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论文(共12篇)
高产论文 篇1
2009年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参加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布置的小麦高产创建活动, 经过精心组织、科学运作, 农场在上级领导及专家的正确指导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农垦总局专家组实地严格测产验收, 八五二农场小麦高产攻关百亩核心区公顷产量7080kg, 名列垦区之首, 有效地带动了全场小麦栽培水平的全面提高。经实收, 全场小麦平均公顷产量达到4950kg, 公顷产值达9900元, 改变了以往种植小麦效益比较低的局面, 为促进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验。现将2009年小麦高产攻关技术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
2009年八五二农场按照农垦总局对小麦高产创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结合农场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农场在第三管理区第五作业站4号地30.7hm2、第七管理区第五作业站3号地40hm2和5号地20hm2, 共设立90.7hm2的核心攻关区。方案中明确了任务指标及保障措施, 并明确了责任, 成立了高产创建组织, 同时制定了高产创建技术方案, 方案中明确了在以“早、窄、密”栽培模式的前提下, 重点抓了以下措施, 即深松耕作, 秋整地、秋施肥, 优选良种, 合理增密, 化控防倒, 健身防病, 适时收获等主要措施。做到了各项农艺措施的综合配套和组装, 通过加强管理, 加强培训, 使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及标准化作业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2 主推技术措施及效果
2.1 选择优良的主导品种, 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
优良品种是形成高产的内在因素, 选用主导品种的标准是以耐密植、抗倒伏、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的中熟品种为主。因此,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 今年高产攻关田选择了大穗、大粒型且较抗倒伏的品种龙麦29号、北麦7号, 其中龙麦29号株高在90~
undefined
100cm, 可在较高密度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2009年该品种千粒重达38g以上, 密度在每公顷750万株以上, 公顷产量可达到6750kg以上。所以说选择优良的主导品种, 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以上只分析了龙麦29号, 未分析北麦7号。
2.2 坚持伏秋深松整地, 秋深施肥, 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苗床
为实现小麦高产,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 对高产攻关地号实施了浅翻深松作业, 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应用了秋整地, 秋施肥技术, 实践证明由于采取了深松耕作, 使土壤库容量加大, 建立起了土壤水库, 实现了秋雨春用, 春旱秋防, 不仅如此, 由于采取深松作业, 打破了犁底层, 为小麦根系的深扎, 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与养分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通过实施“二秋”技术, 即秋整地、秋施肥实现了封墒越冬, 为翌年抗春旱, 提早播种, 有效地提高播种质量, 实现一次保“四苗” (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为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苗床。
2.3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 实施“三肥”接力, 满足小麦优质高产的养分需求
为使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根据小麦需肥规律和土壤化验结果,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采用基肥、种肥、叶面肥“三肥接力”的施肥方法, 即首先施好基肥, 用量为总施肥量的2/3, 进行秋深施, 施肥深度8~10cm, 种肥与种子分箱侧深施入, 用量为总量的1/3, 除此之外, 还要在小麦的生育期间有针对性的进行叶面施肥, 第1次在小麦三叶期结合苗后化除进行叶面施肥;第2次在小麦扬花期用飞机作业结合防病虫进行叶面施肥。2009年小麦高产攻关田的公顷施肥纯量达210kg以上, N、P、K比例为1∶1∶0.5。实践证明采取“三肥”接力的施肥方法, 增产效果显著, 使小麦整个生育期间都得到了充足的养分, 为小麦高产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证。
2.4 推广“两密”栽培模式, 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
为提高小麦产量, 增加穗数是关键性措施之一, 因通过多年实践, 该地区所用品种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一般穗粒数都不超过30粒, 所以小麦公顷产量要突破6000kg, 最主要的就是要在单位面积上增加穗数。为此, 近几年小麦的保苗数由过去的750万株/hm2, 提高到825万株/hm2以上, 并且在提高匀度上下功夫, 具体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缩垄增行, 将行距由15cm改为10cm;二是采取交叉播种, 达到在高密度的基础上, 实现保苗更均匀, 在增加密度的基础上使小麦群体与个体发育更为合理, 这样才可使产量得到提高, 因当小麦种植密度增大到一定限度后, 行内植株间竞争激烈, 个体发育受到抑制, 严重影响群体生产力。实践证明, 近几年通过采取缩垄增行或交叉播种措施, 提高了小麦单位面积的匀度, 使小麦全生育期群体与个体之间分布更加合理, 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减少了小穗数。经调查仅此一项措施就可增产15%以上。
2.5 综合实施防倒伏措施, 是实现小麦稳产的必要保证
