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高产管理技术(精选10篇)
夏玉米高产管理技术 篇1
兰陵农场位于鲁南地区,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该地区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夏热多雨, 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常年降雨量约820 mm, 年日平均气温13℃左右, 无霜期约197 d, 积温完全保证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一年两熟所需的热量条件。兰陵农场现有耕地466.67 hm2左右土壤主要为砂姜黑土, 耕地全部建立了喷灌设施, 经过多年秸秆还田, 培肥地力, 耕层养分含量逐年提高。目前, 有机质含量达2.0%以上, 碱解氮120 mg/kg左右, 有效磷30 mg/k左右, 速效钾200 mg/kg以上。农场根据当地条件, 充分利用节水喷灌设施,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对玉米栽培实行了标准化管理。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及标准化管理技术
主要采用了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品种+保护性耕作+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技术模式:一是推广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品种, 发挥品种的增产能力和抗逆能力。二是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三是推广合理密植, 采用玉米精量播种机单粒精播, 根据品种特性定播量。四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持续培肥地力。五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集成病虫草害监测预报、种子包衣、全程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 控制玉米粗缩病、大叶斑病、小叶斑病、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地老虎及田间杂草等重大病虫草害的发生, 减轻病虫草危害。
标准化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统一种子供应、统一重大技术措施、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收获。通过标准化管理技术能充分发挥农场资源优势, 特别是对地下节水喷灌和大型机械的充分利用, 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所有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总场统一购买、统一供应, 既能保证质量, 又能得到价格优惠;统一技术措施包括播种、施肥、喷药、浇水等, 总场通过测土配方, 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 并根据病虫测报提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各分场按总场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种及种子处理
选择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郑单958, 用60%高巧+6%立克秀对玉米种进行包衣处理, 能有效预防玉米粗缩病、丝黑穗病、根腐病和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对药比例为高巧∶立克秀∶玉米种=6∶3∶1 000, 对水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包衣后堆闷30 min再晾干, 不要在太阳下曝晒。
2.2 播种和施肥
使用玉米精量播种机既能单粒点播, 又能在点播前将肥料深施覆土。播种密度按7.2万株/hm2, 播种深度3~5 cm, 播种时覆土要求均匀一致[1,2]。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目标产量和玉米生长对养分需用量, 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锌肥3 kg/hm2作基肥, 施肥深度尽量在5 cm以下, 充分发挥肥效, 同时防止烧种。
2.3 前期管理
在玉米播种后至出苗前用京博玉地 (16%异丙草胺+24%莠去津) 4 500~6 000 m L/hm2封闭处理;可防除大部分一年生禾本科、阔叶类杂草;在玉米出苗后3~5叶, 用除草剂耕杰 (有效成分:硝磺·莠去津) 1 200~1 800 m L/hm2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阔叶类杂草, 喷药时一定要均匀。狗尾草等耕杰不能防除的杂草, 可再加施4%烟嘧磺隆油悬剂750 g/hm2, 但用药时一定要注意:烟嘧磺隆过量会对玉米产生药害, 因此喷药时一定要均匀适量, 严禁重复喷雾, 尽量避开高温天气喷药, 以免产生药害[3]。玉米顶土出苗后要及时查苗, 如缺苗严重, 应及时进行补苗, 保证定苗后有67 500株/hm2左右。
2.4 中后期管理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hm2, 注意深施覆土, 充分发挥肥效。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喷药设备前期用喷幅20 m宽的大型喷雾器, 后期用高杆作物喷杆喷雾器, 既经济又有效。病虫害防治首先从源头种子抓起,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并通过种子包衣, 预防粗缩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玉米虽然生育期短, 但病虫害较多, 因此要随时调查, 及时防治, 特别在玉米拔节至孕穗期。玉米拔节至孕穗期是多种病虫的盛发期, 主要害虫是玉米螟、棉铃虫、玉米蚜、甜菜夜蛾等, 主要病害有大叶斑病、小叶斑病、褐斑病、锈病等[4]。防治方法:玉米蚜可用20%吡虫啉300 g/hm2喷雾防治, 棉铃虫可用4.5%高氯750 m L/hm喷雾防治;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 (抽雄前) , 用辛硫磷颗粒剂22.5~30.0 kg/hm2撒入心叶。防治玉米大叶斑病、小叶斑病及锈病等可用80%多菌灵750 g/hm2+20%三唑酮750 m L/hm2。抽雄后也可用高杆喷雾器进行防病防虫。如果遇到甜菜夜蛾发生年份, 杀虫剂改用奥得腾 (35%氯虫苯甲酰) 150 m L/hm2, 杀虫效果比较理想。
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玉米展开叶有7~9片, 用国光矮丰375 m L/hm2全株喷雾, 重点喷喇叭口, 不要重喷, 能有效调节玉米生长, 矮化植株, 使茎秆增粗、穗位高度降低, 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该项措施可结合防病一起喷雾。
2.5 适时收获
选择最佳收获期进行收获, 玉米低于16℃就不再灌浆, 是千粒重最重的时期, 也就是最佳收获期。如何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 可以从3个方面去判定:一是在玉米授粉后45~50 d;二是在籽粒乳线开始消失;三是在果穗苞叶枯黄并松动, 植株绿叶不超过5片时, 此时收获玉米最适宜, 产量高, 品质好, 效益大。
摘要:简单介绍兰陵农场自然条件和耕地情况, 简述了该农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及标准化管理技术, 详细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以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栽培模式,标准化管理,栽培技术,兰陵农场
参考文献
[1]孙海涛.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6) :76-77.
[2]郭国杰, 张富才.豫西南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 (8) :39.
[3]李志苹, 罗巨方, 姜玉琴, 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10 (8) :18-19.
[4]马光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10 (6) :698.
