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危险因素

2024-08-08

火灾危险因素(精选9篇)

火灾危险因素 篇1

摘要:针对煤直接液化工程的特点, 对液化煤和储煤筒仓、室内圆形料场、带式输送机等煤储运设施的火灾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为相关规范的制订提供技术依据。储煤筒仓及室内圆形料场应注意监测煤层内部温度、可燃气体浓度、一氧化碳浓度, 控制储煤时间。带式输送机应减少转运环节, 设置报警装置。

关键词:煤直接液化,煤储运系统,火灾危险因素,火灾防范措施

我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 2003年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然而,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 中国能源资源特点是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 必须具备石油替代能源的产能, 以取得战略平衡。在国际油价高企的今天, 煤直接液化工程不仅成为获利的商业项目, 而且更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战略项目。

2004年8月, 我国首个煤直接液化项目——神华煤直接液化厂,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工建设。此外, 尚有其他煤直接、间接液化项目建成或在建或进入立项阶段。在煤炭直接液化工程的建设中, 由于尚未对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没有直接用于该工程的防火设计规范, 在工程设计中常遇到现行规范未包括或不适用的问题, 成为困扰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所以, 亟待开展煤直接液化工程火灾危险性研究, 为制订适用该工程建设的防火规范奠定基础。

煤储运是煤液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整个工程的前端, 煤液化工程巨大的原煤消耗量使煤储运系统非常庞大。国内外有许多涉及煤储运系统的火灾危险及防范等的研究和论文, 但主要是针对燃煤电厂, 而且是多家研究, 成果较分散。另外, 煤液化工程对煤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此,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 针对煤液化工程的特点, 进一步开展液化煤和储煤筒仓、室内圆形料场、带式输送机等储运设施的火灾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为相关规范的制订提供技术依据。

1 液化煤的特点及火灾危险性

煤液化一般要选择C/H 原子比比较高、挥发分较高的煤种。我国适合直接液化的煤特性参数见表1。

煤在常温下的氧化能力主要取决于挥发分的含量, 挥发分含量越高, 自燃倾向性越强, 而且自燃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所以, 挥发分是判断煤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按照国家煤炭分类,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质量分数大于37%的长烟煤属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对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质量分数为28%~37%的烟煤, 在实际使用中因其具有自燃性也视作高挥发分易自燃煤种。目前, 电厂设计与运行只考虑煤挥发分的含量, 对挥发分的可燃成分及所占比例不做进一步分析。为了进一步评价煤的火灾危险性, 合理建议储运系统的消防措施, 笔者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燃料与燃烧试验室进行联系, 在氮气环境下用气相色谱仪对部分烟煤挥发分可燃成分及所占比例进行了试验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2。

灰分含量低会使火焰传播速度加快, 自燃时间缩短。当水分远远大于化学反应的需要量时, 因其不能放出润湿热而不能自燃, 水分会成为煤自燃的阻化剂。

由表1可见, 煤液化用煤的挥发分含量是所有煤中最高的, 而水分、灰分较低, 这决定了其有高自燃危险。

2 储煤筒仓火灾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2.1 基本情况

为解决露天堆场储煤造成环境污染、煤炭损失、煤质下降、煤含水量增加、冻结等问题和节约土地, 出现了储煤筒仓这种储煤形式。储煤筒仓用于燃煤电厂, 经历了近30年的历史, 目前单座筒仓容量已经建到3万t以上。由于储煤筒仓有上述优点, 是涉煤企业的主要储煤方式之一。

储煤筒仓主体大都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顶部除了必须的输料、入料设备和防雨棚外没有其他设施。新建的大型及超大型筒仓输送设备自动化程度都很高, 储煤筒仓顶部可做到无人操作。在国内外, 储煤筒仓都发生过不少自燃和爆炸事故。因此, 储煤筒仓的使用在业内尚有不同的认识, 有些电厂就因火灾事故而放弃了这种储煤方式。但在环保和节约土地的政策约束下, 我国不但不会停止储煤筒仓的建设与使用, 而且会走大型化 (单座容量3万t) 道路。

2.2 储煤筒仓主要火灾危险因素

储煤筒仓的消防安全事故形式主要表现为煤自燃、爆炸。除了前述的挥发分高外, 煤储存时间长, 煤层因自热致使温度过高而自燃是主要原因。燃煤电厂露天煤堆的自燃现象并不鲜见。煤储存到筒仓内, 因煤的导热系数较小, 又无良好的空气对流, 所以筒仓储煤更容易造成热量在煤堆内聚集, 更易发生自燃, 而且极易成灾。此外, 煤露天堆放时间越长, 氧化程度越高, 进仓后就越易自燃。如石景山热电厂将室外堆放过一段时间的高挥发分煤入仓, 不到2周就发生了自燃。

煤的自燃与筒仓的工艺结构形式有关。工艺结构形式阻碍煤的流动, 则煤易滞留, 久之则自燃。如某热电厂由于其储煤筒仓的结构存在死角而使煤长时间滞留, 多次发生自燃, 且有一次导致了爆炸。

筒仓自燃一般在中下部起火, 灭火须从下部出口卸料, 比较困难。当储煤自燃后, 切不可盲目地从顶部浇水灭火。因为在自燃较严重的情况下, 浇水会促使燃煤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致使火未扑灭, 又增加了新的爆炸因素。如某电厂多种煤长时间混存, 发生自燃后采取放空措施不能奏效, 两天后喷水, 结果爆燃, 防爆门被冲开, 在方圆1 km范围内形成黑雨。

储煤筒仓爆炸成因包括:一是原煤中瓦斯含量高, 如1984年4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某煤矿一座1.2 万t储煤筒仓由于瓦斯在仓内聚积, 遇点火源后发生了爆炸;二是煤自燃后释放出大量气体造成仓内压升高, 继发爆炸;三是根据对氮气环境与空气环境下煤挥发分可燃成分的分析, 储煤自热后释放出可燃气体, 有发生气体爆炸的危险。

2.3 储煤筒仓的防火措施

由于煤液化用煤具有高自燃危险, 且煤液化工程的火灾风险远高于燃煤电厂, 其相应火灾防范标准理应高于燃煤电厂。为了避免储煤筒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在设计筒仓时, 应考虑以下几方面事项。

(1) 筒仓的直径不宜过大, 可借鉴电力系统对筒仓储煤量的有关规定, 以降低风险和便于使用管理;

(2) 筒仓的高度不宜过高, 以便于人员上下处置可能的事故, 同时避免进仓运输设备过长;

(3) 筒仓仓顶部要设计防爆门, 防止仓内超压或煤自燃引起的爆炸;

(4) 筒仓内壁光滑, 连接处要平滑过渡, 避免出现死角位置;

(5) 筒仓内部所使用的钢架、角钢应采用圆钢;

(6) 筒仓内宜设置充氮保护设施;

(7) 对筒仓中的储煤温度、可燃气体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及烟雾等参数进行监测, 并针对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正确及时的应对措施, 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自动控制。

安装筒仓监测系统, 可以早期发现筒仓储煤发生自燃现象,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筒仓的监控项目有煤的温度、可燃气体浓度、一氧化碳和烟雾的浓度 (以上为直接控制项) 以及煤的储量 (间接控制项) 等。温度是储煤自燃的首要条件;一氧化碳和烟雾的浓度反映了储煤自燃的程度;煤的储量涉及到储存期的管理。

要正确核定储煤时间, 尽量不要超过煤的自燃发火期。而且, 储煤时间越长, 氧化程度越高, 煤的经济价值下降越多。仓内储煤原则上先进先出, 即倒仓顺序按来煤先后依次进行。当机组大修、故障停机或降负荷运行时, 在燃煤用量减少、倒仓时间延长的情况下, 应适当控制煤量, 以减少仓储, 保证适当的倒仓时间。同时, 为保证筒仓中的储煤合理调配, 筒仓中还应配置煤位监测设备, 防止空仓或满仓。加强现场管理, 尽早发现煤自燃征兆, 并采取处理措施。如发现有局部温度升高、冒热气、冒烟等现象时, 即可判断该处氧化层已发生自燃。这时要立即停止筒仓入煤运行作业, 并且对仓顶所有孔洞进行封堵, 以隔绝空气。有条件或必要时, 筒仓内注入惰性气体, 阻止燃烧。同时要强化监视, 根据包括料位计在内的各种监测仪器的显示值, 分析确定燃煤的位置和程度, 以决定采取正确的控制或消防措施及确定对仓内煤的定仓使用或紧急排放。

3 室内储煤场火灾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3.1 基本情况

室内储煤场分为矩形储煤场和圆形储煤场。传统矩形储煤场的屋面一般采用三心柱面网壳, 受柱面网壳水平推力的影响, 一般采用落地支承。随煤储量越来越大, 矩形储煤场跨度从60 m发展到120 m以上, 受堆取料机设备高度限制, 难以向空间发展, 单位面积储煤量难以增大, 且平行轨式堆取料机设备也限制了配煤的灵活性,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设计使用。圆形储煤场的顶盖一般采用球面网壳, 球壳和环梁构成自承重体系, 克服了矩形储煤场结构受力不理想的瓶颈, 在室内储煤场大型化、节约用地方面凸现优势,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

圆形储煤场由堆取料机、土建结构、钢结构弯顶及相关辅助设施构成。圆形煤场物料由堆取料机顶部进料, 通过旋转悬臂堆料机向煤场堆煤, 由刮板取料机旋转取料到中心地下煤斗, 并通过煤斗下的给煤机和地下皮带机向外出料。目前, 国内全封闭圆形煤场的最大直径为120 m。全封闭圆形煤场单位面积储煤量大, 一个直径120 m的圆形煤场的储煤量可达到15万吨以上。

3.2 室内储煤场火灾危险因素

室内储煤场火灾危险主要表现为煤自燃、煤粉尘和可燃气体爆炸。

煤经过长期大量堆积后, 容易导致自燃起火, 室内储煤场也不例外。室内储煤场自燃大都发生在距表层1~1.5 m部位, 相对于储煤筒仓, 室内储煤场自燃的处置容易些。

因为煤在室内储煤场的装卸、运输过程中可能有煤粉的扬起;煤中含有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 在装卸、运输过程中, 这些可燃性气体会散发到大气中, 对于高挥发份的煤, 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其爆炸极限。粉尘扬起达到爆炸浓度也可能发生煤粉尘爆炸。室内储煤场, 特别是全封闭圆形煤场, 因造价高, 一旦发生煤粉尘爆炸等, 将会造成重大损失。

