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

2024-09-05

气候变化背景(通用12篇)

气候变化背景 篇1

雾霾不仅降低能见度, 影响人们的出行, 还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雾霾的产生, 使空气的质量变差, 诱发呼吸道疾病, 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这些都是雾霾的形成并逐渐恶化的重要因素。另外, 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造成大气污染, 也是雾霾加重的重要因素。

1 雾霾天气变化特征

自桑植县气象局记录数据显示, 自1961-2013年以来, 当地的大雾天气日数有所下降, 但霾的天数却大大的增加,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雾霾灾害区相比, 我国雾霾气象的持续时间特别长, 影响的范围特别大, 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桑植县记录的雾霾数据中, 2013年是桑植县雾霾现象最为严重的一年, 也是全国雾霾现象最为严重的一年。2013年1月-11月, 桑植县出现雾霾的日数高达24 d, 远远超出历史的同期数据。

据我国气象总局数据现实, 京津冀地区, 西南地区、两广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雾霾现象最为严重的四个地区[1]。在2013年1-10月的雾霾日数远远超过同期其它地区, 也超过历史同时雾霾日数。表1是2013年对这四个地区的雾霾日数的统计, 从中可以明确看出这四个地区的雾霾变化趋势。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 我国雾霾的变化趋势也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据图1显示, 1961-2013年我国雾的天数和霾的天数出现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雾霾的总的日数还维持在20~50 d, 但是雾的日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霾的日数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2013年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

2 气候变化趋势

雾霾日数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不仅有人为因素, 还有气候环境的变化。恶劣的气候环境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质难以扩散, 导致雾霾天气的增加;而降水日数的减少, 年平均风速的降低也会使得雾霾现象的出现日益频繁。

在降雨的形成过程中, 需要空气中含水量较多的大气与空气中的颗粒凝结在一起, 形成雨滴。在降雨的过程中, 雨水能够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质进行冲刷, 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据桑植县气象局数据显示, 我国自1961-2013年, 大气降水的日数在逐渐减少, 平均每十年约减少4 d。降水天数的减少, 说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与大气的凝结减少, 雨水的冲刷日数也相应的变少, 空气中悬浮的颗粒, 加大了雾霾天气的发生。

气候当中的风也能够把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吹送到其它区域, 或者气压的垂直运动也能稀释空气中的悬浮颗粒, 改善空气的质量。过小的风速和静止的空气流动, 则会使得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不能的得到扩散。在平时的大风天气, 很少会出现雾霾天气。如表2发映出我过风速变化的情况, 可以很明显的得知我国30多年来风速呈现出的趋势, 静风的日数也在不断增加。静风的天气使得大气的气压稳定, 空气中悬浮的颗粒不能得到有效的扩散, 这也会导致雾霾天气的形成并长时间持续。

3 控制雾霾天气的有效措施

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 加强对雾霾天气的治理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出行压力和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在雾霾的治理上,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雾霾的治理仍然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3.1 建立联动机制, 加强区域联系

控制雾霾天气, 首先要从环境保护做起。各区域之间、环保部门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 共同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 建立相关的联合治理和控制大气污染的机制, 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数量。有些大城市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 只针对中心城市, 而对于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却缺乏关注。环境问题是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 各区域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其次,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 要突破行政区域的体制, 建立联合的控制大气污染的体制, 各区域共同治理环境污染, 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就, 做好相互的协调, 共享雾霾检测的数据, 制定相应的防污治污措施。

3.2 提高雾霾预警能力, 减少雾霾天气的出行

气候变化是雾霾天气不断产生的重要原因, 桑植县气象局要提高对雾霾天气预报的能力, 及时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雾霾天气的出行安全。在现有的气象技术基础上, 建立全国统一布局, 重点区域加强的国家气象监测网路, 实现个气象局技术的互补和数据的共享。另外, 积极发展雾霾天气预警技术, 提高对雾霾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公布空气环境的质量以及PM2.5指数, 提醒人们注意出行安全。由于雾霾天气的能见度低, 空气质量差, 大量PM2.5悬浮颗粒的呼吸, 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病等,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 人们在雾霾天气出行要随时注意行车的安全, 尽量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 针对空气质量差的情况, 可以戴口罩出行。

3.3 完善法律法规, 控制雾霾污染物的排放

环境的污染是雾霾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政府要积极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防止雾霾灾害和空气的污染。现有的空气环境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增加对PM2.5的评价内容;加大环境保护的立法,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坚强环境治理的监督;提倡环保生产,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城市中, 控制城市车辆,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鼓励市民使用清洁能源, 改善城市的工业布局。

3.4 减缓气候的变化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使得气候变化更为严重。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减少煤炭能源的燃烧, 可以有效控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缓气候的变化, 合理改善气象条件, 降低雾霾现象的产生。

4 结语

随着我国气候环境的不断变化, 雾霾灾害发生的次数呈总体上升的趋势。气候变化的加剧, 使得雾霾现象上升的势头越加猛烈, 2013年达到了数据记载以来的顶峰值。雾霾灾害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 更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 要加强对雾霾灾害的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腾飞, 苏布达, 姜彤.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雾霾变化趋势与对策[J].环境影响评价, 2014, 1 (1) :15-17

气候变化背景 篇2

摘要: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尤为突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这世界性难题的面前,中国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从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灾害、气温和水资源、农业生产、动植物、传染病和病虫害、深林火灾这些方面阐述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与成因。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 影响 成因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11月17日发表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过去在过去100 年中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 0.74℃,气温普遍升高尤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为明显[1]。而中国正处在地球的北半球并跨越了较大的纬度。众多学者对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阶段性进展[2~4]。结果显示,中国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基本一致,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全球变暖不仅仅威胁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还威胁着人类居住环境和健康。中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了解全球变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必须的。

1.1 全球变暖给中国带来更多的自然灾害

天气和气候类灾害对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5]。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中国重大气象灾害频发,例如:2008年初南方地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初北方干旱,2010年初西南大旱,5月份之后华南大部分地区多次持续强降水过程。据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之多[6]。上世纪80年代初,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而现在已增至500起左右[6]。就2015年一季度而言,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均发生在西部地区。低温雨雪多次来袭,全国大部多次遭受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其中,一季度东北地区雨雪过程频繁,平均降雪量为14.8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多。全国地质灾害灾情与2014年同期相比明显偏重。

1.2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气温和水资源的改变

中国幅员辽阔,环境复杂多变。气候带从南向北一次是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据2000年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价室提供的分析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我国北方联系13年出现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2℃,局部地区某些年份偏高3℃以上[7]。由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的-15.08℃,升高到 90 年代-13.01℃ 和 21 世纪初(2000-2010 年)的-12.97℃[8]。由于气温的增高,水汽蒸发速度加快,可能使中国的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但是降水的变率也会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产生了改变。蒸发量随着平均温度的增加,从而使得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气候变暖后,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下,中国干旱地区的范围也将相对全球一致扩大。若CO2浓度加倍,温度上升1.5℃ ,中国干旱区面积扩大18.8万km2[9]。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中国的干旱程度加剧,将使得中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状况,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自1950年以来,我国6大江河的径流量减少,其中海河降幅最大,每年约减少3.66%[9]。

1.3 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数量位居世界首位,是一个典型了农业生产大国。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10]。IPCC评估报告指出,平均气温上升3.6℃,中国的水稻产量将减少5%~12%。这也预示着未来中国由于水稻产量下降和人口增多会有个多的人面临挨饿。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品质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CO2的浓度增加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促使植物根系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然而,CO2浓度增高会影响植物某些组分含量增加的同时,也会引起植物体内另一些组分含量的减少。如温室气体可引起豆籽中粗脂肪含量升高而粗蛋白含量降低,引起冬小麦籽粒的粗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减少[10]。如不采取适应措施,预计到2030年,中国三大作物稻米、玉米、小麦等均可能减产[9]。

1.4 全球变暖对动植物的影响

中国有着丰富动植物多样性,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世界性难题,中国的动植物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温度的上升使高海拔耐寒植物或动物的分布范围不断减小,而这种改变所带来的结果是这里的动植物面临着高温、掠食者和竞争者的多重影响,从而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下降。而气候变化也将影响动植物种群的地理分布,种群大小的变化,物候(植物花期提前,动物的繁殖期提前等),动物行为等[11]。从而使动植物适宜分布范围减小或消失。预期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将平均增温1.1~6.4℃(IPCC,2007),植物灭绝速率将进一步加快,预计1/2的植物将会受到威胁, 甚至2/3的高等维管束植物种类将在本世纪末消失[12]。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温度升高使野生动物的物候发生改变[13 ,14]。最主要影响的是各种动物物候期提前。譬如鸟类的产卵、昆虫的孵化、动物迁徙[15]。

