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共12篇)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篇1
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 我国玉米生产普遍呈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形势, 在粮食供应上发挥突出贡献。玉米实现高产的前提要素为掌握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情况, 选择与之相符合的玉米品种和种植技术, 因地制宜地进行精细征地, 合理施肥, 实现科学化管理, 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
1辽宁地区玉米高产种植的技术分析
1.1 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的选择是实现高产的前提要素之一。如果需要选择适宜成熟期的玉米品种, 可将平均温度在10℃以上且活动的积温具有80% 的保证率作为品种选择的主要标准。辽宁地区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特点, 其活动积温需要划分为3 个范围, 其中, 中部地区主要为松辽平原, 其平均活动的积温为2930℃, 而东部主要为山区和半山区, 平均活动积温为2500℃, 西部地区主要为半干旱地区, 平均活动积温为2780℃。
在初步选择品种之后, 可再进行挑选, 以免因为种子质量影响生产过程的整体质量。据相关专家研究结果显示, 应选择纯度、净度为98% 以上的国家一级品种, 并在播种之前运用专业清洗机器进行严格的筛选, 科学剔除一些杂质等物品, 保证种子的大小均匀且饱满, 最后进行包衣处理。工作人员在选择试剂的过程中应以实际情况为标准。
1.2 科学整地
整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种植区域内保证播种质量的关键部分, 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秋季进行整地处理。整地环节能够有效改变土壤在经过冻融之后的内部结构, 保持其内部水分的含量, 明显减少春季翻动土壤的次数。另外, 播种期的选择应适宜当地环境发展。标准的土壤条件应为土壤中5~10cm范围内土层的恒温达到8℃以上, 且种植的深度应以实际土壤的肥力以及水分的实际含量等为基础。如果土壤本身的粘稠度较高, 且水分较为充足, 在其种子破土能力较弱的时候, 种植深度不能超出2.5cm。如果土壤较为疏松, 且水分含量较少, 那么破土能力较强的时候不能超出4cm。
1.3 密植和定苗
辽宁地区年均降水量比较高, 其农业生产主要以雨养为主。该地区玉米种植应适当控制其种植的密度, 并选择一些稀植型的品种。其中, 种植密度应为4 万株/hm2左右, 而密植型的玉米品种一般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左右。以辽宁省地区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为基础, 可选择一些半耐密型的玉米品种, 种植密度应为5~6 万株/hm2。
一般情况下, 当幼苗生长到3~4 叶的时候, 可开始进行间苗, 而生长到5~6 叶的时候进行定苗。定苗和间苗过程中应有效去除一些弱苗和病苗, 将把一些健壮的幼苗保存下来, 保证种群内部的均衡。
1.4 施肥
施肥环节是玉米种植的又一重要阶段。施肥过程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营养成分状况以及其中养分的实际利用量等, 决定单位面积内施肥的数量。辽宁地区地质较为特殊, 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地区能够以统一化的标准进行执行。正常情况下, 每公顷内的施肥数量应为:250kg左右的氮肥、100kg的磷肥以及15000kg左右的农家肥料等。除此之外, 运用较为普遍的施肥技术应为施足底肥, 并搭配农家肥。辽宁省的实际种植特点决定其在施肥过程中很少使用农家肥, 且严格控制农家肥的实际使用比例。另外, 当地秸秆的还田量相对较少。但是, 要想实际提升玉米生产总量并保持当地生态的平衡发展, 需要综合当地土地条件, 科学施肥。
2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实现该地区玉米虫害防治效果, 培植人员可选择一些抗性较强的品种, 从源头上达到有效控制虫害的效果。辽宁省地区普遍推广和运用的玉米品种都经过严格的筛选, 且在抗性上强度较高, 能够在降低玉米虫害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在辽宁地区, 玉米虫害一般表现为叶斑病以及茎腐病等, 其主要的防治方式可为喷雾防治。除此之外, 其中主要的虫害种类为玉米螟, 培植人员可运用赤眼蜂等相关天敌制作成为药剂进行防治。另外, 工作人员应尤其重视杂草清除的工作。植株和杂草之间会争肥争水, 进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尤其在苗期需要重点注意。因此, 要想实现辽宁地区玉米种植的高产, 就需要在选种以及施肥等方面加大力度, 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 要想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效率, 需要不断推广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 适当建立完善的高产示范园区。另外, 可有效建立种子市场相关的监督和管理系统, 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玉米培植技术发展也开始逐渐成为辽宁地区玉米高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3结语
玉米培植和生产过程需要在选种、施肥以及处理土壤等方面不断完善, 要求培植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 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技术运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保证玉米的生产质量, 密切关注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提高产量。笔者主要分析辽宁地区的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以期为有效提升该地区玉米的产量及产质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宇东.针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改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3) :271.
