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指数

2024-06-17

危险指数(共6篇)

危险指数 篇1

1工作面地质条件及事故概述

1.1工作面地质条件

该矿规划的二水平首采工作面巷道设计总工程量为5293m (不含一处施工的外围工程) , 其中风巷设计1065m, 风巷瓦斯抽排巷1119m, 机巷设计1041m, 机巷瓦斯抽排巷1034m, 切眼220m, 机风巷专回及其他辅助巷道共594m。工作面设计可采走向长970m, 采高3.2m, 可采储量90万t。

1.2冲击型动力现象事故概述

2012年4月25日17点48分爆破时发生冲击地压现象, 本次动力现象有如下特征:

①长度5.6m, 前4.0m为全巷道堆积, 后1.6m为半巷道堆积, 突出总量约为46t。②突出物上部为一层破碎煤块, 无分选性, 其内部有少量碎煤。③从抛出的煤岩及堆积状态看, 无瓦斯通道。④抛出物表面及后部未见浮尘堆积。⑤现场观察动力源主要来自巷道左侧。⑥无明显分选现象, 煤体抛出角度接近自然安息角, 涌出瓦斯1280m3。⑦折合吨煤瓦斯涌出量为29.1m3/t, 接近煤层瓦斯含量。

2 综合指数法分析理论基础

2.1综合指数法理论

综合指数法是用统计学方法对一组相同或者不同的数值进行处理, 使不同性质及计量单位的数值标准化, 最终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指数, 对工作综合水平进行评价, 利用最终的综合指数值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不限定指标的数目。

综合指数法可以作为矿井开采初期的综合评价方法, 也可以作为区域突出预测方法来使用。该方法主要是考虑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两个方面对冲击动力现象影响, 其中地质因素参考以往事故情况、采深、地质条件、顶板、煤岩强度及其冲击倾向性6个因素;开采因素主要参考采掘情况、采掘条件、采空区、等12个具体因素。在对以往冲击动力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参考这两方面条件上述各因素的数值, 确定出其中各个不同因素对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大小, 最终形成了可以对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确定的等级鉴定的综合方法。

2.2冲击危险的综合指数法

对于一个矿井的采区和工作面, 在分析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两个方面对冲击动力现象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 利用综合指数法确定矿区的采区及各个水平及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程度指数, 进一步确定冲击地压不同危险程度的区域以及应该重点进行治理的区域。

(1)

式中:

Wt——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危险程度指数, 用来确定冲击地压危险等级。

Wt1——影响冲击地压的地质条件评定指数。

Wt2——影响冲击地压的采矿技术条件评定指数。

参考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和预测方法, 通过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综合指数法可以将冲击地压危险等级分成以下5个级别。

一级:基本无危险

冲击地压危险指数Wt小于0.3。此时基本没有冲击尾箱, 矿区工作可以按相关规定进行正常开展。

二级:弱冲击危险

冲击地压危险指数Wt介于0.3和0.5之间。

三级:中等冲击危险

冲击地压危险指数Wt小于介于0.5和0.75之间。

四级:强冲击危险

冲击地压危险指数Wt介于0.75和0.95之间。这种情况下应当停止采掘工作, 将相关人员撤离, 并组织相关人员制定防突防冲办法, 对冲击地压进行有效防治。

五级:不安全

冲击地压危险指数Wt大于0.95。此时需要具体进行研究, 征求相关专家的建议确定出综合防治措施及方法, 并经过鉴定后才能进行后续作业, 在没有有效降低该局域冲击地压的危险等级之前, 不能进行采掘作业并封闭该区域的人员通行。

3 冲击、突出危险性实验室研究及分析

3.1取样及试件加工

在工作面选取煤样。煤样采集后, 立刻用塑料袋包装, 用封口胶带密封, 用木箱运至岩石力学实验室, 在实验室将煤样加工成Φ50*100mm标准试件。

3.2实验装置系统

实验系统由加载系统、载荷位移系统等组成。

其中加载装置采用由长春实验研究所生产高精度能控制加载速度及调节油压的CSS-400电子万能实验机主机、附件、计算机系统和德国DOLL电子公司生产的EDC120数字控制力学系统。

