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高校

2024-08-20

行业特色型高校(共9篇)

行业特色型高校 篇1

一、现行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评价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 高等教育逐步成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社会公众接受教育需求的一种公共资源。作为高等教育主要实施机构的高校,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和期望也因此而越来越大。由此出现了政府层面的高等教育评估与社会层面的大学排名两种高校评价方式, 目前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评价也是采用这两种方式。

(一) 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的评估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核心制度安排, 它既是一种激励机制, 也是一种竞争机制。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 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而开展起来的, 它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2003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 教育部组织的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顺利完成, 涉及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及独立学院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共评估了各类高校1200余所, 是开展规模最广、历时最长、促进作用最大、影响最为深刻的周期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

(二) 民间组织的大学排名

与政府高等教育评估相伴随的是某些研究机构或民间团体发布的30余个大学排行, 最为典型的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武书连及其课题组 (以下简称广研院) 自1993年就开始进行的“中国大学评价”及网大 (中国) 有限公司 (简称网大) 从1999年开始推出的每年一度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二者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国民间对大学的排名既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社会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良好态势, 又代表了市场经济要求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呼声, 中国高等教育要迈向国际化, 代表非官方或半官方看法的“大学排行榜”, 正在形成一种国际高等教育管理潮流, 它促进了大学自身的反思, 为公众了解大学提供了一个畅通的信息渠道, 成为监督大学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学排名正处于起步阶段, 呈现出一种不规范的无序状态。任何未经政府资质认证的社会组织机构甚至个人, 都可以采用线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简单的量化打分, 以小样本调查的方法对不同的大学进行综合排序, 并将之公布于媒体, 这显然偏离了大学选优排序的本来意义。且因为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这些大学排序对高校可能产生误导, 从而偏离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因此政府一直以来不提倡、不支持对高校进行排名, 而高校对排名结果也多有诘难, 使得已出现的大学排行榜缺乏权威性, 很难获得普遍认同。

二、现行评价体系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影响

(一) 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影响了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化发展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类评估指标体系, 多以统一的指标标准应用于诸多学校与学科, 过于强调“标准”而淡化“特色”。如2002年前进行的优秀评估、合格评估、随机评估是根据办学历史长短对高等学校进行“人为”的划分, 无法真正反映高校的实际办学水平;2002年后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其评估标准适合于所有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 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1];即便是民间组织的大学排行, 也是对所有大学采用同一指标。评估标准的僵化和缺乏弹性迫使许多原本特色鲜明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为达到“标准”而追求一致, 为“争优”而忽视多年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与传统。总之, 以投入水平为导向的单一的、大一统的评价指标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办学的趋同化与综合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二) 评价指标的重学术性影响了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行业应用性发展

大学排行榜的指标设计都倾向于大学的科研成绩, 而牺牲了教学质量, 虽然一些排行设计了诸如“招生选拔性”、“班规模”等与教学相关的指标, 但是这些指标基本上是与大学教学输入端相关的, 并不一定能反映大学教学的输出端——质量[2]。排行对于科研的偏好强化了当前大学趋同的世界性趋势, 使得原本适应不同社会需求的、不同类型的院校都向研究型大学靠拢, 大学纵向上的差距被排行人为地膨胀了, 同时掩盖了高等学校横向上的差别。这种只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 而忽视教学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势必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如盲目追求SCI论文、纵向课题、学科学位点数量等的学术价值观, 正在引导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教师远离实践教学, 远离行业应用性研究, 转而追求纯理论研究, 不仅影响了行业特色型大学本身的发展,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产业的发展[3]。

(三) 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影响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评价的全面性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基本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单一主体来完成, 半官方或民间的评估机构, 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除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各省教育评估院等有官方背景的事业性评估机构外, 其他中介评估机构尤其是民间评估机构很难介入政府委托的高等教育评估项目, 也未曾有机会参与到教育部组织的评估工作中去[4]。由政府组织的专家组作为高校评估主体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客观依据, 但专家并非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教育的直接消费者和当事人, 并不能替代其他与教育相关者的意见和要求。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鲜明的行业性特点,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都是立足于行业, 与整个社会的产业发展紧密联系, 仅仅由政府行政部门来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个体对高等教育都有不同的需求, 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并不能同时兼顾社会及个人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 加之整个评估过程的封闭性, 其他机构也很难对政府的评估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从而影响到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和民主性。

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评价的政策导向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 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应该多样化。高校评价的目的将不再是衡量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及其结果是否达到某个既定的标准, 而是衡量这些活动是否有利于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从而发挥对高校办学与发展的引导作用。因此, 要重视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特点,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高校评价体系。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 既有与其他高校共有的特征, 同时也存在着个性的因素, 为了引导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办学并在自身类型中合理竞争,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借鉴现有评价体系共性指标的基础之上, 结合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点, 构建有利于此类大学特色化发展的评价指标。

(一) 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突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核心特征

行业特色型大学评价内容的设计应该在充分借鉴现有评价指标, 即统一规格基础上进行, 这是要求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其基本方面能达到共同的指标和基本的规范, 同时又要求在评估体系中给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个性、特色与优势方面留下足够的空间, 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1.办学指导思想:

要反映行业文化创新理念。办好一所高质量的学校, 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评估中应加大对办学传统、历史积淀的重视程度, 增加行业文化创新的办学理念观测点, 引导行业特色型大学注重行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以行业文化吸引、熏陶师生, 培养师生爱岗敬业的精神。行业文化创新既是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又是促进行业特色型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新文化理念可归纳为:贴近实践, 兴业报国, 自主创新, 引领文化。自主创新作为创新文化的本质特征, 可以体现在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应该体现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创新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增强使命意识, 在推动行业创新文化建设,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引领作用。

2.学科建设:

要注重行业特色学科的建设。目前对学校的评价特别重视学科数量, 从而导致许多学校盲目增设学科点, 放弃自身特色追求大而全。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的评价主要不应看学科有多全, 覆盖面有多广, 而是要看行业特色学科的保持与建设情况。行业特色型大学经过长期依托行业不断进行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已形成带有鲜明行业特点的主干学科, 这类学科与其它高校同类学科相比具有更多的内涵和价值。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科竞争力, 是否拥有良好的学科及专业结构、集群或生态圈, 决定着学科的交叉深度、传统学科的生命力及新兴学科的生长力, 决定着大学是否适应科学发展及时代需要。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具有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为核心, 以学科的集群或生态环境为支撑, 通过正确的发展战略, 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与行业需求全面对接的过程中取胜。因而可以从行业特色型大学特色学科及专业结构的行业关联性、完整性、创新性以及较大范围交叉并能催生新兴学科的学科集群建设中考察行业特色型大学特色学科竞争力。当某一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 是全国唯一或对国家重要行业发展起着核心作用的学科, 应考虑通过加分来提高其地位, 鼓励高校结合自身实际, 打造特色学科, 从而更好地体现特色是学科的立足点, 是学校要确保和发展的重点。

