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情况

2024-10-16

预后情况(共7篇)

预后情况 篇1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并伴有明显的代谢改变,其发生率1~5%[1]。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高危妊娠,增加了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流产及剖宫产等情况的发生,也使新生儿窒息、死胎、早产等发生率增高。本文就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后分娩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22~37岁,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分娩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 (37.35±0.52) 周。根据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将其分为2组:A组为血糖控制满意组,38例,其中单纯饮食运动治疗可使血糖控制满意者25例,占65.79%,饮食加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满意者7例,占18.42%;B组为血糖控制不满意组,12例。

1.2 诊断标准[1]

孕24~28周常规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口服50 g葡萄糖1 h后测血糖≥7.8 mmol/L为阳性,应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空腹12 h后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为:空腹5.6 mmol/L, 1 h 10.3 mmol/L, 2 h 8.6mmol/L, 3 h 6.7 mmol/L。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治疗方法

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根据其血糖控制情况,采用饮食运动治疗或饮食运动治疗加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2 结果

2.1 孕妇并发症的比较 (表1) 。

2.2 围产儿并发症的比较 (表2) 。

2.3 终止妊娠方式及时机的比较 (表3) 。

3 讨论

由表1、表2、表3可以看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组其子痫前期、产后大出血、感染、羊水过多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孕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其巨大儿、死胎死产及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孕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其足月新生儿发生率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合并症,因其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故易被漏诊。为使本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应加强产前监测并常规进行糖筛查。由于胎盘分泌的各种对抗胰岛素激素于24~28周时快速上升,32~34周达到高峰,所致胰岛素拮抗分别变得明显和极为明显,我国学者主张合理的筛查时间为24~28周[2]。对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包括:年龄≥30岁,体胖 (体质量指数≥24kg/m2)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既往妊娠有流产、死胎、畸形、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史,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此次妊娠胎儿较正常孕周大,羊水多,反复外阴真菌感染等,若50 g糖筛查正常者,孕32周需复查。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空腹<5.6 mmol/L,餐后2 h<6.7 mmol/L,尽量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因口服降糖药物能通过胎盘有致畸作用而不宜应用。本文32例血糖控制满意组者中,25例仅通过单纯饮食加运动治疗。饮食控制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但不能过分严格,否则易产生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

本研究结果显示:控制组孕妇并发症、剖宫产率、围产儿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控制组。表明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和严格孕期监测是预防GDM患者各种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减少新生儿病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正确处理妊娠期糖尿病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孕产妇的结局和预后,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以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住院分娩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组中孕妇合并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及新生儿早产、窒息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健康有严重影响。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母婴预后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0-152.

[2]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 (11) :650.

预后情况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正常状态的糖尿病孕妇64例为可调组, 血糖水平没有调节正常状态的糖尿病孕妇22例为不可调组。选取健康孕妇30例作为参照组。其中, 可调组孕妇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 (29.01±5.23) 岁, 初产妇41例, 经产妇23例, 平均产次 (1.26±1.81) 次;不可调组的孕妇年龄25~39, 平均年龄 (30.75±4.01) 岁, 初产妇16例, 经产妇6例, 平均产次 (1.31±1.68) 次;参照组的年龄26~37岁, 平均年龄 (31.24±4.21) 岁, 初产妇17例, 经产妇13例, 平均产次 (1.24±0.47) 次。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可调组孕妇采取降血糖措施, 使其血糖恢复正常, 并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血糖变化;不可调组孕妇和对照组应用安慰剂, 防止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同样观察其血糖变化[3]。对三组孕妇进行常规的检查, 对其生理情况进行实时观察, 如果有发生严重生理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处理。将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分析母婴预后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4]

GDM、空腹血糖测定糖筛查试验、测定尿糖。GDM的确诊患者要控制其饮食, 进行唐筛查试验, 如果空腹血糖<5.7 mmol/L, 用餐后2 h血糖<6.5 mmol/L, 其治疗方法为控制饮食。所有患者要定期测定尿糖、血糖, 并要进行超声检查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孕妇生理指标对比

不可调组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生理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明显高于可调组孕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可调组与参照组各项生理指标比较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对孕妇血糖进行控制,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预后的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见表1。

2.2 三组新生儿情况对比

不可调组新生儿发生异常生理反应的概率高于可调组新生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参照组与可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血糖控制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新生儿的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3 讨论

综上所述, 通过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对母婴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5], 与健康孕妇在生理指标无异, 新生儿也很健康, 因此, 对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要进行血糖控制, 保证母婴的健康, 避免发生生理情况出现异常, 这种方式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淑兰, 武岩, 陈凡, 等.健康管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6) :418-419.

