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气候

2024-10-06

适应气候(通用10篇)

适应气候 篇1

不同的地区因其气候因素不同, 所以其传统的民居设计也不同, 比如十分寒冷的地区, 其设计的重点就是保暖, 因为其墙体特别厚, 南面的窗户面积比较大, 以便能够接受更多的阳光, 此外, 还需要做好密闭性的设计工作, 以便做到防风等。但是其他地区的设计则完全不同, 从这点可以看出, 无论设计人员擅长哪种类型建筑的设计, 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

1 传统民居概述

传统民居从热工性能上来说, 与现代民居建筑相比, 相差甚远, 但是其低耗能以及环保确是现代建筑远不及, 正是因为如此, 相关学者才会对传统居民的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每一个时代的居民建设风格不同, 另外, 我国幅员辽阔, 其气候地域风格也不同, 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地域风格。因为传统的民居建筑往往反映出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特点等。我国传统的居民建筑一般情况下都是木结构, 可以说这是我国传统居民建筑的典型代表, 其研究价值非常高。

传统居民建筑因为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影响, 其主要呈现出两种特色, 一是, 民族特征明显, 我国有56个民族, 这些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区, 每个地区的地理以及人文环境都存在着差异, 因此其居住的建筑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一般而言, 通过观察其建筑风格即可大概知道其所属的民族, 因此民族性是传统居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征;二是结构特点, 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有庭院式的结构, 也有一颗印式的结构, 也有窑洞形式, 而上述这些结构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比如窑洞结构就是我国黄土高原居民特有的建筑机构形式。

2 适应气候的传统居民设计

任何一个地区在建设居民建筑时, 首先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 传统的居民建筑体现得更为明显。其主要的设计类型如下:

2.1 寒冷地区的传统居民设计

我国有北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寒冷地区, 尤其是东北部, 该地区的主要的气候都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其冬长夏短, 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 这是因为这种气候特点, 我国北方的传统居民设计的重点是防风防寒, 换句话说, 就是保暖。一般在寒冷地区, 设计人员通常将重点放在四建筑外墙的厚度上, 其窗户朝向为南方, 而朝北方的窗户面积则非常小。这种设计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建筑室内居民的不受到户外寒冷天气的侵袭, 同时还能够起到防风的作用, 室外阳光可以最大程度的进入到室内, 使室内逐渐的暖和起来。

另外, 寒冷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因为要确保不受到外界狂风的侵袭, 因为需要非常强的密闭性, 比如窗户使用双层形式, 即可确保室外冷风进入到室内, 此外, 民居与民居建筑之间, 设计的距离比较大, 以便在天气晴朗时, 每个民居建筑都能够接收到足够的阳光, 以此确保室内的温度达到身体需求。民居室内结构中设计要点依然是保暖, 室内采暖有多种形式, 比较常见的有火炕、地炉以及火墙等。寒冷地区的民居建筑通常情况下都是两间一套。

2.2 夏热冬冷地区的民居设计

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夏热冬冷的鲜明特点。分析该地区的气候情况, 发现该地区多属于温带荒漠干旱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白天气温高, 日照足, 晚上气温低, 温度变化程度大。基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 当地居民在建造和设计居民时多选择封闭式院落作民居造型, 利用该造型或设计形式来适应气候, 制造冬暖夏凉的效果, 为居民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所谓封闭式院落结构, 实际就是将建筑的前院、后院、厨房、马厩等结构全部围合到一起, 形成一个四周封闭的围合院落。一般情况下, 新疆民居住宅楼层有两层, 上层住人, 下层设置马厩。该类气候条件下的民居建筑墙体为土墙形式, 厚度较大窗户数量很少, 并且面积不大, 目的是为了保温, 适应夜晚的低温天气;民居地下室会设置“风兜”, 建造出一个供人纳凉的场所。

2.3 夏热冬暖地区的民居设计

广东、福建属于典型的夏热冬暖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呈现出鲜明的夏季炎热、持续时间长, 冬季温暖, 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为了适应该地区的气候条件, 设计者在设计该地区的民居建筑时, 多注重建筑的通风性和防潮性。比如著名的西关大屋, 该建筑在设计时增加了诸如坡屋面、敞厅、庭院等多个避暑纳凉场所, 并利用外墙作阳光屏障, 遮挡住了夏季阳光, 优化窗户设计, 将普通门窗转换成了通透性极好的风门窗, 切实提高了建筑的通风性, 充分发挥出了建筑的隔热纳凉效用。又如岭南的骑楼, 该建筑虽然为商业建筑形式, 但设计时同样注重通风、防潮、遮阳、纳凉性, 引入了柱廊、厅堂、天井设计, 利用住宅向外突出, 骑跨人行通道手法创造出了一个遮阳场所, 保证人行通道的行走舒适性。外墙设计方面, 夏热冬暖地区民居建筑的外墙高度很高, 巷道宽度较窄, 属于典型的高墙窄巷形式。这一设计手法更利于巷道遮阳, 能避免阳光对巷道的直晒。要提及的是, 该地区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很短, 建筑密度相对较大, 可能会出现采光问题,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 设计者会在建筑内部适当设计走廊、厅堂和天井, 利用这些结构来实施建筑采光。夏热冬暖地区的民居建筑设计格局比其他地区混乱, 但能与当地气候适应, 所以能成为当地建筑设计的主要形式, 为当地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除了广东等沿海城市之外, 还有些地区常年处于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中, 因此在民居设计中都考虑良好的通风设计, 其中最典型的民居设计形式就是干阑。例如在西双版纳, 常年气温很高且多降雨, 因此当地气候非常潮湿,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环境, 当地人多采用干阑的设计形式进行房屋建造设计。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可知传统的民居设计在带有传统的民族特色的同时, 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的气候特点, 而实际上, 其气候特点也是其民族文化形式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 考虑的重点应该就是气候, 我国幅员辽阔, 其气候总体上来说是季风性气候, 但是各个地区呈现出来的季风特点不同, 因此还需要具体来考虑, 而实际上,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在进行传统民居设计时都应该考虑气候因素。

参考文献

[1]杨涛, 母俊景.地域性气候对新疆喀什民居建筑形式的影响[J].山西建筑, 2009 (24) .

[2]曹学盛.浅议适应气候条件的传统民居造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 (09) .

[3]董宏.传统民居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启示[J].建设科技, 2007 (07) .

[4]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房地信息, 2004 (09) .

适应气候 篇2

黄土高原气象观测资料显示,在全球增温背景下,该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愈来愈明显,且冬季增温趋势明显高于夏季.除6月份降水量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外,其他月份降水量基本上是减少的趋势,尤以7~9月份减少幅度最大.相对湿度在4月份降低幅度最大,此时正值该地区春旱发生季节,给农业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以缺水为核心的生态和社会经济矛盾日趋尖锐,提出应该围绕“水”加强管理和立法监督工作;充分利用节水保水技术;加强气候变化规律和预测能力研究.

