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背景

2024-10-16

法制背景(共7篇)

法制背景 篇1

19世纪60年代, 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 进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明治维新开始, 中华法系的外围, 即子法系统开始解体。而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 中国传统法律遭遇空前危机和挑战, 在清末变法的过程中, 中华法系的主体, 即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古法, 中华法系的母法, 开始逐渐受到西方近代法律制度的影响和冲击, 逐渐开始解体。光绪二十八年 (1902) , 沈家本、伍廷芳领衔修律, 由此拉开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序幕。这一变革构架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法私法相分离、实体法与程序法相区别的西方式的法律体系。尽管这场变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晚晴王朝, 并最终失败, 却向中国各阶层展示了新的法律文明的发展走向, 从而构成了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开端[1]22。然而, 即使时至今日, 古中国法的外在表现已经逐渐消失, 但中华法系的精神, 依然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 影响这中国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各个层面。

一、清末法制变革的背景

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以自然经济为主要形式, 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在农业方面以农民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在工商业方面是包括盐、铁、茶等重要产品的官营买卖为主。1860年鸦片战争开始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优势通过武力的形式输出中国, 中国从世界第一贸易顺差国逐渐变成贸易逆差国。

《马关条约》签定后, 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情况下, 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各地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小商品批发商、销售商, 他们逐渐成为了晚清商业资本的主干部分。在各大通商口岸, 小商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并与民族工业资本家联手, 开始组建了商会, 维护和发展自身各项权利[2]36。庚子一役, 造成了清朝财政的彻底崩溃, 赔款共计9.8亿两, 而满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是白银82035400两, 而最重要的财源盐税和关税已经作为了赔偿担保, 达到了“问诸国而国已无币可拨, 问诸官而官无币可筹, 问诸民而民无力之可顾”的地步[3]58。而仅靠搜刮民财, 一是民穷财尽己无油水;二是民不堪命酿成事变, 因而希望靠大兴工商实业来解决财政危机, 因为“能筹集巨资, 承办一切者, 惟赖于商”[4]69。传统的封建统治者已经不得不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寻求帮助。清晚期, 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此时, 发展资本主义已不再是少数派的观点, 而已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定认同, 同时迎合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和士绅阶层的普遍要求。

这场由经济改革开始, 最终成为法制改革的现代化运动, 实际是满清王朝最后一次改良自救运动, 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 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政府的认可, 而同时, 一系列经济政策的颁布有效减轻了传统地主阶级的压力, 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首次成为合法的生产方式, 清廷的经济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壮大。但清末法制变革虽然初有成效, 但清廷依然强调其封建统治的政治经济秩序, 同时存在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困扰、领事裁判制度的各类问题与压力, 一系列与资本主义发展有重要联系的因素并未彻底解决, 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法制变革的成果, 因此法制变革并未能改变清朝积贫积弱的经济政治格局。清朝的统治危机并没有彻底解决。

二、清末法制变革的发蒙

所谓清末变法, 主要指的是20世纪初叶,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 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 以废除外国在华领事权力为目的, 被迫推行的政治法律变革活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于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发布“变法上谕”, 表示“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 无一成罔,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 昭然如日星之照世”并提出, “考酌中西政治, 实施新政。”[5]89中国数千年来代代相传的传统法律制度、司法制度以及法律思想, 由此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时期。

从总体上来看, 清末变法是在国内外压力的情况下, 被迫推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重大法律变革, 其中帝国主义的军事、政治压力尤为突出。鸦片战争以后,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 以中国的法律落后以及刑罚残酷为名, 不断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力, 并经常以经济法律、刑事法律落后为借口, 对清廷施加压力, 谋取更多的政治经济权利。在主持变法修律活动的沈家本则在《奏请变通现行律例内重法数端折》中表示:“盖西国从前刑法, 较中国尤为残酷, 数百十年来, 经律学家几经讨论, 逐渐改而从轻。政治日臻完善, 故中国之重法, 西人没誉为不仁, 其旅居中国者, 皆借口于此, 不受中国法之拘束。”[6]79因此“折冲樽俎, 模范列强”, 迎合和满足西方列强的政治需要, 就成为变法修律的一个直接目标。但对于清朝政府而言, “变法”与“修律”, 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政治措施, 其根本目的是借“变法”之名, 压制国内的反对势力, 缓和各种矛盾, 进而挽救自己的统治。因此, 清政府一方面提出“折中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 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并表示“我法之不善者当去之”, 同时又为变法修律设置了不能逾越的一条底线:“不戾乎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教民情”。也就是坚持封建正统法律所坚持的“三纲五常”观念及其所体现的儒家纲常伦理等级制度。基于满足列强需要, 废除领事裁判权与维护专制统治的考虑, 清朝政府在变法修律过程中提出以通过建立法律体系促进国家富强为基本目标, 并以“中国法律与各国参考互证”作为修订法律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上, 修订法律的重心仍然落在维护“三纲五常”等伦常观念及相应的伦理秩序上。

经济法规方面, 甲午战争后, 特别是19世纪末后, 清朝政府的经济以及统治危机愈益严重, 国库经济空虚, 促使清朝统治者对其工商业政策相应做出变革, 于1903年4月宣布组建商部等机构。同年9月, 商部正式设立, 将铁路权利收回国家, 由大臣载振任尚书, 伍廷芳任右侍郎, 之后又聘用资产阶级代表张謇为顾问。为了统筹全国工商业的发展, 商部还设立了许多中央专业机构, 其中有商律馆、商标局、公司注册局、工艺局等。商部成立后, 先后颁行了《商律》、《公司律》, 等一系列工商业法规和保护奖励条文,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厂发展资本主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真正从法律上推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清末法律理念的发展

