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措施

2024-09-23

预后措施(共5篇)

预后措施 篇1

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 对其进行急诊措施与预后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男29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49岁。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血性19例, 缺血性15例, 混合性脑血管病2例, 病情较重的患者甚至出现了意识不清1例, 昏迷6例, 嗜睡3例等。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23例) 与观察组 (2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院前抢救治疗, 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详细对比。

1.2.1急诊措施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急诊措施主要分为四种方法, 分别为: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颅内压保持生命体征平稳、进行定量补液、定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具体方法如下:1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最容易死亡, 原因在于缺氧或是因窒息而死, 所以在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急诊措施首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通过氧疗或者切开患者的气管进行插管输氧, 及时给患者的心、脑进行血氧供应。2控制颅内压,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压会瞬间增高, 如果不及时降低颅内压, 就会导致患者脑水肿, 脑部供血不足, 急诊措施就是要将颅内压保持到生命体征的稳定状态。3进行定量补液, 补液的作用为调节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调,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要防止脑水肿或者过度脱水现象发生, 就要进行定量的补液, 大概为1500 ml左右, 但在急诊过程中, 切记不要过快补液, 给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不利影响[1]。4定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的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诊治疗必不可少的, 定时对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可以防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病症, 以防加重病情。

1.2.2院前抢救法观察组在进行急诊治疗前已经在院前进行初步抢救, 医生在现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 然后制动头部, 进行静脉通道缓慢注射, 静脉推注甘露醇, 以免加重出血, 如果患者出现了抽搐现象, 就要采用苯巴比妥或安定静脉注射。

2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急诊措施与预后研究的结果:对照组恶化4例, 恶化率17.4%, 死亡6例, 死亡率26.1%;观察组恶化1例, 恶化率3.7%, 死亡3例, 死亡率11.1%, 显然观察组比对照组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上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小结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 不但发病率、致残率高, 而且还容易反复发作, 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症之一, 对中老年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2,3]。对此, 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急诊措施很重要, 首要是尽可能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不仅要做常规的急诊治疗, 还要注重院前的初步治疗, 为降低病情恶化和死亡率做好先决条件。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急诊措施, 并提出科学的预后治疗, 以减少急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方法 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27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院前抢救治疗, 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详细对比。结果 对照组恶化4例, 恶化率17.4%, 死亡6例, 死亡率26.1%;观察组恶化1例, 恶化率3.7%, 死亡3例, 死亡率11.1%, 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研究显示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前, 如果加上院前的积极抢救, 会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恶化率, 院方应该高度重视院前抢救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急诊措施,预后研究

参考文献

[1]蔡敏, 汪学军, 胡雪玲.脑出血死亡病例116例临床死因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20) :48-49.

[2]周旭平, 楚冰, 邵国富, 等.脑出血急性期初次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19 (5) :302-303.

[3]刘玲, 郭秀芳, 杨海霞, 等.2010年寿光市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分析.预防医学论坛, 2011, 17 (9) :822-824.

怎样预测中风患者的预后 篇2

一、患者的生命危险指数

判断中风患者有无生命危险,可观察其以下6个方面:①神志:发生中风后患者的神志改变情况与康复有明显的关系。一般来说,中风患者的神志改变越严重,其康复的效果就越差;如患者出现了重度昏迷、对针刺和压眼眶等检查无反应者,其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发生中风后神志始终清醒的患者一般无生命危险。②体温:若中风患者的下丘脑体温中枢受累,可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多在40摄氏度以上),这是患者病情危险的征兆,这样的患者预后也往往较差。③出血:中风最容易引发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其原因是下丘脑受损后患者的胃酸分泌量会增加,而流经胃的血流量会减少,这会使患者胃黏膜的修复能力降低,从而会引发患者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如出现糜烂性或浅表性胃炎等。发生中风后若出现这种并发症,则该患者属于病情危重,其死亡率很高。④肢体:中风患者若出现肢体反复抽搐,说明其颅内压已经升高、脑部缺血缺氧较重。尤其是出血性中风患者若出现了四肢抽搐,可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容易诱发脑部再出血。另外,反复抽搐可加重患者的呼吸、循环代谢障碍,使患者的病情更加恶化。⑤年龄:患者年龄的大小与发生中风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一旦发生中风可引起患者多脏器的功能紊乱,甚至可导致多器官的功能衰竭。年龄越大的患者,其康复的效果越差。⑥血压:出血性中风患者若发生脑水肿或脑血肿,可引起其颅内压升高或导致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受压,造成其血压的持续性升高,以致可因其脑血管破裂而再度发生出血。故发生中风时,患者的血压越高,其康复的效果就越差。而发生中风后血压比较平稳的患者,90%都可以安全脱险。

