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预后

2024-10-03

病情预后(共7篇)

病情预后 篇1

产科危重症通常导致孕产妇在产后生理机能恢复过程中出现不良预后效果, 给产后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针对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的病情做出准确评估, 能够实现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 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2]。做好产科危重症产妇病情评估工作对于保障预期治疗效果的顺利取得具有深刻意义[3]。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现代妇产科医学领域, 患者临床病情发展状态的主要评分应用系统[4]。通过针对APACHE-Ⅱ评分系统实施优化改良, 能够初步实现对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病情评估与预后效果相关性的研究和揭示[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危重症孕产妇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全部孕产妇的平均年龄为 (26.21±5.41) 岁, 平均妊娠时长为 (38.04±1.64) 周, 接受研究的孕产妇数量占我院产科同期收治孕产妇数量的1.10% (120/56823) , 全部孕产妇经治疗后, 有115例预后效果良好, 有5例预后效果不良。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 全面收集所有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分析结果、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尿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 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数据, 根据全部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结局, 将其划分为预后效果良好组和预后效果不良组。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预后效果良好组与预后效果不良组的评分比较

预后效果良好组孕产妇的优化A PA C H E-Ⅱ评分 (15.21±7.01) 分, 显著低于预后效果不良组孕产妇的优化APACHE-Ⅱ评分 (28.27±6.54) 分,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预后效果良好组的归因预后不良危险度 (28.42±20.51) %显著低于预后效果不良组孕产妇的归因预后不良危险度 (78.52±16.74) %,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情见表1。

2.2 不同评分段孕产妇预后状况比较

不同优化APACHE-Ⅱ评分段孕产妇的预后不良效果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孕产妇实际优化APACHE-Ⅱ评分值越高, 其发生预后不良效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各APACHE-Ⅱ评分段孕产妇的预测不良危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情见表2。

2.3 各优化APACHE-Ⅱ评分段孕产妇预后效果良好与不良的预测人数与实际人数对比

本次研究中, 各优化APACHE-Ⅱ评分段孕产妇预后效果良好与不良例数与预测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证实了优化APACHE-Ⅱ评分系统在评估危重症孕产妇度病情和预后效果方面的有效性。

3讨论

本次研究中, 预后效果良好组孕产妇的优化APACHE-Ⅱ评分 (15.21±7.01) 分, 显著低于预后效果不良组孕产妇的优化APACHE-Ⅱ评分 (28.27±6.54) 分,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预后效果良好组的归因预后不良危险度 (28.42±20.51) %显著低于预后效果不良组孕产妇的归因预后不良危险度 (78.52±16.74) %,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优化APACHE-Ⅱ评分段孕产妇的预后不良效果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各优化APACHE-Ⅱ评分段孕产妇预后效果良好与不良例数与预测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优化APACHE-Ⅱ评分是妇产科临床治疗活动中, 实现对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准确评估的重要手段,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结果充分证实了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与患者最终预后效果的相关性。

依照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特点, 对APACHE-Ⅱ评分系统实施优化, 能够实现对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病情发展状况的准确评估, 初步揭示产科危重症孕产妇病情评估结果与预后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姜琦, 高莉.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11) :1673-1674.

[2]朱睿瑶, 张迪, 冯丽芝, 等.血乳酸、胆碱脂酶与APACHEⅡ评分在评估危重症患者病情预后中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 2014, 43 (03) :65-67.

[3]陈丽红, 洪婧贞, 胡继芬.改良产科危重症评分在危重孕产妇病情评估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07) :509-512.

[4]邝鉴銮, 刘慧姝, 陈敦金, 等.建立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系统的初步研究[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3, 2 (02) :121-126.

[5]马晓丽, 李莲英.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建立及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 (02) :227-229.

