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背景

2024-06-06

气候背景(共10篇)

气候背景 篇1

1 农业气候资源的含义及研究开发意义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利用到的物质或能量, 并且这种物质和能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气候要素。农业气候资源中的一些因子在空间中分布不同, 包括数量、光、热、水、气等要素的构成情况完全决定了此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作物的种类和农业生产潜力。对于如何高效的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如何合理的布局农业生产结构, 并且在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将农业发展、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 将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与农业资源进入到良性的循环当中, 以减少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为最终目标。因此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河南省郑州市为研究对象, 对光、温、水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策略, 针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提出农业应对策略, 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和开发本地农业气候资源为本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郑州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呈现春季干旱少雨,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晴朗日照长, 冬季寒冷少雨雪的基本气候特征。郑州市冬季最长, 夏季次之, 春季较短。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 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 并且每十年平均气温以0.34℃的速率往上升。今年6月13日14时左右, 长葛市出现了40.0℃以上的高温天气。据连续观测, 温度最高达40.9℃, 刷新了近30年以来同期极值。6月13日14时, 境内的3个自动气象站日最高气温均突破40℃.其中, 本站最高气温41.3℃, 小庄4要素站最高气温达到了44℃。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 每10年降水量增加5.0mm。无霜期220天, 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适宜的温度条件, 充足的光照和农作物生长季节较为丰沛的雨量, 构成了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

3 郑州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容易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几率增加, 比如, 高温、干旱、洪灾、风灾等。高危的农业生产环境使得农业生产面临更多的气象灾害, 对农作物产生影响, 最终势必会影响作物产量, 影响粮食的安全生产。气候变暖, 气温升高, 作物得到的积温增多, 使得作物的发育期提前, 作物生长季相应的延长, 复种指数也相应提高, 同样的在土地利用率上也会相应提高, 选择适合的作物与品种, 进行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尤其是冬季, 最近几年来我市小麦越冬期不会出现的几率增加, 即便是出现, 亦是在冬季末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过不了几年我市秋季播种小麦的品种上会产生一些变化, 可以更多地选择不需要春化作用的小麦品种。冬季气温升高, 使得设施农业有条件更快更好地发展, 冬季大棚与春季拱棚数量的增加显著, 瓜果蔬菜等产业也会迅速发展。在气温升高的同时也存在病虫害的危机, 由于春季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与冬季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气温上升, 病虫越冬成活率明显增加对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对策大致可以概括为, (1) 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加强农田设施的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 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针对未来一段时间气候的变化对农业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进行逐个分析。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 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 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技术措施等对不利天气与气候进行预防。 (2) 加强监测预测, 建立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和调控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预测工作, 发展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相关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库。建立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和调控系统, 促使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 减少或避免因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要综合应用气象科学技术。

4 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农业气候资源应用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应用策略为:

(1) 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以便降低农业生产在气候发生变化时的敏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利于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 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更加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特征下的敏感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包括光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均是天然资源, 对于天然资源的应用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 如果开发的不够合理, 将会造成气象灾害, 所以在开发和应用气候资源的同时要做到既要防灾又要趋利避害。郑州市光资源丰富, 在水资源与土壤条件较好的配合下, 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 从而达到提高植物生产力, 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在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作物和品种时要充分利用郑州本地的光热资源, 如果选择长日照植物, 由于其生育期过长, 不能正常成熟, 对作物产量与品质均有影响, 如果如果选择短日照植物, 由于其生育期短, 便对光热资源造成无形的浪费。

(3) 发展相关前沿学科与高科技。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 可以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 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 提高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 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树庆.长白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1992.

气候背景 篇2

By using the summer torrential rain days data in Ningxia,the Yinchuan sounding data and the NCEP/NCAR reaualyzed data,the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 of torrential rain days in Ningxia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warm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nnual torrential rain days and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displayed consistent increasing trends.Further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mospheric potential instability has grown in the daytime in both July and August and in the nighttime in July,but weakened in the nighttime in August after the climate warming of Ningxia.Therefore,the climate warming not only caused more distinctive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in Yinchuan,but also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torrential rain days and in more obvious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torrential rain in Ningxia.

作 者:陈晓光 郑广芬 陈晓娟 Zhang Zhi Chen Xiaoguang Zheng Guangfen Chen Xiaojuan Zhang Zhi 作者单位:陈晓光,Chen Xiaoguang(Ningxia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Yinchuan 750002,China)

郑广芬,Zheng Guangfen(Ningxia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Yinchuan 750002,China;Ningxi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Yinchuan 750002,China)

陈晓娟,Zhang Zhi,Chen Xiaojuan,Zhang Zhi(Ningxi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Yinchuan 750002,China)

气候背景 篇3

一、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类型

关于边境碳调整措施(Border Carbon Adjustments, BCAs)的含义,不同的学者和组织都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2007)认为,边境碳调整措施指进口国对出口国未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同等减排措施的产品采取的单边措施,以此来弥补进口国因采取减排措施而导致的损失。由此可见,边境碳调整措施是一种针对进口产品所采取的贸易措施,通过对来自不符合减排要求国家的进口产品施加一个碳成本,创造一个进口国认为的公平市场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09年关于贸易和气候变化的报告中,把边境碳调整措施分成三类:对碳税或能源税的边境调整、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和其它边境碳调整措施。

(一)对碳税或能源税的边境调整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基于碳含量对化石燃料征收的消费税;二是基于产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能源税指基于能源含量而征收的税。虽然碳税和能源税的税基不同,但它们都对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一定的作用。

GATT边境税收调整工作组在1970年的一份报告中采纳了OECD对“边境税收调整”的定义,边境税收调整指任何全部或部分采取目的地原则征税的财政措施,这种措施使得出口产品与同类国产品相比,能够全部或部分免除在出口国家征收的税,此外,进口国对进口产品征收与同类国产品相似的全部或部分税收。

对碳税或能源税的边境调整是指实施减排措施的国家对来自于未实施减排措施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同类国产品需缴纳的碳税或能源税,对出口产品退还已缴纳的碳税或能源税,以此来保证实施不同减排措施的国家的产品处于同样的竞争环境。

(二)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

碳排放交易机制指在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碳排放权可以像商品一样在特定市场中进行交易。欧盟于2005年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和一些其它国家也把碳排放交易机制纳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中。碳排放交易机制为碳排放设置了一个上限,在限额内这种市场机制可以促使碳排放的企业合理使用配额。

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是指进口商或国外出口商被要求在拥有排放权的前提下,其产品才能进入进口国。一般来讲,此种措施要求进口商或国外出口商提交排放配额或排放信用,以此来抵消进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或者要求进口商或国外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以与国内产业同等的条件购买排放配额。

(三)其它边境碳调整措施

为了促进某些国家加强实施减排措施,其它的边境碳调整措施也被提出来。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来自于未实施减排措施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费或高关税,因为有些学者认为未实施减排措施等于给予了进口产品变相的补贴,应该予以惩罚;另一类是针对运输环节,如对过境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征税。

二、边境碳调整措施在操作中的困难

(一)测定特定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困难

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需要对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精确测定,但目前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管理和监测方面水平较低,各国产品生产过程中燃料与能源的种类及使用效率等存在不同,因此精确测定特定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困难,尤其是对能源投入在最终产品中没有物理体现的产品。

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主要提出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产品进口时提交其生产过程中涉及排放问题的相关证书或标志;二是按照进口国的“主要生产方法”或“现有最佳技术”测定进口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种解决办法的困难在于国外生产者不愿或无法提供其产品生产过程的相关信息;第二种解决办法虽然不用识别进口产品的具体生产方法,但“现有最佳技术”的确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还必须被贸易伙伴所接受。此外,若出口国采用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比进口国的“主要生产方法”或“现有最佳技术”还先进,那么该方法对这类出口国就有失公平,不利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排放交易机制中碳价格确定的困难