1.5 全球变暖对传染病和病虫害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传染病和病虫害的传播。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疾病传播导致许多两栖动物已经或接近灭绝[16]。气候变化使得传染病发病率增加、传染病分布范围扩大、人群对疾病易感性增强。研究表明,76%的传染媒介生物或病原体受气候影响,有40%的传染病在全球变暖条件下被传播的更快[17]。伴随气候变暖,一些虫媒传染病将殃及世界40%~50%人口的健康[18]。多年来局限于我国江南局部地区的恙虫病,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地理区域向北推进,1986年山东省有流行报告,1989年天津农村首次发现恙虫病[19]。云南省40个乡1984~1993年间呈现变暖趋势,厄尔尼诺或暖年对疟疾波动有明显影响[19]。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不仅是对人类安全与健康有威胁的传染病的传播增强了,相应的植物遭遇病虫害风险也增加了。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而农作物病虫害是中国最主要的植物灾害之一。受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态势[20~22]。主要以面积逐年增长、种类逐年增多、损失逐渐增大三种方式进行。产生的结果是面积由1949年的0.12亿hm2次上升到2006年的4.60亿 hm2次,而近5a年均发生面积超过4.20亿hm2次;种类由20 世纪50~0年代,每年约有 10 种有害生物暴发,80~90 年代每年约有 15 种有害生物暴发,21世纪以来,每年暴发的有害生物增加到30种左右;主要粮食作物的实际产量损失就由105.39亿 kg 增加到127.08亿kg,损失率增加了20.58%

[23]。

1.6 全球变暖对深林火灾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会更加频繁,森林火灾灾害频率不断加重[24]。而中国自2002年以来,森林火灾发生有所增加,1999~2007年年均火灾次数为8700次,2002-2007年年均次数为10486次,相对于1999~2002年年均火灾次数6468次,火灾次数增加了62.12%,受害森林面积增加了287.11%[25]。从近年火灾数据显示,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均有上升的趋势[26]。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暖干化,而森林火灾灾害的发生与气候暖干化有密切的联系[27]。气候变暖主要通过影响可燃物的燃烧性和量的积累来影响火干扰的频率和强度[24]。伴随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森林可燃物的分布格局和特性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伴随降水和气温的年际波动,进一步影响林火的发生与分布[28]。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温度增加,降水减少,从而使火源也增多,尤其是雷击的发生次数和频率显著的增加。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受气候变化影响,森林可燃物分布格局及载量均将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火险等级提高[29]。气候变暖的成因

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越来越多学者认为全球变暖与人为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2.1 自然因素

主要包括海洋、陆地、火山活动、太阳活动、自然变率等,不少科学家还将气候变暖归结为大气候条件.地球逐渐变暖是地球大气自身调节的结果[30]。或是由于地球沿其轨道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冷暖交替变化,太阳其本身提供的能量变化或者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的变化都能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31]。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的排入大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气候变暖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排放的CO2、CH4等大量温室气体。在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中,CO2占50%,甲烷沼气占20%,含氯氟烃占15%,N2O占10%,O3等占5%。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测定和研究极待加强。并且人口激增,森林锐减,平衡大气中CO2与O2的生态功能急剧下降,大大增强了CO2“温室效应”[32]。伴随着人们大规模工业生产,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废气、废物、废水,整个工业生产的外部成本都由环境自己来承担,随着排入污染物的量超出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影晌到了C02的循环系统[30]。

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各种组织多已经认识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陆续制定了多种政策,签订了各种协议,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所带来的影响有所不同,能够有效控制和减缓气候变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重大课题。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有很多。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背景 篇3

一、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类型

关于边境碳调整措施(Border Carbon Adjustments, BCAs)的含义,不同的学者和组织都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2007)认为,边境碳调整措施指进口国对出口国未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同等减排措施的产品采取的单边措施,以此来弥补进口国因采取减排措施而导致的损失。由此可见,边境碳调整措施是一种针对进口产品所采取的贸易措施,通过对来自不符合减排要求国家的进口产品施加一个碳成本,创造一个进口国认为的公平市场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09年关于贸易和气候变化的报告中,把边境碳调整措施分成三类:对碳税或能源税的边境调整、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和其它边境碳调整措施。

(一)对碳税或能源税的边境调整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基于碳含量对化石燃料征收的消费税;二是基于产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能源税指基于能源含量而征收的税。虽然碳税和能源税的税基不同,但它们都对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一定的作用。

GATT边境税收调整工作组在1970年的一份报告中采纳了OECD对“边境税收调整”的定义,边境税收调整指任何全部或部分采取目的地原则征税的财政措施,这种措施使得出口产品与同类国产品相比,能够全部或部分免除在出口国家征收的税,此外,进口国对进口产品征收与同类国产品相似的全部或部分税收。

对碳税或能源税的边境调整是指实施减排措施的国家对来自于未实施减排措施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同类国产品需缴纳的碳税或能源税,对出口产品退还已缴纳的碳税或能源税,以此来保证实施不同减排措施的国家的产品处于同样的竞争环境。

(二)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

碳排放交易机制指在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碳排放权可以像商品一样在特定市场中进行交易。欧盟于2005年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和一些其它国家也把碳排放交易机制纳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中。碳排放交易机制为碳排放设置了一个上限,在限额内这种市场机制可以促使碳排放的企业合理使用配额。

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是指进口商或国外出口商被要求在拥有排放权的前提下,其产品才能进入进口国。一般来讲,此种措施要求进口商或国外出口商提交排放配额或排放信用,以此来抵消进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或者要求进口商或国外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以与国内产业同等的条件购买排放配额。

(三)其它边境碳调整措施

为了促进某些国家加强实施减排措施,其它的边境碳调整措施也被提出来。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来自于未实施减排措施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费或高关税,因为有些学者认为未实施减排措施等于给予了进口产品变相的补贴,应该予以惩罚;另一类是针对运输环节,如对过境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征税。

二、边境碳调整措施在操作中的困难

(一)测定特定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困难

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需要对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精确测定,但目前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管理和监测方面水平较低,各国产品生产过程中燃料与能源的种类及使用效率等存在不同,因此精确测定特定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困难,尤其是对能源投入在最终产品中没有物理体现的产品。

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主要提出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产品进口时提交其生产过程中涉及排放问题的相关证书或标志;二是按照进口国的“主要生产方法”或“现有最佳技术”测定进口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种解决办法的困难在于国外生产者不愿或无法提供其产品生产过程的相关信息;第二种解决办法虽然不用识别进口产品的具体生产方法,但“现有最佳技术”的确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还必须被贸易伙伴所接受。此外,若出口国采用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比进口国的“主要生产方法”或“现有最佳技术”还先进,那么该方法对这类出口国就有失公平,不利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排放交易机制中碳价格确定的困难

在排放交易机制中,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有多种方式,既有免费分配的,也有以拍卖的方式从政府购买的,还有在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的,这样就使得排放交易机制中碳价格的确定非常困难。碳价格不确定,就无法恰当实施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边境调整。确定排放交易机制中碳价格的关键在于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而实际上各国由于发展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差异,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三)认定同类产品的困难

GATT(1994)非歧视原则适用于“同类产品”,但其文件中并没有对“同类产品”给出明确的定义。在认定“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能否基于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non-product-related production and process method, 简称NPR PPMs)来认定。一般来说,GATT(1947)禁止基于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来认定同类产品的做法。WTO上诉机构在两次金枪鱼—海豚案中判定美国不能由于捕捞方法的不同而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但是在海虾—海龟案中,虽然谴责了美国采取的歧视措施,但是认为这些歧视措施有其存在的基础。可见,海虾—海龟案的判决中虽然没有明确认可NPR PPMs,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这些歧视措施符合GATT第20条的例外条款。这就使得基于NPR PPMs来认定同类产品的做法变得模糊,由此可能引发某些国家寻求实施基于此法的贸易限制措施,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endprint

(四)确定适用范围的困难

根据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规定,该措施将会适用于因为实施减排措施造成竞争力下降或存在碳泄漏风险的行业,而确定这些行业在实际操作中是非常困难的。首先,这些行业的标准不明确。其次,相关行业竞争力的下降或转移是否是由于实施减排行动引起的也不易确定。再次,若边境碳调整措施适用于制成品行业,由于制成品涉及多种原材料和零部件,而它们又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搜集相关能耗及排放数据存在极大困难,因此降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五)确定实施目标国的困难

边境碳调整措施实施的目标国主要针对未实施进口国认可的减排措施的国家,如美国在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规定,对来自未采取“相当”(comparable)减排措施的国家的某些进口产品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其中,“相当”一词缺乏明确的解释,这就容易造成确定实施目标国的困难。在相关术语没有达成一致的前提下,若进口国武断地对某些国家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不仅会造成贸易争端,还会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三、边境碳调整措施实施的可能效果

(一)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竞争力

实施减排措施的国家认为,无论是采用碳税还是采用排放交易机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相关产品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或行业的竞争力,尤其是那些易发生竞争力损失的行业,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造纸和纸浆行业、化工行业等。

关于边境碳调整措施对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问题,虽然有些学者(Ismer & Neuhoff, 2007)认为该措施能够有效弥补实施减排措施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力的损失,但是大部分实证研究显示保护效果有限,且这种效果取决于碳调整措施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证研究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减排措施对相关行业或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很小。此外,许多国家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竞争力损失问题,采取了一些补偿机制,如对能源密集型产业采取全部或部分减税。因此,边境碳调整措施对保护进口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效果有限。

(二)防止碳泄漏

碳泄漏是指由于某些国家采取了强制减排措施,而未采取强制减排措施的国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实施严格减排政策的国家认为,碳泄漏不仅会使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导致本国碳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而影响本国的就业和产出。边境碳调整措施通过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降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抑制对外国碳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从而降低外国碳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或阻碍本国相关产业转移至外国,以此来防止碳泄漏现象的发生。

