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两课”(精选12篇)
高校“两课” 篇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简称“两课”) 是党和政府针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 由于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特殊的战略地位, “两课”教育不仅负担着“为谁培养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重大的任务, 而且“两课”教育也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关系到祖国西部边陲的安全, 关系到国家改革开放全局的战略部署, 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因此, 我们在2014年5月组织了一次新疆高等院校各民族学生“两课”教育问题调查。
这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 调查对象是在全疆所有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中随机抽取的各民族学生, 其中汉族学生1624名, 维吾尔族学生1021名, 哈萨克族学生156名, 回族学生48名, 蒙古族学生17名, 锡伯族学生12名, 其他民族学生13名。调查内容涉及“两课”教育的各个层面, 各个环节。下面就这些内容结合调查结果, 逐项进行分析。
一、对“两课”教育的目的、内容、教学要素的认知度
(一) 关于“两课”教育的目的。
在“两课”教育目的的问题上, 55.7%的汉族学生、54.5%的维吾尔族学生、74.8%的哈萨克族学生、60.4%的回族学生、58.8%的蒙古族学生、75%的锡伯族学生、69.2%的其他民族学生, 认为是“为了树立正确思想”, 可见多数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清楚的。但是这些数据也显示出持有这种看法的学生并不占有压倒性的多数, 特别是在人数最多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中, 各有44.3%和45.5%的学生对“两课”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 他们学习“两课”的目的是考研究生和拿学分, 还有少数学生对学习“两课”的目的不清楚。
(二) 关于“两课”教育内容。
调查显示, 新疆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教育部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还根据新疆的实际开设了一门新疆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两课”教育在新疆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开展后, 各民族学生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的正向认知度普遍较高, 有超过80%的学生认可“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两课”教育在紧密联系党的方针、政策, 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数据也反映了当前“两课”教育所面临的两种不利形势。一方面, 各族学生对“两课”教育所开设的课程认可率普遍偏低。在占调查对象多数的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三个民族的学生中, 对“你认为相对来说开的较好的课程有哪些”的回答中, 仅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门课达到了60.9%, 其余大多数课程认可率仅在30%左右。另一方面, 各族学生对“两课”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同样在前述三个民族的学生中, 在“你认为目前最需要改进和加强的课程有哪些”的回答中, 也仅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门课选择率达到了65%, 大多数课程选择率都在30%左右。“两课”教育开设的课程认可率低, 而又普遍选择无需改进, 这只能说明各族学生在对“两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存在问题。
(三) 关于“两课”教育的教学要素。
第一, 在对于“两课”教育教材的问题上, 各民族学生的选择情况大多是“两头小, 中间大”, 即对现行教材表示“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加起来只占总数的30%左右, 70%左右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或“一般”, 这表明各族学生对待“两课”教材的态度是比较折中的。
第二, 关于“两课”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调查表明, 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中, 按各族学生认可度高低排序, 最高的是“讲授讨论结合”, “电化教学、多媒体授课”次之, “自学”排第三位。可见, 当前各族学生中对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认可, 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更受欢迎, 而先进教学方式、手段的引入, 也成为丰富“两课”教法的一种途径。
第三, 关于对“两课”教师的评价。在调查问卷中, 综合分析对“两课”教师的评价, 我们认为当前“两课”教师的工作是基本得到学生认可的。在对于“两课”教师的“工作投入”、“学术水平”、“师德师风”、“教法”四方面的评价中, 除了“教法”因受多方条件制约,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 回馈的意见中表示“不满意”的达到10%以上外, 其余均在10%左右, 而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学生则占总数的一半。
第四, 关于学生学习“两课”的评价方法问题。数据显示, 各族学生普遍对目前“两课”教育中所采取的通过闭卷考试评价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方法持保留态度。在“你对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法是否满意”这一问题中, 选择很满意的, 除维吾尔族学生达到21.4%和哈萨克族学生达到14.4%之外, 其他各族学生均在10%以下。而与此相对应的选择“不满意”的学生在各族学生中都在20%左右。当然占据主流的还是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学生, 二者之和占到各族学生总数的70%~80%。这种折中态度恰恰反映出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谨慎的保留态度。联系“你认为政治理论课最佳的考试方法是什么”的反馈结果, 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在“闭卷”、“开卷”、“口试”、“开、闭卷结合”和“其他”五个选项中, 选择“开卷”和“口试”这两种相对宽松的评价方法的学生占总数的60%~90%, 而选择“闭卷”考试的只占总数的10%左右。
第五, 关于当前“两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 有90%左右的学生认为“两课”教育中“内容重复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理论脱离实际”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中前两个问题又处于突出位置。而选择“教师水平不高”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 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三个主要对象群中则不到2%。这些选择比率与前述相关问题的数据基本吻合。这说明各族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二、学生对“两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表明, 各族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示“非常感兴趣”和“有一定兴趣”的约占总数的80%, 表示“没有兴趣”的只占总数的20%左右。这一点在“你认为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是否必要”的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 超过80%的学生认为“必要”或“非常必要”, 只有不足2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或“不清楚”。但是在分析了“你平时喜欢阅读政治理论类的书籍吗”和“你获得政治理论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什么”这两道题的反馈数据后, 却明显看出一种矛盾。有50%略强的学生表示“喜欢”或“很喜欢”阅读政治理论类书籍, 表示“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占40%多。而且在政治理论信息获得的主渠道选择中, 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主动渠道获取信息的, 只占主要受调查群的50%左右, 而通过“教师授课”这一被动方式接触政治理论信息的调查对象则占到了40%左右。这两组数据显示出来的这种矛盾说明:首先, 各族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是感兴趣的, 也充分认识到了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它的必要性;其次, 当前政治理论类书籍和各族学生获取政治理论信息的主动渠道, 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或者并不合乎学生的胃口;再次, “两课”教师在宣传政治理论方面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
三、“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疆, “两课”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社会发展观, 调查高校“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必然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 关于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观。
数据显示, 大部分受调查的学生同意“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 其中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学生同意比率超过了70%。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组问题中, 各民族学生正向选择率都在40%~60%之间。在“私有化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的选择中, 各族学生的选择同意的比率出现了极大差异, 从蒙古族的29.4%到锡伯族的66.7%, 显示出各族学生在理论难题上的不解。但是在关于党的领导、私有经济的作用、社会分化和我国发展的问题上, 各族学生的选择又表现出大体的一致性, 反映在大多数人都认同党对国家的领导、私有经济的积极作用、两极分化的客观存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中国的重大意义。
(二) 关于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 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 。在新疆高校中, 针对各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调查表明, 有超过80%的各族受调查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他们在对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 在对新疆的认识方面, 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方面都表现出了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立场, 这是十分可喜的一面。但是在宗教观方面, 情况发生了变化。尽管有超过60%的学生同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存在的地区, 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宗教活动要服从国家的法律, 但比之前二者已有了下降。这种情况表明, 在新疆“两课”的教育中,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
(三) 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2) 本次调查着重对这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对待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涉及个人利益问题的方面, 有90%左右的受调查学生认可“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有50%左右的受调查学生同意“积极的奉献, 正当的索取”;对于“人的价值在于享受”的观点, 表示同意的受调查者中, 维吾尔族学生的比率最高, 达到了54.9%, 其次为锡伯族50%;而表示不同意的受调查者中, 最高为回族的60.9%, 其次为汉族, 占59.7%。有60%左右的受调查者同意“规规矩矩做人, 老老实实做事”。另外, 有75%的受调查学生认可“等价交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有超过90%的受调查者认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材的前提条件”和“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这些数据表明, 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 各族学生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 绝大部分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生价值, 特别是一些存在义利取舍关系的问题上, 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功利主义的态度, 未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综合起来看,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结论之一, 新疆高校“两课”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坚持思想育人的宗旨, 在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普及法律知识, 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的优秀人才方面, 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广大“两课”教师, 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各族学生的普遍认可。
