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2024-08-25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共12篇)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篇1

玉米的产量是内在的种性和外界栽培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实现玉米高产必须将种子、肥、水、密度等多因素综合起来配套, 才能实现高产。

一、玉米的生物学特性

玉米喜温暖, 怕霜冻, 需要充足的光照。发芽的适宜温度是21~27℃, 最低耐受温度为10℃, 玉米秧苗的生长适温为21~30℃。开花结穗期的适宜温度为25℃, 温度高于35℃容易造成授粉、受精不良。玉米属于短日照植物, 在引进新品种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以免造成损害。玉米苗期较耐旱而不耐涝, 因此苗期一定要注意排水, 在玉米拔节抽穗需肥水较多, 因此要加强肥水管理。由于玉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贫瘠与肥沃土壤均可种植。

二、栽培技术

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 耕层深厚, 土壤疏松, 通透性较好, 肥力较高, 保水、保肥的地块, 以保证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播种前要精细整地, 疏松土壤, 平整后再开沟起垄,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2. 选用优质品种

现在我们种植的玉米都是杂交种, 利用它们的杂交优势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近年来我们当地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有郑单958、先育335等品种生育期都在125~128天左右比较稳定都适合与我们本地区种植, 农户一般都根据气候特点、土壤情况、栽培水平种植习惯等来选择这些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3. 施足基肥, 配方施肥

可以在整地时结合施基肥, 基肥非常重要, 能够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增加土壤通透性, 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基肥最好是使用腐熟有机肥, 同时配以长效肥, 以保证肥效时间长, 提高产量。施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生产上多采用条施, 条施能够使肥料靠近根系, 从而有利于玉米的吸收。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 长效肥每亩40~50千克, 并根据地力适当配施口肥。

4. 适期早播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确定最适宜的播种期, 在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 还要根据气温回升快慢, 土壤墒情的好坏做到适时抢墒播种, 抓住墒情力争早播, 缩短播期, 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播种时间一般都在4月10~20日, 选用气吸式播种机进行精少量播种, 播种质量要求做到种肥隔离5~7厘米, 避免烧种。

5. 合理密植, 保证穗数

根据玉米品种的特点、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种植方式等实际情况, 合理密植, 使玉米稳产高产, 我地区植株的密度一般在3500~4000株左右, 实现合理增密、以密增产。同时还要掌握好“肥地宜密, 薄地宜稀”。

6. 提高播种质量, 保全苗

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播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首先选择优良种子, 确保种子无机械损伤, 在播前进行选种及做好发芽试验, 要除去瘪粒、小粒、虫粒、坏粒、杂粒, 选籽粒饱满的种子, 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 精量播种地块种子发芽率98%以上。播种深度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 同时要保证整块地的播种深度、覆土厚度、土壤墒情一致。一般深度在4~5厘米, 如果土壤含水量较高应适当浅播, 播后镇压, 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7. 化学除草

用40%阿特拉津悬浮剂150~250克加90%以草胺, 配成1∶10的母液, 再加水50千克, 采用机械喷雾。

8. 加强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a.苗期补苗, 补苗需要在3叶前完成, 补苗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播种后及时补苗, 需要将种子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补栽成苗, 即增加播种量, 发现缺苗后移栽, 移栽后浇水定根。无论是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b.田间定苗, 根据种植密度, 进行适当间苗。

穗期管理。重施穗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 在株之间打深约6~10厘米直径3~4厘米的穴洞, 将尿素施入, 然后大培土, 每亩施尿素5~20千克每亩。

9. 防治螟虫

a.农业防治。在5月中旬前主要是处理根茬和秸秆, 采取铡碎、积肥、烧毁和封垛的办法, 消灭越冬幼虫, 降低虫源基数。

b.生物防治。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虫, 它可以寄生玉米螟幼虫和蛹。其主要有两种防治方法。一是用白僵菌菌粉封垛, 每立方米秸秆用菌粉100克, 在5月10日前玉米螟复苏前, 用喷粉器向垛内喷洒。二是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白僵菌颗粒剂, 每亩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菌粉0.5千克, 对5千克细煤渣, 制成颗粒剂。于6月25日至7月5日, 逐棵投放到玉米植株心叶内。

c.化学防治。6月10日左右, 采取封玉米秸秆垛的办法, 熏死羽化成虫。每立方米插2~3根敌敌畏乳油浸泡的高粱秆。在6月25日至7月5日玉米心叶末期, 正值玉米螟幼虫开始孵化期。每亩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脂类农药制成颗粒剂, 或用1%的辛硫磷颗粒剂1~2千克, 加细砂5千克拌匀, 逐颗投到玉米植株心叶内。

1 0. 防治粘虫

粘虫是突发性害虫, 应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观测, 做到治早、治小, 及时防治, 消灭在3龄前。二代粘虫一般在6月中、下旬发生, 亩用2.5%的敌百虫粉1.5~2.5千克喷粉或每亩用20%的速灭杀丁50~100克, 对水50千克喷雾, 防效较好。

1 1. 适时收获, 增加粒重

当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 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 子粒变硬而有光泽, 并呈现固有籽粒色泽时, 就已成熟。玉米实行适时晚收, 如上部叶片绿, 秸秆不枯死, 尽量晚收, 以增加粒重, 降低水分, 提高产量。一般在10月1日以后收获为宜。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冬种辣椒免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着重介绍冬闲田地免耕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技术:在晚稻收割后,直接起畦,一次性施足肥,用黑地膜覆盖,免耕除草种植辣椒.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冬闲田地上采取免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既节本增效又能抢季节,而且优质高产,提高商品率,每公顷鲜辣椒产量45 000~52 500kg,按每千克1.2元计算,每公顷产值54 000~63 000元.

