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抛秧栽培

2024-10-22

免耕抛秧栽培(共7篇)

免耕抛秧栽培 篇1

为了找到种植水稻既能省工、省力, 又能增产增收的技术措施, 在文华办建设村联丰组进行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

1试验地点及田块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文华办建设村联丰组冯春梅责任田。田块面积为0.164hm2, 海拔276m, E105° 46′ 13″, N28° 33′ 9.7″。属常年泡冬田, 紫色砂坭, 田块平整, 中等肥力, 且肥力均匀, 水源充足, 灌溉方便, 前茬作物水稻。此田块在今年水稻粮增工程市级示范点内, 试验示范效应好。

2试验材料

水稻品种:湘优109;肥料:尿素 (N 46.4%) 、普钙 (P2O516%) 、硫酸钾 (K2S 50%) 、农家肥、塑料膜。

3试验设计

3.1 育秧方法

按照水稻旱育浅植育秧技术规程, 采用旱育保姆包衣育苗。

3.2 试验方法

采用抛秧栽培技术栽培, 田块不进行翻犁耕耙, 即全田免耕抛栽, 每平方米抛秧20 窝, 确保抛足13334 窝/667m2, 大田管理技术措施与水稻半旱式、宽窄行常规栽培大田管理一致。稻谷成熟时进行测产验收, 按对角线3 点取样办法进行实割实测推算。

4试验过程

4.1 播种

选用杂交水稻品种湘优109, 于3 月8 日播种, 按照水稻旱育秧技术要求, 利用沼肥、配合施用旱育保姆包衣应用, 培育标准的多蘖、矮、壮、秧苗。

4.2 大田抛栽

抛栽前即4 月13 日, 施用腐熟农家1300kg/667m2, 尿素10kg/667m2, 磷肥50kg/667m2, 钾肥7kg/667m2, 锌肥1.5kg/667m2作为基肥, 以便加速杂草和稻桩的腐烂, 于4 月16 日抛栽, 抛栽前对于田块凹凸不平整与有杂草的地方稍作平整清理;抛栽时抛秧高度控制在2.5m左右, 使秧苗均匀落下。边后退边抛秧, 先抛70%, 30%用于补空, 避免出现叠苗、密苗和大的空当;抛栽密度为20 窝/ m2, 折合13334 窝/667m2。

4.3 大田管理

4.3.1 水浆管理

抛栽后2~3d内不灌水, 遇晴天灌浅水, 促进早立苗。立苗后保持浅水层, 促进早分蘖。遇大雨天及时排水, 防止漂苗。抛栽的秧苗立苗快, 分蘖节位低, 分蘖势强, 全田苗数上升快, 应在有效分蘖终止期前3~5d早搁、重搁田, 避免无效分蘖过多、过旺。

4.3.2 肥料管理

原则上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结合抛秧技术措施, 施肥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抛栽的秧苗没有缓苗期, 分蘖早且快, 应施足基肥, 基肥占总施肥量80%。栽后于4 月23 日, 追1 次尿素, 并结合施用杀虫双大粒剂与除草剂, 防治1 次二化螟与田间杂草;在幼穗分化期追施1 次钾肥促进颖花分化, 抽穗杨花期施用尿素2kg/667m2, 结合喷叶面肥, 提高结实率。

4.4 病虫草害防治

5 月6 日, 施用6% 密达颗粒0.5~0.7kg/667m2, 撒施或喷雾, 防治1 次福寿螺, 同时施用除草剂防治1 次田间杂草;5 月22 日, 杀虫单粉剂防治1 次二化螟为害, 同时井冈霉素预防1 次纹枯病;6 月30 日, 用醚菊酯防治1 次水稻螟虫;7 月17 日使用三环唑、多菌灵、井冈霉素防治1 次纹枯病与稻瘟病为害;8 月7 日, 用10%醚菊酯100g兑水40kg/667m2喷雾, 防治1 次稻飞虱为害。

5测产验收

试验于8 月16 日组织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测产验收。

6田间观察记载及结果

6.1 生育期记载 (表1)

6.2 经济性状及测产验收表

经组织测产验收, 对水稻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考查, 其结果见表2。

6.3 经济效益比较

用此试验的投入产出与本农户的其它肥力水平、施肥、病虫防治等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并以半旱规范化栽培的常规栽培方式的投入产出相比较如下表3。