[2]姜给嵩.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 2015 (01) :14-15.
[3]吴凡.浅析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08) :195.
[4]向丹林.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4 (06) :106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篇2
玉米在早期的生长中易出现枯死情况,出现早期枯死的症状表现为叶片枯黄、苞叶呈散开下垂状、最底部的枝干软化易折断,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是玉米减产。因此,要提高对玉米前期生长的关注,有效的措施是施钾肥与磷肥。
当玉米处于3~4叶期时要进行间苗,当玉米处于5~6叶期时定苗。在这一过程中,尽量使叶子的方向和垄垂直。平时还要及时对玉米地进行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以利于玉米根的生长。
3.2 隔行去雄技术 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在授粉后进行隔行去雄。隔行去雄能有效减少玉米生长中的营养浪费情况。应注意,当雄穗长出1/3时,授粉处于关键期。应在盛散粉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散粉结束后还需将雄穗剪除,这种技术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3.3 防倒伏技术 玉米苗种植密度过大,如果生长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施肥,就容易造成玉米倒伏。因此,在玉米留苗时应疏密适当,整地时也应深耕,合理施肥,增加种植土壤的营养;在中耕环节要培土,以利于玉米根茎的扎地生长;在后期施肥时,合理运用钾肥和磷肥。同时,维持玉米密度的适当性,避免出现玉米生长缺乏阳光的问题,充足的阳光与营养是防止玉米倒伏的必要条件。另外,还可以采用药物方式,在玉米达到6~11片时,喷洒玉米矮壮素,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玉米倒伏。
3.4 防虫害技术 玉米螟是玉米种植的主要虫害之一,要在大喇叭口期喷洒杀螟药剂;还可以采用饲养赤眼蜂防治技术,这一技术有利于减少农药的利用。玉米粘虫是玉米生长的又一个虫害,可以采用喷洒除虫粉和速灭杀丁乳油喷雾的方式。玉米种植最常出现的另一病害是根须腐朽,解决这一病害的最好方式是耕地轮作,在日常种植中还可以适量使用时氯化钾喷雾进行防治。
4 结语
玉米种植既能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又被广泛运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玉米种植者对优质品种、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在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也应充分保障玉米的品质,实现高产优质玉米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姝彦. 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北京农业,(3).