3.3实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是对煤样在自然状态下加载, 分别采用一次压坏、循环加载和分级加载。表1为煤样实验室实验结果, 从实验结果进一步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分析, 煤的冲击倾向弹性模量指数、冲击能量指数均表明该采区的冲击倾向性为中等冲击危险煤层。

3.4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采区危险评定

根据采区周围的地质条件, 分析地质条件中各个因素的冲击地压危险指数。各个指数对冲击地压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等级评定见表1所示:

结合前面所做的冲击倾向性实验, 可知该采区总体上属于中等冲击危险。

4 结论

(1) 利用实验对采区深部的煤样进行动力倾向性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进一步对该采区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等级划定, 并划定为中等冲击危险, 为采区提前做好防冲准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建立了冲击地压的综合指数法。利用综合指数法确定矿区的采区及各个水平及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危险程度指数, 进一步确定冲击地压不同危险程度的区域以及应该重点进行治理的区域。

(3) 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采区危险评定, 结合冲击倾向性实验, 确定该采区总体上属于中等冲击危险, 为采区提前做好防冲准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孙鑫, 等.“冲击型突出”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1.

[2]高明仕, 等.电磁辐射测定深部煤岩动力倾向性临界值[J].煤炭学报, 2005, 11.

危险指数 篇2

DOW方法是根据单元物质系数MF、工艺条件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F2) , 通过一系列系数计算 (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I、影响区域、破坏系数DF等) 确定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 (最大可能财产损失、采取安全措施后的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和停产损失BI等) , 并与安全指标比较、判定事故损失能否被接受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价生产、贮存、处理易燃易爆、化学活泼性物质的化工过程和其他有关工艺过程 (如污水处理、公用工程、整流、变压、锅炉、发电等设备和中试装置等) 。

2 油气工艺处理流程描述

选取某海上油田井口平台油气处理工艺。该平台油气处理过程包含原油工艺系统流程和天然气工艺系统流程。

原油工艺系统流程:井口平台油井和油气井生产的流体经油嘴节流后进入生产管汇, 单井产液进入油井测试分离器进行计量, 计量后与生产管汇产液汇合, 输至中心平台上的原油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

天然气工艺系统流程:气井生产的流体经气嘴一次节流后进入气井生产管汇, 单井产液进入气井测试分离器进行计量, 计量后与生产管汇产液汇合, 输至中心平台上的气处理系统表1.1 DOW评价补偿措施进行集中处理。工艺流程图2-1:

3 工艺设备及参数选取

4 计算与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基础数据, 利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结合海上油气处理的工艺特征和安全管理措施, 对各项基本参数进行选取并计算, 得出如下计算表: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各工艺设备修正火灾爆炸指数等级均较低, 这说明在海上这一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石油开采, 安全防护措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同时对各工艺设备的设计、安全性能要求也相对较高。

海上油气开采是一项高危险的工作, 通过对工艺设备的火灾爆炸指数模拟, 了解各工艺设备的危险性等级, 可以给予海上作业人员借鉴, 了解设备的固有危险性等级, 从而加强安全防护,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结论

本文采用DOW指数法, 对油气处理流程的工艺设施进行了风险分析。通过分析可知, 各设备的固有危险等级经补偿后都降为“较轻”或“最轻”, 风险水平较低。这主要是安全管理到位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的结果。

因此, 在项目的设计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工程正常运行过程中, 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维护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保证各个单元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指南[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2]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安全评价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危险指数 篇3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6]的目的是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 据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的、经济的途径。该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工艺单元危险物质的辨识、决定物质的选取和危险系数的计算来确定初始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级, 针对生产或工艺过程所采取的各种安全装置、措施, 计算出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作出危险分析, 得出安全补偿后的实际危险等级并用于指导安全生产。