在排放交易机制中,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有多种方式,既有免费分配的,也有以拍卖的方式从政府购买的,还有在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的,这样就使得排放交易机制中碳价格的确定非常困难。碳价格不确定,就无法恰当实施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确定排放交易机制中碳价格的关键在于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而实际上各国由于发展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差异,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三)认定同类产品的困难

GATT(1994)非歧视原则适用于“同类产品”,但其文件中并没有对“同类产品”给出明确的定义。在认定“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能否基于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non-product-related production and process method, 简称NPR PPMs)来认定。一般来说,GATT(1947)禁止基于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来认定同类产品的做法。WTO上诉机构在两次金枪鱼—海豚案中判定美国不能由于捕捞方法的不同而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但是在海虾—海龟案中,虽然谴责了美国采取的歧视措施,但是认为这些歧视措施有其存在的基础。可见,海虾—海龟案的判决中虽然没有明确认可NPR PPMs,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这些歧视措施符合GATT第20条的例外条款。这就使得基于NPR PPMs来认定同类产品的做法变得模糊,由此可能引发某些国家寻求实施基于此法的贸易限制措施,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endprint

(四)确定适用范围的困难

根据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规定,该措施将会适用于因为实施减排措施造成竞争力下降或存在碳泄漏风险的行业,而确定这些行业在实际操作中是非常困难的。首先,这些行业的标准不明确。其次,相关行业竞争力的下降或转移是否是由于实施减排行动引起的也不易确定。再次,若边境碳调整措施适用于制成品行业,由于制成品涉及多种原材料和零部件,而它们又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搜集相关能耗及排放数据存在极大困难,因此降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五)确定实施目标国的困难

边境碳调整措施实施的目标国主要针对未实施进口国认可的减排措施的国家,如美国在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规定,对来自未采取“相当”(comparable)减排措施的国家的某些进口产品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其中,“相当”一词缺乏明确的解释,这就容易造成确定实施目标国的困难。在相关术语没有达成一致的前提下,若进口国武断地对某些国家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不仅会造成贸易争端,还会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三、边境碳调整措施实施的可能效果

(一)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竞争力

实施减排措施的国家认为,无论是采用碳税还是采用排放交易机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相关产品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或行业的竞争力,尤其是那些易发生竞争力损失的行业,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造纸和纸浆行业、化工行业等。

关于边境碳调整措施对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问题,虽然有些学者(Ismer & Neuhoff, 2007)认为该措施能够有效弥补实施减排措施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力的损失,但是大部分实证研究显示保护效果有限,且这种效果取决于碳调整措施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证研究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减排措施对相关行业或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很小。此外,许多国家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竞争力损失问题,采取了一些补偿机制,如对能源密集型产业采取全部或部分减税。因此,边境碳调整措施对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效果有限。

(二)防止碳泄漏

碳泄漏是指由于某些国家采取了强制减排措施,而未采取强制减排措施的国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实施严格减排政策的国家认为,碳泄漏不仅会使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导致本国碳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而影响本国的就业和产出。边境碳调整措施通过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降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抑制对外国碳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从而降低外国碳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或阻碍本国相关产业转移至外国,以此来防止碳泄漏现象的发生。

对于碳泄漏的研究,国际学术界一般采用碳泄漏率来衡量减排政策的影响。虽然碳泄漏现象存在某种理论上的风险,但由于碳泄漏衡量问题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对碳泄漏幅度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大部分学者认为,边境碳调整措施对防止碳泄漏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这种效果的大小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三)促使有关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

承担强制减排责任的国家认为,若某些发达国家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责任,就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希望通过边境碳调整措施对这些国家施压,促使这些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2006年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提议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时,明确表示此举在于使美国重新回到多边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中。但实际上,此举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美国仍然游离于多边约束机制外。美国在联邦气候政策中也提到了将对没有采取与美国相当措施的国家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此举在于迫使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

边境碳调整措施能否促使其它国家履行强制减排措施?大部分实证研究认为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这种影响力不足。Houser et al(2008)认为美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对中国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五类碳密集型产品只占中国经济产出的0.2%,即使算上对所有国家的出口,也只占中国GDP的1%。

由于边境碳调整措施所涵盖的非减排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非常少,只能对某些特定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对非减排国家的整体经济影响非常有限,因此这种措施很难成为约束非减排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的有效工具。此外,边境碳调整措施还容易引发相关国家的冲突,阻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

四、中国应对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策略

(一)密切跟踪和研究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进展

目前,国际上提出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的主要是欧盟和美国,因此应密切注意它们关于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规定。欧盟最新的排放交易指令2009/29/EC扩大了原有排放交易机制的实施范围,并将其纳入到“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中。该计划将实施“碳均衡制度”,即对进口商应用欧盟内部的标准,如要求其提交配额。该项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欧盟内部的碳密集行业及贸易暴利行业。美国在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规定,自2020年起,对来自于未采取与美国相当措施的国家的某些进口产品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此外,在2018年1月1日前,其它相关国家若未能与美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达成多边协议,该法案将授权总统建立一项国际储备配额计划,要求进口商品只有在进口商购买或提交国际储备配额前提下才能进入美国市场。虽然欧盟和美国在相应的立法中都对边境碳调整措施进行了规定,但其将来是否实施,什么时候实施及实施的具体形式都有可能会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密切跟踪和研究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进展,将有利于我国在应对上做好准备。

(二)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并提出相应主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是当今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最重要的机制,我国要积极参与其中,要对边境碳调整措施提出相应的主张。首先,坚决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个原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领域内达成的共识,应该共同遵守。而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安排违反了该原则,为了更好地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进行,发达国家不应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其次,坚持在多边谈判框架下来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反对单边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气候状况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只有在多边体制内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反对以边境碳调整措施为代表的单边解决方案。再次,团结其它的发展中国家,以共同应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边境碳调整措施。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相似的利益诉求,边境碳调整措施总体上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基于共同的利益,我国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应对边境碳调整措施。endprint

(三)寻求法律解决途径

发达国家一旦对我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引起与贸易有关的冲突,我国可以利用WTO和UNFCCC的相关规定,利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我国的贸易利益。首先,若发达国家维持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设计,这违反了UNFCCC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WTO的“非歧视原则”等,那么这种边境碳调整措施是不能适用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其次,若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设计有所改变,试图从 WTO例外原则上寻求突破,进而可以合理地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该措施,因此,我国要认真研究WTO例外原则以及与此相关的判例,从中提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证据和主张,来对抗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再次,即使边境碳调整措施可以实施,我国也要寻求对自身有利的策略。因为边境碳调整措施中涉及的一些术语缺乏明确界定,如美国提出的“类似的努力”(comparable efforts)。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国可以和相关国家和机构进行磋商,尽量降低边境碳调整措施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四)积极减排,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虽然发达国家提出边境碳调整措施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竞争力,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但是目前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将会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要在自身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积极减排,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一方面,我国通过采取积极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减少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的可能性及实施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边境碳调整措施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低碳道路是我国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斌.碳税边境调整的困境与发展[J].税务与经济,2011(1):104-107.

[2] 黄志雄.国际贸易新课题:边境碳调节措施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0(1):1-9.

[3] 齐炜.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边境碳调整措施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

[4] 熊灵,谭秀杰.美国边境碳调节问题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9):124-封3.