[2]R, Tamler, A S, Dunn, D E, Green, M, Skamagas, T L, Breen, H C, Looker, D, Le Roith.Effect of online diabetes training for hospitalists on inpatient glycaemia[J].Diabetic medicine:a journal of the British Diabetic Association, 2013, 30:8.

[3]陈婕妤.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影响的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9) :42.

[4]窦会英.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与母婴预后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6) :952-953.

预后情况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56例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 再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 各28例。同时, 将同期收治的另外47例无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强化组中男性16例, 女性12例, 平均年龄为 (51.78±5.74) 岁;常规组中, 男性18例, 女性10例, 平均年龄为 (50.68±5.24) ;对照组中, 男性27例, 女性20例, 平均年龄为 (52.38±4.74) 岁。实验组中轻度营养不良2例, 中度营养不良1例; 对照组中轻度营养不良1例, 中度营养不良1例。三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强化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 强化组控制的目标血糖为4.1~6.1 mmol/L;常规组控制的目标血糖为8.1 ~11.1 mmol/L。同时, 将同期收治的另外47例无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 手术后, 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包括切口感染发生率, 切口甲级愈合率, 拆线时间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的软件来处理数据, 用t检验, 所有计数资料以 (±s) 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 (实验组) 和无糖尿病组 (对照组) 手术预后情况比较

无糖尿病手术患者预后情况优于糖尿病手术患者, 具体结果见表1。

2.2 强化组和常规组手术预后情况比较

强化组糖尿病手术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糖尿病手术患者, 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高血糖与术后预后不良反应具有密切的联系。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是: 围手术期高血糖还未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 国外研究者将血糖范围为5.6~15.0 mmol/L及以上都定义为临床高血糖, 纠正高血糖是否就能有效改善临床预后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该研究表明, 控制患者术前术后血糖水平, 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缩短术后拆线时间, 提高愈合率, 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因此, 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血糖水平应进行个体化管理, 小型手术可以继续进行术前降糖方案,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0~7.0 mmol/L范围内;大、中型手术者术后一般需要采取“葡萄糖-胰岛素”联合治疗[2]。多数学者认为血糖水平控制和良好的预后存在紧密联系, 该文结果也与此一致。因此,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 需要对其术前术后血糖水平进行合理控制, 旨在提高预后, 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健, 秦明照.8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31 (6) :491-494.

预后情况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3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具有可比性的40例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1.2项下病例选择标准。 其中,15例患者为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3例患者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1例患者为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8例患者为前侧壁急性心肌梗死,7例患者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4例患者为下壁+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16例患者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34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性22例 ,女性12例 ;年龄范围介于61~78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为68岁;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因急性应激所致一过性高血糖[1]。 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62~81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为69岁 ;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

1.2病例选择标准

1持续性缺血性胸痛在20 min以上,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无痛性患者有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特征; 2心电图中连续两个导联ST抬高,肢体导联在0.1 m V以上,胸导联在0.3 m V以上,或连续两个导联ST压低0.2 m V以上 ;3动态观察过程中血清酶升高。

1.3治疗方法和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 具体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应用镇静止痛药,肝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调脂药,血管扩张药,保护心肌, 条件允许静脉溶栓治疗,并积极防治继发症。 给予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治疗, 在急性期均应用胰岛素治疗,待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到口服双胍类和(或) 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维持, 控制空腹血糖在4.4~6.2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在9.0 mmol/L以下。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服用降糖药之前测早晨空腹血压、血糖、血脂及餐后2 h血糖,每周1次,连续4周。

