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钛板内固定

2024-06-24

微型钛板内固定(精选8篇)

微型钛板内固定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造成颌骨骨折发病率日趋增高。该部位骨折后, 严重影响患者颌面外形、语言、咀嚼、吞咽、呼吸甚至视力等[1],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往颌骨骨折治疗多存在固定时间长、进食困难、口腔卫生差、稳定性差等缺点。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患者49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本院就诊98例颌骨骨折患者, 男71例, 女27例;年龄10~71岁, 平均38.7岁;骨折部位:下颌骨正中骨折33例, 下颌骨颏孔骨折34例, 下颌角部骨折25例, 颧骨颧弓骨折6例;单发骨折60例, 多发骨折29例, 粉碎骨折或伴骨缺损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9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基础疾病等差异无显著性,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前根据X线片检查明确颌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确定手术方式。以恢复原有咬合关系为原则, 使骨折断端复位, 选择口内或口外入路, 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颌骨骨折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显露骨折部位后, 行颌骨骨折复位, 选择适当规格的钛板并给予适当弯曲以与骨面贴合, 骨钻钻空, 钛钉固定, 并分层对位缝合创口。对照组采用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 同时行颌间结扎4~6周。两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 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 检查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内即可进食流质及软食, 咬合关系大致正常, 张口不受限或轻微受限, 个别轻度错颌, 需颌间弹性牵引及调颌。4~6周以后, 患者张口度正常, 咬合关系正常, 咀嚼无明显障碍, 无错颌。对照组术后4~6周患者张口受限, 不能咀嚼, 只能进食流质。大多口感不适, 拆除钢丝后患者有部分出现张口受限, 颞颌关节区不适, 轻中度错颌, 需理疗及调颌。6个月以后随访, 治疗组患者张口度正常, 咬合关系正常, 咀嚼无明显障碍, 颞颌关节区不适1例。对照组张口受限5例, 咀嚼障碍4例, 颞颌关节区不适3例。治疗组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 对照组延期愈合5例, 二次手术3例。治疗组治愈率97.96%, 对照组治愈率75.5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讨论

颌骨骨折以往多采用钢丝单颌结扎及颌间结扎固定方法治疗,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取和咀嚼功能, 造成患者营养不良, 还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不锈钢丝可引起机体致炎、致敏, 或异物反应, 有的还需要后期取出, 给患者造成再次手术的创伤和痛苦。钢丝结扎内固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结扎部位在结扎方向上的移动度, 但不足以提供骨性愈合所要求的稳定性, 临床愈合期延长, 特别是下颌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 效果欠佳, 故现已逐步被钛板内固定所取代, 或仅作为内固定的辅助手段。微型钛板固定技术应用于颌骨骨折的治疗是近年来骨折治疗领域中取得的最显著进步之一[1]。

微型钛板固定使骨折的复位固定更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从而有利于I期愈合。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克服了钢丝固定或闭合复位辅以颌间牵引固定骨折断端的不稳定性, 骨折愈合时间长, 限制张口及咀嚼, 导致口腔卫生差[2]等缺点, 从而使患者能迅速恢复上下颌骨的咬合功能。纯钛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 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极易与氧反应, 其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氧化膜能长期抵御各种体液的腐蚀, 故纯钛小型夹板骨间固定后, 可永久滞留于体内而不需取出[3]。钛强度适中、硬度较低, 其弹性模量和人骨、牙的弹性模量接近,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愈合后期的骨重建及功能改建, 无明显的毒副反应。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微型钛板固定是一种科学、安全、高效治疗措施, 可以推广应用临床。

参考文献

[1]黄兰柱, 陈斌, 张炳新, 等.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口腔医学研究, 2003, 19 (5) :404-405.

[2]林野.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0, 35 (2) :85-87.

[3]张益.下颌骨骨折治疗.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56-58.

微型钛板内固定 篇2

【关键词】 重建钛板 内固定术 锁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80-01

在临床骨折中,锁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损伤,其在全身骨折中的占比为6%,并且有70~80%的锁骨骨折都为锁骨中段骨折[1]。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患者对骨折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若采用保守疗法,需要长时间进行外固定,不仅难以良好复位,也会让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所以目前临床治疗锁骨骨折,大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2]。我院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重建钛板内固定法,并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在16~73岁之间,平均(38.8±2.4)岁,左侧17例,右侧19例,致伤原因:打击伤8例,摔伤10例,车祸伤18例。其中19例为粉碎性骨折,17例为短斜骨及横断骨骨折;新鲜骨折27例,陈旧骨折3例;内侧骨折10例,中段骨折12例。其中3例并发颅脑损伤,5例合并肩胛骨及胸骨骨折,1例有局部软组织损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根据伤者具体情况,选用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将薄枕垫于患侧肩下。在骨折端标记“S”形切口,常规消毒后,沿标记切入,切入深度以到达骨面为准,做切口时尽量避免分离皮下组织。推开锁骨前方骨膜,暴露骨折端,对骨折端的破碎組织进行清理。对于简单骨折患者,以复位巾钳进行临时固定,将钛板推入锁骨前方,拧入螺丝固定。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先要对大块蝶形骨块进行复位,以拉力螺丝固定,调整锁骨形态,理想复位后,将钛板推入前方,以螺丝固定。小块的粉碎骨块,可做间接复位,以保证骨折端血运,内外侧主干上的固定螺丝钉数量不得少于3枚。对于不愈合骨折,做自体骼骨植骨术,对于陈旧性骨折,尽可能恢复锁骨形态,术中要注意避免过多剥离软组织,在完成内固定后,要反复对伤口进行冲洗,拉拢骨膜进行缝合,然后逐层闭合皮下层、皮肤层。术后,以三角巾悬吊患肢,为伤口引流多选用皮片,24小时拨除。常规应用抗生素3d,不限制患者的手部、腕部、肘部及肩部活动。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实施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价

