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创建

2024-07-05

玉米高产创建(共12篇)

玉米高产创建 篇1

铁岭县地处辽宁北部, 位于北纬41°59‘~42°33’, 东经123°28‘~124°33’之间, 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 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6.4-7.7℃, ≥10°的活动积温平均3375℃, 年降水量700毫米, 无霜期146天, 土质肥沃, 非常适宜玉米种植。全县现有耕地7.87万公顷, 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4.67万公顷左右, 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9.3%。2011年铁岭县承担了农业部、省农委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 为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结合生产实际, 我们开展了整建制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通过一年的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 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提升当地玉米生产水平, 推动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项目落实和完成情况

(一) 部级示范建设创全省最高

今年实施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制。在阿吉镇的13个村, 6233公顷农田, 8242户农户, 落实百亩公关田18块, 千亩示范片9个。其中百亩公关田平均亩产892.37千克, 千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56.28千克, 阿吉镇玉米整乡推进平均亩产808.55千克, 比前三年平均亩产655.86千克, 增加152.69千克, 增产23.3%, 同一地块单产较上一年 (612.36千克) 增加196.19千克, 增产32%, 比当年对照田块 (695.50千克) 亩增加113.05千克, 增产16.3%。

(二) 省级示范片建设增产显著

省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3个, 落实到蔡牛、李千、腰堡3个乡镇, 9个村, 2774户, 面积2033.3公顷, 示范区内落实百亩公关田18块, 千亩核心示范田9块。其中百亩公关田平均亩产803.25千克, 千亩核心示范田亩产778.12千克, 3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共2033公顷, 其中腰堡镇示范区673.3公顷, 平均亩产752.80千克, 李千户镇示范区693.3公顷, 平均亩产755.49千克, 蔡牛镇示范区666.67公顷, 平均亩产756.27千克。3个示范区平均亩产754.85千克, 比前三年单产645.18千克, 增加109.67千克, 增产17%, 同一地块单产较上一年623.47千克, 增加131.38千克, 增产21.1%, 比当年对照田711.42千克, 亩增加43.43千克, 增产6.1%。

二、关键技术措施

(一) 选用优良品种

项目区内选用郑单958, 辽单565, 良玉66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适宜密植, 雄穗小, 茎秆坚韧, 抗倒伏, 灌浆速度快, 果穗出籽率高, 适应性强, 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项目区内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二) 测土配方施肥

头年秋季项目区内的所有地块均实行了秸秆粉碎还田, 翌年春季根据土壤养分化验分析结果, 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土壤肥力、不同品种及目标产量等提出施肥建议, 每10公顷出一个配方单, 项目田平均施肥量为亩施优质农肥3000千克, 底肥则深施长效玉米专用肥 (含氮、磷、钾总量≥45%) 50千克, 硫酸锌1.5千克,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5千克, 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机械中耕与施肥, 追施深度10厘米。项目区内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

(三) 专用化学防治病虫草害 (1) 药剂除草

采取药剂除草免中耕, 在玉米出苗前5~7天进行土壤药剂封闭, 每亩用40%啊特拉津胶悬剂150~250克, 加90%乙草胺150~200克, 对水50千克喷雾。

(2) 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的防治采用统一时间, 统一供药, 统一防治, 田内防治与田外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全部实行绿色防控。田内防治是在5月中旬前, 用白僵菌封垛, 防治越冬代幼虫, 以压低虫源基数, 田外防治一是在6月18日、6月23日两次释放赤眼蜂, 每次每亩放蜂1万头, 防治一代玉米螟卵, 二是6月29日至7月8日飞机喷洒虫螨克防治一代玉米螟幼虫。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抗生素治虫的方法实现玉米螟全程防控无害化。

(四) 推广新技术

大力推广深松整地、适时早播、缩距增株、合理密植、精少量播种、种子包衣、配方施肥、药剂灭草、生物防治玉米螟、适时晚收、机械收割等新技术。

项目区内实现“七统一”, 即统一整地, 统一供种, 统一播种时间, 统一技术培训, 统一肥水管理, 统一病虫害防治, 统一机械收割。

玉米高产创建 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集成组装技术,抓好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栽培,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农机与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推广成熟技术模式,全面提升我镇玉米生产能力和水平。

(二)任务目标

(1)面积指标:在金龙、符台队创建玉米高产高效面积1.2万亩,其中在金龙村建设核心示范区1000亩。

(2)产量指标:1.2万亩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其中1000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

(3)技术指标:示范片内95%以上田块要达到目标产量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二、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原则

(一)二级联创,以镇村为主

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分管农业副书记任组长,农业、财政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成立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

(二)突出优势,科学选点

示范片的选择依据是,村干部重视、产业体系健全、农民热情高、种植粮食面积大、产业化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水源条件比较好的金龙、符台村为创建单位,玉米高产示范片的面积为1.2万亩。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严格按照《省玉米丰产工程高产创建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标准与操作规程,从田块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方案等方面制定创建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要求。明确组织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细则、奖励办法等具体要求,促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玉米高产创建实施内容

(一)示范优良品种

玉米品种主要推广高产优质、抗高温耐渍涝、抗倒伏耐病虫的郑单958,通过统一供种,使我镇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高产技术

根据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的原则,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益。玉米集成以下重点技术:选择优良品种实行药剂种、适时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病虫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耕整、播种、施肥、植保、收割、烘干)统一防灾抗灾减灾技术。

(三)关键技术措施

1、培肥地力。通过秸秆还田、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缓控释肥等途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蓄肥水能力。

2、选择最佳播期播种。示范片玉米在5月25日-6月5日最佳播期内完成。

3、精量播种。每亩播种量为6-7斤。

4、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片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底肥一般每亩施玉米专用配方肥40-50公斤,拔节期亩追施尿素20-30斤。

5、防治病虫草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重点做好玉米纹枯病、大小班病,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积极抗御旱、涝灾害,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

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分管农业副书记为组长,农业、财政、各实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玉米高产创建资金与工作经费以及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农业服务中心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利用广播、板报、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高产创建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达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百亩方有技术骨干,十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创建点,开展玉米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项目区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三)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

积极整合良种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农业产业化、新型农民培训、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重点向示范区倾斜。为玉米高产创建提供保障。

(四)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

农技服务中心要加强材料收集,建立活动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于9月下旬,对玉米产量进行初步测产。根据测产情况,在玉米收获后写出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

五、具体工作进度安排

1-3月,制定方案,落实项目实施地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检查机械或维修机械等。

3-4月,落实主推品种,技术培训。

5-6月,种子处理,肥料运筹等,开展适时抢墒播种,化学除草等。

7-8月,加强以水、肥、病、虫、草等为主的田间管理,开展入户指导、跟踪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加强减灾避灾措施的落实。。

9-10月,组织测产验收,召开现场观摩会,全力组织机械收割和烘干贮藏工作。

夏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其中玉米就占到了很大比例,但目前粮食产业正面临着危机,由于市场影响,粮食价格不稳定,农户对种粮的积极性降低,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粮食产业。为改变粮食产业的现状,提高种粮积极性,2013年通过省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和总结,现从提高玉米的产量入手,创建了一套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1.精细整地

玉米本身喜好温热的环境,肥沃的土壤,最害怕涝渍,种植时就要从其特点出发,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即选择土层较厚、土面平整、土质疏松的地块。一般要求土壤的pH值介于6.5~7之间较为适宜,还要保证地块利于进行灌溉。这是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但本地玉米种植以夏玉米为主,推广了麦田板茬直播技术,以开好田间三沟为主。