二、患者大脑的受损程度

中风易导致大脑神经系统缺氧而造成脑功能受损。一般来说,患者脑功能的损害多是在中风发作期间造成的,经抢救后患者的病情若得到控制,即可阻止大脑功能继续受损。根据中风的性质及发病时患者神志的清醒程度可预测出患者日后的大脑功能能否康复。

中风按其性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又可表现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若发生于脑的要害部位,多数患者常表现为昏迷、偏瘫。若患者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一周以上)的深度昏迷,则说明其脑功能的损害比较严重,这样的患者即使能够生存下来,也往往会丧失记忆和正常的思维能力。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头疼、剧烈呕吐、颈项强直及有轻度的神志改变,多数这类患者的脑功能不会受到严重的损害。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前两者是因为脑血管内的血液凝集造成的;后者则是由于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后,流入并阻塞了脑血管造成的。此类中风若没有导致脑实质受损,则患者的脑功能基本上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患者上下肢的功能能否得到恢复

中风患者的上肢功能能否恢复,可通过其发生中风后的手部活动情况来判断。患者发生中风后若手部仍能自主地进行简单的活动,其上肢的功能基本可恢复正常,若患者在发生中风的一个月以后才能做简单的手部活动,其上肢的功能则难以恢复正常。此外,中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程度还取决于其在病情稳定以后进行康复训I练的时间,因为及早地进行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患缺血性中风但无神志异常的患者,可在其住院后就进行康复训练。而出血性中风患者在其病变的活动期间要少活动,但应使其四肢关节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患者在发病两周后,若神志得到恢复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预测中风患者的下肢功能能否恢复正常,则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让其仰卧,将其患病的下肢伸直并向上抬起,若患者的下肢能够抬起而且其膝关节能够伸屈,那么该患者将有可能恢复到独立行走的程度:若其患病的下肢不能抬起,仅能在床上做屈伸动作,或者该患肢虽不能屈伸但将患者扶起后其膝关节能够保持弯曲而不向两侧倾斜,那么该患者将有可能恢复到扶拐行走的程度:若其患病的下肢半年后仍不能抬起、屈伸,那么该患者恢复行走的可能性极小。

四、患者的病情能否复发

预后措施 篇3

关键词:综合护理措施,腰间盘突,预后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过度的使用或错用腰椎, 使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 并且严重趋向年轻化, 由于发作时疼痛剧烈,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些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手术进行治疗。为了增强治疗效果, 保障预后, 尽可能低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院从2014年起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腰间盘突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取得的显著的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本试验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康复科就诊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01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 (51) 和对照组 (50) 。试验组51例, 男性24例, 女性27例, 年龄17~51岁, 平均年龄 (41±1.3) 岁。对照组50例, 男性24例, 女性26例, 年龄15~50岁, 平均年龄 (42±1.5) 岁, 两组患者均符合胡有谷主编《脊柱外科学》中LDH的临床诊断标准[2], 影像学检测有腰椎1~5节中任意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3个月内没有接受过康复治疗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经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 (P>0.05) 。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科护理模式,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方法:①心理护理:护士使用真诚的话语劝解患者, 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循序渐进的给患者介绍病情, 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建立正确的态度, 避免疼痛因素, 消除患者得病后的恐惧、抑郁心理, 激发积极的态度, 更好的配合护理以及疾病的治疗。鼓励患者战胜疼痛, 告知理想的预后情况。②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 护士每天用1 h的时间与患者进行对话, 通过技巧性的问答, 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以及症状减轻情况, 与患者家属、朋友进行沟通, 尽量给患者情亲上的安慰, 让患者家属理解患者, 同患者一起完成康复训练如:双桥式运动、单桥式运动、俯卧撑、仰卧抬腿、膝手位平衡训练, 每次坚持10~15 min, 每天做1~2次[3], 训练腰肌。

1.3 效果评定。治愈:患者全部自觉症状恢复, 临床体征消失。显效:腰部活动基本正常, 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有效:部分腰推活动改善, 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无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好转。记录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 试验组与对照组, 症状、体征消除有效率, 以及复发率见表1。

试验组症状、体征消除有效率,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腰椎依靠本身的机构和相关联的肌肉系统维持其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 是由于神经根被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 导致神经根损伤发生炎症所致。由于疼痛可以影响肌肉的运动并对感觉功能产生影响,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部分患者由于疼痛失去劳动能力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给患者以及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4]。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积极选择个性化治疗和护理方案, 可以使致残率降低, 并且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让患者适当的训练腰背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康复训练通过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试验组与对照组, 症状、体征消除有效率, 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措施让腰间盘突出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 积极地参与到治疗中, 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 复发率降低,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正明, 凌鸣, 常彦海, 等.北方五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危险因素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6 (11) :2488.