为夺取小麦高产, 在栽培措施上采取了增肥、增密措施, 但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是极易造成小麦的大面积倒伏而影响产量。因此, 就必须科学的实施防倒措施, 具体有以下4种措施:一是在栽培方式上采取缩垄增行或交叉播种方式, 以利株距变大, 增强抗倒伏能力;二是在小麦三叶期压青苗两次增强抗倒伏能力;三是在拔节期及挑旗期喷施矮壮素进行化控防倒, 经田间调查小麦施用化控剂后, 地上节间和穗节明显缩短, 株高可降低15cm左右;四是增施硅肥, 由于小麦茎秆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 所以要适当施用硅肥, 通过在秋施肥中加入一定量的硅肥, 明显加强了小麦茎秆的硬度, 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小麦倒伏现象发生, 为实现小麦高产起到了保障作用。
2.6 坚持标准化生产, 狠抓技术到位率, 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坚持标准化是先进技术实施到位, 提高产量和效果的根本保证。为保证高产创建目标的实现, 具体坚持了以下5项标准:一是坚持农时标准, 以“早”字为核心, 充分利用好农时, 发挥农时效应;二是坚持机械状态标准, 作业前农机、农业部门提前逐台、逐件对农业机械进行检查验收, 保证农艺措施标准到位;三是坚持人员操作标准, 主要以提高农机驾驶员操作技能为重点, 提高作业人员技能, 实现田间各项作业标准;四是坚持田间作业标准, 主要抓好深度、齐度、平度、直度、匀度和净度“六度”;五是坚持检查验收标准, 在农场、管理区、作业站成立检查验收组织, 确保农业生产各环节质量达标, 最终实现高产、高效。
上述经验是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2009年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总之, 通过2009年小麦高产攻关, 确实取得了一些经验, 为今后小麦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了推进作用。
高产论文 篇2
一、优化技术方案,快速安全过断层。
提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会诊,针对现场条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抓好工作面过断层的管理,过断层前技术上超前分析,提前切出剖面,加强过断层期间的技术指导;顶帮难于控制时及时注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固;突出抓好放炮管理,杜绝煤机硬割岩石及放炮损坏支架或液压管路等问题的发生;加强过断层期间的生产组织,各工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平行作业,减少循环时间,提高日循环个数;加强过断层期间的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二、提高工作面安装质量,加强老化设备的维修力度,保证日常检修时间,减少机电设备故障。
工作面回撤设备上井后逐一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完好率达到要求。工作面安装后严格进行验收,尤其液压支架、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为工作面保产稳产打好基础。协调好各采煤区队的生产情况,保证日常的设备检修时间充足。
三、加强工作面动态推进管理,协调好各工作面推采进度。针对各工作面现场情况,及时调配各工作面的生产进度,避免出现“三同时”情况,根据每月计划,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协调好各工作面的推进度,保证稳产、均产。
四、抓好放煤管理,提高回收率
高产论文 篇3
摘 要 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实现农业稻麦的高产量,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在进行农业种植试验时,研制稻麦在两熟的情况下的成长情况,在不同的播种时期,稻米的粳型优质食味稻米需要在特定、温光的情况下优化稻米生长,以产品南粳9108进行了超高产栽试验,探究稻米在在特定的生成长环境下如何实现超高产量,并总结出稻米超高产量形成的规律,为之后水稻的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南粳9108;超高产栽培实验;精确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35
1 超高品种南粳9108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进行南粳9108水稻培养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超高产水稻受到试验田及当地环境的影响,当田地面积过大时,南粳9108水稻的产量就会相应下降,水稻产量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存在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南粳9108水稻采取的培养方式不一样,导致在种植时出现主攻方向不明确现象,造成高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特性与当地农户提供的生长环境相悖,再加上农民在种植南粳9108水稻时,对该品种水稻的养分吸收规律了解得不清楚,也就是说,多数南粳9108水稻的种植人员对于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了解不准确,给南粳9108水稻的产量带来了极大影响。
其次,多数南粳9108水稻种植者没有深入水稻高产技术研究,试验多数是以产量为目标,没有对水稻的稻米质量进行确定和研究,使水稻超高产量栽培无法实现优质性,虽然能高产但却不能保证质量。
最后,在过去对南粳9108水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没有将当地的种植环境考虑到产量试验的影响因素之中,在相對盲目的追求高产目标的过程中,给南粳9108稻田带来了较大负荷,尤其是南粳9108稻米的氮肥使用率低,使整个稻田的氮肥损失较为严重,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极大污染,既无法实现高效的水稻种植,也无法将高产种植与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结合起来,在种植的研究中也忽视了这些因素的考量[1]。
本次实验进行高产有序精确抛秧超高产栽培试验时,目的是解决粳9108水稻种植时出现的种植问题。通过高产有序精确抛秧超高产栽培试验,探究出南粳9108水稻的生长规律,为大面积种植水稻奠定良好的基础。
南粳9108水稻是江苏省农科院研制出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是受到江苏当地农民认可的优质水稻品种,在进行南粳9108水稻有序精确抛秧试验时,需要对试验环境中的光照条件、温度条件及生产条件进行优化,深刻了解水稻品种的特性,尤其是要重点关注茬口的影响因素,主要原因是南粳9108水稻的系统性较强,在多次试验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影响南粳9108水稻的生长条件最主要就是播种时间等多种条件,下文进行了南粳9108稻米的超高产品种有序精确抛秧的试验。
2 超高品种南粳9108稻米有序精确抛秧试验
2.1 超高品种南粳9108有序精确抛秧试验的试验材料准备以及试验方法介绍
