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2024-10-25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共12篇)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篇1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近年来我国诸多地区频频出现干旱问题, 同时河流湖泊或者水库中的水量也逐渐减少, 这便给农业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威胁。因此,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干旱对粮食产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种植粮食作物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抗旱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 玉米这种农作物应归为旱地作物的范畴, 但是干旱气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比正常气候, 干旱气候可使玉米减少20%甚至50%的产量。因此, 采用玉米抗旱栽培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气候灾害对玉米作物的影响, 继而提高玉米产量。

1. 科学合理的选择玉米品种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 所选的玉米品种要具备以下特点:较强的拱土能力、较强的苗期低温耐受力、较强的抗干旱能力以及较快的籽粒灌浆、脱水能力。此外, 还要根据地块的特性来选择玉米品种, 比如半耐密中熟或早熟以及耐旱的玉米品种适合于在盐碱以及中等甚至下等肥力的地块播种。而对于具有灌水条件以及较高肥力的地块, 选择耐密中熟或者中晚熟、半耐密中熟或者中晚熟的高产玉米品种则更为适宜。

2. 科学处理玉米种子

种子包衣是种植玉米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选择合适的种衣剂对于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等均是尤为重要的。在玉米种子包衣时, 要针对干旱气候选择抗旱型的复合种衣剂, 这种类型的种衣剂不仅能够对苗期病虫的危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还能加强玉米根系的抗逆性以及自身的活力。然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对于那些经过催芽的玉米种子, 若进行包衣处理则极易出现药害的现象, 所以, 切勿对催芽的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3.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因为适宜的土壤的温度及湿度会对玉米的出苗率及发芽率起到显著提升的作用。一般而言, 在雨水量较少的地区, 土壤湿度较低, 较早的播种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干旱对后期的籽粒灌浆的影响。但播种期往往会受到土地准备、劳动力度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玉米的迟播, 迟播对于玉米作物的生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比如植株易倒伏、生长过高以及籽粒数量减少等问题。

4. 采用适宜的播种技术

通常在地势为低洼地以及平整地的地区, 整体上应该以散墒打垄作为主要的播种技术,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春灭茬、三犁穿打垄”。具体而言, 即春季土壤开始化冻, 在土壤深度化冻至10~15 cm的时候, 采用通用的灭茬机对土壤进行灭茬。灭茬的深度至少是10 cm,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灭茬的质量。此外, 在灭茬的整个过程中, 碎土率以及碎茬率至少分别达到80%和90%, 在打垄的时候, 首先要注意在土壤中施入底肥。

在播种时, 要根据地势选择合理的播种方式, 比如在低洼地以及平地要进行灭茬打垄, 需要采取垄上人工播种或者机械播种的方式。在适宜的土壤温度 (6℃~8℃) 以及土壤湿度 (含水率20%~24%) 下, 可以采取机械播种的方式。而对于具有相对较差土壤墒情的坡岗地, 采用扣半留茬打垄及人工扎眼器播种的播种方式则较为适宜。在人工播种的时候, 要保证播种深度以及覆土厚度是一致的, 一般覆土厚度为3.0~4.5 cm, 在播种后要适时的对覆土予以镇压, 镇压后的覆土厚度通常为2~3 cm。

在坡岗地进行玉米作物的播种时, 通常采用扣半留茬打垄这一播种技术, 通过对原来垄体的2/5进行扣翻来形成新的垄体, 同时保留上一年的玉米茬和剩余部分的原垄体。通常扣半打垄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采用柳式铧上捆草把翻扣。也就是首先需要在原垄沟偏下一些的位置进行垄帮, 并且对基肥采取条施处理, 这个过程不需要灭茬处理。然后是在紧邻玉米茬边的位置, 应用犁进行翻土来扣住垄沟, 玉米茬仍旧保持在原来的位置。再使用播种施肥的器械在翻扣不久的垄体上进行播种, 而且对于原来的垄体与播种的垄体上的玉米茬之间的行距是有要求的, 一般设定在12 cm左右。在玉米作物整个的生育期内, 不需要采取任何中耕铲趟措施的。在第二年播种的时候, 同样需要在紧邻新的玉米茬的位置上进行翻扣打垄工作, 并且要把腐烂的玉米茬重新翻入土壤内, 这些腐烂的玉米茬是上一年在扣半起垄时所留下的, 同样的在接下来每一年种植玉米的时候, 都要按照扣半起垄这种方式进行播种。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具有专门用途的可调式扣半犁, 具体操作流程同第一种方法是一样的, 但是效果却比第一种方法好很多。假如地表上面干土层的厚度不到5 cm, 而且土壤下面的土层墒情较好时, 就可以采取沟播这种方法来进行播种, 即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来进行播种以及出苗。具体操作可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挖, 首先开一个深度较大的沟, 把玉米种子播在沟内的湿土中, 然后按照先湿土后干土的顺序进行盖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覆土的深度既不可以过大且不可以过小。其二是套沟播种, 首先挖开一个深度较小的沟, 然后在挖开的沟内直接用耧进行播种, 并且也需要在土壤的湿土层内播种。

播种时如果遇到土壤的干土层较厚的情况, 则可以通过造墒来进行播种, 具体操作就是在干土层中挖沟注水, 待水分充分渗入到土壤中后, 再进行点种及覆土。

5. 选择合理的施肥技术

在对玉米作物进行施肥的时候,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种类及肥力、玉米作物所需肥料的规律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施肥技术, 在对以上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后, 要确定玉米作物所需肥料的配比以及施肥量, 按照先施基肥, 再施种肥, 最后施追肥的方法来对玉米作物进行施肥, 做到分层施肥、深松施肥、分次施肥以及种肥隔离。

首先, 施入底肥。底肥可以在两个时间段内施入, 一个是整地打垄的时候, 另一个是在用播种机播种时, 播种机是具有分层施肥功能的。施肥深度要比播种深度大, 一般在距离播种深度8~10 cm的位置进行施肥。底肥大体包括20%的氮肥、80%的钾肥与磷肥、长效碳铵以及有机肥等其他肥料, 为了补充钾肥以及磷肥的用量, 可以适当增施农家肥或者有机肥。其次, 施入种肥。同底肥一样, 种肥也要施在种子下面, 但距离为3~5 cm。种肥包括5%的氮肥、20%的钾肥及磷肥。最后, 施入追肥。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要追施速效性氮肥, 施肥的深度应该控制在8~10 cm, 并且做好覆土工作, 这个过程的施肥量大约占据速效性氮肥全部用量的75%。

除上述之外, 还需要说明的是叶面肥, 也就是根据玉米植株整体生长发育的状况, 适时的对植株叶面喷肥。如果在前期施加种肥过程中, 磷肥的用量较少, 那就可以对植株叶面喷施含磷量较多的磷酸二氢钾, 具体操作流程是将300 g的磷酸二氢钾充分溶入100 g水中, 待混合均匀后, 再对植株叶面进行喷施, 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在锌元素相对缺乏的地块中, 可以将少量的石灰液加到浓度为0.1%~0.2%的硫酸锌中, 待溶液混合均匀后, 再对植株叶面进行喷施。

总之, 针对干旱气候, 要在品种、播种以及施肥等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抗旱技术来对玉米作物进行栽培,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旱灾对于玉米作物的危害, 从而保证玉米的产量及品质。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篇2

一、选用高产抗病虫耐旱的优良杂交玉米包衣种

玉米高产抗病虫的优良品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必备条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水肥条件、丰产性好、抗病、抗虫、抗不良环境能力强的品种,选用包衣种,播种前打开包装后晒种1—2天,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减轻病虫危害,以达到早出苗和苗齐、苗壮的目的。

二、掌握好播期做到适期播种

玉米适期播种是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地区最佳播种期如下: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如羊坪、松坪等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冷凉地区如永北、顺州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海拔1500米至1700米的中温地区如三川、程海在4月中下旬至5月份;海拔140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区如片角、涛源等在5月份至6月上旬。各地应创造条件,尽量在最佳节令播种以提高玉米产量。

三、精细整地确保全苗

播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然后进行深翻深松。耕地前灌水一次,待土壤含水量达65—70%时及时耕整(检测土壤含水量是否适宜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握翻耕土壤时成团,自然落下时能均匀散开为宜),耕翻深度为20-25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耕后细耙,在田间湿度适宜时及时播种。

四、认真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是玉米高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农业生产要求等,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并在适宜时间,采用适当方法科学施肥。