气候背景 篇4

1 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通过三种途径改变企业竞争的商业环境。一是物理影响。物理影响表现为气候变化影响企业的原材料、设备资产、供应链风险。例如高温、干旱、降水、冰冻等极端天气会影响粮食、渔业、牲畜、木材等原料的产量和质量, 还会影响能源消耗量的波动 (高温天气要求供冷, 低温天气要求供热) ;海平面上升破坏沿海地区生产设备和油气开采设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会增加供应链风险。

二是改变政策环境。随着相关气候制度在国际、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必须把气候监管政策作为制定商业战略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ETS) , 这影响欧盟地区相关企业的财务融资;另外随着各个国家碳税政策的执行, 碳税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成本上。总体而言, 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通过直接立法的手段, 利用市场机制或排放限额, 给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一个价格;通过政府补贴、研发投入、直接投资等手段加大力度支持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开发和使用;通过宣传、行业准入、标准体系、碳标识等手段引导消费者向低碳产品和服务方向转变。

三是改变投资和消费。随着气候变化影响越来越大, 投资者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气候责任情况。例如2002年开始的碳披露计划反应了投资者要求企业关注气候变化问题。2002年只有35家机构投资者要求大型企业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而到2010年1月, 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气候变化带来的实质性风险和机会。消费者气候变化意识的增强会增加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

2 气候变化对企业影响的风险分析

气候变化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这些风险具体包括:国际贸易风险、国内监管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形象声誉风险四个方面。

2.1 国际贸易风险

欧盟、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强制性的减排政策, 例如欧盟的航空碳税, 美国曾经提出的碳关税等, 这种风险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国家在产业层面的竞争, 尤其是低碳领域的竞争。发达国家一直企图利用碳税政策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

2.2 国内监管风险

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下, 不同国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减排目标, 例如我国2009年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 国家将会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国内碳排放监管。

2.3 自然灾害风险

气候变化增加了对依赖天气条件和运营处于气候脆弱地区行业的自然灾害风险。例如高温、干旱、降水等会影响农业、渔业、旅游业, 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自然灾害会破坏沿海地区生产设施, 及公路、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

2.4 形象声誉风险

随着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气候变化风险意识的加强, 企业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态度越来越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企业会具有更加良好的形象, 会被公众认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相反, 对气候变化持有消极态度的企业将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利的影响。

3 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脆弱性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赚钱的方式, 其核心是价值创造。客户、产品和服务、基础设施、财务能力是组成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现有商业模式的脆弱性是指受气候变化影响 (物理影响、政策环境影响、利益相关者影响) , 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盈利能力降低。商业模式是企业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 气候变化问题是新问题, 当前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经验方面还相对有限, 这是导致企业现有商业模式存在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例如消费者低碳意识的提高增加了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但由于企业基础设施 (如生产工艺与设备) 难以短期内改变, 导致现有基础设施很难以较低成本提供低碳产品与服务 (如火力发电) , 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植于企业内部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工艺、设备、管理水平等) , 企业内部资源不能直接形成价值, 需结合外部环境培育形成内部能力才能创造价值。根据这一理论,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源 (如生产工艺、设备、管理水平等) 是在没有碳排放约束的环境下形成的, 产品的碳含量较高, 而企业提供低碳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有限, 因此企业表现出脆弱性。

4 企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四个途径

为适应气候变化问题, 企业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逐渐消除脆弱性。

4.1 提高声誉和形象

企业要认识到气候变化是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 认识到气候变化为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 树立低碳发展的战略意识,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意识地培育企业低碳形象,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

4.2 发展低碳技术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30年, 大约有1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减排, 这些技术分布在建筑保温、机动车燃油效率、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等各个领域。企业应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 把低碳技术作为提高企业碳生产力的基础。发展低碳技术是企业应对气候变化, 提高碳生产力, 降低碳排放水平最为根本的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低碳技术正成为一种先进技术, 拥有低碳技术的企业往往在资本市场上具有优势。

4.3 重构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 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价值链中不同的活动排放的碳不同, 企业可通过选择原材料、改进设计、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重新设计供应链或配送网络、建立逆向物流等多种方法进行价值链重构, 以降低企业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价值链重构方法可以把企业的“高碳”基础设施改造为“低碳”基础设施。

4.4 再造商业模式

再造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可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发新的低碳产品, 发现新的低碳市场, 通过企业盈利点的重新布局, 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低碳竞争中的竞争优势。例如华能集团主要以煤发电为主, 近年来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碳捕集与封存等低碳技术, 通过商业模式再造大大提高了华能适集团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5 结论和建议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并不必然意味着增加成本和降低利润。根据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企业现有商业模式存在脆弱性, 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的出现) 使得企业现有资源尚未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商业模式, 从而产生了脆弱性。企业通过提高声誉和形象、发展低碳技术、重构价值链和再造商业模式, 最终可以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消除企业的脆弱性, 达到适应气候变化的目的。

为推进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我国不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在“十二五规划”中, 我国承诺到2020年将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碳排放较2005年削减40%~45%。2011年10月, 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 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预计近年将启动碳交易试点, 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这些工作都要求国内企业亟需进行低碳转型, 通过重构企业价值链, 降低脆弱性, 以适应气候变化。为此, 建议企业:

(1) 制定低碳战略。企业结合行业特点, 深入认识气候变化问题, 制定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形象。

(2) 打造低碳价值链。深入分析现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确定关键环节, 通过改善工艺、改进设备、研发低碳产品等达到低碳价值链。

气候背景 篇5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兰溪极端气温演变探讨

对兰溪48年来各月及年极端气温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最高气温序列仅有5、6月份存在比较明显的增温趋势,而极端最低气温序列全平均存在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半年增暖趋势更为明显.累月合计极端最高气温气候事件上世纪6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少,以后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以来增多趋势最为明显;极端最低气温气候事件则表现为逐年代际变少的趋势.

作 者:单中华 作者单位:兰溪市气象台,浙江,兰溪,321100刊 名:浙江气象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METEOROLOGY年,卷(期):200930(3)分类号:关键词:气候变暖 极端气温 演变

气候背景 篇6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深圳,对策,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1 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干旱、洪涝、台风等气候灾害的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和紧迫。世界气象组织( WMO)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于1988 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其2007 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 IPCC AR4) 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进行评估[1],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斯特恩报告指出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是当前最为严重和急迫的问题,其危害甚至超越了当时的经济危机[2]。中国于2007 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我国各科研院校已经开始对气候变化展开全方位的研究。

从全球层面上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有记录以来最为明显的全球变暖趋势。基于对全球气候模式和历史资料的分析,LYNAS[3]评估了全球温度分别升高1 ℃ ~ 6 ℃对人类社会和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 如果气温升高3℃,气候将彻底失控; 气温升高6℃ ,人类文明将会灭绝。在过去100 年里,全球气温升高0. 6℃,中国平均气温升高了1. 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在近30 年时间里气温升幅加剧。世界银行《2010 年世界发展报告: 发展与气候变化》指出[4],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气温升高幅度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根据预测,与2000 年相比,2020 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 3℃~ 2. 1℃ ,2050 年将升高2. 3℃ ~ 3. 3℃ 。根据历史资料,深圳市过去50 年里平均气温升高了1. 7℃。在这些升温过程中,海洋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在没有科学评估的前提下,不合理地开采海洋资源将会破坏海洋的调温能力,引起不可估量的后果。

由于气候变化以及海洋环境问题的紧迫性,近期内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沿海国家和沿海城市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美国沿海各州都制定了相应的海洋发展规划,明确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华盛顿州发布的2009 年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报告中指出[5],如果维持现在的气候变化趋势,华盛顿州经济年损失到2020 年将会达到38 亿美元,2080 年达到129 亿美元,气候变化已经对华盛顿州能源消耗、鲑鱼产量、风暴灾害、食物供给、森林火灾、公众健康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澳大利亚联邦议院( Common Wealth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综合评估了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对本国的影响[6],包括水资源、旅游业、工程建筑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美国航空航天总局( NASA) 以及其他研究人员通过对灾害性风暴的研究指出[7],气候变化将会引起台风强度到2100 年增强达11% ,降水强度增强达34% ,尽管此项研究现在还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自从DICKINSON[8]和GIORGI[9]将有限区域模式用于气候研究后,气候数值模式成为理解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的主要手段。有限区域模式拥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准确的表面信息、更细致的物理过程描述等优点,因此能够表现复杂下边界条件和中尺度天气系统过程,所以对气候过程研究有很大益处。它虽然对大尺度驱动有较大依赖性,但上述的优点,使得在区域模式模拟的范围内,可以得到更为合理信息场重新分配,而不只是空间的细化。随着全球模式具备了大尺度季节预测的能力,区域气候模式在季节尺度的模拟和预测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从IPCC等许多项目报告都可以看到其研究应用成果。IPCC利用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 AOGCM) 对近期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美国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英国的Hadley Centre以及美国的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海洋模式,诊断和预测了从工业革命开始( 1861 年) 至2100 年间在4 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排放标准( SRES∶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下气候变化趋势。

