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背景

2024-10-17

电商背景(共10篇)

电商背景 篇1

今天分享一下我们自己对技术的看法和一些案例。

今天的一个议题主要包括从一些比较宏观的层面对传统零售和电商的分析, 以及我们自己的一些案例, 我们看到的这个图片是美国90年代在全国占的GDP这样的一个比重, 右面这个图也是同样的时间纬度, 中国清朝末期到前两年全球GDP的比重。这个图很有意思, 我们了解一下, 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些中国的经济在全球的整个趋势是怎么样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企业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 每个企业都在发展, 经历了100年的时间纬度之下, 是怎么样的。1820年中国的GDP占全球30%多, 那个时候美国大概占了2%—3%左右, 到了2010年的时候, 美国大约占全球20%, 中国占到15%左右, 我们看到中间的曲线和我们感受很多是接近的, 中国是1980年代开始, 逐渐进入一个GDP不断迅速上升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趋势现在看起来还是继续上升的趋势。这样大的趋势 环境之下, 让我们对中国宏观经济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今天上午教授分享了零售行业带来的一些挑战, 但是仍然让我们对未来有一些谨慎乐观。

我们看曲线, 80年代到现在, 为什么中国可以有这样的经济发展呢?我们称之为红利, 首先我们称为人口红利, 什么意思呢?劳动人口作为分母, 年幼、年老人作为分子得到的分比, 劳动人口比例很大, 其他的比例很低, 这个红利就会明显的呈现出来。从这个来看, 从8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话, 中国人口红利实际上这个数字非常大的, 我们曾经占到90%左右, 现在逐渐降低到70%了, 这个数据可能未来会进一步的降低, 中国今年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放开单独二代, 都是跟这个关联的, 人口的比例会降低到宏观经济当中, 涉及到劳动人口成本的问题, 是跟我们经济密切相关的。

另外一个红利就是称之为国际产业转移红利, 我们看到iphone, 还有眼镜, 我们知道中国丹阳是全世界最大的眼镜城, 还有鞋子和衣服之类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 由于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 土地成本逐渐增加, 有些公司就是寻求更加低廉成本的所在地, 比如东南亚, 越南, 印度等等。但是一定时间内, 中国的产业红利依然是存在的, 相对于成本来讲, 当然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我们认为产业链转移的成本, 红利还是有吸引力的。还有就是中国国内的需求量, 中国巨大的需求也会产生国际把产业转移到中国的重要因素和原因。

在大的环境当中, 经济制度改革的红利自然而然的也非常的清楚, 我们每天都可以感受到这样的变化, 这样的一些变化其实对于我们跟欧美是有不同的地方, 整个政府来讲, 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实际上可能高于其他的国家, 对经济方面的关注度, 这一点是好的事情。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不是单一性的, 还是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 比如环保, 公共福利方面会影响到经济方面的发展, 整体大方向来讲, 还是谨慎乐观。

这个图片上的人写了《第二次改革》, 这个人的想法跟我们未来怎么看, 很多人买了房子, 未来怎么办, 很多人担心一些长远的规划, 还有人可能说我是否要移民, 这个就是产生对未来怎么看的问题, 这个书可以看一看, 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这样大的宏观环境之下, 我们还是以零售作为主要的话题, 我们看到今天上午很多公司, 学者也好, 专家也好, 业内人士都是讲网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今年跟我们数据差不多, 这个数据就是两三个月之前的数据, 网购占到涉零总额就是8%左右, 明年将要增加到10%, 传统的零售行业有很多的销售额可能会转向网购。

看到这种情况怎么面对呢?我们从业态来讲, 慢慢往物流转移, 前台的销售,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后台物流是怎么样配合前台的销售呢, 这种传统的零售业态面临电商大趋势环境之下冲击的时候, 有什么样的挑战呢, 我们希望从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现在我们看到这是一个物流比较简单的供应链的列式, 我们可以看到左面这个图片主要说我们讲的生产制造环节, 原材料进来, 然后经过生产制造, 以及经过物流的装配等等, 完成包装, 这个之后我们进行一个打包, 运到哪里呢?这个里面完成生产制造环节, 然后进入全国的分销配送中心, 然后给若干个批发商、代理商, 进入到其他区域性的配送中心, 这个就是传统的渠道。进入一些商场, 进入一些超市等等, 或者这个环节当中通过网购掀起新的业态, 最后一公里从配送中心到客户的家里, 如果不构建一个电商的渠道, 这个就是传统企业物流的流向, 这个流向来说, 我们看到它有什么样的现实条件呢? 这个链条实际是多极的链条, 它的包装也好, 它的配送也好, 可能都是基于传统业态。

上一周广州宝洁公司邀请我们去做一个培训讲座, 他们订购了很多商品, 让我们作为旁观者提供意见, 打开订购的东西, 我们发现很多商品都是基于传统商品的包装, 作为网购体验不是非常的好, 我们目前的产品设计、制造、分销都是基于传统网络, 电商来讲, 作为一个势不可当的趋势, 怎么样在传统业态当中胜出呢?

我们现在是这样的, 传统的这种业态来讲, 包装环节之后, 还有很多公司说我去造一个配送中心, 然后自己也去做网购, 这样来说供应链非常复杂。这样效率是否最高呢?我们认为是有问题的。1号店的这位副总裁提出来, 他们跟宝洁公司或者沃尔玛跟宝洁公司在美国目前那边网购的环节可能在沃尔玛的环节当中完成, 但是订单和配送都是由宝洁公司实现的。这种例子非常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很好的供应链, 整个环节当中没有浪费的, 通过多极的链条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库存或者物流的浪费, 我们假设这样的一个制造企业这一端, 在制造业这个端口实现了对传统业态的继续服务, 以及对于我们新兴的电商业态也是可以保证完成的。它让它的内部企业物流职能除了对传统业态的服务之外, 还提供了对新兴业态的服务功能, 让公司增长竞争力。

这样对零售而言, 我们这种挑战是怎么样的呢?以及对于物流系统是怎么样的, 这个对制造业这一端来讲, 物流系统原来可能是很简单的, 从制造开始一直到包装环节, 我们称之为一种商品放在一箱或者一个托盘里面就可以了, 是比较简单的方式, 满足电商就是比较复杂, 电商可能以一个一个作为单元出去, 对内部系统来讲, 是非常之复杂的, 这个不是普通的变革, 是需要耗费企业投资、巨资的变革, 为什么很多企业过来之后还是走向传统渠道?

我们现在看一下如果假设这样的配送中心, 制造业这一端来完成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是怎么做的呢?打包环节之后, 我们会用它按照商品的类别, 比如完成传统行业的这样一个渠道还是对新兴的电商渠道进行分类, 如果是新兴的电商渠道, 我们可能要按照客户的订单进行选择, 要进行个性化的包装, 可能拣选出来的东西不需要马上出货, 但是准备好的商品等待它进行处理作业, 这个时候需要这样一个环节, 等它做完之后, 针对传统零售渠道的商品以及跟电商渠道一起发货出去, 通过社会化的配送网络, 或者企业自己的配送网络配送到客户那里去。

我们回过头来看, 我们会看到这样包装完了的环节, 不需要到全国性的配送中心, 我们称之为最后一公里的地域到客户那里去, 是非常节约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这样的方式来讲, 对我们零售业也好, 传统的制造业也好, 是非常大的挑战, 也是蕴藏着巨大商机的。

这个是我们对传统的零售业, 如果是要转到以电商为主的话, 会看到面对这样的挑战, 我们怎么样设计一个零售行业的核心呢?客户说我知道了, 我要做一个我的物流系统, 那我们从哪些方面讨论这个东西呢?实际上我们在做配送中心的时候, 它有很多的期望值, 有股东的期望值, 股东期望利润不断增长, 并且有更多的消费者, 有消费群, 不同的门店比如有大卖场, 标超, 便利店, 还要增加对网购的自提点的服务, 以及现在面临着很多的竞争, 很多外资的企业到市场当中来了, 有政府的法律法规, 员工薪酬不能随意地以小时计, 中国的法律法规可能不是这样临时工的方式来进行, 有这样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很多驱动让我们不得不走向一个自动化的选择。当人力资本高到一定的程度, 很难处理的时候, 自动化就是必然的选择, 运输包装形势就是面临这样的情况。

前面这样的背景情况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解决方案主要就是品类数, 超市可能有十万种产品, 便利店大概有5000、6000种商品, 这些商品是不断变动的, 我们的方案就是不受品类的限制, 还有品类也是不断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车辆跟道路的情况有关联的, 有的时候这一段要限行, 这些都会对我的配送中心原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 按照中国跟欧美客户的了解, 我们面临配送中心的挑战, 远远大于国外, 国外的标准化就是比中国好, 社会化的配送中心也是做得非常成熟, 整个公路呈成熟体系, 不像我们中国每道环节都要缴纳过路费。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大的, 同时我们的客户又非常苛刻, 竞争非常激烈, 怎么样在这么多的环节当中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除了刚才所说的这点之外, 我们希望一个系统的投资可以增加产能, 实现最大的效率, 什么是好的运行系统呢?首先是可模块化的可升级的系统, 我最近跟一个客户在谈, 比如原来以类似于折扣店的形式, 大批量出的那种业态, 现在增加一些拆零商品的模块, 现在就是增加这样一个系统, 增加这样一个解决方案。还有运作相对也是独立的, 不至于相互受到牵制。