在进行南粳9108的有序精确抛秧试验时,需要设置对比试验,对江苏省内的高频率种植的水稻进行对比实验探究,在选择对比水稻品种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具有很好生长前景的水稻,例如:超高产量的品种淮稻5号,在进行有序精确抛秧高产试验时,最主要的试验目标就是探究出当南粳9108稻米的667 m2产达到800~850 kg时,得出插秧的产量增加达到20%以上,相比较于手动种植水稻有50%以上的产量增加。
2.2 南粳9108有序精确抛秧试验的试验过程设计
在进行试验的时候,选用具有高产量的潜力的南粳9108的优质稻苗作为实验选材,对比材料选择的是在江苏大面积种植的淮稻米5号,试验过程中选择的培育方法是双连钵盘育秧,选择的育种时间是5月18号,在6月18号进行了抛栽的种植操作,每667 m2的抛栽中是4.8万苗,对比田的面积是2亩,在精确抛秧试验时,每667 m2施的氮肥是纯氮肥,大约是20 kg,氮肥内的氮元素与磷元素的比例大概是1∶0.4,其K2O的含量氮元素的2倍,不仅如此,氮素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是6∶4,在这其中也包含了基肥与蘖肥,占比大概在30%左右,当稻苗种植成功后,要在适当的时期施加叶龄施,最佳的施肥时期是在种植之后进入到施4叶期,到2叶期,在这两个时期进行恰当化肥的施肥,给南粳9108化肥的施加创造优质的条件;同时,在进行南粳9108田间管理时,尤其要注意水浆的管理,在使用水浆时,要确保呈现出抛物状,稻苗是在潜水层进行分蘖,在群体茎蘖达到预期穗苗数量的80%后进行搁田操作,确保南粳9108稻苗获得的搁田,灌浆结实期会得到水分的灌溉,尤其是在灌溉的干湿时期都有水分的滋养。
做好了超高产品种南粳9108的有序精确抛秧试验,在完成了试验的设计和种植操作后,需要对种植中的一些项目进行试验结果测量,包括南粳9108稻米的茎蘖动态、叶面积的动态及干物质的积累动态,南粳9108稻米的株行结构测定,穴内的生长结构测量,每一株南粳9108稻米的根茎质量,稻米的根茎儿活力及稻米在生长过程中呈现的伤流量数值测定,这些数据可以为之后南粳9108稻米的生产数量及抗倒伏特性的特征做出判断,为之后的产量预测以及种植条件优化做好基础准备工作[2]。
本次有序精确抛秧试验所处的实验环境是在江苏省淮安市的洪泽县三河镇,该地的稻麦中种植产业较为发达,拥有先进的技术储备,且地理环境相当的优越,本次实验所处的土壤养分状况良好,土壤内含有的有机质的含量在34.9 g/kg,氮元素的含量在0.15 g/kg,碱解氮的含量在24.2 mg/k,速效磷的含量在29.3 mg/kg,并且速效钾的含量在76.2 mg/kg,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下,基本小麦的产量能够达到222 kg/667㎡。
2.3 南粳9108有序精确抛秧试验的试验结果简述
经过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南粳9108在培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产量的优势,相较于对比的穗苗,产量增加了约3.1%,对比穗苗的产量有下降趋势,而在测量肥料对稻苗产量得影响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在不施肥的情况下,不同的稻苗所表现出的产量是有明显差距的,尤其是南粳9108稻苗达到了500 kg/667 m2以上,而其余的对比稻苗的产量有明显的弱势,在450kg以下,并且,不同的肥料对于稻苗的产量影响也是不同的,淮稻5号的产量呈现负增长,而南粳9108的稻米长势喜人,二者有明显的差异。
在培育的过程中,当地的环境因素有较大的影响,在江苏省淮南市的洪泽县,天气变化较为特殊,夏季的气温明显升高,尤其是在本次试验进行期间,温度的上升因素明显,温度到达了30℃左右,加上在试验开始期间5月份的温度较低,曾经出现了3天的降温,试验期间的温度骤降以及温度骤升对南粳9108稻米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稻米的结实率以及成熟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1
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
淮稻5号5/215/198/2110/20
南粳91085/216/198/2510/26
由此可见,在本地进行稻苗的培育种植的时候,需要兼顾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兼顾高产的同时也要注意培育环境的优化以及稻米成长特征以及指标的考量。
在播种南粳9108稻米的时候,要注意温度与光照条件的配合,在不同的生成周期,稻米的抽穗与温度呈现了正相关的态势,在不同的播种时期,也影响了稻米的生育过程变化,对于光照以及温度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温度与光照表现一致,这样随着稻米的成长,结实率因素以千粒重因素就会呈现健康的生长态势,并且南粳9108作为感光性良好的品种,营养周期也得到了大大的延长,水稻的生产量提高,有效穗的数量提升,穗型变大,对于季节变化的不良反应就会减少,确保南粳9108能够在洪泽县实现较高的产量以及优质的稻米质量。
3 结语
随着农业播种技术的优化改良,各类型的稻米种植技术以及优质的水稻品种比比皆是,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培育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在江苏省,广泛推广的南粳9108稻米是一种高产的水稻品种,为了确保产量的优势,在稻米的果实质量上农业研究推广人员也进行了优化改良[3]。本文对超高产的南粳9108稻米进行了有序精确抛秧试验,探究了南粳9108稻米的生长,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实验,确保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南粳9108稻米能够使用多变的环境,实现较高产量的同时实现优质的稻米质量,满足社会大众对于粮食数量需求的同时提升食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同庆,闫发宝,李振宏,等.不同栽培方式对南粳9108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4,44(5):25-27.
[2]荀贤玉,仲凤翔.“南粳9108”旱直播不同用种量和播期产量比较及高产栽培配套措施[J].科学种养,2015(7):55-56.
[3]谢静.不同栽培方式对南粳9108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5(4):151-152.
高产论文 篇4
1 旱地小麦高产潜力分析
1.1 气候条件
1.1.1 水分
缺水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播前降雨少, 底墒差, 分蘖少;返青期干旱, 穗短穗小;拔节期是小麦的水分临界期, 干旱花粉和胚珠不孕, 结实明显下降;灌浆期要求相对湿度为70%~75%, 低于50%籽粒退化, 瘪瘦、粒小、千粒质量低。
1.1.2 温度
穗分化最适温度为20℃~28℃, 温度过低, 小麦发育速度慢, 形成的小穗数、小花数多, 穗粒数多, 小麦灌浆期昼夜温差大, 干物质积累多, 千粒质量增加。
1.1.3 光照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 延缓灌浆和成熟进程, 影响千粒质量。