结论之二, 新疆高校“两课”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各族学生对“两课”的高认可度和兴趣度, 另一方面是各族学生对“两课”教材、教法、评价手段的低认可度。这种反差反映出目前“两课”在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 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两课”教育的最终实效性, 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结论之三, 新疆高校“两课”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深化改革、加强创新解决。“两课”教育改革必须要在如何贴近社会、如何贴近学生、如何贴近教学实际方面下大力气, 坚持正面引导, 突出思想教育, 针对新形势下“两课”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展开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理出新思路, 想出新方法, 找出新对策,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从而开创出新疆“两课”教育的新局面。
注释
11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 2014-05-30, 01版.
2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4-05-4, 02版.
高校“两课” 篇2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09级土木工程(1)班240990)摘要: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民生,保障,和谐社会
一.何为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且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
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
本的科学发展。
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二、我国民生的现状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 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 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 日益凸显。
中国现在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很不正常。当前全国居民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约占全部居民的 80%多,中等收入者只占全部居民的 10% ~15%。这样的社会结构不是健康的结构,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安全的社会局面。
因此,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橄榄型的结构。重视并改善民生是当前我国促进“橄榄型”结构的形成有效方式。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准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保障民众有尊严的生存。在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保障充分的就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继续发展的权利。通过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为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步人中产阶层提供充分的机会。
三、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我得出以下总结。
总体而言,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另外,在生态建设
上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法杖与自然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督促地方财政增加收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
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四、总结
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没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比任何专制的危害更烈。“安全、有序、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政权的稳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高校“两课” 篇3
表面看来,这只是一种装帧方式的创新,但它传递出了一个信号:思想教育也要审美化、怡情化。起码,学生拿起全新的课本会有兴趣翻一翻,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塞进抽屉里。如果内容确实有进步,相信他们会去读的。
让“两课”不再被冷落
从20世纪50年代“两课”教育实施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实践中探索着“两课”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理想效果。“‘两课’课程大部分都让人感觉很空洞、枯燥,既不像数学那样有严密的逻辑性,也不像有些文艺课那样生动且富有想象力。‘两课’不吸引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同学们感觉上课时不像是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而只是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山西某高校2006级传媒学的一位张姓同学表示。
“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可能更注重教授学生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而高校政治课对他们来说好像并不怎么重要。所以,在这里教专业的很吃香,教政治课的就没什么地位了,甚至有些其他课程的老师认为教政治课的都是一些水平很低的人。”北京昌平区一位民办院校政治课老师在接受《教育与职业》采访时无奈地说。
学生的厌倦、其他教师的误会,使得有些学校也认为“两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特别是一些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课程既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又不能给学生带来实用技术和社会适应能力。
而清华大学的老校长蒋南翔却不这样认为,他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要从清华大学出发去颐和园,除了要不停地走路外,还要经常抬起头来看一看自己是否走错了方向。如果方向错了,越走就离目标越远。这个比喻深刻地说明了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重视自己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而“两课”的教学正担负着这一重要使命。因而,提高人们对“两课”的认识,加强“两课”的学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今年新课程改革方案中,“两课”的学科建设被摆在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一门课程没有学科支撑,课就很难上好。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学科点,有计划地培养适应新课程的硕士甚至博士,为教学源源不断地输送成果和人才,这样才是良性循环。”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在接受《教育与职业》采访时说。
让教法更加丰富生动
5月10日晚,能容纳200多人的北京大学理科楼117教室座无虚席。他们一个个时而聚精会神,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相互讨论,时而鸦雀无声。这里不是在搞文娱活动,也不是在搞演讲比赛,而是在上一堂课,一堂让有些人、有些学校甚至认为是很枯燥的一门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讲授这堂课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占安教授告诉记者:“一门课教得好坏不仅与教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学方式方法也很重要,怎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兴趣,从而达到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的心中有较高的地位,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陈占安教授说。
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们主动地走出课堂,就有关问题请教专家,还深入农村、厂矿、机关进行调查。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使他们加深了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增强了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了解,北京大学自开设“两课”课程以来,每年选此课的学生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因选课人数已超过1600人,学校不得不把学生分成8个大教室进行授课。
让最好的教授讲“两课”
据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黄南平介绍,北大党委和行政领导对“两课”教学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学校以改革的精神,打破常规,发挥北大多学科优势,为“两课”改革创造经验,把课程建设与基地建设、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两课”教学工作由校党委直接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负责,组成了由北大前校长、经济学教授吴树青为牵头人,任彦申、赵存生等12位教授参加的专家教学组,担任教学任务。目前,这门课由22位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其中15位教授(均为博士生导师),7位副教授。
这些教授涉及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法学、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多种学科,来自4个院系,都是在“两课”课程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近年来在校内外已经作过这方面辅导报告又反映良好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他们既在某一方面有专深的研究,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个本科学生在一个学期里,通过一门课程,能够听到这么多知名教授的讲课,在北大的教学史上是空前的。同学们对此反应十分热烈,他们为老师们雄厚的理论功底、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精彩的讲课艺术所感染、所振奋。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不久开展了一份抽样问卷调查,让学生对“两课”课程打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为88.8%,整体评价较好的学生占81.6%,认为课程内容贴近实际的占95.3%;对教师综合素质满意的学生占97.2%,认为教师讲课水平较好的占94.2%,认为教学方法较好的占95.1%,认为教师编写的学习资料有帮助的占96.1%。调查还显示,92.6%的大学生认为课程重要。
“四位一体”教学法值得借鉴
“一门课教得好坏不完全在于教材本身,还在于教师怎么教,会不会抓住学生的心理,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我们这门课首先从学生、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入手,邀请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研究专家、学者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把课堂教学、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示范教育等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教学模式的统一体,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四位一体’教学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仝华接受《教育与职业》采访时说。
