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模式

2024-10-07

栽培管理模式(精选12篇)

栽培管理模式 篇1

云和雪梨又名细雪花梨,是浙江省12种传统名果之一,主产区为云和县。云和雪梨具有果大皮薄、果实脆嫩、汁液丰富、香甜可口、适于贮运等特点,为盛夏季节解渴之佳品,有润肺、理气、止咳等保健医疗功效,可作热症食疗,是老少皆宜的果品。云和雪梨曾获浙江省精品水果一等奖、全国优质早熟梨等称号,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

1 云和县自然概况

云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东经119°18′~119°44′,北纬27°53′~28°19′。全县土地总面积948km2,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土层中至厚层,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肥力中等。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5.3℃,无霜期223~263d,年均降雨量1 493~1 571mm,年日照时数1 774~1988h,降水充沛,光、热、水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云和雪梨生长。

2 云和雪梨栽培历史

云和雪梨是云和县传统名果,始种于明景泰年间,盛产于民国36年,年产920t。民国4年(1915年),“云和雪梨酒”获马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云和雪梨至今已有540余年的栽培历史。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云和雪梨只能随瓯江走水路到温州,温州人不但把云和雪梨尊为“水果之王”,而且把雪梨视为消暑良药,成为馈赠佳品。因此,每逢雪梨上市时节,梨客纷纷沓来,订货者络绎不绝,在温州、青田城内遍设“梨行”,远销杭州、上海等地,云和雪梨名闻遐迩。

20世纪90年代初,云和县开始挖掘云和雪梨这一地方传统名果,不断改进与改良雪梨品种。通过近10年的探索与发展,云和雪梨已逐步成为一个新产业、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并涌现出重河湾、长田等一批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雪梨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目前,云和县栽培面积已达1 400hm2,建设“南方早熟基地”已成为云和县“一城三基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云和雪梨栽培管理技术

3.1 高标准建雪梨基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山坡地建园。建园时应挖4m以上的等高水平梯田,挖1.0m×1.0m×0.8m的定植穴,分层压埋稻草、土杂肥等作基肥。选择粗壮无病苗木,于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定植,株行距4m×5m或5m×5m,栽植375~450株/hm2。配置10%~20%的黄花梨或其他花期可相遇、经济性状好的授粉品种。

3.2 扩穴改土,合理施肥

做好幼龄果园扩穴改土是促进根系与枝梢生长,促进丰产的主要措施,应于定植后1~3年完成。每年9~12月在种植穴外挖长1.0~1.5m、宽0.6~0.8m、深0.6m的沟穴,分层压埋稻草或绿肥、土杂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幼年树2个月施1次肥,以尿素或腐熟农家肥为主,氮肥促梢。结果树全年施4次肥:第1次施促花肥,在蕾前10d的2月中旬施氮磷钾复合肥;第2次施壮果肥,在果实迅速膨大期的5月中旬以氮钾肥为主;第3次施产后肥,在7月中旬以猪、牛、鸡粪等有机肥料为主,加少量尿素;第4次施基肥,在11~12月结合深翻改土以有机肥为主。年施肥量以产果30.0~37.5kg/hm2计,施纯氮300kg/hm2、纯磷225kg/hm2、纯钾300kg/hm2。

3.3 重视整形,合理修剪

云和雪梨采用2层5主枝、3层7主枝的整形方式,幼龄修剪,应适当多留辅养枝,合理利用空间;以轻剪长放为主,促进形成中短果枝,提早结果。对成年树结果枝组的修剪,可先短截后长放,掌握交替结果、轮换更新的原则,每3~4年更新1次。叶丛枝应留强去弱,生长枝则应去强留弱。短果枝的修剪根据负载量来确定,掌握疏中留侧、疏下留上、疏弱留强、疏密留稀的原则。

3.4 疏果与定果,及时套袋

合理配置授粉树的云和雪梨园,结果率高。第2次生理落果后,根据树体大小确定承载量,疏去病果、小果、畸形果和过密果,保留果形端正、果面洁净、果个较大、无病虫害的幼果,树势强壮的多留,树势弱的少留。套袋能有效防止病虫危害和药斑、果锈的产生,使果面清洁美观。套袋前必须全园喷1次10%世高1 500倍液防治黑星病,果袋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标准袋,套袋时间一般在疏果后立即进行。

3.5 加强病虫害防治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有: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梨锈病、蚜虫、梨木虱、梨网蝽、梨小食心虫、象鼻虫和山楂叶螨等。防治这些病虫害的主要方法:在梨树休眠期,喷布5°Bé石硫合剂与0.3%五氯酚钠混合液2次;刮除轮纹病病斑后,再涂抹5~10°Bé石硫合剂或轮斑净5~10倍液。在梨树开花前(3月),喷布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等,防治梨锈病、梨黑星病。梨树开发后(4月),喷布20%吡虫啉8 000倍液、2.5%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等,防治梨蜂、梨木虱、蚜虫和金龟子。套袋前(5月),喷布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2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或20%哒螨酮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等,防治梨黑斑病、黑星病、梨小食心虫和山楂叶螨。套袋后至采收前(6~8月),喷布1∶2∶240波尔多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4 000~5 000倍液及2.5%速灭杀丁乳油2 500倍液等,防治梨黑斑病、轮纹病、梨小食心虫和山楂叶螨。采收后至落叶前(9~11月),喷布2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20%虫螨净1 000倍液、20%螨死净悬浮剂3 000倍液等,防治梨黑星病、梨网蝽和山楂叶螨。

参考文献

[1]方成泉, 林盛华, 李连文, 等.梨优质安全生产技术[J].中国果树, 2005 (6) :46-47.

[2]王范亭, 刘明, 刘晔.日本和韩国梨品种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 2003 (4) :40-41.

[3]雷魏芳.云和雪梨幼龄果园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4, (4) :36-37.

[4]叶忠德.云和雪梨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2) :83-37.

栽培管理模式 篇2

文县堡子坝林业工作站—李素琦

【摘要】:文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是花椒的重要产区,目前栽植面积已达到21万亩,产量达1240顿,产值6200万元,但花椒栽培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品种良混杂、科技普及差,病虫害严重,管理水平低,因此提高花椒栽培管理水平非常必要,是花椒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在此,根据调查研究和实践的经验,本文从我县花椒种植现状入手,通过择优选种、育苗科学栽植、修剪、病虫害管理,提出相关栽培与管理的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花椒

栽培

管理

文县是甘肃省花椒栽培的主要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极为普遍,经济效益明显。长期以来由于群众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管理粗放,致使花椒品质良莠不齐,病虫危害大,树体寿命短,产量低,经济效益较低,严重限制了花椒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多年以来文县花椒品种单一,主要是当地老品种,如“大红袍”“小红袍”,还有从四川、河南、陕西等地引进的郭加、泰安,汉源等优良品种。加强文县花椒科学栽培与管理非常重要。

1、科学栽培 1.1先择优良品种

花椒品种繁多,我国约有230多种,选择优良品种的标准是:(1)结果早、丰产性强的高大树;(2)粒大、肉厚、油包多、柄短、穗紧的品种;(3)平均每个果穗有花椒70粒,内果皮薄的品种;(4)果实麻味足、油性重、香气浓、色泽红。对选择的树打上记号,分 别采摘、单独贮藏,严防混合存放。

1.2优质苗木培育

播种育苗(有性繁殖)简单易行,培育苗木时间短,适宜大面积发展。但培育的苗木结果时间稍迟。因花椒种皮外有一层油脂,种仁不易吸水,播种前要采用“干藏”的方法进行脱脂处理,实生的苗木具有抗病虫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特点。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无性繁殖)和方法进行无性苗培育,能保持花椒优良遗传特性,挂果早,提前进入盛果期。

1.3科学栽植 1.3.1选择栽植地

花椒喜光、耐旱、怕涝、积水易死亡,喜欢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中壤钙质土,花椒。栽植地宜选择阳坡或半阳坡、地埂边。土壤要求疏松、深厚、肥沃,海拔在1500m左右地区都能载植。平均温度15℃,冬季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5℃。山顶低凹,风口、土层薄、岩石裸、裸露或粘重土壤不宜栽植花椒。

1.3.2栽植时间和方法

栽植花椒时间分为春季、夏季和秋季,在气候潮湿的地方一般在春季花椒发芽前15—20天进行,春栽的好处是:具有工序少、幼苗不易受冻害,成活率较高等优点,气候干旱的地方应选择在夏天或秋季栽植,夏季主要是利用雨天带土带叶栽植,这个时期多用于补栽及小面积进行。秋季栽植花椒,在花椒苗木生长基础上进行。栽植方法按照椒苗的根系大小决定树穴的宽度和深度。每穴先撒入 根腐散100g,以防根腐病,然后将椒苗分阴阳放入穴中,浇足定根火,将苗扶正,再填土、踏实。

栽植时注意事项:(1)田边地埂栽植要沿地埂筑垄,以蓄水保墒。(2)秋季栽植要松土,以防冻害。(3)夏季栽植要选择阴雨天,剪除部分叶片。

1.3.3栽植密度定苗

花椒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的地力,根据品种、立地条件及经营形式而定,平地栽植密度宜小,陡地栽植密度宜大。“大红袍”花椒树体高大,密度宜小:“小红袍”花椒树体较小,密度宜大;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密度相对宜大;采用保护地栽培及集 约形式的花椒园,密度则应更大,以下列密度供各地栽植时参考;沿地埂单行栽植株距2.5m-3m为宜。丰产椒园以每亩50-80株为宜,株行距一般采用2.5m×4m、3m×4m、2.5m×3.5m或3×3.5m;密植丰产园每亩栽植200-300株,株行距一般采用1.5m×2m、1.5m×1.5m。树冠郁闭后年隔行间伐,最后每亩保留66-74株。

花椒栽植后要定苗,定苗的方法是:从地面每顺椒苗干往上数,到第4-5根个芽点处摘除,在树权上涂了流胶威。通过定苗,当年就生长新枝4-5根,有利于树体定形。

1.3.4品种搭配

花椒品种不能单一化,在栽植时“大红袍”和“小红袍”花椒按6:4隔行种植,品种搭配的好处有两点:第一点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优势,克制病虫害的发生。如“大红袍”花椒含 有一种膻味素,可杀死病虫。第二点是消费市场不同。“大红袍”花椒向四川、重庆等地销售,“小红袍”花椒和“三北”(西北、东北、华北)省、区销售。

1.3.5发展无公害花椒

无公害花椒就是在花椒生育期,特别是果实生长期,不喷施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喷施无污染的绿色农药和有机肥料。发展无公害花椒可以净化环境、保护天敌,促进树势旺盛,保护人们身体健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

