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用12篇)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1
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地处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 东经125°58′, 北纬49°25′, 东西横垮塔溪、科洛两镇, 地形为慢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 微酸性土壤。常年有效积温1900~2200℃, 年无霜期95~110d, 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 处于第五、六积温带结合部, 大豆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为了提高大豆的种植效益,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 总结出了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现将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整地、施肥
大豆最适宜的前作是小麦、玉米, 其次是经济作物, 忌重迎茬。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 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 致使植株生长畸形, 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 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或轮作2年以上的地块种植大豆。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 适宜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整地以深松 (深度30~35cm) 为原则, 秋起垄、秋镇压。结合整地施底肥, 中等肥力土壤公顷施磷酸二铵150kg、尿素80kg、硫酸钾25kg。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防止越区种植, 要求种子小粒率不超0.5%, 无内伤、无虫口、无病粒、发芽率90%以上, 纯度98%以上。依据土壤肥力和栽培方式选用品种, 如三垄栽培法, 宜选用中熟, 植株高大, 秆强茂密性好的品种;窄行密植等栽培方法宜选用早熟分枝少、秆强、株形收敛的品种。
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 剔除病种及杂质等, 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 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undefined衣, 可选用35%多克福种衣剂包衣, 种衣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9%~1.2%;或用2.5%适乐时种衣剂包衣, 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10%~0.14%。钼能促进根瘤的形成与生长, 使根瘤数量增多, 体积增大, 固氮量提高, 促进大豆植株对磷的吸收、分配和转化, 增强大豆种子的呼吸强度, 提高种子发芽力。在酸性土壤上, 用1%~2%的钼酸铵溶液进行拌种, 待搅拌均匀溶液全被种子吸收阴干后即可播种。
3 播种
大豆选择适宜播期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适期播种利于大豆保苗、苗齐、苗壮、生育良好、茎秆粗壮;播种过晚则苗弱、成熟延迟;播种过早不易出苗, 还会引起烂种。5cm土壤地温稳定通过5~8℃, 土壤水分含量在20%时适宜播种, 遵循播种“早宜稀、晚宜密”和土壤“肥宜稀、瘦宜密”的原则, 中晚熟品种公顷保苗28~30万株, 选用中早熟品种公顷保苗30~35万株。采用气吸式或精量点播机播种, 深度与种粒大小、土壤质地和墒情有关。大粒种子播种过深或过浅时, 都不容易出苗, 土壤质地疏松可稍深些, 土壤黏重稍浅些, 一般以4~6cm为宜。
4 田间管理
a.除草
大豆播种后, 公顷用90%乙草胺2.2L+70%赛克津0.4kg进行播后苗前封闭灭草。
b.中耕
大豆在生育期间要中耕3次, 第1次中耕在第一片真叶长出后进行, 深松20~25cm, 目的是提温放寒;第2次中耕在苗长高10cm后进行;第3次在开花期结合喷叶面肥。
c.叶面追肥
在苗期或初花期叶喷浓度为0.2%~0.3%硫酸锌, 锌肥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呼吸, 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开花期喷施浓度为0.1%的硼肥, 硼肥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 促进早熟, 改善大豆的品质, 提高大豆的抗逆性;开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kg/hm2, 可促进茎叶的生长。
d.化控
在大豆花荚期有倒伏倾向时, 喷施多效唑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
5 收获
当叶片全部落净, 豆粒归圆时, 即可进行机械收获, 机械收获一定要及时, 不宜过晚, 收获过晚豆粒炸裂, 商品率降低。对于不宜进行机械收获的地块, 宜在大豆完熟期, 即子叶全部脱落, 茎、荚、粒呈原品种色泽, 豆粒全部归圆, 子粒含水量下降至20%以下, 进行人工收获。
摘要:根据嫩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土壤肥力、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 介绍了适合当地的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2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大豆种子,需吸收纯氮6.5千克、有效磷1.5千克、有效钾3.2千克,三者比例大致为4:1:2。而根瘤菌只能固定氮素,并且供给大豆的氮仅占大豆需氮总量的50%-60%。因此,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一、多施有机肥。用较多的有机肥作底肥,不仅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增强固氮能力。一般每亩可施农家肥3-4吨或饼肥40-50千克。麦茬直播夏大豆由于播种时间紧,来不及整地施基肥,应强调前茬小麦田多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使大豆利用残肥,获得好收成。
二、巧施氮肥。大豆需氮素虽多,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因此需要施用的氮肥并不太多,关键是要突出一个“巧”字。中等以下肥力的田块,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高肥田可少施或不施氮肥,施用过多不仅浪费,而且还会造成减产。一般地块每亩可施尿素5千克或碳酸氢二铵15千克。
三、增施磷肥。大豆作为一种油料作物,需要较多的磷素营养,属于一种喜磷作物。充足的磷肥供应对于保证大豆正常生长,提高大豆产量有重要作用,因而大豆种植要施用足够多的磷肥。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所以磷肥宜作基肥早施。一般每亩可施过磷酸钙15-20千克或磷酸氢二铵8-10千克。如果前茬小麦施足了磷肥,土壤中不缺磷,种大豆时可不再施磷肥。
四、合理施用钾肥。钾也是大豆所需主要营养元素之一。钾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较高,但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重氮、磷而轻施钾的观念,钾肥的施用较少或不施用,这样便造成钾素的相对缺少。特别是高产栽培更是表现出钾肥的不足。钾肥的施用对于提高作物抗逆性、防止作物早衰有重要作用。一般每亩可施氯化钾10千克。
五、注意微肥的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是钼、锌、硼。钼可以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满足大豆氮素营养;而锌、硼可以提高结实率,钼、锌、硼的施用可以提高大豆产量。钼肥(钼酸铵):碱性肥,基肥每亩1~2kg,叶面喷施浓度为0.05%~0.1%,每亩用肥约 100g~150g;锌肥(硫酸锌):碱性肥,基肥每亩1kg,叶面喷施浓度为0.01%~0.05%,每亩用肥约100g~150g;硼肥(硼砂):碱性肥,基肥每亩1~2kg,叶面喷施浓度为0.1%~0.5%,每亩用肥约100g~150g。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选种;种子处理;播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43. 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14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在选择大豆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生育期适宜、抗病抗倒伏强、高产稳产、丰产潜力大的大豆品种。吉林省应选生育期在115~125天的品种。如吉林35、吉林47、长农22、黑农35、黑农40等。