骨折愈合时间在2~3个月以内,达到解剖复位,肩关节及上肢活动正常,无局部疼痛者为优;骨折愈合时间在2~4个月以内,80%达到解剖复位,肩关节及患肢活动基本正常,无局部疼痛者为良;骨折愈合时间在4~5个月以内,50%达到解剖复位,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在剧烈活动或提重物时,关节有酸痛感者为中;骨折移位,内固定不牢,需行二次手术者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病例的随访时间为5个月~2年,经X线片复查显示,36例患者的骨折均达到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在2~5个月,平均(2.8±1.1)个月。术后,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及时行清创术,并取出游离骨块和内固定螺丝钉,保留钛板,做桥接固定,处理后骨折愈合良好。本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断板现象。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本组病例中,优31例(86.1%),良3例(8.3%),中2例(5.6%),差0例,治疗优良率为94.4%(34/36)。

3 讨论

传统治疗观念认为,治疗锁骨骨折无需过高的复位要求,临床上多采用闭合复位绷带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护骨折部位的血供,且创伤小、愈合率高、无瘢痕及麻醉风险,治疗过程中也不会引发血管神经、骨髓炎等并发症,但其仍然具有患者痛苦大、治疗周期长,复位困难,难以达到解剖复位的缺陷[3]。传统的外固定法,骨折仅能畸形愈合,在外观方面会存在明显的畸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畸形愈合可改变胸锁关节及肩锁关节的正常关系,长期下来可导致退行性或创伤性关节病,所以治疗锁骨骨折应当进行解剖复位。近年来,我国的高能量损伤患病率呈现出上涨趋势,同时各种严重性骨折、复合性创伤病例也越来越多。在骨折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骨折无法复位,必须实施手术治疗。

手术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较多,如记忆合金环抱器、空心加压螺丝钉、钢丝、克氏针等,其中克氏针具有内固定不牢靠的缺陷,而其他内固定方法为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需要游离骨折块,会对骨折端血供造成极大的破坏,使骨折愈合难以获得理想的力学环境及生物学环境,极易发生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进而发生内固定失效断裂,无法在骨折早期实施关节功能训练,最终导致关节功能受限。重建钛板内固定法,可根据骨骼的具体情况,进行塑形,让钛板与骨面贴附良好,同时还能自由选择钛板长度,以保证固定强度。由于钛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加压,以增强稳固性。针对粉碎性锁骨骨折,可做间接复位,对骨折端旋转应力进行有效控制。由于重建钛板固定可靠,所以患者可在骨折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良好,且不会遗留关节功能障碍。

本次研究中,36例患者的骨折均达到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在2~5个月,平均(2.8±1.1)个月。术后,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疗效:优31例(86.1%),良3例(8.3%),治疗优良率为94.4%(34/36)。这说明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重建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松,王晓,刘怡勋等.应用重建钛板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J].中医正骨,2010,22(4):62-63.

[2] 张韶民,苗卫东,李世清等.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7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80-81.

微型钛板内固定 篇3

关键词:微型钛板,内固定,颌骨骨折,疗效

颌骨骨折为最常见的临床口腔颌面损伤病例之一, 其治疗措施通常是采用固定颌骨和复位骨折部分, 最大可能使颌骨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并得到功能复位的目的[1], 然而过去传统治疗手段存在很多不足, 如会留下面部瘢痕、愈合期长、影响进食、破坏口腔环境、稳定性差等。针对这些不足, 近年来开发出了一种采用新型材料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法, 并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我院采用最新微型钛板行颌骨骨折内固定, 获得满意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间在我科接受以微型钛板治

疗颌骨骨折的患者131例。其中男75例, 女56例;年龄 (38.6±7.3) 岁。跌落伤者26例, 交通事故伤者66例, 打击伤者24例, 爆炸伤者15例。骨折部位:下颌角部骨骨折17例, 下颌正中部位骨折41例, 颏孔区骨折36例;上颌骨骨折28例;髁状突骨折20例, 多发骨折32, 单发骨折89例, 粉碎性骨折或伴骨折缺损14例。手术材料为微型钛板及专用配套器械。