1.3.6科学施肥浇水

花椒是耐旱、怕涝、喜肥的植物。需要一定的水和肥。在肥料种类、用时上要把握好施肥时间,幼果期、休眠期,肥料种类以有机肥料(农家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数量应按树体的大小和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一般在中等肥力的地块,2-6年生椒树每株施农家肥10-15kg磷肥0.3-0.5kg;6-8年生椒树每株施农家肥15-20kg、磷肥0.5-0.8kg;8年以上椒树每株肥 20-25kg 磷肥0.8-1.5kg。施肥后,必须随时翻埋,严防跑肥,花椒每年可浇两次水,冬天一次保暧水,五月浇一次抗旱水(也叫促果水),冬季一次水可顺根浇,起到保护树体安全过冬、贮存营养的作用;夏季的一次水 绝不能顺根浇,要按树冠下开沟浇水,时间应在早晨进行,如果缺水,可喷施抗旱剂,增加抗旱能力。

2、科学管理

俗话说“三分栽植、七分管理”,管理工作跟不上,往往造成花椒 树营养供应不足,生长不良,病虫害孳生,产量、品质下降,形成“小老树”和低产树。

2.1加强冬季管理

“花椒要高产,关键在冬管”。按照花椒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管理措施,冬季,树体休眠,防治病虫害省工、省药、技术简便易行,防效较好。同时,冬季农闲,劳动力充足,有利于花椒管理。花椒冬季管理有八要点,也可称为“八字经”,即:清、翻、剪、刮、涂、喷、施、浇。

一是“翻“,就是翻椒园。利用冬季低温干旱的自然条件,通过翻园,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翻出冻死或被鸟类取食,在土壤表面撒施除虫粉,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墒能力。

三是“剪”,就是修懒散枝,在冬季对花椒进行整形修剪,修剪归必须剪除“七枝”(即徒长枝、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纤弱枝、干枯枝、病虫枝),通过整形修剪,可调整树势,提高花椒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四是“刮”,就是刮树皮。可以复壮树势,同时可消灭寄生在粗皮裂缝中的病菌和虫卵.但在高寒地区,早刮树体裁易受冻,应以晚春进行为好.五是:“涂”,就是树干涂白.涂白可以减少日灼和冻害,延迟椒树的萌芽和开花,免遭春季晚霜的危害,此外还可杀死树皮内隐藏的越冬虫卵及病菌。六是:“喷”,就是喷药。在椒树发芽前普遍喷一次索利马巴尔和“99”杀虫净农药,防效极佳。同时,对此园周围的其它树木也要喷药,以降病虫传播。

七是:“施”,就此施肥。八是:“浇”,就是浇水。2.2春季冻害的预防

在春季气温回升早,花椒萌芽、开花早的地区,当气温下降易发生低温冻害,可用下列几种方法预防。

2.2.1物理法

就是采取一定的物理措施进行树体保护,改善椒园环境、气候,防止霜冻或冻害发生。如:○1椒园灌水,在萌芽前浇灌2-3次水,可降低地温,推迟开花期2-3天,若在萌芽后灌水可推迟3-5天。采取喷两分钟、停两分钟的时间喷水法向椒树喷水,可使椒树花期推迟10天以上;○2熏烟,夜间气温降到0℃时,在椒园点燃发烟物,可提高气温1-2℃;○3树干涂白,春季涂白能有效减小对太阳热能的吸收,延迟椒树萌芽和开花3-5天。

2.2.2化学法

就是喷洒化学药剂或肥料使花芽抗逆性增强,从而降低受冻率和受冻程度。如:○1喷施植物抗寒剂,在萌芽开花前2-3天内向树体喷施植物抗寒剂,可显著防御冻害且能增产20%以上;○2在萌芽前喷洒低浓度的已烯利或茶乙酸、青鲜素等水溶液,可以抑制花芽萌动,提高抗寒能力;○3对正在开花的椒树,可于低温冻害发生向前椒 树喷放磷、钾肥或0.3-0.6%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也能有效地增强树体的抗寒剂性,减轻冻害。

2.3病虫害防治

花椒生产受许多因素影响,病虫害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在已知害虫134种,病害20余种,实际存在的要比这些多得多。在虫害中蛀干的33种,占24.6%主要人花椒窄吉丁、桔褐天牛、白芒锦天牛,花椒虎天牛等;食叶的66种,占49.3%,以花椒桔潜跳甲、枸褐跳甲、花椒跳甲、花椒风蝶等为主;为害树梢的25种,占18.7%,以棉蚜、桑拟轮盾蚧、吹绵蚧、花椒瘿纹等为主;为害根的9种,占6.7%,主要有铜绿色金龟、华北大黑锶金龟等;专危害果实的有蓝桔潜跳甲、花椒红胫跳甲。病害中常见的有花椒锈病、花椒里胫病、花椒干腐病、花椒膏药病等。近年来,随着花椒面积的增加,商品椒贸易的扩大,人为活动的加剧,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对椒树的安全生长及果实产量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防治椒树病虫害是花椒生产中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2.3.1发生及危害特点

花椒是多年生树木,一旦发生病虫害,不仅造成当年的损失,而且其影响往往持续数年,某些病虫害可导致椒死亡,许多病虫在椒树枝干、芽和根系等部位的组织内、外越冬。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来源。由于椒园的生态环境及病虫种群组组成比较稳定,一些主要病虫害几乎每年都发生,在整个生长期内,对不同部位和器官都有数种病虫的同时危害,引起树势衰弱,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椒树病 虫害发生与椒树生长发育、栽培管理、有益生物及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病虫发生及危害程度与树势强弱有密切的关系,树势强壮危害轻,树势衰弱危害重。

2.3.2防治原理及方法

根据病害的侵染循环和害虫的世代及年生活史的特点,以及病虫害发生发展及与周围环境条件的关系来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其主要根据是:加强椒树栽培和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防止病虫繁殖、传播及侵害;创造有利于椒树和有益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

防治椒树病虫害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方针,“预防为主”就是在病虫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把病虫控制在未发生前和初期,压低病虫基数,防止扩散病虫在害。“综合防治”就此从椒树生产的全局和生物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以林业措施为主基础,合理地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使之彼此协调,相互补充,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把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情况下,以取得果树高产、稳产、低耗的栽培目的,同时要把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

花椒病虫的防治方法,根据其防治原理的应用技术,主要有植物检疫,林业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防治等几个方面。

2.3.2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 化学农药是化学措施中防治病虫害的必须药品,掌握农药的特性的用途是合理使用农药的前提。常用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药剂,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4种方式起到杀害虫的作用。

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量。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植物不受侵害和渗透用物体内消灭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掌握了农药的基本用途后,怎样合理使用农药剂是实施化学措施,提高防治效果的基础。

化学防治,一定要根据病虫生活史做到:(1)对症用药;(2)适时用药;(3)交互用药(4)混合用药;(5)适量用药;(6)安全用药。参考参考文献

1、《花椒栽培技术要点》,金属出片社

2、中国林学会,林木育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3、丁建民《我国的花椒树和花椒》,1986,河北林业第5 期

木槿的栽培和管理 篇3

栽培技术

木槿喜光、耐半阴,适宜种植于阳光充足处。在疏林边缘也可正常生长,但在背阴处、大树下则生长不良。木槿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较耐寒,但小苗耐寒力相对较差。栽植用扦插、压条、分株繁殖等。通常用扦插繁殖:春季萌芽前剪取健壮枝条,截切15~20厘米小段,直接插手田间,或在苗床上按行株距30~40厘米×5~8厘米,把插条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浇水,盖草。当年幼苗长至80厘米以上,于落叶后或次年春发芽前移栽定植。应尽量种植于背风向阳处,避免种植于高坡、风口,以防冻害。木槿在轻黏土、壤土及素砂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在沙质壤土中生长状况最好。木槿有一定的耐盐碱力,在pH值8.8,含盐量0.3%的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木槿耐旱,怕水渍,适宜种植高燥之处,在低洼处种植极易因烂根而死亡。同样,在池塘、沟渠边也不适宜种植。木槿对空气质量要求不高,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化工厂厂区绿化。

水肥管理

新植苗木种植后应马上浇头水,两三天后浇二水,五天后浇三水,此后根据土壤墒情来浇水。一般在第一个生长期内浇5~7次水,立秋后应适当控制浇水量,防止枝条徒长而木质化程度低。11月初应浇足浇透防冻水,翌年早春3月初可浇解冻水。4~5月,由于春季季风持续时间长,且气温回升较快,故也应浇2~3次水,这两次水也应浇足浇透。若春季缺水,易导致植株叶片窄小发黄,花小或不能完全开放。还需注意的是,夏季雨天应当少浇水或不浇水,大雨过后还要及时排水,并在适当的时候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因积水而烂根。

木槿喜肥,在种植时,可使用腐熟发酵的圈肥作基肥,此后于每年早春及初夏木槿即将开花时和秋末各施用芝麻饼酱渣或烘干鸡粪,可使植株生长旺盛,花大且多。对于植株生长不良或明显缺乏营养的,可对叶面喷施氮、磷、钾复合肥,能起到增强树势的作用。入秋后一般不施肥,以防止枝条徒长而在冬季遭受冻害。

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用作花篱的木槿,在栽植后进行第一次修剪,以后每年初冬进行一次修剪,主要是保持绿篱的外形美观。对于片植、孤植的木槿,可疏除冗杂的小枝,对于已开花的枝条应进行短截,留8~12厘米左右。对花圃中已成型的主干开心形的木槿应以培养中、短花枝开花为主。可于每年秋季落叶后将长枝适当短截,疏去过密枝、下垂枝、交叉枝、病虫枝、内膛枝。冬剪时对中花枝在分枝处短截,可有效地控制树势和促进开花。另外,如果不需要留种,花谢后要及时将残花剪除,以免其结果,消耗养分。

木槿常见的病虫害是炭疽病,多发于高温高湿天气。日常应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夏季到来前还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进行预防。木槿常遭受蚜虫、卷叶蛾、刺蛾等害虫危害,如有发生可用3000~4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对环境安全的除虫法是用稀释后的洗涤剂。

栽培管理模式 篇4

梨树棚架式栽培是采用人工架设的支架, 将枝条绑缚在支架网的一种新式栽培模式[1,2,3]。棚架式栽培表现出果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管理方便等优点, 为丰富我国梨树栽培模式, 提高梨果品质进行了有效探索。这种栽培模式生产出的果实品质好, 且管理方便, 是一种高产出、管理简便的节约栽培方式, 在生产中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梨棚架式栽培生产面积扩大, 不仅可以为国内市场提供优质的梨果,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还可以打开国际市场, 恢复有“洛阳金桔”之称的孟津梨的国际地位及信誉。在梨棚架式栽培中, 需注意的是:梨棚架式栽培特别适宜经济发达、风大雾多、光照不良、通风条件较差的地区推广;梨棚架式栽培是平面叶幕、平面结果, 叶面积指数较小, 果品产量应适当控制;建立棚架网费用高, 栽培投资较大;棚架式栽培, 是一种新的栽培模式, 应加强研究与之相配套的土、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等技术措施, 才能取得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