作 者:陈环棠 Chen Huan-tang 作者单位:钦州市钦南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广西,535000刊 名:广西农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年,卷(期):24(3)分类号:S641.3关键词:辣椒 地膜覆盖 栽培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免耕(少耕);节本增效;技术要点;施肥

中图分类号:S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5-0001-02

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是指玉米在适宜的播种条件下,耕作土壤不进行任何翻耕犁耙,通过采取有效的化学除草处理,直接在前作茬地上开穴(或开沟)、施肥、播种玉米,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当进行中耕、施肥、培土的一种玉米种植方式。根据栽培地域的不同,其可分为田玉米少耕栽培和地玉米少耕栽培。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是旱地耕作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新措施。为加快阜新地区玉米免耕(少耕)实用技术的推广步伐,提高免耕(少耕)技术应用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阜新地区近年来的示范推广实践,提出玉米免耕(少耕)技术要点。

1 免耕(少耕)技术应用优势

1.1 提早播种

在采用免耕法和少耕法的过程中,土壤保蓄了前一年的秋冬雨雪,地面水分蒸发少,土壤墒情好,玉米可按期播种,不受阜新地区“春旱”影响,缩短玉米播种期。充分利用阜新地区雨热同季的资源,使玉米在霜冻前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确保玉米高产稳产。

1.2 保持土壤结构良好

玉米免耕和少耕栽培,使耕层土壤保持原有的结构状态,有机质分解缓慢持久,有助于有机质积累和团粒结构形成。“免耕播种”减少了对土壤的机械压板和大雨冲击后形成的板结,玉米根系生长良好,抗逆性增强,有利于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1.3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土壤不耕翻,作物秸秆和残茬留在表土中保护土壤,可减少雨水对表土冲刷,利于地表水分向下渗透、蓄水保墒,减少地面径流和土面水分蒸发损失。据辽宁省农科院测定,与传统的“耕翻法”相比,免耕和少耕法0~20 cm土壤含水量提高6%~10%,在其它“冬干春旱”年份里,免耕地土壤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翻地,在春玉米播种后,出苗生长整齐健壮。

1.4 节本增效

土壤连续翻耕、整地、中耕,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免耕(少耕)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多年实践证明,与传统的“耕翻法”比较,玉米免耕栽培和少耕栽培节约成本20~30元/667 m2,增收20~25 kg/667 m2,节本增效50~80元/667 m2。在风沙半干旱地区的阜新采用免耕法和少耕法,既可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环境污染,又可使玉米生长健壮,增产增收显著。

2 免耕(少耕)栽培技术要点

2.1 地块选择

玉米免耕地和少耕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及排灌方便的地块。生地、粘重板结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应改良后再使用。改良方法是:施用优质农家肥2 500~3 000 kg/667 m2,配合施用足量的氮、磷、钾肥,使土壤基本达到膨松状态,即可用作免耕地。在选地时,应综合考虑水质资源。

2.2 灭草技术

免耕地和少耕地在玉米播种后,用乙草胺、阿特拉津等旱地除草剂杀灭田间杂草。为提高化学除草效果,扩大杀草范围,选择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混合使用。前作秸秆要轻铺在玉米大行间,病株残体移到田外集中烧毁,减少病源再次侵染为害。

2.3 选用良种

应选用经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推广成功的优质、高产、高抗(抗病虫、抗干旱、抗倒伏)和适应性强的杂交玉米品种,如郑单958、辽单系列、铁单系列等。这些品种不仅单产高、米质优,而且适应性广,在阜新地区种植表现良好。

2.4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夺取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播种期,阜新地区气温稳定在10 ℃以上即可播种玉米。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播种时可采用开穴点播和开沟条播2种方法,播后及时镇压,以防跑墒。

2.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使玉米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的矛盾,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阜新地区目前种植密度偏低,单位面积有效株数不足是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玉米单产。平展型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为3 200~3 500株/667 m2,半紧凑型玉米品4 000~4 200株/667 m2,紧凑型品种

4 500~4 800株/667 m2。

2.6 科学施肥

1) 玉米免耕施肥法。在施肥上采用以有机肥为主、长效专用化肥为补的原则,一次性施肥。高产栽培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2 000~3 000 kg,玉米专用有机复混肥70~80 kg,尿素15~20 kg。有机复混肥与种子间隔2~3 cm,防止烧苗。

2) 玉米少耕施肥法。在施肥品种和数量上与免耕法相同。一般采用“基肥+追肥”法,基肥每667 m2施用优质农家肥2 000~3 000 kg、玉米专用有机复混肥70~80 kg。至大喇叭口期视禾苗生长情况,每667 m2施用尿素15~20 kg,并结合培土深施。

2.7 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保证齐苗壮苗。遇上早春干旱天气时,有抗旱条件的田地要浇水抗旱保苗,在玉米长至4~5叶时及时定苗。

2.8 病虫害防治

在防治上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把病、虫、鼠害降到最低。

2.8.1 农业防治 一是实行合理间作、套作,减少病、虫、杂草害,增加有益昆虫的的数量。二是科学施肥管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施用,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玉米地块要做到旱灌渍排,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纹枯病、叶斑病的发生。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篇4

1 免耕种植地块的选择

玉米适合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条件下生长, 双辽市大部分土地适合玉米种植。但以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土质疏松的砂壤土地块为宜。

2 种子选择

选择种子时以产量高、品质优、抗干旱、抗倒伏、抗病虫害、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的杂交品种为佳, 如京科968、良玉99 等。

3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3.1适时播种

5 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 ℃可以播种, 播种期一般在4 月下旬。

3.2 精量播种

采用指夹式排种器, 播种空粒率低于4%, 单粒率超过97%, 确保播种量精确[3,4]。

3.3 合理密植

玉米的产量构成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决定, 一般三者乘积达到最大值时产量最高, 在三大产量构成因素中, 以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影响最大, 因此在玉米高产栽培中保证一定密度同时不缺苗是高产的关键。

在吉林省中等肥力以上地块, 不同目标产量下耐密品种的种植密度如下:①产量10 t/hm2 (稳产) , 保苗5.5 万株/hm2。②产量12.5 t/hm2 (高产) , 保苗6.5 万株/hm2。③产量15.0t/hm2 (超高产) , 保苗7.5 万株/hm2。可见玉米要想超高产, 在保证养分供应的前提下应该增加种植密度。

4 科学施肥

免耕播种采用大直径缺口单圆盘施肥开沟器, 保证施肥量精确[5]。一般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40 t/hm2、尿素450~500 kg/hm2 (纯N 225~250 kg/hm2) 、磷酸二铵150~200 kg/hm2 (P2O570~90 kg/hm2) 、硫酸钾100~150 kg/hm2、硫酸锌15~20kg/hm2。其中, 氮肥1/3作底肥, 2/3作追肥;磷肥2/3作底肥, 1/3作口肥;钾肥2/3作底肥, 1/3作口肥;锌肥全部作底肥。

