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射频消融

2024-08-25

低温射频消融(共10篇)

低温射频消融 篇1

近年来慢性鼻炎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 对其药物治疗病程长, 易复发, 部分患者鼻腔局部用药等保守治疗效果差或产生依赖性, 以持续性鼻塞为主要症状的中、重度慢性鼻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中、重度慢性鼻炎,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不仅疗效明显, 而且可以保持鼻腔黏膜的完整性, 不影响生理功能。本文总结了2008-2011年间, 我科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鼻炎的患者169例, 并坚持随访1年, 术后疗效满意, 无鼻腔干燥等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69例, 其中男109例, 女60例。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约38岁;病程3~25年。本组中33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或下鼻甲骨折移位术术后, 有47例在门诊接受鼻喷激素等药物规律治疗3个月以上。全部患者均有持续性鼻塞, 鼻内镜检查可见下鼻甲肥大、黏膜表面不平, 1%麻黄素收缩黏膜无效或不良。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者取平卧位, 常规消毒鼻面部皮肤, 以1%地卡因浸润棉片行双侧鼻黏膜表面麻醉2次, 再用2%利多卡因做鼻丘及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将主机功能设置为能量级0.15~0.3hms, 在鼻内镜下将双极刀头自下鼻甲黏膜肥大部位进入黏膜下, 进行治疗, 根据下鼻甲肥厚程度的不同而各部位消融时间不同, 每个部位1~3s, 全过程10~20s, 由后向前消融, 其中15例合并中鼻甲重度肥大, 同法进行消融, 观察10min无活动性出血, 术毕。术后局部给予1%麻黄素、薄荷石蜡油交替点鼻, 3次/d, 连续3d。

2结果

143例患者术后鼻塞消失, 鼻腔通气好;19例患者术后鼻塞明显减轻, 局部给予鼻喷激素治疗, 1~3个月后鼻塞消失。7例患者术后鼻塞减轻不明显, 术后2周再次行中、下鼻甲肥大部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症状消失。全部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行鼻内镜检查。患者术后均无鼻腔干燥等并发症, 鼻内镜检查见鼻腔黏膜无明显充血、肥大, 表面光滑。

3讨论

鼻塞是慢性鼻炎的主要症状, 如不合并鼻腔结构异常, 通常采用鼻喷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保守治疗。中、重度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鼻塞症状重, 病程长, 鼻黏膜对减充血剂敏感性差, 采用鼻喷类固醇激素类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差, 可采用手术治疗来改善鼻腔通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治疗新技术, 始于20世纪90年代, 己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它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鼻黏膜, 对鼻黏液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和嗅觉功能无影响[1], 其工作原理是在低温 (40~70℃) 下打断靶组织细胞链, 并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 达到切割和消融、组织体积减容的目的, 术后鼻黏膜肿胀反应较轻, 鼻塞症状缓解或消失, 同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还可减少肽类物质的释放, 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 从而能减轻鼻炎的症状。

通过术前、术后鼻内镜检查发现下鼻甲前1/3和中鼻甲前端肥大或息肉样改变是引起鼻塞主要原因, 下鼻甲后端的轻度肥大不影响鼻通气, 只有重度肥大才会引起鼻塞。这可能与呼吸气流进入鼻腔后呈层流有关。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中不应忽视下鼻甲前端和肥大中鼻甲的处理, 本文 7例患者术后鼻塞减轻不明显, 均由于中、下鼻甲前端处理不好有关。术后2周再次行中、下鼻甲肥大部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症状消失。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对保守治疗效果差, 以持续性鼻塞为主要症状的中、重度慢性鼻炎, 疗效安全满意。

关键词:等离子,射频,鼻炎

参考文献

[1]林尚泽, 郑黔源, 李常江, 等.双侧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 2007, (5) :234-235.

根治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 篇2

为了根治心动过速,过去需开刀,打开心脏,切断或切除心动过速的传导道路或病灶。这种治疗方法,病人不仅痛苦大,花钱多,而且手术意外也较多。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用穿刺针扎血管的方法,把导管送到心脏,做详细电生理检查,可精确测定心动过速的关键部位,并可在这一部位发放高频低能电流,以消除不正常的传导道或病灶,从而使心动过速永不再犯。

7大优点

导管射频消融法有以下优点:

(1)能根治心动过速。

(2)不用手术刀开胸,不切心,而只是从外周血管扎针的方法,把导管送到心脏特定部位,病人痛苦很小。

(3)病人不需麻醉,可在完全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

(4)射频电流不刺激肌肉,因而不出现胸部肌挛缩,也不发生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

(5)安全性高,很少发生并发症。

(6)成功率高,个别病人复发,再做一次,也可取得成功。

(7)康复快,术后6~12小时可下床活动,3天可出院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适应症及对策