治疗期间,观察并计算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死亡例数和病死率;观察空腹血糖分别为5 . 1 ~ 11.1 mmol/L (11例 )、11.1~16.7 mmol/L (12例 ) 和16.7 mmol/L以上 (11例 )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死亡例数和病死率。

1.4统计方法

数值变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 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以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用 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 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病例中,合并恶性心率失常者分别有20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为58.82%和25.00%; 合并感染者分别有18例和9例,发生率分别为52.94%和22.50%;合并心力衰竭者分别有14例和8例 , 发生率分 别为41.18%和20.00%;合并休克者分别为10例和6例 , 发生率分别为29.41%和15.00%;死亡者分别为10例和4例,病死率分别为29.41%和10.00%,见表1。

χ2检验表明,两组患者除休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外 ,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2.2合并糖尿病不同血糖值患者并发症和病死情况的比较

空腹血糖分别为5.1~11.1 mmol/L(I组)、11.1~ 16.7 mmol/L(Ⅱ组 )和16.7 mmol/L以上 (Ⅲ组 )患者中 ,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6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为36.36%、50.00%和90.91%; 感染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7例和11例, 发生率分别为0.00%、 50.00%和100.00%;心力衰竭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4例和8例,发生率分别为18.18%、33.33%和72.73%;休克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4例和4例, 发生率分别为18.18%、33.33%和36.36%;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 、 4例和6例,病死率分别为0.00%、33.33%和54.54%,见表2。

χ2检验表明,3组患者除休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χ2=1.01,P>0.05)外 ,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可见,随着血糖数值的增高,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感染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随之增高。

3讨论

糖尿病是是老年人的多发病, 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是加重病情及发生心血管事件 、 最终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本身血管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又集聚了肥胖、高血压、 脂代谢异常等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 此外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 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使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且进展快, 病变广泛且严重, 又加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引起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进而出现左室舒张顺应性降低,收缩功能异常,当发生心肌梗死即急性心肌缺血和坏死时, 易发生心功能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为非糖尿病者的2~4倍,急性心肌梗死时的病死率较非糖尿病人高2~3倍[3]。 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下特点:1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 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损害感觉神经,加之存在潜在的脑血管病,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敏感性,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多为无痛或轻痛, 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忽视、误诊而延误治疗;2泵衰竭发生率高,且多为难治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可造成广泛的中小血管病变,损害多支冠状动脉,出现广泛的急性心肌梗死, 同时糖尿病所致心肌病变和自主神经损害所致的潜在的心功能不全,提高了泵衰竭的发生率; 3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这是由于糖尿病合并广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受损严重坏死、损伤、缺血及正常心肌细胞并存,加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电生理极不稳定,易发生折返和自律性增高,提高了心律失常特别是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4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另外,在高糖状态下,由于糖的过度氧化、蛋白激酶C的活化、 细胞内肌醇耗竭等机制会直接会间接地对内皮细胞、 血管壁各层、心肌组织造成损害。

该研究结果表明, 合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感染、心力衰竭、休克和死亡的例数(比例 ) 分别为20例 (58.82% )、18例 (52.94% )、14例 (41.18% )、10例 (29.41% ) 和10 (29.41% ), 单纯心肌梗死患者 分别为10例 (25.00% )、9例 (22.50% )、8例 (20.00%)、6例 (15.00%)和4例 (10.00%),病死率水平与戴耀华[3]报道相似,两组患者除休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外 ,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说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纯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硬化弥漫,多病变发生率高。 而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易发生冠状动脉血栓, 且心肌内微小动脉广泛狭窄,侧支循环及再灌注的建立不利,故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梗死范围更大,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感染等并发症,其病死率也更高。

该文研究结果还表明,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空腹血糖水平分为5.1~11.1 mmol/L、 11.1~16.7 mmol/L和16.7 mmol/L以上3组,各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6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为36.36%、50.00%和90.91%;感染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7例和11例, 发生率分别为0.00%、50.00%和100.00% ; 心力衰竭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 、4例和8例,发生率分别为18.18%、33.33%和72.73%;休克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4例和4例,发生率分别为18.18%、 33.33% 和36.36% ;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 、4例和6例 , 病死率分别为0.00%、33.33%和54.54%,3组患者除休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χ2=1.01,P>0.05) 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可见,随着血糖数值的增高, 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感染、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随之增高。 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还可能随着血糖的不断增加,提高了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游离脂肪酸能提高损伤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能力,提高 β 受体兴奋性,损害心肌细胞膜,造成Ca2+膜内外平衡失常,易引起心律失常;高血糖产生渗透性利尿,代偿性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可加重心肌损害恶化,增加心血管事件,增加心肌梗死病死率[4]。