5苗期管理

(1) 查苗补苗。 补种或补苗必须在3 叶前完成, 并补施水肥1 次。可以进行催芽坐水种。

(2) 及时定苗。3~5 叶时定苗, 每穴留1 株。

(3) 化学除草。用40%玉丰悬浮剂3 750~4 500 m L/hm2、90% 禾耐斯乳油1 500~2 250 m L/hm2与38% 阿特拉津悬浮剂1 500~2 250 m L/hm2混用。用40%玉农乐悬浮剂750~900m L/hm2与38%阿特拉津悬浮剂1 200~1 500 m L/hm2混用, 玉米3~5 叶时均匀喷雾于杂草茎叶[6]。

6 及时排灌

苗期遇旱可用水浇灌, 抽雄至授粉灌浆期是需水临界期, 应保持土壤持水量的70%~80%, 遇旱及时灌水抗旱, 降雨过多及时排水防涝。

7防治病虫害

7.1虫害防治

(1 ) 玉米螟。 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在喇叭口期, 用1.5%辛硫磷颗粒剂15 kg/hm2, 装入大可乐瓶中, 在瓶盖上扎小孔, 进行灌心防治。还可以用毒死蜱颗粒剂、克百威颗粒剂。幼虫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或灭幼脲喷雾处理。

(2) 粘虫。用高氯吡虫啉及时进行防治, 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

7.2 病害防治

(1) 玉米大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在心叶末期至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防, 每隔10~15 d喷1 次, 连续喷2 次。

(2) 褐斑病。 在玉米5~6 叶时, 用15% 粉锈宁1 000 倍液, 或10%世高 (苯醚甲环唑) 水分分散剂1 000 倍液, 或25%戊唑醇1 500 倍液叶面喷雾, 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8 适时收获

在全田90%以上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衣枯白、籽粒变硬显现该品种籽粒色泽时, 可收获。鲜食甜、糯玉米, 适宜在乳熟期采摘。

参考文献

[1]张舒琪.浅谈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的防与治[J].现代农业, 2010 (1) :24-25.

[2]李维岳, 才卓, 赵化春.吉林玉米[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3-381.

[3]徐映明.农药施用技术问答[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4]郭庆法, 王庆成, 汪黎明.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500-517.

[5]张国巍.白僵菌、赤眼蜂综合防治玉米螟探究与分析[J].现代农业, 2009 (12) :16.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试验目的:为了探讨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完善其配套栽培技术,特安排该试验。

2、试验方法:设三个处理,a、小麦深松旋耕耙压播种镇压节水栽培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深松30厘米+旋耕15厘米+耙压或镇压2遍+播种机播种+播后镇压);b、小麦深松镇压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节水栽培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深松30厘米+镇压2遍+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c、常规种植方式(CK)。从项目区选取0.01亩的地块定点观测记载。观测时间分别选择在以下时间进行:播种前,越冬前12月1日,起身期3月10日,拔节期4月10日,抽穗期4月30日,灌浆期5月20日,收获期。

3、观测记载项目:

(1)土壤含水量:分别于播种前、越冬前、起身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收获期,测量20cm、40cm、60cm土层含水量。

(2)根系发育情况:测量越冬前、起身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收获期小麦根系数量、鲜重、干重。

(3)地上部生长变化情况:于越冬前、拔节期、灌浆期、收获期测量根系的同时,测量地上部干、鲜重。

(4)土壤养分变化情况:于越冬前、拔节期、灌浆期、收获期取0—20cm、20-40cm土层的土化验N、P、K及有机质含量。

(5)记载生长动态:出苗情况:播量、出苗率、基本苗,各个生育期起止时间和分蘖、成穗情况。

(6)抗旱、抗寒和病害发生情况:观测各处理抗旱、抗寒和病害发生情况,重点是纹枯病、锈病、赤霉病、腥黑穗病等。

(7)收获后考种:株高、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及增减情况。沂水、郯城、苍山观测。

4、试验结束后7月20日前总结上报。

备注:播种前、越冬前的一些观测项目,因时间已过,请年后返青前测量有关数据,合理推算,作为越冬前的数据。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篇6

关键词:中玉米套种秋玉米;免耕技术;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60-2

凌云县地处桂西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全县共有旱地8130hm2,其中,6230hm2分布于岩溶山区,当地农民种植一季玉米收获后,种大豆或是红薯,对土地利用率和效益低,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发挥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岩溶山区旱地的光、温资源,凌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06年开始在下甲乡、沙里乡、泗城镇、逻楼镇、加尤镇五个乡镇的海拔在500-800m之间石山区旱地开展试验示范,获得成功。5年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5540hm2,经对五乡镇的实地测产验收,中玉米667m2产平均485.6kg,秋玉米667m2产平均382.7kg。年667m2产达到868.3kg,该种植模式的示范成功,带动了周边乡镇的推广应用,到2010年全县推广面积达到了2660多hm2,既增加了粮食又增加收入。现将“中玉米套种秋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1 中玉米免耕栽培

1.1 玉米品种选择

凌云县石山区春季降雨量少,又缺乏地表灌溉水的条件,每年的2-3月出现干旱比较频繁,选用高产、耐旱、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的杂交玉米品种种植,如正大619、正大818、迪卡007、迪卡008等,生育期在130-135d,这些品种在凌云县的石山区种植表现为适应性广,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1.2 种植地块的选择

宜选择地势稍为平缓、耕层比较深厚、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能力比较好,能排渍水的壤土或沙土地块,如果是土层浅薄、瘦瘠地,重粘地和排水不好的地块不宜作免耕地[1]。

1.3 播种前田地间杂草的处理

头季玉米播种前7-10d喷施除草剂。选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每667m2用10%草甘膦1500-2000ml加农达100g,对清水50-60kg喷施土面。选择晴天喷,雨天不喷,对杂草较多的适当增加浓度,杂草较少的可少喷,对无杂草的则不用喷叶除草剂[1]。