[2] 杨虎.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篇3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爆裂玉米;膨胀系数;角质淀粉;粉质淀粉;爆裂性;玉米花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33-1
玉米是吉林省第一大栽培作物和第一大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兴起,特用玉米发展较快,已成为吉林省玉米生产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用玉米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玉米的深加工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促进农产品向多元化、产业化、高品质、高效益方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用玉米是根据不同需要培育出的适合特殊用途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具有专用性、优质性、高效性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特用玉米从营养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玉米,因具有特殊的遗传基因、较高的科技含量及遗传附加值,被称为“增值玉米”。根据遗传特性和玉米市场的用途可分为甜玉米、糯玉米、高淀粉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青饲青贮玉米、爆裂玉米等。
所谓爆裂玉米是指专门用来制作爆玉米花及其加工食用的专用玉米品种,因此也被称之为爆花玉米和麦玉米。限于篇幅,本文分析研究了爆裂玉米的特点及其利用价值,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爆裂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其能够为爆裂玉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1 爆裂玉米的特点及其利用价值
1.1 爆裂玉米的主要特点
爆裂玉米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特有的爆裂性能,玉米胚乳中几乎全部表现出为角质淀粉,仅有中部表现出有少许粉质淀粉。爆裂玉米在遇到高温时表现出具有较大的爆裂性,膨胀系数能够达到25~40。质量较好的爆裂玉米籽粒遇热到一定程度能形成很大的玉米花,膨胀系数可达30,膨爆率可达99%。
1.2 爆裂玉米的主要分类
爆裂玉米根据籽粒的形状可以分为2种类型:一种类型为米粒型,粒长而细,并带有刺状顶端。另一种类型为珍珠型,籽粒较细小,呈圆形,光滑明亮,似珍珠一样。
1.3 爆裂玉米的营养价值
爆裂玉米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无机盐以及多种维生素。根据美国对爆裂玉米营养价值的分析研究表明,50克爆裂玉米等于2个鸡蛋的能量,和相同重量的牛肉相比,爆裂玉米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67%,铁、钙的含量比牛肉高10%,而且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达85%。
2 爆裂玉米的发展前景分析
爆裂玉米是当今市场上十分畅销的产品之一,也是当今流行的消遣营养食品之一。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是爆裂玉米的主要消费国。根据资料显示,美国人平均食用爆裂玉米花超过50升,爆玉米花銷售额已占各类小吃食品总商品销售额的2.0%以上,每年爆裂玉米加工产品销售额7~8亿美元。虽然我国爆玉米品种培育和开发时间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培育出吉爆、沈爆、美爆、垦爆、津爆、豫爆等系列爆裂玉米品种。从爆裂玉米市场(爆玉米花加工食品)仅限于沿海及大中城市,到目前利用爆裂玉米膨制的玉米花食品在城、乡商店随处可见,已成为十分流行的消遣与保健食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种植爆裂玉米也成为人们致富的一个途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随着商业、旅游业的发展及膳食结构的多样化,爆裂玉米产业的前景较好。
3 爆裂玉米的栽培技术
3.1 品种介绍
主要包括:(1)吉爆3,吉林农业大学育成,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出苗至成熟117天。株高228厘米,穗位高91厘米,果穗锥形,穗长17.5厘米,穗行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橙黄色,珍珠型,百粒重16.5克,爆裂率97.1%,膨胀位数25.2倍。(2)美爆1,吉美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引种,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出苗至成熟110天,株高210,果穗锥形,穗长19厘米,穗行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金黄色,马齿形,百粒重14.5克,爆裂率99%,膨胀倍数25倍。(3)垦爆1,黑龙江农垦科学院育成,2000年审定,出苗到成熟122天。(4)沈爆3,沈阳农业大学育成,2003年国家审定。出苗到成熟119天。
生产上常用的爆裂品种还有沈爆1、沈爆2、泸爆1、泸爆2、黄玫瑰等。
3.2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隔离种植。爆裂玉米籽粒小,芽势弱,应选择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播种深度3~4厘米为宜。为防止串粉,影响爆裂率,须与其他玉米品种隔离种植。隔离距离300米以上,或与其他玉米错开播种期20天以上。(2)合理密植。爆裂株型清秀紧凑,果穗细,籽粒小,单株产量低,合理密植才能获得高产。(3)错期播种。爆裂玉米一般雄穗发育较快,雌穗发育慢,包叶紧,分期播种有利于授粉,防突尖。一般先隔行播种,一周后再在空行中播种。(4)促苗早管。早定苗、早中耕、以促进壮苗早发。(5)去除分蘖、合理施肥。爆裂玉米苗期分蘖多,应及时除掉分蘖,以减肥养分的消耗。要施足底肥,分期追肥底肥每公顷有机肥70吨,播种时每公顷施磷酸二氨150公斤,大喇叭口期限每公顷追施尿素350公斤。(6)适时收获。与同熟期普通玉米品种相比,爆裂玉米要比普通玉米晚收7天左右。在外观上看,包叶达到完全干枯,籽粒变硬发亮时为完熟期。收获过早,籽粒成熟度差,膨胀倍数低,收获过晚,籽粒产生零星爆裂现象而影响产量。
参考文献
[1] 胡敏畏.爆裂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江苏农业科学,
1994,(04).
[2] 于维忠,于波.爆裂玉米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玉米科学,1998,(04).