作 者:刘晓清 赵景波 于学峰 LIU Xiao-qing ZHAO Jing-bo YU Xue-feng  作者单位:刘晓清,LIU Xiao-qing(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赵景波,ZHAO Jing-bo(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 篇3

关键词:适应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89-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自身生存、居住环境也更加的关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是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与改善,为人们建设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统一。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使人们的社会活动与气候条件相适应,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建筑设计与气候因素的结合,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概述

1.1 建筑设计适应气候的重要性

与环境气候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设计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并且它的设计方式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学推导,它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信息分析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设计方式,继而形成一种具体的实际模式。

在建筑设计模式的选用过程中要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将建筑设计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放在重点位置,如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这两点,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害。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地区的温度、气候的变化情况,并制定一年内的气候变化数据库,并结合气候数据库的内容,明确不同时期人们的舒适要求,为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1.2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的目的

好的建筑设计必须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而我国地域范围广,气候差异大,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主要目的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建筑设计与气候条件相适应,可有效节省资源,符合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可以提升建筑的舒适度。目前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第一方面节省资源的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大多利用太阳能、自然风等被动的技术手段来增加围护的结构温度,实现建筑的保温效果。太阳能、自然风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使建筑资源得到有效的减少,同时也保证了建筑的舒适度。而建筑舒适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气候因素的合理利用对建筑的舒适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积极的变革,建筑设计不仅追求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要求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建筑,而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符合当今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结合气候因素,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安全、绿色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设计原理,结合建设场地的地质以及气候情况,采用适应的建筑手段,建设绿色、环保的建筑结构。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主要指的是通过建筑自身的系统进行调节,保证建筑的舒适性,这属于被动式的调节方法,也可以采用主动式调节方法即利用环境设备等进行调控。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主要目的是在建设的前期,减少不利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保证设计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多的应用被动式设计方法,减少环境设备的应用,使建筑设计更加的节能、环保。

3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

3.1 考虑气候的要素和分区

建筑设计的科学性、适应性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气候相适应是其衡量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与当地的气候因素相适应,因地制宜的采用相适宜的建筑设计方式,气候因素一直是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例如,热带地区的建筑形式与寒冷地区的建筑存在较大的差别。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当地的建筑设计原则主要是依据恒温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太阳光的直射,同时还会利用蒸发降温技术,保证建筑温度的适应性。但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主要考虑的内容是如何进行建筑保温,要充分利用太阳能,保证建筑的温度。

3.2 符合生态气候学的原则

目前的社会生活和发展环境要求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可有效节省建筑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是在保证建筑质量以及建筑适宜性的基础上开展而来,不能忽略建筑设计的本质,不能以牺牲建筑本身的安全、可靠来实现。与气候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是在节能、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利于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

4.1 合理选择建筑朝向

建筑设计的朝向对建筑的适宜性具有重要影响,它对气候条件的利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建筑设计的朝向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内部空气的流动状况,对建筑的通风条件以及日照条件的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建筑的适应性以及舒适性。而建筑朝向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建设场地的地质情况、建设产地的风向、光照条件等,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才能科学、合理的确定建筑的朝向问题。

通常情况下,建筑朝向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主风向,二是日照。以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为例,在建筑设计朝向问题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主要考虑建筑的通风情况。为了保证建筑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建筑的朝向应与夏季风呈45°,使建筑内部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同时,还要注意建筑的排列形式,当建筑呈行列的排列方式时,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开夏季主风向,防止建筑之间产生较大的漩涡区,影响后排建筑的通风。多栋建筑呈行列式排布时,建筑朝向应与夏季风呈30°-60°,保证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条件。在保证建筑拥有合理的自然通风系统的同时,还要对日照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利用,我国的建筑朝向基本上是坐北朝南,保证建筑获取更多的光照,但在建筑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设计条件对其朝向问题进行分析。

4.2 注意通风与防潮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人类对风的态度是具有双面性的,对于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人们普遍欢迎凉爽且具有一定湿度的风,但是在一些潮湿多雨的地区,人们更希望能够利用干燥温暖的风将空气中的湿气带走。

例如,对南方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南方地区属于冬冷夏热的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夏季的风速较小,湿度较大,很容易会使人产生一种闷热感,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风和防潮是其中的重点。在住宅设计中,每个住宅单元选用两梯两户的户型,这种户型充分利用南北贯通的户型格局,在这种格局设计中会形成过堂风,炎热的夏季可以很好的实现热传导以及形成对流。此外,在节能要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的开启门窗扇,保证春秋两季可以有效获得良好的自然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过度季节空调的能耗。在设计裙房屋面中,可采用绿化种植屋面,不仅空间景观绿化面积得到增加,同时对于能耗的降低也起到重要作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的制约。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对能源的需求,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将气候因素积极的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并消除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重要表现。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积极的控制人工能源的用量,积极应用自然资源,例如实现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系统、保温系统等,实现真正的节能降耗,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建筑行业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压力,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参 考 文 献

[1] 梁趛珮.试析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5(8):20-20.

[2] 夏远.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410-410.

[3] 张会.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68-68.

[4] 叶守森.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3(10):37-37.

浅析白菇栽培的气候适应性 篇4

白菇产量高, 抗杂菌, 采菇数多, 再生能力强, 因此经济效益高。但白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要大范围的推广栽培, 就必须对白菇栽培的气候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

1 白菇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和生存环境

1.1 温度

白菇的生长发育分为两个阶段, 即菌丝体生长期和子实体形成期。温度是白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4~32℃, 24~25℃生长最快, 4℃以下停止生长, 但不会死亡, 一旦恢复至适宜温度, 又能正常生长。白菇菌丝体耐低温的能力很强, 在-21℃时, 经过138天后仍能生存。气温超过32℃, 菌丝体将停止生长, 超过34℃菌丝体便会死亡。在白菇菌丝体管理中, 气温在28℃以上应采取措施降温 (本温度指料温, 一般料温比室温高2~3℃) 。

子实体形成的适应温度为3~20℃, 最适温度为8~15℃。气温在3℃以下时, 子实体生长几乎停止, 超过20℃, 难以形成子实体;气温在20~23℃时 (山区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下) 也能分化原基形成子实体, 但易干枯、变色, 甚至死亡。

1.2 水分和相对湿度

水分和相对湿度是白菇生长全过程中吸收营养和物质代谢的重要条件, 也是白菇生长不可缺少的因素。白菇为喜湿性食用菌, 抗干旱能力较弱, 培养料含水量低, 发菌快, 出菇稀淡, 产量低, 虫害多。一般低温时可提高相对湿度, 高温时要适当降低相对湿度。菌丝体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为60%左右, 相对湿度过低, 培养料易失水, 相对湿度过高, 杂菌多、病虫害多。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相对湿度过高, 菇难以平整, 易发病;相对湿度过低, 则生长慢, 严重时出现死菇。

1.3 光照

白菇是厌光性食用菌, 菌丝体在黑暗的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 一般菌丝体培养室不需要光照, 长期曝晒就会死亡。但子实体形成时需要微弱的光照 (散射光) , 没有光照不利于原基的形成。开袋后适当给予散射光, 一般以不开灯, 能看见操作为宜。

从白菇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来看, 由于其生长所需的微弱光照为人工调控所得, 因此, 气温、湿度成为影响白菇各生育期的主要气象因子。因此, 对白菇栽培地的温湿条件进行分析, 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栽培, 可以为白菇的高产高质打下基础。

2 白菇栽培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2.1 白菇的栽培期

寿宁县白菇栽培适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 (低山区可略迟) , 菌龄40天左右, 在10月底至翌年3月出菇上市。

2.2 气象资料统计分析

根据寿宁1985~2004年2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 8月至翌年3月的平均气温为5.6~23.9℃, 气温日较差大;平均最高气温10.9~28.5℃, 极端最高气温35.4℃出现在8月中旬 (1998年8月17日) , 8月下旬起日最高气温极少超过32℃;平均最低气温2.2~20.4℃, 极端最低气温-8.3℃出现在1999年12月, 从11~3月极端最低气温都比较低;平均相对湿度为78%~85% (详见表1) 。

