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2024-10-07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共8篇)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篇1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损伤, 根据临床统计, 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1].该部位骨折后, 咬紊乱、张口受限、局部出血、血肿、水肿、疼痛等, 致使咀嚼、呼吸、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严重的颏部粉碎性骨折, 可发生呼吸窘迫和呼吸道梗阻,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交通事故是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工伤、跌伤和暴力伤, 坚固内固定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口腔颌骨骨折的治疗, 已为广大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所接受[2]。此技术具有提高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和骨折愈合速度, 缩短或取消颌间固定, 恢复口腔功能和面部美观的优势。其操作方便, 组织创伤小, 不影响美观, 治疗效果良好, 同时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2007年—2011年我院对12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均系我院口腔科2007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患者。男108例, 女12例, 年龄最大66岁, 最小10岁。单发性骨折71例, 多发性骨折49例, 有28例伴有上颌骨骨折。

1.2 固定材料

采用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钛板及配套固定器械。规格有一字形4, 6孔, L形4孔, T形5, 6孔。小型钛板厚度为1.0 mm, 钛钉2.0 mm~7.0 mm.

1.3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摄X线片、CT (三维成像) 等检查, 以了解骨折的部位、移位程度等情况。手术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进路:开放性骨折尽量利用软组织伤口, 或适当延长伤口作为手术入口, 下颌体骨折采用口内进路, 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髁状突骨折采取口外入路。麻醉生效后先行上下颌骨牙弓夹板固定术, 然后结扎咬关系, 分离唇颊侧黏骨膜, 完全暴露骨折断端, 严格行解剖复位, 恢复正常的咬关系。在此基础上, 根据Champy等提出的下颌骨应力曲线模拟分析结果所得出的理想位置确定钛板的数目及放置位置, 选择合适的钛板, 塑形使钛板与下颌骨唇侧皮质骨面完全贴合, 表面无张力密合。然后在骨折固定线放置钛板, 骨折线两端各放置2个微型钛钉固定, 再次确定咬关系恢复否, 然后固定小型钛板。接骨板放置应遵循零张力固定原则, 钛板应放置在张力或扭力最大的部位, 以克服下颌功能运动中的张力和扭力, 不能随意放置。完成小型钛板固定后, 打开颌间结扎。

1.4 术后处理与观察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 d~7 d, 饮食为流质或半流质1周, 嘱咐患者注意口腔卫生, 每日进食后用醋酸氯已定液漱口。术后咬关系恢复较好的不行颌间结扎, 个别轻度咬关系恢复欠佳者可行颌间牵引。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随访, 观察咬关系、开口度, 拍摄颌骨全景片或头颅正侧位X线片, 观察骨折线愈合情况。

2 结果

2.1 本组120例患者, 有1例患者伤口轻度红肿, 有少量炎性渗出, 经过换药处理后切口未愈合, 在骨折内固定术后1个月行第2次手术, 取出钛板及钛钉, 术后切口愈合, 颌骨骨折愈合良好。其余患者均取得临床Ⅰ期愈合, 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良好。30例出现轻度咬错乱, 经颌间牵引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口角歪斜, 2例发生下唇麻木, 通过用药及理疗在3个月~6个月恢复正常。

2.2 面型及咬关系恢复情况12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面型恢复较为满意, 除2例因牙齿缺失和牙冠严重缺损无法判断其受伤前咬关系外, 118例患者恢复到术前咬关系。

2.3 张口度及颞颌关节情况120例患者术后张口度基本恢复良好, 有2例患者自觉张口不适, 但张口度也达到25 cm以上 (这2例患者均为下颌骨多发骨折) , 3个月后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