病情预后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危重烧伤患者84例, 将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4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 将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28例, 女性14例, 年龄为15岁~55岁, 平均年龄 (34.58±12.36) 岁, 烧伤至入院时间为 (2.54±2.78) h。烧伤总面积小于50%TBSA患者14例, 烧伤总面积大于50% TBSA患者28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性20例, 年龄为18~60岁, 平均年龄 (37.23±13.52) 岁, 烧伤至入院时间为 (3.02±3.12) h。烧伤总面积小于50%TBSA患者15例, 烧伤总面积大于50% TBSA患者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的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 记录患者入院后1天之内各项生理指标最低值, 计算比较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Ⅱ。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述, 组间差距采用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动态比较

实验组患 者入院第1 d血小板计 数为 (153.24±47.82) , 对照组患者入院第1d血小板计数为 (158.67±51.73) 两组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两组患 者入院血 小板计数 在第4 d出现短暂的下降, 实验组患者为 (84.87±38.92) , 对照组患者为 (101.57±36.33) 。之后几天呈持续上升状态, 实验组患者第7d为 (145.51±49.04) 、第1 0 d为 ( 2 2 4 . 7 7±8 2 . 9 2 ) , 对照组患 者第7 d为 (171.38±57.46) 、第10d为 (259.16±60.29) , 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 (χ2=13.426, P <0.05) 。

2.2 两组患者入院1天的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Ⅱ

对照组患者入院1天的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Ⅱ为 (7.28±4.81) , 实验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Ⅱ为 (17.96±13.62) , 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81, P<0.05)

2.3 实验组患者预后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以及血小板减少与否与危重烧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其回归方程为Logit (P) = 1.361+0.437X34.211X4 [2]。其中X3为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 X4为血小板是否减少。方程表明危重烧伤患者的预后与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及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

3 讨论

血小板来自于骨髓巨核细胞系前体, 主要功能是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止血、参与凝血以及炎症反应等。血小板计数在正常情况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而危重烧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下降与血小板数量消耗、分布情况异常、体内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以及毒素抑制骨髓等因素息息相关。烧伤患者由于创伤和感染激活巨噬细胞, 使其大量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 这些因子诱导组织因子的合成和表达, 导致血小板活化而产生分布异常。炎性细胞和内皮细胞能够大量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 引起血小板的进一步聚集, 同时遭到破坏的血小板释放大量的高浓度5-羟色胺以及前列腺素, 又引起大量的炎症介质释放。因此, 烧伤患者的病情越重, 其体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越高, 消耗越大, 血小板数量越少。血小板计数变化可以体现不同程度的免疫系统受损情况, 进而体现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果危重烧伤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下降明显, 则表示其预后不良, 而血小板计数在短暂的下降之后持续升高则表示患者预后良好。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入院血小板计数在第4d出现短暂的下降, 之后几天呈持续上升状态, 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 (P<0.05) , 实验组患者入院1d的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Ⅱ明为高于对照组 (P<0.05) , 危重烧伤患者的预后与急性生理与慢性状况评分及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因此, 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是临床预测危重烧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苏明华, 徐平, 谭嘉韬.凝血功能异常在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 2010, (7) :592-595.

病情预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病患者435例, 均符合危重病患者临床内科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发病入院至进入急诊科室的时间均<24h, 并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包括:小于14岁患者、非危重症病例、入急诊科已死亡及数据缺少的患者。最终入选435例患者, 其中男227例, 女208例, 年龄19~82岁, 平均 (49.5±2.3) 岁。疾病类型包括消化道出血94例, 急性左心衰82例, 重症肺炎92例, 急性胰腺炎47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5例, 高渗昏迷55例。

1.2 评分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即开始采集生命体征数据,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 血压、年龄、经皮脉搏氧饱和度 (skin pulse oximetry, SPO2) 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 GCS) 共6个参数, 每个参数赋值0~6分, 取24h内最差值进行REMS评分 (见表1) 。同时根据入院后的化验检测结果进行MES评分 (见表2) 。记录患者个人资料及联系方法, 1个月以后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记录门诊、专科普通病房 (HDU) 、重症监护室 (ICU) 、急诊科收治潜在危重患者的情况及各科室患者预后、死亡、1个月内出院情况、门诊治疗后治愈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对2种评分标准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MEWS和REMS不同分数段患者处置方式及预后

我们发现, 随着患者病情的增加, 患者被收入ICU及HDU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随着MEWS评分和REMS评分分值的升高, 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 住院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各组分值间病死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MEWS评分0~4分者相比, MEWS>5分者被收治进ICU的概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MEWS≥9分者与5~8分者相比, 其危险患者构成比例显著增加 (P<0.05) (见表3) 。与REMS<11分者相比, REMS>11分者被收治进ICU的概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REMS中>16分者与12~16分者相比, 其危险患者构成比例显著增加 (P<0.05) (见表4) 。

