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模式选择(通用3篇)
栽培模式选择 篇1
摘要:为推进朱顶红工厂化育苗进程,研究不同栽培介质配方对朱顶红主根数量、主根长度和球径的影响。结果表明:T3(园土∶泥炭∶沙=1∶1∶0.5)、T4(泥炭∶珍珠岩=8∶2)和T5(泥炭∶沙∶珍珠岩=7∶2∶1)处理的根系数量极显著小于对照,主根长度和球周径极显著大于对照,均较适合朱顶红的栽培。T4、T5两种栽培介质可作为朱顶红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使用。
关键词:朱顶红,栽培介质,试验
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为石蒜科孤挺花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又名孤挺花、朱顶兰和对红等。原产热带和亚热带,主产于秘鲁的安底斯山地、南非好望角及南美巴西。朱顶红花大, 有香气,花色丰富、柔和艳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我国盆栽朱顶红的销量越来越大,在我国南方地区,朱顶红已被大量应用于花坛和花境等园林工程,但我国朱顶红的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所需的朱顶红大部分依赖进口。为了满足我国对朱顶红需求的急速增加,规模化、工厂化及低成本生产朱顶红已成为较紧迫的问题。
要实现朱顶红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必须掌握其各个生长阶段对光、温、水、肥的定量要求,才可实现计算机控制下的工厂化生产,从而大批量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关于朱顶红栽培的研究较多[1,2,3,4,5],但均没有对朱顶红生长各阶段的环境条件及栽培条件进行定量,无法运用于朱顶红工厂化、规模化生产。为解决朱顶红工厂化、规模化育苗问题,研究了栽培介质对朱顶红根系生长的影响, 以期为朱顶红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经挑选的大小相对一致的朱顶红三年生播种苗。试验所用泥炭为进口泥炭,土壤为采自南京中山植物园园区深层壤土(未经种植改良)。肥料为花多多可溶性复合肥,N∶P∶K= 20∶20∶20,溶解1 000倍液后施用。花盆为12cm口径的红色塑料花盆。
1.2 方法
试验于2013年3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配备温室内进行。共设5个朱顶红栽培基质,分别为处理T1:纯沙;处理T2:纯泥炭;处理T3:园土∶泥炭∶沙=1∶1∶0.5;处理T4:泥炭∶珍珠岩=8∶2; 处理T5:泥炭∶沙∶珍珠岩 =7∶2∶1;处理T6(CK):园区土壤。每种土壤种植30盆 (每组10盆,3个重复)。种植后放置于南京中山植物园配备温室内石子地面上。2013年10月22日脱盆,测量球茎周径、根系数量及长度。
**表示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rol(P< 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介质配方对主根数量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栽培介质对主根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T2(纯泥炭)处理栽培的朱顶红根系数 量和主根 长度与对 照相接近。T1、T3、T4和T 5处理的根系数量均极显著小于对照,主根长度均极显著大于对照。其中,T3、T4、T5处理间的 根系数量 和主根长 度差异不 大, T1(纯沙)处理栽培 的朱顶红 的根系数 量最少。T1(纯沙)、T2(纯泥炭)栽培的朱顶红球周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T3、T4和T5处理的球周径极显著大于对照。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与园土栽培的朱顶红相比较, 纯沙栽培的朱顶红根系数量最少,根系长度极显著大于对照,球茎生长量无显著变化;纯泥炭栽培的朱顶红的根系数量、长度和生长量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T3(园土∶泥炭∶沙=1∶1∶0.5)、T4(泥炭∶珍珠岩=8∶2)和T5(泥炭∶沙∶珍珠岩=7∶2∶1)处理栽培的朱顶红无论是根系数量、主根长度、球茎的生长量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园土、纯泥炭栽培的朱顶红主根数量多但长度较短,可能的原因是朱顶红根系为肉质根,不耐水湿,而园土、纯泥炭保水能力较强,浇水后很长时间才能干,导致伸向盆底部的根系腐烂死亡。为了能获得足够的水分与养分,朱顶红只能增加主根的数量。另外,由于根系生长不良的原因,这两种介质栽培的朱顶红球茎生长量较低。纯沙栽培的朱顶红主根数量少却长度较长,可能是由于纯沙的透气性强,朱顶红根系不易出现腐烂现象, 因此可足够的伸长。但纯沙保水保肥能力弱,为获得足够的养分,促使朱顶红根系的纵向生长,寻找水肥,同时也抑制了主根数量的增加,以减少养分消耗。由于纯沙的保水保肥能力弱,虽然朱顶红根系生长 良好,但生长量 较低。混合 栽培介质(T3、T4、T5)既有一定的透气性,也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所栽培朱顶红的主根数量及长度介于纯泥炭、纯沙之间,球茎的生长量显著高于T1、T2处理及CK,说明3种栽培介质均较适合朱顶红的栽培。
相对而言,T3处理 (园土∶泥炭∶沙 =1∶1∶0.5)的成本较低,但由于配方中含有园土中的病菌及根结线虫,并不适合作为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用栽培介质,可作普通盆栽使用。T4(泥炭∶珍珠岩=8∶2)和T5(泥炭∶沙∶珍珠岩=7∶2∶1)处理可作为朱顶红工厂化规模化栽培。
参考文献
[1]原雅玲,张延龙.我国朱顶红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C]//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2008年会暨球根花卉产业发展研讨会,北京,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会,2008:193-196.