还有做物流系统当中, 整个操作员可以独立的获取工作量, 上下业务的依赖关系不要形成制约, 我们各个环节都得讲究平衡, 如果任何环节出现瓶颈的话, 就不可以。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一个流程的优化设计, 另外通过我们现在较大的物流量, 我们依赖于设备, 不是依赖于人, 依赖于设备防止瓶颈的出现。

还有获得分布, 比如多种商品, 是经营1000种商品, 还是1万种商品, 还是100万种商品, 这个当中都有考虑差异性, 不是一种方案吃遍天下。我们列了一下主要的拣选系统, 有不同的几种拣选方式, 这些是主要的拣选技术, 每一种方式都有优缺点, 比如产品品类非常多的情况下, 或者流量非常大的情况下, 要用某种方式去做, 要做一个组合, 我们要进行一个分析, 各个行业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

我们可以看到工作效率, 就是说这个工作量是从这个开始, 一直到下面都是不同的, 所以在系统出现需求的情况下, 我们判断一下, 根据流量需求, 以及投资额的大小和各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除了技术之外, 还有策略的问题, 是选择什么样的策略, 先进先出还是怎么样的作业逻辑, 一个好的物流系统, 我们要经过几个月的讨论最终才会定下来, 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个涉及到供应链的定位问题。我们称之为节点的设计, 如果供应链定下来之后, 可以做节点的设计, 这样就是比较有效的, 也不会浪费时间, 也是比较合理的, 你对节点内的功能很清楚了。

前面讲的是传统零售行业, 你会发现零售行业和电商的物流系统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因为零售行业涉及到的一些技术, 我们看看电商, 电商实际上里面考虑的范围要远远多于零售行业,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网购, 我也不例外, 每天上网站有这么多的公司进行选择, 每个公司的定位也不同, 我们谈物流的时候会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很多公司品类不一样, 亚马逊也好, 1号店也好, 它们的品类跟有些公司不一样, 有些公司品类只有20万种, 但是有些公司品类有300万种。这个就会造成物流的情况也不一样, 还有订单的履约时间, 如何设立合理的时间, 也许是两个小时, 也有人坚持一个小时, 这个也需要很多种方法, 当决定这个解决方案的时候,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所以就电商系统而言, 履约系统的设计很多方案的提出远远高于零售行业。

订单的波动, 我们推出双11, 现在有双12, 诸如此类的促销, 零售行业也有波峰, 这个很明显的峰值的波动, 由于我们订单履约的特性, 要求马上出货, 所以对我们履约的性能来讲, 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不是像传统行业来说, 可以通过店内进行备货, 下移到门店的环节进行搞定, 传统电商几乎很难这么做, 很难预知客户订购什么产品。

还有准确率, 如果你在拣错货或者发错货进行追索时问题非常大。还有就是劳动力, 刚才我们讲过了, 我们也是碰到很多零售行业的客户和电商, 一般我们配送中心里面有几百人在工作, 已经是比较大的量了, 电商里面有上千人甚至几千人的情况出现, 所以劳动力的管理来讲, 也是完全不同的重量级, 劳动力不会无限的增加, 你的履约能力是要有一定的要求, 这样的情况, 劳动力不是一个无限制的, 我们跟很多公司都沟通过这个问题, 它们存在招不到人, 培训不到人, 导致该履约的时候不能履约, 造成劳动力效率的下降。

还有就是空间, 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 在欧美很多客户拜访的时候, 其实美国一个仓库10万平方米, 中国有消防法律法规的限定, 我们的仓库面积不大, 6000平方米就要有一个消防的分割, 把我们的空间弄的很小, 物流设计的时候带来很多的困难, 我们的市场更加苛刻, 空间来说, 更加复杂, 更加不利。所以中国电商的物流系统来说, 我认为是全球最难的, 因为我自己本人也去过欧洲和美国很多国外的配送中心, 我认为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也是最大的。

另外讲讲退货, 网购环节当中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传统零售企业来讲, 如果从门店退货到配货中心, 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跟你面对特定客户不能完全相比的, 退货来讲就是增加逆向物流, 很多公司也是因此而头痛, 中国很多电商为了促销, 免费退换货等等, 会增加退货的比例, 这个在我们电商配送当中是很大的一个环节, 如果有效的管理你的退货之后的良品再销, 退货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会从一个技术角度来看怎么分析电商的物流系统, 技术的角度比如订单, 以及它的物流特性, 以及如何分析它的商品形式, 我们根据现有的一些技术, 比如物流技术, 静态的存储技术以及动态的存储技术, 比如语音拣选, 电子标签拣选, 配合一些区域转向技术等等技术, 我们这样实现批次的分配。

这些都是一些市场上我们觉得比较成熟的技术, 还有货到人的技术, 现在在欧美这边货到人技术运用的非常多, 主要考虑到系统的高流量, 以及对人员能力的限制, 自动化必要的选项, 货到人技术也是运用的比较多。

顺便提一下, 传统的电商完成库内拣选或者包装, 其实还没有完成整个供应链的环节, 很多通过一些传统的比如配送, 比如顺丰这样的公司配送到客户的家里去, 这个就是非常简单的介绍, 那个时候是我们传统零售当中不会涉及到的, 这个是要通过配送来完成它的最后销售环节。我们公司也会做很多配送公司的项目, 这个里面它的商品也包括了很多样的商品, 有包裹为主, 有信函为主的, 还有纸箱的, 都是不一样的, 这个造成的解决方案也有很多不同。

我们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 在全球在49个国家都有代表处, 销售额现在是13亿美元, 在全球有4000多名员工, 在中国是上海和苏州, 上海是总部, 苏州是工厂, 我们对于各个行业都有解决方案, 还有一些电子商务和零售、快递, 这个主要是我工作的领域, 我们也有很多的客户, 解决方案包含了我们刚才前面秀过的图片当中各种拣选技术, 自动化的存储, 以及一些货到人的拣选, 还有动态的拣选技术。当然所有的技术都是在一起形成一个组合, 我们简单看一下我们这些客户的案例, 现在看到这些案例来讲, 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客户, 比如说沃尔玛, 亚马逊等等, 还有ZARA等等。

我们还做了很多快递行业的项目, 中国做了顺丰速递, 我们给沃尔玛做了几十个项目, 传统零售业和网购的配送中心, 我们都在积极的参与, 也做了很多的成功项目。亚马逊我们也做了它的几十个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每个项目至少有几十万个商品出货, 这个出货量非常大。还有新蛋, 这个简单过一下, 还有传统的像KOHL'S, 他们也是传统的零售商业企业。还有服装公司和酒业公司, 还有ZARA, 这个也是我们在欧洲做的非常大的业务。

电商背景 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外贸企业中,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种销售模式可以降低出口成本,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存空间更加广阔,这使得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教师需要不断探究更科学的教学模式。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及教学模式,以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逐渐兴起。在跨境销售过程中,跨境电商平台成为重要的交易平台,这一销售模式受到了世界各大企业的青睐。在这种大的国际销售背景下,我国需要参与跨境销售拓展我国的商业销售空间,我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综合性较强,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电商知识,而且要了解电商的建设程序,懂得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法,并能够独立策划电商方案,对于国际物流流程,网络营销知识和跨境支付也要有所了解。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要能够运用英语进行顺畅的交流。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相关行业国内外产品的销售情况有所了解,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不同国家的消费观念和法律知识都要有所了解。

跨境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贸易形式涉及较多的产品类型,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互联网上的产品信息量非常大,不同形式的产品广告充斥在各大电商平台中。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消费者类型。企业为了了解市场上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线调研市场环境和市场形势,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企业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跨境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和交流技巧,保证销售前,销售中和销售后的各项工作都能严格落实到位。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语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非常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跨境电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对此应该引起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教学模式探析

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教师需要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努力打造优质课堂,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优化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优化整合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对商务英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平衡,这样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也会更强。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渗透经济管理学知识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等内容,为学生创设宽广的学习的平台,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拓展是非常有利的。商务电函和国际贸易知识在原来是高年级才学习的,教师可以将其提前,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理解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经济学知识,这是学生商务基础知识的重要积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置要先从简单的知识着手,再逐渐加大难度,拓展各个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选修科目。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外延,这样学生的视野也会更开阔,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各个方面加强教学投入。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需要从物力,人力和财力等方面加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投入。?@些投入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保证这些基础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更好的落实各个教学环节。跨境商务英语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资源的共享,同时能够合理分配各种教学资源。第一,高校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高校可以建立专业化的市场调研队伍,通过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商务人才需求信息,这样就能将教学活动和市场需求对接,通过教学活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第二,教学设施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跨境电商环境下需要的教学设施更多,不仅要有宽敞的教室,计算机,而且要有先进的商务贸易软件,引入这些资源需要教育部门对其投入大量的资金。第三,建立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探究商务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可以设置专门的奖励资金,这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他们能够掌握更加系统的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较大的突破。

