酯来说,造成胶化原因主要如下:原材料含水分或含催化性的碱性杂质;投料配比失调或异氰酸酯投料不足;投料速度过快;超温或超时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意外停电、停水或冷却水量不足。

③以上两者危险特性比较,缩合聚合反应需加温以促进酯化,反应过程是可逆反应,需要将酯化反应产生的水除去,以保证反应的持续进行。在反应釜中若发现有胶化迹象时,尚可及时加入解聚剂应急解聚;而逐步加成聚合则是放热反应,且一般是不可逆的。故聚氨酯固化剂的制造远比缩合聚合型树脂敏感,稍有不慎,即引发胶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胶化,整釜物料报废,并可能在胶凝瞬间导致电机烧毁产生火花,引发火灾事故。而清理反应釜内胶凝物的过程,毒气易造成对人体伤害。

(3)暴聚

常用的溶剂型丙烯酸树脂基本是共聚树脂而不是均聚物,通过不同的 张小冬

Page 1 of 7

***

涂料树脂文库:张小冬

单体在溶液状态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生产中造成丙烯酸树脂暴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过量加入,比例过高,反应速度过快;或引发剂的浓度含量不够均匀,聚合反应温度控制不当,反应热来不及导出,均易发生暴聚。

②单体滴加速度太快,或滴加速度不够均恒,引起自动升温,造成链增长过快,大量放热引起暴聚。

③滴加反应物前期温度下降太多,引起诱导期延长,导致未聚合单体大量积聚,到链增长期间引起暴聚。

④原料含杂质量超标。原料中某些杂质,对聚合有催化作用或能引起不良副反应,其结果会使聚合反应过程变得无法控制。杂质包括桶装单体因放置时间较久而含自聚物和水,引发剂、溶剂含有水分和铁锈等。

(4)冷凝器堵塞或管道堵塞(如苯酐升华积聚所致)

缩聚型树脂酯化反应回流中产生的易燃性蒸气因堵塞未能及时冷凝回流,再加冷凝系统冷却水量不足或冷却水中断,以致反应釜温度或压力过高,易造成事故。

(5)催化剂过量

树脂聚合反应大多采用催化剂(或引发剂),有的为强氧化剂(如过氧化物),有的易分解爆炸,有的易自燃等。而催化剂(或引发剂)的使用量对反应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催化剂过量,比例过高,聚合反应速度加快,产生的反应热不易导出,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6)泄漏

树脂聚合过程是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的密闭设备中进行,生产装置是由反应釜、冷凝器、分水器等组成,其管道、阀门、法兰以及接口等部位的泄漏时有发生。

部分原料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生产过程中倘若发生泄漏,因采用溶剂的易燃气体或液体蒸气大多比空气重,泄漏出来后往往沉积于地表、沟渠及厂房死角积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遇到点火源,便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7)电火花

若未按标准要求选用防爆电器或防爆等级未达标、线路安装未符合规定、电气设备老化、电力线过载或短路、电气设备未采取可靠的接地保护措施等,运行时均可能产生电火花或引起局部过热甚至起火。

(8)静电

易燃液体在投料、搅拌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若设备的防静电措施不当,静电荷会积聚放电而产生静电火花。进入爆炸危险区域的人员若穿化纤织物的衣服或穿戴铁钉的鞋子,相互摩擦也能产生静电火花。当火花能量超过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时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

张小冬

Page 2 of 7

***

涂料树脂文库:张小冬

(9)明火

生产若违规采用反应釜底直接明火加热或生产现场违章使用明火(如火柴、打火机、吸烟、金属撞击、燃烧废弃物等)、检修动火时(焊接、焊割)未采取安全防火措施,都有可能产生明火。另外,进入厂区的机动车辆排烟尾气可能夹带火星,都有可能成为引火源。

二、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以下结合该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厂区布置情况,从各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存在部位分析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

(1)火灾、其他爆炸

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该混合物若遇高温、高热、明火或其它点火源时会引起燃烧或爆炸,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车间照明灯具最好采用冷光源等因素。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空气中大量氧气的存在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助燃条件,因此,只要存在可燃物,在有点火源存在的情况下易引起燃烧,当有限空间内的燃烧失去控制,产生大量的气态物质无法及时泄压时,会引起爆炸。根据该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现分析如下:

①可燃物的产生

如前所述,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易燃液体,大多数产品也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物质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该建设项目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

A、易燃、可燃液体的泄漏

在生产过程中盛装易燃、可燃液体的容器破损,可导致液体泄漏;其次,装卸、搬运过程中操作不当,也可使液体泄漏;作业过程中设备、连接件破损可导致液体跑、冒、滴、漏;在包装过程中人为疏忽可导致物料流洒或满桶外溢。搅拌配置不合理,操作不正确,可造成液体飞溅。

B、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生产工艺中所使用的物料大部分属有机类易燃液体,其挥发性较强,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广。在配料、投料及搅拌过程中,若容器不密封,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此外,泄漏在地面或设备上的易燃液体挥发速度更快,更易形成蒸气,如果作业场所无抽风设施,混合气体不能及时排除,积聚在作业区,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点火源,使能量超过最低点燃能量,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②点火源的产生

张小冬

Page 3 of 7

***

涂料树脂文库:张小冬

易燃物只有遇上点火源才可能发生燃烧,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明火设备,但以下因素也可成为点火源:

A、明火

在易燃易爆物质存在场所内违章使用火柴、打火机、吸烟、燃烧废弃物;电气线路发生故障起火;在设备检维修时的动火作业;机动车辆的尾气火星等。

B、电火花和电弧

电机、照明等设备若选型不当,爆炸危险区域的电气设施防爆等级不符合要求,接地措施缺陷,或发生故障、误操作、机械碰撞可产生电气火花、电弧。生产场所电气设备及线路因绝缘破损或接触不良会产生电火花;设备或线路因过载运行等原因产生超量的电热效应而蓄热,甚至产生高温高热,形成火源。