所谓“四位一体”教学法就是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导性环节。课堂讲授重在引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文献,并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课堂讲授杜绝照本宣科,实行专题讲座的方式,努力提高课堂讲授中的科研含量;适当安排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其中包括:给学生播放有关的教学专题录像片,有条件时可安排教学电影;组织课堂讨论,最好有多个教师参加并现场回答问题;举办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出来;多数教师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自2003年上半年以来,坚持教师的课件课后上传到学院的网上,便于学生复习使用。他们还把有关的教学资料、教学光盘等放在网上为学生服务,受到欢迎。
链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政治课的历次调整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中宣部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教材。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毛泽东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毛泽东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到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都被停开。
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为主,直到“文革”结束。
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198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纠正一切轻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错误倾向,并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
1985年,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此次调整的一个变化是“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不久,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
1998年,此课开始在全国推行。同时,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程也相应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
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新教材凸显两大特色:精简、高质。
课目精简。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九八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除此之外,新教材增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校“两课”教学的师生互动探索 篇4
关键词:“两课”教学,师生互动,角色互换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是传播主导意识形态,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政治平台, 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其重要。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旨在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完全尊重受教学生自身特点和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侧重知识灌输,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理论讲授确实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方面有其优势。但由于其往往注重灌输, 只是单纯强调教师主体、主导, 互动不够, 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不能发挥受教学生的主体意愿及其能动性, 出现“教师一言堂”、“教师中心论”, 导致受教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被动地囫囵吞枣, 从而降低了受教对象的学习的积极性、意愿及其主动性, 结果导致学生逃课严重, “两课”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 教材体系“繁”、“难”, 难以走近学生。
“两课”教材注重理论的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相对刚刚系统接触“两课”的大学生而言, 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言, 教材就显得内容繁多、知识结构体系庞大、理论深度较高。从而使学生不但难以把握理论的精华, 而且望而生畏。要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系统地掌握, 单凭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是不可能的, 这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 使学生能及时与教师沟通, 解决疑点,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3. 落后的教学手段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传统的“两课”理论教学过程中, 教师大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难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容易使学生产生听课疲劳, 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难以接受, 从而严重影响了“两课”教学成效。即使有一部分“两课”教师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 也只是简单地将理论文字从书本搬家到屏幕, 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的播放、展示和扩展教学内容的功能, 无情地扼杀了“两课”理论的鲜活性, 致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大打折扣, 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两课”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1. 理论知识深厚扎实。
教师要吃透教材, 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 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整体上掌握教材,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 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这样才能高屋建瓴, 保证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不会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左右摇摆、含糊不定。只有对教学内容有系统地把握和充分消化, 教师才能在互动教学中很好地与学生交流、答疑。
2. 强烈的责任意识。
实行互动教学, 不是减轻了教师的责任, 而是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互动不是放任不管, 而是要课前精心设计, 课堂上适时引导和有效管理, 课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而且要对教学环节精心设计,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 在互动教学中, 教师往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努力。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才能使得互动教学不流于形式。
3. 将理论与学生关注的现实紧密联系。
“两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博大的知识储备, 还必须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以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检验和夯实理论基础。在这方面, “两课”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且还要从受教学生经常和热心关注的社会现实生活、国内外时事出发, 基于两课相关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并依据两课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以提高广大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思, 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两课理论的欲望、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具有亲和力沟通技巧。
首先, “两课”教师在平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对学生平等、公平, 秉行换位思考的思维和行动, 用博大和宽容的爱心去关怀和帮助学生, 从良师益友做起, 处处为人师表, 在教态上亲切感人, 有很好的人格魅力, 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 与之接近。其次, “两课”教师要了解学生, 热爱学生。“两课”教师应该多渠道、全方位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 积极与学生沟通, 不仅要知道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规律以及心理状态, 还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在不同级段、不同时期的思想诉求。再次, 时刻信任和鼓励学生。“两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空谈理论, 而是用信任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去探索创造理论的实践对象, 利用所学知识探索和发现真理, 检验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三、构建“两课”师生互动型模式的具体策略
1. 案例教学法。
“两课”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同时也是和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教学中可大量采用案例, 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利用案例引出理论法。教师结合所要讲的理论知识, 事先准备好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案例, 利用已学理论知识结合拟用案例设计好与预讲授知识相关的问题。上课时先依据现实讲述或展示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在学生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后, 再提出问题, 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所思所想给予引导和点评, 进而延伸和引导出所要讲授的理论。 (2) 利用案例加深理论法。“两课”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过后, 学生往往是一知半解。为了真正让学生掌握所学理论, 教师可选取与所学理论紧密联系的案例, 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 教师的点拨, 使学生把所学理论与社会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 做到活学活用,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很好地实现。 (3) 搜集评析案例法。课后, 让学生收集与所学理论有关的社会实践案例, 探寻出所学理论与案例的关系并进行评析, 通过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联系实际,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两课理论分析问题、结合其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搜集案例时, 教师可不设定范围, 既可以是国内外实时和既往的时政要闻、历史事实, 也可以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思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惑;既可以是社会的美好现象、事物, 也可以是不良的社会问题。教师主要看学生对案例评析时是否运用原理得当, 是否观点正确, 分析透彻。对于那些优秀的作业, 教师要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优秀的成绩。
2. 分组互动讨论。
分组互动讨论主要是在两课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后, 组织学生紧紧围绕一个两课理论知识主题展开讨论。先是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 相互交流以达到相互启发, 而后再按小组陈述本组观点, 最后再进行小组之间的相互解释和讨论, 以达到全体受教学生之间的互动。