2.3 白菇栽培的气候适应性

白菇的生长环境要求以暗为主, 阴凉又能保温, 避 (背) 风也有适当的对流风为最好, 闲置房和田间搭棚都可以栽培, 一般为田间大棚栽培, 所以降水和光照对白菇的生长发育基本没有影响。影响白菇生长发育的气象因子主要有两个:气温和相对湿度。

菌丝体生长期 (8月下旬至10月下旬) :寿宁县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平均气温为23.2~14.7℃, 8~10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8.5~21.4℃, 平均最低气温为20.4~12.6℃, 极端最低气温为15.3~2.7℃, 昼夜温差大, 非常适宜白菇菌丝体的生长。8~10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5.4~31.4℃, 平均相对湿度为80%~84%, 有少数超过32℃的高温天气, 且平均相对湿度偏大, 应采取通风等措施, 降低菇棚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子实体形成期 (1 1~3月) :11~3月平均温度为5.6~11.8℃, 平均最高气温为10.9~17.3℃, 平均最低气温为2.2~7.9℃, 平均相对湿度为78%~85%, 十分有利于白菇子实体的形成。极端最高气温为23.0~30.4℃, 极端最低气温为-8.3~-2.8℃, 当气温较高时, 应注意通风;低温天气时, 应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 把气温调节在适宜白菇生长的范围内。

适应气候 篇5

关键词 世界银行 气候变化 清洁能源 碳基金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t present, various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security problems caused by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keep emerging.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gencies in the world, the World Bank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national emission reduction, climate change adaption and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unction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World Bank at first and then analyzes and makes a prospect of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future combining with the main ways of dealing with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 the World Bank; climate change; clean energy; carbon fund

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世界银行作为一家国际发展机构,在推动世界减排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和掌控世界银行的投资策略、投资方向对各国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以及规划和实施减轻气候变化的大型项目建设有重大意义。

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开始营业,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组织之一,其设立之初主要是从资金和技术两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其设立的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繁荣,消除贫困。世界银行由两个机构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①与国际开发协会(IDA)。世界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The World Bank Group)的概念不同,后者除世界银行外,还包括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以及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是联合国系统下的多边发展机构。

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问题,对世界各国都会产生深远和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对于较贫困的国家,因受自身技术、资金、以及认知水平的局限,形势更为严峻,气候变暖引起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将极大的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因此,在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的过程中,世界银行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实现自身的宗旨和使命。同時,世界各国对能源、资源行业投资方向的决策特别是煤炭行业的政策将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建设和投资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银行第十二届行长金庸在2013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记者会上指出,2014年是气候变化的行动年,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为适应气候变化和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努力。关于气候变化,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碳价格,他认为政府必须给污染(例如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二氧化碳)定价,应该尽可能早的通过税收或以市场为基础工具给碳定价。二是呼吁逐步淘汰对有害化石燃料的补贴,将补贴资金转移到清洁能源的投资上。三是对金融监管机制的期待。与碳相关的系统性风险需要通过经济上的价格信号解决。由此可以看出世行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积极而且主动的。

世界银行主要通过资金、技术和人力方面的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除了从战略上对气候变化提出合理建议,在实践中,为了抑制全球变暖过快增长的势头,世界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对具有减排能力的国家和企业进行投资,通过政策激励鼓励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在世界银行的《发展和气候变化战略框架》中包含了对今后行动的一些规划和展望:技术方面需要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的,开发和完善新型低碳技术,如促进CCS技术的成熟;资金方面不仅要拓宽融资的渠道,更多的发挥私营资本的作用,而且要规范融资市场,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政策方面要形成一个全民共识,领导层制定合理的气候行动方案,各级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积极响应落实等。

当前,要避免气候变化带来最严重影响,有两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能源需求仍在持续上升。为了应对能源需求和碳减排的双重挑战,清洁能源将是能源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世界银行在投资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将每年增加20%的投资资金用于促进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亟待发展的低碳技术以及投资激励都需要一个稳定的资金流作支撑,世行一直致力于通过建立一个全球管理框架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之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增加经济和就业机会的目的。将清洁能源作为发展重点,加速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世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的重要战略。

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国际上可选择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气候投资基金(CIF)、国际发展协会以及2010年国际金融集团(IFC)发行的2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也称绿色基金)。其中,气候投资基金(CIF)的影响面相对较大,它的资金来源是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欧洲建设发展银行、美洲发展银行四大银行,通过赠予和贷款两种形式,对非洲、亚太地区、欠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南美和中美地区的适应气候变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气候投资基金由清洁气候基金和战略气候基金组成。这里,需要尤为注意的是战略气候基金,该基金是为适应气候变化挑战的现存项目的扩展及新的试点项目提供融资。②这对清洁技术和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例如,CCS项目的商业化。(为了实现2050年二氧化碳排量减少50%的目标,CCS项目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它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战略气候基金对CCS大型示范项目的投资,可以加快CCS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利用。)

世界银行一方面可以协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能源需求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从各种渠道获得资金,包括碳融资。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这些资金被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排放额交易活动。在世界银行的清洁技术基金的支持下,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等14个中等收入国家将大幅增加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主要在太阳能、风能或地热开发方面寻求可靠的补充能源。2014年2月7日,世界银行气候投资基金对萨摩亚的气候适应试点项目(PPCR)资助1460万美元,气候恢复项目正式启动,主要用于加强沿海资源和社区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世界银行认为,应对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帮助发展中国家向低碳发展道路转变。具体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展节能行动、提高一次能源的使用效率;其次,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生物燃料转化技术等;第三,防止滥砍滥伐,土地管理不当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达到大约20%。此外,滥伐森林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贫困地区人口的自然资源都造成极大威胁。目前,世界银行正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建立“森林碳基金”,帮助国家运用碳融资信贷,有力地打击滥伐滥砍行为。第四,应对气候风险。不断加剧的天气变化使得洪水和干旱等灾害频发,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世行首度提出气候风险机制的概念,并最先在拉美、南亚等地区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险方案。这些经验今后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行。

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立全球性的碳减排机制是今后应对碳排放问题的必然选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个别责任,它跨越了国家和主权的限制,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应对的课题。世界银行正在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减排行动,在防止地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随着世界银行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清洁能源活动的不断开展,必然会带动更多的国家和组织投入到这一事业当中。

注释

①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向中等收入国家政府和信誉良好的低收入国家政府提供贷款.

