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影响(精选12篇)
危险影响 篇1
胎儿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 000 g者称为巨大儿 (feta macrosmia) 。巨大儿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严重威胁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已知有多个因素与婴儿出生体重相关, 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如妊娠年龄, 吸烟, 高血糖, 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 妊娠期间体重增长等都可以影响婴儿出生体重[1]。巨大儿分娩时刻导致肩难产, 骨折, 剖腹产, 产后出血, 和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并且, 巨大儿将来患肥胖,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增加[2]。该研究通过对2011年1—12月门诊产前检查孕妇的随访, 并追踪其妊娠结局, 旨在探讨影响巨大儿出生的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在该院产科建立产前检查档案并按时随诊的初产孕妇。
纳入标准: (1) 16~24周孕妇; (2) 在我院建立完整产前检查档案排除标准: (1) 多胎妊娠; (2) 人工辅助受孕者; (3) 孕前已确诊糖尿病者; (4) 有严重内外科合并症; (5) 胎儿畸形者; (6) 经产妇; (7) 糖尿病家族史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于首次就诊产检时建立产前检查档案, 填写完成统一的基本情况登记表,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宫高、腹围, 进行产科B超检查, 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生化、血常规检查;于孕16~24周作糖耐量试验 (OGTT) , 抽取空腹血糖后口服75 g葡萄糖, 分别于1 h, 2 h后测定静脉血糖, 根据ADA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超过5.3 mg/dL, 或餐后1 h超过10 mg/dL, 餐后2 h超过8.6 mg/dL, 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为GDM。所有孕妇均跟踪随访至分娩, 记录分娩孕周、孕期增长体重、孕前BMI、分娩期及产后产妇及新生儿情况。随访孕妇中共有59例未能追踪妊娠结局, 共纳入孕妇534例, 平均年龄 (26.9±1.7) 岁。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表示, 独立样本用t检验。
2 结果
2.1 GDM的发病率及婴儿出生体重
共纳入孕妇534例, 其平均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分别为 (26.9±1.7) 岁、 (1.58±0.1) m、 (53.4±4.6) kg、 (22.8±2.4) kg/m2、 (12.5±0.3) kg、 (38.7±2.4) 周、 (3.42±0.3) kg。23位新生儿被诊断为巨大儿, 发病率为4.3%, 平均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分别为 (29.2±2.5) 岁、 (1.59±0.2) m、 (56.9±8.1) kg、 (24.5±2.3) kg/m2、 (14.9±0.7) kg、 (39.2±1.7) 周, (4.12±0.5) kg。GDM组孕妇的年龄, 孕前体重、孕前BMI, 孕期增长体重及新生儿体重均显著性大于正常组 (P<0.05) , 两组间的孕周无显著性差别 (P>0.05) 。见表1。
注:#使用Chi-Square Test。
2.2 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发现, 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前增长体重、GDM均为GDM的危险因素, 其OR值分别为1.12 (1.03, 1.21) 、1.08 (1.01, 1.21) 、1.13 (1.03, 1.31) 、4.96 (2.11, 10.71) 、2.10 (1.055.01) 。在控制了年龄、孕期BMI、孕期增长体重 (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 的多因素分析表明, 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前增长体重、GDM均为GDM的独立相关因素, OR分别为1.11 (1.02, 1.19) 、1.09 (1.02, 1.22) 、1.13 (1.04, 1.30) 、4.92 (1.73, 10.26) 、2.20 (1.06, 5.24) 。见表2。
注:*将单因素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各地报道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较大, 提示巨大儿的发生可能与地域, 种族有关。并且, 巨大儿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据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瑞典的巨大儿发生率为17%, 而到了90年代, 发生率增加到了20%[3]。在加拿大的某些地区甚至达到了34.3%。但在日本, 巨大儿的发病率仅仅为1.29%, 这可能与日本的营养立法规定加强孕期营养教育有关。国内资料显示, 巨大儿的发病率约为7%, 本研究的发病率为4.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可能与南方人身材及饮食习惯有关。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指出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巨大儿分娩史、孕前体重、多产、男婴、孕期过长、种族、孕妇的出生体重、孕妇身高、年龄17岁以下及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许多的报道亦证实, 孕母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及BMI、孕期增重、孕次、吸烟、饮酒、男婴、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等均会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而GDM是发生巨大儿的常见原因。GDM导致巨大儿的发生机制可用Pedersen假说解释:GDM孕妇由于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而引起高血糖, 通过胎盘使胎儿血糖升高, 而胎儿血糖升高刺激胎儿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而高胰岛素血症可加速胎儿的生长[4]。根据Pedersen假说, 如果能够对GDM孕妇的血糖进行有效的干预, 便可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病率, 而许多研究也证明了控制血糖的必要性[5,6], 但即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 GDM孕妇仍然有分娩巨大儿的倾向。GloriaBottini等检查了230位GDM孕妇及她们的新生儿后发现了两个特别的基因, 葡萄糖磷酸变位酶位点1 (phosphoglucomutase locus 1, PGM-1) 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 , 可能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7]。而Lindsay等的研究也发现IGF-1和IGF-1结合蛋白与GDM孕妇的新生儿体重有关[8]。该研究发现年龄、孕前体重、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和GDM均是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对局的人的产前诊断暂无统一的标准。孕末期的宫高腹围之和>140 cm者可提供巨大儿诊断的依据, 但是其受先露高低, 羊水多少, 腹壁厚薄等因素的影响, 误差较大。而临床及超声的胎儿估重亦不准确, 从而导致巨大儿的预测困难。因此, 为了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提倡孕前的优生优育检查, 孕期的合理营养, 保持合理体重增长, 以及对GDM孕妇科学的血糖控制, 有效的降低母婴并发症。
参考文献
[1]Suzanne W, Fetal Macrosomia.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 2007, 72.
[2]Ong KK, Early determinants of obesity.
[3]Meeuwisse, G.and Olausson P.Increased birth weights in the Nordic countries.A growing proportion of neonates weigh more than four kilos[J].Lakartidningen, 1998.95 (48) :5488.
[4]Moore T.Fetal growth in diabetic pregnancy[J].Clinical Obstetrics&Gynecology, 1997, 40 (4) :771.
[5]Leipold H, Worda C, Cristian J, et al., Large-for-gestational-age new-borns in women with insulin-treated gestational diabetes under strict metabolic control[J].Wiener Klinische Wochenschrift, 2005, 117 (15-16) :521-525.
[6]Gonzalez-Quintero V H, Istwan NB, Debbie J, et al.The impact of glycemic control on neonatal outcome in singleton pregnancies complicated by gestational diabetes[J].Diabetes Care, 2007, 30 (3) :467-470.
[7]Gloria-Bottini F, Lucarini N, Amante A, et al, Both maternal and foetal genetic factors contribute to macrosomia of diabetic pregnancy[J].Human heredity, 1994, 44 (1) :24-30.
[8]Lindsay RS, Westgate JA, Beattie J, et al.Inverse changes in fet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 -1and IGF binding protein-1 in association with higher birth weight in maternal diabetes[J].Clinical Endocrinology, 2007, 66 (3) :322-328.
[9]Boulet SL, Alexander GR, Salihu HM, et al.Macrosomic births in the United States:determinants, outcomes, and proposed grades of risk[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3, 188 (5) :1372-1378.
