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高效养殖

2024-09-30

高产高效养殖(精选12篇)

高产高效养殖 篇1

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泥鳅养殖大户吴进, 通过3年时间的不断探索, 开展泥鳅池塘养殖,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7年与他人合伙承包村里土地15×667 m2开挖泥鳅养殖池, 共收获泥鳅4×104 kg, 销售产值达98万元, 纯利润达20万元, 平均纯利润1.3万元/667 m2。2008年开挖泥鳅养殖池塘35×667 m2, 共放苗5×104 kg, 收获泥鳅11×104 kg, 销售产值达2.09×106元, 纯利润达5.93×105元, 平均纯利润约1.2万元/667 m2。2009年又扩大了养殖规模, 在汤沟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又承包了土地50×667m2将泥鳅高产高效养殖规模扩大到100×667 m2。同时在汤沟镇带动泥鳅养殖户12户, 发展养殖面积200×667 m2。现将2008年度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1池塘条件

每只池塘面积2.5×667 m2, 共20只池塘, 共计50×667 m2。池塘呈长方形, 东西走向, 长约60 m, 宽约25 m, 平均池深1 m, 水深0.6 m, 坡比为1︰2.5, 土质为黏壤土。池埂宽为1.5 m, 池埂要压实, 池壁、池底泥土要夯实, 池塘四周用网片围住, 网片下端埋到土中、上端高出水面40 cm, 以防泥鳅逃逸和敌害生物入侵。进排水系统完善, 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 溢水口设在池塘与进水口相对一面正常水平面处。该养殖区靠近灌南县北六塘河, 水源充足, 水质清新无污染、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完善, 交通非常便利。

2清塘与施肥

养殖池塘为新开挖池塘, 于2008年4月10日进水20 cm左右。每667 m2用生石灰100 kg化浆全池泼洒消毒。

2008年4月25日开始向池中注新水, 注水时用60目筛绢过滤, 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养殖池中, 注水深度60 cm, 同时施发酵的鸡粪200 kg/667 m2, 用于培育水质。

3苗种放养

放养的苗种均为收购野生鳅苗 (因一次难以放足, 所以苗种放养时间持续比较长) , 从5月初开始放苗, 到7月下旬放齐所有养殖池塘。放苗时尽可能挑选规格一致的泥鳅苗放入同一池中, 放养后期为了不影响出池规格可以选择规格稍大的鳅种。选购泥鳅苗种时, 要求规格整齐、体型端正、健壮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 体色以桔黄色或青灰色为佳, 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洗10 min。平均每个池塘放养鳅种2 500 kg, 共放泥鳅苗约5×104 kg。

4饲料投喂

整个饲养过程全部投喂蛋白含量为33%的全价颗粒饲料。饲料投喂初期先驯食一周, 驯食成功后每天按放养鳅种重量的3%~5%投喂, 每天2~3次投喂在食台上。随着气温上升和泥鳅体重的增加, 逐步加大投喂量, 当水温达到25~28℃时, 泥鳅摄食旺盛, 投饵量应提高到10%, 投喂量以1 h内吃完为宜, 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2℃时, 应少投喂或不投喂。全年共投喂饲料130 t饲料, 饵料系数约为4。

5日常管理

养殖泥鳅的水要“肥、爽、活”, 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 池水透明度保持在15~20 cm, 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保持养殖池微流水环境。

经常检查饵料台, 了解泥鳅吃食情况, 以便控制投喂量, 及时捞出残饵, 每天清扫饵料台1次, 并定期对饵料台消毒。

坚持每天巡塘3次, 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 如天气闷热, 气压低下雷阵雨或连日阴雨时, 应注意观察泥鳅是否浮头, 若浮头严重, 应及时采用换水及化学增氧等方法以消除浮头现象。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池埂, 发现漏洞要及时修补。定期投喂药物预防病害的发生, 及时捞出死泥鳅及水面漂浮物。

6病害防治

鳅种进池前要用5%食盐水浸洗消毒。做好工具、养殖池、饵料台的消毒工作。每隔20 d使用10kg/667 m2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水体。定期向池中泼洒EM菌和底质改良剂, 调节水质。

7小结

投入苗种费85万元 (其中泥鳅苗5×104 kg, 单价17.0元/kg) , 饲料费50.7万元 (共计130 t, 单价3 900元/t) , 开挖池塘费5.0万元, 土地承包费3.0万元, 水电费人员工资及药费6.0万元, 合计支出:149.7万元。

收获泥鳅1.10×105 kg, 按平均价格19.0元/kg计算, 共收入209万元, 纯效益1.18万元/667 m2。投入︰产出=1︰1.4。

泥鳅养殖池塘面积不宜大, 一般为1×667 m2~3×667 m2, 池塘建设标准要求较高, 水、电、排灌设施等必须配套齐全。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水体生态环境的营造, 贯彻“以水养鱼”的健康养殖观念, 加强水质调控, 定期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等消毒, 全池泼洒EM菌, 底质改良剂等调节水质, 经常加注新水, 确保泥鳅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抓住有利时机, 适时销售。根据市场行情及需求出售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 及时回笼资金。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按无公害养殖模式进行饲养管理以利客商组织出口销售。

高产高效养殖 篇2

[分析预测&行情] ————竹鼠养殖前途

竹鼠养殖的前途。大家都比较担心,的确现在的市场有点烽烟四起的感觉。由于竹鼠的暴利导致的很多人的盲目跟进。有人欢喜有人忧。成功者笑,失败者哭。逐渐就产生了两个观点。

养殖失败者:这东西不好养,繁殖困难。技术不好把握。养出来卖给谁?这样的观点现在在网上随处可见。

养殖成功者:竹鼠好养啊!利润还可以。销路没问题。

一、首先。养殖技术是一道坎。现在的竹鼠养殖技术。都是各家各言,由于没有比较专业的机构和单位。来对竹鼠的养殖技术加以研究。导致没有规范的技术依据和理论。让多数养殖者无所适从。眼睁睁看在高价买来的鼠一只只死掉,欲哭无泪。

二、对市场的理解和认识。市场是活的。不是一个固体的静物。等在那里没有变化。需要你的努力开拓。也许有人说。狼烟讲空话。那就举个例子“开始进鼠的时候。我贪图便宜。加上不懂。进到了野鼠。和别人淘汰的鼠。但是在我进鼠之前。我印了点名片。用了两天时间发到遵义的各大农家乐和野味馆。本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在一个月以后,我就接到要鼠的电话。我就送过去。并且告诉老板这只鼠我不收钱。以后这个饭店只要有人点就会要我的鼠。其他的饭店也逐渐开始定鼠。虽然量不大。一天有3-5只的量。但是维持我的养鼠发展绰绰有余。就这样的量我都供应不上。叫广西的朋友送。虽然利润低点也还可以。我是一个养鼠的新手。但是现在想在我这里进鼠的朋友很多。但是我没有种鼠卖,我也需要发展。本来可以倒种鼠赚钱,但是想到虽然有利润。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鼠苗。不是很了解。卖给新手后麻烦会很多,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人们逐渐对商品竹鼠的认识在加大。加上竹鼠确实味美。接受的人会更多。虽然以后养殖利润可能没现在这样高。但是利润

依然可观。

鼠苗市场会饱和吗?短时间不会。为什么?技术没有规范以前。跟进的新手成功的几率就会下降。养殖规模就上不去。竹鼠数量就不可能增加。那么失败的多,为什么还有人跟进呢?暴利意识“有句犹太名言。如果有百分之50的利润。会倾家荡产去做。如果有百分之100的利润可以舍命:”竹鼠现在的利润怎么样?大家都可以算。就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照样有人冲。过去了就是成功。过不去的掉河里。这也符合商业法则,风险和利润成正比。想想比买‘彩票’稳当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又有人会问。那技术成熟了呢,市场在那里。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技术普及和规范了。商品鼠的需求肯定比现在高市场也就规范了。那时候竹鼠利润由于竹鼠的总量上升。会下降。那些规模小的。或者只冲暴利来的。会被市场淘汰。上了规模的由于技术普及和养殖理念的更新。会从管理。饲养成本,等入手。降低养殖成本。以质和量求胜。市场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竹鼠“只是一个商品符号。成功失败都是靠人。靠我们自己。加油。。。

竹鼠养殖基本常识及鼠池建造

竹鼠是一种气候适应性比较强的动物,理论是讲是只要有竹子或野芒草生长的地方都可以养殖,在掌握技术后,日常的饲养管理非常简单,一个人可以管理300只到400只这样,可以说,只要稍用点心,养殖成功没什么大问题!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适合养殖,一般情况是有竹子生长或有野生竹鼠分布的地方都可以养殖!竹鼠一般以玉米或竹子、皇竹草为主,通常竹子不能少,当然其它的一些比如玉米杆之类的也是可以喂!

一、科学建造繁殖池

竹鼠繁殖池有两种,综合使用繁殖效果才好。

一种是产仔窝池,分为内池和外池。内池长、宽、高分别为30、25、70厘米,上面加盖,这样构成了竹鼠的窝。外池长、宽、高分别为70、50、70厘米,构成母鼠采食及运动的场所。内外池中隔着的水泥板底部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圆洞相通,以便母鼠怀孕后移进产仔窝池饲养。

另一种是配种大池,长、宽、高分别为1.5米、2米、0.7米,面积要求在2平方米以上,在池内一侧建有一条30厘米宽的保温槽,槽的隔板下面开有两个直径为12厘米的洞,与大池相通,另外,保温槽上加盖板,供竹鼠在内休息。每池可饲养3公12母。实践证明,原来采用1公1母(或2母)放在小繁殖池饲养,虽然也能配种繁殖,但每胎产仔数没有群养群配的产仔数那么多。

二、二次选种与重复配种

首先,购种时尽量选择优良个体。然后通过自繁自养,选留那些年产仔4胎以上,每胎产仔4只以上的后代,并留30~35日龄断奶、体重超过250克的优良个体做种。

通过二次选种,母鼠繁殖率和产仔数都可提高80%以上。母鼠产仔后和仔鼠断奶后各有一次最佳配种时间。第一次称为“血配”,野生竹鼠驯养成功后需要繁殖到第三代,只有完全适应家养,血配才易成功。技术不熟练或刚刚驯养1~2代的野生鼠种,要紧紧抓住仔鼠断奶后的配种机会。母鼠断奶后立即放回大池群养,让3只公鼠轮流与其交配,达到重复配种的目的,可增加产仔数50%以上。

三、公母比例要适当

从理论上推测,1公配2母或3母最适合。但实践证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个推测有误。由于多数饲养者没有在小鼠阶段进行配对组合,公母往往到了成年

才临时组合。因竹鼠有较强的记忆力,不是原来配偶同群饲养的,往往在一起生活2~3个月才互相适应而交配。产仔后公母又分开,断奶后公母重新配合又需要一段时间才适应。所以一公配多母的适应时间长,不利于繁殖。