北朱村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分析 篇6

关键词: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建筑工艺,北朱村

1 北朱村概况

北朱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是明代北平布政使张昺的后裔居住地。张昺(1358~1399年),山西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岭上村)人,“靖难之变”中奉建文帝命监视、牵制藩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朱棣称帝后,派人诛杀张昺,张昺为国尽忠,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其二子在父亲被追杀后,逃难于怀庆府(今河南焦作),落户朱村,兄南弟北,形成南北两个朱村。后来北朱村人才辈出,繁衍壮大,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从明末至民国,绵延300余年,修建了上千间民居。至今尚有四合院65处,123座,409间,是河南省现存面积最大、院落最多、保存较好的大型古村落之一[1]。

2 北朱村传统民居特征分析

北朱村历史悠久,传承百年,其民居建筑也在村落的不断壮大中得到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居形式。从其选址、平面布局、建筑材料和构造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2.1 北朱村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2.1.1 宅基地选择

北朱村在地理区划上属于豫北地区,地处中华文明发源腹地,深受古代礼仪规制影响,在建筑上表现为建筑平面整齐划一,建筑基地一般为长方形。北朱村古村落建筑群的建筑样式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从宅基地的选取上,就可窥见我国传统建筑的讲究。

2.1.2 平面布局

北朱村古民居的平面布局大多为一进一、一进二、一进三四合院,其中以一进一、一进二四合院为主。在其建筑立面造型中,屋身的做法,大致分为3类,如图1所示:一是黄土掺草灰做成土坯,然后再用土坯砌筑成墙(图1a);二是土坯与青砖混合,墙体外侧为240 mm的青砖,内侧为土坯(图1b);三是石头与青砖混合,墙体外部整体为青砖砌筑,中心部分用石头堆砌,并用草泥抹青(图1c)。为保护墙体根部免受雨水冲刷,使房屋更加坚固、耐久,大多会在屋身下方铺设石块,木柱加上石头制成的柱础。

北朱村传统民居的屋顶多为单层硬山坡屋顶,在屋脊上装饰寓意吉祥的飞禽走兽形象。青砖灰瓦,屋舍俨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体现出和谐恬淡。

2.2 结构和构造特征

2.2.1 建筑材料

北朱村北依太行,南眺黄河,地势北高南低,盛产小麦作物。我国古代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石、沙、茅草、竹子也都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北朱村背靠太行山系,石材丰富,常用作地基和墙体;土坯种掺入小麦秸秆,提高土坯墙的整体性和强度,同时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2.2.2 建筑构造

北朱村传统民居采用传统的抬梁式木架构做法,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承担,墙体不承重,“墙倒屋不塌”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木构架的特点。

3 北朱村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

研究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就是研究传统民居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其主要包含两个问题:一是气候对民居的影响因素,二是传统民居是如何从布局、结构、构造、材料、节能等方面适应气候。

气候对民居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起作用的有5个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自然风、降水。北朱村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干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2.8℃,年极端最高气温43.6℃,年极端最低气温-22.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1℃。年平均无霜期200d年,降水量600~700mm[2],在《我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上属于寒冷地区。

为了适应气候,北朱村传统民居也做出了一系列呼应气候的措施,主要从有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选址与布局

北朱村传统聚落的布局注重整体关系,属于平原地区常见的集中式布局。如图2所示,村落选址不同于“三面环山,一面面水”传统的风水模式,而是自身独特的“一山二水”模式,东西两侧分别有连深河和白马门河流过[3]。村落位于太行山南侧,冬季能有效阻止西北寒风侵袭。南为平原,因无高地遮挡能够获得良好的光照条件,寒冷冬季能营造温暖的微气候环境。

北朱村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为典型的四合院,由主房、厢房、门厅和围墙围合成封闭的内向型庭院,对内开设门窗,对外窗户小,很少开窗或不开窗,可以有效地在冬季避开寒冷的西北风,夏季迎纳东南凉凤,改善庭院的自然通风效果。

北朱村在气候分区上隶属北温带,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建筑吸收的太阳辐射有限。为了在冬季能更好的获得阳光,增加室内温度,提高舒适性,在选址布局上,多选取南北朝向,以主屋坐北朝南为宜,房屋间距较大。

3.2 建筑结构及构造

北朱村传统民居围护结构厚重,多以青砖与生土混合制成,部分掺有石头。厚度可达50cm。由于其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因而围护结构主要起分隔和保温作用。生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蓄热能力,厚墙可以在冬季避免室内热量散失,夏季阻止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暖夏凉。

屋顶多采用硬山式坡屋顶,坡度较为缓和,这与当地降水量不大,但主要集中在7、8月份有直接关系。屋顶下普遍设有檐廊,廊下空间既能避雨,也能为室内外提供一个热缓冲空间,夏季减少得热量,冬季减少失热量。夏季,阁楼类似双层通风屋顶,可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其南向窗洞开启通风,避免顶棚热池,西面墙体不开窗户,避免西晒(图3)。

如图4,主屋台基一般较高,最高可40~50cm,由于室内地面抬高,有效减少了潮湿空气对地面、墙体的破坏,保持地面和墙体的干燥。檐廊下通常有木柱支撑,为降低雨水对木柱的腐蚀作用(图5),勤劳聪慧的村民在柱子底部加上约为20cm的石头柱础,保护木柱。此外,多数庭院内都种有植物。位于房屋一隅的绿植在夏季能遮阴纳凉,调节庭院微气候。

3.3 建筑材料

就地取材是传统民居建筑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北朱村亦是如此。北朱村北依太行,许多建筑材料可从山中获取:地基的石材,墙体的生土,木构架的木材等。游走于北朱村,还会发现,当地居民喜爱用竹子做篱笆,这是因为距离北朱村不远的博爱县盛产竹子。由此可见,就地取材这一原则,在北朱村传统民居中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3.4 建筑节能

北朱村传统民居主要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通过谋划合理的建筑布局,采用传统的建筑构造方式,实现被动式节能。调节室内环境的生土围护结构,支撑整个屋顶重量的木构架,合理规划的开口大小,调节庭院微气候的院内绿植等自然的方式都体现了民居的绿色节能。

北朱村在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生土民居窗地比较小,屋内常年光线较暗,采光环境差,即使是白天在屋内也得开灯照明。同时,生土民居较新型民居也更潮湿,通过建筑自身调节室内舒适度的能力有限;木构架虽体量小、质量轻,但对火灾的抵御能力差,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村落道路狭窄,满足不了现代居民的生活要求。

4 北朱村新型砖混民居的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行,不少破败的旧民居拆毁重盖,在北朱村出现了传统民居与新型民居并存的局面。现代民居随着当代技术的进步,材料的多元化而有所改变:维护结构采用土坯砖砌筑而成,坚固结实,不再需要台基保护墙体;保留了传统民居的坡屋顶、檐廊和阁楼,形成热缓冲空间。并且,新型民居庭院内绿植覆盖率远高于传统民居,村民绿化意识明显提高。

通过走访北朱村村民,笔者了解到村民家庭结构以三世同堂为主,且老人较多,建造房屋时多数未经过专业设计,室内环境不舒适。从建筑能耗方面来讲,以主动式温度调节为主,不节能,不环保,因而有必要对新型砖混民居进行改进。

4.1 建议使用粘土多孔砖砌筑墙体

北朱村在建筑热工分区上属于寒冷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北朱村新型砖混民居普遍采用厚度为240mm的实心粘土砖,室内又使用采暖装置,如空调、采暖炉、暖气片等,建筑能耗大。建议村民使用粘土多孔砖砌筑墙体,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4.2 二楼增设双层玻璃

门窗是围护结构中保温的薄弱环节,在围护结构整体热损失中,门窗达到40%。单层玻璃的总传热系数在6.40 W/(m2·K)左右,为实心墙体的4倍[4]。北朱村新型砖混民居大都采用普通单玻,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玻璃增加室内温度,冬季玻璃结露现象十分常见。民居二楼此类现象尤为明显。因而,建议二楼窗户改换为双层玻璃,阻止冬季室内热量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5 结语

正如朱良文先生所说,传统民居终有一天会消失。对于北朱村传统民居而言,需要做的不是轻易地放弃它们,而是将民居建筑的潜力使用至最大化,通过合理地分析北朱村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做法与工艺,为今后北朱村新型民居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才是研究北朱村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张雅茹,张长杰.河南省焦作市北朱村古民居[J].中原文物,2015(1):114~116.