1 梨树棚架式栽培的特点

采用棚架式栽培的梨树, 枝条一般依附于棚网生长, 呈水平状分布, 易于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 形成花芽容易, 且枝条固定于棚网上面, 遇风时摆动幅度较小, 抗风能力较强。开花结实后果实下垂, 光照好且营养充足, 果形端正、果个大且品质优, 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与传统无支架栽培模式进行对比, 其特点有:一是果品质量好。具有果个大、果形端正、果核小、果色好、含糖量高、单位质量价格高的特点。二是管理方便。棚架梨栽培密度小, 株行距较大, 且树冠在一定高度 (1.8 m) 平面上生长, 土壤管理方便, 可较长期地进行行间间作, 以耕代抚, 节约耕地, 增加收益;果实采收方便, 不需要架梯, 地面即可采收;病虫害防治效果好, 有利于喷药均匀, 提高药效;有利于果实套袋等其他管理措施的实施。三是光照好。冠形是平面, 枝叶量较小, 不易恶化光照,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及果实质量的提高。四是抗逆性强。枝条固定于棚网且树冠在平面上, 果实下垂, 遇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抵抗力强, 不易损伤果实。五是经济效益高。梨树棚架式栽培自1998年开始挂果至今, 已生产梨果11年。梨果的出园价格一直稳定在20元/kg左右, 试验地无支架栽培梨果的价格为5.0元/kg左右, 前者是后者单价的5倍以上。如果产果量按22.5 t/hm2计算, 价格以20元/kg计, 收益为45万元/hm2。即使面积扩大, 果品价格降低, 以超市最低价10元/kg计, 经济收入也达22.5万元/hm2。与传统无支架梨树栽培、农作物种植等相比, 经济效益显著。

2 梨树棚架式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用

栽培品种选用日本梨品种, 主要有:丰水、幸水、新高、廿世纪、廿一世纪、晚三吉等20多个品种。栽培所用接穗由日本直接引种。

2.2 苗木培育及定植

在原建栽植密度为4 m×3 m酥梨园中, 采用高接换头方法改接日本品种培育苗木。春季用劈接法在原骨干枝上进行嫁接, 每株接4~5个接穗, 嫁接后去除原有树形中的中央领导干。高接换头的苗木采用行内隔株间伐的方法使棚架栽培密度为5 m×6 m。新建梨园时, 待早春土壤解冻后条播催过芽的棠梨种子, 行距为15~20 cm, 播种深度为1.5~2.0 cm, 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的方法培育砧木苗。砧木粗度为0.8~1.0 cm时用嵌芽接或方块形芽接方法嫁接日本品种, 接后立即在嫁接部位上方1.0 cm左右处剪砧, 及时解绑并涂抹抽枝宝, 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当年苗木高度可达1.5 m左右。棚架式栽培梨园的定植密度为6 m×6 m。

2.3 建立棚架结构

梨树棚架式栽培的基本技术是建立牢固耐压的棚架结构。该结构由立柱、棚网、吊杆及吊线等组成。立柱设立在果园四周, 材料是规格为350 cm×15 cm×15 cm的钢筋水泥预制件。设立在相对两边对应的位置, 挖深为50~80 cm的穴, 基部打水泥稳固墩, 立柱向外侧倾斜45°设置, 地上垂直高度为2 m。每立柱设一固定斜向拉钢丝, 规格为直径8~10mm (图1) 。立柱间隔距离为3 m。棚架网线是由主棚网线和加密棚网线相互交叉垂直的网状结构, 棚架高1.8 m。主棚网线为相对两边对应主柱的连线, 间距为3 m, 选用直径为8~10 mm的钢丝;加密棚网线在相邻2个主网线之间设置, 距离为50 cm, 选用规格为直径5 mm的铁丝。调节并拉紧所有网线, 使棚架网面呈水平状态。棚架网自重较大, 承重后常常易下沉, 影响网状结构力学均匀性及生产作业, 故设吊杆及吊线, 起辅助减压、提升网面作用。吊杆间距离为18m, 规格为长20 m的镀镍合金管。每根吊杆设置吊线16根, 其规格为直径5 mm的铁丝, 连结吊杆顶端至主网线交叉点, 长度不等 (图2) 。

注:1为主网线, 2为立柱, 3为固定钢丝。

注:1为吊线, 2为主网线, 3为立柱, 4为吊杆。

2.4 整形修剪

梨树棚架式栽培所选用的日本主栽品种, 与中国传统的梨品种相比, 具有枝条柔软、匍匐性强的特点。试验中引进日本的生产模式, 将骨干枝绑缚在棚网上可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 使树冠沿棚网呈水平状分布。采用棚架式栽培模式的果树, 骨干枝通常称为主蔓、副主蔓 (相当于主枝、副主枝) 。

改接后第1年, 为促进接穗枝条的生长, 常采用竹竿或细木棍等较长而结实的长杆与骨干枝或延长头绑扶, 保证枝条的直立生长, 增加其生长势和生长量, 要求当年生新梢长度达2 m品种枝条较柔软, 匍匐性强, 可用竹竿或细木棍等较长而结实的长杆与主蔓延长头并列绑捆在一起绑扶。夏秋季节, 枝条未完全木质化时拿枝, 将枝摆布均匀后去除扶绑的长杆, 用绳子将主蔓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棚网上。休眠季节修剪时留1 m左右重截。第2年对主蔓延长头、萌生位置合适的第1副主蔓的处理同第1年, 保证其生长势并增加生长量, 扩大营养面积, 形成树冠。第1副主蔓距主干1 m左右, 方向一致, 夏秋未完全木质化时上棚网, 冬剪时重短截 (留1 m) 主蔓延长头、副主蔓。第3年以后逐年在主蔓上培养1个副主蔓, 同侧副主蔓的间距为2 m, 相邻2个副主蔓的间距为1 m左右, 交错排列。在主蔓、副主蔓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群, 一般选侧生枝作为结果枝群;直立枝能改变方向, 培养为结果枝群的保留, 否则即可疏去。根据栽植密度确定副的主蔓数量, 一般为4~5条。整形一般需5~6年就可完成。

摘要:梨树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重要果树, 传统的无支架栽培模式产量较高但果品质量控制较困难。主要就有支架的棚架式栽培模式的技术进行探讨, 以期为梨树生产优质果品提供新的栽培技术模式。

关键词:梨树,棚架式,特点,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朱瑞琪.浅谈梨树棚架式栽培[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9 (3) :31-32.

[2]张玉星.果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杨青松, 蔺经, 李晓刚, 等.4种棚架树形对梨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07 (6) :150-152.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 篇5

阅读:36662010-04-17 12:14

标签:茶苗油茶主枝幼虫施土南坡杂谈

X

油茶栽培管理技术

一、林地选择与整地

1、林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5.0-6.5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轻粘壤土: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南坡、东南坡,或平缓的北坡、西北坡;坡度25度以下的低丘陵岗地;南坡海拔950米以下、北坡海拔500米以下地势开阔地区。注意避免油茶林重茬;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也可通过人为措施,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如在山脊、山顶,特别是北坡、西北坡,栽植防风林带,或营造混交林等,创造有利于油茶开花结实的环境。

2、整地:应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坡度小于10度的,提倡全面整地,深度20厘米以上,等高种植。坡度大于10度的,采用等高水平带状整地,坡小带宽(7~10米宽),坡大带窄(1~1.2米宽),带与带之间均留下1.5米地空的不垦,沿山作带,带上打穴。清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草特别茂盛的地方,最好在整地前1~2个月先喷草甘膦杀灭杂草,待杂草基本腐烂后再整地。

3、挖穴:穴规格0.6×0.6×0.6米。

二、采用良种壮苗

1、选择优良无性系: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高产无性系。

2、选择壮苗:苗高20厘米以上,地径0.4厘米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一、二年生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

三、造林

1、施基肥:造林前在穴内施足有机肥或复合肥。每穴施土杂肥20斤或复合肥0.5~1斤。

2、时间:冬末春初新芽未萌动前(春节前)实施造林。最好在雨后或阴天栽植。

3、造林密度:坡度15度以下的林地为每亩148株,株行距1.5×3米;15~25度的林地为每亩111株,株行距2×3米。

4、栽植方法:A、嫁接口超出地面2厘米。B、一穴一苗,分级分种。C、细土回填,苗干端正,根系舒展,分层捶紧,根土密接,上覆松土,呈圆锥形小土堆。D、浇足定根水。

5、注意事项:A、用裸根苗栽植,务必做好起苗至栽植全过程中的护苗保根工作。尽量做到当天起苗当天栽植,当天栽不完的苗,要将其假植在敞荫、湿润、背风的地方,盖上稻草并浇水。B、必须选用5~10个以上优良无性系进行配置造林;选用的优良品系的花期、成熟期要基本一致。

四、幼林管护

新造林要加强抚育管理,防止人、畜危害,做到造、管、护一起抓。

1、施肥:春季(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0.05~0.1斤。冬季(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0~20公斤。随着树体增长逐步加量。施肥方法:沿树冠滴水线开环形沟施肥或两边开沟交叉施肥。

2、抚育:幼苗期在5~6月份和9~10月份各进行1次松土除草(新栽当年5~6份最好不松土除草,以免泥土松动造成茶苗枯死)。松土深度以6厘米左右为宜。做到蔸边浅,蔸外深;头年头次浅,逐年逐次加深;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枝叶。坡地上抚育时,要横向进行,要求地面平整,均匀。三伏天气温高,不宜抚育除草,以免骤然改变环境,或损伤苗根,造成死苗。抚育时间,以雨后晴天土壤较干时为最好。提倡林内间种豆科植物实行以耕代抚。

3、间作:间作黄豆、绿豆、花生、油茶等作物,距油茶植株65厘米。

4、整形修剪

A、修剪时间:12月翌年3月份。B、定干与修剪:在幼树距地面0.5米左右处剪切主干,待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15厘米的健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如主枝间距过大时,宜留健壮分枝作为副主枝,主枝、副主枝相互间均宜保持60~70厘米的间距,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发的无用枝、过密枝,要及早除萌或及时剪去,这样经过5~6年,树冠、树形基本形成丰产结构。C、抹蕾:油茶在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较好的情况下,栽后2~3年有一部分能开花、结果,但是为了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形成高大饱满的树冠,应把花蕾及早抹去。

五、成林管护

1、施肥:春季(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0.5~1.0公斤;冬季(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20~30公斤,酌情喷施速效肥或叶面肥。

2、抚育:春季(3月份)和夏季(6、7月份)浅垦除草培蔸,冬季隔年深挖垦复。抚育可结合施肥进行。有条件的在干旱季节应适当灌溉。注意防治病虫害。

3、修枝整形:修剪时间:12月~翌年3月份。剪除病虫枝和过密营养枝、徒长枝,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条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位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厘米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开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六、主要病虫害防治