2.2 MEWS和REMS评分标准灵敏性及特异性比较 (见表5)

MEWS对门诊、HDU、ICU、急诊患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与REMS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MEWS与REMS评分的关系

MEWS分值越高, REMS评分也越高, 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 MEWS分值与REMS评分间呈正相关 (rs=0.654, P<0.01) 。

3 讨论

能提早发现急诊科室中潜在危重病患者, 可指导临床医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 还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并减少漏诊和误诊, 缩短住院时间, 挽救生命, 减少医疗费用[3]。近年来, 各种危重病评分系统 (APACHEⅡ/Ⅲ、SAPSⅡ/Ⅲ和MEDS等量化评分方法) 在急诊科、ICU、院前急救等多方面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4]。选取MEWS评分和REMS评分适用于急诊科早期准确评估急诊潜在危重患者病情和预后。

既往Subber[5]等对住院ICU患者进行跟踪追查, 发现MEWS评分法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能起到辅助作用;孟新科等[6]对一组急诊留观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和MEWS评分, 追踪患者的转归, 结果显示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均有识别急诊潜在危重病的能力。采用MEWS对潜在危重病患者进行评估时, 通常以5分作为鉴别严重程度的截断点, 也有文献认为7分或9分为最佳截断点[7,8]。本研究将入组的435例患者分三个分数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当MEWS评分小<5时, 大多数患者 (93.91%) 都不需要住院治疗, 留在门诊中观察即可;当患者的MEWS评分>5时, 潜在危险病患者的发生率增加, 进入ICU或专科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此外, MEWS与患者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当患者MEWS分值越高时, 病情就越重, 患者的病死率也越高。尤其对于MEWS评分>9分的患者, 与其他分数段患者相比, 其进入ICU治疗的概率及死亡发生率均显著升高, MEWS评分>9分的患者病情常十分严重, 急诊科收治入院就地治疗后需待心肺功能好转后才转入ICU或专科病房。MEWS评分只需测定五项生理指标, 无需高精仪器, 可在床旁进行, 识别潜在危重病患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令人满意, 能够初步预测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注:与≥9分比较, *P<0.05;与0~4分比较, △P<0.05;与5~8分比较, ▲P<0.05

注:与>16分比较, *P<0.05;与<11分比较, △P<0.05;与12~16分比较, ▲P<0.05

注:灵敏度=真阳性人数/ (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 ×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 (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 ×100%。

许榕椿[9]等曾分析发现REMS与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可靠地评估和预测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的预后, 在预测病人病死率的分辨度上两者的差异不明显, ROC曲线下面积十分接近。我们的研究发现, REMS应用在急诊危重病患者中的作用与MEWS相似, MEWS分值越高, REMS评分也越高, 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 MEWS分值与REMS评分间呈正相关 (rs=0.654, P<0.01) 。随着患者REMS分值的增加, 被收入ICU或专科病房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病死风险也随之增大, 住院时间也相对较长。与REMS<11分者相比, REMS>11分者被收治进ICU的概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REMS中>16分者与12~16分者相比, 其危险患者构成比例显著增加 (P<0.05) 。因此, 在急诊中可根据REMS分值判断收治患者的去向。REMS<11分时在专科病房中治疗, REMS评分12~16分时视患者临床症状安排入ICU或专科病房进行治疗, 而对于REMS分值超过16分的患者, 急诊科医师要及时与ICU联系, 从而及早预测患者转归, 及时救治, 减少风险。