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需要根据行业需求优化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经常走访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电商的工作实例。这样学生就能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工作实例中掌握相关理论。通过这种授课模式,学生的电子商务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要持尊重态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此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境贸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加大,并且这些人才要具备多种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文章首先分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情况,再探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赵杰丽(1972-)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育。张鑫(198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法律。张坤(1980-),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管理系教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电商背景 篇3

经济结构转型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每况愈下。持续低迷的钢铁行业催生了众多新的发展模式,其中,钢铁电商最为显眼。虽然,很多人尚未摸清钢铁电商的真正内涵及使命;但是,在危急时刻及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钢铁电商成为钢铁市场的救命稻草。如今钢铁电商如火如荼发展景象,与仍在入冬的传统钢铁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钢铁电商固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仍逃脱不了互联网经济、电商模式属性的束缚。短期内钢铁电商线上以效率取胜,流量增长空间仍庞大;长期内钢铁电商存量博弈,需借增值服务拓展零和边界。

关键词:

互联网;钢铁电商;零和市场;增值服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7302

1 前言

在传统钢贸商业模式难以为继的今天,钢铁电商却一枝独秀,以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正在摧毁传统的钢铁贸易市场生态链。钢铁电商是指基于互联网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的交易服务行为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钢贸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互联网时代电商经济即是一种局部模式的创新,是典型“1到N”范畴下的水平进步,触发所在市场二次分配,并无新价值生成,市场整体维持零和性。钢铁行业景气低迷,钢铁企业纷纷开启电商模式逃生,期望线上是不上限、不封顶的新市场。但钢铁电商属大宗B2B领域电商的范畴,依旧逃不开“1到N”模式的属性束缚,它也只是从传统的线下钢铁市场去夺取空间,线上线下整体市场空间并未发生实质性增加,依旧是存量分配而不是增量补充。

2 钢铁电商无法回避的市场零和属性

2.1 传统钢铁行业面临中期供需失衡的困局

随着实体经济增长减速,钢铁市场近几年需求一直低迷,产能过剩问题由此放大。2014年、2015年我国粗钢总产量分别是8.2亿吨、8.03亿吨,披露的产能利用率仅70%左右。2015年钢铁行业供需格局进一步恶化,钢价综合指数下跌近40%,钢价疲弱态势可见一斑。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有20家钢铁企业全面停产,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主业亏损约1000亿元,全年平均吨钢利润亏损120亿元,亏损面50.5%,亏损企业占比47.38%。需求不振、产能过剩、钢价走弱,钢铁冶炼行业正步入严冬。中游钢贸领域同样惨淡,生存成为全产业链每一个经营单元面临的严峻问题。据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钢铁贸易商数量已经从20万家缩减到10万家左右。在上海从事螺纹钢、线材经营的贸易公司有2/3已不再买卖钢材,华北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入驻商户已经从2300多家减至不到500家。目前产业链上幸存的钢厂、钢贸商都在寻找求生之路,而互联网电子商务似乎充当了救命稻草。目前全国钢铁电商平台已近300家,占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企业总数的276%,网站平台总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60.9万。

图1 唐宋钢坯价格指数

2.2 钢铁电商求助线上,逃不开零和边界限制

钢铁作为传统重工业行业,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三大行业特点:(1)市场巨大。2014年、2015年1-11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6万亿元、2.67万亿,全行业产值占中国GDP的比重约为10%-12%。(2)渠道长,信息不透明,效率低。钢铁传统线下交易模式是从钢厂到代理商、中间商、服务商,最后才到用钢企业,流通环节较繁杂,库存周转天数高达30-45天,资金占用时间达40-60天,效率低下。(3)参与者多。在钢铁行业鼎盛之时,从上游钢厂至下游终端用钢企业,钢铁产业链上参与方数量众多。

传统钢铁行业三大特点让其具备发展线上市场的条件。但需求端持续低迷甚至萎缩,意味着钢铁市场整体容量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为有限,电商的出现并不能刺激需求,也自然无法消化掉多余产能,电商对生产端以及大宗消费终端需求无法产生实质性影响。钢铁电商对应的市场也同样适用于电商参与下的二次分配经济模式,依旧逃不开“1到N”模式的零和属性束缚。钢铁电商并未脱离原有钢铁市场创造出了新的市场空间,进行了新的价值创造,它只是从传统线下钢铁市场去夺取空间,线上线下整體市场空间并未发生实质性扩张,依旧是存量分配而不是增量补充。

3 短期效率取胜,线上流量增长空间仍庞大

3.1 纵向竞争,线上PK线下,两方阵营争夺钢铁总量市场

长期而言,钢铁市场整体空间有限;但在短期内,线下往线上腾挪空间的运动正在发生,如果钢铁电商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那么各个钢铁电商平台市场份额短期增量将可以视同为无限,在钢铁市场空间巨大背景下,短期内难以遇到增长瓶颈,是长期总量有限下潜藏着短期增量无限。钢铁电商平台的优势在于可以提升“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效率。钢铁电商提升效率的内在机制原理在于,可以提供交易方获取上下游供需信息的途径并解决及时性问题,消除钢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实现扁平化和去中间化;在此基础上,B2B电商还可以通过撮合、寄售、直营等模式,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借助互联网予以整合。只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中之一较于线下占据优势,市场空间就有往线上转移的持续动力,而当前行业景气下行状态则更加凸显出这些效率提升的优势。钢铁电商平台的信息流优势源于电商自身天赋属性;而物流、资金流优势也随着近几年仓储物流信息化建设及线上供应链金融开展迅速跟上。

3.2 钢铁电商提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效率的机制或方案

(1)信息流:互联网运用IT技术将所有的订单更新到平台系统上,所有上下游用户在平台的点击行为、报价以及订单的累积等,最终都会形成企业交易行为的大数据,平台再运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实时分析,来跟踪钢铁市场价格,收集样本、分析关联度并整合信息资源,甚至再到集结货源信息进行质量监控、优化物流配送方案、预判后市价格走势等。同时利用用户定向数据信息分析模型进行智能数据挖掘,可进一步掌握客户喜好,根据需求来制定供给端,以销定产,对钢铁流通环节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会给予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额外交易成本也会随之大幅下降,这对交易效率将产生正向刺激作用。

(2)物流:传在钢铁电商时代,只需打开钢铁电商平台网站,鼠标点击所需钢铁产品,下单、结算,然后坐等送货上门。包括物流和加工环节,电商平台都可以去整合:①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将系统数据实时共享,并辅以网络监控,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②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以云仓储系统对接钢铁电商平台,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实现本库现货直供,降低物流成本。

(3)资金流:一方面,钢铁电商平台本身可以涵盖钢贸供应链冗长流通环节,改善钢贸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直接提高资金流运转效率;另一方面,钢铁电商供应链金融能在掌握上下游钢贸交易静态数据基础上,在线上通过搜索引擎、实时大数据池以及云计算进行更为精准快速的动态分析,掌控现金流动状况,从源头抑制风险,提升效率。如果钢铁电商供应链金融可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形成供应链金融闭环,在线收付形成的资金流运动便可处于平台的内部监管体系中,对资金流运动效率提升起到补充作用。

钢铁电商要以交易平台为核心,形成钢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下游终端用户、仓储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多方互动、相互监督的闭环生态体系,简而言之,钢铁电商使得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流效率提升并融合共通,在需求不振背景下让产品生产端互联网化,真正实现消费驱动生产,以销定产,最终倒逼行业升级改革,钢铁电商由此转变为以用户为导向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服务商。由此,线上阵营在长期总量有限下背景下,抓住短期增量无限中的行业生机概率将会大大提高。

表1 钢铁电商平台提升的机制和方案

项目钢铁电商提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效率的机制或方案

信息流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速率更快的工具,无论传播速度还是传播量都有质的提升;可形成企业交易行为的大数据,钢铁电商再运用云计算技术实时跟踪分析,并利用户定向数据信息分析模型进行智能数据挖掘。

物流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将系统数据实时共享,并辅以网络监控,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以云仓储系统对接钢铁电商平台。

资金流钢铁电商平台本身可以涵盖钢贸供应链冗长流通环节,改善钢贸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直接提高资金流运转效率;钢铁电商供应链金融能在掌握上下游钢贸交易静态数据基础上,在线上通过搜索引擎、实时大数据以及对应云计算进行更为精准快速的动态分析,精确压缩现金流动时间,间接提升资金流效率。