危险影响 篇2
关于印发《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的通知
环发〔2004〕58号(2004年4月15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为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二○○四年四月十五日
附件: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
目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编制依据
术语
基本原则
厂(场)址选择
6工程分析7 环境现状调查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9 水环境影响评价
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1 污染防治措施12 环境风险评价13 环境监测与管理
14公众参与15 结论与建议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防止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明确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原则。
1.2适用范围
1.2.1本原则适用于使用焚烧技术和安全填埋技术处置危险废物设施(包括一般建设项目中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2.2本原则适用于使用焚烧技术和其他方法处置医疗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 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和文件所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原则引用构成本原则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年)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
《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4]15号)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4]15号)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2003]188号)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1996)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5086.1-2-1996)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19218-2003)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3 术语
3.1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医疗废物
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3.3填埋场
处理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措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3.4焚烧炉
焚化燃烧危险废物使之分解并无害化的主体装置。
3.5相容性
某种危险废物同其他危险废物或贮存、处置设施中其他物质接触时不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贮存、处置设施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4 基本原则
4.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
4.2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4.3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分建设期、营运期及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进行,应包括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处置等工艺全过程。
4.4根据处置设施的特点,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并确定评价重点。环境要素应按三级或三级以上等级进行评价。
4.5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根据处理方法和环境敏感程度合理确定,要包括事故状态下可能影响的范围。
4.6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包括风险评价的有关内容。
4.7本原则所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均不包括放射性废物。5 厂(场)址选择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选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的有关规定。其厂(场)址选择前应进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候、应急救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厂址的各种因素可分成A、B、C三类。A类为必须满足,B类为场址比选优劣的重要条件,C类为参考条件。(见表1)表1 处置设施选址的因素环境 条件 因素划分社会环境 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 A
减少因缺乏联系而使公众产生过度担忧,得到公众支持
确保城市市区和规划区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
确保与重要目标(包括重要的军事设施、大型水利电力设施、交通通讯主要干线、核电站、飞机场、重要桥梁、易燃易爆危险设施等)的安全距离
社会安定、治安良好地区,避开人口密集区、宗教圣地等敏感区。危险废物焚烧厂厂界距居民区应大于1000米,危险废物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自然环境 不属于河流溯源地、饮用水源保护区 A
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旅游度假区
不属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文物保护区
不属于重要资源丰富区场地环境 避开现有和规划中的地下设施 A
地形开阔,避免大规模平整土地、砍伐森林、占用基本保护农田 B
减少设施用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公用设施或居民的大规模拆迁 B
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水、电、交通、通讯、医疗等)C 3
可以常年获得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供应 A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运输风险 B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避免自然灾害多发区和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区(废弃矿区、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泥石流多发区、活动断层、其他危及设施安全的地质不稳定区),设施选址应在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 A
地震裂度在VII度以下 B
最高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以下3.0米 B
土壤不具有强烈腐蚀性 B气候 有明显的主导风向,静风频率低 B
暴雨、暴雪、雷暴、尘暴、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几率小
冬季冻土层厚度低应急救援 有实施应急救援的水、电、通讯、交通、医疗条件 A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有比选厂(场)址。如通过评价对拟选厂(场)址给出否定结论,则应另选厂(场)址,并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6工程分析
6.1基本要求
6.1.1按国家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的相关标准、规定,分析项目采用工艺、设施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
6.1.2对项目的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处置、综合利用进行全过程分析,分阶段给出工艺路线和环境保护措施。
6.1.3工程分析应包括建设期、营运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凡可定量描述的内容,须通过类比分析,给出定量结果。
6.1.4凡列入《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国函[2003]128号)规划项目表中的新建处置设施项目,应具体调查项目的服务范围和待处置量,改扩建项目应调查待处置量、现有设施处理方法、处理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等。
6.2项目概况
6.2.1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6.2.2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厂区平面布置(附图)、区域地理位置图。
6.2.3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配套项目和环保工程,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职工人数,总投资。
6.2.4主要工艺
6.3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6.3.1执行HJ/T2.1中7的规定,进行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统计污染物排放量。
6.3.2危险废物特性分析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物理性质(组成、容重、尺寸等)
(2)元素分析和有害物质含量
(3)特性鉴别(腐蚀性、浸出毒性、危险毒性、易燃易爆性)
(4)反应性和相容性
进行工程分析时,还应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污染流程,包括工艺流程、排污点分布、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速率。
6.3.3医疗废物特性分析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物理性质(容重、尺寸等)
(2)元素分析和有害物质含量
(3)分类(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
进行工程分析时,还应统计卫生学指标要求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浓度等。
6.4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4.1建设期
对建设期产生的噪声、扬尘、弃石、弃土、植被破坏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措施。
6.4.2营运期
分析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
6.4.3服务期满后
给出处置设施服务期满后防止污染和恢复生态的方案。
6.5污染物排放统计
根据所采用的处置工艺,选择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污染物统计:
6.5.1废气污染源统计应包括排气筒位置、高度、出口内径、排气温度、排气速率和污染物浓度、速率、排放方式。
焚烧烟气污染物统计包括:烟尘、SO2、NOx、CO、HCl、HF、汞、镉、砷、镍、铅、铬、锡、锑、铜、锰及其化合物,二恶英类及恶臭物质等。
6.5.2废水污染源应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设备及地面冲洗水、填埋场和临时贮存场所内渗滤液及排水、循环冷却排污水等分别统计水质、水量和去向。分析减少废水排放量及提高水重复利用率的可能性。
废水污染物统计包括:pH、CODcr、BOD、NH3-N、总余氯、总磷、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重金属、苯系物、粪大肠菌群数等。
6.5.3固体废物统计应包括焚烧残渣、飞灰、经尾气净化装置产生的固态物质和污水处理站污泥等的产生量和主要有害成份。
6.5.4设备噪声声级、分布和采取的防治措施。
6.5.5编制污染物产生量、环保设施去除量和排放量汇总表。
6.6清洁生产
6.6.1危险废物处置
(1)处置工艺:运输工具和包装,贮存方式,预处理设施,处理流程合理配置,焚烧炉的燃烧温度、停留时间、急冷设计、除尘器选择、余热回收,安全填埋场的防渗、渗滤液处置,防洪。
(2)安全和环保:相容性、在线监测系统、异常事件报警系统和人员培训。
(3)处理单位危险废物的能耗、水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4)可利用物质综合利用率、余热回收率和减量化程度。
6.6.2医疗废物处置
(1)处置工艺:运输工具,产生/处置时间周期,灭菌效果,焚烧温度、停留时间、燃烧 5 效率、热灼减率,烟气净化效率。
(2)安全和环保:感染性废物包装、运输、转移的安全性,焚烧废气净化设施的处理效果(含卫生指标),飞灰和残渣处置,人员培训。
(3)处理单位医疗废物的能耗、水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6.6.3燃料选择及成份7 环境现状调查
7.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7.1.1自然环境调查主要包括处置设施选址区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和土壤等。
7.1.2地理、地貌调查主要包括处置设施选址区的行政属地,经纬度坐标,与周边重要河流、湖泊、城镇、山脉等的关系,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地貌类型与特点等,并给出处置设施选址的地形图。
7.1.3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处置设施选址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质稳定性、区域内断层构造与分布、覆盖层厚度及地质灾害性问题,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隐伏塌陷区等,有无矿业采空区、石灰岩溶洞等特殊地质问题。
7.1.4气象调查主要包括处置设施选址区所处气候带,年平均风速、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年蒸发量、最大一次降雨量,主要气象性自然灾害以及与大气影响和风险影响有关的地域性特殊气象问题。
7.1.5水文调查主要包括地面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河流最大洪流量,选址区的雨水径流特征、百年一遇洪水高程、最大洪峰流量。调查区域地下水埋深、单位涌水量、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连系、地下潜水情况及地下水层分布,隔水层情况等,调查区域水资源赋存及利用情况,并给出水系图和地下水及地层分布柱状图。
7.1.6土壤调查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成土母质及土壤质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渗透系数。有土壤污染问题存在时,还应调查主要污染因子以及土壤的污染水平。
7.2社会环境调查
7.2.1调查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服务范围内的城镇分布,人口,收入水平,产业结构,重要企业(或医疗机构)的数量、分布、规模以及危险废物收集、贮运有关的交通、通讯情况,环保规划基本概况。
7.2.2调查处置设施5km内的村镇分布、人口、土地利用规划、产业结构、路网布局、通讯设施、环保设施、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流行性疾病和地方病情况。
7.2.3分析项目建设与地方规划的协调性,对人口拆迁、土地利用和社会活动的影响。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1.1布点原则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中5的规定,监测点数量不应少于4个。拟选厂(场)址的主导风向上、下风向应有测点。改扩建项目设置无组织排放监测点。
8.1.2监测制度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中5的规定。做一期监测,监测5天。特征污染物监测每天不能少于4次。同时应收集监测期间地面风向、风速资料,并充分 6 利用近三年已有的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8.1.3监测项目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结果确定。
8.1.4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要点
列表给出各个测点主要污染物1小时、日平均浓度波动范围;特征污染物根据所执行的评价标准要求统计波动范围。
8.1.5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现状评价。
8.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中7的规定,并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和厂(场)界污染物浓度。
8.2.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中8的规定,并制定大气环境保护对策。9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接纳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地表水体和项目所在地域的地下水质。
9.1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9.1.1监测时间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6的有关规定。
9.1.2监测项目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结果确定。
9.1.3现状评价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6的规定。
9.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2.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7的规定。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废水排入的湖泊、封闭海湾和三类水体河流应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其它水体及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废水排入的水体可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9.2.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8的规定。
9.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
9.3.1调查范围按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及评价区地貌、地质结构、水及地质条件确定。在厂(场)址范围设置地下水监测点。
9.3.2监测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
9.3.3地下水质现状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6的规定。
9.3.4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有害污染物下渗对地下水影响的可能性分析,并提出地下水保护措施。
10生态影响评价
10.1基本要求