2种子处理
种子精选。精选过筛,选大小一致,无病粒,纯度98%,芽率95%以上;晒种。选择晴天晒1~2天,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芽势;拌种。防根腐病、霜霉病,用福美双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占种子量的4%。防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用辛硫磷乳剂闷种。也可以用大豆专用种衣剂包衣,防大豆根腐病、包线虫病以及地下害虫。
3测土配方施肥
通过采集、化验土样,分析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释放利用情况及大豆的需肥规律,确定施肥的种类,进而配方施肥。施用农家肥做底肥,其营养元素全面,含有大量有机质,不但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而且肥效长。防止因只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化肥一般分层施入:第一层5~10厘米,第二层10~15厘米,这样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达到供肥和需肥的平衡。
4合理轮作
大豆既是用地作物也是养地作物,但本身重茬迎茬也会使产量下降。
5精细播种
5.1整地
通过机械整地,精耕细作,破坏重茬迎茬大豆的土壤环境,建立新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利于大豆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性。同时秋整地可以通过冬季低温破坏致病物质而达到保产的目的。其做法:深秋翻22~25厘米(不打破犁底层)。实行秋整地,做到翻、耙、起垄、镇压连续作业,注意蓄墒、提墒、保墒。没有进行深翻地块,必须倒垄种植,杜绝原垄种。
5.2播种期
在土壤5~7厘米深处,地温稳定在8℃时,即为播种时期。吉林省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
5.3土壤含水量
播种时土壤含水量最好在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5.4播种量
每亩播种量为4公斤多些即可。
5.5播种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播种方式,垄上双行精量点播,垄上等量穴播,广两垄一沟栽培法,窄行密植栽培法,“垄三”栽培法。吉林省主要采用“垄三”栽培法。“垄三”栽培法指的是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垄上双行精量点播。“垄三”播种的技术要点是:秋季或春季起垄时,垄底、垄沟各深松一次,松土深度为26厘米,犁底层6.5厘米,松土带宽8厘米。垄体分层深施肥,底肥深度8~16厘米,起垄深松时同时施入;种肥深度为5~7厘米,播种同时施入,种子位于垄体两侧,双条间距12厘米,播深3~5厘米。用小型精量点播机垄上双条捌子苗点种,垄上双条间距12厘米,种肥播于双条种子之间,垄距70厘米。也可人工等距精量点播。
6田间管理
当大豆苗刚破土时进行以达到松土的目的。第一次锄地在第一片复叶前进行,要求草净、不伤苗,使地表土壤疏松。当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铲、趟,趟地,选大铧犁趟成张口垄,力争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杂草,培土不宜高出第一对真叶节。距第二次铲趟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铲趟用大铧犁带培土板趟成方头垄,目标是深松、多上土。要求是三铲三趟同时跟进,这样做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避免因施除草剂、化肥带来的土壤板结的问题。
化学除草:一是苗前除草。杀一年生阔叶杂草有20%的豆磺隆可湿性粉剂75克/公顷,其特点高活性低用量,还有速收50%可湿性粉剂120~180克/公顷,其特点是干旱对其药剂影响不大,对大豆安全,对后茬作物没影响,并可兼防部分和禾本科杂草。杀单子叶杂草的有50%乙草胺乳油2.4~3.75升/公顷,通常与豆磺隆混用扩大杀草普。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广谱性除草剂还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二是苗后除草。苗后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防单子叶杂草的有:15%精稳杀得乳油0.75~1升/公顷,12%收乐通乳油0.5~0.6升/公顷。防阔叶杂草的有:21.4%杂草焚水剂1.25~1.5升/公顷,48%苯达松水剂2.5~3/公顷。目前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广谱茎叶除草剂普施特、金豆。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1.5公斤,4%金豆水剂1~1.25升/公顷。
注意事项:普施特、豆磺隆、广灭灵均为长残效除草剂,容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小雨后,土壤湿度比较大的天气用药效果最佳,高温干燥大风的天气会制约药效的发挥。
7病虫害防治
7.1病害防治
大豆霜霉病 初期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雾1~2次。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初期用1∶1∶160波尔多液或30%绿得宝悬浮液400倍液,喷雾1~2次。
7.2虫害防治
大豆食心虫:甲拌磷颗粒剂750~1000克拌土10公斤,于8月10日前后的盛虫期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敌敌畏药棍薰蒸,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将玉米穗轴或高粱秆瓤截成约5厘米长段,浸足敌敌畏药液,按每隔四垄插一垄,走6~7步插一根。大豆蚜虫:防大豆蚜虫应早发现早防治,可在田间卷叶株达5%~10%或有蚜株数达50%时立即进行。 每亩用5%的来福灵乳油20毫升稀释喷雾防治,40%乐果乳油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4
1 品种选择
蚕豆选用启豆2号或5号、通蚕鲜7号或8号等品种;豌豆食荚选用台湾小白花, 食粒选用中豌6号或三月黄等品种;玉米鲜食收青选用苏玉糯5、11号等品种, 收干籽选用苏玉18、20、25等品种;大豆选用通豆5、6号或小寒黄等品种。
2 茬口配置
该模式采用1.33 m组合。每组合种植1行蚕豆 (2行豌豆) , 蚕豆穴距0.25 m, 豌豆大行距1 m、小行距0.3 m;于蚕豆空幅间 (豌豆大行间) 种植1行玉米, 穴距0.25 m;蚕 (豌) 豆收获后, 于玉米行间种植2行大豆, 行距0.5 m, 穴距0.3 m。
3 栽培管理
3.1 蚕豆栽培
3.1.1 播种。
播前晒种1~2 d, 尽量不重茬。10月15—20日适期适墒播种, 等行距开行点播, 每穴播3~4粒。播后芽前喷施除草剂。开好田间一套沟。幼苗出土后, 及时查苗, 移栽补稀早定苗。
3.1.2 壅土防冻。
12月中旬在蚕豆播种行的迎风一面壅成0.1 m高的土埂, 起到挡风保暖的作用。
3.1.3 施肥。
播种前施过磷酸钙300~375 kg/hm2和氯化钾120~150 kg/hm2作基肥;对于地力较差、幼苗长势较弱的田块, 在主茎3~4张复叶时, 追施碳铵225 kg/hm2或尿素75 kg/hm2;初花期普施尿素120~150 kg/hm2作花荚肥, 并松根除草[1,2]。
3.1.4整枝摘心。
3月上中旬剪去主茎、无头枝、病虫枝、幼嫩小分枝, 每1 m行长留25~30株健壮分枝。田间50%植株已结2~3个荚且荚长2~3 cm时 (约有7薹花序) , 于晴天中午摘除顶端3~6 cm嫩梢, 以抑制营养生长。
3.1.5 防病治虫。
播种时用3%立本净15 kg/hm2拌适量细土后, 施于播种沟内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初花期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赤斑病, 7 d后再治1次;锈病发病初期用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7 d后再治1次;蚜株率达20%~30%、百株蚜量500头时, 用10%吡虫啉300 m L/hm2对水喷雾防治。