1计算程序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风险分析计算程序如图1所示。

2安全评价实例:某食品厂制冷机系统 (5t液氨储罐)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

2.1物质系数的确定

该制冷系统中的主要物料为液氨, 查表可确定其可燃性等级NR=1, 液氨的闪点不确定, NF无法确定, 取物质系数MF=16。

2.2单元工艺危险系数F3及火灾爆炸指数

分析选取的工艺单元为液氨制冷系统, 确定MF的物质为液氨。

(1) 一般工艺危险性单元的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的基本系数为1.00, 无危险时系数用0.00;因液氨在压缩过程中放热, 采用危险系数0.3;在气化过程中吸热采用危险系数0.25;液氨采用全密闭管道输送, 危险系数采取0.50;单元为室内工艺单元, 危险系数采用0.80;通道通畅, 危险系数采取0.20;排放采用强制通风, 泄漏采用与排放连锁, 危险系数采取0.20。

F1=1.00+0.30+0.25+0.50+0.80+0.20+0.20=3.25

(2) 特殊工艺危险性单元的特殊工艺危险性系数的基本系数为1.00, 无危险时系数用0.00;因液氨为毒性液化气体, 危险系数采取0.20;工艺操作物料为有压力情况下操作, 危险系数选取0.65;制冷系统为低温操作, 危险系数采取0.25;液氨具有一定的碱性腐蚀性, 危险系数采取0.10;液氨为压缩液化的气体, 接头密封不严或有裂缝, 或者填料不实都会引起泄漏, 所以危险系数采取0.65。

F2=1.00+0.20+0.65+0.25+0.10+0.65=2.85

(3) 单元工艺危险系数单元工艺危险系数F3=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F3=3.25×2.85≈9.26

(4) 火灾爆炸指数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9.26×16≈132

(5) 危险度根据计算数值结果比较判定, 该单元危险度很大。

2.3确定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2.3.1工艺控制补偿系数 (C1)

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

该系统单元采取的工艺控制补偿措施及所取补偿系数值分别为:应急电源0.98, 冷却装置0.97, 紧急切断装置0.99, 操作规程0.94, 其他工艺分析0.98。

则C1=0.98×0.97×0.99×0.94×0.98≈0.87

2.3.2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2)

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

该系统单元采取的物质隔离补偿措施及所取补偿系数值分别为:卸料/排空装置0.96, 排放系统0.91, 联锁装置0.98。

则C2=0.96×0.91×0.98≈0.86

2.3.3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C3)

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

该系统单元采取的防火补偿措施及所取补偿系数值分别为:泄漏检测装置0.94, 结构钢0.98, 消防水供应系统0.97, 洒水灭火系统0.97, 手提式灭火器材/水枪0.98。

则C2=0.94×0.98×0.97×0.97×0.98≈0.85

2.3.4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C) 及补偿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F&EI)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C=C1×C2×C3=0.87×0.86×0.85≈0.64

补偿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F&EI) =F&EI×C=132×0.64≈84

补偿后火灾爆炸危险等级为较轻。

2.4危害程度计算

2.4.1暴露区域计算

暴露区域计算方法如下:暴露区域的面积S=πR2 (m2)

R为暴露半径, R=F&EI×0.84×0.3048。

单元的暴露半径与暴露区域计算如下:

R=132×0.84×0.3048≈33.80m

R=84×0.84×0.3048≈21.51m (补偿后)

S=πR2=3.14× (33.80) 2≈3587.26m2

S=πR2=3.14× (21.51) 2≈1452.82m2 (补偿后)