预激综合征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患预激综合征者,在房室之间有一条或几条不正常的传导道,医学称为“旁路”(先天性的)。这旁路有从心房向心室传导的能力,也有逆传能力。有了旁路,则经常会有小电流在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心室与旁路之间快速转圈,每转一圈引起心跳一次,因而发生心动过速,这叫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的一种。

对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预激性房颤的关键部位就是旁路,导管射频把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激性房颤就永远不再发生了。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在一般人只有一种传导速度较快的组织,称快径;但也有人还存在另一种传导慢的组织称慢径,形成所谓“双径路”。这样小电流在适宜条件下,会在两条径路中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称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这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

对策:导管射频把慢径消掉,只保留快径,这种心动过速就永远不会再犯,而且房室传导还保持正常。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这种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人总体上心脏是正常的,所以临床用各种检查方法都没有查到真正心脏病的证据。但心动过速又经常发作,有时会连续数日、数周甚至数月不停。心动过速犯得太频,时间太长,还可形成心脏扩大、心衰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对策:这种室速是因为在心脏右心室流出道及左心室间隔上,有一个“病态司令部”。它会快速发放微小电流,形成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可找到“司令部”所在地,把它彻底消灭掉,室速就不能再发作了。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动过速,病人发作时多会发生晕厥、抽搐,需紧急抢救。

对策:这种病人多同时患有心肌病,此种心动过速是微小电流在左、右束支及左、右心室之间转圈,导管电极找到右束支时,发放电流把它阻断,这个环路就断了,心动过速就不会发生了。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这一心动过速,但不能根治心肌病。

某些病理室速如心梗后、心肌病等,也可试用导管消融。消融不成功或室速有生命危险时,也可植入埋藏式除颤器,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另外,某些局灶室速也可通过射频消融解决。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是在心房里有一个环路(主要是右心房),小电流在此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可跳300次/分,而心室一般在150次/分。

对策:导管射频可以破坏右房内的环路,从而根治房扑。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房速是由于在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激动的病态“司令部”;或者有微小电流在心房内按某一轨路环行运动,医学叫折返运动。

对策:只要经电生理检查标测到病态“司令部”,或折返环的部位,就可用导管射频的方法进行消融而得到根治。

上述各种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率可达95%~100%。

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轻则心跳不规则,心室率快,病人感到心慌;重则发生心力衰竭。因房颤时心房内血流缓慢,形成涡流,有血栓形成的危险;一旦血栓脱落,会发生脑卒中,其致死率或致残率高。科学家经研究已认识到: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是引发与维持房颤的主要部位,占90%以上,另外心房肌自身特性改变,对房颤持续存在也起重要作用。

低温射频消融 篇3

关键词: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 也是患者来医院求治的主要原因。造成鼻塞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下鼻甲肥厚, 在进行药物治疗无效后, 传统上常给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但外科治疗痛苦相对较大, 不仅容易出血, 而且会破坏部分下鼻甲黏膜, 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 造成鼻腔干燥、空鼻综合征的术后不良反应。微波和激光虽然痛苦少, 但远期效果不良。我科从2009年3月起应用美国Arthocare公司生产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治疗下鼻甲肥厚48例, 随访6个月获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入选条件以鼻塞为主要症状, 主要病理改变为下鼻甲肥大导致鼻塞, 无鼻息肉、明显鼻中隔偏曲及鼻腔新生物, 经1%麻黄素棉片下鼻甲收缩反应欠佳, 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不佳;或尽管下鼻甲对麻黄素收缩反应较好, 但患者不愿经常用药, 希望通过手术解决通气问题。按照以上标准选择48例, 其中男38例, 女10例, 年龄18~60岁, 平均39岁。所有入选病例均未接受过激光、微波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以1%丁卡因溶液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3~4次, 然后用1%利多卡因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 麻醉完成后行下鼻甲双极射频等离子消融术。手术采用美国Arthocare公司ENTec2CoblatorTM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仪和Reflex 45刀头。在下鼻甲前端肥厚黏膜处作为进刀点, 将输出功率定于4~5档, 启动工作开关, 将刀头刺入黏膜下, 沿下鼻甲长轴方向潜行, 根据下鼻甲黏膜肥厚的情况进到适当的位置, 持续10~15 s, 关闭工作开关, 退出刀头。对下鼻甲后端息肉样变者, 可直接自息肉样变黏膜处刺入, 并持续10~15 s。下鼻甲黏膜肥厚严重者可加刺1~2个点, 直到鼻腔通气满意为止。术毕可使用明胶海绵加适量地塞米松覆盖创面, 对于出血较多的可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一般术后1 d, 创面有伪膜形成。

1.2.2 术后处理

治疗后患者常即时感觉鼻塞缓解, 大约6 h后下鼻甲反应性肿胀, 鼻塞可较术前更甚, 治疗后第1天消融的组织开始从打孔内排出, 在打孔附着处形成伪膜状, 用吸引器吸出。7 d后鼻塞症状开始减轻, 2~3周后下鼻甲肿胀明显减轻, 4~6周后恢复正常。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 d, 术后1周内局部给予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对于鼻腔反应较重的患者可给予鼻腔冲洗治疗, 可有效缓解症状。