3.1.6 采收。
鲜食蚕豆:5月中旬, 当青豆荚鼓粒饱满、青豆籽粒种脐颜色由黄显黑时即可采摘上市出售;速冻加工:青蚕豆以种脐颜色明显呈黑色时采收为宜;干蚕豆:完熟期时及时采收蚕豆干籽[3]。
3.2 豌豆栽培
3.2.1 播种。尽量不重茬。10月底适墒开行点播, 每1 m行长播35~40粒。开好田间一套沟。
3.2.2 施肥。施过磷酸钙300~375 kg/hm2作基肥;初花至盛花期因苗早施花肥, 施尿素150~225 kg/hm2;开花结荚期用高效叶面肥“883”1 500 g/hm2对水600 kg/hm2喷施。
3.2.3 中耕培土。第1次在株高5~7 cm, 第2次在株高15 cm时进行, 结合除草中耕并培土。
3.2.4 搭架摘心。蔓生豌豆在株高30 cm时用棉杆或芦苇搭支架;春节前后可采摘部分茎梢或摘心作蔬菜上市, 可每隔7~10 d采摘1次。
3.2.5 防病治虫。白粉病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烯唑酮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1~2次;潜叶蝇发生初期用1%阿维菌素150~225 m 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
3.2.6 采收。鲜食豌豆:掌握在青荚籽粒略鼓 (食荚) 或鼓粒期 (食粒) 陆续采摘上市;干豌豆:完熟期时及时采收豌豆干籽[4,5]。
3.3 玉米栽培
3.3.1播种。4月上旬, 当5 cm地温稳定通过10℃, 适墒抢晴开行点播, 行深3~4 cm, 每穴2~3粒。四叶期定苗, 每穴留苗2株。
3.3.2施肥。基肥施有机肥11.25~15.00 t/hm2、尿素150 kg/hm2或玉米专用复合肥450 kg/hm2, 肥种隔开;齐苗后3叶前早施苗肥, 施碳铵150 kg/hm2或尿素60 kg/hm2;5月下旬, 小喇叭口期施碳铵150.0~187.5 kg/hm2或尿素75 kg/hm2作拔节肥;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 开塘施碳铵600~750 kg/hm2或尿素225~300 kg/hm2;抽雄前后15 d, 最迟不超过吐丝期, 看苗补施粒肥, 施碳铵112.5~150.0 kg/hm2或尿素30~45 kg/hm2。
3.3.3去雄。6月下旬至7月上旬, 在雄穗抽出1/3、长5~8cm时, 隔行或隔株去雄。
3.3.4中耕松土。苗期松土除草, 疏通田内沟, 确保渍能降、涝能排、旱能灌;6月上中旬中耕培土, 耕深6~7 cm, 培土高15cm;7月中下旬收干玉米田及时疏通沟系, 养根保叶防早衰[6]。
3.3.5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是玉米螟。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7.5~15.0 kg/hm2拌细土75 kg/hm2灌入心叶防治。
3.3.6采收。青玉米:开花后20~25 d、花丝顶端转褐色、籽粒饱满且能挤出乳状液时为最佳采摘期;干玉米:完熟期时及时采收。
3.4 大豆栽培
3.4.1播种。播前晒种1~2 d。6月上中旬在玉米行间适期适墒播种, 每穴播3粒。播后芽前化除。在第1张复叶平展时, 每穴定苗2株。
3.4.2施肥。蚕 (豌) 豆收获后, 玉米行间松土整地, 开沟施基肥, 施45%复合肥150~225 kg/hm2;2片真叶时追施苗肥, 浇施尿素75 kg/hm2;初花期, 施尿素105~150 kg/hm2作花荚肥。
3.4.3化控。8月上中旬, 对旺长苗适时化控, 用多效唑375~4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徒长倒伏。
3.4.4中耕松土。封行前, 中耕松土除草1次。
3.4.5虫害防治。防治豆荚螟、大豆食心虫, 用2.5%溴氯菊酯乳油450 m L/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或150 kg/hm2弥雾;防治蜗牛, 用蜜达15包/hm2 (500 g/包) , 每隔2 m放置3~5 g诱杀。
3.4.6采收。鲜食大豆:9月上中旬, 当豆荚饱满、籽粒近圆形、豆衣清晰可见时分批采摘上市;干大豆:10月上中旬, 完熟期时采收, 清除杂草, 及时让茬。
摘要:阐述蚕豆 (豌豆) —玉米—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茬口配置、各作物栽培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蚕豆,豌豆,玉米,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沈汉辉, 彭建强.青蚕豆/青玉米/青毛豆-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J].上海蔬菜, 2009 (2) :56.
[2]吴建霞, 张丽华, 於永杰.“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2) :110-111.
[3]刘关海, 周炎生, 刘志忠.鲜食蚕豆/春玉米-晚稻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9) :80-83.
[4]茅圣英, 项觉生.菜用大豆“通豆6号”开发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11 (6) :80-81.
[5]施裕春, 项觉生.秋豌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3) :122-123.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5
高油大豆是指脂肪含量在21%以上,干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 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吉林省是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东北大豆产区,同时也是我国高油大豆的生态适宜区,且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绿色无污染.吉林省种植大豆历史悠久,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其中中部平原是高油大豆的最适宜生态区。
适宜吉林省种植的高油大豆品种主要有:吉林35、39、47、48,吉育54、57、58、60、64、67、72,吉科豆1号,吉农9,九农22、28、29,长农12、13、16、17,白农9,延农9,平安豆7号等。
品种选用原则,根据地势、土壤及水肥条件选用相应的品种。岗坡向阳地、砂质土壤可选熟期略早些的品种,背阴田或粘质土壤可选熟期略晚些的品种。条件优越、管理水平高的地块应选用熟期稍长、株高中等、花多、荚密、秆强抗倒、抗病虫、丰产性能好的粒型稍大些的品种。平川地、排水良好的河套地、二洼地可选用耐肥、秆强的高产品种、瘠薄干旱的地块应选用抗旱、耐瘠、爱起秆、开花期长、适应性强、稳产性能好的粒型中等或中小粒型品种。
狭长叶形的品种四粒荚的比例较大,圆叶品种以二、三粒荚为多。一般长叶品种有利于高产,而圆叶品种比较耐虫害。在雨水充足的地区,种植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较多,而在比较干旱的地区,种植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较多。
一、精细整地
伏秋翻地,深度22~25?M,早春化冻5?M深抓紧顶凌
整地。早春土壤化冻10~15?M深时顶浆三犁川打垄。
二、轮作倒茬
大豆是典型的不耐重、迎茬作物,尽量种正茬豆,但实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首先安排迎茬种植,迎茬安排不开再重茬种植,而且重茬不能超过两年。向日葵茬不能种大豆。
三、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2~3天,防止中午强光曝晒造成种皮破裂。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闷种。药、水、种子的比例为1:40:400,拌匀后闷种约4小时,等种子把药液全部吸干后,在背阴通风处晾八成干后播种。大豆根潜蝇发生较重地区可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35%甲基硫环磷或35%乙基硫环磷乳油,播前3~5天内按种子量的0.5%湿拌种,对二条叶甲发生较重地区可采用40%乐果。
乳油,按种子重的0.5%拌种.拌种3~5天内播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防治大豆孢囊线虫可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
钼酸铵拌种,用少量温水溶解钼酸铵,再加适量水,制成5%的钼酸铵溶液,边喷雾边搅拌,用液量为种子量的1%。拌种过程中不可用铁器,拌种后不要晒种。
另外,用大豆种衣剂包衣种子效果也不错。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有必要用根瘤菌剂接种,随接种随播种,菌剂怕日光直射。药剂拌过的种子,尤其是酸性农药拌种,一般不宜接种根瘤菌。