2 气候变化下深圳沿海海洋环境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就近在我们身边。以深圳市为例,作为我国最大的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并且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变化对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在各个层面的影响更为突出,并极具代表性。深圳市近50 年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增速达每年0. 034℃,各气候要素在进入20 世纪80年代以来都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与深圳市高速发展时期非常吻合[10]。近期内深圳市高温热浪和雷暴天气频发,对市民生存、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11],气候变化已经导致墨兰等种群趋向灭绝[12],风暴潮频率和破坏性逐年增加,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环流的变化,对深圳市红树林生长分布、环境污染造成显著的破坏性影响[13],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脆弱性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30 年来,深圳市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围海造地、工业污染、船舶物流、违章建设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深圳市的海洋环境,进而改变了深圳市的气候条件。深圳市气象局气候监测资料显示,深圳市正经历着以气温升高、湿度下降、能见度减小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历程。近30 年( 1981—2010 年) 深圳平均气温相对于上一个30 年( 1971—2000 年) 升高了约0. 5℃;而年均日照时间少了92. 3 h。伴随背景气候条件的改变,深圳市气象灾害明显增多,经济损失逐年加大,具体表现为“极端降水增多、雷暴强度增大、高温热量频现、干旱连年不断、灰霾日数剧增等”[14]。

海洋作为水分、热量的源和汇,在全球和局地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气候灾害中扮演者极其关键的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对深圳市的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持久的,如纳潮量的降低、海水自净能力的下降、海水动力环境的改变、环境污染等直接影响海上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渔业和海洋油气业等海洋主体经济,并辐射影响深圳支柱经济产业的各个层面:如海洋气温调节能力的下降增加了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能耗,海洋持续升温引起的风暴潮年出现率的增多威胁到沿海工程和防灾抗灾工作,气温升高加剧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海洋环境污染影响市民健康,水资源储量和质量的下降等等。据深圳市气象局的估计,21 世纪末气温升幅可能达到1. 6℃~ 3. 2℃ ,简单地推算空调制冷能耗将比目前增加16% ~ 32% ,夏季更加酷热难耐。经济发展在适应海洋环境变化过程中必将增加产业成本,减弱深圳市的人才竞争力,影响深圳市的国际竞争力。

深圳市经济扩张过程中的填海等工程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15]。据民盟市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科长周凯的调研,深圳湾海域面积近30 年时间内减少了27% ,海水的自净能力减少了80% ,因此造成深圳湾的环境污染逐渐加重,泥沙淤积不断增多。退潮时60% 的水域露出河床,严重影响深圳市的船运和水上交通。据推算,按照当前的泥沙淤积速度,深圳湾170 年后将会消失。而环深圳湾区被列为深港共建商务区,以打造中国的“曼哈顿”为发展目标,所以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变之间的关系,做到“拥湾发展,环湾保护”,需要对环深圳海区的海洋动力结构、泥沙输运、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预报,通过人工调流工程,修复填海工程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期作者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海和深圳沿海基础环境要素的变化和响应做了前期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南海和深圳沿海今后100 年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在IPCC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模式下,南海21 世纪末较21 世纪初海表平均温度上升约2. 5℃。空间分布上来看,整个南海北部温度普遍升高,其中南海中部升温最为明显,深圳附近沿海升温幅度较小。南海环流明显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循环。深圳沿海东向流增强约0. 1 m/s,因此受深圳以西城市排污和珠江口泥沙输运、污染物的影响增大,深圳沿海泥沙淤积可能更为严重,赤潮暴发的可能性增加。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南海季节性变化特征也存在较大的改变。南海北部冬季温度在21 世纪末有明显升温,并且深圳沿海附近升温更为明显,升高3℃左右; 夏季南海中东部温度在21 世纪末有明显的上升,这种温度结构更利于台风的生成和发展,但是深圳沿海夏季温度受一来自南海中西部的北上深海海流的影响,温度在21 世纪末降低1℃ 左右。这种大规模海温结构的变化对南海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但在现阶段是不可预知的。南海内部环流夏季减弱明显,冬季环流变化不太明显,这可能主要与东亚季风系统的气候变化特征有关,需要进一步数值模式的检验。

3 应对策略

随着近年气候灾害的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严重,深圳市海洋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亟须提上日程,以免未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典型的沿海城市深圳现今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历史节点,海洋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障深圳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深圳市周围的海域一方面被动地承受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和经济建设又主动地改变了深圳沿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科学地认识气候变化产生的机理,客观地认识环境和气候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长期变化趋势,科学合理地评估和了解气候变化对深圳市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并已经积极开展应对措施,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更应提早布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即将产生的影响。

3. 1 建立海洋观测网络系统,开展海洋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联动研究

海洋观测数据是进行气候预测的前期基础,需要海洋数据集成和观测网络构建。现有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分散,质量控制较差,不利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建议尽快建立海洋观测网络系统,以便对环境要素做到实时、系统的监测,积累数据,做出预警。

开展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通过对环境过程和经济增长的数学建模,嵌入全球大气-海洋模式,量化全球和局地的气候变化趋势,测试气候变化条件下环境的脆弱性,寻求引起局地气候变化的作用机制,验证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以便在新的历史时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对气候的作用等,切实了解气候变化对深圳市经济可能的影响,更加合理地评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2加强政府主导的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

前期随机调研发现,公众和企业虽认识到气候正在变化,但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实质影响缺乏认识,大多数认为气候变化离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距离尚远,海洋环境意识薄弱。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加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普及教育,参考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推行的蓝色教育计划,对小学至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科学普及; 针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深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普及,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为企业切实的节省成本。

3. 3 将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的评估纳入环境评价的核心评估内容

气候变化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需要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从战略的角度统一部署。通过协调科研院校和政府职能部门,推进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集聚气象、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升气候相关的智力储备; 将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产业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强制纳入环境评估体系中,通过法制手段、税收、重点扶持等调控手段,发挥碳排放交易等经济杠杆作用,淘汰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产业,扶持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以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3. 4 主动干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采取主动干预等手段,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破损的生态环境,以加强环境对现代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少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冲击。大力发展生态修复技术,加强红树林和湿地保护,提升沿海的环境容忍能力。科学实施沿海环境的海洋工程改造项目,通过布放人工鱼礁、修筑海底防波堤、海岸带改造等工程措施,拆除不合理建筑群,人工导流,加快水交换,实现更为友好的近海环境。

气候背景 篇7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防火,形势,对策

发生森林火灾有2种情况:一种是人为造成的, 另一种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现今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的问题, 气候变暖会使森林植被的含水量降低, 森林一旦发生火灾, 就会迅速蔓延, 造成国家重大的经济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迫在眉睫。

1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气候出现了不正常的改变, 目前全球面临的是气候变暖的情形。气候变暖使得全球的气温升高, 温度高的天气, 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 并且能够加快火灾蔓延的速度[1]。气候变暖对于森林火灾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一, 气象条件。随着气候的不断变暖, 对于温度、降水和风速有着影响, 并且这3点正是引发森林火灾的3要素。温度的增高, 使得森林植被的水分被大量蒸发, 树木处于干燥的状态, 气候变暖, 减少了降水量, 使得树木没有得到充足的水分补充, 而风速会对火灾提供扩散的条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 提高了森林发生火灾的几率。第二, 可燃物。在高温的照射下, 林下可燃物增多, 很多物品都会发生自燃的现象, 在森林中, 气候变暖改变了植被的分布情况, 会发生植被推移的现象, 在这一现象进行的过程中, 会导致很多树木受损和死亡, 这些死亡的枯枝长期在高温的照射下, 极易发生自燃的现象, 这就是森林火灾的导火索, 随着可燃物分布面积不断的扩大, 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就得到了提高[2]。第三, 火源。气候变暖, 森林便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加大人为引入火源, 可见火源与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干燥的气候会增加火源的数量, 火源的增加, 就使得引发火灾的几率得到了提高。总而言之, 气候的变暖, 增加了森林发生火灾的几率, 对于森林的防火工作开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2 气候变化下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