麦田套种夏玉米高产技术 篇2
一、播种技术
1. 松土施肥。采取破背松土的方式活化土壤,并结合松土施优质土杂肥15000千克/公顷,磷酸二铵150千克/公顷,硫酸锌15千克/公顷。
2. 精选良种。实践证明,郑单958、先玉335、农大108等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是首选的主推品种。播种前3~5天要精选良种,做好种子处理,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健壮、子实饱满的种子,然后剔除杂、秕、劣、霉、碎籽,并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3. 适期播种。中熟品种如郑单958等,要在收麦前5~7天播种;中晚熟品种如农大108等,要在收麦前7~10天播种;切不可随意提前或推迟播期,以免造成管理上的被动。
4. 精细播种。播种前要做好发芽率试验,发芽率低于85%的不能再做种用。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合理密度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播种最好采取耧播,摆种要均匀,深浅要一致,播深3~5厘米。要推广使用种肥,施用尿素或磷酸二铵60~75千克/公顷(注意种肥分开,防止“烧种”、“烧苗”)。播种时无墒造墒、足墒播种,提倡播种后浇跟种水,千万不可为了借墒过早地提前播种。
5. 合理密植。植株合理密植个体发育健壮,群体布局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水、肥、光等资源夺取高产。紧凑型中熟品种如郑单958等,以63000~67500株/公顷为宜,半紧凑型中晚熟品种如郁青1号、农大108等,以45000~52500株/公顷为宜。一般掌握高产地块取上限,低产地块取下限。要消除只要增加密度就能增加产量的错误意识。
6. 科学管理。播种后要及时检查播种质量,发现漏播需及时补种。收麦前,视墒情普浇1遍保苗水,防止种子落干或旱死苗;还要普治1次病虫害,以防止粗缩病等为害。
二、苗期管理技术
1. 防治病虫害。小麦收获后,遮挡物消失,各种病虫害集中到玉米苗上为害,造成玉米缺苗或苗病。这个时期主要害虫有黏虫、灰飞虱、蓟马、叶蝉等。防治方法:选用30%丰保、25%快杀灵乳油、玉米害虫一遍净1000~1500倍液喷洒苗心。玉米苗期是粗缩病、矮花叶病易发期,在发病初期要及时用植病灵8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消灭田间和四周的灰飞虱、蚜虫等。
2. 追施苗肥。定苗后要及时追施苗肥,施有机肥15000千克/公顷左右,磷酸二铵300~450千克/公顷,标准钾肥300~375千克/公顷,尿素75~150千克/公顷,硫酸锌15千克/公顷。要在距玉米植株10~15厘米远处开沟深10厘米左右埋施,施后浇水,以水调肥。若推广一次性施入高效缓控肥750千克/公顷的方法,可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3. 抗旱排涝。玉米苗期应控制浇水,以达到蹲苗、壮苗、促根下扎的目的。遇旱时要及时浇保苗水。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土壤缺氧影响根系呼吸和土壤好氧微生物的活性。
4. 间苗定苗。在玉米幼苗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要按照不同品种计划留苗密度,并要留足苗、留匀苗。
5. 化学除草。当玉米长至30厘米以上高时,可选用乙莠水3升/公顷,对水450~750千克,均匀喷洒行间地表。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以防止产生药害。
三、穗期管理技术
1. 重施穗肥。穗期追肥既能满足穗分化发育对养分的要求,又能促叶壮秆,利于穗大粒多。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时间为大喇叭口期。穗肥量占总追施量的50%~60%,需施尿素225~300千克/公顷,追施位置应距玉米行8~10厘米远,条施或穴施均可,施肥深度10厘米左右,施后覆土盖严,以减少养分损失。缺墒时施后应随时浇灌,以提高肥效。
2. 防治虫害。夏玉米穗期主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等。防治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75~7.5千克/公顷或BT乳剂1.5~2.25千克/公顷,加细砂75千克/公顷,施于心叶内。二代黏虫和蓟马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5%快杀灵1500倍液喷雾防治。
3. 拔除弱株。玉米小株、弱株既占据一定空间,又不能长穗,应及早拔除。当营养条件好时,玉米植株还会从茎基部产生分蘖,也应及早除掉,以减少养分消耗。
4. 抗旱排涝。抽雄前后一旦出现旱情,要及时灌溉。玉米穗期需灌好两次水。第一次在大喇叭口前后,正是追攻穗肥适期,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以利于发挥肥效,促进气生根生长,增强光合效率。第二次在抽雄前后,灌水量适当加大。积水地块,遇涝应及时排除。
5. 中耕培土。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为方便排水和灌溉,以及减轻草害,可结合追肥适当培土。培土高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培土时间在大喇叭口期。
6. 中耕灭茬。麦收后及时灭茬,破除土壤板结,促进根系下扎。砂壤土可适当少耕或浅耕。
四、花粒期管理技术
1. 补施粒肥。攻粒肥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10%~20%,需追施尿素75~105千克/公顷。对表现缺肥的地块,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给,可用1%~2%的尿素溶液,或1%~3%的磷酸二铵溶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连喷2~3次,以延长叶片功能期。
2. 抗旱排涝。花粒期遇旱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使0~60厘米厚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确保成熟期植株青茎绿叶。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
3. 防治病虫害。夏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黏虫、蚜虫和弯孢菌、大斑病、锈病等为害。玉米螟虫可用80%敌敌畏100倍液滴花丝防治,每个雌穗2~3滴。玉米蚜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100倍液在玉米雌穗上节涂茎防治,也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雾防治。三代黏虫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弯孢菌叶斑病可选用50%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大斑病可选用40%克瘟散、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等500~800倍液防治,间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乳油1.125~1.5千克/公顷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次。
4. 人工去雄与辅助授粉。除去雄穗可节省植株养分,增加粒重。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去雄宜采用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法。去雄株数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一半。地边、地头的先不要去雄,以利边际玉米雌穗受粉,待受粉结束后再去掉所余雄穗。人工授粉在盛花末期晴天的9~11时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综合性状较好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如云优78号、云润1号、云润2号、西山70号、海禾2号、海禾14号、雅玉889等杂交玉米新品种。
2 播前准备
2.1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0.8%, 速效氮>60 mg/kg, 速效磷>15 mg/kg, 速效钾>80 mg/kg) 、光照较充足、有灌溉条件或者降水较充沛的田块。田块要耕细耙平, 便于播后出苗整齐。
2.2 鉴别种子质量
国家一级种子4项质量标准是:纯度≥98%, 发芽率≥85%, 净度≥98%, 水分≤15%。一般从外观对其进行基本检验。
一是看粒型。达标的种子必须大小一致、整齐, 角棱一样, 颗粒的凹凸面相等, 无病粒、异型粒和破粒。
二是看粒色。新鲜种子一般光泽度高, 无霉粒、污粒、烂粒。暗淡无光的种子一般是陈种或被雨淋过的种籽。
