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高产攻关模式(共10篇)
大豆栽培高产攻关模式 篇1
1. 品种的选择与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 按专用品种区域化种植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播前应进行精选, 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选粒, 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种子纯度不低于98%, 净度不低于99%, 发芽率不低于85%, 含水量不高于13.5%。
2. 轮作与耕整地
(1) 轮作实行3年以上 (含3年) 不重茬, 不迎茬。大豆主产区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 可选择肥力比较高的平川或二洼地种植大豆, 坚持宁迎勿重的原则。
(2) 耕整地平播大豆, 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 进行秋翻或耕茬深松整地, 耕翻深度18~20 cm, 耕深一致, 误差为±1.5 cm, 耕幅一致, 误差为±4 cm, 并做到不重耕, 不漏耕。翻耕结合, 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有深翻深松的地块, 可进行秋耙茬, 拣净茬子, 耙深12~15 cm, 耙平耙细。春整地要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
3. 施肥
(1) 有机肥1 hm2施有机肥 (有机质含量8%以上) 15 t以上, 结合整地把底肥1次施入。
(2) 化肥用量推广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氮、磷、钾肥搭配。一般每公顷施肥量按纯氮18~27 kg, 五氧化二磷46~49 kg, 氧化钾20~30 kg的量, 折合成所用化肥的实际用量。
(3) 施肥的方法 (1) 种肥及底肥。化肥做种肥, 施于种下侧5 cm, 深3 cm处, 或施于种下7~14 cm处。切忌种肥同位, 以免烧种 (最好的方法是在整地时将种肥撒入即可) 。以化肥做底肥, 要结合晚秋整地或春顶浆起垄一次施入, 施肥量占化肥总量的2/3。 (2) 追肥。当大豆生长较弱时, 开花前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根际追施氮肥, 追施尿素45~75 kg/hm2, 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 在大豆初花期用尿素10 kg/hm2加磷酸二氢钾1.5 kg溶于500 kg水中进行叶面喷施, 并根据缺素状况加入微量元素肥料, 如硼砂、钼酸铵、硫酸锰、硫酸镁、硫酸锌等, 见表1。
4. 播种
当地温稳定在7℃~8℃时 (室外温度一般为25℃以上) 可以播种, 山西一般在4月25日—5月10日之间进行播种。播种时必须注意土壤墒情, 大豆种子萌发的条件主要有水分、温度和氧气。
(1) 水分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 因而水是萌发的重要因素, 大豆一般吸水量为种子质量的100%~110%, 也就是说, 种子萌发时吸收的水分相当于种子质量的1.2~1.5倍, 即开始萌发, 吸水为130%~140%较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与大豆吸水量有密切关系, 土壤含水量在20%~24%时, 发芽较快, 低于18%则难以出苗。水分过多, 对萌发也有不良的影响。
(2) 温度土壤温度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最适温度, 就是酶活性最强的温度。大豆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2℃,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大豆发芽。
(3) 氧气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 生命活动极为活跃, 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给, 以促进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促进物质代谢 (如淀粉水解酶及蛋白质合成) 过程。
5.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 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土壤肥力高的地块, 繁茂性强, 生育期长的品种适宜稀植, 反之宜密植。一般情况下要做到精量播种, 高水肥地春播每0.067hm2留苗6 000~8 000株, 种子量为3~4 kg, 旱地为1万~1.2万株/0.067 hm2, 种子量5 kg/0.067 hm2。夏播密度控制在1.2万~1.4万株/0.067 hm2, 播种量6~7 kg/0.067 hm2。平播行距40~50 cm, 株距16.5~19.8 cm, 播深5 cm, 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等距穴播, 一般穴距18~24 cm, 每穴2~3粒。播种均匀无断条, 非穴播的20 cm内无籽为断条, 每5 m断条不超过1处。
6. 田间管理
(1) 深松在大豆出苗对生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锄草及人工间苗, 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
(2) 灌水在水地种植大豆, 要灌足底墒水, 以保全苗;饱浇花荚水, 以增花保荚;控制幼苗水, 以适当地蹲苗, 并防止花荚水期雨水过量而倒伏。一株大豆从出苗到开花, 一昼夜消耗水100~150 g, 开花到鼓粒要消耗水300~500 g。开花到鼓粒期间的耗水量占全部生育期耗水量的60%~70%, 幼苗期和成熟期的耗水量, 仅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0%~40%。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当时旱情状况和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进行喷灌。喷水量:分枝至开花期30 mm, 开花至结荚期30~40 mm, 结荚鼓粒期30~35 mm, 喷灌强度应小于土壤入渗速度, 以地表不产生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地表不板结为原则, 物化水滴直径为1~3.5 mm, 喷灌均匀度大于或等于85%, 无漏喷, 重复度100~200 mm。
(3) 锄地灭草及时锄地, 在大豆开花前至少锄草2次, 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要拔净大草。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 一定要选择安全、经济、高效除草剂, 禁用长残效除草剂。播后苗前施药, 土壤墒情好时, 可以在大豆播后出苗前进行封闭处理。1 hm2用50%乙草胺乳油2 500~3 000m L, 或90%耐斯1 560~2 200 m L加70%赛克津可湿粉剂300~600 g, 或加48%广灭乳油800~1 000 m L或加广灭灵粉剂15~25 g, 也可用72%都尔乳油1 500~3 000 m L/hm2, 兑水200 kg进行土壤喷雾。
(4) 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加强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 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施用量。防治对象与防治方法见表2。
7. 收获
实行分品种单独收获、单储、单运。人工收获在落叶达90%时进行, 机械联合收割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获时要求割茬低, 不留荚, 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 一般为5~6 cm, 收割损失率小于1%, 脱粒损失率小于2%, 泥花脸率小于5%, 淌结率大于95%。收获时要去杂除劣, 防止生物学混杂, 不能在马路上用机车碾压, 以防止种子破碎, 保证大豆的商品质量。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84-1
1 选用良种
我们在选用大豆品种时,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吉林省应选用的优质高产品种有:吉林21、吉林35、吉林39、吉林47、吉育57、吉育58、长农13、长农15、长农22、吉科豆1号、黑农35、黑农38等品种。
2 精量播种
2.1 播种期