1.4 播种

1.4.1 播种期的确定 根据凌云县石山区旱地多年对不同的播种期的试验,高寒石山区的春玉米适宜的播种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时间具体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土壤持水量在60-70%条件下,即可播种[1]。采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以防旱保苗,确保玉米出苗全又壮。

1.4.2 适时播种 播种可采用穴播或开行沟播,先施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再施腐熟农家肥,后下种,种子距离肥料5㎝左右,每穴点播2-3粒种子,细土盖种厚2㎝左右。注意种子不能与化肥直接接触,以免烧坏种子。

1.4.3 種植方法 采用双行单株种植,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紧凑型20-22cm,亩植4500株以上;半紧凑型23-25cm,亩植4000株左右;平展型30-34cm,亩植3500株左右。单行单株种植,行距70cm,株距:紧凑型17-20cm,半紧凑型22-24cm,平展型26-30cm。

1.4.4 施足基肥 每667m2施农家肥1000-1250kg,尿素、磷、钾肥各10kg、25kg、10kg或复合肥(N15P15K15)30kg加尿素15kg。

1.5 田间管理

1.5.1 查苗补苗 玉米播种出苗后,要及时到田间查苗补苗,无论是补种或是补苗在3叶前完成。补种(浸种催芽后补)或移苗补缺后要淋定根水。

1.5.2 间苗定苗 3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2苗;4-5叶时进行定苗,每穴留1苗。定苗时应在缺苗穴的四周适当留些双株苗,以保证每亩有足够的基本苗数。

1.5.3 除草培土 玉米达到可见5-8叶期,施用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每667m2用4%玉农乐悬浮剂50ml对水30kg喷雾于玉米行间,进行低喷。注意喷药时不要喷雾于玉米茎叶上,以免发生药害。结合攻苗肥进行第一次小培土。

1.6 肥料科学合理施用

1.6.1 及时追施攻秆肥 玉米苗长到可见6-9叶时,追施攻秆肥。每667m2追施尿素和钾肥各10kg在根部附近点施,并进行培土。

1.6.2 重施攻苞肥 抽雄前10-15d(在大喇叭口时)重施攻苞肥,每667m2施尿素20-25kg(或碳铵30-40kg)点施,结合大培土,以免抽雄扬花后大风大雨防倒伏。

1.7 病虫害的防治

春玉米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黑毛虫、玉米螟、蚜虫、纹枯病、大小斑病和鼠害等。

1.7.1 防治地老虎 玉米出苗后到3叶前的为害期,将鲜嫩菜叶(或嫩草)用90%晶体敌百虫400倍液浸约10分钟,于傍晚撒入田间诱杀。

1.7.2 黑毛虫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浸蔬菜叶制成毒饵在玉米刚出苗时撒于田边地角。

1.7.3 玉米螟 每667m2用Bt可湿性粉剂80g拌细砂土5㎏撒于玉米的大喇叭口。

1.7.4 蚜虫 每667m2用25%吡虫啉WP5000倍液喷雾。

1.7.5 纹枯病对发生纹枯病初期的田地块,先把茎基部病叶人工剥除,再每667m2用3%的井冈霉素水剂100ml对水50kg喷雾根茎部。

1.7.6 大小斑病 每667m2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60㎏全株叶片,对病害发生较严重的田地块,每隔7-10d防治一次,连防2-3次。

1.7.7 鼠害防治 在玉米吐丝授粉结束后至灌浆期,是老鼠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要选用高效、安全的杀鼠剂如敌鼠纳盐等,将毒饵投放于鼠洞旁、鼠路上,做到多次投毒、少量多堆。

2 秋玉米免耕套种

2.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的杂交品种种植玉米品种,目前的正大619、818,迪卡007、迪卡008等都适合作秋玉种植。可种植杂交糯玉米品种,作为鲜食供应市场,提高附加值。

2.2 前作玉米地免耕除草处理

预计中玉米在15-20d后可收获时,即玉米苞壳变黄时,把从玉米苞位以下的玉米叶削除,使地面到苞位的有充足的光照空间便于播种玉米,同时清除杂草或剪除红薯苗。杂草可进行人工清除,使用除草剂每667m2用10%草甘膦1500-2000ml加百草枯200g,对清水50-60kg喷施全地块。选择晴天喷,雨天不喷,杂草较多适当增加浓度,杂草较少可少喷,无杂草不喷叶除草剂。红薯苗在播种前1-2d 剪除干净。

2.3 秋玉米播种期

除净杂草、玉米叶和剪除红薯后,即可播种,根据近5年来进行多点的不同播期试验,播种期适期在7月20日至8月10日播种最为适宜,不宜超过8月15日。过早播种,玉米苗细弱,易发生病害;过迟播种,生长后期容易遇上秋旱和寒冷天气。

2.4 播种方法

前作玉米收获前10-15天可播种,采用不用翻犁的免耕方式,在玉米行间或株间直接人工开穴(行)播种,施入基肥。播种可采用穴播或开行沟播,先施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再施腐熟农家肥,后下种,每穴点播2-3粒种子,细土盖肥盖种。注意种子不能与化肥直接接触,以免烧坏种子。

2.5 种植密度

适度增加亩有株数,一般按平展型品种667m2植3500-4000株,紧凑型品种4500-5000株,半紧凑型品种4200-4500株。

2.6 施足基肥

每667m2施农家肥1000-1250kg,尿素、磷、钾肥各10kg、25kg、10kg或复合肥(N15P15K15)30kg加尿素15kg。

2.7 晚玉米播种后的处理

2.7.1 玉米共生期间的田间管理 免耕套种,两造玉米共生期10-12d。播种5-7天后玉米出苗,播种后10天及时摘除前作玉米苞位以上的茎叶,让秋玉米有充足的光照空间和营养空间。同时要及时到田间查苗补苗,无论是补种或是补苗在3叶前完成。