2.合理施肥

玉米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单株的产量就比较高,需要十分充足的营养供给,因此要把握好施肥一环。施肥要科学搭配、合理用量。一般要施60~75t/h的农家肥,315~345kg/h的纯氮,五氧化二磷应当施165~180kg/h,60~75kg/h的氧化钾以及硫酸锌7.5g/h。

3.挑选良种

种子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子,才能保证玉米产量。选择的种子要饱满、粒大,无破损、无虫伤口或病斑的籽粒。在品种上要选择具有高度适应性和较强抗性的正规品种。近年来我省主推品种有苏玉20、郑单958、蠡玉16等,示范种植中单909.搞好种子处理,达到苗全苗壮目的。

4.精细播种

我地主要种植夏玉米,要适时早播,采取板茬直播抢种的方式,最迟不能晚于6月15播种,播种时地温要求在10~12℃,田间持水量要达到70%,但如果墒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先播种后,再一次性浇“蒙头水”,水量要覆盖全苗。在机条播的时候种、肥同步施入土壤,二者的间距最起码要调整在5cm以上,种肥的使用量要占施肥总量的20%,要选择颗粒复合肥或者复混肥进行施用。

机械播种效率高,以被广泛应用。我们推广了夏玉米板茬直播技术,在小麦收获后,使用玉米种、肥条播机免耕板茬直播,抢时、省工、全苗、防芽涝,同时,小麦秸秆又全量还田,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一般播种深度为5cm左右,但也要根据土壤性质和墒情的实际情况,若土壤肥力较高,墒情较好那么可以适当进行浅层的播种,避免过深播种导致的营养消耗,而相反的,若土质贫瘠,土壤肥力差,墒情也不好的时候,就要考虑播种深度适当增加。保证苗全苗壮。

5.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当前市场上大多为紧凑型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要求是不同,原因是种植密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玉米内部单株之间的竞争,密度越大,单株之间的距离就越小,单株的生长空间就受到了限制,要想拥有好的生长状态,就要争取更大的生长空间,而玉米是一种雌雄异花授粉的农作物,是借助风力来完成传粉的,一旦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在生长过程当中会相互遮挡,阻碍了花粉的传播活动,由于花粉落不到雌穗上,正常的受精结实就不能实现,最后出现结实率低或不能结实而出现空杆率高的情况,产量当然要下降。因此,一定要合理密植,提高通风透光性,也避免了单株之间的激烈竞争而带来的减产,营造一个通风透光的玉米生长环境。经过不断的实验得出,对于一般松散型玉米品种,亩种植应在2800~3500株之间为宜,而对紧凑型品种一般要求每亩种植3800~4500株。同时,推广宽行窄株种植。具体还要根据各地方的土壤和水肥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总体产量。

另外,根据品种的不同,早熟品种一般来说发育期较短,适宜大密度种植,而晚熟品种应当稍稀。有的地方灌溉条件好,雨量充足的,应适当密植,而降水少的干旱地区就要稀植,保证单株营养的充足。等到3叶期要进行间苗,而5叶期要定苗。并且做好查苗补苗的工作,及时清理小弱病株,为其他植株创造生长空间。

6.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比较细小频繁,包括除草、施肥、杀虫工作,管理过程当中要有耐心,加强管理。

6.1及时除草

除草工作应当抓住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段,多数采用化学除草。播后出苗阶段,每亩用38%莠去津200~250ml,再加上90%乙草胺乳油100~150ml,兑水量为50~60kg,进行地表封闭处理,遇到墒情较差的应适当加大用水量。苗后早期阶段,要定期做好喷药工作,药后1星期内,要严格禁止喷洒有机磷农药。要注意选择无风的天气除草,有意识的避开中午高温,一般提倡选择在下午5点以后进行喷洒,加足用水量。

6.2科学追肥

玉米对肥量的需求很高,要想实现高产,一定要适当增加肥量,科学追肥。玉米的追肥时期在苗期、穗期和粒期,在施肥时要把握好用量,苗肥要适当少施,在玉米5叶期的时候施入,要求将氮肥总量的30%和磷钾肥一起施给,具体施肥方法应当沿幼苗一侧开沟条施,也可以采用穴施的方法。大喇叭口肥和补追花粒肥要多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施入氮肥总量的50%,一般追肥2次。

6.3防治病虫害

玉米组主要的病虫害不外乎玉米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螟和粘虫,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采用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减少和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防治玉米粗缩病除通过种子包衣杀菌外,在玉米出苗后及时防治灰灰虱危害传毒,一般使50%比蚜酮粉剂3500-4000倍液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喷洒来防治。玉米螟的防治主要在大喇叭口期进行,1.5%辛硫磷颗粒剂3.75kg/h,掺上112.5kg的细沙混匀撒入。而粘虫要用灭幼脲以及辛硫磷乳油喷雾进行喷洒防治。此外,在玉米生长中间,还要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锈病以及病毒病等,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在整个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可以运用新的农业技术成果,比如利用病虫天敌捕杀病虫,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和趋色性运用光诱捕杀和色诱捕杀,或者选择物理防治等,减少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科]

【参考文献】

[1]冯国良,刘福虎.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67-68.

[2]李传维.巴东县万亩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47-48.

[3]白玉宝.酒泉市肃州区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557.

玉米高产创建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篇4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灌排方便、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土地。项目实施地应深耕整地 (耕翻深度20厘米以上) , 提倡秋翻、冬灌。结合深翻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 碳铵50千克, 耕后及时耙耱保墒, 做到土地平整、细碎、无根茬、残膜、坷垃。

二、品种选择与播前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方式、栽培目的等, 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强、活杆成熟的玉米优良品种。根据近年包头市推广种植的玉米优良新品种情况, 2013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建议选择的品种有:先玉335、九原58、西蒙六号、内单314、KX3564、金田九号、郑单958、先玉696、丰田6号、金冲一号和浚单20、九园36、先锋32D22、先玉698、泓丰656等。播种种子应选择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 播前要进行精选、晾晒, 并选择满足当地生产实际需求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三、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带足种肥

播种期:当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 为玉米的适宜播种期, 亩施磷酸二铵25~30千克, 硫酸钾 (51%氧化钾) 5千克或施等价的玉米专用肥做种肥。要注意种肥分层, 避免烧芽伤苗。提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确保苗全、苗均、苗齐、苗壮, 播种时应根据品种和土壤情况等严格控制播量和播深, 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4~5厘米左右, 沙地宜深, 粘地宜浅。

播种方法:采用大小垄地膜种植技术, 选用玉米分层施肥覆膜点播机 (采用气吸式单粒点播机的, 应注意选用精选单粒播种专用种子) , 播种、施肥、覆膜一次完成。一般小行距40厘米左右, 大行距80厘米左右, 株距20~33厘米, 可选用70厘米厚度0.006~0.008毫米聚乙烯薄膜。青贮玉米根据品种特性在播量、种植密度、种植方法上灵活掌握。

种植密度: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亩保苗3500~4500株, 耐密型品种和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亩保苗5000株以上。

四、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1) 查苗、补苗、定苗。玉米出苗后应查苗补苗 (种) , 如发现粉种、硬种要及时催芽坐水补种, 覆膜玉米要及时放苗, 防止烧苗, 放苗后要用土封好膜孔;一般在3~4片真叶时及时定苗, 去病杂劣苗, 留壮一致优势苗;有缺苗时, 可就近留双株, 缺三株以上苗, 可带坨移栽两叶一心苗。

