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气候

2024-09-02

气象气候(精选10篇)

气象气候 篇1

农业气象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才能有效躲避各种自然灾害, 确保农业正常生产、秩序。由于我国气候条件不均匀, 而且受地形、水源影响非常严重, 因此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1 我国的气候特征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 地势走向和高低不同, 对气温降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组合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整体上来看, 我国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而冬季寒冷少雨, 表现出高温期、多雨期相一致的季风性气候特征。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距印度洋非常近, 所以受大陆和大洋的影响较为明显。

我国多数地区长年风向不定, 呈现出有规律的季节性更替, 这决定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大陆、海洋热力差异性非常的大, 冬季较为严寒的内陆形成了冷性高气压, 而海洋地带则形成热性低气压, 如果高气压带的空气向低气压带流动时, 就会形成冬季偏北、或者西北风;而夏季内陆的温度要高于海洋, 此时大陆为低气压区, 而海洋为高气压区, 夏季盛行东南风。实践中可以看到, 我国盛行的季风性气候特点, 既表现在风向转换上, 又表现在干湿变化。季风性气候有如下特点, 即冬冷夏热, 而且冬干夏雨。从另一个视角来看, 雨热同季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寒冷的冬季, 多数农作物基本上都已经收割完或者停止生长, 无需太多给水, 而夏季是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旺季, 需要大量给水。就我国气候特征而言, 在副热带范围内, 非常的干燥, 年雨量只有110mm左右, 而华南地区的年雨量可达1500mm, 比如黄河流域, 其年平均降雨量也超过600mm。基于此可以看出, 中国的东部区域之所以农业发达, 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条件。

就我国的大陆性气候而言, 其主要表现为冬季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国家, 一般情况下, 1月份的平均气温东北地区比同纬度平均要偏低15~20℃, 黄淮流域偏低10~15℃, 长江以南偏低6~10℃, 华南沿海地区偏低5℃。根据国家气象局提供的相关文件, 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机制与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 为三农工作的全面开展, 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当前国内农业气象服务问题分析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虽然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对气象服务具有非常高的依赖性, 农业很容易受外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因此气象服务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之间密不可分, 农业产业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服务水平。实践中还存在着气象信息数据不精准现象。目前, 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人机交互系统, 建立了数字化基础上的天气预报, 并且通过有效分析和利用这些气象信息、数据和技术, 进行天气预报。在此过程中, 很多情况下涵盖了气象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 以此对气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各种人为因素会对计算机模拟产生影响, 使之无法提供真实而又准确的信息, 对气象信息数据的精准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农业气象服务过程中, 其产品供应缺乏时效性;对于气象信息而言, 其另一特点在于具备及时准时性, 这主要是因为气象信息资料总是在某事件范围内有效, 尤其是相对较大的一些自然灾害, 比如台风、龙卷风以及强暴雨等, 预警时间非常的急促。在此状况下, 若想有效发挥其作用, 需将信息数据及时传送出去, 尤其是广大农业用户, 提前获知信息后就可以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以减少和避免损失。据调查, 实践中还存在着气象信息与农民需求不相符的现象。对于农村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地区, 其通讯条件依然受到硬件设施的限制, 农民获取相关气象信息资料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每天固定时间段的电视播报, 加之农民文化水平低, 根本不会通过网络来了解和获悉相关信息数据, 正确使用网络, 以至于气象服务作用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3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思想重视, 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农业气象服而言, 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 认真做好气象服务规划管理工作。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从而实现气象服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此过程中, 各级领导人员应当加强思想重视,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及时准确地找到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域不足。实践中, 以政府引导为基础, 建立健全气象服务管理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体系。应当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投资, 正确认知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 气象服务建设应当以各级党委和地方政府作为支持主体,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认真落实各项气象服务项目的有效建设与运行维持经费, 从而全面提升气象灾害预警意识、能力以及覆盖面, 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2 加大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创新和改进力度

对于气象部门而言, 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如果人才非常的匮乏, 建议利用农村气象信息人员, 第一时间为广大农户提供有价值的气象信息资料, 从而实现气象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在此过程中, 应当加强气象科技扶贫力度, 通过实验研究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指标,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服务质量和水平。利用科普宣传栏、电视、网络以及广播和报纸等手段, 进一步拓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宣传范围和力度, 帮助广大农户搞好农业生产。

3.3 拓宽服务渠道, 提高农民的气象意识

实践中, 气象部门可与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宣传等部门联合起来, 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 以此来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比如, 电视上可提高气象预报频率, 采用滚动播报的方式;全覆盖地实现农村安装播放气象信息设备, 比如大喇叭、显示屏幕等, 特别是在农民农业生产期间, 更应当及时、准确地将天气预报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 甚至可以将天气信息传播到大田间地头, 以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调整农业生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手机在当前农村的普及率也非常的高, 因此可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 第一时间将农业气象信息传送给广大农户。还要不断提升农民的气象意识, 不能凭经验种地, 而是应当结合天气情况, 提前做好生产安排。基于此, 在广大农村地区,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宣传力度, 在整个农村地区营造良好的气象灾害防范舆论氛围, 强化气象服务建设。还要强化农民气象意识, 普及各种气象知识及防范措施, 以此来引导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应对灾害, 在气象灾害来临前互救互助。

3.4 全面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即确保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在当前新形势下,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重农业生产领域服务, 轻农村生活环境服务的现象, 而是应当对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气象服务覆盖, 建立有效的气象监测点, 使之遍及广大农村地区, 比如农田、生活区域、交通以及林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并且对其进行24h不间断监测, 以此来提高农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现代农民、农业生产发展要求, 积极构建新农村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注重气象信息资料播放的时效性、准确性, 将短时播报、长期的滚动播报,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避免出现气象信息传播空白区。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气象监测技术和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为农业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在当前三农建设的背景下, 应当加强对气象特征的分析, 创新农业气象服务理念和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但是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加强对我国气候特征与农业气象服务问题研究, 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气象服务是服务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间接地关系着农业生产。本文将对我国气候特征、农业气象服务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 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以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特征,农业气象服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建生, 董立书.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 2013 (09) .

[2]李元元.试论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与技术, 2013 (04) .

[3]赵志刚, 葛洪艳, 肖婧.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信息服务[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 (02) .

[4]张许斌, 许勇.气象科技服务之我见[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01) .