三是看结构。鉴别时用牙齿咬开, 看胚芽、胚乳、种皮三部分是否一致, 再看硬度和颜色是否一致。
2.3 播前晒种
夏玉米在播种前晒种, 不仅能提高种子生活力, 促进玉米早出苗, 而且还有利于苗齐、苗全、苗壮, 为后期夏玉米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2.4 药剂拌种
搞好药剂拌种是防治苗期病虫的有效措施,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般采用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时应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 一般先用50%辛硫磷乳油不超过10 m L兑水适量拌玉米种子10 kg, 堆闷3 h左右, 再根据当地常见病拌杀菌剂。若用种衣剂包衣, 可选用玉丰50 m L包种子5~7 kg, 既防病又防虫。
2.5 种植方式
为在高密度种植情况下增强行间通透性, 降低田间湿度, 挖掘光热资源潜力, 一般采用宽窄行 (宽行93 cm, 窄行40 cm, ) 或等行距种植 (行距80 cm) 。
2.6 抢时播种, 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讲究前抢后延, 因为早播一天, 可以增加半天灌浆时间, 可明显提高产量。所以, 应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选择最佳节令抢时播种。有灌溉条件的田块最好在谷雨和立夏节播种, 这样可以避开8月底到9月中旬玉米灰斑病为害。无灌溉条件的田块在5月中旬到6月初雨季来临时播种。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类型而异, 一般紧凑型品种亩植4 000~4 200株, 平展型品种亩植4 200~4 500株。为提高播种质量, 在播种时一定施足底肥, 亩施腐熟农家肥2 000 kg, 复合肥40 kg, 尿素5 kg, 锌肥1 kg, 混合施入播种沟。播种时种、肥隔开, 防止烧苗。
3 加强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玉米出苗后查看苗情, 早间苗、晚定苗。幼苗长到3~4片叶时间苗, 5~7片叶时定苗。间、定苗时坚持“四去四留”, 即去除病苗、自交苗、弱苗、混杂苗, 留壮苗、齐苗、健壮苗、长势一致苗, 亩留苗数根据品种类型灵活掌握。苗期注意追施攻秆肥和除草, 当玉米有5~7片展开叶时结合除草一般亩施尿素20 kg。
3.2 加强中后期管理
玉米长到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培土及除草, 可以疏松土壤, 提高地温, 消灭杂草, 减少养分、水分的消耗和病虫寄生。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吸肥高峰期, 上部雄穗、雌穗先后开始分化, 靠地面的茎节出现支持根, 这个时期应追施攻穗肥, 结合中耕培土及除草, 亩施尿素30 kg, 钙镁磷肥20 kg。为延长根系和叶片的生理活性, 防止早衰, 保粒数, 增粒重, 根据长势情况可以酌情追施穗粒肥, 施用量不超过全部氮肥的10%。
3.3 病虫防治
3.3.1 大小斑病防治: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 每隔5天喷一次, 连续喷二三次。
3.3.2 灰斑病防治:
发病初期用50%百菌清、50%多菌灵、25%敌力脱或50%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每隔7~10天防治一次, 连续用药二三次。
3.3.3 玉米螟防治:
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策略。苗期用50%辛硫磷兑水喷雾防治害虫, 大喇叭口期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0 g拌细沙5~6 kg撒于玉米心叶或叶腋。
4 适时收获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篇4
1.1整地 播种前精细耕翻整地,以确保播种质量。耕地时每亩施优质鸡粪肥3m3、30%~40%总用肥量的氮肥和全部磷、钾、锌、硼速效肥,为防治地下害虫每亩加施5%辛硫磷颗粒剂1.5kg,拌细土30kg均匀撒在地面,翻入地下10~15cm。
1.2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种子,挑除掉破碎、发霉变质籽粒和秕粒,选用大小一致的籽粒。做好发芽试验。浸种8小时,晾干后用40%甲基乙柳磷和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防治粗缩病、苗枯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1.3播种要求 5月27日播种,播时按58cm行距开沟,株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点播,亩用种量3kg,施5kg复合肥做种肥,种肥隔离,覆土深浅一致,厚度为3cm,为确保苗齐、苗全,播后浇蒙头水。
1.4合理密植 每亩定苗5750株,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拔除弱小株,使收获时的实收株数保证在5000株以上。
1.5化学除草 播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mL对水30~50kg喷于地面。
2.平衡施肥,施用玉米专用控释肥
重点采用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所种植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整地前取土样化验,根据试验区的土壤营养状况,在施肥上采取“稳氮、减磷、增钾、补中微”的原则。有机肥每亩施用200~500kg,或优质腐熟圈肥3000~4000kg,播种时将玉米专用控释肥作为一次基肥深施,实现夏玉米生育期内不再追肥,节省肥料、节省劳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3.田间管理
3.1适时间苗、定苗 三叶间苗,五叶定苗,防止苗荒。定苗时将弱株拔除,缺苗断垄处要留双株,每亩留足5750株,在管理中逐步将弱株拔除,实收株数达到5000株以上。
3.2及时浇水防止土壤干旱 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小喇叭口前一般不需浇水,目的是控上促下,如遇干旱天气必须进行灌溉。大喇叭口期以后不能缺水,要达到地表见湿不见干,满足玉米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时对水分的需求,特别强调要浇黄皮水,不要过早停水,以保证活秆成熟,增加玉米粒重。
3.3中耕除草 根据土壤板结情况及杂草多少,确定中耕次数,一般中耕2~3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应掌握在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进行。注意中耕时不要伤苗断根。
3.4防治病虫害 粗缩病的防治:在播前拌种的基础上,苗期应对粗缩病的传播源灰飞虱进行防治,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或蚜虱净防治。二、三代粘虫和蓟马: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和敌敌畏乳油 2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时间在苗期和穗期,同时兼治玉米蚜和稀点雪灯蛾。玉米螟: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利用天敌控制为害,当益害比失调,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0g,加细沙5kg,在玉米小喇叭口期撒入心叶。玉米蚜虫:用40%氧化乐果1500倍喷雾,用久效磷100倍液在玉米雌穗上节涂茎防治。玉米穗虫:用80%敌敌畏100倍液滴灌花丝防治,每雌穗 2~3滴。
3.5人工去雄 高产田群体较大,雄穗对冠层内的光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刚抽雄时拔除全田雄穗的1/2(隔行或隔株),以减少雄穗的遮光和养分损失,在授粉结束后再将余下的雄穗立即拔除。
3.6人工辅助授粉 高产地块群体较大,叶片重叠,个别植株花丝授粉困难,在授粉后期要逐株进行检查,对未授粉的新鲜花丝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穗粒数。
3.7拔除空株 为减少空株对光、水、肥等资源的竞争和消耗,在辅助授粉结束后10天,对全田植株逐行进行检查,发现空株将其拔除。
4.適当晚收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 播种前准备
1.1 选择优良品种
对品种要求是高产稳产, 抗病早熟, 抗逆性强。在太和县要求具备“三中”特点:即中高秆、中大穗、中晚熟。适合太和县种植的优良品种为:登海3622、登海11、登海3号、临奥1号、鲁单981、郑单958、东单60、富友9号、中科4号、振杰1号、济单94-2、济单七号的等。
1.2 种子处理
1.2.1 晒种。
