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危险因素

2024-09-22

行为危险因素(共12篇)

行为危险因素 篇1

青少年是各种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的人群,也是各种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青少年的行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一些不良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吸烟、酗酒、过早的不安全性行为、不合理的膳食、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各种导致意外伤害的行为,这些不良行为直接或潜在威胁着青少年现在及将来的健康。为了解鹿城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2007年4月我们对区属中学开展了中学生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辖区内8所中学(5所初中,3所高中)的初一、初二、初三、高一4个年级的学生,每所学校抽取1~2个班,以选中班级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区属中学随机抽取8所学校为调查单位,每所中学从初一到高一随机抽取1~2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浙江省中学生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体育活动、电脑上网、饮食习惯、交通安全、暴力行为、艾滋病以及性行为等。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医和班主任配合下,由经过培训的学生调查员讲解问卷的填写方法,要求学生匿名独立完成并当场回收问卷。

1.3 数据录入和处理

调查问卷经编码后用Epi Data3.02软件进行双录入,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65份,其中,男生235人(50.54%),女生230人(49.46%);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5.40±11.28岁;初中337人(72.47%),高中128人(27.53%)。年级分布:初一年级学生55人(11.83%),初二年级184人(39.57%),初三年级98人(21.07%),高一年级128人(27.53%)。

2.1 身体健康状况认知情况

21.28%的男生及14.78%的女生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好,33.98%认为较好,42.37%认为一般。15.70%的学生从未量过血压,40.21%最近半年内量过血压,8.39%最近1年内量过血压,1.08%的学生曾被医生告知患有高血压。

2.2 睡眠情况

睡眠时间在7~9小时的男生占76.17%,女生占82.17%;初中生占80.42%,高中生占75.48%;少于7小时的男生占8.09%,女生占8.26%;初中生占5.64%,高中生占14.84%;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男生占15.74%,女生占9.57%;初中生占13.95%,高中生占9.38%;性别间睡眠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4.032,P>0.05),不同年级学生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高中学生睡眠时间明显少于初中学生(χ2=11.400,P<0.01)。

2.3 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

60%的学生有时或经常骑自行车,其中,22.80%的学生曾经违章;16.34%的学生乘车时经常系安全带,34.19%的学生从不系安全带。近1月内3.23%的学生曾驾驶过机动车,其中驾驶摩托车的占53.33%,驾驶过轿车的占26.66%,驾驶过拖拉机、吉普车和大巴的各占6.67%;在驾驶机动车的学生中,20.00%的学生有过酒后驾车的经历。

2.4 与故意伤害有关的危险行为

在过去的1年中,13.76%的学生有过1次或以上打架行为,男生(22.98%)明显高于女生(4.35%),初中生(16.02%)高于高中生(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93,5.270,P均<0.05)。11.18%的学生至少1次在校园打过架,2.58%的学生因打架受伤去医院接受治疗。近1个月内1.52%的学生至少有1次因感到学校或上学途中不安全而未去上学,男生多于女生,但差异无显著性(χ2=1.238,P>0.05)。2.15%的学生至少有1次携带攻击他人的物品,1.51%的学生至少有1次携带攻击性物品去学校,0.86%的学生近1个月内受到他人至少1次攻击性物品的威胁或伤害,17.21%的学生近1年内至少有1次在学校被偷衣服、课本或物品被别人故意毁坏过。

在过去1年中,71.83%的学生曾感到过孤独,其中,8.39%的学生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55.05%的学生曾因担心某事而失眠,4.09%的学生经常或总是失眠。13.12%的学生曾感到非常悲伤和无望,并持续2周以上,男生为11.91%,女生为14.35%;高中生为16.41%,初中生为1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5,0.604,P>0.05)。22.15%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在班里优良,23..23%认为较差。3.01%的学生近1个月至少有1天以上的旷课,3.44%的学生在过去1年中曾离家出走,男生高于女生(χ2=25.599,P<0.0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χ2=1.872,P<0.05)。

在过去1年中,14.41%的学生曾有过故意伤害自己身体或自杀的念头,3.01%的学生曾制定过自杀计划,4.30%的学生有过自杀行为,见表1。从性别分布上分析,女生在考虑自杀行为上略高于男生,但统计上尚未显示出差异(χ2=0.241,P>0.05),在制订自杀计划、尝试自杀方面,男女有统计学意义(χ2=7.589,5.452,P<0.05),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P<0.05。

2.5 吸烟情况

有关吸烟行为,见表2。

%

*:P<0.01;**:P<0.05。

19.35%的学生尝试过吸烟,4.52%的学生近1个月内吸过烟(调查前30天至少有1天吸过烟),3.66%的学生经常吸烟(调查前30天内每天至少吸1支烟)在吸烟行为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16.911、5.79、10.031,P<0.05)。在年级分布上初一近期吸烟和经常吸烟2项行为上较高,在尝试过吸烟1项上,则出现随年级上升而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5.96%的男生在8岁以前开始尝试吸第1口烟,大部分是在16岁之前,占95.24%;女生开始吸第1口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16岁,占37.04。有29.55%的学生在13岁之前就吸过1整支香烟,其中,男生占32.43%,女生占14.29%。近1个月内1.51%的学生至少有1天以上在校园吸烟。

26.81%的男生及11.74%的女生尝试过吸烟,第1次吸烟的原因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9,P<0.05)。男生出于好奇的占61.90%,受同学影响的占11.11%,解除烦恼调节心理的占17.46%;女生有85.19%则出于模仿、好奇尝试吸烟。

87.23%的男生和95.65%的女生认为吸烟对健康有中、重度危害,78.30%的男生和81.74%的女生认为被动吸烟对健康有中、重度危害。74.84%的学生身边有经常吸烟的男女烟民,这包括生活在一起的亲人;23.01%报告1周内至少有1天被动吸入烟雾超过15分种。在公共场所、家中、学校等场所下被动吸烟的学生分别占78.28%、39.14%和5.81%。在过去1年中,1.51%的学生曾尝试着戒烟,8.17%的没有尝试过戒烟。

2.6 饮酒情况

在10岁以前第1次开始饮酒者占26.66%,在近1个月内饮酒者占31.61%,过量饮酒者占20.00%。在曾经饮酒行为上,高中学生高于初中生(χ2=13.075,P<0.01),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12.47%的学生曾喝醉1~2次,4.95%醉过3~9次,2.58%醉过10次以上,10.11%的学生在13岁之前第1次喝醉酒。3.66%的学生称自己付钱购买,10.54%从家里拿,15.05%称别人请客,见表3。

%

*:P<0.01。

2.7 体育活动

在过去7天中没有进行过20分钟以上高强度体育活动(指使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出汗的任何活动,如快跑、打篮球等)的占13.76%,没有进行过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如快步走、骑自行车、踢毽子等)的占15.27%,女生多于男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5,1.368,P>0.05)。进行过5天或5天以上激烈活动和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者分别占21.51%和36.77%,4.73%的学生每周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次数在1次或少于1次。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1小时的占35.91%,其中,超过4小时的占6.24%。

2.8 上网情况

在过去的1年中,94.19%的学生有上网经历。过去7天中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的占60.69%,其中56.78%的学生上网时间在1~5小时,男生平均上网时间为2.84小时,女生为2.16小时。89.50%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亲戚家上网的占4.11%,在网吧和朋友家上网的学生各占2.51%。上网的目的性别间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1.665,P<0.01)见表4,男生上网打游戏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寒假中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6小时的学生占71.79%,超过6小时的占20.64%。21.05%的学生感觉上网已占据了个人生活,27.69%的学生实际上网时间超过预期,17.39%的学生无法控制上网冲动。因网络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32.49%的学生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其中,男生占37.10%,女生占27.78%;初中生占30.45%,高中生占37.60%。8.47%的学生将上网视为解脱痛苦的惟一方法,男生占9.50%,女生占7.41%,初中生占9.29%,高中生占6.40%。8.70%的学生对家人或朋友隐瞒迷恋网络的程度,2.06%的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面临失学或失去朋友的危险,75.48%的学生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疾病,80.21%的学生认为网络成瘾需要治疗。

%

2.9 饮食行为

过去1个月63.83%的男生和60.87%的女生每天吃早餐,8.09%的男生和4.35%的女生偶尔吃早餐。3.65%的学生未吃过水果,3.01%的学生未吃过蔬菜,每天食用水果和蔬菜1次以上的分别占75.49%、89.03%,4.73%的学生没喝过牛奶,每天饮用可乐、雪碧或芬达等汽水饮料2次以上的占20.87%。50.43%的学生吃过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其中每周吃3次以上的占6.89%,男生占7.69%,女生占6.09%。