五、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般采取宽窄行起畦种植,选膜厚0.006~0.008mm的微膜,膜宽45--90cm。地膜玉米种植方式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只是要根据地膜宽度确定行宽,播种期比露地栽培可提早7~15d。播种后有条件的可喷化学除草剂,然后盖膜。盖膜要拉紧铺平,紧贴地面,四周各开一条浅沟,将膜埋入用土压实,一般压土7cm左右;目前采用膜上播种的方法(简称双三角形种植法),具有省时、省工、安全的特点,即按宽行距90厘米,窄行距60厘米开厢,在窄厢上开沟施足底肥,然后盖上地膜,在地膜上以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棒打孔,孔深3--4厘米,孔在厢面上呈40厘米的等边三角型分布,每孔分散播种3--4粒,播种后用潮土盖严,定苗时留2--3苗,或2苗与3苗间隔留,使苗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及时放苗出膜,当幼苗出土时立即破膜放苗,然后细干土把膜口盖严,以便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育苗移栽的可先移栽,后覆膜,也可先盖膜后移栽,移栽后浇适量定根水后用细干土将膜口封严;地膜玉米,发根多,但根系分布浅,中期要注意高培土,以防倒伏。追肥的重点是穗肥,不揭膜的可以在植株基部破膜追肥。

六、合理密植

合理的密度和田间分布是玉米增产的关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根据永胜县的玉米生产条件,矮杆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5500—6000株;矮杆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5000—5500株;矮杆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4500—5000株;中杆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5000—5500株;中杆半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4500—5000株;中杆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4000—4500株;高杆大穗型品种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但尽量不使用高杆品种,以防止风灾造成 1

倒伏,导致减产。

规范化播种:采用双行单株密植技术,宽行距80—10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20厘米,采取双行错位二分之一摆种的方法播种,使双行上的种子呈等边三角型,每隔一粒种子加播一粒作预备苗,加播种子离位点上的种子3厘米,作为预备苗,在定苗时补苗使用,以确保合理密度及均匀的田间分布。以行距100厘米为例:每100厘米定苗7株,则每亩密度为4500株左右,若每100厘米定苗8株则每亩密度为5000株左右。行距减小则密度增加。

七、搞好田间管理

1.查缺补苗出苗时要及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时及时补播或用预留苗移栽补缺,并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2、及时间苗定苗3--4叶期开始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生长过旺的幼苗,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幼苗。间苗要根据气候而定,田间湿度条件好时可一次性等距离定苗;干旱年成可晚间苗,多次间苗,间苗2--3次,到6--7叶期定苗,达到合理的密度;

3、薅锄、培土、施肥薅锄、培土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薅锄要选择晴好天气进行,要求浅薅,将刚出苗的杂草薅除,让其在阳光下曝晒,使杂草快速死亡。第二次在拔节后期薅锄培土,以达到防涝、防倒伏的效果。施肥按测土配方施肥的要求进行;

4、玉米健壮素施用玉米10叶展开时以“稀施美” 玉米矮丰35--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可使玉米茎杆粗壮、气根发达、增加根层、叶绿叶厚、穗位降低、抗倒伏、抗病、抗涝、穗长满尖,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5.整个生育期特别是雨季要注意排除田间渍水,防止玉米早衰和感染病害;

6、有条件的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结束后除去雄穗可使养份集中供应雌穗,从而增加产量。

八、搞好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应选用高产抗病虫良种的包衣种,合理密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雨季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清洁田园等保健栽培措施,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一但达到防治指标及早施药防治,做到治小、治好、治了。

九、玉米科技抗旱技术

1、根据永胜县玉米生产条件,建议永胜县2012年玉米抗旱农艺措施以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主,利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湿效果提高玉米产量。辅以其它抗旱措,尽量扩大适期播种面积,以确保粮食安全。

2、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采取引、提、蓄水措施,采用引灌、浇灌、人工浇水等方法尽量扩大水浇地面积,并在最佳节令播种;

3、高寒冷凉地区和低热河谷区若播种节令推迟,应尽量采用罗单系列、掖单系列、会4号等早塾品种;

4、未盖地膜的水浇地浇水播种后采用细干土覆盖,减少水份蒸发,以达到抗旱保苗的效果;

5、干旱缺水地区采用耐旱性较强的珍油玉9号等耐旱品种;

6、干旱缺水地块提前做好耕地、碎垡、打塘、施肥等准备工作,以便雨季来临时及时播种;

7、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蓄墒保墒能力;

8、采用育苗移栽技术若不能在最佳节令播种,可充分利用烤烟大棚、蔬菜大棚等水源较好的设施、设备进行营养袋、营养块、玉米芯育苗,待雨季来临时移栽;

9、高寒冷凉地区在5月下旬以后,中温地区在6月中旬以后,低热河谷地区在6月下旬以后仍未播种的改种萝卜、蔓菁、圆根、荞麦、大豆、蔬菜等晚秋作物。

玉米抗旱栽培综合技术措施 篇3

摘 要 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导致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水资源本就匮乏,在农作物种植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愈发严重。加强对抗旱作物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当下水资源缺乏的难题。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储备粮食资源,对其进行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的抗旱栽培技术展开探讨,为保障缺水地区玉米的高产稳产提供思路。

关键词 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41

国内玉米种植大多采用旱地种植方式,种植地区多数集中在北方地区和西南部分区域内的偏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在少量的平原和丘陵旱地也有所种植。耕地用水占全国总水资源的1/10左右,但当前,由于我国淡水储量的不断下降,使可用于农业方面的水资源更加匮乏。玉米种植时所用的水资源大多来源于自然降雨,但在部分少雨地区,依靠自然降水很难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因此,要想保证玉米产量,就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旱栽培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 玉米抗旱机理

玉米作物的生长特征为抗旱种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在玉米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抗旱期基本上可分为抵御期、躲避期、忍耐期。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玉米作物的需水量相对较多。抵御期,玉米根须快速发育,根须快速向土壤深处生长,使吸水量提升,同时对茎叶上的气孔进行控制,达到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确保生命活动有足够的水分。躲避干旱期,如在玉米幼苗成长过程,玉米的籽粒较大,其中有着大量的营养物和水分,这便成为了可以在干旱状态下玉米发芽成长的内因;同时,嫩叶对茎尖进行保护,防止因干旱导致叶片失水过多使植株失去生命活动能力。忍耐期,这种情况出现在长期缺水的条件下,这时玉米植株要想维持生长活动,通常是将叶片卷曲,使水分蒸发速率下降,降低水分的挥发;同时,利用玉米结构的特点,将细胞中的自由水转变为结合水,一旦雨量充分,玉米就可以及时地进行继续发育[1]。

2 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2.1 耕翻保墒

在入冬前对土地施用有机肥料,并对相应区域进行耕翻耙耱,最大限度地保证秋雨在土壤中的留存量;入春后,不再对土地进行耕翻,在解冻时,不断对土壤进行交叉耙耱,令土壤结块消失,将其变为上松下紧的状态,确保耕种土层的水分,将冬春两季的水分锁定在大地中,保证种子可以在充足的水分状态下快速出芽。

播种过程中,耕地垄沟的深浅要根据土壤含水量而定,即根据墒情判断。通常,播种时进行深耕,上面少量覆土,定点进行播种;同时,适当压实,以保证种子和底土的接触相对紧密,达到种子快速吸水的目的。覆土和压实应同时进行,以避免不连续造成的土壤跑墒。压实的目的是保护播种垄的水分,并使土壤深处水分上升到种子处,促使种子吸水,尽快发芽。

2.2 品种选择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可选择对干旱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品种。这类品种的特征有根须延伸能力强、延伸迅速,可以进行适度的深播,根冠范围广,可以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此外,还有叶片呈细条状,叶脉较为密实,叶面绒毛丰富,角质较为厚实等。

2.3 浸种催芽

在进行播种前,利用干湿循环的方式使种子得到一定的抗旱训练,从而增强种子的抗旱能力,这样可以使玉米产量得到较明显的提升。另外,可以利用有抗旱效果的药剂对种子进行浸泡,提升玉米抗旱的能力[2]。

2.4 适期播种

玉米生长过程对水分的需求特征是前期需求低,后期需求高,播种到拔节阶段的需水量仅为全部的1/7左右。土壤深度6 cm处的温度连续5 d保持在6 ℃以上为最佳的播种时期。如遇干旱天气,可进行相应的升墒后再播种。