大豆播种时期早晚与产量有很大关系。播种过早,由于土壤温度低对出苗不利,会造成烂种而缺苗;播种过晚,虽然出苗快,但幼苗和根系生长都快,苗不壮,易造成徒长。大豆最适播种期应根据当时温度、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以土壤5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8-10℃,土壤含水量在20-22%时为适宜播种期。
2.2 播种量
确定播量应以每公顷保苗株数为基础,应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播种量(公斤/亩)=亩保苗株数×百粒重×(1+田间损失率)/净度×发芽率×100×1000。
3 田间管理
3.1 除草
杂草是大豆的天敌,如不及时消灭杂草可使大豆严重减产。田间除草的方法有:(1)合理轮作。(2)中耕培土,可结合铲地、施药、追肥进行复式作业。(3)化学除草,一般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25-3千克,加5%豆磺隆可湿性粉剂加适量水在播后3-5天喷雾处理,也可用大豆专用除草剂进行播后苗前处理。
3.2 施肥
施肥是保证大豆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长期高产必须结合耕翻土地大量施入有机肥,培肥土壤,恢复地力,做到有机肥和化肥配施。(1)增施有机肥:秋季翻地前每亩施腐熟好的人畜类粪便2吨以上,均匀洒施于田间,拖拉机深翻时将肥料翻到深层,整平耙细。(2)配施化肥:大豆化肥施用可结合深松和播种集中于垄底分层施用。以“垄三”栽培法较好,它可以配合垄底深松深层施入大量底肥,也可在播种时施入较深层的种肥。这种作法集中于垄体不同层次施肥,促进肥料的有效利用,又保证大豆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3.3 灌水
大豆灌水必须根据大豆对水分的要求,土壤含水状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适时灌溉才能确保大豆增产。生产上常常凭借经验和观察确定应灌溉时期。灌溉的指标和依据是生理指标和土壤水分指标。生理指标是指生长速度减慢,叶片老绿,中午高温时叶片短暂枯萎,甚至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脱落,都是缺水现象,有条件的地块应及时灌水。还可利用土壤水分指标判断灌溉时期,在黑土地区每公顷获得3000公斤大豆必须满足的水分条件是:在开花鼓粒期间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土壤水分应高于24%以上为宜,低于21%时必须灌溉。大豆灌水时期一般认为开花盛期至鼓粒初期灌水增产效果最显著,但生产实践表明,在播前灌一次透水增产幅度最大。实践证明,大豆任何时期缺水都会影响产量,所以必须因地制宜适时灌水,才能保证高产。
4 病虫害防治
4.1 大豆主要病害
4.1.1 大豆霜霉病 该病危害大豆幼苗、叶片、豆荚和籽粒。种子带菌可引起幼苗发生系统侵染,但子叶不表现症状。在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时,沿真叶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后扩大至半个叶片,有时整片叶子发病变黄,天气多雨潮湿时,叶背密生灰白霉层。成株期叶片表面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绿色,边缘不清晰,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至淡紫色霉层。多个病斑汇合成大豆斑块,使病叶干枯。豆荚染病外部不明显,但荚内常有黄色霉层,豆粒受害表面变白无光泽,并附着一层灰白色粉末状物。
4.1.2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幼苗、叶柄、茎、豆荚及豆粒。叶上病斑初呈褪绿小点,半透明水渍状,渐变为黄色至淡褐色,后扩大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种子上病斑不规则形,褐色,上附一层细菌菌浓。茎和叶柄受害形成黑褐色水渍状条斑。
4.1.3 大豆花叶病 大豆花叶病是大豆病毒病,症状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型有:黄斑型,受害植株叶片皱缩,褪为黄色斑驳,叶脉变褐色坏死。芽枯型,病株茎顶及侧枝顶芽呈红褐色或褐色,萎缩卷曲,最后枯死。重花叶型,病叶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整个叶片叶缘向后卷曲,植株矮化。皱缩花叶型,叶片沿叶脉呈泡状凸起,叶缘向下卷曲,植株矮化,结荚少。
4.2 大豆虫害
4.2.1 大豆蚜虫 大豆的成蚜和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部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布满上部株茎、叶及荚,使叶片皱缩,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结荚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整株枯死。轻者可减产20-30%,重者可减产50%以上。
4.2.2 大豆食心虫 幼虫侵蚀豆荚和豆粒,轻者沿豆瓣缝将豆粒蛀食成沟,重者将豆粒食去大半,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虫食率为10%,严重时达30-40%,甚至高达70-80%。
4.3 综合防治
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大豆种子药剂处理和选用无病种子;栽培技术防治,做好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增施P、K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田间化学药剂防治:抓住时机,巧治、快治是田间药剂防治的关键。病害在刚出现发病阶段用药效果最好。如:防治大豆霜霉病用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00-350克对水1000升。大豆花叶病在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2号1000倍液喷洒。大豆蚜虫防治可在田间卷叶株达5-10%或有蚜株数达50%时立即进行。每小亩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抗蚜威液剂2000倍液喷雾。大豆食心虫可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
作者简介:王艳丽(1971-),女,汉族,吉林抚松人,就职于抚松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方向:农作物推广。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篇3
2009年, 七星研发中心在2006年高产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育苗移栽技术, 进行玉米小区高产攻关, 栽培品种为四单19号, 目标产量为12000kg/hm2, 实收产量为11034kg/hm2, 由于2009年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产量, 却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模式, 为实现翌年玉米产量再创新高总结了经验。
1 选择优良品种, 抓好种子处理
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基础, 抓好种子处理是关键。优良的品种和高质量的种子是丰收的基础, 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第一步。经过查阅文献和历年的生产情况, 发现四单19号适宜在建三江育苗移栽并有获得高产的潜力。
播种前把玉米种子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可以杀菌、降低种子含水量、保证高质量包衣。进行分级, 选取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进行浸种和拌种, 目的是发芽一致, 出苗整齐, 出苗率高, 幼苗粗壮, 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拌种:种子包衣采用的是10%多克福种衣剂进行拌种。在种子上包裹一层药剂。提高种子的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种子生根发芽的能力。
2 早播保壮苗, 适期移栽
早播保壮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 确保“一早赶三前”, 适期移栽是提高产量的核心早播保壮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一早赶三前”技术就是早育苗, 4月20日进行育苗 (充分利用前期积温) , 5月12日移栽到大田, 6月7日进行第1次追肥 , 6月22日进行第2次追肥。玉米育苗时本地温度较低, 进行两膜覆盖育苗, 棚膜与苗床覆膜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棚内温度, 为玉米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光、水、气、热条件。