2.1 0 体重问题

35.48%的学生认为自己体重合适,认为属轻度和明显肥胖者分别占30.54%和4.95%,且女生(45.22%)明显高于男生(25.96%),χ2=18.834,P<0.01。10.21%的男生认为自己体重很轻,46.24%的学生正在控制体重,其中女生服减肥药、腹泻药控制或降低体重,30.87%的女生为了减肥或控制体重而限进饮食,3.01%的学生为了减肥控制体重而至少24小时不吃食物。

2.1 1 卫生习惯

6.45%的学生每天刷牙少于1次,39.35%的学生吃食物前大多数时候洗手,13.99%不洗或偶尔洗手,31.18%经常洗。24.52%的学生在学校吃食物前洗手,33.12%不洗或偶尔洗,15.27%经常洗。84.95%的学生上厕所后总是洗手,9.03%的学生大多数时候洗手,86.67%的学生在学校上厕所后总是洗手,8.38%的学生大多数时候洗手。18.71%的学生洗手时总是用肥皂、香皂或洗手液,36.34%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用,20.65%的从不用或偶尔用。

2.1 2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被调查的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4.93%,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超过85%以上,但对“共用牙刷或剃须刀是否会传播艾滋病”正确回答率仅为53.76%。对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低,其中对“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仅为38.71%,有21.72%的学生对“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存在模糊认识。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生知晓率为71.61%,女生知晓率为78.32%,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χ2=19.514,P<0.01)。但对基本知识的第1、第6、第7项问题的回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

*:P>0.01;**:P>0.05。

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初中学生为72.45%,高中学生为81.47%,高中学生知晓率高于初中学生(χ2=28.171,P<0.01),且各年级学生对传播途径的认知显著高于非传播途径。初中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逐渐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认为老师讲过关于预防艾滋病课程的占66.02%,曾与父母或监护人谈论过艾滋病的占33.33%,曾与朋友伙伴谈论过艾滋病的占49.46%。

2.1 3 性行为

1.72%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在发生过性行为的人中,有62.50%的学生曾与1个人发生过性行为,12.50%的学生与2个人发生过;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占12.50%;曾经怀孕或使对方怀孕的占12.50%。

3 讨论

危险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通常包括易导致伤害的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本次调查显示,中学生存在着一些易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如骑车违章、乘车不系安全带、酒后开车等行为。由于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河南、成都、山东等地的调查表明,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交通事故是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对中学生应加强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学生的主动和被动威胁或伤害也不容忽视,打架、随身携带攻击性物品去学校、受到他人攻击性物品的威胁或伤害等行为,反映出在中学生中存在发生伤害的危险。因此,应极早加强教育。另外,良好的校风和学校社会环境,对学生保持良好的认知也有重要作用。

自杀、情绪障碍等危险行为也造成了青少年的意外伤害,1年内有13.12%的学生有过两周或以上时间感觉悲伤,3.44%的学生曾离家出走,14.41%的学生考虑过自杀,4.30%的学生有过自杀行为。说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较严重,这可能与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学业不理想、家庭和社会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青少年把自杀作为解除烦恼、困惑的方法,自杀通常是一系列问题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自卑、家庭冲突、学习压力、情绪失控等[3]。因此,应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加强挫折教育及情绪管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健康,以减少焦虑、抑郁等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不但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也与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吸烟和饮酒等行为在中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吸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国内有关报道相近[4],且青少年学生吸烟、饮酒等危险行为发生呈低龄化趋势。一些研究证明吸烟、饮酒的年龄越早,越有可能成为成瘾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可能性越大;吸烟、饮酒除了使青少年自身受到影响和损伤外,还容易沾染不良习气[5]。而性行为发生越早,出现非意愿怀孕、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危险也就越大。学校、家庭要尽早在青少年中开展性知识、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控烟、戒酒的健康教育,以预防这类危险行为的低龄化,有助于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调查中发现中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不足,部分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学生中存在着不注意营养需求,喝饮料、爱吃西式快餐、不吃早餐等现象。部分学生为控制体重而采取节食、盲目服减肥药或腹泻药等有害健康的方式来控制体重。因此学校、家庭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开展营养知识的宣传,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增加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上网、看电视是中学生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在本次调查的学生中,该类休闲活动无论频度还是每次耗费的时间,均占不小的比例,有部分学生出现网络成瘾的表现,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青少年加强教育,理智上网,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对压力的心理调适能力,避免采用网络游戏来放松自己。学校和家长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才能保证青少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红侠.北京市昌平城区部分初二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24-625.

[2]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29-536.

[3]星一,季成叶,籍红,等.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28-29.

[4]苏虹,程慧,张秀军,等.1902名高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299-301.

[5]曾丽萍,徐锦华,程杰,等.东莞市城区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5-17.

行为危险因素 篇2

非常抱歉,对于我在铁路上行走的行为给你们的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在此,我认认真真地向您做出检讨。

回顾我的错误经过,源于我跟女朋友在感情上发生了一些纠纷、争执。我一时间有些想不开,产生了冲动的想法。其实我也完全没有想要寻短见的想法,只是铁路离我家里近,我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走。

经过认真回顾,我意识到我这样行为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的一点是我幼稚地以为在铁路上走走比较浪漫,显得唯美与伤感,所以就行了这样的蠢事。

现如今,经过贵局领导的严肃批评教育,我深刻地意识到我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一来我在铁路上行走很可能让行驶来的火车压扁,那可真是一滩血一滩肉,惨状是难以目睹的。二来就算火车没有压我,搞得火车刹车制定就要浪费很多电力能源,这对于国家的资源就算一大浪费。三来,我如此幼稚的行为反映出我脑子不好,将来出社会工作也没有人会要我,我生计就成了大问题。

终上所悟!我彻底反省了,我认真改正。向贵局保证,我今后绝对不做这样幼稚、无知、“冲动”、不计后果、毫无意义的举动了。

乘坐电梯:拒绝危险行为 篇3

2015年7月26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安良百货发生一起扶梯“吃人”事件。31岁的荆州女子向柳娟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乘坐扶梯,走下扶梯的瞬间,由于电梯踏板松动,向柳娟被卷入电梯内,找到时已无生命迹象。

7月30日,浙江杭州新华坊发生电梯夹人事故。出事女子21岁,被卡在电梯外侧的缝隙。当时女子想出电梯,就在她出电梯时,电梯急速下降,女子的头被夹在电梯里,导致死亡。

类似的事故让很多人发出了“不敢坐电梯”的感慨。电梯——这个给我们带来方便、天天都需要使用的搭乘工具,是否真的不那么安全了?其实,除了请专业人员作好电梯的安装、维护和保养外,作为乘梯人的我们,也应当了解哪些是乘坐电梯不宜的危险行为。

那么,究竟怎样乘坐电梯更加安全?当意外发生时,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呢?

自动扶梯是怎么运行的?

自动扶梯看起来就像一个运动的楼梯。每个梯级像一个四轮小车,梯级沿着主轨道运行,从而将站立在梯级上的人员运送到另外的楼层。

搭乘的垂直电梯会不会从高处坠落?

不会,因为悬挂轿厢的钢丝绳十分坚固。电梯轿厢一般由多条钢丝绳悬吊,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轿厢重量的12倍以上,并且电梯还有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装置。就算出现特殊情况,安全钳也会像自行车的刹车一样,使电梯停住。

乘坐电梯时,哪些是不能做的?