中国在历史上有着灿烂的法律文明, 制度优势一直将中华民族的法律优越感提升在“天朝上国”的位置, 中国的法律体系影响着中国周围邻国, 形成一个以中国法律为基础的包括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的中华法系。即使到了19世纪晚期, 中国的朝野依然坚持认为中国是亚洲的文明的中心甚至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这一优越感是清末众多改革失败的思想原因[7]。但是, 随着西方的船舰利炮和商品输出, 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被迫开始了由朝贡制度向条约制度的大转变[8]。于是, 古老的中国法律体系以及思想开始逐步迎接西方先进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尖锐挑战, 并且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

早在19世纪中期, 魏源便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 无穷极不变之法, 均可变通。”[9]因此, 法律应因时而变, 在其鸿篇巨制《海国图志》中, 魏源系统介绍美国的三权分立法律制度, 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深远持久的影响, 西方现代法律制度以及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举步维艰。可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 民族资本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不断增加, 同时, 他们的政治力量也在不断提升, 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和经济关系结构, 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政治改革的前奏是思想的解放, 清末政治理论家汪康年于1896年, 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 他在《时务报》中共发表了14篇论说, 这些论说, 全面地提出了他对中国现状、改革的长远规划和近期作为的看法, 在这些著作中包括了如何实行改良来改善原有的政治体制, 从而实现制度的革新。这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次提出以西方法律模式为学习对象的法律思想社论, 这种观念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 从地方大吏到普通士大夫, 都赞誉报纸, 上以当执政之晨钟, 下以扩士君子之闻见[10]23。

根据美国法学家波尔曼对法律革命的理解, 革命的法律方面, 在于他在根本上改变了旧的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结构, 确立了新的法律正义标准极其运作机制, 从而给新的社会生活系统提供有效的规范与制度支持[11]44。而从这个角度看, 发生在清末的政治改革运动, 虽然吸收了西方法律的部分内容, 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法制变革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晚清政皇室的统治, 因此不能认为其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革命。

摘要:唐代以来, 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基本制度发展成熟, 中华法系正式形成。而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 中国传统法律遭遇空前危机和挑战, 在清末变法的过程中, 中华法系的主体, 即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古法。

关键词:清末,法制变革,经济

法制背景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法制建设;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体制,具体内涵涉及生产、金融和贸易等多方领域。究其实质则为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规则的一致化,是各国生产要素能够跨国自由流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过程。这一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生产全球化。越来越多“世界工厂”的出现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进一步推进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2.金融市场国际化。资本在国际上深入优化组合,资本市场的全球连接有力推动着越境投资的自由流动。3.跨国公司空前兴盛。4.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WTO的成立可谓突出标志,为了根本上一致的利益需要,WTO成员国须共同遵守世界经济贸易的统一调整规则。

一、发展机遇

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中国法治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际遇,让中国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固步自封必然导致落后,法律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与开放。全球化思维使中国有机会深入了解、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法治经验,通过博采众长式的系统学习进一步增长法治建设的智慧,进而不断调整改进以使制度构建臻于完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律制度已在诸多方面吸收、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相关立法、司法制度得以显著改善。例如中国在立法上对民众意见的采纳更为重视;在诉讼程序上由职权主义模式向当事人主义模式倾斜,越发重视当事人的法庭表现;在行政法上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理念转变等。虚心学习先进立法经验,努力契合国际普适规则是我国一向秉持的立法原则,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一原则的贯彻力度得以加强。

近年来,民间对外法律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我国的检察官、法官不断走出国门,实地考察国外的司法审判制度,在亲身感受中增进认知。法学教育的交流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开展,中外法学工作者的交流在理论层面大力推动着法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而在法律实践中指导着中国法治建设迈向崭新台阶。

二、现存挑战

挑战总与机遇并存,在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种种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席卷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绝非是“世界大同”的乌托邦。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一国内部社会福利制度的危机,甚至导致了部分南部贫困国家的分裂,不尽合理的发展秩序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贫困与落后现象与日俱增。

在如此时代背景下,法律机制的选择须贯彻公平正义的基本伦理要求,这对当今中国的法律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公平正义理念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导向的前提要件与终极依托。为实现社会正义,当下中国法制变革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即在于确认、保有社会公众于机会选择过程中的平等权利,建立协调有序的市场竞争规则体系、合理优化的程序规范以实现社会利益需求的平衡。

三、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法制路径选择

对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我们须积极采取措施、理性予以回应。

在立法方面,立法工作须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环境紧密结合,对相关国内法应进行必要修改以与国际普世准则接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国际规则一味的被动遵从,只有立足本土、结合实际,才能做出正确的制度选择。一方面,在学习借鉴国际规则的过程中,须对我国的现实国情予以充分考量。只有立足当下、对外来法律发展经验进行深入辨析,能动的将国际规则转化为切合国情的制度设计,我们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独特闪光的法律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展望未来还需反思历史、回顾过往,对于我国固有的法律传统也应取精华、齐糟粕,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国际规则与本土传统有机结合才是一个民族真正智慧的选择。

