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024-09-27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精选12篇)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篇1

玉米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 因其富含较多营养物质, 在我国民众日常饮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此外, 在医药、化工和燃料等行业中, 玉米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玉米种植中时常会发生各种病虫害, 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另外, 种植户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对此, 很多学者开始深入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已取得一定效果。

1 种植前准备工作

1.1 优选玉米品种

种植前玉米品种的选择十分重要, 是实现玉米种植产量提升的基础。玉米种子必须要确保易发芽、无损伤、颗粒饱满, 尽量选用杂交品种。当前, 玉米种子品种较多, 种植户在选择上要切实联系当地种植条件, 包括当地土壤情况、地理形势、环境条件等, 尽量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确保种子发芽率。

1.2 选择适宜播种时机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受环境、气候因素影响较大, 所以在种植前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见性。一般玉米播种时期应选择春季, 并且为了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水分充足, 需充分利用土壤水资源和自然水资源[1]。在栽种时间上, 尽量使玉米生长需水高峰期和自然降水高峰期保持一致。

1.3 玉米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将玉米种子铺在地上或者席子上晒2~3 d, 切记不可将玉米铺在温度过高的地面上, 避免高温地面烫伤、烫熟种子。此外, 还可直接用玉米种衣剂与玉米种子进行均匀搅拌, 可有效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为玉米高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1.4 种前选地整地

玉米种植地土壤选择应注意土地疏松、肥沃、平坦, 且种植位置应便于日后管理和耕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 还需确保玉米地土壤深松, 通常深度以30 cm为最佳。在深松过程中需要指出的一点是, 切忌不能打乱耕种层, 一般只需打破到犁低层, 维持土壤自身地势平整, 若在耕种中遇到土地凹陷或凸起, 应对其进行填补或挖平, 与玉米地整体平整保持一致。

2 种植过程注意事项

2.1 播种时间

环境不同、土壤不同、地形不同, 在播种具体时间选择上也有一定差异。但不论外部环境条件如何, 玉米播种时间应有一个科学界定标准, 以及播种时期温度需维持在10 ℃左右, 一般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是选择在4月中下旬播种玉米。

2.2 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行距和株间距的选择不可马虎, 科学、合理的间距能够确保玉米接受充足阳光, 在进行有效光合作用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上提高玉米产量。通常若选择的玉米是叶片较宽大的品种, 其种植密度应较小;叶片窄小的, 则可适当增大种植密度。若选择的玉米是生长周期较短的品种, 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大。另外, 若玉米地土壤肥力强, 种植密度可增大, 相反则密度小。

2.3 科学施肥

所谓科学施肥, 即为针对玉米生长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 做到农家肥、化肥、微量元素肥料的科学使用。一般在玉米植株生长3片或4片叶子时, 在玉米地中均匀喷洒专用黄腐植酸的生物液肥, 使用量为0.2 kg/hm2。另外, 其他时期也可以使用该肥料, 玉米抽穗初期、孕穗期、灌浆期用量为0.3~0.4 kg/hm2, 并且二次追肥还可以有效降低施肥成本。

3 种植后田间管理和收获

3.1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在最小使用水量情况下最大程度确保玉米对水的需求量, 一般使用水泵汲取地下水进行喷洒的方式对玉米田进行灌溉。灌溉中遵循节水原则, 由于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对水需求量不同, 因而需弹性调节灌溉量, 通过水来最大程度上发挥施肥效果。

3.2 去雄授粉

对玉米进行正确、科学人工去雄, 能够显著增加玉米产量, 去雄时间一般在玉米抽穗未开花时期[2]。去雄数量一般不宜超出总株数的50%, 可间隔一行或间隔一株进行去雄, 且为了避免授粉不佳, 种植地边缘处玉米不宜去雄。另外, 对玉米雌穗进行授粉可以提升玉米结实率, 避免玉米出现秃顶。雄花穗分枝摘下后将其花粉散在雌穗中, 持续两三次。

3.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可对玉米产量造成直接影响, 特别是玉米生长中后期是病虫害的高发阶段。防治的中心思想是“预防为主、早预防、早治疗”。通常, 玉米生长初期易发锈病、灰斑病, 防治药物一般选用苯醚甲环唑、75%甲基硫菌灵、25%丙环唑等, 通常防治2次即可;玉米大喇叭口期容易发生螟虫虫害, 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点片发生期易生蚜虫, 一般667 m2使用25 m L的20%阿达克或30 g的10%吡虫啉。

3.4 适时收获

玉米完全成熟是在半乳期后7 d左右, 这时对玉米实施收获与其他时期进行收获相比, 玉米干重量更高, 且玉米质量也有显著提升。另外, 也应科学选择收获时间、收获气候等, 通常应在晴天、空气干燥情况下实施收获。

总之, 提升玉米种植产量能够有效确保农村玉米供应的稳定性, 要想实现玉米种植优质高产, 必须要指导种植户采取科学种植方法, 摒弃传统种植中存在的陋习和弊端, 针对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合理处理措施, 进而保证玉米生产优质高产。

摘要:玉米中富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 是我国主产粮食之一, 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较高。因此, 在种植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玉米高产种植管理技术。基于此, 简要探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

参考文献

[1]王姝彦.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 2015 (8) :37.

[2]董强.简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技服务, 2015 (9) :50.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篇2

玉米在早期的生长中易出现枯死情况,出现早期枯死的症状表现为叶片枯黄、苞叶呈散开下垂状、最底部的枝干软化易折断,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是玉米减产。因此,要提高对玉米前期生长的关注,有效的措施是施钾肥与磷肥。

当玉米处于3~4叶期时要进行间苗,当玉米处于5~6叶期时定苗。在这一过程中,尽量使叶子的方向和垄垂直。平时还要及时对玉米地进行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以利于玉米根的生长。

3.2 隔行去雄技术 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在授粉后进行隔行去雄。隔行去雄能有效减少玉米生长中的营养浪费情况。应注意,当雄穗长出1/3时,授粉处于关键期。应在盛散粉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散粉结束后还需将雄穗剪除,这种技术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3.3 防倒伏技术 玉米苗种植密度过大,如果生长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施肥,就容易造成玉米倒伏。因此,在玉米留苗时应疏密适当,整地时也应深耕,合理施肥,增加种植土壤的营养;在中耕环节要培土,以利于玉米根茎的扎地生长;在后期施肥时,合理运用钾肥和磷肥。同时,维持玉米密度的适当性,避免出现玉米生长缺乏阳光的问题,充足的阳光与营养是防止玉米倒伏的必要条件。另外,还可以采用药物方式,在玉米达到6~11片时,喷洒玉米矮壮素,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玉米倒伏。

3.4 防虫害技术 玉米螟是玉米种植的主要虫害之一,要在大喇叭口期喷洒杀螟药剂;还可以采用饲养赤眼蜂防治技术,这一技术有利于减少农药的利用。玉米粘虫是玉米生长的又一个虫害,可以采用喷洒除虫粉和速灭杀丁乳油喷雾的方式。玉米种植最常出现的另一病害是根须腐朽,解决这一病害的最好方式是耕地轮作,在日常种植中还可以适量使用时氯化钾喷雾进行防治。

4 结语

玉米种植既能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又被广泛运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玉米种植者对优质品种、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在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也应充分保障玉米的品质,实现高产优质玉米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姝彦. 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北京农业,(3).