10.1.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项目建设的全部时空范围,并应能够说明厂(场)址区 7 生态系统的整体特点和主要的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情况。
10.1.2依据环境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并确定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价的内容。
10.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2.1陆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植被、土地利用现状、重要生物、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敏感保护目标。
10.2.2植被调查应包括植被类型、分布、面积、盖度、生产力,物种基本组成、优势物种、物种优势度或重要值等。
10.2.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区分森林、草地、湿地、农田、河湖水域、村镇、道路等类型,并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10.2.4项目影响区域有重要生物时,应进行重要生物调查。重要生物调查内容包括物种名称、科学分类、保护级别或其重要特性、分布、食性与生态习性、栖息地特征及生存资源情况、历史变迁、所受主要威胁及种群动态等。调查宜采用现场踏勘、典型调查与资料收集、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0.2.5直接与处置设施厂(场)址选择有关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石漠化、土地盐碱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应进行重点调查和说明。
10.2.6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重要生物及其生境、湿地等敏感保护目标调查应包括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别、规划保护范围和需要的保护范围。
10.2.7当处置设施建设可能影响河流、湖泊或海域生态环境时,应进行水生生物或海洋生物调查。主要应调查底栖生物和鱼类资源。调查内容包括生物种类和生物量、历史变迁和种群动态等。
10.2.8处置设施拟选厂(场)址的景观美学调查应说明是否属于景观敏感点、厂(场)址周围景观敏感点分布、厂(场)址区的景观美学特点以及对景观影响的耐受程度。
10.2.9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主要应说明处置影响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基本组成结构、基本状态、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处置设施建设时应注意保护的主要敏感目标。
10.3生态影响评价
10.3.1生态影响评价按建设期、营运期及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期进行。
10.3.2建设期的生态评价主要应说明处置设施及配套项目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类型、面积,受影响的植被类型、面积及所造成的生物资源或农业资源损失,有无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受影响及其受影响的程度,有无其他影响。提出预防、减缓措施和植被、土地、景观的恢复措施。
10.3.3营运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应分析可能进入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及主要受体,提出减轻影响的措施。事故泄漏应分析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
10.3.4服务期满后应对填埋场封场、植被恢复层和植被建设,提出适合当地生态特点的建议,并提出封场后30年内的生态监测方案,明确监测项目与监测对象、监测点位、时间、频次,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监测保障措施等。11 污染防治措施
11.1基本原则
11.1.1考虑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全过程。
11.1.2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1.1.3符合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满足环境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保障人群健康的要求。
11.2废气污染控制措施
11.2.1外排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恶臭等污染物的除尘净化设施的有效性分析。进行排气筒高度论证时,评价结论中排气筒高度大于工程设计,则排气筒高度按评价结论确定;反之,则按工程设计确定。
11.2.2焚烧处置装置控制二恶英措施以及焚烧烟气中氮氧化物、尘汞等达标排放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11.2.3易挥发物料、中间产品等的加工、储存过程中应进行逸出物质统计和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1.2.4剧毒、恶臭物质密闭储存措施分析。
11.3废水污染控制措施
11.3.1根据给排水平衡计算分析减小废水排放量的措施和效果。
11.3.2排水系统划分,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
11.3.3废水处理方案、分级控制水质指标、废水处理流程的论证、运行达标可靠性分析。
11.3.4废水管道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防渗漏分析。
11.3.5废水排放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11.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
分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产生的固体废物(残渣、飞灰、经尾气净化装置产生的固态物质和污水处理站污泥等)安全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11.5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1.4.1要求厂(场)界噪声达标。
11.4.2必须针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不同的处理工程特点,提出噪声的防治对策,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11.6填埋场污染控制措施
11.5.1填埋场选址和防止二次污染措施的完整性分析。
11.5.2安全填埋场扬尘治理措施和挥发性气体的处置分析。
11.5.3渗滤液收集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11.5.4暴雨时期排水去向和污染物处理措施。
11.7列出气、水、固体废物、声及填埋场污染控制措施的分项明细汇总表,包括详细内容、投资和计划完成时间。12 环境风险评价
12.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达到可接受水平、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最小。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址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2.2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及分析,同类项目事故统计,风险标准体系,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项,后果计算及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及减缓风险措施,应急预案等。
12.3风险识别
12.3.1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风险识别和处置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体处置装置、预处理装置、贮运设施、公用工程设施及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噪声控制设施等;
物质风险识别范围:所处置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燃料、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处置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质放散或泄漏三种类型。
12.3.2物质危险性识别
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对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风险评价因子。
12.3.3处置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按其所涉及物质和工艺参数(压力、温度等)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12.4源项分析
12.4.1分析内容
确定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危险物质的泄漏量。
12.4.2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类比法,加权法和因素图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概率法和指数法。
12.4.3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方法
事件树、事故树分析法或类比法。
12.4.4危险物质的泄漏量
(1)确定泄漏时间,估算泄漏速率。
(2)泄漏量计算包括液体泄漏速率、气体泄漏速率、两相流泄漏、泄漏液体蒸发量计算。
12.5环境风险影响预测
12.5.1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采用多烟团模式、分段烟羽模式、重气体扩散模式等计算。
12.5.2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中的扩散
有毒物质在湖泊、封闭海湾和河流中的预测,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中推荐的地表水扩散数学模式。
12.6风险计算和评价
12.6.1风险值
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和风险事故的危害程度。定义为:
12.6.2风险评价
(1)环境空气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并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
(2)水环境风险评价。计算污染物浓度分布、包络面积及质点轨迹漂移等指标,用水生生态损害阈与计算结果作比较分析。
(3)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用损害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分析,给出损害范围和损害值。
12.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事故防范措施主要从管理制度、设计规范、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监督检查、岗位培训和演习、警示标志、记录备案等方面提出要求。
事故应急预案应从事故预想,组织程序,报告制度,通讯联络方式,应急措施及装备,区域应急援助网络与信息发布,环境恢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
12.8环境风险评价结论及建议
列出主要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包括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最大可信事故及其危害,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并提出针对性建议。13 环境监测与管理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结合建设项目具体情况与周围环境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各不同阶段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管理措施与监测计划。
13.1环境管理
13.1.1机构设置
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配备环境保护负责人、专(兼)职人员,实行责任制。
13.1.2制度建设
风险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车辆设备保养维修等规章制度);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制度;
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HSE);
处置厂(场)的管理人员应参加环保管理部门的岗位培训,合格后上岗;
档案管理制度。
13.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置设施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13.2环境监测
13.2.1建立分析试验室,配置分析仪器。
13.2.2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监测执行《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中10的监测要求。
13.2.3危险废物焚烧场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6的规定。
13.2.4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8的规定。
13.2.5建立污染源和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13.3风险事故应急
13.3.1制定风险应急预案。
13.3.2建立异常事件的预警系统。
13.3.3设立告知制度,组织人员疏散。
13.3.4提出消除事故影响的措施。
13.3.5建立事故环境影响消除的审核制度。
14公众参与
14.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充分重视公众参与。应向被调查人介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条件、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
14.2公众参与调查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信息发布、调查会、听证会及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等。
14.3公众参与的主要调查对象应是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注意公众调查的代表性,调查人数在80~100人,调查表回收率一般不低于80%。
14.4在项目建设范围内,如有搬迁居民,还应调查搬迁居民对重新安置的意见与要求。
14.5对建设性意见应予以采纳,并反馈到工程建设中,同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加以说明。对不同意见,应作必要的解释。结论与建议
危险影响 篇3
【关键词】 港航管理;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仓储
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危化条例》)。与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原《危化条例》)相比,《危化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界定、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应急救援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危化条例》对港航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行政执法方式、相对人所需承担的违法责任等均作较大的调整。
1 港航行政管理职能的变化
《危化条例》对港航行政管理机关的职权范围、职权行使方式、法律责任作出调整。
1.1 港航行政管理职权的转变
1.1.1 增加港航行政管理职权
《危化条例》扩大港航行政管理机构职责的范围,赋予港航行政管理机构更大的行政自主权。增加的行政职权具体有以下7个方面:
(1)扩大职权范围,将储罐、管道等码头设施纳入港航行政管理范围。《危化条例》第3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原《危化条例》将危险化学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危险化学品,另一部分是剧毒化学品和没有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危化条例》则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危险化学品目录以及调整机制,扩大港航机构的管理范围。《危化条例》第12条和第33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这就将储罐、管道等码头设施纳入港航监督管理体制。
(2)增加查封、扣押权。《危化条例》第7条采取列举的方式,明确职能部门对发现有违法情形的危险化学品可以采取的5种监督措施,其中包括新增的查封、扣押权。行政机关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查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扣押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原材料、设备、运输工具。
(3)增加查阅、复制权。原《危化条例》第6条规定,“依照本条例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取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向危险化学品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原《危化条例》没有对资料的调取手段作出明确说明。《危化条例》第7条第1项规定,行政执法人员可以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此项规定成为港航管理机关执法人员查阅、复制、依法提取相关证据的法律依据。
(4)增加安全条件审查权。《危化条例》第12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原《危化条例》没有对港口部门的安全审查条件作出说明。
(5)增加仓储许可权。《危化条例》第33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这实际上增加了对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环节的管理要求,强化了行政许可环节的安全审查管理。
(6)增加运输许可权。《危化条例》第43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这一规定将过去由政府统一实施的运输许可权下放至各个职能部门,在扩大职能范围的同时,明确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督责任。
(7)增加查验权。《危化条例》第6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交寄危险化学品或者在邮件、快件内夹带危险化学品,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物品交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得收寄危险化学品。对涉嫌违反该条规定的,有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依法开拆查验。
1.1.2 废止两项行政管理职权
(1)废弃危险化学品不再受《危化条例》的调整。《危化条例》第2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该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而在原《危化条例》中则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该条例的规定。
