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精选8篇)
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 篇1
蔬菜保护地种植技术是目前本省农业稳产高产, 增加自然病害抵御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有效利用保护地, 可确保温室内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无公害蔬菜。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本文就蔬菜保护地栽培高产技术要点进行汇总介绍, 为今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借鉴。
1 优选抗病毒品种
蔬菜栽培过程中, 除了注重高产之外, 还必须要注意选择品种的抗病毒性。比如说:“津优2号”黄瓜、“利生8号”西红柿等等, 都是比较适合吉林本地栽培的无公害且高产品种。
2 有效增施有机肥
蔬菜大棚施肥以农家肥为最好, 约计每100m大棚可施农家肥15~20m3, 具体生产期还要根据长势适量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 注意逐层分施。
3 建议用暗渗灌水
在棚内使用自动地下渗灌, 地上没有水分蒸发, 大大降低棚内湿度, 就能很好地控制各种因高湿引发的各种病虫害。地下渗灌, 设备简单, 成本低, 一般每100m长棚, 一次安装费用为1000元, 可用10年。
4 严格灭菌流程
做好各种灭菌措施, 对于预控病害、增产高产, 效果会更好。常用的灭菌措施, 参考如下:
1) 高温闷棚, 闷棚之前最好灌透水, 闷棚温度严控在45℃左右。首次闷棚后1周, 可再进行1次。之后每间隔2周进行一次, 对于各种病害的防控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黄瓜霜霉病、黑星病的防控上, 效果较为显著。
2) 空置地杀菌消毒, 待到每年的7~8月份, 正值高温时节, 此时棚内一般不会有种植蔬菜的任务。此时, 正是灭菌的最佳时机。建议用石灰、稻草拌棚土, 可有效杀灭土传类病菌。对于残留在棚膜、棚架、墙壁上的细菌, 建议用硫磺粉, 每100m用2kg, 混拌一定量的干锯末, 分5~6堆于棚内点燃。其后, 封闭大棚24h之后, 可通风1周后, 再进行定植或者是育苗。
3) 烟熏杀菌, 当发现种植蔬菜有病虫害发生时, 建议采用烟熏杀菌的方式。目前, 较为常用的熏蒸药物有百菌清、克星灵、细菌灵、敌敌畏等等烟剂。使用此种方法进行杀菌, 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会在菜叶上形成药物残留。
通常情况下。大棚内相对湿度都在85~90%之间。如果再遇到阴天、浇水后, 棚内相对湿度将处于饱和状态或者是接近饱和状态, 此时的湿度正适合病菌孢子萌发。由此, 保护地播种蔬菜, 与露天栽培相比, 更有利于病害发生, 多呈现蔓延快、发病重的趋势。由此, 除了使用相应药剂进行防治的同时, 还要掌握正确的降低棚内湿度的方法。
5 掌握降湿方法
上面已经介绍棚内降湿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 必须要科学管理, 掌握基本的降湿方法。
1) 掌握正确的浇水方法, 浇水必须要安排在晴天、上午进行, 如此可于中午通风换气时, 排出多余的水分, 有效降低棚内湿度。切忌不能再阴雨天浇水, 或者是寒潮来袭时进行浇灌。
2) 覆盖地膜或者是麦糠的方法, 为了有效预控土壤内水分, 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可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 或者是在浇水后直接覆盖1层5cm厚的干麦糠, 如此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 控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3) 适度中耕, 对棚内未覆膜的栽培地, 建议适度增加中耕次数。如此可有效切断毛细血管, 改善土壤通透性, 有利于根系发育, 降低水分蒸发。
4) 增温降湿, 通过大棚内安置火炉、散热炕等等, 提高棚内温度有效降低相对湿度。
5) 通风换气, 通过通风换气实现棚内温度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借助外界低温气流的涌入实现降低相对湿度的目的, 尤其是在高温时节, 更应该注意通风, 争取做到早通风、大通风、晚闭风, 通常情况下, 每次棚内浇水, 在不影响棚温度的情况下, 增大通风量将棚内湿气排出, 换入棚外干燥气体, 实现降低棚内相对湿度的目的。
此外, 还可以采用科学喷药的方式进行降温, 通常情况下, 人们常采用喷雾方式。传统的喷雾施药方式不但降低了大棚内的温度, 同时也增加了大棚内的湿度。而大棚内湿度过大是引发霜霉病、灰霉病等与霉有关的病害的罪魁祸首。如何处理好大棚内防病与致病的矛盾呢?喷粉施药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采用此种方法, 具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省工省力, 延长药效等方式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应该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 注意选择适宜的粉尘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 可选用10%防霉灵或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黄瓜炭疽病、黑心病, 可选用5%百菌清或1 2%炭灵粉尘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可选用10%乙滴粉尘剂;防治蔬菜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和晚疫病, 可选用1 2%得益粉尘剂。
2) 注意选择合适的喷粉器:宜采用围产丰收5型或l0型手摇喷粉器。施药前先关闭大棚或温室, 而后按喷粉1kg/667m2计量, 把农药装入喷粉器药箱中, 排粉量调在200g/min左右。
3) 注意喷药时间:在晴天上午至下午阳光照射强时喷粉防效低。晴天宜在早晨或傍晚施药, 阴天和雨天全天都可以喷药。傍晚闭棚后施药效果最好。
摘要:蔬菜保护地种植技术是目前本省农业稳产高产, 增加自然病害抵御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就蔬菜保护地栽培高产技术要点进行汇总介绍, 优选抗病毒品种、有效增施有机肥建议用暗渗灌水、严格灭菌流程、掌握降湿方法等等,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诸葛玉平, 张玉龙.蔬菜保护地土传病害的预防[J].长江蔬菜, 1999, (9) :17-18.
[2]崔世茂, 陈源闽, 云志明.我区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5, (4) :27-28.
[3]薛继澄, 毕德义, 李家金, 等.保护地栽培蔬菜生理障碍的土壤因子与对策[J].土壤肥料, 1994, (1) :4-9.