3.3 室内储煤场的防火措施

对于矩形室内储煤场的防火,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已做了相关规定。而对圆形储煤场, 该规范尚无明确规定, 且矩形室内储煤场也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因此笔者主要针对圆形储煤场提出相关消防措施。

煤自燃是缓慢进行的。起火前, 即将着火部位的温度会较高, 并且可嗅到异味和可见到白烟, 预示着一氧化碳的浓度显著升高。为此, 通过监测储煤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可检测到煤的自燃征兆。

直接测定煤层内部温度是最有效的监测方法。另外, 储煤场室内温度也需监测。当煤层温度或室内温度显著升高时, 表明发生或即将发生自燃。

一氧化碳的密度和空气的平均密度接近, 其流动状态与空气基本相同, 在圆形储煤场顶部栈桥处设置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即可。

为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应保证氧气体积分数在 18%以上。在室内储煤场, 由于煤发生氧化或通风系统故障会导致氧气浓度降低。在输送带的路由和空气流通不畅及二氧化碳容易聚集的地方应设置氧气检测器。另外, 堆积的煤在发生自燃起火的初期, 由于产生一氧化碳, 同时氧气的浓度也降低, 为了预测自燃起火, 也可以在储煤场内设置氧气检测器。

对于圆形储煤场, 受堆储煤形式的限制, 难以像其他库房那样设置室内消火栓。已经建成或在建的工程, 大都在挡煤墙和中央立柱上装设有若干台消防水炮, 如宁海电厂120 m圆形储煤场共设置36门固定炮。消防水炮可控制或扑灭圆形储煤场自燃火灾, 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灭火人员的安全, 是目前较理想的灭火设施。但受消防水炮射程和设置数量的限制, 对于直径较大的圆形储煤场, 可能会出现消防水炮覆盖不到的盲区。为此, 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消火栓, 以满足灭火需要。

由于煤尘和可燃气体混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 发生爆炸是瞬间的事, 目前无法抑制。所以, 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预防。一是通过对煤尘和可燃气体浓度监测和干预, 阻止其达到爆炸极限;二是建筑本身具有泄爆能力, 通过爆炸卸压避免建筑整体被破环而造成重大损失。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 全封闭圆形储煤场顶部应设置泄压设施;

(2) 为降低煤尘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应安装整体通风和吸尘装置, 保证通风装置连续运转;

(3) 洒水和界面活性剂是降低煤尘浓度的有效措施, 为抑制装卸、运输和堆积煤作业过程中产生煤尘, 应安装撒水装置;

(4) 利用甲烷气比空气易扩散的性质, 在储煤场上部排气流集中的部位安装甲烷 (CH4) 气体检测器, 排气中甲烷的浓度应在1.5%以下;

(5) 煤场内设置煤尘浓度计, 对水分较多的煤尘, 考虑到会引起煤尘浓度计粘结或堵塞而失灵, 可以定期测定煤尘的浓度或使用便携式测量仪器进行测定。

4 带式输送机火灾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4.1 基本情况

带式输送机 (电动机、减速机、输煤皮带、托辊) 是输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自动化、专业化程度高和连续、大运量作业, 在煤炭装卸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早已广泛用于涉煤企业。在燃煤电厂, 煤的厂内运输大都采用带式输送机, 煤液化等煤化工企业也不例外。当带式输送机设置在架空建筑内时, 将它与所属建筑统称为运煤栈桥。由于运煤栈桥为当前煤化工企业普遍采用, 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运煤栈桥进行了研究。

以往, 以燃煤电厂为代表电厂的运煤栈桥楼面大都采用1.2 mm厚压型钢板作底模的钢筋混凝土楼面。这种楼面质量大, 耗钢量较大, 施工周期长且工艺复杂。近几年, 在许多工程中, 运煤栈桥采用钢构架与轻板楼面的结构形式。这种栈桥用钢量减少, 质量大大减小、抗震性能显著增强、现场施工时间缩短, 成为业内采用的一种新的结构形式。

在寒冷与多风沙地区, 运煤栈桥多采用封闭式。在气象条件合适的地区, 运煤栈桥多采用自然通风好的半封闭、轻型封闭或露天结构形式。

4.2 带式输送机火灾危险因素

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及传输的煤块为可燃物, 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并且由于带式输送机通常是斜向上布置, 发生火灾后, 处于斜上方的可燃物容易受下方火焰的影响, 带式输送机发生火灾后火灾沿皮带向上蔓延非常迅速, 全封闭运煤栈桥受“烟囱效应”的影响, 火灾蔓延速度会更快。此外, 全封闭运煤栈桥还有煤尘爆炸的危险性。由于全封闭运煤栈桥大都有除尘或降尘措施, 目前国内尚未有煤尘爆炸事故的案例, 而运煤栈桥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导致带式输送机火灾的原因包括:带式输送机故障导致皮带摩擦生热引发火灾;煤粉自燃;输送已经自燃的煤而引发火灾;电缆因过载、老化、短路等发生火灾而引燃;他处火灾累及;违章动用明火等。带式输送机的防火已成为煤炭装卸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4.3 带式输送机的防火措施

(1) 运煤栈桥的建筑防火要求。

为防止因冰冻导致皮带打滑引发火灾, 在有冰冻的地区, 带式输送机应采用全封闭式运煤栈桥, 并安装采暖设施;在无冰冻的地区, 带式输送机可采用半封闭式运煤栈桥。运煤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应减少转运环节, 降低煤流落差。

全封闭式运煤栈桥的火灾危险性按丙类确定;厂区内运煤栈桥的耐火等级按不低于二级确定, 其中楼板和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50 h为宜;当栈桥内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时, 其钢结构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运煤栈桥的重点防火区域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一般采用水幕) ;防火间距8~25 m;运煤栈桥长度超过200 m时, 应加设中间安全出口。

(2) 运煤栈桥的采暖设施要求。

运煤栈桥及转运站、筛分破碎室等运煤建筑应选用表面光洁易清扫的采暖散热器, 散热器入口处的热媒温度不应超过160 ℃, 严禁用明火取暖。

(3) 带式输送机的设置要求。

应针对带式输送机设置速度信号、输送带跑偏信号、落煤斗堵煤信号显示或报警装置和紧急拉绳开关安全防护设施。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应采用难燃胶带。

(4) 电视监视与应急照明。

运煤栈桥及转运站、筛分破碎室等建筑应设置电视监视设施与应急照明。另外, 为防止将已经在储煤设施内自燃的煤输送出去, 从储煤设施取煤的第一条胶带机上应设置明火监测装置。

(5) 运煤栈桥的除尘。

运煤栈桥一般不设除尘设备, 采用水力冲洗地面。 转运站部分如果除尘风量小, 可设置单机机械振打除尘器。破碎筛分楼, 需要较大除尘风量, 一般采用湿式除尘器 (但水不会排到煤里) , 或采用气体反吹袋式除尘器。

(6) 运煤栈桥的消防设施设置要求。

运煤栈桥内应设置消火栓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在运煤栈桥与转运站、筒仓、碎煤机室连接处设置防火分隔水幕。煤液化厂区内的运煤栈桥宜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

(7) 运行管理要求。

输煤皮带应定期进行轮换、试验, 及时清除输煤皮带、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煤和积粉, 保证输煤系统无积煤和积粉。运行人员要按规定对运行和停用输煤皮带进行全面巡视检查, 当发现输煤皮带上有带火种的煤时, 应立即停止上煤, 并查明原因, 及时消除。输煤皮带停用时, 要将皮带上的煤走完以后再停, 确保皮带不存煤。

5 总结及展望

作为保障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治安全的战略发展项目, 煤直接液化工程开始在我国得到发展。由于煤直接液化工程的特殊性, 许多装置的火灾危险性与传统化工工程不同, 防火设计也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煤储运是煤液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原煤消耗量巨大使煤储运系统非常庞大, 加上煤液化工程对原料煤的严格要求, 使煤直接液化工程中煤储运系统的火灾危险性大于一般燃煤电厂中煤储运系统的火灾危险性。笔者主要针对煤直接液化工程的特点, 对液化煤和储煤筒仓、室内圆形料场、带式输送机等储运设施的火灾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为相关规范的制订提供技术依据。

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煤直接液化工程中磨煤装置、煤液化装置、制氢装置等具有特殊性的装置的火灾危险性, 以保障煤直接液化工程的生产安全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歌平.煤炭液化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2]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

[3]王春萍.我国煤液化概况[J].化学工程师, 2005, 12:40-41.

[4]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5]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

[6]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S].

[7]景兴鹏, 王亚超.煤层自燃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 2009, 18 (4) :110-112.

[8]管品武, 姬志洋.某大型煤仓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与温度场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2) :106-109.

[9]裴丽萍.燃煤处理系统煤仓/煤斗的消防保护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7) :508-510.