在执法方面,执法工作需对立法工作有良好的配合,对于反应客观经济运行规律、符合国际规则本土化要求的法律规范做到切实遵循,以赋予制度构建真正的生命。

在司法领域,全球化时代使司法问题渐趋国际化,一些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国家间的司法协助、加强国际合作才能解决。因而我国在维护自身司法管辖权同时,也应尊重他国的司法管辖权,在国际司法活动中充分贯彻涉外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通过提升我国的司法协助信誉以期实现司法现代化。

经济全球化令我们从中受益,也使我们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积极走向国际、融入全球化浪潮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国际规则所提供的武装与保护,建立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制定统一战略,继续做好反补贴、反倾销等保障工作,自主独立、有所选择的参与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实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法治建设繁荣与综合国力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 法学研究,2000(6).

[2]朱景文: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清末法制改革社会文化背景研究 篇3

虽然清末法制改革是晚清统治集团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统治权而做的最后挣扎, 法律改革运动最后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寿终正寝,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清末法制改革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从新的视角重新反思和评价其在中国法制变迁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是近些年来我国法学界关注的重点[2]232。清末法制改革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 , 正是这种内外交困、中西冲突的复杂历史背景, 成就了清末法制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清末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进行专门性研究。历史背景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系统, 包括社会、文化、政治、法制等各个方面, 本文即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清末法制改革的背景进行相关研究。

一、清末法制改革社会背景———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局面

19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动荡不安、矛盾激剧的历史时期。在这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殊阶段里, 上演着一幕一幕的相对独立但又极其雷同的蚕食渗透中国的社会悲情剧。走向末日的中华大清帝国还在继续着传统的农业经济——官僚政治模式的运作方式, 自顾自地做着天朝大国辉煌如昔的美梦。而其实这时所谓的中华大清帝国已经远远不是进行扩张、推行国际贸易和炮舰政策的英帝国和其他帝国的对手了[3]3。外国列强蚕食渗透甚至侵略中国的步伐一刻也未曾停止过。有资料为证, 在1840-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不到15年, 就有1857-1860年的英法联军之役, 又过了十年左右, 发生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和1874年日本夺取琉球的事件;又不到十年, 爆发了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九年以后, 日本在1894-1895年大败中国, 紧接着是1898年争夺租借地和1900年的义和团之役[3]3。各个列强国家不约而同地挥戈指向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 经过实践证明,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曾经的强盛帝国, 只是封闭的传统给人神秘莫测的错觉罢了, 在时代的轨道上中国落后是不争的事实。1840-1842年鸦片战争的直接结果是英国迫使清朝廷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而实质上该条约成为列强打开中国紧闭大门的敲门砖, 从此清帝国的闭关锁国状态开始瓦解了。陆续随之而来的若干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不断地扩大没有原则的底线:通商口岸从1842年的5个增加到1911年的大约50个;缔约列强各国的侨民及其财产、贸易和工业都逐步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船只在中国水域航行的范围, 从沿海的炮舰扩大到行驶于主要河流的商轮上;不但在中国海关, 甚至在某些内地税卡、邮局和盐务官署都雇用了外国官员;传教士的活动渗入到每一个省份和文教卫生部门。还有许多其他的特征, 如1900年以后外国在北京驻军, 1911年以后海关收入先拨作偿付外债和赔款之用。这一切都表明了外国人对中国人民生活的特殊影响[3]543。可想而知, 随着外国列强的不断涌入, 中国社会平静的格局也被打破。在这个中国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的历史时期中, 社会危机不断加重, 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堪称内忧外患并举, 中国经历着社会剧烈转型的动荡与不安。

二、清末法制改革文化背景———激烈碰撞的文化冲突局面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说, 19纪的中国展现了激烈碰撞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局面。正如中国近代史学家李剑农所指:“此次的战争 (指鸦片战争) , 表面上是因禁止鸦片问题而起, 是中英两国的战争, 然而就战争的真正意义说, 可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因为中西人士对于国家政治及一切社会生活的观念完全不同, 所以才生出许多不易解决的纠纷问题来。此前的通商交际, 形式上虽然久已接触, 根本的思想观念上, 还是隔着一条鸿沟。”[4]45李剑农先生对鸦片战争背后的文化根源的分析十分深刻, 并且从具体方面列举来证明中西文化冲突的激烈与不可调和:首先, 国际社会的观念不同。欧洲自1648年《卫斯特发里亚合约》以后逐步确立了平等的国际社会观念;而中国自进入有史时期便已构成天下统于一尊的观念。其次, 经济生活的观念不同。欧洲以重商主义为国家经济生活的中心, 更视国际贸易为国民经济生活的命脉;中国则长久存在着重农轻商的偏见, 对含有破坏华夷界限的危险性的国际贸易更是避之不及。最后, 法律的观念不同。英国的法源、法律责任主体与充足证据的观念与传统中国的“朕即国家”、连坐责任等观念, 显然是截然有别的。正由于上述种种针锋相对的思想观念, 构成了连续不断的冲突事实, 遂终至于以炮火相见, 留给中国莫大的耻辱和伤痕[4]45。可见, 清末法制改革之前的中国面临着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 而且这种冲突不断升级, 始终无法解决, 最终导致兵戎相见。见识过外国列强本事的中国人在当时还是以中国为世界文化之宗, 不承认西洋夷人有什么可称为文化的, 不承认西洋炮火的威力是文化的威力, 只认为此次的屈辱为“蛮夷猾夏”, 如旧历史上偶然间发生的事情。而在西方人士, 则把所谓远东文明国家的实力看穿, 所谓远东的文化, 只有空洞的虚名而已, 趁火打劫的思想逐步增长, 中国可能永无宁日了[4]45。