1.2 治疗方法

术前采用X线投射检测颌骨骨折部位和类型, 以确定手术方式, 择优选择口外或口内手术进路, 骨折线位于第一磨牙后者采用口外进路, 位于第一磨牙前者采用口内进路;尽早行颌间牵引, 使移位的骨折片接近复位, 以恢复一定的咬合关系。待确定骨折部位和状况后, 对患者进行全麻或局麻, 选择正确的开刀进路, 使骨折线处两端骨皮质暴露, 然后使骨断端准确复位。根据骨折情况选用适当规格的钛板并使其适当弯曲以贴合骨面, 再确定钛板的放置位置, 用微型电钻打孔, 同时以生理盐水冲洗及降温, 打好孔后将适当塑形的微型钛板以钛钉固定安装, 注意保护下牙根和牙槽神经管, 最后分层对位缝合创口, 拆除临时颌间结扎。术后一般不行颌间结扎, 而对于多发骨折和粉碎骨折等, 需使用牙弓夹板结扎和颌间弹性牵引, 以加强恢复患者的咬合关系。术后颌间牵引通常固定1周;可保留的松动牙齿结扎固定约5周。术后采用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护理3~5d, 防止伤口感染, 同时坚持1周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每天进食后务必以抗生素漱口液漱口。分别在术后3, 6个月和1年进行复查X线片, 检查骨折线对位愈合程度、咬合关系、开口度等情况。

2 结果

131例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患者中, 123例骨折复位较理想, 8例出现咬合不良, 经过辅助颌间牵引和调颌后恢复咬合关系。128例Ⅰ期愈合, 2例部分钛钉暴露, 1例粉碎骨折患者术区局部感染, 经过局部换药处理后, 伤口在Ⅱ期愈合。术后X线片发现124例张口度>3.5cm, 7例开口度为2.5~3.5cm。术后3个月经CT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 骨痂初步不均匀形成, 骨小梁排列紊乱, 骨折线模糊, 无感染, 松动牙齿均固定良好且牙髓活力正常;术后6个月X线片示骨痂均匀, 骨折线消失, 张口度正常, 接近正常骨小梁排列结构;术后1年:X线示骨质透光影一致, 骨小梁排列正常, 骨外形无异常。在所有复查的X线片中, 无钛板发生移位或断裂, 且周围骨质无疏松及吸收等现象。

3 讨论

正中联合部、下颌角、颏孔区及髁状突颈部均属于机构上与力学上的薄弱区域, 肌肉保护少, 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损伤[5]。在各种颌骨骨折病例中, 由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例最多。颌骨骨折的传统治疗手段多采用不锈钢丝或钢板以单颌结扎和颌间结扎的方式行颌骨内固定, 这样严重影响了患者进食咀嚼功能。另外不锈钢材质易引起机体产生炎症、过敏、或排异反应, 甚至有的需要在后期取出, 造成再次手术创伤[1]。

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恰好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其优点是不仅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 并使复位更牢固, 而且其钛金属材质稳定, 其生物相容性较好, 无至炎或至敏等不良作用, 因此长久可留置体内, 无需二次取出手术, 手术痛苦少[1], 愈合和功能恢复速度快。在固定手术过程中, 一是每条骨折线采用2块适当规格的钛板固定, 为骨折线区提供一个坚固的结构, 以抗衡作用于骨折线上的各种压力。微型钛板既能内固定各种类型骨折, 还可以起到支架作用, 支持骨缺损区, 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和解剖复位, 并在早期即可恢复患者口腔卫生和咀嚼进食功能[2]。术后需要剥离骨膜范围相对于传统钢丝内固定小, 且无需剥离下颌骨内处, 因此能较理想地保护骨折愈合作用中起主要作用的骨膜。术后采用流质饮食, 一般不行颌间固定, 有助于增加营养, 促进骨折及伤口愈合修复, 同时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3], 大大减少感染概率。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修复重建颌骨骨折骨痂及协调面部各部位功能, 最大程度恢复原有面容[4]。

在临床实践中, 治疗方法根据伤情、骨折部位、移位程度及咬合关系等情况来确定;不适当的微型钛板固定易造成下牙槽神经管和牙根的损伤, 还有可能造成咬合关系紊乱或骨折错位愈合等不良后果, 因此微型钛板内固定的应用应遵循根据生物力学原则, 不可滥用。另外, 颌骨骨折应尽早手术, 对于复杂的粉碎骨折术前和术后都应辅助牵引, 通过术中精准操作, 辅助术后调颌及牙齿修复, 基本均可达到理想效果[5]。

参考文献

[1]袁梅寿.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35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89.

[2]李伦华.经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9) :74.

[3]李生柏.495例颌面部骨折的回顾性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11.

[4]范高飞.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35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10 (14) :59.