3. 角色互换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认真地去研读教材, 可以实行师生的角色互换, 主要有两种方式。 (1) 制作课件法。“两课”教师在借助多种现代教学设备, 如多媒体视频、Power Point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等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兴趣度的同时, 事先让学生自主选择两课教材一节或一章的内容结合实践内容制作课件。在学生自主制作课件过程中, 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特别是那些选择结合“两课”重难点教学内容的学生, 在资料的收集、案例应用等方面加以帮助, 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避免学生在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少走弯路, 少犯错误。课件制作完成后, 教师要留出充足时间给各位学生, 特别是给那些对问题认知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生展示的机会, 先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然后再由教师结合学生对课件的疑问对课件进行点评, 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积极性, 又要纠正学生认知偏颇。这样, 学生不仅通过制作课件的过程对两课理论进行了探知, 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提高两课教学成效。尤其对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讲, 这方面的锻炼有助于将来他们更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2) 学生亲身讲课法。学生亲身讲课法是将所要教授内容由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把握上讲台讲述课程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备课, 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同学进行课堂讲授。教师和学生通过角色互换,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 也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老师的工作,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 增进了师生情感交流。这种方法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尤其适用。
4. 演讲法。
演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演讲, 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挑选那些富有时代气息并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主题, 如《概论》课中的“诚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基础》课中的“理想”、“爱情”, 《原理》课中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价值”等等。首先让各小组在课下进行演讲比赛, 然后每小组选取最优秀的同学进行课堂演讲。表述能力的训练也是大学课堂最需培养的一种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 网上交流法。
师生的互动不应仅局限于课内, 教师还要承担课下指导功能。学生对“两课”内容的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迷惑并不一定是在课堂上遇得到、想得到的, 并且由于课堂的时限, 学生常常不能在课堂上表达, 两课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媒介, 譬如E-mail、QQ、BBS等与学生进行课下交流。教师既可以将“两课”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练习题等教学内容和思考分析发布到网页上, 对学生进行两课内容辅导, 也可以参与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热点、焦点, 通过深入探讨,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结合两课理论加以探讨分析和解释。
参考文献
[1]赵静.增强“两课”教学吸引力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2) .
“两课”感言 篇5
当前,“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个从教了35年的老教师,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开展此次活动,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在教育处在飞速发展,而教师老龄滞后的状态中。这一现象在农村学校中最能体现出来。就我所在的花市中心小学,共有教师20个,其中高龄教师占了一半之多。年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经验充足,但往往激情不够,缺乏活力和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而年轻教师则虽充满活力,但在教学经验方面往往欠缺。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可使老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年轻教师在带动老教师注入活力的同时,又可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宝贵的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品位的提升。
开展此次活动,是纯净教师队伍思想的需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殊荣已传颂多时,而当今社会,金钱意识偏重,名誉意识淡薄,打工队伍工资迅速猛涨,让教师自愧不如,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对老师的教学热情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利益欲望逐渐加重,奉献意识逐渐淡薄。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当教师深入家庭时,一些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热情使老师发现了自身价值,体会到了奉献的伟大,从而纯净了教师的思想,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开展此次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课内比教学,能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课外访万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次家访活动,让我对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担忧。大部分孩子都在大人的溺爱下过着唯我独尊的生活,子女不想做作业就不做,想玩就让她去玩;有的家庭对教育不重视,全然没有家庭教育意识。反正把这几年混过去就算了,大多数家长完全采取放养的心态;有少数家庭虽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又因为本身没什么文化,根本不知从何入手来教育子女。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跟自己没关。
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有效的增进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了解,借助家访机会,我们老师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动向,同时引导家长重视教育、参与教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很自然地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两课” 篇6
一、“两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思考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两课”实践教学,是利用社会实践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它能够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运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实践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锻炼和检验,因而受到学生和社会的普遍欢迎。笔者总结几年来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有如下思考。
1.开展实践教学 “两课”的性质、任务决定的
高校“两课”教学,不仅具有知识性和理论性,而且具有政治性和实践性。即它不仅具有一般智育课程的理论认识功能,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其根本目标是要通过“两课”教学,引导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转化为认同,由认同转化为信仰,由信仰转化为行动,并体现在政治觉悟、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途径。
2.开展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比较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理性认识。显而易见,大学生在没有深入社会实践之前,仅仅凭课堂上获得的政治理论知识,即使在字面上懂得了它们的含义,甚至还可能倒背如流,但在理解水平上,仍然还是抽象的、片面的、贫乏的。只有通过实践,将社会生活、客观实际与书本知识融为一体,知识才是具体的、全面的、深刻的。
3.开展实践教学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
一是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从总体来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受到市场经济某些消极作用的影响,不少学生身上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言行不一的错误倾向。要克服这些缺点,就必须引导他们投身社会实践,通过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使他们懂得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更加关心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进一步确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条件,而道德行为具有根本的意义,大学生只有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主体与社会和人的交往,将道德认知升华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三是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青年缺乏对社会、对人生的了解,缺乏实际斗争的锻炼。不仅容易造成认识的直线性和主观性,而且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十分脆弱。只有到社会实践中去经受考验,经过困难和挫折的反复磨炼,使自己的心理素质逐渐成熟起来,才能在今后的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两课”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
我们在总结以往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践性、可操作性,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制定实施规划及方案
确立走实践战略之路具体的实施规划及方案,寻找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这就为课题的顺利进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学生应加强社会实践的培训指导,使他们真正明确“两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怎样选择调查的类型,怎样联系调查的对象,怎样实地开展活动,怎样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怎样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从而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
2.认真组织社会实践
由任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以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岗位实习等形式深入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一是注重把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升专业水平,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原理知识,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是注重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学生具有自我解剖、自知之明的自省精神,独立思考、独善其身的自主精神,渴求知识,勤于学习的求知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不断完善健全主体人格。三是注重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带着科研课题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观点、能够指导实际的调研报告、论文和科学总结报告。
3.进行社会实践总结