(2) 中耕松土, 蹲苗促壮。苗期一般进行2~3次中耕, 出苗后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 耕深3~4厘米为宜, 头水后 (拔节前) 进行第二次中耕, 深度10厘米左右为宜, 蹲苗时间一般从出苗至拔节结束, 约一个月左右, 应掌握“蹲黑不蹲黄, 蹲肥不蹲瘦, 蹲湿不蹲干”的原则。

(3) 杂草防除。根据当地田间杂草种类、危害程度等情况,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化学除草剂单独或配合使用防治田间杂草。一般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 用药量150毫升/亩, 注意保持土表湿度。玉米出苗后, 3~5片真叶时用4%玉农乐悬浮剂进行茎叶处理和土壤封闭。用药量:每亩50~100毫升对水喷雾。可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和部分多年生杂草。

2. 穗期管理:主攻目标, 壮秆、大穗、多粒

玉米生长发育至穗期, 生长中心逐步由地下部转移至地上部, 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时期, 是玉米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一般亩追尿素30~35千克, 分三次施入。幼苗生长6~7叶时, 结合浇头水追第一次肥, 亩施尿素10~15千克;第二次在玉米抽雄前大喇叭口期进行, 亩施尿素20~25千克并配51%硫酸钾3~5千克/亩;第三次在抽穗开花期进行, 亩施尿素5千克。注意, 因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水肥临界期, 应确保水肥供应充足。应看天、看地、看苗情, 根据天气变化、土壤水分、植株表现, 决定浇水时间和灌溉量。一般玉米在拔节期浇头水, 大喇叭口期浇二水, 抽穗期浇三水, 灌浆期浇四水。

五、病虫害防治

1. 玉米丝黑穗病

(1) 轮作倒茬, 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

(2) 选用抗病品种。

(3) 施用腐熟粪肥。

(4) 采用包衣玉米种子或玉米种衣剂包衣, 药种比按1:40进行包衣。

2. 玉米红蜘蛛

(1) 农业防治。秋季深翻, 清理田埂路边杂草, 浇好冻水, 可有效灭杀虫源, 降低虫源基数。

(2) 及时掌握田间虫情进行药剂防治, 在红蜘蛛点片发生时开始用药。可用15%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轮换喷雾2~3次, 重点喷打玉米中下部叶背面, 或用40%乐果乳油:20%三氯杀螨醇乳油1:1混合1000~1500倍液喷雾。

3. 玉米螟

(1) 生物防治: (1) 利用赤眼蜂灭卵, 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和盛期2次放蜂, 每次每亩1万~2万头, 可设放蜂点3~10个; (2) 利用白僵菌治螟, 大喇叭口期撒颗粒剂, 每克含分生孢子50亿~100亿, 拌颗粒10倍~20倍, 撒入心叶丛中, 每株1~2克; (3) 利用苏云金杆菌治螟, 苏云金杆菌变种、蜡螟变种、库尔斯塔克变种对其致病力很强, 每克含芽孢子1亿~2亿的颗粒剂, 于大喇叭口末期撒入心叶丛中, 每株1~2克。

(2) 化学防治:1%对硫磷颗粒剂或0.2%辛硫磷颗粒剂或2.5%螟岭畏颗粒剂, 于大喇叭口末期施入心叶丛中, 每株2克, 一般情况下5千克/亩。

(3) 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或杀虫灯诱杀等。

六、适时收获

1.对于粮饲兼用玉米在苞叶变白, 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了提高玉米产量, 采用站杆扒皮, 促进养分向籽粒运转, 降低含水量。收获后及时进行晾晒、脱粒、清选。

全国玉米大豆优质高产创建活动 篇5

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在吉隆重举行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于4月28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举办了全国玉米大豆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自治区农牧业厅种植业管理处文占平同志和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马日亮同志参加了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潘文博副处长主持会议,黑龙江省农委副主任任克军、四平市副市长隋鹏飞、梨树县县长高跃生、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立秋先后讲话,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内蒙古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就玉米、大豆栽培技术作了专题讲座,并向农民发放了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读本、大豆玉米栽培技术手册等资料,同时参观了梨树县玉米大豆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现场。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立秋代表种植业管理司从认清形势增强做好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任务认真落实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狠抓落实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等三个方面讲了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几年,在政策调动、市场拉动、工作推动、科技驱动、气候助动等“五个动因”的作用下,全国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共计增产1066亿斤。而且单产在2004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2005年再创新高,达到619斤,也是前所未有。198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两年增产1000亿斤已有两次,但第三年都是减产的。今年能否打破以往的“常规”,在连续两年增产增收的基础上,继续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最主要的是政策环境十分有利。在前两年连续下发两个中央1号文件的基础上,中央今年再次下发

了1号文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强化和完善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多项新的政策,尤其是直接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全面取消“农业三税”。二是继续加大“三项补贴”。三是继续加大“三奖一补”。四是政策措施出台早。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应看到面临的不利因素。一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不大。二是直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激励作用有所减弱。三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四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这几年的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就是最好的佐证。去年我国进口大豆约2600万吨(生产170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3/5,全球贸易量的1/3。五是气候等自然因素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前两年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总体有利,今年气候条件不确定因素很多。大部分地区春季低温偏冷,播种和苗期生长受到影响。另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六是一些地方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总之,实现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的目标,既有压力也有动力,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艰巨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组织实施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创建活动为契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明确任务,认真落实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农业部将重点联系13个粮食主产省和受表彰的5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兼顾非主产省粮食主产地区范围,组织开展优质高产创建工作。基本思路是:以实施良种推广补贴和重大适用技术项目为手段,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典型带动,努力提高单产,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总体目标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节本增效,提升能力,促进

今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6年要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全国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力争到2010年全国粮食平均单产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具体目标是:要求5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良种补贴项目县,2006年均要建立百亩核心示范方、千亩示范区,东北四省区春玉米亩产超700公斤,大豆亩产超220公斤;黄淮海夏玉米亩产超600公斤,大豆亩产超200公斤;西南、西北地区玉米亩产超400公斤。

主要内容:

一是展示示范优良品种。重点展示示范推广农业部及各省确定的主导品种。2006年在全国建设400个展示示范区,示范区统一供种率、良种覆盖率、品种优质率达到100%。

二是推广重大适用技术。北方春玉米主推覆膜栽培、土壤深松耕、大垄双行、宽窄行交互休闲种植、催芽坐水种、青贮玉米等技术;黄淮海地区玉米主推免少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西南、西北地区玉米主推育苗移栽、覆膜栽培等技术。东北地区大豆主推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黄淮海地区大豆主推配方施肥等技术。

三是创建优质高产示范方。

玉米:选择全国产粮大县,结合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初步考虑今年新增的2亿元良种补贴资金在项目安排上将优先安排与玉米创高产活动联系紧密的县、乡、村,进一步强化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结合,将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区建成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创建活动示范区重点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示范区分别在吉林省榆树市弓棚子、内蒙古科左中旗舍伯吐镇等10个县20个乡镇,建设20个百亩核心区、20个千亩示范区和20个万亩辐射区。

大豆:依托国家大豆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大豆试验、示范和推广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不断提高大豆生产技术水平;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原则,辐射带动大豆主产区,提高示范效益。同时,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我国大豆单产水平,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示范区分别是黑龙江海伦市乐业乡和黑龙江农垦852农场等10个县20个乡镇。另外,利用948项目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每个省(区)选择5-10个百亩示范方推广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和垄三栽培技术。