3 讨论

下颌骨占据面下1/3部及两侧面中1/3的一部分, 面积大、位置突出、骨折发生率高, 下颌骨发生骨折的部位常与解剖结构有关, 如正中联合部、颏孔区、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等为骨折好发部位[3]。目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下颌骨创伤的主要原因, 在本组资料中, 交通事故居各种致伤因素的首位。传统的颌间固定技术, 存在难以保持口腔卫生、不能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治疗效果不肯定等问题, 并且可以引起颌骨的废用性骨炎、肌肉的萎缩、颞下颌关节的粘连等病理改变。小型钛板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没有颌间牵引固定带来的诸如口腔卫生不良、继发龋齿、进食及语言障碍、影响社交活动等诸多弊病, 而且操作方便, 术后大大减少了颌间固定的时间, 甚至可以不用颌间固定。坚固内固定是当今治疗颌骨骨折的主要方向, 它能获得功能、形态两方面的满意效果, 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使用微型钛板对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后, 如无特殊情况, 无需再次手术取出, 可永久保留体内。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不足:尽管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但其手术费用较昂贵;其次是手术方法和指征掌握不当, 亦会产生感染、颏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应注意与患者沟通。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1-195.

[2]雷德林.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 16 (5) :412-413.

[3]龚波涛.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17 (2) :322-323.

[4]王宏娟.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48例[J].医学信息, 2010, 34 (5) :214-215.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篇2

关键词:微型钛板;内固定;颌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75-02

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于口腔颌面部的损伤,在颌面损伤中其比例约为35%,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段移位?牙齿咬合错乱?骨折段活动异常?张口受限?吞咽和呼吸受阻?视觉障碍等,且因其生理特点和解剖结构十分特殊,常伴颅脑损伤?颌面部畸形及咬颌错乱等,严重影响了言语功能和进食[1]?本研究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现做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颌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11~70岁,平均(40.15±7.32)岁;下颌骨正中骨折14例,下颌骨颏孔骨折17例,下颌骨角部骨折8例,颧骨颧弓骨折4例?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14~68岁,平均(41.97±6.44)岁;下颌骨正中骨折15例,下颌骨颏孔骨折14例,下颌骨角部骨折9例,颧骨颧弓骨折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常行X线?CT?三维重建?口腔曲面断层全景片检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部位以及骨折断端的移位方向后,制定手术方案?患者局麻或全麻,选择开刀部位,暴露骨折线处两端骨皮质,正确复位骨断端?参考骨折情况选用合适的钛板并将其弯曲以和骨面贴合,再明确钛板的放置部位,微型电钻打孔,生理盐水降温和冲洗,将孔打好后钛钉固定安装经塑形的微型钛板,之后缝合创口,拆除临时颌间结扎?术后无需颌间结扎,若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和多发骨折,则需用牙弓夹板结扎和颌间弹性牵引,以增强咬合关系?术后应用抗生素以免感染,术后1周的饮食以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为主,进食后漱口?对照组应用传统的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两组均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

当治疗后,患者的伤口I期愈合,颌骨彻底恢复正常,牙齿咬合关系良好,颜面左右良好对称时为显效;当颌骨基本恢复正常,牙齿咬合基本回归正常,颜面基本无畸形时为有效;当颌骨未回归正常,牙齿咬合关系差,颜面畸形时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处理数据,利用x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间的差异,P<0.05时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效果比较

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术后的伤口均愈合拆线,未出现感染,对照组出现移位不良3例(6.98%),治疗组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固定物附近骨质疏松和吸收?排异反应等不良反应,植入式钛钉未松动和脱落,患者未感觉到异物感,口腔干净?卫生,可顺利拆除牵引钉,且无需麻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3.1084,P>0.05)?