在总结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两个联系”人人进行总结。首先,通过联系现实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报告,其内容一方面包括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另一方面主要是对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理论的思考。其次,通过联系个人实际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抵制西方价值观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通过总结,我们要求学生以课堂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标准,以工农群众为老师,对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理想与现实、自我与非我、自律与他律、知道与行道等矛盾进行剖析,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状况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4.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由于以往哲学原理课单一靠结业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方式,使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平时不学习,实践不参加,考试前临时突击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我们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质量、成果逐一量化,纳入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范围,并相应加大了比重。在评阅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时,防止拼凑抄袭现象,一经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对不合格者要求在下一年重新参加“两课”社会实践。
5.建立稳定的“两课”实践基地
“两课”实践需要能够容纳全校四分之一学生的教学基地,依靠“两课”教师的力量去完成,无异于杯水车薪,还会影响教师投入专业指导的精力。而学生每学年的教学实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已使学院在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工作量,难以再腾出更多精力,而利用学院原有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两课”社会实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由于这些基地往往与学院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两课”指导教师依据基地的情况设定“两课”实践课的课题提供了条件,因此将这些实践基地打通使用、共享资源,不仅解决了实践基地的落实,而且也避免了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和行政管理脱节的问题。
6.切实加强对“两课”教师的素质培训
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两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能来源于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要注意系统地不断提高大学教师思想品德、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使“两课”实践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两课”的终极目的是德育,它需要整所大学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所以,即使是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即使是非“两课”的大学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教师的影响力,正面引导学生对科技采取正确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态度,使他们能够以科技为工具手段,为社会、民族、国家和全人类谋取最大的福祉时,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才能和谐发展,“育人”工作才有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申晓若.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
[2]尹晓敏.“两课”社会教学探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1).
[3]林雪原.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
高校“两课”教与学的再思考 篇7
一、高校“两课”教改的成果与不足
高校“两课”的教改, 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组织保障、教材改革、教法 (手段) 改革三方面。
在组织保障方面, 主要体现在高校坚持和加强了党对“两课”工作的领导, 学校领导对“两课”均比较重视;通过引师资、抓科研、重培训、重表彰等措施, 切实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两课”班级授课组织形式, 由大班改为小班, 保证课堂效果, 应该说, 通过改革, “两课”在组织保障方面得到了很大加强, 成果显著。
在教材改革方面, 2006年开始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 新课程标准和大纲都予以了更为明确和清晰的规定, 各高校在保证教学内容稳定性的同时, 紧跟时事, 在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政治与知识的兼容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等方面加以及时改革和更新补充。可以说, 几乎每位“两课”教师, 都对相关的补充内容进行过研究和准备。这是“两课”在教材改革上形成的新局面, 取得的新成果。
教法 (教学手段) 改革是“两课”研究最多和最为重视的内容, 在“两课”研究中成果最丰富, 展示最生动, 突破也最多。广大学者、教师纷纷开展“两课”教法的改革实践和研究, 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对话式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教师主导式教学、学生主讲式教学、专题研讨辩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等, 多种教法不一而足;在教学手段上, 除传统的以外, 多媒体、网络等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纷纷跟进和采用;甚至在“两课”的考核与评价方法方面, 也多有研究。目前, 教法 (教学手段) 改革依然是“两课”研究的重点。
改革使得“两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我们应看到, “两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组织保障和学校重视是否有稳定的机制保证其持续性?教材内容的更新补充如何确定其不具有随意性, 如何使之最佳?而更应高度关注的问题是, 在付出诸多改革的努力后“两课”的有效性却不甚理想。“两课不重要”、“两课作用不大”等看法和认识依然存在于当前不少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中。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 “两课”在教与学方面, 是否还有新的内在本质要求。
二、“两课”教学是特殊的教与特殊的学
近年来, 高校“两课”经历了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双主体论与超越主客体论等教学模式, 本人认为, “两课”在教和学两方面有其特殊性, 只有抓住具有本质意义上的特殊性, 才能大大增强“两课”的实效性。
在教方面, 与其他学科不同, “两课”传播的是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念, 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以达到思想政治理念上的共识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源于实践旨向理想的“两课”, 仅仅依靠课堂内着重普通形式或手段的“教”是不够的, 应丰富“教”的内涵, 即信仰感召、思想感染、情感感动和理念感知。从这个意义上说, 与“两课”精神相一致的校园文化、人格魅力、行为特征和社会氛围, 无不体现出“教”的特殊内涵来。
在学方面, 由于“两课”内容的特殊性, 学生的“学”自然不同于普通意义和普通形式的学, 从发展规律上看, 青年学生正是“三观”和人生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启迪、诱导和吸引之下, 学生在“两课”上的“学”的特殊含义应为领悟和自我教育, 外化形式为认同、实践和追求。立足于“学”的视角, “两课”的“教”就在于促使学生的领悟和自我教育并由此达到认同、实践和追求, 这似乎更为符合教育和学习的目标。
包括“两课”在内的教育的永恒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当前“两课”存在有效性、无效性甚至负效性的疑问, 大学生中也有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知行转化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通过对“两课”的改革和不懈的努力, 情形正在发生改变。研究“两课”在教与学上的特殊性, 再思考其内涵, 进一步接近“两课”的本质要求, 是高校“两课”的职责所在、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国香、李国红:《一多半学生“两课”时“搞副业”》, 《新华每日电讯》, 2004.11.16。
[2]罗霞、杨扬:《高校“两课”教学实效面面观 (原因·现状篇) 》, 《云南日报》, 2004.10.28。
[3]罗霞:《高校“两课”教学实效面面观 (思考·建议篇) 》, 《云南日报》, 2004.11.14。
[4]郭弘、王淑萍:《高校“两课”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重庆日报》, 2004.11.04。
谈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改革 篇8
1. 课程的吸引力极低。
高校的“两课”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却被学生们视为“无用课”。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两课”不被学生“看好”呢?首先,课程的理论内容空洞,不具有实效性。也就是说学生们在学过“两课”之后不能及时地作为知识有效反馈利用,这种结果导致学生们对这种“干燥且乏味”的纯理论课提不起兴趣。其次,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两课”教学内容的冲突。这种价值冲突致使学生对“两课”教学内容产生抵触,认知度与接受度大大降低,“厌学”情绪自然而生,且不可避免。最后,“‘两课’无用论”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了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产生。也就是说,学生在学过“两课”内容之后,一部分人的思想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或者说他们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萌发出理论所指引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又或者说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时已经用到“两课”的某些理论,但就是这种“习惯”让他们早已忘却了“两课”对他们的启发与帮助。
2. 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授课水平有限。
担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学的“两课”教师,需要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和文化修养,特别是知识自我更新和教育艺术与时俱进的素养。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两课”的师资队伍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崇高的期待。虽然大多数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能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不少教师上课仍然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照本宣科,有的满堂空洞地大道理说教,有的只顾自己念讲稿,对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不管不顾,有的对课堂情境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掌控,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了。仅把思想理论课当作知识课,只会用考勤、考试来约束学生,学生非常反感,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另外,有些教师价值取向发生倾斜,他们世俗功利、金钱至上、名利第一,因此奉献敬业精神明显下滑、师德魅力逐渐削弱。上述状况造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书育人责任心淡薄,教育热情减退,进取心不足,从而养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态度,使教师形象严重受损,教学实效性必然受到影响。