2.4.2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

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是由区域内含有财产的更换价值来确定。

更换价值=原来成本×0.82×价值增长系数。

因为单元暴露区域内具体财产很难确定, 在此以财产的实际价值PAV (the property of the actual value) 代替。

2.4.3危害系数的确定

危害系数由单元危险系数 (F3) 和物质系数 (MF) 按照道化学七版的相关图表查得, 用HF表示, 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当MF=16时, 与不同的单元危险系数X (即F&EI) 对应的危害系数Y (即HF) 为:

Y=0.256741+0.019886 (X)

+0.011055 (X2) -0.00088 (X3)

根据上面公式得出结果该系统单元危害系数HF为0.72。2.4.4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Base MPPD)

2.4.4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Base MPPD)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是在假设没有采取任何一种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最大财产损失, 它由危害系数和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相乘得到, 即:

Base MPPD=HF×PAV=0.72PAV。

2.4.5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Actual MPPD)

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Actual MPPD) 是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Base MPPD) 与安全措施的补偿系数 (C) 的乘积, 表示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后事故造成的损失。但如果这些防护装置或者措施发生故障或者未被有效的实施, 事故损失值应接近于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Base MPPD) 。

此方法也可根据求出的实际MPPD估算发生事故时的最大可能停产的天数, 确定停产造成的损失。由于各单元实际MPPD数值在评价中难以确定, 所以在此不对天数及其造成的影响作分析。

2.4.6补偿结果

通过计算可知该系统单元在未采取补偿措施时, 火灾爆炸指数F&EI值为132, 危险等级为很大。在采取了工艺控制措施、物质隔离措施及防火措施补偿后, 火灾爆炸指数F&EI值降为84, 危险等级为较轻。

3结语

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得出该企业制冷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为132, 危险等级为“很大”,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以制冷间储罐为中心, 半径为33.80m的区域内的人员、财产都可能受到损害, 72%的建构筑物毁坏、财产损失。通过分析指导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后, 危险指数降为84, 危险等级为“较轻”, 降低了36.4%, 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王金波, 等.安全系统工程[M].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2]刘铁民, 张兴凯, 刘功智.安全评价方法应用与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

[3]刘杨, 李晓凤, 姜志勇, 等.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在轻烃储罐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 (22) :5509-5512.

[4]赵成建.DOW分析法在原油罐区安全评估中的应用浅谈[J].广东化工, 2011, (5) :46-47.

危险指数 篇4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 (BMI) ,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体质量指数 (BMI) 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重要的相关危险因素[1,2,3]。性别对BMI的变化影响较大, 进而可影响到人类心血管疾病[4,5]。为讨论女性的BMI变化对相关心血管病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我院体检的5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来我院体检的500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 平均年龄40.36岁;对全部对象进行跟踪随访3年。平均年龄39.42岁。将研究对象确定为超重肥胖组和正常组,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如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头天空腹, 于次日清晨抽静脉血, 应用南京英诺华生化分析仪行空腹血糖 (FPG)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测定。并测量其身高、体质量, 计算BMI, 记录其收缩压 (SBP) 与舒张压 (DBP) 的变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判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6]。随访跟踪3年。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 (±s) 表示, 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线性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MI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对危险性的单因素分析

由表1可知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性较正常组显著增加。

注:RR指的是相对危险度;AR指的则是归因危险度

2.2 BMI的变化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将3年随访期内BMI的变化量与测定指标变化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由表2可知, SBP、DBP、TG及TC水平随BMI的增加而升高, 而FPG变化值与BMI变化值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3 讨论

过多的摄取热量, 较少的体能消耗会引起人体代谢的失衡, 导致超重或肥胖。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超重肥胖者在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加大。有学者研究发现, 超重和肥胖现象易引发其他心血管病患病率增加[7,8]。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女性体质量指数的增加, 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也随之上升。单因素分析说明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危险性较正常组较重。提示随着的BMI变化加大, 进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大。但本结果FPG变化值与BMI变化值的相关性差异不明显, 这可能是因为影响血糖水平的因素为综合性的。

综上, 超重、肥胖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 对于BMI过高的女性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提高国民健康意识,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危险性[8]。

参考文献

[1]李珊, 王苏英, 叶小丽.女性体质量指数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 (10) :1135-1136.