初学饲养者1公配1母一年可保证产4~5胎;1公配2~3母的,一年多数只能得2~3胎,而如果是多公配多母群养,则很快就能适应,繁殖率和产仔数可大大提高。

四、精心保胎,适时断奶

竹鼠怀孕后流产或哺乳20天后常会吃仔,这都是由于饲料中水分不足引起的。竹鼠怀孕1个月后,要补喂多汁鲜嫩的青饲料,产前10天到仔鼠断奶(一般竹鼠产后30~35天断奶),每天喂20~30克凉薯、红薯或马蹄。同时在精料中添加骨粉和多种维生素。

五、精心配料,保证营养

每天要供应精料200~250克、粗料2~3种。精料(一般采用肉用全价小鸡料)20~40克。精料拌稀饭加点盐和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粗料要求80%是新鲜的。喂干粗料或发霉变质的粗料,竹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停止。

六、粗料充足,鲜嫩青料不间断

竹鼠喜吃植物性食物。白天躲在洞里啃食,若投放的粗料少,竹鼠常有饥饿感,即使精料充足也会影响繁殖。所以一般下午下班前投喂青粗料,到第二天早上清扫窝室时,若还见有少量剩余的鲜青粗料,才算供料合理;如果池内只见些啃不完的老竹竿(那是供竹鼠磨牙的,营养价值很低),说明青粗料不足。鲜嫩青料供应不足,竹鼠采食不饱,繁殖也会停止。

七、清洁卫生

有些专业户饲养竹鼠,不注意清洁卫生,竹鼠的窝池潮湿阴冷,竹鼠几乎找不到干的地方睡觉。这样下去,饲料再好也不会配种繁殖。

八、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搬动、喧哗、强光和噪音刺激,人为惊扰等,竹鼠都会停止配种一段时间,即使能配种,受孕率也很低。竹鼠繁殖适宜的温度是8~28℃,遇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使其正常繁殖。当气温高于35℃,要采取综合的降温保护措施,否则母鼠会口渴、吃仔或中暑死亡。气温低于5℃时,产仔室和保温槽内垫草要加到10~15厘米厚,这样冬天产仔才能确保成活 野生竹鼠的驯养

野生竹鼠能不能驯养?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讨论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想养竹鼠的朋友也关心这个问题,因为有的地方野生竹鼠较多,用野生竹鼠驯养成本就低的多。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野生竹鼠与人工繁殖鼠的区别。人工繁殖鼠是野生竹鼠的后代,因此形体差别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性不同。野生竹鼠大部分时间是独居(发情时才同居),因此性格孤僻,胆小,又好打斗,它们长期在野外生存,吃的是食物比较单一,没什么营养,但免疫力很强,几乎不生病;人工繁殖鼠因生活环境不同,比较温顺,不易受惊吓,容易合群,吃的食物不单一,营养全面。

能否成功驯养野生竹鼠的关键是能不能让它在新的环境中生活,并适应。如果它能适应新的环境,变的比较温顺,不易受惊吓,能合群,能吃我们给的食物,我们就可以认为已经驯养成功。当然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过程,特别是大的野生竹鼠,往往需要一到二个月的时间,要有耐心。在驯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以后再一起探讨。

大家最关心的是驯养好的野生竹鼠能不能当种鼠。我认为只要健康的野生竹鼠一般都可以当种鼠,但不一定是好种鼠,好种鼠是要经过挑选,可以看外形,更要看实际效果。同样,人工鼠虽然价高,但谁敢保证只只下崽多,都会带崽呢?也要经过挑选。有人说野生竹鼠会吃崽,这话太片面了,竹鼠吃崽是一种特有的现象,原因很复杂,既与一些竹鼠的本性有关,又与养殖者的养殖方法有关。

野生竹鼠做为种鼠除了成本低,还有起它一些优点,不容易生病,下的崽免疫力象它的父母一样强,又能完全适应新环境,特别是野生公鼠。许多养殖场还用野生公鼠当种鼠。

一些朋友买了受伤的野生竹鼠或驯养不当,再加上一些卖高价种的人故意贬低野生竹鼠,照成了大家对野生竹鼠的误解,如果说野生竹鼠不能当种鼠,那现在的人工鼠是从哪里来的?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可以去挖,或收购没受伤的野生竹鼠,相信大家能养好。

以下6点需注意:

目前竹鼠种源较缺乏,而且价格不低。南方山区都是盛产竹鼠的地方,山区农民就地捕捉野竹鼠,或在当地市场购买野生竹鼠来驯养,则是一条投资少、致富快的捷径。市场上有很多人,说驯养野生竹鼠失败了,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没有掌握野生竹鼠的生活习性,没有掌握科学驯养的方法。

一、人工驯养野生竹鼠的原则。

人工驯养野生竹鼠的原则就是8个字:模拟生态,优于生态。模拟生态就是按照竹鼠在山坡竹林打洞穴居的生活习惯,尽量在鼠窝、鼠池建造及饲养管理上创造

接近它原来的生活条件。如串笼群居、1洞做窝1洞产粪,喜吃芒草、竹枝、草根,白天睡觉晚上活动,1窝为1群等。但模拟生态只能达到驯养成功,而不能获得高产。必须在模拟生态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进一步优化生态,使竹鼠获得的生活条件既类同于野生环境,又优于野生环境。

二、人工驯养野生竹鼠技术要点。

1.捕捉或购买。捕捉野生竹鼠时,不能用木棍敲打和按压,应该用麻袋或塑料编织袋包卷放进铁笼,以防受伤。上街购买,应选择没有伤残的牙齿完好的作种,特别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内伤或被毛深处的伤痕。捕捉时1窝1笼装回家。上市购买时注意,原来公母共放1笼的就整笼买回。在两个地方买的竹鼠不能合笼。

2.小群暂养。为防止打架,捕捉(或买)回竹鼠应以1窝为1小群暂养一段时间,开始2~3天,竹鼠可能不吃不动,这是正常现象。暂养时间为5~7天。

3.检查并医治外伤。尽管在购买时已经详细检查,但在装笼运输过程中,仍有可能引起轻微外伤,放进养殖池时要详细检查,认真医治。治伤一般用碘酒、磺胺结晶粉、利福平、紫药水等,伤口较深的要撒些云南白药。

4.合群。分两次捕捉(或购买)回来的竹鼠,进行隔离观察7天确实无病以后才能合群。合群的方法是将新引进的竹鼠用小铁笼1笼1只装好放到已养有竹鼠的大池中,笼内放些食物供竹鼠采吃,让新老竹鼠一起接触,互相看得见,咬不着,这样关着半天,让2批竹鼠气味融合在一起,互相适应后,将铁笼打开,将笼中新购的竹鼠放出笼来,如果还打斗,说明还不适应,仍捉进笼内关养。

5.驯食。这是人工饲养竹鼠成败的关键。野生竹鼠吃竹根茎,在田边生活的也可能采吃玉米、红薯。在市场购买时,要询问卖主是从什么地方捕获的。如果是在竹林山坡捕获,驯食则以嫩竹枝、竹笋来诱吃,同时放些芒草秆、玉米秆,慢慢扩大到其他食物;如果是在芒草坡捕获,则以芒草、玉米秆来诱吃。诱吃成功后,可慢

慢减少诱吃采用的单一饲料,逐步过渡到多样化饲料,并加入精料品种,使竹鼠获得全价营养,有时无法了解到竹鼠的来源,可用各种野生饲料试喂。驯食时可遵循先野生芒草、竹枝、茅草根到人工栽培的蔗茎、象草秆、红薯、玉米粒及其他杂粮,再到配合饲料的原则。给的野生食物尚未采吃之前,绝不能喂配合饲料。

6.优化组群。捕养野生竹鼠一般没有选择的余地,驯养成功后,就需要进一步优化组合,才能提高竹鼠的体重和繁殖率。人工饲养一般3公13母共15只为1群,将不同窝的体质健壮的鼠种按12只母配上3只公鼠的为1群体。母鼠分散在3个连通池饲养,公鼠1个1池单养,每次轮放1只公鼠与母鼠合群,10天换1次公鼠。母鼠配上种怀孕后隔离饲养,哺乳母鼠断奶后又放回群养。这样组织,有效防止近亲交配,符合竹鼠群居习性。

竹鼠种苗优良品种的鉴别标准

竹鼠幼鼠种苗的品质的好坏关系着竹鼠养殖场的生死存亡,那么什么竹鼠种苗幼鼠是比较优良的竹鼠品种呢? 1,看竹鼠种苗体重:

好的竹鼠幼苗体重在500-750克之间幼年竹鼠,竹鼠体重过轻或者竹鼠体重太大,都说明这家竹鼠养殖场的竹鼠种苗在饲料喂养等方面没有做好,造成竹鼠幼苗的过轻或者过重。

2,看竹鼠种苗的毛发:

竹鼠种苗的毛发能直接反映出这个竹鼠一些内在品质问题,应该选择那些竹鼠毛为灰黑色的,粗毛下面绒毛比较细密的这种竹鼠种苗来作为竹鼠种苗的首选。

3,看竹鼠种苗的体质特征:

竹鼠种苗的背腹部相对比较宽并且比较平的那种事优良的竹鼠种苗,同时要求这种

竹鼠种苗身体肉要比较多,腹部的皮肤为嫩红色的的,都是发育良好的竹鼠种苗,如果你发现你你见到的竹鼠种苗毛色比较粗黄、粗毛下面绒毛比较稀少,背腹部细长,身体的肉比较少,竹鼠种苗腹部比较苍白,则是不好的竹鼠种苗,不要拿这种竹鼠来作为竹鼠种鼠。

如何防治竹鼠常见的疾病

(1)外伤,是饲养竹鼠最常见,发生最多的一种疾病。常常由于互相抢吃、受惊吓、争窝室而互相咬伤,或运输时被铁笼勾伤,捉拿方法不当

而造成人为误伤。治疗方法:发现外伤要及时涂擦药水蓝天碘酒、锅底灰、万花油等,人用的外伤止血药均可使用。创口较大、较深、出血较

多时,要撒敷云南白药以止血消炎。创口不能用纱布包扎,也不能涂药膏或胶布,否则竹鼠会将包扎物撕扯掉;

(2)严重外伤或脓肿,竹鼠发生脓肿多由于打架致伤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引起,常见于竹鼠的头部、腹部、四肢及尾根部有黄白色化脓肿

块,触压外硬内软。治疗方法:切开脓肿,排除脓液,冲洗消毒创口,用氯霉素片研粉拌花生油涂擦,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消炎,防止创口重新感染;

(3)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春夏季,病鼠腹大,触摸有波动感,母鼠常被误认为怀孕,剖检可见腹中有大量凉粉状(透明胶状)浸出物。治疗

方法:采用新霉素和先锋霉素治疗,每次大鼠注射0.5毫升,幼鼠减半;

(4)胃肠炎,主要是由于饲料不洁和发霉变质而引起,病鼠精神沉郁。减食或不吃,肛门周围沾有稀粪,晚间在窝内呻呤,日渐消瘦,最终脱

水死亡。治疗方法:停食1-2餐后,将土霉素(如使用人用药物的话,用量为1/4到1/6这样)1片(0.5克)研抹拌精料喂服,每天2次;或肌肉

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每次0.4-0.5毫升,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严重时可在大腿肌肉内侧注射氯霉素,每次0.5-0.6毫升,每天1次,连续注射2 天可痊愈;(此病到中后期后比较难治疗,故大家在喂养的过程注意经常性的细致观察,前期可使用一两天的烧木柴的锅底灰掺精料喂食)