对于碳泄漏的研究,国际学术界一般采用碳泄漏率来衡量减排政策的影响。虽然碳泄漏现象存在某种理论上的风险,但由于碳泄漏衡量问题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对碳泄漏幅度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大部分学者认为,边境碳调整措施对防止碳泄漏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这种效果的大小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三)促使有关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

承担强制减排责任的国家认为,若某些发达国家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责任,就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希望通过边境碳调整措施对这些国家施压,促使这些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2006年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提议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时,明确表示此举在于使美国重新回到多边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中。但实际上,此举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美国仍然游离于多边约束机制外。美国在联邦气候政策中也提到了将对没有采取与美国相当措施的国家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此举在于迫使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

边境碳调整措施能否促使其它国家履行强制减排措施?大部分实证研究认为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这种影响力不足。Houser et al(2008)认为美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对中国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五类碳密集型产品只占中国经济产出的0.2%,即使算上对所有国家的出口,也只占中国GDP的1%。

由于边境碳调整措施所涵盖的非减排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非常少,只能对某些特定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对非减排国家的整体经济影响非常有限,因此这种措施很难成为约束非减排国家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的有效工具。此外,边境碳调整措施还容易引发相关国家的冲突,阻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

四、中国应对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策略

(一)密切跟踪和研究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进展

目前,国际上提出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的主要是欧盟和美国,因此应密切注意它们关于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规定。欧盟最新的排放交易指令2009/29/EC扩大了原有排放交易机制的实施范围,并将其纳入到“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中。该计划将实施“碳均衡制度”,即对进口商应用欧盟内部的标准,如要求其提交配额。该项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欧盟内部的碳密集行业及贸易暴利行业。美国在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规定,自2020年起,对来自于未采取与美国相当措施的国家的某些进口产品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此外,在2018年1月1日前,其它相关国家若未能与美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达成多边协议,该法案将授权总统建立一项国际储备配额计划,要求进口商品只有在进口商购买或提交国际储备配额前提下才能进入美国市场。虽然欧盟和美国在相应的立法中都对边境碳调整措施进行了规定,但其将来是否实施,什么时候实施及实施的具体形式都有可能会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密切跟踪和研究边境碳调整措施的进展,将有利于我国在应对上做好准备。

(二)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并提出相应主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是当今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最重要的机制,我国要积极参与其中,要对边境碳调整措施提出相应的主张。首先,坚决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个原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领域内达成的共识,应该共同遵守。而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安排违反了该原则,为了更好地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进行,发达国家不应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其次,坚持在多边谈判框架下来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反对单边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气候状况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只有在多边体制内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反对以边境碳调整措施为代表的单边解决方案。再次,团结其它的发展中国家,以共同应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边境碳调整措施。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相似的利益诉求,边境碳调整措施总体上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基于共同的利益,我国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应对边境碳调整措施。endprint

(三)寻求法律解决途径

发达国家一旦对我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引起与贸易有关的冲突,我国可以利用WTO和UNFCCC的相关规定,利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我国的贸易利益。首先,若发达国家维持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设计,这违反了UNFCCC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WTO的“非歧视原则”等,那么这种边境碳调整措施是不能适用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其次,若边境碳调整措施的现有设计有所改变,试图从 WTO例外原则上寻求突破,进而可以合理地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该措施,因此,我国要认真研究WTO例外原则以及与此相关的判例,从中提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证据和主张,来对抗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再次,即使边境碳调整措施可以实施,我国也要寻求对自身有利的策略。因为边境碳调整措施中涉及的一些术语缺乏明确界定,如美国提出的“类似的努力”(comparable efforts)。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国可以和相关国家和机构进行磋商,尽量降低边境碳调整措施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四)积极减排,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虽然发达国家提出边境碳调整措施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竞争力,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但是目前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将会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要在自身能力许可的范围内积极减排,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一方面,我国通过采取积极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减少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边境碳调整措施的可能性及实施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边境碳调整措施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低碳道路是我国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斌.碳税边境调整的困境与发展[J].税务与经济,2011(1):104-107.

[2] 黄志雄.国际贸易新课题:边境碳调节措施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0(1):1-9.

[3] 齐炜.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边境碳调整措施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

[4] 熊灵,谭秀杰.美国边境碳调节问题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9):124-封3.

气候变化背景 篇4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利用到的物质或能量, 并且这种物质和能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气候要素。农业气候资源中的一些因子在空间中分布不同, 包括数量、光、热、水、气等要素的构成情况完全决定了此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农作物的种类和农业生产潜力。对于如何高效的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如何合理的布局农业生产结构, 并且在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将农业发展、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 将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与农业资源进入到良性的循环当中, 以减少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为最终目标。因此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河南省郑州市为研究对象, 对光、温、水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策略, 针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提出农业应对策略, 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和开发本地农业气候资源为本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郑州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呈现春季干旱少雨,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晴朗日照长, 冬季寒冷少雨雪的基本气候特征。郑州市冬季最长, 夏季次之, 春季较短。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 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 并且每十年平均气温以0.34℃的速率往上升。今年6月13日14时左右, 长葛市出现了40.0℃以上的高温天气。据连续观测, 温度最高达40.9℃, 刷新了近30年以来同期极值。6月13日14时, 境内的3个自动气象站日最高气温均突破40℃.其中, 本站最高气温41.3℃, 小庄4要素站最高气温达到了44℃。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 每10年降水量增加5.0mm。无霜期220天, 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适宜的温度条件, 充足的光照和农作物生长季节较为丰沛的雨量, 构成了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

3 郑州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容易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几率增加, 比如, 高温、干旱、洪灾、风灾等。高危的农业生产环境使得农业生产面临更多的气象灾害, 对农作物产生影响, 最终势必会影响作物产量, 影响粮食的安全生产。气候变暖, 气温升高, 作物得到的积温增多, 使得作物的发育期提前, 作物生长季相应的延长, 复种指数也相应提高, 同样的在土地利用率上也会相应提高, 选择适合的作物与品种, 进行一年三熟的种植制度。尤其是冬季, 最近几年来我市小麦越冬期不会出现的几率增加, 即便是出现, 亦是在冬季末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过不了几年我市秋季播种小麦的品种上会产生一些变化, 可以更多地选择不需要春化作用的小麦品种。冬季气温升高, 使得设施农业有条件更快更好地发展, 冬季大棚与春季拱棚数量的增加显著, 瓜果蔬菜等产业也会迅速发展。在气温升高的同时也存在病虫害的危机, 由于春季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与冬季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气温上升, 病虫越冬成活率明显增加对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对策大致可以概括为, (1) 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加强农田设施的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 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针对未来一段时间气候的变化对农业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进行逐个分析。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 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 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技术措施等对不利天气与气候进行预防。 (2) 加强监测预测, 建立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和调控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预测工作, 发展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相关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库。建立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和调控系统, 促使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 减少或避免因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要综合应用气象科学技术。

4 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农业气候资源应用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应用策略为:

(1) 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以便降低农业生产在气候发生变化时的敏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利于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 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更加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特征下的敏感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要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包括光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均是天然资源, 对于天然资源的应用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 如果开发的不够合理, 将会造成气象灾害, 所以在开发和应用气候资源的同时要做到既要防灾又要趋利避害。郑州市光资源丰富, 在水资源与土壤条件较好的配合下, 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 从而达到提高植物生产力, 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在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作物和品种时要充分利用郑州本地的光热资源, 如果选择长日照植物, 由于其生育期过长, 不能正常成熟, 对作物产量与品质均有影响, 如果如果选择短日照植物, 由于其生育期短, 便对光热资源造成无形的浪费。

(3) 发展相关前沿学科与高科技。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 可以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 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 提高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 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认识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预报 篇5

认识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预报

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连续多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形成了大范围和长时间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20个省份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

作 者:钱维宏 Qian Weih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刊 名:科学(上海)  PKU英文刊名:SCIENCE 年,卷(期): 60(5) 分类号: 关键词:气候变化   极端气候   天气预报  

气候变化,孩子遭殃 篇6

虽说我们不断听到各种媒体都在说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影响环境什么的,但这些消息在咱看来都很虚无缥缈,貌似对咱生活没啥影响,民众的情绪也比较稳定。不过要是你看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发布的这份报告,估计情绪就不会那么稳定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通过分析过去20多年的气候以及农作物产量的数据,得出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在未来40年内,由于气候变化,全球将增加多达2500万名营养不良儿童,其中又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和南亚地区影响最为严重。这是因为受天气影响的不止是冰川,还有农作物。如果气候持续恶化,农作物将受到影响,粮食产量将不断下降,而价格却会持续上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必然结果是销量下跌,生活在贫困线上下的人们吃得更少。以谷类食物为例,人类约有60~70%的热能和60%的蛋白质来自谷类食物。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那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儿童营养不良。