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 摊在干燥向阳的土场上连续曝晒2~3 d, 并翻动种子以晒均匀, 可提高出苗率。
1.2.2 药剂拌种。
为防止病虫害, 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m L和20%萎绣灵500 m L或250 g硫酸铜等对水3~4 kg拌种50 kg种子。
1.2.3 种子剂包衣。
种子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加工制成后的药肥复合型产品, 用种子剂包衣, 既能防治病虫又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有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功效, 在生产上应该大力推广使用[2]。
1.2.4 做好发芽试验。
玉米播种前, 应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 一般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如果发芽率偏低, 应酌情加大播种量, 如发芽率过低应及时更换, 以免种子出苗不齐, 断苗缺垄, 造成减产。
1.3 整地
整地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种植方式而定。有条件的进行施用基肥, 翻耕灭茬再播种;无条件的可以雨后板茬播种。
2 播种
2.1 适时早播
播种宜早, 早播早出苗, 争取前期有足够的热量, 保证正常成熟, 所以早播就是争取产量。一般在6月1日收割小麦, 麦收后及时播种, 力争在6月10日前播种结束, 最迟不应超过6月15日。有墒趁墒, 无墒造墒, 确保一播全苗。
2.2 种植方式
等行距种植, 行距60 cm, 株距20~28 cm;宽窄行种植, 大行70~80 cm, 窄行40~50 cm, 株距20~80 cm。种植密度以品种特征、土壤地力确定。在墒情好的情况下健籽2粒/穴, 用独腿耧播种, 用种子45~60 kg/hm2。种植密度因品种和自身条件而定。
2.3 播种深度
根据墒情来定, 一般播种深度3~5 cm, 墒情好稍浅, 粘土稍浅, 砂土稍深。
3 苗期田间管理
3.1 间苗、定苗
及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苗率、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合理密植的重要环节。间、定苗过早时, 苗势两级分化不明显, 以致定苗后出现病株、弱株、残株等;间、定苗过晚时, 因幼苗拥挤, 根系交错争肥、争水, 易发生“苗荒”形成弱苗。间苗时间宜早, 一般掌握3片叶时间苗, 5~6片叶时定苗。定苗时应做到去弱苗、留壮苗、去过大苗和弱小苗, 留大小一致的苗, 去病株苗, 留健苗, 去杂苗, 留纯苗[3]。如果出现缺苗, 可在缺苗的旁边留2株, 确保定苗的密度多于计划密度的5%左右。间苗、定苗宜在晴天的下午进行。
3.2 中耕除草
夏播玉米特别是板茬直播玉米, 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灭茬, 此时苗小, 中耕应浅, 深5 cm左右, 拔节前后中耕应深些。行间距10 cm左右, 一般苗期中耕2次, 中耕松土除草, 可以保墒情、保根、保苗。
3.3 追肥、浇水
玉米苗期生长需肥少, 但过于缺肥会营养不良, 不能形成壮苗, 无法实现高产。夏玉米施用基肥较少, 必须及时追施苗肥。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一般在定苗后拔节前进行。苗期追施肥除使用速效氮磷钾肥、微肥外, 也可以追施腐熟有机肥。苗期追肥一般占总追氮量的30%~40%, 采用沟施或穴施, 深度应大于5 cm, 株距10cm左右为宜。追施时覆土盖严, 可以提高肥效。玉米苗期耐旱能力较强, 一般不需要灌溉, 但在苗弱、墒情不足时, 应及时灌溉, 确保全苗。
3.4 防治病虫害
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黏虫、蚜虫等, 要及时进行防治。
3.5 实施秸秆覆盖
夏玉米生长期气温高, 土壤水分蒸发大[4], 易造成土壤板结。玉米行间覆盖秸秆, 能减少地面蒸发, 改善土壤肥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蓄水量, 抑制杂草, 有利于玉米及下茬作物生长发育。
4 穗期田间管理技术
4.1 拔掉弱苗, 中耕培土
夏玉米生长期相对较短, 一般种植密度偏大, 单株生产力相对较小, 往往需要靠群体均衡来获得产量, 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手段。大田生产由于种子、地力、肥力、病虫害及营养条件的不均衡, 不可避免产生小株、弱株, 既占据一定空间, 影响通风透气, 消耗肥力, 又不能形成相应的产量, 因此应及早拔除, 以提高产量。穗期一般中耕1~2次, 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 以促进根系发育, 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 中耕宜浅, 以便保根蓄墒。
4.2 重施穗肥
夏玉米穗期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 生长速度极快, 需肥量很大, 这个时期是追肥最重要的时期, 它既能满足穗分化发育对养分的要求, 又促叶壮杆, 有利于穗大粒多, 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追施时间以小喇叭口期为好, 追肥量占总追氮肥的50%~60%, 深度10 cm左右, 距玉米行8~10cm, 挑施或穴施, 缺少墒情时应施肥后及时灌溉, 提高肥效。
4.3 及时浇水和排涝
夏玉米穗期气温高, 植株生长旺盛, 蒸发量大, 需水量大, 尤其是该阶段后半期需水量更大, 玉米抽雄前后是需水最大期, 这时干旱影响性器官的发育和开花传粉, 使空秆率和秃顶度增加, 因此抽雄前后一旦出现干旱, 要及时灌溉。
4.4 注意防病虫, 防倒伏
夏玉米穗期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等, 要及时施药防治。
5 夏玉米花粒期管理
5.1 补施粒肥
玉米生长后期叶面积大, 光合作用率高, 叶片功能期长, 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基本保证, 而玉米绿叶活秆成熟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花粒期有充足的有机营养。因此, 应酌情追施攻粒肥, 一般在雄穗开花期前后追施, 以速效氮为主, 追施量占总氮量的10%~20%, 注意肥水结合。
5.2 及时浇水, 排涝
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加强花粒期根系的水分管理是保根、保叶、保粒重的主要措施。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 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 此时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溉。籽粒灌浆过程中, 降雨较多, 如果田间积水, 应及时排涝, 以防涝害减产。
5.3 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人工去雄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一般能增产4.1%~4.8%, 在群体较大的高产田除去雄穗, 增产效果更明显。去雄宜采取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 去雄株数不超过全天株数的一半, 地边地头不要去雄, 以利于边际玉米授粉, 授粉结束后再去雄。
5.4 中耕除草, 防治害虫
后期浅中耕, 有破除土壤板结层、松土通气、除草保墒的作用, 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分解, 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 又为小麦播种创造有利条件。夏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危害, 应加强防治。
5.5 适当推迟收获期
玉米收获过早会导致生育期不足而减产, 这阶段减产的首要因素是缩短玉米的灌浆时间, 降低粒重。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 粒重最大, 产量最高。现在农民普遍有早收的习惯, 常在果穗包刚变白时就收获, 此时千粒重仅为成熟期的90%左右, 一般减产10%左右, 应适时收获。
摘要:介绍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播前准备, 播种, 苗期、穗期、花粒期田间管理, 以期为广大农民种植玉米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崔炳录.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7 (3) :18.
[2]白亚敬.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9) :69.