垂直电梯

1.儿童不能独自乘坐电梯。

2.禁止倚靠或撞击电梯门。

原因:

电梯分为内层和外层两层门。内层是电梯轿厢的轿门,跟随电梯运行,外层为每一个层站的厅门。身体倚靠在厅门上,若电梯运行到该层打开门,人就会摔进轿厢当中;假如电梯没有运行到该层,但厅门意外地自行打开,人就会坠落井道。

厅门虽然有一定厚度,但由于门是活动的,上方有两个滚轮,下方也有滑块,因此并不如想象中的坚固。

3.不要使电梯超载运行。

原因:

超载运行会引发电梯下溜事故,人或物在电梯门中间,都会受到伤害。

4.不要使用身体或物品阻止电梯门的关闭。

原因:

被电梯门夹到会造成各种伤害。

5.不要在电梯内乱蹦乱跳或追逐打闹。

原因:

电梯的晃动会造成误动作故障,把乘客困在电梯内。

6.电梯停运、故障等意外发生时,不必过分紧张。

原因;

电梯停运、故障等意外发生时,不会使乘客窒息,因为电梯轿厢的通风孔会连通到建筑物外部。一般情况下,乘客感觉到窒息,是过分紧张所致。

7.禁止擅自扒开电梯门。

原因:

如果电梯卡在楼层中间,扒开轿门将十分危险;电梯与井道壁之间大约有十五公分的缝隙,扒开轿门,可能会使乘客掉落井道。

小贴士:求救方法

被困在电梯里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获救:

①按下轿厢操纵盘的报警按钮;

②按下对讲按钮或使用对讲机,向监控中心求救;

③拨打轿厢前壁上的电话,联系电梯公司的维保部门求救。

④可以尝试拍打轿门,如果外面有人听见,就能向他们求救。

自动扶梯:

1.儿童不能独自乘坐自动扶梯。

2.禁止将头和手臂伸出自动扶梯外。

原因:

自动扶梯有一个危险区域,就是扶梯与建筑物底梁或柱子的交叉区,一般呈三角形。若在搭乘扶梯的过程中把头和手伸出外面,就很可能在这个交叉区受到撞击伤害。还有自动扶梯的错层夹角处被称为夺命剪刀角,将头伸出去的话,很容易被夹住。

3.禁止手推婴儿车、购物小车搭乘自动扶梯。

原因:

推车不稳,很容易把孩子或物品甩出车外。

4.禁止独自乘轮椅上扶梯。

原因:

轮椅的车轮与购物商场购物车的车轮不同,无法固定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因此很容易造成翻车、跌倒等严重事故。

5.严禁将脚和长裙等靠近梯级边缘。

原因:

①扶梯梯级上有凹槽,软胶鞋等容易陷入凹槽。

②自动扶梯梯级和旁边裙板有大概四毫米的间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盲区。裙板是固定的,但梯级在不断运动,软胶鞋和长裙等细条物品很容易被夹住,从而造成伤害。

6.乘坐扶梯应扶好握稳扶手带,在扶梯上行走非常危险。

原因:

①左行右立是不正确的,扶梯的梯级是一个运动的部件,乘客如果在梯级上行走,很容易跌倒。

②当扶梯发生故障、停电,或有人误碰了紧急停止开关时,扶梯的运行会马上停止。如果没有握紧扶手,很容易跌倒。人多的时候,还可能发生骨牌效应。

7.倚靠扶手带非常危险。

原因:

扶手带一直是向上运动,力度非常大,是自动扶梯最危险的一部分,很容易发生卷入意外。

8.不要站在扶梯的梯级边缘。

原因:

搭乘扶梯时,应该让双脚离开梯级边缘,站在梯级踏板的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否则可能因站立不稳而跌倒或发生其他危险。

9.禁止在扶梯上攀爬、滑行、玩耍。

10.禁止带超高物件进入自动扶梯。

小贴士:救助方法

乘坐自动扶梯发生意外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自动扶梯都有一个急停开关,是一个红色的印着“STOP”字样的按钮,第一时间找到这个红色按钮,果断地按下去,使扶梯停止运行。

行为危险因素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3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学生。根据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别以杭州(经济发达地区)、金华(中等发达地区)和衢州(欠发达地区)3个城市作为城市样本,杭州市下辖的江干区(经济发达地区)、桐庐县(中等发达地区)以及淳安县(欠发达地区)3个郊区县作为农村样本。城市中学生样本要求每个城市随机抽取市区内全日制中学15所,包括重点初中、普通初中、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院,至少3 000名学生;大学生样本要求每个城市抽取2所综合性大学,至少600名学生。郊区县每县选择2所初中和2所高中作为普通中学代表,选择1所职业中学作为职业学校代表,每所学校至少200名学生,每县至少1 000名学生。共调查学生12 508名,男生5 619名,女生6 889名;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分别为2 939,7 601和1 968名。其中城市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1 617名和5 629名,农村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1 322名和1 972名。

1.2 方法

采用卫生部中国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编制的问卷实施调查[4]。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调查员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匿名自填,对问卷当场进行复核,及时补缺或纠正,并当场统一收回。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饮食相关行为,运动锻炼相关行为,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吸烟和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电子游戏、网络成瘾、赌博等精神性成瘾行为以及易导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性行为等。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46。

1.3 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经编码后用EpiData 3.02软件进行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饮食摄入相关行为

不同学段男生每天至少喝2次汽水饮料的比例均高于女生,女生每天吃新鲜瓜果和蔬菜的比例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过去7d中,不同学段女生至少吃2次甜点的比例均高于男生,高中和大学的男生至少吃1次路边摊的比例高于女生,初中和大学的女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高于男生(P值均<0.01)。见表1。

2.2 运动锻炼相关行为

初中和高中的男生在过去7 d中每天活动60 min、体育锻炼30 min以及每天至少连续步行或者骑车30 min的比例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在静态休闲活动方面,过去7 d中每天至少课外学习1 h的女生报告率高于男生(P<0.01)。见表2。

2.3 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

过去30 d骑自行车逆行行为以及过去1 a非安全场所游泳,不同学段男生的比例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在故意伤害行为方面,男生在被恶意取笑、打架斗殴行为中受到伤害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初中和高中女生在想过离家出走方面高于男生(P值均<0.01);另外,在受到意外伤害方面男生高于女生(P<0.01)。见表3。

2.4 物质与精神成瘾行为

不同学段男生的吸烟和饮酒比例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此外,网络成瘾、赌博等精神成瘾行为比例男生也高于女生(P值均<0.05)。见表4。

2.5 易导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性行为

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或青春期教育的初中、高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P值均<0.01);曾经有过性行为、或者被迫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中、大学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1)。见表5。

3 讨论

调查发现,浙江省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在饮食摄入相关行为方面,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存在挑食、偏食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青少年(尤其是女生)偏好摄入甜品、油炸食品、西式快餐等高能量、高脂肪的食品,而体育锻炼又相对不足。据研究,这些均为诱发成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5]。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还有助于预防与饮食有关的肥胖、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健康问题[6,7]。

青少年存在运动锻炼不足的情况。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方面,都把重心放在成绩上,使得初、高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竞争激烈、课余时间少,不能很好地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另一方面可能与学生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关,从小未养成很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静态休闲方式取代运动,使得学生没有自主运动锻炼的意识。因此学校应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确保他们必要的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机会;同时学校应与家长一起,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方式,培养学生锻炼意识,从而改变锻炼不足的现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8]。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伤害逐步取代疾病,成为中小学生的致伤、致残、致死首要原因;我国多数沿海城市的青少年车祸死亡率已接近肺癌等成年疾病,寿命损失则更沉重[9]。本次调查表明,青少年步行没有走人行道的比例不同学段均超过了30%,特别是大学男女生没走人行道的比例分别高达61.9%和51.8%。大学生骑车违规、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严重,显示出大学生的守法和防护意识不强,存在较高发生伤害的隐患。目前伤害的发生已经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值得有关部门引起充分重视。根据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特点,全社会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早期安全教育,使青少年了解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类危险,开展生活技能教育,使他们掌握控制情绪、沟通交流的技巧,完善自我教育,提高自我概念[10,11]。同时,应增强执法力度,减少交通和游泳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将青少年伤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本次调查还发现,男生吸烟、饮酒行为高于女生,并且随年级的升高,学生各种吸烟、饮酒、滥用药物行为也相应增加,尤以男生为甚。在对大学男生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超过50.5%吸过烟,有86.5%喝过酒,使用成瘾性药物的达到了6.8%。因此,应尽早在学生中开展控烟、控酒、滥用药物等行为的健康教育,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帮助吸烟学生制定个体化的戒烟方案,教育尚未吸烟的学生不吸第一支烟,从而降低吸烟率及烟草复吸率。同时,应在计划行为形成理论和合理行动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更有效的干预措施[12,13]。青少年的药物使用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说明药物滥用方面的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教育,舒缓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方面的心理压力,教给他们正确面对学习、就业及生活挑战的方法,提高心理社会能力,使他们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10]。

在性行为方面,浙江省在校大学生“曾经怀孕或者使她人怀孕”行为报告率高达4.6%。此外,中学生只有66.6%的男生和69.6%的女生接受过艾滋病教育。因此,在同伴教育、亲子交流及专业医疗机构参与的同时,有必要在校园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知识、观念,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14,15,16]。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青少年各类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为制定学生危险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省内63所学校(初中、高中、大学)的在校学生12 50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学段学生摄入油炸食品、吃路边摊的比例均在50%左右;每天活动1 h的比例均低于30%;过马路不走人行道的比例在30%~60%之间;过去30 d有过饮酒行为的比例在23%~62%之间。大学和高中男生性行为的发生比例均超过13%。男生在摄入饮料、体育锻炼、骑车违规、打架斗殴、网络成瘾、吸烟、饮酒以及曾经有过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摄入新鲜瓜果蔬菜、静态休闲活动、想过离家出走、接受过艾滋病或青春期教育的比例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浙江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行为危险因素 篇5