另外, 基督教传教活动也成为19世纪中国永久的记忆。从表面上来看, 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不是为了获得利益, 而是要给予利益。但实际上在19世纪所有来中国冒险的人们当中, 传教士却引起了最大的恐惧和仇恨。因为他们不能容忍中国文化, 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文化, 使中国人民皈依基督教[3]590。最后, 到20世纪初期, 义和团对传教士和中国教徒的大屠杀使得多年以来中外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发展到了极点, 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古老的文明对威胁自身的外来势力予以抵抗的坚强决心[3]。

综上所述, 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局面和激烈碰撞的文化冲突局面是清末法制改革历史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现状无情地告诉中国人民一个残酷的事实, 即中国的落后与失败, 几千年来积累的中国骄傲与尊严也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危机, 晚清统治集团也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 因此就有了“同治中兴”的努力和维新运动的抗争, 虽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但其不可抹杀的积极意义是值得强调的, 即愈发表明变革中国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必要与紧迫。

参考文献

[1]清·德宗实录[M].

[2]公丕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11) .

[3] (美) 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2) .

法制背景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物流,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 并且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随着全球生态的破坏, 自然灾害增多,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开始重视绿色环保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在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 绿色物流正是这种绿色化运动向物流领域渗透的结果, 绿色物流的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但我国当前却缺失相对系统和完善的绿色物流法律制度, 导致绿色物流缺乏法律的规制和引导, 游离于法治之外。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 大力推进绿色物流的法治化进程、采取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绿色物流法律体系势在必行。

一、绿色物流的兴起及法律介入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关系。1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求人类必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去年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随后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首次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国家规划。2015年中央领导强调:“要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 我们需重新审视我国物流业, 要确保物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绿色之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是支撑国民经济顺畅运行的基础性活动, 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 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可循环利用为目的, 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传统的物流活动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要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必须从环境角度对物流系统进行改造, 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 以实现物流系统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与平衡。

在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 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把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绿色物流不仅要实现包括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等一般物流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实现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这一终极“绿色”目的。在此目的下, 形成了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集约资源、绿色仓储、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逆向物流等涵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过程。绿色物流的本质是在实现个体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要追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一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达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实践中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管理当中, 寻求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积极发展绿色物流不仅是连接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之间的枢纽, 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大力倡导绿色物流也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社会的内在要求。绿色物流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更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它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 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 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法律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最强有力的调控手段, 在引导、促进、规范绿色物流过程中当然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撑。然而, 我国目前却没有把绿色物流纳入法律的调整范畴, 这正是建构绿色物流法制化最难以突破的困境。

二、我国绿色物流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困境

(一) 推行绿色物流法制的紧迫性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其产业规模和集中程度都将进一步提升。物流系统是一个跨地域、跨时域的复杂系统, 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流活动诸环节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而且其接触面之广, 几乎所有物流环节都会导致与环境相关的问题。物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一方面是物流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如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垃圾等, 另一方面是物流系统在非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物质泄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物流活动成为对生态环境又一个不可估量的新污染源。物流系统的有序运作不仅需要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 还需要法律、政策等的外部支持。因此, 物流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不能依靠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来完全解决, 必须由政府推行法律来规制和干预, 依法实行绿色物流。

目前, 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并没有认识到物流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应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对绿色物流的认识还非常的淡薄, 在绿色物流的研究和服务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法律政策中影响绿色物流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进行理清和创新, 为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然而, 由于环境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同时企业作为经济主体,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之下, 物流活动的绿色化不会是企业本身的自觉行动, 而是其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的理性选择。因此, 政府是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关键, 法制则是保障绿色物流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 我国绿色物流法律制度的缺失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不少, 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很罕见。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规范物流活动的法律散见于各种法律规范当中, 同时也体现于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根据各自的行业特殊情况和部门利益所制定的行政规章或规定中, 这些立法涉及众多部门, 如交通、铁道、贸易、工商等部门, 形成“立法割据”之态。另一方面, 由于物流涉及的行业和部门很多, 我国现阶段各职能部门间又权力划分不清、界限模糊, 多方管理容易造成物流行业发展混乱, 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物流规划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本辖区的利益, 还容易忽略长远利益, 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也不利于日后物流运作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

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物流法律制度。现行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当中的有关物流活动的规定更是不能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绿色物流法律制度存在缺失, 同时建立绿色物流法律体系存在诸多困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缺乏综合性的物流法律规范, 物流法律规范层次较低。我国目前的物流法规以及相关法规, 存在于各种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中, 缺乏统一性和综合性的物流法规, 甚至各种不同法律法规之间会出现互相矛盾的现象, 不利于物流业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导致物流法规缺乏规范性和指导性。同时物流法律规范层次较低且效力不强, 从而缺乏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 这样既不能很好地对物流企业起到约束作用也必将阻碍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 存在绿色物流立法的空白。物流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我国目前规范物流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环境保护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也并不是专门针对物流活动的, 因此要推行绿色物流, 必须建立健全绿色物流法律体系, 从而确保物流业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再次, 对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尚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在制定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没有从源头上做到预防和减少物流活动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管理也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