[5]刘宇佳, 高庆玲.浅谈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 2012 (07) .

气象气候 篇2

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l)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概念:是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3)旅游活动的作用

满足人类需求:休息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脑力;积累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交流

2.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本质属性分)

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地理、生物;地貌景观处于相对重要位置,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景观: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情;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教育性意义大

(2)旅游资源的特性

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

长存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

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3)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学价值:吸引旅游者的根本原因。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形象美是核心

科学价值: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喀斯特地貌、泰山、庐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3.旅游景观的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远眺俯视(武陵源群峰)

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

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湖沼池塘——低临水面欣赏

山水组合景观——乘船现两岸风景

(2)把握观赏时机

把握季节: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变长,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并兼有避暑之效

把握天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能观赏到云海,又能观赏到日出日落

把握时间: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确切把握观赏时机,如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潮和青海湖5月份观候鸟等。

(3)抓住景观特点——了解园林景观的特点

主配:园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层次: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避免整个园景一览无余;用隔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等作为取景的画框,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

借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国的景色,以扩大园景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特色之一

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低山丘陵地区在山脊线或山麓湖边修建宝塔等

在人文景观的建设中,要再现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北方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与宽阔整齐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江南园林规模较小,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一方山水一方情,风俗民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并因此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以情观景

综合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发挥想象:通过想象感悟自然景观的形象美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6)景观欣赏的其他要求

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以及景观的美学或者历史文化价值欣赏过程中注意节律安排,保持饱满情绪。风景区一般分为序幕、发展、、结束等景区

4.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修建旅游设施;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化古迹受到损坏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游览价值:首先是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其次是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第三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市场距离: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的旅游目的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

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地区接待能力: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

(三)中国的旅游业

1.中国的旅游业

(1)旅游业

旅游的好处:增长实际知识,欣赏自然风光美景,观光名胜古迹,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并能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

旅游业的特点: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被称为“无烟工业”

旅游业的作用:不仅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创汇,而且能带动工业、农业、建筑、商业、邮电、运输等项目的发展

(2)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西湖、白头山天地、“天涯海角”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明孝陵、避暑山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

革命纪念地: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

民族风情:汉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

十大风景名胜: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秦陵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3)旅游区的建设与保护一为什么要保护、怎样保护

气象气候 篇3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6-0010-04

利用辽宁省28个站点近40 a(1970—2009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康平、西丰、新民、辽阳、新宾、桓仁、绥中、建昌、普兰店、岫岩10个气象站点的1970—2006年的无霜期和1961—2000年的寒潮次数,分析研究辽宁省近40 a的温度、降水变化,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1 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方法

1) 低温冷害。通过气象资料统计,将研究时段分为冷期和暖期。冷期时段为1970—1989年,暖期时段为1990—2009年,对比分析康平、西丰、新民、辽阳、新宾、桓仁、绥中、建昌、普兰店、岫岩10个代表站点低温冷害总次数的变化。

2) 旱涝。通过气象资料统计,根据降水随时间变化曲线及气象资料统计中干旱年和洪涝年年份,确定气候变暖后旱涝年份的变化规律。

3) 霜期。用10个站点冷期和暖期的霜期长短变化情况表示。

4) 寒潮。寒潮的标准为24 h内日平均降温10 ℃,且最低气温在5 ℃以下。用10个站点冷期和暖期的寒潮次数的差值表示。

2 辽宁省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

2.1 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1) 辽宁省1970—2009年历年平均气温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近40 a来辽宁28个站点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4 ℃/10 a。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平均气温分别为7.7,7.9,8.7,8.8 ℃。从上述4个年代平均气温分析,70年代和80年代平均气温为7.8 ℃,90年代和00年代平均气温为8.8 ℃,后者比前者平均气温上升1.0 ℃。因此,将1970—2009年划分为两个时期:冷期为1970—1989年,暖期为1990—2009年。冷期内平均气温最低为7.1 ℃,出现在1985年;冷期内平均气温最高为9.0 ℃,出现在1989年,说明在80年代内平均气温波动较大。暖期内平均气温最低为8.1 ℃,出现在2005年;暖期内平均气温最高为9.5 ℃,出现在2007年,说明在90年代内平均气温波动较小。

2) 选取康平、西丰、新民、辽阳、新宾、桓仁、绥中、建昌、普兰店、岫岩10个代表性站点,分析辽宁省近40 a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辽宁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在冷期的平均气温分别为8.1,5.8,8.5,8.7,6.0 ℃,其中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及西部地区为温度高值期;辽宁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在暖期的平均气温分别为9.1,6.6,9.3,9.7,6.9℃,温度高值区与冷期相同。辽宁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暖期与冷期平均气温差值分别为0.9,0.8,0.8,0.9,0.9 ℃,说明在近40 a气候变暖趋势下,辽宁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及北部地区增温幅度大于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2.2 辽宁省年降水变化特征

1) 辽宁省1970—2009年历年降水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近40 a来辽宁省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在气候变暖趋势下,降水量随着气候变暖减少。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80年代中期降水量增加;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降水量减少;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降水量有增加趋势;21世纪00年代中期以后,降水量开始减少。1985年以后,辽宁省降水变化振幅较大,旱涝年份增加,如1985年、1994年、1995年是洪涝年,而1989年、1997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旱。

2) 辽宁省1970—2009年历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见表2。

由表2可见:辽宁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在冷期的平均降水量分别为661.6,796.5,730.3,707.8,614.2 mm,其中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及西部地区为降水高值期;辽宁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在暖期的平均降水量分别为620.7,770.9,689.2,656.1,588.8 mm,其中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为降水量高值区。辽宁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暖期与冷期平均降水量差值分别为-40.8,-25.7,

-41.1,-51.7,-25.4 mm,说明在近40 a气候变暖趋势下,辽宁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及西部地区降水量减少幅度大于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降水量减少最多,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 气候变化对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3.1 气候变暖前后低温冷害次数的变化

辽宁省1970—2009年气候变暖前后低温冷害次数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近40 a来辽宁省低温冷害次数不断减少。分析10个代表站点低温冷害次数,康平、西丰、新民、辽阳、新宾、桓仁、绥中、建昌、普兰店、岫岩冷期低温冷害总次数分别为7,8,7,6,10,7,13,6,6,