一、“双超”型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背景

近年来,因汽车超员超速、危险化学品运输、保管不当等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从事校车或者旅客运输业务,由于一般车辆里有大量乘员,一旦发生事故,涉及大量群众的生命安全,其危害性很大。而在实践中,有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业务的人员为了追求时间成本利润或者金钱利润,无视额定的载客数或者规定的时速,一旦不慎,导致的都是触目惊心的重大交通事故。面对我国因为违反交通法规而导致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加上我国正处在交通安全理念由“安全高效”向“人本主义”的转型期,这就对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1。为了顺应这一形势,规制超载超速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也逐渐强化了对超载超速行为的立法。

立法者在立法时之所以将从事校车和客车业务的严重超载和超速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主要是因其社会危害性比货运业务或者其他业务车的超载超速更加严重,若是发生事故就会导致大量人员受伤或者死亡的严重后果。其危害性的严重程度已然超出了民事和行政制裁的最大边界,已实际侵入到刑法调控的领域,需用刑罚对其予以制裁才足以实现刑法保护法益的根本使命,这也是风险社会刑法对重大公共法益提前保护做出的合理应对。因此,将此二类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化并不违反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相反体现了刑法保障人权的终极价值追求,2具有立法的正当性,这些类型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在其他法律制裁不足以有效遏制这些种类的行为时,就要选择动用刑罚。

12李凯:《交通犯罪的刑法规制》,《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郭小亮:《新型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二、“双超”型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要件

校车、客车超载超速行为责任往往不仅仅在于机动车驾驶人,更多地或许在于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如校车驾驶员明知车位不够,严重超载可能会发生事故,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但是因为经费有限无法配备足够的校车,学校管理人默许甚至强令驾驶员超载,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校车的驾驶员通常只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雇员,其通常要接受雇主即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监督并且依命令行事,驾驶员往往是怕丢掉工作而铤而走险超员超速驾驶3。基于此,此次新修条款对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的责任也特别提出了规定,这将有利于全面强化学校和企业所有人和管理人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力推动校车、旅客运输业务主体责任的落实和进步。

2犯罪客体要件

严重超载超速型危险驾驶罪在这方面的体现则是良好交通秩序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其有可能危及道路上及周围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财产的安全。因为处于危险驾驶状态下的车辆,可能随时造成安全威胁,而且这种风险是不可控的。刘宪权教授认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路交通运输安全及行人人身、车辆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安全4。

既然,良好交通秩序下的道路交通安全是本罪之客体所在,那么,根本不侵害、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驾驶行为,即使是施行了上述所说的“危险驾驶”行为,也不构成本罪。即如果驾驶人在空旷无人的荒野、沙漠等地肆意飙车或醉驾,都不会入罪,原因是这种境地的交通安全,无法抽象出来类型化的受到法律保护,究其根本,此此行为除了有危及自身安全的危险,绝对不会产生伤及无辜的危险 3李玉琼:《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以<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修改为视角》,《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6月,第18卷第6期。4 刘宪权著:《刑法学(第三版)下册》,2013年版,第421页。和实害,甚至连可能性都划归为零5。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和国家交通管理制度。

3犯罪主观要件

人的内心活动无法为外人所知,刑法对人的内心的认定只能通过外化的行为。所以,内心的排斥不等于行为的排斥。在司法实践中,对行为人的心理进行认定时要要通过外在的行为来推断。危险犯之所以会受到刑罚就是因为其行为的危险性,如果行为人放任此类危险发生,则行为人就已经存在间接故意而无需出现有危害结果了6。在对行为人主观方面进行分析时,应当以法条的规定为基础,在符合条文基本含义的前提下再综合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的协调性7。

4犯罪客观要件

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对驾驶人员的震慑力度,避免滋养司机的侥幸心理,将此类严重超速超员行为入刑,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保证公共安全8。本罪作为一种危险犯,不要求实害结果的发生,在道路上实施危险驾驶行为即可。严重超载超速行为构成犯罪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存在社会危害对此类行为在刑事上的立法起绝对的支配作用。

5改善交通运营环境

首先,根本措施是减少运输成本,而不是就超载后果立法。其次,要规范行政部门管理。部分地方交管部门出于部门经济利益需要,对超限超载车辆往往是缴纳罚款就让其通行,部分交管执法人员甚至私下收受车主钱财9,收钱之后就对超限超载车辆放行。因此,需要整治当前部分公路存在的乱收费现象,通过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让广大货运车主能够有利可图;大力整治部分交管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以罚代管与腐败行为等。只有多管齐下,减少运营成本,实现交 56 参见马婧:《危险驾驶罪的法律解析》,《法治与经济》2015年总第405期。谢望原:《飙车致人死伤行为如何定性》,《检察日报》,2009 年第 3 版。7张慧:《超载、超速型危险驾驶罪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运用》,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4月15日。8参见符晶晶:《危险驾驶罪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5月。9 参见余秋莉:《超限超载入刑的理由与路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11月第6期。通运输的公平竞争,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刑法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及社会公共设施安全。最后,要加大对“双超”危害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守法环境。要提高对驾驶人的驾驶技能素质培训,除了每年都要对驾驶证进行年检之外,还可以建立半年考核制度,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驾驶员,也应当禁止其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在制定超载入危险驾驶罪的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10,是对驾驶人的另一个警示,防止其作出违法犯罪行为,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也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凯:《交通犯罪的刑法规制》,《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郭小亮:《新型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3.李玉琼:《危险驾驶罪的理解与适用——以<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修改为视角》,《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6月,第18卷第6期。

4.刘宪权著:《刑法学(第三版)下册》,2013年版,第421页。

5.参见马婧:《危险驾驶罪的法律解析》,《法治与经济》2015年总第405期。6.谢望原:《飙车致人死伤行为如何定性》,《检察日报》,2009 年第 3 版。

7.张慧:《超载、超速型危险驾驶罪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运用》,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4月15日。

8.参见符晶晶:《危险驾驶罪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5月。

9.参见余秋莉:《超限超载入刑的理由与路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11月第6期。10.参见王盛等:《论刑九(草案)关于超载入危险驾驶罪的理性思考》,《法律园地》,2015年。

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应如何赔偿 篇6

本案属共同危险行为案件。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了侵害他人权利的危险行为,且对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不能判明谁是加害人的情况。构成共同危险行为应具备3个条件:1.侵权主体为两人以上,且无法确认真正的加害人;2.侵权主体共同实施了危险行为,这种行为有造成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损害的可能性;3.因致害人的行为使受害人遭受损害。本案中,刘某和陈某共同向余某抛石头是造成余某受损害的原因,至于谁是真正的加害人,本案原告是无须举证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七)项规定:“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由于刘某和陈某的家长都无法证明自己的孩子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刘某和陈某实施的行为是一种共同危险行为。

对共同危险行为的处理我国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司法实践往往比照共同侵权行为的责任来确定。我国《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共同危险行为人刘某和陈某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由于刘某和陈某年龄尚幼,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赔偿责任应由他们的家长承担。

行为危险因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躁狂症患者60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躁狂症的诊断标准。根据病历记载有无攻击行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0例。病例组病历中记载≥1次攻击行为, 对照组病历中无攻击行为记载。

1.2 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情况、既往有无攻击史、精神症状、临床疗效、治疗顺从性和环境因素等,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成调查表, 对2组进行调查, 并逐项记录与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病例组环境因素不良、既往有攻击史、精神症状、临床疗效差、治疗顺从性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干预措施

3.1 强化护理意识

开展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 增强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 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意识, 规范服务行为。

3.2 加强病房管理, 提高安全意识

实行分级管理, 目的是避免患者间的相互干扰, 将重症患者、三防患者, 放在医护人员的视线内,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收缴各种危险物品, 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

3.3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生活习性、病前行为特点以及疾病的症状, 若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有异常, 应及时反馈给医师, 以便及时修改治疗方案, 使精神症状尽快得到控制。

3.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文明用语、举止文雅、语言亲切、尊重患者的人格、保守患者的隐私, 检查治疗时先作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从多方面了解患者的需求, 满足其合理的要求。3.5 心理护理 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长、关系密切、运用启发、诱导、暗示等方式, 耐心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如:精神病有那些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预后情况、控制情绪方法及如何预防复发等, 增强其治疗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讨 论

躁狂症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失去了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使患者产生攻击性行为, 有资料显示躁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率较正常人高, 已成为精神科病房管理的棘手问题。因此对躁狂患者攻击行为的干预是精神科危险干预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资料显示, 环境因素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病例组中66.7% (20/30) 的攻击行为是与患者不适应环境及医务人员管理方法不当, 缺乏必要的解释工作有关;其次, 患者既往有攻击史, 精神症状中有被害妄想, 存在命令性幻听者更易发生攻击行为;此外患者的临床疗效差、治疗顺从性差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关系十分密切。