3.人才培养:

要注重行业内就业率及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数量。主要是学生在行业内的就业率与声誉。学生毕业后的状况集中反映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的信任。大学的教育质量归根到底是其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的适用性。毕业生就业情况是检验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在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教育效果的评估中, 应以行业内就业率作为主要考察方面, 把培养的学生是否受行业欢迎, 能否满足行业需要以及与行业实际工作的密切结合程度作为重要的教育质量指标, 为行业领域培养行业骨干与领军人才的数量作为衡量获得行业认可程度的主要指标, 使得此类高校进一步强化行业意识, 把为行业服务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4.科学研究:

要注重科研成果对行业企业的贡献与促进程度。行业特色型大学大多数是从单科性高校发展起来的, 与行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这类高校在体制关系改变后向多科性大学转型, 甚至走向了综合化, 但其性质不可能彻底改变, 科学研究的领域仍主要集中于行业共性技术与前瞻性技术研究。因此对其科研活动进行评价时要体现一定的学术性, 但不能绝对以学术论文发表的级别与数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应该更多地注重科研的物化成果对行业的影响和促进程度上, 将应用型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作为考察点。评价是否有效, 基础研究看的是原创性, 应用开发研究看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尤其在对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成果评价时更不应以论文数来衡量, 而要看其产业化之后的市场竞争力。建议由企业出具研究项目的产出效益 (直接增加利润或节约生产成本) 的相关证明来评价科研成果的质量, 在获得授权后3年内还没有被企业采用的专利则不能被计入科研成果, 以抑制部分高校只追求科研数量而无视市场需求的科研行为。

5.师资队伍:

要注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结构及数量。师资队伍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在教学评估中是主要的考察内容。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为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并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师资队伍进行评价时, 应把兼职教师的结构与数量作为主要观测点。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并兼有专业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名师、专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目前由于我国教师培养机制以及其他现实条件的限制, 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 必须通过企业兼职教师来弥补不足。通过对兼职教师队伍结构与数量的评价引导行业特色型大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行业企业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参与教学与指导。同时要把对教师评价的重点转向教学, 改变以前明显倾向科研的做法, 校内各类拔尖人才的遴选, 不能把科研成果作为唯一的条件, 要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政策, 对兼职教师的测评点要更多地放在教学工作上。

(二) 评价主体的构成应吸收更多的行业领域专家参与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评价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以及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作用, 应该对高校评价主体进行结构性调整, 逐步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 吸收更多的专业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和专家参与, 形成多方介入的多元评价模式。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评价, 尤其对行业特色鲜明的学科进行评价时, 可以吸纳更多的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参与。行业领域专家经常参加本行业发展的国内与国外交流会议, 对行业规范标准、行业技术前沿与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具有很深的了解程度。因而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评价时, 可以由教育界专家与行业界专家共同组成评价主体, 同时也吸纳学生、教师以及用人单位参评。教育界专家参与评价主要从行业特色型大学办学的基本要求与规范等方面进行, 行业界专家的评价主要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是否按行业界业已制定的行业专业标准进行, 引导行业特色型大学及时根据评价信息调整专业计划、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培养适合行业专业标准的专门人才。行业领域专家参评能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 既便于同行专家对本行业发展共同进行深入研究, 又可以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符合行业发展的评估标准和程序, 保证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三) 评价的价值取向要更多地体现教育消费者的需求

在政府主导的高校评价体系中, 政府作为评价主体, 在价值取向上往往突出政府自身的需求, 虽然较好地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但由于社会其他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价过程, 致使整个评价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评价原则以及标准也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 而无法兼顾教育消费者的需求。高校为了迎合政府意志, 必然会使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政部门保持高度一致性, 忽视了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从而抑制了高校的个性化发展, 扼杀了高校的办学特色。

一般而言, 市场上一种产品质量的好坏除了要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外, 最终还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认可, 如果某种产品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 但用过该产品的消费者群体却一致认为这种产品质量低劣, 那么最终整个社会都会相信消费者群体的意见, 甚至会怀疑权威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在教育领域内, 教育消费者主要由作为教育服务的消费者的学生与作为毕业生的消费者的用人单位构成, 只有当高校获得了教育消费者的认可, 才能获得社会认可。

因此, 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评价应该更加注重社会用人单位的评价立足于行业企业对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与科研要求, 以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切性与创造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等为依据对学校作出客观的评价。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中心进行评价, 可以促使学校更加重视学科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以顺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操作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评估网站, 将以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中心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公布于网上, 并设计一套网上评分软件供用人单位在网上为被评估高校打分, 发挥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作用。结合教育消费者的评价才能使学校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状况, 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我国目前高校评价体系中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缺乏弹性以及评价指标的重学术倾向等问题, 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 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其特殊性, 在评价指标设计、评价主体构成以及评价价值取向方面发挥良好的政策导向作用, 引导行业特色型大学保持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评价体系,行业特色型大学,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赖亚曼.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分类评估制度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 :8-9.

[2]王英杰.大学排行——问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10) :1-5.

[3]王亚杰, 张彦通.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J].教育研究, 2008, (2) :47-52.

[4]李卫东.高等教育价值与评价多元化分析[J].江苏高教, 2008, (2) :9-12.