综上所述,应积极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摘要:目的 比较合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3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同期收治的具有可比性的40例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给予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治疗以及降糖治疗(控制空腹血糖在4.4~6.2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在9.0 mmol/L以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合并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感染、心力衰竭、休克和死亡的例数(比例)分别为20例(58.82%)、18例(52.94%)、14例(41.18%)、10例(29.41%)和10(29.41%),单纯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10例(25.00%)、9例(22.50%)、8例(20.00%)、6例(15.00%)和4例(10.00%),两组患者除休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05)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按照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分为5.1~11.1 mmol/L、11.1~16.7 mmol/L和16.7 mmol/L以上3组,各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分别为4例、6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为36.36%、50.00%和90.91%;感染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7例和11例,发生率分别为0.00%、50.00%和100.00%;心力衰竭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4例和8例,发生率分别为18.18%、33.33%和72.73%;休克的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4例和4例,发生率分别为18.18%、33.33%和36.36%;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4例和6例,病死率分别为0.00%、33.33%和54.54%,3组患者除休克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χ2=1.01,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应积极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水平。

预后情况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2年3月间行不稳定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62例, 男38例, 女24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 (54.3±11.2) 岁;平均身高 (169.3±12.8) cm, 平均体质量 (83.2±14.2) kg;左踝关节骨折34例, 右踝关节骨折28例;Weber骨折分型:B型42例, C型2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仅采用石膏固定伤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1.2.1 石膏固定

术后自膝关节向下进行伤踝的石膏托固定, 观察水肿消退情况, 术后2周左右拆线, 改用管型石膏进行固定。患者术后6周内卧床休息, 6周后根据康复情况可拆除石膏体, 并使患者逐渐下床行走, 下床初期做简单的踝关节运动, 缓慢负重[3]。

1.2.2 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在石膏固定的基础上, 研究组患者行早期的功能康复训练。术后患者常规卧床休息, 注意将患肢抬高, 高于心脏水平。术后首日, 由护士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训练, 缓慢进行踝关节屈曲, 每日3次, 每次屈曲10下;术后3 d通过与患者沟通, 使患者尝试主动进行踝关节屈曲, 根据患者的能力, 初期由护士辅助行主被动结合训练, 逐渐由患者自行主动屈曲训练。术后1周左右, 进行踏皮球训练:扶患者移至床边, 小腿自然下垂, 床下放置适当直径的圆球, 以患者小腿自然下垂时脚底可触及球面为宜, 指导患者利用腿部力量移动圆球, 使其在小范围内滚动, 初期先行前后、左右滚动, 患肢适应后, 可逐渐进行各个方向的随意滚动, 该动作每日进行2次, 每次持续5 min。患者患肢踏皮球运动基本熟练后, 可在护士的搀扶下学习拄拐, 在患肢不着地的情况下让患者适应拄拐行走, 以避免正常下肢因长期卧床而产生静脉血栓。术后2周左右, 患者可在拄拐的基础上, 逐渐将患肢脚尖接触地面, 以较少的承重力逐渐使患肢适应行走运动, 并感受患肢踝关节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术后4周左右行常规摄片, 观察骨折康复情况。