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 篇2
关键词:西瓜;水生蔬菜;连作障碍;水旱轮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S344.1+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205-02
收稿日期:2013-11-08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3021];国家星火计划(编号:2013GA690338);江苏省盐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专题引导资金(编号:YK2013039)。
作者简介:苏卫国(1976—),男,江苏东台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区域试验研究。Tel:(0515)68961512;E-mail:13770093022@163.com。
通信作者:郭军,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育种研究。Tel:(0515)88240643;E -mail:guojunyc@126.com。江苏省东台市是设施栽培大市,东台市设施栽培面积达4.13 hm2,其中西瓜面积为1.74 hm2,在西瓜设施栽培规模化、专业化的同时,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每隔1~2年,西瓜会出现死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等现象,农民必须拆掉设施大棚并将西瓜转移到别处种植,不仅使瓜农忙于“搬棚”而造成设施投资的浪费,而且增加了新的土壤污染[1-3]。本研究通过3年的生产实践,研究连续早春大棚西瓜-水生蔬菜轮作模式,以期在保持原有西瓜高效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解决设施西瓜连作障碍问题,为瓜农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1品种选择
1.1西瓜
选择抗病性好、适口性佳、商品性好的品种。礼品西瓜品种如早春红玉、小兰、特小凤等,中果型品种如早佳(8424)、京欣一号、早抗京欣等。
1.2水蕹菜
一般选用泰国柳叶空心菜或青梗宽叶空心菜品种。
1.3慈姑
选用早熟品种侉老乌。
1.4茭白
选用孕茭温度低的双季茭品种龙茭2号。
2不同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栽培技术要点
2.1西瓜-水蕹菜
2.1.1整地施肥西瓜拉秧后结合旋田施腐熟有机肥 30 000~45 000 kg/hm2、45%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施肥后机旋15~20 cm,耧细土块,耙平畦面备播。
2.1.2催芽播种播前5~7 d晒种,播前2 d放入清水中浸1~2 h,待种子吸足水分后,装入纱袋并置于30 ℃左右环境中催芽,待种子破口选择晴天上午抢播。按南北行向条播,行距20~25 cm,播种量为120~150 kg/hm2。
2.1.3病虫害防治水蕹菜生长过程中的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红蜘蛛等,为达到无公害防虫效果,可于播种前覆盖防虫网。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叶部病害。
2.1.4加强管理,及时采收水蕹菜株高30~35 cm、有7~9片真叶时即可采收。用快刀割去嫩梢,留2片真叶,促发新梢。高温时10~15 d采收1次,低温时20 d以上采收1次,霜降前采收完毕。每次采收后及时追施腐熟有机肥或速效氮肥,促进水蕹菜生长,天气转冷后及时覆盖薄膜保温。
2.2西瓜—慈姑
2.2.1施肥与栽插西瓜拉秧后结合旋田施腐熟有机肥 22 500~30 000 kg/hm2、45%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作基肥,施后机旋,耙平畦面后上水沤田7~10 d。7月中下旬,采用南北行向,将预先育好的苗或茨菇顶芽按株距 30 cm、行距60 cm栽插到大棚田中,6 m棚每棚10行,深度10 cm左右。
2.2.2田间管理水层管理:移栽后至成活阶段应保持 3 cm 左右的浅水层,促根快发;成活后至匍匐茎抽出前,保持6~8 cm的水层;匍匐茎抽出后,保持水深10~12 cm;在植株生育后期,维持水层4~6 cm,直至收获。追肥:移栽成活后15~20 d追第1次肥,施尿素225 kg/hm2;9月中旬施45%三元复合肥150 kg/hm2,尿素150 kg/hm2;霜降前施1次促球茎肥,施尿素150 kg/hm2。中耕除草:移栽后15~20 d,结合第1次追肥進行中耕除草;在慈姑苗封行前及时拔除行间杂草,10月上中旬覆盖大棚薄膜保温。
2.2.3病虫害防治用吡虫啉、吡蚜酮等防治蚜虫,用甲维盐、阿维菌素等防治斜纹夜蛾。用三唑酮防治慈姑黑粉病,用百菌清或多菌灵防治褐斑病、斑纹病。
2.2.4收获12月中下旬慈姑植株茎叶转黄、地下球茎停止膨大后即可收获。可以一次性收获,也可以分批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
2.3西瓜—茭白
2.3.1施肥与移栽西瓜拉秧后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 30 000~45 000 kg/hm2、45%三元复合肥525~600 kg/hm2,施后机旋,耙平畦面上水沤田7~10 d。栽前7 d选取无病虫害的优良薹管竖直置于水沟中促根,待发出新根后以1根薹管为1苗栽插。7月中下旬,采用南北行向,按株距50 cm、行距 85 cm 栽插到大棚田中,6 m棚每棚6行,深度以老茎的白色部分入泥为宜。
2.3.2田间管理水层管理:栽插时保持1~2 cm水层;栽后3~8 d保持5~6 cm水层,利于活棵;活棵返青后保持水层3~4 cm,促进分蘖发生;当每墩分蘖数15~20株时,水层加深至10 cm左右,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进入孕茭期,水层加深至15 cm左右。追肥:移栽后7 d左右施第1次分蘖肥,用量尿素300~3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移栽后15 d施第2次分蘖肥,用量尿素300~375 kg/hm2、硫酸钾 150 kg/hm2;10月中下旬施孕茭肥,施尿素375 kg/hm2左右。中耕除草:活棵后及时拔除茭白行间杂草。清棵拉黄叶:剥除1~2次黄叶,清除植株上的死叶、枯叶,并随即将其踏入泥中作肥料,及时去除强茭、灰茭植株。10月上中旬及时覆盖大棚薄膜保温。
2.3.3病虫害防治选用甲维盐、阿维菌素等防治螟虫,选用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防治飞虱,用多菌灵防治胡麻叶斑病。
2.3.4收获一般在11月上旬开始采收,第1次采收后,每5~7d采收1次,至次年1月上中旬采收结束。
3讨论
江苏早春大棚设施西瓜平均产量52 500~67 500 kg/hm2,产值7 000~10 000元/hm2,是设施农业中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模式,但是由于地区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导致西瓜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加上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土传病虫害加重,使得产量和品质下降,目前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江苏设施西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生产上克服设施西瓜连作障碍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对土传病害和改善土壤营养条件采取措施,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且耕地利用率低;选育抗病品種也是措施之一,但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在连续种植3~4年后,抗病性迅速下降且商品性差。
西瓜与水生蔬菜的水旱轮作模式既能通过洗盐压盐、改善和优化土壤理化性状,又可通过换茬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水旱轮作模式在保持原有的西瓜高效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耕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如轮作生产的水蕹菜平均产量 60 000~90 000 kg/hm2,产值60 000~75 000元/hm2;慈姑平均产量22 500 kg/hm2左右,产值52 500~67 500元/hm2;茭白平均产量 8 250~9 750 kg/hm2,产值52 500~67 500元/hm2,以上3种西瓜-水生蔬菜水旱轮作模式在应对设施西瓜连作障碍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可为当前设施西瓜规模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顾和平,袁星星,陈新,等. 高温浸泡土壤对连作大棚土体修复和病害防治的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 348-351.