四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结合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开展主体培训与技术服务。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科技下乡、开展现场巡回指导,全面提高农民种粮科技水平。同时结合重要农时季节,组织举办示范区技术骨干、部分粮食生产大户技术培训班;组织项目区乡村干部、农技人员和粮食生产大户技术培训班;组织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开展技术巡回指导。

(三)狠抓落实,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今年,要在粮食连续两年增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以点带面,点上示范,面上推动,确保玉米大豆优质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是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各地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总体目标和要求,大力宣传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政策不走样,实惠不截留,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大力推广适用技术。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生态安全、增产增收的新技术,把粮食生产发展转到依靠科技的轨道上来。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搞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重点推广一批优良品种、成熟技术和栽培模式,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要充分发挥农机作业优势,扩大机耕机播机收面积。要稳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切实保证春季农业生产的技术推广经费。以实施良种推广补贴为手段,加快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开展好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加强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科技到户率,不断提高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

三是积极开展田间管理。粮食生产“三分种,七分管”,种是基础,管是关键。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田间管理,及时监测苗情,因地制宜制定发布玉米和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搞好技术服务。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干旱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灾害,要及时落实抗旱措施,有序调配抗旱资源,争取抗旱工作主动权。加强植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有效预防减轻生物灾害损失。

宁安市玉米高产创建综合生产技术 篇6

1. 精选良种及种子处理 选择优质、高产、喜肥、抗逆性强的杂交玉米品种,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主栽品种为吉单519和龙单30。采用病虫害兼防的40%多福克种衣剂拌种,药种比为1∶40。

2. 精细整地 选择土质肥沃地块,上茬为豆茬或菜茬,一律采取秋整地,整平耙细,秋起垄达待播状态。

3. 增施农家肥,配方施肥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千克,随整地施入做底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均亩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5千克,硫酸钾5千克,做种肥。

4. 适期播种 4月25日至5月5日是宁安市玉米播种的最佳时期。采取玉米通透栽培方式,主要是玉米与矮秆作物间种,比例为2∶2、4∶2、4∶4、4∶6。土壤墒情好时采用机械播种,播深4~5厘米,不重播不漏播,播后镇压以防跑墒造成缺苗断条。土壤墒情不好时采取催芽坐水人工埯种。经济基础好的农户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播后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封闭灭草。

5. 加强田间管理 出苗前及时检查种子发芽和出苗情况,发现粉籽进行补种,发现缺苗进行补栽,以保证苗齐、苗壮。玉米3~4叶时及时间苗、定苗。苗出齐后及时铲耥,铲前耥1犁能起到增温、防寒、灭草和松土的效果。要做到3铲3耥。對覆膜玉米,7月初要及时揭膜和中耕培土。在玉米7~9叶时结合二遍铲耥,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追后及时培土。

6.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在玉米喇叭口末期亩用BT乳油150~200克制成颗粒剂,每株2~3克撒于玉米心叶中,预防玉米螟。黏虫发生时,亩用菊酯类杀虫剂2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在玉米播后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每公顷用90%乙草胺乳油1.8升加72%2,4-D丁酯1.0升对水300~400千克,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7. 后期促早熟 8月下旬后玉米进入成熟后期,采取隔行去雄、放秋垄等促早熟措施,促进玉米安全成熟、丰产增收。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集成与应用效果 篇7

1 高产创建技术规程

1.1 选用良种

近几年,共选用了株型较好、抗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优质品种,如南玉8号、永丰16、中正3号、荆单8号、富友2号、正玉8号等。

1.2 适期早播

集凤镇十年九旱,为了避开6月中下旬的夏旱以及少数年份的绵阴雨,高产创建玉米全部实行了适期早播。于3月1—10日,一律实行营养坨或塑料软盘育苗,覆膜保温保湿,4月5日前移栽完毕,确保了抽穗期避开夏旱和绵阴雨。

1.2.1配制营养土。

肥团育苗用肥沃壤土8 250~9 000 kg/hm2、腐熟堆肥4 500~5 250 kg/hm2、油枯150~225 kg/hm2、过磷酸钙75~150 kg/hm2、草木灰225~300 kg/hm2混合均匀;塑料软盘育苗用肥沃壤土1 500~1 800 kg/hm2、有机肥450~525 kg/hm2、过磷酸钙30~60 kg/hm2混匀堆沤腐熟。

1.2.2 建好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疏松肥沃的地块,采取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做床,四周开好排水沟,2 m开厢,1.33 m厢面,0.67 m走道,欠细整平。

1.2.3 精细播种。

用种子22.5 kg/hm2,播前进行了严格精选,除去霉、杂、瘪粒,晒种2~3 d。播时做到精心制团制盘;肥团大而质地疏松肥沃,每团播1粒粉嘴种,细土盖种;塑料软盘育苗,则是在充分浇足底水的基础上,将塑料软盘横摆2盘;竖摆2行于床厢上,每个盘孔先装营养土3/4,播1粒粉嘴种后,再装满营养土,然后轻压玉米盘,使其与床土充分接触,喷湿营养土。播后立即起拱盖膜保温,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秧。

1.3 规范移栽

于2叶1心至3叶1心进行移栽。在移栽前,严格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精细整地。二是开沟施足底肥。即在厢面中间开16.7 cm深的沟,施碳铵450~525 kg/hm2、过磷酸钙600~675 kg/hm2、钾肥150~225 kg/hm2、锌肥15.0~22.5 kg/hm2水肥22.5~30.0 t/hm2,然后覆膜。三是肥团育苗或塑料软盘育苗均揭膜炼苗2~3 d,严格去除病、弱、杂苗。

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移栽,大、小苗分栽而不混栽,双二五(即双83.3 cm,下同)、双三0(即双100 cm,下同)中厢带植模式地块,预留空行种2行玉米;双五尺(即166.7 cm下同)和双六尺(即200 cm,下同)模式地块,预留空行栽行玉米,实行单株错窝定向栽植,栽后及时施足定根清粪水。

双二五规格种2行,行距40 cm,株距20 cm;双三0规格种2行,行距40~43.3 cm,株距16.7 cm;双五尺规格按宽行60.0~66.7 cm,窄行30.0~33.3 cm,株距20.0 cm;双六尺规格,按宽行73.3~80.0 cm,窄行40.0~43.3 cm,株距16.7 cm种植密度达到6.0万株/hm2。

1.4 膜草覆盖

对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高磅望天田、二磅田、坝地及一、二台土春玉米全部实行膜侧栽培,并在土壤墒情较好时抢墒覆膜,基本都是凸瓦背形覆膜,同时示范推广了节水抗旱的双槽覆膜。盖膜做到了紧贴厢面,四周及苗孔用细土压实封严,保持膜面清洁、透光面宽,并拉伸盖严不漏气,使其充分发挥增温、保墒、保肥、节水抗旱的作用。对不适宜搞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块,全部实行秸秆覆盖栽培,玉米移栽后及时用麦秆或稻草5 250~6 000 kg/hm2覆盖玉米行间,既保墒防旱,又实现了秸秆还田,地力培肥。