4 长期存量博弈,借增值服务拓展零和边界

4.1 线上各电商平台横向争夺空间,注入增值服务抢夺竞争筹码

当线上空间增量逐渐消失,转化为存量模式时,有限的线上市场份额就会激化钢铁电商内部各个平台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目前全国钢铁电商平台总计已近300家,单就目前发展速度迅猛的几家龙头来看,行业竞争态势必然日趋激烈。当钢铁电商无法回避市场的零和属性之时,各家平台也纷纷试图通过增值服务的注入来博取竞争的筹码。即便在线下流量争夺过程中,钢铁电商要做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流效率提升并融合共通,也离不开仓储物流、加工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物流、金融这些增值服务,连同交易市场,共同构建了一个容量更大的零和市场。钢铁电商不仅要保住交易市场的份额,也要使交易市场的流量通过配套市场的空间进行变现,进而实现盈利。

4.2 以平台为支点,撬动市场空间与盈利变现

各钢铁电商平台需要将交易市场取得的线上流量,在配套市场上进行增值变现转化,这是每个平台争夺零和空间,争取交易流量,保留生存希望的意义所在。对于B2B交易模式而言,未有互联网接入时,上游的供应商与下游的采购商之间有多维的流通渠道,此时信息的展示、连接以及互动都停留在初级层次。若又处于卖方市场,下游企业拿货成本将上升不少,此时终端企业的高价成本直接催生出上游钢厂、钢贸商的利润。而在电商接入后,纺锤形的分销体系将逐渐向哑铃型交易体系转变,多级分销体系将逐渐扁平化,叠加市场不景气、买方市场主导,数量众多的同质化钢铁电商平台将无法依赖价格直接形成利润,无差异化的竞争将会加速电商平台内部存亡分化局面。此时的B2B电商平台不能单纯地扮演中间商角色,而是要根据平台流量向上下游扩展增值服务。因此,配套市场中的物流加工服务与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平台改善自身盈利状况的最佳途径。

4.3 物流加工,全流程服务便捷性与流量的双向正反馈

目前,钢铁电商开展的线下服务具体包括仓储物流与剪切加工两大板块,比如找钢网推出胖猫物流(模式是帮买家找完货以后,再免费帮买家找车)、欧浦智网以物流加工业务为基础向电商进军、上海钢联租赁华冶集团钢材加工剪切中心等,无不说明这种线下投入的趋势愈发成为主流。之所以在物流加工领域深耕,除了它们本身业务自带附加值属性,增加利润空间外,还在于物流加工属于产业链后端服务,用钢企业的用钢要求往往与钢厂出产的钢材存在地理距离与物理差异,若此时地理距离用平台内的物流体系予以解决,物理差异则由平台提供的加工服务解决,这对于平台的用户粘性将起到正向刺激作用,流量提升、空间扩宽则水到渠成。当然,更多的流量对于钢铁电商开展物流加工提供了营收成长的保证、利润向好的前景,二者相辅相成。

4.4 供应链金融,融资痛点的化解与交易原动力的生成

钢铁大宗交易领域,融资需求普遍,融资缺口惊人。供应链金融解决钢铁电商上下游融资问题,生成交易原动力,刺激平台流量的增长,流量转化到供应链增值服务的用户基数也将上升,盈利状况有望由此改善。首先,钢铁电商平台为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因为钢铁电商平台可以涵盖钢贸供应链冗长流通环节,放大服务商功能,为终端用户提供便捷实用的供应链流程,从而有利于消除信息传递脱节现象,满足上下游各方互动需求,进而提高资金流运转效率。在信息、资金、钢材“三流”在较短流程中实现精确匹配的基础上,平台的应链金融业务可定向对接资金需求方,减少不必要的前期搜寻对接成本,解决融资难这一处痛点。其次,线上动态交易数据为钢铁电商提供征信,配合线下监管互联网化,将相对有效避免虚假仓单骗贷、重复质押等虚假信息侵入供应链环节,减少风险溢价对应的融资成本。第三,钢铁电商可以将供应链金融、仓储加工、物流配送这些服务按流程连通起来,做到体系服务,优化流通效率,适当下调融资成本,支持供应链金融与其他服务互补,争取全体系服务流程下的增值空间最大化。

5 結束语:钢铁电商从实体重构到投资重构

钢贸作为一个行业,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当前的困难不过是旧有商业模式的适应性问题造成。而钢铁电商的出现带来了新商业模式,电商是平台、载体,能够容纳下整个钢铁产业生态圈,不仅能解决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和发掘商机。在总量有限的零和市场,个体对抗无法回避,增值服务注入是拓展零和边界更是博取竞争筹码。可以预料的是:谁能真正用互联网方式脱颖而出,用富有务实性的创新模式去真正影响钢铁行业实体市场,谁就能在震荡市中率先启航,占据行业未来估值高地。

参考文献

[1]赵娴.我国钢铁电子商务运行模式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商贸,2013,(04).

[2]钱炜文.钢铁电商商业模式的解读[J].中外建筑,2015,(09).

[3]孙欣.国内钢铁电商的营销模式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05).

[4]徐裴裴.互联网思维之钢铁电商[J].通用机械,2014,(08).

电商背景 篇4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大力推进外贸结构调整,提升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该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积极开展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紧研究制定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会议指出,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培育一批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大力支持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

1999年,“阿里巴巴”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实现互联网化。随着中国对跨境电商的各种鼓励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趋势明显,外贸企业逐渐转变传统营销观念,实行外贸转型升级。跨境电商、跨境市场采购服务等新型贸易方式顺应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潮流,跨境电商成为广大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新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资金相对有限的中小外贸企业减少企业的推广成本和费用,扩大信息展示层面,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与国外客户直接沟通,为中小外贸企业寻找贸易伙伴、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便利。近年来,跨境电商模式异军突起,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我国很多中小外贸企业利用“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敦煌网等网站发布商品信息、寻找商机、开展网站大额国际贸易批发业务。2014年,全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为26.6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规模约4万亿元,占比提升至15%;2015年,跨境电商的出口增速超过30%,市场采购贸易增幅超过70%,带动了大量中小外贸企业出口。

2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较小,资金缺乏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联合编写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4)》中指出,2013年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较快,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增幅居前,产业结构逐渐向好。从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来看,2013年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幅为10.33%,注册资本金总量增速为18.21%。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规模较小,流动资金匮乏,资金匮乏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瓶颈。近几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小外贸企业靠出口盈利来累积资本越来越困难。出口利润降低,很多企业因为资金不足无力接单而倒闭,这极大地挫伤了中小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

2.2 开拓国际市场的渠道单一

一般而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3种渠道:通过朋友介绍客户,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客户,通过展会寻找客户。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企业资金能力、员工开拓市场的能力、产品信息沟通能力、潜在市场挖掘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渠道单一,主动与国外客户联系的能力较弱,往往被动等待外商或代理商上门联系业务。这些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关系网较为薄弱,通过朋友介绍客户的资源不充足;虽然很多企业具备了上网条件,理论上具备了拓展全球客户的条件,但是对于如何在众多的网络信息中快速寻找到对企业有用的客户信息,还存在很大的盲区;展会营销费用昂贵、程序复杂、时间短、价格竞争激烈、对参展人员要求高,而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往往缺乏高素质的业务人员,它们通过展会开拓国际市场显得较为困难。

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中小外贸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实力较弱,缺少足够的资源去开拓市场,没有能力大力推广产品和服务,这使得企业长期仅仅服务于一个较窄的固有市场,缺少成长的机会。

2.3 竞争力薄弱

2.3.1 缺乏特色商品和自主品牌

我国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集中在传统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受其人力、财力资源的限制,只能专注少数产品,将有限的力量集中投向专业市场。没有品牌商品,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出口产品多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难以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立足,更难以适应个性化、品牌化、流行化和多样化的国际市场需要。这些企业缺乏自主产权,自主品牌较少,产品附加值较低。它们具有小而散的特点,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2.3.2 缺乏人才

要做好外贸业务,需要大量人员的配合,比如外语人员、外贸人员、物流人员、法律人员等,这些人员在外贸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小外贸企业缺少翻译、通关、国际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订单小而散,无法与外贸各环节实际涉及方(银行、商检、海关、物流方、外汇管理局、税务、国外客户)进行有效对接,经营效率较低,竞争力较弱。

由于中小外贸企业机制缺乏活力,管理松懈,当有外商投资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高薪聘请时,中小外贸企业培养出来的业务骨干流失严重,还往往带走客户和市场,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掌握外语沟通能力、懂得国际贸易操作和了解跨境电商平台的复合型人才在中小外贸企业严重缺乏,人员流动性很大,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影响中小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2.4 物流发展滞后

中小外贸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观念落后、管理落后、人才匮乏、信息化程度低。它们不愿意花成本培养和引进信息化人才,造成多数中小外贸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信息平台,造成一些比较先进的物流技术很难引进。近年来,物流管理越来越专业化,这必然对人才的要求愈加专业化,因此对于中小外贸企业来说,抓住人才,特别是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控制力不够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