摘要:目的 探讨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60例患者根据病历记载有无攻击行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0例。将患者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情况、既往有无攻击史、精神症状、临床疗效、治疗顺从性和环境因素等设计成调查表, 进行逐项记录与评定。结果 2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病例组既往有攻击史、精神症状、治疗顺从性差、环境因素不良、临床疗效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攻击行为与患者不适应环境、既往有攻击史、精神症状中有被害妄想、临床疗效差、治疗顺从性差关系十分密切。

行为危险因素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以学校为单位,使用随机数字表抽取银川市8所初中,在选定学校分别抽取初一、初二年级各2个班学生共计1 600名。发放问卷1 600份,收回合格问卷1 581份,有效应答率为98.8%。其中男生764名(48.3%),女生817名(51.7%)。年龄11~16岁,平均为(13.5±0.03)岁。

1.2 方法

采用国内《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表》[2](初中版)结合银川市伤害实际情况完善,并进行预调查后正式使用。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两部分,第二部分涉及饮食、运动锻炼、日常行为、吸烟、喝酒、药物赌博成瘾、性知识等方面。本次研究涉及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共8项,即自杀未遂、打架、有意识自我伤害、吸烟、喝酒、网瘾、赌博、看色情书籍;以上8项中至少有1项即定义为发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具体评定标准[2]:自杀未遂指在过去的12个月里考虑自杀并曾采取措施;打架指在过去的12个月里,和别人打架致严重受伤(严重受伤指由于外伤而需要得到医生或护士的治疗,或者至少1 d不能上学或参加运动);有意识的自我伤害指在过去的12个月里,采取方法自我伤害致严重受伤;吸烟指到目前为止,曾尝试过吸烟,即使只吸过一两口;喝酒指喝过一杯酒(一杯酒,指半瓶/一听啤酒、一小盅白酒、一玻璃杯葡萄酒或黄酒);网瘾指即使不在网上,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情;赌博指在过去的12个月里,参加过类似赌博的娱乐性活动(用金钱、代币或其他物品作为赌注);看色情书籍指在过去的12个月里,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电影、录像、VCD、图片等)。

1.3 质量控制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全体调查,对缺勤者注明人数、原因。统一指导语及对各项的解释,采取不记名方式当场填写、统一回收问卷;剔除缺性别、漏答20%以上以及有逻辑错误的问卷。每份调查表在进行录入前先进行编号,并进行认真审核和校对,剔除不合格问卷。对数据进行双重录入,以确保数据录入质量。

1.4 统计分析

使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P<0.0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

发生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总人数是993人,总发生率为62.8%,8种伤害危险行为的排序依次是:喝酒(53.7%)、吸烟(17.5%)、网瘾(16.2%)、打架(8.4%)、赌博(8.2%)、有意识自我伤害(6.1%)、看过色情书籍(4.5%)、自杀未遂(4.4%)。表1显示,除自杀未遂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意识自我伤害报告率女生高于男生外,其他6种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注:()内数字为发生率/%。

2.2 家庭因素与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关系

2.2.1 不同父母年龄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按学生父亲年龄情况分为30~40岁、40~50岁及50岁以上3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0.6%,19.1%,11.0%;父亲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中学生吸烟、喝酒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按学生母亲年龄分为30~40岁和40岁以上2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2.1%,10.5%;母亲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中学生自杀未遂、有意识自我伤害的发生率较高,两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2.2 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按学生父亲的最高学历分为研究生及以上、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5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4.0%,9.6%,11.2%,10.2%,12.8%;父亲是研究生及以上的中学生网瘾(34.9%)、吸烟(28.9%)的发生率较高,父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中学生喝酒的发生率高达60.0%。按学生母亲的最高学历仍分为以上5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8.0%,8.3%,12.2%,10.6%,8.2%;母亲文化程度是研究生及以上的中学生网瘾(32.0%)的发生率最高,母亲文化是大学(本、专科)的中学生赌博(5.7%)的发生率最低,各学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2.3 不同父母职业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按学生父亲的职业分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公务员、公司职员等)、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农业劳动者、警察和军人及其他7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7.1%,10.2%,10.9%,10.8%,14.8%,10.0%,9.2%;父亲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中学生喝酒(61.9%)的发生率最高,父亲是警察和军人的中学生吸烟的发生率高达23.9%。按学生母亲的职业情况同样分为7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8.2%,4.9%,9.8%,13.8%,10.7%,0,11.6%;母亲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有意识自我伤害(13.6%)的发生率最高。经χ2检验,各职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按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分为0~499元、500~999元、1 000~1 999元、2 000~2 999元、3 000~4 999元、5 000元及以上和不知道7组,其中0~499元组(13.7%)及5 000元及以上组(13.7%)的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较高;1 000~1 999元组中学生打架(13.0%)的发生率最高,5 000元及以上组的中学生喝酒(69.2%)的发生率最高,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2.5 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按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分为4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1.3%,10.0%,13.0%,15.2%;重组家庭的中学生自杀未遂、赌博2种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2。

注:()内数字为发生率/%。

2.2.6 不同家庭关系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按父母间的关系分为融洽、一般、不融洽和离婚四组,其中不融洽和离婚组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高,分别为19.0%,17.4%;父母间关系不融洽的中学生喝酒(76.3%)发生率最高。父母离婚的中学生喝酒的发生率也高达72.5%;按中学生与父母关系分为与双方都好、只与母亲好、只与父亲好和与双方都不好四组,其中与双方都好组(8.9%)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最低;在家庭中与父母双方关系都不好的中学生喝酒、吸烟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70.8%,32.3%。只与父亲好的中学生自杀未遂(11.0%)的发生率列各组之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2.7 不同家庭教育类型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按父母教育主导地位不同分为以父亲为主、以母亲为主、父母双方共同和其他方式四组,其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2.7%,11.2%,10.3%,23.9%;以母亲为主组的中学生喝酒(63.7%)和吸烟(22.6%)的发生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8 家庭教育方式与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关系

按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分为以说服为主、以惩罚为主和两者结合3组,以惩罚为主组(30.7%)的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1 a内发生3种以上)发生率最高;自杀未遂、打架、有意识自我伤害、吸烟、喝酒、网瘾和赌博7种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均位居各组之首,分别为13.2%,19.7%,14.5%,35.5%,73.7%,31.6%和14.8%,3组间各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2.2.9 不同父母教育态度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比较

依父母教育态度一致、基本一致、经常不一致分为3组,表3显示,父母教育态度经常不一致的中学生自杀未遂、打架、有意识自我伤害、吸烟、喝酒、网瘾和赌博7种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注:()内数字为发生率/%。

2.3 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父母亲年龄、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类型、父母关系、与父母关系、父母教育主导地位、教育方式及教育态度均可影响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以伤害相关危险行为作为因变量,以上述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渐向前进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见表4,其中常数项回归系数为1.646。

3 讨论

3.1 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现况

调查显示,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前3位的是喝酒、吸烟、网瘾,且其发生率高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3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30.6%,9.4%和6.9%),赌博、有意识自我伤害的发生率低于石景山区中学生(13.1%和12.3%)[3]。自杀未遂发生率高于宁夏固原地区中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3.1%),打架发生率较低[4]。除自杀未遂和有意识自我伤害外,其他各项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与聂少萍[5]、陈天娇等[6]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3.2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

3.2.1 母亲年龄

母亲年龄在30~40岁的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处于这一时期的母亲事业、家庭、生活的压力较大,对孩子关注度少,使孩子缺乏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及缓解压力的方式。

3.2.2 家庭关系

青少年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亲密度越差,在家庭中的适应越差,越容易表现出抑郁和焦虑,容易引发行为问题[7]。本研究中发现,父母关系融洽是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保护因子,且在家庭中与父母双方关系都好的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低,说明父母在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3.2.3 教育方式、教育态度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父亲或母亲以惩罚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中学生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最高,这可能与子女在家庭中难以体验到成就感并获得对自己的支持,易产生逆反心理,注意力不集中[9],转而采取吸烟、喝酒、打架等伤害危险行为来缓解内心的压力有关。此外,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不仅能在学习、交往等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还能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和情感交流与支持,使其感受到较少的压力,产生安全感,而促进其健康发展[7]。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父母教育态度一致性与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负关系。

综上所述,家庭因素是影响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10]。在预防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过程中应加强家庭因素的控制,不仅关注家庭硬环境(如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等)的巩固,更应注重家庭软环境(如家庭关系、教养方式、教育类型等)的建设,尽可能为中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家庭氛围,以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超,马迎华.2001年美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1):47-51.