[2]王永和,倪宏正. 大棚西瓜大面积栽培关键因子[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 135-138.
保护地蔬菜栽培常见灾害预防措施 篇3
一、保护地蔬菜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1. 室内加温
当外界大幅度降温时, 可以临时利用柴草或煤燃烧, 通过炉灶、烟道及直接散热提高室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酒厂、造纸厂、冶炼厂等排出的热水、热风、蒸气作为温室的热源。增施热性有机肥料, 即在种植蔬菜前, 在地下10~15厘米深处, 埋入5~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热性有机肥料 (如马、驴、羊粪等) 。
2. 室外保温
在温室周围架设防风障, 以减风速。在温室周围培土, 增加温室墙壁厚度。在温室周围挖防寒沟, 沟内填炉渣、稻壳等, 盖严沟顶, 保持沟内干燥。增加大棚的覆盖物, 如加厚草苫 (帘) 等。做好大棚各部位的衔接和堵缝工作, 以防寒风侵入。尽量争取较长的光照时间, 如只要能照到阳光, 就应立即揭去草苫 (帘) 等覆盖物。
3. 室内保温
可采取地膜覆盖, 扣小拱棚、活动幕面等多层覆盖方法保温。在大棚周围内侧加多层草苫 (帘) , 既防风又保温。可在温室内装上荧光灯 (灯与植物叶片保持50厘米的距离) , 每天照射10~12小时灯光。在温室的一端设置作业间, 进出口处挂厚门帘, 以防冷风侵入。用无滴膜覆盖。
此外, 及时对棚内蔬菜等作物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稀土微肥、喷施宝等, 以及增施二氧化碳, 不仅能促进产量提高, 而且能显著增强蔬菜对低温冷害的抵抗能力。
二、保护地蔬菜受冻后补救措施
1. 灌水保温:
灌水能增加土壤热容量, 防止地温下降, 稳定近地表大气温度, 有利于气温平稳上升, 使受冻组织恢复机能。
2. 放风降温:
棚菜受冻后, 不能立即闭棚升温, 只能放风降温, 以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 避免温度急骤上升使受冻组织坏死。
3. 人工喷水:
喷水能增加棚内空气温度, 稳定棚温, 并抑制受冻组织脱出的水蒸发, 促使组织吸水。
4. 剪除枯枝:
及时剪去受冻的茎叶, 以免组织发霉病变, 诱发病害。
5. 设棚遮荫:
在棚内搭棚遮荫, 可防止受冻后的蔬菜受阳光直射, 使受冻组织失水。
6. 补施肥料:
受冻植株缓苗后, 要追施速效肥料, 用2%的尿素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洒。
7. 防病治虫:
植株受冻后, 病虫易乘虚而入, 应及时洒一些保护剂和防病治虫药剂。
三、大棚有毒气体危害及预防措施
保护地栽培蔬菜, 常因施肥方法不当, 忽视通风换气, 使棚内有毒气体过量, 危害蔬菜, 而又常被误诊为病害, 导致欠收甚至绝收。
1. 危害气体
氮气:由于施用过量尿素、硫酸铵等速效化肥, 或施肥方法不当, 如因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 在棚内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氨气, 就会为害蔬菜, 使叶缘组织出现水渍状斑点, 严重时整叶萎蔫枯死。常被误诊为霜霉病或其他病症, 对氨气敏感的蔬菜有黄瓜、番茄、西葫芦等。亚硝酸气体:一次施用铵态氮肥过多, 会使某些菌体的作用降低, 造成土壤局部酸性。当pH值小于5时, 便产生亚硝酸气体, 可使蔬菜叶片出现白色斑点, 严重时整叶变白枯死, 常被误诊为白粉病, 对亚硝酸气体敏感的蔬菜有茄子、黄瓜、西葫芦、芹菜、辣椒等。乙烯和氯气:如果农膜或地膜的质量差, 或地内有地膜残留, 在阳光曝晒, 棚内高温条件下, 易挥发产生乙烯和氯气等有害气体。当浓度达到一定时, 可使蔬菜叶缘或叶脉之间变黄, 进而变白, 严重时整株枯死。常被误诊为细菌性角斑病, 对黄瓜的危害尤为严重。
另外, 冬季取暖升温, 若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 通风不及时会使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影响蔬菜生产。
2. 预防措施
合理施肥。保护地内施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腐热, 化肥要优质, 尿素应与过磷钙混施。基肥要深施20厘米, 追施化肥深度要达到12厘米左右, 施后及时浇水。通风换气。在晴暖天气, 应结合调节温度进行通风换气, 雨雪天气也应适当进行通风换气。选用安全无毒的农膜和地膜, 及时清除棚内的废旧塑料品及其残留物。
四、保护地蔬菜浇水应采取措施
合理浇水, 是保证保护地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低, 保护地蔬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 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 以避免副作用。保护地蔬菜浇水应注意
1. 浅水且不宜过大。
在低温下, 棚内蔬菜蒸发慢, 需水量相应减少, 故浇水量要小, 间隔时间适当长些, 切忌大水漫灌, 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 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 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 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 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2. 浇水时间适当。
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 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 此期棚温较高, 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 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 因井水温度较高, 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3. 看天灵活浇水。
根据天气状况, 掌握“晴天适当多浇, 阴天少浇或不浇, 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 水量要逐渐减少, 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 水量由小到大, 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4. 浇水应有侧重。
浅谈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 篇4
1 春大白菜-番茄-香葱栽培模式