2.5 增强土壤培肥

在土壤中使用有机肥料,可提升土壤的理化质量,提升土壤的储水、留水及供水水平,提升玉米抗旱水平。旱田玉米要增加有机肥料或秸秆的回田量,并进行有效轮作,这样可提高土地中水分的利用效率。

3 抗旱栽培技术

3.1 抗旱坑法

秋季将土地翻整后,需要在土地冻结前挖坑,以便收集雨雪和土壤熟化。之后,将准备好的混有微量元素的有机肥和坑中的土壤进行混合,再将密封。封顶方式主要是利用表层土将顶部进行填平,要比地表略高,同时压实,以免出现水分流失的现象;还可在雨雪后,将雨雪移入坑内在进行封顶,如有坍塌现象就要及时修复,达到保墒效果。后一种方式不仅可保墒,还可以增强土壤肥力。播种前要实施耙耱,使土地保持平整,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3]。

3.2 秸秆覆盖法

这个方法是使玉米秸秆或麦秸秆平铺于播种土地的表面,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水分流失,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进行旱地玉米种植进行节约水资源、提升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覆盖秸秆的时间是在秋季进行整地之后及玉米生长至拔节阶段之后各进行1次,在土壤表面及垄间平铺1 000 kg左右的秸秆粉。这样做不但可以保证土壤的含水量,而且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的肥力得到较大提升,增加玉米产量。

3.3 膜侧播种法

进行保墒抗旱的其他效果较为良好的措施便是膜侧栽培法。这个措施的主要实施方式如下:在距离地膜边缘4~5 cm的地方播种玉米种子,借助膜的对热量的传导作用及对水分的保持作用,为玉米在发芽及成长阶段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及恒定的温度。如果在玉米垄间种植有其他作物,需要让地膜仅覆盖玉米植株[4]。

4 结语

在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下,应用适当的抗旱技术,对节约水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抗旱技术的应用不但节约了种植成本,还保证了玉米产量,并使玉米质量得到提升,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抗旱技术有很多种,在使用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在凤.南涧县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3):94.

[2]陈惠丽,王久波.盐碱地土壤玉米栽培综合技术措施的应用[J].新农业,2014(14):37-38.

[3]王艳萍.鲁西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2015(12):147.

[4]王桂红.玉米综合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22.

玉米抗旱栽培技术要点 篇4

1 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要点

1.1 坐水种技术

坐水种技术是北方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节水的主要特点有技术成本低和灵活性强,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玉米节水栽培的大范围使用。北方地区的山区较多地形较为复杂, 因此坐水技术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不受地形的影响, 能够更好的保证在复杂地形的玉米抗旱工作的高效开展。坐水技术主要是与行走式注水点播机配套使用, 可以更好的保证节水的效率, 结合使用一次完成的开沟注水方式, 可以更好的保证玉米栽培种中施肥和齐苗工作的进行, 进而能够保证干旱地区玉米的长势。

1.2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最直接的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主要是通过在地膜之下进行适时的水分浇灌, 可以降低大面积浇灌时水的浪费程度, 从而达到节水栽培的要求[1]。膜下滴灌技术不仅节约利用灌溉用水, 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种植玉米的土壤地表水分的蒸发, 还可以对自然降水在膜下进行积蓄, 可以更加高效的保证玉米在干旱地区的节水效率。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在集结深层的水分渗透和地表径流的基础上, 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 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水温要求, 是目前最节水的玉米干旱栽培技术。

1.3 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

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是玉米干旱栽培的又一重要技术, 其与坐水技术不同的是不需要通过人工补水, 而是通过对自然降水进行有效储蓄使用。玉米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主要是在防止玉米根部处地表水分的蒸发, 来保证玉米在干旱季节的存活力, 而且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还具有灭草的作用, 地膜的覆盖可以有效的减少草的生长, 保证了玉米的生长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 因此可以更好的确保玉米的生长态势, 提高干旱地区的玉米产量。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还可以将无效的降水转变为有效的降水, 具有集雨抗旱的作用, 可以通过对自然降水积蓄在地膜内减少水分的蒸发, 进而可以提高降水的利用率, 可以更高效的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 从而可以提高玉米抗旱节水栽培的效果。

2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择适宜品种, 防止越区种植

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较为复杂, 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形地质情况, 喧杂适宜的品种, 才能够保证玉米更好的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要求, 确保玉米的产量。经过不同地块上进行的大量不同品种的试验, 可以因地制宜选用抗旱性能强的玉米品种, 只有播种适宜的玉米品种, 才能够保证玉米产量的稳定性, 才能够结合节水栽培技术增强增产的潜力, 进而能够更好的提高玉米的产量。只有首先选择好适宜的玉米品种, 避免选择生育期偏长的品种, 才能够更好的确保玉米在干旱地区的安全成熟, 进而可以提高玉米籽粒的质量达到保证产量稳定的目的。

2.2 搞好整地施肥, 打好播种基础

在选择好适宜的玉米品种后和播种之前, 应该做好玉米种植区的土地平整和施肥工作, 为玉米的播种打下良好的基础。北方地区气候环境较为恶劣, 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核心[2]。为了保证北方地区玉米产量的高产性和稳定性, 应该加强玉米地肥料的使用效果, 从而能够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得到更充足的养料供应。北方地区的玉米播种之前可以保证土地平整翻耕尽量少动土,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播种之前的施肥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 科学合理搭配肥料, 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 氮磷钾与微肥有效配合, 基肥与追肥有效配合进行施加, 从而保证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料供应。

3 结束语

我国北方地区虽然土壤比较肥沃, 但是环境较为干旱加上自然降水较少, 因此只有在对北方地区土壤水分和自然降水的统计的同时, 加强对玉米耗水多少的分析, 才能够更好提出玉米抗旱栽培技术的要点。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 得到首先要采取合理的节水技术要点的要点, 才能够保证北方地区玉米产量的高产性。为了保证北方地区玉米产量的长久稳定性, 应该首先保证做好节水技术的实施, 才能够保证合理密植和合理耕作技术的高产栽培技术的采用。

参考文献

[1]杜晓东, 王丽娟, 刘作新.保水剂及其在节水农业上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报, 2000, 34 (3) :255~259.

冬小麦节水抗旱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篇5

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保护性耕作、灌溉新技术、测土平衡施肥、晚播、及时划锄镇压、叶面追肥、喷施抗旱剂等方面介绍了小麦节水抗旱技术,以期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确保高产高效.

作 者:刘立军 张新 韩孝军 黄绪甲 作者单位:刘立军,张新,韩孝军(山东省东阿县农业局,山东东阿,252200)

黄绪甲(东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玉米春季抗旱保苗技术 篇6

【关键词】 坐水种 宽窄行交替 种植技术

1.机械化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技术

1.1技术内容 机械化一条龙抗旱坐水种技术是以坐水为基础的东北西部半干旱区高产耕作栽培技术。此项耕作技术是以坐水种为核心实行三犁川打垄或机械深翻打垄,深施底肥,浸种催芽,等距埯种,适期播种,适当密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1.2操作方法 浸种、拌种或种子包衣。在干旱地区,为了保证出苗,可以先进行浸种,使种子吸足水,然后再播种,也可以用保水剂、抗旱剂处理种子,以加快种子的吸水、萌发速度,提高出苗率和促进提早出苗;拖拉机牵引的拖车安装水箱。拖车后挂接(用绳索铰接)坐水单体播种机,从水箱处引出放水管在开沟器后部固定好,用放水阀控制水流量;用单体播种机播种同时深施肥。施肥装置应适当改进,将施肥口置于开沟器与水管出口之间;在播种机后挂接覆土器,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覆土器的安装位置;在覆土器后挂接镇压器(磙子)适时镇压。

1.3技术效果 提高了播种质量,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水、肥、种一次下地,覆土、镇压同时完成,且施水、播种均匀,化肥深施;抗旱时间长,节水保墒效果好;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技术不复杂,容易掌握和操作;配套机具成本低,一般家庭都有能力购置;可以适期播种。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播种,不仅可以保全苗,而且出苗快,质量好,摆脱过早或过晚播种及宿土期过长的一切影响;三犁川打垄可以加深耕层约10cm,种床深厚,有利于根系生长,可以一次深施农化肥,种与肥隔离无争水烧苗现象,并有以肥调水之效;变被动保苗为主动保苗。坐水种可以按合理密度计划种植,变被动为主动,出苗整齐一致,分布均匀等距。