(2)不再对企业法人进行安全资格认定。《危化条例》第6条规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的资格认定。《危化条例》明确规定对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等6类人员采取资格认定;而原《危化条例》则将公路、水路运输单位的资格认定也纳入其中。
1.2 港航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1)明确坚持预防优先的行政管理模式。原《危化条例》并没有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行政方针作出统一说明。《危化条例》第4条则首次提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将预防为主的行政理念贯穿于整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之中。
(2)适当放宽内河通行限制。原《危化条例》第40条规定,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危化条例》第54条规定,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允许内河以外的其他封闭水域适当通行危险化学品。
(3)内河运输施行分类管理。《危化条例》第55条规定,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对通过内河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实行分类管理,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式、包装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分别作出规定并监督实施。港航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交通运输部下属机构,在行政方式上应当与上级机关保持一致,从而确保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及内河运输的安全。
(4)建立健全备案管理制度。要求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安全评价以及储存过程中必须将相关危险化学品的详细情况向港航行政管理机关进行备案。《危化条例》第60条规定,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将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危险特性、包装以及进出港时间等事项,事先报告海事管理机关。海事管理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在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知报告人,同时通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定船舶、定航线、定货种的船舶可以定期报告。第22条规定,在港区内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25条规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1.3 法律责任的转变
原《危化条例》对法律责任的规定较为简单,仅在第65条、第66条规定交通部门拥有针对违法行为的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这两种行政处罚权。《危化条例》对相对人违法情况进行细分,对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权进行较大程度的补充。
(1)扩大处罚权限。《危化条例》涉及港航管理法律责任的条文共计有10条,内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事故应急等方面。原《危化条例》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从运输安全角度着眼,《危化条例》则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等多个环节,因此对行政管理机构处罚权限的规定与修订前相比不完全一致,处罚权限范围有所扩大。
(2)提高罚款数额。原《危化条例》规定的违法处罚数额,最低为2万元,最高为20万元,部分情形可处违法所得的5倍。《危化条例》对违法情形大致作两类区分:违法行为轻微且影响较小的,可处最低1万元、最高5万元的罚款;违法行为严重且影响较大的,可处最低5万元、最高50万元的罚款。可见,《危化条例》针对不同违法行为施以不同程度的处罚,在处罚数额上也有所提高。
(3)增加处罚种类。《危化条例》规定的处罚种类,除了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之外,还包括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如第78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的港口经营人有违法情形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第80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有违法情形且拒不改正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吊销其相关许可证件。
2 港航行政管理相对人责任的变化
2.1 强化相对人的责任意识
(1)增加自查义务。《危化条例》第13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管道进行检查、检测。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所属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
(2)强调安保义务。《危化条例》第23条规定,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第43条规定,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危化条例》首次以法规条文的形式明确企业的安保义务。
(3)增加技术防范义务。《危化条例》第26条规定,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
(4)增加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专章,明确相对人使用义务,包括管理制度、使用许可证制度等。《危化条例》与原《危化条例》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详细规制。《危化条例》第三章“使用安全”规定使用单位的管理制度、使用许可证制度、条件限制等内容。
(5)增加经营资格要求。《危化条例》第34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其中,“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是《危化条例》新增的经营条件。
(6)增加企业内河运输规则。原《危化条例》没有对企业内河运输设置义务,而《危化条例》在适当放宽内河非封闭水域运输危险化学品限制的同时,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为此,《危化条例》从运输企业的资质条件(第57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式、包装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第58条),运输船舶和专用码头、泊位的安全条件(第60条),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船舶的警示标志悬挂和进出港管理(第61条)等方面,对在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责任作出更细致的规定。
(7)增加减损责任。《危化条例》为保证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作业的目的,减轻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害,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发现其生产、进口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时,应当及时办理登记内容变更手续,使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2.2 部分转变相对人的义务
《危化条例》并不一味增添相对人的义务,而是结合港航行政管理的新形势,对原《危化条例》设定的相对人责任作部分改变或删减。
(1)扩大相对人警示义务。《危化条例》第20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原《危化条例》第21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与后者相比,《危化条例》扩大了相对人的警示义务。
(2)延长企业安全评价周期。《危化条例》第20条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每3年1次的安全评价,并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原《危化条例》则要求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1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2年进行1次安全评价。
(3)改进仓库管理制度。《危化条例》第24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而原《危化条例》第22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管理并没有作出详细规定。
(4)适当放宽仓储经营许可条件。《危化条例》第33条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规定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的港口经营人,在港区内从事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相对人因此可避免重复申请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
(5)将原来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的禁止性条款转变为经营、购买许可审批制度。原《危化条例》采用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的情形。《危化条例》第35条、第38条采用概括的方式,通过设立相应的行政许可审批权,达到监督相对人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的目的。此种收紧权限的做法,实际上是扩大相对人在经营、购买危险化学品中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相对人在危险化学品作业中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6)完善事故报告。《危化条例》第71条明确规定,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这为行政机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明确责任提供可施行的基础和条件。
3 结 语
探讨影响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60例多发伤患者, 均为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选取的患者中30例已经死亡。患者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17~69岁, 平均年龄48.2岁。多发伤原因较多, 车祸39例、高处坠落11例、利物砍伤7例, 硬物砸伤3例。均排除在创伤前存在较严重心、脑、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研究资料表明, 患者在入院时已经存在两个及以上身体部位发生较严重损伤, 且入院时均为休克状态。根据患者入院伤情使用AIS90-ISS评分[2]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 评分均在16分以上。临床资料显示, 患者的损伤部位较多, 主要有颅脑、盆骨、脊柱、泌尿系统、胸外伤、四肢以及腹部。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时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治疗时间为1~49d之间, 平均为 (24.98±4.85) d。41例患者合并颅脑损伤, GCS评分在3~15分之间, 平均为 (8.01±1.24) 分。
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对照组30例, 均为因治疗无效或放弃治疗的死亡组;观察组30例, 均为存活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了解两组患者在治疗早期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血糖状况以及休克状态这3个方面的情况并对比。血糖与休克持续时间值越大则说明病情越差,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分值越高说明健康状态越差。本次研究仅针对这3项危险因素展开对比, 各因素研究方式如下。
1.2.1 早期血糖状况
对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展开血糖检测, 空腹必须保障患者至少8 h没有进食, 因此检测时间设定在每天早上6点。检测需在早餐之前,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注意这一点, 若患者已经进食, 血糖状态会偏高, 影响研究结果。血糖越高, 病情越差[3]。
1.2.2 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 (APACHE)
这种评分需要建立在严格检测之上, 并且需确保患者生理参数为客观检测得出, 否则影响评分结果。这一评分方式主要由3部分组成, 即APS、患者年龄以及CPS这三者组成。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由护理人员完成, 持续观察3 d,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由至少两名护理人员进行评分, 取平均值。死亡组患者住院时间最长为49 d, 并进行跟踪随访, 存活时间为受伤后1~102 d, 平均为8.89 d。
1.2.3 休克持续时间
本次研究的休克持续时间指的是患者在受伤之后开始休克到手术治疗结束后患者醒来之间的时间。统计时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家属其受伤具体时间, 并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苏醒迹象。休克时间越长, 病情状况越差。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患者血糖情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以及休克持续时间这3个因素展开分析, 了解危险因素范围与程度。两组患者具体对比情况见附表。
根据上表不难看出, 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的对比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血糖方面, 对照组患者血糖在20左右, 严重偏高, 观察组患者血糖在10左右, 趋于正常状态;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方面, 对照组患者评分在23左右, 观察组患者在11左右;休克持续时间方面, 对照组患者持续时间长达30 h, 观察组患者仅在休克7 h左右就醒来。
3 讨论
根据临床资料能够发现, 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最常见受伤情况为车祸以及高处坠落, 车祸人数为39例, 占研究总人数65.00%;高处坠落人数为11例, 占研究总人数18.33%。患者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头部, 多见于骨骼以及颅脑部位。其次多发伤出现于胸腹部。
血糖状态反映了患者身体内部血液状态与内分泌情况, 且对于多发伤患者而言, 血糖的变化可以体现出患者应激激素水平, 应激反应越强烈, 血糖情况就越高。研究证明, 这是一种最简单并且有效的检测患者应激过程的方式与指标[4]。休克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受伤情况, 本次研究中死亡患者多为头部受伤以及胸腹部受伤, 鲜有四肢受伤患者。当患者受到巨大冲击或撞击时, 若头、胸腹部位受伤较严重, 易引起休克, 休克时间越长说明受伤情况越重[5]。休克期间, 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 对危险以及疼痛感的反应迟缓并接近于无反应状态, 此时患者处于较危险状态, 医护人员应尽快让患者恢复意识。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统计标准, 通过对患者基本能力的了解进行评分, 得出患者生理状态。多发伤患者均存在身体部位损伤以及头脑清醒状态损伤两方面不适, 身体部位损伤程度即可使用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来判断。研究表明, 评分越高, 患者生理状态越差, 病死率也就越高, 因此也是一项危险因素[6]。
总之, 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 本次研究仅针对患者血糖情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以及休克时间这三项危险因素展开分析。本院在今后的研究中还会加大投入力度, 通过更多因素的对比研究找出更多危险因素, 为多发伤患者的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减少患者死亡率, 提高治疗效力。
摘要:目的 研究多发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 旨在了解危险因素范围, 做好预防工作, 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共60例,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0例患者中30例死亡, 30例存活, 死亡患者归为对照组, 存活患者归为观察组。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 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 了解患者在治疗早期血糖状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以及休克状态3个方面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研究的3个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且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早期血糖状况、系统急性生理学评分以及休克状态均会对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治疗人员应在早期注意这些危险因素, 做好预防工作, 提高治疗效力。
关键词:多发伤,危险因素,预后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恩伟, 孟塬.多发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3, (3Z) :337-337.
[2]韦微光, 伍静.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9) :121-123.
[3]武玉莹.多发伤急救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2) :117-117.
[4]向江侠, 胡平, 高劲谋, 等.304例合并严重腹部损伤的多发伤诊治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16) :1828-1829, 1832.
[5]刘朝晖, 苏磊, 吴金春, 等.多发伤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异性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24 (11) :643-646.