(5)感冒,是由于气候突然变化,竹鼠被风吹雨淋受寒而引起。病鼠呼吸加快,畏寒,流清鼻涕,减食或不吃,体温下降,严重时体温上升,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并发肺炎。治疗方法: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每次0.3-0.5毫升,每天2次,病重者肌肉注射10万-15万单位青霉素,每天

3次。并发肺炎时,须用青霉素、链霉素交叉注射,用药技术较复杂,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6)中暑,夏天运输竹鼠如温度高达32度以上,在车厢里通风不畅,或暴晒20-30分钟后,加上缺乏多汁饲料,体内水份得不到补充,就会发

生中暑。急救方法:将病鼠移到荫凉处,用湿沙将其身体埋住,只露出头部,经10-15分钟,竹鼠就会苏醒。如找不到湿沙,可将竹鼠放到冷水

里浸泡,让其露出头部,防止大量饮水,否则即使中暑解除,该鼠也难养活。另外也可在竹鼠鼻孔涂擦清凉油。

(7)产后脱宫,有的母鼠产第一胎时,由于用力过度,较容易导致产后子宫脱出,如未及时发现,子宫会发黑并发出难闻气味,最终母鼠会将

其咬断,从而这只母鼠失去繁殖能力。急救方法:如产后两三天内不断听到仔鼠在叫(无奶吃),这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母鼠的状况了,确定为

脱宫后,有两种方法治疗。第一种,用黄豆炒熟后放到猪胆泡里面让炒过的黄豆吸收猪胆的汁液,半小时后拿出稍晾干便磨成粉掺到食料里喂

食,两到三天后子宫会自行纳入体内;第二种,发现脱宫后,用清凉油每天涂抹宫

头三到四次,涂抹后母鼠会不断的舔弄,几天后也会慢慢恢

复。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适合产后三天左右的,如产后四天以上才发现的话,治好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基本可以宣布它已经成为两性鼠了。

竹鼠养殖技术顺口溜

养竹鼠,真烦恼,养殖技术哪里找? 苗种佳,存活高,做池避,建防逃,多种草,种好竹,光吃草,营养少,野性大,好残杀,饲料投,环境要,鼠生病,别小瞧,除敌害,驱同类,重信誉,讲科学,买种苗,传技术,野生苗种不必要;

否则竹鼠全跑掉;

省时省力省钞票;

配合饲料生长好;

生存环境要营造;

经常打扫很必要;

预防杀菌不可少;

苍蝇蚊子要清掉;

勿听他人胡乱叫;

池塘养殖小龙虾高产高效技术 篇3

池塘面积3~30亩,水深1~1.6米,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塘保水性能好,池坡比为1∶3~3.5,池底淤泥厚10厘米以内。池塘中部为浅水区,常年能保持水深0.8~1.2米,池底四周开挖环形沟,宽3~5米、深0.4~0.6米,做为投饵场和龙虾栖息、捕捞的集虾沟。池塘内按每亩0.3千瓦的功率配备增氧机。

池四周设防逃设施,在池内距岸0.5米左右处用网目为0.5厘米的鱼花布网片做防逃网,网底部埋入泥中20厘米,上部高出水面50厘米,并在网片内侧上部缝制3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以防小龙虾外逃。

冬季排干池水,进行干塘冻晒,挖除过多淤泥,并平整池底池坡,按要求挖好环沟。在放养虾苗前20天注水,保持池中浅水区水深20厘米左右,5天后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并搅拌池底使生石灰和池底淤泥充分混合,消毒的次日再将池底搅动1遍,3天后向池内注水,使池塘中央浅水区水深达到30厘米,进水用60目筛绢过滤。2天后向池内施肥,亩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200~400千克。虾苗放养前10天,在环沟内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浅水区种植伊乐藻、菹草等,水草种植区约占池塘面积的30%~40%。池塘内还需投放适量的鲜活螺蛳,每亩投放200千克左右。在水草成活后再向池内注水,使池塘浅水区水深达到50厘米。通过各项措施,为小龙虾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二、苗种放养

春季一般4月初放养,选择晴天的上午投放虾苗,规格为80~120只/千克,每亩放养60~80千克。虾苗要求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并一次放足。另外,池塘内还可混养一些滤食性鱼类与少量河蟹,一般每亩放养规格为80克/尾左右的鲢鳙鱼100尾,河蟹每亩100只左右,规格为100只/千克。不可混养肉食性和吃食性鱼类,以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如果没有虾苗,亦可投放抱卵亲虾,每亩放养15~20千克,让亲虾在池塘内繁殖幼虾进行养殖,只是养殖前期不可捕捞,养殖效益低一些。

苗种在投放前须经过消毒处理,用4%~5%食盐溶液浸泡3~5分钟即可。在进行虾苗放养时,要多点分散放养,以免虾苗堆积,影响成活率。

三、饵料投喂

虾苗入池后就须投喂,初期可投喂用鱼粉、豆饼粉、麦麸、次粉等混合制成的糊状料,在池内多点呈满天星状投喂,并逐步移至浅水域定点投喂,但仍须多点投喂,平均每亩设3~5个投喂点,使龙虾就近摄食。高温季节投喂点逐步改在环沟内,使龙虾的摄食不因水温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螺蚌、贝类等是小龙虾的优质饵料,投放在池内的螺蛳可供其摄食,个大壳硬的螺蚌可以砸碎后再投喂。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发现池塘内螺蛳量减少过多时应及时补投。

选用多种原料制成颗粒饵料,既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又能降低养殖成本,可以采用以下配方:小杂鱼或鱼粉15%,豆饼粉35%,菜籽粕10%,麦麸25%,米糠粉10%,磷酸氢钙1.5%,预混料3%,食盐0.5%。上述原料充分粉碎后混拌均匀,制成粒径大小适口的颗粒饵料,饵料的粗蛋白含量保持在30%以上,以满足小龙虾的营养需要。饵料要求优质新鲜、营养全面、颗粒适口,以易于消化吸收。

4~5月份水温不高,小龙虾摄食强度不大,这一阶段以颗粒饵料为主,辅以螺蛳肉和小杂鱼,每天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5%,上、下午各投喂1次,下午投喂70%;6~9月份水温适宜,是小龙虾的旺食期,根据摄食情况可适当多投喂些,以投喂新鲜的野杂鱼类、螺蛳、豆饼等为主,辅助投喂颗粒饵料,日投喂量占存塘虾总重的6%~8%,每日投喂两次,仍以下午投喂为主。

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投喂原则,根据残饵情况调整投喂量,如残饵过多应减少投喂,如无残饵可适当增加投喂量,确保小龙虾吃饱、吃好且不浪费。另外还要根据水温、天气、季节、水质状况与小龙虾活动等因素灵活掌握投喂量。

四、水质调节

小龙虾对水质条件要求不高,但优良的水质环境有利于生长。水体溶解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水体透明度30厘米左右,pH值7~8.5,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始终保持不超标。小龙虾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5~30℃,可以通过控制水位的方法使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尽可能延长小龙虾的生长时间。水质调节的具体方法有:①注换水。按照“春浅、夏满、秋勤、冬深”的要求调节池塘水位,4~5月份以加水为主、换水为辅,池塘浅水区水位从0.5米逐渐增加到0.8米左右,一般每10天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10~15厘米深;6~8月份以换水为主,池塘水位保持在1.2米左右,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20厘米深左右;9~10月份池塘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每5~7天换水1次,每次20~30厘米深。冬季深水区水位保持为1.6米,使存塘虾安全越冬。②开启增氧机。夏季高温季节虾容易缺氧浮头,聚集到浅水域,甚至沿着池内的水生植物爬出水面。当发现池塘水体有缺氧倾向时,应立即开机增氧。7~9月份每天中午开机增氧2~3个小时,不仅能避免缺氧现象的发生,还能使水体长时间保持溶氧充足状态。当出现阴雨、雷暴雨等异常天气时,应随时开机增氧。③施用生石灰。生石灰在水体中起到3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水体中的钙质,满足小龙虾对钙元素的需求;二是调节水体pH值,长期地投喂及水生动物排泄物的积累易使水质酸化,施用生石灰可以提高水体pH值;三是对池底食场等的消毒,一般每20天左右施用生石灰1次,每次20毫克/升。④施用微生物制剂。当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时,极易腐化酸败污染水质,应及时施用微生物制剂分解有机质,一般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根据制剂所含活菌数量,准确计算用量,进行全池施用。微生物制剂施用时间应与生石灰等消毒剂施用时间间隔7天以上。

五、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仔细观察小龙虾的摄食情况,根据残饵状况确定下次饵料投喂量;根据水质变化情况,确定水质管理措施;巡查防逃网设施,注意有无鼠洞等破损洞口,如有应及时修补。

注意观察池内水草情况,保持适量的水草密度,当水草面积超过水面60%时,要及时刈割,运出池外,使池内水草面积控制在40%左右;菹草、伊乐藻等在夏季易死亡,要及时捞出,以防腐烂败坏水质;向外运水草时要注意检查有无虾被裹藏于草内,以减少损失。

根据池内螺蛳密度适时补充饵料,6月份每亩补投100千克鲜活螺蛳,使螺蛳与鱼虾共生于池内,供小龙虾自由采食;平时饲喂螺蛳时须砸碎螺壳,以便摄食。

严防敌害生物,水老鼠、青蛙、水蛇等是小龙虾的天敌,当这些敌害生物进入水体后,会对小龙虾养殖造成很大的损失,发现后要及时消灭。

注意注排水的分流,不可使养殖废水未经处理再回流到养殖池内,尤其在病害流行期间,养殖废水要集中统一进行处理,使水质条件达到外排要求时再排出。

科学防治病虫害。小龙虾病害较少,但防病工作不可忽视,应注重消毒工作,加强池塘、水体、饵料、食场、养殖工具等的消毒,池内环沟每月泼洒1次二氧化氯溶液。注意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矿物盐、维生素等,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力。

做好防逃防盗工作,始终保持有人值班,及时修补防逃网,看管人员加强责任心,在巡塘时注重细节,不给偷盗者可乘之机。及时做好生产记录,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积累材料,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养殖工作经验总结打下基础。

六、适时捕捞

小龙虾放养2个月后就可开始捕捞,采用地笼捕捞法捕大留小,分批上市。应控制捕捞强度,每周捕捞2~3次,每次放置地笼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以免小龙虾长时间积聚在地笼狭小的空间内造成不适或死亡。起捕的小龙虾应倒入较大的塑料盆内及时分捡,小规格的放回池内。8~9月份时可以补投虾苗,进行轮捕轮放,提高池塘的产出率,以提高总体养殖效益。11月份后水温逐渐降低,小龙虾逐步停止摄食而进入越冬期,这时可以干塘捕虾,也可以把水加满,使小龙虾原池越冬。在越冬前除留作亲虾的成虾外,其余商品虾应全部起捕上市,有条件进行暂养的,待元旦、春节价高时再上市。