2.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2.1主要内容 宽窄行交互种植。宽窄行交互种植是把原65cm行距两行做成一条带,改种成40~90cm宽窄行。第一年在40cm窄行上种两行玉米,夏季在90cm宽行距内深松25cm,幅宽50cm,秋季两行玉米留高茬60~70cm(茎秆重量占全株30%~40%)。第二年在原宽行距深松带上播种行距40cm的双行玉米,原留高茬地方成为90cm宽行,夏季(6月下旬)深松、灭茬、就地腐熟还田;夏季深松。夏季深松是在90cm宽行内,于6月下旬雨季来临前,进行伏前深松,作业幅宽50~60cm,深度25~35cm,打破犁底层以利于伏雨的下渗贮存,供秋旱或翌年春季应用;高茬还田。高茬还田是将秋季留的高茬在夏季深松时还田。深松部位与玉米植株分布在两个条带上,深松作业幅度50~60cm,与两行玉米相隔15~20cm。

2.2 技术效果 倒茬休耕,增加通风透光;高留茬自然腐烂还田,培肥地力,每年可使近1/3的秸秆得到还田;加深耕层,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防止风蚀、水蚀;蓄水能力增加,保墒能力增强;便于机械化作业,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作物生长带被保护;方便田间管理。

3.精细整地,保墒播种技术

3.1精细整地 秋翻地、秋整地。平原主产区应每2~3年翻一次地。收获后及时进行秋翻,最佳翻地深度为18~25cm,打破犁底层,翻后及时耙压,做到无漏耕、无立垄、无坷垃、土块疏松、细碎。秋翻的地块应立即进行整地,在上冻前起好垄并及时镇压,在秋翻地打垄的同时,实施秋施肥是一项效果比较明显的增产措施;秋翻地、春整地。秋翻后没有来得及整地的地块,当土壤化冻层在10~15cm时,即可进行耙压整地,宜早不宜晚,最好做到顶浆打垄,随打垄、随镇压以待播种,还可结合整地进行深施底肥;秋灭茬、整地打垄。在不翻地的年份,秋收后应立即进行灭茬、整地,灭茬深度一定要达到15cm以上,防止出现只打茬管的现象,灭茬后应立即进行整地,在上冻前起好垄并及时镇压;春灭茬、整地打垄。在秋季来不及灭茬、整地的地块,应在春季土壤化冻层达到15~18cm时尽早进行灭茬、整地,要做到随灭茬、随打垄、随镇压以待播种,还可结合整地进行深施底肥。

玉米抗旱栽培的技术要点 篇7

秋季土壤中施入有机肥料, 把土壤深耕深翻, 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发挥土壤蓄水、保水、供水的能力。可以保蓄秋雨后的土壤水分,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旱地玉米的需水问题。一般来说, 秋季深耕土壤比浅耕土壤的含水量多50%, 且深耕还能促进玉米根系向深层生长, 吸收水肥的面积扩大。春季不再耕翻需多次耙耱, 使土壤上虚下实, 使水分不易散失, 提高土壤含水量0.5%~3%。播种时, 最好是边播种边镇压, 封住播种沟保住墒情, 种子与底土紧密结合利于吸水, 有利于出苗。

2 低温抢墒, 催芽早播, 中耕保墒

低温抢墒播种, 可以利用返浆水, 保证玉米出苗。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种子在土壤内时间较长, 容易粉种、霉烂, 影响出苗率。浸种催芽早播, 用55~60℃的温水浸种, 当水温下降到25~30℃时, 浸泡种子12~24h, 后用保温物品覆盖种子催芽, 有7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 开沟深度以种子接触适宜的底墒为好。在玉米生长发育期间, 需要做到的事情主要有2点, 即中耕和保墒。所谓中耕, 就是指玉米生长至中期阶段, 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疏松, 使土壤表层疏松干燥, 以便为根部提供充足氧气,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同时保证土壤深层潮湿, 储存有充足的水分, 可以满足玉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保墒就是指作物间苗, 即扒开幼苗表层土壤, 使部分根系露于空气之中, 让阳光充分照射进来, 促进幼苗根系快速发育生长, 加快幼苗吸水速度, 增强幼苗吸水能力, 进而提高玉米对干旱的抵抗能力。

3 田间覆盖

田间覆盖的原理实际上与铺地膜的原理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 玉米既可以铺地膜也可以铺盖麦秸、玉米秆、麦糠等物质。从经济性角度考虑, 由于玉米一般种植面积大, 使用地膜覆盖不够经济, 而覆盖玉米杆、麦秸等材料就较为实惠。对玉米田进行覆盖处理, 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流失, 保留土壤有机物含量, 抑制杂草生长, 防治病虫害, 大大降低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 玉米品种的选择及处理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 耐旱品种一般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特征, 例如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茎叶茸毛多、气孔开度小、蒸腾少、在水分亏缺时光合作用下降少、光合强度高、灌浆速度快、灌浆时间长、经济系数高等。精选良种能提高玉米的发芽率, 确保播后不烂籽, 出全苗。在选择耐旱玉米品种前提下, 还可以对玉米种子进行抗旱处理, 以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旱能力。主要以干湿循环法为主对玉米种进行一段时间处理, 具体操作是先将玉米种子浸泡在20~25℃清水中, 浸泡时间一般为两昼夜, 然后捞出晾干进行播种。药剂浸种法也可以提高玉米种子抗旱能力, 将氯化钙与水按lkg:l00 kg比例进行混合搅拌, 浸泡500kg玉米种5~6h, 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提高玉米种子抗旱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5 利用化学试剂

5.1 种衣剂处理玉米种子

玉米种植过程中种子包衣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若种衣剂选择恰当合理, 则可以有效促进玉米生长, 改善玉米品质, 增加玉米产量。在干旱环境下, 种衣剂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种衣剂的选择应以抗旱型复合种衣剂为主。这类种衣剂在促进玉米根系快速生长的同时, 也能够对幼苗期玉米病虫害防治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 种衣剂只能用在正常的、没有经过催芽处理的玉米种子上, 否则容易导致玉米种子出现药害现象, 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

5.2 抗旱保水剂

抗旱保水剂在玉米抗旱栽培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根据玉米生长时期的不同, 在幼苗时期的玉米, 使用抗旱保水剂可以有效减小玉米苗水分蒸发速率和气孔开张度, 削弱蒸腾作用强度, 提高土壤含水量, 且药效维持时间长 (一般可达12d左右) 等;在玉米孕穗期, 抗旱保水剂的使用有利于加快玉米穗分化, 改善玉米体内水分状况, 维持叶片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进而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干物质的积累, 避免玉米植株早衰, 促进根系发达充满活力;将750g/hm2抗旱剂对150 kg水充分混合后均匀喷洒于孕穗期玉米叶片上, 还可以使叶片舒展浓绿, 玉米籽粒重量增加, 进而提高玉米产量。试验结果显示, 抗旱剂的使用可以使干旱时期玉米增产7.1%~14.8%左右, 有效缓解了干旱时期玉米产量低问题。抗旱保水剂之所以能够在干旱环境下提高玉米产量, 主要是因为其能够吸收并保持比自身重量高出400~1000倍的水分, 且上限是5000倍, 这就大大缓解了干旱时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有效保证了玉米水分的正常供给, 进而使玉米产量得到有效保证。实际上, 抗旱保水剂既可以用在玉米幼苗期至孕穗期, 也可以用在播种前的种子上, 且播种后可在旱期维持30d的供水。用抗旱保水剂拌种后及时将其播种在潮干土中, 可以保证出苗率高达90%以上。若播种时正遇下雨还可以达到更好的出苗效果与保水效果。对于玉米而言, 抗旱保水剂就像一个小水库, 可以积蓄自然界中的水, 在干旱时将其释放。

5.3 增温剂

针对玉米土壤温度昼夜差距大, 土壤温度散失快的问题, 可以使用增温剂来予以解决。将选择好的增温剂均匀地喷施于土壤表面, 待干后即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连续均匀的薄膜, 将土壤保护起来, 减少热量消耗, 有效防止土壤温度散失, 提高土壤温度, 且有抑制水分蒸发, 保持土壤水分的功效。有关试验表明, 利用增温剂大田蒸发率抑制程度可达3/5~4/5, 同时0~15cm土壤土层范围内水分较之正常照射的玉米田高出约19.2%。