[2]张少艾,唐品芳.朱顶红的栽培试验[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5,13(2):139-143.
[3]田松青.杂种朱顶红杂交育种与栽培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4]宝秋利,马建华.北方盆花朱顶红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9):114.
[5]金立敏,吕文涛,鞠鹏杰,等.不同苗龄朱顶红生长动态的观察与研究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32,6480.
栽培模式选择 篇2
速生丰产林的大力发展,形成大面积整齐的林相,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越来越严峻,预防森林火灾是林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森林防火工作的治本措施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而林缘区域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最危险地块,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由农事用火或野外用火引起,从林缘引发火灾,因此建立林缘生物防火林带,将能有效地提高防火效果,联合乡是我县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长期以来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因为种植者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群众营造的积极性不高,而靠政府投入来营造,资金又有困难[2].根据邱贵云等研究,闽北主要防火林带树种抗火性依次为油茶>火力楠>木荷>闽粤栲>杨梅>苦槠>观光木[3],因此利用国家发展油茶产业的契机建设油茶林缘生物防火林带来解决原有的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又占用林农的林地、坡耕地,还存在大乔木防火林带影响田边农作物的生长等诸多矛盾[4].通过在林缘不同地类种植油茶防火林带,探讨防火林带丰产栽培模式,为今后林业生产提供指导。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尤溪县联合乡联合村的联合乡电站一级站后山和山下荒田,地处118°08′05″~118°08′10″E,26°10′05″~26°10′15″N,海拔180~300m,坡向朝南,坡度15°~25°。土壤为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红壤,pH值5.6~6.0,土层较厚,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区,年平均 气 温18.9℃,≥10℃的.积温4480~4860℃,年均降水量1600mm左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00~2130h,年蒸发量1300mm左右,年无霜期300~310d,相对湿度80%左右,植被主要有五节芒、杉木疏林、杂竹等。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五节芒老荒田上种植油茶生物防火林带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试验标准地面积20m×20m[5],四周设3行油茶做保护行,共设12个标准地。油茶防火林带的种植密度为2.7m×2.8m,油茶苗木用闽优品种1年生嫁接小苗[6].
2.2 试验实施
12月对营造油茶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用地进行林地清理,全面清除杂草杂灌,采用自然带状或块状整地方式按试验设计的株行距挖明穴,穴的规格40cm×30cm×30cm;清理水平宽度15~20m,每条连续长度1km以上,然后回表土,于2月种植油茶嫁接苗,苗木规格地径0.25cm、高16cm.栽植后于当年7月和第二年4月、7月各抚育1次,每次抚育均进行松土、除草并施复合肥20g/株[7].
2.3 调查方法
分别于1月、1月对各试验小区进行每木检尺,调查其全高、抽梢高及成活率和地径、冠幅、分枝数,测出每个小区的成活率、树高年净增量、地径年净增量及冠幅生长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当年的生长情况油茶造林当年的生长调查结果,见表1、表2.
3.1.1 油茶当年造林成活率比较。通过对油茶林缘防火林带造林后1年的幼树生长调查,可以看出,在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五节芒老荒田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的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其中林缘空地和坡耕地的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经方差分析,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成活率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8],详见表3.