[3] 吕艳杰,包岩,付红,杨德光.爆裂玉米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农业科技通讯,2009,(10).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篇4
关键词: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甜玉米就是经常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水果玉米, 是普通玉米的变种, 其籽的含糖量高出普通玉米10倍左右, 因此, 与普通玉米相比, 甜玉米具有更甜、更香、更有光泽的优势, 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甜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都相对较高,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甜玉米与普通的玉米有着性质上的不同, 甜玉米本身携带一种隐性的基因, 这种基因是一种突变基因, 它对于提升玉米的籽粒含糖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1 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 适宜界首市种植的, 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好、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品种。主要有中甜1号等品种。
2 种子处理
一是精选种子。剔除病粒、瘦瘪粒、破损粒、杂粒, 保证种子大小均匀一致, 以便出苗达到苗全、苗匀的目的。二是晒种。在播前7 d, 把精选好的种子晒2~3 d, 以提高发芽率。三是药剂拌种。用5%适时种衣剂10 g, 加50%辛硫磷10 m L, 或20%毒死蜱乳油10 m L, 加天达2116 (拌种专用) 25 g对水100 m L混匀后拌5.0~7.5 kg种子, 晾干后即可播种。
3 整地、施肥
精整土地、施足基肥。土地耕翻后要精细整地, 耕平耙匀, 不论春播或夏播, 都要求土壤深、松、细、匀、肥、湿、确保出苗快而齐。有条件的地区最好搞肥球育苗移栽。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和少部分氮肥。有机肥每亩施1000~1500 kg。数量多时将50%~60%的有机肥铺施, 余下的与氮、磷、钾混合后施播种沟内, 注意种、肥隔离。
4 播种
春玉米播期一般在5 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 即可播种。春玉米一般在4月20日前后。营养钵育苗可在4月10日左右。夏播玉米一般在6月20日以后。播种时足墒下种, 抢时播种, 力争在6月25日播种完毕。播种密度要适当, 肥力低、施肥量少, 应取品种密度的下限, 反之, 取上限, 中等肥力取品种适宜的平均值。种植密度5.25万~5.70万株/hm2, 播量12.0~18.0 kg/hm2。播种深度要适宜, 要求播深3~5 cm。砂壤土宜深, 黏土宜浅;墒情差宜深, 墒情好宜浅, 但都不能超过5 cm。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
保证全苗, 力促壮苗齐苗。及时定苗, 4~5叶期, 去弱留壮, 每穴留一株苗, 缺苗的应及时补缺。定苗后, 浅中耕松土, 然后追肥, 每亩施尿素4~6 kg, 氯化钾5~7 kg, 小培土以促根壮苗。
5.2 追肥
应根据甜玉米的需肥规律分两期追肥。一次在拔节前有7~8叶时, 每亩施尿素4~5 kg;另一次在抽穗前10 d左右, 每亩再施尿素4~5 kg。
5.3 灌溉排水
甜玉米生育中期, 特别在抽穗开花期的前后各l5d内生长迅速, 必须有充足的水分。缺水或水分过多, 都影响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 无灌溉条件和排水不良的地都不宜种植甜玉米。
5.4 散粉期人工辅助授粉, 可使籽粒饱满, 如果在散粉期遇到连续阴雨时就更要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为减少养分消耗, 在授粉结束后, 可把雄穗全部剪去。除此之外, 当甜玉米大部分进入抽穗时期, 会出现一株多穗现象, 不及时去除会导致果穗不大且发育不良, 影响商品价值, 及时适当剥去多余的小穗就成为提高产量与果穗商品品质的关键措施。
5.5 果穗成熟期
确保安全授粉, 养根攻粒, 防早衰。做好清沟、防涝、抗旱工作;若遇连续阴雨、干旱、大风天气应辅以人工授粉;开花散粉期, 适当增施壮粒肥, 亩施尿素3~5 kg, 确保能延长绿叶功能期, 使籽粒灌浆饱满, 增加果穗鲜重。注意, 晴天时可将主穗以下的小穗剥去。授粉结束 (果穗花丝枯萎) , 可摘除雄穗, 以减少蚜虫危害。大培土及拔除大草, 可避免养分争夺, 防止下部叶片早枯, 减少病虫害。
5.6 防治病虫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篇5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赵 玉 祥
项城市范集四中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教学内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鉴定品种的好坏、玉米播种时间的确定、土壤土地整治。回到农村能应用此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
2、在本节课讲述优良品种的特点后,让学生实践鉴别玉米种子的好坏。目测30cm、40cm、50cmc以确定株距和行距,然后动手去量找出误差。