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临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颌骨骨折患者35例, 年龄18~68 (平均42.33±16.04) 岁, 男16例, 女19例。原因:交通伤14例, 摔伤6例, 斗殴5例, 砸伤10例。单纯性骨折20例, 多发性骨折15例;其中单纯上颌骨骨折7例, 单纯下颌骨折13例;合并颧骨颧弓骨折8例, 合并眶壁骨折5例, 合并鼻骨骨折2例。单侧骨折21例, 双侧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 治疗组18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择全麻, 术前X片检查, 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组选择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选择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治疗。

1.2.1 治疗组

根据不同的情况, 选择手术入路, 开放性骨折选择伤口入路, 闭合性骨折选择口内入路, 开放性骨折术前严格清创消毒。首先手法复位, 根据骨折断端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钛板, 调整钛板弯曲度, 使与骨折端更好贴合, 钻孔进行螺钉固定, 关闭切口或伤口, 术毕。

1.2.2 对照组

骨折复位后选择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治疗, 其余同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于12个月复查X片, 观察骨折线愈合、对位等情况, 询问患者疼痛、咀嚼、张口受限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临床效果

两种术式后疗效对比, 差异不明显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随访结果

通过12个月随访观察, 治疗组出现张口受限和疼痛各1例, 总不良反应率为11.11%;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5.29%。两组对比, 差异明显 (P<0.05) 。其中咀嚼障碍患者经X片检查, 出现明显错位, 原因为钢丝断裂。详见表2。

3 讨论

颌骨骨折是颅面部最常见骨折, 治疗方法较多, 以往治疗主要以克氏针内固定、颌间固定、骨间钢丝结扎固定等方法[2], 随着钛板的诞生, 以其相容性好、韧性强、固定牢固等优点, 受到外科医生的青睐, 治疗颌骨骨折效果良好, 相比其它术式疗效更佳[3]。

颌骨骨折多为多发性复合骨折, 手术空间狭小, 导致手术难度增大, 且咀嚼肌力度大, 对固定材料要求比其它部位相对较高, 必须有强度大、韧性大和贴合性强等优点[4]。骨间钢丝内固定虽然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但其脆性大, 在咀嚼肌强大的收缩力下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愈合[5]。其它术式也有相应问题出现, 且有二次损伤情况, 留下永久疤痕等缺点, 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损伤、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 贴合性好, 韧性大、固定牢固, 且不需要再次手术取出, 因此, 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欢迎。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运用两种不同的术式固定治疗, 进一步观察现代治疗颌骨骨折中, 运用钛板固定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术后观察,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无效例数差异不大,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两种手术疗效相当, 与其它报道不符, 可能由于例数差异所致。

通过12个月随访观察发现, 治疗组出现张口受限和疼痛各1例, 总不良反应率为11.11%;而对照组出现咀嚼障碍1例, 张口受限和疼痛各2例,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29%。明显高于治疗组。可见, 运用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远期疗效优于骨间钢丝内固定治疗。

综上, 运用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 具有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满意、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更符合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要求, 值得广泛运用。

摘要:35例颌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 治疗组18例。治疗组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采用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治疗。随访12个月,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 总不良反应率为11.11%;对照组分别为88.24%、35.29%。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明显。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具有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满意、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颌骨骨折,钛板固定,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

参考文献

[1]甘莉芸, 海宏斌, 青格勒.对180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1) :210-211.

[2]高晓娟.颌骨骨折69例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0) :109-110.

[3]徐昕, 钱磊, 单一旦, 等.上下颌骨骨折合并纵隔气肿一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1, 46 (6) :325.