行业特色高校特色兴校路径的探析 篇2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特色兴校;探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为适应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兴办了一批由原行业部门所属的行业高校,它们的存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些高等院校绝大多数先后划转为地方管理,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深刻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而无论行业院校如何发展,办学特色始终是行业院校存在的根基和财富,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也是行业院校特色兴校的自我追求。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院校的重要作用,保证当前社会大发展中急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升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国行业特色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有较强的行业学科实力和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专门优势,它们对行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从欧洲许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来看,行业特色高校随着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中急需的人才。但是,许多行业特色高校被划归为地方管理为主以后,学校的管理体制、服务对象、资金投入体制、办学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行业优势和特色被弱化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去行业化的现象,行业特色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和为创新型国家提供社会服务的现实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行业特色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专业特色弱化

行业院校划转为地方管理的教育改革后,打破了长期以来行业办学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没能及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人才与技术供需体系,导致部分高校与行业之间失去了相互依托的重要基础,原有的学科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科性、传统优势弱化的趋势。如许多原行业特色院校至今都更改了校名,现在的校名已经体现不出原来的行业特色;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学科覆盖面更加广泛,但行业特色专业所占比重却逐渐下降,部分特色专业已经失去了特色。

(二)师资队伍薄弱

行业特色高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较,其学科面相对狭窄、交叉融合性差,高学历、高职称的行业学科师资紧缺,有限的师资往往也相对集中在“985”、“211”的高校和综合性大学中,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引进难度较大。虽然行业院校在特色学科的形成过程中曾积聚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师资,但在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和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时代,学科人才的专业发展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知识适时更新,教师的自我提升速度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速度。诸多因素导致行业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高校发展速度,成为发展的软肋。

(三)政策支持不足

行业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之后,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日益弱化。原所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对学校的发展来说越来越欠缺。这个实质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特色高校继续发挥和加强为所属行业服务的能力,进而影响并制约了行业特色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行业主管部门与原行业高校之间的沟通也不断被弱化,行业主管部门对原行业高校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建设、学术发展方向、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和扶持逐渐减少,影响了行业部门后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创新。

(四)服务行业的能力降低

行业院校在服务中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点偏少,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很难实现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互助和互赢,从而也很难从政府中争取到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办学条件,导致高校难以真正介入行业内的一些重大项目和科技创新活动,使高校难以发挥推动行业进步的作用。

二、行业特色高校特色发展道路探索

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来统筹思考如何通过走创新发展之路来改革行业高校当前的发展模式,走好特色兴校之路。

(一)参与地方建设,突出特色高校的服务功能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同时,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高校积极主动参与。学校与行业之间是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产学结合、共同发展的关系。行业高校要提高社会影响力,走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之路,更需要加强为地方服务的功能。通过主动参与,实现与地方的深度合作和良性互动,从而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地方性院校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寻找为地方服务的途径,从面向行业服务转变为面向行业和地方服务并重的方向上来。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完善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特色高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重点及难点,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地方行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来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和实践,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高校與行业所属的培训管理机构、行业协会、要加强沟通,联合行动,开展各种面向行业发展需要的专项技能培训班,并建立相应的培训认可制度,多方式共同培养行业特色人才。

目前,行业高校的实践教学均以校内为主,而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际岗位实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必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立足校内,服务企业,影响行业,从而使全体师生受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密切保持与行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就业环境,实现教学课程与岗位技能的有机结合,可以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耐挫能力等实际工作中必需的素质。另外,企业文化的熏陶,也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得以补充和提升,从而在毕业之后,能够尽早适应岗位工作环境。

(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特色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发展系统,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是加强特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行业特色高校在注重发展个体人才的同时,要注重特色学科团队的培养,尤其要重点培养特色学科带头人,形成一个团队,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树立行业院校的学科品牌。另一方面,与其他院校的同一学科相比,行业高校特色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更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所以在人才引进中要避免在学缘结构上的相似性,让学科背景多样的师资形成思想的碰撞,打破学术思维的定势及惯性,推动学术思想的前进,使学科发展充满活力。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在职队伍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提升理论层次,另一方面建立和同行业高校间的交流和培训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和运用能力。

另外,要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应组织有经验的资深教授定期对年轻教师进行授课技巧、科研等方面培训,并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另外,应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聘请国内外著名行业专家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

(四)明确特色高校的办学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办学定位是行业高校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实现特色兴校的目标,必须首先找准办学定位。行业高校不仅要凸显行业特色,实现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差异化发展,还应该结合区域优势和区域特点,突出自身特色,强化发展优势,找准办学定位,避免与同类高校同质化,在同行业高校之间实现错位发展。走特色兴校之路,要从整个社会发展空间去思考,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历史积淀和传统优势,也要考虑未来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趋势,既要考虑到地域特征,也要考虑到国家与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既要考虑到目标的远大,也要考虑学校的现实条件。

行业高校要保持特色优势的积累和延续,必须首先明确学校自身的优势所在,要尽量避免办学不分优劣势,办学定位不清晰。行业特色高校要压制与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趋同、效仿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的不良势头,处理好“特色”与“综合”的关系,必须突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如浙江传媒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普通本科院校,有常年与国家广电总局和各家广播电视行业合作、学习、实践的经验,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培养适应传媒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性人才,重视培养发扬学生的实践、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到媒体单位工作后具有上手快、适应快的优势,符合广电系统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学校现已初步构建起了以广播影视类学科专业为主干,兼顾新媒体和其他媒体,以艺术类专业为主,文、工、管协调发展,相对完整、有机联系的传媒学科专业体系,这与一些综合性或者多科性大学的传媒教育相比具有布局结构上的相对优势。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政府、行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打造高水平的特色型行业高校,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为行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新路。认真思考学校定位,制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为行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育规律,为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崔智林.科學定位努力发挥优势与特色[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2]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3]王志红.我国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概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4]王渊明.突出行业教育特色,培养应用创新型传媒人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2).

[5]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行业特色型高校 篇3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开展行业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的优势和机遇

(一) 优势方面

1、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概念

行业特色型高校 (以下简称为行业高校) 是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前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门, 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 并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行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 作出了积极贡献。[2]

经过多年的发展, 一批行业高校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具体体现在:

第一, 有一批针对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和人才队伍, 能够及时跟踪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战略和技术问题。

第二, 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实践、强调应用、注重服务的传统,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一般都比较强。

第三, 此类高校大都秉承“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宗旨, 与相应行业的发展有很强的互动性, 为社会作出过直接的贡献。

以河海大学为例, 在2012年的学科综合评估中, 学校“水利工程”学科以95分的优异成绩再次名列全国第一。此外, 学校还有拥有“堤坝工程安全与减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海岸带滩涂资源开发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三个“水”字头国家创新引智基地, 以及由其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和“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两个“水”字头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应该说, 学校不仅行业特色明显, 而且行业实力雄厚。[3]

(二) 机遇方面

1、从国家层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已明确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 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校继续教育将逐渐改变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局面, 继续教育将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2011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 加强水利队伍建设, 鼓励广大科技人员, 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 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2012年《国家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事业, 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定期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