任艺[10]等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 比较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三种评分方法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比较三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 结果显示三种评分系统均有诊断意义, 且诊断准确强度为APACHEⅡ>REMS>MEWS。但MEWS评分可采用患者的初测值而非入院24小时内的最差值, 在数据获取的方便快捷性上MEWS评分优于REMS评分。因此我们推荐使用MEWS评分和REMS评分联合应用, 有助于早期准确评估急诊潜在危重患者病情和预后, 从而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潜在危重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 和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REMS) 对病情评估及预后分析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对435例潜在危重病患者分别进行REMS评分和MEWS评分, 对两种评分标准在门诊、专科普通病房 (HDU) 、重症监护室 (ICU) 、急诊中治疗的构成比进行分析, 并比较两种评分标准的门诊治愈率、预后评价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及评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MEWS>5分时病情危险性、患者被收治进ICU的概率及死亡率显著提高, 与<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REMS>11分时患者病情危险性及死亡率与<11分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 MEWS分值与REMS评分间呈正相关 (rs=0.654, P<0.01) 。结论:REMS和MEWS两种评分系统均可对潜在危重患者病情做出正常评估, 能有效识别急诊中潜在的危重患者。REMS评分诊断准确强度优于MEWS评分, 但在数据获取的方便快捷性上则相反, 或可联合应用MEWS评分和REMS评分。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REMS) ,潜在危重患者

参考文献

[1] 王常永, 恩青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l;11 (7) :429

[2] 孟新科.急危重症评分—评价、预测、处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0 ~43

[3] 任艺, 邵旦兵, 刘红梅, 等.简单临床评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 (9) :1012-1015

[4] 杨新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 2012;5 (3B) :174~177

[5] Subber CP, Slater A, Menon D, et al.Validation of physiological scoring systems in the accident and emergengcy department[J].Emergency Journal, 2009;23 (11) :841~845

[6] 孟新科, 杨泾, 吴华雄, 等.MEWS与APACHE II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9 (8) :1~4

[7] Perera YS, Ranasinghe P, Adikari AM, et al.The value of the Modied Early Warning Score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s predictors of patient outcome in acute medical admissions a prospective study[J].Acute Med, 2011;10 (3) :126~132

[8] 孙宝迪, 邵旦兵, 刘红梅, 等.MEWS评分和SIRS评分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的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12;32 (1) :54~57

[9] 许榕椿, 朱震豪, 翁志成, 等.REMS评分与APACHE II评分对预测急诊危重病人预后的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 (6) :1001~1002

病情预后 篇4

1资料和方法

1.1 入选标准

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于发病后24~48h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相关病灶,病变部位分布:基底节区127例,顶叶27例,中脑及丘脑6例,并有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而确诊,大部分患者神志清楚,反应迟钝,有头晕、记忆力发生衰退、肢体麻木乏力、口角歪斜、流涎、步态不稳;其中突然发病139例,渐进性起病21例。肌力0~Ⅱ级124例,Ⅲ~Ⅳ级36例。入院日期距发病均<72h。其中男99例,女61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5.5±6.5)岁;65例有高血压病史,42例有高血脂病史,37例有糖尿病史。入院次日清晨,所有患者均抽取肘静脉血送检空腹血糖(FPG)。FPG>6.1mmol/L的患者作为高血糖组共计80例,选取正常血糖患者共计80例作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脂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P>0.05。

1.2 排除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或27h内的短期神经功能障碍迅速恢复:可疑或确定合并颅内出血者;有明确诊断糖尿病没控制者,有与血糖升高有关的其他疾病致糖耐量异常者;有明确肝、肾疾病、肿瘤和院内感染史;有其他内分泌疾病史;患病前有肢体伤残者。

1.3 检测方法和分组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次日早晨检查静脉空腹血糖 (FPG)。血糖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用己糖激酶终点法测定。FPG>6.1mmol/L的患者作为高血糖组共计80例,选取正常血糖患者共计80例作对照组。患者于入院次日及7d后、21d后测空腹血糖。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后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扩血管、营养神经、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应用、改善循环、控制血压等治疗,并辅以神经营养药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患者3周以上,未对所有患者的血糖采取药物干预。

1.5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分别在患者发病当天、7d和21d按照美国国立研究院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定;按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 (≤7分,8~20分,>20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并在发病后21d评定预后。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NDS),基本痊愈:NDS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明显进步:NDS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NDS减少18%~45%;无变化:NDS减少<17%;恶化:NDS增加≥18%;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FBG和NIHSS评分比较

发病当天、7d和21d的FPG变化情况见表2;两组患者发病当天、7d和21d的NIHS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注:P<0.05。

注:P<0.05。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急性脑梗死高血糖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重于正常血糖组(P<0.05)。见表4。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正常血糖组患者临床改善显著优于高血糖组(P<0.05)。见表5。