青虾高效高产生态养殖技术 篇4

虾池应选靠近优质水源, 并且给、排水方便的地方, 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清新, 无污染, 溶解氧量≥5 mg/L, 底层溶氧量>3 mg/L, p H值7.5~8.0。虾池建成8~10 d后加水50~60 cm, 施入发酵的有机肥2 250~3 000 kg/hm2, 以培肥池水[1]。

2 生态环境营造

池塘加水后, 随即种植水生作物, 一是为虾提供栖息的隐蔽场所, 不易被敌害发现;二是水生作物的光合作用, 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 并吸收水体中有害物质, 防止水质营养化, 可净化水质、保持水体清新、改善水体养殖环境;三是在高温季节, 水生作物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 有利于虾的生长。水草以轮黑藻为主, 辅以少量聚草, 深水处种植聚草, 浅水处种植苦草, 间距1~2 m, 使其覆盖水面约30%。也可用网片实行立体养殖, 以利于增产和提高商品虾的规格和品质[2]。

3 虾苗培育

虾苗培育切忌利用多年自繁自育虾苗, 应选择原种场抱卵青虾繁殖虾苗。虾苗孵出3 d后开始摄食, 此时泼洒豆浆7.5~15.0 kg/hm2, 1 d进行2次, 上、下午各1次;随着虾苗长大, 相应增加豆粕、麦粉、鱼粉的投喂量。虾苗培育期间, 保持池水肥、活、嫩, 透明度约30~40 cm, 后期每7 d加水1次, 加水量15~18 cm/次。培育过程中出现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青虾蚤状幼体会出现大批死亡, 这是青虾苗种繁殖中带有偶然因素的最主要原因, 繁殖池底部发现底栖虾苗后, 开始投喂粉碎性的颗粒饲料, 可以停止投喂豆浆[3]。

4 虾苗捕捞

4.1 放水捕捞法

将繁育青虾苗种池塘水加满, 在邻近的另一个虾池架设网箱, 天黑后在虾池埂上开沟放水, 虾苗顺水流由育苗池流入另一虾池的网箱中, 停止放水后计数放养。苗种规格超过2万尾/kg时, 可采取此种捕捞方法, 此法对规格小的虾苗扣伤较轻。

4.2 地笼捕捞法

下午先将密地笼放入虾苗池中, 傍晚按5 m×667 m养殖水规格用溴氰菊酯 (有效成分25 kg) 1 m L泼洒。待虾苗进地笼后, 再集中计数放养, 此法适用于捕捞1万尾/kg规格的虾苗。

4.3 拉网法

用苗种网在池中来回拉捕, 操作要求快、轻, 捕第1网时苗种数量多, 集中时密度大, 容易造成死亡, 天气闷燥时, 不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4.4 围赶法

用铁链拴在密网底部, 在虾池边架设1个集苗的网箱, 网箱内布设增氧设施, 慢慢拉动网, 将虾苗赶入网箱中, 经计数后放养虾苗。虾池经2~3次的此法捕捞后, 可以捕90%以上的苗种。

5 青虾投放

5.1 控制放养密度

合理的放养密度既可保证青虾产量, 又利于推迟青虾抱卵, 加快其生长速度, 一般放养规格为1.5~2.0 cm的虾苗90万~120万尾/hm2。

5.2 适时增氧

由于青虾投放密度较高, 必须适时增氧, 保证虾池含氧量充足。7—9月每天16:00至第2天7:00应多开机增氧, 闷热天或阴雨天也要增氧。秋季放养青虾苗种时气温较高, 一般选取上午低温时拉网捕捞和放苗, 此时正是池塘水体缺氧的时间, 应提前增氧, 以免虾苗缺氧死亡。

6 合理投喂

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 饲料要求优质、新鲜、大小适口。要求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幼虾前期35%~40%, 中后期30%~32%。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变化和摄食情况进行调整。

7 病害防治

青虾主要疾病有黑鳃病、红体病、软壳病等, 病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除清塘消毒外, 应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溴海因超碘季胺盐等对水体进行消毒。一旦发病, 可采用如下药剂防治: (1) 软壳病的防治。红体病以预防为主, 操作时要带水作业, 动作要轻, 不得将虾堆叠、挤压, 发生病害用药时, 须避开脱壳高峰期, 对症下药, 用硬壳宝全池泼洒, 或用磷酸二氢钙+维生素 (内服) +免疫生长素治疗, 严禁使用敌杀死甲胺磷等菊酯类、含磷类药物及违禁药物。 (2) 红体病防治。一是治疗青虾红体病采取内服与外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效果较好。体外消毒, 用聚维酮碘 (有效碘10%) 0.2 g/m3全池泼洒, 病症严重时连用2次, 内服虾病宁或虾病康3%~5%添加量+10%大蒜素 (土霉素) 拌饵料投喂, 每20kg饲料拌1 g, 连续3~5 d为1个疗程。二是苗种下塘时, 用2%~3%食盐水浸泡10~15 min。三是用生石灰1 500~2 250kg/hm2或漂白粉150~225 kg/hm2彻底清塘。四是每15 d泼洒1次生石灰或漂白粉, 交替使用, 1 m水深用生石灰120~150 kg/hm2或漂白粉1.0~1.5 kg/m3。 (3) 黑鳃病的防治。一是保持水质清新, 溶氧充足, 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VC。二是发病虾塘使用含氯制剂 (强氯精、二氧化氯、漂白粉等) 0.4~1.2g/m3全池泼洒[4]。

参考文献

[1]张士罡, 李为学.青虾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 2010 (7) :28-30.

[2]吴小兰, 章秋虎.青虾养殖技术之二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 2007, 375 (2) :24-25.

[3]李家乐, 陈蓝荪, 刘其根.中国青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J].水产科技情报, 2011, 38 (2) :86-91.

高产高效措施 篇5

一、优化技术方案,快速安全过断层。

提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会诊,针对现场条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抓好工作面过断层的管理,过断层前技术上超前分析,提前切出剖面,加强过断层期间的技术指导;顶帮难于控制时及时注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固;突出抓好放炮管理,杜绝煤机硬割岩石及放炮损坏支架或液压管路等问题的发生;加强过断层期间的生产组织,各工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平行作业,减少循环时间,提高日循环个数;加强过断层期间的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二、提高工作面安装质量,加强老化设备的维修力度,保证日常检修时间,减少机电设备故障。

工作面回撤设备上井后逐一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完好率达到要求。工作面安装后严格进行验收,尤其液压支架、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为工作面保产稳产打好基础。协调好各采煤区队的生产情况,保证日常的设备检修时间充足。

三、加强工作面动态推进管理,协调好各工作面推采进度。针对各工作面现场情况,及时调配各工作面的生产进度,避免出现“三同时”情况,根据每月计划,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协调好各工作面的推进度,保证稳产、均产。

四、抓好放煤管理,提高回收率

克氏螯虾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篇6

一、池塘条件

1. 水源充足,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生产用水标准,且不受周围农田施用农药的影响。

2. 面积不宜过大,以5~10亩为宜,池深1.5~2米,底质以黏壤土为好。池底淤泥不超过5厘米,池埂宽1米,要坚固,不渗漏,坡比为1∶2.5~3。设独立的进水口,且进水用60目筛绢过滤,以防野杂鱼的幼苗及卵随水进入池内。

3. 选用质地光滑、牢固的硬塑料膜建防逃设施,塑料膜埋入埂内10~20厘米,高出田埂50厘米左右,每隔1.5米左右用小竹竿固定。

二、清塘、消毒

虾苗放养前15~20天排干池水,挖去過多淤泥,暴晒池底至干裂,再注入10厘米左右的新鲜水,亩用生石灰70~100千克,化水趁热全池泼洒。5天后将池水加至50~60厘米,亩施发酵过的有机肥300~400千克,培育水质,7天后即可放养虾苗。

三、种草、移螺

1. 种草。虾池种植水草的作用:一是可为虾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隐蔽场所,避免脱壳时相互残食;二是在高温季节可以降低水温,避免阳光直射;三是可以净化水质,达到防病效果;四是可提高水体溶氧水平,还可为虾提供鲜嫩的天然植物饵料,有利于虾的健康生长。水草种植面积宜占池塘水面的20%~30%,夏季水草生长旺盛,水草面积要控制在水面的50%以内。水草的种类以挺水植物如水花生、菱白为主,也可种植苦草、轮叶黑藻、水葫芦等。

2. 移螺。清明前后亩投鲜活螺蛳300千克左右,一方面可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可为虾提供鲜活的天然动物性饵料。

四、苗种放养

1. 苗种的选购。幼虾要体质健壮、活力强、附肢齐全、脱水时间短,因此应就近购苗。

2. 苗种的放养。4月初至5月中旬,亩放规格为3~5厘米幼虾1.5万~2万尾,再套养3~5寸的花白鲢100尾。苗种下塘前用3%食盐溶液浸泡3~5分钟。

五、饲喂管理

1. 饲料的种类。动物内脏、螺蛳、小杂鱼、菜饼、麸皮、瓜果皮、蔬菜等都可作为虾的饵料,但最好投喂克氏螯虾专用饲料。

2. 投喂方法。日投喂量为存塘虾体重的5%~8%(以配合饲料计算),上午8~9时投喂30%,傍晚时分投喂70%。

3. 注意事项。天气晴朗、水质良好时多喂,连绵阴雨、闷热、气压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应减少投喂量甚至不喂,脱壳时少投喂,待大部分虾脱壳后应加大投喂量,尤其要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

六、日常管理

1. 水质调控。4~6月份每10~15天注水10~15厘米,直至将水加至1~1.5米;7~8月份每7~10天换水1/3,采取边排边进的换水方法。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10千克/亩·米左右化水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和增加钙质。每月施肥1次,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

2. 巡塘。坚持早晚巡塘,防逃、防盗,并观察虾吃食、活动、生长、脱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病害防治。克氏螯虾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天然水域中很少发病。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清塘、苗种消毒,并定期施用生石灰、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

七、捕捞

克氏螯虾在水质良好、饵料充足的情况下,经2~3个月的饲养,即6月中旬便可陆续起捕上市,捕大留小,直至8月中旬。进入8月中旬后,小龙虾便陆续打洞,进入洞穴,进行繁殖。

高产高效养殖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条件

试验鱼塘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南金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选择4口塘作为试验养殖池塘 (池塘编号为182, 183, 194, 195) , 每口池塘面积大约为6×667 m2, 水深为3.2 m左右。每口池塘配备4台1 500 W的增氧机。试验池塘采用生石灰清塘法, 即在鱼种下塘前15 d将池水抽至5~10 cm水深, 然后用生石灰约60 kg/667 m2全池泼洒, 清塘10 d后抽干池水进行晒塘, 时间大约为7 d。消毒后的池塘进水, 水深1.0~1.2 m, 然后适当施肥, 培肥水质, 培育浮游生物。