3 讨论

颌骨骨折主要是由于枪弹伤?交通伤?击打伤以医源性损伤等外力损伤所引起?其治疗目标为快速恢复牙齿咀嚼能力和咬合关系以及颜面部外形[2]?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手术的稳定性差,术后需制动颞颌关节,且结扎固定时间较长,不利于关节活动,易引起关节附近瘢痕痉挛?肌肉萎缩?关节退行性变?局部骨质疏松等[3]?常用的钛板内固定结合颌骨骨折开放性整复虽具治疗效果,但也有如下不足:首先,鋼丝结扎和牙弓夹板的安置难以操作,且易损伤牙周组织;其次,易积累口腔垃圾,难以保持口腔卫生,且钢丝和牙弓夹板会使患者出现异物感;再次,用牙齿固定牙弓板,支持强度不足,咬合关系不固定,影响恢复[4]?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微型钛板的组织相容性十分良好,基本不会引起机体排异,且易与氧反应而降低腐蚀几率,可于体内长久保留,不用二次手术,有效防止了二次创伤;微型钛板塑形容易且坚固,可提供三维空间上的固定,稳定性良好,可及早进食以补充营养,加快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钛强度适中,硬度较低,弹性模量与人骨十分接近,利于功能重建和改建,不会引起毒副反应;和传统手术相比,微型钛板内固定手术的剥离幅度小,创伤轻微,减小了术后感染?肿胀的发生风险[5,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微型钛板内固定可有效治疗颌骨骨折,基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宏霞.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95-96.

[2] 胡超,王建华,张纲,等. 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6(03):393-394.

[3] 张有文. 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颌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124-125.

[4] 刘希恒,李寒梅.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9):181+183.

[5] 吕凌峰.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05):589-590.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162例下颌骨骨折确诊患者, 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81例, 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7∶44;年龄21~53岁, 平均年龄 (39.45±0.89)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3∶38;年龄19~61岁, 平均年龄 (40.21±1.37)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骨折到手术时间≤10 d, 口牙≥24颗;符合单纯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无心、脏、肝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严重精神疾病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不属单纯下颌骨骨折类型;器官功能严重障碍及神经、精神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给予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全麻后根据患者实际伤情, 确定最合适手术入路方案, 逐层分离组织, 准确复位后采取医用夹板暂时固定骨折部位[1]。据相关规定标准在患者下颌骨最理想位置行小型钛板固定, 操作过程严格检查螺丝是否垂直固定, 尽可能避免伤害面部其他神经。

1.4 护理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入院指导、心理安抚、健康医学知识宣教、采用合理抗炎药物, 同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 制定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 (1) 术前帮助患者做好手术基础准备, 清洁骨折部位避免病菌感染, 按医嘱行药皮试及术前规范用药, 耐心温和跟患者沟通, 建立良好信任感, 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压力来源, 及时排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 术后根据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患者正常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患者因不健康饮食降低治疗效果,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 嘱咐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安抚患者心理不良应激反应, 规范配合护理流程正常高效实施, 树立治疗康复信心。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一般资料用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时, 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后的护理效果:

应用整体护理的研究组患者93.82%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0%, 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腔恢复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口腔牙咬合关系及颞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是下颌骨骨折的常见治疗方案, 经国内外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整体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重要方案, 进一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日常正常生活[2,3]。

据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研究组93.82%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0%, 提示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身心起到良好效果, 耐心与患者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内心想法, 有效排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 增加治疗配合度, 保证治疗过程顺利结束。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应用整体护理后牙咬合关系优良75例占92.59% (75/81) , 颞颌关节功能优良67例占82.71% (65/8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牙咬合关系55例占67.90% (55/81) , 颞颌关节功能优良51例占62.961% (51/81) 。提示研究组患者口腔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由此得知科学指导饮食, 规范功能训练,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等整体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有利于促进患者口腔功能早日恢复健康,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中一项可行性护理方案。同时注意准确诊断下颌骨骨折类型, 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 在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及治疗技术, 制定相对应护理方案, 确保护理方式的正确性, 是下颌骨骨折患者身体早日康复的基础前提。

综上所述,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常见技术, 整体护理干预对此治疗方案具有提高临床疗效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蒙振根.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0) :1230.