[2] 杨虎.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浅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篇3

【关键词】玉米;高产技术;双株紧靠种植技术;错位种植技术

双株或三株紧靠的玉米种植技术主要是指在玉米在栽培过程中,合理控制玉米苗之间的间距(以0~4cm为宜),尽量减少玉米苗的间距的玉米栽培方式。为全面提高玉米的产量,必须变革传统的单株密植的玉米栽培模式,正确树立以稀植为主的玉米种植理念,利用双株或者多株紧靠的种植方式,增加玉米的群体数量,最终实现高产优质的玉米栽培目标。

1 抓好播种环节

1.1 精选种子

好的种子对出苗至关重要,好种芽势强,出芽率高,营养充足,长出的幼苗健壮,为以后的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在播种前要进行选种,选择品相好,籽粒均匀饱满,色泽纯正,剔除一些坏、伤、烂、霉、秕小的种子。

1.2 种子处理

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增强芽势、提高发芽率、减少病害、抵抗虫害,可以起壮苗作用。

(1)晒种选阳光充足的天气,把种子摊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晒2~3d,并不时的翻动,以使种子受光均匀。

(2)浸种浸种有2种方法:一种是冷浸,一种是温汤。冷浸时间为1昼夜,用冷水把种子浸泡在桶中;温汤是用55~58℃的水浸泡半天到1d,浸过的种子能很快发芽,但浸过的种子要当天播种,不要过夜。土壤干旱而又无灌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浸种。

(3)拌种可用农药拌种,也可用营养素来拌种,主要目的就是防病虫害和增加营养,以促进出苗后的健康生长。经过包衣,种子就不用浸种,也不用拌种了。

1.3 足墒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对于玉米的生长十分有利,利于苗期的生长,促早熟,利于收获,但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温来决定播种时间。一般墒情适合、温度连续在15℃以上几天便可以播种了,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4月末,五一前后就可以达到播种的需要了。

2 稀植为主的双株种植技术

2.1 双株紧靠“1、1”错位种植技术

双株紧靠“1、1”错位种植技术主要是指在清种玉米种植过程中,根据单株种植的株距,应用其中一垄双株紧靠的种植方式,而另外一垄则实施隔穴双株紧靠的方式进行玉米的栽培。在栽培过程中,相邻垄的玉米则采取错位的方式进行玉米种植。由于采用双株紧靠的种植模式,虽然玉米的群体数量与密度都相应地有所增加,但并未缩短“穴与穴”之间的距离,且玉米的相对密度也并未增加,还能促进玉米的透光与通风能力、玉米植株的抗风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合理利用有限耕地的同時,还能实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例如,采用双株紧靠“1、1”错位种植技术进行玉米栽培,可使玉米的群体数量增加50%,玉米的密度增加一倍左右,但由于通风透光能力的有效改善,相较于传统的单株密植的玉米种植技术,此种玉米栽培技术仍能使玉米的产量至少提高40%。

2.2 双株紧靠“1、2” 错位种植技术

双株紧靠“1、2” 错位种植技术主要是一种三垄玉米的间作方式,即使单株清种玉米与其中一垄双株紧靠玉米采用相同的株距,另外两垄玉米在种植过程中,采用隔一穴错位种植一穴的双株紧靠玉米,也即是将在空垄中隔一穴平移一垄二比空法之中的玉米,剩下的一垄玉米则根据单株清种玉米的种植密度实施与相邻垄玉米之间的错位双株紧靠种植。在这一种栽培方式中,玉米的用种量应该根据常规用种量进行下种,也即是每667㎡耕地2.5~3kg的用种量进行下种种植,下种时大棒型的玉米穴与穴之间的距离相比清中玉米种植时的穴间距要稍大一些,每穴定苗双株,且确保双株的长势均匀。双株紧靠“1、2”错位种植技术能够为每穴玉米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生长空间,并有效改善玉米的通风能力与透光能力。当玉米进入生长期之后,可增加玉米的有效叶面积以及化肥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制造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最终增加玉米的营养积累,并大幅提高玉米的产量,从而实现玉米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采用这种双株种植技术,虽然使每667㎡耕地的穴数总量降低了33%左右,但由于实施的双株紧靠的种植方式,从而使玉米的群体数量同样也增加了33%左右,同时在缺苗的地方亦可采取双株或三株紧靠的方式进行补充,从而使玉米的产量能够增加50%以上。

综上可见,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运用双株紧靠种植技术,能够使双株紧靠在一起的玉米的根系相互盘绕,并使植株的茎秆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增强植株的抗风能力。以稀植为主的双株紧靠种植中,还能够增强玉米植株的透光能力,通风能力。而且采用双株紧靠种植技术,可使紧靠的玉米果穗具有大体一致的整齐度,并为玉米从抽穗到成熟过程中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风、光等),从而增多玉米的株数,从而达到群体增产的目的。

3 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要实现玉米高产的目的,除了要创新与改进玉米种植方式之外,在玉米的生产实践中,还要注意进行科学的管理,积极掌握玉米的施肥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全面提高玉米的产量。

3.1 施肥技术

玉米在生长中,需要的最多的矿物质元素为氮素,同时对钙、镁、硫、磷、钾等元素的吸收量也较大。同时,不同生长期的玉米其营养的吸收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常苗期养分吸收量小,需肥量为整个生育期间的20%左右,随着生长速度的加快,需肥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在穂期玉米的需氮量提高,约为52%左右,此时须适当补氮元素,以便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要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并重视钾、磷等基肥,在基肥不够的情况下,可合理运用种肥,并采用穴施或条施的方式,并与种子隔开,避免烧苗。此外,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应适当追肥,满足玉米生长需求,使玉米秆成熟,提高玉米产量。

3.2 病虫害防治技术

(1)强化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并积极加强中耕,早播早管,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增加玉米自身的抗病害能力;(2)有机运用轮作倒茬制度,对土壤实施秋后深耕,使土壤中的菌源以及病残体被深埋,并于玉米播种之前,及时将秸秆处理好;(3)对植株病虫害实施药物防治,如在防治玉米的小斑病时,运用9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500倍液,每667㎡耕地每隔9d左右喷1次,每667㎡使用60kg左右,防治2~3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玉米需求量的不断提高,有必要积极变革传统的单株密植的玉米栽培模式,运用新的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稀植为主的双株紧靠的玉米种植技术,可充分发挥其群体增产效应,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可有效实现增产目的。但玉米播种之后,还需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熟练运用施肥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全面提高玉米的产量。

参考文献

[1]黄世海.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07):10.