3.1.2 油茶造林
1年的树高生长比较。油茶林缘防火林带造林后1年的树高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生长最好,树高生长量达到29.3cm,坡耕地次之,树高生长量为28.3cm,新荒田生长最差,树高生长量为21.7cm.经方差分析,F=3.52,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当年树高生长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
3.1.3 油茶造林1年的树冠生长比较。油茶林缘防火林带造林后1年的树冠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生长最好,冠幅年生长量最高达到22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多,分别达到2.3枝和12.3枝;坡耕地和老荒田次之,冠幅年生长量为15.7cm;新荒田生长最差,冠幅年生长量为14.3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少,仅为1枝和4枝,经方差分析,F=1.34,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当年冠幅生长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
3.2 造林3年幼树的生长情况
3.2.1 不同地类油茶造林3年的树高生长比较。油茶造林3年的幼树树高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最好,高度达到142.7cm,第1年和前3年的平均树高生长量都最大,分别达29.3cm、42.2cm;坡耕地次之,树高达到130.7cm,新荒田生长最差,经方差分析,F=16.63**,说明不同土地类型种植油茶3年树高生长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可能是林缘空地的林木遮荫,土地湿润,因此油茶生长快,而且向上生长,新荒田土壤板结,油茶生长不良。4种地类的油茶第2、3年树高生长量均高于第1年,说明树高有加快生长趋势。见表5.
3.2.2 油茶造林3年的树冠生长比较。从冠幅绝对生长量来看,油茶造林3年的幼树冠幅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最好,冠幅达到72.3cm,新荒田最差,冠幅为49.3cm.从冠幅年均生长量比值来看,坡耕地的前3年冠幅平均生长量比第1年提高42%,老荒田的比值也较大,达1.22,说明坡耕地和老荒田在后期有较强的生长力。经方差分析,F=7.69﹡,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3年冠幅生长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这可能是第1年林缘空地的土地湿润,因此油茶生长快,而第2年后由于坡耕地、老荒田两种土地类型的光照较强,土质松,油茶生长快。
从树干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来看,第1年与前3年的一级分枝数相差不大,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第3年的二级分枝数均比第1年大得多,尤其以林缘空地的生长量最大,达27.3枝,坡耕地、老荒田次之,为24.3枝,这与4种土地类型的冠幅生长相吻合。
3.2.3 油茶造林3年的地径生长比较。油茶造林3年 的 幼 树 地 径 生 长 表 现 为 坡 耕 地 最 好,达 到3.03cm,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高达3.32,说明其后期生长快,地径生长量林缘空地次之,地径达到2.93cm,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达2.55,从地径年均生长量比值来看,老荒田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达2.64,说明其后期生长加快,新荒田地径生长差,这可能与土壤板结有关。经方差分析,F=11.33**,说明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3年地径生长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可能是林缘空地的林木遮荫,土地湿润,前期油茶生长快,后期生长减缓。坡耕地、老荒田第1年的光照较强,土地干旱,而第2年后油茶林适应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因而生长加快。新荒田土壤板结,油茶生长不良。
4 结论
4.1 在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老荒田
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的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其中林缘空地和坡耕地的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造林当年在林缘空地生长最好,其树高、地径、冠幅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到29.3cm、0.35cm、22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多;坡耕地次之,其树高、地径、冠幅年生长量分别为28.3cm、0.28cm、15.7cm;新荒田生长最差,其树高、地径、冠幅年生长量分别为21.7cm、0.27cm、14.3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少。
4.2 油茶造林
3年的幼树树高和冠幅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最好,分别达到142.7cm、72.3cm,坡耕地次之,树高与冠幅分别为130.7cm、67cm,新荒田的树高和冠幅生长最差,分别为114.3cm、49.3cm,从树干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来看,一级分枝数相二级分枝数以林缘空地的生长量最大,达27.3枝,坡耕地、老荒田次之,为24.3枝,这与4种土地类型的冠幅生长相吻合。坡耕地和老荒田的3年与1年生长量比值大,表明坡耕地和老荒田的冠幅生长有加快趋势。
4.3 从地径绝对生长量来看,油茶造林3年的幼树地径生长表现为坡耕地最好,达到3.03cm,林缘空地次之,地径达到2.93cm,新荒田生长最差。地径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来看,坡耕地最高达3.32,老荒田次之达2.64,说明坡耕地、老荒田第1年的光照较强,土地干旱,而第2年后油茶林适应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因而后期生长加快。林缘空地由于林木遮荫,土地湿润,前期油茶生长快,后期生长减缓。新荒田土壤板结,油茶生长不良。
4.4 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老荒田4种土地类型均适宜种植油茶生物防火林带,林缘空地的前期树高和冠幅、地径生长均表现较好,后期是否生长减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新荒田均表现为生长差。
参 考 文 献
[1]陈存及,杨长职,吴德友。生物防火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2]戴云喜,马桂莲,金建国,等。经济树种型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24(4):33-35.