适期移栽是提高产量的核心。要确保在5月中旬左右把玉米由苗床地移栽到大田, 玉米在5月10日以后, 叶龄在4~5片叶时开始移栽, 起苗时将大小苗进行分类, 移栽株距25cm, 先栽大苗, 后栽小苗, 分类栽苗, 移栽时及时补足缓苗水。适期移栽可以使玉米的根系生长旺盛, 发达的根系可以为植株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移栽时确保移栽质量是关键, 移栽的深度以没过育苗钵3~5cm为宜, 盖土3cm, 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并且及时补苗。
3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分期追肥是提高产量的保证。氮肥是玉米需要量最大的养分, 增产作用也最显著, 但盲目增施氮肥并不会获得理想结果。相反, 增加的氮肥不被作物吸收或者土壤吸附, 就有被淋失的危险[2]。玉米孕穗期是追肥最重要的时期, 以追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时间一般以大喇叭口期为好, 具体运用要因苗势、地力确定。施肥方法为:结合中耕培土, 在距玉米行15~20cm的两植株之间, 将肥料施入穴内, 然后覆土3cm。
基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为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公顷施肥总量600kg, N∶P∶K=2∶1∶0.75, 即公顷施化肥商品量为46%尿素292.6kg、46%磷酸二铵182.0kg、50%硫酸钾125.4kg。采用种肥与基肥相结合, 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肥的需要。4月25日施用种肥, 每公顷施46%尿素147.2kg、46%磷酸二铵182.0kg、50%硫酸钾125.4kg, 分层深施, 即三分之一的种肥施于种侧下8~10cm;三分之二的基肥施于种侧下12~14cm。后期追尿素占总施氮肥量的40%, 即145.5kg/hm2。
第1次叶面追肥应在玉米4~5叶期进行, 每公顷用锌肥3kg+磷酸二氢钾3kg进行叶面喷施。保证均匀一致, 保证玉米缓苗后其正常生长发育, 促进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第2次叶面追肥应在孕穗期追肥后根据苗情进行叶面追肥, 每公顷用尿素7.5kg+磷酸二氢钾3kg+速克毙225mL, 在追肥的同时防治病虫害。
4 加强水分管理
加强水分管理是提高产量的保障。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之一。资料显示, 玉米各生育阶段的蒸腾系数在250~500, 因为玉米植株比较高大, 一生制造的干物质比较多, 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 所以绝对含水量很大。一般来说, 春玉米一生的耗水量2550~6000m3/hm2。
拔节后玉米生长旺盛, 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自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决定有效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 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如果在大喇叭口期遭遇干旱 (俗称“卡脖旱”) , 就会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 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 降低结实率而影响产量。大喇叭口到抽雄后25d, 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低于70%及时进行灌溉, 一般浇水量675~750m3/hm2。
玉米的光合作用。同时玉米是喜氧作物, 当土壤水分过高, 超过最大持水量80%时, 土壤通气性受到影响, 土壤空气难以满足根系的需要, 使植株变黄, 因此低洼涝地要注意排涝。
5 小结
综合分析, 2009年玉米高产攻关没有达到目标产量的原因,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a.在玉米最佳移栽期发生了几次寒潮天气, 延迟了玉米的移栽, 导致玉米苗在育苗棚内徒长, 移栽到本田后缓苗慢, 影响了玉米光和生产效率。
b.7~8月份玉米进行穗分化, 是获得高产的决定时期, 但遭遇了严重的涝灾导致土壤水分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 土壤通气空隙减少, 根系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降低根系活力, 使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矿物质元素, 制约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c.春玉米在拔节至抽雄期的最适温度为22~24℃, 但2009年此期遭遇了长时间的低温冷害, 7月20日左右低于17℃以下的低温时间长达28h, 严重影响玉米穗分化和花粉粒的形成, 导致后期授粉率低, 秃尖现象严重, 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肖焱波, 段宗颜, 苏凡, 等.移栽玉米的氮素诊断及追肥推荐研究[J].土壤肥料, 2001 (6) :16-19.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4
一、选用适宜品种
选用适宜品种,是取得大豆高产稳产的关键。大豆品种的地域性很强,适应范围较窄,各地应根据播种季节和播种时间早晚,选用适当生育的品种。
二、轮作
大豆的生态类型和栽培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轮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当前,大豆与其他作物轮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冬小麦—夏大豆一冬小麦一夏玉米
②冬小麦一夏大豆一冬小麦一夏甘薯
③冬小麦—夏大豆一冬菠菜一春马铃薯一夏玉米
④春谷~豆一谷子
三、播种技术
华北地区的播种期以6月10日至20日为宜。
1.足墒播种
大豆是大籽粒双子叶作物,幼苗出土比较困难,因此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发芽需水较多。创造较好的土壤环境,足墒播种,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2.播种深度
大豆出苗时子叶破土露出地面,因子叶较大,出苗比较困难。所以,大豆播种时覆土的深浅对保苗和整齐出苗影响很大。土质疏松、墒情差、天气炎热、种子小的情况下,播种可深些;反之,土壤黏重、墒情好、阴雨天气、种子较大要浅播。一般大豆的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
四、间苗、定苗
间苗是指在齐苗后尽早拔去多余幼苗、剔除弱苗和病苗的过程。一般间苗2~3次,先稀苗后定苗。应本着早问苗,留匀苗,留齐苗剔除小苗、弱苗和病苗,适时定苗。
五、施肥
1.基肥
每亩施有机肥3~5方,土壤瘠薄和前茬施肥数量少的地块,应多施有机肥,并结合播种施入硼肥和钼肥。
2.拌种
拌种是施用种肥的一种方式,对保苗、促苗和补充微量元素具有很好效果。有以下几种拌种方法可供采用:
①钼酸铵拌种:每100001112用钼酸铵30g。种子75kg,先将钼酸铵磨细,放入容器内,加入少量温水,搅拌至钼酸铵全部溶解,然后加水1.95kg,用喷雾器将溶液均匀喷洒在大豆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②硼砂拌种:在缺硼的地块上,用硼砂拌种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每10000m2用硼砂120~150g,于大豆播种前,用0.5%硼砂溶液拌种。液种比为1:6,种子阴干后播种。
③硫酸镁拌种:在石灰性土壤上,往往缺锰,可用0.1%~0.2%的硫酸锰溶液均匀拌种,阴干后播种。
④硫酸锌拌种:用0.1%~0.2%的硫酸锌溶液均匀拌种,阴干后播种。
3.追肥
大豆的追肥方法有:夏大豆从花期进入生长最旺盛阶段,株高、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均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但此时土壤中可利用的养分通常下降到低值,养分供应不足,所以初花期追速效氮肥能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光合速率,是大豆高产的有效措施。
4.叶面喷肥