1、油茶炭疽病:危害叶、枝梢、花蕾和果等部位,常引起落叶、枯梢、落蕾和落果,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和稳定高产。

防治方法:清除病叶、病枝、病果及历史病株。用1:1:100(硫酸桐: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用2%茶麸浸液配制),分别在3~4月份和7~8月分各喷洒2~3次。不要与茶叶、山茶花等树种混栽,以免相互感病。

2、油茶软腐病:伞座泡菌。叶果上有圆形水渍状病斑,后期大量脱落。防治方法:冬季结合油茶林垦复,清除树上或地面的病叶、病果,消灭越冬病菌,减少下年侵染来源。发病时用0.8%波尔多液和0.5赛力散混合喷洒,或喷洒50%可湿性退菌特300~400倍稀释液,每隔10天喷一次。如果水源不便,可用赛力散加石灰(1:10)混合撒施。

3、油茶毒蛾:取食叶片、嫩树皮、幼果等。

防治方法:幼虫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防治,或用白僵菌菌粉25~50倍喷洒。黑光灯诱杀成虫。

4、茶梢蛀蛾:初孵化幼虫潜食叶肉,形成淡黄色斑点,秋末转蛀当年夏秋梢,梢叶逐渐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剪去被害叶梢集中烧毁,当幼虫尚在叶片上时(一般为8月上旬至10月中旬),喷洒敌百虫、氧化乐果1000倍液,敌敌畏1500~2000倍液防治。

5、油茶象甲:幼虫、成虫均危害茶籽,但以幼虫蛀害较为严重,造成落果,并引起油茶炭疽病,幼虫取食籽仁,使油茶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5~7月份为成虫陆续出土期,用40%氧化乐果和80%敌敌畏1:1兑水1000倍液喷洒2~3次。8~11月份幼虫出果入土越冬期间,定期收集落果烧毁消灭虫源。秋冬垦复,消灭越冬幼虫。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主要应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树体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以控制病虫割据传播和发生。

七、油茶种植的几点体会

1、施工队伍的选择:

对施工队伍的要求是:该队伍是专业性林业施工队,最好以前从事过油茶栽种施工,有施工经验的,还要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跟班指导施工,劳动人员体质好,劳动纪律好,工作主动性好,这样才能按施工要求,按量完成任务,因林业造林对季节时间要求比较强,工时是绝对不能延误的。

2、底肥与苗期施肥方法:

施用肥料品种与施肥量,我们是按照亚林所给出的标准执行的。需要说明的是:施底肥时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应在10~15厘米下为好,施浅了会造烧根现象,使幼苗死去,以此又反说洞穴深度的重要性,洞穴挖浅了,底肥不能深施,茶苗的成活率就不能提高。平常施肥要施在油茶树的坡上沿,如有雨水浸入肥料可随水流方向向下沿渗透,以使树根均匀受肥。

3、茶苗的栽种方法:

①栽种时间:一般在10月~次年4月栽种。现多数地方选择在农历正月初十到二月初十这个时间段栽种,一是因为此时气温在2~10℃间为多,此季节也有间断雨水,二是大量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回乡了,因此选择这个时候栽种,从而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以及对人工要求均能满足。②栽种前的准备:待人员全部入场后,选择阴雨天,通知苗圃起苗,苗取足后,连夜运回,路上不得停留,苗在外存放的时间越短,则成活率越高,在运输时,要用蓬布把茶苗盖好,以防运输时苗根被风干。③茶苗运到山场卸车后,要全部用湿土围住茶苗根部,以防茶苗根部暴露在空气中遭受伤害。④栽种时茶苗根部,必须全部沾泥浆,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茶苗根部沾泥浆时必须全部沾到和沾匀。⑤栽植时挖的苗树洞不宜过深或过浅,应栽种至油茶苗的嫁接口上端一公分为佳。具体应视油茶苗实际而定,茶苗栽下回填土后,要用手向上轻轻的提一提,以舒展茶苗根须,然后再用脚围着茶苗根部踩紧松土。

4、苗期抚育:

油茶苗栽完后,于当年四月中旬左右,进行第一次抚育,此次抚育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杂草会生长较茂盛,故而影响夏秋季节茶园内油茶苗透气性,太晚了季节进入初夏气温较高,此时进行抚育会对油茶苗生长的小环境,突然改变,油茶苗原本生长杂草阴下以避高温,此时抚育后,突然完全暴露在阳光直射下,对生命力还不强的油茶苗来说,这是致命的,突然间温度反差大了,因此,此次抚育时间选择是关键。第一次抚育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主要是怕挖松新栽茶苗,影响成活率,所以,许多地方建议种植当年不松土除草。

当年的秋季抚育应选择在夏秋高温季节过去的9月下旬,此时气温开始凉爽了,此时抚育后的油茶苗还能再继续成长一个时期。

5、茶苗园日常管理:

(一)5~6月份梅雨季节,此时正是幼苗成活的关键时间,雨季多暴雨,山地内容易形成临时集水沟,集水沟很容易冲毁幼苗,因此大雨一停,护林员就必须上茶园查看。①如有被水冲毁的茶苗必须立即补栽。②根据水流痕,适当改变临时集水沟水道。

杨梅栽培管理经验 篇6

1杨梅老树更新

(1)杨梅树寿命较长,

一般肥水、农药、生长素、营养素配比平衡、修剪到位,可有80~100年寿命,如管理不良或自然灾害影响、虫害病害。不加强管理,20年左右就会出现衰老。

(2)杨梅树如不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随着树冠的扩大,树枝延长,结果部位不断外移,到了盛果期树冠不再扩大,造成顶部树枝密集,而下部和内膛光秃空虚,于枝连片衰老,结果产量低,同时也给采果。喷药,喷肥带来不便。

(3)如树冠高大而衰弱,杨梅树叶片稀少,而枯枝增多,要分别进行局部更新,补足缺少的营养素、生长素。

(4)老树树冠高要局部更新,主枝,副主枝分2~3年进行短截。留强健枝,促使新梢萌发。

(5)老树更新主枝在2米5下分2年时间锯去,在下部抽出新枝梢。选留强健主枝与分枝,抹去过多无用枝梢,可以减少养分消耗,

(6)老树更新一般需要2-3年能恢复树形,但需要营养素调节素配比平衡,以促使树枝萌芽和根系生长,每年进行修剪,培养新的树冠。

2杨梅苗管理

(1)杨梅苗要加强防治病虫害管理,嫁接时,接穗要用无病枝,最好是用15年以上树的强健枝条嫁接。

(2)树苗不能干旱或灌水过多。否则会使根部造成严重伤害,容易烂根,不能吸收营养。造成生长不良。

(3)杨梅种植要控制好株行距,一般为4米×4米,如种植过密使杨梅直长,没有冠形,树苗如枝梢过长,可用生长调节素控制树冠,看树用量。

(4)加强树苗管理,对带病的苗木作严格处理,培养无病苗木,防止病苗木带进杨梅园林,杨梅苗主要病害有癌肿病(杨梅疮)和小叶病等。

(5)杨梅苗根系在一年中有3次生长高峰,第1次在3~4月份,第2次在7月份,第3次在9~10月份。如干旱或水分过多,早春萌芽容易延迟,在关键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与病虫害管理。

3保花保果管理

(1)加强树体营养管理。采果后及时施肥,喷施杀虫、病害农药恢复树势。在萌芽时,叶面喷施果树缺少的营养素与生长素。促进花芽发育,增加花芽养分,提高下年产量。

(2)多用有机肥,少用氮肥,氮肥过多。徒长枝增加,对下年产量和质量不利。

(3)控制结果量。结果过多,会造成当年杨梅果小,色浅,味酸,质差,果硬,成熟延迟。结果过多会使枝条不充实。使下年花芽发育不良。发芽较少,影响产量,并造成树势衰弱,因此,必须进行结果量的控制。

(4)要加强修剪管理,修剪时剪去长枝,萌芽后,应抹去无用芽、背上芽,要保留长果枝,中果枝。培养适当更新枝。保持树体生长势。促进生长与结果平衡。

(5)营养元素作用,元素养分对花芽生长及结果非常重要,要施足有机肥,主要看树施肥并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发芽后及时喷少量生长索。营养素,促进花粉生长,以便授粉授精,使杨梅正常结果。

(6)在盛花期,病虫发生严重时,需要喷农药。可在盛花末喷农药。可以减少畸形果发生,病虫如不严重最好在盛花期不要喷农药。

(7)坐果后,根据杨梅树叶面观察,调配喷施缺少的生长索,营养素要达到平衡。

(8)杨梅树要雄雌搭配,才能完成授粉受精,东魁杨梅授粉能力差,每6公顷杨梅园必须配植1~2株雄杨梅树。

4落花落果原因

(1)主要天气条件影响,开花期低温多雨,影响花粉受精,阴雨过多,阳光不足,使杨梅树体营养不足,容易造成落花落果。花期过分干旱高温,对花粉受精危害性很大,造成花芽干枯,果形畸形,引起落花落果。

(2)花芽养分不足,由于上年超产。病虫害严重,引起花芽营养不充足,加上次年新梢生长过多,树体营养不充足,容易落花落果,尤其是新梢生长旺盛,使落花落果更为严重。

(3)施氮肥过量,造成树势徒长,树梢过旺,新梢与花芽争夺养分,使花芽营养不足,造成严重落花落果。

(4)修剪差错,留强壮枝作结果枝或采取修剪长果枝和中果枝,造成萌芽后新梢徒长,加速落花落果。

(5)杨梅树缺少生长素,营养素,引起花芽干枯,花果带帽现象,果实畸形,发育不良而落果。

盛花期喷药,会引起农药药害,容易落花落果或畸形果。

(作者联系电话:13094664699

桂花栽培管理 篇7

1 桂花品种及特征

桂花的品种较多, 主要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等。金桂树身高大, 树冠浑圆, 叶大浓绿有光泽、呈椭圆形、叶缘波状、叶片厚, 花金黄色、香气最浓;银桂叶较小、椭圆形、卵形成倒卵形、较薄, 花为黄白色或淡黄色、香味略淡于金桂, 花期也比金桂迟;丹桂叶较小、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尖、叶面粗糙, 花为橙黄或橙红色、香气较淡;四季桂多呈灌木状, 叶较小、椭圆形、较薄, 花呈黄色或淡黄色、花期长, 除严寒酷暑外, 数次开花, 但以秋季为多。