[3]郑丽敏, 牛永锋, 祁国宾.实现夏玉米高产的几个关键措施[J].种业导刊, 2006 (5) :31-32.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6
关键词:夏玉米,播种,田间管理,去雄,授粉
近年来, 不少农民由于对麦茬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认识不足, 没有将玉米高产技术掌握并落实到田间地头, 影响了玉米产量、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实现夏玉米的优质高产, 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种子是高产的基础, 在选购种子时要选择抗病、抗逆性强, 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如郑单958, 其根系发达, 株高、穗位适中, 抗倒性强;高抗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还有农大108、浚单20等。确定好品种以后, 在购种时注意一定要选择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的优质良种。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专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以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1]。
2 播种
早播是夏玉米增产的关键。早播可以提早生长, 争取热量, 并可避开芽涝危害。夏玉米应当在收割小麦后尽早播种, 一般不能晚于6月20日。底墒对于保证玉米正常萌发、出苗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的底墒水可采取麦黄水或蒙头水2种方式。麦黄水可根据土壤质地情况, 在小麦收割前4~7 d灌溉, 以保证玉米播种时有较好的土壤墒情, 同时又能保证小麦收割机和玉米播种机进行田间作业。小麦收割前未浇麦黄水的, 可先播种玉米, 然后再浇蒙头水。在玉米播种的同时, 可施用长效尿素300~375 kg/hm2, 或复合肥750kg/hm2。底肥一定要和种子隔行施用, 肥料行距离种子行一般为15 cm左右, 施肥深度8~10 cm, 或底肥与种子分层施用, 以防止出现烧苗现象。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 不能太深, 以免影响出苗, 播种深浅一致, 覆土良好、镇压紧实, 一播全苗。
3 水肥管理
在玉米一生当中, 除浇好底墒水以外, 还要注意防止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出现的干旱。大喇叭口期干旱容易形成“卡脖旱”, 影响雌穗小花分化、减少穗粒数, 并造成抽雄困难。吐丝期干旱影响正常的授粉和受精, 对籽粒产量影响最大[2]。灌浆期干旱影响籽粒同化产物的积累, 降低粒重。以上各主要时期如出现旱情, 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灌溉。玉米是高产作物, 又是需水肥较多的作物。玉米只有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 才能夺取高产。第1次追肥一般在玉米5~7片叶时, 根据苗的长势, 追施提苗肥。用尿素150~180kg/hm2, 距植株10 cm左右, 条施或穴施, 能补充营养, 促进根系发育, 提高抗旱能力, 促使雄穗生长锥伸长, 提高花粉质量。第2次追肥应在孕穗期 (大喇叭口期) 进行, 孕穗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 也是需肥的高峰期, 因此追施孕穗肥更为重要。用尿素300~375 kg/hm2加复合肥600~750 kg/hm2, 以实现穗大、粒多、籽粒饱满, 为高产奠定基础。
4 田间管理
高产玉米田必须达到合理的密度, 才能取得高产[3]。夏播玉米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在5.70万~8.25万株/hm2范围, 叶片平展型品种宜稀, 紧凑型品种要密。根据密度进行间苗、定苗。在玉米3~5叶, 按留苗密度和行距确定株距, 若中间缺株时, 两边或左右邻行可留双株。剔除弱苗、小苗、杂苗。留苗要做到足、匀、壮。中耕既可消灭杂草, 疏松土壤, 促进根系迅速生长, 扩大根系吸收水肥的范围和防止倒伏, 又有利于以后浇水, 但培土不宜过早和过高, 过早和过高则不利于次生根的发生, 对防止倒伏是没有作用的, 甚至还会因此而造成减产。培土时间以拔节以后大喇叭口期之前为好, 培土高度以10 cm左右比较适宜。由于高产玉米田种植密度相对大, 施肥比较多, 后期很容易造成倒伏, 为了实现高产就必须进行化控, 防止后期倒伏, 确保丰产丰收。一般可在7~11叶 (根据品种) 喷施化学生长调节剂玉黄金等300m L/hm2, 对水450 kg稀释均匀喷雾, 不重喷, 不漏喷。用化学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 可使玉米基部节间缩短、株高降低, 生长健壮, 防止倒伏。
5 去雄与授粉
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 改善群体光照条件, 提高结实率。去雄宜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授粉时进行。去雄方法:在雄穗从顶叶抽出1/3~1/2时, 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 去雄株数不超过全田株数的1/2, 最好将病弱株的雄花去掉, 以节省养分, 减少虫害。地边、地头不要去雄, 以利于边际玉米雌穗授粉。授粉结束后再去掉所余雄穗。去雄时不要损伤顶端叶片, 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在开花授粉期间, 如遇高温阴雨的极端天气, 可使花粉生活力下降, 不利于授粉受精, 容易造成缺粒、秃尖, 致使产量下降。在玉米授粉后期要进行检查, 对未授粉的雌穗花丝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授粉, 效果最佳。最好边采粉边授粉。授粉的方法:采集花粉之后除去颖壳, 然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授到雌穗的花丝上。
6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 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拔除病株, 可用25%粉锈宁或40%多菌灵按0.3%的剂量拌种。防治玉米纹枯病, 可于大喇叭口后期喷5%井冈霉素2 000倍液。防治玉米锈病, 可在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 200倍液。防治玉米螟, 可用1605液1.5 L/hm2, 加适量水拌150~225 kg细沙, 或用2.5%杀螟灵一号颗粒剂3.75 kg/hm2拌细沙45~60 kg, 在大喇叭口期灌心。防治蚜虫, 当玉米平均蚜量50头/株以上时, 可用5%啶虫脒300~450 g/hm2, 或10%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同时, 还要注意防治玉米黑粉病、粗缩病、粘虫、红蜘蛛等病害虫[4]。播后芽前用40%乙阿合剂2.25~3.00 L/hm2或玉草净3 L/hm2, 对水450~750 kg均匀喷雾, 进行土壤处理。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 喷药量充足, 一次喷洒均匀, 不重喷、不漏喷。
7 收获
夏玉米要适期晚收, 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 籽粒变硬发亮, 基部黑层出现, 乳线消失时, 即为完熟期, 此时收获为宜, 千粒重最高。但是夏玉米往往在尚未充分成熟时就被收获, 不仅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而且还会影响到玉米的品质。为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 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推迟玉米收获期。
参考文献
[1]李士君, 王海英, 何海波.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示范[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2) :122.
[2]赵霞, 王宏伟, 谢耀丽, 等.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3) :18-22.