[2]巨利峰.小型钦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领骨骨折98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 12 (2) :218-219.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9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颌面部CT或X线检查确诊;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疾病;急性感染。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5±17.3)岁;21例上颌骨骨折,45例下颌骨骨折,24例上颌骨合并下颌骨骨折;单纯性骨折63例,多发性骨折27例。另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颌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1±16.3)岁;16例上颌骨骨折,24例下颌骨骨折,10例上颌骨合并下颌骨骨折;单纯性骨折28例,多发性骨折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CT或X线检查确定骨折部位,麻醉的方式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从创口入路。闭合性上颌骨骨折采用经口内前庭沟切口进入,下颌骨骨折采用内切口或口外切口进入,暴露骨折端后,清理血凝块、肉芽组织及较小的碎骨片。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微型钛板,上颌区可用单枚微型板,下颌骨折多为2枚小型板,尽量使钛板与骨折线垂直,钻孔并将螺钉拧入,确保骨折线闭合紧密时,钛板与钛钉能够保持稳定,分层对位缝合创口。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在经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后行颌间牵引复位固定,牵引时间≤3周。两组术后1周均使用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每日使用洗必泰漱口,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随访3个月,行颌骨螺旋CT三维重建片,复查全口曲面断层片。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分为[2]:优:颌骨完全恢复解剖形态,咬合关系正常,颜面左右对称、无畸形,伤口一期愈合,无牙齿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良:颌骨基本恢复解剖形态,咬合关系基本正常,颜面基本对称、无畸形,无牙齿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伤口一期愈合;差:颌骨解剖形态恢复不理想,咬合关系较差,颜面不对称有畸形,出现牙齿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伤口二期愈合。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中优34例,良43例,差13例。对照组中优15例,良17例,差18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6%,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中无内固定装置松动、移位、断裂、排异反应,固定物周围未出现吸收和疏松,无术后感染、牙齿损伤发生。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移位,给予固定矫正处理。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颌骨骨折是由外力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颌面部所致,为口腔科比较常见的疾病,约占颌面部损伤的30%。颌骨骨折后其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和载荷功能遭到破坏,导致患者颜面部出现咬合关系紊乱、张口受限、畸形等。在治疗颌骨骨折的过程中不但要恢复患者骨折良好的复位、咀嚼功能以及颜面部外形,而且要着重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关系。以往常采用颌间结扎固定手术治疗,但该手术方式不仅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而且术后颞颌关节的制动时间长,不仅影响术后进食,而且还可造成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局部骨质疏松、瘢痕痉挛等并发症,不利于颌间关节功能的恢复[3]。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能够改变颌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的力学环境,提供三维空间上的固定,提高固定效果。而且术后允许早期进食活动,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功能恢复。加之微型钛板的生物相容性好,能够避免二次创伤[4]。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钛板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固位力,因此需要颌间牵引给予辅助固定。本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单纯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该方法集合颌间牵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避免由单一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所带来的咬合关系紊乱、再次移位和单一使用颌间牵引钉治疗所带来的弊端,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综上所述,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90例颌骨骨折患者(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50例颌骨骨折患者(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6%,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颌骨骨折,疗效

参考文献

[1]韦玉洁.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河北医学,2013,19(2):188-190.

[2]胡超,王建华,张纲,等.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393-394.

[3]史振怡.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593-3594.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4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30例, 女18例, 年龄17~42岁。正中联合区发生骨折的患者占10例, 颏孔区发生骨折30例, 下颌角区出现骨折8例, 所有患者均是交通事故致伤。

1.2 方法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常规的CT三维成像摄片, 了解骨折的类型和部位, 单发性的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在局部麻醉中进行复位固定;多发性的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进行手术治疗。全麻后采用骨折手法进行复位, 让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暂时对颌间进行结扎, 在口内的骨折区切口, 让骨皮质充分暴露出来, 解剖复位之后根据患者骨折区域的解剖结构、外形、骨折厚薄, 避开下颌神经管和牙根, 对骨折间杂质和淤血彻底清除, 选择相应的微型钛板。对于颏孔区发生骨折的患者应该固定两个钛板, 钛板也和骨折区域的骨面紧贴, 螺钉要固定牢固, 在术后的第2d颌间的结扎固定1w, 让患者能够早期进行下颌活动。观察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