8次,暖期为1,4,0,2,3,2,3,1,0,0次;变暖后,低温冷害总次数明显减少,但西丰、新宾和建昌低温冷害发生频率较高。随着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加剧,辽宁省的低温冷害基本上会趋于消失。低温冷害的消失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有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nlc202309021005

3.2 气候变暖前后霜期长短的变化

辽宁省1970—2009年气候变暖前后霜期长短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近40 a来辽宁省霜期不断变短。分析10个代表站点霜期长短变化,康平、西丰、新民、辽阳、新宾、桓仁、绥中、建昌、普兰店、岫岩冷期霜期分别为198,236,209,203,235,223,209,190,219,187 d,暖期为181,230,195,181,221,206,185,174,204,

175 d,霜期明显缩短。分析所选站点所代表的地区,辽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霜期缩短较多,接近20 d;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霜期缩短接近15 d;北部地区霜期缩短接近10 d。气候变暖后,霜期缩短,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延长,对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产生影响。

3.3 气候变暖前后旱涝年份的变化

分析辽宁省降水量时间变化曲线,1985年以后辽宁省降水变化振幅较大,旱涝的年份增加,如1985年、1994年、1995年是洪涝年,而1989年、1997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旱。辽宁省农业生产受旱涝情况影响较大。辽宁省旱涝通常是由季风环流和大型天气过程反常造成的,通常有春旱而夏秋涝的趋势。通过分析降水量时间变化曲线,得出未来辽宁省旱涝情况的变化规律是旱涝年交替。

3.4 气候变暖前后寒潮天气的变化

辽宁省1970—2009年冷期和暖期寒潮天气次数统计情况见表3。

由表3可见: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辽宁省寒潮天气次数变化较小,未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未来应重视寒潮天气带来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应对气候变化对辽宁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的措施

4.1 提高预报准确率

气象部门要提高短期、中期及长期预报准确率,将准确的预报制成农业生产服务材料,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4.2 加强预报预警服务

气象部门要通过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网络,及时将预报预警信息发送到农业生产部门及农民手中,形成“气象部门—农业生产部门—农民”“气象部门—农民”等多样式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渠道,实现“直通式”预报预警服务,将农业气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4.3 加强未来气候变化研究

气象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应加强未来气候变化研究,提高全省气候系统监测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气候观测系统,减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为进一步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单琨,刘布春,刘园,等.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辽宁省玉米干旱风险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8):186-194.

[2] 霍治国,李世奎,王素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6):692-703.

[3] 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5):37-43.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Variation o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Liaoning Province

GAO Zhenhuan

(Liaoning Seed Administration Bureau,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o select climate data of temperature and rain of 1970—2009 in 28 loc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rain in recent 40 years in Liaoning province, do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o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variation o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raise solutions to the disaster, in order to reduce agricultural loss caused by agricultural climate disaster.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limate disaster; climate vari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fluence

气象气候 篇4

1 沾化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根据沾化县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 统计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气温、降水变化特征, 以及春 (3~5月) 、夏 (6~8月) 、秋 (9~11月) 、冬 (12月至翌年2月) 四季的变化特征。

1.1 气温变化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 沾化县近30年的温度变化趋势为温度逐渐升高, 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气温13.0℃, 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5℃, 较80年代偏高0.6℃, 较70年代偏高0.9℃。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20世纪90年代温度偏高以冬季气温偏高最为明显, 90年代冬季平均气温比70年代偏高1.6℃, 较80年代偏高0.4℃, 最低气温的变暖比最高气温更为明显, 极端最低气温在90年代显著增高。沾化县年平均气温变化波动性大, 自1986年气温呈上升趋势, 1998年达到近30年最高值14.0℃, 较常年偏高1.5℃。由表2可知, 沾化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9℃, 一年之中4月平均日较差最大, 为12.8℃, 7月最小为9.2℃。春、秋季节平均日较差大于夏、冬季, 由于春、秋季节冷暖空气活动频繁, 天气系统不稳定, 气温变化剧烈可造成此种情况的发生。

1.2 降水量及雨日变化特征

近30年沾化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43.7mm, 但年内降水分布不均, 干湿季节分明 (见表3) 。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8%, 而冬季仅占3%, 每年从4月下旬开始降水明显增加, 至10月下旬开始降水明显减少, 20世纪70年代降水量最多, 80年代夏、秋季降水明显减少, 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43.7mm, 到90年代略有增加。沾化县逐月平均降水量与极值见表4。年最大值为1990年的1 056.1mm, 最小值为2000年的295.8 mm, 年际变化大。

2 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2.1 干旱

旱灾是沾化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其中春旱和秋旱最为多见。根据沾化县1971~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 春季 (3~5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13%, 由于春季温度回升较快且多大风天气, 蒸发量大故易造成春旱。秋季 (9~11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16%, 但温度偏高和无效降水日数偏多、蒸发量大是造成秋季干旱的重要原因。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某时段内与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差值占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的百分率 (Pa) , 可表示旱涝程度, 根据评定等级月尺度-75%

2.2 冰雹

冰雹灾害是沾化县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据统计, 沾化县冰雹出现次数占全部统计灾情 (干旱、大风、洪涝、低温冷害等) 的47%。沾化县冰雹主要发生在4~10月, 其中以6月出现次数最多, 占冰雹日数的32%, 其次是4月和7月, 均占22% (见表6) 。近年来随着人工影响天气的开展, 已有效地减少了冰雹的发生, 20世纪70~90年代冰雹日数有所减少。

2.3 大风

大风是沾化县比较严重的灾害之一, 北部沿海地区常因东北大风引起海水倒灌, 土地盐碱化加剧。沾化年平均风速为2.8m/s, 年平均大风 (≥17.0m/s) 日数为11d, 最多年份达36d。根据资料分析, 大风日数春季最多, 夏季、冬季、秋季依次减少, 夏季大风常伴有暴雨, 秋季是全年大风日数最少的季节。大风常常与暴雨、海潮等灾害同时发生, 造成巨大危害, 如1992年9月1日受16号台风影响, 沿海出现12级以上东北风, 发生大风海潮, 冲毁渔港码头、倒塌房屋2 866间, 虾池1 000hm2经济损失2亿元。1997年台风受9711号台风影响, 出现10级以上大风, 沿海12级以上, 台风、海潮、暴雨三灾并发 (见表6) 。