[3]邱贵云,罗金旺,张鼎华。闽北主要防火林带树种若干问题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6):48-50.
[3]林家杉,邱尧荣。福建永安市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模式和效益分析[J].华东森林经理,,11(2):1-3.
[4]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3-18.
[5]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56.
栽培模式选择 篇3
近年来, 各地正在大力开发森林野菜[1,2,3,4,5,6,7,8,9], 不少地方已成为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山农致富的新兴产业[10,11,12,13,14,15,16]。研究森林野菜栽培品种选育, 对于物种多样性保护、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规范经营和新品种开发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适合千岛湖栽培并具有千岛湖特色的马兰、荠菜等几种森林野菜进行了栽培类型选择研究。
2 马兰优良栽培类型的选择
马兰广布于浙江杭州、金华、丽水、宁波、台州和温州等地。野生马兰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在浙江省淳安县根据马兰叶的长短、嫩茎颜色及其分布情况, 分别在界首、叶琪、姥山、羡山等地选择10个不同表形类型及其不同自然分布在产量、形态特征和抗病性方面进行优良栽培类型选择的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为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的羡山林场井坑坞林区, 位于淳安县千岛湖镇中心西南约25km的低山丘陵区, 为千岛湖畔的山坡冲积地, 三面环山, 一面临湖。
2.1.2 供试材料
10个不同类型的野生马兰分别采自淳安各地。其中:马兰1 (M1) 采自千岛湖镇 (排岭) ;马兰2 (M2) 采自文昌镇;马兰3 (M3) 采自威坪镇;马兰4 (M4) 采自汾口镇;马兰5 (M5) 采自枫树岭镇;马兰6 (M6) 采自里商乡;马兰7 (M7) 采自姥山林场;马兰8 (M8) 采自界首林场;马兰9 (M9) 采自叶琪林场;马兰10 (M10) 采自羡山林场。材料采集地除千岛湖镇以“排岭”为简称, 其余以乡镇或林场命名为简称。
2.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10个处理 (不同类型) 为1组, 处理间随机排列, 共设3个区组 (重复) 、30个试验小区, 试验小区面积2~4m2不等。露地栽培, 2010年3月30日进行分株繁殖, 株行距10cm×10cm, 每穴3~4株。定期除草, 适时浇水、采收, 不施肥。嫩梢长度的采收标准以手指轻掐能断为准, 采收结束后将留茬割到土表面相平。
2.1.4 调查统计
(1) 产量统计。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 对所有试验小区每次采收的嫩梢及时称重、记载, 汇总后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同时固定1个区组每季节测1次各类型的嫩梢长度、叶长叶宽等情况。
(2) 病害统计。
分株繁殖后至2011年8月, 固定1个区组调查统计马兰茎腐病发病情况, 根据发病率比较马兰不同类型之间的抗病性差异情况。发病率 (%) =发病面积÷试验小区面积。
2.1.5 测试分析
为测定不同类型在营养特征上的差异, 测定分析总酸、总糖、维生素C (Vc) 、磷 (P) 、钙 (Ca) 、钾 (K) 、铁 (Fe) 等营养。总酸含量测定采用电位滴定法, 总糖含量测定采用3, 5-二硝基水杨梅比色法, 维生素含量测定采用2, 6-二氯靛酚滴定法, 磷、钙、钾、铁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马兰10个不同类型的年产量比较
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 共采收了10次, 平均每隔30多天采收一次, 各试验小区的年产量见表1。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LSD法对马兰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结果表明:区组之间和处理之间 (不同类型之间) 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