[3]范世友, 王越人, 姜海英.玉米抗旱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2) :121.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7
1 正确选用玉米杂交种
高产品种不是万能的, 高产品种不是种在哪里都能获得高产, 所以不要盲目追求高产甚至超高产品种, 品种的选择要与当地的生产水平相一致。
1.1 选用国家或地方审定的适宜在当地推广的品种
审定品种经过严格的试验程序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 一般经过3年以上的多点试验, 在生育期、产量、抗性等方面经受了考验, 对当地的生产环境比较适应, 生产上出现各种灾难性损失的可能性比较小[1,2]。最好从每年度地方政府的品种利用意见推荐的品种中选择, 因这些品种是经过当地政府部门专业人员及相关专家的筛选、甄别后推荐的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用于生产增产潜力大、安全系数高。
1.2 选用抗病品种
病害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灾害, 对玉米产量威胁很大。要根据当地玉米生产情况, 选用对当地易发病害抗性较强的品种, 对多病并发的地方要兼顾品种的综合抗病能力和耐病能力, 减轻潜在的病害威胁, 增加丰收的保险系数。
1.3 选用抗倒品种
倒伏对玉米产量危害较大, 轻度倒伏减产15%~25%, 中度倒伏造成减产25%~50%, 严重倒伏造成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1]。特别是玉米生育中后期风雨较多的地区, 防止玉米倒伏十分重要, 一定要注意玉米品种的抗倒性能。对个头较高、穗位较高、抗倒能力较差的品种要谨慎使用。
1.4 品种搭配
在品种选用上要避免单一化, 做到主次搭配、多种并举[3]。避免21世纪初黄淮玉米区一统天下的豫玉22全军覆没导致秋粮严重减产的现象。
1.5 了解品种
在品种特性的了解方面, 除了种子标签外还要向当地种子、农技部门等农业专家咨询, 以免部分不良商家“对优点夸大宣传、对缺点避重就轻”的误导。
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 因密度不适宜造成的减产现象司空见惯。密度过低导致穗数少而减产, 密度过大易造成倒伏、空秆率高、授粉不良等现象而减产, 因此保持品种的合理密度对玉米产量至关重要。玉米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水肥条件、种植方式等因素综合决定。首先, 一个新品种在推广前往往经过多点、多年份的栽培试验, 总结出该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 即在种子标签上看到的推荐密度, 要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种植密度。在水肥条件差、地力较薄的地块种植密度要稀些, 采取密度的下限或更低;反之, 水肥条件好、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适当密植, 采取推荐密度的上限。实践证明, 不同的种植方式, 通风透光条件不同, 对种植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等行距单作通风透光差, 种植密度应适当减小, 套种或宽窄行种植通风透光好, 密度可稍大一些。另外, 山区通风透光好密度可适当加大, 平原通风透光差密度应稍小一些[2]。
3 合理水肥供应
3.1 施肥技术
夏玉米的施肥原则是“前轻、中重、后补”。由于抢收抢种时间紧, 夏玉米一般都是贴茬播种不施底肥。夏玉米施肥主要是种肥和追肥, 后期根据情况补施粒肥。种肥是播种时随种同施的一种施肥方式, 一般以配方复合肥较好, 施用量折合纯N 60 kg/hm2、P2O530 kg/hm2、K2O 45 kg/hm2为基准,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加以调整。没有播种—施肥一体机不方便施种肥的, 在播种后结合浇水施肥或出苗后及时补施苗肥。追肥应在大喇叭口期进行, 是玉米施肥的重点, 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拔节期一般不要求追肥, 因为此时施肥易使基部节间伸长, 降低抗倒能力。
此外, 应该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检测, 针对土壤肥力配方施肥, 避免浪费, 污染环境。对中微量元素不能忽视, 以免出现短板效应, 影响其他肥料肥效的发挥, 造成浪费, 导致减产[4]。
3.2 合理蹲苗
蹲苗是在苗期控制浇水, 采用多次中耕, 使土壤上干下湿, 促根下扎, 增强抗旱吸肥能力, 同时控制地上部生长, 使茎秆粗壮抗倒, 搭好丰产架子。蹲苗时期一般从出苗到开始拔节, 蹲苗时间长短应根据品种特性、苗情、墒情、天气等因素综合决定。蹲苗的原则是“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 即壮苗、肥地、墒情好的应当进行蹲苗, 弱苗、旱薄地、墒情差的不宜蹲苗。
4 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种类多, 侵害时间长, 不同地区病虫发生各有侧重, 品种抗性不同, 所以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因病虫、因地、因种、因天制宜,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根据当地玉米病虫害流行特点, 根据品种抗性和近期天气状况做好预测、及时防治, 做到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果。一旦病虫流行再去防治, 往往增加费用, 污染环境, 效果又差。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等病毒病在有些地区有发展的趋势, 应在玉米出苗开始加强对灰飞虱、蚜虫等传毒害虫的防治, 控制病毒的传播。
5 隔行去雄, 辅助授粉
玉米去雄可减少植株对养分的消耗和水分的蒸发, 增强透光通风条件, 对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有积极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在雄穗刚露头时进行隔行拔除雄穗, 注意去雄时尽量不带或少带顶叶, 地边留出2~3行不去雄, 特别在季风区的上风向地边应适当多留几行。
在不利气候影响玉米授粉时, 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选微风或无风的天气, 在露水干后9:00—11:00进行 (阴天可延长到下午) , 边采粉边授粉, 对花丝过长的雌穗要剪短后再授粉。
6 适时收获
近年来, 由于高产品种的广泛推广, 导致主流品种生育期延长、成熟偏晚, 加之“节气到了就得收”的传统思想, “玉米未熟先收”现象普遍存在。未成熟的玉米正在灌浆, 粒重还未达到顶峰, 这时收获造成减产理所当然。因此, 等玉米成熟再收获, 可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提高玉米单产。
玉米是否成熟不能看节气、不能以苞叶发黄为准, 以乳线消失为关键指标。乳线也称灌浆线, 是玉米籽粒在灌浆成熟过程中出现的由籽粒顶端逐渐向尖端下移的一条白线, 用指甲掐上去乳线上端已经变硬而下端则仍呈乳状。乳线下移到尖端而消失整个籽粒脱水变硬时表示玉米真正成熟。玉米果穗苞叶发黄时, 茎叶尚青, 还正在灌浆。在乳线消失时收获, 比苞叶发黄时收获, 虽晚收7~10 d, 但千粒重增加32~51 g, 增产9.3%~15.5%。试验证明, 在苞叶发黄后适当推迟7~10 d收获, 可增产10%左右[3]。
摘要:总结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去雄、收获等方面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海春.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减轻补救措施[J].种子世界, 2014 (11) :40-41.
[2]王在德.玉米[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3.