5.4 应用生根粉

旱地玉米抗旱增密高产栽培技术 篇8

全县耕地面积3.76×104hm2, 人均耕地0.18 hm2, 全部为旱地, 因此旱作节水农业是乡宁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乡宁县玉米播种面积0.67×104hm2, ,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2.2%, 是乡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也是主导产业之一, 提高玉米产量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 全县玉米单产一直徘徊在300 kg左右, 比全省和全国单产水平低50 kg。其主要原因是春旱、伏旱、土壤瘠薄、播种密度偏低、株行距配置不当、施肥方式不科学等。因此, 克服玉米生产的障碍因素, 充分挖掘和发挥山区特有的温度低、蒸散小, 降雨多、受旱轻, 土地广、潜力大, 产量低、容易上的优势, 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

1 播前整地技术

播前整地要使表层土壤达到“细、透、平、实”, 为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玉米播前整地大都集中在秋季, 具体有4种模式: (1) 秋季粉碎秸秆—秋耕翻—春季解冻早旋耕; (2) 秋季粉碎秸秆—秋耕翻—春季播前旋耕; (3) 秋季粉碎秸秆—秋旋耕—春季播前旋耕; (4) 秋季粉碎秸秆—秋旋耕 (2次) 。其中前两种模式中, 秋耕翻建议二三年1次。无论采用何种模式, 都应在秋季旋耕或春季旋耕后耙耱保墒。

2 播种核心技术环节

2.1 品种选择

随着耐密玉米品种的不断出现, 目前国内外朝着耐密、早熟品种的方向发展, 大穗稀植中晚熟品种逐渐被耐密品种替代。在高肥力地块, 可选用耐密中熟品种 (如先玉335、郑单958、大丰26等) 和耐密特早熟品种 (如德国KX9384) ;在中、下等肥力地块, 可选用大穗稀植中晚熟品种 (如农大108、晋单48、晋单56、晋单63等) 。

2.2 施足底肥

结合秋季或春季整地, 每0.067 hm2施底肥碳酸氢铵75 kg, 过磷酸钙100 kg, 氯化钾5~10 kg;增施钾肥, 可减少植株蒸腾损失,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增强玉米自身抗旱能力, 同时可有效提高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

2.3 确定适宜播种期

当5~10 cm耕层日平均地温连续5 d稳定达到10℃~12℃, 土壤含水量18%~20%时, 为适宜播种期。在适宜播种期内如果遇到有效降雨, 可趁墒抢播。低海拔地区大约在4月中旬播种, 高海拔地区约在4月下旬播种;切不可早播, 早播易造成烂籽、丝黑穗病多发。

2.4 增加种植密度

在高肥力地块, 应用耐密中熟品种, 如先玉335、郑单958、大丰26, 密度可控制在4 400~4 800株/0.067 hm2;在中、下等肥力地块, 应用大穗稀植中晚熟品种, 如农大108、晋单48、晋单56、晋单63, 密度可控制在3 000~3 300株/0.067 hm2。

2.5 优化行株距配置

在高肥力地块, 一定要采用宽窄行种植, 宽行为70 cm, 窄行50 cm, 株距23~25 cm;在中、下等肥力地块, 一般也要求采用宽窄行种植, 宽行为70 cm, 窄行50 cm, 株距33~35 cm。

2.6 采用机械化单粒播种

随着玉米杂交种质量的提高, 单粒播种已成为玉米播种的主要趋势。采用机械化播种可保证播深、覆土一致, 同时也可保证计划所需的播种密度, 同时节约种子, 苗后可省去间苗工序, 减少人工投入。

3 玉米播后苗前关键技术

3.1 镇压

在玉米播后2~3 d内, 可用农田轻便土壤悬虚镇压器对表土实施镇压, 其作用是镇压提墒, 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 利于种子吸水发芽。

3.2 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

完成播后镇压作业后, 当表土墒情较好时, 可选择实施土壤封闭除草。每0.067 hm2可用莠去津38%悬浮剂150~200 m L, 或异丙草胺72%乳油100~150 m L, 或乙草胺50%乳油100~150 m L。或采取莠去津与酰胺类除草剂混用, 每0.067 hm2可用“莠去津38%悬浮剂100~150 m L+乙草胺50%乳油100 m L”, 或异丙草·莠40%悬浮剂200 m L兑水50 kg稀释, 均匀喷施于地表, 可封杀多种杂草。当表土墒情较差时, 此项作业可放在苗后实施。

4 玉米出苗至拔节期关键技术

玉米苗期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 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避免杂草丛生, 为丰产打下基础。

4.1 茎叶除草

对未实施播后土壤封闭的玉米田, 可实施苗后茎叶除草。苗后除草剂目前较安全的主要有“玉成系列”的玉成、金玉伞、金玉成、白色草枯、玉金山、玉草1234产品。采用最新混配技术, 以玉米油为载体, 在玉米苗后2~4叶期, 每0.067 hm2使用100~120 m L对杂草茎叶喷雾, 可一次性杀死大多数禾本科及阔叶杂草, 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安全。喷施玉米苗后除草剂要注意严格控制喷施时间 (2~4叶期) , 严格控制用药量, 禁止重复喷雾。

4.2 加强地下害虫防治

玉米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是地老虎, 在旱地玉米生产中, 其防治方法主要是毒饵防治, 具体可用质量分数2.5%溴氰菊酯乳油, 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 加入少量糖、醋, 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等杂草或新鲜蔬菜20 kg切碎, 放入药液中浸湿30 min, 于傍晚或清晨顺垄撒施于玉米行间。

4.3 拔节期深追施氮肥

在玉米拔节期 (8~9叶) 实施中耕追肥作业。可用多功能轻便中耕保墒追肥机一次完成中耕、追肥、镇压工序, 一般每0.067 hm2追施尿素10 kg。注意氮肥深施必须在10 cm以下, 可增强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 使氨挥发损失率降低到10%以下;氮肥追施须距玉米行12~14 cm。只有掌握适宜的追肥深度及距离, 方可确保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5 玉米拔节后至成熟前关键技术

玉米拔节后至成熟前的主攻目标是攻秆、攻穗, 为植株健壮、穗大粒多打好基础。

5.1 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

在大喇叭口期实施中耕追肥作业。可用多功能轻便中耕保墒追肥机一次完成中耕、追肥、镇压工序, 一般每0.067 hm2追施尿素15 kg, 以促穗大粒多。其注意事项同拔节期追肥。

5.2 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可在玉米心叶末期用颗粒剂防治, 用质量分数1%的1605颗粒剂, 每株1.5~2.0 g, 撒入心叶喇叭口, 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 每株1 g, 撒入心叶。

5.3 防治红蜘蛛

干旱年份, 在7月上旬应加强对红蜘蛛的防治。当田间虫口密度百株达800头时, 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如用质量分数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 15%的扫螨净3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5.4 适时机械化收获

玉米收获一定要掌握以下几个标志: (1) 授粉后50 d左右乳线消失。 (2) 籽粒含水量30%左右。 (3) 籽粒出现明显黑色层。 (4) 苞叶变白而松散。只有这些标志出现时, 收获的籽粒干质量最大, 若早收则粒质量降低, 影响产量。

摘要:乡宁县耕地全部为旱地, 因此推广旱地玉米抗旱增密高产栽培技术, 对提高玉米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梨树县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篇9

1 品种选择

追求稳产是第一。种子市场的放开调动了育种工作者的积极性, 使玉米新品种得到迅速推广与应用。有些新品种虽然产量较高, 但是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虫性、抗倒伏性或耐旱性等某一方面有较大缺陷, 选用该类品种, 一旦遇到不利于作物生长而有利于灾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就会因品种的抗性差造成减产、减收[1]。因此, 应选择综合抗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2 播种

抓好播种质量关, 提高播种质量是保全苗、抓齐苗、拿壮苗的基础。一是做好选种、晒种、种子包衣这3个环节, 坚决杜绝白籽下地;二是把握好适时播种、种肥隔离、深浅一致3个环节;三是把好农机作业质量关, 实时检查是否漏播、有无嗑籽现象;四是及时镇压、保墒、提墒。