2、从行业发展层面

据统计, 目前水利行业从业人员中约84.5%为大专以下学历, 基层水利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水利专业学习背景的只占20%左右。同时, 水利部明确“十二五”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培训县市水利局长1万名、基层水利站所长1万名和业务技术骨干5万名;将县级及以下基层水利职工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33%提高到45%, 县市水利局领导班子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由49%提高到60%, 基层水利站所负责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比例由54%提高到65%等。[4]

3、从地方发展层面

江苏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提出, 要在“十二五”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而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需要打造一支现代化水利职工队伍。因此, 必须大规模开展职工培训, 实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方式, 大力推进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教育, 加快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不断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这也为水利行业高校开展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二、近年来河海大学继续教育机构在水利行业系统培训的一些具体实践

河海大学作为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开展各种高等教育培训具有悠久的历史, 尤其是近年来, 学校每年为水利系统举办多期培训班, 因地制宜, 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 深受参加培训学员的欢迎。相关数据详见下表。

学校开展的行业系统教育培训, 其教育内容和方式贴近水利基层工作者的实际需要, 且针对性强。通过多年的实践, 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培训经验。

(一) 注重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培训定位于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学院根据不同培训人员的实际, 以培训需求为导向, 注重及时更新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 真正做到培训人员缺什么就补什么, 让参训人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更好地服务基层行业人员需求。如在开展“全国水文站长培训班”期间, 学校提前调研基层水利站站长管理工作现状和现代水利发展趋势, 系统制定教学计划, 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同时, 注重及时更新专业技术知识, 围绕现代水利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方法开展针对性培训, 取得了较好培训效果。[5]

(二) 注重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近年来, 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注重探索行业培训新模式, 努力在精细化组织管理方面求突破。一是主动与水利部相关局、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全国水利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江苏省水利厅等单位合作, 邀请水利专家或者学者参与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课程设置, 切实增强了培训的可操作性;二是采用集中课堂教学、实地考察、集中答疑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培训;三是突破传统教育形式, 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基层一线经验的水利工作者或者行业骨干为培训学员授课, 使得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

(三) 注重建立完善培训机制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通过建立完善培训评价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一方面, 建立全过程监督指导机制。学员培训组织者对培训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与指导, 包括培训内容的协调、学员的考勤、教师的授课情况等方面;另一方面, 建立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学员注重及时对培训员工采用问卷调查、考试、访谈等方法进行培训评估, 结合培训前后工作成绩的对比, 再将培训评估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 做出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通过科学评估, 对提升培训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关于行业高校做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 立足行业特色, 打造行业培训品牌

高校的定位问题实际上是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分层问题, 各个层面之间的差异化使得高校发展各具特色。对于行业高校而言, 继续教育发展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面对新环境、新形势, 必须顺应时代需求, 积极转型, 按照“强固优势学科, 注重特色项目, 扶持新兴项目, 发展交叉领域”的原则, 优先发展优势学科、优势专业, 着力发展特色项目创新课程, 稳步开拓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特色化发展之路, 使得行业特色更加明显, 品牌效应更加突出。以河海为例, 就是要树立“人有我优”意识, 围绕水利优势学科, 大力实施精品战略, 开发具有水利特色的继续教育精品培训课程, 不断扩大行业培训知名度, 全力打造行业培训品牌。

(二) 整合行业资源, 提升继续教育质量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最大效益来源于继续教育资源的合力, 虽然零散的继续教育资源能够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功效, 但是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相对不足与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不断显现, 分散闲置的继续教育资源难以形成合力。为此, 整合继续教育各项资源必须以开放性为原则, 不断开发、组织和共享行业硬件资源、师资资源和资金资源, 改变继续教育办学模式, 走“混合”“磨合”“融合”的发展道路, 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 从而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 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以河海为例, 就是要积极依托校内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等“水”字头学院雄厚师资力量、学科资源, 并有效针对市场需求形成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包, 满足行业培训市场需要。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水利协会、水利部批准的定点行业培训等单位合作, 完善行业教育培训联盟工作机制, 努力实现资源聚集效应。继续完善“云服务”模式下的远程培训系统, 在努力降低行业培训运行成本, 提升学校社会声誉、以及获取更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更好地服务行业教育。

(三) 实施市场化战略, 拓宽行业培训空间

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化战略是按照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化办学的要求和市场化管理理念, 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化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 推动项目策划与培训合作市场化拓展, 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同时, 要积极构建继续教育经济增长与规模适度增长的业务市场化拓展体系, 努力寻找继续教育培训多项业务结合点, 形成新增长点;要实施多业务衔接、多领域嫁接, 不断加快培训项目的研发与市场推广, 努力开拓行业培训新领域, 拓展行业培训新空间。此外, 实施市场化战略要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胸怀, 坚持“送出去、请进来”, 以谋求实现继续教育培训借力转型、借智发展目标。[6]

四、结束语

高校是继续教育资源的汇集地, 高校举办继续教育, 既是教育法赋予高校的职责, 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举办继续教育, 可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也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沟通。可以肯定是, 未来高校继续教育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质量和特色的竞争, 积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 走特色化办学之路, 以特色谋求更大的发展, 将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立足和制胜的明智之举。

摘要:本文以河海大学为例, 通过分析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开展行业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优势和机遇, 以及河海大学近年来在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培训的具体实践, 从而探讨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进一步做强行业培训工作。

关键词:行业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赵乐华.面向行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 2013, (01) .

[2]王亚杰.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3) .

[3]河海大学新闻网, http://news.hhu.edu.cn.

[4]吴爱华.水利行业职工数字化继续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J].继续教育, 2012, (06) .

[5]王世军.河海大学开展全国水文站站长培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2, (09) .