[2]焦作市人民政府.市情简介[EB/OL].[2016-06-23].http://www.jiaozuo.gov.cn/col_txt.jsp?wbtreeid=1015.

[3]张慧慧.北朱村传统聚落营建模式[D].呼和浩特: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浅谈重庆传统民居对气候的适应 篇7

关键词:传统民居,气候条件,地域文化特征,空间形态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书”, 忠实的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变革, 人类文明的发展, 准确地反映了一定区域内的社会习俗、地理气候。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建筑之始, 本无所谓一定形式, 更无所谓一定派别, 其先盖完全取决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气候物产。”在影响建筑的几个主要因素中, 气候是除地理条件外, 唯一的不变因素。从古人在南方构木为巢以避潮湿, 在北方掘土为穴以防寒冬开始, 建筑便因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 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本文以重庆地区为例, 分析在其特殊气候条件下, 传统建筑适应气候的建造措施及其所反映的地方文化特性。

1 重庆地区气候特征

重庆地处北纬29°36′, 东经106°33′, 位于长江上流, 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7.2 ℃, 相对湿度83%, 最热月 (7月~8月) 平均气温33 ℃, 相对湿度71%, 极端最低气温-1.8 ℃, 极端最高气温40.2 ℃。相对湿度大, 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重庆有“雾都”之称, 每年秋末至春初多雾, 年均雾日为68 d。重庆是中国日照最少的城市之一, 年均日照1 259.5 h。重庆三面环山, 沟壑纵横, 因此风速较小。其气候恰如几句俗谚:春早气温不稳定, 夏长酷热多伏旱, 秋凉绵绵阴雨天, 冬暖少雪云雾多。总的来说重庆气候具有高温, 高湿, 风缓的特点。

2 气候影响下的重庆地方传统文化习俗

重庆传统建筑在不断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 缓慢变化的地方特色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反映了重庆人的传统文化习俗。

1) 亲山水的自然观。

重庆是一座山水城市, 山与水是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下, 人们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自然山水提供的物资之利, 同时需要借助山水之利来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 因此尊重自然、合于天地成为人们自觉的意识。重庆传统民居设计中大多强调人应亲近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相互依存。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 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 依山就势, 建筑天际轮廓线与山融为一体, 同时在起伏多变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 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2) 注重交往。重庆夏季闷热, 人们夜间入睡晚, 外出纳凉聊天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入秋, 重庆秋雨绵绵, 日晴夜雨, 淅淅沥沥。屋檐下人们或三五成群, 天南地北, 高谈阔论;或一人独处, 听雨喝茶, 别有一番滋味。天井、街檐、院落、街道等室外或半室外空间历来受到重视, 不仅有气候原因, 也有人们交往的需要。3) 茶馆文化。重庆人有饮茶的习惯, 且历史悠久。据考证, 早在唐代品茶专家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中写到:“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追溯其源, 与重庆地理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重庆地势陡峭, 爬坡上坎, 尤其是酷夏炎热的气候, 很容易汗流夹背, 口干舌燥。往往在坡顶和石梯高处、转弯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脚解渴的茶馆。重庆茶馆遍及城乡, 大街小巷, 坐在茶馆喝茶, 成为男女老幼不可缺少的习惯。4) 饮食文化。重庆湿度大, 人们爱吃火锅等麻辣食物以驱除体内之寒。饮食习惯带来厨房油烟重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厨房的通风要求较高。在传统大进深民居建筑中, 厨房多靠建筑背面外墙或天井等通风良好处布置。重庆菜属川菜系, 讲究色、香、味俱全, 对餐厅的采光也有一定的要求。

3 总体布局中对地域气候的考虑

1) “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

重庆地区多江河, 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从境内流过;重庆地区多山川, 北有大巴山, 东有巫山, 东南有武陵山, 南有大娄山, 是有名的山城。在古代, 水路是主要交通形式, 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 沿水路逐渐兴建起一些乡镇城市, 遵循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水观, 这些乡镇城市往往形成“背山、面水、向阳”的选址模式。“背山”, 建筑后的高山树木葱郁能阻挡冬季的寒风, 降低夏季的室外温度;“面水”, 水陆风有利于建筑的通风散热, 在夏季闷热的重庆, 凉爽的水陆风尤为重要;“向阳”, 建筑朝南能享有充足的阳光, 使人身心舒坦。瓷器口、临江门等皆为此种模式。2) 聚落式布局。重庆传统民居多为聚落式布局, 主要是因为重庆地区山多坡陡, 宜于修建的用地较少, 同时这种方式也能适应重庆的气候特征。建筑彼此紧靠在一起, 在夏季可减少外墙和屋顶受热的面积, 从而减少建筑的太阳辐射的热;在冬季则能减少热散失, 起到保温的作用。用现在的观点来看, 这种方式正是通过降低建筑体形系数来达到节能的目的。3) 街道的设置。重庆传统建筑的主要街道多与全年主导风向或局部地方小气候风向一致, 以利于建筑通风换气, 散热除湿。如瓷器口的主街不仅朝向全年主导风向北向, 而且直通码头以利于水陆风畅通无阻地吹进街道内。还有一些街道设置“两头小中间大”的喇叭口等导风措施, 引导和加速风的流动。这在夏季湿热, 风速较小的重庆, 对改善建筑人居环境有良好的作用。

4 地域气候与空间形态

1) 内院空间。

重庆地区传统建筑往往追求以院落为中心的建筑群体, 由于受地形限制不能形成院落的情况也多设置小天井。小天井所形成的拔风效应, 使室内湿热空气顺天井向外排出, 室外新鲜空气通过窗户等进风口得以补充, 建筑取得较好的通风换气效果。重庆传统建筑外墙开窗面积小, 有效减少夏季建筑外部强烈的热辐射对室内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营造较好的私密性空间, 但采光受影响。天井的应用增加建筑采光面, 解决大进深住宅采光和外墙开窗面积小的问题。

2) 底部架空。

重庆吊脚楼自古有之, 早在汉代就已出现, 是重庆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因其长长的“吊脚”而得名, 属于干栏式建筑体系。又不同于一般的干栏式建筑, 重庆吊脚楼底层都不使用。吊脚楼底层架空不仅避免了地面潮湿空气侵入室内, 同时与天井的结合布置又有利于建筑的组织通风。

3) 建筑出檐。

重庆传统街道狭窄, 建筑出檐深远, 沿街构成较宽的檐廊, 以增加热压风流, 构成“冷巷风”。 建筑出檐所形成的檐廊, 可以躲避烈日和阴雨天气, 同时保护建筑外墙基础。屋檐下构成日常的公共空间, 便于沿街摆摊设点。这一空间是建筑室内外气温的过渡区, 可丰富建筑空间层次和强化建筑韵律, 同时又可减少建筑外墙受热, 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涪陵的龙潭、丰都的包鸳等便是如此。

5 顺应自然的技术措施

1) 墙体良好的通气性。

重庆民居多采用穿斗木结构体系, 木构架与墙体类似于框架结构体系中的结构柱与填充墙。传统木结构, 以当地产的木材、竹子为建筑材料, 围护结构多采用竹编夹壁墙, 中间是竹子, 外边敷上泥巴, 双面或单面抹灰, 也有的民居用竹编墙或木板墙, 很少使用砖石墙体;楼板多为木板。以现代气候学的观点来看, 这种围护结构适宜重庆高温、高湿、风缓的气候特点, 既能满足遮阳、避雨的要求, 又可通风透气, 这种结构也足够使用一二十年。