1.3 疗效评价

等离子射频治疗下鼻甲肥厚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4~6周,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 采用国际通用的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 评分法评价鼻塞疗效, 用一长度约为10cm的评分卡, 一端为0代表无鼻塞症状, 另一端为10代表几乎完全鼻塞, 让患者根据自己的鼻塞情况在0和10之间选择移动游标, 以与其症状相符的评分作为此时的VAS分值, 采用自身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治疗前VAS评分为 (9.46±0.55) 分, 治疗后3个月为 (6.78±0.50) 分, 6个月为 (0.35±0.45) 分, 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分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治疗病例均未发生下鼻甲骨坏死、鼻腔黏膜萎缩、鼻腔粘连, 中隔穿孔等不良并发症。

3讨论

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临床上常用于鼾症等的治疗, 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等离子射频电场, 使电解液变为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薄层中的自由带电粒子可获得足够能量从而打断其内部的分子键, 在低温下 (60℃~70℃) 使靶组织细胞以分子为单位解体, 确保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皱缩, 又不破坏细胞的活力。等离子射频消融主要的优点是在黏膜下消融,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黏膜[2]。适应证的选择:应选择下鼻甲骨增生较少, 以软组织增生为主的病例, 这样可以减少在黏膜下打孔过程中造成黏膜坏死、下鼻甲外露等并发症。在下鼻甲内注入局麻药过程中, 要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以利于等离子层的产生, 从而提高消融效果。此外可在黏膜内注射适当生理盐水, 因为大量液体的注入增加了下鼻甲的体积, 使电极易于在黏膜下通过而不至于穿透鼻甲黏膜。在表面麻醉中应注意不要加肾上腺素, 否则容易导致下鼻甲收缩, 增加消融困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配合鼻内窥镜下操作更有利于下鼻甲后端准确消融[3]。等离子射频打孔可以避免手术治疗对下鼻甲黏膜的破坏, 对于保护下鼻甲前端功能十分重要。此外传统手术切除下鼻甲的多少也很难掌握, 切除过多常导致鼻腔干燥, 影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等离子刀打孔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难题。综上所述,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由于其独特的作用原理, 在治疗下鼻甲肥大方面具有效果明显、黏膜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 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选兆, 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66-175.

[2]Leekc H, Wang PH, Kingdom TT.Surgical management of inferior turbinate hypertrophy in the office:three mucosal spring techniques, operative techniques.Otolaryngol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01, 12 (10) :107.

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问与答 篇4

※什么是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一种高频电磁波)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是一种可以达到根治的方法。

首先经过穿刺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植入心导管电极,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和确定消融病灶所在的部位。然后,合适的消融导管到达病灶部位,发放射频电流消融60~120秒,经电生理方法证实消融成功即结束手术。

※哪些心律失常可做射频消融?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预激综合征或隐匿性房室旁路合并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

2 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可以作为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措施;持续时间较短的持续性房颤,对于病史较短、经至少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措施;对于病史较长、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维持窦性心律或预防复发的措施之一。

3 心房扑动。

4 房性心动过速。

5 左室或右室特发性室速或早搏:一般情况下早搏负荷要达10%~15%以上。

6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速。

7 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及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和复发率如何?

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和复发率与手术医生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在20世纪80年代末,射频消融术刚开展时手术的成功率较低、复发率较高。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提高,术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有很大的提高,复发率不断下降。如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成功率为95%~99%,复发率为2%~5%;房速和房扑的成功率为90%~95%,复发率为5%~10%;特发性室速成功率为90%~95%,复发率为5%~10%。阵发性房颤第一次手术成功率8 0 %~8 5 %,20%左右需要做第二次。射频消融术的复发多在术后数月至1年内。不过即便复发了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绝大多数病人可在再次施行射频消融术后取得成功。

※如何进行射频消融前准备?

1. 心理准备 病人要在射频消融前调整好心态,配合好医生,手术会更加顺利,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 术前抗凝 有效抗凝治疗是射频消融前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抗凝前首先要对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选择口服阿司匹林或抗凝剂。

3.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对于心室率较快患者,术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率进行有效控制。

4. 伴发疾病的治疗 高血压的患者,术前、术后一定要把血压控制好,否则术后房颤容易复发;糖尿病患者要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控制好血糖;风湿性心脏病瓣膜严重狭窄患者伴发房颤最好选择外科治疗,心脏瓣膜置换与房颤消融可以一次手术完成。

王老伯听从医生建议,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后康复顺利,心律失常没有再出现。

低温射频消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 男44例, 女12例, 年龄13~58岁, 平均34.3岁, 病史1~14a。伴有鼻中隔偏曲11例, 鼻窦炎9例, 鼻息肉2例。