C、静电火花

在投料、搅拌、易燃液体输送过程中易燃液体易产生静电,若设备、管道的防静电措施不当,静电荷会积聚在设备表面、管道上形成电位差而放电,会产生静电火花。进入作业场所的操作人员若穿化纤织物衣服,相互摩擦也能产生静电火花。

D、雷电

防雷设施不健全,接地电阻大,在雷雨天因落雷击中库房或设备,可产生雷电火花。

E、碰撞、摩擦或撞击火花

物料转移、取样等及维修过程中的机械撞击、构件之间的摩擦等可产生火花;使用铁制工具、设备的摩擦、撞击或与水泥地面摩擦、碰击都可能产生火花。

F 高温表面

未保温或保温不良的高温设备或管道因温度过高,可成为低燃点物质的点火源。

③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部位

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部位是混合搅拌操作,由于生产的间歇性和不完全密闭,设备内部不能有效地隔绝空气而存在爆炸性气体环境。此外,搅拌过程会大大加速液体的挥发,还会增加静电产生和积聚的可能性。产生的易燃蒸气不能及时排除,并积聚在作业区,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爆炸。

(2)中毒和窒息

该建设项目生产储存的易燃液体都具有一定毒性,尤其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属于剧毒品。员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均可能发生中毒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由于有毒物品的泄漏(泄露),其液体、蒸气、气体经口、鼻、皮 张小冬

Page 4 of 7

***

涂料树脂文库:张小冬

肤侵入人体而造成中毒事故。

②部分物料在燃烧、受热分解或遇禁忌物发生分解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若现场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③取样、分析等操作过程员工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未佩戴好劳保用品,直接接触有毒物品而引起中毒事故。

④物料储存和临时存放的地方由于通风不良,沉积物挥发有毒、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经人体吸入后易发生中毒事故和缺氧窒息事故。

⑤进入狭窄容器(如反应釜)检修、抢修,如果没有做好检测和防范措施,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3)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直接与人体接触所造成的伤害。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搅拌机、砂磨机、各种泵等各类转动设备的转动部位和直线运动设备,如果未设防护罩等防护设施,或运行过程操作不当,都会造成机械伤害;设备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出现零部件松动,机械设备防护措施不到位或防护装置缺陷,运转时易伤及工作人员。设备检修过程,对于需要进入内部才能检修的设备,由于管理不严、措施不力、监护不当、误操作等造成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若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或粗心大意、误操作等,均易引起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直接接触到人体,造成夹击、碰撞、卷入、辗、割等伤害。

(4)触电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人的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至死亡;电伤主要是电流伤害,如烧伤、熔化金属灼伤等,不过绝大多数触电伤害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凡是用电设备都有可能发生人体触电伤害。产生原因主要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电气设备存在隐患(如:电源配线长时间受高温、潮湿影响,易造成电线绝缘层老化,引起触电事故的发生;配电设施、电气设备、线路,在运行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容易引发电气伤害;设备如果静电接地、跨接装置不完善,或者接地设备缺乏检修和维护,容易造成静电事故)。另外,检修过程中不执行电气作业安全规程、违章作业、使用不合格工具等,造成电气伤害事故。

(5)灼烫

该建设项目的树脂产品反应温度较高,超过100℃。蒸汽通过管道,以循环方式通过反应釜筒体外设的夹套管对反应釜加热,若蒸汽管道和反应釜没有设置保温层,或保温层破损,人员误操作或没有佩戴相应的防护 张小冬

Page 5 of 7

***

涂料树脂文库:张小冬

用品接触到高温表面易发生灼烫。

另外,如果高温物料发生泄漏,喷射到人体会造成高温烫伤事故。

(6)物体打击

该建设项目所用原料大部分为200kg铁桶盛装,所用到的粉料一般为25㎏袋装,产品包装物也是各种规格的铁罐。作业人员在装卸、搬运过程中若不遵守作业规程或操作不当,有可能受到物体打击。

在向生产装置加料或在设备维修的过程中若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粗心大意、相互间配合不当;或其它意外因素引起物体坠落、跌滚等都能引发砸伤、压伤人员的事故。

(7)高处坠落

生产车间建有高于2m的操作平台,储罐顶部作业平台高于2m,用于≥2m登高的固定直梯、斜梯、盘梯、活动扶梯(包括临时维修作业用的活动扶梯)、平台和通道等处的作业均属高处作业。如防护栏不完善或不牢固,都可造成坠落伤害。操作人员需要经常通过楼梯、平台和通道到达操作、维护、调节、检查、取样的工作平台或工作位置上。这些梯台设施为工人巡检和修理等作业需要提供了方便,但同时带来了高处作业的危险,可能造成人高处坠落或落物伤人。

(8)淹溺

由于冷却循环水池、消防水池和应急池面积较大,而且也比较深,若未设置安全防护栏或防护栏损坏,易发生淹溺事故。

(9)粉尘伤害

该建设项目原材料中有立德粉、滑石粉、白炭黑、碳酸钙、硫酸钡等固体粉状物质,且用量较大,在装卸、搬运、投料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若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可能导致粉尘的浓度过高,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一般有:尘肺,长期吸入某些较高浓度的粉尘所引起的最常见的职业病;中毒;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皮肤疾患、皮炎;眼疾患、结膜炎;有的粉尘可使人体发生变态反应及其它病变。

(10)噪声和振动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听觉系统的伤害。

该建设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机泵、风机等设备,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7),工作地点日接触噪声时间8小时,噪声声级不得超过85dB(A),若生产作业人员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会造成听觉系统耳蜗底部的不可逆损伤,导致噪声性耳聋的发生。另外,强烈的噪声还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11)高温