四、科学施肥
播种时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30~170?K、硫酸钾50~65?K作种肥,肥料要深施(侧深施)或分层深施。侧深施一般距离种子6~8?M。分层施肥,在施肥量大时,第一层施在种下4~5?M处,占种肥施用量的30~40%,第二层施于种下8~15?M处,占种肥施用量的60~70%。在施肥偏少的情况下,第二层施在8~10?M处就可以了。有条件的应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五、播种技术
要抓住地温回升的有利时机,抢墒播种。在土壤5~7?M深处地温稳定通过7~8℃的要及时播种。较早时可采取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的播种方法,覆土厚度以镇压后2?M为宜。大豆是子叶出土的作物,拱土能力弱,一般不宜重镇压。
确定合理密度的原则:根据品种类型,生态条件、栽培条件和种植方式等确定合理密度。植株高大繁茂、分枝多、秆强或熟期较晚肥水条件好的适当稀些,公顷保苗18-20万株,反之密些,公顷保苗25-30万株。密植有助于增加粒重。
六、田间管理
1、间苗
大豆间苗越早越好,子叶拱出地面后即可间苗。
2、铲趟
大豆子叶刚拱出垄后立即趟一犁上蒙头土灭草。即:将趟起的暄土盖在垄上,把豆苗和杂草一起埋入土中,盖土厚度为2~3?M。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头遍铲趟,深松不培土;苗高10?M左右时,进行第二遍铲趟,趟成张口垄,不培土;10天后进行第三遍铲趟,深铲多培土,用大铧趟成四方头垄,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不要趟成尖垄,以便接纳雨水和避免埋住底荚。一般要做到三铲三趟。
3、叶面喷肥与防倒促熟大豆初花期和盛开期各喷一次叶面肥。一般每公顷用钼酸铵750~1500g,磷酸二氢钾2250g,硼砂1500g,对水750L,可单施或混施。结荚后期发现脱肥,每公顷用尿素12?K混磷酸二氢钾25?K对水喷施。7月中旬,发现有徙长倒伏危险时,可喷洒多效唑等控制株高。
4、灌溉
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大豆苗期需蹲苗,要控制水分。有条件的应看天、看地、看苗适时浇好开花水,结荚水和鼓粒水。大动豆鼓粒期一般正处于全年降雨高峰之后,往往出现“秋吊”,因此要特别注意灌好鼓粒水。
七、收获
全田落叶,叶柄基本脱尽时既可开镰收割,后熟几日后上场拖粒,以免短食心虫继续危害。
八、病虫草鼠害防治大豆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斑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病、菌核病等;大豆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大豆食心虫、草地螟、二条叶甲、黑绒金龟子、根潜蝇、地下害虫等。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6
一、选用适宜品种
选用适宜品种,是取得大豆高产稳产的关键。大豆品种的地域性很强,适应范围较窄,各地应根据播种季节和播种时间早晚,选用适当生育的品种。
二、轮作
大豆的生态类型和栽培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轮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当前,大豆与其他作物轮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冬小麦—夏大豆一冬小麦一夏玉米
②冬小麦一夏大豆一冬小麦一夏甘薯
③冬小麦—夏大豆一冬菠菜一春马铃薯一夏玉米
④春谷~豆一谷子
三、播种技术
华北地区的播种期以6月10日至20日为宜。
1.足墒播种
大豆是大籽粒双子叶作物,幼苗出土比较困难,因此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发芽需水较多。创造较好的土壤环境,足墒播种,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2.播种深度
大豆出苗时子叶破土露出地面,因子叶较大,出苗比较困难。所以,大豆播种时覆土的深浅对保苗和整齐出苗影响很大。土质疏松、墒情差、天气炎热、种子小的情况下,播种可深些;反之,土壤黏重、墒情好、阴雨天气、种子较大要浅播。一般大豆的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
四、间苗、定苗
间苗是指在齐苗后尽早拔去多余幼苗、剔除弱苗和病苗的过程。一般间苗2~3次,先稀苗后定苗。应本着早问苗,留匀苗,留齐苗剔除小苗、弱苗和病苗,适时定苗。
五、施肥
1.基肥
每亩施有机肥3~5方,土壤瘠薄和前茬施肥数量少的地块,应多施有机肥,并结合播种施入硼肥和钼肥。
2.拌种
拌种是施用种肥的一种方式,对保苗、促苗和补充微量元素具有很好效果。有以下几种拌种方法可供采用:
①钼酸铵拌种:每100001112用钼酸铵30g。种子75kg,先将钼酸铵磨细,放入容器内,加入少量温水,搅拌至钼酸铵全部溶解,然后加水1.95kg,用喷雾器将溶液均匀喷洒在大豆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②硼砂拌种:在缺硼的地块上,用硼砂拌种有良好的增产效果。每10000m2用硼砂120~150g,于大豆播种前,用0.5%硼砂溶液拌种。液种比为1:6,种子阴干后播种。
③硫酸镁拌种:在石灰性土壤上,往往缺锰,可用0.1%~0.2%的硫酸锰溶液均匀拌种,阴干后播种。
④硫酸锌拌种:用0.1%~0.2%的硫酸锌溶液均匀拌种,阴干后播种。
3.追肥
大豆的追肥方法有:夏大豆从花期进入生长最旺盛阶段,株高、叶面积系数和干物质积累均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但此时土壤中可利用的养分通常下降到低值,养分供应不足,所以初花期追速效氮肥能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光合速率,是大豆高产的有效措施。
4.叶面喷肥
大豆叶面喷施追肥的配合比例,一般是尿素0.5kg、磷酸二氢钾0.5kg或过磷酸钙1.5kg、0.75kg硫酸钾的水浸出液,兑水50kg,喷洒与叶片上。叶面喷施应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施在叶子背面。
六、灌溉技术
大豆需水特点:大豆整个生育期需水较多,唯有苗期需要控制浇水。结合苗情、墒情、天气等具体隋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合理灌溉。
1.根据生育时期灌水
不同生育时期大豆需水不同,苗期需水较少,应适当干旱,不浇水或少浇水。开花、结荚、鼓粒期需水较多,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大,应及时浇水。
2.根据大豆长相灌水
大豆植株生长状态是需水与否的重要标志。大豆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老绿,中午有萎蔫现象,即为缺水现象,应及时灌水。
3.根据土壤墒情灌水
土壤含水量是否适宜是确定是否灌水的重要依据。在一般土壤条件下,大豆各生育期土壤适宜含水量分别为幼苗期20%左右,分枝期23%左右,开花结荚期30%左右,鼓粒期25%~30%。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时,大豆就有受害的可能,应浇水。
4.根据天气情况灌水
根据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确定灌水。久晴无雨需灌水,晴雨不定早灌水。气温高,空气湿度低,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浇水,即使土壤水分勉强够用,但由于空气干燥也应及时灌水。
5.根据土质和地势灌水
砂质土壤蓄肥保水差,大豆容易受干旱,应轻灌勤灌。黏重土壤,蓄水力强,水分不容易蒸发,灌水量要适当大些。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力强,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不可过多。
七、中耕、培土
在大豆生长发育期间,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多次中耕。中耕不仅可以消灭田间杂草,更重要的是能够疏松土壤、防旱、保墒、提高地温、壮苗、助苗,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加速有机质分解。中耕还有益于大豆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
八、间作
大豆的间作方式很多,主要有大豆玉米間作、大豆甘薯间作、棉花毛豆间作、大豆高粱问作、大豆谷子间作等。问作的配置方式以收获目的而定。