二、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1. 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和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效性的增强,有赖于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教师,才能上出学生所喜欢一流水平的精品的课程。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通过教师引进和培训,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自身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人才的引进来源要广泛,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些地区或某些高校。另外,现在在高校里,“两课”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低,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几乎没有,高校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多的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要树立竞争观念,建立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两课”教师的队伍结构。
2.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本身的意义,而忽视其塑造人的人文性质意义。“两课”教师要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做到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主体”的转换,坚持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性地采取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主题演讲与答辩、情境教学、热点评说等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究和合作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愉悦中学习。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主张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把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中将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得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时期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第一,变教师正面灌输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教师的作用仅仅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发学生讨论,起到一个启发引导的作用。第二,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靠严格管理的“他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学生实现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
3. 增加两课社会实践活动。
“两课”教学更重要的是探讨如何在实践活动之中消化所学的理论,把科学的理论内化为学生坚定的信念。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两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4. 改革考核方式。
很多高校的“两课”考核对学生的成绩总评采取“三七开”的办法,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不断变化,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课程特点来看,“两课”和其他课程相比,的确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哪怕平时不学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背一背、记一记,也大致能应付及格,至于学到知识没有,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没有,是另外一回事。即使这些学生碰巧考了高分,也不能证明他学得有多好,思想品德有多高尚。如果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就会挫伤一部分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心理的不平衡,甚至观念的扭曲,更为严重的是会败坏学校的学风、校风。因此,“两课”的考核方式应改变以闭卷考试为主、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状况,实现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逐渐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原来占70%,逐步降到50%或30%,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纪律、课堂讨论、小测验、课外实践、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等。这样,能从机制上逐步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状态,唤醒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觉醒,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改革任务。没有全体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参与,“两课”的教学改革将只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陈义军.论在高校两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本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8) :16-20.
高校“两课” 篇9
一、端正“两课”教师教学态度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
教学态度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有了好的教学态度,即使其他方面欠缺一些,学生也能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因此,必须加强“两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两课”教学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学校要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创造外出学习提高和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强他们搞好“两课”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真正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尽其所能,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把“两课”教学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一生的事业,“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就一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两课”教师也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不辱使命。
二、提高“两课”教师素质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两课”教学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它的主要任务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身一切的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感,具有面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养、教学技能和人格魅力等。这些是搞好“两课”教学的基本前提。如果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就会使“两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教师素质的高低,深刻地影响着“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只有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西部地方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增强并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强化教学理念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先导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信念。只有在教学理念上不断创新,把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灵魂塑造,着重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贯穿于“两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最终为学生顺利走进社会,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准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两课”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识别各种社会思潮,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去,我们长期把课堂教学看成是知识的“输入—输出”活动,认为知识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学过程是知识的接受过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不过是被动填装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形成了教师中心论、课堂中心论等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很好地摆正自己在集体和社会坐标中的位置,难以使学生将为集体、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准则和道德理想。因此,“两课”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学会怎样“思考”,而不仅仅是“盲从”或生吞活剥。
为着这一教学宗旨,“两课”教师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目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既发展个性,又坚持主旋律;既注重实际,又坚定理想信念;既重视智力水平提高,又重视非智力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善和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抓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活动中能否真正采取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关键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一法为主,多法渗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集各法之所长,大胆创新,注重实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了解和理解大学生,是教学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两课”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的关键。“两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两课”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普遍关注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要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与社会实践,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大力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不回避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学校要鼓励、支持和组织青年教师广泛开展教学研讨和进修培训,不断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教学评价方法,形成和谐发展的“两课”教学氛围。
摘要:西部地区地方高校“两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比东、中部地区高校尤为严重。虽然教学投入、教学条件、生源质量、办学水平等都相对落后是其重要原因,但“两课”教师教学态度欠佳、整体素质偏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是影响“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因素,提高“两课”的实效性,应抓住教师这个环节。
关键词:“两课”,实效性,教师
参考文献
[1]董艳.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2]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3]王林.谈谈思想政治课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3).