7结果分析

抛栽的秧苗立苗快, 分蘖节位低, 分蘖势强, 全田苗数上升快, 齐苗早, 有效穗成穗率高, 且灌浆乳熟期长, 易形成大穗, 因而达到高产。

从表3 可看出免耕抛秧比较结果显示免耕抛秧的投入产出比远高于常规栽培的投入产出比。免耕抛秧劳动力投入比常规栽培劳动力投入低270 元;免耕抛秧产量比常规栽培产量多15.3 kg/667m2, 稻谷按2.4 元/kg的市场价计算, 每667m2多收入36.7 元, 而免耕抛秧比常规栽培每少投入225 元/667m2, 由此可得出免耕抛秧比常规栽培多收入240.3 元/667m2。因此得出水稻水稻旱育秧免耕抛秧栽培即省工、省力, 而且还可以增产增收, 对于小源充足, 排灌方便的田块可以推广。

摘要:抛栽的秧苗立苗快, 全田苗数上升快, 齐苗早, 易形成大穗, 能够达到高产。本文对于水稻免耕抛秧栽培的试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水稻,免耕抛秧,高产

免耕抛秧栽培 篇2

一、免耕田的选择关 宜选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进行免耕抛

秧,易旱田(望天水田)、沙性田、浅泥田等不宜做免耕抛秧田。

二、大田除草灭茬关 大田除草灭茬是免耕抛秧成功的关键技术。稻茬、稻草(或绿肥)和杂草的处理相当重

要,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前茬留茬高度。免耕抛秧的稻田在前作收获后应及时将作物秸秆搬出稻田。若前作是水稻,应尽量齐泥割稻,稻茬高度不得超过10厘米,否则水将不能淹没稻茬而使得稻茬难以腐烂,也会使秧苗抛在稻茬上不能立苗扎根返青。

2. 除草剂的喷施。免耕抛秧前使用的除草剂最好具备安全、快速、高效、耐雨水冲刷和低成本等优点。目前使用较多的是20%百草枯。喷药时间,早稻在抛秧前7~10天,晚稻在早稻收割当天傍晚或第二天上午。先排干田水,然后对早稻、晚稻田每亩分别用200毫升、300毫升20%百草枯加碳酸氢铵或氯化钾2~2.5千克,对水50~60千克,均匀喷洒于稻茬和杂草茎叶上。

3. 灌水泡田。早稻喷药后2~3天,晚稻喷药后24小时,灌深水泡田,水深以淹没稻茬为佳。泡田时每亩施过磷酸钙25千克,碳酸氢铵20~25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5~30千克做基肥,这样可加速稻茬和杂草的腐烂。早稻浸泡5~6天,晚稻浸泡1~2天后,需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干水后再抛秧。对田面较硬不易糊化和有霸根草、水花生较多的田块,可用割耙拖1遍后再抛,这样效果更好。

4. 抛秧后的杂草处理。早稻抛秧后5~6天,晚稻抛秧后4~5天,亩用35%丁·苄80~100克或苄·二氯30~40克拌肥1次撒施,可把草除尽。

三、培育壮秧关

①品种选择。由于免耕抛秧具有秧苗扎根较慢、根系分布较浅、分蘖发生稍迟、分蘖数量较少、生育期延长等生长特点,因此,生产上宜选择早中熟、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组合),特别是二晚要注意选择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组合),以便水稻安全齐穗。

②培育壮秧。免耕抛秧对秧苗的素质要求高,育秧盘应选用孔径较大的434孔(早稻)、353孔(晚稻)塑盘。盘孔大则秧苗的营养空间就大,可提高秧苗素质,而且,秧苗抛后入泥深、立苗好、扎根返青快。还应采用烯效唑浸种或多效唑喷苗等措施培育出根系发达的、有3~4片叶的适龄矮壮秧。

四、抛秧关

1. 抛栽秧龄。抛栽期要根据温度和秧龄确定,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提倡“迟播早抛”。水稻采用免耕抛秧栽培,由于抛后大部分秧苗倒卧在田中,所以应以适当的小苗抛栽,这样有利于秧苗早扎根、快立苗、早分蘖和延长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穗数。抛秧适宜的叶龄为2.5~3片叶,一般不超过3.5片叶。

2. 抛栽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秧苗素质、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抛秧期及产量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抛秧密度,免耕抛秧要比常规抛秧增加10%~15%的密度,一般情况下,早稻每亩抛2万~2.1万蔸,晚稻每亩抛1.8万~2万蔸。

3. 提高抛秧质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起秧时,秧床不能太湿或太干。②一般以阴天或晴天傍晚抛秧为好。③抛时向自身前上方均匀抛撒,先远后近。④秧把不宜过大,每把以20蔸左右为宜。⑤分两次抛,头次抛70%~80%。⑥捡工作行每隔3~4米捡出1条,以便于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⑦要捡密、补稀、补缺。