火灾危险因素 篇2

左右)。据南宁市消防支队2005年6月份,对市区内五十多所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来看,发现学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火灾形势十分严峻。一些学校的学生宿舍楼的楼道里,很少能找到灭火器。宿舍楼等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有的为了便于管理将其他安全出口封堵、锁闭。在向一位校内保安人员询问消防栓的具体位置,对方回答说不知道。在向200个学生调查中,有40%的人明确表示不会使用灭火器,有50%的人表示可能会使用,但从未使用过,只有10%个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正确使用灭火器。在调查发生火灾后是否想过自己救火?15%人表示会去救火,30%的人说不会,55%的人表示“不好说”,原因是“不知道救火要注意哪些问题,怕自己救火反而受伤”。虽然近几年,我们消防宣传搞的火热,使一部分学子得到了教育,但从这起火灾中我们消防宣传仍然存在着溥弱环节。学校是莘莘学子求知的乐园,校园安全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学生宿舍是学生的家,学生的很大一部份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一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夜间,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纵观国内外,时有发生的学生宿舍火灾,已经成为学校安全的心头大患。

2001年3月26日肯尼亚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一栋宿舍被焚毁,造成58名学生死亡,28名学生受伤。

2003年4月10日,俄罗斯南部一个聋哑儿童寄宿学校发生火灾,导致28名儿童死亡,另有100多人受伤。

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幢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当场有33人丧生,近200人受伤,有8人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有11名中国学生在这次火灾中罹难。

2001年2月8日晚8时15分左右,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镇红岩中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烧毁房屋(共3间240平方米)、床铺、被褥等物品,损失1.5万余元。

2004年3月6日,西安财经学院北区一栋4层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大火原因为学生违规用电所致。

2003年4月2日,位于和平街的北京服装学院学生公寓发生一起火灾; 2002年7月21日位于丰台区的燕京华侨大学的一间学生宿舍发生火灾; 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东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这一起起惨痛的火灾事实说明,学生宿舍火灾已成为学校稳定、改革和发展的拦路虎,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宿舍火灾的成因及易发部位,下决心从根本上清除火灾隐患,才能保证学校的顺利发展。

(一)学生宿舍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大部分学校在新建、改建、扩建学生宿舍楼中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合格,违法投入使用的问题比较普遍。由于未经消防验收,学生宿舍楼的先天性隐患十分严重,如消防水源缺乏,未按消防规范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池容积不足;消防车道不畅,防火间距不足;校区普遍无室外消火栓。部分学校受新学年招生、搬迁计划影响,新建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有的连外墙的脚架还未拆除就开始使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二、不少学校的消防设施缺乏维护保养,不能完整好用。一些教学楼虽装有消火栓,有的管径过小导致水压不足,有的拧开一看,滴水不出,形同虚设。有些学校图省钱,买最便宜的灭火器配置,孰不知每种类型的灭火器只适用于某类火灾的扑救,不按灭火类型购置灭火器,往往既花了冤枉钱,也起不到扑灭火灾的作用。一位从事学校保卫工作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对消防的投入严重不足。按规定,灭火器应该每二年检测更换一次,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学校能做到这一点。有的灭火器还是前几年买的,早就过了有效期,真有需要时,发挥不了作用。他说:“现在,学校的办公经费都很紧张,哪舍得在消防上花钱?”

三、学生宿舍楼普遍存在疏散出口不足,安全出口被封堵等现象。为了防止学生晚上私自外出、防盗,在宿舍外窗安装影响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栅栏;有的宿舍楼内同时住了男生、女生,为了防止男女学生之间“串门”,在宿舍楼每层走道内增设隔墙或在走道及楼梯上增设铁栅门,将整幢楼分成男女两区,造成安全出口缺乏现象。晚上学生休息后值班人员将门口一锁了之,如果发生火灾,这些学生该如何逃生呢?

四、学校消防管理薄弱,消防常识未能普及。学校消防工作未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在消防投入和火灾风险之间选择后者,因陋就简,得过且过;消防组织不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消防管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消防安全教育滞后,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教育普及,安全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盲区。

(二)学生宿舍起火的主要原因:

一、违章用电:

1、使用大功率电器及劣质电器。随着电脑的普及,有的一个宿舍内就装上五、六台电脑,使电线超负荷容易造

成短路引发火灾;而且现在学生宿舍内到处是电器,如充电器、电吹风、电炉、取暖器等,由于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又缺乏辨别能力,为此许多学校附近的商家向学生销售多为价格便宜的劣质电器,这些劣质的电器容易发生故障导致火灾。据网友报料,**商学院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热得快”.“热得快”是一种热水装置,对于学生来说,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此外,电热毯、电饭锅、电磁炉这些电器,在高校学生宿舍中,也同样属于禁止使用的东西。但现实情况是,尽管宿舍阿姨查得很严,学生仍然想方设法地使用。网友“心痛”表示:“禁止用热得快,只会让那些学生把门反锁起来偷偷用,后果就是着火时,门锁被烧得滚烫,打也打不开,房间内电线短路铁窗、铁床处处带电,要逃命只好往阳台上跑,阳台栏杆被烧得滚汤,抓不住,从六楼摔下。”

2、违章私接电线。许多学校晚上都会准时限电,将学生宿舍内的电停掉,有的学生就用私自从走廊的路灯偷拉接电线,这样很容易损伤线路绝缘层,引起线路短路和触电事故。还有的学生加粗保险丝或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当线路超负荷、短路时不能熔断引起线路燃烧。

3、使用电器不当:在学校学生大都喜欢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的电器,而这些电器学校是禁止使用的,所以电炉常常在使用后,学生未等电炉冷却就将电炉臧起来,电炉很容易将周围的可燃物点燃。还有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也易起火;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也能引起燃烧;电器使用不当也会引发火灾,例如2003年12月2日中国北京交通大学一女研究生宿舍因为使用“热得快”烧水未能及时拔下电源,结果暖水瓶里的水被烧干而引起火灾,造成20000元财产损失。

二、违章使用明火:

1、违章点蜡烛:一些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晚上在宿舍点蜡烛“加夜班”,或是加班加点看小说,有的一不小心碰倒蜡烛,或是睡着了而蜡烛未熄,结果蜡烛烧到底,点燃了书籍、床板等可燃物品,引起了火灾。1997年5月,云南省富宁县一所学校困一女生在蚊账内点蜡烛看书,不慎碰倒蜡烛引燃蚊账酿成火灾,造成21名学生死亡。

2、违章点蚊香:点燃的蚊香也有700ºc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ºc,纸张燃点为130ºc,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燃烧。2002年6月5日江西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因点燃的蚊香引燃被絮发生火灾,13名3至4岁的幼儿在火灾中丧生。

3、违章吸烟: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ºc,中心温度为700--800ºc,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例:2000年3月,某中学男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原因是该室几名男同学边吸烟边打扑克,当老师来查房时就将烟头丢到床底后就去上课,烟头引燃床下的可燃物引起了火灾。

4、违章使用灶具和烧废物:个别大学生图省事、方便,使用煤油炉,如使用不当最易引起火灾事故。还有的大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等可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

5、消防宣传不到位。近些年来,从消防知道“四进”到“五进”,再到现在提出的“六进”,有多少工作是实处的呢?有的几进,只落实到城市学校、社区、企业、厂矿、进农村,而对张村和边远地区,又有几个落到实处的呢??

三、学生宿舍防火对策

一是严格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实践证明,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搞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措施。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消防安全主体意识,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的责任,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系、部、年级、班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评,奖惩兑现。

二是部门协调,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公安消防、文化、城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深入细致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大检查,不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消防安全。对存在的隐患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加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落实防范措施。

三是保证安全疏散,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学生宿舍楼要保证有两个疏散楼梯,清理所有封堵和占用疏散通道上的杂物,拆除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的障碍物,保持畅通。拆除在学生宿舍外窗安装的影响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栅栏。学生宿舍楼在规划建设中,必须将消防安全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等学校消防设施纳入学校总体规划,确保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到位。加强安全疏散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以防患未然。

四是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规定。普及消防常识、了解消防基本技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加强生存教育的需要,消防教育“一朝受教,终生受益”。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的消防常识普及教育,采取墙报、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电视广播、集中授课、安全演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着重使广大学生了解如何报警、如何扑救补起火灾、如何逃生自救等安全常识。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的意识,学会不私自在宿舍乱拉电线,不使用电炉子、热水器、电吹风、电热杯等电器设备;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使用过的废纸及时清扫;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台灯不要靠近枕边,不要在蚊帐内点蜡看书,室内照明灯要做到人走灯灭等等消防安全常识。

火灾危险因素 篇3

分析及防范措施

1 2 月14日中午1 2时许, 武汉庄胜崇光SOGO地下一五金配件商店突发火灾。记者目前了解到, 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中新网消息, 武汉市消防部门于当天中午12时17分接到报警, 共出动6台消防车及30名消防官兵。消防官兵抵达现场后迅速展开扑救, 火势得以控制。

据了解到, 此次火灾是庄胜崇光SOGO百货地下一层的一个杂物间失火所致, 过火面积不大, 大约5至6平方米。恰好上面有个排烟机, 于是将烟雾抽上去了, 造成现场浓烟滚滚的场面。

作为进行商业活动的综合性场所, 大型商场多设置在闹市中心和繁华地段, 经营范围广, 商业种类多, 与人们各方面消费需求息息相关。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品需求在不断改善, 各类工业、农业发展所需的材料、设施逐步增多, 从而众多大型商场在全国各地相继新建、改建和扩建, 予以满足各地的发展需求。然而, 纵观近10年来, 我国商场大火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 大型商场的火灾事故呈现迅猛抬头之势。如沈阳市商业城、吉林市中百商厦、常德市桥南太原市场、新疆德汇广场火灾等。在这些火灾事故中, 有的动辄伤亡十几人, 甚至高达数十、上百人;有的整座大厦付之一炬, 蒙受了数以亿计的巨大经济损失。那种惨烈的景象, 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心痛不已。商场火灾猛于虎, 种种火灾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连同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火灾频频, 消防安全不容忽视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的多场大火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火灾受害者有着切肤之痛。为什么商场内频频“发火”?这些商场火灾有没有给各大商场带来一些启示和防备?从消防意识软件到消防器材硬件的准备, 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 通过记者及各地消防人员的实际调查发现, 夺命大火并没唤起社会对防火的重视, 消防安全现状依旧不容乐观。

消防管理混乱, 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率低, 火灾隐患严重。

纵观近几年国内大型商场发生的火灾事故, 不难发现违章用火、用电、用气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及吸烟等人为因素是造成火灾的直接原因。而消防管理不到位, 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则是火灾扩大蔓延, 最终酿成重、特大火灾的主要原因。部分商家由于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意识淡薄, 建筑消防设施投入不足, 不同程度存在防火分区超面积, 防火分隔设施不全, 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安装不到位等先天性火灾隐患;员工消防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致使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同时, 许多超大型商场在建设初期由于消防投入不够, 往往造成自动消防系统、防火分隔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等设施一项或多项短缺, 造成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率低;有些虽然进行了配套设施建设, 但由于管理不善, 维护保养工作没有跟上, 造成损坏或瘫痪, 个别商场还存在擅自关闭、停用消防设施, 致使发生火灾时, 不能发挥作用。

曾经造成54人死亡的吉林中百商厦大火, 也同样存在着内部疏散通道不畅的问题, 紧锁的铁栅栏门阻隔了被困者的逃生之路。商厦内仅安装有火警报警器, 而并未按照消防规定设置消防控制中心和消防警报, 3条消防通道也非常狭窄, 而且没有逃生指示标志。就连应该摆放在醒目易取位置的灭火器也被锁在距离商厦20多米远的地方。更加令人震惊的是, 仅有的近30个干粉灭火器, 有近四分之三已经过期。