高校“两课” 篇10
高校“两课”, 是指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由此可见, 高校“两课”教学, 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训练思维方式,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掌握“两课”的基本知识, 把握“两课”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 使大学生最终自觉接受这一理论, 进一步地深化“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 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多年来笔者致力于“两课”教学, 现就当前如何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作一些探讨。
二、改进“两课”教学方法与途径的思路
1. 精要教学内容,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1) 当前, “两课”课程内容仍不够精要, 有些理论观点比较陈旧, 无法阐明和解释现实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同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体现得不够, 各门课程过于独立, 过分强调每一具体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笔者认为,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重构“两课”课程体系, 即建设一个精要化、贯通性的新“两课”课程体系。要抓住大学“两课”教材的头绪, 抓住衔接点, 从理论上突出“为什么”, 简化“是什么”, 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简单重复, 重在深化理论。具体地说,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哪些内容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哪些内容闪烁着时代的光辉并有益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哪些内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能够实际地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不但要进一步研究, 而且要动态地把握, 这样才能从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精炼出适合现代大学生需要的“两课”教育教学内容。
(2) 在精要内容的同时, 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其教学内容, 使之贴近现实,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产生实际效果。那么, 作为“两课”教师, 如何去有效地组织教学, 把“两课”基本理论科学地传授给大学生, 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针对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结合理论和实际进行讲授。教师不但要善于进行有说服力的讲授, 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及疑点问题做出积极的、有说服力的回答。认真调查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关注学生的兴趣, 贴近现实, 切入内心, 直视社会焦点、难点和热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讲授和研讨, 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
2. 提高综合素质, 发挥“两课”教师教书育人作用。
(1) 提高“两课”教师思想道德水平,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度。
“两课”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 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次还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热爱“两课”的教学, 不为功名利禄所动, 保持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去教育和感化学生, 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度。
(2) 提高“两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两课”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关注”, 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面对广大学生, 满足学生求新知的欲望, 善于把自己的丰富、博大的知识储备用真挚、高雅风趣的语言, 借助灵活、娴熟的手法, 多样的技巧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其次, “两课”教学必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生活, 深入实际, 注意时事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参与社会活动,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再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两课”教学实效的高低。因此, “两课”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 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 而应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这不仅要求教师对学术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 而且在研究教育对象方面也要特别关注, 特别是对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因素要进行专门研究。
(3) 提高“两课”教师情感素质能力,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首先, “两课”教师要了解学生, 热爱学生。在平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教态上亲切感人。对学生平等、公正、公平, 处处为人师表。“两课”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情况, 经常与学生接触, 沟通思想, 不仅要知道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 还要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反应、要求和意见。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用爱心去关怀学生, 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次, 信任学生, 鼓励学生。“两课”教师在教学时切忌讲空话、大话、假话、套话、俗话、言不由衷的话, 要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悟道、去创造、去发现真理, 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3. 转变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这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一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这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自我教育水平, 认识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 从实际出发, 因势利导,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开展工作。此外, 必须建立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对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 调整考试方法, 建立合理的考评模式。
应调整“两课”教学的考试方法, 建立合理的考评模式, 有选择地在一些“两课”课程中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又称开放式考评, 它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论文式试题, 以衡量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开放式考核内容一般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学生可以在考核过程中进行较充分的发挥, 为其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可以从中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可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和运用情况。当然, 一个较合理的考评模式应该是学生熟悉并有所感受的问题, 应该是与课程中的基本观点相联系的问题, 应该是具有多种可能解决 (释) 途径的问题, 应该是有进一步发掘和深化余地的问题,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角度去认识和分析问题,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在了解和理解“两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独立思考, 纠正死记硬背的传统应试习惯。
5. 优化教学手段, 提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两课”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大大提高“两课”的说服力, 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语言表达说不清、道不尽的缺陷, 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学生上网人数的增多, 以个体学习为特征的网络认知方式一方面给“两课”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另一方面也为“两课”教学拓展新的领域和渠道提供了可能。开通“两课”网站, 无论什么时间, 学生只要打开一台联网的计算机, 登录“两课”学习网站, 就可以自主地查阅和下载所需资料, 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就可以参与到“两课”教学中。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对话, 还可以特邀一些专家学者在预约的时间针对某些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即时的现场讨论。在这些平台上, 学生既可以提出问题, 寻求解答, 也可以对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则可以以此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并为学生答疑解惑, 使网络成为“两课”的第二课堂, 同时, 还可以使网络这个意识形态阵地更多一些主流意识的声音。
6. 优化校园环境, 营造积极进取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隐形课堂”, 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有重大影响。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氛, 能够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能有效抵制外部环境的消极作用, 能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礼仪的修养乃至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高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营造出积极进取的人文氛围。
摘要:高校“两课”教学, 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也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深化“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 改进“两课”教学方法与途径, 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等.21世纪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质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感谢两课树 篇11
17岁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学深造。命运在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的暑假,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过马路时,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双腿和左手。面对这飞来横祸,他没有被打倒,最终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完成大学课程,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家拥有上千万元固定资产的私企老总,并当选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那天去采访他,问他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惨痛折磨,取得今天的成绩。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最想感谢的既不是给他巨大关爱的父母,也不是一直鼓励和支持他的朋友。面对我的提问,他极快地回答:我要感谢两棵树!