最后, 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在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绿色补贴等方面对绿色物流的扶持力度不大, 不能有效引导我国物流业的顺利发展, 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加重了企业今后的环境保护成本。同时政府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其消费方式和强度都会对整个物流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为促进物流业的绿色发展, 政府应该率先垂范。

三、我国绿色物流环境法制化的思考

(一) 完善环境法规, 弥补绿色物流立法空白

推行绿色物流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但绿色物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自发完成。有必要对绿色物流进行法律调控, 可以在环境立法中增加绿色物流的相关内容, 以弥补绿色物流的立法空白, 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有效规范、监督物流公司的行为, 明确污染者对其造成的损害所应负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绿色运输法律制度、绿色包装法律制度、绿色仓储法律制度、绿色流通加工法律制度、逆向物流法律制度等等。下面重点展开介绍绿色运输法律制度和绿色包装法律制度。

1.绿色运输法律制度

物流活动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 物流的运输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在多数运输工具都要消耗燃料, 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还会产生温室效应;公路运输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周围的居民以及植物的健康, 铁路和水运作为一种移动点源污染逐步转化为线状噪声源;飞机起降时的噪声更是对周围居民伤害至深;物流过程中因储存和运输不当发生泄漏, 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应该发展绿色运输。

发展绿色运输包括采取共同配送和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这种配送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和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同时, 可以减少多余的交错运输, 使得交通缓解, 有利于环境保护。复合一贯制运输是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 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譺) 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 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 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 还可以推广绿色运输工具, 如以酒精、天然气、太阳能等作为汽车燃料, 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节能减排, 减少环境污染。为推动绿色运输发展, 国家应制定科学的运输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 加大对资源合理使用的监督力度和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除了严格执行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外, 还应制定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规则、限制交通量规则和控制交通流规则, 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

2.绿色包装法律制度

产品包装对环境污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装材料造成的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是过度包装或重复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要提倡绿色包装, 所谓绿色包装就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这可以促使生产部门使用可降解的、尽量简化的材料制造包装, 在流通时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现代化和合理化。目前, 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促进绿色包装的相关法律和制度,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前, 我国应制定有利于绿色包装、促进包装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首先, 要强调清洁生产, 从源头进行控制。要求生产者在包装的整个过程中,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使包装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提倡使用绿色包装材料, 禁止某些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 尽量减少所用材料的种类, 做到简化包装。对于商品包装的复杂程度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限制, 超出要求的可以重罚、加税, 迫使商家简化包装, 减少环境污染。其次, 采取包装废弃物的收费制度。废弃物的倾倒对生态系统和人身健康会造成巨大影响, 阻止对这类废弃物的非法处置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加大生产者的责任, 收取高额处置费用, 促使企业进行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

(二) 构建绿色物流法律制度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环境押金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保护环境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法律制度。其宗旨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 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该制度是实施“预防为主”的环境法基本政策, 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有效武器, 被认为是预期性环境政策的支柱。4

针对物流行业, 建立健全绿色物流法律法规, 可以首先从物流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入手, 在制定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时制定相关要求;在开展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中, 考虑和设计相关的约束性评价指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物流规划审批之前和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预测和评估, 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物流规划和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环境押金制度

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 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解决废弃物品不经济的方法是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推行押金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押金制度也推进了逆向物流的广泛开展。

在环境法上, 押金制度是对具有潜在污染的产品在销售时增加一项额外费用, 如果通过回收这些产品或把它们的残余物送到指定的收集系统后达到了避免污染的目的, 就把押金退回给购买者。5污染者在丢弃废弃物之前污染后果是不确定的, 如果将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交回处理系统集中处理, 就可以很小的代价避免环境污染, 甚至可以通过再利用而重新获利。该制度能将政府难以实施的监督阻止行为转换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并且可以激励企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消耗并寻找对环境损害更小的环保材料。押金制度具有很明显的灵活性和经济刺激性, 制度实施的成本相对较低但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却十分理想。

(三) 建立激励政策机制, 鼓励与引导物流企业

绿色物流的发展, 除了要有法律上的规制外, 还要充分发挥政策上的激励机制, 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来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的行为, 使企业有自觉控制污染、实行绿色经营的动力。

1.绿色补贴政策

绿色补贴是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解外部经济效果, 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应该将环境和资源费用纳入到成本之内, 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对发展绿色物流的企业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进行补偿, 实行绿色补贴政策。补贴的方式包括财政补贴、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对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为了鼓励和引导企业的绿色物流行为, 政府可以制定物流企业的绿色补贴政策。例如, 对采用绿色运输方式的绿色补贴, 鼓励企业选择污染较小、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运输方式;对削减空气污染物质行为的补贴, 因为企业为了削减污染物的排放, 必须进行一定的投资;对废弃物处理替代方式的补贴等。

2.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作为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税收优惠, 是指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各种优待的总称。是政府通过税收制度, 按照预定目的免除和减轻纳税义务人税收负担的一种形式。对于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 政府应根据物流绿色化过程中的投入和收益进行税收优惠。例如:政府可以对物流企业污染排放行为征税, 达到限制引起环境负面效应的目的;对城市交通繁忙地带加收道路使用税, 可以调节交通流、缓解交通拥挤, 减少空气污染;对不可再生资源征收重税, 可以起到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的作用;对回收再循环行为给予税收优惠, 鼓励企业回收产品或产品包装, 促进回收材料的循环利用;对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工具以及选择绿色运输方式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促进能源节约和降低成本。总之, 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实行绿色物流。