大豆叶面喷施追肥的配合比例,一般是尿素0.5kg、磷酸二氢钾0.5kg或过磷酸钙1.5kg、0.75kg硫酸钾的水浸出液,兑水50kg,喷洒与叶片上。叶面喷施应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施在叶子背面。
六、灌溉技术
大豆需水特点:大豆整个生育期需水较多,唯有苗期需要控制浇水。结合苗情、墒情、天气等具体隋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合理灌溉。
1.根据生育时期灌水
不同生育时期大豆需水不同,苗期需水较少,应适当干旱,不浇水或少浇水。开花、结荚、鼓粒期需水较多,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大,应及时浇水。
2.根据大豆长相灌水
大豆植株生长状态是需水与否的重要标志。大豆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老绿,中午有萎蔫现象,即为缺水现象,应及时灌水。
3.根据土壤墒情灌水
土壤含水量是否适宜是确定是否灌水的重要依据。在一般土壤条件下,大豆各生育期土壤适宜含水量分别为幼苗期20%左右,分枝期23%左右,开花结荚期30%左右,鼓粒期25%~30%。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时,大豆就有受害的可能,应浇水。
4.根据天气情况灌水
根据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确定灌水。久晴无雨需灌水,晴雨不定早灌水。气温高,空气湿度低,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浇水,即使土壤水分勉强够用,但由于空气干燥也应及时灌水。
5.根据土质和地势灌水
砂质土壤蓄肥保水差,大豆容易受干旱,应轻灌勤灌。黏重土壤,蓄水力强,水分不容易蒸发,灌水量要适当大些。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力强,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不可过多。
七、中耕、培土
在大豆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多次中耕。中耕不仅可以消灭田间杂草,更重要的是能够疏松土壤、防旱、保墒、提高地温、壮苗、助苗,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加速有机质分解。中耕还有益于大豆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
八、间作
大豆的间作方式很多,主要有大豆玉米間作、大豆甘薯间作、棉花毛豆间作、大豆高粱问作、大豆谷子间作等。问作的配置方式以收获目的而定。
合理的配置方式与种植密度,是大豆间作应注意的问题。以大豆玉米间作为例,两种作物的配置方式是发挥复合群体作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键。玉米以2~4行为宜,大豆应不少于2行。种植的行数应以栽培条件而定。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1.6m为一条带,种两行玉米、两行大豆,玉米的行距为33锄,大豆的行距为50cm;2.6m为一带,种四行玉米、两行大豆,要求玉米为两行靠,小行距为33锄,大行距为66cm,大豆与玉米的行距为50cm。旱薄地应以养地为主,为充分发挥大豆的增产潜力和养地作用,应适当加宽行距,加大大豆的种植比例。一般要求大豆不少于四行,配置方式有三种:一是2.2m一条带,4行大豆2行玉米,大豆行距33cm,玉米行距33cm,大豆与玉米的行距为50cm;二是2.6m一条带,4行大豆两行玉米,大豆与玉米的行距66cm;三是3m一条带,6行大豆2行玉米,玉米应选单株生产力强的大穗型品种。
九、杂草防除
大豆高产栽培法 篇5
1、施肥与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225kg/hm2、钾肥15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 使种子达到大豆一级良种的指标, 即: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为13%。用微量元素作种肥, 大豆注重钼肥和锌肥的施用, 可用钼酸铵5g, 硫酸锌15~20g对水200g拌种5kg, 还可再加200g根瘤菌剂拌种。拌种后的豆种要严防日晒, 并要在24h内播种, 以防菌种失去活性。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机械条播, 不仅效率高, 进度快, 有利于抢时抢墒, 而且播种均匀, 深浅一致, 利于苗全、苗壮、苗齐、苗匀, 播深以5cm左右为宜。一般采用宽窄行条播, 宽行60cm, 窄行20cm, 株距12~14cm, 留苗18.0~22.5万株/hm2。
2、田间管理
1) 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暴雨, 表土已形成板结层, 会使子叶出土困难, 轻者缺苗断垄, 重者要毁掉重种, 若能及时破除板结, 大豆仍有望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 太干太湿效果都不好。
2) 查苗补种, 间苗定苗。大豆出苗后, 应逐行查苗。断垄25cm以内的, 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断垄25cm以上者, 应补苗或补种。补苗越早越好, 最好将子叶展开、对生单叶尚未展开的芽苗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应于下午4时后进行, 移栽后及时浇水。补种也应及早进行, 可浸种催芽后补种。在全苗的基础上, 实行人工间苗, 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 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和根系、根瘤发育, 协调地上部和地下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热资源。间定苗时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杂株, 留壮苗、好苗, 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3) 中耕除草。中耕不仅能消除杂草, 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能保墒防旱, 增产效果显著。一般中耕2~3次, 间苗后进行第1次, 苗高I5~17cm进行第2次, 开花前进行第3次。深度以第1次浅、第2次深、第3次再浅为原则。
除草还可以用化学除草剂: (1) 播后芽前除草剂。可使用乙草胺, 使用时严格掌握药量和用水量, 土壤墒情好可适当减少水量;如墒情较差, 比较干旱, 一定要加大水量, 但药量不需增加, 一般用水600~900kg/hm2。 (2) 苗后除草剂。15%的稳杀得750~900mL/hm2除单子叶杂草, 25%苯达松水剂4500mL/hm2除双子叶杂草, 防除冤丝子及单子叶杂草可使用48%的地乐胺乳油3 375~3 750mL/hm2, 对水450~750kg喷雾。
4) 肥水。大豆开花结荚期酌情追施尿素75kg/hm2, 同时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钼、锌、硼等, 可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大豆开花鼓豆期遇旱浇水, 雨多时注意防水排水。苗期如雨水较多, 开花前用20%的多效哇450~600mL/hm2对水600kg, 适当化控防徒长。
5) 预防大豆落花落荚。落花落荚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大豆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生长发育失调;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植株群体光照恶化;病虫危害;暴风雨袭击等。
主要预防措施: (1) 培育和选用光合效率高, 叶片透光率高, 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的高产良种。 (2) 细致整地, 提高播种质量, 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使幼苗生长健壮, 植株积累充足的养分, 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 减少脱落。 (3) 合理密植, 并搞好植株株行配置, 保证在较理想的群体状态下, 使个体发育健壮, 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矛盾。 (4) 科学合理施肥, 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促使苗壮, 增强叶片光合能力, 多积累光合产物, 满足花荚的营养需要, 减少脱落。 (5) 依据大豆生育特点, 花荚期旱时要灌水, 涝时要及时排水。
3、病虫害防治