2 桂花的繁殖方法

桂花种苗的繁殖主要采用扦插、高压及嫁接等方法。 (1) 扦插:扦插技术最简单, 繁殖数量多、速度快、成活率高、成本低, 是苗木生产者和花卉爱好者采用最广泛, 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可在夏季新梢生长停止后, 剪取当年生的绿枝, 用同样方法扦插。扦插前用500mg/ml的奈乙酸处理插穗可提前10天生根。插后管理主要是控制温度和湿度, 这是扦插后能否生根成活的关健。最佳生根地为25~28℃, 最佳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可采用遮阳、洒水、拱塑料、通风等办法控制。同时要注意防病, 因高温高湿易生霉菌, 可用多菌灵、敌克松、甲基硫菌灵等农药喷洒防治。通过保持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1个月就生根成活。 (2) 嫁接:嫁接桂花砧木可选用女贞或小叶女贞, 小蜡树。这些树用种子即可繁殖, 生长强健, 分技力强且耐寒, 亲活力高, 易成活, 是比较理想的砧木树种。嫁接后成活的桂花树, 抗寒力强, 生长速度加快1倍, 一般在春季发芽之前, 采用枝切接法进行嫁接, 在砧木距离地面5~6cm处削断, 斜断面成45°, 由上向下直在斜面下端切大约2~3cm长, 深到形成层或稍带木质部的切口, 切口外边的皮片不切断, 接穗是单芽, 全长1.5~2cm, 在芽的背面1~2cm处切成45°斜面, 芽的下部切到形成层或稍带木质部的平面。最后把接穗插进砧木的切口里, 使接穗和砧木的形层成相吻合, 再用塑料薄膜带扎紧, 封严, 嫁接时要尽量压低砧木的部位, 以有利成活和成活后的生长。

3 栽植

桂花一般在春冬两季定植, 春季在清明前, 冬季在立冬前后, 要选定阳光充足、排水良好、表土层深厚的地段。成片种植桂花树, 株行距各5m、开直径1m、深60cm的定植坑, 定植前多施堆肥, 草木灰等作基肥, 定植后浇透水。桂花盆栽时3~4月间为宜, 培养土纯沙2份、干青苔5份、园土3份、干牛粪1份, 腐植土2份混合而成。初次上盆可用40cm口径的盆, 以后每年换盆1次, 盆逐年加大, 有的最后用缸。3~4年后就只换土, 不换盆了, 每次移栽换盆后浇透水。

4 管理

(1) 水肥管理。露地种植的桂花树, 幼苗期要注意浇水, 成年树在久旱时才灌水。雨季要及时将积水排除, 否则造成渍涝而影响桂树的生长,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盆栽桂花的水管工作十分重要, 雨季要及时倒除盆内积水, 开花季节, 浇水不要太多, 否则容易落花。冬季宜将花盆置于阳光充足但温度又不太高 (以不结冰为度) 的房间里, 浇水不可太多, 否则易造成桂花树大量落叶而影响第2年开花。 (2) 施肥。桂花十分喜肥, 露地栽培时, 除要有充足基肥外, 当定植苗成活后应施1次稀薄水肥, 人类尿、猪粪水或化肥均可, 促进新根快速大量生长。在7~8月间施1~2次水肥, 浓度比第1次稍大些, 花谢后到入冬前, 应施堆肥或人粪尿, 作为来年花树生长的基肥, 以后每年3月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速效性肥料, 7月份要再施1次以磷, 钾为主的速效性肥料, 可以多开花, 花香浓, 10月施1次有机肥。盆栽桂花的施肥更为重要, 一般在生长季节, 7~10天可施用稀薄液肥1次。要注意盆土过干时, 不能立即施肥, 应先浇水, 使盆土稍潮润后再施肥。否则会使叶子烧焦卷缩, 影响生长发育。 (3) 修剪整形。桂花萌发力强, 有自然形成灌丛的特性, 毎年春秋抽梢, 需及时俢剪抹芽。修剪时一般疏枝为主, 对过密外围进行疏除, 对树进行整形, 剪除徒长枝和病虫枝, 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

5 病与害防治

栽培管理模式 篇8

一、杜仲利用价值

㈠杜仲的药用价值杜仲味甘、微辛、性温, 是中医常用的补肝肾、强筋肾、益腰膝的药物, 并有安胎降血压的作用, 美籍华人胡秀英教授归国讲学时曾把人参、杜仲列为补品。通过对杜仲的化学分析和药理研究, 发现杜仲树皮及杜仲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及维生素B1以及人体所需的铜、铁、钙、锌等13种元素, 药用价值大致可为降压、利尿、抑制头晕、失眠及对各种杆菌、球菌的抑制。

㈡杜仲的工业价值杜仲的树皮、树叶及果实含有珊瑚糖苷及一种称为杜仲胶的硬性橡胶。杜仲胶是我国特有的资源, 杜仲的种子含有大量脂肪油, 主要为亚油酸脂, 也可为工业所用。

㈢杜仲的园林价值杜仲的树干比值, 直立性很强, 树冠圆头形, 非常密集、遮阴面大, 树皮灰白或灰褐色, 叶色浓绿, 美观协调, 近年来始用于行道的绿化树种。

二、杜仲生物学特点

㈠温度杜仲对温度的要求不太严格, 但较喜温和、雨量充足的环境。杜仲的根部的抗寒能力强, 往往地上部分冻死后, 依靠根部的萌蘖力翌年又长出新枝, 说明杜仲对温度的适应性是相当强的。

㈡光照杜仲喜阳光, 对光照条件的要求很严格。光照时间长短和光照强度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据调查, 树龄相同的杜仲树,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 其光照条件显著不同, 结果生长情况也完全不同。

㈢土壤杜仲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在酸性 (红、黄土壤) 、中性、微碱性及钙质土壤均能生长, 但在过于瘠薄、干燥及酸性过强的土壤中生长时常会发生生理病态。最适宜杜仲生长的土壤为土层深厚、肥沃, 湿润、排水良好, 土壤微碱至微酸, 即氢离子浓度在31.63mo1/L~1000mo1/L (PH7.5) 的范围内。

㈣水分杜仲是深根系植物, 对水分要求不严格, 但在幼龄期为了使植株生长旺盛、快速生长, 也必须进行灌溉, 否则水分不足时会影响幼树的生长发育, 甚至成为小老树, 推迟进入结果期。

三、成县的气候特点与发展杜仲的可行性

成县属陇南地区东部, 境内山高地陡, 地形复杂, 差异性大。经济林木由于海拔、坡向不同, 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成县海拔在745m~2300m之间, 且丘陵就占90%左右, 坡度在20°~40°, 气候呈显著的垂直差异, 当地河川温暖, 半山温和, 高山寒冷, 夏雨较少, 秋雨增多, 年平均降水量740mm, 气温变化较小, 年平均气温15℃, 热量资源丰富, 年日照时数在1740h以上。

分析成县的气候条件和杜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可以看出, 成县在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方面都是非常适宜杜仲栽培的, 有发展杜仲的自然条件。但也要注意在其幼芽及生长点的保护组织尚未形成之前或萌发后易受到霜冻的危害。因此, 栽培上要对1年生~2年生的幼树采取防寒的保护措施。在地形选用上, 宜选地势为山麓、山体中部或山冲的地方, 以缓坡地优于平原和陡坡地, 土层深厚的阳坡优于阴坡;在气候干燥、雨量不足的年份, 应进行灌溉。

四、杜仲的栽培管理措施㈠繁殖方法

第一,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虽比较简单, 但由于播种的材料是种子, 因而种子的优劣是播种繁殖、育苗好坏的关键, 用于播种的种子必须进行严格选择。种子繁殖一般在4月份进行。

第二, 扦插繁殖。成县在6月~7月可进行扦插繁殖, 其方法是将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营养器官剪下, 插入砂或其它基质中, 使其形成新的植株。可分为枝插、叶插、根插, 按插条的木质化程度又可分为软插、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

第三, 嫁接繁殖。嫁接繁殖的成活率在90%以上, 嫁接分为休眠嫁接和生长期嫁接, 主要采取切接法和芽接法。

第四, 压条繁殖, 即适时进行压条。

第五, 蘖繁殖。分为伤根萌芽繁殖、根插繁殖和余根繁殖。

㈡选地与整地杜仲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适应性比较强, 但栽培杜仲应根据栽培目的选地, 以便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如果成片营林建立杜仲园、绿化荒山、改造环境时, 宜可选择荒山的阳坡, 土层应尽量深一些;如以采收杜仲树皮供药为主时,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酸性或微碱性, 排水良好的阳坡及缓坡地带;用于行道树栽植和绿化美化街道、公园的, 也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整地时先把土壤深翻、耙平, 然后按照一定株行距和深度控坑, 施入基肥, 并把肥料与坑土拌匀备用。

㈢移植定植1年以上的杜仲苗, 株高1m~2m、胸径1.5cm以上者都可出圃移栽定植。移栽定植的时期一般在11月份杜仲落叶后以及到翌年春季新梢萌动前, 在成县以春季移栽定植为宜。

㈣定植后的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浇水、修剪整形、林下间作以及更新等环节。

第一, 中耕除草。定植不久的杜仲树, 营造杜仲林或建立的杜仲园, 苗木大多数是2年生~4年生的, 由于杜仲树的直立性很强, 苗期树冠一般不大, 生长缓慢, 必须加强中耕除草。此期如不注意中耕除草, 不仅苗木很容易被杂草包围, 影响杜仲水肥和光照的吸收, 还极易滋生病虫害。

第二, 施肥浇水。杜仲定植后, 每年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两次施肥, 要求幼龄树每株施饼肥200g, 成龄树施氮肥120kg/hm2~180kg/hm2、磷肥120kg/hm2~180kg/hm2、钾肥60kg/hm2~90kg/hm2。杜仲叶片浓绿、宽大肥厚, 说明施肥合理, 植株不缺肥, 反之, 叶片淡绿, 窄小, 则说明植株缺肥, 应尽快施肥。杜仲苗定植的当年要经常浇水, 往往结合施肥进行浇水, 保持土壤潮湿。在干旱季节, 持续不下雨时应进行灌溉。

第三, 林下间作。大面积栽植杜仲, 在定植后的头4a~5a内由于植株较小而林间空地较多,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 可在林间间作蔬菜、烟草及矮秆药材, 也可套种豆科绿肥, 以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经济效益。

第四, 修剪与整形。杜仲树的修剪与整形是一个新的问题。过去栽培的杜仲, 管理精心的一般只作轻度修剪, 管理粗放的不修剪, 更谈不上整形。随着杜仲栽培的逐渐发展, 其修剪与整形技术值得重视与研究。

杜仲树形主要有主干形、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

成年的杜仲树一般进行每年一次的冬季修剪, 虽修剪比较简单, 剪除量不大, 但需根据栽培目的进行。若以收获杜仲树皮为目的, 应适当修剪侧枝, 把过密的侧枝及地面上的1年生萌蘖苗剪去, 以促进树干及主枝健壮。为了培育大树, 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疏伐。如采收杜仲叶为主, 则不必剪去侧枝和萌蘖。修剪的时间一般以11月中旬为佳, 也可以根据气候而定。一些专家认为杜仲也需整形, 因为整形与修剪是相互依存的, 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 因此整形修剪又可以统称为修剪, 应注意剪除病虫枝、枯枝、陡长枝、过密幼枝及生长不匀称的枝。