面积过大, 火灾荷载增大

由于大型商市场建筑面积巨大, 平面布局复杂, 商场内商品堆集, 过道狭窄, 使得火灾荷载增大。同时, 商场的室内装修大多采用麻织物、木龙骨、三夹板、纸、塑料等可燃装饰材料, 加上经营品种主要为服装、鞋帽等易燃、可燃物品, 火灾荷载增大, 极易产生“轰燃”, 一旦着火, 火势沿各种孔洞、楼梯间管道井等部位蔓延, 极易造成大面积燃烧, 扑救难度极大。

2008年1月, 新疆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的大火由于消防设施不畅, 以及存放的大量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易燃商品, 使得大火在过道蔓延, 致使火灾从大楼底层迅速发展, 整栋12层商场的商品全部被烧毁, 涉及经营商户1046户, 直接财产损失数亿元。

消防安全意识弱

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缺乏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 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商场火灾若发生在非营业时间, 通常值班人员少, 初起火灾不易被发现。有的商场超市员工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火灾发生后, 初起火灾扑救不力, 报警不及时, 延误了灭火和救人的最佳时机。

吉林中百大厦起火后过了20多分钟才有人报警, 延误了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 当消防官兵到达现场时, 火场内部的部分人员已经遇难或昏迷, 不仅本身丧失逃生能力, 而且给搜救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另外, 由于超大型商场大多地处繁华地区, 顾客云集, 十分拥挤。节假日、黄金周最多时可达到几十万人, 商场内人推人、人挤人,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容易产生恐慌和骚乱情绪, 易造成群死群伤;而部分大型商场消防安全出口数量不足, 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短缺, 缺乏必要的逃生自救器材, 一旦发生火灾, 疏散和救人均十分困难, 必然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莫等火起空余恨

为何大家对身边的隐患视而不见?也许, “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 也没有见过谁家着过火”的想法最具代表性。然而,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火灾防范亦是如此, 对火灾隐患进行整改, 建立消防意识才是火灾预防的关键。简单一句话, 要想将商场火灾事故消弭于无形, 就得时刻绷紧消防安全之弦。

完善消防安全制度,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刻不容缓。商场的防火安全组织是领导和推进防火工作开展的组织机构。要根据商场的实际情况, 建立落实各项防火制度, 逐级建立防火灾全责任制。商场的法人代表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全体职工也要根据每个人的工作岗位性质, 承担相应的防火责任。对改建、新建或扩建的大型商场, 消防部门在审核、验收或消防安全检查时, 要严格依据放防火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消防技术把关。对于建筑的防火间距、耐火等级、消防车道等消防设施及室内装修材材料等要符合消防设计规范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将不给予下发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

严格控制火源, 电源的安全区管理, 坚持经常性是防火安全检查工作是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工作。消防安全操作规章不是一纸空文, 而是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发生的一种操作方法, 用了指导人们日常工作的准则。同时对于用火、用电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 并严禁在商场内私自使用电热器具, 禁止超负荷用电, 不用违章电料和保险装置。同时商场内每月应不少于一次由主管领导参加的消防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要组织专门检查。对于公安消防部门和自身检查中提出的火灾隐患认真整改落实, 消除火险隐患。

只有做到知已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因此, 对超大型商场必须在高密度的消防自救训练的基础上, 制定周密的灭火救援作战总体预案和各分层子预案, 确保一旦发生火灾, 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准确处置。同时, 对建筑内消防器材及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测, 确保完好有效并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搞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对于提高人们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 增强大型商场抗御火灾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消防安全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 从眼前看, 并不会直接为企业带来利润和效益, 但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可以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 它所产生的效益是无法替代的, 所以将眼光放的更加长远, 加大对消防的投入, 这才是“百年大计”。

2012年5月16日广元温州商城起火消防隐患致重大损失

2012年5月16日上午8点34分, 位于四川广元市利州区北街的温州商城发生火灾, 大火4小时后才被扑灭。火灾造成12名温商的店面被烧, 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在火灾扑救过程中, 3名消防队员和1名矿山生产安全救援人员受伤。在火灾发生后, 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组织灭火救援工作。但是, 商城的消防栓里无水, 导致灭火不力。商城当中新建设的铺面, 虽然增加某些收入, 导致消防车无法驶入, 救火人员只能长时间“望火兴叹”!

2012年6月30日天津蓟县莱德商厦发生火灾致10死16伤

2012年6月30日下午16时许, 天津蓟县县城莱德商厦发生一起火灾。截至当晚23时, 初步确认10人死亡, 16人受轻伤。目前莱德商厦大火已被扑灭。据公安部门介绍, 事故系商厦一层东南角中转库房内空调电源线发生短路, 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

2012年7月5日达州市朝阳商场发生火灾损失超200万

2012年7月5日早上, 位于四川达州市朝阳东路的朝阳商场发生一起重大火灾, 所幸无人伤亡。笔者闻讯赶到时, 大火已被消防官兵扑灭。据目击者称, 起火时间约为早上7点半, 起火点位于商场二楼的某楼盘售楼部内。由于火势蔓延迅速, 待消防官兵接警赶到时, 大火已蔓延至一楼和三楼。消防官兵赶到后, 迅速扑灭了大火。据受损最严重的某楼盘售楼部、朝阳医药有限公司和朝阳商场部分服装商户称, 此次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万元。

2012年8月1日大连华南商城起火52辆消防车出动

2012年8月1日上午9点左右, 大连市沃尔玛华南店发生火灾, 大量消防车赶到现场救援。另据大连消防支队的官方微博透露, 发生火灾的华南国际商城四楼楼顶简易库房。大连市公安消防局立即调集52辆消防车、210名官兵赶赴现场实施扑救。

2012年10月25日扬州汇银家电卖场起火大火狂烧3小时

2012年10月25日凌晨1点钟左右, 位于扬州市石塔寺附近的汇银家电卖场突然起火, 火从西面一楼小店开始蔓延, 导致汇银家电主楼二三四五层起火。早上7点多, 经6小时扑救, 火势基本控制。

2012年11月28日直击陕西延川购物中心大火现场

2012年11月28日早上6点左右, 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化艺术购物中心大楼发生大火, 附近企业及远在百公里外的延安消防支队调集官兵178人、消防车19辆也赶往现场扑救。知情者称, 位于大楼负一层的电器商场着火后, 火势顺着楼层上窜, 将楼上的超市、电影院等几乎烧了个精光。

2012年12月14日武汉庄胜崇光SOGO地下一五金配件商店突发火灾12月14日中午12时许, 武汉庄胜崇光SOGO地下一五金配件商店突发火灾。记者目前了解到, 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次火灾是庄胜崇光SOGO百货地下一层的一个杂物间失火所致, 过火面积不大, 大约5至6平方米。

商场火灾自救措施

新年伊始的几场火灾至今让我们心有余悸, 虽然火灾并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但却重重敲响了大型商业场所消防安全的警钟, 引起了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商场火灾猛于虎, 然而, 除了需要消防部门密切关注, 常抓不懈外, 商场管理者必须要承担起消防安全主体者的责任, 加大消防安全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 最重要的是, 当商场内的消费者不幸遭遇火灾发生, 我们必须了解一些逃生办法, 在关键时刻能够达到自救。

一、善用逃生通道, 莫进电梯, 有序疏散

商场内的火灾逃生通道包括: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消防安全出口等。火灾发生时应注意沿着逃生通道有序疏散, 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以防停电或发生故障而被困。逃生时, 不要争先恐后, 要有秩序地互相协作撤离。遇到小孩和老人, 要主动扶持并靠边走。一旦受伤难以前行, 要躺在通道两侧等待救援。

二、就地取材, 自制工具, 防烟护头

火灾中产生的烟雾是造成人员死亡的头号杀手。发生火灾时, 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逃离现场, 防烟就非常重要。火灾发生时, 可将随身物品沾湿后捂住口鼻, 尽量压低身体逃离。一般来说, 商场中有许多物资可以制作防护工具, 如用矿泉水沾湿毛巾或毛毯等充当防烟降温工具, 或是塞住门缝阻挡烟雾进入。还可以戴上商场中的商品安全帽, 并利用各种皮带、床单等开辟逃生通道等。

三、寻找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 注意降温、防烟

当火势过大, 已无法通过逃生通道逃离时, 要注意寻找避难场所。在商场中, 避难场所有开放的阳台、卫生间等。如果在阳台, 应尽量寻找毛巾等物, 用力挥动以便引起消防人员的注意。在卫生间中避难, 可采用不断用水泼墙门、用湿毛巾等塞住门缝等方法降温、防烟。被困者应大声呼救, 不断发出各种信号, 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四、利用建筑物, 转移到安全区域, 伺机逃生

发生火灾时, 如上述三种方法都无法逃生, 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 并用水打湿, 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起火层下面的楼层或地面。没有辅助工具时, 可利用下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分和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 (线) 等转移到安全区域后再寻找机会逃生。采取这种方法逃生时, 要大胆细心, 切不可盲目行事, 否则容易发生伤亡。

五、慎重跳楼, 科学操作, 避免不必要伤亡

舞厅的火灾危险性何在? 篇4

舞厅是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主要由舞池、乐池和观众厅、休息厅等组成。舞厅的火灾危险性在于:

(1)在建筑设计肪火方面,除新建宾馆、饭店附属的舞厅较符合要求外,许多利用原有建筑改建和扩建的舞厅,受到条件限制,往往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的要求,存在不少问题,

(2)舞厅在装磺方面一般都非常讲究,追求形式豪华,气氛协调。因此常采用多种照明灯具、配线复杂,如电气线路和灯具安装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短路起火。此外舞厅常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作各种装饰物,使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势必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3)舞厅不同于严格按座位发售人场票券的影剧院和体育场、馆,顾客随意性比较大,有时人员云集,密度很高,加上灯光暗淡,一旦起火,由于人员拥挤、秩序混乱,极易造成伤害事故。