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条件下, 叶片上有锈斑, 后枯黄脱落, 植株矮小, 豆荚减少, 瘪粒增加, 产量下降, 防治此病要及时清沟排水降湿, 发病后用粉锈宁450g/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6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无污染、不重茬的农田种植大豆;整地要求二犁三耙, 做到田泡土细, 厢面呈龟背形, 并开好三沟。
2 品种选择
选用的品种须茎杆粗壮, 节间短, 以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为最佳。
3 播种
播种前可用根瘤菌剂进行包衣。当5 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 (若为地膜栽培, 膜下温度稳定通过8℃以上) 时, 即可播种。行距可采用50 cm加30 cm宽窄行, 也可采用35 cm或40 cm等行距, 株距7~8 cm, 播深4~5 cm。可机械条播也可点播, 要求种子行覆土严密, 压实, 减少断条。
4 施肥
要让大豆高产、稳产, 增施农家肥料作基肥是一个重要条件。农家肥属完全肥料, 矿物质养分含量高, 还含有较多的有机质, 性质缓和, 肥效长, 对培养地力非常有益。有机肥熟后产生有机酸, 能把土壤中各种不可给态养分溶解为可给态, 及时供给大豆吸收利用。同时, 有机肥还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增加疏松程度, 使土壤蓄水、蓄肥并增强保温能力, 形成大豆生长的良好环境。
在农家肥料中, 以猪粪对大豆增产效果最好, 其次是含有机质较多的马粪和堆肥, 土杂肥的效果较差。基肥的施用量因粪肥质量、土壤肥瘠和前作物施肥多少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粪肥质量高的, 每亩施1000~1500 kg, 质量差的, 每亩施2000~3000 kg。土壤瘠薄和前茬施肥数量少的地块, 更应注意多施有机肥。
施肥一般先施复合肥, 后施农家肥与钙镁磷肥的混合肥, 均匀撒施于播种行沟内。底肥每亩施复合肥15~25 kg、农家肥施用量则根据上面提到的, 按粪肥质量施用, 或者每亩施生物有机复合肥50~100 kg、钙镁磷肥25 kg。
5 田间管理
5.1 疏苗匀苗
在2片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 按密度要求间苗, 去弱苗、高脚苗、病苗, 留壮苗。膜下滴灌田, 对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况要及时查苗、放苗, 以避免烂种、烂苗。
5.2 中耕松土、除草
除草可结合机械中耕进行。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 以后每12~15 d中耕1次, 第2、3次中耕深度18~25 cm, 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证大豆行间土壤疏松, 起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及壮苗作用。
5.3灌水
5.3.1出苗水
对部分墒情较差的地块, 播种后视墒情和天气情况可适量给水, 以保证一播全苗, 灌水定额为300~375 m3/hm2。
5.3.2苗期
大豆苗期虽需水量较少, 但由于地表蒸发量较大, 要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滴水1~2次, 灌水定额为225~300 m3/hm2。
5.2.3花荚期
大豆开花后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这一时期植株生长速度较快, 需水量大, 灌水同时还要利用水分对株型进行调控, 因此, 应采用“小水量、高频率。的灌水原则, 适当缩短灌水周期, 以5~7 d左右灌1次水为宜, 共灌水6~7次, 每次灌水定额375~450 m2/hm2。
5.2.4鼓粒期
这一时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期, 缺水会造成百粒重下降, 影响产量, 可灌水3~4次, 每次300~375m3/hm2。
5.2.5成熟期
植株需水量减少, 可根据植株生长及天气情况适时灌水1~2次, 每次灌水定额225~300 m3/hm2左右。
6 病虫草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6.1.1 大豆孢囊线虫病
药剂处理时可用30%涕灭威颗粒剂, 每公顷37.5~45 kg;或者用3%呋喃丹颗粒剂, 每公顷37.5~45 kg, 于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 然后播种。
6.1.2 灰斑病的防治
7月末~8月初, 降雨较多, 当大豆30%出现灰斑时, 每公顷用70%甲基托布津1.125 kg或50%多菌灵1.5 kg进行防治。
6.2 虫害防治
6.2.1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要在测报基础上, 成虫盛发期每公顷用2.5%敌杀死0.3~0.375 L或2.5%功夫乳油0.3 L或30%桃小灵乳油0.45 L等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6.2.2 大豆蚜虫
大豆田出现点片为害时, 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 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 或2.5%敌杀死乳油, 5%来福灵乳油, 10%溴氟菊酯乳油每公顷225~300 m L, 对水600~750 kg喷雾。生产无公害大豆时应慎重使用氧化乐果。
6.3 草害防治
采用滴灌技术, 可有效的抑制作物行间杂草生长。但应根据田间具体情况, 适时进行机械及人工除草, 或使用真菌除草剂有针对性地对田间杂草进行防除。
7 收获
黑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7
1 品种选择
按当地生态类型, 因地制宜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上限可选用龙黑大豆2号, 该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培育的特用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黑种皮, 黄子叶, 蛋白质含量46.85%, 脂肪含量18.02%, 为高蛋白质特用黑大豆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等优点。
2 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种子精选, 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 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等。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 发芽率达到95%以上。播前5d进行种子处理, 用种衣剂拌种, 一般每千克种衣剂可拌80kg种子。
3 选地、整地、施肥
适宜的前作是小麦、玉米, 其次是经济作物, 忌重迎茬, 重茬或迎茬会导致病虫害加重, 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植株生长, 致使植株生长畸形, 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 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或轮作2年以上的地块。黑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 适宜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 尽量秸秆还田, 以培肥地力, 深松耙茬, 深松30~35cm。秋起垄, 垄距65~70cm, 秋镇压或春季当土壤化冻4~5cm时立即镇压保墒。结合整地公顷施磷酸二铵150kg、尿素40kg、钾肥50kg作基肥。
4 播种
选择适宜播期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适期播种利于黑大豆保苗、苗齐、苗壮, 生育良好, 茎杆粗壮。播种过晚, 苗弱, 成熟延迟;播种过早, 不易出苗, 还会引起烂种。适宜的播期在5cm土壤地温稳定通过5~8℃, 在哈尔滨地区一般5月上旬播种, 公顷保苗20~22万株为宜。播种深度与种粒大小、土壤质地和墒情有关。种子在土壤中吸水膨胀后, 有足够的温度和氧气才能发芽, 而播深对这些发芽条件都有直接影响。黑大豆种子发芽后, 依靠下胚轴伸长, 将子叶拱出地面, 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所受到土壤阻力更大, 需水量也多。因此, 大粒种子播种过深或过浅时, 都不容易出苗。通常土壤质地疏松可稍深些, 土壤黏重稍浅些, 一般以4~6cm为宜。
5 田间管理
5.1 除草
土壤墒情好, 播前未施用除草剂的地块, 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灭草。春季干旱, 土壤墒情差, 提倡苗后除草。化学灭草应以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 苗后茎叶处理为辅。