3 种植

一是改进种植方法。农业耕作长期采用垄作, 而实践表明, 垄作已经不是最佳的种植方法, 尤其是在少雨缺水、土壤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 不宜采用该种方法种植。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护性耕作, 不仅可以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 还可以通过留高茬增加秸秆还田量。二是农机农艺配套。受土地分散经营的影响, 大型农用机械很少走进农田, 农业生产主要使用以小四轮为代表的小型农用机械, 作业质量低差。三是合理密植。目前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栽培技术都有适宜的栽培密度, 但有的农民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增加密度, 导致遇到旱年穗小粒薄、产量低。2009年对某些农民就是一次沉痛的教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茎秆节间变长、变细, 降低了玉米抗倒伏能力, 一旦遇到大风之年便造成大面积倒伏。

4 科学施肥

一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就是针对土壤中缺什么, 补什么;缺多少, 补多少。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的最终执行者。由于目前生产的复混肥有很多是通用型的, 配方针对性差, 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加之有些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重视程度不够, 极大地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效果。二是提高对有机肥的重视程度。多年来, 农业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推广方略, 通过根茬还田和极少量的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手段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环境, 增加了农业后劲。但是农民重视化肥、轻视农肥。化肥养分含量高, 肥效快, 肥效时间短;而有机肥养分全, 肥效长, 但养分含量低。因此,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建立相应的耕地保护机制[2]。

5 中耕管理

随着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过去三铲三趟的中耕起垄已被免耕技术所代替。但是免耕技术当中所指的“免耕”并非是种子播到地里之后既不铲也不趟, 而是以化学除草代替了人工锄草, 机械深松不起垄代替了深趟起垄。免耕技术可以使玉米的地上多个节形成气生根, 增强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旱性;深松的深度远超过深趟的深度, 使玉米的根系扎得更深, 增加了土壤耕层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较多地接纳自然降雨, 避免了地表形成径流, 提高了农田的抗旱性[3]。目前有的农民误把不铲、不趟作为免耕技术, 结果造成耕层土壤通透性差。

6 病虫害防治

玉米后期发生的病虫害很多, 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 虫害主要有玉米蚜虫、玉米螟, 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玉米减产。例如玉米生长后期发生蚜虫, 如果不及时防治, 严重的会使玉米植株提前死亡, 导致“翻秆”[4]。因此, 要采取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摘要:针对梨树县易发生旱灾的气候条件, 提出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种植、科学施肥、中耕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以期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玉米, 立足于抗灾夺高产。

关键词:玉米,抗旱栽培,吉林梨树

参考文献

[1]赵霞.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9) :53-56.

[2]刘志雄, 冯勇, 胡达古拉, 等.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2) :31-34.

[3]王振华, 刘晓文, 张前进, 等.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4) :33-34, 38.

四平地区玉米苗期抗旱栽培技术 篇10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1 因地制宜, 选择品种

注意品种的选择。选用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优良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对外界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 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 做到因地制宜。针对四平地区春季气候特点应选择苗期耐低温、种子拱土能力强、籽粒灌浆和脱水快、较抗旱的玉米品种。耐低温、早发性好的品种, 能充分利用前期光热条件;籽粒灌浆和脱水快能够躲避和减轻低温早霜的影响。在中、下等肥力及盐碱地块, 种植稀植或半耐密中早熟耐旱品种;在肥力较高、有机肥及化肥投入水平高及有灌水条件的地块, 在早春座水抢种条件下, 可以适当选择种植耐密、半耐密中熟或中晚熟高产品种。在四平地区抗旱、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有先玉335、郑单958、吉单35等品种。精选种子, 按种子大小分级播种, 使苗子大小一致, 同时剔除秕粒、病虫粒。

1.2 酌情进行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种子精选和晾晒, 挑选均匀一致的种子, 置阳光充足处晒种2~3天, 提高发芽势、抗病性及出苗整齐度。注意温度高时, 切记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 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选用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6%, 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0%, 含水量不高于16%。根据情况选择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或催芽处理。

种子包衣及药剂处理。利用抗旱型复合种衣剂 (它是一种超强吸水材料, 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的一种新产品, 能很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 供植株利用。) 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 防治苗期病虫危害, 增强根系的活力和自身抗逆性。种子包衣要严格按照玉米种衣剂使用说明操作。对玉米催芽种子不能进行包衣处理, 防止出现药害。为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 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 或用20%粉锈宁150~200g加水1.5~2.5kg, 拌50kg种子, 以防治丝黑穗病。

播前种子抗旱适应性锻炼: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 提高抗旱能力。具体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水中浸泡两昼夜, 捞出后晾干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 根系生长快, 幼苗矮健, 叶片增宽, 含水量较多, 对玉米增产有一定的作用。此法适于熵情适宜地块, 但不宜在干旱极严重湿度极低或温度高情况应用, 否则极易引起种子脱水失活。

另外, 还可以采用药剂浸种法:用氯化钙1kg 对水100kg, 浸种 (或闷种) 500kg, 5~6小时后即可播种, 对玉米抗旱保苗也有良好的效果。浸种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 如果时间过长, 会使种子水解过度, 影响发芽率。种子浸泡后, 一定要控干水分, 需要用清水清洗的, 应用清水洗净, 晾干种子表面水分, 然后才能催芽或播种。

2 整地与播种

2.1 适时整地, 保墒保水

由于土壤含水量低, 整地是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的基础。以抗旱保墒为前提, 墒情不好的地块尽可能做到少动土或不动土, 采用免耕方式。冬季降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区, 要及时整地保墒。对秋翻深松起垄的地块, 早春及时镇压保墒;对秋翻未及时起垄的地块, 要顶凌耙耢, 顶浆起垄镇压。适当进行深耕深松, 打破犁底层, 蓄住自然降水。结合深施底肥, 随打垄随镇压, 以减少水分蒸发, 防止跑风漏墒。

在干旱严重而又缺乏水源的地方, 可采用开沟等雨抗旱播种法。一般先按玉米行距用犁开好沟等待降水, 只要有10毫米左右的降水时, 沟内、沟边就会有2~3厘米深的湿土, 此时可抓紧时间, 将玉米播于沟内, 再将沟边湿土覆盖在种子上。也可以采取干种湿出的措施, 直接把种子播在干土上, 等雨出苗, 不要撵湿土种, 已免形成芽干。这种种植方式应注意少施盖肥, 在出苗后增加追肥次数。

应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覆膜栽培可增加地温、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 具有保墒、保肥、保温、增产、增收、增效等功能, 可实现越区安全成熟。可以选用的方法有:提墒播种、借墒播种、造墒播种、膜侧播种和改垅作为开沟播种。

2.2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关键。在四平地区春季降水少, 春旱时有发生。水份是影响本区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做到适时播种极其必要。四平地区春季多大风天气, 土壤含水量低, 蒸发量大, 失墒快, 因此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早播种, 抓住现有墒情, 抢墒播种, 为充分利用春季反浆水, 并使玉米需水高峰与降水高峰同步, 以减轻旱灾的影响。土壤5cm地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四平的中西部平原地区在4月20日即可播种。伊通和梨树东南部丘陵区4月25日可播种。一般情况下播深以5cm左右为宜, 土壤黏重, 墒情好的以3cm左右为宜。要求种子播深与覆土一致, 随播随压, 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不失墒, 以利于种子吸水萌发。

玉米能否一次播种出全苗, 播种是关键。四平地区播种方式以人工播种为主, 机播为辅。人工播种可以节省一定的生产成本, 但实行机械播种有诸多优点: (1) 可以缩短播种期, 玉米可以短时间内播完, 抢墒; (2) 可以深施化肥, 避免化肥与种子争墒; (3) 秋翻地块可以平播垄管, 不破坏耕层墒情不混墒, 借墒; (4) 机播种子均匀, 覆土一致, 深浅适宜可以做到随播随压不失墒, 提墒, 容易出苗。

有条件的地块最好实行精量播种, 1穴1株苗 (即:单粒播种) , 以防争水。在同等条件下, 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宜大, 晚熟高秆、叶片平展的品种密度宜小;一般肥地种植宜密, 薄地宜稀, 水浇地宜密, 旱地宜稀;玉米生育期长的宜稀, 生育期短的宜密;地势较高, 气温较低的宜密植, 地势低, 气温高的宜稀植, 此外多风地区宜稀植。在四平地区, 平原地区积温较高所选品种生育期较丘陵区稍长, 品种宜密植;而在丘陵地区则依地块肥力、地势等因素决定所选品种的熟期, 但最多差2~3天。本区播种密度一般为5.5~6.0万株/hm2。