第五, 更新。由于杜仲眠芽的萌发力再生力强, 而且枝的直立性也强, 因此可以利用它进行杜仲园的更新。据调查, 杜仲的寿命很长, 但50a以后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而收杜仲树皮的最佳树龄是15年生~25年生的生长旺盛的树, 因此对40a~50a以后的老树可以结合收获树皮进行砍伐更新。老树被砍伐后, 树桩上能很快萌生多个新梢, 可以培育成带几个主枝的新树, 再根据疏密情况去管护, 很快就能代替老树而成为新的杜仲树。

五、病虫害防治

对杜仲危害严重的是“三病一虫”, 应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㈠立枯病在苗期发生, 一般多在低温、高湿、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苗圃地或阴雨天易发病。防治方法:播种前10d左右对土壤进行消毒, 整地喷洒40%的福尔马林溶液45kg/hm2~60kg/hm2, 然后盖草;苗圃地应轮作, 忌用前作曾种过蔬菜、瓜果、马铃薯等的土壤, 应选用蔬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苗圃地或苗床, 盆播使用的培养土应是新配制的或未感染病菌的, 同时苗圃地或苗床土壤应该平整, 保持排水良好;播种或栽植前应浇透水, 大水润地, 以保持土中水分充足, 以后在不至于使土壤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少浇水;注意苗圃地周围的清洁卫生, 及时处理病株残枝, 使用不带菌的腐熟的农家肥料;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 特别是对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

㈡根腐病一般在6月~8月发生, 雨季较重。受害苗木根部皮层和侧根腐栏, 植株枯萎, 直立不倒, 但极易拔起。防治方法同立枯病。

㈢叶枯病成年植株多见。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圆形病斑, 以后不断扩大、密布全叶, 病斑边缘褐色, 中间白色, 有时使叶片破裂穿孔, 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清洁田园, 清扫枯枝落叶并集中处理, 用土封盖严密, 使其发酵腐熟, 以减少病源, 增加积料;发病初期及时摘除除病叶, 挖坑深理, 避免病叶随风飘扬, 到处传播;发病后每隔7d~10d喷1次波尔多液 (100倍石灰等量式) , 连续喷洒2次~3次。

㈣小地老虎俗称切根虫、土蚕、地蚕。成虫长16mm~23mm, 翅展40mm~54mm, 灰褐色。幼虫37mm~55mm, 黄褐色, 背线明显, 体表粗糙, 密生黑色颗粒, 腹部未端硬皮板黄褐色, 上有两条明显深褐纵带。防治方法:及时除草, 减少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的取食条件;发生时人工捕捉幼虫, 可于清晨在断苗的周围见残留的被害茎叶在土中时, 将土挖开, 捕捉地老虎幼虫;幼虫3龄前喷80%敌百虫800倍~1000倍液, 还可以制成毒饵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摘要:介绍了杜仲的利用价值和生物学特点, 论证了成县发展杜仲的可行性, 并从繁殖方法、选地整地、移栽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成县杜仲的栽培管理措施。

食用玫瑰栽培管理 篇9

1、好苗的选择方法

玫瑰花苗中, 有冬季上市的“大苗”和春季才有的”新苗”, 对于初学者来说, 从大苗开始栽种的话, 是不会失败的, 因此向初学者推荐”大苗”。购买大苗的时候, 要确认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比铅笔粗的饱满枝条2~3枝。二是枝条的颜色要略带茶色并有光泽。三是试触摸一下枝条, 要感觉结实。四是枝条和根没有染上病害。

要避免全是幼细的枝条的花苗;枝条没有光泽的的绿色的花苗, 中间不结实, 触摸起来松松软软的花苗。

此外花根会染上病害, 要仔细确认根部是否有瘤, 标签齐全, 清楚地标明了品种名也是很重要的。

2、栽培场所

玫瑰喜欢凉爽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 每天至少应有6h以上的日照, 才能出品质佳的花朵, 它的生长适温在15~25℃, 温度太高, 较不适合玫瑰的生长, 此外, 通风良好也相当重要, 闷热、潮湿而且通风不良的环境易使玫瑰植株患各种疾病, 如黑斑病、白粉病等。目前培育场所一般有两种:庭园和阳台。庭园一般种植到日照好的场所, 至少整个上午积向阳时间需在2~5h;选择排水和通风良好的场所;移植前充分混入腐叶土或堆肥。阳台一般切实采取干燥措施;铺设帘子, 不要在混凝土上直接摆放花盆;防止排水沟堵塞或漏水, 也要考虑近居;放置在上午向阳时间在2~5h的场所。

3、用土

适合玫瑰生长的土壤, 必须具备疏松、通气佳和排水良好这3大要点。盆栽用土可用砂质壤土、蛇木屑、蛭石各一份来调制, 而露土栽培的玫瑰, 一定要选择不会积水的地点, 种植前应将土壤翻松。对于庭园栽植, 为了改善移植时庭园泥土的状态, 在移植部分地方挖坑, 除去不好的泥土, 在挖坑的地方, 混入具有团粒结构的红玉石和腐叶土及干牛粪。在以前种植过玫瑰花的场所, 在移植新的玫瑰, 可能会使玫瑰的生长发育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 要更换全新的泥土。花盆栽植要使用红玉土中搀有腐叶土、干牛粪的泥土, 混合土的比例如下所述, 红玉土6成, 腐叶土2成, 干燥牛粪2成, 若使用市场售的玫瑰用培养土, 就简便易行。也可直接使用,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勇气性和排水性, 保水性搀2~3成的红玉土使用的话, 可使用土达到最佳状态。

4、花苗的移植

可分为庭园中的移植和种植箱 (花盆) 中的移植

1) 庭园中的移植

花根向四周均衡地扩展。此外, 移植的时候, 绝对不能在用土里加入肥料。移植以后, 要充分浇水, 在根扎稳之前, 要立支柱来支撑植株。准备用品有水桶、塑料手套、皮手套、剪枝剪、支柱、细绳、名称标签、小铁铲、腐叶土 (或堆肥) 、铁锹等。主要步骤如下:

除去包住根的薄膜。花根用泥炭藓或泥炭之类的保护材料保护着。小心仔细的除去保护材料和泥土, 在认真确认根部没有瘤的同时进行作业。修剪掉根部的1/3左右。把花根放入装满水的水桶内, 让根充分吸水0.5~1h, 但是要注意:不要放置超过24h。挖直径和深度均匀60cm左右的种植坑, 将腐叶土或堆肥放入土后充分混合, 再倒回刚挖起泥土的上半部分。将花苗置于洞穴中央, 使花根向四周均匀地伸展开, 尽量使根伸展开来。从株基稍微向下倾斜, 使根扎稳。再伸展开的根上覆盖上泥土。移植花苗以后覆盖的泥土, 可以使用挖起泥土的下半部分。在花苗的周围挖浇水用的沟渠 (称为水沟或水盆) 。在花苗的周围挖1个圆圈。向水沟内浇水。不是从某一处加入水, 而是遍布均匀地来回浇水。移植后剪去1/3长左右的枝条, 从底部剪除细枝、弱枝和枯枝。

2) 种植箱 (花盆) 的移植

把玫瑰移植到种植箱的时候, 要充分留出玫瑰花苗与花苗间的间隔, 移植花苗时, 不让枝条重叠。移植后, 分2次浇足够的水。准备用品有:颗粒土、培养土、种植箱、盆底网、铁铲喷壶、水桶、塑料手套、皮手套、剪枝剪、支柱、细绳、名称标签。主要的步骤如下:

在宽约60cm的种植箱内移植约2株花苗。要考虑使用可使玫瑰花根伸展, 深度为20cm以上的种植箱。在种植箱底部放入深约3~4cm的颗粒, 在这里可使用大颗粒的红玉土, 也可使用市售的盆底石。从网里取出花苗, 一边解开包着根的泥炭藓, 一边使花根伸展开。要确认花根是否染上病害。除去根部嫁接时所用的胶带。一定要解去这一胶带。决定好移植花苗的位置。一边用手按着花苗, 一边用铁铲覆盖上泥土。因根紧扎, 所以要边使花根横向伸展开, 一边移植花苗。决定好2株花苗的间隔后, 覆盖上泥土, 加入泥土不要埋过嫁接口。充分向种植箱内浇水, 铺平泥土表面, 约1h后再次充分浇水。留下2~3株好枝, 把细枝从底部剪除掉。好枝要修剪1/3。配合枝条伸展的支柱立好后就完成了。放到不当风的背阴处约2~3日, 根成活后, 施加Hyponex等肥料, 移放到向阳处。

5、浇水

玫瑰从3月份发芽到11月份, 相继日出新芽, 绽放花朵。其原动力正是水和养分 (肥料) 。特别是水, 在向植物输送养分的同时, 水占生物体的绝大部分。因此, 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水分供给之源的根长得越丰富健全, 玫瑰花就长得越好。因此, 地上部要长着大量的叶子, 很重要。盆栽玫瑰在生长初期可每2d浇水1次, 开花前后则待盆土干燥后再浇即可。露地栽培的玫瑰在夏季干旱时可用喷洒水雾来降低温度, 冬季浇水也有其必要性。

一般认为, 处于冬眠期的玫瑰, 并没有从叶子蒸发散发出水分, 因此, 是不需要浇水的。但是, 冬季雨水少天气寒冷, 泥土中的水分超乎想象地从泥土中蒸发出来, 泥土变得相当干燥, 这种情况是很多见的。所以要是连续晴天的话, 请充分浇水。玫瑰花1月底左右从泥土中吸收养分, 生长出白根。白根如果因水分不足而衰弱, 就会给春天的发芽带来恶劣的影响。

春季开始的生长期内充分地浇水。完成了冬季的剪枝, 萌发了新的芽时, 就会加速对水的吸收。因此, 一旦泥土的表面变得干燥, 就应该充分浇水。浇水的要诀为:“一旦变得干燥就充分浇水。”那些即使泥土没有变干也浇水, 或每天都浇少量水之类的方法, 往往造成水分过剩, 根不需要因为吸水伸长, 反而变得贫弱, 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根的腐烂。

在玫瑰开花期间要控制浇水。这是可以开出好花的秘诀。因为花瓣展开时, 如果过量浇水的话, 玫瑰花就会吸收过多的肥料养分, 而不会很好地开花, 如果是普通土壤, 即使表土变得干燥, 也能在开花期间保持充足的水分。盆栽玫瑰花同样要浇水。盆土表面一旦变得干燥, 就浇水, 直到盆底可流出水为止。要做到仔细地浇灌, 浇1次水并不能使水分均匀地达到各处, 因此可以分2次进行。夏季尽量早晚浇水, 要是叶子枯萎的话, 更要随时马上浇水。