经多重比较表明, 不同类型的马兰年产量有显著差异。从表1可知, 年产量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M4、M1、M2、M8、M5, 它们分别比总体平均水平3.06kg/m2高出45.42%、35.95%、30.39%、6.21%、2.29%。在1%的极显著水平上, 除M4与M1、M1与M2、M6与M9以及M8、M5、M6之间无显著差异外, 其他类型两两之间差异极显著。
2.2.2 马兰10个不同类型的嫩梢特点比较
为了准确地比较各个类型之间的嫩梢情况, 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 分别对同一区组内不同类型的嫩梢长度、叶长、叶宽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经调查, 一年中, 春季的嫩梢最长, 可食率和产量最高;夏季刚好相反。从表3可以看出, 不同类型之间的嫩梢长度有明显差异, 春梢长度的排序是M4>M2>M8>M9>M6>M5>M7>M3>M1>M10。一般而言, 嫩梢长, 产量就高, 如年产量超出总体平均水平的M4、M2、M8、M5, 其嫩梢长度也是最长的。但年产量不仅取决于嫩梢的长度, 还取决于嫩梢的数量, 如M1的嫩梢不长, 但年产量仅次于M4, 原因就在于采收后每次抽出的嫩头多。因此, 马兰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嫩梢的数量和长短。
10个不同类型的马兰嫩茎叶具有一定的特点 (表3) 。M1采收后长出新芽多, 且刚长出的嫩叶圆形、无锯齿。M2叶墨绿色, 叶面看似被白毛。M3嫩茎叶最鲜嫩, 适合季节性栽培。M4的嫩叶最皱、最圆。M5和M6叶缘锯齿最深。M7叶片最细。M8嫩茎粗、生长快。M9叶片最粗糙。M10叶片最大, 茎匍匐, 生长慢。
2.2.3 马兰10个不同类型的抗病性比较
从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 对其中的一个区组进行了茎腐病 (据菌落形态、菌丝顶端和主干菌丝形态与尺度、菌核内外层细胞大小和颜色等特征, 与Sneh B等在丝核菌属分类专著中描述比较, 为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u]) 发病情况的调查 (表4) 。经DPS数据处理系统LSD法 (对数转换) 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不同类型之间的马兰茎腐病发病率差异都不显著。从试验结果来看, M9的发病率最轻, M2的发病率最高, 总体平均每次发病率为3.87%。根据平均发病率指标, 抗病性从强到弱的排序是:M9>M8>M7>M10>M6>M5>M1>M3>M4>M2。
2.2.4 马兰不同类型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1) 总酸含量。
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的总酸含量和不同季节之间的总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从表5可知, 10个类型中, 除M3与M9、M10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外, 其他类型之间在1%极显著水平上都不显著, 总酸含量高于总体平均水平0.3608mg的类型有5个, 分别为M3、M4、M2、M8、M5。
(2) 总糖含量。
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的总糖含量和不同季节之间的总糖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从表6可知, 10个类型中, 除M3分别与M9、M6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外, 其他类型之间在1%极显著水平上都不显著, 总糖含量高于总体平均水平1.6161mg的类型有5个, 分别为M3、M8、M1、M7、M5。
(3) Vc含量。
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的Vc含量和不同季节之间的Vc含量具有显著差异。除了在5%的显著水平上, M8分别与M9、M6, M10与M6之间有显著差异外, 其他都不显著 (表7) 。Vc含量高于总体平均水平39.3942mg的类型有7个, 分别为M8、M10、M1、M7、M2、M5、M4。