2.7.2 适时收获前作玉米 播种15天后可收获玉米,砍除前作玉米秆,以免造成秋玉米苗生长细弱,田间阴蔽容易形成高脚苗,不利于获得丰产。

2.8 科学追肥

由于秋玉米前期氣温高,后期气温较低,追肥立足在“早”和“巧”字。

2.8.1 及早巧追施攻苗肥秋玉米长到4-5叶时,及时早追施肥攻苗肥,亩施尿素20kg(或碳铵40公斤)加钾肥10kg,结合培土。

2.8.2 重视攻苞肥的施用 大喇叭口时(即抽雄前10-15d)重施攻苞肥,每667m2施尿素20-25kg(或碳铵30-40kg)进行穴施并结合大培土。

2.9 病虫害的防治

秋玉米发生的病虫害主要在前期限和中期,主要有:玉米螟、纹枯病、大小斑病。后期有鼠害等。

2.9.1 玉米螟 每667m2用Bt可湿性粉剂80g拌细砂土5㎏撒于玉米的大喇叭口。

2.9.2 纹枯病 对发生纹枯病初期的田地块,每667m2用3%的井冈霉素水剂100ml对水50kg喷雾全株叶片。大小斑病每667m2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对水60kg全株叶片,对病害发生较严重的田地块,每隔7-10d 防治一次,连防2-3次。

2.9.3 鼠害防治 在玉米吐丝授粉结束后至灌浆期,是老鼠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要选用高效、安全的杀鼠剂如敌鼠纳盐等,将毒饵投放于鼠洞旁、鼠路上,做到多次投毒、少量多堆。

2.10 适时收获

鲜食糯玉米在乳熟期采摘,收获干粒的玉米,在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衣枯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 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广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J]. 广西: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2008,4,17:6-8.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篇7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是指在未经过翻耕犁耙的土地上进行播种, 用除草剂控制杂草, 不进行中耕管理的玉米栽培方法, 是一项集除草、节水、秸秆还田于一体的新型栽培技术。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施肥可与播种同时进行, 不进行中耕, 收获后秸秆可粉碎留在地表, 防止土壤水土流失;用专用播种机在狭小的行距上进行精准播种, 施用长效缓释复合肥, 播种以外不再进行犁耙中耕管理, 用除草剂控制杂草, 保障玉米正常生长。

1.1 玉米免耕栽培的优点

免耕栽培减少犁耙中耕, 降低生产成本。秸秆还田覆盖, 有利于地块蓄水保墒, 增加土壤含水量, 提高播种质量, 保证齐苗壮苗, 有利于增产增收。

免耕玉米表层根系增多, 主根发达, 因此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强。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肥料利用率, 为提高玉米单产打下坚实基础。

1.2 玉米免耕技术的意义

免耕技术较常规耕作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用工, 在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玉米免耕栽培每667 m2可省工5~6个, 增产5%~10%, 农民增收10%以上。因此, 免耕技术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2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2.1 玉米免耕地块的选择

玉米免耕栽培宜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土层较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及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地进行, 土层浅薄、瘠薄的石砾土和低凹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作玉米免耕田地。

2.2 选用优良高产良种

玉米种子要选用优质、高产、高抗 (抗旱、抗倒、抗病虫) 、根系发达、适应性广, 且经审定的优良玉米品种。如楚单7号、大天1号、北玉16号、路单8号、红单6号及五谷1790等。

2.3 播种前杂草处理

在播种前一周, 选择晴天喷施除草剂, 喷除草剂时要以草多重喷、草少轻喷为原则。可选用广谱除草剂, 如草甘膦、百草枯、乙草胺等。

3 田间管理

3.1 适时播种

地表温度稳定达到12℃以上即可播种, 南方地区播种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应根据降雨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免耕播种机, 一次性完成侧施肥、单粒播种、覆土等工序。

3.2 合理密植

为了保证玉米免耕产量, 种植密度要适宜。紧凑型品种如楚单7号适宜密度4 500~5 000株/667 m2, 半紧凑型品种如路单8号4 000~4 500株/667 m2, 平展型品种如海禾1号3 500~4 000株/667 m2。

3.2.1 双行单株

一般采用的是大行距90 cm、小行距50 cm, 株距根据品种不同而异, 紧凑型品种为20~22 cm, 半紧凑型品种为23~24 cm, 平展型品种为25~30 cm。

3.2.2 单行单株

一般行距80 cm, 紧凑型品种株距15~20 cm, 半紧凑型品种株距20~24 cm, 平展型品种株距24~30 cm。

3.3 科学施肥

根据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时期及土壤肥力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以保障玉米各个生长期都有充足的营养。

3.3.1 基肥

一般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1.5 t, 长效复合肥20~30 kg。

3.3.2 攻秆肥

当玉米长至8~9叶片时, 追施攻秆肥, 667 m2施尿素15~20 kg。多采用打孔深施, 然后盖肥培土。

3.4 苗期管理

3.4.1 早定苗

出苗后及时补种或育苗移栽, 保证苗齐, 四叶后定苗, 每塘留一苗。

3.4.2 化学除草剂

5~8叶用玉米专用除草剂喷施1~2次, 控制杂草生长。

3.4.3 科学排灌

玉米抽雄散粉至灌浆期, 这段时期应做好抗旱工作, 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当遇到降雨量大时, 土壤水分含量过多, 应做好开沟防涝工作。

3.5 适时收获

蔬菜茬田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篇8

1 玉米免耕增效特点

利用种植前茬作物厢面免耕种植玉米,具有省时省工、省力、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等特点和作用。在勐腊县高温高湿、玉米生育期短的情况下,亩产仍能达到600公斤以上,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勐腊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勐腊镇蔬菜队进行高产栽培攻关,最高单产达到916.7kg.

1.1 节本增效

免耕种植玉米利用前茬作物厢面,不需要重新耕耙理厢,按当地现行耕耙费用计算每亩可以节省120~140元;同时免去理厢一道工序,每亩省工2~3个,按勐腊现行农村用工每人每天100元计算,亩增加收入200~300元。栽培前只需通过化学除草等方式清除杂草后,按一定株行距规范化栽培,就能达到丰产。

1.2 提早节令增效

在遇到干旱的季节,实行深塘浅栽抗旱技术,可以提早播种节令,确保适时播种,达到丰产的目的。

1.3 肥土增效

免耕种植玉米可以充分利用前茬作物未完全吸收利用而残留厢里的肥料,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

2 玉米免耕栽培关键技术

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玉米免耕栽培应注重将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组装配套,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2.1 开沟理厢

在种植前茬作物及收获过程当中,往往会人为的造成一定程度的种植厢面损坏和厢沟堵塞。在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排水困难,土壤含水量大,通透性差,影响玉米根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要在清除杂草后根据种植前茬作物的厢面宽度及时开沟整厢,一般厢沟宽20cm,厢面宽80cm.