高温主要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当作业场所环境温度较高和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如果作业人员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 张小冬

Page 6 of 7

***

涂料树脂文库:张小冬

措施(如防暑降温等),高温作业可能导致人员中暑。高温还可以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员在作业时精神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准确性下降、易疲劳,从而引发工伤事故或其他二次事故。

该建设项目工艺过程中树脂生产装置需要加热。导热油炉、生产装置中的高温设备、管道等均不同程度散发出辐射热和对流热,导致公用配套房、生产车间内的作业场所气温较高,存在着高温作业危害。处在高温环境中的设备设施可能会因热胀冷缩,造成材料变形或热应力过大,会导致材料破坏,甚至引起破裂而引发事故,也会加速设备设施材料的腐蚀,且使火灾危险性增大。

项目地处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的气温较高,人员在该项目内、厂区道路以及其他露天作业场所,存在着高温危害。

总之,通过对树脂合成聚合反应的化学危险特性分析,充分考量了物料自身危害性、环境因素、人为操作等因素,同时结合涂料树脂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厂区布置情况,避免危险、有害事件发生。

张小冬

Page 7 of 7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6

【关键词】 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业企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85-02

为了解长沙市工业企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分布现况,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动态变化[1],为监督决策和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2011年作者单位对长沙市88家工业企业单位开展了有害因素现场检测,现将检测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1年共检测长沙市工业企业88家,其中大型企业11家,中型企业31家,小型企业46家。共检测各类有害因素4523个作业点,合格3722个点,总体合格率为82.29%,较2009年77.92%有所提高[1]。

1.2 方法 2011年3月-12月,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科工作人员依照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对88家市级直管企业作业场所进行了检测和评价,检测项目分为粉尘、毒物、噪声、其他四大类,其中其他主要为照度、紫外线、微波、电磁场等非电离辐射因素。检测人员均具有职业卫生服务资质,现场采样仪器及实验室相关检测设备均在校验有效期内。企业规模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标准分类,经济类型按照《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分类。

1.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对检测结果分别从企业规模、行业、所在地域、经济类型、检测因素和合格率构成进行了分析。

2 结果

2.1 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三种规模企业检测合格率集中在81%-84%之间,大型企业合格率为83.12%,中型企业合格率为81.95%,小型企业合格率为81.41%,经χ2检验,三种规模企业合格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479,P=0.477,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从行业来看,长沙市六种行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統计学意义(χ2=67.610,P<0.001),其中机械、建材和轻工行业的检测合格率较低,机械与建材行业合格率不到80%,而这三种行业企业数占本次检测企业的72.72%。电子、化工与其他行业检测合格率在89%-92%之间,详细结果,见表2。

2.3 从企业所在区域来看,分布在城区散在和市辖县的企业较多,不同地域企业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1,P<0.001),检测合格率较低的为郊区与市辖县,详细结果,见表3。

2.4 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股份有限公司与私有企业数量最多。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175,P<0.001),其中港、澳、台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检测合格率较高,均在90%以上,私有企业检测合格率最低,仅为72.71%,详细结果,见表4。

2.5 从有害因素分类来看,毒物与噪声检测点数较多,占62.92%,说明这两种因素危害较广泛。四种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594,P<0.001),其中毒物检测合格率最高,粉尘与其他类次之,噪声最低[2,3],详细结果,见表5。

2.6 从企业总合格率构成构成来看,检测合格率超过90%的企业最多,占37.50%,其次是“80-”组段,占23.86%,合格率不足80%的企业共占38.64%。毒物检测合格率超过90%的企业占绝大多数,为76.06%,粉尘、噪声和其他因素检测合格率主要分布在“0-”和“90-100”两个组段,提示仍然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这三种因素危害严重,详细结果,见表6。

3 讨论

2011年长沙市直管企业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上一年有所上升[1],这反映了我们近一年职业卫生工作的成绩,然而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3.1 长沙市机械、建材和轻工三种行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危害较严重,这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机械与建材行业的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不到80%,而这三种行业又是企业分布最多的行业。这可能与三种企业的作业方式、危害类型和防护不到位有关,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这三种行业的监管。

3.2 郊区与市辖县企业较城区分布的企业危害严重,这些远离城区的中小企业应当引起我们相当的重视。在长沙市中小型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这些企业厂家小、分布广,工人大多为农民,文化素质低、职业卫生教育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4]。企业自身主体责任意识差、职业卫生与安全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有些企业甚至不配合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其业务中又常包含有大型企业分包的危害严重的项目,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3.3 私有企业在所有经济类型中合格率最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对比明显。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民营企业所存在的问题[5]。国外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检测合格率高,这可能源于他们安全理念较强、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等方面,所以我们在管理好这些企业的同时也要向他们取经,学习其合理经验并向内资企业推广,帮助内资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争取早日同国际接轨。

3.4 长沙市工业企业有害因素中毒物与噪声分布广泛,相当数量的企业粉尘、噪声和其他因素危害较严重,所有有害因素中噪声检测合格率最低,这可能与长沙市企业行业分布有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各类有害因素的监督管理,扩大有害因素的检测范围[6],尤其加强噪声的检测与治理,重视非电离辐射所存在的危害隐患,注重宣传教育和暴露于有害因素中工人的个体防护,降低职业病发病率,促进工人职业生命阶段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金若刚,何俊,刘思燕,等.长沙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1(04):89-90.

[2] 苗贞荣,杨晓发,郭连霞.焦作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16(6):361-362.

[3] 丁克颖,金祖华,张佳维.上海市闵行区2003-2007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J].职业与健康,2008,24(22):2388-2389.

[4] 郭智屏,刘新霞,冯简青,等.中山市179家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1):68-70.