3 跨境电商对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

3.1 降低企业成本

中小外贸企业通过互联网,用电子数据代替传统的贸易方式,通过网络进行资金结算。实行无纸办公贸易,可节省文件处理费用,提高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可以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在人流较旺、基础设施较完备的虚拟网络市场中建立网店、展示产品,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物流、结算、支付、配送等资源,直接开展跨境电商活动。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的入驻费用较低,也没有商品库存积压且经营规模不受限制。中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顾客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观地了解产品信息,买卖双方及时沟通供求信息,成本较低。同时,通过跨境电商,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进行采购、生产、营销、进出口政策等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工作,构建全球化的企业营销网络,同时又能保证信息的迅捷,为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提供信息基础,可以降低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跨境电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营销成本相对低廉,贸易机会大、收效快,因此成为中小外贸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3.2 无地域界限,拓宽了市场开拓渠道

我国政府对跨境电商的各种鼓励政策的出台,加大了优质外贸网络平台(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和敦煌网)的宣传力度,为中小外贸企业增加了贸易机会。跨境电商拥有无地域界限的全球市场,商品信息透明,为中小外贸企业寻找贸易伙伴节省了大量资本投入,而且还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它们可以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建立企业网站,构建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网,向潜在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详细信息。跨境电商提供商贸信息咨询、广告宣传等服务,在世界各地建立代理销售网络,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商机,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商贸服务,有利于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可以使中小外贸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不再受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可以从信息管理方面做起,把小企业变成大企业,拓宽了中小外贸企业的市场,使其营销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获得更多的机遇,为它们进行信息交流、管理与利用提供了方便。

3.3 提高企业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专门从事国际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的网站也日益融入全球供应链中,成为全球供应链中重要的信息沟通环节。便利的海关通过措施和快捷的物流服务,使中小外贸企业可以绕过进口商,直接向中小用户甚至个人提供商品或服务。互联网让广告成本变得很低,中小外贸企业只要做好创意,照样可以获得全球市场的关注,让他们获得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网络的现代化商业手段,及时捕获国际市场信息和市场动向,有利于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抓住市场机会,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中小外贸企业可以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快速调研,迅速地得到市场反馈,了解顾客的最新需求,为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提供了便利。在交易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准确地获得信息,挖掘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跨境电商的发展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小外贸企业可以根据客户对产品的独特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塑造口碑好、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名牌。只要把握自己产品的特色,服务好忠实消费群体,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小外贸企业就可以开发自己独特的市场,提高其竞争力。

4 跨境电商背景下,促进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建议

4.1 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对外贸易

跨境电商使企业之间不再是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模式,而是更趋近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反应速度及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速度快、服务好的企业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足。目前,国际跨境电商平台有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兰亭集市等,这些跨境电商平台都各有特点,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而言,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实力和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跨境电商平台。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应重视消费者忠诚度的培养,通过自己的产品引导消费者的习惯,培养对企业产品忠诚度较高的消费群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要重视跨境电商的发展,从思想、行动上给予跨境电商发展以积极的支持,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做细致的考虑和规划。要突出自身优势,走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充分体现中小企业小、灵活、快的优势。要把跨境电商的发展提高到企业的战略高度,使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力求更多的外贸活动创新。

4.2 完善物流体系,为跨境电商服务

物流作为一个企业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跨境物流服务主要有邮政快递、海外仓储等形式,国外大型快递公司由于需要高昂的商业速递费用,所以不适合我国的中小外贸企业。而使用最多的我国的邮政包裹,但它的价格也不便宜,投递速度比较慢,而且只有设立经过国家批准的国际邮件互换局的区域,才具备直接邮递国际快递的资格,否则会增加企业的快递成本,影响企业的利润。相比之下,海外仓具有成本低、配送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但是海外仓适合价格高、体积大、易碎、能走传统物流渠道的货物,中小外贸企业需要考虑商家本身的资金实力及抗风险能力。中小外贸企业最好的方式是改善物流管理,实行共建物流公司,或者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等方式进行物流活动。将物流活动交给第三方,可以让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等核心环节上,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支付较少的费用,实现减少人员编制,减少设备采购等物流活动方面的人力、物力成本。跨境电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未来跨境物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仓储、库存、订单、物流配送的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4.3 建设专业跨境电商人才队伍

跨境电商从业者需要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跨境电商面对的是全球顾客,这就需要从业者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知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律、文化、交易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从业者具备较为综合的文化素养,以从容应对各国客户。同时,跨境电商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电商销售平台、网络安全、在线支付、跨境物流等知识。此外,由于很多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外贸业务操作,所以又要求从业者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等知识。中小外贸企业通常资源不足,一切需要从实际出发,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在传统电商运营人才中发现跨境电商运营人才,也可以从原来的外贸企业人才中选择跨境电商人才,因为外贸企业都有类似的运营特征,所以转型会相对顺利。同时,可以按照人才需求和行业领域的分类情况,由政府出面寻找定向委培大中专院校,组建校企联合培养“中小外贸企业人才”特色班,建立企业与学校的人才互借互通渠道,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祥英.新形势下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策略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7):81-82.

[2]蔡锦锦.小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J].电子商务,2015(8):52-54.

电商背景 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外贸企业中,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种销售模式可以降低出口成本,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存空间更加广阔,这使得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教师需要不断探究更科学的教学模式。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及教学模式,以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逐渐兴起。在跨境销售过程中,跨境电商平台成为重要的交易平台,这一销售模式受到了世界各大企业的青睐。在这种大的国际销售背景下,我国需要参与跨境销售拓展我国的商业销售空间,我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综合性较强,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电商知识,而且要了解电商的建设程序,懂得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法,并能够独立策划电商方案,对于国际物流流程,网络营销知识和跨境支付也要有所了解。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要能够运用英语进行顺畅的交流。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相关行业国内外产品的销售情况有所了解,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不同国家的消费观念和法律知识都要有所了解。

跨境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贸易形式涉及较多的产品类型,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互联网上的产品信息量非常大,不同形式的产品广告充斥在各大电商平台中。企业需要面对更多的消费者类型。企业为了了解市场上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线调研市场环境和市场形势,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企业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跨境商务英语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他们要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和交流技巧,保证销售前,销售中和销售后的各项工作都能严格落实到位。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语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非常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跨境电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对此应该引起我国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教学模式探析

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教师需要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努力打造优质课堂,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优化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优化整合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对商务英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平衡,这样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也会更强。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渗透经济管理学知识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等内容,为学生创设宽广的学习平台,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拓展是非常有利的。商务电函和国际贸易知识在原来是高年级才学习的,教师可以将其提前,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理解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经济学知识,这是学生商务基础知识的重要积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设置要先从简单的知识着手,再逐渐加大难度,拓展各个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选修科目。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外延,这样学生的视野也会更开阔,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各个方面加强教学投入。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需要从物力,人力和财力等方面加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投入。這些投入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保证这些基础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更好的落实各个教学环节。跨境商务英语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资源的共享,同时能够合理分配各种教学资源。第一,高校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高校可以建立专业化的市场调研队伍,通过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商务人才需求信息,这样就能将教学活动和市场需求对接,通过教学活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第二,教学设施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跨境电商环境下需要的教学设施更多,不仅要有宽敞的教室,计算机,而且要有先进的商务贸易软件,引入这些资源需要教育部门对其投入大量的资金。第三,建立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探究商务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可以设置专门的奖励资金,这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他们能够掌握更加系统的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较大的突破。

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需要根据行业需求优化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经常走访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电商的工作实例。这样学生就能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工作实例中掌握相关理论。通过这种授课模式,学生的电子商务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要持尊重态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基础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此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境贸易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加大,并且这些人才要具备多种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文章首先分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情况,再探析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赵杰丽(1972-)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育。张鑫(198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法律。张坤(1980-),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管理系教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电商背景 篇6

一、跨境电子商务概念

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交易。跨境电商以电子技术和物流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传统的销售模式、购物渠道转移到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由三个部分组成: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支付平台和跨境物流公司。

二、“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1. 发展现状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支持和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借助互联网的渠道实现转型升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数据子商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万家。2016年预计,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6.5万亿元。交易模式B2B、B2C和C2C等共存互补。

2. 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呈现的特点

(1)跨境电子商务产品种类丰富,带动了进出口产品的多元化。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网站的兴起,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种类的中国制造产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走向全球市场。

(2)外贸零售市场为新兴的增量市场,外贸B2C模式正在迅速兴起。随着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网购市的开放,外贸零售B2C市场将快速崛起,国内外商家获得较高利润,消费者也享受到价廉物美商品。

(3)“海淘”一族发展迅速。由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令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质量产生怀疑,导致对境外产品的追棒,对于“海淘”回来的国外商品,比起国内,价优物美,促成了“海淘”大军爆炸式的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额达2478亿元。

3. 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

(1)厂家在网上发布产品或服务信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搜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信息。

(2)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厂家委托跨境物流服务公司将产品运送到海外消费者手里。