行业特色型高校 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 行业特色高校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79-01

1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建设的意义

1.1 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1]。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1]。

1.2 协同创新对高校的意义

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高校在技术和人才的“生产”上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许多企业在招收毕业生之初就需要“上岗再培养”的情况;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都颇为堪忧。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我国高校深锁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是分不开的。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开放”,这是目前政府和诸多学校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完全由是市场主导的高等教育领域开放模式并不合适。因为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就业)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但在其“入口”(招生)方面,由于教育资源依然相对稀缺,仍是“卖方市场”,而我国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政府拨款、学费)恰恰取决于招生而非就业。在现阶段市场化的后果必然是各个高校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3],这与我国提出“以内涵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是背离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凝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资源,合理规划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目标,拓宽成果转化渠道的创新体系,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途径,而协同创新的提出恰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2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现状

2.1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同化”

20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绝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或地方管理。几乎与此同时,自98年开始,众多高校进行了10年左右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跑步进入“大众化阶段”。以上两者一方面使得行业特色高校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学校规模、学生规模、学科、经费等取得大幅增长,同时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但另一方面,学校规模扩张,学科专业的覆盖面扩大,许多行业特色高校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迈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去行业化”,行业特色专业所占比重下降,部分特色专业失去特色,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趋同了。

2.2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现状的影响

首先是对高校自身发展不利。一方面,在参与高校竞争时,与综合性高校同类专业的“全面铺开”,意味着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与综合性高校“相同专业比水平”,而失去了原先“不同专业比特色”的“不对称优势”,无法再寻求“错位发展”的蹊径;另一方面,“特色”的失去也意味着对原先归属行业相关工作的参与能力下降。而对于行业特色高校而言,无论归属地方还是归属行业部委,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最大依托正是与所在行业的紧密联系。

其次是对高等教育的布局不利。关于高等教育的布局,杨福家教授的一些观点可供我们借鉴。杨教授提到的“高等教育八条准则”的第一条即是:“各发其音、动人乐章”。他认为,“高校的体系,好一支乐队,不应该只有钢琴,也应该有小提琴、大提琴,这样才能演奏交响乐”,“不同学校应发不同音、站不同岗”,“学校不同,特色各异,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其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我国行业特色高校趋同化,某种程度上,正是行业特色高校不满足于“大提琴”、“小提琴”的地位,而努力向“钢琴”的“崇高目标”迈进。

最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学科专业趋同必然造成一个后果,即人才培养的趋同。近十余年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趋向主要有两点:一是所谓“热门专业”,二是“低成本专业”,而最佳方案当然莫过于两者的结合部。正是基于着这种认知,1998年开始扩招时,法律、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热火朝天,许多本二学校的法律专业招生分数远高于当年各省的本一控制线,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几年间陆陆续续开设了这些“热门专业”。这一“盛况”的结果却是若干年之后,对于高校毕业情况的描述产生了一个新名词:“结构性失业”,有需要的岗位招不到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而大量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又去竞争有限岗位。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才缺口,尤其是操作性的高级技术人员的缺口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的扩展而得到弥补,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协同创新对行业特色高校未来发展的意义

通过上述论证可知,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但由于上文已经论述的“卖方市场”存在,我们无法通过市场来“自动调节”这个不合理的结构,我们在现阶段只能依靠政府来推动结构调整。

根据政府管理程度不同,其采取的手段也各异,政府固然可以像过去那样对学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的行为进行一一规定,但这一方式的“计划”色彩显然过于突出,其不妥之处已为历史所证实。那么,我们剩下的唯一途径即是建立一个由政府(在政策上)主导,以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为主体,以中介组织为媒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而协同创新正是这一联盟的最新形式。

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组织、政府都将取得有效的成果。

高校\研究机构在输入端口可以解决更多的资源问题,包括科研经费,实验、实习、实践平台和设施等,在输出端口可以解决方向问题,使人才培养和研发项目(尤其是應用型项目)更符合社会需求,更容易实现成果转化。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一体系,将更容易获取外部的智力和技术支持,节省了自身的研发投入,缩短了研发周期。

中介组织则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搭建平台、提供辅助服务等途径获取回报。

最终,在政府层面上,通过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将有力的推动经济、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2-163.

[2]杨亮.市场手段作用于区域教育共同体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9):169-170.

[3]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8-11.

行业特色型高校 篇5

1 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现状与特点

高校已成为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最活跃的主体,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科技人才, 创造与国际顶尖学者沟通、交流的机会, 扩宽了我国高校科技人才的科研思路和国际视野, 提高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 增强我国高校科研实力, 也提升了高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1]。

第一, 资助经费,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等各级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设立的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为主。

第二, 多与美国、日本、欧盟等科技发达国家 (地区) 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

第三, 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以自然科学和应用研究合作为主。

第四, 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主要有人才交流与培养、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与开发以及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机构等四种基本形式[2]。

2 黑龙江省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概况

黑龙江省各行业特色型高校, 历来都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高校在自身建设发展的同时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果, 积累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技术, 同时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是我国航空、航天、舰船科学技术、现代农业与林业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是我国高技术装备配套设备研制的重要依托力量。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以来, 黑龙江省主要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已经与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110多个国家600余所高等院校及500多个研究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先后引导建立了“中国———俄罗斯工科大学联盟”和“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大学联盟”等多个国际学术协同机构, 累计组织相关专家出访13 500余人次, 接待外宾来访13 200余人次, 资助近8 000名核心骨干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作为以“三海一核”为特色, 立足行业的高校, 长期推荐著名专家代表国家, 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谈判工作, 全力支持知名教授作为大会主席, 举办国际船海领域最高水平会议, 积极取得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 设立了国际化的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我国及其他亚太地区培养、输送了大量核电科技专门人才。正是这些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已经使该学校在“船舶工业、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等学科的科研优势进一步提升, 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加强, 学术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3 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3.1 国际科技合作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

把规范和建立健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放在第一位, 可有效保障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利益, 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3.2 国际科技合作空间和渠道不宽泛

依托政府提供的科技创新平台, 引入企业参与, 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人才聚集、宽松和谐氛围等优势, 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空间, 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3.3 国际科技合作中缺少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高校应高度注重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及高校自身特点, 制定符合国家和自身发展利益的知识产权条款。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建立知识产权中心, 专职负责学校在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中遇到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问题。开展国际合作时, 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合同, 明晰责权利, 与对方签订书面形式的合同 (或协议书) ,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约定条款应作为必备的条款, 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及利益分配等[3]。

4 几点建议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 应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 积极主动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4.1 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进行平等的国际科技合作是保持合作关系的关键。合作双方应在合作之前确定双方的合作目标、实施方案、任务分工、经费预算、知识产权归属等细节性工作。双方明确各自承担责任和利益, 合作过程更加透明化, 才能保证平等、互惠的合作关系长期稳定持久。

4.2 引导企业参与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高校是创新的主力军, 科学技术只有服务于企业需求才是有生命力的。市场对企业提出的需求, 正是科学技术所发展的方向之一, 让科学技术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有力保障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度, 有利于推进国际优势资源的整合, 推进优秀科学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J].社会科学家, 2010, (10) :63-66.