3 科学施肥

提倡配方施肥。通过测土, 实行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并与化肥配合施用, 从而达到以肥调水, 使水肥协调, 提高水分利用率。施用有机肥, 不仅能培肥地力, 还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 提高土壤持水保墒能力, 结合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20~30吨。增施钾肥能通过减少植株蒸腾损失来提高水的利用率, 增强作物自身的抗旱力。结合播种每公顷施氧化钾45~75公斤 (或氯化钾100~150kg) 为宜。采用化肥深施技术, 做到种、肥隔离, 避免烧种子和幼根, 影响出苗。

施足基肥, 氮磷配合底肥以农家肥为主, 化肥施用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进行, 既可防止玉米苗期徒长, 又能防止后期不脱肥, 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育。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6000~7000kg, 五氧化二磷6~7kg作基肥, 结合播前浅犁地一次施入, 实行集中沟施肥效更好。

4 加强田间管理, 充分利用水分资源

四平地区苗期遭受干旱的几率较大, 玉米产量要达到高产稳产, 田间管理尤为重要。栽培上应当注意:采用规范化栽培及时间苗与定苗, 合理调控铲趟次数, 促控结合, 以期达到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需求与降水时期相吻合, 玉米的生育期同生育日数相吻合, 为玉米的高产丰收提供充分的保障。另外, 采用药剂拌种或喷施各类抗旱剂也可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总之, 为减少干旱对玉米苗期的影响: (1) 必须选用具有较强抗旱与耐寒能力的玉米杂交种; (2) 依据四平地区内不同区域生态类型选择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如:在播种方式上中西部平原区便于机器化作业, 可采用机播方式缩短播期, 减少水分的流失;而东部丘陵区可利用扎眼器 (又称:播种枪) 播种, 保障土壤中水分的充分利用。 (3) 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如:坐水播种、秸秆覆盖, 保持土壤肥力、控制病虫草害等栽培措施, 对提高玉米苗期抗旱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新明, 郭国侠.农作物生产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振陆.作物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3]李崇丽.玉米抗旱栽培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 (4) :167

[4]谢林山, 贾玉敏, 等.玉米抗旱栽培的几点建议[J].农业与技术, 2001, (3) :57-58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11

【关键词】 玉米高产 障碍因素 技术

1.影响玉米高产的障碍因素

1.1 地上部分 没出苗、土鳖苗、铲趟损伤苗。5年平均缺苗6.5%,亩缺苗195~200株,减产49~50kg; 5年平均空杆率3.5%,缺苗105株,减产46kg;5年平均小穗率10.4%,平均穗重低于平均穗50%,减产39kg;丝黑穗病年均发病率为2.5%,减产37.519;病虫草危害和自然灾害损失。年均55kg。

1.2地下部分 耕作层浅、根系发育不好。据调查,东辽县耕层土壤平均厚度15.5cm,耕层土壤变薄原因风蚀、水涮、不能深松深翻、农肥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据调查,2008年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5g/kg,比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4g/kg,下降9g,土壤长效养分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土壤板结、酸化。现有土壤容重超过1.55g/kg。而理想的土壤容重为1.13g/kg;耕作阻力增大,根系发育不良。土壤中含有大量地膜等塑料制品,生活垃圾和有害物质,对根系生长造成危害。

2.玉米高产实用技术

2.1品种选择标准

2.1.1选择抗病品种 玉米多年连作,各种病菌在土壤中存留数量较多。对玉米为害严重的有玉米丝黑穗病、灰霉病、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穗茎腐病等。每年因病虫害粮食减产达到15%~25%,只有选用抗病品种才能实现高产。

2.1.2避免种植越区品种生育期以126~128天为宜,超过130天既不高产也不稳产,高水分玉米保存、销售都很困难。

2.1.3选择抗倒伏品种 受气候温室效应影响,大气环流紊乱,自然灾害频繁。大风、暴雨、干旱威胁着玉米生长,不抗倒伏的品种可导致绝收。通过选择抗倒伏品种+增施钾肥壮秆+喷施矮壮素降低株高控制倒伏。

2.1.4购买正规渠道和经过审定的品种 种子纯度97%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含水量低于14%。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审定的种子,如果苗期出现其它不可预知损失,农户的权益可以得到保护。

2.2种子处理

2.2.1等离子处理播前15天将种子放入“等离子处理机”进行处理,种子经过1.0~1.5A电流,0.45秒时间的低强度、微剂量的电磁场辐射、带电离子的轰击,激活了内部酶的活性,优点是:种子发芽势增强,发芽率提高,比对照发芽率提高1%~5%;出苗整齐; 增强抗逆性,耐旱、抗低温、不粉种;有抵御病虫害的作用;促进作物果实早熟,比对照提前成熟3天。

2.2.2晒种 种子晾晒优点是:杀死种子表面真菌、细菌、病毒;使种子内含水量一致,吸水时间一致,萌发时间一致,出苗时间一致;增强种子体内各种酶的活性,能加快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加快胚芽生长发育。

2.2.3种子包衣 常用的种衣剂有“福-克”合剂,有效含量高于17% 。种子包衣可以预防玉米丝黑穗病,避免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龟子幼虫)、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为害。

2.3农田灭鼠

2.3.1防治时期 春季是老鼠繁殖的高峰期,4、5月份冬眠鼠处于贫食期,这时投放灭鼠毒饵,对老鼠的诱惑力很强,灭鼠效果好。

2.3.2投放毒饵 使用0.5%溴敌隆毒饵进行灭鼠。按照每ha1个投药员的标准进行,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以免引起中毒。洞口投饵:普遍用于野鼠和家鼠。将毒饵投在距鼠洞口0.1~0.3m鼠出入的道上。农田、荒地鼠每洞投5~10g,3天后收回或掩埋。

2.4 精细整地

2.4.1灭茬 机械灭茬要求:深度不能低于8cm,五叉股必须全部粉碎,未碎根茬长度不能大于5cm,根茬漏切率不得超过0.5%。建议灭茬前一定要先穿一犁提高灭茬深度,并能够使化肥深施12~15cm,同时解决耕作层土壤板结的问题,以利于根系下扎。

2.4.2整地 抢墒打垄保住底墒是拿全苗的关键。整地做到“八个连续”:穿沟→施肥(化肥)→灭茬→起垄→镇压→播种→镇压→喷除草剂,达到蓄墒整地、保墒栽培,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2.5增施农肥、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

2.5.1提供长效养分 3年轮施一次优质腐熟有机肥3~5 m3/亩。农肥中含有作物必需的无机养分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锌、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钼、铜等;含有机养分氨基酸、酰胺、核酸等;含有活性物质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

2.5.2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农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各种酶(蛋白酶、脲酶、磷酸化酶),促使有机态氮、磷变为无机态,供作物吸收,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

2.5.3改良土壤结构 农肥中腐殖质胶体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的作用,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的作用。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减轻酸害、碱害的作用。

2.6测土配方施肥

2.6.1玉米生长需要的元素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有;钙、镁、硫、锌;微量元素硼、铁、钼、铜、氯、锰等。在16种元素中大量元素用量占80%左右;中量元素占2%左右;微量元素占0.05%左右。

2.6.2玉米最经济的需肥量 每生产1000 kg玉米籽粒需要纯氮25.7kg、五氧化二磷8.6kg、氧化钾21.4kg,折合成尿素22.4kg;二铵4.6kg:氯化钾8.6kg。

2.6.3建议施肥量 亩产800kg玉米,需要尿素24~26kg、二铵5.4kg、氯化钾8kg。配施农肥3 m3。

2.6.4三元素肥料使用方法 要用三元素和10kg二铵作口肥,配制成含氮28/%、磷12.1%、钾12%的总养分含量为 52%的复混肥。

2.6.5深施化肥 化肥深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最好的措施之一,深施标准是距垄面12~15cm、距种子8~10cm。玉米生长3叶期前为胚乳养分,3~7叶期吸收5kg口肥二铵养分,并可以满足12片叶生长需要,玉米根系下扎到肥料区的时间在7叶期,所以不必担心前期脱肥影响生长。化肥深施不烧根,施用53%复混肥1袋和5kg口肥二铵。浅施基本都在种子周围,化肥吸水能力强,种子吸水困难影响发芽。有降水化肥稀释后,种子周围是高浓度化肥水溶液,容易出现烧种、烧芽、烧根等现象。化肥深施不熏苗。春旱年份土壤含水量少、地温高,尿素虽然不能水解,但会分解成氨气,在氨气熏蒸作用下,玉米初生根变成鸡爪根吸水困难,叶片逐渐失绿变黄出现滞长,持续时间长达20多天,造成玉米后期生育日数不足减产;拔节孕穗期是玉米水分敏感期,时间为7月5~20日,是玉米幼穗期决定穗长、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期因化肥烧根熏苗引起,根系不能下扎吸收犁底层的水分来满足孕穗用水。化肥深施抗倒。深施肥玉米根系下扎的深,能牢牢地抓住犁底层土壤,固定住自己就不会发育出过多的气生根,节省养分供应穗部发育。化肥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化肥深施后接近犁底层,蒸发、渗漏、流失减轻,即使雨季满垄沟水,尿素也因土壤农肥吸附作用不能随水流失,提高了化肥利用率10%~15%左右。