(3)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方式及时、安全地付款,厂家收汇结汇。

三、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方式

1. 进口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方式。

建立外贸进口的海外网络购物平台,吸引海外卖家入驻,向我国境内进口较国内市场价格低或较国内市场买不到的海外大品牌。

2. 出口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方式

一是传统制造业、商贸企业通过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网站开展大额国际贸易批发业务或开展小额在线支付国际贸易批发业务。

二是在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以在线销售的方式把商品销售到全球市场。

三是企业自己建立一个的独立跨境网站,通过在线零售的方式将商品直接销售到全球市场。

四、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跨境电商的产品质量难以监管,跨境纠纷难解决问题。

目前跨境电商“海淘”火爆,有些商家利用某些品牌的正品包装以及报关单“出境绕一圈”,'山寨'变“大牌”,在电商平台发布销售信息,由于买家自身分不出商品的真假,又不可能去商场专柜验货,商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如在跨境网购中出现纠纷,索赔也较困难,原因一是交涉时间太长,手续繁琐。二是跨境网购中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三是退货产品通关税收没有明确规定。四是缺乏具有权威性国际间的纠纷解决机制。据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e Bay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卖家在e Bay完成的跨国交易中,平均每100个交易就会接到5.8个投诉,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5个)。

2. 跨境电子商务网络支付安全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处于开放性虚拟网络商务模式,对于广大的中小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跨境电商平台的支付安全、支付成本、放款效率,一直是制约跨境电商经营发展的最核心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安全便捷等问题急待解决。我国目前尚无相关立法来规范在跨境支付中的用户相关数据保密,信息一旦泄露,易导致贸易欺诈事件的发生。

3.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管理问题。

跨境电商物流市场巨大,但尚处于粗放时代,为了适应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各出奇招,在近年建立了许多海外仓,但存在配送时间长、价格贵、速度慢、后期追踪难、便利性差,甚至会出现清关障碍和破损甚至丢包的情况等物流问题,而消费者尚无完全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4. 通关问题。

虽然互联网的信息流动不分国界,但货物的流动仍然受到国界的限制,进出口货物需要通关,传统贸易是一般的货物贸易,具有批量大、周期长和频率低等特点,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是批量小、交易频率高,又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如因申报不合格而使商品滞留在海关而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收到货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5. 跨境电商人才紧缺问题。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快速发展,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不仅需要通晓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外语沟通水平。据《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存在严重缺口。

五、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 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完善信用体系。

针对部分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重视商业诚信等问题,政府部门对参与跨境电商的商家和商品应按照国际相关标准制定信用认证体系及质量标准,加大监督力度,逐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监管信息系统与平台建设,让消费者可通过平台直接扫描商品二维码,查看商品的全部信息,核对商品真伪及质量标准。各大电商平台和制造商提高监测力度及诚信自觉度。

2.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安全支付体系及对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的监管机制。

针对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电子支付服务的立法,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支付系统的维护,保证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安全支付体系。其次切实加强对银行和跨境支付业务的机构监管力度,规范第三方支付企业自身的操作行为,对泄露用户信息的支付企业要作以明确惩罚规定,防止用户隐私信息的泄露。最后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可能是不同的国家,我国要和相关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犯罪不法分子。

3. 搭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针对通关率低等问题,搭建一个涵盖经营主体诚信和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解决目前服务平台与海关监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支付平台等系统对接。同时,要促进跨境电商平台涵盖海外推广、交易支持、在线物流、在线支付、售后服务、信用体系和纠纷处理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平台。

4. 完善跨境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制度。

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规范,出台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完善跨境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制度,促进跨境物流配送企业实施多元化配送模式尝试。跨境电商企业在仓管上应按照“标准化、智能化、个性化、互联化、科学化等特性,使得海外仓易运作管理模式,改善服务,提升海外客户的体验度,通过国际物流商的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发货及库存信息,实现信息流、物流的无缝对接。

5.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属于综合型人才,政府引导,高校为依托,企业为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技工院校和企业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标准,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共建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企业拓展外海市场的重要方式,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型国际贸易方式,对大型企业来说是扩展国际市场的机会,对于中小型企业也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关键性机遇。跨境电商市场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肖旭.跨境电商实务[M].中国大学出版社,2015.

[2]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68-74.

电商背景 篇7

淘宝、阿里巴巴、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凡客、聚美优品……这一连串的名字, 近年来极速充斥着我们的眼球。铺天盖地的促销, 花样繁多的店庆、节庆, 令我们晕头转向、眼花缭乱。2012年淘宝、天猫“双十一”促销一天的销售额就高达191亿元, 而京东“6·18”店庆日的单日成交达到10.16亿元……

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 更让传统零售企业胆战心惊。电子商务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的传统商业版图, 而传统零售企业要想生存发展, 又该奔向何方呢?

亢奋的电商与抑郁的传统商家

百安居武汉汉口店于2月9日停止营业。这是继2012年南京店关停后, 百安居的再次关张。从2007年8月到2012年年初, 中国区门店面积减少了43%。

日前, 东方家园总部正在申请破产。与此同时, 其在北京市内的5家分店西三旗店、来广营店、丽泽店、八角店和管庄店已经全部暂停营业。而在近期, 东方家园太原、长春、长沙、济南、西安等地分店也先后传出关店或易主的消息。

与传统商家破产关店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电子商务企业的蓬勃生机。“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 预计2013年中国将超越美国, 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近日在上海表示。

传统零售加速电商之路多平台运营才是出路

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窘境, 一些传统零售企业率先迈出了改革的脚步, 抢占网上零售市场, 最大程度拯救实体企业。

2010年1月25日苏宁易购网宣布正式上线, 2003年前后, 国美以网上商城的名义涉足电子商务, 2010年11月国美向库巴购物网战略注资4800万, 全方位支持其采购、销售、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

到了2012年电商和传统卖场的藩篱也逐渐被打破——传统卖场开始向下多平台运营。宏图三胞、王府井百货、百盛、秀水街、红星美凯龙等传统企业纷纷开设网上商城, 万达更是高调宣布进军电商。

近日, 苏宁提出了新定位“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模式, 做好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 逐步转型为“零售服务商”。这或许可以成为还在踌躇满志、徘徊不前的保守型传统零售商的改革方向。

电商厮杀头破血流提升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表面风光下的电商企业, 也暗藏着重重危机。从价格战到整合资源、优化运营成本, 再到抢占布局移动平台, 其实对于它们的终极客户来说, 消费者更重视的是购物体验。

具有前瞻性的电商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目前亚马逊在国内建有11个运营中心, 仓储物流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 在美国、英国推出自助提货柜的取货模式。京东商城也上线了自提柜业务和次日达、211限时达以及晚间配送组合。

电商背景 篇8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潮,农业也开始涉足互联网,也想赶上“互联网+”这个热潮。农业电商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它从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方式中逐步演变而来,本应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加速器,但是由于技术、物流、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难以配套完善,农业电商在目前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难题和阻碍,需要政府、商家、平台、农户共同努力,制定政策、战略解决并促进其健康稳步前进。

农业电商发展空间大,潜力十足,不仅可以推动信息传播,使不同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合理价格的发现,而且可以扩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并且逐步实现针对性生产,进而慢慢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走向完善,故可大力采取合理的战略措施借助互联网促进农业电商发展。

二、农业电商发展的优势和机会

(一)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多达8 亿人,而且城乡差距很大,发展农业电商可以选择先将个体农户组织团结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统一综合管理,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凭借互联网将我国农业市场拓展到世界各国,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二)积极的政府支持

在我国,农业是基础产业,国家政府部门一直关注农业、农民、农村等问题,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出了很大的投入和扶持。最近几年,互联网迅速发展,农业电商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各种会议上,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到创建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都为农业电商提供了帮助。

(三)先行者的经验和借鉴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为农业电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外国农业电商的率先起步和极速发展给了我国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四)高效的交易传递速率颠覆着传统模式

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相比,线上销售省去了很多烦琐的中间渠道和环节,缩短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提高了整个生产、消费、使用的效率和体验感。运销企业可通过互联网直接与产地农户取得联系,摆脱对传统商业中介的依赖,使终端消费者能够获得更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农户的利益。电子商务在拉近生产者与运销业主距离的同时,也使农户的商务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农户只需花极少的时间即可获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大大增强了适应市场的能力。

三、农业电商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农业电商发展现状看,目前主要面临着农户主观意识有待提高、客观配套措施有待完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

(一)农户主观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农业电商缺乏深度了解。虽然随着农村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农二代”的信息化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户们慢慢开始接受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但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观念已经在我国农户心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即便在已经参与农业电商项目的农户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户认为只要按要求把地种好,按时交货即可,不清楚种好的农产品是通过哪些电商平台,交由哪些物流公司,最终销往哪里。虽然农户与电商运作的其他环节做到了各司其职,但无益于长期的发展,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农户就很容易和电商企业产生纠纷。