火灾危险因素 篇5

1 医院火灾危险性表现

1.1 可燃物聚集, 火灾负荷大

医院可燃物大量聚集, 使其火灾负荷量大。尤其是在医院的住院部, 病人所使用的大量的棉被、床垫、床单等可燃物聚集,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提升了其火灾负荷量。加之医院的手术室、制剂室、药房存放使用的乙醇、甲醇、丙酮、苯、乙醚、松节油等易燃化学试剂, 以及锅炉房、消毒锅、高压氧舱液氧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 一旦在管理和使用中操作不当, 极易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 乃至发生爆炸事故。

1.2 人员密集, 火势蔓延迅速

医院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 其建筑内部以中廊式为主, 内部楼层较多, 为了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财产安全, 建筑的窗户都安装有防火措施。室内的可燃物大量堆积, 会使得火势蔓延迅速。而医院在聚集大亮患者的同时, 其陪护人员数量众多, 加之有些骨折、危重病人行动多有不便。一旦发生火灾, 给疏散带来了难度, 或是蔓延的迅速, 极易造成人员的群死群伤, 且给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难度。

1.3 电气线路老化, 超负荷用电

医院规模的不断增大, 医院的患者也随之增多, 大中型医疗设备不断引进, 大多数医院的用电量不断增多。各类医疗器械、生活电器等都需要大量的电、气, 而电器线路负荷量超载及短路问题严重, 并成为火灾事故的“元凶”, 其中很多医院由于原有建筑电器线路的老化严重, 临时敷设线路乃至患者和家属私自使用电线的情况严重, 线路复杂密集, 致使电气线路超出了所能承载的用电负荷, 致使电器线路超负荷或老化造成表面绝缘层破损发生短路, 极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医院火灾事故的特点

2.1 燃烧迅速, 火势蔓延快

医院内部在装修中实用大量材质不同的材料, 大量可燃材料的实用, 导致易燃危险医疗物品及可燃物资在火灾中燃烧猛烈。加之医院内部各类电器线路的连通, 医院又依靠机械排风的方式, 使得火灾发生中, 火灾烟雾蔓延迅速, 尤其是大量可燃的聚集。导致火势蔓延速度快, 导致火灾初起阶段很短, 一旦发生火灾, 火灾扑救难度大。一旦不能及时控制火势, 火势很快向猛烈势头发展, 短时间内将蔓延至整个建筑。

2.2 人员密集, 疏散困难

根据统计, 大中型医院的日就医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一个市区级医院为例, 每天的门诊量可达3000人以上, 尤其门诊楼和病房楼人员比较集中, 加之大批病人家属、亲友的来往, 加大了医院的人员流动量。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病人的行动不便, 会导致疏散距离加长, 加之烟气的迅速扩散, 能见度的降低, 人员急于逃生的惶恐, 易造成人员严重的火灾事故, 且容易发生其他事故, 造成人员的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2.3 危险化学品种类多, 火灾情况判定复杂

由于医疗事业的特殊需要, 医院的功能具有复杂性, 不可避免的存放的药品中涵盖一些危险的化学品, 例如乙醚、苯、丙酮、甲醇、乙醇等易燃物质。由于危险化学品种类较多, 其存放条件复杂,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其火势迅速发展的同时, 给火灾救援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无法制定具有对策性的扑救措施, 尤其是部分危险的化学品有爆炸的危险, 给灭火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4 内部结构复杂, 扑救难度大

医院的内部结构复杂, 设置有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 辅助治疗部分有放射、理疗、病理生化检验等, 后勤供给保障部分有药房、制剂室和仓库、车库、配电房、锅炉房、设备维修间等。内部的分支逐渐连成建筑群, 甚至为了方便病人和家属通行, 各病房楼、门诊楼都通过走廊、楼梯等相连, 构成了回字形或L字形建筑, 这种建筑结构方便了就医的同时, 也为火灾蔓延提供了一定的途径。此外, 部分医院设有中央空调、高档病房等, 造成灭火救援内攻内难以开展, 增加了灭火救援的难度。这种复杂的内部结构, 使得灭火救援开展困难, 增加了火灾中人员伤亡的几率。

3 医院火灾防控的对策

3.1 超规模医院应建立专职消防队

针对大规模的医院, 应组建专职消防队伍, 队伍应配备一定专业技术人才和基本的消防器材装备。提高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以及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 加大对固定小啊放设施的保养和维护, 尤其是将经常出入的常闭式防火门改为常开式, 并与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的问题上, 应强化专职消防队伍的建设。

3.2 增加疏散的途径

医院的疏散问题是火灾防控的难点, 在保障疏散距离设计及安全出口设计的同时, 应在医院的外科楼、病房楼配备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和逃生自救器材, 如:简易空气呼吸器、救生绳索等。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针对疏散困难的患者设置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斜坡式疏散通道。同时限定病房楼的建筑高度, 针对疏散不便利的病患, 应安置在较低的楼层, 减少疏散的时间, 便于病人逃生。

3.3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随着私家车的不断普及, 医院附近的停车问题日益显现, 内部人员的车辆停放, 加之病人家属的探望等, 使得车辆随意停放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部分车辆随意停放在消防通道附近, 造成消防通道不畅, 应减少私家车辆的停放, 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

3.4 加大巡查力度, 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医院应落实防火巡查制度, 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应完善火灾巡查制度, 尤其是对消防设施的检查, 应每半年或一年组织专业消防检测公司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确保自动消防设施联动正常, 应定期开展消防设施的养护工作, 落实专人负责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确保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3.5 加强管理, 重点监控

应对医院的高压氧舱、病理室、手术室、药房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防控, 尤其是对易燃危险药品应限量存放, 一般不得超过一天用量, 使用氧化剂配方时应用玻璃、瓷质器皿盛装, 不能用纸包装。针对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 应由专人负责, 且存放应严格执行存放标准, 不得私自使用或随意带出。

3.6 定期演练, 提升自救能力

提升火灾的自救能力, 是医院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控的重要方面, 作为人员密集型场所的医院, 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演练方案进行完善, 制定较为合理的、科学的应急疏散预案, 注重应急方案的实践性。同时, 应强化对医院人员的自救能力演练, 经常组织医院的医生、护士参加疏散演习, 增强对火灾危险性的认识,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初起火灾的灭火操作, 积极提高员工“四个能力”的建设。对于一定规模的医院, 应与消防部门积极开展实践性的消防演习, 确保火灾事故中, 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应急能力。

4 结论

医院的火灾危险性大, 灭火救援难度大, 应积极加强对医院的火灾防控工作,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确保火灾发生时, 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的医院, 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 医院场所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医院属于较为特殊的人员密集型场所,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直接威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 大中型医院不断增多, 其火灾隐患不断显现, 本文针对大中型医院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 探讨医院火灾预防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消防安全,火灾预防,危险性

参考文献

[1]申芯荣, 陈海燕.浅谈医院特有的火灾危险性与预防对策.当代医学, 2009, 15 (18) :36-37.

火灾危险因素 篇6

虚拟火,即Dummy Fire。2006年Sarah Vap因《Dummy Fire》诗集而闻名,并获得了2006年农神节诗书奖。书中采用“自然诗”体深入细腻地描写了毫不相干的动物和植物相处的敏感性。此处借以说明现实与隐患的关系。虚拟火的控制从安全意义上是把“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是比现实火灾扑救更为重要的环节。因此,火灾危险性指数、火灾危险源辨识、火灾概率、火灾风险评估、火灾危险性评估等就成为虚拟火的描述参数。

在火灾风险分析中,危险和危害两个词用得相当广泛。危险性不仅指火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包括火灾危险的程度及产生危害的后果。危害性则是指事件万一发生或已经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及其影响。两个词密切相关,含义中有相同的成分,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虚拟火不仅要考虑火灾的可能性,还应考虑火灾的危害性,它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 虚拟火存在环境

每种材料、物体或空间不管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单个物体还是系统、安全产品还是危险产品,都是虚拟火载体,只是虚拟火发生的几率不同而已。因此,每种材料都具有火灾危险性,只是发生火灾的因素不同。材料的对火反应特征即虚拟火特征,通常包含有阴燃性、引燃性、闪燃性、火焰传播性、释热性、耐燃性、自熄性、生烟性、有毒气态产物量、腐蚀性气态产物量等。

当评价材料、产品及组件的火灾危险性时,必须注意产品的着火难易性如何?材料是否具有自发热特性?如果有,在什么情况下自发热性会使其自燃?不同的点火源在不同点火密度和暴露时间下怎样才能被点燃?产品一旦着火,其火焰增长速率和传播速率有多快?在什么情况下火焰会蔓延至附近区域?火将变得多大,会燃多久?作为时间的函数,释放的热量会有多大?产品燃烧时会产生多少烟?燃烧产物是什么?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分析出材料、产品及其组件在特定的应用情况下的火灾后果,即虚拟火的发生、发展及产生的后果。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虚拟火可变因素和材料的性质与外形。因此,希望能确定和测量材料的基本性质,结合相应的分析或计算模型来评价材料、产品及组件在全部可能的应用场合下的预期性能。

可燃物的存在是虚拟火发生的根本原因,没有可燃物质就不会发生火灾,这种可燃物实际上就是虚拟火。由于可燃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其燃烧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确定的物体,其火灾荷载密度、热释放速率、对环境的辐射热流量等参数相对确定。同时,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除温度会随时间、空间状态及供氧情况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外,其遮光性和毒性也都相对确定。因此,虚拟火随着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物体的确定而相对固定,即只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存在一定数量的物体,则虚拟火就永远存在。

2 虚拟火的发生

对于材料的自燃性、阴燃性、易燃性以及点燃后的火焰传播速率和热释放速率,其火灾危险性十分复杂,它取决于若干因素,包括物理形状、定向性和材料的化学性质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等,这些因素都控制了虚拟火的发生。

当虚拟火源表面附近达到可燃的浓度时,也不会发生引燃现象,除非在可燃蒸气处有点火源,这一点类似于液体的闪点。除非蒸气能以连续充足的速率产生以维持连续的燃烧,否则在固体表面的燃烧将终止,这一点类似于液体的着火点。如果气体被加热到自燃温度时,没有点火源也能发生点火现象,这类似于可燃气体或液体的自燃温度,被称为自燃。