1.2 方法

鼻腔麻醉, 鼻甲黏膜血管收缩满意后, 零度鼻内镜暴露一侧下鼻甲, Coblatorl主机功率输出调到6档, 选用45号刀头蘸少许生理盐水, 置于下鼻甲前端踩下切割键, 刀头发生消融作用后顺势将刀头沿下鼻甲黏膜下缓慢向后推进, 直至下鼻甲尾部的游离端, 换踩电凝键, 并缓慢退回刀头, 历时15~20s。

2 结果

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56例, 手术均获得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20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10ml, 手术过程顺利, 无一例发生术中意外或出现并发症。术后无鼻腔出血、粘连和感染等不良反应, 随访6个月症状无复发, 有效率为10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肥厚性鼻炎虽然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但由于患者对其安全性和疗效仍缺乏了解, 往往都有紧张恐惧心理, 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可因情绪导致血压升高而停止手术或术中、术后出血过多, 为此责任护士主动关心安慰患者,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解释, 介绍手术的优越性, 以及术后康复程序、注意事项, 主动介绍科室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及手术成功病例, 以稳定患者情绪, 积极配合手术。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等方法进行放松练习, 避免过度紧张而引起昏厥。

3.1.2 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准备

低温消除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是一项新技术, 护士要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 手术的大致过程, 术前准备, 术中配合, 术后护理要点等, 以便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有的放矢。

3.1.3 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检查, 术前进行血、尿、粪三大常规及心肺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检查, 详细询问过敏史, 以了解全身状况。术前一天, 鼻腔剪鼻毛, 男性患者剃胡须。

3.2 术中护理

3.2.1 术中配合连接好主机和脚控踏板, 各种线缆, 等离子刀, 准备足量生理盐水, 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情绪反应, 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等方法进行放松练习, 避免过度紧张而引起昏厥。

3.2.2 消融时可产生少许烟雾影响视野观察, 助手将吸引管头部置于前鼻孔处, 或患者经鼻腔出气即可。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6d鼻腔阻塞会加重, 部分患者鼻腔流清涕会明显增多, 这主要是鼻腔对等离子能量的炎症反应导致的。术后1周鼻甲"白膜"开始脱落, 3~6周才完全脱落, 如过早脱落或人为撕落易出血[1]。向患者讲明这些情况的原因, 以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协助其半卧位休息, 利于鼻腔分泌物的引流, 配合鼻腔雾化吸入, 严重者可用麻黄碱滴鼻。

3.3.2 术后由于鼻腔黏膜肿胀, 患者张口呼吸, 使局部抵抗力下降, 出现咽干, 甚至由于口腔感染而疼痛。指导患者每天用漱口液漱口, 少量多次饮水, 以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

3.3.3 鼻腔的护理指导患者避免打喷嚏的方法, 勿用力擤鼻、挖鼻, 渗血多者可用麻黄素棉片行前鼻腔填塞, 注意观察棉片血染情况, 及时更换。术后黏膜麻醉药效消失或鼻腔黏膜的肿胀可导致鼻部疼痛及头痛, 指导患者采用自我控制如深呼吸、听音乐、静思等方法放松,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无效时给予镇痛剂。根据医嘱予伯克纳滴鼻剂滴鼻, 3次/d。

3.3.4 健康教育教患者正确的鼻腔点药方法, 且出院后仍要坚持滴药指导患者按时复诊。责任护士填好复诊卡并交代患者按复卡上的时间按时复诊, 一般具体复诊时间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

4 小结

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 使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肥厚性鼻炎具有以下优点:可在内镜下对肿大的下鼻甲进行定点消融, 能较准确地控制治疗范围;操作程序简便, 手术出血少, 不损伤黏膜表面的生理功能, 可以重复治疗[2];缩短了手术时间, 术后无需填塞, 减轻了患者痛苦。

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术后观察鼻腔渗血情况, 指导正确的鼻腔滴药, 56例患者均获成功, 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配合精心的护理,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慢性肥厚性鼻炎,护理

参考文献

[1]周卫东, 杨代茂, 盛晓东, 等.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治疗慢性鼻塞[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 4 (2) :112~112;114.[1]周卫东, 杨代茂, 盛晓东, 等.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治疗慢性鼻塞[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 4 (2) :112~112;114.