1.5 配方施肥

以产量10.5 t/hm2计算,施纯N 375~450 kg/hm2、P2O5172.5~202.5 kg/hm2、K2O 210.0~270.0 kg/hm2、锌肥15.0~22.5kg/hm2,做到底肥重,苗肥、拔节肥、粒肥补,穗肥猛。底肥用尿素300~375 kg/hm2,或碳铵1 050~1 200 kg/hm2,苗4肥要穿林早管,在小麦收获前用尿素75~90 kg/hm2早施苗肥,小麦收获后用尿素120~150 kg/hm2及时施入拔节肥。大喇叭口期要结合揭膜,用尿素450~525 kg/hm2或碳铵1 500~2 250kg/hm2对粪水灌施,猛施攻苞肥。视苗情,叶面补施2%尿素溶液作粒肥。

1.6 辅助授粉

由于加大了种植密度,玉米的授粉结实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提高结实率,减少植株营养损失,在玉米抽雄始期,实行隔行或隔窝去雄,实行人工辅助授粉。

1.7 综合防治病虫害

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应用频振杀虫灯、阿维菌素Bt乳剂、井冈霉素、井·枯草芽孢杆菌等,或按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化学农药等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做好苗期土蚕和毛虫,大喇叭口期螟虫、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的综合防控,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8 适时收获

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表明玉米成熟,此时可收获。

2 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2.1 经济效益显著

2006—2014年9年全镇累计实施玉米高产创建1 320hm2,经市区农业部门组织的专家验收,平均产量7 650kg/hm2,比常规栽培增产1 200 kg/hm2,增幅18.6%,按2.元/kg计算,增加产值2 880元/hm2,共增加产值380.16万元。其中,攻关田6 hm2,产量达9 570 kg/hm2,比常规栽培增产3 120 kg/hm2,增产值7 488.0元/hm2。

2.2 节约生产成本

应用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虽然增加一定肥料、农地膜用量,在育苗、盖膜(草)、施肥、辅助授粉等环节增加劳力投入,但节约用种,加之高产创建,盖膜(草),玉米生长健壮,杂草大大减少,病虫发生也轻得多。因此,除草和施药等环节可节约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一是比常规直播栽培省种50%,二是节约农药投入品费用35%。据测算,这2个方面节省费用减去新增投入费用,节省生产成本至少300元/hm29年共节省费用39.6万元。

2.3 社会效益显著

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全镇玉米和粮食生产安全,实现了玉米和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并多次创出历史新高,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2.4 生态效益显著

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发生和危害,减少农药投入量,降低农残污染,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陈国平.美国的玉米生产及考察后的反思[J].作物杂志,1992(2):1-4.

[2]陈国平,杨国航,赵明.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8,16(4):1-4.

[3]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等.美国高产竞赛简介[J].玉米科学,2004(4):111-113.

[4]陈国平,赵九然..试论超级玉米的育种、栽培模式[M]//孙政才,赵久然.玉米栽培研究50年——陈国平先生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433-440.

[5]刘志全,李万良,路立平.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启示[J].玉米科学,2007(6):144-145.

玉米高产创建 篇8

一、高产创建活动开展与实施情况

2012年, 临县在城庄和白文2个乡镇26个村, 创建玉米高产示范片667 hm2, 项目直接惠及3 807户农户, 示范片按有示范标牌、有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计划的“五有”标准, 重点打造了“万千百户”高产创建精品工程。

1. 建立了10户高产创建样板田

在城庄镇阳宇会、城庄村、太平村、白文镇庙坪、曜头、南庄、小吴家湾、阳坡村、李家湾、铁芦沟等村培育10户单产在1 000 kg/0.067 hm2以上高产创建样板田。

2. 建立了百亩攻关试验区

在白文镇郝家坡村建立8.7 hm2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区, 重点引进潞玉36号、五谷704号、盛单219号、辽单565号、康地3564号、恒育28号、张玉308号、晋单69号、辽禾6号等9个新品种, 示范展示先玉335、福盛圆55、晋单56号、君实8号、潞鑫2号、郑单958号、长城706号、迪卡M9号、强盛51号、强盛16号等优良品种, 并推广化学除草、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和良种展示, 为下一年度筛选和推介主导品种提供依据。

3. 建立了千亩核心示范展示区

以示范配方施肥、精量播种、机械施肥、化学除草、高密度种植、保护性耕作等高产集成技术为重点, 突出建设4个千亩核心示范区。即:在城庄镇太平、小马坊村创建千亩配方肥施用集中展示区, 示范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白文镇曜头村创建千亩机耕机播集中展示区, 集中展示机械精量播种技术;在白文镇小吴家湾、卜家岩村创建千亩高密度栽培集中展示区, 集中展示先玉335、晋单56号等高密植品种技术;在白文镇梁家湾、李家湾、铁芦沟村创建千亩保护性耕作栽培集中展示区, 重点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4. 建立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分布在城庄和白文2个乡镇26个村, 涉及农户3 807户, 集中连片面积667 hm2。其中:城庄镇城庄、阳宇会、大有头、小马坊、太平村、东柏村等6村, 连片面积200 hm2, 涉及农户935户;白文镇涉及白文、阳坡、圐圙、双元会、梁家湾、李家湾、铁炉沟、张家湾、郝家坡、徐家沟、卜家岩、小吴家湾、秦家坪、南庄、故县、曜头、庙坪、郝峪塔、吴家湾、桐村等20个村, 连片面积467 hm2, 涉及农户2 827户, 种植品种为先玉335、强盛51号、晋单56号、屯玉88、中地77号。示范片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二、取得的成效

在示范片建设中, 临县以田间试验和典型调查为依据, 针对主要障碍因素, 从种子、肥料、机械化耕作等方面, 优化集成, 推广了优良品种、种子包衣及二次包衣、药剂拌种、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田间综合管理等技术措施, 从而保证了先玉335、晋单56号、强盛16号等品种发挥最佳效果, 圆满完成了创建目标任务, 示范片实现了优质、高产、高效。

通过测产, 高产创建万亩片单产752.3 kg/0.067 hm2, 比对照田增产56.2 kg/0.067 hm2, 比2011年同一地块增产20.4 kg/0.067 hm2, 比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田增产20.8 kg/0.067 hm2, 增产率2.8%, 比2011年全县玉米平均产量188.4 kg/0.067 hm2, 增产558.9 kg/0.067 hm2。白文铁芦沟千亩示范田单产844.6 kg/0.067 hm2, 比万亩片增产92.3 kg/0.067 hm2, 增产率12.3%, 特别是铁芦沟村种粮大户张爱喜种植的3.7 hm2, 地膜覆盖先玉335单产989 kg/0.067 hm2, 比2012年增加14 kg/0.067 hm2, 比2012年同类型地膜覆盖玉米增产145 kg/0.067 hm2。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真正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受到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极大关注。

三、主要做法

1. 加强组织领导, 广泛宣传发动

临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将其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列入全县农业十大重点工程之一, 责成一名分管副县长亲自抓, 并以临办发文件, 及时成立了临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组, 组长由政府副县长王润奎担任, 副组长由政府办副主任张振玉、县农委主任高乃元、县财政局局长李泽林担任, 项目涉及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农委, 具体负责项目方案制定、技术指导、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 并与科技人员签订技术承包合同, 责成专人负责技术指导, 实行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同时, 成立技术指导小组, 聘请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玉米专家任组长, 吸收县、乡中级以上技术人员为成员, 技术指导组具体负责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乡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与技术小组, 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临县做到了技术干部、行政干部分工明确, 采取行政干部包面积落实、宣传发动、工作协调, 技术干部包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确保每组有1名以上的技术骨干和行政人员负责玉米创高产活动全过程监管。同时, 针对部分镇、村干部、农民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统一问题, 临县采取以会代训、散发传单、入户培训等形式, 进行了广泛动员和宣传发动。