[5] 陈法明,张建中,王艳.2008年长沙市工业企业职业危害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10):36-39.

印刷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防范 篇7

印刷工艺及物料

印刷工艺

印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学科,涉及印刷科学基础理论、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工艺技术、记录制版材料、印刷材料及可适性等。印刷工艺主要包括印前、印中和印后三个阶段。印前是指印刷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摄影、扫描、设计、制作、排版、输出菲林打样等);印中指利用印刷设备制作印刷成品的过程(主要包括胶印、丝印、柔印、凹印等);印后指对印刷成品的后加工(主要包括覆光膜、烫金、折页、骑马钉装订、锁线、胶装、压痕模切等)。

印刷物料

印刷物料按其在印刷过程中的作用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2大类。主要材料为制版材料及药品、纸张、纸板、油墨等;辅助材料为胶印润版液等药品、印后加工用胶黏剂、机器配件等。其中,纸张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填料、胶料、色料等;油墨主要成分为色料、连结料、填充料及辅助剂等;润版液是彩印过程中必需的一种化学助剂,其在印版空白部分形成均匀的水膜,以抵制图文上的油墨浸润空白部分,防止脏版;胶黏剂是指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及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墨辊在印刷过程中用以保证输墨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油墨的均匀性和供墨的连续性;橡皮布是由多层纤维织物及在其表面涂布不同厚度的橡胶黏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薄片状物质。

职业危险因素

火灾爆炸

印刷是火灾爆炸多发行业,主要涉及到原辅材料、电气系统、安装维修等环节。其主要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第一,印刷行业大量使用的纸张、油墨、溶剂等原辅材料均为易燃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第二,电气系统接地不良、端头老化、线路老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等均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第三,印刷机高速印刷过程中易产生静电,如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会与纸张、油墨等接触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第四,企业在开展金属焊接或切割作业时产生的火花,如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可能溅到印刷纸张上,引发火灾。

机械及触电伤害

印刷行业的切纸、印刷、装订等机械设备转速高、能量大,如果企业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年久失修等,极易造成机械伤害;企业电气系统接地不良、端头老化、线路老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等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职业有害因素

化学毒物

印刷行业的化学毒物主要来源于晒版、油墨、油墨稀释液、清洗剂、覆膜、上光等工序。其主要工艺中可能存在化学毒物见表1。

粉尘

印刷行业产生粉尘的工序主要为印刷、喷粉、敷铜箔板下料(包括钻孔、去毛刺、铣边、成型)等,粉尘主要包括印刷产生的纸屑,喷粉产生的滑石粉尘,敷铜箔板下料产生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粉末等。

噪声

印刷行业噪声主要为机械噪声,主要来源于印刷和印后加工(折页、装订、模切等)工序。

控制措施

总图布置

印刷行业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必须严格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总图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生活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有害物质的车间,宜布置在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建筑设计

针对不同生产场所、设施,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均需严格按照各相关安全规程规定,根据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采用相应耐火等级进行建筑设计;各建筑物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间形式、宽度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相邻各建筑物必须考虑有足够的防火和安全距离;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门窗必须向外开启;室内需设不产生火花的地坪;主要生产厂房应设不少于2个的消防安全出入口;变压器室、电气室等,各建筑物的门均应向外开启;建筑物朝向应有利于车间自然通风、结构应充分考虑防尘防毒防噪声的要求。

电气安全

爆炸危险场所必须按照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电气设计;电缆集中区应采用阻燃性电缆并按规范采取防止电缆延燃措施;电缆进入配电室等处的所有孔洞均应采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车间厂房、宿舍楼等高大建筑物、构筑物则应按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要求采取相应防雷和安全接地措施;所有电气设备的正常不带电金属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以防漏电或产生静电引起火灾。

防火防爆

对于企业来说,可将车间办公室电话兼做消防电话,并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在重要场所及危险场所须设事故照明和检修照明,主要出口等部位须设应急照明;印刷车间、仓库、变压器室等应根据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足够数量可移动式灭火器材。

防机械伤害及设备事故

印刷机械须设置必要的电气联锁,以防误操作时引起设备事故;除尘系统主风机需设风机轴承、电机轴承温度报警,并与电机连锁,达到报警上限自动停机;所有平台、走道、梯子、坑、沟、孔洞等可能发生人体坠落处,均要设有相应的梯子、栏杆或盖板,并设明显标志;架空管道的阀门及仪表要设有必要的操作、检修平台;设备启动前设有安全声光信号;设备高速运转部分或人靠近有危险的场所必须设有安全防护屏或网罩等防护措施;印刷车间内应设置安全走道,并对车间内各危险区域或部位设置警示标志,同时,车间内应按相关规范要求涂刷安全色。

防有害气体及粉尘

作业场所除自然通风外,还应加强机械通风,并在产生有害气体及粉尘较多的制版车间和印刷车间安装除尘罩或者除尘器,降低作业场所的有害气体及粉尘浓度,以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应允许浓度。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印刷设备替代陈旧的印刷设备,逐步实现半自动印刷代替手工印刷、全自动印刷代替半自动印刷的生产模式,增强印刷设备的自动化作业水平,从根本上降低印刷作业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同时,应积极改革现有生产工艺,采用无毒、低毒油墨,从源头上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

防噪声

印刷、印后加工设备应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值较高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隔声、消声控制措施。

管理措施

一是建立规范化制度。印刷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是加强个人防范培训。上岗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并建立个人档案备查。同时,必须按规定向作业人员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健康监护,做到就业前和工作过程中定期跟踪体检,对职业危害敏感者及时调离,发现职业病可疑者应及时治疗。

5点建议

第一,印刷企业应改革现有生产工艺,采用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设备、无毒低毒的油墨,从源头减少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第二,印刷企业应对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进一步重视,同时加强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员工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得以提高。