1.2 肥力因素
施足底肥。在合理施用N、P、K肥的同时, 增施有机肥, 对争取小麦高产至关重要。有的麦田不施有机肥而全靠化肥, 这是不科学的, 虽然也能增产, 但遇到干旱年景产量难以稳定。有机肥和N肥有利于小麦分蘖, N肥缺乏苗弱分蘖少;N肥过多形成旺苗, 群体过大, 不利于提高成穗率。另外, 在小麦生长后期N肥可防早衰, 过多反而会贪青晚熟, 造成倒伏, 易发病虫草害, 导致千粒质量降低。
1.3 科学管理
1.3.1 蓄水保墒蓄水保墒有利于旱地小麦一播全苗, 苗齐、苗全、苗壮, 为提高单位面积小麦穗数奠定基础。
1.3.2 选用良种
播前进行“三剂”拌种, 减少苗期病虫害发生, 培育合理群体, 保证产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否则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会造成小麦缺苗断垄、基本苗差、单位面积穗数少。
1.3.3“三喷”进行“三喷”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减少病虫
害的同时, 还可缓解旱情, 有利于小麦小穗分化, 提高成穗率。通过连年在西村、汉薛试验示范, 进行“三喷”的小麦田比没有”三喷“的每0.067 hm2增产7.5%~10.3%。
1.3.4 加强中后期管理
小麦生长后期, 部分农民思想松懈, 放松管理, 小麦病虫害严重发生, 特别是穗蚜的发生, 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如果后期在进行“三喷”的同时, 加体积分数为0.5%的食醋, 就可防治小麦早衰, 提高千粒质量, 实现小麦高产目标。
2 旱地小麦高产途经
2.1 灭茬深翻蓄底墒
深耕是小麦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万荣县近年年降雨量为400~500 mm, 70%集中在7月—9月, 最大限度地蓄纳这些雨水, 就可保证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 必须做到麦收后及时灭茬秸秆覆盖, 第1场透雨后趁墒及早深耕, 深耕深度一般为30~40 cm。深翻费工、费时, 同时増加了作业成本, 因此, 不要盲目深翻。在土壤含水量达23%~26%时, 进行逐年加深耕翻, 不可一次性耕翻太深, 以免打乱土层。在墒情好的年份, 耕翻深度以打破上年犁底层为宜, 一般2~4年深翻1次。
2.2 精耕细作保底墒
播前整地是旱地小麦播种前的最后一道保墒措施, 应因地制宜, 立秋前后及时耙耱封口收墒, 要求已深翻的正茬麦田, 播种前10~15 d, 或雨后及时旋耕耙耱保墒, 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 地面平整, 有利于机械化播种的标准, 回茬麦田要及时收获, 抢墒播种, 注意玉米茬收获后要先粉碎灭茬再旋耕, 如秸秆不能全部掩埋, 可再次旋耕, 一定要保证完全掩埋秸秆, 达到一播全苗。绿豆、花生在灭茬后可采用旋耕、施肥、播种一次性机械播种机。
2.3 选用优种促壮苗
优良的种子是小麦获得高产的关键。选择抗旱性强、分蘖力强、对肥力要求不严格、抗逆性强、多穗多粒、抗干热风、落黄好的品种。根据近年来试验示范, 适宜万荣县旱地种植的主要品种有运旱21—30、临旱536 (临丰3号) , 分别比晋麦47增产7.5%、11.5%, 另外提纯复壮的晋麦47仍可种植。2009年示范推广的新品种“运旱22—33”比临旱536和运旱21—30早熟2~3 d, 比晋麦47增产7.2%~12.5%。
2.4 配方施肥平养分
2.4.1 增施有机肥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肥量。一般麦田每0.067 hm2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 500~4 000 kg, 但必须坚持每年施, 不提倡隔年施肥。
2.4.2 轮作倒茬
目前分户经营模式, 年间轮作较困难, 但年内轮作很容易做到, 麦豆轮作养地用地相结合, 而且投资少, 有利于下茬小麦高产。旱地复播玉米直接影响小麦产量, 属恶性循环, 不利于持续发展。
2.4.3 秸秆还田
目前还田方式多样, 可因地制宜选择还田方式。如留高茬还田、覆盖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
2.4.4 配方施肥平衡养分
通过几年测土配方施肥样点化验结果, 万荣县大多数麦田氮肥不足, 磷肥中等, 钾肥过剩, 但由于分户经营, 投资差异大, 施肥一定要参照技术部门发放的施肥建议卡, 因地制宜确定施肥量。一般产量为250~300kg/0.067 hm2, 每0.067hm2施腐熟有机肥3500~4000 kg, 纯氮9~10 kg、N、P、K比例为1∶0.7~0.8∶0.4~0.5。产量为250 kg以下的田块, 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 每0.067 hm2施纯氮6~8 kg, N、P、K比例为1∶0.5~0.6∶0.3。
2.4.5 种植绿肥
对连年种植小麦的正茬麦田, 实行年间轮作, 以油菜、黄豆、药材为首选。旱地施肥应采用“一炮轰”, 旱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 追肥效果差, 所以要把全部肥料在耕地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施肥深度一般30 cm左右。
2.5 适时适量保全苗
适时播种是获得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苗全、苗齐、苗壮。播种期和播种量应因地制宜灵活确定, 应本着“到时不等墒, 有墒不等时, 播量服从播期”的原则, 适当推迟。根据试验结果, 一般比历史播种期推迟5~7 d, 平川9月底—10月初, 旱坡地9月28日—10月1日, 山坡地9月25日—28日。每0.067 hm2播种量5~7 kg, 播种深度为3~4 cm, 覆土要均匀, 提倡等行距机械化播种。降雨量少的年土壤瘠薄地可选用沟播。肥厚旱地可选用地膜覆盖。
2.6“三剂拌种”促齐苗
播前拌种是全年防治病虫害的基础, “三剂拌种”既有效地预防了病虫害发生, 又能达到壮苗早出的目的。拌种药剂的选择, 要根据当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结合气侯特点, 因虫因病选择对路药剂。
2.7 精细管理争高产
2.7.1 抓好冬季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小麦3叶期麦田杂草达到50株/m2时, 采用化学除草剂, 或进行中耕除草。
2.7.2 加强春季管理
夏玉米高产技术 篇5
1、创造熬得土壤条件
2、选用紧凑型优良品种
紧凑大穗优良杂交是获得每吨粮的内因株型紧凑,每平方米株数多,易获得高产。
3、精细播种
抓好播种质量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关键措施。
(3).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4).促根壮苗、苗齐苗壮、根系发达、提高抗旱抗逆能力。
(5).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黑粉病等。
4、合理密植:确保实收穗数是实现每667m2产吨量的关键。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等时期拔除弱植株保证保证收获时棵棵有穗。
5、全量平衡施肥:大喇叭口期以前追攻穗肥、抽雄开花期追攻粒肥