固体表面的热解速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使用有效着火温度来表达点火的含义,则有一些材料在低于点燃温度时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当虚拟火源表面温度达到有效点燃温度时,开始燃烧;而另一些材料因在点火之前会慢慢地、完全热解,虚拟火呈明显化,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假设不适合这种情况。在虚拟火发生前,材料的变化是连续的,一旦着火,则是质与量的飞跃。

因此,虚拟火发生度是一个衡量材料着火性的指标。图1为虚拟火发生的示意图。

3 虚拟火的评价

20世纪已经开发了许多火灾试验方法以适应规范的要求。在这些火灾试验方法中,有很多只是评价某个产品或产品中某个组成的一种或几种火灾危险特性。通常采用这些火灾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以技术指标的形式提供给规范使用的,而与材料应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火灾危险性或虚拟火发生度有很少的联系。因此,尽管某些产品具有严重的火灾危险性,还是被使用了。虚拟火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环境的每个方面。

过去十年发展的性能化建筑火灾安全分析方法和采用建筑性能化防火安全规范的设计,其核心是确定基于设定火灾的火灾场景和分析这些火灾所造成的可能后果。因此,性能化火灾安全分析、设计和规范发展的要求,比使用传统的规格式方法更应该掌握材料火灾危险性和建筑火灾动力学的知识。

材料火灾危险性评价过程很复杂,有许多可变因素会影响这个评价过程。可变因素包括材料的性质、结构、环境条件和室内火灾效应。因此,不同材料的火灾危险性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还与其应用情况有关,如同样的纺织物用在墙上和吊顶时与用在地板的火灾危害性和风险都是不同的;折叠堆放的报纸与同重量松散放置的报纸其燃烧过程相差甚远;放在饭店大厅中的圣诞树着火后比放在家中的圣诞树燃烧的要猛烈得多。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对材料、产品及其组件在其可能的应用范围内评价其虚拟火发生度的方法。

该评价方法的目的:(1)真实地量化虚拟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的装置;(3)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4)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工艺部分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帮助确定减轻潜在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而又经济的途径。

4 虚拟火发生度及指数

4.1 采用归一化条件概率Pimi法

(1)确定虚拟火转变为明火发生概率因子上下限。

从各种材料、环境中发生着火的资料中,找出对应每种材料着火因子的极值、区间(极小值、极大值),即为因子变动范围,并将各种材料各因子的变动范围进行均分,划分出因子区间,均分份数可自定,但因子区间大小须大于或等于该因子单位的2倍。

(2)计算因子区间因子数(Yi)。

计算各种材料及环境中每一个着火因子在每个因子区间的因子数。

(3)计算因子区间的火情数(Fi)。

统计各种材料及环境中各着火因子区间的火情数之和。

(4)计算各因子区间的因子数和火情数阶段平均值。

阶段时段的选择和材料均可不同,但时段内的采集资料及火情资料应完整无缺。各因子区间的因子数和火情数历史平均值分别用AveYi和AveFi表示。

(5)计算分类条件概率Pi。

按(1)式计算分类条件概率Pi,Pi为在AveYi发生条件下AveFi发生的概率,Pi大小反映了不同组区间条件下虚拟火发生的情况。

Pi=AveFi/AveYi (i=1,2,…,N) (1)

式中:N为因子区间数。

(6)计算归一化条件概率Pimi。

按(2)式计算归一化条件概率Pimi。

Pimi=Pi/Pm (i=1,2,…,N) (2)

式中:N为因子区间数;Pm为N个区间内Pi最大值。

(7)绘制归一化概率图。

以各单因子归一化概率Pimi为纵坐标,以N个组区间为横坐标,采用三点二项平滑来处理概率曲线,滤去一些小扰动或短波,可以得到12张归一化概率图。

4.2 虚拟火发生度数学模型

(1)模糊数学模型。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假定x为虚拟火被环境诱发的因子的实验值或观测值,U为单因子火险贡献度或虚拟火发生度,取(0,1)或(0,100),a,b,c为待定系数,则有(3)式:

undefined

(3)

式中:xc为环境不利于诱发明火。

(2)确定待定系数a、b、c。

R0为火概率图中虚拟火突变为明火的临界值,R0.5为火概率图中虚拟火转变为明火几率开始明显增多的临界值,R1为火概率图中虚拟火转变为明火几率开始大量发生的临界值。R0、R0.5、R1可以从归一化概率图中查算出。

当x

即:(a(c-R1))b=0。因此,有c=R1。

同样,当x>c时,假定U=0.5,则有:(a(R1-R0.5))b=1。

公式成立的条件为:b=0或a(R1-R0.5)=1。

因为b=常量,故b=0舍去。a(R1-R0.5)=1,则有undefined。

假定不再有明火发生时,U有3个精度值,即:U=0.05,U=0.01,U=0.005。

对x

可以推出:undefined

对x>c,有undefined

同理,对U=0.01时,有

undefined

当U=0.005时,有

undefined

由此可计算出,12个因子的单因子贡献度模糊数学模型的待定系数a、b、c。

4.3 虚拟火发生度指数综合指标计算

(1)虚拟火发生度U计算。

根据各因子的预报值计算出12个单因子火险贡献度,反映了在各个单因子条件下火险程度的大小,即虚拟火发生度。

(2)计算当前因子指数Uj和前期因子Uq。

计算当前因子的平均Uj,并计算前期因子的平均(Uq)。

(3)三级判别(计算多因子综合指标G,即虚拟火发生度等级指标)。

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标法的归纳方法,可有如下计算方法:

undefined

(4)四级判别(虚拟火发生度等级定级)。

将虚拟火发生度等级分为5级,以上述计算出的U值作为划分依据,表1为U值范围与对应虚拟火发生度(G)等级对照表,可以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环境等对各级虚拟火发生度的指数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5)虚拟火发生度等级的划分,见表2。

5 研究虚拟火的现实意义

从相对安全观的角度看,安全是具有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安全并非绝无事故,安全与事故之间是对立的,是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虚拟火是客观的、潜在的、与物共存的、可变的,它决定了安全与事故的转变。虚拟火是危险的,同时也存在永恒的风险,是从非以火为中心的角度理解火灾危险性分配和火灾危险源管理。对虚拟火的研究有助于重视火灾的危害性,扩大对火灾的意识范畴,主动从根源上采取相应控制火灾的发生,这对于积极防火是相当重要的。加强对虚拟火和虚拟火战略的研究,有助于改善火灾危险环境,创新火灾管理制度,有利于构建火灾安全战略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邹亮,史文中,任爱珠.用GIS与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火灾过程——应用和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3):83-89.

[2]李志宪,杨漫红,周心权.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技术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2):30-34.

城市火灾危险性的灰色评估 篇7

关键词:火灾风险评估,灰色系统理论,GM (1, 1) 模型,灰关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工业等产业的迅速扩大,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 火灾危险性也进一步增大。因此, 对城市火灾发生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笔者根据惠州市3个行政区域2002—2007年的火灾统计数据,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GM (1, 1) 模型, 对3个区域2008年的火灾发生情况进行预测, 然后根据预测数据建立城市区域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及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灰关联评估模型。对惠州市3个区域下年度的火灾风险等级进行了分级, 预测了3个区域火灾危险性大小。

1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1 灰色系统简介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数学理论, 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 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为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对“部分”信息的生成开发, 提取有用的信息, 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

灰色系统中“灰数”是其基本的单元, 把只知道大概范围而不知道其确切值的数称为“灰数”。在实际应用中, “灰数”指在某一区间或某个一般的数集内取值不确定的数。“信息不完全”是“灰”的基本含义, 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具有普遍性, “灰”是绝对的, 信息完全是相对的、暂时的。

1.2 灰色预测方法

灰色预测是针对部分信息明确和不明确的情况, 以灰色模块为基础, 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的过程。所谓模块就是经一定的方式处理后的时间序列。这样处理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建模提供中间信息, 二是将原有随机序列的随机性加以弱化。

设X0 (i) ={X0 (1) , X0 (2) , X0 (3) , X2 (4) }={1, 2, 1.5, 3}是随机数据 (如图1所示) , 但若将数据累加可得新的数据数列X1 (i) ={X1 (1) , X1 (2) , X1 (3) , X1 (4) }={1, 3, 4.5, 7.5} (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 图1的随机性是明显的, 没有规律性可言, 而图2的随机性被弱化, 呈现明显的增长性。对非负数据列, 累加次数愈多, 则随机性弱化程度越大, 当累加次数足够大时, 则可认为时间序列已由随机变为非随机。

1.3 灰色关联分析的概念及方法

所谓灰序列关联分析实质为灰色系统识别中多个序列 (离散数列) 之间接近度的序化分析, 这种接近度称之为数列之间的关联度, 它是一种几何分析法。灰关联分析的步骤是:

(1) 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考虑m个时间序列, 见式 (1) 。

Xk={Xk (1) , Xk (2) , …, Xk (n) }, k=1, 2, …, m (1)

m个序列代表m种因素, 另给定时间序列, 见式 (2) 。

X0={X0 (1) , X0 (2) , …, X0 (n) } (2)

式 (2) 称为参考序列 (母序列) 。相应地, Xk (i) , k= 1, 2, …, m, 称为比较序列 (子序列) 。

(2) 求关联系数。 为了确定多个子序列Xj相对参考序列 (母序列X0) 的关联度, 需要构造关联离散函数{ξj0 (k) }, 如邓聚龙提出一种框架, 见式 (3) 。

undefined (3)

式中:Δj0为子序列{Xj (k) }相对母序列X0的点的接近度, 如取绝对差, 则有式 (4) :

Δj0 (k) =|Xj (k) -X0 (k) | (4)

Δmin和Δmax是最小和最大极差, 即:

undefined

分辨系数ρ∈[0, 1], 无验前信息多取ρ=0.5。

显然, ξj0描述了多个序列间相对第k个点的“距离”, 称之为关联系数。

(3) 求关联度。 如果关联系数的相应权重为wj (1) , wj (2) , …, wj (n) , 则关联度rj0为:

rj0=undefinedwj (k) ξj0 (k) (6)

(4) 关联度按大小排序。 {rj0}全体便构成关联序关系, 从中可确定关联性最大, 隶属程度最高的序列。

2 基于GM (1, 1) 模型的城市火灾预测

2.1 建立GM (1, 1) 模型

虽然火灾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机性, 但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火灾的统计结果则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灰色控制理论认为任何随机过程都可以看作是灰色过程, 随机量可看作是灰色量。GM (1, 1) 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下:

(1) 构建原始数列。 X[0] (t) = {X[0] (1) , X[0] (2) , X[0] (3) , … X[0] (n) }

上述原始数列不能直接进行建模, 因为时间数据序列大多是随机的。为弱化原始数据序列的随机性, 将原始数据序列通过累加生成, 得到新的数据序列X[1] (k) 。

X (k) =undefinedX[1] (i) (7)

得:X[1] (k) ={X[1] (1) , X[1] (2) , X[1] (3) , …, X[1] (n) }

(2) 确定系数矩阵B, Yn。

undefined

(8)

Yn={X[0] (2) , X[0] (3) , X[0] (4) , …, X[0] (n) } T (9)

(3) 求参数向量。

undefined

(10)

(4) 确定模型方程。

undefined (11)

得时间响应函数为:

undefined

还原模型方程为:

undefined (13)

2.2 数据分析及模型预测

惠州市3个区域的火灾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以惠阳区经济损失X[6] (t) d为原始数列建立模型, 并进行累加。

X[6] (t) d={205.8, 300.2, 421.1, 541.4, 483.4,

720.6}

X[6] (t) d′={205.8, 506, 927.1, 1 468.5, 1 951.9,

2 672.5}

Yn={X[6] (2) d′, X[6] (3) d′, X[6] (4) d′…X[6] (6) d′}T

={506, 927.1, 1 468.5, 1 951.9, 2 672.5}T

建立矩阵B。

undefined

undefined

求得灰数参量:

undefined

得到时间响应函数 (X[6] (1) =X[6] (1) d′=205.8) 。

undefined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undefined

1 634.01e0.183 62×6-1 428.21≈825 (万元)

即2008年惠州市惠阳区的财产损失应该在825万元左右。

GM (1, 1) 模型预测所需样本较少, 较适用于短期预测, 用于长期预测时仅时间相距最近的几个数据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预测精度, 而时间相距较远的数据只能反映趋势或作为规划值。

2.3 模型精度检测

为了保证预测的准确性, 还应对预测模型进行精度检验。GM (1, 1) 模型的检验方法通常有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3种。笔者采用后残差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精度。残差检验即为计算相对误差, 以残差的大小判断模型的好坏, 具体方法如下:

残差为:Δ (k) =X0 (k) -X′0 (k) (15)

式中:X0 (k) 为原始数列;X′0 (k) 为预测数据列。

则GM (1, 1) 的残差相对值为:

undefined (16)

模型精度检验见表2所示。

在GM (1, 1) 模型中, 比较常用的检验精度的方法是残差分析法, 根据文献得知:精度 (相对误差) <10%, 模型等级为好;10%<精度 (相对误差) <30%, 模型等级为可行;精度 (相对误差) >50%, 模型等级为错误。从相对误差的数值看, 3个数据在“好”的范围内, 2个数据为“可行”, 可见模型基本准确, 可以用于惠阳区经济损失趋势预测。

用同样的预测及检验方法对3个区域所有数据进行预测及检验结果如表3~表5所示。

对得出的残差进行统计, 如表6所示。

经过统计, 68.9%的残差属于好的范围, 27.8%属于可行, 3.3%属于错误。由此可见, 预测模型基本准确, 预测数据可信度较好。

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

3.1 建立灰关联分析模型

设有m个拟进行火灾安全等级评价的区域, 每个区域有n个被评价的指标。它们可以排列为一个样本矩阵, 记为Xm (n) 。

undefined

对应n项指标的p级标准矩阵为:

undefined

在进行关联分析之前, 有必要将式 (17) ~ (18) 的元素归一化, 转变为[0, 1]之间的数。不妨规定:1级标准在Sp (n) 中的对应元素为1;p级标准在Sp (n) 中的对应元素为0;1-p级之间的标准在 (0, 1) 之间。对于数值越大, 级数越低的, 可采用下列变换方法。

undefined;k=1, 2, …, n) (19)

undefined

对于数值大、级数高的, 可采用下列变换方法。

undefined;k=1, 2, …, n) (21)

undefined

统一记Bp (n) 矩阵归一化后的标准矩阵Bp (n) 。

undefined

样本矩阵归一化后的矩阵Am (n) 。

undefined

构造关联离散函数。

undefined (25)

式中:Δji (k) =|bi (k) -aj (k) |。以此求得关联离:

ξji= (ξji (1) , ξji (2) , …, ξji (n) ) (26)

进而求得关联度rji:

rji=undefinedwj (k) ·ξji (k) (27)

式中:wj (k) 为第j个序列k中指标的权重值。

最后求得一个综合评判的关联矩阵R。

undefined

(28)

3.2 用于灰关联分析的数据处理

根据3个区域的火灾统计数据, 建立分级等级标准体系, 在标准体系中最危险等级的标准数值为预测数据中的最大值取整, 危险性最轻等级的数值为预测数值中的最小值取整。此标准可根据所评估的城市或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 根据3个区域火灾数据预测的实际结果, 将评价等级分为5级, 如表7所示。

V=V1, V2, V3, V4, V5=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一级为最危险, 危险等级依次递减) 。

把六个因素分为三个群组, 根据各群组的重要性确定相关权重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火灾起数) , 如表8所示。

综合两级权重 (Cn=An×Bn) , 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如表9所示。

建立安全等级评价标准矩阵O。

undefined

建立三个区域样本数据矩阵P。

undefined

利用式 (19) ~ (22) 将样本矩阵和标准矩阵归一化得归一化的标准矩阵Q。

undefined

归一化的样本矩阵R。

undefined

惠阳区所对应的样本数据为:

(53.23, 146.04, 464.51, 824.87, 5.63, 74.27)

按照灰关联分析方法, 结合样本的权重, 可得结果如下:

r11=0.238 028, r12=0.442 42, r13=0.625 65,

r14=0.603 54, r15=0.579 2

按照结果排列r13>r14>r15>r12>r11, 所以按照前面制定得安全等级分级方法, 惠阳区未来一年的火灾危险性等级为3级。

惠东县所对应的样本数据为:

(67.74, 100.47, 743.17, 976.65, 7.95, 98.76)

按照灰关联分析方法, 结合样本的权重, 可得结果如下:

r21=0.643 97, r22=0.638 34, r23=0.534 12,

r24=0.345 21, r25=0.215 82

按照结果排列r21>r22>r23>r24>r25, 所以按照前面制定得安全等级分级方法, 惠东县未来一年的火灾危险性等级为1级。

惠城区所对应的样本数据为:

(62.86, 114.52, 396.58, 613.64, 10.96, 89.32)

按照灰关联分析方法, 结合样本的权重, 可得结果如下:

r31=0.381 21, r32=0.415 54, r33=0.460 54,

r34=0.484 12, r35=0.494 3

按照结果排列r35>r34>r33>r32>r31, 所以按照前面制定得安全等级分级方法, 惠城区未来一年的火灾危险性等级为5级。

由以上结果可知在未来一年里, 3个区域的火灾危险性以惠东县最大, 惠阳区次之, 惠城区最小。

惠东县为惠州市的老城区, 主要是手工业和轻工业, 居住人口比较密集, 所以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较大。惠阳区居住人口相对较少, 但有许多轻工业聚集在这里,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所以火灾危险性也较大。惠城区为惠州市的主城区, 商业发达, 人口密集, 但人员流动速度快, 停留时间较短, 且大部分建筑物都是重新修复过的, 耐火等级相对较高, 消防设施比较完善, 所以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小。因此, 预测结果与3个行政区域的消防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从某种意义上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4 结 论

(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模型预测火灾事故发展趋势, 计算方法简单, 模型精度较高, 不需要大量统计数据, 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方法。

(2) 通过预测得到了惠州市3个区域在未来一年内的各种统计数据, 预测结果通过残差检验, 表明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

(3) 通过对预测数据的分析, 将惠州市3个区域在未来一年内的火灾危险性大小进行排序, 结果与现实情况吻合, 表明此方法切实可行, 能够为当地消防部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4) 由于数据来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大小等原因, 统计数据相对较小, 而且不够完善, 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能够将各项火灾统计资料细化, 便可以更好的对城市火灾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参考文献

[1]刘思峰, 党耀辉, 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胡宝清, 沈明宇.平移关联度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20 (4) :107-110.

[3]卢兆明, 胡宝清, 陆君安.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灰关联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4, 48 (5) :62-66.

[4]MAO M Z, CHIRW E C.Application of Grey Model GM (1, 1) to Vehicle Fatality Risk Estim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 2006 (73) :588-605.

[5]YIN X G, YU W D.The Virtual Manufacturing Model of the Worsted Yarn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Grey Theory[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06, (6) :1-11.

[6]任焕莲.基于灰色GM (1, 1) 模型的城市需水量预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7, 17 (3) .51-53.

[7]刘艳军.基于GM模型的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6 (6) :31-34.