2) 石材防潮。

重庆地区多山, 盛产竹、木、土、石等地方材料。建筑中对地方材料的选用, 不仅是因地制宜的考虑, 同时也有适应气候的需要。重庆地区湿度大, 为避免结构受潮, 结构柱多置于石基和条石上。民居多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房屋的勒脚防潮, 室内地面铺设大阶砖, 天井、院落地面铺设青石板等。

3) 窗户及屋面的设计。

重庆传统建筑的开窗多为直棂窗、格子窗等, 以利于室内外通风换气。在屋顶往往设置“老虎窗”, 利用上下热压差强化通风效果。由于传统建筑进深大, 室内采光不好, 建筑屋顶每隔一定距离便有透明的玻璃瓦片 (俗称“亮瓦”) 用于透光, 在没有玻璃以前, 通常采取撑高瓦片的做法。如瓷器口钟家大院。

6 结语

重庆地区的传统建筑真实的反映当地的地理、气候、文化等因素, 传统建筑寻求建筑与客观环境的协调, 同时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在重视建筑节能与地域性的今天, 对传统地域建筑适应气候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建筑创作中, 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建筑取其精髓, 去其糟粕, 有效的古为今用, 才是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海静, 陈涛.浅析与气候结合的干热地区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 2007, 33 (26) :37-38.

[2]赵恒博.查尔斯.柯里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英]大卫.劳埃德.琼斯.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陈凯峰.建筑文化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

适应气候 篇8

1 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通过三种途径改变企业竞争的商业环境。一是物理影响。物理影响表现为气候变化影响企业的原材料、设备资产、供应链风险。例如高温、干旱、降水、冰冻等极端天气会影响粮食、渔业、牲畜、木材等原料的产量和质量, 还会影响能源消耗量的波动 (高温天气要求供冷, 低温天气要求供热) ;海平面上升破坏沿海地区生产设备和油气开采设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会增加供应链风险。

二是改变政策环境。随着相关气候制度在国际、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必须把气候监管政策作为制定商业战略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ETS) , 这影响欧盟地区相关企业的财务融资;另外随着各个国家碳税政策的执行, 碳税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成本上。总体而言, 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通过直接立法的手段, 利用市场机制或排放限额, 给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一个价格;通过政府补贴、研发投入、直接投资等手段加大力度支持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开发和使用;通过宣传、行业准入、标准体系、碳标识等手段引导消费者向低碳产品和服务方向转变。

三是改变投资和消费。随着气候变化影响越来越大, 投资者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气候责任情况。例如2002年开始的碳披露计划反应了投资者要求企业关注气候变化问题。2002年只有35家机构投资者要求大型企业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而到2010年1月, 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气候变化带来的实质性风险和机会。消费者气候变化意识的增强会增加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

2 气候变化对企业影响的风险分析

气候变化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这些风险具体包括:国际贸易风险、国内监管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形象声誉风险四个方面。

2.1 国际贸易风险

欧盟、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强制性的减排政策, 例如欧盟的航空碳税, 美国曾经提出的碳关税等, 这种风险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国家在产业层面的竞争, 尤其是低碳领域的竞争。发达国家一直企图利用碳税政策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

2.2 国内监管风险

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下, 不同国家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减排目标, 例如我国2009年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 国家将会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国内碳排放监管。

2.3 自然灾害风险

气候变化增加了对依赖天气条件和运营处于气候脆弱地区行业的自然灾害风险。例如高温、干旱、降水等会影响农业、渔业、旅游业, 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自然灾害会破坏沿海地区生产设施, 及公路、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

2.4 形象声誉风险

随着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气候变化风险意识的加强, 企业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态度越来越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企业会具有更加良好的形象, 会被公众认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相反, 对气候变化持有消极态度的企业将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利的影响。

3 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脆弱性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赚钱的方式, 其核心是价值创造。客户、产品和服务、基础设施、财务能力是组成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素。现有商业模式的脆弱性是指受气候变化影响 (物理影响、政策环境影响、利益相关者影响) , 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盈利能力降低。商业模式是企业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 气候变化问题是新问题, 当前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经验方面还相对有限, 这是导致企业现有商业模式存在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例如消费者低碳意识的提高增加了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但由于企业基础设施 (如生产工艺与设备) 难以短期内改变, 导致现有基础设施很难以较低成本提供低碳产品与服务 (如火力发电) , 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植于企业内部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工艺、设备、管理水平等) , 企业内部资源不能直接形成价值, 需结合外部环境培育形成内部能力才能创造价值。根据这一理论,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源 (如生产工艺、设备、管理水平等) 是在没有碳排放约束的环境下形成的, 产品的碳含量较高, 而企业提供低碳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有限, 因此企业表现出脆弱性。

4 企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四个途径

为适应气候变化问题, 企业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逐渐消除脆弱性。

4.1 提高声誉和形象

企业要认识到气候变化是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 认识到气候变化为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 树立低碳发展的战略意识,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有意识地培育企业低碳形象,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

4.2 发展低碳技术

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30年, 大约有1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减排, 这些技术分布在建筑保温、机动车燃油效率、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供暖系统等各个领域。企业应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 把低碳技术作为提高企业碳生产力的基础。发展低碳技术是企业应对气候变化, 提高碳生产力, 降低碳排放水平最为根本的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低碳技术正成为一种先进技术, 拥有低碳技术的企业往往在资本市场上具有优势。

4.3 重构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 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价值链中不同的活动排放的碳不同, 企业可通过选择原材料、改进设计、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重新设计供应链或配送网络、建立逆向物流等多种方法进行价值链重构, 以降低企业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价值链重构方法可以把企业的“高碳”基础设施改造为“低碳”基础设施。

4.4 再造商业模式

再造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可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发新的低碳产品, 发现新的低碳市场, 通过企业盈利点的重新布局, 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低碳竞争中的竞争优势。例如华能集团主要以煤发电为主, 近年来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碳捕集与封存等低碳技术, 通过商业模式再造大大提高了华能适集团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5 结论和建议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并不必然意味着增加成本和降低利润。根据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企业现有商业模式存在脆弱性, 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的出现) 使得企业现有资源尚未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商业模式, 从而产生了脆弱性。企业通过提高声誉和形象、发展低碳技术、重构价值链和再造商业模式, 最终可以通过新的商业模式消除企业的脆弱性, 达到适应气候变化的目的。

为推进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我国不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在“十二五规划”中, 我国承诺到2020年将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碳排放较2005年削减40%~45%。2011年10月, 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 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预计近年将启动碳交易试点, 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这些工作都要求国内企业亟需进行低碳转型, 通过重构企业价值链, 降低脆弱性, 以适应气候变化。为此, 建议企业:

(1) 制定低碳战略。企业结合行业特点, 深入认识气候变化问题, 制定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形象。

(2) 打造低碳价值链。深入分析现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确定关键环节, 通过改善工艺、改进设备、研发低碳产品等达到低碳价值链。

适应气候 篇9

1.1 适应的概念

在气候变化适应的相关研究中, 许多科学家给出过自己的定义[1,2,3]。综合多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IPCC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将适应定义为“为降低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对实际的或预计的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而提出的倡议和采取的措施”[4]。在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决策者摘要中, 又将适应定义为“对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及其影响进行调整的过程”[5]。尽管这些定义各有侧重, 但共同强调的一点就是通过适应对策削减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从而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1.2 适应政策实施的基本流程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以往的研究不难看出, 农业、林业、水资源、生态系统、海岸带、人类健康这些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而人们也着重在这些领域开展适应活动, 以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根据过往的实践经验, 我们将针对某一区域实施适应政策的流程划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见图1。