[2]季成叶.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322-327.

[3]史平,王丹,王治凤.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及相关因素[J].首都公共卫生,2009,3(2):59-62.

[4]安利平,董翠琴,高俊武.固原市青少年2008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628-630.

[5]聂少萍,李海康,许燕君,等.广东省城市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30-931.

[6]陈天娇,季成叶.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328-329.

[7]阳德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17-419.

[8]赵国香,荆春霞,杨光,等.青少年危险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062-1063.

[9]郭书芹,孙业桓,范亚平,等.家庭因素对儿童伤害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218-220.

行为危险因素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7月的138例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有完整住院资料的冠心病患者138例,男76例,女62例,年龄64~87岁,平均年龄为(76.2±3.5)岁;病程为2.5~20年,平均病程为(7.9±1.9)年,均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其中高血压107例,糖尿病76例,血脂异常75例,心血管病危险分层,高危者86例,极高危者58例,吸烟41例,肥胖超重57例,脑血管病史52例,有早发家庭病史26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服药、合并危险因素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入组排除标准: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继发性高血压;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采集患者一般资料

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既往饮食、运动、用药、不良情绪症状等。经过1年干预后收集相关资料。

1.2.2 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控制达标的定义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2]诊断标准:血压≥140/90 mmHg(1mmHg=0.133 KPa);或既往诊断有高血压并服用药物治疗。达标标准:血压<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肾病血压<130/80 mmHg。糖尿病:空腹血糖(FPG)≥7 mmol/L或糖负荷后2H随机血糖≥11.1 mmol/L;或既往诊断为糖尿病并服用药物治疗。血糖达FPG 3.9~7.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7.0为达标,FPG与HbA1均达标视为血糖达标。血脂异常:空腹TC≥5.18 mmol/L或LDL-C≥3.37mmol/L.据危险分层,冠心病及等危症为高危者,LDL-C<2.59 mmol/L视为达标,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为极高危者,LDL-C<2.07 mmol/L视为达标。

脑血管病史: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肥胖:体质指数(BMI)≥28 Kg/m2,超重:BMI≥24 Kg/m2,吸烟:正在吸烟且每天≥1支。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男性亲属发病<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65岁。

1.2.3 所有入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评分24分以上是严重抑郁,17~24分是中度抑郁,7~17分轻度抑郁,7分以下无抑郁。

(HAMD)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50%为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25%为有效(症状部分消失),<25%为无效(症状无变化)。抑郁症诊断标准按ICD-10标准。

1.2.4 认知干预

(1)健康知识宣讲:全面收集患者的详细资料,家庭情况,掌握患者当前的心理状况及对疾病本身的认知程度,利用床边宣讲,录像、讲座、宣传手册等多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冠心病的病因、发展过程、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抑郁症的表现及危害等,每周1次,教育内容不断地交叉重复,经过多次宣教,让患者和家属深入了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在此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增进医患信任;(2)不合理认知的分析及合理替代: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的充分了解,并与其个人和家属有效沟通,坚持不回避原则,鼓励患者找出自身不良行为或导致不良情绪的事件、想法和原因,逐步帮助患者脱离不合理认知和行为方式,建立健康的合理认知及生活方式;(3)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让家属积极配合,主动关心患者,配合做好支持性心理治疗。

行为干预方法(1)帮助患者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酒、饮食、睡眠习惯不科学行为;(2)运动训练:以康复师按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训练,以步行和体操为主的多项运动方法。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每周5次;(3)情绪调节放松训练:对患者开展培训工作,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参加唱歌、绘画、书法、手工、棋类等活动,同时让每个患者掌握通过呼吸放松的方法和技巧,放松训练每周2次。

1.4 观察指标

体质量、吸烟、血压、血糖尿、血脂、疾病知识知晓率、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抑郁症状及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使用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频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吸烟、社会心理因素、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与营养是公认的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认知、营养、运动、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保持健康行为,配合合理药物治疗,控制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好状态,延缓或逆转心血管疾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众多危险因素的控制有积极意义[3],本组研究发现,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干预前43%~45%的知晓率,生活方式不健康,60%缺乏体力活动,饮食不健康,因地域习惯部分患者喜食咸鱼腌菜等多盐腌制食品,超重与肥胖的比率高达40%,吸烟30%,遵从医嘱不良,部分患者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控制不理想,众多的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通过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使患者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冠心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服药依从性等健康相关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形成良好的健康理念,自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得到良好控制,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减少,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4]结果一致。吸烟是患者能自我控制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吸烟的危害,配合医院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的禁令及研究组员坚持不懈把戒烟指导融入日常临床工作中,观察组患者有一半人能戒烟成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体重控制不理想,可能与饮食、运动及1年干预时间短有关。

运动训练是行为干预的重要措施,运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免疫,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冠心病的病理发展。本组老年患者选择运动方式采用安全的步行和体操运动,活动强度适合老年人的体力,集体活动使患者舒缓压力,快乐平衡的情绪。本研究将抑郁症纳入观察项中,因多项研究表明[5],抑郁症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运动减少、饮食和生活方式不良、戒烟率低等不良行为习惯相关,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本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高,24%的患者有抑郁症状,对照组常规治疗可能使伴发抑郁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观察组经1年综合干预,抑郁患者得到有效心理治疗,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随着抑郁症状的改善,相关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

本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监测下的运动训练、危险行为纠正,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吸烟、运动、不良情绪有显著改善,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保持疾病的长期稳定,认知行为干预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与胡大一[1]的心血管病的预防的新目标、新思路、新策略是一致的,医护人员应坚持不懈把认知行为干预融入日常临床工作中,做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控,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注:同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注:同组干预前后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心血管病预防的新目标、新思路和新策略[J].上海医学,2010,33:(5):395-396.

[2]陈卉.生活方式干预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92-1894.

[3]李昱婷,郭青,李春花.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J].护理研究,2011,25(4):1038-1039.

[4]张冬梅,王建军.运疗法对冠心病病人的血浆IL-6及CRP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156-157.

行为危险因素 篇10

1.1 背景及意义

医院是病人高度聚集的场所, 是救死扶伤的场所, 随着各种诊疗技术的应用, 形成了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并存的护理工作环境, 医护人员的职业损伤与防护也成为当今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发展, 职业安全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美国在1984年的全国危险调查中发现, 医疗保健服务报告了291000件伤害和11000件的职业疾病, 在12种服务中职业危险发生率排名第四位[1]。美国护士协会2001年对护士的调查发现, 他们对护理职业健康和安全最关注的前10位问题是:工作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腰肌劳损、针刺伤 (锐器伤) 后传染病、感染结核、工作中受到攻击、乳酸过敏、夜班下班后回家遭遇车祸、接触化学物品、接触化疗药品[2]。护士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 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 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群体。另一方面, 由于目前我国普通中、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将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护理学及职业损伤防护等知识列入教学计划, 临床工作中职业性防护和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欠缺, 导致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贫乏,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这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是一种极大的潜在危险。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杜绝职业性损伤、提高健康维护意识是护理管理的当务之急。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 手术室护士工作繁重, 节奏紧张, 连续工作时间长, 没有规律。手术室作为一个集中对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 手术室护士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各种消毒液等, 在各种医疗操作设备的噪声、辐射环境中工作, 且易受到针刺和锐器的机械性损伤, 极易造成突发的或慢性的职业危险。目前, 许多护理职业危险因素仍未受到重视。国务院对“护士”这一特殊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护士在执业过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尚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危险目录中, 对由于护士工作原因导致的HBV、腰背伤等职业疾病与损伤也没有包括在我国法律定义的职业病的目录中。

本课题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保护行为为研究内容, 可使护士、护理教育者、医院管理者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护士职业危险保持敏感性, 从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护士工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引导护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 减少工作倦怠的发生,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促进身心健康。同时, 使得相关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对护士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视, 并可以为护士职业健康和安全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1.2 目标及目的

目标:通过研究, 为提高手术室护士应对职业危险, 提高自身防护能力提供依据。

目的:1) 掌握手术室护士面对的职业危险发生的主要因素;2) 了解手术室护士面对职业危险所采取的防护措施;3) 分析手术室护士防护措施相对职业危险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提高护士职业健康与安全提供依据。

1.3 关键词及定义

职业危险:职业危险的概念是在18世纪由职业医学之父Bemadio Ramazini提出的[3], 自其提出以来职业危险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流行病学中将职业危险称作职业暴露。关于职业暴露的定义最初主要是针对生物性/感染性危险因素引起的职业暴露:即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通过眼、皮肤、黏膜或非胃肠道意外地接触到血液或潜在感染物质的可能性。