[2]张美丽,阙仕海,赵敏等.提高盘县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63-64.

[3]于国发,齐力.试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1,(11):64,80.

玉米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篇4

1 选地与整地

1.1 选地

土壤是玉米根系活动的场所, 土壤状况的好与否直接影响着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进而影响到整个植株的健康生长。玉米对不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但不同质地的土壤对玉米产量仍有着较大的影响。虽然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 但却有着需水和需肥量大、耐涝性差的特点。因此讲, 在玉米种植上应当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水保肥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另外, 在茬口上应注意选择大豆、高粱、谷子、玉米、马铃薯、春小麦等肥力较高的前茬作物。

1.2 整地

整地保墒是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的重要前提。提倡秋整地, 在秋季作物成熟后立即灭茬, 施用基肥, 冬前深耕。根据不同的地块和前茬, 采用不同的深翻起垄措施, 起到接纳雨雪, 充分保墒的作用。我省大部分地区往往十年九春旱, 因而春季整地应尽量少动土, 以防跑墒。可根据不同地块和前茬分别采用顶浆起垄、耙茬起垄等措施, 为防止跑墒, 就要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2 良种选择

玉米能否高产, 首先取决于品种的生产潜力。首先选用高纯度的一代杂交种。越代品种、低纯度品种和混杂退化品种, 会极大的影响产量, 在生产上坚决杜绝使用。种子质量必须要符合标准:纯度要高于98%, 净度不得低于98%, 发芽率要大于86%, 含水量要小于13%。其二, 要选择紧凑型品种。其三, 要注意品种的生育期,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3 科学施肥

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 提高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施肥数量和方法以及施肥时间, 都要根据玉米的产量指标, 吸肥规律, 土壤肥力, 肥料种类, 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和密度等等灵活掌握。由于玉米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生物产量高, 因而肥料的需求量较多。在施肥方式上应把握以下几点:因地施肥, 前重后轻, 实行农肥和化肥、氮肥和磷肥、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施用原则。在施肥量方面, 一般是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 kg, 播种时每亩施用优质玉米测土配方肥20~30 kg, 玉米拔节前每亩追施尿素8~12 kg。

4 种子处理

玉米播种前, 要通过晒种、浸种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方法, 增强种子活力, 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并减少病虫的危害, 最终达到出苗早和苗齐、苗壮的目标。种子处理完后, 还要进行发芽试验, 以达到发芽率在90%以上的要求。否则, 因播种后出苗不齐, 缺苗断垄, 造成减产。

5 播种

当土壤表层6~10 cm稳定温度在8℃~10℃时即可播种。玉米属于喜温作物, 容易受到低温早霜的危害, 适时早播能有效减少或避免低温早霜对玉米带来的危害, 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春季土壤中的返奖水, 利于抢墒抓苗。

播种时间要根据品种、温度、墒情等条件综合确定。我省具体播期一般为:第一积温带为4月15日~25日;第二积温带为4月25日~5月1日;第三积温带为4月25日~5月1日;第四和第五积温带为5月1日~5月10日。播后要及时镇压, 以利于保墒, 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

6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受到品种特征、自然条件、土壤肥力以及施肥水平等的影响, 不能一概而论。因而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总体讲, 包括几方面。一是肥力的因素:玉米种植密度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密切相关, 应遵循因地制宜, 肥地适密, 瘦地适稀的原则。二是品种的因素:品种不同, 密度也就有所不同。总的来讲就是晚熟品种和平展型品种, 密度相对要小, 早熟品种和叶片收敛型品种, 密度相对大一些。播期的因素:从以往经验看, 播期不同, 密度也不同, 具体讲就是适期播种的密度大一些, 播期延后的密度要小一些。

7 加强田间管理

7.1 前期管理

播后查田, 铲前深松, 增加铲趟次数, 及时进行查苗、间苗、定苗, 如发现缺苗及时补栽、补种, 确保全苗。

7.2 中期管理

此时应重施攻穗肥, 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三分之二。此时往往正处在干旱少雨期, 应结合追肥培土进行浇水, 在抽穗到灌浆前至少要浇两遍水, 使土壤始终保持着湿润状态。在苗期中耕的基础上, 拔节前后再中耕1次。这一时期重点防治玉米螟和大小叶斑病。

7.3 后期管理

此时应做好人工去雄和授粉工作, 可在雄穗抽出三分之一, 长5~7 cm时进行, 选择上午9~11点之间去雄, 去雄时保留地边2~3行不去雄。待授粉完成, 大部分花丝干枯后, 将剩余雄穗全部剪除。

这一时期为抽穗至开花期, 补充肥料对增产十分关键, 尤其是高产田后期不能脱肥。每公顷可追施尿素150~200 kg。如采用叶面追肥, 在玉米灌浆期可用1%~2%尿素溶液、3%~5%过磷酸钙浸出液对叶面进行喷施。此外, 这一时期玉米需水量也很大, 尤其是乳熟期满足水分能明显提高粒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篇5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赵 玉 祥

项城市范集四中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教学内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鉴定品种的好坏、玉米播种时间的确定、土壤土地整治。回到农村能应用此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

2、在本节课讲述优良品种的特点后,让学生实践鉴别玉米种子的好坏。目测30cm、40cm、50cmc以确定株距和行距,然后动手去量找出误差。

3、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观点、一粒粮食来自不易、要尊重劳动人民。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农业生产。

教学重点

高质量品种选择。教学难点

不同品种播种时间的选择。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相结合。

(三)玉米的种植

1、因地制宜的选种。我市位于暖温带,平原地区,所以玉米种子的选择首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合什么样的品种生长。因为当地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为适应未来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应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缺席,选好种植品种。如:我们市处于温带,夏季高温多雨,比较适合单玉-13这个玉米品种的生长,产量较高,是我们当地农民所喜爱的品种。

根据人的主观判断选种。玉米品种纯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所以,同学们,我们必须选用高质量的优良品种,它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最基本的保证。首先观“色”:我们到集市上看玉米种子的好坏,先看玉米种子的色泽,色泽鲜亮的是优质的,灰暗的是较差的。再看种子是否饱满,种子饱满将来苗壮,田间好管理。所以同学们,挑选种子一定看种子的形状、色泽和大小整齐的是优质的,即种子新鲜,生活力强,可作生产用种。其次测种子的发芽率,用“浸种催芽法”先将100粒种子用温水浸泡约2小时,放在湿润的草纸上并盖以湿润的草纸,臵于氧气充足,室温10~20℃的环境中让种子发芽,通过小实验测出种子的发芽率。虽然花费时间长,但更把握准确一些。

“活动”:抽8~10名学生观察玉米单玉-13的品种的优差,然后小组讨论:如何鉴别玉米品种的优差。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述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讲了怎样选种,根据颜色、形状、发芽率及如何平整土地、播种的时间等。