别以为这就完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称这个数据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由于全球变暖对世界粮食生产造成破坏性影响,这个数字预计将呈戏剧性增长。更可怕的是即便是保持现今的气候40年不发生任何变化,以如今的农业生产环境而言,粮食价格也可能上涨。到2050年时也约有1.13亿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不良。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及报告主要作者尼尔森称:“研究所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每年增加70亿美元的科研资金进行农业研究,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不过尼尔森还说到:“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仅有一家研究所的投入是不够的,得靠更多科研机构的努力。”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这些枯燥的报告,那让《Geek》跟你算笔账。假使你现在一个月花800块在吃喝上,如果天气恶化使得粮食价格涨高,那么你这800块就有可能只够你吃20天了,如果你没法增加食品方面的开支,那就得将原来20天的食物分作30天来吃了。困难吗?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气候变化背景 篇7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深圳,对策,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1 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干旱、洪涝、台风等气候灾害的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和紧迫。世界气象组织( WMO)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于1988 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其2007 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 IPCC AR4) 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进行评估[1],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斯特恩报告指出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是当前最为严重和急迫的问题,其危害甚至超越了当时的经济危机[2]。中国于2007 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我国各科研院校已经开始对气候变化展开全方位的研究。

从全球层面上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有记录以来最为明显的全球变暖趋势。基于对全球气候模式和历史资料的分析,LYNAS[3]评估了全球温度分别升高1 ℃ ~ 6 ℃对人类社会和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 如果气温升高3℃,气候将彻底失控; 气温升高6℃ ,人类文明将会灭绝。在过去100 年里,全球气温升高0. 6℃,中国平均气温升高了1. 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在近30 年时间里气温升幅加剧。世界银行《2010 年世界发展报告: 发展与气候变化》指出[4],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气温升高幅度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根据预测,与2000 年相比,2020 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 3℃~ 2. 1℃ ,2050 年将升高2. 3℃ ~ 3. 3℃ 。根据历史资料,深圳市过去50 年里平均气温升高了1. 7℃。在这些升温过程中,海洋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在没有科学评估的前提下,不合理地开采海洋资源将会破坏海洋的调温能力,引起不可估量的后果。

由于气候变化以及海洋环境问题的紧迫性,近期内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沿海国家和沿海城市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美国沿海各州都制定了相应的海洋发展规划,明确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华盛顿州发布的2009 年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报告中指出[5],如果维持现在的气候变化趋势,华盛顿州经济年损失到2020 年将会达到38 亿美元,2080 年达到129 亿美元,气候变化已经对华盛顿州能源消耗、鲑鱼产量、风暴灾害、食物供给、森林火灾、公众健康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澳大利亚联邦议院( Common Wealth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 综合评估了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对本国的影响[6],包括水资源、旅游业、工程建筑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美国航空航天总局( NASA) 以及其他研究人员通过对灾害性风暴的研究指出[7],气候变化将会引起台风强度到2100 年增强达11% ,降水强度增强达34% ,尽管此项研究现在还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自从DICKINSON[8]和GIORGI[9]将有限区域模式用于气候研究后,气候数值模式成为理解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的主要手段。有限区域模式拥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准确的表面信息、更细致的物理过程描述等优点,因此能够表现复杂下边界条件和中尺度天气系统过程,所以对气候过程研究有很大益处。它虽然对大尺度驱动有较大依赖性,但上述的优点,使得在区域模式模拟的范围内,可以得到更为合理信息场重新分配,而不只是空间的细化。随着全球模式具备了大尺度季节预测的能力,区域气候模式在季节尺度的模拟和预测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从IPCC等许多项目报告都可以看到其研究应用成果。IPCC利用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 AOGCM) 对近期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美国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英国的Hadley Centre以及美国的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海洋模式,诊断和预测了从工业革命开始( 1861 年) 至2100 年间在4 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排放标准( SRES∶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下气候变化趋势。

2 气候变化下深圳沿海海洋环境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就近在我们身边。以深圳市为例,作为我国最大的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并且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变化对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在各个层面的影响更为突出,并极具代表性。深圳市近50 年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增速达每年0. 034℃,各气候要素在进入20 世纪80年代以来都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与深圳市高速发展时期非常吻合[10]。近期内深圳市高温热浪和雷暴天气频发,对市民生存、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11],气候变化已经导致墨兰等种群趋向灭绝[12],风暴潮频率和破坏性逐年增加,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环流的变化,对深圳市红树林生长分布、环境污染造成显著的破坏性影响[13],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脆弱性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30 年来,深圳市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围海造地、工业污染、船舶物流、违章建设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深圳市的海洋环境,进而改变了深圳市的气候条件。深圳市气象局气候监测资料显示,深圳市正经历着以气温升高、湿度下降、能见度减小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历程。近30 年( 1981—2010 年) 深圳平均气温相对于上一个30 年( 1971—2000 年) 升高了约0. 5℃;而年均日照时间少了92. 3 h。伴随背景气候条件的改变,深圳市气象灾害明显增多,经济损失逐年加大,具体表现为“极端降水增多、雷暴强度增大、高温热量频现、干旱连年不断、灰霾日数剧增等”[14]。

海洋作为水分、热量的源和汇,在全球和局地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气候灾害中扮演者极其关键的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对深圳市的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持久的,如纳潮量的降低、海水自净能力的下降、海水动力环境的改变、环境污染等直接影响海上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渔业和海洋油气业等海洋主体经济,并辐射影响深圳支柱经济产业的各个层面:如海洋气温调节能力的下降增加了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能耗,海洋持续升温引起的风暴潮年出现率的增多威胁到沿海工程和防灾抗灾工作,气温升高加剧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海洋环境污染影响市民健康,水资源储量和质量的下降等等。据深圳市气象局的估计,21 世纪末气温升幅可能达到1. 6℃~ 3. 2℃ ,简单地推算空调制冷能耗将比目前增加16% ~ 32% ,夏季更加酷热难耐。经济发展在适应海洋环境变化过程中必将增加产业成本,减弱深圳市的人才竞争力,影响深圳市的国际竞争力。

深圳市经济扩张过程中的填海等工程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15]。据民盟市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科长周凯的调研,深圳湾海域面积近30 年时间内减少了27% ,海水的自净能力减少了80% ,因此造成深圳湾的环境污染逐渐加重,泥沙淤积不断增多。退潮时60% 的水域露出河床,严重影响深圳市的船运和水上交通。据推算,按照当前的泥沙淤积速度,深圳湾170 年后将会消失。而环深圳湾区被列为深港共建商务区,以打造中国的“曼哈顿”为发展目标,所以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变之间的关系,做到“拥湾发展,环湾保护”,需要对环深圳海区的海洋动力结构、泥沙输运、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预报,通过人工调流工程,修复填海工程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期作者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海和深圳沿海基础环境要素的变化和响应做了前期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南海和深圳沿海今后100 年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在IPCC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模式下,南海21 世纪末较21 世纪初海表平均温度上升约2. 5℃。空间分布上来看,整个南海北部温度普遍升高,其中南海中部升温最为明显,深圳附近沿海升温幅度较小。南海环流明显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循环。深圳沿海东向流增强约0. 1 m/s,因此受深圳以西城市排污和珠江口泥沙输运、污染物的影响增大,深圳沿海泥沙淤积可能更为严重,赤潮暴发的可能性增加。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南海季节性变化特征也存在较大的改变。南海北部冬季温度在21 世纪末有明显升温,并且深圳沿海附近升温更为明显,升高3℃左右; 夏季南海中东部温度在21 世纪末有明显的上升,这种温度结构更利于台风的生成和发展,但是深圳沿海夏季温度受一来自南海中西部的北上深海海流的影响,温度在21 世纪末降低1℃ 左右。这种大规模海温结构的变化对南海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但在现阶段是不可预知的。南海内部环流夏季减弱明显,冬季环流变化不太明显,这可能主要与东亚季风系统的气候变化特征有关,需要进一步数值模式的检验。

3 应对策略

随着近年气候灾害的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严重,深圳市海洋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亟须提上日程,以免未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典型的沿海城市深圳现今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历史节点,海洋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障深圳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深圳市周围的海域一方面被动地承受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和经济建设又主动地改变了深圳沿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科学地认识气候变化产生的机理,客观地认识环境和气候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长期变化趋势,科学合理地评估和了解气候变化对深圳市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并已经积极开展应对措施,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更应提早布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即将产生的影响。

3. 1 建立海洋观测网络系统,开展海洋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联动研究

海洋观测数据是进行气候预测的前期基础,需要海洋数据集成和观测网络构建。现有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分散,质量控制较差,不利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建议尽快建立海洋观测网络系统,以便对环境要素做到实时、系统的监测,积累数据,做出预警。

开展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通过对环境过程和经济增长的数学建模,嵌入全球大气-海洋模式,量化全球和局地的气候变化趋势,测试气候变化条件下环境的脆弱性,寻求引起局地气候变化的作用机制,验证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以便在新的历史时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对气候的作用等,切实了解气候变化对深圳市经济可能的影响,更加合理地评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2加强政府主导的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

前期随机调研发现,公众和企业虽认识到气候正在变化,但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实质影响缺乏认识,大多数认为气候变化离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距离尚远,海洋环境意识薄弱。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加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普及教育,参考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推行的蓝色教育计划,对小学至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科学普及; 针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深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普及,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为企业切实的节省成本。