危险影响 篇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解读
摘要: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06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经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审查、报批,以2009年5月由国家标准批准发布的第4号公告颁布,更名为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该标准将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作 者:苏宏杰 作者单位: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期 刊:劳动保护 Journal:LABOUR PROTECTION年,卷(期):2009,“”(7)分类号:
危险影响 篇6
【关键词】 卒中危险因素;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影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01-02
卒中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积累产生的。这些危险因素的暴露到临床事件的发生要经历脑血管动脉硬化(AS)的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脑血管血液动力产生变化[1]。本文就卒中危险因素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1200例进行卒种危险因素调查,患者年龄在35岁到65岁,其中男性供890例,女性310例。对者1200例的脑血管血液动力血指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积分处理,分析卒中危险因素对脑血管血液动力血指标的影响。其中,有心脏病的患者有450例,患有高血压的男性患者230例,女性患者145例,359例,糖尿病498例。
1.2 诊断方法 对1200患者进行诊断前,患者休息至少十分钟。由技术人员对CVDI检测采用CBACV-300型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进行检测[2]。
1.3 检测标准 对被检测者的脑血流的平均流量、平均速度、最大最小流速、脉搏以及外周阻力等脑血管血液动力参数变化进行统计。根据变化判断患者脑血管动力情况。
1.4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判断 同年龄被检测者的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对比,进行临床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检测结果建立Foxvisual数据库,以双输人法输人数据,统计分析应SPSS10.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用X2检验,均数比较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数据库建立和结果分析均在奔腾皿800微机上完成[3]。
2 结 果
根据检测得出以下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及吸烟史的人群暴露率分别为48.05%、10.07%、3.90%、10.43%和15.34%。有高血壓的被检测者的脑血流平均流量为7.89,最大血流速度在13.80到18.95之间,最小血流速度为36.98,脉搏流速在23.0到35.15之间。有心脏病被测者的血流平均流量为7.32,最大血流速度在12.12到16.11之间,最小血流速度为30.28,脉搏流速在20.41到33.21之间。糖尿病检测者血流平均流量为7.7,最大血流速度在14.92到26.15之间,最小血流速度为27.4,脉搏流速在20.10到31.52之间。结果显示,患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各个参数受患者是否存在以上疾病以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影响,危险因素和指标中流速类参数成反比,和脉搏以及波速和阻力等成正比。
3 结 论
根据研究发现,卒种危险因素的暴露风险在不断地上升,加上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导致脑血管的功能以及结构发生病理变化[4]。在对脑血管的血液流动指标进行检测时,使用的超声以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不能准确预测。使用CVHI检测一起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各项参数的进行检测得到了显著效果。通过CVHI检测仪器对1200例被测者进行检测发现,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对于脑血管血液动力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血液动力血的各种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出现脑血管血液动力发生异常变化很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通过本次研究发现CVHI的评分如果降低就容易成为卒中危险因素,而且和卒中危险因素还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以患有高血压被测者为例,高血压的OR值越高,对脑血管血液动力指标影响越大,因此发生卒中危险也就越大。而高血压导致血液动力异常的同时,血液动力异常产生的血管重建又引发高血压的发生。这就是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和脑血管血液动力指标的关系。其他危险因素和其关系也大同小异。
脑血管的功能出现异常变化,是卒中危险因素和临床事件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各种危险因素综合后产生的结果。脑血管功能的异常很容易引发卒中发生。所以,分析卒中危险因素和脑血管血液动力指标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卒中发生的措施。所以,为了控制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和聚集,对患者进行CVHI检测检测,能够准确有效的识别脑血管结构受损状况,从而采用降低卒中危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久仪,王桂清,曹奕丰,杨永举,郭吉平,王艳,俞学海,沈凤英.卒中危险因素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因素的交互作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0(15):239-241.
[2] 王艳,黄久仪,曹奕丰,郭吉平,杨永举,俞学海,王桂清.脑卒中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异常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2(15):200-202.
[3] 郭吉平,钱国正,王艳,张旭静,曹奕丰,王桂清.卒中危险因素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05(30):222-224.
[4] 刘丽.卒中危险因素暴露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及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09(30):198-200.
危险影响 篇7
关键词: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预警系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的特征有许多, 比如具有毒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传染性等。这种具有危害性质的废物一旦引起污染事故, 对环境污染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本文一方面阐述危险废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另一方面依据危险废物污染管理现状, 建立预警系统。
1 危险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近些年来, 我国经济方面和工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危险废物的生产量越来越大, 但只有其中的小部分被用到了合适之处, 其余的都以不同形态 (如, 固态、半固态和液态) 被统一放在一个地方或是随意处置, 这大大加重了对危险废物治理工作的难度。
危险废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造成的危害 (例如, 易爆炸、易腐蚀、易燃、易产生反应) ; (2) 和人体健康产生相关的危害 (例如易致畸、易致癌、易突变、易刺激、易传染) 。危险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方式是很复杂的, 主要是对水质、土质和空气造成污染。
1.1 对水质的污染
天空中的危险废物随自然降雨落入大江大河中, 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危险废物中的有害物质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渗透到土质中, 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体积较小的危险废物随风飘落, 落到地面, 对地面水造成污染;直接把危险物质投放到江河湖海中, 对环境的污染造成更大的危害。
1.2 对土质的污染
危险废物以粉末、细小颗粒的形式落在土质表面, 之后进入土质中对土质造成污染;液态, 半固态 (如, 污泥) 中的危险废物在放置时或废弃后散落在地面, 逐渐渗透入泥土中, 造成污染;将危险废物直接埋在地下, 有害物质直接与土质混合, 对土壤造成污染。
1.3 对空气的污染
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 一些自身具有挥发、升华等物理性质的危险废物在进行物质转化过程中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危险废物中较小的颗粒、粉末随风飘散到空气中, 对空气造成污染;直接将气态危险废物排放到空气中。
2 危险废物污染的管理现状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环境管理问题, 我国也通过建立法律条文、加大环保设施投放力度、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方法等手段, 对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进行管理。不得不说, 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在有些方面还有些不足之处。从危险废物管理机制来看, 有些机构的设施还不够完善, 不仅如此, 一些级别相对较低的环保部门甚至没有环境管理机构;从管理人员来看, 虽然法律已经建立, 但管理人员对法律还不够熟知, 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如此一来, 导致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学习不到位, 无法把法律条文结合到实际工作中, 从而失去了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从管理的技术层面看, 危险废物的管理技术很繁琐、管理手段很贫乏, 在实际过程中人员操作起来很吃力。
3 完善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
众所周知, 危险废物一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是不可逆的, 想要治理有很大难度, 为了防患于未然, 建立出相应的预警系统就成了首要的任务, 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预警系统的主要内容。
3.1 监控及预警子系统
通过对危险废物的生产地点、处理地点以及危险废物整个的集中、运输、存放和处理的设备周围安装监测仪器及各种摄像装置的手段, 来实时跟踪监控污染事故是否发生。
3.2 应急子系统
发生警情就要做出及时的应急接警工作, 了解好警情的具体情况并做好记录。获得警情后, 指挥中心管理人员将警情记录发布给各个相关的环保部门, 让其进行确认。现场的指挥调度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处理。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应急视频系统对始发地进行实时监控, 使指挥中心更便捷的了解状况, 并作出有效的指挥。将应急事件的完整信息及时的显示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中, 以便为指挥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 更完善的处理突发事件。
3.3 临场应急子系统
对于在现场的人员来说, 需要将危险废物进行采集, 通过对危险废物造成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 掌握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影响范围。这对危险废物预警子系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 面对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民造成的危害, 只有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 才可以更好的对危险废物做出及时的防治与处理。因此, 为了让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做好危害废物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条文, 企业在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同时加大环保设施的使用量, 社会媒体起到宣传和监督的作用, 将危险废物污染预警系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郭俊.制革行业危险废物与污染防治措施.