四、作业

看课本熟悉教材,课后实践。板书设计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因地制宜选种 A、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 光照、气温、降雨、土质 B、鉴别品种的优、差 形状、颜色、大小、是否饱满 C、测定发芽率

发芽率=(已发芽种子数/被测种子数)×100%

二、科学合理播种 A、施肥:农家肥 B、备墒:土地平整细碎

C、播种:选适宜时间,行距30~50cm,穴距20~45cm,深度3~4cm,每穴2~3粒。

浅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篇6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0.前言

玉米,早熟禾科,是一年生谷类植物。其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玉米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後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也很广。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中国的玉米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於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1.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技术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要想使玉米增产,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关键。我认为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1选择适当的玉米品种及合适的播种时机

选用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优良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自然条件、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播种前将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5~6cm厚,连续晒2~3d即可,温度高时,切记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150~200g加水1.5~2.5kg,拌50kg种子,以防治丝黑穗病,也可用质量合格的玉米种衣剂直接拌种,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为苗齐、苗全打好基础。选择好了玉米的品种,还要掌握玉米的播种时机,由于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关键,而春旱、伏旱、秋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核心,因此更要做到适时播种,春季多大风天气,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失墒快,因此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早播种,抓住现有墒情,抢墒播种,为充分利用春季反浆水,并使玉米需水高峰与降水高峰同步,以减轻旱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5cm地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

1.2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田间管理(育苗移栽,合理密植;施肥及病虫妨害等)

玉米播种完毕,在生长过程中,更加需要科学的管理。

首先,要在玉米播种的时候就要懂得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能够保证绝大多数的太阳光照射到玉米叶片而不是地上,能使玉米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同等条件下,早熟矮秆、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宜大,晚熟高秆、叶片平展的品种密度宜小;一般肥地种植宜密,薄地宜稀,水浇地宜密,旱地宜稀;玉米生育期长的宜稀,生育期短的宜密;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的宜密植,地势低,气温高的宜稀植,此外多风地区宜稀植。

其次,在玉米的生长管理过程中,要掌握玉米的施肥技术。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各异,因此在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会不同,氮素是玉米一生吸收矿质最多的元素,其它依次为:钾、磷、钙、镁、硫。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吸收数量小,玉米苗期需肥占全生育期肥量的20%;拨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速度迅速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吸收占全生育期的85%。开花授粉以后,吸收量下降,此阶段占总需肥量的13%。

此外,要重视基肥。玉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中要重视磷钾肥。施用种肥可以壮苗;若土壤肥力低,基肥不够或者没用基肥的方法,施用种肥效果明显,使用时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注意要与种子隔开或者与土混合,防止烧苗。氮、磷、钾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玉米需氮量较多。幼苗期占2.1%,虽然需量较小,但作用很大,此期严重缺氮,将不形成果穗而造成空杆,轻度缺氮发生老苗现象,产量显著下降。拔节至抽雄开花的穗期占51.2%,此期氮不足,影响花粉发育不能正常授粉结实,百粒重下降。后期占46.7%,缺氮严重减产。玉米需磷比氮少得多,磷对根系发育、雌雄穗分化形成和改善玉米的色泽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幼苗期占1.1%,缺磷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紫苗。前期缺磷后期难补,生长中期5-8片叶、需磷最多,占63.9%缺磷对子实的形成不利,后期需磷占35%,缺磷严重减产。玉米需钾时间早,吸收量也多,从苗期开始吸收钾肥,孕穗期吸收最多,开花期钾的积累达到高峰,后期减少,因此钾肥宜早施底肥。

病虫害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时刻威胁这玉米的生长发育,要及时发现玉米的病虫危害并及早进行防治,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圆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等。要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以玉米大小斑病及圆斑病为例来说,玉米大斑病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玉米小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防治措施有:(1)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2)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3)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玉米圆斑病病斑在叶片上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及防治:(1)加强检疫,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2)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1.3适时收获

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玉米的收获阶段,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大大减少玉米的产量。一般情况下,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便可进行收获收获。

2.结语

本文通过对玉米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导农民耕作,已达到促进增产丰收的目的。

推广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民生产,不仅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农业、农民、农村等各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殷宏阁.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河北农业,2010,(06).

玉米高产技术要点 篇7

一、耕翻整地

春季整地要在土壤解冻后进行, 深耕18~25厘米或间接深松30~35厘米, 然后旋耕、镇压达到播种状态。深松能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熟化深层土壤, 土壤结构虚实并存, 具有良好通透性, 利于玉米增长和增强玉米抗逆性。

二、播种与播期

用精量播种机将种子按精确的播深、间距、定点定量播入土中。播量每亩1.5千克。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土壤表层5~10厘米, 地温8~10℃, 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开始播种。

三、施肥

玉米一生吸收的养分以氮最多, 钾次之, 磷最少。

1. 种肥

每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以上同时施入磷酸二铵15千克, 氯化钾10千克。

2. 苗肥

在基肥量不足或施用速效氮肥时, 应尽量早追施苗肥, 每亩施尿素15千克。

3. 穗肥

玉米大喇叭口正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也是雌穗分化小穗、小花时期, 更是决定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此时需要水分和养分较多, 因此穗肥非常重要, 及时追穗肥, 增产效果才显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 (一般在抽雄前10~12天施穗肥) 每亩追尿素15~20千克。

4. 粒肥

在玉米抽雄至吐丝间追施花粒肥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延长光合时间, 促进籽粒灌浆、防止植株脱肥早衰, 提高千粒重。一般每亩追施5~7千克尿素。

四、地膜覆盖和播种方式

做成130~140厘米的大垄, 在一条大垄上种两行, 行距40~50厘米, 垄上覆膜。

五、合理密植

选用郑单958、先玉335、辽单565、北育288等耐密型品种。生产条件差的地块亩保苗3500~4000株, 生产条件中等的地块亩保苗4000~4500株, 生产条件好产量水平高的地块亩保苗4500~5500株。

六、灌溉

从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前, 玉米对水十分敏感, 是需水临界期, 抽雄开花和灌浆期是玉米需水高峰期, 此时缺水易造成“卡脖子旱”影响灌浆结实。此时要求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