3、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观点、一粒粮食来自不易、要尊重劳动人民。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农业生产。
教学重点
高质量品种选择。教学难点
不同品种播种时间的选择。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相结合。
(三)玉米的种植
1、因地制宜的选种。我市位于暖温带,平原地区,所以玉米种子的选择首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合什么样的品种生长。因为当地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为适应未来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应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缺席,选好种植品种。如:我们市处于温带,夏季高温多雨,比较适合单玉-13这个玉米品种的生长,产量较高,是我们当地农民所喜爱的品种。
根据人的主观判断选种。玉米品种纯度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所以,同学们,我们必须选用高质量的优良品种,它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最基本的保证。首先观“色”:我们到集市上看玉米种子的好坏,先看玉米种子的色泽,色泽鲜亮的是优质的,灰暗的是较差的。再看种子是否饱满,种子饱满将来苗壮,田间好管理。所以同学们,挑选种子一定看种子的形状、色泽和大小整齐的是优质的,即种子新鲜,生活力强,可作生产用种。其次测种子的发芽率,用“浸种催芽法”先将100粒种子用温水浸泡约2小时,放在湿润的草纸上并盖以湿润的草纸,臵于氧气充足,室温10~20℃的环境中让种子发芽,通过小实验测出种子的发芽率。虽然花费时间长,但更把握准确一些。
“活动”:抽8~10名学生观察玉米单玉-13的品种的优差,然后小组讨论:如何鉴别玉米品种的优差。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述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讲了怎样选种,根据颜色、形状、发芽率及如何平整土地、播种的时间等。
四、作业
看课本熟悉教材,课后实践。板书设计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因地制宜选种 A、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 光照、气温、降雨、土质 B、鉴别品种的优、差 形状、颜色、大小、是否饱满 C、测定发芽率
发芽率=(已发芽种子数/被测种子数)×100%
二、科学合理播种 A、施肥:农家肥 B、备墒:土地平整细碎
C、播种:选适宜时间,行距30~50cm,穴距20~45cm,深度3~4cm,每穴2~3粒。
浅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篇6
【关键词】玉米;高产技术;双株紧靠种植技术;错位种植技术
双株或三株紧靠的玉米种植技术主要是指在玉米在栽培过程中,合理控制玉米苗之间的间距(以0~4cm为宜),尽量减少玉米苗的间距的玉米栽培方式。为全面提高玉米的产量,必须变革传统的单株密植的玉米栽培模式,正确树立以稀植为主的玉米种植理念,利用双株或者多株紧靠的种植方式,增加玉米的群体数量,最终实现高产优质的玉米栽培目标。
1 抓好播种环节
1.1 精选种子
好的种子对出苗至关重要,好种芽势强,出芽率高,营养充足,长出的幼苗健壮,为以后的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在播种前要进行选种,选择品相好,籽粒均匀饱满,色泽纯正,剔除一些坏、伤、烂、霉、秕小的种子。
1.2 种子处理
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增强芽势、提高发芽率、减少病害、抵抗虫害,可以起壮苗作用。
(1)晒种选阳光充足的天气,把种子摊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晒2~3d,并不时的翻动,以使种子受光均匀。
(2)浸种浸种有2种方法:一种是冷浸,一种是温汤。冷浸时间为1昼夜,用冷水把种子浸泡在桶中;温汤是用55~58℃的水浸泡半天到1d,浸过的种子能很快发芽,但浸过的种子要当天播种,不要过夜。土壤干旱而又无灌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浸种。
(3)拌种可用农药拌种,也可用营养素来拌种,主要目的就是防病虫害和增加营养,以促进出苗后的健康生长。经过包衣,种子就不用浸种,也不用拌种了。
1.3 足墒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对于玉米的生长十分有利,利于苗期的生长,促早熟,利于收获,但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温来决定播种时间。一般墒情适合、温度连续在15℃以上几天便可以播种了,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4月末,五一前后就可以达到播种的需要了。
2 稀植为主的双株种植技术
2.1 双株紧靠“1、1”错位种植技术