1.3 疗效判定

愈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未出现局部压痛, 无异常活动, 通过X线检查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下颌骨局部偶尔出现压痛感, 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2 结果

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 所有患者一期愈合, 术后切口都未出现感染的症状, 骨折愈合的情况良好, 所有的患者都恢复到了术前的咬合关系。术后1个月让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 未出现骨感染和骨错位, 术后3个月经过X线片检查, 发现有继发性的骨痂, 未出现钛板断裂、钛板区骨吸收和松脱的现象。

3 讨论

解剖复位、恢复骨折前咬合的关系以及面形是下颌骨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微型钛板内固定主要是通过把螺钉加压在断端的两侧骨皮质上面, 能够增加稳定性, 和骨折的断面进行紧密接触, 没有形成外骨痂, 让骨折能够达到一期愈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改变了传统颌面骨折的治疗方法, 主要的优点就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固定稳定、对位精确以及材料生物的相容性较好, 符合骨折治疗中动静结合的原则, 有助于骨折功能恢复和愈合, 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3]。术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下牙槽和牙根的神经血管束, 传统治疗中主要对骨折线上的牙齿进行全部拔除, 反而增加骨不连和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出现, 影响了患者骨折的愈合。选择好手术的适应症,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伴骨缺损, 小型的钛板的固定力量不够, 容易出现错牙合发生畸形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应该选择下颌重建钢板来固定, 更好的让骨断端位置得到维持, 保持正常咬合关系。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主要拔除严重感染或者松动的牙齿, 尽量避免出现语言、咀嚼、感觉等功能障碍。对于围术期的患者可以进行颌间结扎, 能够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不良咬合等症状, 根据手术的适应证进行选择钛板的大小。对于骨断段的位置通过重建钢板进行维持固定, 能够让咬合的关系保持正常。通过上述结果显示: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 所有的患者均是一期愈合, 术后切口都未出现感染的症状, 骨折愈合的情况良好, 所有的患者都恢复到了术前的咬合关系。术后1个月之后让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 未出现骨感染和骨错位, 术后3个月经过X线片检查, 发现有继发性的骨痂, 未出现钛板断裂、钛板区骨吸收和松脱的现象。说明针对下颌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显著,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喻建设, 程卫林, 丁喜发.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106例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1 (19) :205-206.

[2]殷爱滨, 王玉贤, 黄迎春.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56例[J].交通医学, 2008, 8 (4) :103-104.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共计入选对象140例, 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肱骨下1/4骨折患者, 入选时间为2012 年1 月-2015年1月。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本次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均分为两组, 各70例。对照组:男38例, 女32例;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 (46.7±10.4) 岁;左侧36 例, 右侧34例;病程3h~8d, 平均病程 (3.4±1.1) d。研究组:男40例, 女30例;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 (46.5±10.7) 岁;左侧37例, 右侧33例;病程3h~9d, 平均病程 (3.6±1.2) d。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单纯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术前实施常规臂丛神经麻醉并上止血带, 取侧卧位, 屈肘90°, 于肱骨下段后正中作切口, 于切口处将桡神经分离后将内侧切开, 以便充分暴露肱骨干术野, 之后予以复位处理, 但应减少骨膜损伤, 并确保解剖复位完成。根据骨折线长度选择合适的锁定钛板, 放置在肱骨后外侧[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 即前述处理完毕后根据骨折情况合理选取重建钛板, 并将其放置在肱骨前外侧, 并牢固地固定。两组术毕均常规放置引流管, 并予以3~5d预防性抗生素处理, 同时根据引流量决定拔管时机, 根据伤口愈合程度适当加强被动与主动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 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本文肘关节功能参照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执行:屈肘不低于130°, 且伸肘丧失15°为优;屈肘不低于120°, 且伸肘丧失40°为良;屈肘不低于110°, 且任何程度伸肘丧失为可;未能达到前述标准为差[3]。优良率=优率+良率。