1.2 试验鱼来源

在2013年3月15号前后, 约30万鱼苗 (水花) 开始下塘, 鱼苗来自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金汇农场繁殖的大口黑鲈“优鲈1号”。鱼苗下塘后, 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若浮游生物量少, 饵料不够时, 鱼苗会沿塘边游走, 视察鱼苗规格大小, 若有必要时需从别处捞取浮游生物进行投喂。待鱼苗体长长到1.5~2.0 cm时开始转入驯化阶段, 在驯食过程中, 刚开始2~3 d在固定地点投喂水蚤, 使大口黑鲈“优鲈1号”形成固定的摄食地点, 接下来10 d左右投喂水蚤、鱼浆和适量配合饲料混合的饵料, 投喂过程中慢慢减少水蚤量, 然后就直接投喂鱼浆。每次投喂前拨动水面, 吸引小鱼前来摄食, 并让其形成条件反射, 每天驯化时间需达6~8 h。由于大口黑鲈是肉食性鱼类, 一旦生长规格不一, 就出现严重的相互残杀, 特别是高密度的池塘育苗, 在长到6cm之前, 互相残杀情况很严重, 应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用鱼筛进行分级 (一般情况下每增长1 cm需要过筛1次) , 分开饲养, 从而提高鱼苗培育阶段的成活率。在5月份的时候, 池塘内大口黑鲈长到5~7 cm, 此时这种大口黑鲈规格即可作为鱼种。

鱼种下塘时, 须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福尔马林30~40 g或3%食盐溶液药浴鱼体5~10 min, 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每667 m2放养大口黑鲈鱼种10 500尾左右, 另外投放大于加州鲈l倍以上规格的鳙鱼90尾, 白鲢50尾, 鲫鱼400尾, 青鱼3尾, 草鱼8尾, 用来摄取水中残饵和调节水质, 也起到增产增效作用。

1.3 饲养管理

鱼种下塘前已驯化好摄食小块冰鲜鱼。鱼种下塘后每天投喂冰鲜鱼, 投喂前用鱼肉切割机将冰鲜鱼切割成适合鲈鱼摄食的碎块。每次喂食时, 速度不能太快, 以免饵料沉入水底, 每次投喂时间应在1h左右。投喂时要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3—5月是鱼苗培育到鱼种阶段, 每天需要多次投喂, 一方面既要满足鱼苗生长的饵料需求, 又可避免因投喂不够和不均匀造成鱼苗生长差异, 从而导致鱼苗培育成活率低。6—7月是鲈鱼生长高峰期, 每天投喂2次, 投喂时间为7:00—8:00和17:00—18:00。8—12月时, 每天投喂1次, 投喂时间为8:00—9:00。翌年1—3月份, 视天气情况投喂, 气温低时隔1天投喂1次, 气温高时每天投喂1次, 投喂时间为9:00—10:00。具体投喂情况见表1。在5—9月为主要发病季节, 往往要在冰鲜饲料中要定期加入维生素或其他辅助中药来投喂, 增强鱼体体质和抵抗力, 另外要注意冰鲜鱼解冻后, 立即投喂, 防止变质。

1.4 水质调控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 水质不宜过肥, 特别是夏秋季, 由于投喂大量饵料, 极易引起水质恶化, 需要换水或采用水质调节剂调节水质。使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分解水体中剩余的有机质, 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基于大口黑鲈高密度池塘养殖, 增氧机的合理使用尤为关键。一般在18:00—19:00先开1台增氧机, 到了晚上21:00至第2天7:00, 4台增氧机全部开, 这样使夜间池塘上下层水得到充分交换, 增加下层水体溶氧, 提早补偿底层水体氧债, 加速水体物质循环和有害物质的分解, 同时也防止了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池塘中出现浮头现象。白天时候一般情况下开增氧机1台, 如果碰到阴天、下雨甚至更恶劣天气情况, 适当合理增开增氧机。

要坚持每天日夜巡塘, 观察鱼群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 定期检测水质理化指标 (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p H值、透明度、水温等) 和鱼体生长情况 (体长、体重和成活率) 。

1.5 病害防治

对于病害以预防为主, 做好池塘定期消毒、杀菌和水质调节等工作。因大口黑鲈养殖密度高, 每隔1个月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消毒杀菌, 起到预防疾病作用。整个养殖过程中没有暴发严重疾病。

2 养殖结果

在2013年10月, 经过8个月的养殖, 大口黑鲈达到商品规格 (0.4 kg以上) 并开始上市销售。池塘养殖大口黑鲈经过2~3轮捕捞才销售完毕。至2014年3月, 试验池塘大口黑鲈都全部上市销售完毕。试验池塘总的养殖成活率为71%, 具体情况见表2。

平均每个池塘销售大口黑鲈20 042 kg, 平均塘头价为22元/kg, 产值为44.1万元。此外, 套养鱼类的平均产量情况如下:白鲢450 kg, 平均塘头价为5元/kg, 毛利润2 250万元;花鲢900 kg, 平均塘头价为12元/kg, 毛利润10 800元;鲫鱼1 300 kg, 平均塘头价为20元/kg, 毛利润2.6万元;青鱼75 kg, 平均塘头价为20元/kg, 毛利润1 500元;草鱼255kg, 平均塘头价为10元/kg, 毛利润2 550元;套养鱼总产值为4.3万元。每个池塘投入成本 (包括饲料、电费、药费、塘租、鱼种费) 大概总计为34.1万元。每个池塘的人工费大约为7.5万元。每个池塘的总产值为48.4万元, 成本为41.6万元, 净利润6.8万元, 平均净利润为1.1万元/667 m2。

3 讨论

3.1 养殖技术

试验养殖池塘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南金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该养殖基地主要养殖大口黑鲈“优鲈1号”, 养殖面积达1 000多亩, 从中选择4口鱼塘进行研究分析。试验中, 大口黑鲈“优鲈1号”养殖密度达到了10 000尾/667 m2, 在相同的池塘养殖面积下, 其养殖密度是江浙地区大口黑鲈池塘养殖密度的3倍左右。这种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的大幅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养殖池塘水深来实现的。基于这种高密度养殖, 增氧是必要的关键养殖措施。试验池塘中每个池塘都安置了4台1 500 W的增氧机, 在夜间时候4台增氧机全开, 白天晴天仅开1台增氧机, 这种长时间使用增氧机一方面保障了大口黑鲈的溶氧需要, 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水体的物质循环, 确保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有效去除。此外, 水质调节也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关键环节, 尤其在高温季节, 需要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 分解水体中剩余的有机质, 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

3.2 养殖效益

大口黑鲈“优鲈1号”池塘养殖每667 m2养殖面积的养殖产量达3 350 kg, 平均净利润为1.1万元/667 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口黑鲈“优鲈1号”是国家审定的选育养殖品种, 并列入农业部2014年主推品种[3]。池塘养殖大口黑鲈“优鲈1号”增产增效明显[4], 试验中“优鲈1号”养殖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与养殖中使用大口黑鲈“优鲈1号”种苗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九江镇当地养殖户普遍反映, 大口黑鲈“优鲈1号”抗病力较强, 上市时间比未选育大口黑鲈提前了15 d左右。

3.3 养殖饲料

近年来池塘养殖大口黑鲈病害增多, 这与冰鲜鱼投喂养殖模式有着一定的关联[5]。大口黑鲈养殖基本上都是使用冰鲜小杂鱼作为饲料, 这种养殖模式存在一些弊端, 主要表现为:小杂鱼、尤其是不新鲜的小杂鱼极易带菌, 容易使养殖鱼类感染病害;小杂鱼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 品质较难得到保障, 而且不新鲜、变质的小杂鱼还会产生毒素, 对养殖鱼类产生毒害作用。直接投喂小杂鱼容易造成养殖环境水质污染, 尤其是大量投喂情况下的残饵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养殖是养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 许多饲料企业正在研发大口黑鲈配合饲料, 并且已经取得较好进展, 需要加强饲料养殖模式的示范及推广, 并逐渐将这一养殖模式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李胜杰, 白俊杰, 谢骏, 等.大口黑鲈选育效果的初步分析[J].水产养殖, 2009, 30 (10) :10-13.

[2]李胜杰, 白俊杰, 汪洪永.大口黑鲈“优鲈1号”新品种简介[J].科学养鱼, 2011 (09) :46-47.

[3]2014年全国渔业主导品种──大口黑鲈“优鲈1号”[J].中国水产, 2014 (12) :52.

[4]李木华, 王冬武, 李传武.大口黑鲈新品种“优鲈1号”养殖试验[J].当代水产, 2012 (02) :55-57.

北方大棚罗非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篇8

1 大棚结构

大棚有两种构造, 渔民可根据自有资金多少、鱼池承包年限等条件决定。一是毛竹、杉木杆结构, 此种结构, 一次性投资小, 每667 m2大约1.0万元, 但使用寿命短, 一般不超过4年, 而且因为池中有杉木杆立柱, 捕捞操作较麻烦。二是钢筋骨架结构, 投资大, 每667 m2大约3.0万元, 但使用寿命长, 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

1.1 毛竹, 杉木杆结构设计建造要点

以池塘长宽为例, 以池塘宽度二分之一处为中心线左右各3 m, 即6 m宽的区域为捕捞和投饵区, 左右3 m处纵向各分布第一列杉木杆, 杉木杆的高度高出池塘2 m, 杉木杆纵向横向排列, 每3 m一个桩, 插入池底用打夯机固定结实, 每一列杉杆的高度比前一列要低, 至于低多少, 根据池塘的宽度决定, 最后使杉杆顶点用毛竹搭接形成弧度, 在杉杆距顶端10 cm处钻孔, 用35股聚乙烯绳穿孔绑扎毛竹, 造成拱形大棚。毛竹1 m 1列, 毛竹选择直径26 cm左右 (距根部1 m处测量周长) , 9 m长为宜。

1.2 钢筋骨架大棚设计建造要点

目前, 常见的钢筋大棚多采用热镀锌管焊接加工而成, 结实抗风抗雪, 不生锈, 一般拱高设计在3.0~3.5 m, 拱与拱之间3 m间距, 每道拱由上下两道弧形管通过拇指粗的钢筋焊成倒伞式支撑连接, 拱与拱之间用直径12 mm的钢筋间隔1 m 1列焊接而成。

2 池塘条件

一般毛竹大棚池塘多适用于跨度大的池子, 例如跨度超过35 m的池塘;钢筋大棚跨度最好低于35 m (总造价低) , 池塘面积一般2×667 m2~3×667m2, 池深3.0~3.5 m, 池壁砖砌或水泥抹面或聚乙烯膜护坡均可, 坡度比1∶2—1∶2.5, 池底三合土夯实, 平坦略倾斜于排水口, 进排水顺畅。

3 鱼苗培育

3.1 池塘准备

罗非鱼苗的驯化要求池塘不宜太大, 一般2×667 m2左右, 池底平坦, 池塘曝晒消毒处理, 并备有2 k W的微孔曝气增氧机1台, 池内均匀布设曝气增氧盘10~15个, 加注新水50~60 cm, 水温达到22℃以上即可放苗。放苗前一定是清水放苗, 切忌给鱼塘肥水。