第三,印刷企业应采用吸收、吸附、催化燃烧等环保技术处理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一步降低机械通风系统外排气体中有害气体浓度,从而满足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

第四,印刷企业管理部门及管理者应加强对安全、卫生、消防等方面的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以提高企业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水平。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8

昭阳煤矿位于微山县城东南, 矿区范围东起薛河断层, 西至袁庄断层, 南起石楼沛县断层和16煤层露头线, 北至3上煤层-600 m垂切线, 井田走向长3.225 km, 倾斜长2.48 km, 井田面积7.998 km2。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 主要可采煤层为3上、3下以及16号煤。矿井开采3上、3下煤层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开采16煤时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井目前涌水量较小, 采掘工程一般不受水害影响, 矿井突水水源主要是上层或本层采空区积水。

该矿为低瓦斯矿井。除16号煤层外, 其它各煤层均无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发火倾向。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第一水平标高-200 m, 第二水平标高-400 m, 第三水平标高-600 m。现矿井生产主要集中在第一水平, 第二水平正在开拓准备。主副井双钩串车提升,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2 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场所

2.1 易发生顶板、矿业灾害的场所

矿井目前生产采区在-200 m三采区, 从已揭露巷道和工作面开采情况看, 采区内断层多, 构造复杂, 煤层赋存差, 地压较大, 这将使采区顶板灾害危险因素增加, 给顶板管理带来更多困难。本矿井易发生顶板灾害的场所是:煤层赋存倾角变化大, 回采工作面易出现面前冒顶, 造成倒柱等严重顶板事故;由于受到采动影响, 矿井各采掘工作面处容易发生顶板灾害事故;井巷维修工作地点围岩已变形松动破坏, 顶板破碎压力大, 有随时冒落的危险, 最易发生顶板事故。

2.2 易发生矿井火灾的场所

易发生内因火灾的场所: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已密闭但漏风严重的采空区、长期不投入使用处于微风状态的巷道和工作面、回采速度缓慢的工作面以及巷道高冒处没有充填严实的地点。

易发生外因火灾的场所:井筒、井口附近、井下机电硐室、材料库、加油硐室、油脂库、采掘工作面、皮带巷、裸露煤巷及其它有电缆和木支架的巷道。

2.3 易发生矿井水害的场所

根据昭阳煤矿的情况, 易发生矿井水害的场所主要在:临近小窑的掘进巷道、3下煤采掘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积水区域及回采工作面。

3 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价及分析

根据昭阳煤矿的生产实际, 并结合现场调查分析及收集的相关资料, 本文采用风险指数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对矿井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和分析。

3.1 评价方法简介[1,2]

3.1.1 风险指数评价 (Risk Assessment Code, 简称RAC) 法

RAC法是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将决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的两种因素——严重性和可能性, 按其特点划分为相对的等级, 形成一种风险评价矩阵, 并赋以一定的加权值来定性定量地衡量风险大小。

3.1.2 专家评价法

专家评议法是一种吸收专家参加, 根据事物的过去、现在及发展趋势, 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它是根据一定规则, 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对具体问题通过共同讨论, 集思广益的一种专家评价方法。

3.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

3.2.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严重性等级

通常将严重性等级分为四级, 如表1所示。

3.2.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可能性等级

通常将可能性等级也分为四级, 如表2所示。

3.2.3 构建风险指数评价矩阵

以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严重性等级作为表的列项目, 以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可能性等级作为表的行项目, 制成二维表格, 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 (规定值) , 所有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 这个矩阵称为风险指数评价矩阵, 如表3所示。

对应的风险评价矩阵为:

矩阵中的加权指数称为风险评价指数, 指数1~20是根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水平综合而确定的, 通常将最高风险指数定为1, 相对应于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很可能发生的并有灾难性后果的;最低风险指数20, 对应于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几乎不可能发生并且后果是轻微的。

矩阵中的指数给出四种不同类别的决策结果, 也可称为风险接受准则。其中, 指数1~5:为一级, 不可承受的风险, 必须重点监控;指数6~9:为二级, 基本不可承受的风险, 应重点监控;指数10~17:为三级, 基本可以承受的风险, 需要加强管理;指数18~20:为四级, 可以承受的风险, 无须采取措施。

3.2.4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

根据昭阳煤矿的地质特征及生产技术特点, 综合运用专家评议法和风险指数评价法对该矿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和分析, 得出的危险度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9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风险等级为一级的有5项, 按风险评价指数的由小到大排列分别是: (1) 掘进工作面冒顶; (2) 采煤工作面冒顶; (3) 掘进工作面及各种巷道水灾; (4) 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水灾; (4) 采煤工作面火灾。

可以看出, 昭阳煤矿生产中存在的5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都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处, 因此, 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工作应作为全矿井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4 结论

该矿井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顶板冒落、矿井水灾以及矿井火灾。通过综合运用专家评议法和风险指数评价法进行分析, 找出了矿井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所在, 从而可以为矿井的安全产生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得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 如下所述。

(1) 掘进工作面冒顶的风险等级为一级, 必须坚持敲帮问顶制度, 加强掘进工作面的超前支护, 确保掘进工作面的工程质量。

(2) 采煤工作面冒顶的风险等级为一级, 必须加强顶板管理管理, 确保采煤工作面有足够支护强度和合理的支护形式, 支柱加强维修编号建档管理, 严格敲帮问顶管理制度的执行。

(3) 掘进工作面及各种巷道水灾的风险等级为一级, 开采16煤时很可能存在遇导水断层、顶底板含水层、积水的老空区、废巷等区域导致突水、透水的危险, 应建立一支设备先进、技术过硬的探放水队伍,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并严格按照《探放水作业规程》进行作业。