6、及时浇水:高产田一般浇四次水。
花生高产施肥技巧 篇6
一、施足基肥
花生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80%—90%,花生基肥很重要,因花生前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中后期果针已入土,肥料很难施入,充足的基肥可满足花生全生育期对养分的供应。一般高产花生可每亩施氮13.5千克、磷11千克、钾16千克,折合每亩施优质圈肥5000千克、尿素13千克或碳铵35千克、过磷酸钙72千克、硫酸钾22千克或氯化钾18千克或草木灰138千克。中肥田土壤基础肥力较低,要实现高产,采用氮、钾全量施,磷肥加倍施的施肥比例。即每亩施氮27千克、磷11千克、钾16千克,折合每亩施优质圈肥5000千克、尿素42.5千克或碳酸氢铵115千克、过磷酸钙72千克、硫酸钾22千克或氧化钾或草木灰138千克。通过有机肥和化肥两者配合施用可以相互促进,提高肥效,改良土壤结构,不断培肥地力。
在施肥中要搞好前茬施肥与当茬施肥的结合,高产花生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大多吸自原土壤中。据分析,在中等以上地力的花生田,前茬施肥比花生当茬施肥效果更好,粮食多收,花生丰产。据试验,在前茬种甘薯,后茬种花生,两年两茬作物的总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甘薯以当茬施全肥的产量最高,比不施肥的增产20%以上。花生前茬甘薯施全肥比当茬施全肥的增产10%以上。在前茬施肥的基础上,当茬种花生适当增施肥料,尽管花生对所施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较低,但对中产田增产显著,对高产田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并能补充产出消耗的土壤养分就会造成地力减退。因此在花生高产田施肥中,可以采取前茬增加施肥量来培肥地力,在当茬适当施肥补充地力,用养结合的平衡施肥方法。
二、适时追肥
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前是根系吸肥力最强和吸肥量最多的时期,因此高产花生所需肥料,要提前施好基肥,从而为花生开花打好基础。但也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和花生品种及时追肥,如在开花下针期以前根据情况可适量追喂化肥,在生长发育中后期为了确保荚果的饱满度,可进行根外追肥,进一步提高花生的产量。在追肥时可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叶面施肥具有肥料吸收利用率高,节约用肥,增产显著的效果。尤其是花生生长旺盛,花生叶面吸收快,尤其是夏季连续阴雨,土壤中水分较多,花生根系吸收养分困难时,页面施肥效果更加显著。据试验,花生叶面施用氮肥,吸收利用率达55.%以上,饱果数明显增加,花生产量显著提高;花生叶面施用磷肥,一般可增产7%-10%;叶面施用铝、硼、锰、铁等微肥,一般可增产8%-10%。氮、磷、钾、钙等大量元素及钼、硼、锰、铁等微量元素均可叶面施用。在叶面喷施尿素时,一般按照尿素和清水1:100比列进行配比,充分搅拌溶解为1%的尿素水溶液,按每亩喷施60公斤喷施即可。在喷施磷肥时,可将2-3公斤过磷酸钙放100公斤清水中,搅拌浸泡,经l昼夜后,取其上层澄清液施用,一般可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每次每亩喷60公斤左右,但要注意彻底去掉残渣,一方面可以免伤害叶片,另一方面可避免堵塞农药喷洒设备。在喷施钾肥时,可以用农民家中的草木灰来自行配制,配制的方法是取未经雨淋的草木灰5-10公斤,加水100公斤充分搅拌,浸泡12-14小时后,取其上部的澄清液,即为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每亩每次喷施60公斤左右。也可采用硫酸钾或氯化钾水溶液,配制方法是在100公斤清水中加入硫酸钾或氯化钾2公斤,搅拌溶解后即成2%的硫酸钾或氯化钾水溶液。在既缺磷又缺氮的花生田,可以喷1%的尿素和2%的过磷酸钙混合液,既省工,效果又好。
在花生叶面施肥时,要根据花生生长情况和生育时期确定施肥时间,一般应在生育后期施用。在喷施时要选择无风阴天,或晴天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喷施,不要在高温度时喷施,以增加叶片吸收量,防止伤害叶片,雨天不宜喷施,如果喷后4小时遇雨,应于雨后补喷。配施浓度要严格控制,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浓度大易伤害叶片,造成肥害。在喷施时要喷匀喷细,最好是叶的正反面都要喷到,这样更有利于花生叶面吸收。
高产论文 篇7
1小麦播种技术
1.1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高产、稳产、抗倒伏能力强的优良小麦品种。种子纯度要达到98%以上, 发芽率在95%以上。当前生产上可选用济麦22、良星66、山农22等。
1.2推行深耕深松
1.2.1 耕翻前的准备
首先, 要搞好秸秆还田, 增施有机肥。玉米秸秆还田要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打两遍, 秸秆长度低于10cm, 在5cm左右。要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 增施农家肥。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kg, 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kg。其次, 要配方使用化肥。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 (N) 12~15kg, 磷 (P2O5) 6~8kg, 钾 (K2O) 6~7.5kg, 一类田或缺锌地块亩施硫酸锌1kg。高产田把全部有机肥、磷肥, 氮肥、钾肥的50%作底肥, 其余50%的氮、钾肥于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中、低产田应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 氮肥的50%~60%作底肥, 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40%~50%的氮肥。
1.2.2深耕、深松或旋耕。
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高产田, 尤其高产创建地块, 扩大机械深耕面积。高产田耕深25cm左右, 中产田23cm左右。耕前对玉米根茬进行破除作业, 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整平、压实作业。
秸秆还田量较少的地块, 尤其连续3年以上免耕播种的地块, 要机械深松。深度25~40cm, 深松后要用旋耕机及时整理地表, 或用镇压器多次镇压沉实土壤, 然后及时进行小麦播种。
一般地块, 可深耕1年, 旋耕2~3年。进行玉米秸秆还田的麦田, 旋耕时将玉米秸秆粉碎, 尽量打细, 旋耕2遍。
1.2.3 耙耢镇压。
各类耕翻地块都要及时耙耢镇压。尤其是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机旋耕地块, 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2~3遍。