2.4 干热风

干热风通过高温低湿的剧变和持续作用, 造成了大量蒸发, 如未采取有效的防御手段, 就会强烈破坏作物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 导致对作物植株体的伤害。沾化县受干热风影响较重的作物是小麦, 干热风除了会造成小麦茎叶枯干、降低对光能的利用外, 主要是缩短灌浆过程、降低千粒重, 迫使小麦提前成熟。遇轻干热风的年份, 可能减产5%~10%;重的年份可能减产10%~20%, 有时可达30%以上, 而且影响小麦的品质及降低出粉率。干热风主要出现在6月, 个别年份在9月下旬也能出现。由表7可知, 重干热风出现最多的是20世纪70年代, 到了90年代轻干热风数量有所增加。

干热风防御可运用一些常用的农业技术措施, 如选种育种、灌溉施肥、耕作改制等, 或是增强小麦对干热风的抗性, 或是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 以求达到防避干热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培植生物改善生态环境来抵御干热风。植树造林, 特别是营造防风林, 实行林粮间作等, 就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生态气候来防御干热风的重要生物措施。

3 结论

近30年沾化县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其中冬季气温的变暖最为突出, 平均最低气温的变暖比平均最高气温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543.7 mm, 时空变化明显。自20世纪80年代始暴雨日数逐渐减少, 90年代比70年代偏少19%;干旱、干热风等灾害连年发生, 频率逐渐增高, 应采用及时灌溉、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等手段减少干旱、干热风的发生。冰雹主要出现在6月, 占冰雹日数的32%, 自20世纪70~90年代冰雹日数有所减少, 90年代比70年代偏少21%。大风灾害以春季大风最为显著, 依夏季、冬季、秋季顺序逐渐减少, 夏季和秋季大风易伴随暴雨和海潮, 给沾化县带来巨大损失。

摘要:通过分析沾化县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 对沾化县近30年的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 为合理开发气候资源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关键词: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山东沾化

参考文献

[1]彭延昌, 罗连升.利用气象档案资料分析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J].兰台世界, 2009 (16) :48-49.

[2]姜小丽.浅析衢州市气候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J].农家之友, 2008 (12) :54-55.

[3]梁桂花.浅析朔州市气候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J].科技情况开发与经济, 2008, 18 (14) :114-116.

[4]王记芳, 朱业玉, 刘和平.近28a河南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30 (B09) :9-11.

[5]贾桂青.气候变化对莘县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7) :8644, 8646.

高中地理气象与气候知识点 篇5

1.气温

(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

①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两点,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南)半球陆地均温最高出现在7(1)月,海洋8(2)月。北(南)半球陆地均温最低出现在1(7)月,海洋2(8)月。

③气温的日(年)较差变化:大陆大于同纬度的海洋;内陆大于同纬度的沿海;海拔低的地方大于海拔高的地方;纬度较高的地区大于纬度较低的地区;晴天大于阴天。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②等温线北(南)半球较曲折(平直):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则向北凸出;7月份相反。

(3)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

②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凸,7月向北凸。

③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

④海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线与等高线几乎平行;海拔高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拔低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⑤坡向(太阳辐射、焚风效应):相同海拔,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背风坡的气温高于迎风坡。

⑥阻挡作用:同纬度地区,有地形阻挡作用地区的冬季气温高于无地形阻挡地区。

⑦大气环流: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⑧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工业区)出现闭合等温线。

2.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饱和水汽上升遇冷;充足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足够掉落地面。

(2)常见类型: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和气旋雨等。

(3)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4)影响降水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受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受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风由较低纬吹向较高,降水多;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②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

③洋流:暖流增湿,降水较多;寒流减湿,降水较少。

④地形:迎风坡,降水多(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背风坡,降水少(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出由多到少的变化规律);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地势高,对流减弱,降水少。

⑤水文: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

⑥植被: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多,反之少。

⑦人类活动:城市气温高多上升气流,形成雨岛效应;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兴修水库,降水增多;围湖造田,降水减少。

3.气候的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①热带:最冷月均温在15 ℃以上。

②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

③温带: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④亚寒带:最热月均温略高于10 ℃。

⑤寒带:最热月均温在10 ℃以下。

(2)大气环流

(3)海陆位置

(4)地形、地势: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形成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5)人类活动

4.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冷/热月确定南北半球

(2)根据气温确定气候带

(3)根据降水(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进入雨季)的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

5.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印度尼西亚等。

②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对流旺盛,降水量大于mm。

③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②成因: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③特点:终年高温,干湿旱明显交替,5~10月是雨季,11~次年4月是干季,降水量在750~1000mm。

(3)热带季风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只有亚洲存在这种气候。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③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雨旱两季,6~9月是雨季,10~次年5月是旱季,降水量在大于1600mm。

(4)热带沙漠气候

①分布: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②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降水少,降水量小于125mm。

③特点:终年高温,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5)亚热带季风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35°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800~1600mm。

(6)地中海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部沿海,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②成因:处于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区。

③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量300~1000mm(靠近30°纬度地区降水较少,靠近40°纬度地区降水较多)。

(7)温带季风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纬35°~55°之间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的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只有亚洲存在这种气候。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400~800mm。

(8)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②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远。

③特点:冬寒冷夏炎热,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少,降水量小于400mm。

(9)温带海洋性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

②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③特点:终年温和多雨,日较差、年较差小,降水量750mm。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纬60°~70°之间的大陆。如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

②成因: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③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降水较少。

(11)苔原气候

①分布:主要分布于北极附近的沿海。如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②成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③特点:全年严寒,降水少。

(12)冰原气候

①分布: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如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②成因: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③特点:酷寒、烈风、干燥。

(13)高原和高山气候

①分布:高大的山地、高原。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②成因: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③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6.非地带性气候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几内亚湾沿岸。(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地势高,对流运动弱,降水少于雨林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塔尔(印度)荒漠,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夏季西南季风势力无法到达;历史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受山脉阻挡,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气象气候 篇6