注:P<0.05。

3讨论

高血糖是导致患者患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患者患有糖尿病时,血黏度增加,血红细胞的积累加快了血管壁黏附血小板的聚集,纤维蛋白原增加,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根据临床资料可得,患者的血糖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就越严重,不仅极大地损害了神经功能,且预后的效果不好,死亡率较高。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一样,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形成,不稳定的斑块是体内栓子的主要来源,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栓子碎屑随着血液流经颈动脉,造成梗死块阵发性释放而栓塞[2]。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导致高血糖患者的急性脑梗死高并发率:(1)患者血糖升高,容易导致渗透性脱水和利尿,脑微血管内皮基质受到损害,此时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更高,造成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从而梗塞灶增加扩大;引起内皮因子、血小板聚集和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导致微血栓的形成,造成血管狭窄;(2)发生急性脑梗死时,组织因缺血会抵制调剂氢离子,有氧糖代谢会被无氧糖代谢逐渐取代,加剧脑水肿;(3)急性脑梗死和脑水肿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损伤丘脑、垂体、靶腺结构和功能,胰岛素抵抗导致抗氧化能力被削弱,直接损害间皮细胞,导致动脉壁的破坏;急性颅内高压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促使血糖进一步地升高,血糖升高后又返回来影响急性脑梗死的严重度和恢复程度[3],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凋亡、脱髓鞘,从而加重了脑水肿和脑梗死,加大了病死率。此项研究结果表明,糖耐量受损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者。这说明患者伴有血糖值升高时,发病时病情多较严重,在治疗过程中,这类患者也常因为血糖值升高而造成病灶酸中毒的机会增加,而使得恢复期延长。高糖尿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和预后都和机体的血糖值有关,故需要严格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其血液黏稠度,纠正脂类代谢紊乱,从而避免、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预后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高血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重缺血的脑组织损伤,加重急性脑梗死的病情。本研究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相似的情况下,伴发高血糖的患者NIHSS评分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显著高于正常血糖患者,说明高血糖明显加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是影响急性脑梗死病情的重要因素。同时高血糖组的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恢复状况明显比血糖正常的患者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病程中血糖值的变化对病情、预后等是有明显的影响,血糖值升高不利于脑梗死恢复,此点提示在具体临床实践工作中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糖值要给予充分的、足够的认识,在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应尽量控制患者血糖值在合理范围,提高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之,糖耐量受损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风险之一,高血糖也是急性脑血管病独立存在的致病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高血脂等也是糖尿病脑梗死重要的易患因素,所以临床治疗上必须重视脑梗死合并的高血糖现象,一方面积极地排查隐性糖尿病,另一方面减少患者糖类的摄入,控制血糖,把血糖水平尽可能控制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并在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地减低血糖水平,这样对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可能有所帮助。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糖耐量检测,同时对血糖异常者及时控制血糖与葡萄糖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各8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显著重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伴发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梗死,血糖,预后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6.

[2]张微微.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糖管理(J).中华内科杂志,2010,58(4):285.

病情预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共218例,男161例,女57例;年龄为38岁~86岁,平均年龄(47.8±8.1)岁;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成像确诊为冠心病,同时皆知晓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且愿意积极配合。患者入院时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危42例,非病危176例;治疗后的结果:好转212例,进一步治疗6例。统计各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疾病的状态,将其分为病危组(42例)和非病危组(176例),再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将其分为好转组(212例)和进一步治疗组(6例)。分别对每组患者进行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

1.3 评价标准下表是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表,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比较

病危组与非病危组,好转组和进一步治疗组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ROC分析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的病危程度以及预后ROC分析的线下面积均未达到0.7,敏感度也较低,表明分辨度较低,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的评估效果并不理想。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逐渐上升,冠心病也越来越常见,现已成为中老年患者常见的死因之一。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作为一种良好的病情评估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急诊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判,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受到了患者及医师的一致推崇。但目前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尚未应用于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效果的评估之中,因此缺乏明确的相关报道。本文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希望能够为疾病的治疗康复作出指导。如果研究能够证实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效果的评估价值,这无疑将为患者的治疗康复注入了新的希望。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病危组与非病危组,好转组和进一步治疗组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的病危程度以及预后效果ROC分析的线下面积均未达到0.7,敏感度也较低,表明分辨度较低,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的评估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就此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并咨询了相关专家学者,现总结如下:冠心病住院患者主要是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恢复期急性心肌梗死,此类疾病病情一般较为稳定,生理指标良好,因此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波动较为平缓,总体的系统分辨率较低。这也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对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作出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综上所述,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显著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望广大医学研究人员予以关注,进一步改良早期预警的评分标准,使之发挥更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晓梅,陈务贤,李春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3):50-51.