6、肥料的施用

玫瑰喜肥, 在刚种植时应添加有机肥为基肥, 使用油粕、骨粉或腐熟的肥料皆可, 用量为土壤的1/4~1/5即可。以后, 每半个月追肥1次, 施肥时可配合除草, 并稍微松土, 将使玫瑰生长得更良好。在玫瑰休眠的冬季, 汪泥土里埋入肥料。离玫瑰株基20~30cm的地方, 四周挖20~40cm深的土坑。根断了一点也没有关系。放入充足的腐叶土或堆肥, 与泥土充分混合后, 每株玫瑰混入500~700g氮、磷、钙比率约为1:3:1的发酵肥。不要固定于1处施肥, 而是不遗漏地均匀的施肥。这样的话, 就没有必要特别去追肥了。而夏季的肥料, 是按照冬季肥料的半量来施加。因玫瑰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不要挖象冬季挖的那样深的土坑, 而是稀稀落落地撒在土的表面, 与周围的泥土充分混合。要是挖深坑的话, 就有可能损伤吸取水分和养分的根部, 要加以注意。

在盆栽时, 不要在移植的培养土内混入肥料, 而要补充堆肥。可以是油渣和骨粉混合的大颗粒肥料 (市售) 。20cm左右的盆植的话, 大约为3处。尽量在远离植株的地方, 按似埋非埋的深度埋放肥料。更换时, 去除旧的肥料, 放到与之前不同的别的地方。

7、繁殖

玫瑰的繁殖方法有播种, 嫁接、压条、分株及扦插等方法。一般家庭栽培, 用扦插及分株法较为方便。

扦插宜在秋末冬初进行, 选择健壮饱满的枝条, 细弱的徒长枝、病枝及初生的嫩枝皆不适宜做为插穗。每段插穗至少要带有3~4片叶子, 其余除去, 以减少蒸散作用。将插穗插于砂床中, 保持温度置于明亮处, 避免直接受到正午的强烈阳光照射, 约1个半月后可生根。如果能配合使用促进生根的激素, 则可以提高发根率及缩短发根时间。等来年春季, 可将扦插苗移入盆钵中, 6号盆或7号盆皆可。而露地栽培玫瑰的适当植距, 大轮种为60cm, 中轮种45cm, 小轮种25cm, 蔓性种则要120cm左右。

盆栽玫瑰应每2年换盆1次, 新盆约比旧盆大6~7cm, 换盆时应除去1/2~1/3的旧土, 并去除部分缠绕的根系。下面介绍玫瑰的芽接法:

花期过后, 剪除叶片, 以便取其牙来做为接穗。在砧木切开一个T字形的接口, 然后将牙点接合其内。以胶布妥善固定好。在牙点开始生长之前, 宜将砧木的生长点去除。

8、整枝剪定

玫瑰为多年生花卉, 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 适度的修剪可使植株生长旺盛, 并维持美观的株形。若不加以修剪, 任枝条生长衰老, 则花朵会渐减少, 而株形也相当难看。玫瑰将开过花的枝条剪去1/2长度, 其切口必须平整, 并与腋芽呈45°平行, 另外枯枝、徒长枝、病枝、老枝及交缠的枝条也应剪去, 以保持通风良好, 并维美好株形。玫瑰的正确剪定法是:玫瑰在花期过后, 要进行整枝剪定, 以维护良好的株形与生长势;将开花的枝条剪去1/2的长度, 并将枯枝、病枝、徒长枝及交缠的枝条一起剪去;经过适度修剪的玫瑰会再长出新枝, 新枝上会着生花蕾, 并且再度开花。一般的修剪原则如下:

使用锐利的剪定铗, 修剪的位置宜在芽的上方0.6cm处, 以呈45°角为宜。玫瑰植株的中心部位宜充分开展, 以保持瓶状为宜, 可促进空气流通, 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剪除患病枝条。剪除任何不定芽。剪除虚弱的徒长枝, 并恢复植株原有的外观。修剪宜在冬末或早春进行, 即生长期之前。强剪定之后, 玫瑰花朵数目会较少, 但花朵硕大, 而轻微的修剪则是花数多, 花杂小。修剪的安全界限是剪至枝条中心出现白色为止, 通常, 褐色的中心表示是死亡的枝条。

9、开花期间的修整

到5月份, 玫瑰花开始盛开, 开花之前浇充足水, 但在开花前10d开始, 要是在控制浇水的话, 一定可以饱满盛开美丽的花朵。如果玫瑰花完全开了, 早点把那朵花摘除。开完的花如果不管, 就会结出果实, 养分被果实吸收走, 而延迟了此后玫瑰花的开花, 造成花朵贫弱。

此外, 放任花瓣掉落到地面而放任不管的话。会发霉而引致玫瑰生病, 所以要在花瓣掉落之前就摘除花柄。

像杂种茶玫瑰之类, 在一枝茎端开一朵花的品种, 要把本叶 (5片叶) 切1~2片。在下面的本叶上面剪切的, 可以从那里长出新芽, 开出第二朵花。多花型的品种从与旁边的花蕾相连的根部切去花柄。

1 0、春季的剪枝

春季剪枝, 是为了当年开出更漂亮的花而进行的作业。如果像杂交种系那样拘泥于美丽的单枝花, 就在低位置剪切 (强剪枝) 单枝花很小, 但希望欣赏到众多的花朵的多花系系列, 可剪至剪枝前1/2高左右 (弱剪枝) 。剪枝的顺序为, 先从底部剪去细枝, 弱枝和枯枝满2年以上的老枝也从底部剪除。切除了多余的部分后, 再把剩下的枝条剪短。四季开花性的玫瑰, 可在2月进行春季剪枝, 在8月底至9月底初进行秋季剪枝, 1年剪枝两次。像老玫瑰这样的一季开花的玫瑰, 只进行春季剪枝。春季的剪枝。因为是玫瑰即将生长的时期内进行, 因此, 即使将其剪得相当短也是没有问题的, 爬蔓玫瑰, 英国玫瑰之类树高2m以上的品种, 不需要特意去剪枝。只是剪切枝条前端10~20cm的部分即可。

1 1、秋季的剪枝

春季到秋季, 玫瑰枝叶茂密地生长着, 枝叶间渐渐拥挤起来。放任不管的话, 通风条件恶化, 容易引发病害, 所以需要勤于修剪。修剪的方法为:从底部切除朝向植株内侧的细枝 (称为”内枝”) , 如果有枯萎的部分, 也同样切除。此外, 8月底至9月初, 可进行四季开花品种的秋季剪枝, 把枝条剪短为剪枝前的2/3高度, 在约此高度挑选良好的芽, 配合芽生长的方向, 在芽往上5mm的地方, 斜斜地剪枝, 其要点为尽量多留些叶子, 叶子少, 花形就会变差, 因些要注意。贴地型的玫瑰, 或只在春季开放的品种, 只切除内枝或枯枝, 不进行秋季剪枝。

1 2、度夏的方法

夏天的阳光直射在泥土上, 温度就会上升很多, 玫瑰会变得衰弱, 因此, 要用树皮末或泥炭藓等来覆盖株基, 防止泥土温度上升。覆盖, 除了可以调整泥土温度以外, 还可防止盆土的干燥, 防止下雨或浇水时的泥土溅起。些外, 为了不晒到直射的阳光, 可以从下午在向着直射阳光的方向挂上用网, 或设置方格栅架, 缠绕上夏天耐暑性强的植物。盆植时在大二圈的盆中放入花盆, 做成双重盆。这样种植玫瑰的花盆不照晒到直射的阳光, 因此可防止盆土温度的上升, 不要把花盆直接放到混凝土上也很重要。枝叶拥挤的话, 通风应付以变差, 容易闷坏引以病害, 所以要勤于整理枝叶拥挤的地方。

1 3、越冬的方法

在冬季气温不会降到零度以下的地域, 没有必要采取特别的御寒措施, 用树皮屑、泥炭藓、泥炭苔等覆盖来保温。要注意不要让玫瑰受霜打。花盆或种植箱栽培应移放到打不到霜或雪的场所。在阳台, 可设置小型温室来进行保温, 但是, 为免温室内闷坏, 要白天通风。

1 4、开花期管理

高产高效桑园栽培管理新模式 篇10

1 科学规划, 统筹解决农业和蚕桑之间的矛盾

1.1 合理规划解决好桑田零星分散、不成规模造成桑叶受污染, 影响蚕作安全的状况。

1.2 合理布局解决好棉包桑、药包桑、水包桑等不合理的茬口安排, 以及排灌系统制约的不利因素。

1.3 新拓桑园做到集中连片, 规格统一, 品种一致, 解决好过去各自行事, 品种杂、规格乱的现象。

1.4 规模拓植桑园, 能有效地抗御市场风险, 避免行情好时赶栽桑, 行情差时忙毁桑的现象。

2 确定丰产指标, 建立群体结构, 充分发挥桑园生产能力

2.1 土壤质地要求

有机质含量1%~1.5%, 含氮量0.5%~5%, 速效磷为10~20ppm, 速效钾为75~100ppm, 酸碱度为6.5~7.5。

2.2 桑树的群体结构

667m2栽1000~1200株, 每株10~12根条, 条长1.5m, 即总条数达10000条以上, 总条长为15000m。

2.3 桑叶产量

每米条长按0.15kg计算, 春季产叶量可达1500kg, 秋叶每kg大约160片, 每株可产叶1.6kg, 每667m2可产叶1600kg。

3 坚持新桑园种植标准, 高起点建设桑园

3.1 桑园选择

高产桑园应建立在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块。

3.2 布局合理

每片桑园面积最好不少于5hm2, 一般要求在15hm2以上, 做到一个农庄一片栽植区。

3.3 设施配套

新拓桑园区域, 要规划建设好路、渠、沟等配套设施, 排灌系统畅通无阻, 要便于桑叶的收获和伐条、耕翻等机械操作。

3.4 品种选择

新桑园品种的选择上, 选优势多、抗逆性强、产叶量高、叶质优、地方现状好、适应性强的高产优势品种。最近几年, 本地区选择的桑品种有育71-1、强桑1号、金十等。

3.5 密植合理

最大限度最有效的利用土地空间, 667m2栽植1200株, 两行桑树一条墒。规范南北栽植行向, 合理确定株行距, 推广宽窄行栽植。宽行为2m, 窄行为1.3m。

4 强化管理模式, 确保桑园持续高产

4.1 培养合理树型

桑树新植后在离地面0.2m处剪去苗干, 待新梢芽长到15cm时, 选留着生位置均匀的健壮桑芽2~3个, 第二年春季发芽前, 在离地面0.4m春伐剪定, 养成第一支干;第一支干上的新梢芽长至0.17m时, 各选留位置均匀的健壮芽2~3个, 其余疏去, 中晚秋蚕可适当采叶养蚕, 但需摘叶留柄, 第三年可在离地50cm处夏伐, 每个支干各选留2~3个健壮芽, 养成低干桑。树型养成后每年在同一部位进行拳式剪定, 每个拳留2~3个芽。