七、田间管理

1. 查苗补缺

出苗后发现缺苗, 尽早带土移苗补缺。

2. 间苗定苗

3~4片叶时间苗, 4~5片叶时定苗。

3. 除草

要三次中耕除草, 应掌握“苗旁浅锄, 行间深锄”的原则。也可用除草剂进行苗前苗后除草。

八、做好防早衰和抗倒伏管理

1. 选用防早衰和抗倒伏的品种。

2. 科学合理施肥, 在生育后期要保证钾肥用量。

3. 及时灌溉排水, 使根系处于良好状态。

4. 隔行去雄并及时摘除无效穗, 防止不必要的养分消耗。

5. 化学防控倒伏

(1) 在玉米刚要抽雄时, 用玉米健壮素喷在上部叶, 能降低玉米高度, 降低穗位, 使叶片上冲, 根系增加。

(2) 在玉米6~8片展叶时, 每亩用一袋30毫升的金得乐对水喷雾, 能缩短节间, 矮化株高, 增粗茎秆, 降低穗位高度。

(3) 在玉米6~8片展叶时, 用玉黄金喷雾, 能降低穗位, 减少空秆、小穗, 防秃尖。

九、病虫害防治

1. 苗期防治

用种衣剂包衣防止玉米苗枯病及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2. 穗期防治

此时是病虫害盛发期, 主要有叶斑病、褐斑病、蚜虫、玉米螟、红蜘蛛、棉铃虫等。

(1) 防治玉米螟。用辛硫磷、毒死蜱施入喇叭口防治, 或用性诱剂、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也可用赤眼蜂、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

(2) 叶斑类病害可用50%的百菌清、50%的多菌灵、75%的代森锰锌等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玉米褐斑病和锈病发生严重时, 分别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0%的三唑酮乳油喷雾防治。

(3) 玉米粘虫可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可兼治棉铃虫、灰飞虱、玉米蚜虫。

(4) 玉米蚜虫和红蜘蛛发生严重时, 可用2.5%的吡虫啉、20%的哒螨灵可湿性粉剂防治。

十、适时收获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篇8

1 需肥规律

1.1 玉米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

玉米的一生对氮、磷、钾3种元素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除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力、玉米品种、施肥技术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有差异。一般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要吸收纯氮(N) 2.2~2.8kg、磷(P2O5) 0.85~1.3kg、钾(K2O) 2.0~2.5kg。在氮、磷、钾3要素中对氮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试验结果表明:超吨粮田施肥量为纯氮502.5kg/hm2、磷187.5kg/hm2、钾471.0kg/hm2;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创吨粮田时,在施45t/hm2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倡施纯氮450kg/hm2、磷225kg/hm2、钾300kg/hm2、锌22.5kg/hm2。

1.2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吸收速度和数量有很大差异。玉米在整个生育期中都吸收氮肥,对氮的吸收是比较平稳的,吸收高峰在抽雄吐丝期,灌浆成熟阶段吸收速度减慢。玉米对磷的吸收也是在抽雄开花期达到高峰,后期吸磷下降;但玉米苗期对磷特别敏感,如果苗期缺磷,即使以后补施,也挽回不了苗期缺磷所造成的影响。玉米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期最多,开花期达到最高峰,以后停止对钾的吸收,靠植物体内的钾素再分配。

2 施肥数量

玉米施肥数量是根据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要的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之差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给养分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式中,目标产量需肥量=目标产量×生产1kg玉米籽粒需肥量;土壤供给养分量=2.25×土测值×土壤养分利用率。目标产量:根据当地前3年玉米平均产量,再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土壤养分利用率:土壤碱解氮40%~50%;土壤速效磷120%~140%;土壤速效钾45%~50%;肥料利用率:氮肥40%~60%;磷肥15%~25%;钾肥45%~50%;肥料中的养分含量可由肥料商标中查得。

3 施肥方法

3.1 底肥

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的肥料叫底肥,也叫基肥。底肥是供给玉米全生育期养分的长效肥料,对玉米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底肥主要以农家肥和化肥为主。底肥的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和穴施,一般以条施、穴施效果较好。在底肥数量较多、深耕的情况下,可采用撒施,即将底肥撒施在土壤表层,然后结合深翻将底肥埋入耕层中。施肥深度应根据土壤、肥料、气候和农业技术等因素而定。如有条件采用全层施肥或分层施肥,能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根系的吸收,使底肥的增产作用更为明显。条施或穴施:在底肥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特别是配合使用化肥作底肥的,应采用集中条施或穴施。把粪肥施在垄沟内,破旧垄合成新垄,压好破子,适时播种。这种施肥方法,能使肥料靠近玉米根系,利于玉米的吸收。一般情况下,产量达10t/hm2的地块,施农家肥30m3/hm2、二铵100~150kg/hm2、尿素150~200kg/hm2、硫酸钾100kg/hm2、硫酸锌15kg/hm2作底肥,结合整地打垄一次性深施20cm以下。

3.2 种肥

在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随种子同时施下去的肥料叫种肥。种肥主要是提供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对培养壮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玉米施用种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特别是在底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种肥的增产作用更大,不能忽视。

玉米对种肥要求比较严格。首先要求酸碱度适中,对种子无烧伤、腐蚀作用,不影响种子发芽出苗;其次是肥效快,用作种肥的肥料多采用化学肥料和腐熟好、质量高的农家精肥,易被幼苗吸收利用。施用方法主要以条施和穴施为主。机械播种采用化肥侧面条施的方法;穴施结合刨掩种,将肥料点在种子一边。以化肥作种肥时,必须做到种、肥隔离,避免烧种烧苗。生产上多采用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作种肥,用量为50~100kg/hm2。

3.3 追肥

玉米出苗以后施用的肥料叫追肥。追肥的目的主要是补充底肥和种肥的不足,及时充分地供给玉米生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以促进玉米生长和发育。玉米追肥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常用硝酸铵、尿素作追肥。在土壤缺磷、缺钾的条件下,采用早期追施磷、钾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均有明显的效果。追肥用的磷、钾化肥品种有二铵、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

目前玉米追肥,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炮轰”的不合理追肥方法,即不管地力水平和追肥多少都在拔节期前后一次性施入。这种追肥方法缺点很多,若追肥量大,追施早,容易引起植株早期生长过快,降低抗倒伏能力;若追肥量不足,容易造成后期脱肥早衰。追肥的时期可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以及当地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供应情况而定。强调要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追肥,以达到攻秆、攻穗和攻粒的目的。

一般在生产上,中、低肥力地块,由于前期玉米生长缓慢,应在铲2遍地后进行根际追肥,即施拔节肥,以利于上部叶片的生长和幼穗分化,壮秆促大穗;高肥地块,玉米长势旺盛,可以在铲3遍地后进行根际追肥,即攻穗肥,有促大穗,减少秃尖、防早衰、提高百粒重的作用。对长势差,二、三类苗多的地块,要多追一遍肥,实行弱苗偏管,提高玉米田间整齐度,降低空秆率。一般追施尿素300~400kg/hm2。深刨坑、厚培土,距植株10cm远,刨10cm深的坑。

在玉米生育后期,根部养分吸收能力减弱,如果发现有脱肥现象,可采用根外追肥,及时进行养分补充,能起到促生长、促早熟的作用。一般采用0.3%磷酸二氢钾、2%尿素混合溶液进行喷洒效果较好。

摘要:针对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种类运用不合理, 施肥量、施肥时期不当, 肥料利用率低等现象, 根据玉米在不同时期的生长规律, 系统讲述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吸肥特点, 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玉米施肥技术。

关键词:玉米,需肥,吸肥规律,施肥技术

参考文献

[1]柴冬梅, 高素玲, 郭宏敏.迪卡一号玉米最佳密度和施肥量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8) :37-38.