一、工程措施

㈠集流工程临夏地区总耕地面积为150万公顷, 三分之二以上属于雨养农业区。灌溉面积小, 大部分依赖于自然降水。目前在难以大幅度扩大灌溉面积的情况下, 水利建设坚持“大、中、小相结合, 以小为主”和“引、提、蓄相结合, 以蓄为主”的原则。东乡县、临夏县中部黑白土覆盖区搞“121”雨水集流工程, 永靖、积石山、临夏县东南部及和政东南部的红砂土区搞雨水集流池比较合理。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 改变传统的旱农观念, 以先进设施蓄拦自然降水。大力发展集流井、池、拦洪坝等一切集流的办法, 引洪漫地, 完善集流灌溉工程, 也应大力推广起田间地头, 园田路旁等多种覆膜集雨技术。

㈡环境工程在山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大力开展种草种树, 进一步扩大林区和草场面积, 增加荒山岭与山川的绿色度, 防治和减少水土流失, 尽快改善生态环境, 这对蓄水保墒, 抑制干旱, 将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干旱气象服务

㈠种草种树气象服务深入研究林草适宜气象条件, 特别对积石山脉前麓及太子山脉山麓前荒山秃岭, 每年春季和秋季到造林规划地段实地测量土壤湿度状况, 配合降水趋势预测结果最大限度的利用年景气象条件, 为地方政府提供造林适宜性报告, 避免造林的盲目性, 提高造林效益。

临夏州的地形地势比较复杂, 从南到北, 海拔高度差异很大, 各种气象条件差异十分明显,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气象条件, 结合前期墒情和未来降水趋势, 在造林季节随时为政府提供最佳造林时机建议, 加快临夏州的绿化进度。

㈡作物种植气象服务提高短、中期气候预测, 做好抗旱年度预报, 为各级政府制定作物种植计划和种植结构提供有力的气象科技依据。如预测当年有春旱, 这将严重影响我州东北部地区的永靖县、东乡县、临夏县中部和积石山东部等地区夏田的播种和出苗, 应建议政府部门和旱农区群众, 大胆压缩夏粮播种面积。有条件和掌握小麦覆盖技术的旱农区群众, 应大力扩大小麦覆盖面积。预测春末夏初有旱, 这会对临夏州的中部、东北部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夏粮和秋粮尤其是夏粮造成严重威胁, 建议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旱农区群众大面积地压缩非耐旱性粮食作物, 建议更换抗旱籽种, 扩大各种抗旱覆盖, 充分利用集流工程。预测有秋旱, 干旱发生不利于洋芋、玉米等秋作物粮食的生产, 建议提前搞好各种水利设施, 利用各种抗旱技术。随时掌握前期天气实况和土壤墒情, 根据本州秋旱特点, 进行气象跟踪检测, 为地方政府提供抗旱决策服务。

㈢人工影响天气在干旱季节, 根据短期天气预报, 不失时机地抓住有利天气形势, 实施飞机人工高炮和火箭增雨, 抵御干旱灾害。临夏州的干旱主要发生于5、6月份, 这一时期正值春小麦拔节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降水多少直接关系夏秋作物产量的高低, 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好时机。

三、干旱服务指标及生产建议

气象气候 篇7

1.2015年气候概况

2015年西吉县气温较常年相比偏高, 降水接近常年但时空分布不均, 夏季降水明显偏少。 西吉县2015年平均气温为6.7℃, 较常年偏高0.9℃, 降水量为382.8毫米, 较常年偏少8.2毫米。

2.2015年天气气候特点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2015年西吉县天气气候复杂多变, 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1) 气温。 2015年平均气温为6.7℃, 较常年偏高0.9℃。 冬春季气温持续偏高, 夏季气温与常年持平, 秋季气温偏高。

气温为1961年以来第3高值:2015年平均气温为6.7℃, 仅次于2006年、2013年, 与2007年 (6.7℃) 并列第3高值。

冬季明显偏暖, 春季气温变幅大:冬季 (2014年12月~2015年2月) 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1℃, 为典型“暖冬”。 春季 (3月~5月) 3月平均气温偏高1.8℃, 尤其3月下旬气温较历年同期值偏高3.7℃, 4月上旬气温偏低0.3℃, 4月下旬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1.8℃, 5月下旬偏低0.3℃。

夏季天气总体“凉爽”:夏季 (6~8月) 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 夏季9个旬中, 有4旬气温低于或等于历年同期值, 为2005年以来除2014年以外“凉爽”时段最长的一年, 特别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 连续3旬气温正常或偏低;在气温偏高的5旬中, 有2旬气温较历年同期值偏高0.1℃, 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气温分别偏高0.5℃、1.4℃和0.7℃。

(2) 降水。2015年总降水量为382.8毫米, 总降水日数为109天, 小雨以上日数为8天。冬春季降水持续偏高, 夏季降水明显偏少, 秋季降水偏高。

春季降水为1961年以来第6高值: 春季 (3~5月) 累计降水量为117.2毫米, 较历年同期偏多59.8%, 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67年、1985年、1984年、1991年、1998年的第6高值。

夏季降水持续偏少, 气象干旱严重:夏季 (6~8月) 累计降水量为128.1毫米, 较2014年同期偏少48.4%, 较历年同期偏少41.7%, 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82年、1971年、1969年、1975年的第5低值。 其中7月份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41%, 8月份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52%, 达到气象干旱指标。

12月降水为1961年以来第1高值。12月降水量为8.0毫米, 较历年同期偏多6.4毫米, 为1961年以来与1974年并列第1高值。

二、2015年气候影响

1.首场透雨出现早, 春播期降水充沛, 春播条件好

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 配合人工增雨作业, 3月31日~4月1日西吉县出现2015年首场透雨, 此场透雨较2014年提前18天。 各地累计雨量在10.4~29.1毫米之间:火石寨、沙沟等东北部乡 (镇) 雨量达25毫米以上, 县城周边乡 (镇) 雨量在20毫米以上, 西部田坪、震湖等乡 (镇) 雨量在10~20毫米之间, 南部兴隆、东南部马莲及东部偏城等乡 (镇) 雨量在20毫米以下, 什字乡雨量在15毫米以下。 此次降水, 为冬小麦返青生长、春耕春播、春覆膜种植 (玉米、马铃薯、蔬菜等) 及植树造林等各项农业生产活动及人畜蓄水极为有利。

春播期间 (3~5月) 西吉县累计降水量为117.2毫米, 较历年同期偏多37.4%, 降水条件非常好, 加之气温偏高, 利于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幼苗期生长而不受霜冻影响, 并为夏粮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2.夏季晴热无雨, 夏秋旱危害严重