在春季,白天大棚内部温度较高,所以比较适合种植春大白菜,完成春季大白菜的种植后,开始进行夏番茄的种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回增加大白菜和番茄的产量,最后种植香葱,香葱采收完以后,可以在春节上市,会给蔬菜种植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1.1 大白菜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春大白菜的品种,比较合适的品种为日本春大将;开始进行播种育苗,时间确定为1月下旬,在育苗期,需要大棚、小棚以及草苫,将大白菜覆盖起来,到2月下旬为止,对大白菜进行移栽,在大棚内按照株行距25cm×40cm进行种植,待大白菜生长到4月中旬,开始进行大白菜的采收。
1.2 番茄
番茄的种植品种确定为合作906,开始播种育苗的时间为5月中旬,到6月上中旬,对番茄进行移栽,方式为大中行移栽,大行距和小行距分别为60cm、40cm,株距应保持在25cm,番茄开始采收的时间为8月下旬。
1.3 香葱
香葱播种育苗在4月中旬,繁殖的方式为分株繁殖,7月底进行采收,并将其晒干,香葱晒干后留种,9月底按照穴行距13cm×13cm进行移栽定植,每穴种植的数量宜在2~3株,完成栽植后,立即对其进行浇水,以保持香葱有充足的水分,到10月底,为了使香葱保持一定的温度,采用大棚膜进行覆盖,采收的时间在翌年1—2月,在采收过程中,应分批进行,然后上市。
1.4 产量与效益
从表1看出,春大白菜-番茄-香葱获得的总产值为2万元,净产值可以达到1.6万元。
2 春黄瓜-豇豆-秋延后番茄栽培模式
采用春黄瓜-豇豆-秋延后番茄栽培模式,1a内可以种植3茬,春黄瓜的栽培方式与秋延后番茄相同,均采用设施栽培,豇豆的栽培方式为露地栽培,在栽培过程中,茬口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搭配,所以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2.1 黄瓜
选择春黄瓜的品种时,一共选择了2种,博耐;吕氏二十一。育苗的时间为1月中旬,育苗时,采用的是营养钵。到2月下旬进行定植,按照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进行定植,株距保持25cm。待黄瓜的蔓长达到30cm时,引蔓上架,4月中旬—6月底完成黄瓜的采收。
2.2 豇豆
种植豇豆时,采用的品种为扬豇40,播种育苗的时间为5月下旬,移栽的时间为6月上旬,豇豆移栽时,其行距与黄瓜的相同,株距与黄瓜不同,应保持在30cm。豇豆出苗后,需要对其进行施肥,豇豆开始上市的时间为7月中旬。
2.3 番茄
在7月下旬,开始进行育苗,到8月中旬,按照株行距30cm×(40~60)cm进行番茄的定植,同时还需要将遮阳网覆盖在大棚顶部,移栽后,番茄生长10d左右,应进行搭架整枝,并设置滴管灌水,每2行需要铺设1根,并且应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应加强对番茄的保温,从而使采收期延长,番茄的采收上市时间为10月上旬。
2.4 产量与收益
从表2看出,春黄瓜-豇豆-秋延后番茄总产值为1.7万元,净产值可以达到1.4万元。
3 总结
春大白菜-番茄-香葱栽培模式和春黄瓜-豇豆-秋延后番茄栽培模式,都获得了高产量和高收益,所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研究高效种植模式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销售情况、供应时间差以及各地种植优势,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蔬菜的栽培技术,建立高效蔬菜设施栽培模式,提高蔬菜生产产量以及生产效益,为我国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以此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辽西地区设施蔬菜主要栽培模式 篇5
1温室茄子一年一大茬栽培模式
1.1栽培品种
33—22、33—26、娜塔丽 (10—706) 等。
1.2育苗时间
5月下旬—6月上旬, 采用劈接法嫁接育苗技术。
1.3定植时间
8月下旬—9月中旬。
1.4栽植密度
按底宽100 cm, 顶宽80 cm, 高15~20 cm做台, 两台中心间距1.4~1.5 m;按台间大行距80~90 cm, 台上小行距50~60 cm, 株距45~50 cm进行定植;亩保苗1 600株左右。
1.5上市时间
11月—翌年7月。
1.6拉秧结束
翌年7月。
2温室辣 (甜) 椒一年一大茬栽培模式
2.1栽培品种
甜椒栽培品种:红罗丹、奥黛丽、巴莱姆等。尖椒栽培品种:迅驰 (37—74) 、斯丁格 (37—76) 、亮剑 (37—79) 等。
2.2育苗时间
7月下旬 (工厂化育苗或自育苗) 。
2.3定植时间
9月上旬。
2.4栽植密度
大行距1.4~1.5 m做台, 台底宽90~100 cm、顶宽70~80 cm;小行距50 cm, 株距45~50 cm, 每667 m2株数2 000~2 200株。
2.5上市时间
11月—翌年7月。
2.6拉秧结束
翌年7月上中旬。
3温室番茄秋延后复种菜豆套种甘兰栽培模式
3.1番茄栽培
3.1.1栽培品种
红果品种:戴维森、齐达利、辉红一号等;粉果品种:粉贝利、贝利、辉腾F1及粉迪尼217等。番茄品种必须为抗TY病毒品种。
3.1.2育苗时间
6月中下旬 (工厂化育苗或自育苗) 。
3.1.3定植时间
7月中下旬。
3.1.4栽植密度
做台:单垄或大垄双行栽培, 单垄垄距1米, 株距33 cm;大垄双行台距1.4~1.5 m, 台底宽90~100 cm、顶宽70~80 cm, 定植株行距40×60 cm (大行距100 cm, 小行距50 cm) , 每667m2株数2 000~2 200株。
3.1.5上市时间
10-12月。
3.1.6拉秧结束
12月。
3.2甘兰栽培
3.2.1栽培品种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8398甘兰等早熟性好的品种。
3.2.2育苗时间
11月。
3.2.3定植时间
12月下旬—翌年1月
3.2.4定植密度
将甘兰种到番茄定植台上, 单垄栽培的可定植一侧的台面上, 双垄栽培的可定植在两侧的台面上。亩保苗1500—1800株。
3.2.5上市时间
翌年2-3月。
3.3菜豆栽培
3.3.1品种选择
选择适于冬季温室栽培的蔓生、耐低温、耐弱光、高产优质的品种, 如:连农97—5、97—8、中芸一号、丽芸架豆、盛世嫩豆223、泰国架豆王等。
3.3.2种植时间
12月—翌年1月。
3.3.3种植密度
定植两株番中间, 每667 m2种植2 000~2 200穴。
3.3.4上市时间
翌年2月—翌年5月。
3.3.5拉秧结束
翌年5月。
4温室越冬黄瓜复种越夏番茄栽培模式
4.1黄瓜栽培
4.1.1黄瓜栽培品种
中荷系列、驰誉系列、中研二十一、金胚98、博美80及博美80—3等;嫁接砧木品种:天津德瑞特种业生产的博强一号、博强二号, 日本台木南瓜等黄籽南瓜品种等。
4.1.2育苗时间
9月下旬—1 0月上旬 (自育苗或工厂化育苗) 。
4.1.3定植时间
10月下旬—11月上旬。
4.1.4栽植密度
做台1.1~1.2 m宽、15 cm高。台上栽两垄, 小行距40 cm, 大行距70~80 cm, 株距20~25 cm, 每667 m2保苗3 800~4 100株。
4.1.5上市时间
12月—翌年6月。
4.1.6拉秧结束
翌年6月下旬。
4.2番茄栽培
4.2.1番茄栽培品种
粉贝利、谷雨天硕308等硬粉番茄品种。
4.2.2育苗时间
5月中下旬 (自育苗或工厂化育苗) 。
4.2.3定植时间
6月中下旬。
4.2.4栽植密度
在上茬黄瓜定植台上栽一垄, 小行距40 cm, 大行距70~80 cm, 株距30~35 cm, 每667 m2保苗2000~2200株。
4.2.5上市时间
9-10月。
4.2.6拉秧结束
10月中下旬。
5温室西瓜一年三茬栽培模式
5.1第一茬
5.1.1栽植品种