合理的配置方式与种植密度,是大豆间作应注意的问题。以大豆玉米间作为例,两种作物的配置方式是发挥复合群体作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键。玉米以2~4行为宜,大豆应不少于2行。种植的行数应以栽培条件而定。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1.6m为一条带,种两行玉米、两行大豆,玉米的行距为33锄,大豆的行距为50cm;2.6m为一带,种四行玉米、两行大豆,要求玉米为两行靠,小行距为33锄,大行距为66cm,大豆与玉米的行距为50cm。旱薄地应以养地为主,为充分发挥大豆的增产潜力和养地作用,应适当加宽行距,加大大豆的种植比例。一般要求大豆不少于四行,配置方式有三种:一是2.2m一条带,4行大豆2行玉米,大豆行距33cm,玉米行距33cm,大豆与玉米的行距为50cm;二是2.6m一条带,4行大豆两行玉米,大豆与玉米的行距66cm;三是3m一条带,6行大豆2行玉米,玉米应选单株生产力强的大穗型品种。
九、杂草防除
优质菜用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7
1 品质标准
1.1 外观品质
外观是菜用大豆最重要的商品品质之一。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 (AVRDC) 认为菜用大豆外观应具有以下特点:粒大, 百粒重不小于30g;荚大, 500g鲜荚不超过175个荚;粒多, 商品荚每荚粒数应在2粒以上;荚和籽粒颜色浅绿, 荚上茸毛稀少且为白色或灰色;脐色较淡。武天龙等对菜用大豆研究认为:百粒重29.72~34.58g, 鲜百粒重60.79~70.55g, 鲜荚皮重135.89~161.05g, 鲜荚皮宽1.45~1.62cm, 鲜荚皮长5.24~5.98 cm。
1.2 食味品质
食味品质表现在甜度、鲜度、口感、风味、质地和糯性等方面。一般认为, 甜度高的菜用大豆口感好, 而糖的含量是影响甜度的重要因素, 其次为游离氨基酸的含量。Ryoici Masda研究认为, 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谷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含量与食味口感呈正相关。菜用大豆的质地受影响的因素相对复杂得多, 但普遍认为硬度低的菜用大豆易蒸煮, 品质相对较好。另外, 菜用大豆在加工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也会影响其食味品质, 如顺-茉莉硐、芳樟醇等具有花香味, 而1-辛烯-3-醇、乙酮、乙醛等则具有豆腥味。
1.3 营养品质
菜用大豆的营养品质是决定其利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大豆籽粒中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和20%左右的脂肪, 因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从营养角度看, 氨基酸可分为2类, 即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天然氨基酸目前已知的有24种, 大豆籽粒中至少含有17种;因此, 大豆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种类齐全, 并且包含了赖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等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故而称“完全蛋白质”。
菜用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禾谷类作物所缺乏的赖氨酸, 其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比粒用大豆高出近1倍。此外, 其还含有Ca、Fe、Mg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以及粒用大豆所缺乏的VC (27mg/100g) 。Mohamed等对菜用大豆的油分进行分析, 其油分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4.43%, 表明菜用大豆所含脂肪是一种高品质油。因此, 菜用大豆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天然绿色产品。
2 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高产高效的前提。目前, 我国尚处于菜用大豆生产初始阶段, 生产上应用的主要品种大多是由亚蔬中心 (AVRDC) 和日本引进, 如台292、台75、台74、日本矮脚等。国内已育成萧垦8901、泉豆8473、楚秀、安豆三号、黔豆2号等新品种, 这些品种都具备了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例如浙江萧山市近年来通过优化品种布局, 重点推广台75、萧垦8901等优质品种, 全市年产鲜豆荚达6万吨, 销往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 并出口日本等国, 年产值上亿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适期早播
菜用大豆适宜在20~30℃气温和短于14h光照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一般以土壤5cm, 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8℃时为适宜。播种过早, 地温低于7℃, 容易烂种, 造成缺苗断垄;播期过晚, 不利前期间断积温的利用, 易拖迟生育期, 不能正常成熟, 也会造成缺苗或出苗不齐现象。为避免过早过晚播种, 适宜播种期, 北部地区一般在5月5~15日;中、南部一般在5月1~10日。
大面积规模种植宜采用露地直播;小面积栽种宜采用育苗移栽。长江以南地区可于3月初在大棚加地膜覆盖或用小棚加地膜覆盖苗床育苗, 1对真叶完全展开后可移栽入大田。
2.3 合理密植
对不同的菜用大豆品种, 其最适的种植密度不同, 但一般随着密度的上升, 有利于单株荚数的提高, 且百粒重有所减少。一般播种12~15万穴/hm2, 每穴播种3~4粒。出苗后第1片复叶出现时进行间苗和补苗, 每穴留苗2株。
2.4 科学施肥
大豆生育期中对氮的吸收一般是“两头少中间多”, 而对磷的吸收则是“两头多中间少”。因此, 菜用大豆栽培时应重施底肥, 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5.0~22.5t/hm2 (其中:磷肥不少于750kg/hm2) ;追肥赶早, 2片子叶平展时即追施尿素75~150kg/hm2, 促进幼苗生长;4片3出复叶时再追施尿素75~150kg/hm2, 促进植株分枝;终花期用0.5%磷酸二氢钾、0.05%钼酸氨叶面喷施补肥, 促进结荚和鼓粒。对未种过大豆的土地, 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显著。方法是:菌粉20g加水500mL拌种5kg, 接种时避免阳光直射, 接种后种子微干即可播种。
2.5 精耕细作
菜用大豆栽培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壤, 翻耕晒白后整畦浅播, 切忌连作。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 特别要注意苗期锄草和松土。苗期浅锄, 不但可以及早消灭杂草危害, 而且可以疏松土壤, 增加土壤通透性, 提高土温, 促使根瘤尽早形成, 有利于大豆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 增强抗逆性。另外, 开花鼓粒阶段若遇干旱要及时灌溉。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大田直播田块,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用乙草胺对水均匀喷施, 封杀田间杂草。四叶期时用12.5%盖草能750mL/hm2+48%苯达松2 250mL/hm2对水喷雾。主要病害有豆疫病、锈病和白粉病, 可用25%粉锈宁2 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1~3次。主要虫害为豆荚螟和蚜虫, 可用菊乐全酯2 000倍液防治蚜虫, 用21%增效氰马乳油500倍液防治豆荚螟。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或长效化学药剂, 以确保大豆食用安全。
3 适时采收
由于采收时间与菜用大豆口感、荚色、鼓粒程度紧密相关, 故采收时期对大豆的品质影响极大, 并且影响豆荚的产量。如果采收不及时, 不但产量得不到增加, 而且导致品质下降。菜用大豆的青荚采摘以豆荚饱满、色泽翠绿时较为适宜, 一般在傍晚或早晨进行, 此时鲜荚品质佳, 产量高, 外观好。采摘过迟, 荚粒黄老, 鲜味下降, 品质差, 商品价值不高;采摘过早, 豆荚不饱满, 产量低。
参考文献
[1]吴早贵, 鲁长根, 夏国绵, 等.菜用秋大豆萧农越秀的试种表现[J].浙江农业科学, 2003 (5) :231-233.
[2]韩天富.中国菜用大豆的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J].大豆科学, 2002, 21 (2) :83-87.
[3]孙丽霞, 毛伟海, 龚亚明, 等.菜用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 2002 (3) :112-113.