(4) 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水灾的风险等级为一级, 主要表现为采动顶板或遇底板导水溶洞突水, 在采煤过程中重点加强水情观测, 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采煤工作面火灾的风险等级为一级, 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加强采煤工作面的爆破管理, 严格按照《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施工, 加强机械、电器设备、电缆及可燃物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消防洒水系统。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9

1 天然气管道输送危险有害因素介绍

对于天然气管道而言, 要想保证其安全就要明确对其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 天然气管道输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别与分析就是从这方面着手, 明确其中对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 从而采取相关的措施, 我们在有害因素辨别时首先要对天然气管道进行分析, 天然气管道主要是用来输送天然气, 天然气可以说是一种危险的有害气体, 它具有易燃易爆性以及毒性, 所以对于天然气的管道必须密封性好, 这样才能保证天然气不泄露, 同时天然气管道要有很好的防御外部环境干扰的效果。在进行分析辨别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输气管道的相关设备、周围环境、安全管理等。

2 管道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分析

2.1 相关设备有害因素识别分析

管道的相关设备是管道安全的重点关注对象, 包括各种控制阀门以及负责检测的仪表等, 这些设备, 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以及维护的好坏都关系着管道的安全。

2.1.1 设计有害因素。设备的设计必须和管道线路的地形、环境等密切相关, 设计的好坏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尤其是在取材以及外形上, 设计不当就会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同时由于设备的老化或者故障, 所以对于设备的维护也相当重要。

2.1.2 管道腐蚀因素。天然气管道的内外部环境是恶劣多变的, 所以其内外管道的腐蚀也同样是一个有害因素, 内部腐蚀主要是天然气气体的腐蚀, 因为天然气中存在着很多诸如硫化氢的杂质, 这些杂质具有腐蚀性, 长期累积对于管道的腐蚀会很强, 使管道产生开裂、变形、变薄等症状。外部腐蚀主要是外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为天然气管道一般埋在地下, 土壤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以及微生物会对外表皮进行腐蚀, 包括电化学腐蚀、应力腐蚀等, 这些腐蚀一旦破坏了外部保护层, 管道就会变得很脆弱。在两种腐蚀的相互作用下, 天然气管道就会变得极其不稳定, 很可能会产生天然气泄漏等现象。

2.1.3 工程施工质量因素。由于天然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的铺设, 对于管道的外部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 以及对管道进行相关的焊接操作, 这其中会有残余应力的存在, 残余应力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对管道造成巨大的危害, 从而影响管道铺设的施工质量, 所以说, 管道施工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2 环境有害因素

天然气管道的环境是多变的, 同时恶劣的环境居多,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

2.2.1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危害、气候危害等。由于天然气管道是在土壤中铺设的, 所以容易收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 例如地震引起地壳的变形, 从而对管道造成挤压、扭转以及磁场的影响等危害;土地沙化、泥石流等使管道暴露在地表, 或者悬空, 接触到空气, 使得管道外部的腐蚀程度加剧。气候危害则是指雷电、雨水以及高低温的影响, 雷电产生的高压可能会对地面上的设备造成危害, 雨水的渗透能够带来巨大的压力, 同时大雨引发的洪水更是对管道产生各种危害, 高低温对于管道的保护材料产生危害, 使其失去效果。

2.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一方面是指外部工程的施工对地下管道的影响, 由于施工过程中不注意管道的铺设位置, 会无意中对管道造成危害,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挖去管道周围的泥土, 在管道上方进行相关建筑物的修筑等。另一方面则是有人蓄意破坏, 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故意侵占、窃取天然气以及天然气管道, 通过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来谋取利益。

3 结语

天然气管道危险有害因素的辨别包括的方面有很多, 在实际工程和日常的使用维护过程中, 必须准确把握有害因素, 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去避免, 既要考虑管道设计、工程施工以及日常维护, 同时也要考虑周围环境以及自然、人为的影响,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这样才能保证天然气管道的安全, 从根本上提升输送质量和输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民, 曹政勋.长输天然气管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应对[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4, 04:41-47.

[2]刘小娜, 徐小军, 李聪杰.天然气管道输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J].科技信息, 2011, 30:432-43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10

1 危险有害物质识别

根据 《危险化学品名录》 ( 2015 版) 甲醇制烯烃化工生产装置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产品、副产品等中的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二甲醚、甲醇、氢气、一氧化碳、氢氧化钠等均属于危险化学品。

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甲醇制烯烃生产的产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而且反应和再生的温度较高,属火灾危险性装置甲类,主要易燃易爆物料的理化性质见表1,在化工生产中主要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危险[1,2,3]。

( 2) 中毒性危害分析

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甲醇、一氧化碳、乙烯、丙烯等均为有毒物质,泄漏时可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的发生。一氧化碳、甲醇、粉尘,人类接触容许浓度及类别见表2。

( 3) 腐蚀性危害分析。MTO反应产物中会含有极少量的二氧化碳、醋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对管线和设备会造成腐蚀,需注入少量的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而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在注入时可能会造成化学灼伤。

( 4) 窒息危险性分析。在使用惰性气体吹扫置换作业时,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如惰性气体置换不完全或吹扫不净,都可能发生窒息死亡事故; 在氮气排放环境中或密闭通风不畅的环境中,存在发生窒息的风险。

( 5) 噪声危害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危害的因素有主风机、运行机泵、气体放空口等。噪声对听觉系统具有特异性作用,轻则可导致暂时性听力下降,重则病理永久性听力损伤。长期接触可能会使人产生心情烦躁不安等和头痛、头晕、耳鸣、心悸与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

( 6) 静电危害。流体介质在输送、放空、泄漏等过程中都可能产生静电,而静电火花遇可燃或易燃气体,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静电放电时瞬间冲击性电流也会对人员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电气短路,从而引发事故。