[2]薛澜.中国高校学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战略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赵立涛.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7) :262-23.

[4]周远强, 吕磊.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J].科研管理, 2008, (S1) :89

行业特色型高校 篇6

一、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典型特征为:第一,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第二, 学科设置较为集中;第三, 以科学研究以面向行业为主;第四, 强调服务行业生产实践和行业产学研紧密结合。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 该高校原隶属于水利部, 在5年办学过程中, 为全国各地, 尤其是江西培养了大量水利水电人才, 促进水利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形成了水利特色, 以及机电、建筑工程等优势学科专业。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新建本科院校, 要想办出办出水平, 需要与其他院校进行错位发展。

1.人才需求的要求

从专业老师和就业负责人员走访了人才需求单位, 这些企业不但要求他们的员工懂得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知识, 而且能熟练水利工程项目专业知识, 做到上手快、下得去和留得住。

2.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江西省对外工程投资, 以及制造业外向度不断提升, 要求我们培养的国际经贸专业学生不仅懂得国际经贸理论知识, 更能掌握行业和产品的实践知识。因此, 国际经贸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

3.省内外相关专业的竞争

从2010年以来, 我们分别对河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进行了相关调研。从专业情况看, 研究型大学河海大学较重视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 江西财经大学以WTO的研究与教学为特色, 武汉科技大学以纺织品对外贸易为特色。要与这些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竞争, 南昌工程学院的国际经贸专业必须依托行业优势, 以水利工程对外投资及机电产品贸易为特色。

二、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具体举措

行业内保持较高的就业比例是行业特色型高校非常重要的特征。全面强化行业意识是这种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所在, 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应服务行业。与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相比, 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具有数理基础优势;与其他理工类高校毕业生相比, 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有“行业”之长。将培养的毕业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提升他们在行业内就业率,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全方位体现行业特色, 培养真正适合行业需要的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

1.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素质要求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 尤其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要求, 南昌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获得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训练, 具有初步的国际贸易领域理论分析和实际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操作能力, 尤其是水利工程对外投资和机电类产品贸易, 及且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素质要求不能仅限于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基本训练, 受到模拟实验、综合实验、毕业实习等专门训练, 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熟悉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与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等内容, 还突出掌握行业知识的特色, 要求学生广泛涉猎水利和机电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2.课程体系的优化

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 针对南昌工程学院的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开设除《水利概论》外, 还开设《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课程, 增加学生有关水利工程和机电产品知识, 鼓励学生选修《水利机械原理》、《水电原理》等课程。别外, 在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增加突出行业特色的内容和模块 (例如:《国际技术贸易》课程中增加水利专利技术国际贸易内容, 《国际投资》课程中增加水利工程对外投资模块,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增加水利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实务等) 。

3.进行教学方式改革

进行教学方式改革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推进对外贸易实务及其规则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南昌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入校的前2年已开设了16.5学分共计264学时的英语语言相关课程, 英语水平达到一定水准, 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和《国际商法》等课程的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外经贸实务及其规则的运用, 即从交易准备—交易谈判—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因此, 推进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 不仅是专业的教学本身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和的现代教育理念需要。另一方面,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西方发达国家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经验表明,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是培养复合型国贸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南昌工程学院拥有多个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此外还有众多合作的水利研究院和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可提供大量实习、实践的岗位, 仅本省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和峡江水利枢纽两大中心能满足全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关于水利的生产和贸易的实习和实践环节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程光文, 龚园.面向行业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5 (11) :31-34.

建设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思考 篇7

建国初, 党和国家面临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任, 急需大批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工业方面的专业人才。为适应此需求需要, 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中央政府各部门陆续兴办、重组了一批高等院校, 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石油、电力、交通等多个领域, 其中同时也包括一批与文化、艺术等社会事业紧密相关的高校。此类高校与新中国工业、文化、社会体系的建立相伴而生, 共同规划, 建设, 成长。同时相应地, 也基本形成了和国家工业发展布局相配套的、由各部门分工管理的、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了以中央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分别统筹管理、“条块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如此应运而生的各高等院校, 对于调动各部门、各地区发展高等教育, 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很快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在行业特色型大学这一块的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国务院机构在多次调整后, 一批部委相继撤并, 此类大学由原行业部门管理的方式按照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市地方两级管理的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划转。其目的便是为了改革行业管理的条块分割、专业过窄、重复设置、重复建设、包得过多、管得过死等种种问题。l993年以来, 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正确方针指导下, 原中央部委管理的500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整和划转, 她们按部就班得渐渐脱离了原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 划归到教育部或者是省级地方政府管理, 基本形成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两级管理的新体制。

一批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总结50多年的办学经验后, 已经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其独特的优势:第一, 有一批针对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和人才队伍, 能够及时地跟踪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战略和技术问题。第二, 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实践、强调应用、注重服务的传统,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一般都比较强。第三, 这类大学大都秉承“以服务为宗旨, 以贡献求发展”的宗旨, 与相应行业的发展有很强的互动性, 特别有利于形成牢固的产学研联盟, 为社会做出直接的贡献。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很多高校的发展目标。办出特色, 打造核心竞争力, 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 行业特色型大学最有条件走高水平特色发展道路, 应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加快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科学发展的思考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有重要位置,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形成的共识。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办得好坏, 不在规模大小, 关键是要办出特色。”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在初创之际就声名显赫, 并非都是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 也并非所有学科都独占鳌头,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巴黎高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都堪称小而精的特色型大学的典范。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变革走向表明, 走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 不仅是大学基础层面的生存战略, 而且也是理性层面的发展战略, 以特色办学服务行业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行业特色型大学加快发展, 既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战略研究专家各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共同课题, 也是政府、大学、行业社会的共同责任。

1、政府主导

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中, 政府的积极主导至关重要。建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 应进一步明确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并从体制和政策上为密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搭建平台、打开通道。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进一步引导和推动行业 (部门) 与教育部共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 敦促行业 (部门) 给予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以更多的支持, 努力实现行业发展与大学发展双赢。政府要充分考虑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 切实给予政策支持, 建立鼓励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分类指导, 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综合评价机制, 给予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中西部大学、人文社科类大学以更多的优惠和支持, 特别是在“985”项目建设、研究生院设置、各类人才支持计划、学科申报与评审、教改和科研项目、办学经费筹措、整合民间和行业资本等方面, 积极支持特色型大学持续发展。