[2]李珊, 王苏英, 季康玉, 等.人群体重指数变化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 7 (2) :115-1l7.

[3]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 2005, 13 (增刊) :3-41.

[4]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4, 12 (6) :283-285.

[5]王俊, 高玉堂, 王学励, 等.上海市中老年男性体重指数与死亡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6) :394-399.

[6]袁兰所, 郝玉明, 崔炜, 等.女性不同肥胖测定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3) :382-384.

[7]姜智, 陈敏, 魏华, 等.中老年机关干部体重指数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 1l (6) :437-439.

危险指数 篇5

汽油属于轻组分油。轻组分油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泄漏、毒性等危险特性。倘若发生事故, 不易控制, 同时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轻油储罐是加油站主要装置, 且其储罐区通常会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 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历来都是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1,2,3,4]。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5,6]是化工领域最早应用于实际的安全评价方法, 目前已发展到第七版, 其通过工艺单元危险物质的辨识、决定物质的选取和危险系数的计算来确定初始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级, 然后针对生产或工艺过程所采取的各种安全装置与措施, 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进行危险分析, 得出安全补偿后的实际危险性等级并用于指导生产[7,8]。

某加油站的油罐区设置了4个容积均为5 m3的埋地油罐, 其中2个为汽油罐, 2个为柴油罐, 即最大的汽油储量为10 m3, 0#柴油储量为, 属三级加油站, 且未超过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汽油临界量200 t的规定, 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本文采用1993年推出的美国道化学公司 (DOW)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第七版) , 对该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

1 计算程序 (图1)

2 危险分析

2.1 火灾、爆炸指数

注:无危险时系数用0.00

注: (1) 无安全补偿系数时, 填入1.00; (2) C1、C2、C3为对应各项安全补偿系数的乘积。

表1填写说明:

1) 物质系数MF, 查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第七版) 附表A, 汽油的物质系数MF=16, 柴油的MF=10。

2) 一般工艺系数F1。

(1) 汽油有严重火灾、爆炸危险, 系数取1.00, 柴油只有轻微火灾、爆炸危险, 取系数0.30。

(2) 无吸热反应, 系数取0.00。

(3) 所有1类易燃液体或液化石油气类在连接或未连接的管线上装卸时, 系数为0.50, 柴油罐操作温度小于柴油闪点, 系数为0.25。

将基本系数和A-F各项系数相加得汽油的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为2.50, 柴油的一般工艺系数为1.55。

3)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1) 毒性物质子:自《道指数评价法》附录A查得汽油健康危害级别NH=1, 毒性物质系数为0.2×1=0.2, 柴油的毒性物质系数为0.00。

(2) 该站采用油气回收系统, 油罐内气相空气进入量很少, 油罐内气相空间氧含量低于10%, 油气浓度超过爆炸范围, 没有爆炸危险, 所以系数可取0.00;柴油储罐储存温度低于柴油闪点, 没有爆炸危险, 系数取0.00。

(3) 汽油和柴油储罐常压操作, 查得压力系数为0.16。

(4) 本项三种情况只能选取一个系数, 第3种情况在加油站不存在, 第2种情况中, 储存在埋地储罐中的易燃和可燃液体不会全部流淌出来或烧光, 汽油和柴油即使在罐内燃烧, 火势也比较小, 易于扑灭, 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故不宜采用第2种情况。第1种情况工艺中的液体及气体, 指10 min内从储罐中或相连的管道中可能泄露出来的可燃物的量, 发生这种事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且这种事故的危害性也较大, 故本次评分采用第1种情况确定G项系数。10 min内从储罐中或相连的管道中可能泄露出来的汽油和柴油量保守估算为5 m3。5 m3汽油质量为3 650 kg, 查得系数为0.25, 5 m3柴油质量为4 200kg, 查得系数为0.30。