2. 深入基层调研, 科学制定方案

在省市方案下达后, 临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农业局有关领导多次深入白文、城庄、临泉、大禹、雷家碛、兔坂、青凉寺等乡镇, 通过专访农户、个别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 并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分析论证, 最终将示范片确定在交通方便、生产条件较好、自然条件优越、种植玉米面积大、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意识强的白文和城庄镇2个乡镇26个村。在此基础上, 县农委和县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临县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县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方案》和《临县玉米百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工程实施方案》, 细化了工作流程, 明确了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集成展示技术、示范推广优良品种以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等内容, 建立了10户高产创建样板田、百亩攻关试验区、千亩核心示范展示区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为项目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3. 强化科技措施, 推广关键技术

在高产示范片建设中, 临县以田间试验和典型调查为依据, 针对生产主要障碍因素, 从种子、肥料、浇水、机械化等4个层次, 优化集成推广了优质高产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机耕机播等玉米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具体工作中, 一是采用优良新品种, 主推品种有先玉335、强盛16号、晋单56号、农大84、屯玉88、郑单958、强盛28号等高产优质品种, 确保万亩核心示范区主推优良品种覆盖率100%, 全县玉米良种覆盖率达100%以上;二是科学施肥技术, 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 重点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增产培肥技术, 在白文镇曜头村创建千亩配方肥施用集中展示区、阳坡、圐圙等村推广应用增施有机肥技术;三是采用机械化耕作技术, 重点推广玉米机深耕 (松) 、机械点播和精量播种技术, 结合玉米丰产方项目, 示范田全部进行了机深耕 (松) , 并在城庄太坪、小马坊和白文小吴家湾、郝家坡村创建了千亩机播示范展示区;四是秸秆还田技术:在城庄镇城庄村、小马坊村、太坪村、白文镇故县、铁芦沟等村推广应用了秸秆还田技术;五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推广应用了包衣种子和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及物理技术, 对项目区玉米红蜘蛛、玉米黑穗病进行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核心攻关示范田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耕整地、统一供肥供种、统一时间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测产收获的“七统一”技术服务。同时, 核心示范区大力推广了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4. 加强技术培训, 严格技术规程

(1) 注重技术培训临县采取举办专题培训, 开设电视专栏、现场技术指导、田间地头咨询、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 多渠道、多层次地对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群众进行了系统地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 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山西省农科院玉米专家樊修武结合临县实际, 刻制了科技光盘, 在各项目村进行循环播放;县技术指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高产创建示范区, 开展生产调研, 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确保了高产创建主要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技术指导员每人在高产创建示范区联系10名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 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户农户, 并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 至少开展2次以上的技术培训、4次以上的技术指导。临县每年要举办技术培训班20场次, 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5 000余份, 开展广播宣传25次, 电视宣传5次, 进行田间技术指导980次, 确保参与实施项目农户技术培训率100%, 有力地推动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项目的顺利开展。

(2) 严格技术规程从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 严格按照《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 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管理。

5. 整合项目资金, 确保技物配套

(1) 认真落实物化补贴按方案要求及时组织了种子、农膜、农药、肥料、药械等配套物资到项目区供应给实施农户, 2012年, 共落实补贴资金15.8万元。

(2) 整合玉米丰产方建设资金整合玉米丰产方建设资金48万元, 对项目区地块统一进行了机深耕 (松) , 并对城庄镇城庄村、白文镇曜头村、梁家湾村、阳坡等重点区域, 增施畜禽肥1 000 kg/0.067 hm2, 共施畜禽肥6 000余t。

(3) 整合玉米良种补贴资金对项目区核心示范区和千亩示范展示区域进行了统一提供优良品种, 对万亩示范片每0.067 hm2补贴良种10元, 为良种顺利使用奠定了基础。

6. 加强指导检查, 落实目标责任

在强化技术专家指导组指导服务的基础上, 临县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 培育农民技术员, 组建“农民+技术员”专业服务队, 逐方逐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确保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做指导。并根据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项目领导组与技术员和项目乡镇、村分别签定了实施合同, 落实了相关责任, 对技术人员实行包村包片工作责任制, 分段制定工作任务并严格考核工作成效, 把工作实绩与技术指导补助费挂钩, 增强了指导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

四、工作体会

1. 组织领导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临县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片得到了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县、乡、村均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 责任落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保障了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全面落实。

2. 加大投入是万亩集中连片的重要支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为实现高产创建目标, 县农委加大投入, 积极整合玉米丰产方、地膜覆盖、科技培训等项目资金, 从化肥、农膜、种子和机耕机耙等关键环节进行物化补贴, 调动了群众投身玉米高产创建的积极性, 保证了面积的落实, 提升了科技集成应用水平, 发挥了良好增产作用。

3. 技术指导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举措

玉米高产创建 篇9

1 各年度示范区实施规模及测产验收情况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2008—2013年6年共实施1.02万hm2,其中2008年在大埝乡建设万亩示范片1个,面积700.0 hm2;2009年建设万亩示范片2个,面积1 393.3 hm2:大埝680.0 hm2、旧城713.3 hm2;2010年建设万亩示范片2个,面积1 360.0 hm2:董口、大埝各680.0 hm2;2011年建设万亩示范片2个,面积1 336.0 hm2:旧城、大埝各668.0 hm2;2012年建设万亩示范片4个,面积2 121.3 hm2:旧城镇673.3 hm2、引马乡680.0 hm2、董口镇693.3 hm2、大埝乡674.7hm2;2013年建设万亩示范片4个,面积2 736 hm2:大埝乡680 hm2、吉山镇707.3 hm2、红船镇668.7 hm2、郑营镇680hm2。各年度均圆满完成项目所要求的任务指标,顺利通过专家的测产验收。万亩项目区6年平均产量9 618 kg/hm2,比项目实施前3年平均产量(8 044.5 kg/hm2)增加1 573.5kg/hm2,增幅19.6%,共增产玉米16 123.13 t;6 666.7 hm2辐射带动区平均产量8 407.5 kg/hm2,比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898.5 kg/hm2,增幅12%,共增产玉米90 329.2 t。特别是2013年山东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大埝乡连庄村0.67 hm2高产攻关田实打2 346.7 m2,平均产量13 674.15 kg/hm2,树立了玉米生产新的高产典型,吸引了周边乡镇村领导及种植户的参观学习,带动周围农户12 000户,社会效益显著。

2 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2.1 选用耐密型高产玉米品种

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内因,适宜的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在筛选适宜的玉米品种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小面积对比试验起步,在项目区建立试验展示田3 333.3 m2,每年从省内外引进新品种(系)10余个,观察各个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为引进推广高产新品种奠定了基础。二是高产示范引路,即对表现较好,有希望的品种,进行高产示范,让广大群众观摩各个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高产性状。三是多点示范搞推广,在项目区每个乡镇都设立一个种子示范村,以加速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筛选项目区全部选用了郑单958、鲁单818、登海605、登海618、先玉335等为主的优良品种,项目区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2.2 种肥同播

“种肥同播”就是玉米播种时,将种子和玉米专用缓控释肥间隔有效距离(10 cm以上)同时播入田间,该技术可以不用间苗,一般大田后期可不再追肥,省工省力省时,同时,节约良种,提高肥效,增加产量,取得较好的效果。据调查,种肥同播地块,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苗全苗齐苗旺,一般可增产玉米10%~20%。