日本甘泉F1、小地主、青园103、京欣系列等品种, 砧木选用白籽南瓜或超丰F1、全能铁甲F1等。
5.1.2育苗时间
7月中下旬 (自育苗) , 选劈插接法嫁接。
5.1.3定植时间
8月中下旬。
5.1.4栽植密度
株距30~40 cm, 每畦栽植15~18株。
5.1.5上市时间
11月中下旬。
5.2第二茬
5.2.1栽植品种
日本甘泉F1、小地主、青园103、京欣系列等品种, 砧木选用白籽南瓜或超丰F1、全能铁甲F1等。
5.2.2育苗时间
11月上中旬 (自育苗) , 选劈插接法嫁接。
5.2.3定植时间
12月下旬—1月上旬。
5.2.4栽植密度
要将畦作改为台作, 按1 m行距做台, 台高15~20 cm、底宽50~60 cm、顶宽40~50 cm。
5.2.5上市时间
3月下旬—4月中旬。
5.3第三茬:
5.3.1栽植品种
日本甘泉F1、小地主、青园103、京欣系列等品种, 砧木选用白籽南瓜或超丰F1、全能铁甲F1等。
5.3.2育苗时间
3月上旬 (自育苗) , 选劈插接法嫁接。
5.3.3定植时间
4月中旬。
5.3.4栽植密度
株距30~40 cm, 每畦栽植15~18株。
5.3.5上市时间
6月中下旬。
5.3.6拉秧结束
6月下旬。
6冷棚辣 (甜) 椒一年一大茬栽培模式
6.1栽培品种
甜椒栽培品种:红英达等;尖椒栽培品种:堪特牛角椒、北四达等。
6.2育苗时间
2月上旬 (自育苗或工厂化育苗) 。
6.3定植时间
4月上旬—中旬。
6.4栽植密度
顺棚室方向做底宽70 cm, 顶宽50 cm, 高15cm的定植台。行距1 m, 密植品种株距25~28 cm, 每667 m2定植2 500~3 000株, 稀植品种株距30~35 cm, 每667 m2定植2 200~2 500株。
6.5上市时间
6-10月。
6.6拉秧结束
设施蔬菜不同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篇6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益, 自2001年秋季以来, 我们采用定点调查方式, 系统地探讨、总结了钢架大棚、竹架大棚和“地膜+小拱棚”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产效益, 用来指导大面积生产。现将3年分析结果作一总结, 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
每种栽培模式各选择种植水平相近的菜农10户, 进行连续3年定点调查。
1.2 调查地点
潼南县桂林镇大坝村。这里地处涪江河谷冲积平坝地带,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土壤属于新冲积紫色土。
1.3 设施模式
(1) 钢架大棚:规格为内空52 m×7 m=364 m2, 占地为54×8 m=432 m2; (2) 竹架大棚:规格为宽7 m, 长视土地的长度而定; (3) 小拱棚:规格为宽1.5 m左右, 长视土地的长度而定。
大棚:棚面覆盖材料选择加入转光剂的高光效转光消雾棚膜, 棚内地膜采用白色微膜或超微地膜覆盖, 棚内小拱棚采用白色微膜。
小拱棚:采用双膜覆盖, 地面用白色微膜或超微地膜覆盖, 拱膜用白色微膜。
1.4 种植模式与茬口衔接
(1) 大棚 (钢架、竹架) :1年3熟
模式一10月1日左右播种育苗, 11月下旬将辣椒定植于大棚的小拱棚内越冬;越冬期间加强温度、湿度管理, 注意水、肥调控, 搞好病虫防治;次年开春后及时提苗, 加强后期管理工作;3月上中旬在大棚两边各栽一行苦瓜。辣椒于4月中旬上市, 6月上旬收获结束;苦瓜于5月中旬上市, 8月上中旬收获结束;8月中下旬栽入花菜, 10月中下旬收获结束。
模式二2月上中旬将番茄定植于大棚内, 定植后加强温、光、水、肥管理, 注意病虫防治, 4月中旬上市, 6月上旬收获结束;6月中旬定植芹菜 (中国本芹或者西芹) 入大棚, 用遮阳网覆盖, 8月下旬收获结束;9月中下旬定植黄瓜, 12月收获结束。
模式三2月上中旬将黄瓜定植于大棚, 5月上旬收获结束;黄瓜拉秧后, 在原瓜窝内播种豇豆, 8月上旬收获结束;9月中下旬移栽番茄, 12月中下旬收获结束。
(2) 小拱棚:1年2熟或3熟
模式一2月下旬—3月上旬将辣椒 (番茄、茄子等) 定植于小拱棚内, 加强温、水、肥管理, 注意病虫防治, 5月上旬上市, 6月中旬收获结束;7月底8月初定植花菜, 11月收获结束。
模式二2月中下旬—3月上旬将糯玉米定植于小拱棚内, 5月下旬上市, 6月上旬收获结束;5月上旬将冬瓜定植于糯玉米预留行中, 待糯玉米收后, 以玉米杆做架, 将冬瓜引向玉米杆架上, 9月下旬收获结束;10月初定植甘蓝, 次年1—2月收获。
模式三3月中旬将黄瓜定植于小拱棚内, 5月下旬收获结束;6月上旬播种豇豆, 8月下旬收获结束;9月上旬定植甘蓝, 年前收获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值分析
不同设施与不同种植模式的产值分析见表1。表中数据为2002—2004年3年的综合数据, 系根据菜农的实际记载整理而得。
单位:元/ (667 m2·年)
单位:元/ (667 m2·年)
单位:元/ (667 m2·年)
分析可知:
(1) 在同一种植模式下, 不同设施栽培的产值顺序为:钢架大棚年产值最高, 竹架大棚次之, 小拱棚最差。尤以钢架大棚种植的“番茄—芹菜—黄瓜”, 年产值最高, 可达13500元左右;次为钢架大棚种植的“黄瓜—豇豆—番茄”, 可达13000元左右;次为竹架大棚的种植的“番茄—芹菜—黄瓜”, 年产值可达10000;次之钢架大棚种植的辣椒—苦瓜—花菜, 可达10500元;次为竹架大棚的种植的“辣椒—苦瓜—花菜”, 年产值可达9300;次为竹架大棚的种植的“黄瓜—豇豆—番茄”, 年产值可达9000;最差为小拱棚栽培, 小拱棚栽培中最高的仅为4500元/年, 模式为“黄瓜—豇豆—甘蓝”;其余两种模式“辣椒—花菜”和“玉米—冬瓜—甘蓝”, 其产值仅有4000元左右。
(2) 在同一设施栽培条件下,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值存在明显差异。以钢架大棚为例:“番茄—芹菜—黄瓜”模式年产值高达13500元左右, “黄瓜—豇豆—番茄”模式年产值达到13000元左右, “辣椒—苦瓜—花菜”模式年产值可达10500元左右, “辣椒—苦瓜—甘蓝”模式年产值仅有9000元左右。竹架大棚种植的“番茄—芹菜—黄瓜”、“黄瓜—豇豆—番茄”、“辣椒—苦瓜—花菜” (或“莴笋或甘蓝”) , 其年产值一般也可达到9000~10000元。采用小拱棚种植方式, 由于生产的蔬菜均属于正季产品, 价格较低, 即使做到1年3熟, 其产值也仅有4000元左右。
2.2 成本分析
不同栽培设施与种植模式的蔬菜生产成本分析见表2。其中: (1) 设施建设成本包括架材、棚膜、地膜、安装费等, 按折旧年限分摊。钢架大棚折旧期10年, 竹架大棚折旧期2年, 大棚膜折旧期3年。小拱棚膜与地膜属于一次性消耗。 (2) 生产投入包括种子、农药、肥料等直接性支出。
分析可知:
(1) 从设施建设成本看, 钢架大棚的一次性投入最高, 每年分摊的费用也最高, 次为竹架大棚, 最低者为小拱棚。
(2) 从生产性投入看, 大棚种植最高, 约为800~1200元, 小拱棚种植成本很低, 只相当于大棚的一半。
(3) 从每年生产的总成本看, 钢架大棚种植“番茄—芹菜—黄瓜”总成本最高, 达到2609元;次为钢架大棚种植“黄瓜—豇豆—番茄”, 达到2540元;再次为钢架大棚种植“辣椒—苦瓜—莴笋 (甘蓝) ”, 年成本为2200元左右。竹架大棚的成本较低, 约为1700~2100元。小拱棚栽培成本最低, 大约为560~670元。
2.3 收益分析
不同栽培设施与种植模式下的收益分析见表3。
分析可知:
(1) 大棚 (钢架大棚和竹架大棚) 生产的效益均明显高于小拱棚。大棚生产的年净收入大约是小拱棚栽培的2倍, 年净收入两者相差最高可达约7500元/667 m2。