1.2.4 按规格作畦。
秋种时各类麦田, 尤其是有水浇条件的麦田, 按规格作畦。畦宽1.65~3m, 畦埂40cm左右。水浇条件好的采用大畦, 水浇条件差的可采用小畦。
1.3足墒适期适量播种
1.3.1种子处理。
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 用2%戊唑醇 (立克莠) 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 或20%三唑酮 (粉锈宁) 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 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1.3.2足墒播种。
小麦出苗最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0%。在适期内, 掌握“宁可适当晚播, 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 做到足墒下种, 确保一播全苗。造墒时, 灌水40~50方/亩。
1.3.3适期播种。
我县适宜播期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 最佳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8日。不能在适期内播种的小麦, 要适当加大播量, 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1.3.4 适量播种。
在适宜播种期内, 济麦22、山农22、良星66, 亩基本苗12万~16万。高产田就下限, 中产田取上限。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 每晚播2天, 每亩增加播量0.5~1kg。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万~30万。
1.3.5 精细播种
高产论文 篇8
1“广两优676”高产群体特征
1.1 产量构成特征
由表1可以看出, 与常规栽培田相比, “广两优676”超高产田株高为136.4cm, 比常规栽培田高6.2cm, 穗长增加1.4cm, 每667m2穗数增加1000, 每穗总粒数25.4粒, 结实率提高1.6%, 千粒重增加1.9g, 单产提高20.6kg/667m2。
1.2 干物质积累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 “广两优676”超高产田有较好的冠层结构和较大的光合面积, 因此同化物产生多。与常规栽培田相比, 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量也各不相同, 其中从移栽到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变化不明显, 孕穗期开始, 成熟干物质开始增长, 到成熟期为1423.1kg/667m2, 比常规田栽培增加26.1%。
1.3 群体叶面积特征
由表3可以看出, “广两优676”超高产栽培条件下, 营养生长优势明显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均有较高的光合面积, 其叶面积指数 (LAI) 变化动态为:移栽期0.82、够苗期3.21、苗期4.57、拔节期6.72、孕穗期9.32、抽穗期8.21、成熟期2.56, 与常规栽培相比, 拔节到抽穗期LAI略高, 其他时期LAI较少。
2 超高产栽培技术
2.1 精选水稻品种
品种的质量是水稻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 应该选择生育期长, 成熟性好, 穗粒饱满、偏重, 株行株高紧凑, 叶片挺立, 抗倒伏、抗病害 (特别是要抗稻瘟病、纹枯病等) 的高质量品种。目前, 福建省主要的种植品种有“广两优676”“宜优673”等。
2.2 培育壮秧
很多试验表明, 培育壮秧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首先应该保持秧龄与整个生育期保持同步。“广两优676”在尤溪县种植, 一般为4月下旬播种, 5月中下旬移栽, 叶龄5.5~6.5叶, 秧龄30~35d。“广两优676”育秧方式主要以旱育秧、湿润育秧为主, 栽插株行距20cm×23cm或23cm×23cm, 每穴插2粒谷苗, 每667m2基本苗4万以上。
2.3 精确施肥
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兼用。通常施用无机肥料为60%~70%, 有机肥料为30%~40%的配比有利于土壤养分平衡, 达到高产。首先施足基肥, 每667m2用复混肥 (N12:P5:K8) 40kg左右。分蘖期, 每667m2用10kg进口复合肥 (N16:P16:K16) 撒施。移栽后15~20d之内追施1次分蘖肥, 每667m2用进口复合肥15kg撒施。
2.4 水层管理
水稻整个生育期需要经过2个抗旱最强期和2个水分最敏感时期, 因此, 要采用“浅、湿、干”灌溉方法。水稻插秧后灌溉水层应在苗高2/3处护苗返青, 返青期间保持水层, 当田间茎蘖数达到有效穗数的85%, 进行排水晒田, “落黄”之后采用干湿交替, 以湿为主的水分灌溉法, 要减少田面保持水层时间, 促进根系发育, 改善土壤通气性, 以根养叶, 以叶增产, 收割前10~15d停灌。
2.5 病虫害防治
水稻高产应该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在水稻插秧前1~2d使用封闭药剂除草, 每667m2用5%恶草灵乳油150~200g, 可以搀细土15kg撒施, 也可兑水15kg进行泼浇。水稻插秧后施药, 插后5~7d, 每667m2用10%草克星10~15g或10%韩乐星10~15g, 加60%丁草胺85~100g混用, 施药要用毒土、毒砂或拌入肥料施。施药时水层为3~5cm, 保持5~6d。稻瘟病防治, 叶瘟用40%富士达一号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乳油, 每667m2用75~80g, 兑水30~40kg喷雾。穗颈瘟用, 每667m2用20%三环唑100g, 兑水30~40kg喷雾。螟虫防治。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 但基本上三化螟和二化螟危害严重, 主要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 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防治方法:每667m2用50%杀螟松乳油150~200g, 兑水40~50kg水进行喷洒。
3 结语
发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解决人口粮食问题, 保证人们生活, 生产需要的关键措施。近年来, 我国已培育出一大批高产品种, 但在实际大面积推广中, 产量还没达到理想水平, 因此, 需要加强研究配套的超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以便进一步发挥高产水稻的增产优势。
参考文献
[1]夏宝军, 陈仕界, 朱忙才.水稻超高产基本特征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5) :83-84.
[2]杨建昌, 陈忠辉, 杜永.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6 (4) :37-39.