煤矿第三类危险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8
煤矿五类 (瓦斯、水、火、煤尘、顶板) 灾害事故的发生不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更威胁着煤矿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 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1 安全管理体制及法规
安全管理是规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相互关系的准则及其运作机制。安全管理体制由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四部分组成。国家监察由国家政府部门依靠法律手段对煤矿企业进行强制的监督和检查。行业管理由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政策, 指导和监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负责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群众监督是煤矿企业员工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协助和监督。这四部分在安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但某一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监管不力。
安全法规主要是调整过程中和商品流通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维护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生产与安全的辩证关系, 以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按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生产与健康综合法、专门安全法、行政法规、安全标准。安全法规不同于安全制度, 前者是国家相关机构制定的强制法律, 后者是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的规范制度, 虽然颁布机构不同, 但都是对安全生产中最重要、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做出的规定。安全生产需要法规制度的保障, 如果安全法规不完善或者不遵守相关规定, 那么在煤矿的经营生产中就埋下了“定时炸弹”。
2 安全制度
煤矿企业安全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和规范, 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煤矿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单位情况, 建立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 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据可依。煤矿企业安全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分别存在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
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权责关系的一种结构, 如单位、车间、班组。正式制度是指煤矿企业为确保其正常运行依靠行政手段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规范。例如安全保障制度方面的采掘、通风、调度、防治水制度、机电、运输制度;物料管理方面的、火工品制度等;人事、培训方面的政工、安全培训制度等。其中最重要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从矿长到普通员工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度, 例如矿长责任制、总工责任制、采煤区长责任制、区队技术员安全责任制、巷修工责任制、通讯维修工责任制等等。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的, 基于共同感情而构成的一个体系, 如小群体。它是在一些工作以外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它是组织内部成员的感情倾向、价值取向, 是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有成员违反了非正式制度就会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排挤, 所以成员为了“生存”就会从众、服从这一制度。在群体中除了正式的管理者外, 还存在非正式的“领袖”。正式组织的权威由管理组织赋予, 非正式组织的权威则来自成员的个人情感因素或恐惧心理等。在煤矿企业中, 如果安全作业规程成为非正式群体的制度, 并且群体“领袖”积极履行, 那么整个群体的安全生产状况就很好。
3 安全机构
为预防煤矿五类灾害事故, 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 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机构。包括煤矿负责人职位设置、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机构设置、生产基层单位、班组设置的完整。其中和预防工作最为紧密的就是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机构, 例如:生产调度、专职安全管理机构;生产技术 (地质测量) 、“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安全监控检测等技术管理机构。在具体矿井中针对灾害事故还需设置的煤矿防治水机构、防突机构、防灭火管理机构、顶板管理机构等矿井灾害防治机构。
4 组织管理
4.1 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主要指管理者的水平。管理者是履行管理职能, 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管理者及其管理水平在组织管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煤矿安全工作而言, 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 安全文化知识、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等。
4.2 安全氛围
它是在煤矿企业背景下, 安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作风和安全文化的总和。它受负责人的重视程度,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员工的安全态度三方面影响。
4.2.1 责人重视程度
从事故的教训中可以看出, 有些煤矿负责人安全意识低下, 强调生产、效益忽视了安全, 具体表现在煤矿负责人对安全不重视、安全工作执行不力、忽视安全制度建设、不重视相关安全培训等方面。煤矿负责人不能以身作则, 就会导致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事故。
4.2.2 安全教育及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安全氛围的重要手段, 不仅要有相关的培训机制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状况。设置的安全培训要考虑到有效性和针对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的感知程度, 要避免培训安排设置不合理员工不满意, 设置科目不易理解员工听不懂等情况。
4.2.3 员工安全态度
员工的安全态度是由群体影响决定的。在煤矿企业中不健康的安全态度表现在对违章作业、不规范作业的默许, 对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检查不配合, 对安全教育培训的不重视等方面。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企业形成不健康的安全氛围。
4.3 安全投入
企业为保障安全生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称为安全投入。它是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对于煤矿企业而言, 要保障安全必然需要一定的安全投入。其安全投入的多少, 投入比例增长的快慢, 安全投入分配和投入方向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着企业安全生产状况。
5 人的不安全行为
5.1 意不安全行为有意的不安全
在煤矿企业中有意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人的三违行为。所谓煤矿“三违”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影响有意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5.1.1 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来源于人们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管理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实践, 又反过来支配安全生产的复杂心理过程。它是认识、情感和意识为基础的有机整体, 从个体的安全防护意识层次上分析, 大致归纳为事故发生时的应急保护意识, 危险辨识时的间接保护意识和事故预防时的超前保护意识。
5.1.2 安全心理
安全心理是有意不安全行为的深层因素, 是造成有意不安全行为的本质因素, 主要包括侥幸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经验心理等。
5.1.3 安全法制观
安全法制观念是指人们对安全法制的看法和态度, 其核心是对依法办事的态度。行为人安全法制观念淡薄, 使其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重视自己需承担的义务和相关的法律责任, 以至在工作过程中采取了有意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
5.2 意不安全行为
无意不安全行为指那些非故意、不存在适当需要和目的的不安全行为。这类不安全行为由行为人的生理状况、受外界事物的变化刺激以及错误感知导致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错误、生理缺陷、精神不集中及应急操作不当。
6 结束语
总之, 对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研究, 可以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为相关部门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摘要:对第三类危险源影响因素的分析是煤矿危险源辨识的重点, 主要指组织管理因素, 此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对各类事故而言都是有共性的。组织管理欠缺就会形成危险源, 这种欠缺主要涉及行业监管体制及法规、企业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机构、组织管理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等。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影响因素,以人为本,和谐矿山,组织管理,预防为主,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猛, 陈全.矿井风险评价基本模型研究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9, 9 (5) .
危险影响 篇9
一、国家政策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
政策法规对保障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经济的不断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物质需求的日新月异, 使得货物运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尤其, 近几年危险品货物道路运输量的增加, 使得道路货物运输的危险系数增高了, 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6号令《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和第9号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 这些政策法规都是以立法的形式出现, 为规范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环境, 提供了法的依据。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种类、数量不断增长,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一旦在运输途中出现事故, 对国家、人们的生命、财产甚至环境造成的损失都会比普通货物运输车辆造成的损失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2005年, 3—29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就是一个血的教训。那次交通事故, 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 造成27人死亡。中毒死亡者达27人, 送医院治疗285人, 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 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多个乡村被毒气覆盖。大量牲畜死亡。液氯泄漏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达到2 901万元人民币之多。对环境的破坏又是不可预见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不容忽视, 如此大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有序运转和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的严谨、高效快捷需要法的定义。国家政策的出台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指引了一条安全的道路。
二、管理者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
讲究科学工作方法, 利用科学技术, 保障运输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单从字面就可见其危险性的存在。以河北沧州为例, 沧州地处渤海之滨, 南邻胜利油田, 北接大港油田, 华北油田坐落在辖区腹地, 是全国重点化工城市。多年来以石油化工为龙头的支柱产业的崛起, 带动了危货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危货运输业户逐年增多, 年运量达1 600多万吨, 全市具有经营资质的危货运输业户160多家, 危货运输车辆达7 000多辆, 占河北省危货车辆总数的1/2。从这几组数字也可以涵盖看出中国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业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 危货运输业户多、危货车辆多、从业人员多、化学危险品种类多的特点, 要统筹规划, 科学安排, 强化管理,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1) 严把危险品货运市场准入关。危货运输车辆的增加, 危险品周转量的增大, 使得道路运输危险系数逐年提高, 那么如何遏制危险的产生, 就得从源头抓起, 执行政策不走样, 人情面前不照顾, 危货监管循序渐进、丝丝入扣。 (2) 分析事故原因, 及时补漏, 联合执法促安全。1) 技术监督部门对罐体严格把关, 超标罐体不予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单;2) 公安车管部门对罐体超标车辆不予落户上牌办证;3) 安监局对罐车改装厂实行源头监管, 禁止生产罐体超标车辆;4) 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对危货车司机进行事故警示教育, 提高经营者安全防范意识。部门联动对保障运输安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结合年度审验, 规范危货运输管理, 保障运输安全。运输部门的工作者也许是很好的执法者, 却不一定是个很好的化学专家。而作为危险品货物运输部门的工作者, 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却要掌握一些化学常识危货道路运输部门的工作者们对危险品种类、性质、用途等在工作中都应该熟记于心。危险品种类、性质、用途, 施救方法都要熟知。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进行一年一度的审验, 这一过程不仅只是一个检验的过程, 同样是学习、宣传的机会。通过审验可以和车主接触, 确认其所运输的危险品名称及类别、项别, 并向其宣传危险品所会造成的危害, 如何防范。 (4) 利用科学手段保障危货运输安全。在对危货车辆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运管部门始终觉得对车辆的行驶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只能通过平时对司机和押运人员的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来实现, 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旦车辆行驶出去了, 就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了, 所以采取科学手段来弥补这一弱项。2005年8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第10条第五项提出: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配备行驶记录仪或者定位系统情况。以河北沧州为例, 早在2004年《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颁布之前, 沧州成为全省卫星系统定位安装的试点城市, 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实践和完善, 卫星定位系统的安装使每一部危货车辆的行驶过程都随时掌控在运管部门和车主业户的视线范围之内, 并可以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得到信息, 从而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为保障危货道路运输安全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