(2) 同是大棚栽培, 钢架大棚生产效益高于竹架大棚。钢架大棚的年净收入可达到8000~10000元, 竹架大棚的年净收入可达到7000~8000元, 两者相差最高可达3500元/667 m2左右。这是因为钢架大棚的棚型结构设计合理, 大棚升温快, 保温效果好, 棚内温度高, 蔬菜生长迅速, 整齐一致, 前期 (或后期) 产量高, 效益好;而竹架大棚棚内总面积小, 支撑架多, 建设不够规范, 管理不够方便, 棚内温度变幅大, 蔬菜长势弱于钢架大棚, 导致早期或者后期产量较低, 故整个效益低于钢架大棚。
(3) 在同一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 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效益存在显著差距。技术条件要求越严格, 季节反得越彻底, 蔬菜上市时间提早或者延迟的时间越长, 效益就越显著。
(4) 同一种植模式下的钢架大棚虽比竹架大棚投入高504元/ (667 m2·年) , 但钢架大棚牢固, 抗自然灾害 (如:风、雨等) 能力强;而且管理方便, 易搭建, 故可通过一些立体种植、反季节栽培或增加瓜类密度等措施, 达到增加前期或后期产量, 进而达到增加产值和效益的目的。
3 小结
(1) 小拱棚生产投入虽少, 但产值低, 收入少, 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可通过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菜农的种植水平, 提高大棚的普及率。
(2) 大棚 (钢架大棚和竹架大棚) 生产投入成本虽高, 但产出和收益也颇丰, 可通过规范建棚, 结合新材料的应用, 加强高效种植模式的开发与推广,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 钢架大棚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分摊成本均高, 但可通过加强棚期管理, 延长大棚的使用寿命, 从而达到降低分摊成本的目的。
(4) 竹架大棚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分摊成本均低, 取材容易, 不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 将是经济条件一般的菜农追求的经济适用棚。但由于长期受风、雨、阳光等沐浴, 易损坏, 故应勤检查, 勤保养, 还应适当降低架类蔬菜密度, 以减少意外损失。
(5) 在大棚蔬菜生产中, 应不断挖掘其内在潜力, 开发名、优、新、奇又适销对路的蔬菜新品种, 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
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 篇7
近些年来, 渗灌节水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不仅能够促进蔬菜的快速生长, 还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 实现良好的种植效果, 促进了我国蔬菜栽培行业的发展。可见, 渗灌节水技术是一种非常科学, 非常先进的技术, 将其应用于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渗灌节水技术概述
渗灌节水技术主要就是指, 通过管路系统及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渗灌管, 将水缓慢流出, 渗入到附近土壤, 再借助毛细管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整个根层供作物吸收利用的灌溉技术[1]。渗灌节水技术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技术, 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紧缺, 通过采用渗灌节水技术, 能够将水资源利用到最大化, 避免浪费水资源问题的出现, 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灌溉的效果, 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渗灌节水技术实例图如图1 所示。
2渗灌节水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2.1 渗灌节水技术能够保护土壤土质
在将渗灌节水技术应用到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过程中, 对土壤土质具有保护的作用。根据大量的实践调查发现, 采用滴灌或者是沟灌的方式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土壤的盐分在不断的增加, 影响到土壤土质。在采用渗灌节水技术的过程中, 主要是渗透灌溉, 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土壤的盐分, 使土壤的盐分能够保持在正常的数值范围内, 避免对蔬菜的生长造成影响, 确保了蔬菜的正常生长[2]。此外, 采用渗灌方式的土壤酶活性高于滴灌和沟灌, 提高了土壤土质。而在应用渗灌节水技术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渗灌节水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土壤土质, 实现蔬菜栽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渗灌这种方法应用之下, 硝酸盐的含量也将会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减少, 再加上渗灌技术技术的实施要比其他灌注酶的活性要高很多。因此, 渗灌节水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壤土质。
2.2 渗灌节水技术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渗灌节水技术与沟灌或者是滴灌技术相比, 前者能够更加促进植物的生长。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能够使植物吸收根的数量不断增强, 植物根系的分布进一步加深。例如, 豆角, 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能够使春梢生长量增大, 秋梢生长量减少, 叶片增重, 叶面积增大[3]。另外, 根据大量的实践发现, 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能够有效的提高植株的根冠比, 对于植株而言, 能够有效的增强植株根系的活力, 实现水分的良好吸收, 植物生长更快。