五、大田管理关

1. 科学管水。免耕抛秧对水分要求极为敏感,在水分管理上要掌握勤灌浅灌、多露轻晒的原则。要实行浅水抛秧、薄水促蘖、多露轻晒。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则要深水养穗,始穗期后要浅水抽穗,灌浆期间采取湿润灌溉,保持田面干干湿湿至黄熟期。要防止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2. 合理施肥。免耕抛秧要多施肥。大田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要根据免耕稻田表土层富集养分、下层养分较少,以及免耕抛秧稻扎根立苗慢、根系分布浅、分蘖稍迟、分蘖速度较慢、分蘖节位低、够苗时间较迟、苗峰较低等特点进行。一般免耕抛秧稻全生育期施肥总量要比常规抛秧稻增加10%~15%,前期施肥量要占施肥总量的70%~75%,追肥采取勤施薄施方式,基肥要以三元复合肥、磷肥为主,少施碳酸氢铵,尽量不要施用有机肥,特别是不要施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免引起烧苗。

①前期肥。基肥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施氮量的22%~25%,在抛秧前2~3天施用,每亩施碳酸氢铵20~25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采用三元复合肥做基肥的每亩施30%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返青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施氮量的20%,在早稻抛秧后4~5天、晚稻抛秧后3~4天施用,每亩施尿素6千克,这样可以促使早返青快分蘖。分蘖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施氮量的30%,每亩施尿素9千克,氯化钾5千克,在早稻抛后10~12天,晚稻抛后7~8天施用,以达到促分蘖、多分蘖、早够苗的目的。

②中期肥。够苗期,早稻在抛后12~15天,晚稻在抛后15~18天(或杂交稻每亩苗数达到13万苗,常规稻每亩苗数达22万苗时)补施长粗肥,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0%左右。每亩施尿素3千克(视前期生长及天气状况适当增减),氯化钾5千克。用三元复合肥时每亩施10千克。幼穗分化期要抓好晒田,使叶色退淡。晴天应及时补施穗肥,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施氮量的15%左右,每亩施尿素4~5千克,氯化钾5~7.5千克,用三元复合肥做穗肥的每亩施15千克左右,若叶色退淡不明显或光照条件较差时,应推迟或分次减量施用。

③后期。后期适当补施壮籽肥,对后期光照条件较好,群体适中、叶色偏淡的稻田,可在齐穗期施壮籽肥,每亩施尿素2~3千克。齐穗期后每隔7天根外追肥1次,连喷2~3次,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400克,对水60千克喷雾。晚稻后期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施壮籽肥的效果更佳。

3. 加强病虫害防治。免耕抛秧稻与常规抛秧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大同小异,但要做好田间观察,切实搞好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防治方法同普通栽培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一样。不过,应特别注意加强对三化螟的监测和防治,稻茬要留得短,浸田用水的深度和浸田的时间要保证,尽量降低三化螟虫源。同时防治螟虫要细致、彻底。

免耕抛秧栽培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08年在海安县曲塘、城东2镇进行, 前茬为小麦。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育粳3号。

1.2 试验设计

1.2.1 密肥试验。

密度设3个处理, 分别为:基本苗75万根/hm2 (A1) 、105万根/hm2 (A2) 、135万根/hm2 (A3) ;氮肥运筹设3个处理, 分别为:基蘖肥∶穗肥为5∶5 (B1) , 即抛后基本立苗时每小区施人畜粪20kg、复混肥700g、尿素220g, 促花肥施尿素260.4g, 保花肥施尿素173.6g;基蘖肥∶穗肥为6∶4 (B2) , 即抛后基本立苗时每小区施人畜粪20kg、复混肥700g、尿素200g, 隔5~7d施尿素106g, 促花肥施尿素208.8g, 保花肥施尿素139.2g;基蘖肥∶穗肥为7∶3 (B3) , 即抛后基本立苗时施人畜粪20kg、复混肥700g、尿素200g, 隔5~7d施尿素194g, 促花肥施尿素104g。以上各处理均采取割麦留高桩 (25~30cm) , 浅水免耕抛, 立苗后按正常管理的技术路线。以常规免耕抛秧 (桩高5cm左右) 为对照 (CK1) ,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13.6m2, 小区之间筑小坝隔开, 2次重复。

1.2.2 化除试验。

设3个处理, 分别为:抛后立苗施10%苄·环庚可湿性粉剂600g/hm2 (毒土法) (C1) , 抛后10~15d喷25%苄·二氯悬浮剂 (稻农乐) 675g/hm2 (C2) , 对照 (CK2) 。小区面积30m2, 小区之间筑坝隔开, 不设重复。

1.3 试验方法

调查水稻生育进程、茎蘖动态、产量结构、植株性状、化除效果及实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产量情况