3.政府绿色采购

政府往往是企业商品和服务的大买主, 为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推行绿色物流, 应当政府先行。政府绿色采购就是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 在政府采购中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生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其目的是将生态消费理念贯穿于整个采购过程中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目的。6政府绿色采购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得到认可和发展, 并在环保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机会的倾斜, 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进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政府应优先购买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包装, 促进绿色包装和节约资源目标的实现;采购再生资源产品, 鼓励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 促进逆向物流的发展;优先选择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 促进物流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先选择绿色运输方式等采购方式, 促进物流企业实施绿色经营, 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化, 并最终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F

注释

1谷树忠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2013 (35) :4-5。

2何静.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探讨[J].物流经济, 2009 (28) :44。

3闰彦.绿色物流战略规划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4曹明德, 黄锡生.环境资源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46。

5汪劲, 田秦.绿色正义——环境法的保护[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0:149。

法制背景 篇5

一、网络时代法制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

1. 学生上网人数的增多, 高校传统的法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21世纪以来, 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网络成为青少年交流的平台和途径, 上网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少的应用方式之一。[2]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学校法治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强的冲击,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交往方式以及休闲娱乐方式, 传统的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知识传播途径, 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当网络发展时期的教学需要, 一种新的多媒体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2. 学生辨别能力不强, 道德、法律意识不健全

网络所信息既包括积极向上的, 也包含消极虚假的, 互联网络信息量巨大且内容广泛, 层次化不清较为复杂, 正确有用的信息与虚假无用的信息一起充斥着网络世界, 一些低级趣味甚至是淫秽色情的照片信息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真假难辨的信息更是无处不在, 干扰着青少年的信息选择。由于青少年学生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 其判断能力不强, 且易受到外界事物和信息的干扰, 具有刺激性和诱惑力的事物能对学生的选择产生的一定的影响, 学生受到网络负面因素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3]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 文化渗透现象也时有发生, 西方国家在进行网络及技术设备输出的过程中, 将本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输出, 这些西方国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逐渐传播给中国的青少年, 这些错误思想的接受,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对本国文化的认知, 青少年学生的是非观念及道德法律意识也因此受到影响, 甚至一些学生产生了盲目崇洋媚外的思想, 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作用, 传统以书本为载体的高校发挥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更改和扩充, 以新的思路、价值观念来适应新时期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4]

2.网络违法和网络犯罪行为屡禁不止

高校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法律公正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知法、守法。由于青少年学生发展阶段的主体性特征, 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更容易受到腐败思想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及隐蔽性为网络违法和犯罪提供了屏障, 青少年学生红“网络依恋症”“网络孤独症”的人数呈日趋上升的趋势, 心理障碍也因此产生, 一些学生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 肆意攻击和抹黑他人, 盗取有效信息, 侵犯他人隐私, 这些现象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二、网络时代学校法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 网络时代的发展为学校法制教育的形式、内容及教学方式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机遇。

1. 有效改变传统的学校法制教育模式, 加强师生间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在以往的学校法制教育中, 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象征, 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是单向的,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不能主动获取知识。网络信息化时代, 学校开展法制教育, 积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将信息的单方面传递转变为双向传递,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互问互答、辩论的方式将网络与现实相结合, 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互动交流。高校法制教育借助网络这一平等、有效的平台, 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结合, 积极调动被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在网络教育中平等的选择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和信息的了解来对教育的相关内容提出异议和个人见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更加趋于平等, 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选择项趋于多项化, 教育模式也由传统的被动模式转化为主动模式。[5]

2. 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以往的高校法制教学以填鸭式的模式为主, 单纯说教, 方式、渠道单一且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内容枯燥乏味, 缺少趣味性, 教育效果的“失真”也显而易见。网络化信息技术在学校法制教育中, 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与趣味化相结合, 将文学、声音、图像以虚拟的信息演化方式, 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立体、易理解的多媒体动画和音乐。借助网络之一平台, 学生和教师能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和约束, 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法制教育和法制意识在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3. 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内容的充实

网络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与百科全书相类似的资源库。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在网络数据库中有所体现, 青少年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应用技能的前提下, 利用网络世界, 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以往的知识滞后现象, 学习成本和时间也相对降低, 多元化的信息网络技术有效地填补了法制教育形式、知识单一和影响范围小的现象, 营造一个丰富多彩且内容多元化的氛围, 网络信息化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 可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请教学科内一流的教师指导, 阅览较为全面的图书馆藏书, 以此来获取最新的资料与信息。

三、网络时代学校法制教育采取的对策分析

高校的法制教育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发展, 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高校以做好法制教育工作为基础, 坚持正确的舆论发展导向。

1. 法制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 创新教学发展模式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通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 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 适合特定时代发展需要的法制教育体系,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 为高校法制教育提供了一条创新教学发展模式的新途径。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网络成为一个有效的平台将多媒体信息化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促进高校法制教育工作不断前进和发展。教师通过网络下载资料、试题和教学相关内容, 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师质量和学习效率。[6]

2. 加强法律与道德的双向建设, 防止网络违法现象的出现

学校在防止网络违法现象方面, 要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逐步建立起专门的法律宣传网站,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学生个人道德和修养, 正确对待网络的信息, 自觉抵制不法行为和不良信息的传递, 培养学生的健全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四、结语

在网络时代应更好地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法律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 了解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特征。在了解掌握信息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加强信息的传播, 促进网络信息在学校法制教育中的引导性和支撑作用,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培养骨干教师。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不断进步, 网络时代为学校法制教育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机会, 还在内容、形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为更好地使网络技术在学校法制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 必须将传统的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网络技术相结合, 促进网络道德教育和建设,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学校法制教育软件和网站, 促进高素质网络法制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校法制教育,挑战,机遇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旭垠.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1 (01) :34-36.