1.5 统计学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 行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行t检验, 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长 (P<0.05) ;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稍多, 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肱骨下1/4骨折属于肱骨远端常见骨折, 随着近几年暴力高能量损伤增多, 本病发生率逐年上升, 因其类型复杂, 故而临床处理难度较大。从近几年比较有效的研究与报告来看, 内固定治疗属于常用疗法, 但实施何种内固定效果更佳, 则成为主要探讨课题。Y形钢板应用十分广泛, 但其解剖塑形效果不佳, 同时坚固性也不强;克氏针由于固定效果较差, 为此仅仅作为术中临时固定所用[4];钛板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内置物材料, 和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 并且弹性模量和皮质骨接近, 耐腐蚀、容易折弯, 塑形后可与骨质紧实贴合, 为此成为本病主要的内固定材料。

本次观察针对接诊的140例肱骨下1/4 骨折患者进行对照, 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单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结果显示, 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92.86%, 而对照组仅为78.57%, 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尽管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更长 (P<0.05) , 术中出血量稍多, 但出血量与对照组相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这主要在于研究组采取两种手术处理, 故而时间会明显延长, 而且创伤会更多, 使得失血时间也延长;此外,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则明显更短, 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更低 (P<0.05)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下1/4骨折尽管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必须注意一些原则, 如关节面要求解剖复位, 其中前侧关节面与内侧滑车的复位十分关键[5];术后应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才能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远侧骨折块与骨干间应牢固固定。采取锁定钛板联合重建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本病, 前者可保持患者骨折对位良好[6], 而后者则能增强骨折面固定效果, 从而减少愈合时发生的钛板折断等, 并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肱骨下1/4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及其与重建钛板固定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接诊的肱骨下1/4骨折患者140例均分为两组, 各70例, 对照组予以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研究组加用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更长 (P<0.05) , 尽管术中出血量稍多, 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P<0.05) , 同时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要明显更高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更低 (P<0.05) 。结论:肱骨下1/4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 而且安全性更高, 尽管手术时间要长, 但患者骨折愈合更快, 值得借鉴。

关键词:肱骨下1/4骨折,锁定钛板内固定术,重建钛板固定术

参考文献

[1]马宝银, 高秀娟, 韩晓华, 等.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比较研究〔J〕.河北医药, 2013, 35 (6) :865-866.

[2]马宝银, 赵巨伟, 高秀娟, 等.锁定钛板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 2012, 15 (3) :247-248.

[3]马宝银, 韩晓华, 李巍然, 等.锁定钛板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22例〔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 18 (5) :730-731.

[4]许新忠, 荆珏华, 汤健, 等.双重建锁定钛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8例〔J〕.解剖与临床, 2011, 16 (1) :51-52.