各处理成穗数都显得不足, 低的仅315万穗/hm2, 高的也只有411万穗/hm2;各处理千粒重一般在26.2~26.3g, 比常年低2g左右, 这与当年气候特殊有关。当基本苗为75万根/hm2时, 基蘖肥∶穗肥为6∶4的处理产量最高;当基本苗为105、135万根/hm2时, 基蘖肥∶穗肥为5∶5的处理产量最高。这表明基本苗偏少情况下, 适当增加前期投肥, 可增加有效分蘖和成穗数, 有利于提高产量;而基本苗提高的情况下, 增加后期投肥, 则有利于获得高产。各密肥处理中产量最高的是基本苗135万根/hm2、基蘖肥∶穗肥为5∶5的处理, 与常规抛秧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超高茬免耕抛秧立苗时间长, 立苗后单株绿叶数少, 基部分蘖基本上缺位, 因此获得更高产量需适当增加基本苗 (比常规抛秧增加30~45万根/hm2) 。常规免耕抛秧产量高于超高茬免耕抛秧各处理, 这与常规免耕抛秧成穗足有一定关系 (表1) 。

2.2 化除效果

由表2可知, 处理C1与处理C2对多数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处理C1为芽前处理, 用迟了会对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试验中由于立苗时间相对较长, 用药时间相应推迟, 故在化除效果上与喷25%苄·二氯悬浮剂有一定差距。处理C23d即能见到效果, 且效果较好, 但不足的是用药后秧苗有一个落黄过程。

3 结论与讨论

超高茬免耕抛秧, 在抛栽之前需对滞留在大田中的灰飞虱进行防治, 以免造成条纹叶枯病为害[1,2], 影响产量。免耕抛秧一般在抛后9d前后才能立苗, 比常规抛秧迟2~4d, 且立苗后单株绿叶数比常规抛秧少1~2张, 宜适当增加基本苗, 增加后期投肥, 以利于获得合理的成穗数[3,4], 并在此基础上攻大穗、夺高产。超高茬免耕抛秧在化除选择上可根据具体情况, 如立苗早可选择毒土法 (施苄·环庚可湿性粉剂600g/hm2) , 如立苗迟可在抛后10~15d喷施25%苄·二氯悬浮剂675g/hm2, 喷前排干水, 喷后1d建立水层并注意保水, 以提高化除效果。

超高茬免耕抛秧通过割麦留高茬, 将近30%的秸草直接留在田中, 对解决秸秆焚烧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同时对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实施优质栽培非常有益[5,6,7], 但留桩过高也给抛栽以及匀苗、全苗带来一定难度, 故需对留桩高度作进一步研究。

摘要:研究了超高茬免耕抛秧水稻适应性栽培技术, 结果表明超高茬免耕抛秧应比常规抛秧增基本苗30~45万根/hm2;当基本苗为75万根/hm2时, 基蘖肥∶穗肥按5∶5运筹, 当基本苗为105、135万根/hm2时, 基蘖肥∶穗肥按6∶4运筹;化除视立苗早迟而定, 立苗早施10%苄.环庚可湿性粉剂600g/hm2, 立苗迟可在抛后10~15d施25%苄.二氯悬浮剂675g/hm2。

关键词:水稻,超高茬,免耕抛秧,密肥,化除

参考文献

[1]夏敬源, 谢建华.我国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 2005 (9) :9-12.

[2]周应友, 曾令琴.油菜秸秆还田免耕抛秧效果初报[J].耕作与栽培, 2005 (2) :42-43, 46.

[3]张荣生.早稻免耕抛秧不同施肥方法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7) :131, 140.

[4]魏优亮, 黎国富.免耕抛秧等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 2007 (1) :11-13.

[5]陈耀福, 陈年春, 杨为芳.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J].广西农学报, 2004 (2) :15-18.

[6]周丽芳, 毛盛河, 王小明, 等.水稻免耕抛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6) :115-117.

免耕抛秧栽培 篇4

1 水稻免耕无盘抛秧示范推广基本情况

2011年会昌县庄口镇在大陂、大排、洛口、禾坑、上芦、白沙6个村建立晚稻免耕无盘抛秧示范推广基地, 推广面积共计366.67 hm2。在大排、洛口村各组建一块连片13.33 hm2的免耕抛秧核心示范基地。举办技术培训班10次, 培训人员逾500人次, 印发宣传资料6 000份, 张帖宣传画100份。全镇晚稻免耕无盘抛秧节支44万元, 总增产稻谷104 t, 总增收66.8万元, 平均增收节支2 250元/hm2,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晚稻免耕示范的实践来看, 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喷药技术要求较高, 又较难掌握。当前的除草剂效果不是很理想, 杀草剂用药单一, 对一些恶性草如游草等难于彻底杀灭。免耕栽培由于基肥只追肥且只能表施, 容易造成肥料流失, 施肥技术较难掌握。