[2]陈凤枝.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诂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15-16.

[3]叶小青,罗运静.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患者病情定量评估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04-106.

[4]翟红瑞.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110-114.

[5]麻春英,卫婷婷,李萍.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14,21(24):23-25.

[6]蔡燕颜,姜仁仁.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用于基层医院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2):76-78.

[7]林良友,林海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92-93.

病情预后 篇6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预后

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 为临床常见创伤之一, 可分为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1]。由于颅脑损伤后果严重, 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及时对颅脑损伤程度以及病情演变进行判断, 对患者的合理诊治以及改善显得尤为必要[2]。传统对颅脑损伤程度、病情进展以及预后判断多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评分和影像学表现来实现, 但此类方式往往存在较大误差, 使患者错过良好的治疗时机[3]。C-反应蛋白 (CRP) 是机体受到创伤或者感染的时候, 急性相反应所产生的一种急性相蛋白, 其在机体组织损伤或感染时能够发挥与免疫球蛋白相似的功能。因此有研究表明, 颅脑损伤患者CRP的变化与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 脑脊液及血清中CRP表达水平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对70例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CRP水平进行测定, 分析其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 其中男42例, 女28例, 年龄14~75岁, 平均 (38.76±11.82)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致伤原因:车祸伤48例, 坠落伤15例, 其他伤7例;病种:头部软组织损伤32例, 颅骨骨折26例, 脑损伤12例。按GCS评分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 其中轻型组30例, 男14例, 女15例, 年龄14~74岁, 平均 (37.12±11.02) 岁;中型组20例, 男11例, 女9例, 年龄15~70岁, 平均 (36.88±10.04) 岁;重型组20例, 男17例, 女3例, 年龄19~75岁, 平均 (38.99±12.01) 岁,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4];②入院经头部CT或颅磁共振成像 (MRI) 证实为急性颅脑损伤者;③受伤6 h内入院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排除肿瘤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患者;②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③身体其他部位合并伤及失血性休克者;④住院超过2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 (即颅脑损伤) 第1~7天、第14天、第30天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各5 m L, 将静脉血置于离心机中离心12 min, 取其血清, 后同脑脊液置于冰箱中, 冰箱温度控制在-25℃。CRP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 于BECKMAN DU 640蛋白质分析仪上测定。本次研究中所用试剂为上海执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脑脊液及血清CRP水平变化

70例颅脑损伤患者其脑脊液及血清中CRP于颅脑损伤5 d内达到高峰颅脑损伤后1周内的血清中CRP显著高于脑脊液CRP水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轻型患者于1周内恢复正常 (CRP正常值≤10mg/L) , 中型组患者CRP水平在达到高峰后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重型组患者其CRP水平持续高峰达2周左右, 于1个月后恢复正常。见表1。

注:与本同期脑脊液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P<0.05;“-“表示痊愈出院未测定

2.2 CRP脑损伤程度关系

三组脑脊液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表现为: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提示颅脑损伤急性期CRP与脑损伤程度相关, 损伤程度越深, 脑脊液及血清CRP水平越高。见表2。

2.3 CRP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其CRP水平较低, 短时间下降至正常时间, 病情恢复良好;中型组患者CRP水平相对较高, 下降水平稍长, 但恢复良好;重型组患者CRP水平最高, 上升速度快, 下降速度慢, 病情改善缓慢, 若CRP水平长时间持续升高, 则提示预后不良。本组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2周内痊愈出院, 重型组植物生存2例, 重残4例, 死亡5例。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外伤, 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根据颅脑解剖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头皮损伤、脑损伤以及颅骨损伤, 这三者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的疾病种类有: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以及头皮裂伤;脑损伤的疾病种类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损伤等;颅骨骨折的疾病种类则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颅底骨折。若按照颅腔内容物是否和外界交通则可以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5]。按损伤的类型与时间又可分为原发性的颅脑损伤和继发性的颅脑损伤。根据患者的伤情, 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等四种类型。本次研究根据伤情, 对轻、中、重三种类型患者的CRP水平进行分析。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意识障碍 (嗜睡、浅昏迷、昏迷以及深度昏迷) 、头痛呕吐、瞳孔散大、生命体征在伤后会出现脉搏浅弱、呼吸微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等, 颅脑损伤临床体征也是判断疾病种类的重要依据[6]。颅脑损伤一般起病急,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其致伤机制, 并快速选择准确处理办法, 头部CT扫描为首选。