[4]王科, 彭国光, 吴俊伟, 等, 2461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1, 46 (3) :139-142.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 (38足) 例, 其中男30例, 女8例, 男女比例为15:4;年龄为21~58岁, 平均年龄为 (37.8±1.3) 岁;左侧18足, 右侧20足;坠落伤28例, 车祸10例;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Ⅱ型18足, Ⅲ型13足, Ⅳ型7足。所有骨折部位均出现中央关节面塌陷骨块, 8足伴随载距突骨折。纳入标准: (1) 患者骨折部位为跟骨部位, 并属闭合性骨折; (2) 符合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标准。排除标准: (1) 非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 (2) 排除受伤时间超过23周的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 (1) 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测检查。并根据侧位X线片计算Bohler角和Gissane角。患者Bohler角平均为 (8.2±2.6) , Gissane角为 (158.6±7.2) 。术前对患者骨折足行器具石膏托固定, 并对伤部进行冰敷或者静脉滴注甘露醇消肿。如患者出现颅脑外伤、胸外伤等情况, 需优先进行抢救,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足部手术。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需优先进行血压、血糖控制后施术。 (2) 暴露切口:复合伤患者取全麻, 其余患者取常规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 患足在上, 对患足大腿上行止血带, 压力可根据患者基础血压进行调整, 控制在250 mm Hg左右。37足取跟骨外侧扩大型“L”切口, 切口从外踝上4~6 cm开始, 沿着跟腱前缘与后缘连线中点向下切开, 至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接处转折, 并继续切口至五跖骨基底1.5 cm处停止。11足取改良跟骨外侧扩大型“L”切口, 将“L”横向部分移至患者足背皮肤与足底皮肤交接上1.5 cm处, 其余一致。切口时注意避开腓肠神经, “L”转折出, 切口需圆润, 避免直角。一次性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到骨膜位置, 向上掀起, 剥离皮瓣, 暴露到跟距关节位置。取三枚1.8 mm或者1.6mm直径克氏针, 由全层厚皮瓣下方钻入, 将患者足部腓骨头外踝、距骨及骰骨固定, 并折弯克氏针, 向上固定皮瓣, 充分显露跟距跟关节、跟骨外侧壁、后关节面及跟骰关节。 (3) 复位固定:根据患者原有骨折线, 缓慢翻开骨外侧壁, 清除淤血。由内及外优先复位内侧壁、载距突, 维持Bohler角, 抬起凹陷骨折块, 同时恢复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通过X线机透视观测患者骨折对位对线恢复情况, 如出现复位松动情况, 可用克氏针进行固定, 待钛板安装结束后取出。接着复位向外膨出的跟骨外侧壁, 用手指缓慢挤压跟骨外侧壁, 使其恢复正常的跟腓间隙, 避免压迫腓骨肌腱。待所有恢复骨骼复位后跟骨解剖型锁定加压钛板固定, 所有患者均选用常州健力邦德锁定加压钛板, 同时用常规拉力螺钉将钛板固定于患足跟骨结节、载距突以及跟骨前部, 其余骨质较为疏松部位可以选用锁定螺钉进行固定。 (4) 关闭切口:严密缝合皮下, 关闭切口, 进切口进行包扎, 松开止血带。根据患者症状决定是否给予皮下引流。 (5) 术后处理:若存在皮下引流, 需24 h内给予拔出。术后5 d逐步开始非负重锻炼, 术后3~4个月内以逐步进行负重行走。

1.3 疗效判定[3]

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的足功能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75~89为良;60~74为可, 60分以下为差。

2 结果

所有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 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及钛板螺钉外露情况, 经相关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对患者行下关节融合术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正常痊愈。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

3 讨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与常规骨折治疗原理完全一致[4], 且优势更为明显:手术中只需对患足骨折线部分骨膜进行剥离, 最大程度减小了骨不连、骨坏死的风险, 并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 提高了治疗效果;锁定加压钛板不仅具有保护、衔接、加压等功效, 同时还可以提供其他板材无法满足的角稳定性和抗拉出力[5]。在治疗过程中, 通过螺钉下的锥形螺纹与钛板上螺纹对应, 可有效保证固定效果。同时由于选用角度固定模式, 钛板无需紧压骨骼, 保证了固定力量均匀分布, 避免一个螺钉松动而导致整个钛板失效。锁定加压钛板还具有极其优良的组织相容性, 患者足部组织反应较小, 极大的降低了软组织炎症出现几率[6]。

与此同时, 由于锁定加压钛板塑性能力极强, 选用普通螺钉就可保证固定效果, 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愈合效率, 保证了患者足部负重能力。锁定加压钛板治疗患者, 其足部缺损部位无需进行植骨操作, 避免了植骨时的相关不良反应, 降低了切口感染病发率。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 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 本研究优良率略高于相关报道, 可能与病例纳入标准及治疗方法有关。综上所述,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疗效显著, 患者愈合速度快, 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出现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30 (38足) 例, 对所有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 统计术后患者负重情况, 并选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OFAS) 的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足功能。结果 30例患者愈合时间为913周, 平均11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等案例, 2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及钛板螺钉外露情况, 经相关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对患者行下关节节融合术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正常痊愈。患者AOFAS评分为:优21足, 良15足, 可2足, 优良率94.73%。结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疗效显著, 患者愈合速度快, 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出现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跟骨折

参考文献

[1]韩明建, 王志杰.邹云雯, 等.锁定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 (4) :335.338.

[2]校佰平, 李明, 王邦荣, 等.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骨伤, 2009, 22 (12) :897-898.

[3]Qing xian, Wang Wei, Chen Yanling, et al.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 by percutaneous leverage, anatomical plate, and compression bolts-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hort of 156patients[J].The Journal of trauma, 2010, 69 (6) :1515-1522.