2 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技术

2.1 旱育无盘育秧

2.1.1 秧床准备。

为培育壮秧, 选择菜园地作固定苗床, 育秧前进行整地, 使秧床土壤达到肥、软、厚的标准。旱育苗床为保证秧苗早出壮发, 要浇足浇透底水, 使0~10 cm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1]。秧田大田比为1∶20~25, 种植1 hm2大田至少准备苗床225~300 m2。

2.1.2 品种选择。

结合江西赣南的气候特点和生产状况, 可选择矮秆抗倒籼稻品种。

2.1.3 种子准备。

播前要进行浸种, 一般在清水中浸泡20min, 在种子破胸前捞出, 也可根据温度延长浸种时间, 以保证达到浸种的要求, 浸种捞出后进行包衣[2]。一般3.0~3.5 kg稻种需用旱育保姆1 kg进行包衣。在圆底容器中倒入种衣剂, 再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 在加种的过程中不停搅拌, 以使种衣剂完全包裹种子。

2.1.4 播种。

按要求的密度播种, 不宜播的太密, 否则苗体瘦弱, 根系不发达, 带泥少, 不易抛秧。一般中、晚稻杂交籼稻播种300~375 kg/hm2。

2.1.5 秧田管理。

为防除杂草, 播后喷施水旱灵;为增加土壤温度和湿度, 用薄膜进行覆盖;齐苗后为加强通风炼苗, 可根据苗情和气侯状况进行适当揭膜, 同时进行浇水, 以补足水分。为使秧苗根部带有“吸温泥球”, 促进秧苗在大田中立苗, 拔秧前一天的下午浇1次透水, 其他管理按旱育秧常规管理进行。

2.2 免耕抛秧

2.2.1 稻田选择。选择耕层深厚、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田面平整的地块。

2.2.2 大田除草灭茬。

早稻收割宜齐泥收割, 稻桩高度小于10 cm, 以防抛秧时秧苗落在稻茬上, 造成死苗, 如要稻草还田则一定要铡碎且撒施均匀[3], 该环节是免耕抛秧的关键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百草枯乳剂或克芜踪进行除草灭茬, 具有安全快速、高效、成本低的特点。在早稻收割完的当天下午, 开沟放干田水, 保持田面无水, 以免药效下降。选择晴好天气, 用20%克芜踪3 000~3 750 m L/hm2、氯化钾30~45 kg/hm2, 对水750 kg/hm2细水均匀喷雾 (包括田埂) , 尽量将药水喷在杂草及禾蔸上, 务必要小心喷洒, 一般喷后第2天见效, 如果喷药后4 h内遇雨水冲刷, 要进行补施。施药后或补施后第2天几小时内遇雨水冲刷, 要进行补施。施药后或补施后第2天即可灌溉泡田, 浸田时施腐熟有机肥和过磷酸钙375 kg/hm2、碳酸氢铵300~375 kg/hm2或复合肥375~450kg/hm2作基肥, 可加速稻草、稻桩、杂草腐烂死亡及田泥软化。之后泡水3~5 d, 水深以淹没大部分稻桩和杂草为宜, 田泥较硬、杂草多、季节较松的田块可适当延长泡田时间。

2.2.3 适时抛秧。

抛秧秧龄在3~4叶比较适宜。抛秧量比常规抛秧多抛10%~20%, 一般情况下抛秧苗33万蔸/hm2[4]。高肥田适当少抛, 低肥田适当多抛, 杂交组合适当少抛, 常规稻适当多抛。

2.2.4 大田管理。

免耕抛秧对水分要求极为敏感, 以勤灌浅灌、多露轻晒为主, 特别要注意的是分蘖期间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浅水, 后期结实期不宜断水过早, 以防倒伏, 提高结实率;免耕抛秧施肥较特殊, 应轻施基肥, 但不能不施, 重施返青肥、分蘖肥, 后期可适当施壮粒肥。具体方法如下:晚稻抛后3~4 d结合施抛秧除草剂, 施尿素112.5 kg/hm2作返青肥;隔5~6 d追施钾肥、尿素各112.5 kg/hm2作促蘖肥;常规稻、杂交稻苗数分别达到345万、300万穗/hm2时, 追施钾肥、尿素各60 kg/hm2作壮秆肥;幼穗分化期追施钾肥、尿素各75kg/hm2作壮苞肥;齐穗后追施尿素30 kg/hm2作壮粒肥。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 重点搞好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和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摘要: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栽培是一项减少农事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产的农业生产新技术。介绍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栽培示范推广基本情况, 总结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技术, 包括旱育无盘育秧、免耕抛秧, 以为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水稻,免耕无盘抛秧,推广,栽培技术,江西会昌,庄口镇

参考文献

[1]蒋泽国, 张强, 罗国琼.水稻旱育无盘抛秧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百事通, 2009 (7) :35-36.

[2]林启椿, 林明贵, 林仁东.水稻旱育无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3) :141.