职业危险因素:Rogers[4]将一般医院常见的职业危险分为生物/感染性危险 (biological/inflectional hazards) 、物理性危险 (physical hazards) 、化学性危险 (chemical hazards) 、人体工效学危险 (ergonomics hazards) 、心理社会危险 (psychosocial hazards)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 (ILO-CIS) 的国际职业危险数据库将护士职业危险分为:事故性危险 (accidental hazards) 、物理性危险 (physical hazards) 、化学性危险 (chemical hazards) 、生物性危险 (biological hazards) 、人体工效学, 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 (ergonomics, psycho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hazards) [5]。

防护行为:根据纽曼[6]健康系统模式, 护理人员是一个整体系统, 由于系统是开放的, 各个组成部分在复杂的组织结构中相互作用, 其基本组成可以概括为压力源 (即上述的危害因素) 和压力反应。而防护行为是机体为了保有、获得、维持系统稳定, 有意识的采取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护士职业危害的预防行为, 即针对特定的护理职业风险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减轻压力源造成的不良后果, 促进护理人员维持最佳的健康状态。

1.4 文献回顾

为了研究方便,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 具体如下:

1.4.1 手术室护士现状

职业安全近年来已成为医务人员, 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最新调查显示:护理始终成为容易发生职业相关人体工效学损伤十大行业之一;职业损伤更加剧了护理人力短缺的状况[7]。手术室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工作紧张繁忙, 心理压力大, 接触的化学、锐器、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 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护士往往在病人第一时刻到达医院时即投入对病人的抢救, 容易忽视对自己的保护, 或者护士自身对此认识不足, 管理层也缺乏对此类知识进行相关培训, 致使急诊护士完全暴露于危害因素下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

1991年美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局 (OSHA) 制定法规, 要求对暴露于经血传播性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保护, 各种防护措施被大量推荐[8]。在随后的十几年中, 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发达国家的护理及医学院校陆续将针刺伤等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普遍预防、标准预防的策略纳入课程设置中。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 是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不论是否有明显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接触。以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 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1.4.2 护士职业化学性危险

1) 化学消毒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固定剂, 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 重者中毒或致癌。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84消毒液、碘配等, 这些消毒剂可通过吸入、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 造成眼部灼伤、咳嗽、胸闷、过敏性皮炎等症状, 甚至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甲醛对人体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的刺激大, 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还有致敏、诱发及致癌作用[9]。过氧乙酸可引起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酸性眼结合膜损伤 (化学性角膜炎) 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10]。涂勤[4]调查了接触2%戊二醛的53名医护人员, 结果发现9名医护人员接触2%戊二醛后出现眼部不适或流泪, 6名出现咳嗽, 3名1-2天后出现皮疹, 1名护理人员在取用戊二醛时溶液溅入眼内, 引起角结膜损伤。

2) 化学药剂: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为接触化疗药物的医务人员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 并执行了相应的防护制度。但至今防护状况不容乐观。Stajich等报道, 乔治亚州仅55%肿瘤科护士受过有关抗癌药物注意事项方面的特殊教育和训练, 不到一半人员使用过推荐的防护物品[11]。在Krstev等对8所医院中186名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的调查中发现, 只有38%的护士使用垂直层流安全柜进行化疗药物的配制, 82%在操作过程中戴手套, 57%戴口罩, 少数医院建立中心配药室及制定操作指南和污物处理标准程序。在调查的医院中, 均没有实施对暴露环境的生物学监测[1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Martin等对肿瘤科263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与Krstev等调查研究相一致[13]。医院最好设置静脉配液中心 (PIVA) , 以使污染缩到最小范围, 有利于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使用操作柜配制化疗药物, 可以防止含有药物微粒的气雾对操作者的危害也保护维修人员在常规检查、更换附件时的安全[14]。

我国有调查发现, 目前仅有几家肿瘤医院建立了静脉配液中心 (PIVA) , 由专业护士配制化疗药物, 实施科学的集中式管理模式, 而绝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不科学的分散式管理, 并且防护措施不当, 分散式管理扩大了化疗药物的接触人群和空间, 从而增加了肿瘤化疗病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北京协和医院调查目前医院从事化疗药剂配置和执行化疗护理人员有九成以上穿的隔离衣不符合防护要求, 只有5%的医院有具有防护功能的配置化疗药物的装置。这些调查表明我们防护意识的薄弱, 相关部门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各种污染气体、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环境中, 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能力降低, 同时对人体神经行为也有影响, 长期吸入被乙醚、安氟醚等污染的空气可造成肝脏损害、免疫能力下降等[15]。电外科设备产生副产物-烟雾, 成份包括有害的化学成份、活性病毒、活性细胞、非活性颗粒、可诱导突变的有害物质。有害的化学成份可引起头疼、头晕、流泪、恶心、咳嗽、气管炎、哮喘及潜在的长期影响[16]。臭氧消毒, 对眼睛粘膜和肺组织都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能破坏肺表面的活性物质, 引起肺水肿和哮喘[17]。血压计水银外漏可形成汞蒸气, 汞蒸汽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可致慢性汞中毒, 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如易激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18]。

1.4.3 护士职业物理性危险

1) 锐器刺伤:锐器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国外约26.9%的手术室工作人员被锐器刺伤过[19]。在损伤物中, 以针刺伤为最多见, 占43%, 尤其是手术缝针的刺伤, 其次是刀割伤, 占30%、安瓿割伤和其他利器的损伤, 占27%[20]。手术室护生由于操作不熟练, 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 手术时心理紧张, 实习中发生锐器刺伤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彭凌等[21]通过对66例锐器刺伤案例的回顾性研究表明, 护生和低年资护士锐器刺伤的发生率较高, 占总数的将近2/3。手术过程中, 锐器刺伤多发生在传递器械, 尤其当传递或接取手术刀方法错误时极易误伤自己或他人;同时, 给手术缝针穿线、整理注射器、将针头套回针帽等操作时发生刺伤者也很常见。WHO在对于针刺伤的预防里特别强调, 不要把针帽套回被污染的针头, 更不要折弯。应尽快、准确地将用后的针筒连针头丢弃在专用特制标志鲜明的容器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传递手术刀、缝针时可放慢速度或者将刀、缝合针放在弯盘中传递, 避免刺伤。一旦被刺伤立即作如下处理:立即挤血加清水冲洗加碘伏消毒, 查患者检验报告单, 必要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并通知医院感染科备案。

2) 噪音:手术室长期使用心电监护仪、多功能输液设备、呼吸机等, 为持续噪声污染源;电话铃声、负压吸引声、呼叫机音、患者呻吟声、患儿啼哭声等, 为间断噪声污染源。噪声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二者常同时发生, 互为因果。噪声会导致人体应激反应, 从而出现各生理系统紊乱[22], 引起胃炎、胃溃疡、头痛、疲倦、激动、紧张等症状。

3) 辐射:紫外线常用于空气消毒, 是眼和肺最危险的刺激因素之一。紫外线易引起人头晕、恶心等症状, 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23]。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和皮肤具有刺激性。紫外线空气消毒过程中, 如果直视可造成眼炎、皮肤水肿、红斑、皮炎等。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 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精子生成障碍, 甚至诱发肿瘤。长期接触大强度微波可发生眼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浑浊, 使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减少, 还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损害[24]。

1.4.4 护士职业生物性危险

1) 血液性传染病:手术室存在的生物性危害有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 而病毒引起的感染最常见。护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可能携带有细菌、病毒的病理标本等的概率较大, 有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其中常见的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测, 每年因为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乙型肝炎而导致死亡的健康医疗工作人员约有200-300名, 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在有创操作中因经皮暴露造成血液感染[25]。护生由于操作不当或未戴手套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不按要求洗手, 均可能造成皮肤或黏膜的污染或经呼吸道经空气传播致感染。

2) 呼吸道传染病:卫生部2003年5月15日正式通报, 2003年春季暴发的SARS疫病, 医务人员感染率最高, 为18.38%, 其中护士占48.81%[26]。此外, 我国肺结核有上升的趋势, 因此使医护人员的暴露率增加。Driver CR等调查纽约医务人员结核患病率己经由1994年的2.6%上升至2002年的4.0%, 56%的在职医务人员结核菌素实验 (TST) 阳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科工作的护士 (包括实习护士、进修护士) 120名, 采取问卷调查, 年龄为20-45岁, 其中护师12名, 护士18名, 主管护师10名, 实习护士80名。

2.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根据相关文献, 结合手术室工作实际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职业危险和职业防护两方面, 均为选择题问卷请相关专家进行审阅及修改。