[4]汪惠芳, 刘慧琴, 李朝森.菜用大豆早熟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 2003 (2) :28-29.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8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供试大豆品种为垦鉴豆27, 其原代号为北疆96-711, 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和北安市华疆种业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高油, 秆强韧性好, 耐密植喜肥水, 抗旱耐瘠, 成熟期脱水快, 抗逆性强, 适宜机械收获。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嫩江农副业基地, 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东部丘陵地区, 东经125°58′, 北纬49°25′, 东西横跨塔溪、科洛2个镇, 地形为漫川山岗。有机质含量为4.15%, 土壤微酸性。长年有效积温1900~2200℃, 年无霜期95~110天, 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土壤以草甸黑土为主, 处于第五、第六积温带结合部。前作为小麦, 秋整地, 春起垄施荚肥, 深松浅翻。
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 即为大垄密植栽培和三垄栽培, 以三垄栽培为对照 (CK) 。大垄密植栽培:垄距105厘米, 垄上播种4行, 中间宽行距20厘米, 两边小行距12厘米, 保苗40万~42万株/公顷。三垄栽培:垄距70厘米, 垄上双行, 保苗30万株公顷。试验采用大区对对法, 不设重复, 每个处理1333.3平方米, 设3个观测点。
4. 试验实施
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7℃时播种。施磷酸二铵150千克/公顷, 尿素80千克/公顷, 硫酸钾25千克/公顷, 开花初期喷施平安福有机叶面肥菌肥1.5千克/公顷;开花盛期追施磷酸二氢钾2.5千克/公顷或喷施多效唑600克/公顷, 以防止大豆植株徒长、倒伏和花荚脱落。苗前用90%乙草铵2.3升/公顷+70%秦草酮500毫升/公顷进行封闭灭草;或用90%禾耐斯1.5升/公顷+75%宝收30克/公顷+48%广灭灵900毫繁荣昌盛/公顷。生育期间中耕3~4遍。第1遍中耕在幼苗期进行, 深松30厘米;间隔15~20天后进行第2遍中耕, 深度25~30厘米;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 深度25~30厘米。
二、结果与分析
1. 产量
从试验可以看出, 三垄栽培在株高、底荚高和单株粒数上要优于大垄密植栽培;但大垄密植栽培靠群体增产, 从折合产量看, 大垄密植栽培的产量3466.51千克/公顷较三垄栽培产量3008.52千克/公顷增加457.99千克/公顷, 增产
15.22%。
2. 经济效益
从试验可以看出, 大垄密植栽培比三垄栽培增产457.99千克/公顷, 增产15.22%, 增收1648.76元/公顷。
三、结论
试验表明,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的库容, 利于保墒排水, 具有抗旱抗涝的作用;群体的合理布局利于大豆的个体发育, 而且增加群体优势[4,5,6,7], 大垄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产量提高了15.22%, 增收1648.76元/公顷, 从试验结果的综合指标分析来看, 大垄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
摘要: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研究表明, 大垄密植栽培可增加大豆群体优势, 较三垄栽培增产15.22%, 增收1648.76元/公顷, 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产量,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祝伟江, 李圣超.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J].科技资讯, 2007 (3) :224.
[2]陈文贺, 李崇勃, 徐民, 等.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5) :48-49.
[3]魏冀西, 王国春, 刘忠堂, 等.大豆大垄窄行密植的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1999 (5) :23.
[4]邹凤喜, 王宁.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 1999 (3) :29.
[5]胡国华, 徐国良, 史坚, 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05 (12) :27-28.
[6]刘永安, 刘雪峰, 郭坤友.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应用技术[J].大豆通报, 2003 (3) :20.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9
实现马铃薯玉米一大豆的高效高产模式是要充分利用时空优势和水源、光照、热量、土壤等好的自然资源[1], 又综合考虑了马铃薯玉米一大豆的根部分布情况还有耐阴、吸肥等特性的不同, 再利用现代新型种植技术, 增加作物熟制, 由一年2熟到一年3或4熟, 有机地建立一个作物可共处又多层次化配置的群体结构, 以此提高马铃薯玉米一大豆的单位面积的产值, 从而形成高效高产的集约化生产形式。
近年来, 主要现状是马铃薯玉米一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其市场较好, 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耕作技术水平不高, 造成农作物在不同地区间的产量差异大, 农业发展也不平衡等问题, 还有就是马铃薯玉米一大豆的商品化程度较低, 大部分都是初步加工而已, 并且没有完善好农产品营销体系, 生产管理也比较粗放[2], 就连防治作物病害技术也存在着问题。这些等等因素的影响, 可见, 探讨马铃薯玉米一大豆的高效高产模式势在必行。
要考虑到在此种高效高产模式配套关键技术后, 不仅很好地利用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光、热、水、土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 实现作物种类更丰富多样化, 提高了这三种作物的种植效益, 还改善了农作物种植模式。高效模式的种植面积较大。马铃薯玉米还有大豆不仅是作为粮食作物, 还能充分利用为饲料作物和能源作物。采用更加灵活的种植方式, 利用其生育期短, 播期长, 品种类型多等特点进行种植和生产, 使作物能种植的适应范围更加广泛, 成为了一种高效模式的农作物。在这种模式下的作物规模化种植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且综合效益更高。
2 运用高效高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的策略
2.1 因地制宜, 选择高产良种
由于受地形、地貌还有土壤、光照、气候等的影响, 如何种植和选取作物显得非常关键。特别需要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根据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作物。而马铃薯玉米大豆是旱地作物, 应选择种植在山区、旱地处才适合其生长和更好地提高产值。至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良种选取:马铃薯要选择耐旱并且淀粉含量高的品种;玉米选用双穗率高和抵抗力较好的品种;大豆则要选取生育期适中还有抗逆能力强的良种。
2.2 适时播种、规范种植
第一季的时候, 适时早播马铃薯玉米、大豆对全年高产的影响非常大。另外, 就是一定要规范种植, 指的是玉米与大豆、马铃薯必须规范分厢种植的规格, 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这三种作物的增产能力, 还会影响到互相之间的生长。每条复合带宽8尺, 在2尺宽的小行内定向移栽3行玉米, 株距1尺, 亩栽3000株;在6尺宽的大行内规范种植4行大豆, 在收干籽后大豆还需要翻挖;种下5行马铃薯, 行距2.5尺, 株距1尺, 亩种3200株, 播种时薯芽应是向上的。
2.3 播种及移栽期
一般来说, 大部分地区种植玉米都是4月末播种, 5月的前10天内移栽。大豆是玉米移栽的同一时间再播种的, 大约60天 (也就是7月初) 卖青, 在卖青时要一起种下马铃薯, 然后8月初收干籽。至于马铃薯, 在11月上中旬就能收获, 而大豆则要等到12月上中旬才能收获。
2.4 施肥要注重“巧施”与“适施”
由于玉米、大豆、马铃薯是旱地作物, 主要施有机肥, 而化肥为辅, 再适当地可结合基肥与追肥。
马铃薯:主要施农家肥和氮、钾肥, 适时可选施磷肥。播种前用50千克的复混肥和40千克普钙与土混拌后作沟肥来播种, 播种后施腐熟农肥盖种, 农肥施在两个种薯间。当苗高20公分亩再施20千克尿素作苗肥。
玉米:重点施穗肥, 但为主的是氮素化肥。在移栽前施玉米专用复混肥35千克, 尿素15千克、普钙65千克作沟肥, 移栽后用2500千克农肥作盖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时, 施尿素30千克作穗肥, 抽雄吐丝时期亩施尿素25千克作粒肥。出苗后还要追施2000公斤粪水作苗肥。
大豆:播种时亩施普钙45千克, 塘肥是用20千克的复合肥, 另外, 播种后盖种是使用土杂肥, 浇3次出苗水。注意, 大豆要早施苗肥和花荚肥, 不施氮肥。但是因为目前高效高产推荐使用的大豆良种对氮素肥料的需要很高, 所以必须及时补充氮素, 才能获得高产, 同时, 不能忽视微肥配合植物激素的使用, 叶面喷施多效唑和磷酸二氢钾, 可提高大豆单株的结荚率。
2.5 综合防治病虫害
玉米:玉米重点搞好一虫一病的防治即玉米螟和纹枯病, 还要及时防治蚜虫、大小斑病、锈病等病害[3]。喇叭口期的玉米, 有7~12%的叶上都会出现斑点, 这可能是玉米螟, 可用锐劲特或呋喃丹农药拌细土喷在花点处;有20%玉米底部会发生纹枯病, 可利用井岗霉素防治这种病害, 并在12天后再使用一次。