低温射频消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0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老年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4岁。采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诊断标准,为中-重度患者,症状明显,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阳性,病程1年以上,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未同时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者仰卧位,先行1%丁卡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3次,后行1%利多卡因常规黏膜下浸润麻醉。将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电压输出数码调至4~5档,在0度鼻内镜下在下鼻甲肥大者选3个减容点,一般选择下鼻甲上、中、下缘2-4点进路,中鼻甲肥大者选2个减容点。低温等离子头前端蘸生理盐水,在减容点黏膜组织中潜行,刀头前端始终处于黏膜下,消融至黏膜颜色渐白,每个点约8~10 s,止血并缓慢退出。再用等离子刀刺入鼻丘黏膜下,凝固筛前神经鼻腔外侧支。视情况给予填塞止血。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每日2次,每次每侧喷注1喷。

1.3 评价

1.3.1 疗效评价

分别于治疗后0月、3月、6月及12月行检查,记录病情变化,并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推荐标准进行评分。

1.3.2 患者主观评价

分别于治疗后0月、3月、6月及12月根据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hinov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评分表主要包括日常活动、睡眠、非鼻部/眼部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在内的7个大项,又细分为28个小项目,根据受影响程度由轻到重分别评分0到6分,治疗前、治疗3、6和12月分别评估,计算每次检查总分。

1.4 统计学分析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12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3月疗效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6月及12月后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2 患者主观评价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3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3月疗效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6月及12月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为上呼吸道常见的变应性疾病,其症状主要以鼻塞、喷嚏、鼻流清涕为主,是临床常见的非严重致病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目前全球大约有20%~30%的人群患有变应性鼻炎[5],且其患病率仍在上升。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导致鼻窦炎和鼻息肉等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6]。在我国,老年人变应性鼻炎患者尤其多,且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老年患者鼻部症状,特别是鼻塞更容易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又可以导致非鼻眼部症状,鼻塞可能导致情感反应,从而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变应性鼻炎传统治疗方法有药物疗法和免疫治疗等,但是部分变应性鼻炎由鼻腔鼻甲肿胀等原因造成机械性阻塞造成,此时运用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病,服用药物较多,用药依从性差。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鼻腔的通气,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常规手术治疗需住院,术后易出血、粘连,需进行前鼻孔填塞,患者痛苦大,且该治疗是以破坏下鼻甲黏膜为代价,影响纤毛运动,甚至黏膜萎缩,出现萎缩性鼻炎。而老年变应性鼻炎为一特殊群体,其身体基础状况通常较差,对常规手术及术后鼻腔填塞耐受性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方法不仅可保证下鼻甲解剖完整的前提下缩小下鼻甲体积,还能恢复正常的鼻腔气道功能,且不破坏下鼻甲,维持其调温、加湿、滤过及清洁等生理功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的微创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低温条件下,分解靶细胞组织的化学键,靶组织细胞以分子为单位分解、解体,使靶组织细胞迅速脱水、组织凝固坏死,达到减容目的,从而进行消融。另外其低温热效应使周围组织的功能及正常组织得到有效保护。其作用范围仅100微米,可以精确控制,术中出血少,术后不需要填塞,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实验通过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的疗效对比,来研究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老年人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疗效。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治疗后各时间点疗效与治疗前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3月疗效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6月及12月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后3月对照组疗效优于实验组,这与术后鼻腔黏膜的肿胀有巨大的关系,但在复查清理去除阻塞后,实验组的疗效迅速体现并超越对照组。

低温射频消融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35岁~57岁, 平均年龄42岁, 均为单侧发病, 伴高血压病史5例, 出血到就诊时出血总量100~500 m L。均行住院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 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疾病。专科检查见鼻腔出血, 均为搏动性出血、量大, 18例出血点为下鼻道顶端近后鼻孔处, 3例为鼻底近后鼻孔处, 2例为鼻中隔后端出血。

1.2 设备

治疗仪器系德国塞隆第三代全自动控制单针低温双极等离子射频消融机, 备有下鼻甲射频针、软腭舌根射频针、鼻息肉及多功能射频针、双极电凝。鼻内镜系南京侨伟耳鼻喉科治疗台, 配有0°、30°、70°鼻内镜。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 0°鼻内镜下用吸引器清除鼻腔内血性分泌物, 给予1%地卡因、滴鼻净棉片行鼻腔及鼻甲表面收缩麻醉, 检查出血位置、明确具体出血部位, 确认出血点后局部黏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强化麻醉, 取低温射频针, 功率6, 时间1 s~3 s, 于出血点周围一圈封闭阻断血流, 再于出血部位凝固, 至黏膜色白。然后用明胶海绵敷于出血部位, 油纱条涂以湿润烧伤膏填塞前鼻孔, 隔日行鼻腔换药。对于出血量极大难以控制的患者, 地卡因、滴鼻净棉片充分表麻收缩后, 待出血停止再行鼻内镜检查, 并行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前均给予降压治疗, 血压平稳后方行手术。术后均给予止血对症治疗。

2 结果

23例患者住院治疗均一次止血成功, 时间7 d~10 d, 术后行前鼻孔填塞, 每48 h行鼻腔换药, 1周内形成假膜, 2周内形成结痂并脱落, 3周内创面光滑。随访3个月到半年, 无1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鼻腔粘连、鼻腔黏膜坏死等并发症。