遇到车祸之后,对从小就出类拔萃、自尊心极强的他来说,不啻为世界末日的来临。看看自己残缺不全的身体,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再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标和意义,一度想要自杀。即使在医院听到远远从街上传来的一两声汽车喇叭声,也能引起他的烦躁和不安,情绪极不稳定。为了让他散心,转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意把他送到乡下的姑妈家静养。
在那里,他遇到了决定他生命意义的两棵树。
姑妈家住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子,宁静、安逸,甚至有些落后。他就在姑妈的小院子里,每天吃饭、睡觉,睡觉、吃饭,一天天地打发着他认为不再宝贵的时光,人也更加灰心丧气和慵懒下来。一晃半年过去。
一天下午,姑妈家下田的下田,上学的上学,仅他一人在家。百无聊赖的他,自己摇动轮椅走出了那个小小的院落。
就这样,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与那两棵树不期而遇。
那是怎样的两棵树啊!在离姑妈家五六十米的地方,有两棵显得十分怪异的榆树,像藤条一般扭曲着肢体,但却顽强地向上挺立着。两树之间,连着一根七八米长的粗粗的铁丝,铁丝的两端深深嵌进树干里。不,简直就是直接缠绕在树里!活像一只长布袋被拦腰紧紧系了一根绳子,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奇怪形状。
见他好奇的样子,一旁的邻居主动告诉他,起初是为了晾晒衣服的方便,七八年前,有人在两棵小榆树之间拉了一根铁丝。时间一长,树干越长越粗,被铁丝缠绕的部分始终冲不出束缚,被勒出了深深一圈伤痕,两棵小树奄奄一息。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两棵榆树再也难以成活的时候,没想到第二年一场春雨过后,它们又发出了新芽,而且随着树干逐渐变粗,年复一年,竟生生将紧箍在自己身上的铁丝“吃”了进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面对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厄运,小树尚知抗争,而作为一个人,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对生活的努力呢!面对这两棵榆树,他感到羞愧,同时也激起了深藏于内心的那份不甘——只见他用自己仅存的右手,艰难地从坐了半年多的轮椅上撑起整个身体,恭恭敬敬地给那两棵再普通不过,却又再坚强不过的榆树,深深鞠了个躬!
很快,他便主动要求回到城里,拾起了久违的课本还有信心,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听他平静地讲完这段故事,我长久无语。
责编/昕蓉
两课活动随想 篇12
转眼间,为人师已经十四载。
儿时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着崇拜和憧憬,记得那时读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觉得这句诗是教师的写照,感动于教师的伟大和付出。读“程门立雪”的故事又为我国古代有这样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而兴奋不已。直到若干年后,自己也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的时候才感悟到这个职业的些许真谛。
不是播种就有收获,不是耕耘就能丰收。身负社会和家长的厚望,身处多重压力之下,教师要面对的远不只是清贫二字。压力、焦虑、疾病正吞噬着广大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身处农村地区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则更多。我国的教育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农村诸多落后的条件限制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多少年来,农村的教育踟蹰在崎岖的小道上。因为经济落后,校舍简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吸引不到优质的师资;因为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大都是由老人照看或独自在家的留守儿童。生活的艰难、情感的缺失导致他们性格各异,难于教育和管理。广大的教师长期身处农村教育的寒冬举步维艰。
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守得住清贫,赖得住寂寞。但是,教师也是社会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良风气的恣意肆掠,也很容易陷入攀比和欲望的漩涡,失去职业信仰,失去工作激情,在职业倦怠中挣扎……因此很多学校里面都缺少一种育人的氛围,一种对工作热爱和拼搏的精神,一种团结协作大局为重的境界。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有时不禁感叹:一个人的力量太微薄,一个人的努力对于整个教育来说真是杯水车薪……多少年的努力,虽然小有进展,但是离心中的愿景还是相差甚远。看着周围不少从教多年的教师慢慢失去了青春,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我也有了一丝迷茫。
直到2011年秋,名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在湖北省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让我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愿这个活动如同一声春雷,警醒梦中之人,一起努力,迎接农村教育的春天!在教学比武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教育理念在更新,教材在更新,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介入……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时候大家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鲜有创新,以不变的方式来教变化着的学生,自然收效甚微。假如继续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不久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在家访活动中,更是感触颇多。原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从未走进孩子心中,因为我们对孩子面对的生活困难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哪些学生是孤儿,需要特别关爱;哪些孩子是单亲家庭,需要注意交流方式和内容;哪些孩子家里经济困难,在学校承受着压力和自卑,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援助;哪些孩子身受疾病困扰,需要大人的悉心照料……
带着对自己过往的工作历程的反省和对未来的期翼,我阅读了一部风靡全球的畅销书———《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掩卷沉思,书中的内容使人感觉豁然开朗。信任,道德成长六阶段,阅读,经济学……那个身处一间又小又破的被称作56号的教室里的美国人,就是这样一个即使无人督促、频繁应试、环境颓丧的状况下依旧对教育怀有热诚,对学生怀有爱心,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看着他书中所描述的点点滴滴,同样身为教师的我感到有些惭愧。他在那样的条件下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并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化腐朽为神奇般的奇迹。正如书中自传中的陈述:数以万计的教师都在努力的另辟蹊径,我亦如此。
身处发达国家的小学教师雷夫在那样的环境中,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坚忍不拔,用毕生的心血,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才。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而我们的祖国目前并不发达。祖国母亲从多少年的硝烟中走来,走过了被列国欺凌的时代,带着一身的伤痕,走在了经济迅猛发展的路上,或许教师这个行业没有受到期望中的关注,或许我们的清贫和艰苦无人知晓,或许我们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社会的不解,或许我们处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拐点上进退维谷,但是,我会摒弃心中的迷茫,以两课活动中的所思所感为动力,以《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为座右铭:假如我命该扫大街,我就将它扫得有模有样!
回头望望身处大别山深处的边远小镇,那是养育我们的家乡,我仿佛看见家乡的孩子们张着无数无助的双眼和小手,期望着美好的未来。因为落后,他们的心灵却常常行走在文化的沙漠,踟蹰在黑夜之中。我们不该一味埋怨客观条件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该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停止前进和探索的脚步,更不应该太过计较个人的得失。
【高校“两课”】推荐阅读:
两课06-24
两课背景08-01
“两课”教学社会实践07-23
两课两操工作总结11-07
5两课教学模式初探doc06-02
两课考试高中语文说课教案:窦娥冤06-04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两课完整课时教案09-03
高校后勤-关于高校后勤细化管理与服务的探索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1-08
北京有哪几所985高校和211高校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