[2]韩世强, 陈秀君.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04) :111-112.

[3]傅江浩.大学生犯罪问题与高校法制教育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2) :59-62.

[4]郑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 2014.

[5]黄玲.网络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4.

法制背景 篇6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一、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状

(一)宅基地资源浪费

在农村中经常会存在一些旧时候的传统习俗,祖传的宅子留给下一代不肯出售,亦或是存有传统思想的农户喜欢占地,拥有多户住宅,有些甚至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占地限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造成一定的宅基地资源浪费。因为我国宅基地的使用期限较长,所以有很多农户都拥有新旧两个宅子,而旧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愿意拆迁,从而导致宅基地的闲置,就会造成宅基地资源浪费。宅基地资源的浪费使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开发,造成资本损失。

(二)相应的救济法律程序缺失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而现实情况中,交易主体的利益往往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我国法律中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有限制,而宅基地的隐性流传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法律对于此方面的救济有所缺失,造成宅基地交易市场的紊乱,这不利于我国建设和谐的交易环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未来发展。

(三)宅基地私下交易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我国宅基地的隐形流传已成为普遍现象,这虽然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循环,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一些隐患。我国的宅基地的使用权一般为私人所有,不能公开交易,而很多农民们并不能好好的预估自己宅基地的价值,从而导致自己的宅基地使用权被贱卖现象比较严重,这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循环。对于农户和集体来说都是损失。由于私下交易缺少明面的法律关系保障,而多数农民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交易往往会造成许多问题,不公正的交易甚至会造成社会矛盾。而交易主体之间的法律纠纷的增多也是妨碍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行时的问题

(一)宅基地利益分配不均

宅基地流转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因为利益才会产生流转,而因为流转又会出现利益纠纷。所以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是出现矛盾的根源,也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利益主体是农民。大部分农民本身法律思想不强,面对购买者相对处于劣势,面对集体以及政府的权力时又处于弱势群体,所以在利益分配时经常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二)农民住房保障力度欠缺

住房问题一直是农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力度不够的住房保障,农民仍需要耗费许多精力物力财力才可以居住。而流转时的农民住房补偿机制也不够完善,以至于农民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经常会受到利益的损害。这也致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一步进行有一定的困难。

三、面对新情况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合理设计

(一)建立一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时较为重视的原则

1. 遵循个人意愿原则

遵循个人意愿原则主要体现在,宅基地的所有权人应有权决定其所有权流传与否,或者流传给谁。这是其所有权的基本要求,也是宅基地所有权人应当享受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其自主权、处分权。政府和集体组织也需遵循其个人意愿,不得强制其对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流转。同时,个人意愿也不是绝对的个人意愿,所有权人也应当兼顾大局,在保障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为集体谋福。

2. 保护农民权益原则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在流转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利益的侵害。因此在流转过程中应该在利益均衡的前提下着重保护农民的利益,严厉抵制非法利用公权力剥夺农民的合法权益的现象。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同时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给予农民相应的法律救济,以确保农民的权益。

(二)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

由于关于农村宅基地的制度设置不够完善,经常会造成很多宅基地流转的矛盾。因此对于农村宅基地产权应当进行有序登记,避免重复赘累,制度的不完善势必会造成模式现在现实应用中的缺陷,配套措施与模式相结合和很重要。其次对于部分的违法多占的现象应该在法律上规定,在执行上落实,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全国统一管理。

(三)完善配套措施

1. 建立宅基地地价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把宅基地按照土地类型、处所等标准进行划分,并且登记入册,根据等级来进行评估价值,从而能够促进公平的交易。价格应该以市场调节为主,以免所有权人的利益受损。第二应该设立波动幅度,即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以避免哄抬价格或者压低市价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应该建立相应的而管理方案,有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评估,以求得公平公正的交易。

2. 建立并充分利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机构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当一个新的模式推出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让这个模式能够有次序、进行集中的管理。而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机构,一方面可以沟通买家和卖家,促进交易的快速化,加速市场流通,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中间调停的作用,减少因私下交易而引发的个人矛盾,社会纠纷,法律纠纷。但同时,这个机构需要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才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军书,李茂.土地发展权转移视角下我国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路径选择[J].2014.11.

[2]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5.

[3]李力哲.农地征收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J].黑河学刊,2013(4).

[4]么贵鹏,李昌宇.深圳市宅基地作价入股的经验借鉴及创新[J].经济前沿,2008-3-10.