[3]程东方.浅谈宣州区水稻可持续增长与无盘抛秧技术的运用[J].农技服务, 2008 (5) :10-11.

水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技术 篇5

关键词:水稻,无盘旱育秧,免耕,抛秧

作物轻简化栽培是目前农业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2005~2008年笔者在吸收省内外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谷城县水稻生产实际, 对水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技术进行研究, 初步摸索出一套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该技术在谷城县10个乡镇示范推广, 获得了成功, 可大大缓解劳力短缺矛盾, 简便易行, 节本增效, 高产稳产。现将其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山区应选择早熟品种, 平原丘陵地区的麦茬田应选择中熟品种为宜。

2 旱育壮秧

2.1 种子处理

水稻无盘抛秧技术的主要物化技术是使用旱育保姆。在旱育抛秧上应采用抛秧型旱育保姆。大田用旱育保姆15袋/hm2 (1袋350g) , 拌稻种15.0~22.5kg/hm2。将精选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8~12h。气温低, 浸种时间宜长;气温高, 浸种时间宜短。谷种浸泡后取出沥干水滴, 即可拌种。稻种过干, 拌不上种衣剂;稻种过湿, 种衣剂会吸水膨胀粘结成块, 拌不均匀。沥至稻种不滴水即可包衣。按每袋旱育保姆拌稻种1.0~1.5kg比例, 将种衣剂先倒入瓷盆中, 然后将浸好的稻种慢慢加入瓷盆内滚动包衣, 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谷种包衣后稍为晾干, 即可播种。

2.2 秧床准备

选水源较近、管理方便、肥沃、有一定黏性的菜园地作育秧场地, 这样育出的秧苗不但健壮, 而且秧根带土量大, 便于抛秧立苗。一般白水田需备秧床375~450m2/hm2, 油菜或麦茬田需备秧厢600~750m2/hm2。翻挖起厢时施足腐熟农家肥或泼足粪水, 同时施复合肥375kg/hm2, 以施足底肥。播种前按1.5m宽开沟起厢, 厢沟宽35~40cm, 深20cm左右。将厢面土整碎耙平, 使土肥混合均匀, 以便播种。对地下害虫较多的秧床, 在整地时要使用呋喃丹进行土壤处理。旱育秧床播种前底水一定要浇足浇透, 使苗床10cm以内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这是减少秧床前期管理的关键。

2.3 播种

将包衣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秧床, 轻轻镇压后, 用过筛肥土将谷种盖严。白水田和油菜田清明节后即可播种, 以利于及早抛秧, 麦茬田以4月15日左右 (4月10~20日) 为宜。播后铺上无纺布或编织袋等, 规格40cm×60cm。盖种后喷施旱育秧专用除草剂, 如丁草胺等。

2.4 播后管理

播种后, 前期可用稻草薄薄覆盖1层, 保温保湿, 促早出苗、早齐苗。2~3叶后注意浇水施肥, 清除杂草。同时, 发现地下害虫为害, 可用麦麸炒熟后拌敌敌畏或乐果均匀撒于秧床上, 杀虫效果很好。秧苗生长后期若发现生长过旺, 应喷施多效唑控上促下, 有利培育壮苗。

3 抛秧前准备

3.1 抛前扯秧

抛秧扯秧前12~20h, 将苗床浇足1次透水, 以利秧苗根部扯起时带有“吸湿泥球”, 便于抛后立苗。扯秧时, 应1~2株秧苗作一蔸拔起。

3.2 大田清整

灌水浸泡至田面松软, 用耙耙1遍, 使田面平坦, 厢面要达到“浅、平、糊、净”标准;将前茬遗留埋于厢沟内, 防止抛秧时秧苗被架空导致根部不能着地扎根而吊死。如果是小麦茬而且较高, 应在灌水后用耙耙1遍, 以清除小麦茬, 方便抛秧。施足基肥, 可按常规施肥量撒于田面。在抛秧前1~2d, 施腐熟农家肥15t/hm2和复合肥300kg/hm2, 或施碳铵375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钾肥75kg/hm2作基肥。

3.3 化学除草

抛栽前, 一般用25%克瑞踪水剂2 250m L/hm2对清水750~900kg, 使用普通手动喷雾器, 对杂草叶面进行均匀喷雾。在杂草株高不超过15cm以前施药, 效果最佳。不要用浑浊的泥水对药, 以免降低效果。喷雾要均匀, 田间无明水。施药后1d就上水、抛栽秧, 尽量衔接紧, 减少稻田水生杂草的萌发时间, 以利稻田除草剂发挥药效。