双株紧靠“1、1”错位种植技术主要是指在清种玉米种植过程中,根据单株种植的株距,应用其中一垄双株紧靠的种植方式,而另外一垄则实施隔穴双株紧靠的方式进行玉米的栽培。在栽培过程中,相邻垄的玉米则采取错位的方式进行玉米种植。由于采用双株紧靠的种植模式,虽然玉米的群体数量与密度都相应地有所增加,但并未缩短“穴与穴”之间的距离,且玉米的相对密度也并未增加,还能促进玉米的透光与通风能力、玉米植株的抗风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合理利用有限耕地的同時,还能实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例如,采用双株紧靠“1、1”错位种植技术进行玉米栽培,可使玉米的群体数量增加50%,玉米的密度增加一倍左右,但由于通风透光能力的有效改善,相较于传统的单株密植的玉米种植技术,此种玉米栽培技术仍能使玉米的产量至少提高40%。
2.2 双株紧靠“1、2” 错位种植技术
双株紧靠“1、2” 错位种植技术主要是一种三垄玉米的间作方式,即使单株清种玉米与其中一垄双株紧靠玉米采用相同的株距,另外两垄玉米在种植过程中,采用隔一穴错位种植一穴的双株紧靠玉米,也即是将在空垄中隔一穴平移一垄二比空法之中的玉米,剩下的一垄玉米则根据单株清种玉米的种植密度实施与相邻垄玉米之间的错位双株紧靠种植。在这一种栽培方式中,玉米的用种量应该根据常规用种量进行下种,也即是每667㎡耕地2.5~3kg的用种量进行下种种植,下种时大棒型的玉米穴与穴之间的距离相比清中玉米种植时的穴间距要稍大一些,每穴定苗双株,且确保双株的长势均匀。双株紧靠“1、2”错位种植技术能够为每穴玉米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生长空间,并有效改善玉米的通风能力与透光能力。当玉米进入生长期之后,可增加玉米的有效叶面积以及化肥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制造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最终增加玉米的营养积累,并大幅提高玉米的产量,从而实现玉米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采用这种双株种植技术,虽然使每667㎡耕地的穴数总量降低了33%左右,但由于实施的双株紧靠的种植方式,从而使玉米的群体数量同样也增加了33%左右,同时在缺苗的地方亦可采取双株或三株紧靠的方式进行补充,从而使玉米的产量能够增加50%以上。
综上可见,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运用双株紧靠种植技术,能够使双株紧靠在一起的玉米的根系相互盘绕,并使植株的茎秆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增强植株的抗风能力。以稀植为主的双株紧靠种植中,还能够增强玉米植株的透光能力,通风能力。而且采用双株紧靠种植技术,可使紧靠的玉米果穗具有大体一致的整齐度,并为玉米从抽穗到成熟过程中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风、光等),从而增多玉米的株数,从而达到群体增产的目的。
3 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要实现玉米高产的目的,除了要创新与改进玉米种植方式之外,在玉米的生产实践中,还要注意进行科学的管理,积极掌握玉米的施肥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全面提高玉米的产量。
3.1 施肥技术
玉米在生长中,需要的最多的矿物质元素为氮素,同时对钙、镁、硫、磷、钾等元素的吸收量也较大。同时,不同生长期的玉米其营养的吸收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常苗期养分吸收量小,需肥量为整个生育期间的20%左右,随着生长速度的加快,需肥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在穂期玉米的需氮量提高,约为52%左右,此时须适当补氮元素,以便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要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并重视钾、磷等基肥,在基肥不够的情况下,可合理运用种肥,并采用穴施或条施的方式,并与种子隔开,避免烧苗。此外,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应适当追肥,满足玉米生长需求,使玉米秆成熟,提高玉米产量。
3.2 病虫害防治技术
(1)强化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并积极加强中耕,早播早管,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增加玉米自身的抗病害能力;(2)有机运用轮作倒茬制度,对土壤实施秋后深耕,使土壤中的菌源以及病残体被深埋,并于玉米播种之前,及时将秸秆处理好;(3)对植株病虫害实施药物防治,如在防治玉米的小斑病时,运用9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500倍液,每667㎡耕地每隔9d左右喷1次,每667㎡使用60kg左右,防治2~3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玉米需求量的不断提高,有必要积极变革传统的单株密植的玉米栽培模式,运用新的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稀植为主的双株紧靠的玉米种植技术,可充分发挥其群体增产效应,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可有效实现增产目的。但玉米播种之后,还需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熟练运用施肥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全面提高玉米的产量。
参考文献
[1]黄世海.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07):10.