1.3 随访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自术后开始, 均随访12个月以上, 术后前3个月每月随访1次, 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感染、摄片观察踝关节复位情况、检查踝关节活动度等, 自第4个月起, 每3个月行1次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随访12个月NRS疼痛评分、Tegner评分和AOF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库分析, 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见附表, 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及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 患肢常表现出肿胀、疼痛, 踝关节功能受限, 需石膏固定保护以预防感染和再次创伤[4]。早期的术后处理主要为石膏固定和嘱患者卧床休息, 石膏拆除后患者方要下床运动。但长期的卧床易造成踝关节正常活动功能的退化, 同时可能影响患肢及正常下肢的血供, 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等不良症状, 因而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改善和恢复患者踝关节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石膏固定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由术后首日被动踝关节屈曲, 逐渐至下床拄拐负重, 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提示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对患者较早恢复踝关节功能和恢复正常活动具有促进作用。AOFAS评分是踝、后足运动评分标准, 分值越高说明踝关节运动性越好;Tegner评分为膝关节运动评分。在本组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 提示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患者伤后踝关节运动能力的恢复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 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提高预后、早期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肢康复等具有积极作用。当然, 早期功能康复应注意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最好从被动活动、被动结合主动、逐渐过度到主动活动, 活动范围也应从小逐渐扩大。

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不稳定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术后仅采用石膏固定伤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及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对于提高预后、早期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肢康复等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功能康复,骨折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兴林, 彭化文, 许发勇, 等.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 1 (1) :48-50.

[2]苏攀.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86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4) :159-160.

[3]瞿岱彪, 李勇.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术后两种功能恢复方法的临床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 2008, 9 (10) :76-78.

预后情况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MRI或头颅CT确诊为原发性颅内肿瘤, 其中男66例, 女54例;年龄20~52岁, 平均 (37.60±38.50) 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3例, 女27例, 平均 (41.50±3.10) 岁;观察组患者60例, 男33例, 女27例, 平均 (39.40±1.4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基本治疗, 包括手术、伽马刀、放疗及生物免疫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脑脊液分流术治疗, 分流采用正中切口置入患者腹腔内, 将末端固定于膈肌下肝圆韧带上。

1.3 疗效评定标准

(1)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评定标准分为显效:肿瘤完全消失超过一个月;有效:肿瘤消失25%~50%, 持续超过一个月;无效:肿瘤有增大[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如低颅压、腹部不适、腹胀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 优于对照组的5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 对照组为50.00%,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原发性颅内肿瘤是大脑中的起源肿瘤, 临床上常常表现为患者抽搐、视力或听力水平下降, 认知能力也会有很大的降低, 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瘫痪等[3]。另外, 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还伴有恶心, 呕吐以及头痛等症状,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4], 因此, 对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67%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 (P<0.05) 。对于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 由于临床上较难治疗, 因此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对原发性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上, 应争取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 以期达到根治的效果[5]。脑膜瘤属实质外生长的肿瘤, 通过早期的诊断, 能够阻止和减轻肿瘤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 及时为患者开展手术, 达到对肿瘤全切除的目的[6]。脑脊液分流术是神经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对治疗各种类型的脑积水和少数未能切除的颅内肿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且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小, 手术操作简便, 可提高手术的效果。理想的脑脊液分流术适应症广泛, 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病例, 应具备的要求为:操作简便, 对患者的创伤小;取材容易, 不需特殊的引流装置;引流部位合理, 不易因分流而引起组织反应或感染;引流的速度适当, 能维持较恒定的颅内压力[7]。此外, 患者在治疗后要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 嘱患者多食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尽量多吃蔬菜[8]。另外, 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 杜绝有人在病房内喧哗、抽烟等。患者在术后要尽量卧床休息, 外出需要在他人的陪同。

综上所述, 对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在基本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脑脊液分流术,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且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付志剑.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3) :3097-3098.

[2]蒋莉娅, 唐志放, 房文峰.消瘤散辅助治疗原发性颅内肿瘤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3) :296-297.

[3]郭宏川, 张秋航, 陈革, 等.伴颅高压的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 15 (9) :395-397.

[4]冯家丰.体外可调压分流管经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 15 (1) :15-17.

[5]张云鹤, 常莉莎, 付爱军, 等.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交通性脑积水[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 16 (7) :1101-1103.

[6]张东波.原发性脑室系统出血22例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0) :52-53.

[7]李新星, 周建波, 刘斯琪, 等.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婴幼儿脑积水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 13 (1) :55-58.