[2]赵永娟, 贾爱明, 姚娓, 等.腰推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4) :275-276.

[3]于俊龙, 李雪萍, 王大新.肌力训练对下背痛患者胸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27 (3) :134-135.

预后措施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和传染病科确诊住院的4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 (西安) 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6例, 女14例, 年龄13~72岁, 平均年龄45.1岁。40例患者中, 确诊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例, 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7例,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0例。病原学检查显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4例,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2例,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例,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7例, 重叠感染3例 (乙肝+甲肝1例, 乙肝+丙肝1例, 乙肝+戊肝1例) , 未分型病毒感染3例。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黄疸进行性加深, 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因病致死的患者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肝缩小、血便、血尿、呕血、顽固性呃逆、少尿、无尿、肝肾综合征等症状。将以上患者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15例和死亡组2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支持治疗:

首先去除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的诱因, 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 消除精神压力,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劳累,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证每天摄入热量维持在67~134kJ/kg, 以葡萄糖为主同时给予补充维生素, 严格限制饮食蛋白质的含量 (<20g/d) , 昏迷患者则应禁食蛋白质;注意监测低血钾及碱中毒, 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 每天输入液体量应限制在1 000~1 500ml, 禁食少者静脉滴注脂肪乳;严禁使用损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细胞坏死;对于血糖低于3.5mmol/L的患者可给予高渗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可以促进肝细胞修复;同时或交替应用新鲜血浆和人血白蛋白治疗, 可增加机体抵抗力, 加快病情好转。

1.2.2 护肝治疗:

主要目的是减少肝细胞坏死, 促进肝细胞再生。笔者选用美能、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E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复方丹参、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药物联合治疗。

1.2.3 防治并发症: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主要是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感染。为防治肝性脑病需完全禁食蛋白质食物, 保持消化道通畅, 口服灭滴灵0.2g/次, 4次/d;口服乳果糖15g/次, 3次/d, 或食醋30ml加温水100ml保留灌肠;同时静脉滴注乙酰谷酰胺、脲酶拮抗剂等预防和控制氨中毒。同时给予复方支链氨基酸制剂500ml/d静脉滴注, 纠正患者氨基酸比例失衡。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 可给予甘露醇、25%山梨醇等脱水降低颅内压。发现少尿时, 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或血浆等扩充血容量, 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增进肾脏血流量, 对有经济承受能力者可采用透析疗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4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仅为7.5%, 而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则比较高;经病原学分析后显示,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HBV感染。

2.2 本文中重型病毒性肝炎笔者主要考虑了肝昏迷、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及感染情况。死亡组中, 发生肝昏迷者22例, 占88%;发生肝肾综合征者5例, 占20%;消化道出血12例, 占48%;发生感染 (包括自发性腹膜炎、肠道感染、支气管肺炎、胆囊炎等) 者13例, 占52%。存活组中发生肝昏迷者3例, 占20%;发生肝肾综合征者0例;消化道出血2例, 占13.33%;发生感染者3例, 占20%。经统计分析, 死亡组和生存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01) , 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

3 讨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较为复杂,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其发病率低, 但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一直是肝病学科医生努力的方向, 有报道显示[3], 患者的年龄、疾病临床分型、病原学类型、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并发症等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

本文结果显示, 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为62.5%, 与国内报道接近[4], 死亡组和生存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01) , 死亡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笔者认为,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因病程长、易复发、机体免疫力低下、体内代谢紊乱、多器官功能受损, 极易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增加了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 并发症越多, 病死率越高, 这严重威胁了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 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率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目前各地各医院对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差异较大, 用药疗效不同, 病死率差异也较大[5]。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的开展, 较大的改善了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 已成为治疗重型肝炎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6]。但由于肝移植供体缺乏、费用昂贵, 难以惠及更多的患者, 临床上针对重型肝炎的治疗仍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 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可减少肝细胞坏死, 促进肝细胞再生, 降低肝昏迷、肝肾综合征、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患者赢得生的机会。

综上所述, 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临床上应早诊断,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这是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国内外所有的研究报道所阐述的治疗方法都不能显著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学术界内仍然没有找到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高效治疗方法, 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更多的挽救患者生命依然是笔者不变的初衷。

参考文献

[1]Bendre SV, Bavdekar AR, Bhave SA, et al.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etiology, viral markers and outcome[J].Indian Pediatr, 2004, 36 (12) :1107-1112.

[2]王宇明, 陈耀凯, 顾长海.重型肝炎命名和诊断分型的再认识——附477例临床分析[J].中华肝病杂志, 2006, 8 (5) :261.

[3]杨波, 杨凌.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 23 (4) :482-483.

[4]周舞.重型病毒性肝炎174例临床分析[J].传染病信息, 2005, 18 (2) :86.