2.2 清除杂草

前茬种植蔬菜作物后,田间(地)杂草种类较多,要选择适宜、安全的除草剂,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剂量过大,对玉米造成药害,剂量过低,除草效果差。根据草害发生特点,重点防治春夏草害。可在玉米播种前一个星期,每亩用200~500m L百草枯兑水75kg,防除田间杂草;苗期每亩可用40%乙.阿合剂200~250m L兑水50kg,防治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喷施除草剂时必须做到田间无水。

2.3 适时适量播种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型品种的玉米包衣种,根据勐腊气候条件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宽窄行深塘点播,规格为(80cm+40cm)×25cm,做到播种深度一致,盖土2.5~3cm。

2.4 苗期管理

苗期主攻目标是要做到苗全、苗齐、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3~4叶期分次间苗,要求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

2.5 水肥管理

由于前茬作物残留肥料较多,只需在5~6叶期结合灌水亩追N肥10~15kg即可。拔节期中耕除草后再轻灌一次水,穗期主攻壮杆、大穗、粒多,因此,在大喇叭口期亩施N肥15kg,花粒期施肥应遵循“宜早不宜迟”的原则,亩施N肥5kg.

2.6 病虫害防治

兴安县稻田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篇9

1 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130 d左右超级稻如丰两优4号、桂两优2号和高产优质稻野香优1号、Y两优7号、金优2号等种植。

2 适期早播

合理安排“超级稻+秋甜玉米免耕”生产时间是取得效益之关键, 4月5日左右进行播种, 8月中旬收获, 水稻产量可达7 500~9 000 kg/hm2。为了避免遭遇霜冻, 提高产量, 甜玉米可选在8月上旬播种育苗, 8月下旬进行种植, 10月底收获。

3 育苗

甜玉米可在水稻收获前10 d左右进行育苗, 方法:选择旱地或菜园开出1.1 m宽苗床, 每种植大田需要100孔秧盘600块/hm2, 将秧盘平铺在整好的苗床上, 先用1 kg水稻壮秧剂拌细土2.5~3.0 kg均匀撒入40个苗盘孔内底部, 然后用细菜园土装育苗盘到5/6, 在苗盘每个孔中间放1粒种子, 用手指轻轻压入土中, 用细土抹平后, 再撒薄薄1层碎木屑, 并适当喷雾, 以保持土壤湿润, 用遮阳网覆盖防晒保湿, 出苗2叶后去掉遮阳网。

4 免耕栽培

与传统栽培相比, 稻田秋甜玉米免耕栽培省时、省钱、省力, 操作简便, 老人、妇女皆宜。操作方法:当甜玉米苗达3.5~4.0叶时, 按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25~30 cm规格直接在未经翻耕犁耙的稻田打洞种植, 种植密度5.1万株/hm2左右;栽前在小行距中施腐熟农家肥15.0~22.5 t/hm2、混合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或进口氮磷钾 (15-15-15) 复合肥150 kg/hm2开沟施基肥, 施基肥后覆土;种植时肥料离苗兜5 cm左右, 栽后淋足水, 以防烧苗。

5 合理追肥

甜玉米施基肥后, 追肥分4次施入。提苗肥:在种后5 d, 用尿素37.5 kg/hm2对清水15 t/hm2淋施, 促进根系生长。拔节肥, 在8~9叶时, 施尿素、钾肥各180~225 kg/hm2。攻苞肥:在12叶左右时, 施氮磷钾 (15-15-15) 复合肥225 kg/hm2。灌浆肥:在散粉期, 根据叶片浓绿情况, 施尿素37.5~225.0 kg/hm2。叶面肥:在开花前喷进口硼肥1 000倍液+0.4%磷酸二氢钾1次。

6 及时灌水

旱时灌水、涝时排水, 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以上, 开花期灌跑马水1次。

7 剥蘖及除笋

为了减少营养消耗, 保证甜玉米产量和等级, 苗期及时剥除从基部节位长出的分蘖芽, 通常在雌穗抽丝授粉期间, 每株保留第1苞位的玉米笋, 除掉第2、3苞位的玉米笋。

8 病虫害防治

8.1 病害

苗枯病发生在2~6叶, 在2叶时开始用药, 药剂选用美帮治萎或适乐时或植保灵等农药预防[4,5,6];纹枯病从拔节期开始, 结合防虫选井冈霉素, 或纹枯净或百菌清800倍液防治2~3次。甜玉米锈病是兴安县近2年来发生的一种灾害性病害, 在拔节、成穗期开始选用粉锈宁600倍液或爱苗1 500倍液防治, 每隔7~10 d喷1次, 连喷2~3次。

8.2 虫害

苗期2~6叶时虫害有地老虎、蝼蛄、青虫, 可用40.7%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1~2次;拔节、成穗期虫害有玉米螟, 在发现植株心叶有虫眼、叶肉咀嚼状后施药, 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1 500倍液或者40%福戈水分散性粒剂2 000倍液喷2~3次防治。开花期虫害有蚜虫, 在初花时开始用药,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吡蚜酮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7]。抽丝期虫害有钻心虫, 可对花丝及青苞周围喷1次5%锐劲特悬浮剂1 000倍液或40%福戈水分散性粒剂2 000倍液。

9 及时采收

授粉21~22 d, 当花丝呈褐色, 玉米表面有光泽时进行采收, 收获时鲜苞保留5~6张苞叶, 用干净的网袋装包好即可上市[7]。

参考文献

[1]李英.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6) :45.

[2]周波, 湖学安.优质特用玉米栽培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6.

[3]任亚梅, 袁春龙, 刘兴华, 等.鲜食玉米速冻加工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S1) :110-114.

[4]闫金婷, 张创新, 潘峰, 等.鲜食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保鲜与加工, 2005 (4) :31.

[5]何绍华, 王卫东, 汤德怀, 等.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11 (5) :29-30.

[6]唐荣化, 李建国.稻田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 2011 (4) :57-58.