森林之所以称为森林, 是因为树木数量非常庞大, 数以千计或者是数以万计的树木聚集在一起, 若是发生火灾, 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 森林的防火工作是森林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 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 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 防火工作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干燥的气候, 会减少树木的含水量, 使得树木很容易着火, 为了增加树木的含水量, 森林管理的工作人员就要进行机械灌溉, 而且在面对因为干燥而植被死亡的时候, 需要及时处理, 工作量大大增加。在面对环境气候变化的时候, 人为的能力是很小的, 因此, 虽然森林管理部门加强了对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是, 依然有火灾发生, 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3]。

3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3.1 建立森林火灾危险源辨识库、优化危险源管理

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就是在萌芽期掐灭发生火灾的机会, 这与城市消防中的危险源管理办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因此,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 可以通过强化森林火灾危险源管理应对森林的防火工作。危险源是由一种或者是几种的物质混合在一起, 容易引发火灾的根源, 这种特性, 可以在防火工作中利用, 因此, 产生了危险源辨识办法[4]。危险源辨识方法顾名思义, 就是对危险源进行辨识, 并在辨识中分析其特征。危险源辨识管理在防火工作中应用, 可以通过2个方面对防火工作产生有利的影响:第一, 可燃物方面。在森林植被中, 存在大量的危险源, 例如:密植幼林、大面积人工纯林、杂草丛生处、加油站、大型仓库等。第二, 火源方面。其危险源有:农事用火、流动人员、林中高压电线、上坟祭祀、放牧烧火取暖、野外吸烟或者是带火种人员等。对这些危险源的辨识, 能够缩小防火工作需要注意的范围,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 有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3.2 加强防火林带建设, 实现“绿色防火”

绿色防火就是指通过利用常绿阻燃树种造林设置防火隔离带等经营措施, 减少林内可燃物数量, 从而增加森林自身的抗火性, 同时阻拦火灾的蔓延, 减少经济损失。绿色防火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第一, 选择防火的树种、灌木、草本等植被, 在森林中栽种。第二, 迹地造林。第三, 引进扛火耐火树种、灌木, 在林地进行培育。第四, 将现有的次生林改造成防火林带。第五, 现存人工林的抗火抚育。第六, 营造绿色防火线[5]。在建设林火阻隔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建设的阻隔带必须是闭合的, 并且有一定的宽度, 这样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将火势阻拦住。第二, 加强防火道路网的建设和维护。第三, 重视对防火林带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开设生土带, 做好生物工程防火。

3.3 增加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实现防火现代化

国家应该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深对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 通过筹资资金或者是国家拨款来增加购买防火设备的资金。森林防火的管理人员可以用这些资金完善林区道路;修建瞭望台, 及时发现火灾发生迹象的地点;安装林业视频监控, 监控林区整体内部情况, 及时发现险情;建立防火无线电指挥网络, 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迅速通知, 准备好灭火工作;配备防火宣传车等, 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 对于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6]。

3.4 科学规划火险, 做好林火预测工作

森林火险与地震灾害一样, 是分等级的, 森林火险等级的划分是在可燃物燃烧性分类的基础上, 针对火源等条件对林区内的某一区域进行火险划分。划分火险的等级, 为预防火灾提供了有力依据, 是实现林火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在预测林火的时候, 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这八字方针不仅是林火预测需要落实的, 更是营林用火、火灾扑救的依据。森林火灾的危害是巨大的, 因此, 必须在引用危险天气中、短期预报的基础上, 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测, 及时发现火情, 将火灾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森林的防火工作必须结合气候的变化, 遵循森林发生火灾的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防火战略, 降低火灾发生几率。与此同时, 要正确认识气候变暖对森林防火工作带来的挑战,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加强防火工作力度, 从而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 胡海清, 孙龙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森林防火, 2011 (2)

[2] 王仲耀.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大科技, 2014 (22)

[3] 范丽剑.解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式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3)

[4] 王爽.基于气候变化背景的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1)

[5] 陈明.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大科技, 2014 (6)

气候背景 篇8

关键词:碳期货,气候变化,碳贸易定价权

引言

2005年, 联合国颁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生效, 将国际碳排放贸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等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引入了国际节能减排合作范畴, 全球碳市场及碳金融市场由此应运而生。

碳期货是针对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产生的金融衍生品。通过碳期货市场签订未来碳交易合约价格, 降低企业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风险, 提高企业参与低碳交易的积极性。

1 中国碳现货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12年, 中国已占据全球市场碳排放量的1/3, 预计到2015年将能达到全球一半的份额, 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极具潜能的碳排放市场。“十二五”规划提出, 到2020年, 中国要达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尽管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多个环境能源交易所, 但各个交易所力量分散, 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碳交易现货市场没有价格制定权, 交易处于弱势地位, 无法走向国际市场[1]。具体分析有几点:

1.1 定价权的缺失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中国目前的CDM项目进行过程中, 碳交易现货市场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市场交易活动较为分散, 碳交易无法向标准化合约的期货交易过渡, 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对落后;进行CDM交易时缺乏统一的交易系统和层次, 交易双方的地位不对等, 信息透明度不高, 双方的交易风险差异较大, 使贸易双方的交易价格不对等, 难以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定价。

1.2 交易价格不合理, 缺乏统一交易平台

虽然中国已建成4所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 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逐步颁布实施。但是碳交易定价权的缺失和金融工具的落后, 使得碳排放权交易双方的供求信息不对等、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交易利益被不断挤出。由于国内缺乏统一的碳交易平台, 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1.3 资金利用率低, 金融技术发展缓慢

国内的碳现货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碳交易停留在碳排放权和减排设备等技术载体的转移上, 无法向标准化合约的期货交易过渡。很多CDM项目交易过程依旧遵循双方商定买卖协议, 达成交易细则后进行签约的传统交易流程, 在降低了资金效益的同时, 碳排放的真实价格被扭曲。

2 开展碳期货交易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有助于提高议价能力, 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国际碳现货交易市场上缺乏定价能力, 被动承担由价格因素引起的交易风险。开展碳期货交易, 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定价, 增强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透明度, 可以提高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定价能力, 推动低碳经济的积极顺利发展[2]。

2.2 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 统一碳排放交易平台

碳期货交易的一大优势即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大量买家与卖家的价格商讨, 发现合理交易价格, 最终实现交易市场上碳排放权的供求平衡。开展碳期货交易有助于改善中国碳排放权议价能力低下、碳排放权交易过程被动的局面, 通过形成合理的碳排放价格, 可以使中国企业在减少碳排放量项目的交易中增加利润, 有助于中国形成公开、透明、合理的碳交易价格, 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更多的经济激励, 减少其因碳交易价格波动承受的风险。

2.3 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碳交易效率

碳期货交易使用统一标准的期货合约作为工具进行交易, 标准化合约相较现货合同减少了风险因素和利益分配问题, 使交易过程变得简易快捷。同时期货市场允许采用保证金的资金结算方式, 实现对冲平仓的交割方式, 有助于防止违约, 保证合约履行。这两种方式使得期货交易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而言, 更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 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提高碳交易的运行效率[3]。

2.4 有助于有效规避风险, 提高市场活跃度

碳期货具有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的功能, 使交易者和投机者规避价格波动引起的交易风险, 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进入碳交易市场, 同时促使中国的碳交易参与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交易与决策行为, 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