3.2 鱼苗选择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经检疫合格的吉富鱼水花, 因为吉富鱼最适合北方规模集约化养殖, 它适合高产高密度的温室养殖模式, 耐低氧、生长快、摄食力强、商品鱼规格整齐、抗病力强。

3.3 鱼苗放养

从机场接回鱼苗后, 把鱼苗袋放在池边, 立即开袋, 用装鱼的泡沫箱或事先准备好的大盆, 立即舀入少许池塘水, 一手攥住袋口, 一手用刀片割开底部, 使鱼快速入盆中, 然后慢慢往盆中加入池塘水, 平衡温度, 缓苗处理, 待鱼苗浮起恢复游泳活力后倒入池中, 放养密度一般不超过25万尾/667 m2。鱼苗经长途运输, 放养后, 全池泼洒碘制剂消毒。

3.4 鱼苗驯化

鱼苗入池第2天开始驯化, 育苗驯化与雄化同步进行, 驯化饲料使用幼鳖饲料, 通常采用鱼用雄性激素每10 kg饲料添加1支 (500 mg) , 即每kg饲料添加约50 mg, 连续投喂22~25 d, 配制时将药物先用酒精溶解 (没有酒精也可用白酒代替) , 再用水稀释到不沉淀为止 (可参考饲料用水量) , 然后均匀拌入饲料中, 晾干, 每天投喂6次, 每次沿池边投喂饲料, 投喂时坚持少洒勤喂的原则, 逐渐撤离距食台较远的池边, 增加靠近食台的投喂量的方法来引诱小鱼趋向食台方向摄食。大约第13天左右, 就可开始逐渐缩小投喂面积, 第20天左右即可缩小到食台周围进行定点投喂, 每次投喂时制造相同的击打声, 给小鱼一个摄食的条件反射信号, 这样培育的鱼苗规格整齐, 雄性率可达98%以上。

4 成鱼养殖

4.1 池塘条件

成鱼养殖池塘一般3×667 m2左右, 池深3.0~3.5 m, 并配备3 k W增氧机4~5台, 投饵机1台, 根据入池鱼的规格大小决定开增氧机的数量, 一般刚入池、鱼小、密度稀, 应少开几个, 养殖到中后期, 也就是鱼长到150 g/尾时, 增氧机一般就全部打开, 并且是昼夜24 h运转, 只有投喂时才关闭增氧机。

4.2 鱼种放养

经过驯化培育的鱼苗过筛, 选择规格整齐, 大小相同的鱼苗, 淘汰残弱的鱼苗, 根据市场所需成鱼规格确定鱼种放养数量, 一般以出池规格750 g/尾左右, 每667 m2放养3.0万~3.5万尾。

4.3 饲料投喂

饲料应选择质量稳定、信誉度高、口碑好的大品牌饲料, 冬季温室养殖饲料一般选择膨化饲料, 膨化饲料优点在于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工艺生产的鱼饲料浪费少、污染轻、转化率高, 具有其他饲料加工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饲料蛋白质含量26%~33%, 粒径大小适中。

投饲应遵循“先精后粗”和“四定”投饲原则, 入棚后投饲分3个阶段, 第1个阶段就是入棚前2个月 (10—11月) 也就是养殖前期, 此时, 由于天气不太冷, 棚内水温较高, 一般能控制水温在26~30℃, 此时罗非鱼最适合生长, 再加上刚入棚, 鱼池底部经过清污消毒处理, 水质环境好, 此时, 罗非鱼摄食生长最快, 主要投喂蛋白31%~33%的精饲料, 一般日投饲3次, 7:00、12:00、17:00各1次。第2个阶段就是入棚第3个月 (12月—翌年2月) 也就是养殖中期, 天气变冷, 水温一般在19~22℃, 水温较低, 鱼摄食消化代谢降低, 此时应投喂蛋白含量26%~30%饲料, 日投喂2次, 10:00、16:00。此阶段应预防罗非鱼得溃烂病, 每月投喂1次解毒保肝药饵, 每次投喂5 d。第3个阶段养殖后期 (翌年3月—5月) , 天气逐渐回暖, 水温回升到23℃以上, 投喂饲料蛋白含量30%为宜, 棚内光照充足, 鱼摄食量开始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此时每天投喂3次, 此阶段应预防肠炎病, 特别在惊蛰前后, 投喂1次中药药饵。

投喂量的控制, 每次投喂量, 以鱼吃到七八成饱为准, 鱼患病或天气、水质不正常时, 减少喂量, 严重时停喂。不同蛋白含量饲料的投饵率见表1、表2, 供参考。

5 水质调控

5.1 定期注、排水

为避免水温忽高忽低, 采取勤排勤灌, 逐步换水的方法, 养殖前期, 每隔10 d换水1次, 每次30~50 cm;养殖中后期, 一般每隔7 d加注新水1次, 每次不低于50 cm。

5.2 定期清理池底污物, 改良底质

温棚内, 由于投喂量大, 残渣粪便沉积池底, 极易败坏水质, 诱发鱼病, 坚持每月或者鱼池投喂量达到10 t饲料后, 彻底用清塘机清理一次池底, 把池底部的黑泥、黑水排出, 此外, 结合使用底质改良剂全池泼洒, 如底质净化颗粒或“富底安”净水系列, 活化底质、除臭增氧, 降解有害物质, 让底泥恢复生物活性。

5.3 施用改良剂保持水体清爽, 降解有毒有害物质

常用的水质改良剂有很多种, 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有生石灰、沸石粉、益生素、EM菌等。沸石粉一般20 d使用1次, 用量40 mg/L;益生素一般每隔20 d使用1次, 用量为5~10 mg/L;EM菌每隔10 d使用1次, 用量1.5 kg/667 m2左右, 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可改良水质, 抑制有害菌的繁衍与生长。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分解池中的有害物质, 施用微生物制剂时要注意不能和抗菌素及消毒剂同时使用。

6 日常管理

坚持白天勤巡塘, 晚上轮流值班制度, 做好池塘日志。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监测水温、溶氧、p H值等水质情况, 及时清除水面上的死鱼及漂浮物, 检查增氧机、投饵机、排灌等机械设备运转情况, 发现故障及时修理或更换。

7 疾病防治

坚持“防病为主, 治病为辅, 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的方针, 将疾病预防工作贯彻整个养殖过程, 坚持清池消毒, 食场、工具、水体定期消毒, 水质改良和内服药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鱼病。注意冬季入棚时间宜早不宜迟, 北方最迟10月1日前完成入棚, 入棚太晚, 由于天气转凉, 昼夜温差大, 会产生应激反应, 致使鱼的体质明显下降, 容易诱发鱼病, 恢复极慢。北方冬季温室常见疾病防治措施如下。

7.1 车轮虫病

一般鱼苗阶段重点防治车轮虫病, 可用硫酸锌溶解后全池遍洒, 浓度0.6 mg/L, 每月使用1次。

7.2 体表溃烂病

发病鱼的治疗采用外用与内服药物结合法进行, 外用药主要用消毒剂, 如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全池遍洒;内服药用氟苯尼考每1 kg鱼体质量用量10~15 mg拌饵投喂, 1日1次, 连用3~5 d。

7.3 肝胆综合征

预防肝胆综合征, 通常每kg鱼体质量使用中药板黄散0.5 g, 维生素C钠粉3.5~7.5 mg, 拌饵投喂, 连喂5~7 d为1疗程, 一般每月1个疗程。

7.4 细菌性肠炎病

高产高效养殖 篇9

1.1 选择养殖池塘

养殖鲤鱼的池塘适宜选择一些交通方便、电力充足的地方。对于长期养鱼的旧池塘, 为了确保其具有较好的保水性, 应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中的淤泥应进行清理。一般养殖池塘总面积约为0.267hm2, 水深2~2.5m;池塘水透明度应达到25~30mm, 池底以砂壤土且平坦为宜, 池水溶氧量控制在6~7mg/L, p H值为6.5~8.0。

1.2 鱼苗放养前准备

1.2.1 清整池塘

干池塘在冬季时应进行曝晒, 以便于对池塘中多余的淤泥进行清理, 之后对整个池塘用石灰2300kg/hm2化浆进行泼洒, 再曝晒1个月左右。这样不仅有利于池塘中有害气体的挥发, 还可以对已板结的淤泥进行疏松。

1.2.2 调节水质

鱼苗放养前 (一般为4~6d) 需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育肥, 在养殖池塘内注入1.5m的干净水;将光合细菌、发酵鸡粪、液体肥水型氨基酸等混合物均匀泼洒 (25t/hm2) , 这样可起到杀菌、育肥水质的作用;均匀泼洒芽孢杆菌来保持池塘水色[1]。

1.3 放养鱼苗

鲤鱼养殖的效益与鱼苗质量的好坏直接有关。在鱼苗选择过程中, 应尽量选择健壮活泼、全身无病灶及大小均匀的优良鱼种, 并且鱼苗品种应尽量选择当地养殖的品种。同时, 应根据当地渔市价格及养殖池塘的计划产量、面积、水质和养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鱼苗放养量。此外, 为避免鱼苗将病菌带入池塘, 在放养前需要用3%食盐水进行消毒。根据上述池塘条件, 通常可以放养10cm长的鲤鱼种, 4000尾/667m2为宜, 并且还可放养15cm长的鲢、鳙鱼搭配养殖, 500尾/667m2为宜。

1.4 喂养

1.4.1 喂养的饲料

若养殖鱼苗的体重为100g/尾左右,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需达到35%;若养殖鱼苗的体重为100~200g/尾,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需达到30%;若养殖鱼苗的体重为200g/尾,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需达到25%。

1.4.2 喂养的方法

鱼苗初期, 投喂饲料方式可向整个池塘均匀泼撒, 随着鱼苗的逐渐长大, 应使用投饵机进行投喂。科学把握投饵量是喂养鱼苗的关键, 在喂养过程中不能投喂过多或过少, 每次让鱼吃到8成饱为宜。此外, 还应灵活掌握池塘水质、水温、鱼体大小、鱼体健康指数及天气情况等。

1.5 养殖日常管理

鲤鱼养殖日常管理主要做到“三分养, 七分管”。使用池塘增氧机应根据天气情况来确定, 一般下雨天半夜使用, 阴天早上使用, 晴天中午使用, 若遇到天气不好或有浮头现象时, 应延长使用时间, 并且要提前开机[2]。此外, 为随时掌握池塘水质情况及池鱼情况, 每天必须坚持巡塘, 至少2次, 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1.6 调节池塘水质

鲤鱼的生长与摄食与池塘水质的好坏有着直接关系。对此, 应高度重视池塘的水质问题, 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每天早晚应坚持巡塘, 水温升高的情况下, 应将水位增加至3m, 为保持池水的水质, 应定期向池塘中注入新水, 同时对池中生长出的杂草或杂物应及时清除, 并观察鱼类是否正常的生长与活动。另外, 在8~10月期间, 为防止泛塘, 每天应使用增氧机增氧;为净化池塘水质, 每隔20d应向池塘内泼洒微生态制剂。

1.7. 病害防治

防治养殖病害, 前期宜采用中草药。养殖中后期每隔20d左右应进行一次消毒、杀虫。为预防细菌性鱼病或病毒, 应在每10kg的饵料中需是添加1kg三黄粉及0.4kg食盐, 每隔16d连续投喂6次, 2次/d。其中, 三黄粉主要包括大黄、黄芩及黄柏, 比例按照5:2:3为宜[3]。

2 养殖试验结果

本次养殖试验从2012年4月开始投苗至2013年7月捕捞为止, 其中养殖时间为440d左右, 其中捕捞商品鲤鱼总总量为9745.5kg, 其中平均单位产量达到85~140kg/hm2, 单条鲤鱼重量平均为1.9kg, 鲢、鳙鱼产量为4527.8kg, 其中鲤鱼养殖获利29236.5元 (以3kg/元标准计算) , 鲢、鳙鱼养殖获利11319.5元 (以2.5kg/元标准计算) , 极大的提升了鲤鱼养殖的产量与经济效益。

3 结语

在鲤鱼养殖试验过程中, 通过采用健康、生态的养殖技术和模式, 有效利用了自然水的资源优势, 科学使用增氧机, 定期清理养殖池塘, 进一步提升养殖池塘水质, 从而降低因池塘污染而引发鱼苗疾病几率。在整个养殖过程中, 科学、合理控制鱼苗饵料的投喂量, 而在鱼苗疾病防御方面坚持“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 防治结合”原则, 从而实现高效、高产的鲤鱼养殖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士罡, 李为学.鲤鱼饲养优质高产高效四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 2010 (05) :37-38.