5.1.1 播后苗前除草
一般在播后3~7d施药, 施药前要对垄体进行镇压, 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中午高温不宜喷药。可选用的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有都尔、金都尔、禾耐斯 (90%乙草胺) 、广灭灵、赛克 (嗪草酮) 、异丙草胺、施田补等除草剂。
5.1.2 苗后除草
没有进行封闭灭草及春季干旱地号可进行苗后除草。苗后喷药时期要选大多数杂草出齐时进行, 通常在黑大豆第1片复叶展开后、杂草2~4片叶龄期喷药。可选用精稳杀得、拿捕净 (草惧、稀禾定) 、精禾草克、高效盖草能、威霸、喷特、收乐通、虎威等除草剂。
5.2 中耕
中耕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增生。多次中耕除草还可加强土壤的爽水性和蓄水性。为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和根系发育, 应提早进行人工铲地除草与机械或畜力中耕。在黑大豆生长过程中, 一般应进行2~3次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在黑大豆苗照垄后, 不晚于第1片复叶展开, 结合间苗进行人工铲地除草进行, 一般耕深约15cm, 埋土不超过子叶痕。第2次在子叶落黄时进行, 耕深10~12cm, 可结合施用苗肥。第3次在初花期, 结合施花肥进行。培土的高度以达到子叶节为度, 既可促进根系生长, 又可防止倒伏。
5.3 叶面追肥
在苗期或初花期叶喷浓度为0.2%~0.3%硫酸锌, 锌肥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呼吸, 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能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 缺锌植物生长会出现停滞状态。开花期喷施浓度为0.1%的硼肥, 硼肥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 促进早熟, 改善大豆的品质, 提高大豆的抗逆性, 开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kg/hm2, 可促进茎叶的生长。
5.4 化控
在黑大豆花荚期若有倒伏倾向时, 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 促进植株矮化, 叶柄缩短, 叶片功能期延长, 有利于通风透光和防止倒伏, 并能兼治花叶病, 一般增产20%左右。
5.5 病虫害防治
a.蚜虫 于6月下旬开始田间调查, 当发现有20%植株、每株有蚜虫10头以上时即进行防治。每公顷用70%艾美乐 (吡虫啉) 15~20g, 或2.5%功夫225mL, 或2.5%敌杀死225mL, 或10%氯氰菊酯225mL, 喷雾防治。
b.红蜘蛛 在点片发生时及时防治, 常用药剂有 (每公顷用量) :40%乐果1125~1500mL、2.5%功夫900~1500mL、48%乐斯本750~1500mL、73%克螨特600~1050mL。加入喷液量1%的药笑宝、信得宝等可明显增加药效, 并可减少30%用药量。
c.灰斑病 在花荚期, 当叶片有30%以上出现病斑时,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 每公顷用量1.5kg, 对水450kg喷雾防治。
d.食心虫 用2.5%敌杀死乳油等菊酯类农药, 每公顷用量300~450g, 对水450kg喷施。
6 收获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篇8
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 所以选用品种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应注意生育期问题。
一般来说, 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高, 生育期短的品种产量低。选用品种要从各地实际出发, 既能充分利用生育季节, 又能保证高产、稳产为原则。
2. 应注意倒伏性问题。
茎秆弱的大豆品种容易倒伏造成减产, 茎秆强的品种肥水过多、密度过大, 也会出现倒伏现象。高产栽培水平下的品种应选用茎秆强度大的半矮秆、产量潜力大的品种, 配方施肥, 合理密植。
3. 应注意选用抗病品种。
应针对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品种。舞阳县病毒病、霜霉病发生严重, 所以应从实际出发,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二、深层施肥
深层施肥是指把肥料施于播种部位的种子以下, 使肥料与种子分开, 以防止烧种、烧苗, 充分发挥肥效, 促进根系生长, 利于根瘤固氮, 满足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
1. 施肥方式
(1) 机械深施肥:在一般平川岗地, 肥种分开, 施于种侧下4~5厘米, 化肥用量可以调节。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20千克以上时, 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5~7厘米, 施肥量占1/3;底肥深度10~16厘米, 施肥量占2/3。
(2) 翻前施底肥:前茬作物收后, 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的撒施于地表, 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 粪、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
三、实施精细播种
l.播种方式。
垄上双行精量点播;垄上等量穴播;“三垄”栽培法。
2. 精播条件
(1) 合理轮作。最好选正茬, 不重、迎茬种植。
(2) 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翻耕, 深度22~25厘米, 作业时不起大土块, 不出明条、垡块, 要扣严、不重、漏。耕堑直, 百米内直线误差不超过20厘米, 地表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5厘米。耙耢结合, 达到平整细碎, 10米宽幅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 平方米内直径3~5厘米土块不超过10个。耙深10~15厘米。要求地头齐, 不出三角抹斜。起垄要直, 50米长直线误差不超过5厘米, 垄距误差不超过11厘米, 垄台误差不超3厘米, 垄幅误差在3厘米以内, 起垄后镇压。
(3) 土壤水分适宜: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 (干土重%) 播种时应为22%左右, 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4) 做到适期播种。
四、田间管理
1. 垄沟深施。
在大豆刚拱土进行铲前垄沟深松。
2. 锄地与中耕
(1) 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 做到锄净苗眼草, 不伤苗, 松表土。
(2) 苗高10厘米左右时, 进行第二次铲趟, 用大铧趟成张口垄, 做到不伤苗, 不压苗, 不漏草, 培土不超过第一对真叶节。
(3) 第二次铲趟后10天左右, 进行第三次铲趟, 要做到深松多上土, 用大铧带培土板趟成方头垄, 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
(4) 做到三铲三趟, 铲趟不脱节。
3. 化学除草
(1) 播前土壤处理:在播种前5~7天处理。要求施药均匀, 流量准确, 不重不漏。喷后顺、斜各耙1次, 施药混土复式作业, 混土深度7~10厘米。注意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时, 不要进行土壤处理, 以免影响播期。
(2) 如播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 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垄作栽培, 也可苗带喷药, 施药量按喷洒面积计算, 施药后混土2~3厘米。
(3) 在大豆生育前期, 田间杂草较多时, 可在杂草基本出齐墒情较好的条件下, 进行化学防除, 宜早不宜迟。
五、大豆病虫害防治
1. 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是最主要的大豆病害。多雨年份发病严重, 引起叶片早落或凋萎, 种子受害霉变。一般发病可减产6%~15%, 种子受害率10%左右, 重则减产30%~50%。防治大豆霜霉病用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
2. 大豆蚜虫:
大豆的成蚜和若蚜, 集中在豆株的顶部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 严重布满上部株茎、叶及荚, 使叶片皱缩, 根系发育不良, 植株矮小, 结荚少, 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整株枯死。轻者可减产20%~30%, 重者可减产50%以上。每亩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抗蚜威液剂2000倍液喷雾。
3. 大豆食心虫:
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篇9
关键词 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科学追肥
中图分类号:S565.10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02
黄豆、青豆、黑豆统称为大豆,大豆也是粮食作物之一。大豆富含蛋白质(约40%),既可煲、炒,又可制成多种豆制品作为主要副食品;大豆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如将黑豆经过加工加热后用来冲洗可治疗风湿病;黑豆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等。大豆除作为人类粮食外还是禽畜的重要饲料之一[1]。因此,大豆作用很多。大豆栽培历史悠久,阳春市每年种植大豆面积超过0.17万hm2,但是长期都是以普通栽培和选用上年自留下的豆种来种植为主,产量不高,667 m2产低于100 kg。近十年来,阳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严小龙教授培育出的杂交大豆、大黑豆,年海教授培育出的杂交大豆华夏、桂豆等新品种,研究制定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667 m2产均高于150 kg,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配套栽培技术
要种好大豆,获取高产,主要抓好如下几点。
1.1 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是高产的基础。目前的大豆良种有大青豆、大黄豆、北方大豆、华南农业大学严小龙教授培育出的杂交大豆、大黑豆,年海教授培育出的杂交大豆华夏2号、华夏3号、华夏9号、华春3号、桂豆等。
1.2 精选种子,播前晒种
播前晒种可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让播种后出芽快、出芽齐整。但种子不宜在夏天中午强光下晾晒,以免晒破种皮。
1.3 选地,精细整地
种豆地首先地土要有适宜的含水量,过干不利出苗,过湿易引起烂种、烂根和黄叶现象。泥土以手抓成团、落地松散、不干不湿为好。其次要求土壤疏松,土壤疏松才有利于大豆出苗和根瘤菌活动。整地应尽可能及早翻耕,种前再浅犁耙1次,并做成1.2~1.4 m(包沟)的平畦。
1.4 适时播种
春种当气温稳定在12 ℃以上时即可播种,春种一般都争取早种,因为适当早种既可避免早春干旱;同时,又增加了生育天数,有利于提高产量。但若过早播种,种后又遇低温,则发芽缓慢,造成成苗率低,极易感病、烂胚、烂芽、烂根,缺苗断畦;过迟播种,会出现生育期缩短,迟熟,产量低的情况。
1.5 合理密植
适宜的密度才能够增产。过密易倒伏,也会使消耗大于生产(呼吸作用的消耗大于同化作用的增加量)而导致减产;过疏有效棵数少而产量也不高。通常品种生势强的宜疏,生势弱的可稍密;肥地宜疏,瘦地稍密;早播宜稍疏,迟播宜稍密;春播宜疏,秋种宜密。一般株行距:春夏种为25 cm×30 cm,每棵2~3粒,667 m2种2万~3万株;秋种20 cm×25 cm,每棵3~4粒。播种时,穴或沟底要平,种粒要分散,回土不宜过深,3~5 cm即可。
1.6 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匀苗,中耕培土
出苗后,发现缺苗应立即补种。补种的种子可先在水中浸2~3 h,天旱时带水补种,以保证如期出苗。如发现缺苗稍晚,补种已嫌过迟,应结合间苗移栽。移苗宜选择阴天或16:00以后进行,要带土移栽并随即淋水。
间苗、匀苗利于壮苗。要间早、间小,一般在子叶出土手能拿得住时就可开始间苗。若地下害虫为危严重,除积极进行防治外,应适当推迟间苗时间,以免造成缺苗。
大豆是中耕作物,幼苗期生长缓慢,杂草容易孳生,应进行多次中耕、除草、松土,促使根群发育,且可爽水、蓄水。大豆中耕、除草要早而勤,一般中耕2次,并结合松土;通常苗高10~15 cm时进行第1次中耕,深约5 cm;开花前再进行第2次。中耕应结合培土,培土高度要超过子叶节以上,既可促进根系生长,又可防止倒伏。
1.7 施足基肥,科学追肥
种前667 m2施复合肥(氮、磷、钾总含量50%以上)30 kg、加磷肥30~40 kg作基肥。
大豆幼苗期(种后5~20 d)需肥不多,如已施过基肥的,土壤肥沃,幼苗生长健壮,苗期不必追肥,但如果大豆幼苗表现叶小色暗、色淡、生长缓慢,为了使根系生育强健,幼茎粗壮,腋芽分化迅速,分枝多,则需要追施适量肥料,特别是磷、钾肥(大豆有根瘤菌固氮作用,可少施氮肥),可667 m2施4~5 kg复合肥,促其生长。大豆分枝期(即花芽分化期,种后20~40 d)较苗期需肥为多,供给氮素可促进茎叶和分枝生长以及腋芽的分化,磷素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根系进一步发育,钾素可增强茎秆生长,防止茎秆柔嫩倒伏。因此,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施适当的速效性肥料,可起到良好作用。但应注意,施氮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根瘤菌活动和引起后期倒伏。结合小培土,一般667 m2施复合肥10~15 kg。若基肥或苗肥充足,植株生长正常,这次追肥也可不施,小培土即可。
开花结荚期(种后40~75 d)追肥对增产具有重要作用。这时大豆需肥最多,而基肥及前期追肥已大量消耗,需要及时供应充分的肥料以满足开花后对养分的需要。施用氮肥能促进同化器官合成的强度,增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积累,减少花荚脱落,促进籽粒饱满。开花结荚、籽粒成长期缺磷,则生长缓慢,开花结荚延迟,籽粒不饱满。施足磷肥,可消除上述缺点,并能增加籽粒含油量。增施钾肥能增强植株健壮程度,防止倒伏,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速度。因此,开花结荚期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料,是取得丰产不可缺少的措施。一般每667 m2可施复合肥15~20 kg。
1.8 喷施叶面肥,保花保荚增粒重
在大豆开花结荚至充实期间,对于叶色较黄、生势弱的田可每隔7~10 d喷施1次叶面肥,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或加适量的3个15复合肥(浓度为3‰~5‰),以延长株叶功能,防止早衰,达到保荚增粒重的目的。而对于那些植株生长过旺,植株出现徒长的可在大豆开花完成后,结荚充实其间喷矮壮素或多效唑可以抑制其继续徒长,促进植株健壮,以防倒伏。
1.9 及时防治病虫害
大豆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蚜虫、豆荚螟、卷叶螟和斜纹夜蛾等。防治地老虎在苗刚出时可用氟铃尿对水喷或用地杀光拌沙撒。防治蚜虫、豆荚螟、卷叶螟、斜纹夜蛾等可用糠宽、乐斯本、阿维菌素等喷杀。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一次施药的安全期应在收获之前,切忌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1.10 防旱防渍水
大豆生长过程中缺水,轻则生长缓慢,植株矮细,茎秆纤细,叶小分枝少,形成小老苗;重则植株干枯或旱花滑株,或旱荚无豆而失收。如出现多日无雨天气,畦面泥土干白则要淋水或灌水。若长期下雨,田间畦沟等长期积水时,则叶片发黄,烂根烂叶,应及时排除畦沟积水,以防或减轻烂根烂叶。
1.11 及时收获
当叶片大部分变黄和脱落,茎荚转色,豆粒与荚壁分离,手摇植株发有响声时,即可收获。
2 结语
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阳春市目前在大豆栽培上的主推技术,经阳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市农科所从华南农业大学引进大豆优良品种并加以示范推广后,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农户经采用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种植大豆都得以增产增收增效,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继续推广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具有广阔前景,为今后大豆生产的增产、增收、增效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南京农学院.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试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南方本)上下全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297-321.