3. 3 将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的评估纳入环境评价的核心评估内容

气候变化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需要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从战略的角度统一部署。通过协调科研院校和政府职能部门,推进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集聚气象、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升气候相关的智力储备; 将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产业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强制纳入环境评估体系中,通过法制手段、税收、重点扶持等调控手段,发挥碳排放交易等经济杠杆作用,淘汰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产业,扶持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以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3. 4 主动干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采取主动干预等手段,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破损的生态环境,以加强环境对现代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少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冲击。大力发展生态修复技术,加强红树林和湿地保护,提升沿海的环境容忍能力。科学实施沿海环境的海洋工程改造项目,通过布放人工鱼礁、修筑海底防波堤、海岸带改造等工程措施,拆除不合理建筑群,人工导流,加快水交换,实现更为友好的近海环境。

气候变化背景 篇8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防火,形势,对策

发生森林火灾有2种情况:一种是人为造成的, 另一种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现今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的问题, 气候变暖会使森林植被的含水量降低, 森林一旦发生火灾, 就会迅速蔓延, 造成国家重大的经济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迫在眉睫。

1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气候出现了不正常的改变, 目前全球面临的是气候变暖的情形。气候变暖使得全球的气温升高, 温度高的天气, 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 并且能够加快火灾蔓延的速度[1]。气候变暖对于森林火灾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一, 气象条件。随着气候的不断变暖, 对于温度、降水和风速有着影响, 并且这3点正是引发森林火灾的3要素。温度的增高, 使得森林植被的水分被大量蒸发, 树木处于干燥的状态, 气候变暖, 减少了降水量, 使得树木没有得到充足的水分补充, 而风速会对火灾提供扩散的条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 提高了森林发生火灾的几率。第二, 可燃物。在高温的照射下, 林下可燃物增多, 很多物品都会发生自燃的现象, 在森林中, 气候变暖改变了植被的分布情况, 会发生植被推移的现象, 在这一现象进行的过程中, 会导致很多树木受损和死亡, 这些死亡的枯枝长期在高温的照射下, 极易发生自燃的现象, 这就是森林火灾的导火索, 随着可燃物分布面积不断的扩大, 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就得到了提高[2]。第三, 火源。气候变暖, 森林便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加大人为引入火源, 可见火源与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干燥的气候会增加火源的数量, 火源的增加, 就使得引发火灾的几率得到了提高。总而言之, 气候的变暖, 增加了森林发生火灾的几率, 对于森林的防火工作开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2 气候变化下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

森林之所以称为森林, 是因为树木数量非常庞大, 数以千计或者是数以万计的树木聚集在一起, 若是发生火灾, 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 森林的防火工作是森林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 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 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 防火工作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干燥的气候, 会减少树木的含水量, 使得树木很容易着火, 为了增加树木的含水量, 森林管理的工作人员就要进行机械灌溉, 而且在面对因为干燥而植被死亡的时候, 需要及时处理, 工作量大大增加。在面对环境气候变化的时候, 人为的能力是很小的, 因此, 虽然森林管理部门加强了对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是, 依然有火灾发生, 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3]。

3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3.1 建立森林火灾危险源辨识库、优化危险源管理

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就是在萌芽期掐灭发生火灾的机会, 这与城市消防中的危险源管理办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因此,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 可以通过强化森林火灾危险源管理应对森林的防火工作。危险源是由一种或者是几种的物质混合在一起, 容易引发火灾的根源, 这种特性, 可以在防火工作中利用, 因此, 产生了危险源辨识办法[4]。危险源辨识方法顾名思义, 就是对危险源进行辨识, 并在辨识中分析其特征。危险源辨识管理在防火工作中应用, 可以通过2个方面对防火工作产生有利的影响:第一, 可燃物方面。在森林植被中, 存在大量的危险源, 例如:密植幼林、大面积人工纯林、杂草丛生处、加油站、大型仓库等。第二, 火源方面。其危险源有:农事用火、流动人员、林中高压电线、上坟祭祀、放牧烧火取暖、野外吸烟或者是带火种人员等。对这些危险源的辨识, 能够缩小防火工作需要注意的范围,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 有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3.2 加强防火林带建设, 实现“绿色防火”

绿色防火就是指通过利用常绿阻燃树种造林设置防火隔离带等经营措施, 减少林内可燃物数量, 从而增加森林自身的抗火性, 同时阻拦火灾的蔓延, 减少经济损失。绿色防火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第一, 选择防火的树种、灌木、草本等植被, 在森林中栽种。第二, 迹地造林。第三, 引进扛火耐火树种、灌木, 在林地进行培育。第四, 将现有的次生林改造成防火林带。第五, 现存人工林的抗火抚育。第六, 营造绿色防火线[5]。在建设林火阻隔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建设的阻隔带必须是闭合的, 并且有一定的宽度, 这样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将火势阻拦住。第二, 加强防火道路网的建设和维护。第三, 重视对防火林带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开设生土带, 做好生物工程防火。

3.3 增加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实现防火现代化

国家应该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深对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 通过筹资资金或者是国家拨款来增加购买防火设备的资金。森林防火的管理人员可以用这些资金完善林区道路;修建瞭望台, 及时发现火灾发生迹象的地点;安装林业视频监控, 监控林区整体内部情况, 及时发现险情;建立防火无线电指挥网络, 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迅速通知, 准备好灭火工作;配备防火宣传车等, 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 对于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6]。

3.4 科学规划火险, 做好林火预测工作

森林火险与地震灾害一样, 是分等级的, 森林火险等级的划分是在可燃物燃烧性分类的基础上, 针对火源等条件对林区内的某一区域进行火险划分。划分火险的等级, 为预防火灾提供了有力依据, 是实现林火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在预测林火的时候, 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这八字方针不仅是林火预测需要落实的, 更是营林用火、火灾扑救的依据。森林火灾的危害是巨大的, 因此, 必须在引用危险天气中、短期预报的基础上, 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测, 及时发现火情, 将火灾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森林的防火工作必须结合气候的变化, 遵循森林发生火灾的规律,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出合理的防火战略, 降低火灾发生几率。与此同时, 要正确认识气候变暖对森林防火工作带来的挑战,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加强防火工作力度, 从而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魏书精, 胡海清, 孙龙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森林防火, 2011 (2)

[2] 王仲耀.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大科技, 2014 (22)

[3] 范丽剑.解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式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3)

[4] 王爽.基于气候变化背景的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1)

[5] 陈明.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大科技, 2014 (6)

气候变化背景 篇9

关键词:碳期货,气候变化,碳贸易定价权

引言

2005年, 联合国颁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生效, 将国际碳排放贸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等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引入了国际节能减排合作范畴, 全球碳市场及碳金融市场由此应运而生。

碳期货是针对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产生的金融衍生品。通过碳期货市场签订未来碳交易合约价格, 降低企业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风险, 提高企业参与低碳交易的积极性。

1 中国碳现货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12年, 中国已占据全球市场碳排放量的1/3, 预计到2015年将能达到全球一半的份额, 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极具潜能的碳排放市场。“十二五”规划提出, 到2020年, 中国要达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尽管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多个环境能源交易所, 但各个交易所力量分散, 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碳交易现货市场没有价格制定权, 交易处于弱势地位, 无法走向国际市场[1]。具体分析有几点:

1.1 定价权的缺失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中国目前的CDM项目进行过程中, 碳交易现货市场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市场交易活动较为分散, 碳交易无法向标准化合约的期货交易过渡, 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对落后;进行CDM交易时缺乏统一的交易系统和层次, 交易双方的地位不对等, 信息透明度不高, 双方的交易风险差异较大, 使贸易双方的交易价格不对等, 难以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定价。

1.2 交易价格不合理, 缺乏统一交易平台

虽然中国已建成4所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 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逐步颁布实施。但是碳交易定价权的缺失和金融工具的落后, 使得碳排放权交易双方的供求信息不对等、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交易利益被不断挤出。由于国内缺乏统一的碳交易平台, 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1.3 资金利用率低, 金融技术发展缓慢

国内的碳现货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碳交易停留在碳排放权和减排设备等技术载体的转移上, 无法向标准化合约的期货交易过渡。很多CDM项目交易过程依旧遵循双方商定买卖协议, 达成交易细则后进行签约的传统交易流程, 在降低了资金效益的同时, 碳排放的真实价格被扭曲。

2 开展碳期货交易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有助于提高议价能力, 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国际碳现货交易市场上缺乏定价能力, 被动承担由价格因素引起的交易风险。开展碳期货交易, 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定价, 增强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透明度, 可以提高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定价能力, 推动低碳经济的积极顺利发展[2]。

2.2 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 统一碳排放交易平台

碳期货交易的一大优势即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大量买家与卖家的价格商讨, 发现合理交易价格, 最终实现交易市场上碳排放权的供求平衡。开展碳期货交易有助于改善中国碳排放权议价能力低下、碳排放权交易过程被动的局面, 通过形成合理的碳排放价格, 可以使中国企业在减少碳排放量项目的交易中增加利润, 有助于中国形成公开、透明、合理的碳交易价格, 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更多的经济激励, 减少其因碳交易价格波动承受的风险。

2.3 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碳交易效率

碳期货交易使用统一标准的期货合约作为工具进行交易, 标准化合约相较现货合同减少了风险因素和利益分配问题, 使交易过程变得简易快捷。同时期货市场允许采用保证金的资金结算方式, 实现对冲平仓的交割方式, 有助于防止违约, 保证合约履行。这两种方式使得期货交易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而言, 更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 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提高碳交易的运行效率[3]。