2、行业支持

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在半个多世纪中积累起来的科研、人才等优势, 能够给予这些行业以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事实也证明, 相当多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以自身实力成为行业发展强劲推动力, 缩小了同世界发达国家同行业的差距, 切实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世界市场占有率。行业要把促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作为“兴业强国”的重要举措, 列人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从政策、项目和经费等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丰富的资源, 努力把这些大学建设成为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以及行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的“智库”。

3、学校自主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一是科学定位, 特色发展。走出行业依托、行业管理的轨道之后, 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准确定位,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用周济部长的话说就是“上要顶天”——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学科, 培育一流人才与创造一流学术成果, “下要立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的服务。二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有为才有位”, 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把学校发展与服务国家行业重大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主动密切与行业的联系, 在关涉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核心技术等重大问题上增强话语权, 推动实现与行业从项目合作为主逐渐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转化, 扩大合作规模, 提升合作层次。三是改革创新。与综合性大学相比,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发展面临许多不利因素, 自身的改革创新尤其重要。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要通过改革创新, 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方面, 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破解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难题。

4、社会推动

大学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改善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生存环境, 引导和规范各类大学评价与排行榜, 使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得到社会认可, 形成国家政策鼓励与社会舆论导向“刚柔相济”的合力。

总之, 坚持依托行业, 围绕特色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特色型大学将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 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并在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异军突起, 再创佳绩。

摘要:行业特色型大学, 特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前隶属于国务院某个部门, 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简称“行业特色型大学”。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探究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形成和历史沿革, 研究其未来的发展建设是当下进一步办好这一类学校十分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建设,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亚杰.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3.

行业特色型高校 篇8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历史沿革及其传统优势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国,国家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对大量专门技术人才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央政府各部门陆续兴办、重组了一批高等院校,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产、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也包括一批与文化、艺术、体育、财经、政法等社会事业紧密相关的高校。她们与新中国工业、文化、社会体系的建立相伴而生,共同规划,同步建设,共同成长。相应地,也基本形成了和国家工业发展布局相配套的、由各部门分工管理的、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了以中央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分别统筹管理、“条块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这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相协调,符合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需要,对于调动各部门、各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务院机构的多次调整,一批部委相继撤并,原部门管理的大学按照中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市地方两级管理的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划转。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改革行业管理的条块分割、专业过窄、重复设置、重复建设、包的过多、管的过死等问题。1993年以来,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原中央部委管理的500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整和划转,逐步脱离了原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划归教育部或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基本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总结50多年的办学经验,一批行业特色型大学已经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第一,有一批针对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和人才队伍,能够及时地跟踪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战略和技术问题。第二,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实践、强调应用、注重服务的传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一般都比较强。第三,这类大学大都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的宗旨,与相应行业的发展有很强的互动性,特别有利于形成牢固的产学研联盟,为社会作出直接的贡献。

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很多高校提出的发展目标。办出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行业特色型大学也最有条件走高水平特色发展道路,应当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更大的发展。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的新问题

在这一轮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之前,行业性院校反映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科设置比较单一,办学视野相对狭窄,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一般只针对本行业的需求,而很少考虑这样的大学同样应当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办学管理中的行政色彩较重,通常“管得过死”。从宏观上看,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引起学科的大量重复设置以及科技平台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等等。消除部门办学的弊端,整合全国的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性的功绩已经在实践中逐渐显现出来。但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行业特色型大学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已经不存在,原有的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和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微妙和飘忽不定。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重新确定服务面向,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适应社会变化的新需求等等,成为这类大学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2.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某个行业领域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各方面与行业的天然联系。体制调整之后,固有的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大学的挑战与竞争,单纯的学科防御性战略显然没有出路,探索和开创新的学科生长点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但是向弱势领域拓展又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校内校外都存在许多争议。如何处理继续强化传统学科优势与拓展新学科领域的关系,成为这些院校发展的难点。

3.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以服务部门行业需要为主要目的,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验条件、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点,学科专业数量少,专业面窄,强调专业对口。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使之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摆在这些大学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4.从主观上讲,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走“多科性特色型”发展模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盲目求大求全既不现实也不客观。然而,由于资源分配中的规模聚集效应、政策导向的单一化、评估排行中的简单相加、社会舆论中的综合崇拜趋向等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自主定位和坚持特色之路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实质性冲击。

三、对加强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明确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首先,我国当前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需求。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建设和加强行业特色型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次,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样化和个性化。我国已经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定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当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服务面向的高等学校各展其能,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无论国务院各部门和高等学校怎样调整,行业的存在是客观的,行业的需求是客观的,建设发展相应学科同样也是客观的。在办好一批综合性大学的同时,办好一批行业特色型大学,发挥各自的优势,是丰富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笔难得的财富,是高等教育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中坚力量,应当以崭新的姿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战略体系中占据一个突出的位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亮丽的风景线。为此,建议国家重新审视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客观必然性,将发展行业特色型大学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战略,设立特殊支持政策,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认真落实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的大学办出特色,营造适合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竞争环境。面对我国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和数量众多的高等学校,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次办学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迫切的任务。各类高等学校应当有所分工,按照不同特点进行科学定位,提倡各类学校在各自的层次上定位办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在争取资源、吸引人才、提升综合排名、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很强,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学科面比较窄的原因处于明显的劣势,一些大学被迫走综合化道路,在学科建设上大量扩展新学科,求大求全;许多在传统学科方面有长期传统和优势的学校,开始进军非主流学科和专业,向综合大学迈进,其结果必然是邯郸学步。

为此,建议国家组织力量开展研究,转变这种目标单一的总量式和规模式的评价模式,构建多目标的大学评价机制,为各类高等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鼓励各类高校发挥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办出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3.研究建立国家对特色型大学投入的新渠道、新机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高等教育拨款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使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建议教育部与财政部等共同研究并建立起对特色型大学的专门投入机制,同时探索解决目前行业或部门对大学投入的渠道不畅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大学与相应行业的合作与发展,更多地与大学的学科特色挂钩;更多地关注这类大学中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选与投入;鼓励相应的行业部门以不同形式参与这类大学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设立专门的奖学金等。