而为了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应用渗灌节水技术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充分的把握渗灌的频率及其时间, 如果频率过于频繁, 也会适得其反, 如果频率过低, 将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应充分的把握渗灌节水技术的应用频率, 以实现植物良好的生长, 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 渗灌节水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用水量, 尤其是在大旱季节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可以充分利用渗灌技术来做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 在种种试验的支持下, 渗灌技术对作物产量的增加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渗灌节水技术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应用渗灌节水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应用, 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进行蔬菜栽培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需要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进而快速的占领市场, 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 在大旱的时候, 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能够使作物充分的吸收水分, 减少水分的流失和浪费, 进而产量也会相应的提高[4]。另外, 很多蔬菜如果遇到大旱, 其产量会大幅度的降低, 而采用滴灌或者是沟灌的方式, 会导致水资源的大幅度浪费, 并且遇到大旱, 水资源非常紧缺, 也会导致灌溉中水资源的供应不足。但是, 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 该种灌溉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实现良好的灌溉效果, 促进蔬菜栽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例如, 蔬菜的种植中, 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发现, 利用渗灌技术的效果极为明显, 其产量在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在大旱时期, 甚至可以增加至2倍。而且, 在实践中也发现, 利用渗灌技术要比以往蔬菜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少很多, 将水资源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从而有效的提升渗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 更有利于提升蔬菜的产量。
3渗灌节水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优势
在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进行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过程中, 其优势非常明显, 具体包括节水效果显著以及能够减少病虫害2 个方面, 现进行详细的分析。
3.1 节水效果显著
渗灌节水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其中一个优势就是节水效果显著。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采用渗灌节水技术与滴灌和沟灌相比在产量相等或略高的前提下可节水50%~60%, 水的生产效率提高50%~60%。渗灌节水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其水分的利用效率高于其他的灌溉方式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进行蔬菜的灌溉能够减少土面的物理蒸发, 进而水分能够充分被蔬菜所吸收, 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实现了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5];渗灌节水技术避免了深层渗漏的问题, 水分完全被蔬菜吸收;渗灌节水技术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 进而进一步减少了无效水分消耗, 提高对蔬菜的灌溉效率, 进而促进蔬菜栽培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保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 能够减少病虫害
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还能够减少病虫害。保护地的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 主要的原因在于保护地内的温度较高, 且湿度较大, 进而为病虫害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病虫害问题也是影响蔬菜增产增收的一大阻碍, 严重的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高。而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能够减少病虫害。由于在对蔬菜进行灌溉的过程中, 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 进而保护地的温度和湿度不会过高, 能减少病虫害[6]。例如, 在保护地进行番茄的种植过程中, 采用渗灌节水技术能使番茄灰霉病降低80% 以上, 进而能够提高番茄的产量, 实现番茄的增产和增收。可见, 渗灌节水技术非常科学和先进, 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灌溉技术, 在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实际情况, 将其科学的应用到保护地蔬菜栽培中, 确保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质量和产量。
4结论
渗灌节水技术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其不仅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还能够有效的减少病虫害, 进一步提高蔬菜的产量。因此, 在日后的工作中, 应该将渗灌节水技术有效的应用于保护地蔬菜栽培种, 并且结合实际的情况, 对渗灌节水技术进行科学的创新, 以进一步提高渗灌节水技术的应用水平, 促进保护地蔬菜栽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党秀丽, 黄毅, 虞娜, 张玉龙.辽宁省保护地节水灌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节水灌溉, 2012, 12 (05) :114-115.