[5]林世德, 罗亚文, 苏毅, 等.重型肝炎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 12 (1) :73-75.

预后措施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1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4]。82例患儿中女40例, 男42例;年龄在5个月~2岁, 平均年龄为 (1.1±0.5) 岁;病程在2周~3个月, 平均 (6.4±2.3) 周;临床表现以肺外症状为主的患儿有61例, 其中同时伴有皮疹3例, 伴有腹泻8例, 伴有腹痛29例, 伴有头痛发热2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临床表现、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儿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 试验组患儿实施个体化护理:通过了解患儿的病史及病情, 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1) 日常护理:患有支原体肺炎的小儿, 咳嗽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首先向患儿父母普及相关的医学知识, 让其了解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 易于促进气管内分泌物的排出, 如遇患儿咳嗽无力, 应指导其家属采取叩背的措施:从下向上, 缓慢有力地叩击患儿背部, 必要时给予吸痰。 (2) 用药护理:治疗首选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效果显著, 但对胃肠道刺激大, 易引起患儿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应避免空腹输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保持在每分钟6~12滴, 如遇患儿呕吐严重, 遵医嘱给予维生素B6止吐。 (3) 发热护理: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当患儿体温在37.5~38.5℃之间, 一般不需药物治疗, 鼓励其多喝水;体温在38.5~39.5℃之间, 可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如醇浴、头部冰敷等;如体温持续不退, 可给予布洛芬等药物治疗。患儿退热的过程中出汗多, 应勤换衣服, 防止感冒。 (4) 心理护理:患儿年龄小, 在治疗的过程中, 遇到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时, 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表现为烦躁易怒、哭吵、挣扎, 迫使治疗终止。护士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 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说明坚持疗程的重要性, 多表扬、鼓励患儿, 让家属和患儿一起积极配合治疗, 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5) 抽搐护理:按抽搐护理常规, 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6) 饮食护理:家长应给患儿补充足够的营养, 多饮水,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5]

治疗效果观察: (1) 显效:在1周的时间内, 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症状明显减轻。 (2) 有效:在1周的时间内, 患儿体温基本降至正常, 症状减轻。 (3) 无效:在2周的时间内, 患儿临床症状无好转和 (或) 加重。

1.4 观察指标

(1) 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2) 对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 (3) 对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 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非常满意是指在护理的全过程中感到非常舒适、没有焦虑;满意是指护理过程顺利, 偶尔有点不舒适;不满意是指在护理的过程中, 感到不舒适、而且焦虑[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 (37/41) ,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7% (29/41) ,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率为9.76% (4/41) , 对照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为29.3% (12/41) ,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2.3 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在治疗后总满意率为92.7% (38/41) , 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总满意率为73.2% (30/41) ,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小儿肺炎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7],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且不同患儿的免疫力差异大, 免疫力差的患儿易出现交叉感染[8]。个体化护理方案可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 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促进坚持疗程, 配合医师取得良好的预期治疗效果[9]。所以, 对不同患儿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在陈秀霞[10]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 促进疗效, 提高治愈率, 更能使患儿及家属满意。本文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 试验组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表明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 能针对出现不同症状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提高疗效。在用药方面, 患儿易产生胃肠道反应, 严重的胃肠道不适会降低患儿的依从性, 增加治疗难度。在护理中采取适当的输液时间、输液速度, 减少患儿的不适, 针对呕吐患儿单独给予止呕, 大大增加了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性, 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对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试验组总不良反应率为9.76%, 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9.3%, 试验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日常护理、用药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抽搐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采取对症措施;避免患儿哭闹, 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试验组患儿总满意率为92.7%, 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3.2%, 试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在个体化护理过程中, 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 及时减轻患者的苦痛, 用温暖体贴的语言安慰患者, 所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个体化护理能改善医患关系, 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 促进疗效, 提高治愈率, 更能得到患儿及家属的满意。

综上所述, 个体化护理措施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应用, 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患儿的副反应发生率, 改善医患关系, 对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景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8 (26) :135-136.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66-272.

[3]吴绮.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 2013, 19 (6) :126-127.

[4]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172.

[5]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9) :1-2.

[6]戎艳鸣, 楼建华, 徐红, 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9) :55-57.

[7]季海娟, 孙国俊.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24) :42.

[8]叶建兰, 薛坤蓉, 陈淑英.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 2008, 29 (4) :378.

[9]杨慧琴.实施健康教育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的影响[J].健康教育, 2011, 49 (15) :114-115.

【预后措施】推荐阅读:

长期预后07-15

预后关系06-26

患儿预后08-05

预后因素08-07

预后效果08-08

预后影响08-14

疾病预后08-19

发病预后08-21

预后分析08-26

预后管理09-09

上一篇:地基处理常见技术下一篇:阅读课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