[2]朱洪利.鲤鱼池塘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 2010 (08) :23, 28.

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探讨 篇10

1 高产高效典型案例

1.1 精养高产高效典型

高塘岛乡纱帽绿村陈显祥养殖户, 自2004年开始养殖梭子蟹, 养殖产量连续递增。池塘面积0.33 hm2, 分2口小塘, 每口小塘设置排水闸门, 进水用10 cm水泵抽入, 配备水车式增氧机。池塘内置宽2.0 m、深0.5 m的主环沟。滩面每隔2 m设置一垄, 并伴有浅沟 (深0.3 m左右) , 滩面水深保持在0.8 m以上。边滩及部分中央滩面布设以树枝、竹枝为主的隐蔽物。苗种以自繁苗种为主。2008年, 梭子蟹总产量760 kg, 平均单产2 280 kg/hm2, 产值7.26万元, 利润4.895万元, 平均净利14.685万元/hm2。2009年, 梭子蟹平均单产2 250 kg/hm2, 小白虾产值0.5万元, 总产值10.555万元, 利润7.39万元, 平均净利22.17万元/hm2。

1.2 蟹—虾—贝生态混养高效典型

新桥镇麦地山塘采用“蟹—虾—贝”生态混养高效模式, 主要养殖梭子蟹、小白虾、缢蛏。放养Ⅰ期蟹苗。养殖面积4 hm2 (2口) , 四周有环沟, 滩面水深1.0 m以上, 设双闸门, 每口池塘配备水车式增氧机2台 (1.5 k W/台) , 饲料来源主要以张网小鱼虾为主。2009年梭子蟹平均单产达到1 140kg/hm2、产值63.84万元, 小白虾产值12万元, 缢蛏产值7.0万元, 雄蟹起捕 (养殖过程起捕) 4.5万元, 总产值87.34万元, 利润51.5万元, 平均净利12.87万元/hm2。

2 养殖技术探讨

2.1 养殖模式的确定

目前, 梭子蟹养殖有“蟹—贝—虾”、“贝—蟹—虾”、“蟹—虾”、“蟹精养”等模式。因此, 确定养殖模式要充分考虑海区环境、潮位高低、进换水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如案例1由于养殖池塘面积较小, 利于管理, 要实现高产出高收入, 必须选择走高密度精养模式。案例2的养殖池塘面积较大, 进换水方便, 采用“蟹—虾—贝”生态混养, 实现了高产高效。

2.2 池塘标准化改造

近几年, 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池塘的基础设施建设, 池塘的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 池塘规模已经缩小到1.0~1.3 hm2/口, 采用黑膜或者水泥护坡, 配备增氧机, 池塘的有效水位保持在1.0 m以上。经过标准化建设, 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已经摒弃了“大排大灌”的养殖思路, 养殖过程采取适度换水、以添加水为主的调节水质的养殖新理念, 实现了梭子蟹的高产。

2.3 隐蔽物的设置

梭子蟹属肉食性凶猛水产动物, 具有很强的自相残杀性, 尤其是幼苗、饥饿和蜕壳等阶段, 直接影响梭子蟹的养殖成活率。因此, 设置隐蔽物、拟人工造蟹穴减少相互残杀是提高梭子蟹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2,3,4]。案例1池塘采取滩面分区、设置众多沟壑、滩面插竹枝, 为梭子蟹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起捕蟹时发现, 环沟、竹枝及滩面小沟蟹的密度较高。又如象山县莲花梭子蟹精养基地, 以竹枝为主的隐蔽物, 获得了高产 (975 kg/hm2以上) 。

2.4 放养优质健康蟹苗

2.4.1 工厂化苗种。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养殖梭子蟹主要以沙池暂养野生蟹为主。90年代后期, 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突破, 开始进入全人工养殖[5]。目前, 池塘养殖主要以放养工厂化苗种为主。按照目前梭子蟹养成情况, 放养Ⅰ期蟹, 放养密度9万~12万只/hm2, 放养苗种以一次性放足为准, 但放苗量还依据池塘条件、水质环境等而定。最好采用苗种中间培育, 将Ⅰ期或Ⅱ期蟹苗经20 d左右培育后放入大塘养成, 提高蟹苗的成活率。

2.4.2 自繁的苗种。

梭子蟹苗种自繁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生态高产养殖模式, 主要在养殖池塘进行生态育苗、满足自我养殖生产苗种需要的方法。该技术从2004年试验成功以来, 逐步推广, 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目前全县已推广近666.67 hm2。主要操作流程:池塘清整消毒→培育浮游生物饵料→抱卵蟹选购→蟹笼暂养→饲料投喂→幼体放散→Z1-M育苗阶段 (饵料包括轮虫、豆浆、虾籽、鱼糜等) →M-C1→C2-C4 (起捕部分蟹苗销售) →大规格蟹种培育 (养殖时间70~80 d) →起捕部分雄蟹上市、起捕部分雌蟹分塘养殖→雌蟹育肥原塘养殖→起捕上市。据测算, 梭子蟹原塘苗种自繁成本约4 500元/hm2, 养殖产量975kg/hm2以上, 实现了节本、高效、生态养殖。

2.5 投喂优质新鲜饲料

梭子蟹养殖以投喂鲜活小杂鱼为主。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 饵料价格从2004年的0.6元/kg涨到现在的2.8元/kg左右, 特别是7、8、9月的禁渔期间, 鲜活饲料来源比较紧张, 大多以冰鲜料投喂为主。据测算, 饲料成本已经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因此, 高温期间必须投喂新鲜饲料, 生殖交配期间多投喂海瓜子等低值贝类, 11月以后延长饲料投喂时间, 改变目前梭子蟹生长4个月、3个月饥饿的生长状态, 提高梭子蟹的品质 (即雌蟹上膏率) 。案例1、2的养殖池塘, 都濒临港口, 常年张网渔船较多, 每天能提供新鲜饵料, 从而保证了饵料质量, 达到了定时、定质、定量和延长投喂时间。

2.6 勤开增氧机

海水池塘是象山县主要养殖方式, 以梭子蟹、贝类、对虾为主。2002年以前, 海水池塘中的增氧机使用几乎为零, 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 放养密度不断增加, 使原来传统的粗放型养殖向精养发展, 养殖过程中缺氧引起梭子蟹死亡事故时有发生[6,7]。随着池塘标准化建设将池塘配套增氧机指标纳入硬性考核指标, 使一大批池塘配备了充足的增氧机, 同时底充氧等增氧先进技术的广泛推广, 为梭子蟹实现高产提供了根本的技术保障。因此, 梭子蟹养殖池塘最好是水车式与底充氧增氧结合, 同时注重增氧机开启的时间和方式, 从而达到稳产、高产。

2.7 适时起捕雄蟹

疏雄养殖, 即在梭子蟹幼蟹5~9期可用肉眼区分性别时, 捕捞大部分雄蟹, 以养殖雌蟹为主的人为选择养殖对象性别、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梭子蟹养殖新技术, 其要点是控制雌雄比例为6∶1为宜。案例1, 连续4年开展此技术均获得了高产, 2008年梭子蟹总产量760 kg, 雌蟹起捕675kg, 而雄蟹只起捕85 kg。2009年, 总共起捕梭子蟹750 kg, 雌蟹起捕650 kg, 雄蟹起捕100 kg (该雄蟹产量从小到大起捕计算, 实际最后起捕雄蟹才30 kg) , 2009年的雌蟹收购价格在128~170元/kg, 因而实现了养殖效益差异的最大化。案例2, 2009年养殖过程中起捕雄蟹卖出4.5万元, 增效11 250元/hm2。因此, 养殖过程中适时起捕雄蟹, 不仅提高了雌蟹养殖成活率, 而且可增加养殖户收入。

2.8 加强病害防治

目前, 梭子蟹养殖必须首先解决池塘干塘、清塘问题。由于临港工业的发展, 养殖空间逐渐萎缩, 塘租费从2004年不足1.5万元/hm2涨到目前3万元/hm2以上, 养殖户为了提高效益, 实行全年养殖, 养殖过程中没有休过塘, 因而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病害, 影响养殖收入。目前梭子蟹病害主要有纤毛虫等, 只有注重适当调节水质、勤开增氧机、勤换水, 辅药物防治等措施, 才能真正起到生态防病的作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 总结出“垄多、隐物、自繁、疏雄、精饲、富氧、勤管、防病、育肥”的梭子蟹高产技术要点。一是垄多。池塘滩面设置沟多、滩多, 拓宽梭子蟹生长和栖息空间;二是隐物。设置隐蔽物, 采用毛竹枝、树枝、网片等铺设塘底造人工蟹穴, 减少梭子蟹自相残杀;三是自繁。采用池塘内苗种自我繁殖, 成本低, 操作简单, 生产安全;四是疏雄。采用人工方式, 人为去除池塘内较多的雄蟹, 以养殖雌蟹 (膏蟹) 为主, 提高养殖效益, 实现效益差异最大化;五是精饲。投喂新鲜饲料, 做到定时、定质、投足和延长投饵时间;六是富氧。采用底充氧与水车式增氧结合, 实现富氧养殖;七是勤管。加强巡塘, 注意观察池塘水质变化、蟹体活动、饵料摄食等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八是防病。遵循“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主要以调节水质为主调控环境;九是育肥。梭子蟹育肥阶段, 一要加强梭子蟹生殖交配期间的营养, 多投喂一些低值贝壳饲料 (如海瓜子类) ;二要延长11月 (水温15℃) 以后的饲料投喂时间和加强饵料营养, 可采用在池塘角落围成部分区域或搭建塑料大棚沙池集中暂养, 不仅能提高梭子蟹的品质, 更能掌握市场动态、适时起捕, 从而达到高产出、高卖出、高收益。

摘要:通过对2例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典型案例的分析, 从养殖模式的确定、池塘标准化改造、隐蔽物的设置、放养优质健康蟹苗、投喂优质新鲜饲料、勤开增氧机、适时起捕雄蟹、加强病害防治等方面对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以为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提供借鉴。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刘长军, 郑凯宏, 周志强, 等.海水池塘底充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效试验[J].中国水产, 2007, 24 (10) :25-26.