3 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所具备的条件

3.1 巨大的碳市场规模为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奠定了基础

碳期货交易的引入需要大规模的碳现货市场, 现货市场的规模越大, 期货交易关于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作用体现得越明显。中国节能减排空间巨大, 温室气体的减排、回收、再利用的市场前景广阔[4]。开展碳期货交易, 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在世界碳贸易市场中占有巨大份额的优势, 扩大中国在全球碳贸易市场的影响力。

3.2 国际碳贸易价格的频繁波动为中国引入碳期货提供了市场需求

碳期货产生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碳市场交易提供套期保值的风险转移作用。在国际碳贸易价格大幅波动的前提下, 企业通过参与碳期货交易规避风险的需求变得尤为强烈。由于中国多数企业拥有节能减排的改造空间, 迫切需要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参与交易, 碳期货的推出顺应中国碳排放供给企业对于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

3.3 碳排放权的标准化为中国发展碳期货提供了交易便利

碳排放权已被标准化, 折算成二氧化碳的吨排放量为单位, 符合期货交易商品标准化的特点, 碳排放权在质量、规格方面易于统一, 为中国碳期货交易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3.4 国内期货交易所日渐成熟为中国发展碳期货提供了实践经验

自1990年10月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以来, 中国期货交易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 积累了大量的期货交易宝贵经验, 各种期货行业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期货市场运作日臻成熟, 为开展碳期货交易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4 中国开展碳期货交易的国际经验借鉴

下面以欧洲气候交易所为例, 分析碳期货市场应具有的特性:

4.1 期货市场应兼顾交易者的质与量

期货市场中交易者的数量与质量, 直接影响到碳期货交易额的多少, 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小。欧洲气候交易所现有固定会员近200个, 分别来自航空、汽车、电力、环境、交通等十数个不同行业, 同时整个交易所的交易者达数万位, 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其交易参与者的经济影响力大, 行业覆盖面广[5]。

4.2 期货市场应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

碳期货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 其对国际碳贸易价格的影响能力就越大, 碳期货产品所在国的国际碳排放市场定价权就越强。欧洲气候交易所的EUAs期货自2005年诞生以来, 进行了大量的碳排放交易, 截至2009年, 已累计成交730万手, 交易总额超过了大豆期货, 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预测, 到2020年, 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美元。

4.3 碳期货市场应具有丰富的期货产品种类

丰富的碳期货产品种类, 可以给交易者提供更多的交易选择, 满足不同交易者的个性化需求。欧洲气候交易所目前提供了的两大类别28种碳期货产品, 每个季度都有一种期货产品到期交割, 期货产品种类丰富、品种齐全, 吸引了大量的碳排放企业和投资投机商参与其中。

4.4 碳期货市场应具有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欧洲气候交易所每月会对市场交易的主要信息进行例行披露, 其中包括市场买卖双方的历史供需量, 每种期货的交易额、交易价格等。通过对信息的主动披露, 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获取成本, 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数量。

5 中国建立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对策

1) 整合现有的分散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打造全国性的碳排放现货期货交易平台。出台相关的交易法律法规, 建立中国特色的碳贸易市场体系,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国碳贸易效率, 提升中国在国际碳贸易中的话语权。

2) 利用现有的商品交易所作为平台, 开发设计碳期货交易产品。充分利用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成熟的交易、交割、风险管理体系, 设计碳期货交易产品, 为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3) 借鉴国外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先进经验, 提高中国碳期货产品的合约设计、规章制度设计、交易机制设计、监督管理体系设计等诸多方面能力。学习借鉴国外在发展碳期货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 切实体现碳交易价格, 满足交易双方需求的碳期货产品和碳期货交易规则。

4) 切实加强监管, 保证碳期货市场健康稳定运行。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增加市场透明度, 提高信息披露等措施, 提高碳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 使碳期货成为一款能够真正提高节能减排企业经济效益的产品。

5) 碳期货市场在推出的过程中, 应循序渐进。以实物期货、实物期权为先导, 在稳定了期货交易市场的前提下, 再将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推出, 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 促进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碳排放权定价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雷, 王军锋.中国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3 (1) :1-5.

[2]游石.探索碳排放权期货交易[N].证券时报.2010-01-18 (3) .

[3]车康模, 赵国浩, 宗颖聪.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 (3) :154-156.

[4]赵国浩, 于贵芳.中国二氧化碳减排路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 2012 (8) :28-34.

气候背景 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火灾,关系,防控策略

森林火灾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 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扑救较难的自然灾害。而气候是影响林火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林火发生发展的规律随气候变化而演变[1]。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气候变暖, 火灾有上升趋势, 毁灭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 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平衡[2]。黑龙江省是我国重点林区, 其气候特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火险天气决定了该林区为林火多发区, 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较大。因此,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 探讨黑龙江省森林火灾防控策略十分必要。

1 气候变化与林火之间的关系

1.1 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

气候是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出来的冷、暖、干、湿等气候要素的趋势和特点[3]。气候变化所引起的高温、干燥天气以及雷电数量的增加, 使得植被蒸发量增大, 林中枯枝落叶和细小可燃物含水量降低, 导致火险程度升高, 防火期延长, 林火发生次数增加。在森林可燃物干燥易燃的情况下, 风速和风向是制约林火强度、蔓延速度、火烧面积和扑救难易程度的决定性因素。王明洁等[4]研究表明气温高、湿度低、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是林火发生的重要气象条件。另外, 全球气候变暖后, 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出现频率随之增加, 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等。这些气候极端事件的出现, 使得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增大。

1.2 林火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使得林火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而林火反过来也会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森林燃烧释放的温室气体受森林类型、火烧类型和火烧季节影响[5]。主要成分是碳, 大多数 (约90%) 以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形式排放, 其余多以甲烷、多碳烃和挥发性有机氧化物形式释放。森林燃烧排放物影响全球碳循环, 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是多样和显著的[6]。

2 森林火灾防控策略

2.1 加强可燃物管理

随着气候变暖, 干旱加重, 森林中可燃物含水率下降, 潜在火险威胁较大。因此, 加强可燃物的管理尤为重要。例如, 通过营林措施清理枯枝或通过计划火烧来清除林内可燃物, 在黑龙江省常用的是霜后点烧或利用冬天积雪因地形的不同及融雪时间的差异进行跟雪点烧, 控制地表火向树冠火的转化。还可以利用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营造针阔混交林, 改变纯针叶林的易燃性, 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能;有的物种还能起到抵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减少林下可燃物, 提高林分的阻火性能;同时要尽快恢复火烧迹地的植被, 保护生态平衡和建立小气候平衡, 提高自然抗火能力。

2.2 科学转变防火期界定标准

森林防火期由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当地近期和中长期气象因子等综合情况决定提前或延后。由于气候变暖导致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期延长, 打破了森林防火期阶段性的常规划分。为了适应林火发生规律的变化, 应将原有的森林防火期的界定标准进行科学转变, 将森林火险等级作为划分森林防火期的标准。全省的森林防火期为春、秋两季防火期, 春季森林防火期一般为每年的3月15日至6月15日, 秋季为每年的9月15日至11月15日。

2.3 开展森林防火技能培训

为科学实施林火管理, 经济有效地使用扑火技术和装备, 所有森林防火工作者必须进行多种形式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包括各项森林防火预测和灭火的有关知识, 如从地面观测、红外探测到卫星遥感的监测知识、通信技术、雷击火技术、开辟阻隔道技术、扑火装备的使用技术以及林火生物防治技术等, 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规范化宣传教育, 让消防队员、群众掌握相应的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 增强应对突变情况的自救能力, 实现扑火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

2.4 加强森林火险预测预报

历史火烧资料表明, 大面积、高强度的森林火灾通常是在气候异常或特殊的天气系统造成高温、低湿伴有大风的天气情况下发生的[2]。各地林业、气象部门应通力协作, 在加强气象预报的基础上, 做好森林火险预报, 并形成区域化、网络化的预报系统, 为专业机构防火提供定量依据。同时, 根据黑龙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社会因素等因地制宜地制定防火计划, 加强森林火灾监测, 及时发现火灾, 重点管理, 减少火灾损失。

参考文献

[1]赵凤君, 舒立福, 田晓瑞, 等.气候变化与林火研究综述[J].林火研究, 2005 (4) :19-21.