[2]包额尔敦嘎, 张建华, 张晋纯, 等.通辽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10) :105-106.

[3]李雁航.玉米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 2008 (1) :25-26.

浅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篇9

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学名zeamaysl.别名有玉蜀黍、包谷、珍珠米、包芦、御麦、棒子、苞米、六谷和玉籽等, 英文名为corn或maize。株形高大, 叶片宽长, 雌雄花同株异位, 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 雌花序 (穗) 生在中上部叶腋间, 为异花 (株) 授粉的一年生作物。

玉米被当做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粮食产品中的一种, 播种地域很多。每年十二个月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玉米收割。我国的玉米总年出产量仅次于世界第一。

1 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技术

玉米是平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怎样促进玉米增产增收是做大家所关注的, 要想让玉米高产, 将科技合理运用其中最重要。在玉米生产的整个环节, 一定得关注下面几点:

1.1 选择适当的玉米品种及合适的播种时机

选择优秀的玉米种子是促进玉米增产的重中之重。优秀的品种对于成长有着很严格的需求, 比如自然状况, 水和阳光等。所以, 选择优秀的种子还得依照这种种子的特点, 结合本地状况, 做到合理利用。在播种之前得先把种子放在平坦的地方, 先晒上两三天, 如果气温过高就不能把种子放在比较容易吸收热量的路面上。为了杜绝土下虫子对其侵害, 在播种前要先把农药用适量的成分进行搅拌, 这种搅拌是有一定的科学比例的具体情况农业专家都会给出相应的数据, 来防止各种病虫害的出现, 当然也有专门配好的药剂直接进行搅拌, 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些优质种子早日发芽, 杜绝虫害, 为长出好玉米做好基础。除了选用好的玉米种子, 还得把握好播种的最佳时间, 因为旱涝将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 况且早春、中间、秋天的干旱都对玉米生产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必须得在合适的时候播种, 春天多风, 必须抢准时机, 用春雨保证玉米的健康成长, 来杜绝旱灾的灾害。这样算来的话5厘米土壤温度在十摄氏度就能播种。

1.2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田间管理 (育苗移栽, 合理密植;施肥及病虫妨害等)

播种玉米之后, 在玉米成长中, 还得必要的管制。第一, 得在播种的时间就做到切实利用每一份耕地密切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可以确保大部分的光照都被玉米叶吸收不会造成浪费, 可以让玉米油更多机会实施光合作用促进成长, 这样就能促进玉米高产, 普通状况下, 较早可收割, 个矮、叶子上扬的就是按照密切播种, 相反的情况下种植度比较稀松;地质好的话可以密切种植, 地质不好的话不能密, 水田要密集, 旱地不能密集;玉米成长期长的不能密集, 快种快收的密集比较好;海拔高气温低的要密集种, 海拔低, 气温高的不能密集种。除了这些比较容易刮风的地区不能密集种植。

除了这些, 在玉米长成管制的时候, 必须合理施肥。玉米在不一样的成长过程中对肥料的吸收也不一样, 所以在每个时期对于养分的要求也不一样, 氮素被认为是玉米成长过程中所需要最多的养分,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化学养分。在种苗的时候, 因为个子小, 长得也不快, 对养分的要求也不大, 这个时候对养分需要量占到五分之一;拨节长穗到开花的时候, 它的成长非常快, 这时候对营养的吸收甚至会高于四分之三以上。开花授粉结束后, 对养分的吸收明显减少只占到十分之一。除了这些, 还要把基肥作为重中之重。玉米基肥大多数都是有机肥, 特别注重磷钾肥。用这种肥料能够壮苗:要是土地不是很肥沃, 基肥不充足, 就需要用种肥, 方法是条或穴施, 但是一定得隔离种子, 一旦接触种子可能会烧死幼苗。这些肥料都是确保玉米高产的需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氮。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只需要百分之二, 但对于其意义非常重要, 如果缺少, 将直接造成不能成长成型的状况出现, 对它的产量影响非常严重。拔节到开花的时候占不到百分之五十, 这个时候要是缺少的话会导致产量严重下降。除了氮之外再重要的养分还有磷, 但对其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而且影响也没有那么严重, 尽管如此它还是会影响到玉米长成后的具体成色。需求量在玉米成苗的时候仅有百分之一。缺磷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紫苗。前期缺磷后期难补, 生长中期5-8片叶、需磷最多, 占63.9%缺磷对子实的形成不利, 后期需磷占35%, 缺磷严重减产。玉米需钾时间早, 吸收量也多, 从苗期开始吸收钾肥, 孕穗期吸收最多, 开花期钾的积累达到高峰, 后期减少。因此钾肥宜早施底肥。病虫害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时刻威胁这玉米的生长发育, 要及时发现玉米的病虫危害并及早进行防治,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圆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等。要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 以玉米大小斑病及圆斑病为例来说, 玉米大斑病病斑长梭形, 灰褐色或黄褐色, 长5-10厘米, 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 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良种; (2) 合理密植,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 隔7~10天喷药一次, 共防治2~3次。

玉米小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 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 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 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防治措施有: (1) 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 秋后深耕土壤, 深埋病残体, 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2) 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 增施有机肥, 穗期追施氮肥, 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3) 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 每亩用50~75千克, 隔7~10天喷1次, 共防2~3次。

玉米圆斑病病斑在叶片上散生.初为水浸状, 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 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 有同心轮纹, 病斑中部淡褐色, 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 后扩大为圆形大斑, 也具有同心轮纹, 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及防治: (1) 加强检疫, 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 (2) 药剂防治, 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 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1.3 适时收获

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玉米的收获阶段.收获过早, 过晚都会大大减少玉米的产量。一般情况下, 玉米苞叶变黄, 籽粒变硬, 有光泽时便可进行收获收获。

2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玉米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 指导农民耕作, 已达到促进增产丰收的目的。推广新技术, 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民生产, 不仅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同时, 也很好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农业、农民、农村等各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摘要:玉米作为人类平时吃饭和作业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单元, 怎样促进玉米高产为人们广泛关注。如果要促使玉米高产, 将科学技术有效运用其中将刻不容缓。这篇文章对此方面实施了深入探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1. 品种选择

优良种子是增加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为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应选用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及经济效益显著的玉米杂交种。2005年我们在昌图县老城示范农场做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东单70、东单60和沈玉21和丹玉39比较, 增产效果显著, 可以作为玉米高产高效田的主推品种。

2. 种子质量

种子要选择芽率高、芽势强、千粒重的, 其中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

3.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它是在种子外表均匀地包上一层药膜, 由于药膜含有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因而起到杀菌、杀虫和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播种前按药种比1:40~60的比例拌匀即可, 对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如含三唑酮种衣剂、虫黑消等种衣剂。