大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关键词:大豆密植,技术优点,栽培技术
1 技术优点
1.1 合理密植, 提高产量
该技术特点是合理密植, 作物分布均匀, 增加作物光合作用。一般提高产量20%, 亩增产50kg左右。
1.2 深松蓄水保墒
深松后的土地, 增加蓄水保墒能力, 打破犁底层, 建立地下水库, 可大量接纳雨水, 使地表不产生径流, 防止水土流失, 增加耕作层的深度, 起到改良土壤作用。
1.3
秋整地墒情好, 有利于春播深松后进行旋耕、整平耙细, 达到待播状态, 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一次播种保全苗。
1.4 降低作业成本
深松一次可连续种三年, 每年只需一次旋耕、精播、机械封闭除草, 可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 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降低土壤容重, 为大豆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栽培技术
2.1 精细耕整地
深松整地, 深松采用ISQ-350型全方位深松机作业为主, 深松深度在35cm以上。深松后采用机械旋耕灭茬进行整地, 豆茬可直接旋耕。要求整平耙细, 达到待播状态, 切不可秋深松、春旋耕, 造成水分蒸发流失。没有深松的补救措施, 播种前用凿式深松机深松, 深松后马上进行旋耕、播种、镇压, 防止跑墒。
2.2 品种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选择品种必须以不产生严重到伏为前提, 否则不仅不增产, 反而要减产。选择的品种在当地熟期不宜过早, 否则浪费积温影响产量。
2.3.1 种子精选
播前进行机械精选, 剔除破瓣、病斑粒、虫蚀粒、青秕粒和其他杂质。精选后的种子应达二级良种以上, 纯度98%, 发芽率97%以上, 含水量不高于13%。
2.3.2 发芽试验
一般要进行两次, 挑选前试次, 确定有没有选用的价值。如果没有选用价值就重新更换, 有价值就选用。选后再搞一次发芽试验, 发芽率达到97%以上方可播种。
2.3.3 包衣处理
精选后的种子应进行包衣处理厂pH在5.5~6.5的土壤选用:每100kg大豆种子用2.5%适乐时150ml+益微100~150ml (g) ;在pH大于6.5的土壤选用:每100kg大豆种子用2.5%适乐时150ml+35%金阿普隆40ml+益微100+150ml (g) , 可用包衣机包衣。人工包衣要包全、包匀。
2.4 合理施肥
公顷用化肥量为240~320kg, 其中二铵150~200kg, 尿素40~60kg (含追肥20kg) , 硫酸钾50~60kg。播种时同时进行, 分层深施, 第一层种下4~6cm, 第二层种下8~12cm。有条件的地方亩施有机肥一吨, 秋整地前均匀地撒在地表面。最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总的施肥量比常规种法增加15%以上。追肥在初花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 每次公顷用量尿素10kg+硼钼肥200g或钼酸铵150g。
2.5 精细播种
气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5月5日开始, 播期不能超过15日, 播期拖后出苗晚, 作物根系不发达, 扎根浅, 容易倒伏。播种方式为平播, 行距45cm.株距11~12cm, 垧保苗株数36~40万株左右, 播深3~5cm, 播后及时镇压, 防止跑墒。
2.6 化学除草
大豆密植栽培化学除草应做苗前土壤处理, 播种后到出苗前三天之间进行处理, 公顷兑水量225~450kg。采用小四轮带小型喷雾机作业。
常用药剂配方: (1) 90%乙草胺1000~1500ml+80%阔草清60g混合喷施; (2) 90%乙草胺1000~1500ml+70%赛克300~600g混合喷施。
2.7 田间管理
2.7.1 适当化控
在大豆初花至盛花期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若生长过旺可采用多效唑或大豆丰收宝等化控剂喷雾, 保花保荚, 防止倒伏。
2.7.2 及时防病治虫
防治大豆灰斑病、紫斑病, 于8月上旬, 用40%多苗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400~500倍液喷洒1~2次;防蚜虫、红蜘蛛、蓟马, 点片发生时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防治;防大豆食心虫, 8月上中旬, 发现食心虫集体飞行时用80%敌敌畏乳油0.1~0.13kg制成毒棒重点防治或用功夫喷洒防治。
2.7.3 叶面迫肥促早熟
亩用0.7~0.8kg尿素加磷酸二氢钾0.1kg兑30~40kg水于花期叶面喷洒。
2.8 适时收获
【大豆栽培高产攻关模式】推荐阅读:
大豆高产栽培05-30
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08-13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09-27
大豆栽培与田间的管理05-26
淮北地区大豆栽培技术06-18
大豆大垄覆膜栽培技术06-24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09-15
菜用大豆繁种栽培技术07-17
大豆高产施肥09-11
高产模式化栽培规程论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