(5) 埋地汽油和柴油罐一般只采用加强级防腐, 腐蚀速率可能大于0.127 mm/年, 但小于0.254 mm/年, 系数取0.20。

(6) 法兰密封处可能产生轻微泄漏时, 系数为0.10。

(7) 汽油的泄漏温度高于其闪点, 系数取0.10, 柴油的泄漏温度低于其闪点, 即使加油站内有明火设备, 系数仍为0.00。

将基本系数和A-L各项相加得汽油的特殊工艺危险系数为2.01;柴油的特殊工艺危险系数为1.76。

2.2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在加油站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 即可对火灾、爆炸指数做一定的补偿。

表2填写说明:

1) 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 (C1) 。

(1) 该站采用汽油回收系统, 油罐内气相空气进入量很少, 油罐内气相空间氧含量低于10%, 油气浓度超过爆炸范围, 没有爆炸危险, 所以系数可取0.90。

(2) 正规的加油站都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鉴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补偿系数取0.91~0.99的中间值0.95。

(3) 一般加油站对所经营的危险品的性质和工艺过程都有一定的了解, 并按有关设计规范和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此项补偿系数取0.95。

将a-1各项补偿系数相乘即得汽油和柴油的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0.81。

2) 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 (C2) 。

加油站一般都没有a-d的隔离安全措施, 故系数均为1.00。

将a-d各项补偿系数相乘得汽油和柴油的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2=1.00。

3) 防火设施补偿系数 (C3) 。

(1) 按规范要求, 加油站配备有手提式或移动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毯、灭火沙, 补偿系数可取0.98。

(2) 加油站的电缆埋在地下, 补偿系数可取0.94。

将a-i各项补偿系数相乘得汽油和柴油的防火安全补偿系数C3=0.92。

2.3 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

表3填写说明:

1) 火灾爆炸指数, 被用来估计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道指数评价法》给出了不同的F&EI值划分危险等级的规定, 见表4。

2) 暴露半径。它是一个以工艺设备的关键部位 (可能的泄漏点) 为中心, 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的圆。

3) 危害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和物质系数按图确定的, 查得5 m3汽油的HF=0.58, 5 m3柴油的HF=0.14。

4)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在前面已经说明。

5) 火灾爆炸综合指数, 表示了可能的危险程度。

6) 实际暴露半径, 表明考虑了危害系数和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后的生产单元实际危险范围。

定量计算结果, 该站汽油的实际暴露半径为8.8 m, 柴油的实际暴露半径为0.8 m。

通过现场实地测量, 该加油站油罐区与相邻小区间的距离为10.7 m, 符合《汽油加油站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60-2012要求 (详见表5) 。

注:该加油站在储罐区设置了油气回收装置, 按GB50160-2012的表4.0.4, 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口, 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时, 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

此外, 该加油站系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的, 手续齐全;装设了油气回收系统;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善, 且做到定期检查, 结果符合要求 (小于4Ω) ;消防器材配备规范齐全完好有效;有健全组织机构, 并配备有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且该站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所有从业人员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 持证上岗;编制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能定期进行救援演练。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 该加油站与相邻民房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且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应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郑瑞文.危险品防火[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任秀丽.大型石油罐区安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5 (1) :113-115.

[3]廖文胜, 詹少卿.裂解炉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J].乙烯工业, 2004, 16 (4) :47-51.

[4]崔克清, 陶刚.化工工艺及安全化学[M].北京:工业出版社, 2004.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6]杜瑞兵, 曹雄, 胡双启.道化学法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5 (9) :166-167.

[7]J ai P Gupta, G Khemani, M Sam Mannan.Calculation of Fire and Explosion Index (F&E I) value for the Dow Guide taking credit for the loss control measures[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03, 16:235-241.