(4) P含量。
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P含量的差异不显著, 但不同季节之间的P含量差异显著。P含量高出总体平均水平31.2443mg的类型有6个, 分别为M9、M8、M2、M5、M6、M4 (表8) 。
(5) Ca含量。
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Ca含量的差异不显著, 但不同季节之间的Ca含量差异显著。Ca含量高出总体平均水平211.1208mg的类型有5个, 分别为M6、M9、M5、M2、M7 (表9) 。
(6) K含量。
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K含量和不同季节之间的K含量差异显著。除了在5%显著水平上, M1分别与M6、M3有显著差异外, 其他均无显著差异 (表10) 。K含量高出总体平均水平85.4768mg的类型有5个, 分别为M9、M10、M1、M8、M4。
(7) Fe含量。
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Fe含量和不同季节之间的Fe含量差异显著。在1%极显著水平上, M1分别与M6、M7、M8、M9、M10有显著差异 (表11) 。Fe含量高出总体平均水平1.4013mg的类型有5个, 分别为M10、M8、M4、M1、M5。
(8) 马兰10个类型的总体评价。
把马兰各个类型所含营养成分高于总体平均水平作为评价其营养丰富的标准, 营养成分年均值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的次数越多, 说明该类型营养越丰富。从表12可以看出, 野生马兰10个类型中, M8、M6、M4、M1的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2.3 小结
通过对10个不同类型的野生马兰进行产量和抗病性对比研究表明, 年产量高于平均水平的有M4 (汾口) 、M1 (排岭) 、M2 (文昌) 、M8 (界首) 、M5 (枫树岭) 5个类型, 年产量分别为4.45kg/m2、4.16kg/m2、3.99kg/m2、3.25kg/m2、3.13kg/m2, 它们分别比总体平均水平3.06kg/m2高出45.42%、35.95%、30.39%、6.21%、2.29%, 且不同类型之间的马兰茎腐病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由于M2、M5叶片狭长, 嫩茎叶鲜嫩度不够, 不宜作为优良栽培类型;同时M3虽然产量中下, 但其嫩茎叶色泽、鲜嫩度好, 可作为季节性 (9月到翌年5月) 栽培类型考虑。因此, 综合产量、抗病性、色泽、鲜嫩度等因素, 可以确定M4 (汾口) 、M1 (排岭) 、M8 (界首) 作为本试验选出的马兰优良栽培类型, M3 (威坪) 作为季节性栽培类型。
对一年四季野生马兰10个不同类型在总酸、总糖、Vc、P、Ca、K、Fe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野生马兰10个类型之间, 除了P、Ca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外, 总酸、总糖、Vc、K、Fe的含量都有显著差异。总体评价后, M8 (界首) 、M5 (枫树岭) 、M4 (汾口) 、M1 (排岭) 4种类型的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综合考虑产量和质量, 从10个类型中筛选出M4 (汾口) 、M1 (排岭) 、M8 (界首) 3个优良栽培类型 (表13) , 其中M4 (汾口) 和M1 (排岭) 产量分别比一般的高45.42%和35.95%, M5 (枫树岭) 栽培类型虽然在产量和营养方面还可以, 但观感和抗病性相对较差, M2 (文昌) 栽培类型虽然产量较高, 但观感和营养相对较差, M3 (威坪) 栽培类型虽然观感较好, 但产量和营养相对较低, 其他类型在产量、观感和营养方面都较差。因此, 马兰栽培类型宜首选M4 (汾口) , 其次为M1 (排岭) 或M8 (界首) , 这对于提高马兰栽培产量和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
3 荠菜优良栽培类型的选择
3.1 主要荠菜栽培品种
荠菜广布浙江省各地, 生于路边、宅旁、山坡、荒地, 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野生荠菜品种类型较多, 可供选择的栽培品种主要有板叶荠菜和碎叶荠菜。