6~8月, 西吉县各地持续少雨天气, 夏旱发展迅速。玉米七叶至抽雄吐丝期受旱, 马铃薯开花、结实因旱受到影响。至7月下旬, 火石寨、新营等地出现5厘米左右的干土层, 土壤墒情在16%以下, 各类农作物长势较好, 高温干旱持续到8月2~3日, 全县久旱后迎来了中到大雨天气过程, 旱情得到局部缓解, 但降水偏少且不均, 旱情持续。 8月8~11日出现了3天分散性降水天气过程, 各地墒情得到改善, 干土层消失, 为玉米灌浆、马铃薯块茎膨大提供了水分条件。 但自8月12日后, 全县未出现有效降水, 至8月底, 吉强、 新营、田坪等乡 (镇) 出现8厘米以上的干土层, 土壤墒情在14.5%以下, 各类农作物生长状况不佳。

3. 9月降水明显偏多, 为秋作物后期生长和冬小麦播种及秋覆膜开展有利

9月降水量为76.3毫米, 较常年同期相比偏多37%, 月内全县范围降水量在28.8~104.0毫米之间。 在夏季降水量持续偏少后, 9月份迎来好雨月份, 降水极大地改善了土壤墒情, 旱情得到明显缓解, 对前期受旱的马铃薯块茎继续膨大十分有利;降水为冬小麦的播种提供了较好的水分条件;9月下旬0~50厘米土壤含水量均在13.1%以上, 对秋覆膜的开展非常有利;降水偏多还对水库 (窖) 蓄水、净化空气、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有利。

但持续降水易引发马铃薯晚疫病, 而且影响了玉米等秋作物的收获、晾晒。

4.11月以来降水异常偏多, 利于冬小麦越冬和来年农业生产

11~12月, 西吉县累计降水量为29.7毫米, 较历年同期 (6.4毫米) 偏多23.3毫米, 较2014年同期偏多14.7毫米。 降水增加了水库 (窖) 蓄水量和土壤水分, 为冬小麦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 对来年农林业生产十分有利。但是降雪天气使道路湿滑甚至结冰, 对交通运输不利。

三、2015年重大气象灾害概述

2015年西吉县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暴雨灾害, 各类自然灾害给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群众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冰雹灾害:8月4日西吉县田坪乡遭遇强对流天气, 冰雹持续8分钟左右, 暴雨持续近半个小时, 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灾, 受灾面积为1216.7公顷, 经济损失186万, 未造成人员及房屋损失。

8月23日西吉县新营、马莲、火石寨、平峰和什字等乡 (镇) 出现暴雨冰雹天气, 冰雹持续30~60分钟, 冰雹最大直径为15毫米。 此次灾害涉及5个乡 (镇) 17个行政村2991户14518人, 造成2825公顷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 经济损失达478万元。

干旱灾害:夏季西吉县降水持续偏少, 不能满足马铃薯、玉米等秋粮作物的需水要求, 加之7月下旬到8月中旬温度持续偏高, 土壤失墒严重, 对秋粮生长非常不利。 2015年玉米较2014年减产20%, 马铃薯减产10%。

暴雨灾害:8月11日西吉县出现暴雨天气, 截止11日20时, 共有12个行政村单小时降水量超过10毫米, 最大小时降水量出现在将台, 为26.4毫米。 由于降水凶猛致使县城多处出现内涝, 部分路段泥泞难行。

四、小结

1. 2015年平均气温为6.7℃, 较常年偏高0.9℃, 为1961年以来第3高值。

2. 2015年总降水量为382.8毫米, 较常年偏少8.2毫米。 夏季降水明显偏少, 不能满足马铃薯、玉米等秋粮作物的需水要求, 玉米较2014年减产20%, 马铃薯减产10%。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8592-2012《降水量等级》.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气象气候 篇8

1 玉米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1.1 热量

孝义市年均气温为10.1℃, 气温月际变化大, 最冷月为1月, 平均温度为-5.6℃, 最高温度在7月, 平均温度为23.7℃, 极端高温可达到39.5℃, 极端低温为-22.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640.7 h, 日照率为60%, 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615 k J/cm2, 生理辐射量299 k J/cm2。玉米属高温作物, 生长期长, 因此要在5月10日前播种, 9月中下旬收获。

1.2 降水

玉米全生育期间的降水量差异比较大, 接近500 mm, 这也体现了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气候特点, 其最小值仅为94.1 mm, 最大值为585.3 mm, 总体呈增多趋势, 每生育期增多1.73 mm。降水与玉米全生育期天数的相关系数为0.442, 相关系数通过了0.05的相关信度显著性检验, 其响应关系比较明显。根据孝义市气象资料分析可知, 6月平均降水量为69.4 mm, 此时要抓住有利墒情抢种。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集中在夏季 (6—8月) , 平均降水量为202.4 mm, 而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雨热同季, 满足了玉米生长旺盛期对水分的大量需求。

1.3 光照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 喜光, 全生育期都要求有强烈的光照[3,4]。出苗后日照时数在8~12 h, 发育快、开花早、生育期缩短, 反之则延长;强光照有利于有机物质在植株内移动的快, 反之则较慢。玉米的光饱和点较高, 即使在夏季强烈的光照下也不会表现出光饱和状态, 故不耐阴, 要求有适宜的种植密度。孝义市光照充足, 一年中春季日照时数最多, 境内光能资源丰富, 太阳辐射量以5月最多, 6月次之, 12月最少。太阳辐射和日照条件的充分, 有利于玉米进行光合作用, 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2 气象灾害防御及补救措施

2.1 旱涝

秋粮作物旱灾从发生时间上分为初夏旱、伏旱和秋旱3种。发生旱灾后, 应及时浇水, 一般采取结合追肥进行灌溉的技术措施。由于8—9月雨量充沛, 降水集中, 时空分布不均, 且多暴雨, 造成洪涝灾害, 这是影响秋粮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对秋粮产量影响很大。防御措施上,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促根壮株;合理施肥, 趁雨或遇旱结合浇水在拔节、孕穗期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 保证玉米正常孕穗和灌浆;抽雄前后遇旱及时浇水, 防止卡脖旱, 雨季注意排涝。