马铃薯:施3千克敌毒粉拌上毒土在所开挖放苗的沟内, 可防治地老虎、蟥蚂蚁等病害, 但谨记这是在播种前使用的[4]。在马铃薯的苗种高18公分并处于刚开花期时使用甲霜灵锰锌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早晚一次。
大豆:大豆在开花后的4天内容易有豆荚螟、蚜虫和大豆食心虫的病害, 蚜虫一般是使用氧化乐果进行防治。而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需要用55%乐果120克兑水58公斤或85%晶体敌百虫750倍喷雾, 连续对大豆开花处喷上4次, 每次要隔6天的方法来防病害。
2.6 收获
正常来说, 马铃薯是在11月的中上旬即茎叶落黄后就可以收获了, 薯块要在田里晾晒5小时后才能捡起装袋, 但避免雨天[5]。玉米是等到穗茎叶变白后可收获。大豆大概是12月上中旬, 多数在叶片脱落还有种粒与荚壁分离, 并且豆荚变成草枯色后才可收获。
除此之外, 实现种植全程机械化, 再采用现代化生产和加工设备, 进行作物产品的深加工。重点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实现品种多样化。同时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扶持马铃薯玉米一大豆的生产基地, 加快实现产品加工转化, 还有储藏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环节的科技创新。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种植马铃薯玉米一大豆需要采用高效高产模式的原因, 在深入地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后, 再具体论述其模式及其关键配套技术是如何进行和实施的[6]。实际上, 当新的高效高产模式与关键技术逐渐形成配套后, 经过精耕细作后的马铃薯玉米和大豆, 不仅实现了高效率高产值, 并不断地完善和推广, 还节省了农业投入成本和大大地提高了收益。同时, 也满足了市场的需要。所以, 对于马铃薯玉米一大豆高效高产模式及其关键配套技术的探讨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摘要:由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是我国主要生产的重要的粮食作物, 所以如何采用高效生产的模式与技术来提高马铃薯、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是关键, 并关乎着其农产品收益及其商品化竞争力的提高, 还有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 因此马铃薯、玉米和大豆的高效高产模式及关键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要通过深入地分析采用马铃薯玉米一大豆高效高产模式及其关键配套技术的原因, 再具体化地论述其模式和配套技术应如何实施, 最后作出总结。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大豆,高效高产模式,关键配套技术
参考文献
[1]郝兰春, 谭秀山, 毕建杰.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9.
[2]大寨大队旱地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技术经验[J].中国农业科学, 1965, 6 (12) :7-14.
[3]陈昭富, 杨常林.春大豆/秋玉米/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 2003, 20 (1) :44-46.
[4]吴维雄, 马荣朝, 樊高琼, 等.“麦/玉/豆”配套机械化生产体系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2) [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陈桂英, 王旭东, 李尽朝.多种作物高效益种植模式与技术[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免耕覆秸播种大豆节本高效创高产 篇10
专家组对总面积5.6亩的田块进行对角线5点取样, 样点总面积10平方米, 测得平均行距40厘米, 株距6厘米, 每亩27 775株, 株高65.7厘米, 单株节数12.9个, 分枝1.1个, 单株荚数27.9个, 单株粒数65.2个, 百粒重17.4克, 折合亩产281.23公斤。在此基础上, 专家组又选择生长均匀地段实收800平方米, 折合亩产275.7公斤。
据介绍, 该地块前茬为冬小麦, 6月下旬收获。大豆于7月4日采用免耕覆秸播种机播种, 播种后、覆秸前喷施封闭除草剂, 出苗后叶面喷施除草剂一次。全期未施肥, 未灌水, 未间苗, 未中耕, 未喷施生长调节剂, 未防病治虫害。测产专家组认为, 该示范田所采用的免耕覆秸播种技术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的麦秸处理、大豆保苗和土壤培肥难题, 初步建立了基于秸秆还田的土壤培肥制度和高度轻简化的节本生产体系,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11
(1)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结构上虚下实,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时,才能良好发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块。
(2)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cm。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净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长度5~6cm。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地块,采取秸秆覆盖或耙地处理,秸秆粉碎率98%以上,秸秆长度为5~10cm。有条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机,进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50cm。
2.种子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2)种子精选。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大豆苗齐、苗壮、苗全。
3.施肥、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150kg/hm2、钾肥10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使种子达到大豆一级良种的指标,即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为13%。用微量元素作种肥,大豆注重钼肥和锌肥的施用,可用钼酸铵5g,硫酸锌15~20g对水200g拌种5kg,还可再加200g根瘤菌剂拌种。拌种后的豆种要严防日晒,并要在24h内播种,以防菌种失去活性。一般在5月中旬播种,播量60kg/hm2左右。大面积生产上用“垅三”机进行垅上双条播,不仅效率高,进度快,有利于抢时抢墒,而且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利于苗全、苗壮、苗齐、苗匀,播深以5cm左右为宜。一般采用宽窄行条播,垅密65cm,双行间12cm,株距10cm,留苗30万株/hm2。
4.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另外,在站花期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施。这样就满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5.田间管理
(1)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暴雨,表土已形成板结层,会使子叶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垄,重者要毁掉重种,若能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有望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效果都不好。
方法:一是人工锄,二是用耙破除。
(2)预防大豆落花落荚。落花落荚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大豆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生长发育失调;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植株群体光照恶化;病虫危害;暴风雨袭击等。主要预防措施:
1)培育和选用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率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的高产良种。
2)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足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
3)合理密植,并搞好植株株行配置,保证在较理想的群体状态下,使个体发育健壮,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矛盾。
4)科学合理施肥,保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促使苗壮,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多积累光合产物,满足花荚的营养需要,减少脱落。
5)依据大豆生育特点灌水。在大事生育过程中,应适时灌水,前期以不旱为主,中后期特别是在开花鼓粒期应及时浇水,全生育期浇5-6次水。
6.防治病虫草害
化学除草。
6.1大豆田土壤处理约剂