[5]黄木森, 李军.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重建钛板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对照〔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8 (4) :49-50.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 (38足) 例, 其中男30例, 女8例, 男女比例为15:4;年龄为21~58岁, 平均年龄为 (37.8±1.3) 岁;左侧18足, 右侧20足;坠落伤28例, 车祸10例;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Ⅱ型18足, Ⅲ型13足, Ⅳ型7足。所有骨折部位均出现中央关节面塌陷骨块, 8足伴随载距突骨折。纳入标准: (1) 患者骨折部位为跟骨部位, 并属闭合性骨折; (2) 符合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标准。排除标准: (1) 非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 (2) 排除受伤时间超过23周的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 (1) 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测检查。并根据侧位X线片计算Bohler角和Gissane角。患者Bohler角平均为 (8.2±2.6) , Gissane角为 (158.6±7.2) 。术前对患者骨折足行器具石膏托固定, 并对伤部进行冰敷或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消肿。如患者出现颅脑外伤、胸外伤等情况, 需优先进行抢救,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足部手术。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需优先进行血压、血糖控制后施术。 (2) 暴露切口:复合伤患者取全麻, 其余患者取常规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 患足在上, 对患足大腿上行止血带, 压力可根据患者基础血压进行调整, 控制在250 mm Hg左右。37足取跟骨外侧扩大型“L”切口, 切口从外踝上4~6 cm开始, 沿着跟腱前缘与后缘连线中点向下切开, 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接处转折, 并继续切口至五跖骨基底1.5 cm处停止。11足取改良跟骨外侧扩大型“L”切口, 将“L”横向部分移至患者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接上1.5 cm处, 其余一致。切口时注意避开腓肠神经, “L”转折出, 切口需圆润, 避免直角。一次性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到骨膜位置, 向上掀起, 剥离皮瓣, 暴露到跟距关节位置。取三枚1.8 mm或者1.6mm直径克氏针, 由全层厚皮瓣下方钻入, 将患者足部腓骨头外踝、距骨及骰骨固定, 并折弯克氏针, 向上固定皮瓣, 充分显露跟距跟关节、跟骨外侧壁、后关节面及跟骰关节。 (3) 复位固定:根据患者原有骨折线, 缓慢翻开骨外侧壁, 清除淤血。由内及外优先复位内侧壁、载距突, 维持Bohler角, 抬起凹陷骨折块, 同时恢复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通过X线机透视观测患者骨折对位对线恢复情况, 如出现复位松动情况, 可用克氏针进行固定, 待钛板安装结束后取出。接着复位向外膨出的跟骨外侧壁, 用手指缓慢挤压跟骨外侧壁, 使其恢复正常的跟腓间隙, 避免压迫腓骨肌腱。待所有恢复骨骼复位后跟骨解剖型锁定加压钛板固定, 所有患者均选用常州健力邦德锁定加压钛板, 同时用常规拉力螺钉将钛板固定于患足跟骨结节、载距突以及跟骨前部, 其余骨质较为疏松部位可以选用锁定螺钉进行固定。 (4) 关闭切口:严密缝合皮下, 关闭切口, 进切口进行包扎, 松开止血带。根据患者症状决定是否给予皮下引流。 (5) 术后处理:若存在皮下引流, 需24 h内给予拔出。术后5 d逐步开始非负重锻炼, 术后3~4个月内以逐步进行负重行走。

1.3 疗效判定[3]

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的足功能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75~89为良;60~74为可, 60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所有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 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及钛板螺钉外露情况, 经相关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对患者行下关节融合术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正常痊愈。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

3 讨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与常规骨折治疗原理完全一致[4], 且优势更为明显:手术中只需对患足骨折线部分骨膜进行剥离, 最大程度减小了骨不连、骨坏死的风险, 并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 提高了治疗效果;锁定加压钛板不仅具有保护、衔接、加压等功效, 同时还可以提供其他板材无法满足的角稳定性和抗拉出力[5]。在治疗过程中, 通过螺钉下的锥形螺纹与钛板上螺纹对应, 可有效保证固定效果。同时由于选用角度固定模式, 钛板无需紧压骨骼, 保证了固定力量均匀分布, 避免一个螺钉松动而导致整个钛板失效。锁定加压钛板还具有极其优良的组织相容性, 患者足部组织反应较小, 极大的降低了软组织炎症出现几率[6]。

与此同时, 由于锁定加压钛板塑性能力极强, 选用普通螺钉就可保证固定效果, 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愈合效率, 保证了患者足部负重能力。锁定加压钛板治疗患者, 其足部缺损部位无需进行植骨操作, 避免了植骨时的相关不良反应, 降低了切口感染病发率。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 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 本研究优良率略高于相关报道, 可能与病例纳入标准及治疗方法有关。综上所述,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疗效显著, 患者愈合速度快, 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出现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 (38足) 例, 对所有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 统计术后患者负重情况, 并选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的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足功能。结果 30例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 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及钛板螺钉外露情况, 经相关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对患者行下关节节融合术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正常痊愈。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结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疗效显著, 患者愈合速度快, 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出现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跟骨折

参考文献

[1]韩明建, 王志杰.邹云雯, 等.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 (4) :335.338.