2.2 大风与冻雹

大风造成玉米等植株折断、倒伏, 甚至绝收。在受灾后, 立即把吹倒的玉米扶直, 并增施化肥。在阴雨天较多的地区, 对种植密度高、长势过旺, 有倒伏风险的玉米田注意采用中耕培土、化控等技术预防倒伏。冰雹除造成农作物幼苗受损外, 中后期主要撕裂植株叶片, 损害功能叶, 降低光合效率,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在受灾后, 立即加强管理, 增施化肥。采取拉绳人工授粉, 增施化肥等补救措施。

2.3 花期阴雨、高温与病虫害

花期阴雨, 高温天气多, 花粉粒活力降低, 农作物授粉不良, 结实率降低。灾后应采取拉绳人工授粉, 增施化肥。病虫害也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密切观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及时做好预防工作。2011年黄淮海地区雨水偏多, 粗缩病、南方锈病有偏重发生的可能, 应给予密切关注。推迟收获时间, 生理成熟适时晚收。

3 结语

玉米生育期天数主要受降水和日照的影响, 近年来有逐步延长的趋势;单株籽粒重、百粒重、茎秆重和籽粒与茎秆比中的单株籽粒重和茎秆重2个生物学要素与降水、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温度条件对玉米生育期天数以及其他各生物学要素、玉米产量影响都非常小, 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热量条件能充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 而不是限制性因素。

摘要:从热量、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了孝义市玉米生产的气候条件, 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和补救措施, 以期为保证当地玉米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生产,气候条件,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山西孝义

参考文献

[1]朱敏嘉, 茅彧,王涛,等.山西主要气候资源探析[J].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7) :77-79.

[2]张红雨, 周顺武, 李新生, 等.近48a山西暴雨日数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2) :25-31.

[3]刘学义, 王洪涛, 武良田, 等.夏玉米优质高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综合措施[J].农技服务, 2010 (8) :1066-1067.

气象气候 篇9

在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焚风及其形成过程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将长期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过程与学生掌握情况相结合,根据焚风的形成原理和过程,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不同高度的焚风温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使学生能有效和快速掌握焚风的形成过程及山的背风坡不同高程上焚风温度的计算提供方便。

一、焚风的形成过程与传统的计算方法

焚风的形成过程以周淑贞教授在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一书中提出的焚风例子[13]来解释,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气流越过山脉之前,在山的迎风坡山脚气温Td=20℃。从这里开始,空气沿迎风坡上升,并且,空气温度开始冷却。最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它是一个常数,即γd=1℃/100m)降温。当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时,由于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导致水气的凝结,此时开始空气温度以湿绝热直减率(其实γm不是常熟,为了方便在这里其值预定为0.5℃/100m)降低。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上和越山过程中以降水的形式降落,空气中丢失大部分水汽。空气过山顶沿坡下降时,开始按干绝热直减率(γd)增温,由此开始空气的温度要明显高于迎风坡上同高度的气温,湿度比迎风坡上同高度的湿度则要小得多。如果山的相对高度H=3000m,凝结高度Hm=1000m,背风坡上的跟T0相同高度的温度Td可以这样计算:

可以看出,空气在迎风坡山脚的初始温度为T0=20℃,越山后在其同高度的背风坡上却增温到30℃,增温幅度为10℃。这就是所谓的焚风。

二、焚风温度计算方法的提出

第一种方法:根据上文提到的焚风的例子,本文提出一种焚风温度的计算方法。由上述例子的焚风温度计算过程可以获取表达式:

其中,Td为背风坡上焚风的温度,H为山的相对高毒,Hm为凝结高度,γd为空气温度的干绝热直减率,γm为空气温度的湿绝热直减率。

第二种方法:上文的焚风例子中,空气温度降低有两个基本过程。一是在迎风坡上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过程,其降温值等于Hm×γd;另一个是在迎风坡上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过程,其降温值等于(H-Hm)×γm。增温过程是在背风坡上空气下降时的增温过程,在此过程的空气增温值等于H×γd。而在迎风坡上的降温值Hm×γd等于背风坡上增温过程H×γd中的Hm×γd部分。在高度(H-Hm)上真正的变温值等于(H-Hm)×(γd-γm)。因此,在迎风坡山脚的初始温度T0基础上的表达式可以写为:T0-(H-Hm)×(γd-γm),其运算结果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一摸一样。

如果我们要计算背风坡上任意高度HX上的焚风温度,把公式(1)的形式可以改为:

通过简化表达式(3),可以获得适合于焚风任意高度上的通用计算公式。即:

根据通用公式(4),得到上述例子在不同高度上的焚风温度计算值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山的背风坡上相对高度低于1000m处才开始形成焚风,并且,在背风坡上相对高度越低的地方形成的焚风温度越高。

三、结论与讨论

实际工作中干绝热直减率γd取1℃/100m,这就是说,在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每上升100m,温度约下降1℃。但是,水汽既已饱和了,就要因冷却而发生凝结,同时释放凝结潜热,加热气块。因此,湿绝热直减率不是γm常数,而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一般湿绝热直减率γm跟气压成正比,跟温度成反比。但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时因膨胀而引起的减温率γm恒比干绝热直减率小,即γm<γd。因此,使用公式(4)计算背风坡不同高度焚风温度时,首先必须要考虑不同地理环境下γm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气压在1000~300h Pa之间,温度在-30℃~30℃之间,γm在0.93~0.38之间变化。因此,γm的取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根据焚风的形成过程提出一种计算公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要已知迎风坡的空气温度、山的相对高度、空气的凝结高度和湿绝热直减率,就可以计算跟迎风坡相同高度上的,在背风坡形成的任意高度的焚风温度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计算方法的同时,不能忽略焚风的形成过程。

摘要:根据焚风的形成过程提出一种焚风温度的计算方法Td=T0+(H-Hm)×(γd-γm)-Hx×γd。这个计算方法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要已知迎风坡上原来的空气温度、山的相对高度、空气的凝结高度和湿绝热直减率,就可以计算在背风坡上任意高度上的焚风温度。该方法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过程中将使学生能有效和快速掌握焚风的形成过程及山的背风坡不同高程上焚风温度的计算提供方便。

气象气候 篇10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该文使用的气象资料为天津市西青区气象观测站1971—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观测要素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文中春、夏、秋冬季分别指3—5月、6—8月、9—11月、12月至次年2月。