2.7 精量半精量播种

2.7.1播期 当耕层5cm地温稳定通过6℃~8℃,含水量20%左右时,开始播种,最佳播期在4月20日~4月28日5天内完成。

2.7.2播种方法 采用手动播种器等距播种,每埯2粒。

2.7.3播种深度 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播深达到3.0 cm。

2.7.4密度 平均株距33cm,亩播量为2~2.5kg,亩保苗330株。

2.7.5 镇压 播后立即踩格子,在用铁磙子镇压一次,木磙子两次。

2.8 田间管理

2.8.1药剂除草 出苗前亩施阿特拉津334g+乙草胺167g对水60kg,均匀喷施。不添加2.4—D丁酯。

2.8.2查田补种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粉种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可及时用备用苗补栽。

2.8.3间苗、定苗 3~4片叶时间掉小苗、弱苗、病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可以不等距定苗,间苗时注意丝黑穗病苗要去掉。玉米丝黑穗病苗期表现症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亮、颜色绿。

2.8.4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苗期玉米长势较差地块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玉米拔节期喷洒“矮丰”,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

2.8.5粘虫防治 可选用除虫脲、灭幼脲、敌百虫、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杀虫剂防治。

2.8.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采用赤眼蜂防治,6月30日为第一次放蜂期,间隔5天第二次放蜂,亩放蜂量1.5万头(第一次7000头,第二次8000头)。

2.9 适时晚收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农业是阜新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 人均耕地面积居辽宁省前列。该地区总耕地面积37.6万公顷, 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53%。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于阜新地区粮食丰产具有保障作用, 而水资源短缺与农业用水损失较大的双重危机严重地制约着阜新玉米产量和效益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 通过集成其关键技术模式, 增加玉米产量,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目前, 在我国不同的农业生态区、不同的作物上已经有了一些抗旱节水技术模式研究, 我们通过多年的单项关键技术研究, 并借鉴相关科研同行的研究成果, 集成了阜新地区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技术集成模式, 以期为该地区玉米大面积高产丰产提供科技支撑。

二、模式操作规程

1. 播前整地

选择能够实现统一整地、施肥、供种、播种和田间管理的连片种植地块, 前茬应该选择种植过大豆、马铃薯或者施肥基础好的玉米茬。结合秋翻整地施入有机肥, 并进行耙压, 使地表平整。三年秋深翻一次, 耕深18~25厘米, 做到无漏耕、无大坷垃, 土壤细碎、土层疏松, 及时镇压。

2. 优质节水品种选用及处理

根据东北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条件, 选用已审定推广的优质、抗旱、抗病、高产的优良玉米品种, 如郑单958、辽单565、东单90等。种子质量要求达到含水量不高于16%, 发芽率不低于90%, 纯度不低于95%, 净度不低于98%。

播种前, 种子应该除去病斑粒、霉变粒、虫食粒、杂质等, 使种子纯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85%, 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播前将种子晾晒2~3天, 并进行包衣。

3. 水肥耦合

(1) 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基肥:以节水丰产为目标, 肥力中等以下的地块, 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千克;肥力较高的地块, 每亩施1000~2000千克, 与化肥充分混拌后施用。化肥用量为N:15~17.5千克/亩、P2O5:3~3.75千克/亩、K2O:3~3.75千克/亩, 复合肥20~25千克/亩。

追肥:拔节期根际追施尿素30~40千克/亩, 二铵10千克/亩;地膜覆盖种植还需在灌浆期根际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 钾肥5~10千克/亩。追肥位置在垄向两植株中间, 穴施。

(2) 灌溉时期和灌溉量。灌溉定额为60~90立方厘米/亩, 灌溉时期为:播种后、拔节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

4. 播种

(1) 直接播种。在4月上旬~中旬5厘米深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如果土壤墒情较好, 0~40厘米土层质量含水率的下限值:壤土12%、粘土14%、砂土10%时, 采用等行距直接种植, 行距50厘米, 播种深度5~7厘米。

(2) 坐水播种。如果土壤墒情较差, 0~40厘米土层质量含水率范围:壤土9%~12%、粘土11%~14%、砂土7%~10%时进行大垄双行坐水种植, 大垄60厘米, 小垄40厘米, 播种深度5~7厘米, 坐水播种的坐水量为2~3立方厘米/亩。

(3) 灌溉造墒播种。如果播种期土壤特别干旱, 0~40厘米土层质量含水率上限值为:壤土9%、粘土11%、砂土7%时, 进行沟灌或喷灌造墒, 然后播种, 沟灌灌水30~40立方厘米/亩, 喷灌20~30立方厘米亩。亩保苗和播种量因品种而异。

5. 中耕深松蓄水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作物营养生长的前期 (一般为苗期-拔节期) , 采用深松农机具作业, 全方位疏松深层土壤, 增大土壤孔隙度, 既促进作物根系向横向和纵深生长, 又阻止地面径流, 最大限度将天然降水蓄积到土层中, 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提高作物对降水的高效利用。

6. 有限补灌

春旱是该区的最常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补充灌溉是抗御春旱的有效措施, 视水资源状况和春旱发生程度, 除了播种期灌水造墒外, 还需进行以下补水措施:

(1) 苗期灌水。当春旱连夏旱, 导致苗期干旱严重时, 需要进行苗期灌溉。灌水方式用隔沟灌或喷灌, 灌溉量隔沟灌20~30立方厘米/亩, 喷灌30~40立方厘米/亩。

(2) 孕穗期灌水。孕穗期 (拔节至抽雄) 需水量大, 是玉米的需水关键期。遇到伏旱时需要灌溉。灌溉方式采用沟灌, 灌水量30~40立方厘米/亩。

(3) 灌浆期灌水。灌浆期为玉米生育期需水最多的阶段, 结合自然降雨和土壤墒情状况进行灌溉。当降水量少, 出现严重“秋吊”天气时须进行灌溉, 灌水方式为沟灌和隔沟灌, 每次灌水量沟灌水30~40立方厘米/亩, 隔沟灌20~30立方厘米/亩。

玉米补充灌溉技术须紧密结合生育期降水、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情况, 恰当合理地运用, 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7. 病虫害防治

用粉锈宁拌种, 预防丝黑穗病;用50%井岗霉素5万倍液喷洒茎叶, 防治纹枯病和大小斑病。发现丝黑穗病株, 立即拔除, 带出田外销毁;苗期用50%甲胺磷乳油500倍药液配置毒饵撒在未覆膜前的地面上, 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用辛硫酸乳油, 甲六粉合伙呋喃丹等制成颗粒粉剂, 撒于心叶防治玉米螟。

8. 收获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苞叶完全枯黄并松开, 果穗顶部籽粒手摸光滑, 果穗中部籽粒的基部与穗轴联接处出现“黑层”, 即可收获。

9. 收获后土地整理

10月下旬旋耕灭茬, 为来年种植做准备。

三、田间示范效果

通过两年田间示范应用验证, 针对阜新地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 组装集成的抗旱节水高产技术模式, 其节水增产效果显著。模式应用的产量分别比常规种植对照增加了4650.4千克/公顷, 增产幅度达48.5%, 增产效果极显著。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高产高效益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统一, 适宜于阜新地区推广应用。

四、结论

通过几年在阜新地区对该模式的大面积推广, 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套技术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 为玉米生产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方法, 是一项先进适用、可操作性强的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操作技术模式。

摘要:针对阜新地区水资源紧缺、农业用水损失较大导致玉米产量较低的问题, 在阜新地区开展了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技术集成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技术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均比常规种植显著提高, 适宜于该地区推广应用, 能够为阜新地区玉米的抗旱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上一篇:护壁措施下一篇:阅读原则运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