1.2.1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包含对区域历史气候变化规律、当前的脆弱性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分析。确定关键风险应包括影响的幅度和概率, 影响的时机, 风险造成的持续脆弱性或暴露度等。这主要是为了识别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等方式, 分析历史气候变化规律, 结合当前区域的实际状况, 参考利用气候模式模拟等手段预估的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综合评估各重点领域将会受到的影响, 明确该区域已发生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风险, 为开展适应对策提供基础。

1.2.2 适应对策识别

在明确了区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后, 需要结合区域实施适应活动的历史和现状, 同时考虑未来需求, 确定优先选择的适应对策。备选的适应对策不仅包括现有的经验技术, 也要考虑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对一些潜在适应技术的需求。适应政策的形式繁多, 除具体的实际操作技术外, 政策宣导、媒体推广等措施也对适应行动的实施和贯彻具有帮助作用, 在实践中往往与技术手段的实施相结合。在遴选适应技术清单时, 通常会采取专家建议、问卷调查等方式, 充分吸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识别出备选的适应对策。

1.2.3 适应对策评估

对于备选的适应对策, 首先需要根据区域的适应能力, 适应目标, 及不同利益群体考虑的角度, 定性分析备选对策的优先排序。然后通过一系列综合评价指标, 对备选的适应对策进行量化或半量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得出最终的优先等级排序。

1.2.4 政策示范及推广应用

通过科学评估明确适应技术对策的优先排序后, 实施者可以考虑择优选取开展政策实施及示范。区域的适应目标通常基于对未来气候情景的认识, 而考虑到当前的适应能力所作出的选择则更多来自于以往的经验, 因而在适应对策的试验阶段, 可首先考虑一些能解决当前实际的生产问题的技术, 同时也能为达到未来的适应目标有所帮助。

1.2.5 监测与再次评估

在适应对策的实施过程中, 其实施效果往往会与最初的理论分析有所出入, 这就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及时的监测并再次评估, 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 改进当前技术, 更新适应对策。这一过程保证了适应政策的实施具有开放性和循环性, 可以有效促使适应行动收到切实效果。

2 适应成本效益评估基本框架

2.1 适应成本效益评估的基本原理

在适应政策实施的流程中, 针对备选的适应对策展开评估是关键一环。而通过成本效益比较的经济分析, 则是最为直观有效的方法之一。成本效益分析可帮助在面对多样化的适应政策选择时, 判断某一适应措施是否能够更有效地减小脆弱性。IPCC将适应的成本定义为规划、筹备、推动和实施适应措施的成本, 包括各项过渡成本[4]。EEA将适应成本明确为实施适应措施的直接成本、提高系统适应能力的间接成本和适应对策的调整过程中的过渡成本之和[7]。适应的效益是指在采取并实施适应措施之后避免的成本或产生的累积效益[4]。成本效益的产生基于两个方面的变化:气候和适应方案的变化, 如表1所示。

四种情景都有各自的适应成本 (Adaptation cost, 简称AC) 、普通气候变化损害成本 (Ordinary climate damage, 简称OD) 及气候变化损害成本 (Climate change damage, 简称CD) 。其中, OD是指在基准适应方案下, 气候变化引起的损害;CD是指气候发生变化, 且未采取适应行动造成的损害。通常进行的成本效益比较为气候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采取扩展的适应方案产生的额外的适应成本 (Incremental adaptation cost, 简称IC) 和适应效益 (Incremental adaptation benefit, 简称IB) , 产生的净收益 (Net benefit, 简称NB) 大于0, 则可实施适应方案, 反之则不可。举例来说, 若基准情景 (A0, C0) 下, AC为30, OD为20, CD为0;情景 (A1, C0) 下, AC为60, OD为10, CD为0;情景 (A0, C1) 下, AC为30, OD为30, CD为100;情景 (A1, C1) 下, AC为60, OD为10, CD为40。则在当前的气候状态下, 采取扩展的适应行动带来的IC为60-30=30, IB为20-10=10, 成本大于收益, 产生的净收益 (NB) 为-20, 则在当前立即采用扩展的适应方案是不符合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 采取扩展的适应行动带来的IC为30, IB为 (20-10) + (100-40) =70, 收益大于成本, 产生的净收益 (NB) 为40, 则应采取相应的适应行动。

2.2 适应成本效益评估的基本框架

根据2.1的内容, 给出适应成本效益评估的基本框架 (图2) 针对特定的研究区域/领域, 根据历史及未来的气候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进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设置不同程度的适应方案, 评估不同时间尺度上需要的适应成本, 最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尽管评估框架比较明确, 但在实际中对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进行经济分析仍十分困难。因为在评估的各个环节中, 涉及的内容庞杂, 需要在行业或项目水平上进行评估并选择适应性措施, 分析适应性政策所需的成本及可能的效果, 明确政策措施的组合与顺序, 估算资金需要。以沿海地区为例, 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需要考虑这些地区的人口与经济总量, 人居环境, 生态支撑能力, 同时关注包括台风、洪涝、海平面上升在内的多种气候变化效应的影响。分析措施包括保护性措施、适应性措施和有计划从沿海将某些社会、经济活动撤走所带来的成本—效益分析。且不能仅仅考虑台风、洪涝、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直接经济影响 (如房屋倒塌, 人员伤亡, 道路毁损, 庄稼绝收等) , 还需要考虑灾害引发的一系列间接效应, 包括灾后疫病流行, 心理冲击, 社会失稳, 失业及物价上涨等的影响等。这些都给需要定量化的经济评估带来了切实的困难。因而, 在未来的研究中, 还应综合考虑不同的经济学方法, 来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更切合现实需求的评估, 进而更好地为政策制定服务。

摘要: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种主要方式, 减缓和适应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适应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而减缓能够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减缓选择方案之间既有协同作用, 也存在权衡取舍。因而, 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 选择合适的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适应本身的特点, 当前关于适应成本和效益评估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远少于减缓。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回顾适应的概念、适应政策实施的基本流程, 给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效益评估框架, 并介绍其中的典型方法和案例, 分析适应成本效益评估的难点所在, 为未来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气候变化,成本效益,评估框架

参考文献

[1]Smit.Adaptation to Climatic Variability and Change[M].Guelph:Environment Canada, 1993:3-17.

[2]Stakhiv.Evaluation of IPCC Adaptation Strategies[A].Fort Belvior.Draft report[C].Institut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U.S.Army Corps of Engineers, 1993:12-39.

[3]Smith J B, Ragland S E, Pitts G J.A process for evaluating anticipatory adaptation measures for climate change[J].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996, (92) :229-238.

[4]IPCC.Summary fo Policymakers of the Synthesis Report of the IPCCFourth Assessment Report[M].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IPCC.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6]Tol R S J, Fankhauser S, Smith J B.The scope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impact literature?[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8, 8 (2) :109-123.