2. 农业电子商务人才不足。人才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运营和管理,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对农产品市场有所了解并掌握一定农业知识,而且同时也要兼备网络营销头脑和国际化视野。并且,针对农户信息化能力以及提升农户科技素质的相关培训非常的少。除此之外,农村特定的条件导致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知识的电子商务人才,出于种种原因而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

(二)配套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农产品物流体系仍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不健全是许多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由于生产出的农产品对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而长三角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热冬寒,尤其在季节变换之际,农产品极其容易损坏变质,所以这也给其运输、包装、加工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作为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依旧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日本以及一些欧盟国家的食品冷链运输比例平均已达80%~90%,最低也达到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由于冷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区域内的农产品流通不便,即使得以流通,一定程度上也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卖不出好价钱。

2. 我国农村的网络和电脑普及率较低。我国农村的网络和电脑普及率较低,同时农民的互联网知识比较缺乏,对电子商务缺少深入地认知和理解,农民的上网比例也很低。所以,在如此现状的农村培养出电商专业人才以及加强对农民的电脑知识普及教育也成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大挑战。

(三)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的问题

1.农产品未实现标准化。当前,家庭承包责任制仍然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模式,而这种小规模以家庭单位为主的分散种植也是目前我国广大地区农业基本的生产格局。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贸易公司对农户生产出的农作物进行收购。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由于不是规模化生产,从种子的采购,到农作物的成熟,收获基本上都是农户各家各户私人进行的,所以无论从内在的品质还是外型尺寸来说,农产品都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农业产品实现标准化要比工业产品难得多。然而,由于网上在线交易的特性,对于电子商务行业而言,产品标准的高度统一化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农产品标准化问题不解决,实行交易电子化、网络化的成功几率就会很低。

2. 网络交易的监督管理不健全。网上交易存在较大的网络安全隐患,网络上各种类型的行骗方法日益复杂,一些钓鱼软件和网站的存在一直威胁着互联网交易,同时也给企业和个人发展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3.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电子商务是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和数字化的,它与海关、政策、道德、税收、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权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法律上的联系。在我国,信息化相关的法规政策不是很完善,各行业的电商规则都不健全,农业电商更是严重缺乏,所以,加强立法和政策引导规范刻不容缓。

四、农业电商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提升农民意识,大力培育电商人才

1.切实提高农民电商意识。毋庸置疑,农民是农业电商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只有全中国广大农民的意识切实提高了,明白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切实品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促进农业电商的发展。

2.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力培育电商人才。将互联网络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手机通信、电视电话结合起来,融入互联网线上教育,实施远程教育,普及农业电商化转型知识和经验,极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的素质和信息化水平。国家教育要给予很大重视,将高校教育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双向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缺乏的矛盾。大力培育互联网信息人才,更好地推动农业电商化。

(二)尽快完善配套设施

1.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为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整体水平,首先是要加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配送终端环节设置电子菜箱,着力发展自动蔬菜销售机和生鲜智能菜柜。同时,相关企业还要加强诸如卫星定位系统(GPS)、非接触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订单从存储、包装、运输等环节全程监控温度、时间、位置,达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需求点全程质量可追溯;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和企业还需要增加沟通与合作,以加快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以及检查与监督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共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产品信息推广,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政府必须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效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手机通讯、电视电话等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的信息网络,在各级地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机构,培训农民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

(三)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1.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农业产业聚集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聚规划和发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科学制定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将科学的规划作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先导;第二,驱动区域农业发展的资本聚集,资本是区域农业发展关键性的生产要素;第三,加强农业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政府为主进行集聚区内如交通、资源、通信、仓储等硬件环境的建设。第四,实施农业品牌建设战略,利用品牌效应积极开拓市场。第五,驱动区域内农业产业发展人才聚集。吸引外部人才流入长三角地区农业产业,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动力,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2.倡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涉及了产前动植物良种、肥料、饲料等生产资料的选择,并有产中的栽培、饲养、管理等,再到产后的分级、贮存、加工、包装等环节,所以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根据相关计划,从质量安全的角度分别制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地环境标准、农业投入品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管理标准,并按照标准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过程的规范和监控。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农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依据农产品安全生产所需要的相关管理方法、区域内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实际情况,建立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体系,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水平,进而促进长三角地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洁,王明宇.我国农业电商的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3,(6)

电商背景 篇9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瓶颈,建设思路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发物流模式的新变化,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事实上,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乐观。国内以天猫、顺丰优选、1号店、中粮我买网、沱沱公社等为首的大中型电子商务网站存在配送业务不成熟、配送成本高、效率低、服务水平难以保证等问题。所以,为了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多渠道发展,探索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瓶颈及原因

1.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滞后

生鲜农产品物流比其他领域的物流更需要基础设施支持,但国内对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发展。

从硬件上来看,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不足,市场缺口较大,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同时,在交通运输方面,农村车况路况较差,由于没有专业的车辆运输队,导致公路的冷藏运输量只占25%,铁路的冷藏运输运量占55%。

从软件上来看,我国关键物流节点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周转中心等缺乏冷藏冷鲜技术。同时,我国在自动化冷库保鲜技术、贮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多温控车辆制造、RFID电子标签及GPS/GMS相结合的物联网技术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1]

1.2 生鲜农产品流通率低,配送成本高

《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的损失率高至30%,食品冷藏的运输率低至10%,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农产品损失率则降低至5%,美国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只有2%,冷链流通率达85%。[1]

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冷链流通率明显较低。而且,我国冷藏车投入大,农产品物流时间长,导致配送成本及销售价格上升,这种“优质难优价”的现象影响企业竞争力。

1.3 生鲜农产品信息市场发展不均衡,法律法规不健全

生鲜农产品信息市场反应速度直接影响物流配送的时效,稍有延误便造成大量生鲜农产品腐烂、变质。由于市场上大多数农产品供应主体仍通过传统方式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容易出现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同时大部分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导致其物流配送调配能力不足,无法高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2]

我国虽然已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但大部分不适用于现在的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针对电商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范工作还处于议程之外。[3]同时,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监管十分混乱,工商部门、公路运输管理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头管理,导致监督不够、责任推诿等问题。

1.4 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生鲜电商要想实现发展就需要一批结构合理、数量丰裕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但由于冷链物流的复杂性和电子商务的特殊性,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相较于普通常温物流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流程管理和网络营销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要求更高。

目前,大多数生鲜电商企业的物流人员和管理人员只熟悉普通物流操作技能和管理业务,缺乏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选型、应用分析、需求调研以及实施规划等能力。企业所需人才存在很大缺口,主要是因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不符,学校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冷链物流专业化人才。同时,该专业普遍没有上岗的资格认证,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需要。

2 生鲜农产品电商选择的冷链物流模式

对于生鲜电商企业来说,对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最后一公里”的冷藏又是重中之重。物流的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物流模式的选择,现在主要的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模式分为三种: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两者混合型物流模式。

2.1 自营冷链物流模式

生鲜电商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即生鲜电商企业自建冷库、配送中心,购置运输设备及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掌握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由于我国目前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很难灵活地操作配送地点分散、配送批量小、配送时间不稳定等问题的生鲜网购业务。因此,一些有实力的生鲜电商企业会选择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对物流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顺丰优选有自建的冷链队伍,他们将大号冷藏车换成小号冷藏箱,节约了运输成本,使“最后一公里”实现最优化,并最终将有品质保证的生鲜全程冷链配送到消费者手里。目前,顺丰自建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已覆盖全国11个城市。

2.2 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是指专业物流公司向委托企业提供系统的物流服务的模式。但全部采用第三方物流会使生鲜电商企业对产品在运输途中的状况和质量难以有效控制,将风险的控制、问题的处理全部转移到第三方物流公司上,容易出现责任的推诿、用户的体验度降低等问题。

1号店是选择第三方冷链运作的代表,但由于建设冷链物流的成本高,1号店初期将生鲜冷链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并承租第三方冷库。其生鲜业务目前覆盖北京和上海地区,均是通过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

2.3“自营+第三方”混合模式

生鲜电商发展自营冷链物流体系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可控性、配送灵活高效性,但是额外的人力资源、冷库设施设备等成本阻碍生鲜电商的发展。所以为了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共同承担这些成本,很多企业采用“自营+第三方”混合模式。

京东虽然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完善的全国物流网络,但由于生鲜食品的配送难度,前期的京东只作为一个平台商,管理着全国300多家生鲜商家,然后由第三方快递公司配送,京东则负责全程监管。

3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思路

3.1 推进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发展

发展现代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必须依托现代冷链物流技术与设施。针对国内冷链物流现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一是更新现有冷藏设施。大力发展适应冷藏速运业务的冷藏车、控温范围广、适合小批量运输的小组份机冷车,以及能够适应货物多样化和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设备。二是研发新型冷藏设备。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开发和应用保鲜储藏新技术,不断提高鲜活产品保鲜和储藏能力,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同时,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4]三是加强重要节点设施建设。注重批发市场等重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

3.2 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冷链物流需求,打破物流企业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建立专业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拓展物流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3.3 政府细化扶植政策,规范行业标准

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确定不同生鲜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推进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和质量管理体系等专业认证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各地政府应对物流企业冷库用地建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其信息化建设以及冷链运输车辆的购置给予资金补贴。通过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联动机制,构建联盟型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3.4 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信息平台

一方面,利用信息平台系统提供的生鲜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信息,帮助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平台系统的物流信息分享,方便农业种植户选择适合生鲜农产品运输、配送要求的物流企业。同时也能够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企业进行监督,督促物流企业提升物流配送组织能力和配送效率。

3.5 加快培养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

重视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冷链物流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应培养既懂物流又懂冷藏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首先,建议在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定向培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其次,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冷链运营的主要模式、了解冷链发展的前沿知识,掌握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最后,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广,让农产品供应主体意识到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使其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品牌营销等知识,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征,刘宏宇,刘永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5(2).