3 讨论

鼻出血患者治疗的关键是找到出血部位, 明确出血原因, 迅速止血。其治疗方法有内镜下烧灼[3]、后鼻孔填塞、血管结扎[4]、数字血管造影动脉栓塞[5]、蝶腭动脉结扎[6]等。后鼻孔出血传统治疗常选用后鼻孔栓塞, 其弊端在于: (1) 容易损伤鼻腔正常黏膜, 从而引起鼻腔继发性出血以及感染等, 导致迁延不愈, 形成恶性循环, 且没有针对性。另外反复填塞可导致鼻黏膜肿胀、糜烂或形成炎性息肉, 造成新的出血点, 从而影响对原发出血部位的判断。 (2) 合并有高血压及心肺方面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全身并发症。 (3) 操作方法复杂, 用一导尿管将栓塞球自口腔牵引至后鼻孔, 纱球大小较难掌握, 过小常不能达到止血效果, 过大常致患者吞咽进食困难, 患者痛苦较大;并容易引起鼻前庭及软腭红肿, 患者不易接受。

低温双极等离子射频消融是利用双极低频射频所产生的能量, 将射频电极与组织之间的电解液转换成称为等离子体的离子蒸汽层。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使目标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为单位, 逐渐解体造成组织凝固坏死, 在低温下形成切割和消融效果。由于这种效应局限于目标组织的表层, 而且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实现的 (40~70℃) , 所以对周边组织的热损伤被降至最小程度, 可以免除创面炭化及深层组织烧伤, 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在黏膜下消融, 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黏膜层。由于电热效应可加速完成对血管的收缩凝固作用, 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区, 视野清晰;低温双极射频止血, 止血简单彻底, 操作安全方便, 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避免反复填塞的损伤、痛苦, 减少并发症, 鼻内镜下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中老年人后鼻孔出血, 尤其是基层医院,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鼻内镜引导下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中老年人后鼻孔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鼻内镜引导下明确出血部位, 局麻后用低温射频消融直接凝固出血点或出血区域黏膜划痕凝固。结果 23例患者经住院7 d10 d治疗均一次止血成功, 随访3个月到半年, 无1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鼻腔粘连、鼻腔黏膜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区, 视野清晰;低温双极射频止血, 止血简单彻底、操作安全方便, 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避免反复填塞的损伤、痛苦, 减少并发症, 鼻内镜下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中老年人后鼻孔出血, 尤其是基层医院,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老年人,后鼻孔出血,鼻内镜,低温双极射频消融

参考文献

[1]姜华, 李随勤.鼻后部出血的处理[J].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2005, 2 (2) :148-149.

[2]蔡福合.顽固性鼻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治疗[J].临床误诊误治, 2007, 20 (9) :75~76.

[3]范丽霞, 王鑫, 温海涛.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68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 9 (3) :176.

[4]鄢斌成, 刘炳松, 杨羿容, 等.颈外动脉结扎并筛前、后动脉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35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 6 (3) :177.

[5]张荣强, 马晨.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严重鼻出血18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 8 (1) :49.

低温射频消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50例, 所有患者均为黏膜肥大, 其中男性患者80例, 女性患者70例, 患者年龄21~81岁, 平均年龄为 (51.7±9.1) 岁。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 (75例) 和对照组 (75例) ,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大, P>0.05, 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微波治疗方法, 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 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卧位, 在鼻内镜下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面片置于双侧总鼻道, 间隔至两分钟换棉片一次, 共3次。再用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加1‰肾上腺素液于黏膜, 骨膜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后于肥大部分选减容点进行治疗, 一般选择3~4个为宜, 射频刀头在与下鼻甲走行方向一致的减容点黏膜下潜行, 长度为0.5~0.8 mm, 每个点消融8~10 s, 止血处理8~10 s。中鼻甲黏膜肥大患者亦可同时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对变应性鼻炎, 将主机功能设置为5档, Reflex45刀头浸泡生理盐水后从下鼻甲前端黏膜下与鼻甲骨质间进入直达后端, 勿穿出, 仅此一通道。术后于下甲与鼻中隔间置用生理盐水浸湿的医用明胶海绵2条, 5 d后取出, 换药至鼻腔黏膜光滑。

在6个月后, 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鼻腔通畅术腔无粘连为显效;患者鼻塞好转, 症状大大减轻, 鼻甲粘连可以通过换药分开, 鼻甲无萎缩为有效;患者鼻腔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 鼻甲无明显或者出现萎缩性鼻炎体征为无效。

2 结果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7%, 二者相比, 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此外, 在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33% (4/75) , 对照组为24.00% (18/75) , 二者相比, 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利用双极低频射频所产生的能量, 将射频电极与组织之间的电解液转换成叫做等离子体的离子蒸汽层, 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使目标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为单位逐渐解体造成组织凝固坏死, 在低温下形成切割和消融效果[4]。由于这种效应局限于目标组织的表层, 而且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实现的 (40~70℃) , 所以对周边组织的热损伤被降至最小程度[3]。这样可以免除创面炭化及深层组织的烧伤, 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该技术是在鼻内镜下, 运用从国外引进的等离子低温消融系统瞬间对增生组织进行黏膜下组织消融, 可保持局部黏膜组织结构的安全性, 并能有效减轻术后水肿与疼痛, 缩短病程等。

在本文的研究中, 使用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7%, 二者相比, 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33% (4/75) , 对照组为24.00% (18/75) , 二者相比, 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鼻部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此15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中无1例出现萎缩性鼻炎。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 (75例) 和对照组 (75例) , 观察组患者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微波治疗, 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7%, 二者相比, 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33% (4/75) , 对照组为24.00% (18/75) , 二者相比, 差异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技术,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楠楠, 张庆丰, 刘得龙.低温等离子射频在鼻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12 (1) :64-67.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56.