[3]李怀记.玉米收获要适时[N].河南科技报, 2007-09-07.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8
1 品种选用
根据当地生态、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选用通过审定的品种。优良的杂交品种必须具备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倒、抗病且成熟期相对较早、纯度较高的特点。目前阜阳市种植的优良杂品种主要有郑单958、农大108、弘大8号等。
2 整地
玉米高产要求土壤肥力为:有机质1.2%, 全氮0.1%, 水解氮60 mg/kg, P2O510 mg/kg, K2O 120 mg/kg, 速效锌0.5mg/kg。夏玉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抢时早播是关键, 一般不要求深耕。阜阳市夏玉米种植区耕地深度以13~17 cm为宜。也可趁墒免耕直播, 出苗后灭茬[1,2]。
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晒种和浸种。种子经过精选后, 播前晴天晒2~3 d, 有利于提高发芽势, 提早出苗, 减轻黑穗病。浸种可以促进种子发芽齐, 出苗快、苗齐。
4 适时匀播
农谚有“春争日、夏争时, 夏播无早, 越早越好”的说法, 但是播种过早容易引发玉米粗缩病, 造成减产。阜阳市夏玉米的播期在6月上中旬。播种时应坚持紧凑型品种宜密、平展型品种宜稀;高肥力地块宜密、中低肥力地块宜稀;干旱地块宜稀、排涝条件好的地块宜密的原则[3]。播后确保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等行距种植要求60 cm, 宽窄行要求宽行80~90 cm, 窄行30~40 cm。
5 合理施肥
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需肥规律研究结果分析, 玉米每形成100 kg籽粒, 约吸收氮、磷、钾分别为2.6、1.1、2.6 kg。阜阳市夏玉米以麦茬直播为主, 玉米苗期对磷肥特别敏感, 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 磷肥要作基肥或在3叶间苗时一次性施用。玉米全生育期的各个阶段均需氮肥。大喇叭口至抽雄期、授粉至乳熟期为需氮高峰, 并且氮肥易流失。因此, 分期施用氮肥, 重点追施时期为大喇叭口期, 在此时期施肥应做到“准、重”。
6 适时灌溉
农谚有“能收与否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 根据研究, 玉米产量9.00~11.25 t/hm2需耗水4 800~5 700 m3, 耗水系数为530。夏玉米高产的需水规律为苗期占20%、拨节期占25%、抽雄期占15%、灌浆期占35%。根据玉米需水规律要保证播种期和抽雄开花期的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 有条件的地方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7 田间管理
7.1 苗期
苗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化学除草, 夏玉米播种前一般先采用克无踪、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除大草, 再用土壤封闭除草剂如50%乙草胺乳油等于播种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 (2) 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需及时查苗补苗, 可以采用补播种和移苗补栽的方法。但补播种或是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 (3) 间苗定苗。在4~5叶时间苗, 6~7叶时定苗。
7.2 穗粒期
穗粒期管理主要措施: (1) 重施攻穗肥, 抽雄前7~10 d, 进入大喇叭口期, 正值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 是决定果穗大小的关键时期, 此时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结合中耕培土, 施尿素375 kg/hm2, 在两植株之间打深6~10 cm、直径3~4cm的坑穴, 将肥料施入穴内, 然后大培土。 (2) 科学排灌。玉米穗期需水量较大, 对水分极为敏感。如果这一时期缺水, 应及时浇灌, 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 若降雨过多, 土壤水分过量, 会削弱根系的吸收作用, 应及时排除田间渍水。 (3) 防治虫害。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螟, 为害叶片、茎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或辛硫磷颗粒剂22.5kg/hm2丢心, 防治玉米螟[4]。
7.3 花粒期
该时期管理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 防止早衰和贪青, 延长绿叶的功能期, 防止籽粒败育, 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主要措施是保证水肥供应, 隔行去雄, 追施花粒肥和人工辅助授粉。
8 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随着阜阳市小麦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日益普及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 导致当季玉米长势不旺、抗逆性下降, 部分地区玉米苗枯病、褐斑病、粗缩病发生日益加重。防治办法:首选抗病性品种, 建立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于一体的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体系和预测预报体系, 有效控制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虫草害, 确保玉米高产稳产。
9 玉米推迟收获技术
阜阳市玉米生产中, 由于受传统习惯和劳动力调节及不方便管理等因素影响, 早收问题十分严重, 部分农户9月15日左右, 玉米苞叶变黄时就开始收获。此时玉米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 此时粒重只相当于最终产量的79.3%~82.4%, 千粒重仍以2.2%~4.7%的速度增加, 直到籽粒灌浆线基本消失时, 灌浆才趋于停止。玉米推迟收获就是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 尽量晚收, 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 增加和稳定粒重, 提高玉米产量, 改善玉米品质。同时如果为下一茬作物作准备必须收获时, 可以连秆收获, 放在地边1~2周后再掰果穗, 可促使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向籽粒运转, 能够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 阜阳市夏玉米的收获最佳时间应该在9月底至10月初。夏玉米适当推迟收获期, 能提高粒重, 增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东海.浅谈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 2010 (10) :5-6.
[2]谢荣芳.会泽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95, 99.
[3]耿娜.绿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72-73.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指导方法 篇9
一、我县夏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单产不平衡性大
高产地块每667平方米产量750千克以上,低产地块每667平方米产在400千克左右,60%左右的地块每667平方米产量在450~550千克。
2.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对路
全县种植夏玉米品种100多个,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不是中高密度品种。
3.单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为控制产量因素小
风调雨顺年份单产稍高,灾害较重年份产量随即大幅度下滑,抗灾夺丰收栽培技术落实不到位。
4.施肥量偏小,且大都是一炮轰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玉米专用肥40千克,个别农户则只撒施尿素,配方施肥面积更小。
5.除草剂药害重
每年都有10%左右的农户因玉米除草剂产生药害,每667平方米减产100千克左右,有20%左右的农户因玉米除草剂药害每667平方米减产50千克左右。
6.病虫害发生严重
玉米粗缩病、青枯病、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螟和玉米蚜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因病虫危害减产100千克左右。
7.玉米倒伏危害
防治玉米倒伏的药剂质量良莠不齐,一般控倒效果差,后期遇风雨常会造成大面积倒伏。
8.玉米易秃尖和缺粒
每年都有一部分地块玉米雌穗发生不同程度的秃尖和缺粒。
9.收获太早
夏玉米一般是6月10日左右种植,最佳收获期是10月1日前后,而西华县部分农户则在9月10日左右就开始收获,大部分农户在9月20日前就收获结束,每年因早收每667平方米减产50千克左右。
二、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
玉米要实现超高产,必须种植适宜高密度的玉米品种,如郑单958、圣瑞999、中单909、郑单23、伟科702、隆平208、阳光98、洛单248、登海605等。
2.做好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2天。对玉米种子大小要分级。用3.5%满适金10毫升+25%噻虫嗪10毫升+云大120(芸苔素内酯,下同)10毫升兑水200克拌玉米种10千克,防玉米茎基腐病、粗缩病、灰飞虱等,促进玉米出苗整齐。
3.推广种肥同播
玉米播种时,每667平方米用高质量玉米缓控肥50千克做种肥。有条件的可再加入适量锌肥和生物有机肥。
4.增加种植密度
每667平方米播种5000~5500粒,出苗不少于5000株,定苗不少于4500株,收获不少于4000穗。
5.促壮苗早发
玉米出苗后至3叶前,叶面喷洒天达2116壮苗灵1000倍+25%噻虫嗪2000倍+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促苗壮根多,防治灰飞虱、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等。
6.科学防治玉米草害