①50%乙草胺(禾耐斯)乳油,是酰胺类选择型土壤封闭剂,在大豆播后苗前(拱土前)每公顷商品量2.25~3公斤,兑水75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大豆单子叶杂草。
②20%氯嘧磺隆(豆磺隆)可湿性粉剂,是磺酰脲类选择性除草剂,在大豆播种前每公顷商品量75克,兑水75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大豆田双子小叶杂草,阔叶、莎草科和部分禾本科杂草。
③43%豆乙合剂,是一次性土壤处理剂,在大豆播后苗前(拱土前)每公顷商品量3公斤,兑水75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大豆田单、双予叶杂草。
④48%异恶草松乳油,为恶唑酮类土壤封闭剂,在大豆播后苗前每公顷商品量1.5~1.8公斤,兑水量7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单、双子叶杂草。
6.2大豆茎叶处理剂
①10.8%高效盖草能乳油,为芳氧苯氧丙酸甲酯类茎叶处理剂,在大豆1-3叶时,每公顷商品量0.45~0.60公斤,兑水375公斤均匀喷施,防治单子叶杂草。
②5%精禾草克乳油为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在大豆l~3叶时,每公顷商品量0.9~1.05公斤,兑375公斤茎叶喷雾,防治单子叶杂草。
③拿捕净(烯禾定)为环乙烯胴类除草剂,在大豆l~3片复叶时,20%乳油商品用量1.05~1.5公斤每公顷,兑水375公斤,茎叶喷雾防治单子叶杂草。
④25%氟磺胺草醚水剂,为二苯醚类除草剂,在大豆1~3片复叶时,每公顷1.35~1.65公斤,兑水375公斤,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
⑤10%咪草烟(普施特)水剂,为咪唑啉硐类除草剂,在大豆1~3片复叶时,每公顷0.9~1.2公斤兑水375公斤,茎叶喷雾,防除一年生禾本科与阔叶杂草,土壤残留长,对某些后茬作物有影响。
7.防治病虫害
(1)大豆病害。防治大豆根腐病,每公顷用2%宁南霉素0.75-1公斤,混配乐得固体叶面营养剂0.5公斤;防治大豆灰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25-1.5公斤;防治大豆霜霉病可用72%霜脲·氰0.75-1公斤或25%甲霜灵1.5公斤;防治大豆菌核病可用25%咪鲜胺1.2-1.5公斤或40%菌核净1公斤,对水200-225公斤,茎叶喷雾。
(2)大豆虫害。防治大豆蚜虫和大豆蓟马每公顷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45-0.6公斤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0.1-0.15公斤;防治红蜘蛛每公顷可用1.8%阿维菌素0.3升;防治食心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2升制成毒棍,每4垄插一行,每5米插一根,进行熏蒸防虫;或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成虫。
8.适时收获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1 选种、晒种与拌种
选种是大豆种植的第1个环节, 也是整个大豆种植中最为关键的步骤。进行大豆选种时, 首先应该确定种子的完整性, 胚胎受损的大豆不能作为种子, 而且要尽可能剔除病种, 只有大小整齐、颗粒饱满的大豆才能作种, 以提高出苗率。大量实践证明, 以优质的大豆作种子, 出苗率可达80%以上。
晒种的目的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实践表明, 水分比较饱满的种子其出苗率不高, 容易在土壤中腐烂。因此, 在播种前1~2d应进行晒种, 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适度, 避免曝晒导致种子的外皮脱落或大豆整体炸开。
拌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病虫害对大豆种子的侵蚀, 保证种子破土而出所需要的营养, 因此拌种环节至关重要。现阶段主要采用钼酸铵、硼钼微复肥或锌肥拌种, 在拌种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材料用量的把握, 因为其在防止病虫害侵袭的同时对种子本身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既不能过度的使用也不能随意减量, 以免达不到预期效果。
2 科学播种
大豆播种主要受气温的影响, 更准确的说是受地表温度的影响, 因此播种时间要合理掌握, 必须满足种子的生长要求。大豆播种过程中要注意对沟垄的选择, 过于密集的沟垄不利于大豆后期的成长, 而过于稀疏又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采用大行距45cm左右、小行距10cm最佳。
3 及时间苗、实时除草
大豆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对阳光、土壤、水分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需求, 如果这阶段幼苗集中在一起, 将无法获取充足的营养, 会出现“苗欺苗”的现象, 降低幼苗的存活率, 使大豆在幼苗阶段就没有强有力的根须。因此, 应该注意及时间苗, 为幼苗提供可自由伸展的空间, 为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奠定基础。
除草工作几乎伴随着大豆幼苗生长的全过程, 但在以下几个特殊阶段要尤为注意:大豆播种以前或大豆播种但未出苗前, 大豆幼苗伸展出1~2片复叶的时候, 在这2个阶段喷施除草剂效果非常显著, 因为这个阶段既是杂草生命力最脆弱的时期, 又是对大豆造成污染程度最小的时期。在选择除草药物时要尽可能地选择污染程度低、毒性持久性比较短、易溶解的药物, 在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中, 有些除草药物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如第1阶段使用异丙草胺、异噁草松等, 第2阶段使用精喹禾灵、精稳杀得等。
4 合理灌溉
大豆对水分的需求程度相对于其他的农作物更高, 合理的灌溉可以促使大豆增产40%以上, 可见灌溉对大豆种植十分重要。因此, 生产上要根据大豆生长各环节的需水量合理布控。大豆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其开花结荚期, 此阶段应该采用水量比较充足的灌溉方式。由于提倡保护水资源, 且滴灌的效果也最为显著, 最有利于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现阶段灌溉普遍以滴灌为主。但在开花结荚特殊阶段仍然提倡以喷灌或沟灌为主, 以免错过大豆增产的特殊时期。当然在合理灌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对大豆的适量施肥, 以保证对大豆生长所需营养的供给。
5 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贯穿于大豆种植的各个环节, 威胁大豆的主要虫害是食心虫和造桥虫, 由于这2种害虫的生存环境和习惯不同, 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针对食心虫主要采用敌敌畏乳油熏蒸的办法, 而对于造桥虫主要采用冬耕灭蛹的办法。而对于危害大豆的病害需采用有效防止和适当控制的办法, 应当采用以防为主, 以治为辅的策略, 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6 科学贮藏
大豆的贮藏相对于玉米来说要求更高, 它需要有烘干的步骤。大豆的贮藏条件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质量, 有些农民对大豆的贮藏不重视, 使原本优质的大豆腐烂或炸裂, 严重影响销售, 使农民的收入降低, 大豆的贮藏环境要求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空气干燥,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收获后的大豆质量不被影响。
栽培技术是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 只有在从种到收的整个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充足的水肥供应、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精细到位的田间管理, 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才能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上产生作用。
摘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的粮油兼用作物, 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种植区域比较广泛, 但产量和品质并不高, 供需矛盾突出, 而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较大影响, 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及提高农民收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于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希望对于大豆生产有所帮助。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荐阅读:
大豆高产高效施肥技术10-31
大豆高产栽培05-30
大豆高产施肥技术11-06
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08-13
大豆栽培高产攻关模式05-18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11-15
大豆高产配方施肥技术01-03
夏大豆高产种植技术06-17
大豆高产施肥09-11
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