颅脑损伤后果严重, 如何在早期正确判断颅脑损伤程度、病情的演变状况, 并做出迅速处理, 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机体受到损伤时, 机体的急性相反应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CRP作为一种肝脏合成蛋白, 在人的机体中广泛分布, 是一种人类机体急性时相蛋白[7]。大量研究证实, CRP为炎症标志物, 是机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CRP的正常功能对机体是有利的, 而在机体受损或者感染的早期, CRP对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均有着广泛的识别能力;在机体损伤时, CRP就可能与损伤的组织或细胞异常暴露出来的组织和所释放出来的自体毒性物质相结合, 从而为这些物质解毒, 促进炎症的逐渐消退和机体的修复。因此, 有理由相信CRP与损伤的关系密切, 其水平的升高是能够作为急性组织损伤的可靠依据。其与机体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在机体受损的情况下, 该蛋白的浓度会明显升高, 从而使得损伤病灶能形成保护灶, 激活补体系统和单核巨噬细胞, 并进入细胞核内, 启动IL-1、IL-6等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合成, 从而使肝脏CRP释放迅速增加, 达到促进损伤组织清除、减少机体受损的目的, 故而血清CRP在受到应激刺激时可短时间内急剧上升, 并广泛分布于其他体液中[8,9,10,11]。因此有相关研究显示, CRP水平为急性组织损伤的重要依据, 并能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程度[12,13,14,15]。

颅脑损伤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应激源, 能够引起机体的广泛应激反应。本研究发现, 颅脑损伤患者的伤后脑脊液和血清CR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根据颅脑损伤程度不同, CRP水平升高程度也有所差别, 所有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CRP于3 d内达到高峰, 轻型和中型组患者均于1周内恢复正常水平, 重型组患者其CRP水平持续高峰可达2周左右, 于1个月后方可恢复正常。颅脑损伤后1周内的血清中CRP显著高于脑脊液CRP水平 (P<0.05) , 且脑脊液和血清中CRP水平随病情进展而变化, CRP水平迅速升高并保持继续升高态势, 则表明患者预后较差。

此外, 研究中还发现, 由于脑脊液中CRP主要来自血浆中, 正常情况下无法通过血脑屏障, 而只有当血脑屏障受到损伤时, 方可进入脑脊液中, 故而通过对脑脊液中CRP水平的测定, 可直接反应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 CRP水平越高, 则脑组织损伤越严重。再加上脑脊液采集较为方便, 因此在患者病情急剧变化时, 加强对脑脊液CRP水平的测定对病情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临床工作中, 应根据CRP水平变化情况, 并结合影像学或病原学检查等手段, 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病情预后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资料

选取2011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男120例,女80例,年龄范围50~83岁,平均(62.35±11.24)岁。根据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分组,分为维生素D<20μg/L组54例、20~<30μg/L组56例与维生素D≥30μg/L组90例。纳入标准:1住院时间≥48 h患者;2临床资料全面,包括治疗情况、影像资料、患病史、饮食情况等。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拥有肾脏疾病史等;2长期使用维生素D补充治疗者;3孕产妇、甲状腺疾病者;4中途放弃治疗者。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00例患者均检测其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 脂蛋白胆 固醇 (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 脂蛋白胆 固醇 (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游离钙、免疫球蛋白G(Ig G)、血肌酐及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其中,游离钙采用O- 甲酚酞氨羧络合物(OCPC)比色法(Dade Behring公司试剂盒) 进行检测,Ig G采用免疫比浊法(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进行测定,TC、HDL-C、TG、LDL-C等指标的检测采用直接比浊法(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进行测定,以上检测均采用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血清25- 羟维生素D的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试剂(上海罗氏公司) 进行测量。此外,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年龄、血培养阳性率、住院病死率等患者的例数。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法,并行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L,QU)]表示。不同水平的血清25羟维生素D与患者死亡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200例患者中,APACHEⅡ评分中位数为21.02(18.33,26.03)分,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范围为11.21~55.76 ng/ml,中位数为20.61(15.10,33.52)ng/ml。168例(84.00%)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随访至2014年1月,住院病死例数共100例,病死率为50.00%。