2.4 有助于有效规避风险, 提高市场活跃度

碳期货具有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的功能, 使交易者和投机者规避价格波动引起的交易风险, 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进入碳交易市场, 同时促使中国的碳交易参与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交易与决策行为, 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

3 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所具备的条件

3.1 巨大的碳市场规模为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奠定了基础

碳期货交易的引入需要大规模的碳现货市场, 现货市场的规模越大, 期货交易关于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作用体现得越明显。中国节能减排空间巨大, 温室气体的减排、回收、再利用的市场前景广阔[4]。开展碳期货交易, 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在世界碳贸易市场中占有巨大份额的优势, 扩大中国在全球碳贸易市场的影响力。

3.2 国际碳贸易价格的频繁波动为中国引入碳期货提供了市场需求

碳期货产生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碳市场交易提供套期保值的风险转移作用。在国际碳贸易价格大幅波动的前提下, 企业通过参与碳期货交易规避风险的需求变得尤为强烈。由于中国多数企业拥有节能减排的改造空间, 迫切需要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参与交易, 碳期货的推出顺应中国碳排放供给企业对于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

3.3 碳排放权的标准化为中国发展碳期货提供了交易便利

碳排放权已被标准化, 折算成二氧化碳的吨排放量为单位, 符合期货交易商品标准化的特点, 碳排放权在质量、规格方面易于统一, 为中国碳期货交易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3.4 国内期货交易所日渐成熟为中国发展碳期货提供了实践经验

自1990年10月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以来, 中国期货交易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 积累了大量的期货交易宝贵经验, 各种期货行业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期货市场运作日臻成熟, 为开展碳期货交易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4 中国开展碳期货交易的国际经验借鉴

下面以欧洲气候交易所为例, 分析碳期货市场应具有的特性:

4.1 期货市场应兼顾交易者的质与量

期货市场中交易者的数量与质量, 直接影响到碳期货交易额的多少, 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小。欧洲气候交易所现有固定会员近200个, 分别来自航空、汽车、电力、环境、交通等十数个不同行业, 同时整个交易所的交易者达数万位, 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其交易参与者的经济影响力大, 行业覆盖面广[5]。

4.2 期货市场应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

碳期货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 其对国际碳贸易价格的影响能力就越大, 碳期货产品所在国的国际碳排放市场定价权就越强。欧洲气候交易所的EUAs期货自2005年诞生以来, 进行了大量的碳排放交易, 截至2009年, 已累计成交730万手, 交易总额超过了大豆期货, 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预测, 到2020年, 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美元。

4.3 碳期货市场应具有丰富的期货产品种类

丰富的碳期货产品种类, 可以给交易者提供更多的交易选择, 满足不同交易者的个性化需求。欧洲气候交易所目前提供了的两大类别28种碳期货产品, 每个季度都有一种期货产品到期交割, 期货产品种类丰富、品种齐全, 吸引了大量的碳排放企业和投资投机商参与其中。

4.4 碳期货市场应具有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欧洲气候交易所每月会对市场交易的主要信息进行例行披露, 其中包括市场买卖双方的历史供需量, 每种期货的交易额、交易价格等。通过对信息的主动披露, 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获取成本, 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数量。

5 中国建立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对策

1) 整合现有的分散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打造全国性的碳排放现货期货交易平台。出台相关的交易法律法规, 建立中国特色的碳贸易市场体系,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国碳贸易效率, 提升中国在国际碳贸易中的话语权。

2) 利用现有的商品交易所作为平台, 开发设计碳期货交易产品。充分利用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成熟的交易、交割、风险管理体系, 设计碳期货交易产品, 为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3) 借鉴国外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先进经验, 提高中国碳期货产品的合约设计、规章制度设计、交易机制设计、监督管理体系设计等诸多方面能力。学习借鉴国外在发展碳期货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 切实体现碳交易价格, 满足交易双方需求的碳期货产品和碳期货交易规则。

4) 切实加强监管, 保证碳期货市场健康稳定运行。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增加市场透明度, 提高信息披露等措施, 提高碳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 使碳期货成为一款能够真正提高节能减排企业经济效益的产品。

5) 碳期货市场在推出的过程中, 应循序渐进。以实物期货、实物期权为先导, 在稳定了期货交易市场的前提下, 再将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推出, 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 促进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碳排放权定价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雷, 王军锋.中国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3 (1) :1-5.

[2]游石.探索碳排放权期货交易[N].证券时报.2010-01-18 (3) .

[3]车康模, 赵国浩, 宗颖聪.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 (3) :154-156.

[4]赵国浩, 于贵芳.中国二氧化碳减排路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 2012 (8) :28-34.

气候变化背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辽阳市气象局, 时间跨度为1956—2010年, 主要包括≥10℃初日、终日及持续期间活动积温资料。

1.2 研究方法

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气候趋势, 用曼-肯德尔法 (Mann-Kendall) [4]进行突变检测。

1.2.1 线性倾向估计法。

用xi表示气候变量, ti表示xi所对应的时间, n为样本量,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当回归系数b>0时, 说明随时间t的增加x呈上升趋势;当b<0时, 说明随时间t的增加x呈下降趋势。b×10称为气候变化倾向率, 表征某气候要素上升或下降的速率, 单位为某要素单位/10年。

1.2.2 曼-肯德尔法 (Mann-Kendall) 。

该方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 能客观地表征样本序列的整体变化趋势并进行突变时间检测。绘制出UF、UB等2条曲线, 并给出0.05或0.01水平的临界值。当2条曲线出现交点, 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时, 认为交点对应的时刻是突变开始的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10℃初日与终日

统计发现, 1956—2010年辽阳市≥10℃初日平均出现在4月17日, 最早出现4月3日 (1998年) , 最晚出现在5月6日 (1976年) 。由图1可知, 近55年辽阳市≥10℃初日呈提前趋势, 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82 d/10年, 即≥10℃初日平均以0.82 d/10年的速率在提前,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提前趋势不显著。

1956—2010年辽阳市≥10℃终日平均出现在10月11日, 最早出现9月23日 (1957年) , 最晚出现在10月27日 (2001年) 。由图2可知, 近55年辽阳市≥10℃终日呈延后趋势, 气候变化倾向率为1.75 d/10年, 即≥10℃终日平均以1.75 d/10年的速率在延后, 且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延后趋势显著[5,6]。

2.2≥10℃持续日数

统计发现, 1956—2010年辽阳市≥10℃持续日数平均为177.3 d, 持续日数最短为157 d (1984年) , 持续日数最长为204 d (1998年) 。近55年辽阳市≥10℃持续日数呈增多趋势, 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57 d/10年, 即≥10℃持续日数平均以2.57 d/10年的速率在增多, 且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增多趋势显著。

2.3≥10℃活动积温

1956—2010年近55年辽阳市≥10℃活动积温平均为3 584.4℃, 最少为3 127.2℃ (1976年) , 最多达4 055.6℃ (1998年) 。由图3可知, 近55年辽阳市≥10℃积温呈增多趋势, 气候变化倾向率为58.4℃/10年, 即≥10℃积温平均以58.4℃/10年的速率增多, 且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增多趋势显著。

2.4≥10℃活动积温突变特征

用曼-肯德尔法 (Mann-Kendall) 统计并绘制UF、UB曲线, 并给出0.05水平、0.01水平临界值 (分别为1.96、2.56) 。≥10℃活动积温曲线UF始终大于0, 说明≥10℃活动积温呈增多趋势;在2000年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 2003年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 (图4) , 说明2000年以后热量条件显著提升。从UF、UB曲线交点分析可知, 1987年是≥10℃活动积温突变时间, ≥10℃活动积温实现由少到多的突变。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1956—2010年辽阳市≥10℃积温资料的分析, 得出结论:≥10℃初日最早出现在4月3日 (1998年) , 55年来≥10℃初日呈提前趋势, 但提前趋势不显著, 因此生产上不能盲目提前播种。≥10℃终日最晚出现在10月27日 (2001年) , 55年来≥10℃终日呈延后趋势, 且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 延后趋势显著。可考虑适当引种生育期较长作物品种, 但要注意极端天气造成的早霜。≥10℃持续日数平均为177.3 d, 且呈增多趋势, 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 增多趋势显著。≥10℃活动积温平均为3 584.4℃, 变化范围为3 127.2~4 055.6℃, 且呈增多趋势, 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 增多趋势显著。因此, 可考虑适当引种热量要求稍高的作物品种。≥10℃活动积温在2000年以后显著增多, 1987年是≥10℃活动积温由少到多的突变时间。气候变暖、积温增多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好的热量条件, 尤其对设施农业发展十分有利。但大田作物还不能盲目扩大晚熟品种播种面积, 或盲目引种高热量要求的品种, 谨防霜冻带来的危害, 相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研究表明, 辽阳市≥10℃期间降水呈减少趋势, 虽不显著, 但这种暖干化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摘要:为了解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辽阳市气象局1956—2010年≥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活动积温资料, 分析近55年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10℃初日呈弱提前趋势, ≥10℃终日以1.75 d/10年的速率显著延后, ≥10℃持续日数平均以2.57 d/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 ≥10℃活动积温以58.4℃/10年的速率在显著增多。

关键词:≥10℃活动积温,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变化特征,辽宁辽阳

参考文献

[1]安娟, 徐婷, 陈玉光, 等.辽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22) :13630-13632.