[2]田晓瑞, 王明玉, 舒立福.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林火发生趋势及预防对策[J].森林防火, 2003 (3) :32-34.

[3]胡海清.林火生态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57-64.

[4]王明洁, 王志成, 殷世平.2005年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特征及气象环境条件分析[J].林业科技, 2008, 33 (2) :19-23.

[5]田晓瑞, 舒立福, 王明玉, 等.林火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 2006, 19 (5) :38-42.

气候背景 篇1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排放的CO2随之增多,IEA数据显示,1990-2011年,中国共排放CO2933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7%,并逐渐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排放CO2最多的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贸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国际贸易会影响CO2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产生“碳泄漏”。已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使用增加之间缺口的逐步扩大除了受到高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外,国际贸易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泛地参与到世界竞争之中,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通过对外贸易转移的CO2也越来越多,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长的一大部分是为了满足许多发达国家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排放的,即通过出口大量廉价产品排放的。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由外国消费的碳排放,从我国的出口结构来看,工业部门的产品出口占据了大部分,因而工业部门出口隐含碳的数量是极其可观的。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承担了大量本应在进口国排放的CO2,这与中国贸易结构有着很 大的关系。因此,需要对中国工业部门在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测算并找出贸易结构和隐含碳的关系,进而为我国提供政策建议,并为中国在国际上的谈判提供有利支持。

1研究现状

作为对外贸易主要参与方,中国始终是气候变化国际进程的焦点,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新近许多研究表明: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李丽平,任勇,田春秀认 为贸易会 导致“碳泄漏”,中国由于贸易顺差所导致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显著的,西方消费需求加剧了中国碳排放增长[1]。随着大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也直接或间接 地出口了 大量能源 资源。这些 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使中国碳排放大幅增长,占有很大份额。因此中国 的碳排放 增长不仅 要考虑历 史发展的阶段性因素,更要考虑现代贸易和投资引发的转移性因素。

截至目前,关于隐含碳的测算已经有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就国内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出口隐含碳的研究;二是关于中国和特定贸易伙伴国之间的隐含碳排放研究。

齐晔,李惠民,徐明估算了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发现若采用中国的碳耗水平进行保守估计,那么1997—2004年我国隐含碳净出口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在0.5%~2.7%之间,2006年这个比例高达10%左右,若按照日本的碳耗效率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整后发现2006年中国为国外转移排放的碳数量已达29.28%[2]。闫云凤,杨来科通过对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从1997到2005年增加了14.64亿吨(202%)[3]。高金田,董博,许冬兰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05和2007年我国进出口17个部门隐含碳排放量,估算指出我国是国际贸易的碳污染转入国,并发现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我国替国外排放的隐含碳有增加的趋势[5]。王正鹏,李莹,李德贵认为我国第二产业的CO2排放强度远高于我国平均CO2排放强度的事实,从1997年至2006年,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增加引 起的内涵CO2量年增长 平均速度 为18.2%,高于我国能源相关CO2排放量的年增长平均速度9.5%[6]。

沈源,毛传新从加工贸易视角对中美工业贸易隐含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工业贸易始终处于隐含碳净出口状态,2001年之后(净)出口隐含碳增幅尤其明显[8]。王菲,李娟应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中隐含的能源与碳排放,发现中国承担的日本消费型隐含碳排放量巨大,1997年—2007年间隐含CO2排放累计增长约1.5倍[7]。

由以上文献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大多是国际贸易中隐含碳的净出口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公认的“世界工厂”,为满足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转移了大量的碳排放,尤其以中国的第二产业———工业部门表现最为突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工业部门隐含碳进行测算,并找出贸易结构和隐含碳的关系,以期探求减少隐含碳出口的途径,缓解温室效应。

2中国工业部门对外贸易隐含碳测算及指标分析

2.1研究模型介绍

本文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对2002-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系数B进行处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间投入消耗包括国内中间投入和国外中间投入,因而需要将中间投入中国外投入的部分剔除掉。这就需要对完全消耗系数B进行处理。设A=Ad+Am,其中,Ad代表国内投入;Am代表国外投入;EXi表示部门i产品的出口量;IMi表示部门i产品的进口量;Xi表示部门i的总产出量。矩阵M表示进口系数,用以衡量第i部门对进口的依赖程度。矩阵M的计算公式为:mij=IMi/(Xi+IMiEXi)(i=1,2,…,n),当i≠j时,mij=o。

第二步:计算部门CO2直接排放量。

第三步:计算部门CO2完全排放量

已知部门i直接排放CO2量为eci,完全消耗系数为b,则i部门完全排放CO2量Eci=eci*b

第四步:计算部门完全碳排放强度

Xi 为产品部门i全年的产出总量,由上知Eci为各个部门CO2完全排放量,则可求出产品部门的完全碳排放强度ci=Eci/Xi

第五步:计算j类最终产品的出口产品的隐含碳

令Ej表示各部门产品的出口额,由上知ci为产品j部门的完全碳排放强度,可求出部门j的出口产品隐含碳Cj,即Cj=Ej*ci

第六步:计算全部出口产品的隐含碳

本研究将产品部门分为21个部门,因而全部出口产品的隐含碳为各个部门出口隐含碳的加总,设EC为全部出口部门的隐含碳,则EC=∑j21=1Cj。

第七步:进口隐含碳的计算

计算进口隐含碳采用和计算出口隐含碳类似的方法,即用进口隐含碳排放强度乘以进口额。进口隐含碳用ECI表示。具体计算公式为:ECI=*Ii。其中,Fi表示中国第i个进口国的碳排放强度,Ii表示从第i个国家进口的产品的进口额。

第八步:计算部门净隐含碳

将计算出来的出口隐含碳和进口隐含碳相减即可求得净进口隐含碳。另净隐含碳为TC,则TC=EC-ECI。

2.2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数据来源

《中国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全国42部门投入 产出数据;《中国统计 年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表;各种能源CO2排放系数 来自《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世界各国的碳排放强度数据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署的《世界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2.2.2数据处理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工业部门隐含碳排放,因而去掉农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同时因为能源消费表和投入产出表分类口径不一致,因而按照投入产出表调整《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行业分类,将进出口额为零的部门剔除 掉,得到调整 后的21个部门。具体 见表1。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世界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得到各个国家的CO2排放强度,由于中国进口来源国众多,进口国碳排放强度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到中国进口来源国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鉴于每年排序不一样,因而选出十二个国家。通过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份额和对应的碳排放强度,得到进口国碳排放强度。其中,进口份额=国家进口金额/总进口金额。用公式表示则为Fi=∑i21=1(fi*Vi),fi 表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份额,Vi表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根据计算得到2002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进口国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59吨/千美元,0.50吨/千美元,0.42吨/千美元和0.39吨/千美元。

3隐含碳测算及相关指标分析

3.1中国工业部门对外贸易隐含碳分析

根据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可知:2002年,我国出口隐含碳6.61亿吨,进口隐含碳1.73亿吨,净出口隐含碳4.88亿吨,2010年净出口隐含碳13.88亿吨,比2002年增长184.43%,其中,出口隐含 碳19.05亿吨,比2002年增长188.20%,进口隐含碳5.17亿吨。从表2中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净出口隐含碳先增后降,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表明由于我国开始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生产过程中消费的能源开始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O2的排放量。

就部门来说,出口隐含碳最多的三个部门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三个部门的出口隐含碳总量占总出口隐含碳量的41.53%。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 业长期居 于首位,在20022010年共累计出口隐含碳10.51亿吨,占所考察年份即2002-2010年隐含碳总出口量的17.27%。进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亿吨