2.3 补施粒肥

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大,玉米果穗秃尖严重,直接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原因是由于密度大产量高,需肥量大,后期脱肥,养分供应不足,致使果穗顶部籽粒形成困难,导致果穗秃尖。及时补施攻粒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攻粒肥是指玉米抽雄开花散粉前的一次追肥,也是玉米的最后一次追肥,试验证明,此时期施速效氮肥120~150 kg/hm2,可增产玉米10%以上[1]。攻粒肥最佳施用时期在玉米抽雄前后15 d,最迟不超过玉米吐丝期,否则易造成玉米贪青晚熟,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

2.4 合理密植,分期去弱株

玉米是高光效作物,项目区以增加密度为突破口,大力推广紧凑中穗型玉米品种。据试验证明,中等肥力田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实收穗数6.3万~7.2万穗/hm2,超高产田留苗7.50万~8.25万株/hm2,实收穗数6.75万~7.50万穗/hm2。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宽窄行种植模式,宽行80 cm,窄行40 cm,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增产作用。

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在玉米田内,总有一定数量的植株形成不结果穗的空秆或低矮小株,它们不但要消耗养分,而且还会影响其他植株的光合作用。一定要分期及时拔除。据调查于拔节期、大口期和抽雄期分别剔除生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弱小植株,可较常规管理弱株率减少4.2%~9.8%,平均穗粒数增加6.4~19.2粒,千粒重提高0.4~1.4 g,增产玉米5.0%~10.6%[2]。

2.5 隔行去雄

在玉米的天花(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1行拔除1行的天花,让相邻1行的天花花粉落到拔掉天花的玉米植株花丝上,使其形成异花授粉。去雄时应尽量不带叶,以免减产。人工去雄可使养分集中供应雌穗,增强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据调查,玉米异花授粉可增产10%左右。抽出的雄穗应扔出田外,因其上有玉米螟等病虫,不可扔于田间[3]。

2.6 行间覆盖秸秆

麦秸麦糠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用于玉米行间覆盖,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温度、通透性。2010年、2011年连续2年做了秸秆覆盖试验,结果显示:一是增产效果显著,据试验覆盖秸秆3 000、2 250、1 50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玉米850.5、649.5、300.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1.6%、8.9%、4.1%。二是秸秆覆盖使土壤的保水性大大提高,并能抑制杂草的滋生,据2011年7月19日测定,覆盖区(覆盖秸秆3 000 kg/hm2),土壤含水量(0~20 cm)为15.8%,较对照土壤含水量(11.2%)高4.6个百分点,同时对照区有杂草20.7株/m2,而覆盖区有杂草2.3株/m2。因此采用玉米行间覆盖麦秸麦糠,对保证玉米前期生长,抵御干旱,有效防止杂草滋生起到较好的作用[4]。

2.7 适期晚收

夏玉米适期晚收是一项无需增加任何投入的增产措施,玉米推迟收获就是增加了对光温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每晚收1 d可提高产量1%,晚收7~10 d可增产750 kg/hm2以上。全县夏玉米吐丝期一般在7月28日至8月8日,从吐丝到完全成熟需要60 d左右,因此全县夏玉米适宜收获期应在9月底至10月5日[5,6]。

摘要:阐述各年度示范区实施规模及测产验收情况,介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种肥同播、补施粒肥、分期去弱株、隔行去雄、覆盖秸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促进玉米的科学种植。

关键词: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任兆豫,郭翔翔.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48.

[2]李存锋.浅谈玉米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24):139.

[3]孔祥芳.玉米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9):11.

[4]张娜.浅谈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123.

[5]胡青峰.论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4(7):133.

玉米高产创建 篇10

1 小麦

作为三大谷物之一的禾本科植物, 除六分之一作为饲料外, 其余基本全作为食物。小麦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农作物, 它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可以磨成面粉作成面包、饼干等面类食品, 可以发酵成啤酒、酒料等。小麦富含多种营养殖元素。

小麦的适应性强, 耐旱, 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合种植小麦, 所以这也奠定了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的基础。

1.1 小麦分类

小麦有着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品类繁多

1.1.1 冬小麦和春小麦

按种植季节不同, 春小麦种植在无霜的春天, 一年一熟制作物, 主要种植区分布在长城以北, 以黑龙江、内蒙、甘肃和新疆为主。而冬小麦在秋天时播种, 分而区分为南冬小麦区和北冬小麦区。南冬小麦区分布在长需以南, 六盘山以东, 包括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是我国小麦最大的生产地和消费区。这里就是我国的“麦仓”。北冬小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 以安徽、江苏、四川等地为主要集中产区。这个产区的小麦商品率较高。

1.1.2 软麦和硬麦

按小麦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分软麦和硬麦, 蛋白质含量高小麦就硬, 反之就为软麦, 它们的用途也不太相同, 硬麦更适合做面包、面食, 而软麦更适合做蛋糕等的面粉。

1.1.3 其它分类

根据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筋度, 小麦适合制作的食物也不相同。小麦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硬红冬麦、硬红麦、软红麦、硬白麦、软白麦和硬粒小麦。

1.2 小麦的种植分布情况

全世界有近五分之二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 而全世界也有43个国家在进行小麦种植,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种植小麦, 而当中以冬小麦分布最广, 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八成以上, 如华北的河南、北京、天津等;华东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华中的江西、湖北;西北的陕西、青海等;西南的重庆、四川等和北方的内蒙古、新疆等地。

1.3 小麦的种植

小麦的种植技术可分为两大注意事项:一个是耕作与整地;另一个是少耕、免耕与半旱式裁培。耕地可以使土地的耕层松软、干湿适宜, 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这也是创造高产土地环境的重要环节。少耕与免耕是相对与传统的整地来说, 整地的次数减少了, 强度降低了。不破坏土壤的结构, 是完善与发展了整地技术。

半旱式裁培的小麦产量可达到旱作条件下的七成至八成, 个别的还可能高于旱作水平。

2 玉米

玉米也属于禾本科, 又称作玉蜀黍、苞米、苞谷等。原产于墨西哥, 对光能的利用率很高。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2.1 玉米分类

按照玉米的颜色玉米可分为:白玉米、黄玉米、黑玉米和糯玉米以及杂玉米。

按照子粒的不同则可分为:硬料型、马齿形、半马齿形、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蜡质型、爆裂型和有稃型, 九种类型。

2.2 玉米种植分布情况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分布最广的农作物, 在我国也不例外, 产量最多的有: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和四川等地。

2.3 玉米的种植

玉米在砂壤、壤土和粘土上都能生长。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 喜欢温暖多水的环境, 玉米耕水量大。如果玉米在生长期缺水或者受冻都会影响产量。

3 小麦和玉米的高产

据有关部门统计, 按目前市场发展形式来看, 我国小麦和玉米的市场供求关系将由现阶段的供应平衡转变为供不应求的形式, 这就使得我国小麦和玉米提高产量这一举措迫在眉睫。

而小麦和玉米的产量提高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

(1) 发展自身原有的潜力

通过改连作为轮作, 单作改为套作的方式提高种植面积的潜力。

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种植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等提高单产的潜力。

通过合理布局, 筛选新品种等方式提高品质潜力。

通过单产的提高, 推广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技术, 重点发展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效益潜力。

(2) 分析制约因素并进行完善

制约因素有:优良品种相对较少;创新技术短缺和实用技术普及率低;生产规小和机械化水平低;投施落后和抗灾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这些都将是我国小麦和玉米高产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发展思路