[3]刘怀涛, 邵辉, 赵迪, 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 (8) :879-881.

低温射频消融 篇9

【关键词】 射频消融;小肝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44-02

射频消融是近年来推广的微创治疗小肝癌的新技术,它是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升温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具有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本院2009年5月—2011年11月期间应用此方法治疗了20例小肝癌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及疗效,打消顾虑,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指导,使患者顺利完成整个诊疗过程。现临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6~75岁。所有患者治疗前肝功能child分级A~B级,根据临床病史、甲胎蛋白、超声、CT、MRI和DSA等诊断,符合2001年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通过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1.2 方法

20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首先行CT扫描,确认肿瘤位置及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局麻,用22G的chiba针穿刺定位,重复CT扫描证实穿刺针位于靶点部位,连接射频系统,用射频电极针扎进肿瘤组织后,释放电极针,再次扫描确定电极针位于消融靶点区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根据病情、病变大小等情况调节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完毕行针道射频止血,出针后,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腹带加压包扎。再次经CT扫描,证实治疗效果及有无肝包膜下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如肿瘤较大可行单次或多次、多位点射频治疗。手术结束,患者安返病房。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治疗前应充分了解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射频治疗的方法、过程,告诉病人射频治疗安全、痛苦小、时间短,15分钟左右,疗效确切。同时,也要告诉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使病人有思想准备。

治疗前可进食,但不宜过饱,以免术中呕吐,取左侧卧位。治疗过程密切观察监护情况及病人状况,鼓励病人说出不适感、部份病人在加热过程中感肝区胀痛、灼热感,甚至皮肤出汗,向病人解释为正常现象,安慰病人不要紧张。

术前准备:术前做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AFP、CT或B超、心电图检查;保证术前1d充足的睡眠,术前进食少量、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勿过饱;备皮、清洁腹部皮肤。术前15min常规给予肌注度冷丁针50mg,异丙嗪25mg避免出现肝区疼痛。

2.2 术中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常规吸氧,心电监护。保持治疗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勤巡视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射频消融系统及心电监护各连接线是否正确连接,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30min记录1次,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腹部体征。询问患者的主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在治疗过程中,为使患者感到舒适,有时护士会充当“臂托”、“扶手”等,以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治疗。治疗开始时,由于温度不高,患者一般无不适,随着治疗功率的加大,肿瘤组织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少数患者术中出现胸闷、疼痛、口干、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反应,及时给予吸氧,对症处置,在术中指导患者平稳呼吸,不要过深过快,避免患者紧张、呼吸加快而致肝脏受损引起内出血。本组术中有5例出现血压升高,立即给予硝苯地平片10mg舌下含服后,血压得到控制。由于疼痛等原因,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组发生6例,嘱患者放松、深吸气,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症状较重者给予肌注阿托品0.5mg。

2.3 术后护理

2.3.1 心理护理

肝癌患者术后多担心癌症是否有转移、扩散,因此,术后应根据术中情况针对性的做好解释、沟通,告知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癌症患者预防复发的关键所在。加强与患者沟通,解释术后可能会出现右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不必紧张,多数为治疗反应,1周后消失,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2.3.2 一般护理

监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至平稳; 注意穿刺点的护理,观察有无渗血; 卧床休息24h; 遵医嘱使用止血、抗炎、止吐、补液等药物。

2.3.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恶心、呕吐:由于肿瘤位置靠近胃底部,可使胃部受到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应在2小时后再进食,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等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疼痛:病人普遍有肝区闷胀不适感,剧烈疼痛者少,由于肿瘤位置靠近肝包膜,刺激肝包膜,疼痛较剧烈,卧床休息,给予强痛定。

发热:多为肿瘤坏死后的吸收热,不超过38℃,24小时后降到正常,如持续超过38℃,应考虑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应测体温。

出血:由于创伤小,出血较少,术前应查凝血酶原时间,如有凝血障碍者应经治疗好转后再行射频治疗。

3 出院指导

3.1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3.2 加强营养,给予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

3.3 保持心情愉快和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3.4 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AFP、B超或CT,开始每半年复查1次,并门诊随访。

4 结果

通过对2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4周复查,17例患者的肿瘤完全毁损,其AFP转阴,或下降明显,3例患者肿瘤较前缩小,边界清晰,肿瘤内血流消失,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随访全部病例,20例中生存期超过一年17例。