[2]金忠文.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 2007 (5) :32-34.

[3]刘长军, 陈挺, 沈烈锋, 等.三疣梭子蟹苗种繁育与大规格蟹种培育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205, 225.

[4]孙玉华, 孙忠悦, 胡旭辉.三疣梭子蟹养殖之一:三疣梭子蟹健康高效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 2006 (11) :48-50.

[5]欧海金, 陈挺, 林赛斌, 等.雌梭子蟹与虾贝生态混养高产技术[J].科学养鱼, 2009 (7) :37-38.

[6]欧海金, 陈挺, 林赛斌, 等.梭子蟹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J].齐鲁渔业, 2009 (8) :34-35.

高产高效养殖 篇11

1.池塘条件和消毒池塘面积3300~6670平方米(5~10亩),保水深2~2.5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较平坦。鱼鳝放养前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虫害。用量是:干池(池底水深约10厘米)每667平方米75公斤化水全池遍洒;或带水(按1米水深计)每667平方米1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7~10天后投放鱼种。

2.网箱设置和水草移植池塘设置网箱,每只网箱面积15平方米~20平方米,但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总水面的20%。网箱的设置有两种形式:即固定式和自动升降式。网箱成排排列,两排为一组,两排之间是投饲管理的人行“桥”,上“桥”处为看守棚。固定式采用长竹木桩打入池底,每个网箱四个桩,相邻的网箱可共用木桩,木桩要求粗而牢,入泥深而稳,高出正常水面80~100厘米。桩排列整齐,纵横都各在同一直线上,桩与桩间还可用尼龙绳相连,并向箱外端拉纤绳固定,使桩更加稳固。网箱四角绳头各稳系木桩,并拉紧张开网箱,使网箱上缘高出水面60厘米以上防逃。自动升降式是以油桶等浮力大的物体代替木桩,并按网箱大小用钢筋角铁或竹木材料水平固定框架,网箱四角绳头系于架上的竖桩。自动升降式网箱能够随水位自动升降,暴雨和洪涝对其防逃效果几乎没有影响。另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两排箱之间搭人行管理桥,还便于在箱的四周全部搭上人行桥,为多设饲料台投饲、观察黄鳝以及其他操作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但造价比固定式稍高。网箱中移入水草的品种以水花生最为理想,它能起到防署降温、净化水质、支撑鳝体和提供优良栖息场所的作用。在长江中下游,每年3、4月份就可从野外收集水花生种源移入网箱培植。网箱中水草占80%以上水面,水草生长繁密后才能放养鳝苗。

3.苗种放养池塘中的鱼种在冬春放养,宜早不宜迟。每667平方米放养白鲢尾重0.2~0.25公斤的150尾、尾重0.075~0.13公斤的300尾,鳙鱼尾重0.2~0.25公斤的100尾,草鱼尾重0.2~0.25公斤的180尾,团头鲂尾重0.05公斤的30尾,鲫鱼尾重0.025公斤的100尾。另外,还可增加套养部分夏花鱼苗培育鱼种。鳝苗的放养因目的不同,放养时间有早晚。如考虑生长增重和季节差价双重效益的,放养时间3~4月份即需开始,放养早,生长时间长,增重量大;如只是为了赚取季节差价,不图增重,那么冬前的秋季投苗暂养亦可。网箱中黄鳝放养密度每平方米2~10公斤。如考虑双重目的的,放养密度要小,冬季暂养放养密度可大;有技术经验放养密度可大,反之放养量应减少。黄鳝苗种的放养必须严把苗种质量、大小分养和放养前浸泡消毒“三关”。

4.饲料投喂鱼类的饲料是配合饲料、菜饼和草类;黄鳝的饲料主要是配合饲料和蚯蚓、小杂鱼虾、鲜鱼肉、螺蚌肉、畜禽肝肠肺等鲜活饵料。要求饲料新鲜,营养丰富,大小适口,在饲料台上投喂(网箱中黄鳝的饲料台每2~5平方米设一个,用网布、竹片做成“板罾”式,每个长宽60~4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沉于网箱边缘底部)。鱼类投饲上下午各一次,黄鳝傍晚喂食一次即可。天气晴,水温适宜(鱼类18~32℃、黄鳝21~28℃),水质好,个体大,吃食旺,饲料多投,否则喂食量应减少。

5.施肥和水质管理施肥的原则是重施基肥,巧施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池塘彻底消毒后3天,按每667平方米施发酵后的有机肥300~400公斤作基肥,养殖过程中常施发酵后的有机肥作追肥,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30厘米左右,不发生鱼类重浮头。15~20天洗刷一次网箱四周,使箱内外水体能够充分交换,黄鳝就可适应。池塘水质不良应科学开启增氧机或换注新水。

6.病害防除鱼类和黄鳝病害防除应采取常规的综合措施,即放养前池塘彻底消毒,选养体质健壮的苗种,苗种放养时浸洗消毒,饲料中经常添加消炎杀菌灭虫的药物,每隔20天左右池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和敌百虫交替遍洒一次。鱼类常见病是烂鳃、肠炎、赤皮和暴发性细菌病,黄鳝常见病是肠炎、赤皮病,要及时预防,发现有病及时对症下药治疗。

7.池塘巡查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类和黄鳝活动情况,防止鱼类浮头泛塘。经常查看网箱是否破损和木桩绳索的稳固性,防止畜禽鼠鸟等为害。

(江西)

高产高效养殖 篇12

一、池塘条件

池塘编号:3号池塘, 池塘面积7亩, 平均水深1.5米。配套一台3千瓦/小时叶轮式增氧机、一套微孔增氧机、一台自动投饵机。

二、鱼种放养情况

投放时间:2014年4月8日~20日。

三、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技术

由于投放的鱼种规格相差很大, 饲料投喂采取硬颗粒饲料与膨化浮性饲料相结合的投喂技术, 确保不同鱼类都能吃到饲料。在7月份之前, 采取此措施, 硬颗粒饲料与膨化浮性饲料的比例为7∶3。每次投喂先投喂硬颗粒饲料, 然后再投喂膨化浮性饲料。7月后只投喂硬颗粒饲料。

2. 水质调控技术

(1) 增氧机的使用方法。微孔增氧设施每晚9点开机至第二天上午9点, 遇到极端天气 (下雨、闷热、水质突变等) 开动叶轮式增氧机。平时晴天白天中午开动叶轮式增氧机2小时, 搅动水体。

(2) 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5月份开始, 每20天, 施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降低水体里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含量, 减少池塘污染, 降低病害发生。

3. 病害防治技术

(1) 寄生虫防治技术。车轮虫防治: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 (5:2) , 用量0.7克/立方米。指环虫防治: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 用量0.5克/立方米。猫头蚤防治: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 用量0.5克/立方米, 一周施用两次。

(2) 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细菌性烂鳃病防治:外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药物全池消毒。内服恩诺沙星粉 (5%) 每千克鱼体重用药0.4克, 每天投喂2次, 连续投喂3~5天。细菌性肠炎病防治:外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药物全池消毒, 连用2~3次。内服磺胺-2, 6-二甲氧嘧啶药饵, 每千克鱼体重第一天用药100毫克, 第二天起每天50毫克, 每天投喂2次, 连续投喂7天。赤皮病防治:方法同上。细菌性败血症防治: (1) 外用:第一天全池泼洒辛硫磷与硫酸铜合剂, 第二天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溶液消毒, 第三天全池泼洒三氯消毒。 (2) 内服:投喂氟苯尼考药饵, 每千克鱼体重用药7~15毫克, 每天投喂2次, 连续3~5天。

四、养殖结果

2014年7月10日起进行第一次轮捕, 8月12日进行第二次轮捕, 8月31日进行第三次轮捕, 9月1日干塘。

3号池塘, 共出产各类鱼8755.5千克, 产值97666.4元, 平均亩产1250.8千克, 平均亩产值13952.3元。

五、养殖效益分析

1. 养殖成本投入

(1) 鱼种成本

(2) 饲料投喂。共投喂饲料7760千克, 单价4.2元/千克, 合计32592元。

(3) 其他费用

3号池塘总体投入成本为75267.2元, 平均亩投入10752.5元。其中鱼种投入占总投入的41.2%, 饲料投入占总投入的43.3%, 其他投入占总投入的15.5%。

2. 养殖效益分析

3号池塘总体投入成本为75267.2元, 平均亩投入10752.5元。

总产出为97666.4元, 平均亩产出为13952.3元, 净利润为22399.2元, 平均亩利润319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30。吃食鱼饵料系数为1.47。

六、小结

灵武市梧桐树九队渔场3号试验池, 经过5个月的养殖, 现已全部出鱼销售, 产量指标达到设计指标, 经济效益显著。单产创近十年新高。

优点:

1. 有效利用水体养殖空间, 充分发挥单位水体产能。

2. 采取轮捕养殖模式, 均衡上市, 保持池塘合理负荷, 降低养殖风险;及时回笼资金, 仅第一批出鱼回笼资金就占整个养殖资金的40%;

3. 及时销售, 赶上好行情 (7月10日, 草鱼单价15.2元/千克、8月12日, 草鱼单价12元/千克) 。

4. 引进、使用微孔增氧设备, 保证了高产池溶氧充足, 没有发生严重的浮头现象, 推断池塘的放养密度还可以加大, 产量还有增加的空间。

5. 在养殖饲养中针对生长情况, 投喂不同类型饲料, 有利于不同种类、不同规格鱼类的快速生长。

此试验池塘吃食鱼饵料系数仅为1.47, 创本地十年来最低的饵料系数, 有效的利用饲料、减少水体污染。

存在的问题:

1.放养比例不尽合理:主养品种草鱼分为三档, 一档规格400~500克/尾占放养草鱼总的比例为15.8%;二档规格200~300克/尾占放养草鱼的总比例为43.6%;三档规格41.7克/尾占总放养草鱼的比例为40.6%。其中三档规格较小, 不能发挥出生长潜能, 放养的规格应在100~150克/尾较为适宜。一档规格的放养总比例可调高到20%。

2.应根据鱼类生长的情况决定上市, 尽量发挥出鱼类生长的潜能。此口试验池, 原计划第一批出鱼时间定为7月底, 出塘规格1~1.25千克/尾。而实际出塘时间为7月10日, 出塘规格0.85~0.98千克/尾, 虽然售价高, 但鱼类单体的生长性能受到限制, 鱼类净生长率较低。

上一篇:剪切性能下一篇:现代战略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