4. 晒种

玉米播种前选晴朗天气, 将种子薄薄地摊在席子上, 连续晒种35天, 并要经常翻动, 使之受热均匀。高温天气切忌把种子摊置在金属板或水泥地上, 以免温度过高烫坏种子, 晒种目的是增强种子吸水能力, 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二、整地

昌图县自然条件特点是春季风多雨少, 土壤蒸发量大, 失墒快, 我们应采用秋翻整地, 在整地质量上要求耕深达到18~25厘米, 旋耕机要用双排刀尽力深耕, 加重镇压, 做到不漏耕, 不重耕, 达到地平、土细、垄直, 垄匀的标准。

三、施肥播种

1. 施肥。

根据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提供的全县土壤测试结果, 从结果中发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变小, 所以在施用化肥时适量增加农家肥用量, 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每公顷施用农家肥20~30吨, 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210千克, 纯磷105千克, 纯钾45千克, 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

2. 播种

(1) 播期。根据昌图地区的气候情况, 玉米高产适宜播种期在4月5日至15日, 如果是春旱年份则应适期早播、抢墒播种, 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

(2) 播法。机械播种, 能实现开沟、施肥、播种、整平、镇压一条龙服务, 种地的质量好, 速度快, 节约了劳动力。

(3) 种植密植。合理密度是发挥品种增产潜力的重要措施, 我们通过几年的密度试验和田间调查, 结果表明, 玉米大面积生产田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0000~50000株, 少数高密植品种为40000株。现时还要掌握好“肥地宜密, 薄地宜稀”的原则。

四、田间管理

1. 药剂除草。

在出苗前5~7天进行土壤封闭, 一般每亩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0~250克, 加90%乙草胺150~20克, 先配成1:10的母液, 再加水至50千克。人工或机械喷雾均可。注意事项:机械喷药要做到不重喷, 不漏喷。

2. 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方法:一是补播种 (浸种催芽后播种) ;二是移苗补栽 (移栽后浇足定根水) 。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

3. 间苗。

玉米苗长到3~5叶时应及时间苗, 留下壮苗齐苗。如有分蘖应及时除掉, 以防争肥争水, 消耗养分, 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4. 防治虫害。

苗期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粘虫等。防治地老虎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 (1∶50) 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粘虫可用敌百虫粉2.5千克加细土15千克制成毒土, 撒施玉米心叶内。玉米螟可用三种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在5月中旬前主要是处理根茬和秸秆, 采取铡碎、积肥、烧毁和封垛的办法, 消除越冬幼虫, 降低虫源基数。 (2) 生物防治。用白僵菌防治玉米暝虫, 它可以寄生玉米螟幼虫和蛹。其主要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用白僵菌封垛, 每立方米秸秆用菌粉100克, 在5月10日前玉米螟复苏前, 用喷粉器向垛内喷洒。其二是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白僵菌颗粒剂, 每亩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菌分0.25千克, 对5千克细煤渣, 制成颗粒剂, 于6月25日至7月5日, 逐棵投放到玉米植株心叶内。 (3) 化学防治。6月10日左右, 采取封玉米秸秆垛的办法, 熏死羽化成虫, 每立方米挺好2~3根敌敌畏乳油浸泡的高粱秆。在6月25日到7月5日玉米心叶末期, 正值玉米螟幼虫开始孵化期。每亩用杀螟灵2号颗粒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菊脂类农药制成颗粒剂, 或用1%的辛硫磷颗粒剂1~2千克, 加细砂5千克拌匀, 逐颗投到玉米植株心叶内。

五、适时晚收, 增加粒重

玉米高产关键技术要点 篇11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业对于饲料的需求逐年加大,受市场的调节,所以对于玉米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耕地面积有限,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还要从种植技术、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才能突破土地面积的瓶颈,达到高产多收的目标,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种植过程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种植者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技术;种子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10

1品种选择

任何一种作物,具备良好性状的种子都是高产丰产的关键,所以对于玉米的品种选择一定要认真慎重。在种植前要对土壤情况、气候类型、管理程度及当地的种植习惯等做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再决定选取什么样的品种。在选种时一定要本着适种的原则,市场上的种子五花八门,很可能让农民挑花眼,所以在选种时要避免这种情况,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要具备高产、抗性好、生长期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要被商家的夸大宣传搞昏头而选择了不适合的种子。选种时要全面综合热量条件、生产水平、前茬作物、病害发生情况、种子品相及当地的降水和积温等情况,优选对比进行良种选择。

2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播前必备的一个环节,处理过的种子对于保证出苗率、壮苗、苗齐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选种,把买回的种子进行精选,去掉一些伤、半、瘪、病等籽粒,保留品相好、大小基本一致的种子,然后进行晒种,一般在播前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把种子摊在阳光下进行晒种,一是增强种子活性,二是利用阳光起到杀菌的作用。晒过种子,播后会增强吸水性,能早发芽,且出苗齐、出苗率高,而且比不晒的种子幼苗要粗壮一些。最后在播前要进行浸种和拌种,浸种就是用清水对种子进行浸泡,补足种子发芽所需水分,促进出芽,拌种就是用一些化学药剂及肥料对种子进行处理,起到防病和增加养分的作用,确保苗期健康生长。

3选地,整地

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多数土壤条件都能生长,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高产的必备条件,一般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块是玉米高产的首选。选好地块后,先要进行整地,对地块进行处理,可以春季或秋季进行,进行深耕,目的是使土质松软,便于耕种及玉米生长,在翻耕时可以根据土壤条件适当补充农家肥或复合肥。

4适时播种

玉米播种一定要掌握好时间,不能过晚也不能过早,过晚则玉米贪青,对于灌浆上粒有直接影响,如果过早,则地温过低,容易使种子害病,影响出苗和苗期生长。东北地区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为适种期,这时间土壤5~10厘米深度地温基本能稳定通过10℃~12℃,是比较适合播种的条件。当然,不同的品种的播种时间也有所差别,要综合来定,一般要参考土壤温度情况、水分和透气性情况、生长期、光照及品种抗性等条件,确定适合的播期。

5合理密植

玉米的产量是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决定的,这两个条件相互影响,决定了玉米的高产与否,单位面积株数如果多,从理论上讲总体产量会增加,但过多株数会导致单株产量下降,这二者之间有个平衡值,所以在播种时,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密度。对于早熟品种,发育期较短,株型清秀,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适当偏大一些,直播种植每亩可达4000株左右。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些,每亩可在4000~4500株。现在由于采用机械播种,对于株数可以做到精准控制,能充分利用地块,有的地块可能还要密一些。

6科学施肥

玉米使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尤以条施效果较好,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一般苗期不施肥,可看苗期长势灵活掌握,补充少量氮肥,全施攻穗肥,亩肥尿素25公斤,钾肥5公斤,巧施粒肥,亩施尿素5公斤。