云南橡胶树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篇10

橡胶树为何能在高海拔高纬度的云南引种成功,其形态、物候、生长和产胶等发生了哪些变化,现试从气候生态学的观点予以探讨。

1 云南植胶区橡胶树生长现状

1961年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橡胶树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30℃[1]。时隔20年,1981年胡耀华等研究报道,橡胶树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2.4~24.4℃。显然这是橡胶树适应了我国温度较低的气候后,光合作用基点温度降低的结果。低温寒害是云南植胶区最突出的问题,1973—1974年的强低温,开割林地受害指数达28.8,4~6级占14.6%,受害率达70.1%;1975—1976年又遭受寒害,全区2次各类橡胶林损失近2万hm2,干胶减产近1万t。

经过多年的种胶实践,云南垦区橡胶生产的适宜区域和有利地形条件已基本确定,形成以西双版纳为主的生产基地[3,4,5]。这一区域属于巴西三叶橡胶树分布的最适宜区的北缘或海拔上界附近。在一般年份或暖年可获较好的产量,倘遇上冷年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害而减产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云南植胶区不是橡胶生产的保险稳产地,而是可能获取较好产量的一块可贵的生产地。

2 云南植胶区基本气候特点

云南植胶区位于北纬21°9′~24°59′,东经97°30′~105°8′,海拔100~1 200 m,地处云南省南部边缘的低热地带,属于我国橡胶树种植的西部类型区域。气候上主要受南亚季风环流控制,无台风等低压天气系统直接影响,偶有北方冷空气侵袭。气候温和、干湿季分明是其基本特征;橡胶宜林地主要分布在北热带—南亚热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类型区域。云南植胶区的突出特点是,植胶的热量明显不足,尤其是越冬期间温度低;与马来西亚等世界主要植胶国相比,年平均气温低5~7℃,冷月气温低10℃左右,热月低1~4℃;与我国东部的海南相比,也略偏低(表1)。

3 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1904年,橡胶树首次被引入云南省盈江县新城凤凰山栽种;1952年后全省开始大面积植胶,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经过40余年的栽培驯化,发生了明显的生态变异。

注:气温<20℃为低温期,≥20℃为高温期;月干燥度≤1为湿润期,>1为干旱期。

3.1 冬季落叶和休眠

橡胶树在原产地和其他种植地并无明显的落叶和休眠现象,而在云南植胶区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伴随低温、干旱的来临,便进入落叶休眠期。植物冬季休眠比其生产时能抗更低的温度[1];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的落叶休眠是对低温和干旱等不利因素的一种抗逆适应。另外,短日照可以促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云南植胶区在入冬后日长逐渐变短,到冬至日,日长比赤道附近(橡胶原产地和国外种植地)短1 h以上,这也会诱导橡胶树进入休眠状态。橡胶树冬季落叶还可改善林内的通透条件,提高树体温度,增强其抗寒能力。

3.2 橡胶树生长缓慢,花果减少

橡胶树在原产地和热带国家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速率快,树干也高大;北移后,受温度低和干旱的影响,年内生长和完成的叶蓬数减少,叶蓬间距缩短(表1),以致成龄树变矮,这种情形随海拔增高或纬度北移而趋于明显。

橡胶树茎干增粗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表2是使用纵剖苗试验得到的温度不同的2个区域茎干增粗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热量是制约茎干增粗生长的主要因子。

注:据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1965年7月定植的纵剖苗试验,1972年2月的调查结果,纵剖苗是将1粒长出胚根、胚芽的种子纵剖为二,利用其子叶柄与胚芽间的潜伏芽生长形成的1对与亲本相同的植株。

在云南热量条件优越的一类型橡胶园,一般在抚育管理情况下,幼树茎围年增长量平均可达6.5 cm左右(离地面50 cm处),一般7年可达开割标准(离地面50 cm处,茎围≥50 cm)。而在热带国家生长的橡胶树5~6年即达到开割标准。

橡胶树是短日照植物,随着生长地的北移,日照长度将有所改变。在赤道附近,橡胶树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果熟,在云南植胶区,夏季热、水条件适宜,但因日照时间的延长而不利于开花,早春和深秋日长适宜,但干旱和温度较低限制开花坐果;相对来说只有秋季能形成高质量的果实。橡胶树花果形成少,消耗的树体营养也少,这一点对于栽培橡胶树期望收获多的胶乳是有益无害的。

3.3 胶乳产量随季节呈“双峰型”变化

橡胶树生长在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其产胶量周年变化形式也不同。将年内有1个高产时期的,称为单峰型,有2个者称为双峰型。如马来西亚种植的橡胶树,2—4月低产期,5月至翌年1月高产期;海南岛那大地区的胶乳产量,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为低产期(包括停割期),5月至11月中旬为高产期,两地均属“单峰型”。非洲科特迪瓦种植的橡胶树,受8—9月和12月至翌年2月气候干旱的影响,年内形成2个低产期和2个高产期(7月和11月高产);云南植胶区有2个高产期(3—5月和8月中旬至10月中旬),1个低产期(6—7月)和1个越冬休眠期(12月至翌年2月),2个地区均属于产胶“双峰型”。

对于橡胶树产胶量“单峰型”还是“双峰型”,海南植胶区有关方面认为:海南橡胶树4月以前的低产,是由于春季抽生的新叶生长未稳定,光合产物累积量少,产胶量低,属于物候原因。云南植胶区陈坤荣等经过多年的试验观察证实,云南橡胶树3月形成的高产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温度条件和天气有利于橡胶树排胶,与所处的物候期无关,因而属于气候原因(表3)。

橡胶树产胶量的形成取决于物候(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过程,但二者作用时期不尽相同,又同受气候影响,因此胶乳产量总是与环境中的气候因子密切相关。云南冬季温度低,有个较长的停割期(3个月),树体内累积了较多的光合产物,待春温回升至适宜排胶时,体内自有胶乳排出,形成3月的产胶高峰期。海南岛那大等地,冬季橡胶树休眠不明显,停割时间短,树体内光合累积物质少,则没有春季高产期。

3.4“烂脚”是云南植胶区“累积式辐射寒者”的表征

所谓“烂脚”是指树干基部(一般离地面30~40 cm以下)树皮产生内凝胶,并在皮内形成胶垫或迫使皮层破裂流胶,致使树脚皮层腐坏的现象。1967—1968年冬季,德宏瑞丽勐卯农场的一块20 hm2橡胶园严重“烂脚”,第1次引起有关方面关注。当时海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与德宏育种站组成工作组,进行田间调查,布置试验、观测,历时1年的研究认为,“烂脚”是持续出现的低温(如每日<10℃持续10 h左右,连续数日)引起橡胶树内部生理过程失调而形成的一种寒害现象。

橡胶树“烂脚”在我国西部植胶区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海拔高、纬度偏北和越往西表现越突出,德宏垦区位于北纬24°以北,东经97°以西,海拔750~950 m,为“烂脚”重发区。这里冬季温度明显偏低;有害低温和辐射型降温频率高,地面最低温度明显低于最低气温(表4)。

4 结语

橡胶树在云南植胶区经历了近50年的栽培驯化,在外部形态特征、生存环境和内部生理过程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异,这是橡胶树对云南高海拔、高纬度的低温度气候的抗逆适应。有了这种适应,橡胶树光合作用的基点温度降低了,即使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能开始光合累积,同时减少了呼吸消耗。显然这是云南橡胶树适应了我国温度较低的气候后,光合作用基点温度降低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M].重庆:重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王利溥.橡胶树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

[3]陈瑶.西双版纳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对橡胶生产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技,2010(2):43-46.

[4]肖桂秀,钟绍怀.西双版纳高海拔山地小气候和橡胶宜林地[J].热带农业科技,2007(2):1-6.

上一篇:部门银行下一篇:案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