(1)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名“大叶荠菜”, 叶片大而肥厚, 塌地生长, 成株约有18片叶。叶淡绿色, 叶缘羽状缺刻, 叶面稍带茸毛, 感受低温后叶色转深。板叶荠菜抗寒性及耐热性均较强, 生长较快, 早熟, 生长期40d左右。由于板叶荠菜叶片宽大, 外观较好, 受市场欢迎, 但冬性较弱, 春季栽培抽苔开花较早, 不宜春播, 宜于夏季或秋季栽培。
(2) 碎叶荠菜。
碎叶荠菜又名“小叶荠菜”或“花叶荠菜”, 叶片窄, 短小, 塌地生长, 成株有叶20片左右。叶绿色, 叶缘羽状深裂, 叶片茸毛较多, 感受低温后, 叶色加深并带紫色。花叶荠菜抗寒性较板叶荠菜稍弱, 而耐热性及抗旱性较强, 冬性也较强, 春季栽培抽苔迟, 生长期40d左右, 适合春季栽培。花叶荠菜叶片柔嫩, 纤维少, 香味较浓, 故又名“香荠菜”。
3.2 荠菜栽培品种选择
栽培试验表明, 于1月份同时播种的板叶荠菜和碎叶荠菜, 于3月份采收, 产量分别为921kg、657kg, 板叶荠菜产量比碎叶荠菜产量高40.18%。
通过荠菜产量和有关性状的研究表明, 最大叶片鲜重和单株叶数对产量影响最大, 呈极显著正相关, 说明叶重和叶数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选育高产新品种必须从增加叶片重量和增大叶片数量着手。最大叶片长和宽通过对最大叶片鲜重的影响而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 呈极显著正相关, 说明选育高产荠菜新品种, 叶的大小是关键指示性状, 栽培板叶型荠菜要比碎叶型荠菜产量高得多, 主要原因在于板叶型荠菜比碎叶型荠菜的叶片大。因此, 在荠菜栽培品种选择上建议使用板叶荠菜, 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质量。
4 败酱优良栽培类型的选择
4.1 当地败酱分布种类
败酱产于浙江省各地, 生于海拔50~1200m的山坡林下、路边或草丛中, 我国除海南、西藏、宁夏、青海、新疆外, 均有分布。通常人们把败酱属的植物通称为“败酱”。浙江败酱属植物有4种1亚种1变种。淳安4种败酱均有分布, 即黄花败酱 (Ptrinia scabiosaefolia) 、白花败酱 (P.violosa) 、斑花败酱 (P.punictiflora) 和异叶败酱 (P.heterophylla) 。
(1) 黄花败酱。
简称“败酱”, 花黄色, 高70~150cm, 仅一侧被倒生粗毛或近无毛。叶片卵形或长卵形, 长3~11cm, 宽1~3cm, 不裂或羽状分裂, 先端钝, 基部楔形, 边缘有粗锯齿, 两面被粗伏毛或无毛, 叶柄长3~12cm。瘦果长椭圆形, 长3~4mm, 无翅状苞片。
(2) 白花败酱。
又名“苦叶菜”, 花白色, 高50~100cm, 密被倒生白色粗毛, 或仅沿两侧各有1列倒生短粗伏毛。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 长4~10cm, 宽2~5cm, 先端渐尖, 基部楔形下延, 边缘有粗齿, 不裂或大头状深裂, 两面疏生粗毛, 叶柄长1~3cm。花白色。瘦果倒卵形, 基部贴生在增大的圆翅状膜质苞片上, 直径约5mm。
(3) 斑花败酱。
又称“萌菜” (台州) , 高30~120cm, 密被倒生粗伏毛, 上部毛常排成两纵列, 周围有疏粗毛。叶片卵形、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长2.5~7cm, 宽1~5cm, 先端钝或渐尖, 基部楔形下延, 边缘具有不整齐粗钝齿或浅齿, 不裂或稀基部具1片或1~2对耳状小裂片, 两面有棕色微腺, 疏生糙伏毛。花淡黄色, 上有棕色或褐色斑纹或斑点, 稀在同一花序中有淡黄色和白色花。瘦果倒卵状椭圆形, 具翅。
(4) 异叶败酱。
高30~60cm, 少分枝, 稍被短毛。叶片卵形或长圆形, 长3~8cm, 边缘圆齿状, 或粗齿状缺刻, 不分裂或羽状分裂至全裂, 具长柄。花淡黄色。瘦果长圆形或倒卵形, 具翅。
4.2 败酱栽培品种选择
4种败酱功能和食用价值基本相同, 都可作蔬菜食用, 在形态特征上, 败酱的果无翅状苞片, 茎枝仅一侧有白色粗糙毛, 花黄色, 故又名“黄花败酱”;其他败酱的果均具翅状苞片, 其中茎枝全部或仅两侧有毛, 花开白色的叫“白花败酱”, 又称“苦叶菜”, 花开黄色且有褐色斑点的叫“斑花败酱”, 又叫“萌菜”, 花黄色、无斑点的为异叶败酱。栽培试验表明, 败酱、白花败酱和斑花败酱的栽培产量高, 抗性强, 其中白花败酱和斑花败酱的苦味较淡, 而败酱 (黄花败酱) 的苦味较重。因此, 作为食用野菜, 建议采用白花败酱或斑花斑酱。在姥山林场采到的白花败酱, 叶长15~20cm, 宽10~12cm, 显著大于上述败酱, 产量比一般败酱高36.7%, 且苦味淡, 口感好, 产量高, 可作为败酱的优良栽培品种进行大力推广。
5 紫苏优良栽培类型的选择
5.1 当地紫苏分布种类