危险指数 篇6

关键词:小动脉弹性指数,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尤其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病率最高,约占70%~80%,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恢复缓慢等特点[1,2]。IS的致病因素复杂,临床治疗效果欠佳,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呈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3],预后差。IS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因此探寻该病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4]。由于IS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逐步递进的危险因素,TIA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5],TIA频繁发作更是IS发作的预警信号[6],因此积极完善TIA的早期诊断体系,寻找预警信号,对及时识别高危风险的IS患者、积极干预预后、降低IS的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陆续开展了许多关于IS的危险因素研究,如纤溶亢进分子标志物、炎症因子、血压、血脂、血糖在IS病理进程中的作用陆续明确[5,6,7],对IS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小动脉弹性指数(Compliance-2,C2)是评估IS风险的重要指标。但C2水平与IS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包括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血细胞比容(Haematocrit,HCT)、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lc)、 白蛋白(Albumin,ALB)、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TNF-α)、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D- 二聚体(D-Dimer,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 BNP)是否具有相关性则未见报道,本实验就此展开研究以探明其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 年1 月-2013 年7 月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新近发作IS患者,并纳入同期入院的TIA患者作为对照组。IS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年版》[8],定义为脑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总称,IS包括TIA及其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等疾病。TIA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2010 年发布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9]。为防止易混因素出现,将既往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陈旧性脑梗塞、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脑出血后遗症及症状无法控制的癫痫患者排除。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同一时段空腹状态下经肘静脉抽血4~5ml,置于抗凝管内混合10~15min,4℃、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置离心管中-70℃冰箱内保存,全程禁止标本的反复冻融及加热。实验步骤如下:①使用Beckman Coulter Synchronic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糖糖氧化镁法测定FBG;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c-TNI、D-D、Hb Alc及hs-CRP;溴甲酚绿法测定ALB;酶偶联比色法测定TG和TC;直接测定法测定LDL-C。②使用Roche Cobas E601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电化学法测定NT-pro BN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TNF-α 和IL-6。③另取血标本4~5 ml,使用Sysmex XT-180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PLT、HCT;Sysmex CA-7000 全自动血凝仪测定FIB、PT。④患者清晨空腹未服用任何血管活性药物时,连续2 次测量右上肢动脉血压并取其均值,根据动脉压公式计算MAP值。⑤测定患者的身高与体重,根据体重指数公式计算BMI。

使用美国Hypertension Diagnostics Inc公司的DO-2020 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C2。受检者检测前1 h内禁饮酒精、咖啡及吸烟,静息状态下取仰卧位,固定装置于右前臂腕横纹上方,将支架上高灵敏平面压力波探头置于右侧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调节旋钮以获取理想脉搏波形及最大信号强度,同步记录30 s桡动脉脉搏波形和血压,根据压力波舒张期衰减度计算出C2,5 min后重复测量,取2 次平均值,C2以ml/(mm Hg·100)为计量单位。

1.3 伦理学要求

本次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中国临床试验研究法规,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受试患者入选前授权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取知情同意书的过程符合临床研究的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表示,并行 χ2检验;用正态一致性检验验证,符合正态分布的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本实验共纳入26 例TIA患者,38 例IS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显示,与TIA组比较,IS组患者的吸烟病程显著增长,NIHSS评分、TG、LDL-C、Hb Alc及FIB含量显著升高,C2系数显著降低。见表1。

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病种为因变量,对单因素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的自变量进行校正,分析上述7 项指标对患者转归的影响,结果显示,吸烟病程、NIHSS、TG、LDL-C、FIB及C2是影响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其中吸烟病程、NIHSS、TG、LDL-C及FIB为危险因素,C2为保护因素(见表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的预测模型为:P =1/[1+exp(7.6531-2.3321g1-2.4323g2-2.3126g3-2.3825g4+2.3954g5)],g1为吸烟病程;g2为NIHSS;g3为TG;g4为LDL-C;g5为C2)