稳定种植生产面积, 是保证总产量的前提。根据我国近年小麦和玉米的种植生产情况集成新的增产技术, 实现增产方式的转变。优化种植生产布局, 调整结构。增加投入, 保证供给。

(4) 重点建设

建设良种体系, 选育出高产、质优、适应性广的新品种, 提高良种繁育质量和生产用种质量。

建设技术体系, 深层次的研究气候与品种潜力之间的关系, 提高裁培技术的普及率与应用率。

建设高产示范区, 提高带头作用, 示范促进作用。

建设病虫害的防控体系, 实现重大病虫害的即时监测、预测和防控。

建设生产动态监测体系, 实现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 随时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监测, 随时推算、预计出产量的多少, 进行有效的措施提高产量。

建设服务体系, 为了推广技术推广, 使生产机械化得到有效的应用。

(5) 有效的保障措施

继续施行以及加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有效的大力的政策支持;投资加大;开拓和发展科学研究、教学等创建活动;加强带头企业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强相互间的协作;以及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对提高小麦和玉米高产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的保障措施。

玉米高产创建 篇11

关键词 玉米;高产创建;种植技术;云南省镇沅县者东镇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2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位于镇沅县东部,镇沅县者东镇地处普洱市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8 ℃,年平均降雨量1 567mm,年平均湿度79%,全年平均无霜日数330 d,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充沛,降雨多集中在每年5-10月,此阶段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0%,光照充足,有利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玉米生长。近年来,玉米高产创建种植技术被应用到者东镇玉米种植中,提升了大春产量。此外,该镇各农技部门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规划,推动了玉米高产创建种植技术方案的有序开展。截至今日,者东镇东村蛮奴组现已设立百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园区,并精心栽培玉米品种“雅玉889”“五谷1790”,因栽培技术实施到位,农民积极性高昂、玉米丰产,实现了农民增收。

1 选择地块、精心整地

依照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选择水利条件优越、环境较好的村组作为玉米种植示范园区,精心整地。并精心选种、捡出地表的树木枯枝、残根、地膜等,做好地表土壤的深耕、平整。在整地时,可施加1 000~1 500 kg/667 m?的农家肥,再与复合肥20 kg/667 m?混合,相互搅拌均匀,做种肥[1]。

2 选择优良品种,适时适量播种

结合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气候、地形情况,考虑品种为北玉16号、雅玉889、辽单527、海禾30、雅玉78,保玉9号以及迪卡2号,选择粒大饱满适合该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后,再选择雨水充足、气候适宜的时节播种,提升种子存活率,避免费工费种、增加成本、错过最佳播种季节。所选择的种子播种标准为30 kg/hm?。

3 科学、规范栽种

在栽种时,还应做好拉线开墒工作,并将底肥施加在墒面中,栽种前应确保土壤平整、均匀,墒高在20~25 cm之间,此后拉紧盖膜,将土壤压实。此后拉线双行条栽:保证大行距110 cm、小行距40 cm,株距22~23 cm,在墒面使用人工打洞或采用移栽器播种,播种时保证每穴2粒种子,并留苗5.7~6.0 万株/hm?。营养块育苗定向移栽,以提升玉米苗自身的抗寒、抗旱、抗病能力,独立吸收土壤养分,这与直播相比,可早熟10~15 d。

4 查苗补缺、合理施肥

对于移栽的玉米苗,移栽10~12 d后即可进行查苗补缺,并将杀虫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灌浇玉米苗,防虫害的同时,提升全苗概率。要保证玉米粒大饱满,关键还在于合理施肥。施肥时应做好根旁深施、施后培土,避免肥料挥发流失。通常情况下,施肥最佳时机为雨后,并在出苗后3~5叶期,及时施加提苗肥,有利于玉米苗生长。施肥标准为40~50 kg碳胺或30 kg尿素作提苗肥[1]。主要做法为:在玉米苗旁挖洞施加,施加后盖土。对于缺水土壤,应及时灌浇,灌浇后及时施肥。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应在天下雨时,雨水透过土壤10 cm左右及时追肥[2]。及时施加拔节肥。拔节期属于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该时期要保证玉米吸收足够的养分,因此应及时施加拔节肥,拔节肥的施加时间大多为10~12片叶期。拔节肥的施加标准为:施加40 kg/667m?尿素。灌浇条件与追肥一致。

5 田间管理

玉米幼苗在2~3片叶时间苗,4~5片叶时定苗,定苗时仅在每穴中留一株幼苗,若有2处穴塘内不出苗,就应在周边穴多留2株苗,并做好除草、除害、追肥等工作,雨季应做好农田排水工作。在阴凉区域,应先播种后盖膜,并及时破膜顺苗,部分苗木还需人工破膜引苗,避免覆膜中温度过度而烫伤幼苗。随后进行苗木去雄,去雄时尽量不要伤害其它叶片,玉米苗去雄的最佳时间为10:00-17:00,期间去雄有利于苗木伤口愈合,可提升玉米苗存活率。此外,还可使用玉米健壮素30mL与600 kg/hm?稀释为0.006%~0.008%的水溶液相互混合用喷雾器喷洒于叶面,可促进根系生长,枝干矮壮。

6 病虫害防治

玉米种植中,还应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对于小斑病、玉米灰斑病等,可用药物75%甲基托布津1.5 kg/hm?,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喷洒,7~10 d/次。玉米蚜虫病可用4 000~5 000倍液10%虫吡啉可湿性粉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喷洒叶片。此外,还应做好玉米锈病、褐斑病、炭疽病、干腐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玉米存活率,增加玉米产量。

7 结语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可利用耕地面积逐日减少,粮食生产安全面临极大挑战,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在者东镇政府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响应的背景下,通过连续几年创建计划的实施,者东镇的玉米产量不断提升,玉米抗旱抗灾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玉米高产创建种植技术可在该地继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秀云,李从勇,曹军.麦茬玉米隆平206超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4(7):50-51.

[2]高帮辉.重庆市万州区余家镇万玉米高产创建经验术[J].南方农业,2012(7):57-59.

玉米高产创建 篇12

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 预防病虫发生。每100公斤玉米种子用70%锐胜 (噻虫嗪) 可分散粉剂200~300克对水10倍进行拌种, 或用10%吡虫啉125~150克拌种, 防控玉米粗缩病和地下害虫。

2. 玉米3~5叶期健身栽培

每亩使用碧护3克对水20升进行叶面均匀喷雾。喷施碧护可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期, 提高光合作用和植株抗逆性, 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作用。同时次期要防治灰飞虱:可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视发生情况掌握喷药次数, 一般7~10天喷1次;玉米齐苗期可用啶虫脒、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防治, 同时可加入抗病毒制剂提高植株抵抗病毒的能力。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实施化学除草, 消灭粗缩病毒病传毒媒介灰飞虱栖息地。

3. 大苗期释放赤眼蜂

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卵盛期, 统一组织农民科学释放赤眼蜂, 每亩地设置1~3个释放点, 将放蜂器具别或挂在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上。

4.8~10叶期健康栽培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 (凯润) 3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处理可促进肥料吸收、增强抗逆性、提高免疫力。具有壮苗作用, 玉米茎秆较粗, 可降低茎秆空心率, 不易倒伏, 可降低玉米秃尖率, 增加产量, 提高玉米商品率和品质。

5. 苗期至大喇叭口期防病

上一篇:风险管理下外科护理下一篇: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