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特征研究 篇8

1 可燃固体总热值

可燃固体被引燃后产生的热辐射是对其周围物品或人员造成伤害的原因之一, 因此放热量的大小是衡量其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GB/T 14402-2007《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燃烧热燃烧热值的测定》中规定了总热值 (PCS) 的定义、测定方法、实验步骤等。该标准等同采用ISO 1716:2002Reaction to fire tests for building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the heat of combustion。

总热值指单位质量的材料完全燃烧, 当其燃烧产物中的水 (包括材料中所含水分生成的水蒸气和材料组成中所含的氢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均凝结为液态时放出的热量, 单位为MJ/kg。该标准中的试验方法是采用氧弹仪的方法, 使得可燃材料在纯氧中完全燃烧, 释放的热量被氧弹周围的水吸收。根据水温的上升幅度确定所释放的热量。

国家标准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规定了燃烧性能为A级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对于燃烧性能为A1级的建筑材料, 其总热值应小于等于2.0 MJ/kg。对于燃烧性能为A2级的建筑材料, 其总热值应小于等于3.0 MJ/kg。

2 可燃固体火焰蔓延速率

火焰蔓延速率也是评价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中规定了根据易燃固体的危险性来确定其包装类别。对于易燃固体危险性的分类是以其火焰蔓延速率来确定的。该试验方法为将颗粒状、粉末状的可燃固体制成长250mm、底面宽20mm、高10mm的三角形堆垛, 用引火源将其引燃, 试验过程中测定火焰在堆垛上的蔓延时间。依据火焰蔓延速率的分级量值, 见表1。

3 可燃固体热释放速率、发烟量

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 多数建筑内的火灾过程中, 导致人员大量伤亡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烧后释放出的烟气、有毒气体。因此, 可燃固体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参数对火灾的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筑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的测定, 国家标准GB/T 16172《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中规定了热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原理、步骤等。该标准的测定原理为净燃烧热和燃烧所消耗的氧气质量成比例, 对于有机可燃物, 每消耗1kg的氧气释放出的热量大约为13.10×103 kJ。将待测样品放置在能提供一定的辐射热的试验装置下, 使其被引燃, 将产生的烟气全部收集, 通过测定烟气中氧气的消耗量来确定所产生的热量。该标准所适用的样品规格的面积应为100mm×100mm, 厚度不大于50mm。

对于体积较大的家具组件, 如衣柜、床、沙发等, 其热释速率可依据国家标准GB/T 25207《火灾实验表面制品的实体房间火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对于可燃固体燃烧后的毒性危险可依据国家标准GB/T 20285《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相关标准见表2。

4 可燃固体自燃温度、闪燃温度

可燃固体的自燃温度、闪燃温度是评价其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之一。GB/T 9343-20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的测定》规定使用热空气炉测定塑料的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的方法。该标准中规定的试验装置, 见图1所示。

1.测定炉内空气温度的热电偶;2.测定样品温度的热电偶;3.炉盖;4.引火源;5.加热器热电偶;6.空气管路;7.样品托盘;8.热空气炉保温层

闪燃温度指的是在试验条件下, 待测材料释放出的可燃气体能被引火源引燃, 这时试样周围的空气的最低温度称作该材料的闪燃温度。自燃温度指的是无引火源的情况下使得材料发生燃烧或灼热燃烧, 这时周围空气的最低温度称作该材料的自燃温度。

该标准的试验原理是将空气炉加热至一定温度, 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托盘中, 观察是否出现着火现象 (样品温度是否明显超过炉内空气温度) , 直至找到能使待测样品出现闪燃或自燃的最低温度。

虽然GB/T 9343-20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的测定》适用于塑料的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的测定, 但对于其他的可燃固体其自燃温度和闪燃温度可参照该标准测定。依据该标准测得的试验结果可比较不同材料在实验条件下的着火特性, 可描述在试验条件下材料着火的最低周围空气温度。在实际使用条件下, 该标准的试验结果可以作为材料着火敏感性等级划分的依据。

塑料制品的自燃温度约在400℃以上。由于塑料制品受热会挥发出可燃气体, 其闪燃温度比自燃温度低。纸张、棉布类可燃物的自燃温度约270℃, 其受热后挥发出可燃物较少, 其闪燃温度与自燃温度比较接近。

图2为橡胶粒手套自燃温度测定时样品温度、炉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前, 将橡胶粒手套剪成小块, 以方便装入图1的样品托盘中。橡胶粒手套样品见图3所示。

从图2 (b) 可看出约450s时, 样品的温度从约340℃快速上升至500℃以上, 大大超过炉内空气温度, 这表明橡胶发生了明火燃烧。

5 结论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是最常见的可燃物,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多发生由于可燃固体引发的火灾。因此, 研究可燃固体的火灾危险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可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但由于使用场所、潜在引火源等因素的不同,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多种火灾危险性特征因素。

(2) 塑料类可燃固体在受热时会挥发出一定量的可燃气体, 其闪燃温度要低于自燃温度。纸张、棉布等可燃固体由于受热时挥发出的可燃气体较少, 其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比较接近。

摘要:概述了可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参数, 包括总热值、自燃温度、闪燃温度、火焰蔓延速率、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给出了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参数的定义、测试方法。对典型可燃固体的自燃温度和闪燃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 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可燃固体,总热值,热释放速率,发烟量,自燃温度,闪燃温度

参考文献

[1]GB/T 14402-2007,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测定[S].

[2]GB/T 20284-2006,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S].

[3]GB/T 15098-2008,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S].

[4]GB/T 16172-2007, 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S].

[5]GB/T 25207-2010, 火灾试验表面制品的实体房间火试验方法[S].

[6]GB/T 9343-2008,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的测定[S].

[7]ISO 871:2006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ignition temperature using a hot-air furnace[S].

[8]王志刚, 倪照鹏, 王宗存, 等.设计火灾时火灾热释放速率曲线的确定[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S1) :50-54.

[9]彭小芹, 刘松林, 卢国建.材料热释放速率的试验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8) :122-125.

[10]刘欣, 于东兴, 张杰, 等.火灾试验用标准燃烧物燃烧特性及影响因素[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4, 33 (1) :10-13.

[11]杨亮, 庄爽, 戴殿峰, 等.聚合物燃烧热值计算方法与实验验证[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30 (3) :181-183.

火灾危险因素 篇9

时值冬季,电热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电热毯(俗称电褥子)是一种接触式电暖器具,它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毛毯里,通电时即发出热量。主要用于人们睡眠时提高被窝里的温度取暖和潮湿环境去湿的目的。电热毯虽然有耗电少、温度可调节、使用方便等特点,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电热毯引起的火灾却时有发生。为了起到预防此类火灾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地掌握火灾原因的鉴别方法,总结分析电热毯火灾的危险性,将种种预防火灾的措施落实到实处。

1 电热毯火灾危险性分析

1.1 产品本身质量不过关造成的

一些“三无产品”,其质量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初期的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检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如电热丝上的接头,电源线与电热丝接头处处理不当,电热丝的规格、耐折性能、耐压绝缘性等达不到标准要求,就可能引起火灾。调温型产品极易造成触电、火灾事故。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路时就像普通型产品一样,造成温控器失灵,容易引发火灾。

1.2 接触不良

接触不良主要发生在导线的联接处。导线在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头处理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它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螺旋型电热丝绕制不当,电热丝局部堆集,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发生过热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质的燃烧。

1.3 短路

电气设备或导线上,由于某种原因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具体分析如下:

1.3.1 电热毯的选用与使用环境不符,致使其绝缘体在高温、潮湿、酸碱环境条件下受到破坏。

1.3.2 电源过电压,使电热毯导线绝缘体被击穿,引发火灾。

1.3.3 经常在固定的位置折叠,究其原因,是因为电热线的断裂造成的。引燃电热毯的可燃物,可以在断裂处继续接触产生火花。

1.4 人为原因

天气寒冷,有些使用电热毯的人员,疏忽大意,未按操作程序妥善处理,留下火灾隐患。

2 电热毯火灾原因鉴别方法

为了查明是否由电热毯引起的火灾,对火场中找到的电热毯,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鉴别。

2.1 提取电热毯火灾残留物

对确定的起火点进行现场勘查,对插头、电源引线、电热丝等火灾残留物,必须将其全部提取,以备以后调查火灾原因使用,另外,电源插座、开关等也应一并提取。尤其是电热丝在完全暴露的情况下,不应遗漏,更要将其找全,否则被遗漏的部分,很可能恰巧就是能说明问题的证据。

2.2 根据插头插座的变色、变形等现象进行鉴别

如果在发生火灾时电热毯处于通电状态,则其插头金属片在火灾发生前已插入插座孔内,其氧化、烟熏程度不如暴露于烟火种的部分严重,表面比较干净,或基本保持原有的颜色不变,而直接暴露于烟火中的部分有烟熏或火烧痕迹。另外,插座的刃座金属片因火灾的高温作用而失去回复性能,刃座两金属片成分开状,刃座内侧无烟痕或烟痕明显稀疏,与其它部分在颜色上有所不同。如果在发生火灾之前电热毯处于未通电状态,则插头金属片或插座金属片各部分的变色均匀一致,刃座内的两金属片成闭合或基本闭合状态。

2.3 根据电源引线熔化痕迹进行金相组织鉴别

在火灾现场勘查中发现电源引线上有熔化痕迹时,如果经金相鉴别该熔痕金相显微组织主要由粗大的柱状晶组成,而且金相磨面内部有明显的气孔,则说明是火烧短路熔化造成,证明该线带电,即电热毯在火灾发生前处于通电状态;如果经金相鉴别电源引线熔痕显微组织是由粗大的等轴晶组成,而且金相磨面内部没有明显的气孔,则说明是火烧熔化造成,证明该线不带电,即电热毯在火灾发生前处于未通电状态。

2.4 根据电热丝熔化痕迹进行金相组织鉴别

常用电热毯的电热丝是由铁铬铝合金或镍镉铝合金制成的,这两类电热合金的熔点均在1500℃左右,根据国际标准(ISO834)火灾温度—时间曲线,一般建筑火灾的最高温度都低于1200℃,因此单凭火灾热的作用一般不可能使电热丝熔化。有关资料表明,电热毯展开辅放,通电1小时,电热丝表面温度为65℃,电热毯表面温度为32℃;当拆成四折时,通电4小时表面达到117℃;当拆成8折时,只通电2小时13分钟就开始冒烟。由此可见,折叠的层数越多,在长时间通电使用状态下,电热元件极易受到损坏,引起电热丝折断或相邻线短路。因此,在火灾现场勘查中提取到电热丝熔痕时,若其金相显微组织呈细小的柱状晶,则说明是在电热作用下熔化而形成的,即电热毯在火灾发生之前处于通电状态。

3 预防电热毯火灾事故的对策

3.1 把好产品使用关

使用时切不可疏忽大意,千万不要把36伏或24伏的低压电热毯接到220伏的电压线路上,要注意电热毯的额定电压是否与自家所用的电源的电压相同。使用电热毯前要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进口电热毯也有100伏或110伏的,切不可疏忽大意。

3.2 把好产品维护保养关

调温型电热毯要经常检查温控器是否完好,被尿湿或弄脏的电热毯,应用软毛刷蘸水刷洗,不能用手揉搓洗涤,待凉干后才能使用,谨防温控器失灵造成事故。发现故障时,必须送产品的定点维修点或专门技术人员修理。切不可擅自连接后再继续使用,尤其是电热丝折断后,切勿擅自拆动修理。

参考文献

[1]王希庆等.电气火灾现场勘查与鉴定技术指南[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2]公安部消防局,火灾事故调查(培训教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上一篇:学练结合下一篇:柔性系统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