[2]徐婷, 安娟, 王鹏.近55年辽阳市日照时数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20) :12350-12352.

[3]张梅, 安娟, 陈玉光, 等.近49年辽阳市玉米生长季气候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7) :10439-10441.

[4]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9:37-38, 63-66.

[5]安昕, 孟鹏, 廖国进, 等.沈阳市近50a 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 2011 (S1) :149-152.

见证气候变化的人 篇11

图文提供/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海面上升、冰川退缩。讲述这些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见证人。这些变化既包括四季交替的自然变化,也包括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上升的实际威胁。

本刊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推出这一期现场报道,这是6 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亲身观察和经历的气候变化。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切身联系,我们也希望这会有助于寻找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有关于气候变化的见闻和故事,也想知道某些环境变化现象是否和气候变化有关,可以到这里来说出你的故事:www.wwfchina.org/aboutwwf/miniwebsite/climatewitness/say_story.php

你也可以访问WWF 网站:www.wwfchina.org,了解更多气候变化见证人的故事。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影响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这篇报道的每一个主角来说,气候变化不是一个纸面上的空洞名词,它已经是影响他们的生计和生活的祸首。在这里他们将见证并讲述气候变化的故事,他们也开始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努力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在保护环境的战争里没有前线和后方之别,每一个地球人的生活都是气候变化的现场。

更求拉加——中国青海牧民

我的名字叫更求拉加,今年58岁。我们家是1984 年搬到青海省玉树县结隆乡的,至今已有20 多年了。现在家里有3 口人,老伴,还有我们的小儿子。喂养的100 多头牦牛是一家人全部的生活来源。20 多年前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家门前的小河河水有一尺多深,小河上游有好几个泉眼,常年都有泉水流出,雨季时由于连绵不绝的细雨,小河的水还会更大。一年四季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都来自这条小河。这附近的几个牧户也都从这条小河取水。

但是最近三四年,河水却越来越少了。我的妻子每天都到河边背水,原来只需走很短的路程,到离家很近的上游去打水,可是现在上游的泉眼都已经干掉了,只能到稍远的中游来打水,那里的泉眼依然还有泉水,但是水量却比原来少了很多, 用勺打水一次只能打到半勺。而且如果长时间不下雨的话,小河里的水就会慢慢干掉。最近几年下的雨也跟以前不同,以前每到6 月份雨季的时候,连绵细雨就会下个不停,有时甚至会下一个多月,充沛的河水随之而来。

现在这样的雨已经很少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猛烈的阵雨,这样的雨水不仅不能化为持续不断的河水,而且还会带走大量的泥沙,河水越来越混浊。所以我们在夏天下雨比较多的时候就做好准备,在家里接大量的雨水作为储备。而降雨比较少的冬天,常常只能到较远的湖边,化冰取水了。我已经50 多岁了,可是我的子女还都很年轻。按照现在的情况,过不了几年,我们门前的这条小河就会干涸,离我们最近的水源也在几公里之外,到时候我的孩子们该怎么办呢?

索宝——中国青海牧民

我叫索宝,10 岁时随爷爷和父亲来到黄河源头最大的湖泊——鄂陵湖边,已经在这里生活50 多年了。我们家世代靠放牧为生,辽阔的草原和美丽的湖泊就是我们生命之源。上世纪50 年代我刚来这里的时候,湖边的草场非常好,很高也很密,可以割下来,冬天储存起来用来喂牛羊。但现在,不仅不能收割用来冬季储存,而且草越来越矮,牛羊只能用舌头舔着吃。草的种类也大不相同,牛羊不能吃的草越长越多,而那些牛羊爱吃的牧草却越长越少。从1970 年代开始,牛羊的个头就在逐渐变小,现在同样面积的草场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养活那么多牛羊了。

由于草场的退化,我家原来分到的草场所能喂养的牛羊,已经无法满足一家人生活的需要了,因此为了谋生,去年我的二儿子离开家,到山的另一边租借别人的草场去了,一个女儿也全家搬迁到很远的玛沁县大武居住。过去11 个人的快乐大家庭,现在已经很难聚在一起了。我爱鄂陵湖,我一辈子都住在这里,可是现在这里在慢慢地退化,我为我的后代担心。

贾拉勒丁——印度教师

我叫贾拉勒丁• 萨哈(Jalaluddin Saha),在萨格尔岛出生长大。这个岛是印度孙德尔本斯地区面积最大的岛屿。我自1971 年以来一直在萨格尔岛西边的莫苏尼岛教书。

1975 年,我在莫苏尼岛西边的海岸上盖了一所房子,附近就是7米高的堤坝,所以当时大家都没在意汹涌的海潮。我自己的房子距离堤坝大约只有10 米。自从房子盖好后,堤坝临海一面的土壤就开始流失,到了1985 年,堤坝上的树木就草场一直在退化,草越长越矮,索宝家的牛羊最后只能用舌头舔着吃草。全都被海水冲走了。到了1992 年,海水完全吞没了堤坝,村里的100多人都失去了家园。到2005 年,我们已经对堤坝进行了5 次加固,高度达到了17 米,但就在这年,堤坝又一次倒塌了。如果岛没有下沉的话,那就一定是海平面在上升。

2005 年,我又重新建了一所房子,离我上一处房子的位置大概有1公里,更加靠近内陆。盖房时我买了两公顷地,到现在只剩下1 公顷多一点儿了。现在不但岛上的土地面积在减少,而且由于海水中盐分的侵蚀,岛上土地的农作物产量也在下降。10 年前西瓜是我们岛上主要的经济作物。但是现在风暴来临的季节提前,正好赶上西瓜的成熟期,这使瓜农们损失惨重。

我还注意到岛上水稻种植期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一年能种3 季水稻,而现在由于种植期开始的时间比过去要晚上两个月,我们只能种两季水稻了。

娜丽——肯尼亚农民

我叫娜丽• 达玛莉斯• 切珀科斯基(Nelly Damaris),今年50 岁,住在肯尼亚西部凯里乔地区一个叫凯泊切布的村庄。我以务农为生,主要种玉米和茶叶。同时,我还是森林保护网络组织的社区志愿者。

以前,凯里乔地区一带一年到头都会下雨,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们一家人在屋里庆祝圣诞节,而外面却都下着瓢泼大雨的情景。但现在由于气候变化,圣诞节的时候已经很少下雨了。现在,一到旱季,地上的草都干枯了。而在20 年前,即使在旱季草也还是绿油油的。由于青草减少,我养的奶牛就没有足够的草料,产奶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到了我的收入。

凯里乔属于高海拔地区,过去由于天气寒冷,蚊虫在这里基本无法存活。但是,由于现在气温上升,蚊子的数量开始增多。这种现象是从1980 年代开始出现的,现在甚至有人被蚊子叮咬后患疟疾死亡,而在二三十年前我们这一带几乎没人死于疟疾。由于无法保证一年到头都有足够的粮食,所以当地人有时以昆虫作为主要食物,而现在有些可吃的昆虫已经在这一带绝种了。当地人必须更依赖农作物的收成,但由于降雨量减少,庄稼减产严重。同时,我还注意到,由于天气变暖,农田里的虫害也日趋严重,我们必须加大杀虫剂的使用量。而购买杀虫剂又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杀虫农药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由于上面所说的这些变化,我们这一带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贫困。

尼尔——苏格兰攀冰爱好者

我叫尼尔• 史密斯,住在苏格兰高地西部,热爱攀冰运动。苏格兰是这项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80 年代是苏格兰自有气象监测以来最冷的时候,那时到了冬季当地海拔较低的瀑布都会冻成结结实实的冰岩,其中包括灰马尾瀑布和格罗玛克瀑布。这两个瀑布虽然落差都很大,但海拔高度只有300 米左右,所以冻成冰岩之后,就为攀冰爱好者提供了理想的场地。像这样的严寒天气从1986 年以来就再没有发生过了。我现在还记得过去早冬时节经常发生严重的霜降现象,但最近几年,这种大规模霜降发生的时间大大错后了。

自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苏格兰地区海拔较低的山川很少形成可供攀登的冰岩。现在下雪之后也会结冰,但由于冬季气温上升,山上结冰后不久就会融化。由于没有冰岩可攀,最近几年,我只好每年二月到西边的斯凯岛去攀岩晒太阳了。但我真正热爱的还是攀冰岩!