[2]陈乐天,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J].价格月刊,2015(10).

[3]任庆林,王明宇.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5(10).

电商背景 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机遇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从地域空间上来看,“一带一路”贯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区域,连接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将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近两年,继国内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渠道之后,被誉为“空中丝绸之路”的跨境电商也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外向型拓展,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载体。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帮助企业建立“海外仓”等要求,这无疑给跨境电商的更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将“一带一路”战略与跨境电商发展双向推进,势必为我国未来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一个新的“黄金十年”。

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给跨境电商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需市场尤其是美欧市场明显萎缩,所以对内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消除过剩产能,对外提升经济开放水平、开辟新的贸易渠道显得十分迫切。跨境电商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能够较好地帮助国内企业冲破国家间的贸易壁垒,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跨境电商将大有作为。

1、跨境电商将成为我国“化产能”的重要渠道

长期以来,受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内很多地方争相开展产业投资大竞争,过度扩张型的投资带来了大量的同质性建设,导致我国经济不得不面临产能过剩的窘态,传统制造业表现尤为明显。从我国国内产能过剩状况来看,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和船舶等产业是问题较为突出的几个产业。但当前原有的外需和内需市场对过剩产能的化解能力十分有限,所以,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必须进一步拓展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在国际市场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纵观全球市场,“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为国内产能输出的重要去向。近年来,这些沿线国家大多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其产业发展不完善,基础设施投资欠缺成为其最大的发展瓶颈,所以对于境外的产业投资需求、工业品需求显得十分迫切。毋庸置疑,这正好为我国化解国内产能过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有了产品供给和需求市场,完善的渠道建设显得尤为关键。要更好推动这些过剩产业的产品走出去,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之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将跨境电商与“一带一路”战略有机契合在一起。实践证明,通过利用跨境电商发展的各种利好政策支持、便利的通关服务以及“汉新欧”、“渝新欧”等铁路物流通道,能够有效的压缩中间环节、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距离,能够为国内产能过剩的中小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拓展路径。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地方着手建立了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物流园以及海外仓、边境仓等,全力整合国内产品资源以及国际市场资源,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对接。如重庆双福汽摩跨境电商产业园、重庆航天巴山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润通动力制造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传统制造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渝新欧”铁路大通道将产品出口至俄罗斯等国。这些举措使得企业经营效率明显提高,交易链条大幅缩短。通过铁路大通道建设实现了跨境电商与“一带一路”的完美结合。通过市场销售化解产能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从长远来看,还是必须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加强产业链的优化重组,以及外贸方式的转变,即以市场带动投资,鼓励国内相关产业大量投资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高效地利用和盘活国际、国内的优势资源与市场,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发展。

2、跨境电商将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动力

当前,我国正值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布局时期。习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明确指出,这一系列战略目标要顺利实现,必须不失时机地改变以往仅关注需求侧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跨越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

如前所述,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跨境电商贸易通道等化解国内过剩产能,是减轻制约当前经济转型的沉重包袱的有效举措。要从根本上夯实我国产业竞争实力,必须通过改善经济发展要素供给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要素配置效率,进而从生产供给端矫正我国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上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如今,在“互联网+”的良好发展态势下,传统的进出口贸易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跨境电商平台的成功打造,能够让传统制造业快速融入“互联网+”的良好发展态势,打造开放型经济的新载体,大力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力,加速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除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整合国内亟需化解过剩产能的传统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助推国内企业产品快速高效地走出去以外,还必须通过该平台有效整合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资源,从而推动中国优秀产业集群与全球优质供应商、服务商、海外市场,乃至政府机构进行高效对接,同时为中国工业企业提供金融、工业4.0、物流、大数据等各个层面的服务。通过渠道创新,国内实体经济企业能够快速获取更加开放和多维的国际经贸市场,跨境电商平台充分利用好国外生产要素市场,集中采购国内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优质资源,从而从要素供给上为制造优质的中国产品奠定基础,帮助中国工业及制造业走出优进优出的“精品之路”。这种确保生产要素质量,从生产源头实现控制,也是当前国家以“供给侧改革”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质量的应有之义。这样不仅提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这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

3、跨境电商将成为我国提升经济开放度的重要平台

在经受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以往的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消耗型转变为创新推动型,建立更加完善的经济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尽快实现进出口格局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的状态转变。因此,不仅要构建支撑开放发展新格局的产业体系,创新产品生产门类,还必须创新经济开放路径,提升开放层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并不能凭空而起,必须依赖于十分牢固的产业基础、创新体系、平台体系等全方位促动。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这些国家除了自身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创新驱动以外,更快捷的方式是承接其他国家如中国的产业投资与转移。实践证明,以跨境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商业生态正在逐步改变世界市场格局,这对于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从短期来看,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帮助和引导国内企业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潜力较大的新兴市场,构建对接国内外优势企业的营销网络,帮助企业将大量碎片化的订单整合,为中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提供了新的路径,尤其是给中小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开放型的路径和平台。从长期来看,电子商务是支撑自由贸易、线上交易的基础,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交易链的建设,快速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存度,逐步实现各国的跨境自由贸易,为将来我国与这些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跨境电商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的几个重要抓手

1、构建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是加速跨境电商产品流通的基础

跨境电商以其交易成本低、进入门槛低、渠道畅通等诸多优势,为国内各类企业提供了一个拓展国际市场的新路径,可以预测,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内产品将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与此同时,必须构建安全高效的陆海空物流运输通道,方能满足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大量进出口的需要。客观地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的基础设施都不尽完善,尤其是互联网通信设施、运输通道、物流集散站点、港口码头等。目前在我国的主导下建立的“丝路基金”,将成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而国内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应当广泛参与其中。一方面在沿线国家助其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配送布局体系,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在我国国内同时加强物流运输网络,尤其是铁路运输干线、支线、集散地、货运港口等设施的系统规划与建设,国内外联动,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物流大通道,制定跨境物流配送服务标准,提高跨境电商产品的物流配送质量和效率。

2、构建完善的电商法律制度体系是维护我国交易主导权的关键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型业态,其相应的制度规范尤其是国际规则体系还不完善。如我国目前仅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少数几部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交易、税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都没有专门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导致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的诸多行为得不到规范、权益问题得不到保障、纠纷难以解决,直接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我国作为跨境电商大国,应当借“一带一路”建设之机,积极利用WTO等相关国际组织的标准和协商体系,建立与相关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机制,主导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的规制制度体系,建立起跨境电商的WTO新秩序。不仅要维护好我国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交易的各项权益,确保跨境电商企业的有章可循、有利可赚,还要以此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领域中的话语权。

3、构建便捷高效的电商服务体系是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保障

跨境电商健康有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物流、税收、海关、商检、金融、法律等各个部门和行业,若这些政策各自为政,将直接影响到跨境电商交易的效率。目前,我国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如税收、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优惠,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从系统化的视角将零散的制度规则体系化、繁琐的手续简单化、隐蔽的规则透明化、临时的规则制度化,通过构建便捷高效的配套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红利,最大限度地释放跨境电商平台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正能量效应。尤其是要在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电子监管、电子退税和电子结汇等服务方面要突破现有模式,构建服务于跨境电商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各电子商务参与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市场拓展、资金融通、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4、打造独具竞争实力的产品品牌是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

毋庸置疑,跨境电商渠道的畅通极大地提高了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度。从市场容量来看,“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沿线65个国家成为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消费品需求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市场需求和跨境电商能够有效地打破营销渠道垄断的特点,给我国企业打造品牌、推广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尽管如此,国内产品要成功跻身于沿线国家市场,最核心的还是其产品必须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一个企业若拥有强势品牌,则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将具有高知晓度和忠诚度,企业将能够减少营销成本,获得稳定的利润来源。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再借助跨境电商独特的产品营销渠道,定能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穆明辉:基于“一带一路”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3).

[2]王健:跨境电商可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导和突破点[J].大陆桥视野,2015(11).

[3]吴迪: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和挑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

上一篇:中国水泥发展前景展望下一篇:居民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