[4]高永辉, 江源, 杨军.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6 (8) :352-353

[5]孙辽军, 陈华.延期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J].中国骨伤, 2009, 03 (01) :115-116

微型钛板内固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背景资料

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 其中男性45人, 女性25人, 患者年龄为15~61岁, 平均年龄为34.2岁。患者的手术原因包括:交通事故22例, 摔伤24例, 坠落伤14例, 斗殴10例。患者中为单纯性颌骨骨折的为34例, 颌面部骨折同时伴有全身性复合伤的为12例, 单发下颌正中骨折的为4例, 单发下颌角骨折的为6例, 单发髁状突骨折的为4例, 下颌骨多发骨折为3例, 上颌骨骨折的为4例, 上下颌骨多发粉碎性骨折的为1例, 下颌骨多发骨折伴有颞颌关节外侧脱位的为1例, 上颌骨多发粉碎性骨折伴有腭正中骨折的为1例。同时收集历史70例进行传统钢丝固定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检查, 通过摄取患者颌曲面X线片, 并进行CT三维重建, 检测患者的骨折部位和移位的方向。对于骨质没有明显的缺损的患者实施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麻醉, 对于多发骨折和对手术恐惧心理严重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对于骨折错位不明显和骨折类型为单发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单颌牙弓夹板的复位固定, 固定要等到微型钛板骨内固定全部结束后才可以拆除。对于骨折错位较为明显和骨折类型为多发性骨折的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 先进行颌间牵引固定, 完成后才进行微型钛板骨内固定术。颌间固定在手术后1周左右才可以进行拆除。对于错位程度更为严重的患者要先选取合适形状的钛板, 借助止血钳的帮助将其和骨面严密贴合。对于错位十分严重的患者要在钛板孔槽靠近颌面的位置进行钻孔, 钻孔的深度到骨皮质为止。打螺钉的时候要使用螺钉输送器将螺钉推入钻孔的较深部位, 最后将螺钉拧紧。完成复位固定后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冲洗并将伤口缝合, 最后置入橡皮引流条。手术后1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处理数据, 统计分析方法使用t检验, P<0.05为差异统计学显著。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率分别为100%和67%,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显示复位手术后患者的平均体质量下降为0.4 kg左右, 患者的平均钛板固定时间为1.8周, 患者的口腔卫生检查结果显示口腔状况良好, 患者的平均开口度为3.1 cm, 患者的咬能力良好, 见表1。

手术过程中和手术结束后没有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 手术1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 结果显示患者就平均开口度可达3.8 cm, 患者的X线片影像资料显示对位对线的愈合良好。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兴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口腔颌面部发生骨折的患者一般伤情复杂、严重, 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进行处理的时候要优先考虑, 并且同时保证处理的有序和有效性。一般而言, 对于急诊患者要根据其身体情况进行诊治, 优先抢救生命, 待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可以进一步进行颌面骨折手术。应该优先处理损伤比较严重的脏器、颅脑、肢体等部位, 再及时和颌面骨负责科室进行会诊, 以确保避免骨折错位愈合导致的颌面畸形, 也可以纠正咬错乱和功能障碍[3]。

钛板自身具有极为优良的生物兼容性, 可以长期永久性地滞留在人体体内而不用经过二次手术将其取出。因此采用钛板作为骨折内固定的材料是十分理想的。钛板内固定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疗实践中被广泛地应用。钛板内固定手术中需要剥离的骨膜部分和传统钢丝固定相比要明显减少, 可以较好地保护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骨膜[4,5]。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钛板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整体康复情况良好, 口腔卫生和咬度呈现正常状态, 说明钛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魏轶群, 邓大京, 等.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骨折的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 (10) :616-617.

[2] 董国良.颌面骨折应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6) :23+25.

[3] 丰景, 胡昇, 郑振泉.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面骨折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药信息, 2000, 7 (1) :35-36.

[4] 莫仲伟.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3, 2 (2) :304-305.

微型钛板内固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4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男女比为1.6:1;年龄15~68岁,平均(34.5±4.3)岁;病程2 h~5 d,平均(36.4±7.5) h。致病原因:交通事故31例,摔伤15例。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咬合错乱和颜面畸形。所有患者未出现外耳道流血、脑脊液流出等情况。所有患者均经X线确诊为下颌骨骨折。

1.2 辅助检查

拍摄X线下颌骨侧位片、后前位片和全景片。X线显示34例为单发性下颌骨骨折,12例为多发性或粉碎性下颌骨骨折。

1.3 方法

所有46例患者均使用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术中应先确认和恢复患者咬合关系,行临时颌间结扎,然后固定小型钛板。小型钛板应与下颌骨表面无张力密合。完成小型钛板固定后,打开颌间结扎。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0.05%洗必泰液漱口,每日1次,术后第1天进半流食,术后第3天进软食。

1.4 疗效标准

(1)优: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正常,张口度4 cm。(2)良: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欠佳,前后牙部分开颌1 mm,左右或个别牙错颌,张口轻度受限2指左右。。(3)差:骨折未复位,错位畸形愈合,明显咬合关系紊乱,张口受限1指左右。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优26例(56.52%),良17例(36.96%),差3例(6.52%),优良率为93.48%。所有患者均为一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半年以上。骨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4±1.1)个月。住院时间12~15 d,平均(12.4±1.3) d。

3 讨论

下颌骨是颅面部最大骨骼,也是面部唯一可活动的骨,位置在面部较突出,缺少保护,遭受外力打击时容易造成骨折。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1)正中联合,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连接处,并处于面部突出部位;(2)颏孔区,位于下颌牙弓弯曲部;(3)颌角,下颌骨体和下颌支交界处;(4)髁突颈部,此处较细脆,无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有可能在此处产生骨折[2]。