高产论文 篇9
2014年, 72岁的高常玉利用一次偶然的机会, 参加了辽宁12316金农热线首席专家姜大光举办的樱桃高产栽培技术讲座。作为一个樱桃种植户, 这次讲座令高常玉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许多生产上的谜团也就此迎刃而解。自家的樱桃产量以往忽高忽低, 品质也不稳定,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技术不过关、不全面、不精细。通过精准施肥、加强棚室管理, 遇到难题及时咨询12316热线专家对症开方, 经过一年的努力, 高常玉家的樱桃从挂果开始就与历年大有不同, 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大小均匀, 产量更是大幅提高;尚未上市就早早地被订购一空, 现在的高常玉一心盼望着采收樱桃, 迎来一个真金白银的收获季。
色泽鲜艳、果实饱满的大樱桃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我们走进樱桃大棚旁边的小屋, 大棚温控设备及监控设施格外醒目, 科技改造农业的实例无处不在。穿过通往棚室的小门后只见满眼的红, 树枝上挂满了大樱桃, 像葡萄一样一串一串的, 晶莹欲滴, 惹人怜爱。不经意间, 发现在棚室的角落处还开着几朵黄色的小花, 更加强了这满棚红艳对观者的视觉冲击。摘下一颗樱桃放入口中, 一股浓郁的汁水迸裂开来, 满口香甜。高常玉介绍说, 他的温室温度可以自主调控, 通过有意加大昼夜温差, 增加了大樱桃的糖分和甜度, 其口感自然出众。
高产论文 篇10
首先, 在进行南粳9108水稻培养时, 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超高产水稻受到试验田及当地环境的影响, 当田地面积过大时, 南粳9108水稻的产量就会相应下降, 水稻产量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存在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南粳9108水稻采取的培养方式不一样, 导致在种植时出现主攻方向不明确现象, 造成高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特性与当地农户提供的生长环境相悖, 再加上农民在种植南粳9108水稻时, 对该品种水稻的养分吸收规律了解得不清楚, 也就是说, 多数南粳9108水稻的种植人员对于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了解不准确, 给南粳9108水稻的产量带来了极大影响。
其次, 多数南粳9108水稻种植者没有深入水稻高产技术研究, 试验多数是以产量为目标, 没有对水稻的稻米质量进行确定和研究, 使水稻超高产量栽培无法实现优质性, 虽然能高产但却不能保证质量。
最后, 在过去对南粳9108水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没有将当地的种植环境考虑到产量试验的影响因素之中, 在相对盲目的追求高产目标的过程中, 给南粳9108稻田带来了较大负荷, 尤其是南粳9108稻米的氮肥使用率低, 使整个稻田的氮肥损失较为严重, 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极大污染, 既无法实现高效的水稻种植, 也无法将高产种植与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结合起来, 在种植的研究中也忽视了这些因素的考量[1]。
本次实验进行高产有序精确抛秧超高产栽培试验时, 目的是解决粳9108水稻种植时出现的种植问题。通过高产有序精确抛秧超高产栽培试验, 探究出南粳9108水稻的生长规律, 为大面积种植水稻奠定良好的基础。
南粳9108水稻是江苏省农科院研制出的优质粳稻新品种, 是受到江苏当地农民认可的优质水稻品种, 在进行南粳9108水稻有序精确抛秧试验时, 需要对试验环境中的光照条件、温度条件及生产条件进行优化, 深刻了解水稻品种的特性, 尤其是要重点关注茬口的影响因素, 主要原因是南粳9108水稻的系统性较强, 在多次试验研究过程中, 可以看出影响南粳9108水稻的生长条件最主要就是播种时间等多种条件, 下文进行了南粳9108稻米的超高产品种有序精确抛秧的试验。
2 超高品种南粳9108稻米有序精确抛秧试验
2.1 超高品种南粳9108有序精确抛秧试验的试验材料准备以及试验方法介绍
在进行南粳9108的有序精确抛秧试验时, 需要设置对比试验, 对江苏省内的高频率种植的水稻进行对比实验探究, 在选择对比水稻品种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具有很好生长前景的水稻, 例如:超高产量的品种淮稻5号, 在进行有序精确抛秧高产试验时, 最主要的试验目标就是探究出当南粳9108稻米的667 m2产达到800~850 kg时, 得出插秧的产量增加达到20%以上, 相比较于手动种植水稻有50%以上的产量增加。
2.2 南粳9108有序精确抛秧试验的试验过程设计
在进行试验的时候, 选用具有高产量的潜力的南粳9108的优质稻苗作为实验选材, 对比材料选择的是在江苏大面积种植的淮稻米5号, 试验过程中选择的培育方法是双连钵盘育秧, 选择的育种时间是5月18号, 在6月18号进行了抛栽的种植操作, 每667 m2的抛栽中是4.8万苗, 对比田的面积是2亩, 在精确抛秧试验时, 每667 m2施的氮肥是纯氮肥, 大约是20 kg, 氮肥内的氮元素与磷元素的比例大概是1∶0.4, 其K2O的含量氮元素的2倍, 不仅如此, 氮素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是6∶4, 在这其中也包含了基肥与蘖肥, 占比大概在30%左右, 当稻苗种植成功后, 要在适当的时期施加叶龄施, 最佳的施肥时期是在种植之后进入到施4叶期, 到2叶期, 在这两个时期进行恰当化肥的施肥, 给南粳9108化肥的施加创造优质的条件;同时, 在进行南粳9108田间管理时, 尤其要注意水浆的管理, 在使用水浆时, 要确保呈现出抛物状, 稻苗是在潜水层进行分蘖, 在群体茎蘖达到预期穗苗数量的80%后进行搁田操作, 确保南粳9108稻苗获得的搁田, 灌浆结实期会得到水分的灌溉, 尤其是在灌溉的干湿时期都有水分的滋养。
做好了超高产品种南粳9108的有序精确抛秧试验, 在完成了试验的设计和种植操作后, 需要对种植中的一些项目进行试验结果测量, 包括南粳9108稻米的茎蘖动态、叶面积的动态及干物质的积累动态, 南粳9108稻米的株行结构测定, 穴内的生长结构测量, 每一株南粳9108稻米的根茎质量, 稻米的根茎儿活力及稻米在生长过程中呈现的伤流量数值测定, 这些数据可以为之后南粳9108稻米的生产数量及抗倒伏特性的特征做出判断, 为之后的产量预测以及种植条件优化做好基础准备工作[2]。
本次有序精确抛秧试验所处的实验环境是在江苏省淮安市的洪泽县三河镇, 该地的稻麦中种植产业较为发达, 拥有先进的技术储备, 且地理环境相当的优越, 本次实验所处的土壤养分状况良好, 土壤内含有的有机质的含量在34.9 g/kg, 氮元素的含量在0.15 g/kg, 碱解氮的含量在24.2 mg/k, 速效磷的含量在29.3 mg/kg, 并且速效钾的含量在76.2 mg/kg, 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下, 基本小麦的产量能够达到222 kg/667㎡。
2.3 南粳9108有序精确抛秧试验的试验结果简述
经过本次试验, 可以看出南粳9108在培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产量的优势, 相较于对比的穗苗, 产量增加了约3.1%, 对比穗苗的产量有下降趋势, 而在测量肥料对稻苗产量得影响过程中, 明显可以看出, 在不施肥的情况下, 不同的稻苗所表现出的产量是有明显差距的, 尤其是南粳9108稻苗达到了500 kg/667 m2以上, 而其余的对比稻苗的产量有明显的弱势, 在450kg以下, 并且, 不同的肥料对于稻苗的产量影响也是不同的, 淮稻5号的产量呈现负增长, 而南粳9108的稻米长势喜人, 二者有明显的差异。