2.2 不同C2水平患者各项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所有IS患者入院时C2水平为(8.52±2.75)ml/(mm Hg·100),以四分位法将其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组。其中A组9 例患者C29.895~11.270ml/ (mm Hg·100),B组11 例患者C28.520~9.894ml/ (mm Hg·100),C组13 例患者C27.145~8.510ml/(mm Hg·100),D组7 例患者C25.770~7.144 ml/(mm Hg·100)。

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C2水平患者的吸烟病程、NIHSS、TG、LDL-C、FIB。不同C2水平患者各项指标的方差齐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吸烟病程、LDL-C、FIB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IHSS、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以吸烟病程、LDL-C、FIB为变量,分别绘制相应指标的误差条形图,可见随着C2增加,上述3 项指标呈显著下降趋势(见图1~3)。

2.3 不同C2水平患者各项指标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对IS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FIB与C2呈负相关(Pearson=0.479,P =0.037)。根据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IB=0.452-1.073×C2(见图4)。LDL-C与C2呈负相关(Pearson=0.573,P =0.03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LDLC=0.452-0.958×C2(见图5)。而吸烟病程与C2无显著相关性(Pearson=0.134,拟合度=0.018)。见表4。

3 讨论

动脉弹性又名为动脉顺应性(Compliance,C),是指动脉一定压力变化(△P)对其容积变化(△V)所产生的影响,其公式为C=△V/△P。动脉弹性的高低取决于动脉腔径的大小和管壁的持续可扩张性。动脉弹性由大动脉弹性指数(Compliance-1,C1)和C2组成,C1为舒张期血流容积减少与压力下降的比值,反映近端大动脉顺应性;后者为舒张期血流振荡变化与振荡压力的比值[6],主要反映远端小动脉弹性和微循环顺应性。动脉弹性功能变化与血管病理生理进程密切相关,其弹性减退涉及一系列动脉管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10],能早期精确地反映各种脑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壁的损伤程度。

小动脉中层主要为平滑肌,由于管壁较薄、胶原纤维含量少,维系其弹性主要依赖于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对平滑肌张力的调节作用[11]。小动脉不具有类大动脉那样丰富的平滑肌细胞及弹性纤维沉积,管壁较薄,维系管壁顺应性主要依赖内皮细胞释放NO来调节[12,13]。而各类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损伤靶点为内皮细胞,故小动脉的NO含量降低更加明显,其动脉重塑、弹性功能减退的发生远远早于大动脉[14],因此C2是血管病变的最早期危险因素。ROSS等[15]通过动物颈总动脉研究证实,C2维持在正常范围时,即使脉搏波传导速度较低,心室舒张末一期反射波折返至颈总动脉,动脉内压力波的大小显著影响动脉内血流灌注压,此时颈总动脉内舒张压升高,增加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但动脉硬化加重导致反射波加速抵达近端颈总动脉,动脉收缩压和脉压差显著升高,影响脑组织血流灌注。这也进一步证实C2和IS患者的病理进程与预后关系密切。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应兼具灵敏性和特异性,检测方式便捷、创伤小,易于重复取样,有助于疾病分级、分期等优点。近年来,围绕IS病理生理学研究陆续开展许多危险因素的筛查[16]。受上述研究启发,本实验以TIA患者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7 项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数据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将7 项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验算,进一步筛查得出吸烟病程、NIHSS、TG、LDL-C、FIB、C26 项指标与IS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其中C2作为IS患者的保护因素,临床意义不容忽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C2水平患者的其余5 项指标,发现吸烟病程、LDL-C、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IS患者各项监测指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①随着C2增加,FIB和LDL-C显著降低,而FIB、LDL-C降低为脑卒中的保护性因素。②本研究同时发现吸烟病程与C2无关,NIHSS、TG与C2呈非线性相关。

上一篇:深厚软土地基下一篇:RIA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