( 7) 电气火灾。电气系统常见的火灾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及电缆等配电装置火灾,其原因主要有电缆密布,数量大、分布广,绝缘材料可燃、高负荷大电流时自身发热、电气事故有穿越性短路,大电流冲击或过电压绝缘击穿、运行环境恶劣,维护不到位等。

( 8) 灼伤、烫伤。高温管线和设备可能对人员产生烫伤,若高温管线、设备( 表面温度> 60 ℃ ) 保温不当,人员不慎接触有烫伤的危险。为了保证蒸汽品质,汽包水不结垢,在给汽包加入药剂磷酸三钠时不小心接触皮肤,可能会造成灼伤。

( 9) 高空坠落。装置中的汽提塔、换热设备等设备或阀门位置都较高,操作人员需要上钢梯、走平台或者跨越管道定时巡视检查,或者进行阀门开关操作,存在着高处坠落伤害的危险性。

( 10) 触电危害。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如果绝缘性能不符合要求、产品质量不合格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等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易存在危害因素,可能会存在接触不良、过载、短路等触电现象,从而导致发生电气火灾,对化工生产造成危害,甚至灾难。

( 11) 机械设备伤害。化工生产过程中,电机、泵、风机等高速旋转设备的在外裸露的转动部分,因无防护罩和防护屏,当人体不小心接触时,可能会造成伤害; 机械设备转动部件、防护罩表面,可能引起刮伤、撞伤等造成人体损伤; 设备的使用和检维修过程中,防护不当,会造成机械伤害。

( 12) 管理及操作因素。工艺操作中违反规程,改错流程;在易燃区违章吸烟、使用非防爆工具,出入机动车辆没有采取阻火和接地防静电措施; 在检修中安全监护措施不力; 系统吹扫或置换不净等违章行为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系统管路在放空与卸料中易产生静电,人员进出生产区域不穿防静电服会产生静电,可燃物料泄漏时的静电放电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4,5]。

3 防止危险有害因素发生的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以下措施[6,7,8,9,10,11]:

( 1) 防雷、防静电。电气接地系统为防雷、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仪表系统的工作和保护接地、火灾报警系统的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姆。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入口处,应设计人体导静电装置。保护接地线的干线,单元区内的各种输送管道和类似金属部件,楼梯金属扶手、围栏、金属电缆桥架、梁柱等可导电体,必须做等电位连接[6,7]。

( 2) 防噪声设施。放空口设消声器,以降低噪声。生产现场内局部噪声超标的区域设置噪声超限标志,操作人员在此区域内进行现场巡检时,佩戴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对噪声较高的设备配置隔声罩、消声器,对超过一定压力的气体放空管线上安装消声器。

( 3) 防坠落、防滑。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检查及维护的工作场所,如加热炉、设备框架、管架、塔器联合平台等,距基准面≥2 m且有坠落危险时,配置梯子、平台及扶手、防护栏杆,平台及踏板时要设有防滑措施。

( 4) 在有毒性危害和酸碱灼伤的作业场所,应设置服务半径小于15 m的洗眼冲淋设施,并根据化学事故应急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应急器材。在有毒有害的生产、储运区域、以及人员紧急集合地点,应设置风向标。

( 5) 建筑物、构筑物的主要构件,均采用非燃烧材料,其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有关规定。高层框架结构,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厂房。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

( 6) 可燃气体的排放应接入火炬管网。如就地排放,排放口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并建议排放管设置氮气或蒸汽灭火接管; 正常工况下保持设备密闭性,处理故障时,先进行吹扫,以分析合格后再处理。若可能接触到皮肤时需佩戴橡胶手套和防护镜; 烟气采样采用密闭采样器; 在催化剂装卸时工人应按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尘用具; 操作人员在进入危险作业场所和密闭空间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毒用具及空气呼吸器,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8]。

( 7) 结合工艺设备的布置情况,按照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 - 2015) 要求,在易引起误操作、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警示牌、最高处设置风向标,提醒人员注意,并在生产场所的紧急通道和紧急出入口,设置醒目标志和指示箭头。在醒目位置设置 《告知卡》,告知卡注明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急救电话等内容[9]。

( 8) 管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技术水平。要制定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人员操作水平和安全技能培训,规范各项作业制度,强化各项安全监督管理,是预防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和必要保障[10]。

4 结语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论文 篇11

关键词:石油储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对策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快速的发展, 对石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这样的话就供不应求了。在加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的生产, 运输和销售, 这每一个环节都与石油储运紧密相连, 它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这样的话它的安全也备受瞩目, 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就目前来看, 我国石油外来供应环境越来越复杂了, 石油的供应安全就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 我国石油储运现状

到了现在, 石油还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内石油产量供不应求, 不能满足现在的经济发展, 所以我们就需要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石油, 这个时候对外进口是有压力的, 进口石油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大。我们要考虑原油储存量, 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 还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等因素, 而这些因素表明我国需要长期依赖其他国家的石油。中东我们都知道他以出口石油为主, 我们也像其他国家那样, 需要从中东那里进口石油, 但是这个地区很动乱, 宗教派别和领土争端, 暴力冲突, 这些情况都会长期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与中东经济发展的稳定。这些因素的存在, 对中东石油的供应以及各国的石油资源安全会带来麻烦, 最坏的可能导致各国石油供应链断裂, 当然这也会影响我国石油供应的安全。我国进口石油要通过海路运输, 石油运输要经过印度洋, 它在中东和非洲的范围内, 如果这些地方出现海盗和战争的话, 就很难保证石油运输安全。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考虑。