4 均匀抛秧

抛秧时, 田面无明水。掌握抛秧技巧, 实行高抛、定量匀抛, 以增加秧根入土深度, 提高直立苗率与均匀程度。抛后将厢沟苗拣起匀至厢面。抛秧的密度应以22.5~27.0万蔸/hm2、基本苗105~120万根/hm2为宜。抛秧时应注意, 要预留1/5的秧苗用于弥补稀处。抛秧后实行“无水层扎根 (无水层而土壤水分饱和) 、浅水层扶苗”的灌溉技术, 48h内只保持厢沟有水, 扎根后再灌浅水, 促尽快扎根立苗。其他与常规种植相同。

5 田间管理

免耕抛秧栽培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特优18号, 系耐肥、抗倒伏能力强、分蘖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病性状较强、品质较优的高产稳产优良品种。

1.2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

试验在右江区龙景办事处那毕村水稻高产示范基地进行, 供试土壤为第四季红壤发育而成的潴育性水稻土, 稻田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田面平整, 耕层深厚, 土壤肥力均匀, 保水保肥性能较好。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免耕抛秧和翻耕抛秧2个处理, 重复3次, 共6个小区, 小区面积66.7m2, 随机区组排列, 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免耕抛秧处理在抛秧前12d, 每小区用15g农民乐747对水3kg均匀喷洒田间, 施药后3d, 稻田回水浸泡7d, 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抛秧;翻耕抛秧处理田块则进行一犁两耙, 不施除草剂。

试验于2007年3月15日采用434孔的塑盘育秧, 4月10日统一抛秧, 每小区抛秧2 000蔸。统一施肥水平, 抛秧前2d每小区施用足量的腐熟农家肥300 kg加2 kg复合肥作为基肥, 抛秧后6d每小区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kg作分蘖肥, 抛秧后20d每小区施尿素和氯化钾各0.5kg, 在幼穗分化第5期 (剑叶露尖) , 每小区施用45%三元复合肥0.5kg作穗粒肥。

2 结果与分析

2.1 免耕抛秧对早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翻耕抛秧处理从立苗期开始至成熟期比免耕抛秧提前1d左右, 其中立苗期提前1d, 分蘖始期提前1d, 有效分蘖终止期提前3d, 始穗期提前3d, 齐穗期提前2d, 成熟期提前1d。免耕抛秧栽培后秧苗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 前期表现出秧苗分蘖较迟, 分蘖速度较慢, 苗期比翻耕抛秧慢2~3d等特点, 以至于影响了后期的生育时间。免耕抛秧前期生长虽然较慢, 但免耕抛秧稻低节位分蘖多, 生长动态比较平稳, 有利于分蘖成穗, 成穗率高, 而且免耕抛秧稻根系发达、活力强、根数多、白根多、根茎粗壮, 后期绿叶面积多, 虽然生长情况拖后1~3d, 但有利于灌浆结实和高产稳产[6]。

2.2 免耕抛秧对早稻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与翻耕抛秧相比, 免耕抛秧平均穴穗数多1穗, 增4.65%;平均穗粒数多5粒, 增5.75%;千粒重多0.5g, 增2.04%;有效穗多17.5穗/m2, 增4.79%。因此, 在同等肥力、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 免耕抛秧优化了水稻产量结构, 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月/日)

2.3 免耕抛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注:表中数据为各处理平均值。

水稻产量与生产成本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表3可以看出与翻耕抛秧相比, 免耕抛秧多产稻谷1 000kg/hm2, 增产12.5%;节本增收1 675元/hm2, 经济效益显著。

注:差异投入是指种子、肥料等投入相同之外存在差异的主要投入。

免耕抛秧除经济效益明显外,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免耕抛秧每公顷可以减少犁耙田45~60个工日, 这就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农业结构调整, 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 水稻免耕抛秧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避免了土壤结构遭破坏, 减少机耕作业尾气污染, 如将稻草还田, 可增加土壤上层有机质含量, 增加耕作层土壤总空隙度, 解决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问题, 有利于保护害虫的天敌, 减少农药使用量, 减轻农药污染, 生态效益明显。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免耕抛秧前期生长虽然较慢, 但免耕抛秧稻低节位分蘖多, 生长动态比较平稳, 有利于分蘖成穗, 成穗率高, 而且免耕抛秧稻根系发达、根系功能强、根数多、根粗壮, 苗峰数少、中后期生长加快, 后期绿叶面积多, 不易早衰, 有利于灌浆结实, 故容易获得高产[6]。因此, 在水稻栽培管理上, 应充分利用免耕抛秧稻前期生长较慢、分蘖期长、分蘖多和后期不易早衰的生长特点, 适当增加前期追肥量, 促进前期早生快发, 早够苗, 培育高质量的群体。后期注重穗粒肥的施用, 充分发挥免耕抛秧稻后期不易早衰的优势, 促进穗大粒多, 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与翻耕抛秧相比, 免耕抛秧能建造一个良好的产量结构, 增产12.5%, 同时减少了投入, 节本增收1 675元/hm2,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见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栽培于一体的先进实用技术, 体现了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内涵, 是实现水稻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明沛.农耕革命自主创新丛书——三免技术[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KAPUSTA G, KRAUSZ RF, MATTHEWS JL.Corn yield is equal inconventional, reduced, and no tillage after 20 years[J].Agronomy Journal, 1996, 88 (5) :8l2-817.