5 体会

低温射频消融 篇10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12岁确诊腺样体肥大患儿共56例, 男29例, 女27例, 平均8.2岁;病程6个月~5年。主诉鼻塞、多脓涕或睡眠时打鼾、耳闷、听力下降。将患儿随机分为等离子组 (治疗组) 32例, 其中男17例, 女15例;传统腺样体刮除组 (对照组) 24例, 其中男12例, 女12例。对于所有患儿常规进行鼻咽侧位X片检查及鼻内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部分伴有鼻漏患儿行鼻咽部CT检查, 全部患儿的A/N值[1]≥0.71 (A/N≤0.60为正常范围;0.61~0.70之间为中度肥大;≥0.71为病理性肥大[2]。)

1.2 方法

1.2.1 治疗组鼻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射频消融术。

患者仰卧位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口腔上Davis开口器, 经双侧鼻腔分别插入细导管, 一端从口腔拉出, 另一端留于前鼻孔外, 两端钳夹固定, 向前上提拉软腭充分暴露鼻咽部, 经口腔插入300或700鼻内镜, 在监视器上仔细辨认腺样体、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鼓管咽口等解剖结构。一手持镜, 一手持Evac70或72号刀头, 外接0.9%氯化钠液体, 将切割功率调至9档, 凝血功率调至7档, 切割及止血由脚踏开关控制, 同时吸引。由下而上自周边向中心部逐步进行腺样体切割消融。

1.2.2 对照组传统的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

患者仰卧位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口腔上Davis开口器, 将腺样体刮匙经口腔置于鼻咽腔, 使其末端紧贴鼻咽腔顶壁, 轻向下压, 刮除腺样体组织1~3次, 刮除完成后, 用纱球压迫止血, 局部用电凝止血。

1.3 术后处理

术后禁食平卧6h, 持续低流量吸氧, 心电监护, 6h后可进流质饮食, 术后第1天进流食, 进半流食3d, 7~10d可进行正常饮食, 静脉滴注抗生素2~3d即可出院。

1.4 疗效评价

术后3个月复查, 采用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由患儿及其父母一同回答, 问卷内容包括听力、夜间打鼾、鼻塞及鼻漏等术前、术后的情况, 有无饮水反流等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按以下标准判定: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患儿恢复正常; (2) 有效:症状改善; (3) 无效:症状无变化; (4) 加重:症状比术前严重。体检主要是采用鼻内镜/纤维鼻咽镜、声导抗、纯音测听检查, 了解腺样体组织是否有残留、复发或鼻咽闭锁及狭窄等情况。

1.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由SPSS 12.0统计软件完成, 采用q检验及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P<0.01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手术中出血量治疗组平均2.5m L, 对照组平均22.54m L, 2组手术中出血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q=14.17, P<0.01) ;术后鼻内镜/纤维鼻咽镜检查发现, 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腺样体残留, 残留率75%, 有2例咽鼓管圆枕损伤, 1例术后继发出血;治疗组无一例残留, 无咽鼓管损伤及术后出血、复发等并发症。治疗组治愈23例, 显效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3%, 对照组治愈10例, 显效6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67%, 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3, P<0.05) 。

3 讨论

治疗组运用的是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 是带电粒子在40~70度低温下打断组织间的碳-碳和碳-氢共价键, 使组织分解、气化, 对组织产生即时切割、消融和凝固等效应, 较对照组手术损伤小, 出血也少。尤其是对照组手术时对组织黏膜损伤相对较重, 不但出血相对较多, 且均需要电凝或纱球压迫等辅助方法止血, 尤其是电凝的高温会对组织粘膜造成热损伤, 不利于创面的恢复, 这也可能是导致术后继发出血的原因之一[3]。

治疗组是在鼻内镜监视器下应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腺样体手术, 能快速、准确、完整和连续的完成腺样体切除术, 并能在直视下止血, 手术视野清晰, 对于后鼻孔及鼻咽顶和咽鼓管咽口周围的腺体组织均可切除干净, 而且不损伤正常的组织和鼻腔粘膜, 32例患儿均无腺样体残留, 无咽鼓管损伤及术后出血、复发等并发症。而对照组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故行腺样体切除术时容易残留而不彻底[4], 患者术后鼻腔仍不通畅或症状改善不明显, 抑或因术后残留组织再次受到感染等因素反复刺激后再次增生肥大而阻塞后鼻孔或压迫咽鼓管而引起相应症状, 往往需再次手术。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我们发现, 鼻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明显优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 其手术出血量少, 术中损伤小, 术后无残留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愈率相对较高, 术后疗效满意, 是国内外腺样体手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建国, 和晓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8:116~117.

[2]邹明舜.儿童增殖腺-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 31 (3) :190~192.

[3]钟贞, 肖水芳, 王春燕, 等.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之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6, 20 (9) :391~395.

上一篇: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下一篇:瓦斯涌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