三、经营者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
危险货物运输对驾驶员、押运员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才准许上岗。但就目前来看, 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金钱意识浓重, 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既要有政策, 又要有治理。 (1) 新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其中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考核制度、证件有效期、年度诚信考核等级、处罚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还将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 并逐步实现异地信息共享和动态资格管理。这无疑加强了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管理, 提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 增强其安全责任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政策的逐步完善合理化, 这只是运输安全行程前的序曲, 运输本身的安全在于营运人员的安全意识。新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证件有效期由三年延长为六年, 时间跨度拉长了, 从业者资质信息虽然可上网查询, 但却需要各省市区不断的协调统一, 逐步实现。在不能完全实现网络信息查询前提下, 应加强严格的治理。1) 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危货运输企业车辆、危货种类来限定危货运输企业运输从业人员数量, 防止有滥竽充数者。2) 企业与从业人员签订合同, 然后到主管部门备案, 防止从业人员资料被多家企业重复使用。3) 主管部门严格把关, 认真审核。在目前还不能实现动态监管时, 做到心中有数, 为保障危险货物运输撑开一把安全大伞。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道路运输承载着千家万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它的稳定发展是促成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管部门责无旁贷的成为道路运输安全的指引者, 保安全, 促安全任重道远。”
摘要:如果政策法规是制约和保障运输安全的上方宝剑, 那么管理者本身就是执行官, 管理的到岗到位是对政策法规正确实施的延伸, 是为道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的, 而科学技术的运用对保障危货运输安全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 运输人员本身安全意识的提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危险影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6年1月~2011年11月我科诊断为ARDS 86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详细登记及回顾性总结。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23~79岁,平均(50.4±11.52)岁;其中包括肺部感染58例,腹部及其他部位感染20例,外伤及术后8例。有26例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分别为肝脏或者肾脏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哮喘和肾病综合征。ARDS诊断标准采用1994年美欧ARDS联席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即急性发作,氧合指数(Pa O2/Fi O2)≤200 mm Hg(不管呼气末正压水平,1 mm Hg=0.133 k Pa),胸片示双侧肺均有斑片状阴影,肺动脉楔压≤18 mm 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对照研究:(1)收集入院患者的病历获得研究的原始数据。(2)纠正低氧血症,提高全身氧输送,防止组织缺氧。(3)呼吸模式:A/C或SIMV。参数调节:潮气量(VT)6 m L/kg(可根据病情调整),呼吸频率(BPM)14~20次/min,压力支持(PSV)8~2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峰流速(Peak Flow)20~60 L/min,PEEP:4~10 cm H2O,吸气时间(Ti)0.9~1.2 s,吸氧浓度根据心电监护或血气分析调整。(4)在维持足够心输出量的前提下,早期利尿,适当限制输液量,保持较低前负荷,使肺动脉嵌顿压不超过1.6 k Pa。(5)尽早进行营养支持,总热卡量一般为25~30 kcal/kg。(6)及时去除或控制致病因素,包括充分引流感染灶、有效清创及合理使用抗生素;调节机体炎症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感染原因导致的ARDS、机械通气、血糖、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早发与晚发ARDS、确诊时APACHE评分、确诊时血清白蛋白(ALB)指标、确诊时尿素氮(BUN)指标、死亡率与预后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预后分析
86例ARDS患者死亡40例,存活46例,死亡率为46.51%(40/86)。其中感染组78例,死亡40例,死亡率为51.28%(40/78);非感染组8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37.5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58例,死亡36例,死亡率为62.07%(36/58);非肺部感染组28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39.29%(1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疾病情况:26例有基础疾病患者,死亡20例,死亡率为76.92%(20/26);60例无基础疾病患者,死亡21例,死亡率为35.00%(2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MODS情况:56例合并MODS患者,死亡40例,死亡率为71.43%(40/56);30例无MODS患者,死亡10例,死亡率为3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危险因素分析
将患者年龄(岁)、基础疾病、感染原因导致的ARDS(有/无)、机械通气(有/无)、血糖、合并MODS、早发与晚发ARDS、确诊时APACHE评分、确诊时ALB指标(g/L)、确诊时BUN指标(mmol/L)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感染原因导致的ARDS、合并MODS、确诊时APACHEⅡ评分等可能是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见表1、2。
3 讨论
ARDS是指在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引起的,以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肺内微血栓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肺水肿和肺不张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格说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重度的ALI即为ARDS。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人认为ARDS本质是炎症[3],其致病因子激活了细胞和体液因子,从而导致了体内过度或失控性炎症反应,晚期多并发MODS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病情凶险,预后恶劣[4]。
ARDS发病急骤,进展快速,常可导致原发病严重化、复杂化,因此明显增加了ARDS的病死率。1967年Ashbaugh报道ARDS病死率为58.3%[5],1990年以后,ARDS病死率降低为30%~40%,2003年国内报道病死率为43.7%[6]。近年来,就ARDS的机制与临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为其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但包括新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和新的抗炎治疗在内的措施并没有显著降低ARDS的发病率与死亡率[7],其病死率仍高达60%左右。本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8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在ARDS预后中所起的作用,也许能寻找到ARDS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本组资料显示,相对于感染相关原因引起的ARDS患者相比,并发肺部感染的ARDS患者病情更加严重,拔管成功率低,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与非肺部感染患者相比,肺部感染患者ARDS预后较差,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ARDS患者如果存在感染因素,尤其是肺部感染导致的ARDS患者的预后较差。考虑ARDS患者为改善低氧血症大多数必须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一部分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特别是感染了多重耐药菌)后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临床上及时控制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可以改善ARDS的预后,减少死亡率。
恶性肿瘤患者需常规进行化疗或者放疗;哮喘患者和肾病综合征患者需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肝脏或者肾脏移植患者在术前、术后均需接受大剂量的免疫诱导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过度抑制。本组资料提示以上患者并发ARDS后,病情更加凶险,病死率显著增高。
APACHEⅡ评分是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北京协和医院ICU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确诊ARDS时A-PACHEⅡ评分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与国外的研究报道相似[8]。
发病年龄是影响ARDS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龄患者脏器功能储备差,常并发多种基础疾病,创伤、感染、应激后更易发生ARDS,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病率高。国外一项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65岁是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9]。本研究结果提示,ARDS患者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
本研究中发现发生MODS的ARDS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提示MODS是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后指标之一。槐永军等[10]总结,MODS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或混合性抗炎反应综合征(MARS)发展的结果,而ARDS实际上就是MODS在肺部的表现。多数学者认为[11,12,13],MODS或MOF是现阶段重症ARDS死亡的重要原因。Moran等[14]报道,现阶段重症ARDS患者单纯死于呼吸衰竭的比例下降,合并MODS死亡的人数却逐年增加,MODS已成为影响重症ARDS患者死亡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危险品运输:如何应对潜在的危险 篇11
霍克斯为什么要专门来北京做一场义务讲座呢?这还得从5月12日的汶川地震说起。在得知地震的消息后,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向其会员单位募集善款,希望用于救助灾区的儿童教育。作为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董事的霍克斯除了表示捐款外,还希望利用去上海的机会专门去北京做一次义务讲座。
“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主意,在和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沟通之后,我们想尽力提供帮助。鉴于我在危险品运输领域的培训经历,协会与我讨论后决定启动这次讲座,希望借此与大家分享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觉得做这次义务讲座,可能对汶川地震已经起不了太多的作用,但对以后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霍克斯希望能以这种方式尽微薄之力,支持灾区的救灾和重建。
在得知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和霍克斯的想法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积极联系各运输部门和相关企业,并为讲座提供资助和各种支持。在双方的努力下,“危险品运输应急处理义务讲座”成功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远物流、中储集团、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北京交通大学等涉及危险品运输应急处理的政府部门、生产和运输企业、研究机构的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了讲座。
参加讲座的学员对讲座给予了积极评价,感谢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和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通过举办此次讲座,为他们提供了解美国危险品应急处理相关情况的机会,希望能举办更多类似讲座及研讨会,帮助我国有关部门及机构进一步了解美国在此领域的实际案例与具体操作办法。
危险品令自然灾害雪上加霜
危险品主要包括易燃液体和腐蚀性物品这两类,危险品的存放与运输常常使自然灾害雪上加霜,带来严重的次生灾害。此次四川省汶川地震后,造成什邡市的化工厂倒塌,数百人被埋,80吨液氨泄漏,这就是危险品带来的典型地震次生环境灾害。