[3]陈军胜, 苑丽娟, 呼格.吉乐图.免耕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5) :184-190.

[4]侯光炯.侯光炯在宜宾应用研究17年论文集[C].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2000.

[5]韦祖汉.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跨越式发展原因分析与思考[J].杂交水稻, 2006, 21 (S1) :5-8.

免耕抛秧栽培 篇7

关键词:水稻,编织布育秧,秧龄,免耕抛秧

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是把秧地畦面整平后铺上编织布, 结合秧田开沟, 将沟土 (泥浆) 铺在布上, 搅烂、拌匀、摊平后, 定量均匀播种, 并压种入泥或用细土盖种, 按湿润秧进行管理的新型育秧方法。为了掌握编织布隔层育秧免耕抛栽的最适秧龄, 2008年对早稻进行了不同秧龄抛栽,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设在广西信都镇北津村北津垌园田化陈远富的责任田, 土壤为壤土, 排灌方便, 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超级稻新两优6号;供试肥料为挪威产复合肥、碳酸氢铵、钙镁磷肥、尿素、贺丰水稻专用肥;其他材料还有编织布、旱育保姆。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0d、25d、30d、35d、40d、45d、50d秧龄7个处理, 3次重复, 21个小区, 每个处理秧田面积1.2m2, 用编织布8张, 编织布隔层育秧;大田小区面积50 m2, 免耕抛栽, 抛37.5万穴/hm2, 小区间留0.5m宽作人行道, 试验田周边设1.0m宽种植同样品种的保护行, 试验田按当地栽培水平进行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抛栽秧龄对免耕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不同秧龄抛栽对免耕抛秧稻立苗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早稻免耕抛秧的第1天开始立苗, 6~10d后立齐苗, 20~35d秧龄抛秧立苗时间为抛后6~7d, 秧龄超过35d后抛栽的立苗推迟1~3d, 为抛后8~10d (见表1) 。可见, 早稻编织布隔层育秧免耕抛栽随着抛秧秧龄的推迟, 抛秧立苗时间也相应推迟。因此, 编织布隔层育秧抛栽的秧龄应在35d以内, 以利于抛后扎根立苗生长。

2.1.2 不同秧龄抛栽对免耕抛秧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免耕稻秧龄提早, 分蘖速度加快, 分蘖始期和够苗时间提早, 分蘖高峰苗数增大, 分蘖高峰期也相应提早 (见表2) 。

(%)

2.2 编织布育秧抛栽秧龄对免耕稻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 随着编织布育秧免耕抛秧秧龄的提早, 其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也相应提早;编织布育秧免耕抛秧随着秧龄的推迟, 生育期进程也相应推迟。

2.3 编织布育秧不同抛栽秧龄对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 随着编织布育秧免耕抛秧秧龄的提早, 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 但在20~35d秧龄范围内差异不明显;秧龄超过35d, 产量构成指标明显下降;20~35d秧龄的平均有效穗为198.15万穗/hm2, 比40d、45d、50d秧龄的有效穗分别多21.00万穗/hm2、8.25万穗/hm2、15.75万穗/hm2。20d、25d、30d、35d免耕抛秧产量依次为7 880.85kg/hm2、7 892.85kg/hm2、7 849.50kg/hm2、7 876.50kg/hm2, 产量差异不大, 但秧龄超过40d, 产量明显降低;35d秧龄以内平均产量7 874.93kg/hm2比40d秧龄的增产805.43kg/hm2, 增产11.4%, 比45d秧龄的增产907.43kg/hm2, 增产13.0%, 比50d秧龄的增产1 478.93kg/hm2, 增产23.1%, 差异显著。

3 小结

根据田间试验和调查种植户意见综合分析认为, 编织布隔层育秧免耕抛栽的秧龄在25~35d之间比较适宜。秧龄太短植株矮, 抛植不方便, 但其生育期相对提前, 并且不影响产量;秧龄超过40d后, 秧田后期株间密度大, 容易引起死秧, 并且秧苗根系已穿透编织布小孔, 抛栽时撕秧困难而且秧根易扯断而影响大田回青和抛秧后的立苗速度, 生育期明显延长, 产量构成指标明显下降, 大田减产明显。

参考文献

[1]庞正盛, 徐世宏.水稻抛秧栽培技术[J].南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发电厂厂用电下一篇:经济词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