2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1 人为因素

部分运营商老是认为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是经常性的, 自己对它已经滚瓜烂熟了, 不觉的它会有什么危害, 只是靠头脑中存在的记忆去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 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 这样一来, 我们就发现不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忽视工作中出现的不寻常的情况, 以上出现的情况可能是由工作人员流动率大, 技术的不熟练, 系统的不完善等导致的。工作人员流动率大, 主要表现在新进人员刚刚熟悉了所要从事的工作范围及如何工作时, 因为自身的或其他的原因而辞职, 这样我们又要去招聘新的人员, 又要花费时间去培训新人, 如果这样周而复始的话, 对新人的培训也会变得激进, 这样他们掌握的知识就不能胜任他们所要从事的工作, 对有些技术性的工作操作起来也不熟悉, 设备性能也不是很了解, 工作起来就会状态百出。技术的不熟悉, 工作人员没有什么经验, 也没怎么进行技术这方面的训练, 对本职工作的工作要求都不是很熟悉, 想要达到技术熟悉是不可能的。系统的不完善, 对于工作流程都是需要按照作业指导书来进行的, 如果作业指导书很散乱, 不符合工作要求, 在进行工作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2.2 储运设备腐蚀与损害

储存设备有很多, 我们主要运用是石油运输管道和油库, 但用的最多的要属管道输送。在输送石油和其他产品的时候有所不同, 要进行分类, 一个是原油管道, 另一个是成品油管道。对输油管道进行防腐蚀工作至关重要, 在管道表面涂上沥青来防腐, 也可以在采用了沥青防腐层的管道上再加上阴极保护技术, 它们联合起来能更好的达到防腐效果, 但这也不能表示完全的做到了防腐, 也可能因为管道用的年限已久, 防腐层出现了老化, 在老化的防腐层进入水中时, 阴极保护技术出现故障, 也会造成管道的腐蚀。还有就是石油的价格不断上涨, 盗油者会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 做出到处偷钻石油管道, 这样就会出现大批的偷盗行为, 然而这些盗油者并不专业, 在对输油管道层进行钻焊接时, 技术低劣不达标, 出现石油泄漏的案例数不胜数, 这样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是很严重的, 也浪费了国家的能源, 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火灾。

2.3 油品蒸发

油品蒸发大多发生在装卸, 运输和储存这几个方面, 通常在进行石油灌装的时候, 用质量好的密闭容器, 会大大减少油品蒸发的次数。石油在运输的过程中, 如果油罐质量不好, 会导致油品蒸发, 而它蒸发所形成的易燃易爆物质在遇到明火时就会发生爆炸。我们都知道石油是由碳和氢的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它所蒸发的气体是有毒的, 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它还很容易形成化学反应, 产生光化学烟雾, 这样不断影响大气的质量, 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 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

3.1 人事管理要加强

我们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石油储运的安全不仅关系到石油本身的储存和运输, 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 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所以我们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避免石油储运的安全事故。我们要对石油储存的场地进行合理的设计, 还有管道输送等方面, 加强它们本身的安全, 在这方面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管理责任要具体到个人, 同时也要做好应急管理。其次要做好标准的工作流程。在管理机制中要对细节问题加以强化, 每个工作的流程都要进行安全工作培训, 只要做好了事前的风险防范意识, 才能更好的按照流程完成工作。最后还要在平常的时候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 更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

3.2 做好石油储运设备的防护

我们首先要做好油罐的防腐。石油和其他产品主要储存在油库, 因此做好油罐的防腐是非常重要的。油罐的设计也很重要, 油罐表面的涂料必须是防腐蚀的, 还要做好防静电的处理, 做好这些, 还必须完成油罐定时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其次要加强石油管道的防腐。在设计管道时, 必须设计防腐蚀的管道, 设计防腐蚀的管道也要考虑管道的环境条件, 管道本身的质量要好, 在好质量的管道外壁上加入防腐蚀设计, 如果能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 那是更好不过了, 在管道外壁涂上防腐蚀的涂料, 也可以在采用了防腐蚀涂料的管道上再加上阴极保护技术, 它们联合起来就能更好的达到防腐效果。最后要加强石油管道的检查。我们在对石油管道进行检测的时候, 检测技术必须是先进的, 检测技术中要有能监控石油管腐蚀的条件。管道的修补也很重要, 要及时的对石油管道的渗漏和管道的防腐层进行修补, 来确保管道的输送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我国现在也有了自己的自动化监控技术, 这样一来就可以定位到管道的泄漏或者破坏, 这样就能更好的修补管道。

3.3 降低石油蒸发

我们首先要对油桶进行改良。尽可能的设计出能降低储油空间的油箱, 还要降低排油的频率, 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油箱的结构, 也提高了油罐的承受能力。其次我们要对油罐的质量进行把关。在对油罐进行采购时, 要货比三家, 要仔细查看它的出厂检验报告, 从产品的质量, 价格, 原料加工成分的纯度, 供应商的实力等进行参考,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油罐的质量。最后我们要对渗漏在外的油气进行回收。油气回收是通过对装卸石油时挥发的油气进行吸收、吸附或者冷凝, 这样不断可以减少油气对空气的污染, 还可以使油气从气态转变成液态, 再次变成汽油, 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我国的油气回收技术很完善了, 在现实中已经运用起来了, 如果能够广泛的运用油气回收技术, 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石油的蒸发。

4 结语

通过对石油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人为因素, 储运设备腐蚀与损害的因素和油品蒸发因素等都是石油储运过程的有害因素, 既然是危险有害因素, 我们就必须拿出对策在解决它,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加强人事的管理, 做好石油储运设备的防护, 降低石油蒸发。希望这些措施能给我国的石油储运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苏剑海.油品储罐的蒸发损耗成因及对策[J].广州化工.2009.

[2]鲁朝荣, 余伯俭.油罐蒸发损耗的原因和对策[J].节能技术.2010.

上一篇:古诗词鉴赏常用五方法下一篇:研究生网络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