3.2碳强度分析

就中国工业各 部门来看,表3给出了20022010年间各个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的数据,从每个部门横向来看,我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的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国的碳排放强度仍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工业各部门碳排放强度在1吨/万元~8吨/万元之间,因而可以按照碳排放强度将我国的工业部门粗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碳排放强度部门,碳排放强度大于3,第二类是中碳排放强度部门,碳排放强度大于2小于3,第三类是 低碳排放 强度部门,碳排放强度小于2。

2002年我国的高碳排 放部门有 部门13、14、3、10、12、11、17、15、21、4、16,2010年高碳排放部门由原来的11个部门减少为部门21、14、15、12、3这5个部门,高碳排放强度部门的减少表明我国的工业生产正向良性方向发展,能源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节能减排措施初现成效。但是不难发现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5个行业始终是我国的碳排放强度最大的部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5个部门的生产、出口会提高整个社会的CO2排放量和隐含碳的出口量,因而必须对这几个行业加以重视。

吨/万元

4隐含碳与贸易结构关系分析

4.1隐含碳与对外贸易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是从对外贸易依存度发展而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是用本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表示的,反映了一国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从表4来看,以2010年为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依存度较高,同时这些部门也是2002-2007年出口依存度较高的部门,只是排序有所不同,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依存度在4%以上,是我国工业部门中出口依存度最高的部门,并远远高于其他部门,这说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大,部门的发展较多得益于出口。

将工业部门出口依存度和我国出口隐含碳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图1显示了我国出口隐含碳和出口依存度的趋势,二者变化趋势趋同,2002-2007年出口依存度较高并呈增加趋势,而我国出口隐含碳也急剧增加,2007-2010年出口隐含碳开始平稳变化并有下滑趋势,而出口依存度也已经明显下降。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依存度对出口隐含碳的影响尤其明显,该部门碳排放强度在1.42~1.96之间,属于低碳排放强度部门,但出口隐含碳数量最多且远远超过其他部门,纺织业也由中碳排放强度部门转变为低碳排放强度部门,但出口隐含碳仍然位居前列则是受到了高出口依存度的影响。由此可见,过于依赖出口的增长方式使我国出口隐含碳大大增加,我国生产的大量工业产品销售到国外,却把污染留在了本国,承担了大量本该由国外排放的CO2,从而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减排压力。

4.2隐含碳与部门产品结构

为了找出隐含碳和出口部门贸易结构的关系,将出口隐含碳的工业部门分为以下几类:高隐含碳排放部门(隐含碳出口前7位)和低隐含碳排放部门(隐含碳出口后7名)。在考虑出口隐含碳的情况下,工业部门贸易结构主要指高隐含碳部门和低隐含碳部门的出口额分别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关系。如果高隐含碳部门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下降,低隐含碳部门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上升,则可以认为这种贸易结构是低碳的,优化的。反之则说明贸易结构不合理。

从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高碳排放部门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61.90%上升到2010年的71.21%。低碳排放部门出口比重小于10%并且逐年减少,由2002年的7.65% 减少到2011年的4.89%。高隐含碳部门和低隐含碳部门 差距较大。然而,必须注意到高隐含碳出口部门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碳排放强度较低,虽然出口比重高但仍然可以发展,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则均为高碳排 放强度部门,这些部门不 仅出口额 较多,而且单位 产出排放CO2也较多,是碳污染严重部门。这些部门的出口比重较高则会对 我国的出 口隐含碳 产生较大 影响;而低隐含碳部 门虽然出 口比重较 小,但碳排放强度较大,例如电力、热 力的生产 和供应业 近几年的出口比重在1%左右,但碳排放强度却高达5.59吨/万元,因而并不适合 增加出口 比重。所以 总的来看我国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结构有其合理性,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碳排放强度较低,适合出口,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碳排放强度较高,提高出口比重只会增加我国的出口隐含碳。因而,目前的贸 易结构仍 然有待改 进,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碳排放强度仍然过高,而且出口 比重较大,属于高能 耗高排放部门,是污染转 入部门,因而需要 对其进行 技术上的改进和节能减排措施的运用,以减少我国出口隐含碳量。

注:1表示低碳排放部门;2表示高碳排放部门。

4.3隐含碳与行业贸易竞争力

在计算行业贸易竞争力方面,我们采用了TC指数进行测算,TC指数即竞争优势指数,也叫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TC指数做了如下细分:

(1)TC取值为(-1,-0.6)时表示有极大的竞争劣势,

(2)TC取值为(-0.6,-0.3)时表示有较大竞争劣势,

(3)TC取值为(-0.3,0)时表示有微弱竞争劣势,

(4)TC取值为(0,0.3)时表示有微弱竞争优势,

(5)TC取值为(0.3,0.6)时表示有较强竞争优势,

(6)TC取值为(0.6,1)时表示有极强竞争优势。

表6显示了我国工业各个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我国具有极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越来越多,表明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纺织服装业一直是我国最具优势的产品部门,并且这种优势远远超过其他部门。

2002-2010年我国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有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将出口隐含碳和贸易竞争指数结合起来可以发现,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长期位居首位,TC指数虽在0.1左右,国际竞争优势微弱,但竞争优势一直在上涨。出口隐含碳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化学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虽然TC指数为负,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但指数却呈增大趋势,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TC指数也在不断增加,已由微弱的竞争优势部门转变成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的竞争部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纺织工业、金属制品业TC指数在2010年均大于0.6,成为极具竞争优势部门。此外,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TC指数也在逐渐增加或波动增加。

可以发现,中国出口商品具有较强竞争力或趋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部门,同时也是碳排放较多的部门和高碳排放强度部门。高碳部门的产品正趋于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导致中国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较多的原因之一。并且诸如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全是属于附加值低,资源耗费多的行业,不仅耗费了本国的大量资源,而且污染了本国的环境,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4.4多种指标综合评价分析

以上都是单独分析某个贸易指标和隐含碳的关系,本节将各个指标综合起来,多角度分析贸易结构的各个指标在出口隐含碳方面的表现,以期优化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实现低碳式良性发展。

从隐含碳排放量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始终是出口隐含碳最多的行业,这三个行业的出口依存度都相对较高,说明出口对于该部门甚至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来讲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贸易竞争力指数逐渐增强。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额最多,是出口隐含碳位居首位的主要原因,然而该部门碳排放强度较低,是可以长期发展的部门,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却处于劣势地位,因而该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提高本部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化学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隐含碳较多的主要原因则是碳强度过高,虽然近几年碳强度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的发展则主要从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入手。

从产品结构来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可以定义为我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增加该部门的出口是改善我国贸易结构的重要方向,但是除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碳强度相对较低以外,其余产品部门都属于中高碳强度部门,出口隐含碳较多的原因也主要是因为碳强度过高,同时,这些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偏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部门是我国贸易应该着力发展的部门,对于改善我国出口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商品为主的贸易结构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但由于碳强度的过高会增加出口的隐含碳量,因而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是减少隐含碳出口和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

5对策建议

其一,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中国的高出口依存度与加工贸易的增长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中国加工贸易的层次还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因而要降低出口依存度,减少出口隐含碳必须改变加工贸易的贸易方式,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进口高能耗中间品,将原料和中间品进 行深加工,提高附加 值,从而减少CO2 排放量。

其二,优化出口部门结构。要对那些低能耗低碳排放高出口比重的行业实行鼓励性政策以维持其出口的优势地位并减少隐含碳出口;要对那些高能耗高碳排放但出口比重较高的产业进行改造,使其改进技术水平,扩大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在不降低出口优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对那些高能耗高碳排放低出口份额的行业加以限制,合理引导部门发展。

其三,提高低碳部门的贸易竞争力,不断吸收国外现代管理制度和产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此运用到部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和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国外信息资源下一篇:女权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