“自然灾害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我们不希望危险品使本已非常严重的局面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如果这次讲座能够在未来挽救一个生命,我就感到非常欣慰了。”“今天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阻止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提前做出计划、部署,进行演习,尽量减少损失。前些天,台风‘风神’袭击菲律宾,摧毁了客船、渡轮,结果发现有一条船上载有危险品,就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违背了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规定(美国于1948年加入国际海事组织的危险品运输管理委员会,中国于1972年加入)。”
霍克斯说:“自然灾害发生时,存储危险品的设施损坏引起了危险品泄露,当你进入灾区,你必须明白危险品的位置、状况,准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你的应急救援人员也都必须了解。”
如何应对无处不在的潜在危险
霍克斯是运输专业出身,尤其在危险品运输方面经验丰富。1976年,他毕业于佛罗里达理工学院,获得运输专业的理学硕士学位。
霍克斯是如何进入危险品运输这个行业的呢?“最初的兴趣是在物流领域,大学时读的就是俄克拉荷马大学的营销与配送专业。我喜欢玩字谜游戏,我觉得物流就像一个字谜游戏,每一个新的项目都有很多新的挑战。”
1966年到1980年,霍克斯在美国陆军服务,担任运输军官。当笔者开玩笑地说:“您在军队运输的物品中肯定少不了危险品啊!”霍克斯哈哈大笑:“其实,当时我运输了大量的食品、衣服、设备等,估计只有5%属于危险品。”
之后,霍克斯在LEE WAY汽车货运公司、HAHN卡车运输公司、克尔·麦吉公司等担任销售主管、物流经理等。2000年,霍克斯创建了Hawks物流公司。多年从事运输工作,霍克斯参与了很多危险品的处理和转移,如俄克拉荷马市一放射性试验井的清除、实验室残渣的清除,甚至是对核实验室释放的放射性污染做最后的清除。
运输危险品肯定时刻有潜在危险在身边,对于如何在这一行做好自我保护,霍克斯开玩笑地说:“我的方法是BBT,即头脑、望远镜和手机。”其实个人防护用品的英文可以简称为PPE(Personal protectal Equipment)。霍克斯认为,自我保护的关键是遵守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各项规定,不能有所遗漏。
霍克斯曾经处理过多次危险品事故。“自然灾害发生时,管道系统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天然气的管道破裂,我们就禁止救援人员携带易燃物品进入,尤其是在房屋内进行每一个房间的搜索时。”
对于危险品运输的应急处理,霍克斯的认识非常深刻。“每一次发生事故,我都会从中学习,也许是我们犯的错误太多了。”也许正是这种谨慎的态度,才使他在处理问题时显得游刃有余。
美国,低事故率源于严格的规范
霍克斯介绍说,美国危险品事故中只有5%是发生在运输过程中,其他都发生在生产、存储过程中。2006年,美国因危险品生产、运输、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事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仅有7人,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低的。对于这样一个较低的比例和死亡数字,霍克斯认为这得益于美国严格的危险品生产和运输管理规定和执行体系。
美国运输部(DOT)成立于1966年,并于1974年出台了关于危险品运输的条例。霍克斯介绍说,美国危险品运输的规范是与国际通用规则接轨的。在美国,负责危险品运输的员工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而且对危险品运输培训的规范也非常完善,比如对培训机构的师资就有非常严格的认证要求。
采访中,霍克斯拿出了一部很厚的书,像是一部大字典,封面上清楚地写着“CFR49,100-185”。霍克斯介绍,这是美国对危险品运输的规范细则。CFR49 是美国运输部关于运输的条例,共7卷,霍克斯手中的就是第二卷,即100-185部分,整个第二卷都是关于危险品运输的规定。在这本近2000页的条例中,专门有一部分是关于危险品运输培训的规定,而做过多年培训的霍克斯随手就翻到了关于培训的页码。CFR49第二卷俨然已经成了霍克斯的宝典,这次来中国做讲座也随身携带。采访中,霍克斯还拿出了自己的培训证件,由美国联邦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署签发,这一证件表明他拥有进行危险品运输培训的资质,差不多相当于我国的资格认证。
美国运输部(DOT)是一个非常容易打交道的部门,他们尽量使各种条例便于理解,并致力于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
中国,“需要更多的培训”
采访中,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谭润忠介绍了中国危险品运输的情况。
我国在国内运输上尚未采用国际危险品运输的标准,公路与内河运输正处于改进和与国际接軌的过程中,铁路则比较封闭,至今仍在采用部标。民航与海运(港口)由于属于外向型运输,已经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结果带来的问题就是,出口的危险品货物需要在海港、机场等按照国际标准重新换装和包装,容易造成浪费。
我国现在执行的公路运输危险品细则比较笼统,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差。如美国的公路危险品细则有20项技术作业条件,而我国只有9项。一些危险品的分级与技术操作规程无条款可查,如白酒运输,有的执法部门认为属于危险品,进行查扣,其实这还涉及到量的把握问题,5斤以上的瓶装酒属危险品,而1斤以下的瓶装酒则不属于危险品。
我国对危险品运输培训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还未系统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没有专门的职业认证。
谭润忠说:“总的来说,我国危险品的运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各地方的规定不尽相同。”目前,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中国办事处正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国际通用规则。
2008年3月,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与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致力于建设国际物流人才培训基地,推动注册物流师认证(CTL)、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资格认证(PLS)等认证培训项目,培养物流人才。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办公室主任王海洋说:“双方将重点围绕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武汉等交通枢纽地区,重点开发和推进中美物流人才交流与合作项目。”
霍克斯说:“我非常高兴双方签署了这样一个协议,这使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霍克斯认为中国应该开展更多的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培训。通过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霍克斯已经来中国做过几次危险品运输的讲座和培训,也为赴美的中国培训团讲课。
2008年4月16日至5月13日,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中国办事处为中石化组织了为期28天的赴美培训,培训主题是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培训班访问了美国联邦政府交通部、俄克拉荷马州商务厅和油气资源管理委员会、休斯敦市政府等4个政府机构,美国物流与运输协会、美国石油协会等5个行业协会,CHEVRON、DEVON、加拿大铁路运输公司等7个企业,CATOOSA港、休斯敦港、洛杉矶长滩港等3个港务局。霍克斯以集中授课的形式给学员讲授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和危险物品运输相关课程。
“我看到了美国危险品运输的發展历程,从用纸、笔记录到无限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我希望也能够看到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进步。”
“地道的中餐”
来中国几次之后,霍克斯也开始学汉语。“学汉语我有两种方法,我边开车边跟着光盘学发音,一个词一个词地跟着读。另外,我也向我的中国同事学习。”
谈到中国,霍克斯的最爱就是食物。“我在小时候就有机会吃到地道的中餐。我的父亲和一对华人夫妇是好朋友,他们是第一代中国移民,在俄克拉荷马开中餐馆。所以在他们家的后院,我们经常吃到地道的中餐,而不是那些给前面的客人提供的美国化的中餐。我在美国就想尽力复制出这些中国食物,但很多调味品找不到。”
霍克斯说,他的家人都非常喜欢旅游,对中国也很神往。“我的大女儿非常希望能来中国,2月份,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为中石化组织赴美培训,她也帮忙组织行程和参观,她非常喜欢和大家交流。”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在中国,霍克斯说他非常想了解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你们周末都怎么度过,什么时候去电影院看电影,也非常向往中国的乡村。”
危险影响 篇12
关键词:危险废物,理化特性,废物焚烧,影响
在过去现代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一些发展规划、发展技术上的不成熟, 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严重的不利影响, 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目前的经济建设以及城市规划、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 环境保护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被不断的提出, 并在各方面的实践中得以改善与实现。现代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不断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便利的、新颖的产品, 而另一方面, 具有危险性的废物也越来越多, 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对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依据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以及相关的焚烧影响进行分析研究[1,3]。
1 危险废物理化特性研究
由于危险废物来源于现代经济生产下的诸多产品, 由于市场特性以及使用特性, 目前各个国家关于危险废物的定义不甚明晰。联合国对危险废物的定义为排除放射性有害物质的其他所有废物, 液体、固体、气体、污泥等, 其主要特性是有毒性、易燃性、易腐蚀、易爆性等, 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具有威胁性。
1.1 危险废物理化特性
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废物的概念定义, 可知危险废物具有有毒性、易燃性、易腐蚀、易爆性等特性, 同时, 依据我国的危险废物的处理来看, 危险废物还具有反应性。这几种特性有的是单独存在于一种危险废物上, 有的是综合存在于一种危险废物上。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 危险废物的易腐蚀性。这一特性主要的影响对象时进行危险废物处理的操作人员以及对危险废物进行承装的容器, 造成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损害以及容器泄露, 出现安全事故。
第二, 危险废物的易燃易爆性。这一特性主要的影响对象是危害废物周边的人群。危险废物自身产生大量的烟雾以及热量, 出现废物燃烧以及爆炸现象, 对周边环境以及人群造成严重的危害。
第三, 危险废物的有毒性。这一特性主要是指危险废物自身产生一些有毒的物质, 对周边环境、动植物以及居民造成毒害。
第四, 危险废物的反应性。这一特性主要是危险废物能够于空气或者水分、或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释放出具有毒副作用的烟雾或者是其他物质。也有可能是出于不稳定的热状态中, 随时存在爆炸的危险, 或者是产生出具有传染性、遗传变异性的有毒物质等。不论是哪一种情况, 都会对危险废物处理操作人员、周边的环境、动植物、居住居民等产生严重的危害, 对人的生存产生威胁, 需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
1.2 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鉴别方式与相关标准
第一, 对可燃易爆性的鉴别标准。满足非液体物质要求, 在正常的压力以及温度条件下, 通过吸潮、摩擦等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以及爆炸为鉴别标准之一。对乙醇含量为24%以下的危险废物进行闭杯实验, 在60℃以下出现闪点为鉴别方式之二。
第二, 对腐蚀性的鉴别标准。主要依据我国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对p H值的规定进行鉴别。
第三, 对反应性的鉴别标准。危险废物本身具有不稳定的特定, 能够于空气或水发生激烈的反应, 并在发生反应之后产生有毒气体或者其他形式的有毒物质, 对环境或者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毒害作用。
第四, 对有毒性的鉴别标准。通过对小白鼠进行实验来判断危险废物的有毒性, 并依据小白鼠的反应状况来进行急性毒性以及慢性毒性的分类。
2 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及影响
2.1 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
目前, 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最主要也是最为普遍的处理方式就是热处理。热处理方式是通过高温对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进行改变, 将危险废物的有害性最大限度的进行降低。对危险废物的热处理中主要的方式就是焚烧方式。主要是针对热值较高且不适合进行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的主要处理方式。通过对焚烧时间、温度、供氧量的控制来控制焚烧的状态以及程度, 使得危险废物向固体残渣、二氧化碳以及水等物质转化。在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理之中, 最关键的技术是危险废物的燃烧。由于不同状态的危险废物具有不同的燃烧特点, 因此, 需要对固、液、气三种形态的危险废物进行不同方式的燃烧处理。
2.2 危险废物理化特性对废物焚烧的影响
第一, 危险废物的含水率、挥发特性、热值等方面的不同会对焚烧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属性的危险废物在焚烧炉内的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同, 且对有害成分的破坏作用也不同。在将危险废物放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时, 需要不断提高炉内温度、增加炉内热量, 控制炉内空气系数, 保证焚烧的完全、安全。
第二, 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对焚烧处理的效率也会产生影响。目前对焚烧效率的主要判断方法有燃尽法、一氧化碳法以及热灼减率法。分别通过废物的燃尽程度、焚烧后一氧化碳的含量、同等高温条件下氧化后单位质量渣的减少量这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其中, 燃尽率越高, 危害废物燃烧效果越好;一氧化碳含量越少, 说明燃烧效果越好;热酌减率越低, 焚烧越充分, 焚烧效率越高。通过这些可以对具有不同理化特性的危险废物进行实验, 选择出最有效的焚烧方式以及焚烧条件, 促进危险废物的处理效率的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表现为有毒性、易燃性、易腐蚀、易爆性等, 对环境以及人类身体健康都具有较大的危害, 且在经济发展以及市场交换的影响下, 危险废物具有十分广泛的来源, 更加加剧了危险废物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处理方式, 而经过这一方式处理危险废物, 依据不同的焚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 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并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需要不断的探讨影响最小的危险废物处理方式, 确保对环境以及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崔勇, 岳文飞.危险废物理化特性分析及其对废物焚烧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胡文涛, 张金流.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现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