法制背景 篇7

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及时对房地产权属问题进行登记, 并颁发房地产权证书, 房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另外, 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为房地产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有了明确的房产权属界定, 在以后与房产有关的转让、租赁、抵押以及拆迁等利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 避免一些纠纷的产生, 现在的住宅区管理服务、房屋的维护都是以产权产籍管理为基础的;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资料能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也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 促进房地产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综上, 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权益纠纷问题的避免和解决以及城市的科学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完备的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的法制化运行, 将有效杜绝一房两卖、重复抵押、中介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挪用售房资金等损害购房人利益等行为的发生, 有效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保障房地产交易和资金安全, 降低金融风险。

2 树立法制意识, 严把法制关口

保证档案管理法制化能顺利进行, 核心原因在于人。因为人为干扰是影响档案信息法制化运行的最主要原因, 在管理的时候如果有法不依, 那么法制化难以开展。所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就是让管理人员有法律意识, 而且能够做到依法行政。接受新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建设进行的同时, 有效的提高行政能力, 从而使法制建设顺利进行。其次为了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效, 就要为档案管理工作组建一支优质管理队伍, 队伍中的成员不但具有超强的管理能力, 还能在管理的时候坚持依法管理。在管理档案时还能对其他的管理行为监督, 使档案提供良好的服务。最后, 在管理房屋产权产籍的时候, 要保证档案的完整, 而且要做到准确管理, 因此就要保证管理工作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这样不仅仅是保证了房屋权利人的利益, 还能让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处于一个健康发展的态势。

3 把握改革机遇, 完善信息系统

现阶段, 我国有关于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的法律很多, 而且法律体系正在完善, 出台的规章制度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文件的标准开展管理工作。

3.1 完善网签系统功能。严格贯彻落实好法律法规, 除了解决人的意识问题, 还应在技术上采取措施。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在各个环节中, 设置系统限制功能, 以技术手段减少或避免违规违法行为发生, 保证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及时形成。

3.2 形成社会信息共享。房屋产权产籍的相关信息要通过档案管理部门向税务、金融等部门通过系统联网做到信息共享, 在确保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前提下, 这将有效地解决政出多门, 多头管理, 办事效率低的弊端。

3.3 利用技术手段限制虚高抬价。网络公示和签约, 落实明码标价政策。开发企业在申请预售许可, 通过信息系统填写每套房屋的销售价格, 完成预售许可审批后, 楼盘表及价格通过网站对外公示, 并在签约时进行校验, 凡高于申报价格的, 无法完成签约。

3.4 利用数据监测结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通过监测业务系统中的交易数据, 实时监测企业是否在三天内一次性公开销售、是否实行网上签约、退房率是否异常、是否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 以确保房屋产权产籍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发现疑似违法违规行为后, 由执法部门立即对其销售现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3.5 加强对非住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融资贷款监管。联合银行监管部门, 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前, 通过访问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查询每个项目批准销售、土地用途、房屋规划用途等具体信息。

3.6 着眼长远, 推进建设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房屋普查数据与房屋立项、土地取得、施工、质量监督、竣工验收、测绘、交易、登记、房屋安全、物业管理及拆迁等业务数据关联和动态更新, 实现各处室、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资源综合应用、动态更新和互通共享。

4 强化监察力度, 推进法制化进程

近些年来, 在对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时候, 一直处于重视管理而忽视教育的状态。由于对房地产有关的法律知识不清楚, 所以在对产权档案管理的时候, 管理行为混乱, 使档案中存在很多错误的信息, 从而影响了房地产的建设, 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档案管理法制化, 要开展宣传工作, 主要宣传房地产的管理政策。同时调查管理工作出错的原因, 并且让管理人员改正, 以免对房屋权利人造成更大的损失。随时的抽查档案, 查看管理人员是否存在管理失误, 如果有就马上限期整改, 如果没有可以借助于法院强制的进行整改。在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的时候, 可以开展新的模式, 坚持现代的管理方法。现在的管理方式基本以计算机为主, 从输入信息的时候, 就要保证信息的准确, 而且所有的管理行为都在计算机上完成。通过计算机管理可以简化管理程序, 而且将管理的难度有效降低。

在对房屋产权产籍管理的时候, 要坚持动态管理, 保证管理的方式信息化以及整体化, 使所有的管理行为都在一个标准的系统下进行。通过有效的管理将原本分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在档案信息上建立有效的登记制度, 保证信息无误。同时要有强化对资金以及档案信息的管理, 使管理工作能够做到统一。档案信息管理也要坚持先进的管理模式, 而且要向国际的管理靠拢, 使得国内与国外的管理方式保持一致, 从而使房地产事业发展的更健康。

结束语

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 是很多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 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建设会促进很多其他工作的顺利展开, 因此, 应重视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工作,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以便为其他相关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摘要:房地产事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有关产权的档案, 相关人员要对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因此档案中有关于个人隐私等信息, 如果不加强管理, 那么会致使信息泄露。而且在管理档案的时候, 要坚持法制化。这样在法律的限制下, 管理工程才能有效, 而且规范。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做到房屋产权档案管理法制化。

关键词:房屋产权,档案管理,法制化

参考文献

[1]陈洪波.浅析房地产产权档案管理[J].档案时空, 2010, 6 (7) :127-128.

【法制背景】推荐阅读:

入学背景07-16

实践背景07-19

英语背景07-21

背景数据07-21

高校背景10-13

背景再现10-16

成因背景05-13

认知背景05-22

研究背景05-24

理财背景05-27

上一篇:开发后期下一篇: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