[2]张美丽,阙仕海,赵敏等.提高盘县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63-64.
[3]于国发,齐力.试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1,(11):64,80.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篇7
1 品种选择
品种的选择必须要结合种植区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合的品种。具体来说应当坚持下面几项原则: 一是按照热量、降水等资源条件选择品种; 二是结合种植区生产管理条件选择品种; 三是根据当地常见病虫害选择抗病虫能力较强的品种; 四是按照种子外观进行选择。
2 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的处理, 首先应当在播种之前对其实施人工筛选, 尽量清理出破、霉、病和杂粒等, 播种前1 周左右要进行晾晒, 可选择把种子放置于干燥向阳处。晾晒时每天定时翻动, 夜晚回收。播种前2d, 选择多功能种衣剂包衣后, 放在干燥通风处待播。
3 播前整地
播前整地主要是为玉米生长提供好的耕层构造以及适合的孔隙比例; 另外还能够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调节, 从而为玉米种子的萌芽创造适合的土壤环境。应当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以及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土壤播种, 播种之前精细整地, 确保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进行开沟起垄播种[1]。
4 适时播种
当6 ~ 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8 ~ 10℃ 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量应当结合之前确定的密度、播种方式、种子大小、发芽率和地下害虫的实际发生情况来确定。充分考虑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以及气候条件, 从而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
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目的在于处理单位面积上的穗数问题。玉米种植密度往往会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状况以及种植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对于部分早熟的玉米品种, 其发育期通常较短, 植株相对较矮, 可以将种植密度合理地调大; 直播种植控制在4000 株/667m2左右。株型相对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4500 株/667m2左右。对于同一品种来说, 种植密度的大小应当根据其所要求的产量来确定; 对于灌溉条件较好或者雨量相对充足的种植地, 种植密度宜密, 而灌溉条件较差且降雨较少的旱地, 种植密度应适当稀一些。
6 田间管理
出苗期做好查苗补种工作, 保证苗齐、苗全、苗壮。中耕管理要结合天气情况以及土壤墒情控制。天旱底墒不足时要重点做好保墒工作, 防止存在断垄跑墒问题; 土壤水分较多时应当早趟深趟, 减少土壤内部水分含量, 增加地温。中耕深松应当在控制土壤墒情的基础上从浅入深, 最终达到35cm左右。在玉米栽培过程中, 还必须要注意避免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以及灌浆期干旱造成的不良影响: 大喇叭口期干旱往往会产生卡脖旱的现象, 对雌穗小花分化造成影响, 降低穗粒数量; 吐丝期干旱会对玉米正常授粉授精产生影响, 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大; 而灌浆期干旱很容易降低粒重。上述各个时期若存在旱情, 应当结合实际的天气状况实施灌溉。
玉米属于高产作物, 同时其需水量和需肥量较大, 只有在水肥充足的栽培环境下才能够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首次追肥通常在玉米5 ~ 7 片叶时进行, 选择条施或者穴施的方式, 增强其抗旱能力; 二次追肥选择孕穗期实施, 这一时期主要对玉米果穗大小以及籽粒多少影响较大, 同时也是玉米生长最需肥的时期,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了玉米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工作[2]。
7 水肥管理
7. 1 科学施肥