4.2 科学施肥

4.2.1 早施春肥。

要求在3月中旬前追施结束。用25%有机生物肥60kg加30~40kg 45%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追施。

4.2.2 控施夏伐肥。

在6月初以有机肥为主, 少施速效肥, 确保稳长7月, 提高新梢条在生长过程中的成条率。

4.2.3 重施秋叶肥。

时间在7月底8月初进行。667m2用配方肥60kg加20kg尿素, 确保桑树旺长8月, 嫩过9月, 促进秋蚕用叶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4.2.4 施好冬肥。

冬季结合冬翻, 每666.7m2桑园用25%复合肥50kg加有机肥进行撒施后随土壤挖翻风冻, 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的, 要求多种绿肥, 在春季进行绿肥埋青, 以提高土壤有机质, 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地力。

总的要求高产桑园锌钾肥量每667m2应掌握在纯氮50kg、磷18kg、钾20kg以上为宜。

4.3 合理采叶

春蚕稚蚕期1~2龄摘采新梢上的适熟叶, 3~4龄采用枝条中下部的止芯叶, 5龄期边吃边伐条, 进行条桑收获。伐条时间必须控制在6月10日前完成为好;夏蚕主要采摘新条基部3~5片叶和疏芽叶, 没有饲养夏蚕的也必须进行疏芽。中秋蚕用桑自下而上采摘, 摘叶留柄。晚秋大蚕期采用条桑育, 但必须留有一定数量的叶片, 以防冬芽萌发, 影响来年桑叶产量和桑树的抗寒能力。

4.4 桑园病虫害防治

4.4.1 预测预报。

坚持合理定点, 在不同的方位设立虫情调查点, 及时调查虫情发生情况, 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规律, 及时动员蚕农搞好虫情普查, 做到统筹兼顾, 把握防治适期。

4.4.2 选择用药, 规范用药。

在桑园治虫用药上, 坚持全县一个配方, 采取使用长效药和短效药结合, 单一品种和复配药相结合的方法, 并做到用药时间统一, 用药品种统一, 用药配制浓度统一, 每667m2桑园用药量统一, 有效的实行科学用药, 确保防治安全有效。

5 合理套种, 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

采取合理套种, 提高土地产出率。桑园套种蔬菜, 还能有利于桑园土壤肥力的平衡,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桑园、蔬菜生产双赢, 667m2平产值增加近千元。

5.1 桑园套种雪菜

雪菜生长期为150d左右, 晚秋蚕结束后播种, 播种时每667m2施磷肥25kg, 尿素15kg, 3月下旬收获, 亩产雪菜2000多kg。

5.2 桑园套种青蒜

青蒜一般9月上中旬播种, 667m2用蒜种100kg左右, 在种前先把蒜瓣在水中浸泡1~2d, 然后施肥, 翻土开沟种植, 沟深3~4cm, 行距7~10cm, 株距2~3cm, 8d左右出苗, 晚秋蚕结束后追施速效肥, 当蒜苗30cm时, 采苗出售。

5.3 桑园套种莴苣

女贞栽培管理技术 篇11

关键词:女贞;繁殖;管理;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28-1

1 女贞的繁殖方法

1.1 种子繁殖

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女贞可春播也可冬播,生产上以春播为主,一般于3月上、中旬至4月间进行。播种前温水浸种1-2d,然后播种,条播或撒播均可,以条播为主。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开横沟或直沟,沟深3-4㎝,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上覆草木灰或细肥土,厚1.5-2㎝,覆土要均匀,以利出苗整齐。每亩播种量为7㎏。由于女贞出苗时间较长,需1个月,播后最好在畦面盖草保墒。小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苗高5㎝时进行间苗,小苗怕涝,要注意排水,但过干旱时也应灌水,按常规管理追肥1-2次。每月除草1次。1年生的苗高可达50m。如培养大苗,需换床种植,经2-4年出圃。

1.2 扦插繁殖

将女贞茎枝或分蘖枝剪成20cm左右的枝条,每条具芽2-5个,扦插于插床内,并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如在春季扦插要用薄膜覆盖,保持25℃左右的温度;夏季扦插要搭设遮阴棚,在天然林内扦插可在床面上盖上一层枯枝落叶。如秋季剪取茎枝可将剪取的枝条剪截约20cm长,装在塑料袋内放冰箱或冷窖内保存,待扦插时取出。利用半木质化嫩枝扦插效果很好。于6月中、下旬剪取半木质化嫩枝,插条只留一个掌状复叶或将叶片剪去一半,将插条在1000ppm吲哚丁酸溶液中蘸一下,促进插条生根。为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插床上应覆盖薄膜,生长一年后移栽。

1.3 移栽定植

翌年2-3月移栽定植。起苗应选择阴天进行,苗根带土,栽植前进行根系修剪并蘸泥浆,保护苗木不受损伤,根系不能暴晒和风吹,在备好的栽植穴内。如苗木根系过大,应对栽植穴进行修整,避免根系弯曲,埋土至苗株根际原有土痕时轻提苗木一下,使根系舒展,扶正填土踏实,浇定根水,有利成活。

2 女贞的管理要点

2.1 水分管理

大叶女贞不耐干旱,栽植时要浇好头三水,三水过后可每25d浇一次透水,每次浇水后及时松土保墒,夏季雨天应及时排除种植穴内的积水,以防止水大烂根。秋末初冬应浇好防冻水,一是要浇足浇透,足够的防冻水是保证植株安全越冬的重要保障;二是要适时浇防冻水,在正常年景,在11月底-12月初浇最好,以昼化夜冻为宜,浇水过早过晚均起不到防冻的作用。翌年早春3月初及时浇解冻水,此后至秋末每月浇一次透水即可,秋末按头年方法浇防冻水。第3年起,除浇足浇透防冻水和解冻水外,日常可视土壤的墒情来确定是否浇水和浇水量,以保持土壤大半墒状态为好。

2.2 施肥管理

大叶女贞喜肥,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施肥,即使是成龄的大规格大叶女贞,也不应忽视施肥,充足的肥料,可使植株长势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给大叶女贞施肥,在栽植时施入经腐熟发酵的圈肥作基肥,5月中旬施入一些氮肥,7月上旬再施入一些磷鉀肥,入冬前结合浇冻水施用一些半腐熟的圈肥,此次肥可以浅施。第二年施肥,可于6月中下旬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一次圈肥即可,第三年起主要以秋末施农家肥为主。女贞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拔出杂草。苗高10-13㎝时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以后每年进行2-3次。冬、夏季要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根部培土。

3 病虫害防治

3.1 常见虫害的防治

斑衣蜡蝉若虫孵化初期喷洒48%乐斯本乳油3000倍液或40%绿来宝乳油500倍液喷杀;女贞卷叶绵蚜,于4月上旬向植株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毒杀干母;石榴囊毡蚧发生,若虫盛孵期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20%速克灭乳油1000倍液防治;蚧壳虫发生,可在初孵若虫盛期,喷洒95%蚧螨灵乳剂4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棕色瓢跳甲发生,在初孵幼虫期喷洒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白蜡绢野螟发生,在幼龄期喷洒Bt乳剂5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棉卷叶野螟发生,可在幼虫发生盛期喷施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缀叶丛螟发生,可在幼虫危害初期向树冠喷洒20%除虫脲悬浮液7000倍液;女贞尺蠖发生,在幼虫大发生时喷洒20%除虫脲7000倍液防治;豆天蛾、女贞天蛾、绒星天蛾发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发生严重期可喷洒20%除虫脲7000倍液。

3.2 常见病害

女贞褐斑病主要为害女贞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红褐色小斑块,斑点周围有紫色晕圈,斑块上着生有黑色霉状物。随着病情的发展,数个病斑可相互连接,最后整个叶片焦枯脱落。防治方法。忌连作,栽植前应用五氯硝基苯或福尔马林等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加强水肥管理,不偏施氮肥,栽植地不可积水;发生后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每7d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女贞煤污病为害大叶女贞的叶片和枝干,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此后逐渐增多,形成大片黑色覆盖物,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防治方法:加强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及时防治蚧壳虫和蚜虫;如有发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颗粒600倍液防治,每7d一次,连续喷三四次可控制病情。

兰花的栽培与管理 篇12

1) 选盆用土

栽植前宜选用清水浸泡过数小时的新瓦盆, 如用紫砂盆或塑料盆时需注意排水, 盆的大小以花根能在盆内舒展为宜。培养土以兰花泥最为理想, 或用腐叶土和沙壤土各半混匀使用, 切忌用碱性土。

2) 上盆

先在盆底排水孔上垫好瓦片, 再垫上碎石子、炉渣等物, 约占盆的1/5, 其上铺一层粗砂, 然后放入培养土, 最后将兰苗放入盆中, 把根理直, 让其自然舒展, 填土至1半时, 轻提兰苗, 同时摇动花盆, 使兰根与盆土紧密结合, 继续填土至盆沿压紧, 上留约3cm沿口, 以便施肥与浇水。

3) 遮荫

上盆后浇透水放荫蔽处。早春与冬季放室内养护, 其余时间放室外荫棚下, 夏天早晨8点至下午6点遮光。

2、肥水管理

1) 浇水

兰花叶片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 比较耐干旱, 因此需水分不多, 经常保持兰土“七分干, 三分湿”为好。一般情况下春天2~3d浇水1次, 花后宜保持盆土稍干一些, 4月以后宜保持盆土略湿润;夏天气温高, 可每天浇水1次;秋季则宜见干见湿;冬季浇水宜少。干旱和炎热季节, 傍晚应向花盆周围地面喷雾, 增加空气湿度。

2) 施肥

兰花忌施浓肥。新植兰花第一年不宜施肥, 经过1~2年的培育, 待新根生长旺盛时才可以施肥。一般从4月起至立秋止, 每隔15~20d施1次, 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盛夏酷暑, 停止施肥, 施肥时间以傍晚为宜, 施肥时避免液肥沾污叶片。

3) 疏蕾

现蕾后宜选留1个发育最好, 观赏价值最佳的花蕾, 其余的一律摘除, 这样才使其花大而色美。

3、病虫害的防治

1) 病害防治

兰花在高湿多雨季节易发生白绢病、黑斑病、炭疽病和褐腐病。前三种为真菌性病害, 发现病株病叶, 应及时清除剪去, 以减少病源;同时加强通风透光, 降低环境湿度, 以减轻病害的蔓延。此外, 还可喷70%托布津800倍液, 65%代森锌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加以防治。褐腐病为细菌性病害, 蔓延快, 危害极其严重, 如有应及时翻盆换土, 隔离病株, 剪除病叶, 并立即焚烧, 用农用莲霉素喷雾防治。

2) 虫害防治

上一篇:钛板坚固内固定术下一篇:健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