预后情况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4月间分娩数为3 561例, 其中剖宫产手术2 290例, 剖宫术率为64.3%, 其中选择性手术1 223例, 占剖宫术总量的53.4%, 非选择性手术1 067例。

从表1可见, 选择性手术中有219例术后发现存在手术适应证, 占手术总量的9.56%。

1.2 治疗方案

术前半小时抗生素预防, 术后连续3日抗生素治疗、监测体温及血象, 同时根据术中术后宫缩情况及娩出是否为巨大儿, 采用缩宫素加强。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 两者在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明显差异。在产妇产后愈合过程中血象检查及体温等症状有明显差异, 但最终发生伤口感染的比例却无明显差异。可见, 通过针对性的治疗, 两者完全可以达到相同的治疗结果。在产后出血方面, 非选择性手术高于选择性手术, 但其中包含众多产科因素干扰。

2 结果

(1) 表1显示我院剖宫产率为64.30%, 而手术指征占首位的社会因素中虽有9.56%的病例术后发现存在手术适应证, 但仍有43.84%的病例完全可经阴试道产而分娩。同时, 在非选择性手术中, 疤痕子宫为指征占首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放宽, 现在近70%的剖宫术率, 最将导致以后更高的剖宫术率, 这更迫切要求我们降低剖宫术率。

(2) 由表2可知, 术后并发症, 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明显差异。可见, 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新生儿窒息之间无直接关系。在产妇产后愈合方面, 因经过试产, 非选择性手术有产后血象检查高于正常、体温不稳定等阶段, 但加强无菌操作、术后护理抗炎, 最终伤口II/甲愈合率两者相当。而产后出血方面, 去除产科因素的干扰, 非选择性手术组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选择性手术组。相反的, 因剖宫术率的上升, 当再次分娩时, 产科因素的增加导致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剖宫产不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首选方法。提高产前保健和产科质量才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重要措施[4]。

3 讨论

阴道分娩是女性自然分娩的生理过程, 在无明确剖宫产指征且产程进展顺利的情况下, 阴道分娩是很安全的分娩方式, 有文献报道, 剖宫产产妇死亡率是阴道产的7倍。北京妇产医院临床资料研究表明, 剖宫产率在30.0%以下时, 围产儿死亡率随剖宫产率升高而降低, 当超过30.0%时, 围产儿死亡率随之升高而升高。如何降低剖宫术率是摆在产科医生面前的最直接的问题。

具体措施: (1)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孕产妇分娩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 (2) 开展分娩方式的宣传, 让孕妇了解, 阴道分娩的好处, 说服产妇试产; (3) 加强围产期保健, 指导合理营养, 适当控制产前体重; (4) 产科医生要明确各分娩方式的利弊, 提高自身对分娩方式的正确认识, 以对孕妇、胎儿负责的态度选择分娩方式; (5) 提高产科医生的服务意识, 改变产科服务模式; (6) 产科医生应不断提高助产技术, 将分娩损伤降低到最低; (7) 提高丈夫对分娩方式的正确认识, 积极推选家庭导乐式分娩。

如何才能使母婴更安全, 分娩健康又高质量, 我们任重而道远。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选择性剖宫术 (即手术指征为社会因素) 与非选择性剖宫术的产后并发症, 探讨降低剖宫术率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医院2290例剖宫产术, 分析比较选择性剖宫术与非选择性剖宫产术预后情况。结果:增加选择性剖宫术并不能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提高产科质量, 降低剖宫术率才能降低产科并发症。

关键词:产科,选择性剖宫产,非选择性剖宫产,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朱丽萍, 周冰华, 华嘉增.上海市剖宫产现状调查情况分析[J].上海医学, 1999, 22 (4) :349-351.

[2]黄玲, 黄醒华.对孕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国围产期医学杂志, 2001, 4 (3) :186.

[3]范建霞, 苏琦枫, 程利南.上海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分娩方式选择的调查分析[J].上海医学, 2005, 28 (8) :675.

【预后情况】推荐阅读:

长期预后07-15

预后关系06-26

患儿预后08-05

预后因素08-07

预后效果08-08

预后影响08-14

疾病预后08-19

发病预后08-21

预后分析08-26

预后管理09-09

上一篇:法制背景下一篇:配电变压器的节能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