4.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与相关产业紧密联系的新机制。行业特色型大学与其原来对应的行业部门应当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建立起全新的联系合作机制,特别是要研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建立新型的共建、联合或协作机制,鼓励行业和产业参与、介入和支持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建设与发展。特别要说明的是,建立更高层次上联系与合作的新机制,绝不应该回到部门办学的老路上去,而是为了深化与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促进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优势学科更好更快地发展,更好地为行业经济建设服务,更好地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作为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议国家尽快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高等学校对有关政策、机制等进行专门研究;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要积极探索服务相应行业的新途径,为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5.新形势下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有新的更大的作为。首先,面向行业需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仍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主渠道。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更加注重专业性与通用性的结合、理论型与实用型的结合,并据此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教法,引导学生在生产技术领域、在生产一线自觉奉献并实现个人价值。第三,要主动追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主动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任务,促进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要主动参与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开展系统深入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为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构筑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从而达到提高行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探索 篇9

一、行业特色高校依托行业蓬勃发展

我国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最早出现在路、矿等行业。为满足行业发展, 由满清政府和早期一些民族资本共同兴办, 例如, 1896年, 津榆铁路总局 (北洋铁路总局) 吴调卿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现为西南交通大学; 1909年, 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创办的我国最早的近代矿业高等学府——焦作路矿学堂, 现为中国矿业大学;1915年, 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在南京创建我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现为河海大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 快速恢复国民经济、构建自主工业体系, 成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开展, 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需要量急剧增加。中央政府为解决人才紧缺的瓶颈, 学习借鉴前苏联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组建成立了一批顺应行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行业高等院校, 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 行业高校得到了蓬勃发展, 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关键领域, 有农、林、水、地、矿、油、电、建、交等等, 这些学校与新中国工业体系共同发展壮大。到20世纪70年代, 兴办的各类行业高校已达到300多所。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行业高校依托各自相关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拓展学科领域, 形成了以原有行业特色为主、适当发展的多学科结构。20世纪末, 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将原来的部委所属高校调整为教育部主管 (教育部直属高校) 和工信部主管, 其他高校改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 即形成了目前的高校隶属格局:少数中央部 (委) 属高校和多数地方政府所属高校, 基本结束了行业部门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 行业高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 教育部直属高校由20世纪末的34所增至76所, 其中新划归教育部管理的高校大部分具有行业背景。

二、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划归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管理之前, 行业高校由中央政府的相关部委主管, 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主管部门一定程度上给予行业高校充分的资金保障, 同时, 分管的司局具体指导所属高校进行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校建设等各项工作。划归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管理之后, 教育部在政策上扶持行业高校, 推进行业高校继续保持与原主管部门、行业的联系。但这些行业特色高校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已不存在, 原行业部门不再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行业特色高校与原行业的联系缺少了集中度, 行业高校面向特定行业办学的定位也有所动摇。加之新主管部门相对统一的考核评估体系, 在单一的评估标准的影响下, 行业特色高校纷纷向多科性院校转变, 有的甚至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迈进。

长期以来, 教育部对行业高校的领导是宏观的, 强调高校办学的自主权;而行业特色高校是以依托于行业、支撑于行业、服务于行业为主要发展思路, 其办学的优势主要集中于与特定行业密切联系的学科和专业, 与国家传统的综合性、多科性院校相比, 非行业特色的新增设学科和专业实力相对较弱, 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 从实质上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与合作还需要高校自身不断地主动推进, 从而进一步发展自身行业优势, 拓展相关新兴优势学科,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实现科学发展, 从而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已逐步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 日益积累出厚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 因此, 学校的办学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是使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也是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积极探索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道路

1.积极推进共建高校之路。

共建高校主要指国务院部委与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 (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共建的高校。一是在政策制定时, 充分考虑行业高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性和服务面向, 以更好地发挥行业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二是加大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经费投入, 并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探索并建立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支持行业高校发展的新机制和资金支持的新渠道;三是拓宽行业特色高校介入行业科研项目的渠道, 将行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向行业特色高校倾斜。通过政策引导, 机制创新, 实现实质上的共建, 同时, 行业特色高校也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向行业聚焦, 从而有力促进行业特色高校的更快更好发展。

2.强化特色优势学科, 促进学校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能够区别于其他一般高校, 就在于其特色优势学科的一流性和不可替代性, 这是其竞争力所在, 也是其存在的标志。但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只有一流的优势学科, 并不足以跻身高水平高校行列。因此, 行业特色高校在一如既往强化优势学科的同时, 适度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将所有学科都围绕优势学科特色做文章, 推动学科发展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形成特色学科体系, 实现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协调发展。

3.创新模式, 加快特色创新人才的培养。

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别于综合大学的主要特点, 就是培养大量服务于行业发展前沿的高级专门人才, 结合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特点, 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并形成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特色。现阶段, 以理工科居多的行业特色高校要培养国家迫切需要的、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目前国家已经让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进行如“3+1+1”、“3+1+2”、“3+2+1”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 突显对学生实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 行业特色高校要进一步创新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国家、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保持行业发展活力, 乃至引领行业的发展。

4.瞄准行业, 立足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

行业特色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 构建国家基地、省部级基地、校内基地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以面向行业科技进步、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发挥行业高校优势为主攻方向, 积极构建新型产学研联盟。在支撑行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 紧紧瞄准行业未来发展需求, 研究行业科技长远发展, 通过为行业解决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技术问题, 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推进到行业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 为行业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5.优化办学资源, 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必须努力构建其发展生态的内外部有利环境,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激活潜能, 形成优势, 挖掘潜在资源并科学利用。管理体制变化之后, 行业特色型高校与原行业的亲密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而且竞争也愈演愈烈。在新的办学体制下, 行业特色高校要重新定位与行业部门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把“以服务求支持, 以支持谋发展”作为办学宗旨, 主动加强与行业部门和政府的联系, 在更高层面建立全新的合作机制, 积极推动行业和产业参与、介入和支持行业特色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共性技术研发、关键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实际问题, 从而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6.凝练文化, 重塑行业特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顶层理念与核心内容,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反复凝练而成, 为师生员工所认同并对其行为起引导、熏陶、激励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体制。行业特色高校更需要重塑大学精神, 推动大学的发展和完善, 引领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行业特色高校的大学精神不仅要体现大学文化的共同特征 (教育本质和办学规律) , 更需要体现行业精神, 与行业的氛围相对接, 有助于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成长, 也可实现大学精神向行业的辐射和延伸, 从而进一步固化行业特色高校的特色品牌。

摘要:为适应国家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行业高校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继承学校优良传统, 保持学校特色与学科优势, 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水平高校。

上一篇: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下一篇:中小学太极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