在玉米3~5叶期,每667平方米用4%烟嘧磺隆+48%萎去津等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兑水30千克行间喷雾,防除玉米田主要杂草。防除玉米田刺儿菜、绞股蓝等恶性杂草要选用专用除草剂。打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要求,避免重喷产生药害。如果发现有药害,及早喷施海绿素(海藻类叶面肥)+芸苔素内酯。
7.综合施药三次,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在玉米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每隔7~10天综合施药一次,连续三次,促进玉米健壮生长。这是夏玉米实现高产的关键一环。具体配方为:
第一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或其他高端腐殖酸、氨基酸叶面肥,下同)80克+禾丰锌(或其他螯合态锌肥,下同)2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第二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100克+禾丰锌20克+12.5%烯唑醇5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第三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120克+禾丰锌2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8.强化大喇叭管理,防虫防倒,促进雌穗发育
8.1追施尿素。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0~40千克,尿素要深施,严禁撒施地表。
8.2综合施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玉米抽雄前(玉米11~13叶期),把下列药物混合兑水15千克喷洒到玉米顶心内,每667平方米用量及具体配方为:25%氯虫苯甲酰胺10克+12.5%氟环唑30克+玉米抗倒剂适量。
9.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在玉米雄穗刚抽出未散粉前,隔行隔株拨去玉米雄穗。待玉米授粉结束后,再全部拨去雄穗。在玉米授粉高峰期,上午9~10点人工辅助授粉2~3次。
10.防“卡脖旱”,保证玉米正常灌浆
玉米抽雄后一个月内,田间地表最好要见湿不见干。如遇干旱,及早浇水,防止“卡脖旱”。这是玉米高产的又一关键环节。
11.防早衰,促活秆成熟
在玉米灌浆期,叶面施药2~3次,防早衰、防叶部病害、促灌浆,确保玉米活秆成熟。具体配方为:
每667平方米叶面喷洒99%磷酸二氢钾80~100克+12.5%氟环唑40克+天达2116(粮食型)6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45千克叶面喷雾。
12.延迟收获,确保玉米灌浆充分
在夏玉米6月上旬播种的情况下,玉米收获期最好在10月1日以后,保证玉米生长期105~110天,实现玉米完熟收获,最大限度地增加玉米千粒重。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10
1 优化品种组合及种子处理
在夏玉米品种利用上坚持5个标准, 即选择高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稳产性能好、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的耐密型品种。针对上述5个标准, 可以选择蠡玉16、鲁单9002、浚单22、中科11号等作为上蔡县夏玉米的当家品种。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 推广包衣种子。包衣种子就是用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等, 经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药肥复合型药剂, 包在玉米种子外面形成种衣膜。它可防止种子混杂, 病虫害感染、吸湿回潮、种子劣变, 以提高种子商品特性, 保持种子旺盛活力, 增强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1,2]。
2 优化播种技术
坚持“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 增加7 500~15 000株/hm2;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播种[1]。做到适时早期足墒播种, 力争6月10日前全部播种结束, 达到一播全苗, 并推广宽窄行种植及间作技术。根据上蔡县气象资料记载, 5月降水较多;6月上中旬雨量偏少, 温度相对较低, 有利于蹲苗, 玉米拔节后,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 需水、需肥增多, 生长速度快;遇7—8月的高温多雨天气, 对玉米生长十分不利。如播种过晚, 雨水少而出苗不齐, 单位面积株数减少, 而且玉米苗期即处于高温多雨季节, 容易遭受芽涝;同时高温多雨天气, 玉米生长过快, 植株细弱, 不抗倒伏;再加上后期温度越来越低, 对玉米后期灌浆不利, 造成粒重下降, 产量降低。
3 优化肥水管理
每生产100 kg的玉米籽粒, 大约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66 kg、五氧化二磷0.93 kg、氧化钾2.64 kg, 其氮∶磷∶钾比例为2.9∶1.0∶2.8。结合上蔡县实际, 采用氮、磷、钾、微全量元素测土配方施肥, 制定施肥标准, 施有机肥22.5~30.0 t/hm2及纯氮285~360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35 kg/hm2、氧化钾285~315 kg/hm2、硫酸锌15 kg/hm2。低产地块需提高氮肥的比例, 中高产地块要重施磷肥, 高产地块要重施钾肥, 砂浆黑土地要稳钾、增氮、补磷。产量在4.50~5.25 t/hm2的低产田, 可在拔节期 (播种后25 d) 至小口期采用一次性追肥方式;产量在6.00~7.50 t/hm2的中产田, 采用前重后轻的追肥方法;产量达到8.25~9.00 t/hm2的高产田, 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方法;高产再高产攻关田使用前轻中重后补足的追肥方式。在追肥时间上按叶龄指标进行分次深施[3]。“前轻后重”即在播后25~30 d追施全部磷肥、钾肥和微肥以及60%~70%的氮肥, 播后50~55 d时, 追施30%~40%的氮肥。前轻后重与前重后轻施肥方法相反。前轻中重后补足的追肥方法与前轻后重施肥基本相同, 不同点是抽雄至授粉期玉米出现脱肥现象再追施1次氮肥, 确保玉米全生育期所需的养分。科学浇水, 苗期注意田间积水, 遇旱要浇水;玉米打苞期如遇干旱, 必须及时浇水。
4 优化群体结构
在玉米三至四叶期及时间苗, 六至七叶期定苗, 根据不同品种密度指标和行距确定苗株距, 因地制宜地将现有品种种植密度增加7 500~15 000株/hm2[4]。产量水平为8 250 kg/hm2, 紧凑型中穗品种密度控制在6.75万株/hm2左右, 紧凑型大穗品种密度控制在6.00万株/hm2左右, 平展叶形大穗品种密度控制在5.25万株/hm2;产量水平为9 000 kg/hm2, 紧凑型中穗品种密度控制在7.50万株/hm2左右, 紧凑型大穗品种密度控制在6.75万株/hm2左右;10.5 t/hm2以上超高产地块, 选用紧凑型中穗品种密度控制在8.25万株/hm2。
5 优化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 从种到收一管到底。在玉米三至四叶期及时间苗, 六至七叶期定苗;拔节期结合施肥进行封根培土;大力推广去雄剪雄, 人工辅助授粉。全程做好应变技术措施, 采用智能型虫情测报仪、电子饱子捕捉仪和气相色谱仪进行预测预报,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播后苗前用乙草胺进行地面封闭, 用烟嘧磺隆进行苗后除草, 后期推广维他灵进行化学调控[5]。玉米生长过程, 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黑粉病、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小地老虎、粘虫、玉米螟等病虫危害, 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 应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玉米三叶期, 喷施乐斯本与多菌灵的混合物, 防治蓟马、蚜虫、灰飞虱。小口期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可于7月上旬和7月底至8月初, 用呋喃丹颗粒剂15.0~22.5 kg/hm2丢心防治。玉米授粉结束后, 用高效氯氰菊酯与甲基托布津混合液对玉米花丝、苞叶、叶片进行喷雾, 防治玉米螟及多种病虫害。积极示范生物农药, 减轻预防青枯、大斑病、小斑病、茎基腐病的危害。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1.50~2.25 kg/hm2对水喷雾, 控制病害的蔓延。玉米完熟期, 当籽粒乳腺消失、尖端出现黑色层应及时收获。若掌握不好乳腺消失期, 就应记好玉米播期, 玉米的生长期一般是102 d左右, 从播种至收获达到102 d即可, 切不可提前收获。据调查, 玉米提前收获5~7 d, 则减产20%~30%。
摘要:总结了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包括优化品种组合及种子处理、优化播种技术、优化肥水管理、优化群体结构、优化田间管理等内容, 以期为夏玉米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优化群体结构,田间管理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玉米“一增四改”生产技术手册[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毕辛华.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
[3]任昌福.作物栽培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4]赵霞.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9) :53-56.
【夏玉米高产管理技术】推荐阅读: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10-09
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08-22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05-28
大田玉米高产施肥技术09-05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09-27
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05-11
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05-19
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05-20
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05-21
玉米通透高产栽培技术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