[2]校佰平, 李明, 王邦荣, 等.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骨伤, 2009, 22 (12) :897-898.

[3]Qing xian, Wang Wei, Chen Yanling, et al.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 by percutaneous leverage, anatomical plate, and compression bolts-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hort of 156patients[J].The Journal of trauma, 2010, 69 (6) :1515-1522.

[4]高永辉, 江源, 杨军.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6 (8) :352-353

[5]孙辽军, 陈华.延期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J].中国骨伤, 2009, 03 (01) :115-116

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本院就诊98例颌骨骨折患者, 男71例, 女27例;年龄10~71岁, 平均38.7岁;骨折部位:下颌骨正中骨折33例, 下颌骨颏孔骨折34例, 下颌角部骨折25例, 颧骨颧弓骨折6例;单发骨折60例, 多发骨折29例, 粉碎骨折或伴骨缺损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9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基础疾病等差异无显著性,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前根据X线片检查明确颌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确定手术方式。以恢复原有咬合关系为原则, 使骨折断端复位, 选择口内或口外入路, 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颌骨骨折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显露骨折部位后, 行颌骨骨折复位, 选择适当规格的钛板并给予适当弯曲以与骨面贴合, 骨钻钻空, 钛钉固定, 并分层对位缝合创口。对照组采用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 同时行颌间结扎4~6周。两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 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 检查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内即可进食流质及软食, 咬合关系大致正常, 张口不受限或轻微受限, 个别轻度错颌, 需颌间弹性牵引及调颌。4~6周以后, 患者张口度正常, 咬合关系正常, 咀嚼无明显障碍, 无错颌。对照组术后4~6周患者张口受限, 不能咀嚼, 只能进食流质。大多口感不适, 拆除钢丝后患者有部分出现张口受限, 颞颌关节区不适, 轻中度错颌, 需理疗及调颌。6个月以后随访, 治疗组患者张口度正常, 咬合关系正常, 咀嚼无明显障碍, 颞颌关节区不适1例。对照组张口受限5例, 咀嚼障碍4例, 颞颌关节区不适3例。治疗组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 对照组延期愈合5例, 二次手术3例。治疗组治愈率97.96%, 对照组治愈率75.5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讨论

颌骨骨折以往多采用钢丝单颌结扎及颌间结扎固定方法治疗,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取和咀嚼功能, 造成患者营养不良, 还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不锈钢丝可引起机体致炎、致敏, 或异物反应, 有的还需要后期取出, 给患者造成再次手术的创伤和痛苦。钢丝结扎内固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结扎部位在结扎方向上的移动度, 但不足以提供骨性愈合所要求的稳定性, 临床愈合期延长, 特别是下颌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 效果欠佳, 故现已逐步被钛板内固定所取代, 或仅作为内固定的辅助手段。微型钛板固定技术应用于颌骨骨折的治疗是近年来骨折治疗领域中取得的最显著进步之一[1]。

微型钛板固定使骨折的复位固定更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从而有利于I期愈合。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克服了钢丝固定或闭合复位辅以颌间牵引固定骨折断端的不稳定性, 骨折愈合时间长, 限制张口及咀嚼, 导致口腔卫生差[2]等缺点, 从而使患者能迅速恢复上下颌骨的咬合功能。纯钛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 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极易与氧反应, 其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氧化膜能长期抵御各种体液的腐蚀, 故纯钛小型夹板骨间固定后, 可永久滞留于体内而不需取出[3]。钛强度适中、硬度较低, 其弹性模量和人骨、牙的弹性模量接近,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愈合后期的骨重建及功能改建, 无明显的毒副反应。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微型钛板固定是一种科学、安全、高效治疗措施, 可以推广应用临床。

参考文献

[1]黄兰柱, 陈斌, 张炳新, 等.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口腔医学研究, 2003, 19 (5) :404-405.

[2]林野.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0, 35 (2) :85-87.

上一篇:民族主义与契约精神下一篇:栽培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