去年冬天我一直在耐心等待,希望低海拔山地的冰冻能达到攀冰的条件,但等来的却是有史以来气温最高的冬天。如果苏格兰的攀冰运动在生活中彻底消失成为历史书中的回忆,那将让人十分痛心惋惜。

乔治——德国林业学家

我叫乔治• 斯铂佰(Georg Sperber),住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从事林务工作已经有30 多年了。现在我们总是从媒体上听到看到关于全球变暖的报道,但是,即使你不了解那些触目惊心的气候学数据,只要亲自到林区生活一段时间,你就会切身感受到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上世纪90 年代是有气候观测以来温度最高的时期,这一点所有与大自然有直接接触的人都有体会。

在我居住的林地,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植物是云杉。德国28%的林地都生长着云杉,是德国林业的支柱树种。但是,气候变暖导致小蠹虫的种群不断扩大,给云杉的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而且过去,施泰格瓦尔德森林地区的降雨通常在春季和初夏达到高峰,这保证了当地植被在最需要水的时候可以得到充足的雨水。但自从1990 年代以来,当地的降雨高峰期推迟到了秋季。总的来说,在巴伐利亚州的大部分地区,云杉赖以生存的条件正在消失。除了小蠹虫之外,气温上升还孳生了很多其他害虫,栎列队蛾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昆虫身上的绒毛带有毒素,碰到人的皮肤会造成发痒疼痛,严重时要两年时间才能消失。上世纪50 年代栎列队蛾还非常少见,但是,近些年来数量却大大增加,最近美因弗兰肯地区的政府部门甚至找消防队来帮忙消灭当地的栎列队蛾,由于栎列队蛾的侵扰,这一带的栎树林经常被封锁起来,以防有人受到伤害,消防队员在受灾的林区灭虫时也必须穿上防护服装。

我8 年前就退休了,但这些年来到林区去的次数比当初上班时还要频繁。在林区,我尤其注意观察当地的候鸟, 候鸟也是气候变化现象的受害者之一。现在,候鸟每年春天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早,秋天迁走的时间越来越晚。有的棕柳莺和白颊鸟已经不再迁徙,开始尝试在当地越冬。有时,我会在林区发现过去根本见不到的动植物,这让我感到很兴奋,但同时又非常担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所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们的子孙将会承担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恶果,但仍然没有改变我们生产生活的方式。

Tips: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教授的分析

隆宝镇(原结隆乡)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4200 米,属于典型的沼泽草甸和高山草甸区。气候高寒湿润,四季变化不分明。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气候正处于持续的增暖之中。过去50 余年(1951~2004 年),整个青藏高原年平均地面气温增加趋势约为0.17℃ /10 年,其中7 个最暖年份都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同期该区域的年降水量有增多迹象,但近20 年高原中北部夏季雨量有所减少。

位于长江上游通天河畔的玉树县隆宝镇,据当地牧民观察,近年夏季附近山上的终年积雪消失,部分泉眼近乎干涸,夏季的连绵细雨被短时阵雨替代,山上小河的水量明显减少。

在总降水量不变的前提下,阵性降水对地表及地下径流的补给远不及绵绵细雨,加上附近山上的终年积雪已经消失,不能为周边地区的地下及地表径流提供足够的融雪补给,隆宝镇的周边地区很可能因此出现了部分泉眼干涸,小河水量减少的现象。

气候变化背景 篇12

一、促发原由分析

随着大规模生产的能源消耗日益提升、化石燃料逐渐枯竭与平均气温不断升高,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常规能源短缺的江苏地区基于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之基本能源供给的迫切需要, 有必要按照十八大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要求, 及时优化能源市场整体布局, 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优势。例如, 通过秸杆、垃圾等发电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力推进江苏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少包括:

(一) 非再生能源短缺不一

江苏地区严重匮乏包括原煤、原油、核能、天然气等在内的传统一次能源。即便占本地区一次能源资源95%以上份额的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仅约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0.46%……随着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 致使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每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80%需从省外调入”;原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储量更是微乎其微。随着本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能源消费量日渐增长, “今年预计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06亿吨标煤, 同比增长5.5%”。徐州地区的煤炭储备严重短缺且本区域与“三西”地区 (山西、陕西、内蒙古) 之间运输通路存在“结点多、路线长、风险大等特点”, 严重影响煤炭资源安全供应。区域资源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及省外调入难度与成本增加导致非再生能源短缺不一。

(二) 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能源需求

随着江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化、合理化与高度化发展势头 (目前为“二、三、一”模式) , 采掘、原材料等重工业项目日益增多, 包括纺织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冶炼业等在内的高耗能企业成倍增长, 大幅扩展本地区对石油、煤炭和电力等能源资源的迫切需求。例如, “2013年, 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较上年增长8.20%, 达4957亿千瓦……跃居全国第一。”电力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迫使省政府提出“区外来电和省内电源建设并举, 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全新资源战略。

(三) 一次能源价格走高

江苏省能源供应压力逐年凸显, 煤炭和石油等一次能源价格持续攀升。21世纪初, 江苏地区的煤炭平均价格在200元/吨左右, 2014年1月则为410元/吨;油价在过去十年内经过58次调整 (其中36次上调) 后, 上涨了1.5倍。一次能源价格走高引发的乘数效应大幅增加石蜡、地蜡、润滑脂等石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波及诸多战略性行业, 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质优价廉的可再生能源产品。

此外, 科技进步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助力 (“江苏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 亦为过剩劳动力提供了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运行、运输管理、教育培训等在内的众多就业岗位。

二、促发框架设计

具有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永续利用等特点的可再生能源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资源。随着江苏地区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本区域应对能源紧张状态的重要举措。亟待推行一系列促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核心举措。

(一) 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

“法律是调控社会关系的核心工具”, 众多文明国家陆续出台推动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的法律规范, 如日本规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强制性市场配额、美国给予可再生能源税收优惠与投资补贴、欧盟成员国“作出电力生产必须有最低限度的比例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的规定”等。江苏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 及时完善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研发管理、约束营销事项等的政策、规章与标准等, “拓展清洁用能, 激励节约用能, 限制过度用能, 淘汰落后用能, 确保民生用能, 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管理新机制”。不仅直接给予企业适当补贴, 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辅助服务机构、关联企业及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产业活动, 还应当借助制度引导之力适当控制可再生能源规模、克服发展过程中的无政府状态。例如,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立“江苏省建设领域‘四节’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的审查、监督与能效测评工作。又如, 通过补贴政策与借款政策等切实落实保障性整合重组以化解部分可再生能源企业产能过剩的困境。再如, 依托“投资成本———经济效益”模型的核算结果与生态状况制定标杆价格, 加快培育健康有序的碳交易市场。

(二) 扶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

江苏省内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主体应当大力推进体制与科技创新, 加强对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情报收集与分析工作, 循序渐进地推进技术改进与市场导向有机结合, 重点改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关键领域的薄弱环节,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例如, 生物质能是唯一不利用热电方式的可再生能源, 燃料来自生长过程中可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 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累积。亟待解决分散的生物能源难以收集的问题并积极改进能源转化技术 (如强化生物原料的微生物发酵方法与化学催化方法) 。

(三) 加强可再生能源产业监管力度

江苏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履行监管职责, 解决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刚性不足、政出多门、规划出台滞后和补偿资金不足等”问题, 建立统一协调推进的管理机制, 确保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立项、审批与运作公开透明, 营建良好的新能源建设意见咨询与沟通、管理监督与过失追究机制等。

(四) 促进可再生能源企业合理配置

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是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动力。巨大的经济利益与发展潜力催动众多市场主体参与竞争, 如舜天光伏、苏州能健、江苏吉鑫、无锡桥联等。但“可再生能源发展必须与经济实力相适应, 并非多多益善”, 地方政府部门过度引导和支持与商业银行无序放贷等刺激部分企业盲目扩张, 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陷入困境。例如, 曾被称为“中国经济界神话”的无锡尚德在创立五年后净利润为1976万美圆, 数年后却不断传出“负债率高企、股价暴跌、进入退市程序”等负面消息。究其原因, 固然有光伏产业市场恶化的外力影响, 亦存在地方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其他主体非理性处理的不良影响。有必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发挥政府部门有效统筹协调可再生能源产业运营的作用, 避免过度干预经济活动, 鼓励持续的技术创新。

(五)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作为新兴高科技行业之一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研发和管理人才。不仅应当通过政策法规严格限定从业人员的资质并持续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以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建设, 亦应当通过加强检测认证人员的技术能力考核以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还应当通过经济刺激与精神鼓励“要求他们有持续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三、结语

一次能源短缺而需求旺盛的江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寻求能源供应、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立足《可再生能源法》, 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及相关各级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下,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效用, 通过合理高效的价格管理、费用补偿、经济激励与监督管理等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萍, 崔鹏程, 王锡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气象灾害管理探析[J].阅江学刊, 2014 (04) .

[2]叶瑛莹.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齐泽萍.2014年煤企真要“痛起来了”[N].山西经济日报, 2014-03-11.

[4]耿旭静.油价十年上调36次:加满油十年前186元现在461元[N].广州日报, 2013-11-30.

[5]陈昌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3年8月2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R].2013.

[6]钮敏.《综合减灾法》的立法构想[J].阅江学刊, 2012 (04) .

[7]董勤.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的能源安全利益驱动——兼析欧盟气候单边主义倾向[J].国外理论动态, 2012 (02) .

[8]张英杰.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障碍及应对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 (01) .

[9]任东明.论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形成与完善[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4 (10) .

[10]李山.可再生能源不再多多益善——德国彻底改革可再生能源政策[N].科技日报, 2014-03-24.

[11]胡伟, 殷丽娜.无锡尚德电力破产再生变故转移资产被叫停[EB/OL].http://js.people.com.cn/BIG5/n/2014/0912/c360301-22289481.html, 2014-09-13.

上一篇:全方位培养下一篇:短信平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