治疗时,应首先处理休克、失血、颅脑损伤、防止窒息,作简单复位后,待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应尽早作骨折层复位固定。复位同时应注意抗感染,加强营养补充,食物由软逐渐加硬,一般两个月内不应吃过硬食物。注意口腔卫生。目前认为下颌骨骨折的治愈标准是恢复颌骨功能、重建骨折前的咬合关系、保持颜面对称。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避免了口外皮肤入路的手术瘢痕及面神经损伤的风险,避免了颌间结扎所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在术后能及时恢复语言和摄食功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利于促使伤口的愈合[3,4]。本组资料显示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优26例(56.52%),良17例(36.96%),差3例(6.52%),优良率为93.48%。证明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肯定,且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钛合金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骨折愈合快,相同时间内所达到的骨强度较钢丝栓结的要高。钛的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性高,质轻。钛板及钛钉留置体内不需取出,避免再次手术并减轻其经济负担,避免了栓丝固定发生的骨折延期愈合现象[4]。

综上所述,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卜寿山,尹林,徐杨,等.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中华创伤杂志,2003,19(9):566—567.

[2]田玉岭,赵灿,宋绍华,等.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17(2):108.

[3]孙刚.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颔骨骨折127例回顾分析.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28(2):149—150.

微型钛板内固定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 例, 男11 例, 女2 例;年龄19~45 岁, 平均36.5 岁。其中左侧5 例, 右侧8 例。车祸伤9 例, 砸伤3 例, 高处坠落伤1 例。根据Hardegger分型[3]分类, 肩胛体骨折5 例, 肩胛颈骨折4 例, 肩胛盂骨折2 例, 肩胛冈骨折2 例。合并同侧锁骨骨折2 例, 肩锁关节脱位1 例, 血气胸3 例, 肋骨骨折3 例, 肱骨骨折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4 d。常规摄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具体位置形态及移位程度。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 取健侧卧位, 上肢外展。均采用后侧入路 (Judeter入路) , 切口以肩峰为起点, 沿肩胛冈下缘, 经肩胛骨内侧转向肩胛下角作“L”型切口。到达肩胛冈及肩胛骨内侧缘后贴骨面向外剥离掀起皮瓣, 可清楚显露肩胛骨体部、颈部, 肩胛冈及关节盂后方, 操作时注意保护好旋肩胛动脉、旋肱后动脉、肩胛上神经及腋神经。术中尽可能使骨折解剖复位, 以克氏钉临时固定, C型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 用经过塑形的锁定重建钛板固定骨折。再次C型臂X线机透视, 了解复位固定情况。对合并锁骨骨折以锁定重建钛板固定 (见图1~3) , 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用锁骨钩钛板固定。冲洗切口, 止血, 修复关节囊。置负压引流管1根, 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常规应用抗生素2~3 d预防感染。24~48 h后拔除引流管。术后颈腕带悬吊保护, 疼痛缓解后 (约1周) 即可进行肩关节活动度练习, 如耸肩、钟摆活动等。2周后指导患肩被动活动, 4周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 8周后开始肌肉强度和耐久力训练。

2 结果

13 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6~24个月, 平均18个月。按Hardegger[3]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肩关节活动不受限, 肩周无疼痛, 外展肌力V级。良:肩关节活动略受限, 肩周轻微疼痛, 外展肌力Ⅳ级。可:肩关节活动中度受限, 肩周中度疼痛, 外展肌力Ⅲ级。差: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外展缺失大于40°, 肩周严重疼痛, 外展肌力Ⅱ级。

本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发生。X线片显示复位效果满意, 骨折全部愈合, 无畸形愈合, 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本组病例优9 例, 良2 例, 可2 例, 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

3 讨论

传统观念认为, 肩胛骨周围有较多肌肉包绕和丰富的血液供给, 特别是肩胛体部, 其前后的肌肉对骨折起着夹板作用, 因此肩胛骨骨折多数不会造成较大移位和不愈合, 故主张保守治疗。然而, 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肩胛骨骨折的增多, 骨折移位明显及不稳定, 不积极整复多会遗留肩部疼痛、肩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于不稳定的肩胛骨骨折,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认为采用积极手术治疗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其优点在于早期手术可清除骨折端积血, 骨折能有良好的复位、固定, 有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 可减少肩胛骨周围的黏连, 缩短肩关节的制动时间, 减少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并发症[4]。

早期诊断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前提。对于高能量损伤的肩胛骨骨折, 患者多伴有严重的合并伤, 为抢救患者生命, 易忽视肩胛骨骨折的诊断, 漏误诊率极高, 文献报道高达43%[4], 因此接诊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X线片可发现明显的肩胛骨骨折, 但不能立体地评估骨折范围及程度, 故有学者认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作为诊断复杂性肩胛骨骨折的首选方法[5]。后者能直观显示骨折块移位与关节脱位的空间关系, 可指导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的选择, 避免手术的盲目性, 减少手术创伤及缩短手术时间。