紫苏浙江省各地均产, 生于路边、地边及低山疏林或林缘,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或野生。紫苏分布广, 变异类型多。据《浙江植物志介绍》, 浙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inn.) Britt.]除原变种外, 还有野紫苏[var.purpuraeus (Hayata) H.W.Li]、耳齿紫苏[var.auriculato-dentata C.Y.Wu et Hsuan ex H.W.L]、回回苏[var.crispa (Benth.) H.W.Li]3个变种, 淳安除耳齿紫苏外, 均有分布, 即淳安分布有紫苏、野紫苏和回回苏。
(1) 紫苏。
茎具长柔毛。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 长4~21cm, 宽2.5~16cm, 先端急尖或尾尖, 基部圆形或宽楔形, 边缘有粗锯齿, 两面绿色或紫色, 或仅下面紫色, 上面疏生毛, 下面有贴生柔毛。花冠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几不外伸。小坚果直径1.5~2.8mm。
(2) 野紫苏。
与原种不同在于果萼小, 长4~4.5mm, 下部疏柔毛及腺点;茎叶疏生短柔毛, 叶片较小, 卵形, 长4.5~7.5cm, 宽2.8~5cm, 两面疏生柔毛;小坚果较小, 直径1~1.5mm。
(3) 回回苏。
与原种不同在于叶片为紫色, 上面皱曲, 边缘具狭而深的锯齿, 常呈繸状或条裂状;花紫色, 常栽培。
在民间, 通常根据叶的颜色分别称为“紫苏”和“白苏”, 但在分类学上不仅仅根据叶的颜色, 更重要的是根据花和果等综合特征。因此, 按经典分类学, 回回苏比较容易确认, 除叶片为紫色外, 其叶边缘具狭深锯齿, 并且常呈条裂状, 上面皱曲。紫苏与野紫苏的区别, 关键是毛的长短、果萼的长短和叶片的长短, 紫苏毛、果萼和叶片均长于野紫苏, 所以也较易区别。但3变种 (包括原变种) 的用途基本相同, 其中紫苏有栽培, 回回苏常栽培供药用及香料用。
5.2 紫苏栽培品种选择
栽培试验表明, 紫苏原变种生长快、产量高、抗性强, 野紫苏和回回苏产量较低, 建议紫苏栽培采用紫苏原变种。在紫苏原变种中, 宜选择紫叶紫苏品种, 不仅产量高, 分别比回回苏和野紫苏高32.7%和51.6%, 而且香味较浓, 因此, 紫苏森林野菜栽培建议使用紫叶紫苏。
6 结论和建议
根据千岛湖区森林野菜分布特点与产业化开发需求, 重点开展了马兰、荠菜、败酱和紫苏4种栽培类型的选择研究。
在千岛湖镇、文昌、威坪、汾口、枫树岭、许源等6个乡镇及界首、竹口、姥山、羡山等4个林场采集的10个马兰不同表形类型中, 根据产量、抗病性与观感及营养等进行综合选择, 筛选出M4 (汾口) 、M1 (排岭) 、M8 (界首) 3个优良栽培类型, M5 (枫树岭) 栽培类型虽然在产量和营养方面还可以, 但观感和抗病性相对较差, M2 (文昌) 栽培类型虽然产量较高, 但观感和营养相对较差, M3 (威坪) 栽培类型虽然观感较好, 但产量和营养相对较低, 其他类型在产量、观感和营养方面都较差。因此, 马兰栽培类型宜首选M4 (汾口) 、其次为M1 (排岭) 或M8 (界首) , 对于提高马兰栽培产量和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
荠菜广布浙江省各地, 野生荠菜品种类型较多, 可供选择的栽培品种主要有板叶荠菜和碎叶荠菜。研究表明荠菜叶的大小是产量构成的关键性状, 栽培板叶型荠菜要比碎叶型荠菜产量高得多且观感好。因此, 在荠菜栽培品种选择上建议使用板叶荠菜, 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质量。
败酱在淳安有黄花败酱、白花败酱、斑花败酱和异叶败酱4种, 其功能和食用价值基本相同, 在形态特征上黄花败酱花黄色且果无翅状苞片, 白花败酱又称“苦叶菜”其花白色, 斑花败酱又叫“萌菜”其花黄色且有褐色斑点, 异叶败酱花黄色并无斑点。研究表明, 作为食用野菜, 建议采用白花败酱或斑花斑酱, 在姥山林场采到的白花败酱叶长15~20cm, 宽10~12cm, 且苦味淡, 口感好, 产量高, 可作为败酱的优良栽培品种进行大力推广。
【栽培模式选择】推荐阅读:
栽培模式08-22
人工栽培模式06-26
模式化栽培09-16
栽培管理模式10-07
大豆栽培高产攻关模式05-18
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07-29
高产模式化栽培规程论文05-27
麦草全量还田稻作栽培模式研究06-09
果树栽培选择试题08-03
回收模式选择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