1.2 统计方法

以线性倾向估计计算特征量的变化趋势,计算方法见文献[5]。

2 农业气候资源

2.1 光照资源

1971—2013年西青区年日照时数在1 993.6~2 876.0 h其中冬季(12月)的日照时数最少,平均日照时数为163.6 h占全年的6.6%,春季(5月)的日照时数最多,平均日照时数为264.1 h,占全年的10.7%,11月至翌年2月日照时数最少,各月的日照时数不超过全年的7.2%,3—5月日照时数逐渐增加,5月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月份,5—10月的日照时数逐渐减小(图1)。总体来看,西青区的日照资源较丰富,尤其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4—9月)的日照时数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从西青区年日照时数变化曲线图(图2)可以看出,西青区近43年来日照时数呈明显的减小趋势。20世纪70年代西青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 720 h,到20世纪90年代西青地区日照时数已经下降至2 470 h左右,到21世纪平均年日照时数已下降至2 180 h左右,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天津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空气污染逐渐加重的原因造成的。光照资源的逐渐减少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2.2 热量资源

1971—2013年西青区平均气温为12.4℃。极端最低气温为-21.2℃,出现在1971年3月3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0.5℃,出现在2000年7月1日。其中,1998年和2007年最暖,平均气温13.5℃,创历史最高记录;最冷年份为1976年和1985年,平均气温11.2℃。西青区近43年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图3),20世纪70年代气温偏低,80年代气温开始上升。四季平均气温分别为春季13.4℃、夏季25.5℃、秋季13.0℃、冬季-2.3℃。四季平均气温均呈递增趋势,春、夏、秋季平均气温递增趋势比较平缓,冬季增温最明显,振幅为2.6℃,说明在冬季气温不断升高的同时,温度的不稳定程度有所增加,出现暖冬与冷冬的概率也不断加大,冬季的寒潮也会发生,低温冷害和霜冻会给农业造成损失[6]。

温度日较差是衡量某地农业气候资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平均日较差较大的地区,白天温度较高,有利于光合物质的转化、累计和贮存;夜间温度较低,可以减少呼吸的消耗,因此积温的有效性高,可以根据日较差特点合理安排农业生产[7]。西青区全年各月中,每年4—5月的平均气温日较差较大,为12.4、12.2℃;7—8月的气温日较差较小,分别为8.6、8.7℃。春季4—5月冬小麦及其他作物的同化作用积累较多养分,呼吸消耗较少,生长较快;夏季7—8月气温较高,作物虽然生长较快,但是生长积累的同时,呼吸消耗也较多。从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年际之间的变化来分析,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逐渐呈缓慢变小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表现比较明显,这可能与气候逐渐变暖有关。

2.3 降水资源

西青区1971—2013年降水特征主要表现如下:年降水量在324.2~1 093.3 mm,夏季6—8月降水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西青区主要的农作物生长期在4—10月,各月降水相对变率较大,有不稳定性,降水日数的逐月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逐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图4)。

从43年数据分析来看,西青区的降水量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渐减少(图5),再加上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力加大造成作物水分亏缺,容易发生干旱。同时,由于降水振幅大,在干旱发生频繁的同时也会出现暴雨、洪涝等。

3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一般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导致农业减产的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的总称。天津市西青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霜冻等,其中以旱灾最为常见,对西青区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

3.1 干旱

西青区降水年际变化非常大,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70%,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因而旱灾、涝灾时常发生,以旱灾为主。天津市一年四季均可有干旱发生,干旱范围较大,发生次数较多,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并以春旱最严重,还常出现冬春、春夏或夏秋连旱等。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进入干旱少雨阶段,干旱发生更为频繁。

西青区干旱突出特点是春旱频繁,近43年中,20世纪70年代春旱出现的次数最多,为6次,其次是90年代,8年代相对较少。春季(3—5月)正是越冬作物返青、生长、发育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季节,如果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就会发生严重干旱,不仅影响夏粮产量,还造成春播基础不好,影响秋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据统计,天津市西青区出现夏旱的频率在20世纪90年代最高,10年中多达6年而70年代夏旱出现相对较少,80年代居中,夏季、盛夏期正是农作物生长的旺季,水分需求量最多,夏旱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造成土壤底墒不足,还会影响到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生长。

3.2 暴雨

天津市西青区暴雨多发期在夏季,尤其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20 d内。西青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雨水不易排放,暴雨后在低洼地区易形成积水,造成雨涝。西青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雨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7年代和80年代,无暴雨出现的年份也比70年代、80年代增多。

3.3 冰雹

冰雹突发性很强,直接危害农、林、果、牧业和温室、大棚等,经济损失明显,天津市上空为西风环流和锋系活跃区,一般除冬季外各季节都有可能降雹。一年中各月发生冰雹日数以5、6月最多,一天中14:00—20:00降雹几率最大。近43年来,西青区冰雹日数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冰雹天气发生的概率比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明显降低。

3.4 大风

西青区大风日数在时间的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季和冬季的大风日数最多,秋季、夏季大风日数依次减少。大风在各月的分布中,4月大风最常出现,8月大风最少。大风灾害对日光温室的危害是毁灭性的,这是由于大风使室内外的压力长时间不均,损坏薄膜,或造成温室骨架折断坍塌。

3.5 霜冻

霜冻是指在初秋春末季节里,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温度骤降,当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下时,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霜冻危害的作物种类有很多,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到果树、蔬菜等都有霜冻危害。西青区初霜冻一般出现在10月中下旬,最早出现在9月27日,最晚出现在11月14日,平均每年的霜冻期在69 d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霜冻日数明显减少,初霜晚、终霜早。

4 结语

西青区农业气候资源主要特征表现为光照资源丰富,光能潜力大;热量资源较为丰富;降水集中,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但降水分布不均,影响作物生长;光热、降水变化基本同步,利于农作物生长。

西青区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大风、霜冻等,均不同程度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财产安全。气象部门应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及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高预报、预警质量,为政府部门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为开展防灾减灾措施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1]王馥堂,赵宗慈,王石立,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师源凤,张威,李玫.忻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3):291-293.

[3]王银花,石光普,王将,等.靖远县近60年来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变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302-308.

[4]李树军,袁静,王文波,等.潍坊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157-164.

[5]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6]万碧梅,钟美英,魏伟良.五华县53a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3,3(1):53-56.

上一篇:改造提升下一篇:提高劳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