2.3 研究步骤

1) 调查前, 向被调查护士详细讲解调查目的及调查表的填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 收集填写好的调查表, 将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4 资料分析

整理分析资料, 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 采用百分比构成法对资料进行统计。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 回收120份, 回收率为100%。性别均为女性;年龄为20-45岁, 年龄集中在30岁以下, 占总人数的81.3%;职称及职务方面包括护师12名, 护士18名, 主管护师10名, 实习护士80名数量最多, 占67.8%;从事护理工作年龄 (简称护龄) , 其中≤5年89名、5~10年20名、≥10年11名。文化程度:本科101名, 大专12名, 中专7名。

3.2 职业危险情况调查结果 (见表1)

3.3 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调查结果 (见表2)

4 讨论

4.1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多, 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损害。

4.1.1 锐利器械伤害

表1可见锐器伤中主要致伤物是针占81.7%尤其是手术缝针和注射器针头的刺伤, 这与侯美凤等[27]调查结果中锐利器械伤害以针刺伤最多达到67%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针刺伤是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以往的研究证实一次性针刺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平均感染率为6%~30%, 且只需0.004m L携带HBV的血液就足以使伤者感染HBV。我国是乙型病毒型肝炎高发地区之一,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一般为3%。目前, 有1.3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本次调查发现锐器损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的还不及50%。因此, 应规范护理工作行为,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如合理放置锐器位置, 正确传递锐器, 锐器伤后的正确处理流程, 禁止污染针头回套针帽内, 必须回套时尽可能单手操作。对手术室护士要加强操作技能训练, 使其熟练掌握手术室专科操作技能。

4.1.2 标准防护行为能力较低

本次调查显示, 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知识掌握不够, 仅有12.5%的护士能基本掌握, 有14.2%的护士不了解。这与许会兰等[28]调查的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知识掌握30.7%是差不多的。标准预防, 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结合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主要内容。有调查显示对标准预防有正确认知的护士, 职业防护意识强。这说明, 强化护士标准预防知识, 是改善护士防护行为的有效手段。本次调查显示, 81%的护士要求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因此, 医院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 明确实施标准预防的意义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规定做好各项防护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保护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

4.1.3 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值得注意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护士工作节奏快, 抢救任务重, 连续工作时间长, 注意力高度集中, 巨大的工作压力, 手术间特殊的气味, 封闭的工作环境, 易造成护士心身紧张性反应, 导致心情压抑、焦虑、疲劳感及情绪低落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危害护士的健康。根据本次调查显示, 有75%的护士在工作压力的影响下心情不畅, 进而影响工作效率。有研究表明, 护士心理健康低于正常人, 30~39岁年龄段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且焦虑与护龄有关, 护龄越长, 焦虑的比例越高。因此, 明确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 处理好诸如此类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护士身心影响, 对于维持手术的正常进行, 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提高护理质量, 具有积极的协调和维持作用。

5 结论

通过对120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行为的调查, 了解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 做好日常防护, 更好的保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健康, 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职业危害认知教育, 强化职业风险意识。医院管理者必须注重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在职培训, 强调职业危害对护士自身健康的影响, 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护士的防护知识的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医院, 科室应采取系统的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的教育, 并将防护知识考核常规化, 促使护理人员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

2)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加强自身防护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对有传染倾向患者, 做好标准预防。手术过程, 中要集中精力, 注意正确的工作姿势。传递器械时要稳, 准, 术中传递注射器应套上针套, 针头用后及时处理。回套针冒后放于锐器盒, 集中毁形处理, 使用由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时, 如能嗅出环氧乙烷味, 必须将吸附的环氧乙烷驱散后才能使用戊二醛使用时容器加盖, 接触时带手套, 防护镜, 防止溅入皮肤和眼内。手术室内应配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减少有害气体的接触。

3)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多数护士为女性, 面对工作和家庭承受着怀孕、分娩、月经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还要面临知识更新的挑战, 这些因素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和心理压力。建议各级管理部门依照法规制定相应职业防护措施,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 鼓励护士参加各种社交、文体活动, 丰富业余生活, 关心、理解和尊重护士, 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 使其安心工作, 减轻心理负担, 营造美好和谐的人文环境。

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危险因素以及所采取的防护行为, 分析其相关性, 为提高手术室护士防护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院12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 了解其对职业危险因素, 职业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本最调查中通过职业危险因素调查发现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众多, 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对防护行为的调查显示防护行为仍不够专业。结论:了解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 做好日常防护, 更好的保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健康, 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的发生。

不可忽视的中风危险因素 篇11

(1)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首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中风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脑卒中相对危险增加46%。因此,患高血压者如不进行正规治疗都容易发生脑中风。

(2)心脏病:冠心病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者高5倍。其中心房颤动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缺血性中风约有20%来源于心脏的栓子导致脑栓塞。

(3)糖尿病:糖尿病是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脑中风的病情较重和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病情控制程度有关。

(4)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是脑中风的主要原因,均由高血脂造成。服用他汀类药物预防性治疗,可使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减少19%~31%。

(5)吸烟饮酒:吸烟能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等。饮酒会促使动脉硬化和神经系统变性发生。

(6)颈动脉狭窄:65岁以上者,颈动脉狭窄达50%以上,其中男性中风为7%~10%,女性为5%~7%。

(7)高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升高可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血管舒缩,导致内皮细胞抗凝血功能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

(8)小中风发作:小中风又称短暂脑缺血发作,其特点是每次发作仅数分钟到数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小中风是中风的先兆,据统计约1/3的小中风,5年内会发生大中风(脑梗死)。

行为危险因素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医学研究以2015年1~12月本市209个县的27万成年人口作为观察对象,抽取3次样本,共6000人,且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对HB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认知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1.2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法对患者的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进行检测。

1.3诊断标准HBV血清学指标:抗-HBc检测阳性为暴露;HBs Ag检测阳性为感染;抗-HBc、抗-HBs和HBs Ag检测均为阴性为易感。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人人群发生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学历、乙肝家族史、乙肝知晓(母婴传播)及乙肝知晓(疫苗可预防)(P<0.05),性别、乙肝知晓(性接触)、乙肝知晓(血源)对其影响不大(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16岁以上成人是HBV感染的高发人群,且近年来我国成人人群抗-HBc和HBs Ag流行率均未见明显改变,由此可见,成人人群HBV感染和暴露情况未见改善,HBV感染发生率仍然相对较高,且多数患者HBV感染发生在15岁之前[1]。随着近年来我国成人人群抗-HBc阳性率的逐步降低以及抗-HBs阳性率的逐步提高,成人人群HBV感染发生率也日渐降低[2]。随着16~59岁人群抗-HBs阳性率的上升,大范围乙肝疫苗接种已经逐渐成为必要,从而实现人群保护性抗体水平的提升[3]。然而,成人人群HBV易感情况研究结果证实,16~59岁成人人群HBV血清学指标阴性率仅为易感者的37%左右,且不同年龄段人群HBV感染率对比差距较大,由此可见,仍然有部分人群没有受到乙肝疫苗的保护,仍然暴露于HBV感染的风险之中[4]。16~59岁不同年龄段成人人群之间易感率对比较为接近,可见,不同年龄段成人人群HBV感染比例均相对较高,HBV感染风险性较高,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社会活动较为频繁,更加容易接触到相关危险因素,且介入性治疗、不洁针具操作、纹身、静脉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HBV感染危险行为较多,所以,有必要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随着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我国的大力推广,儿童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对于HBV感染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发挥,HBV感染率和暴露水平均显著降低,但是,国家卫生部门仍然没有出台针对成人人群的接种制度和策略,仍然实行自费接种、自愿接种的制度[5]。

综上所述,对成人人群HBV感染发生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制定和实施系统的乙肝疫苗接种制度,有助于我国成人人群HBV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人群发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认知行为情况。方法 以本市209个县的27万成年人作为观察对象,抽取3次样本,共6000人,且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对乙肝病毒(HB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认知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人人群发生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学历、乙肝家族史、乙肝知晓(母婴传播)及乙肝知晓(疫苗可预防)(P<0.05),性别、乙肝知晓(性接触)、乙肝知晓(血源)对其影响不大(P>0.05)。结论 成人人群HBV感染的发生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需针对其影响因素的不同,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成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认知行为

参考文献

[1]韩悦,张欣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固有免疫反应.肝脏,2012,17(1):44-45.

[2]陈伟,张祥文,徐双双,等.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医学临床研究,2013,30(1):183-184.

[3]林斌,汪峰,曾克芬,等.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86-587.

[4]周俊,田兴国,季光辉,等.贵州省玉屏、镇远、岑巩县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3):520-521.

上一篇:含油废水处理下一篇:自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