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一、技术优势

该技术由于采用全膜覆盖,能更好地抑制蒸腾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产量。据试验数据表明,全膜玉米平均产量为9000kg/hm2~12000kg/hm2,较半膜平铺增产1200kg/hm2~2250kg/hm2,增产效果显著。由于采用膜上覆土,防止了穴播错位,减轻或者避免了放苗工作强度,同时膜上覆土也对地膜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地膜的使用寿命,严防风蚀,保证了苗膜,利于免耕多茬种植,即第一茬覆膜穴播玉米,二茬留膜复种玉米或冬油菜,三茬留膜复种马铃薯、油菜、黄豆、夏大豆等。

二、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湿厚、土壤肥沃的旱川地、梯田地种植。前茬以豆类、马铃薯、药材、禾本科作物为佳。

(二)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熟化土壤,接纳雨水。结合深耕施入足量的优质农家肥和氮、磷肥,严防后期脱肥,要求施优质农家肥75000 kg/hm2、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20kg/hm2。

(三)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质品种,如吉单261、豫玉22号、郑单958、酒试20等。

(四)铺膜

选择厚度为0.008mm~0.01mm、宽1.2m地膜,用量75 kg/hm2左右。为提高铺膜质量和工效,采用施肥起垄覆膜机或者畜力起垄覆膜。起垄覆膜期依据土壤墒情而定,最佳推广秋季覆膜。墒情差时则要集雨保墒,提前起垄覆膜提墒,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起垄覆膜时,膜面要紧贴地面,垄面呈椭圆形。小垄40cm,大垄70cm,小垄高15cm~20cm,大垄高10cm~15cm。覆膜后垄沟每隔50cm处打一个3mm小孔,以便雨水渗入土壤内。起垄覆膜完毕之后在垄面上每隔3m~5m用土打土带,以免风大揭膜,破损垄面。

(五)播种

比当地露地玉米播期推迟7d~10d,一般在4月中下旬为宜。播种时双行双数穴播,播种深度一般为3cm~5cm,株距为45cm,密度为保苗42000珠/hm2~48000株/hm2,下籽量22.5kg/hm2~30kg/hm2。

(六)田间管理

第一,破土引苗。玉米全膜穴播栽培后遇雨,覆盖后会形成一个板结蘑菇帽,应及时破碎,否则易憋芽,导致苗出土参差不齐,影响整齐度,进而影响产量。

第二,及时查苗补苗。引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时要立即补苗,确保保苗株数。当缺苗不严重时(当缺苗达10%),可以通过穴播双株的形式,达到合理密度。

第三,间苗、定苗。全膜玉米出苗后2片~3片叶子开展时,即可定苗,保留健壮、整齐一致的壮苗。壮苗应是叶片肥大,根多根深,茎基部扁粗,生长敦实,苗色浓绿。

第四,及时打杈。地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只能消耗养分。因此,定苗后拔节期间,要勤察看,及时将无效分蘖去掉,即人工打杈。

第五,追肥。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即10片~12片叶子时)追施壮秆增穗肥,一般追施尿素225kg/hm2~300kg/hm2。追施方法是在玉米穴播两株距间打孔施入肥料。或者肥料溶解在2250kg~3000kg水中制成液体肥,用追肥枪从两株间打孔施入。在玉米拔节期间,浓度用0.05%~0.1%硫酸锌溶液750kg/hm2进行叶面喷施,全生育期喷施2次。后期如发现植株发黄缺肥症状时,追施攻粒肥,一般追施尿素75kg/hm2。

第六,病虫害防治。蚜虫的地块用200%速灭杀丁2000倍~3000倍液防治。在10片~12片叶子时用辛硫磷拌毒砂(土)灌心防治玉米螟。玉米抽穗期用40%乐果或73%的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玉米大小斑病发生时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250g/hm2~3000g/hm2喷雾。

(七)适时收获,进行保膜

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并有光泽时收获。如果一膜两年或者多年用时,应及时砍倒秸秆覆盖在地膜上,保护地膜。

三、注意事项

(一)提前覆膜保墒

采用秋覆膜,春播时2m土层较冬春闲裸露地多贮水53.6mm,蓄水率较冬闲期裸露地增加1.5倍,秋覆膜玉米产量比春覆膜提高15.2%。

旱农区早春(3月~5月)降雨量稀少,土壤墒情较差,春播作物无法下种,传统的地膜平铺技术对雨水的保蓄力低,难以解决早春因干旱玉米无法下种的问题。通过秋覆膜、顶凌覆膜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墒土壤有效水分,同时覆膜后通过垄面集流,充分接纳降水,使其入渗播种沟内,能有效解决旱作区春旱严重而影响播种的问题。

(二)一膜两用或多用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不再耕翻土地,而是在原地膜上播种下茬作物,这样一次覆膜连续种植两茬或多茬作物。该技术可以延长地膜寿命,可降低生产成本3000元/hm2~3750元/hm2,提高土壤水分含量5个~10个百分点;冬春季节增加地温、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透性,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减少冬春季节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少免耕

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深松或浅耙)或不耕,并通过增加地表覆盖度等措施,减少土壤蒸发和地表径流,是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现代土壤耕作技术。目前适应我县推广应用的少免耕技术主要有地膜覆盖少免耕和秸秆覆盖少免耕。覆盖少免耕较平作不覆盖多蓄水77.5mm,蓄水率达64%,蓄水率提高1倍以上,且主要表现为深层贮水量的显著增加,在2m的土层内所蓄积的降水在60cm~200cm土层内占80%以上。

摘要:在阐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免耕栽培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从地块选择、整地施肥、品种选择、铺膜、播种、田间管理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与注意事项。

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篇11

1.免耕技术

(1)及时消除前茬地里的老草。稻田、红薯地、红壤地在收获前茬后,在棉田里,先把棉株按组并行,摘除老叶后,每667平方米及时用20%克无踪或20%百草枯200克对水60公斤喷雾。若杂草大,则再加41%农达100克。

(2)播后及时喷芽前除草剂。播种后及时每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80 ~ 120克或90%禾耐斯60 ~ 75克对水45公斤均匀喷雾。若土壤干燥、有机质高的田,则芽前除草剂用量要多,同时要多喷水,以能看见土壤表面有水分为宜。