7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主要工作是苗的管理,在播种后一周左右,要做好巡田,定期进行查种、查芽,对于坏种、坏芽情况进行补救,及时进行催芽补种工作,确保株数。在幼苗3叶期间进行间苗,当幼苗长到4叶以上时,进行定苗,近些年,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在播种上采用机播,基本能做到精量播种,确保株距和行距的控制,同时在播种量下也能做到基本一穴一粒,所以基本上省去了间苗定苗的工作,但在巡田时也要注意一些弱苗病苗的情况,及时去除并进行补种或移苗工作,确保苗齐苗壮。

当幼苗长到2~3叶时,要进行一次深趟,这样一方面起到疏松土壤,培加透气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消灭一部分杂草,传统种植方法要进行三铲三趟,现在采用机械耕作加上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田间杂草基本在苗期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多数地区都省去了铲地的这道程序,但仍保留二趟的作业,主要是为了保持土壤松软的目的。

8防治病虫害

玉米植株高大,叶展较宽,所以植株体内水分较多,而且玉米茎秆中含有一定的糖分,所以是一种易染病虫害的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相对严重,而且种类很多。主要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大斑病、纹枯病、霜霉病等,由于玉米种植多是连片进行,特别东北地区,做为商品粮的主产区,玉米种植连片往往都是数十里全部都是,一旦发生病虫害就是大面积发生。所以对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选用抗病性较强或感病轻的品种,实行轮作换茬,增施钾肥等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消灭玉米植株残体,杀灭越冬幼虫、拔除枯心苗等可减少虫害。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植株健康生长,为高产丰收创造条件。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一、选地与选茬

选择土壤p H值适宜, 有机质含量较高, 保水保肥, 排水条件较好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 前茬以大豆、麦类、马铃薯或肥沃的玉米茬为好。 上茬无豆黄隆、普施特等残留农药。 最好合理轮作, 不重不迎。

二、整地

尽量伏秋整地, 实现秋起垄、秋施药和秋施肥。无法秋整地的, 春季土壤化冻15 厘米深时, 应耙茬、起垄、施肥、镇压连续作业, 达到待播状态。

三、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优良品种, 品种的成熟期比有效积温少150~200℃。

种子发芽率大于90%, 纯度大于98%, 净度大于97%, 水分小于16%。

对于种子处理, 播种前15 天再做一次发芽实验, 晒种2~3 天, 并进行包衣或拌种。

四、种植密度

依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及栽培方式等确定种植密度。水肥充足、株型收敛宜密、公顷保苗为5.0 万~6.0 万株, 水肥条件差植株密度宜稀, 公顷保苗为4.2 万~4.5 万株。

根据种植密度、种子发芽率、百粒重、田间保苗率确定播种量, 其计算公式为:

公顷播量=[公顷保苗数×百粒重× (1+田间损失) ]÷ (发芽率×清洁率×103)

五、播种

1.播期

当气温稳定通过7℃、 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时, 即开始播种。最佳播期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调整, 干旱可提前3~5 天, 多雨则推迟3~5 天。

2.播法及质量

用精量播种机播种。 其质量要求是:重播率不大于2%;漏播率不大于1%;实际播量与计划播量误差不大于±2%, 行间播量误差不大于±3%;种子间距误差不大于±3 厘米, 合格率90%以上;播深4~5 厘米, 误差不大于±1 厘米;行距误差不大于±2 厘米, 往复行距误差不大于±3 厘米; 百米直线度不超过10 厘米;种子对准垄顶中心误差不大于5 厘米;覆土均匀严密不漏种。随播随压或播后及时镇压 (不超过24 小时) 。

六、施肥

采用测土施肥, 全程施肥, 立体施肥。起垄夹肥量 (基肥) 为总施肥量的60%~70%, 分两层施入。 第一层施于种侧下8~10 厘米;第二层施于种侧下12~14 厘米。 种肥施于种下5~8 厘米处, 或施于种侧4~6 厘米、种下5~8 厘米处。总施肥量误差不大于±3%, 各行排肥量误差不大于±4%。在7~10 叶期根外追肥, 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将肥料施于苗侧下8~10 厘米处。 3~5叶期和5~8 叶期进行两次叶面追肥, 在病虫害防治喷雾时, 也可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米醋进行叶面追肥。根据需要施用硼肥和锌肥, 硼肥可叶面喷洒, 锌肥可浸种或做种肥施入。

六、中耕

根据墒情、苗情及草情, 中耕2~3 遍。

第一遍在三叶期进行, 耕深14~16 厘米, 有坐犁土, 垄帮有少量培土。

第二遍在5~7 叶期进行, 耕深12~16 厘米。 垄台有碰头土, 垄帮有浮土。

第三遍在拔节前进行, 耕深10~12 厘米, 有过犁土, 培土厚度至玉米根茎部8~10 厘米。

中耕深度一致, 误差不大于±2 厘米, 作业中不偏墒, 不压苗, 伤苗率小于1%。

七、化学除草

在秋天封冻前、播前、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秋天进行土壤处理要在最高气温降至5℃以下、封冻之前进行。 土壤有机质高或地块干旱时使用高剂量, 反之用低剂量。 进行苗带施药时, 要根据实际喷洒面积确定药量。

在干旱年份或干旱地区, 土壤处理效果差, 或没有来得及进行土壤处理, 则进行茎叶处理。

土壤处理除草剂应选用混合配方。茎叶处理时加入植物油型助剂可提高药效, 减少用药量。

喷雾作业要求喷洒均匀, 雾化良好, 不漏喷, 喷头间重复度合适, 往复行程间重复度小于30 厘米, 喷雾机组作业时要定速、定压、定喷头高度, 各喷头喷雾扇面错开10°。

八、病虫害防治与促控措施

防治粘虫。 平均每株有一头粘虫发生, 幼虫在3龄期以前进行防治。玉米螟的化学防治是在心叶末期 (喇叭口期) , 被玉米螟蛀蚀的花叶率达10%, 百株幼虫达到50 头时, 或在抽穗期虫食穗率达5%, 即可进行药剂喷雾防治。

九、收获

籽粒含水率在30%以下, 植株倒伏5%以上时可摘穗收获。 要求果穗落地损失小于3%;落粒损失小于2%;籽粒破碎率小于1.5%;苞叶剥净率大于70%;全田90%籽粒硬化, 胚出现黑色, 苞叶黄时可直接收获。在封冻后直接收获可减少籽粒破碎, 不压实土壤, 缓和联合收获机大田收获的紧张情况, 籽粒自然降水多, 节能省工, 寒区农场应广泛应用。

十、秸秆还田

利用玉米收获机的粉碎装置将秸秆粉碎。粉碎后的秸秆细碎软散, 长小于8 厘米, 宽小于1 厘米。粉碎合格率大于80%。 无圆柱段及硬结段, 抛洒均匀, 抛洒度宽大于割幅70%。

十一、根茬粉碎还田

上一篇:45岁以上居民下一篇:急性重症梗阻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