2.2 不同血清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维生素D<20μg/L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年龄、血培养阳性率、住院病死率、血肌酐水平等均显著高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30μg/L患者,而游离钙、免疫球蛋白Ig G等显著低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30μg/L患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维生素D水平范围 为20~<30μg/L的患者,APACHEⅡ评分、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30μ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注:†与血清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30μg/l 相比,P <0.05

2.3 血清25- 羟维生素 D 水平与指标的相关性

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 羟维生素D与住院病死率、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而与年龄、游离钙、Ig G、血培养阳性率、TC、TG、血肌酐、HDL-C、LDL-C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见表2。

2.4 不同血清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与患者死亡的相关性

多元回归分析以患者死亡为因变量,以不同的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为自变量,结果显示,维生素D<20μg/L是显著影响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O ^R 2.131,95%CI 1.192~3.810),且校正年龄、性别后,并进一步控制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等因素后,维生素D<20μg/L仍然显著影响患者死亡。见表3。

注:1)与血清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为 20~<30μg/L 相比,P <0.05;2)校正年龄、性别;3)校正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等因素

3 讨论

危重患者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之一,相关文献报道[4,5]该类患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发生率为74.00%~98.81%。国外关于危重患者维生素D与病情发展、预后状况的关系研究,较多属于观察性研究,且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与疾病种类、纳入样本量等的差异有关,且目前国内关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预后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研究更少见,因此,积极探究该类患者不同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有利于为我国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情发展机制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目前临床上关于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及定义标准仍未明确,主流观点是将血清25- 羟维生素D的水平分为 <20μg/L、20~29.9μg/L、≥30μg/L等,分别定义为缺乏、不足与充足[6],故本研究亦按照主流观点的划分标准,将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20μg/L、20~29.9μg/L、≥30μg/L。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年龄、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李小宇等[7]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状况差、病死率高,除了要注意保护各器官功能外,还需要尽快给予维生素D等营养支持,才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与ICU重症患者的预后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8],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作为重症群体之一,其病情的发展与预后状况可能亦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有关。本研究中,维生素D<20μg/L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年龄、血培养阳性率、住院病死率、血肌酐水平等均显著高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30μg/L患者,而游离钙、Ig G等显著低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30μg/L患者,差异有显著性,在胡杰妤等[9]的研究中亦证实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状况,比高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患者的病情更严重。

在SONNEVELD等[10]的研究中发现,低水平的血清25- 羟维生素D会对足细胞造成较大的损伤,且能够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T辅助细胞占比显著降低,最终导致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在本研究的结果中亦发现了维生素D<20μg/L的患者的Ig G水平显著低于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30μg/L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这提示不同水平的血清25- 羟维生素D可能会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引起预后状况变差。在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血清25- 羟维生素D与住院病死率、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而与年龄、游离钙、Ig G、血培养阳性率、TC、TG、血肌酐、HDL-C、LDL-C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这说明随着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的上升,住院病死率、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则会随之下降,进一步证实了不同水平的血清25- 羟维生素D能够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造成影响。在本研究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中,维生素D<20μg/L显著影响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这种相关性在校正年龄、性别后,并进一步控制APACHEⅡ评分、衰竭器官数目等因素后仍然存在,且维生素D<20μg/L的患者与维生素D水平为20~<30μg/L的患者相比,相关性更显著,这说明不同水平的血清25- 羟维生素D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影响存在差异,而当维生素D<20μg/L时,则会明显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国内学者在对重症监护科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研究中发现,阳光暴露时间不足、营养摄入减少、消耗量变多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是引起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11,12,13],因此对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而言,亦需要将维生素D的补充整合至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但具体的维生素D推荐剂量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对照研究的证实。

上一篇:上市后再评价下一篇:澳洲游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