(3)发芽后防杂草技术。当看麦娘有4 ~ 5片叶或阔叶草有2 ~ 3片叶时,用10.8%盖草能20 ~ 40克进行除尖叶草。若有阔叶草,则在防尖叶草时加入48%阔叶露100克,同时加入90%禾耐斯30 ~ 45克。

2.直播技术

(1)选种晒种拌种。油菜品种以选用半冬性或春性早、中熟双低品种为宜。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150 ~ 200克;晒种1 ~ 2天,并用盐水进行选种,捞去秕粒、病粒和菌核;在水中浸3 ~ 4小时,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克进行拌种,然后用50公斤钙镁磷肥加1.5 ~ 2公斤硼砂、10公斤硅肥把种子拌匀待播。

(2)开沟做厢。开好三沟,待播种后把沟土打碎在畦面上。

(3)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点播、撒播等方法。条播行距为33 ~ 40厘米,株距为10 ~ 15厘米;点播行株距为30厘米。播后,用谷壳灰或沤熟的杂肥1500公斤进行盖籽或在畦面上铺上一层薄稻草。若畦面干燥,则要洒足水或串沟水。

3.高产技术

(1)防红叶。若遇低温阴雨、涝害、干旱、虫害和缺肥等会引起叶片发红现象,则用速效氮肥。

(2)防高脚苗。在油菜有1 ~ 2片真叶时,用15%多效唑50 ~ 75克对水50公斤进行化控;同时把病苗、弱苗拔除进行间苗;在傍晚把苗密的地方的苗移到稀处,并浇上活颗水。

(3)防冻害和根拔。直播油菜易发生冻害和根拔,在立冬后要重施腊肥,在下小雨时,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25 ~ 30公斤,同时要清沟排渍。

(4)防早花。若出现早花现象,应及时摘薹,摘薹后要多施氮肥,促使油菜进入营养生长。

(5)防花而不实和早衰。在油菜初花、盛花、末花时,分三次每667平方米用硼砂150 ~ 200克加磷酸二氢钾150 ~ 200克、尿素500克进行叶面喷雾。同时在初花时用5 ~ 7公斤尿素。

(6)防病害。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油菜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油菜2 ~ 3片真叶、初花、盛花、末花时,分别用50%多菌灵600 ~ 800倍液或菌立停1000倍液或75%治萎灵600 ~ 800倍液喷洒,及时消灭蚜虫防病毒病。

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效应初探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玉米品种为正大619。

1.2 供试土壤

土质为棕色石灰土, 肥力均匀, 上茬为秋玉米。

1.3 试验设计与实施

试验设3个处理 (见表1) , 每个处理三次重复, 共9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20 m2, 每个小区播种105株, 播种密度为52500株/hm2, 区组内采取随机排列, 周围设保护行。试验在大化县大化镇流水村巴雷屯进行, 于2004年2月7日播种, 7月6日收获。各处理之间除栽培方式不同外, 施肥和其它管理水平均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下玉米的抗旱效果

2004年大化县受春旱为害较为严重, 3月4—21日连续出现旱情, 根据3月19日田间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2) 在同一重复, 每个处理随机连续调查10株。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的玉米叶片为5.1叶, 叶片较绿, 10株都没有萎蔫迹相。免耕栽培的玉米叶片为4.7叶, 叶片绿色, 10株有2株有萎蔫迹相, 萎蔫率为20%。翻耕栽培的玉米叶片为4.3叶, 叶片淡绿色, 苗较矮, 10株有6株有萎蔫迹相, 萎蔫率为60%。由此可见, 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的抗旱效果非常显著。

注:表中数据是在同一重复随机连续调查1 0株所得, *代表有萎蔫迹相株。

注:表中数据均为收获时通过随机连续取样1 0株来考种取平均值而得, 其中免耕平均是处理1和处理2平均。

单位:kg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生物性状与产量结构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见表3) , 与翻耕栽培 (处理3CK) 相比, 免耕栽培 (处理1和处理2) 的玉米株高、茎粗分别平均提高4.28%、2.27%, 其中秸秆还田免耕栽培 (处理1) 更明显, 分别提高5.84%、4.55%;免耕栽培处理的穗位高、穗长、穗粗分别平均提高4.16%、1.83%、3.66%, 其中秸秆还田免耕栽培处理分别提高4.21%、2.62%、4.88%;免耕栽培处理的穗行数、行粒数分别平均提高2.24%、4.74%, 其中秸秆还田免耕栽培处理分别提高2.99%、7.86%。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见表4) , 与翻耕栽培 (CK) 相比, 玉米免耕栽培处理产量平均提高6.04%, 其中秸秆还田免耕栽培处理每hm2增产651 kg, 增幅9.23%。免耕秸秆还田处理比免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每h m 2增产450 kg, 增6.21%。

2.4 经济效益分析

秸秆还田免耕栽培产量7701 kg/hm2, 比翻耕栽培产量7050 kg/hm2, 增产651 kg/hm2, 按当年玉米价格1.4元/kg计, 增加产值911.4元/hm2, 免耕栽培每hm2可节省翻犁人工30个工日, 按每个工日30元计, 共节支900元/hm2, 减去秸秆还田多增加15个工日450元, 总节支增收1361.4元/hm2, 经济效益显著。

免耕栽培产量7251 kg/hm2, 比翻耕栽培产量7050 kg/hm2, 增产201 kg/hm2, 按1.4元/kg计, 增加产值281.4元/hm2, 加上减少翻犁人工费投入900元/hm2, 总增加纯收入1181.1元/hm2。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处理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这是因为该技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 改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为免耕栽培, 提高了天然降雨入渗率, 增加土壤含水量, 同时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在培肥地力的同时, 根茬固土, 保护土壤, 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2,3], 提高了玉米的抗旱能力。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为玉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株高与茎粗比翻耕分别提高5.84%与4.55%) , 为玉米高产营造了良好的产量结构 (穗行数与行粒数比翻耕分别提高2.99%与7.86%) , 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 提高劳动生产率, 可节本增收1361.4元/hm2,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黄拔程, 刘永贤, 陈德威, 等. 广西玉米免耕栽培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2: 204-205.

[2]李新举, 张志国, 邓基先, 等. 免耕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9 (4) :520-526.

上一篇:异山梨醇下一篇:低温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