在培育的过程中, 当地的环境因素有较大的影响, 在江苏省淮南市的洪泽县, 天气变化较为特殊, 夏季的气温明显升高, 尤其是在本次试验进行期间, 温度的上升因素明显, 温度到达了30℃左右, 加上在试验开始期间5月份的温度较低, 曾经出现了3天的降温, 试验期间的温度骤降以及温度骤升对南粳9108稻米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稻米的结实率以及成熟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详细情况见下表:
由此可见, 在本地进行稻苗的培育种植的时候, 需要兼顾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 兼顾高产的同时也要注意培育环境的优化以及稻米成长特征以及指标的考量。
在播种南粳9108稻米的时候, 要注意温度与光照条件的配合, 在不同的生成周期, 稻米的抽穗与温度呈现了正相关的态势, 在不同的播种时期, 也影响了稻米的生育过程变化, 对于光照以及温度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温度与光照表现一致, 这样随着稻米的成长, 结实率因素以千粒重因素就会呈现健康的生长态势, 并且南粳9108作为感光性良好的品种, 营养周期也得到了大大的延长, 水稻的生产量提高, 有效穗的数量提升, 穗型变大, 对于季节变化的不良反应就会减少, 确保南粳9108能够在洪泽县实现较高的产量以及优质的稻米质量。
3 结语
随着农业播种技术的优化改良, 各类型的稻米种植技术以及优质的水稻品种比比皆是, 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培育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在江苏省, 广泛推广的南粳9108稻米是一种高产的水稻品种, 为了确保产量的优势, 在稻米的果实质量上农业研究推广人员也进行了优化改良[3]。本文对超高产的南粳9108稻米进行了有序精确抛秧试验, 探究了南粳9108稻米的生长, 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实验, 确保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 南粳9108稻米能够使用多变的环境, 实现较高产量的同时实现优质的稻米质量, 满足社会大众对于粮食数量需求的同时提升食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同庆, 闫发宝, 李振宏, 等.不同栽培方式对南粳9108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 2014, 44 (5) :25-27.
[2]荀贤玉, 仲凤翔.“南粳9108”旱直播不同用种量和播期产量比较及高产栽培配套措施[J].科学种养, 2015 (7) :55-56.
优质高产玉米品种 篇11
审定编号:豫审玉2009015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紧凑,株高261厘米,穗位高118厘米;幼苗叶鞘浅紫色,第1叶尖端圆到匙形,第4叶叶缘紫红色,全株叶片20左右;雄穗分枝中,花药浅红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1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5.4粒;黄粒,白轴,半马齿型,千粒重328.3克,出籽率90.2%。
产量表现:2007年省区域试验(4000株/ 667平方米2组),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04.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6%;2008年续试(4000株/667平方米2组),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75.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1%。2008年省生产试验(4000株/667平方米1组),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26.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密度每667平方米4000株左右,要注意播种质量及时间。
2、田间管理:按照配方施肥的原则进行肥水管理,磷钾肥和其他缺素肥料作为基肥1次施入,氮肥分次施入,重施拔节肥,约占总追肥量的65%左右,在前茬小麦施肥较为充足情况下,也可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及时定苗和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越冬蛋鸭高产“九要” 篇12
一要对鸭群进行整群。坚决淘汰老、弱、病、残、低产鸭, 以减少死亡和饲料消耗。
二要严控室温。越冬蛋鸭群防寒保暖至关重要, 棚内温度必须保持在5℃以上, 才能确保高产。这就要求每晚喂鸭后, 必须将鸭棚围严、围实, 棚外四周可用稻草或麦秸编成的草毡围实, 外围再围上一层塑料薄膜, 棚顶的盖草不能低于5cm厚。
三要厚垫草。在鸭舍的四周产蛋区内, 垫30cm厚的干净、柔软的稻草或麦秸等草料;早晨捡蛋后, 可将窝内旧草撒铺在鸭舍内;每天晚上鸭群入舍前, 再添加新草作产蛋窝。这样垫草逐渐积累, 数日出1次, 既保暖又可节省人力。
四要保营养。蛋鸭越冬期既要御寒又要产蛋, 能量消耗很大, 必须适当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 (较夏、秋季增加10%~15%) , 并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或定时补充维生素A、D、E。可在蛋鸭饲料中添加3%~5%的油脂, 每天中午供给一次切碎的白菜或萝卜缨等青绿饲料, 效果更好。
五要添夜食。冬季昼短夜长, 且夜间气温较低, 在夜间添喂一次温热饲料, 不仅能增加蛋鸭营养, 有利于蛋鸭御寒, 还可提高产蛋率10%以上。但夜间补料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必须供给温热饮水;二是夜食中以玉米等高能量饲料为主, 蛋白质不可过多。
六要热饲饮。冬季气候寒冷, 蛋鸭消耗热能多, 不但要供给充足的饲料, 更要注意的是, 必须做到热饲温饮。即:精料必须用温热水调和;饮水也必须喂给温热水, 其温度以保持38℃左右最佳, 切忌饮用冰 (雪) 水。
七要补光照。冬季自然光照少, 蛋鸭脑垂体内分泌腺活动减少, 导致产蛋率大幅下降, 这就必须人工补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6h, 可在鸭棚内每30m2安一盏60 W的灯泡, 灯泡离鸭背2m高, 并装上顶罩, 早晚定时开灯。实践证明, 补光的蛋鸭比不补光的蛋鸭可提高产蛋率20%。
八要提高饲养密度。越冬鸭群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8~9只为佳, 有利于鸭群自体保温。
【高产论文】推荐阅读:
低耗高产论文07-30
高产玉米论文07-31
超高产玉米田论文07-17
高产奶牛的饲养论文09-18
高产模式化栽培规程论文05-27
水稻高产栽培实用技术论文06-20
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06-27
高产抗病05-30
高产蛋鸡06-28
高产小麦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