随着对肩部解剖功能的认识, 对肩胛骨骨折的治疗日益积极。近年来手术指证有扩大趋势, 作者认为应严格选择适应证。结合文献报道, 作者认为, 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手术适应证如下[6,7]:a) 肩胛颈骨折。肩胛颈骨折成角不小于40°或骨折移位大于10 mm;b) 肩胛盂缘或盂窝骨折。骨折块占关节面1/4以上, 关节面台阶超过3 mm, 关节面分离或出现肱骨头脱位;c) 肩胛骨体部骨折。肩胛骨体部外缘骨折块移位影响肩关节活动;d) 合并锁骨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e) 肩部悬吊复合体2处损伤。关于手术时机的确定, 目前尚无定论。作者认为, 肩胛骨骨折患者病情稳定, 能耐受手术应尽快手术, 在伤后3周内完成手术骨折较易复位, 远期疗效较好。若手术时间在骨折3周后, 由于肩胛骨的血运丰富, 短时间内可产生血肿机化, 周围组织黏连, 骨痂大量形成, 手术复位困难, 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差, 容易遗留创伤性关节炎。

根据骨折发生的部位, 用锁定重建钛板作灵活塑形边缘固定, 当肩胛骨体部边缘被有效固定后, 肩胛骨的解剖形态多可自行恢复。至于内固定物的放置位置, 我们的体会如下。由于肩胛骨冈上窝及冈下窝骨质最薄, 有时呈半透明, 部分有不规则的裂孔, 骨折时常呈粉碎性, 故此处无法放置内固定物;肩胛冈由内向外逐渐增加, 其基底部骨量丰富, 是进行内固定物植入的良好部位;肩胛骨的内侧缘和外侧缘有足够的骨量也能支持内固定物的植入, 尤以肩胛骨的外侧缘骨量丰富, 是放置内固定物的重要部位。对于合并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 笔者主张在处理肩胛骨骨折之前, 先复位和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 以恢复肩关节悬吊系统的稳定性, 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同时, 术中保护好掀起皮瓣血运, 避免损伤知名血管神经, 钛板朔型尽量精确与骨面贴附, 钻孔要控制速度和深度, 防止损伤胸膜和肺, 螺钉不宜过长, 以免影响术后功能锻炼。

既往采用普通钛板内固定有时不能达到坚强内固定[8], 而且, 需手术治疗的肩胛骨骨折粉碎程度往往较重, 且肩胛骨外缘长度较短, 因此骨折两端可拧入固定的螺钉有限, 加之肩胛骨的大部分骨质较薄, 较易发生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由于普通钛板与螺钉相对独立, 沿着骨的纵向压力易造成螺钉的移位, 每颗螺钉的锚合力和抗拉力减低必然导致整个内固定系统的固定松动。如果固定不牢固, 早期功能锻炼会使骨折块移位, 固定失败, 这样就丧失了手术内固定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而锁定钛板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锁定螺钉与钛板保持90°拧入才能与钛板上的螺纹相配合, 因此提供了锁钉与钛板的成角稳定性, 使固定更为可靠。而且锁定钛板的螺钉具有良好的锚合力和抗拉力, 螺钉松动的发生率较低, 固定牢靠, 从而避免了因螺钉松动或拔出造成的后期骨折复位的丢失。锁定钛板与螺钉之间的固定方式意味着钛板不需要与骨皮质完全贴附, 在操作中不必剥离骨膜,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钛板对骨面的压迫, 保护了局部血供, 有利于骨折愈合, 符合微创内固定的原则。为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在术后疼痛缓解后开始功能锻炼。由于创伤及手术可能会损伤肩袖, 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患肢外展和上举功能受限, 因此, 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外展及上举的功能训练。作者认为, 尽早功能锻炼是肩胛骨骨折后功能恢复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 可有效地防止肩关节功能障碍, 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 对于肩胛骨骨折, 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 合理把握手术指证及时机, 恰当的入路及固定方式, 使骨折得到良好的复位及牢固固定, 通过早期科学的功能锻炼, 多数患者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韦向东, 苏义生.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13 (8) :636-637.

[2]Khallaf F, Mikami A.The use of surgery in displacedscapular neck fractures[J].Med Princ Pract, 2006, 15 (5) :443-448.

[3]Hardegger FH, Simpson LA, Weber BG.Theoperative treatment of scapular fractures[J].J BoneJoint Surg (Br) , 1984, 66 (5) :725-729.

[4]Harris RD, Harris JH Jr.The Prevalence andsignificance of missed scapular fractures in bluntchest trauma[J].Am J Roentgenol, 1988, 151 (7) :747-750.

[5]庄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 (9) :824.

[6]陈其荣.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 2004, 7 (3) :303-304.

[7]徐德义, 李云学.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3例[J].中国骨伤, 2000, 13 (6) :377.

上一篇:认知实践教学下一篇:情态表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