[2]王淑红, 张玉龙, 虞娜, 颜文, 王春明, 徐英祺, 杨雅, 杜宁, 杨志萍.渗灌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保护地中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2013, 01 (01) :223-224.
[3]巴特尔·巴克, 郑大豪.渗灌节水技术及经济效益浅析[J].节水灌溉, 2015, 01 (02) :109-110.
[4]张岩, 李桂娟.保护地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 2013, 14 (04) :148-149.
[5]余杨, 王穗, 余艳玲, 祝玉芳, 熊伟, 杨志萍, 熊平凡, 周琼芳.地下渗灌方法在农业灌溉上的应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4 (04) :178-179.
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 篇8
二、秋番茄
1.育苗。
(1) 品种选择。根据秋番茄生长前期高温多雨、后期又急剧降温的气候特点, 应选择栽培耐热、抗病、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 如金丰1号、斯洞双田、佳粉15等。
(2) 播种育苗。在洛阳地区, 秋番茄一般于7月上中旬播种。早播易得病毒病;晚播则后期温度低, 影响果实成熟且产量低。育苗期间, 为防止雨涝、暴晒和病毒病危害, 应将苗床设置在高燥处, 同时做高畦、搭阴棚, 用营养纸袋或营养钵育苗。育苗期间不移苗。苗龄20~25天、秧苗有3~4片叶时为定植适期, 苗子过大时定植伤根重, 病毒病重。苗期如有徒长现象发生, 应及时喷施1~2次5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
2.整地定植。
大棚秋番茄定植早, 外界气温高, 因此定植前要扣好遮阴型棚膜, 掀开大棚四周, 只留上部棚膜防雨、防强光。扣好棚膜后, 将定植畦做成100厘米宽的高平畦或50厘米宽的垄, 结合做畦 (垄) 施好底肥, 浇足底水。将来留两穗果时, 定植株距为25厘米;留3穗果时株距为30厘米, 每667米定植4500株左右。
3.定植后的管理。
(1) 温度管理。定植后昼夜大放风 (放底风) 。外界气温降到15℃以下时, 夜间停止放风, 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控制在15℃~17℃。10月下旬全棚扣严, 可于中午将棚顶通风口打开排湿。
(2) 肥水管理。定植后2~3天, 土壤墒情适宜时, 要及时中耕松土并培垄。缓苗后可浇1次水, 以后为防徒长应少浇水;出现大花蕾时浇1次透水, 随后浅耕、蹲苗;第1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再追肥浇水, 可每667米施磷酸二铵25千克;果穗膨大期可再喷施一些叶面肥。10月中旬以后, 为降低棚内湿度, 应停止浇水。
(3) 植株调整。可采用单干整枝法, 每个果穗上留3~4个果形较正的果实, 小果型品种可留4~5个果, 除去其余果实。
(4) 生长素处理。开花期可用2, 4-D番茄灵处理, 以利保花保果。因秋番茄花期温度较高, 所以2, 4-D番茄灵的使用浓度应比春番茄低些。
(5) 病虫害防治。栽培秋番茄应注意防治病毒病、晚疫病。栽培前期注意防治病毒病, 除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和选用无病苗定植等方法防病外, 还可提前扣棚, 以减少蚜虫量, 减轻病毒病的传播。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 并用肥皂水洗手后补栽。中后期注意防治晚疫病, 要加强通风, 降低温度, 摘除病叶、病果, 并全面喷施代森锌、百菌清等。
4.采收与贮藏。
尽量延迟采收, 以提高商品质量和价格。第1穗果采收期约在播后90天。此后气温低、光照不足, 果实成熟速度变缓。如果棚内气温降到5℃以下, 就要将果实全部采收, 然后用筐装起来, 放在温室或暖和的屋里进行贮藏, 待其着色后再陆续上市。 (待续)
【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推荐阅读:
保护地蔬菜施肥技术06-30
蔬菜栽培学07-15
蔬菜栽培技术07-11
蔬菜栽培课程论文06-27
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10-18
有机蔬菜栽培管理技术06-07
绿色蔬菜高产栽培技术06-14
秋冬茬蔬菜栽培技术09-10
有机无土蔬菜栽培基质07-27
凤尾菇、平菇与蔬菜立体栽培技术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