玉米植株高, 叶片大, 属于需肥量较高的作物类型, 增施肥料有助于其高产优产。首先应当要做好基肥的施用, 基肥通常来说选择迟效肥料和速效肥料混合施用, 磷肥和氮钾肥相结合, 从而延长肥效, 为玉米丰产打下良好基础。迟效有机肥可选择诸如堆肥、猪牛粪等农家肥。基肥的施用一般来说约占玉米生长总施肥量的50% 左右。通常来说一般地力地块玉米的施肥标准如下: 玉米施用农家肥2000kg/667m2左右、尿素15kg/667m2左右、磷肥25kg/667m2左右、钾肥20kg/667m2左右、锌肥1kg/667m2左右。
基肥的施用方式主要可选择条施、撒施以及穴施3 种类型。通常条施的效果最佳, 可以确保肥料靠近玉米根系, 有助于其吸收。选择配方施肥也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玉米栽培施肥的新技术, 配方施肥可有效节省肥料成本、增强肥力, 它主要是按照土壤条件、玉米品种、肥料类型以及玉米各个生长时期需肥量等因素来综合计算, 最终确定科学的施肥量和各类养分的实际需求。当施足底肥之后应当合理追肥, 从而补充玉米各个生长阶段的养肥, 追肥作业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以及灌浆期都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作用, 保证玉米高产。
7. 2 节水灌溉
玉米生长需水量较多, 其植株根深叶茂且生长期通常都是高温季节。根据玉米种植地区和生长时期的不同, 其需水量也有所差异, 因此玉米灌溉首先要充分考虑到种植区的气候环境, 之后再结合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 从而实现高产、节水的目的。结合种植经验, 玉米灌溉必须控制好3 次浇水: 首先是出苗水, 播种完成后第一时间浇出苗水, 帮助玉米出苗发芽; 其次是攻穗水, 通常选择在7 月下旬, 大喇叭口期进行; 最后是攻粒水, 一般来说在8 月中旬玉米抽雄扬花期进行。
8 病虫害防治
①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可选择75% 甲基硫菌灵700 倍稀释液或者50% 多菌灵400 倍稀释液,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到吐丝阶段进行喷雾喷洒, 喷洒时间间隔1 周左右1 次, 连续2 到3 次可起到较好效果。②黑穗病的防治可根据药种比例1∶ 500 选择5096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或者按照药种比例1∶ 200 选择15% 粉锈宁剂进行拌种。③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最佳时间为大喇叭口期, 通常来说纹枯病发病初期阶段选择朗文康400g /hm2或者井冈霉素700g /hm2对水800kg进行喷雾喷洒, 喷施玉米果穗之下的植株位置, 连续2 ~ 3 次, 间隔时间1 周左右。④锈病发病初期阶段选择20%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300 倍稀释液进行喷雾喷洒, 发病严重时可间隔15d再次喷施。⑤ 对于地老虎的防治可选择85% 敌百虫或者辛硫磷对水稀释后, 拌鲜玉米叶, 在傍晚时分放置于玉米苗附近进行诱杀。⑥玉米螟虫的防治可选择在大喇叭口期使用20% 敌杀死500g /hm2对水700kg /667m2喷施于心叶, 或者选择5% 锐劲特悬浮剂800 倍稀释液喷施于心叶, 连续喷施2次左右防治效果较好[3]。
9 适时收获
玉米授粉之后50d灌浆结束, 此时苞叶与茎叶呈青黄色变松, 在籽粒乳线消失后, 基部呈现出黑色层, 达到完全成熟后即可进行采收。玉米采收尽可能选择晴天, 避免霉烂而导致损失。收获之后的玉米穗必须第一时间脱苞晾晒, 剥光的玉米穗在晒干之后才进行脱粒, 玉米籽晒干后方能入库保存, 其水分必须控制在16% 以下, 以防止发霉腐烂。库房要求必须通风干燥, 进行定期巡查, 保证温湿度正常。
总而言之, 在玉米栽培中, 必须要做好对各个阶段的控制和管理, 真正提升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要坚持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选择防治结合的办法。随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玉米产量必然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小军, 任俊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 (10) :25.
[2]顾永革.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 2015 (02) :18.
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分析 篇8
1 选地以及整地
土壤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在进行玉米种植之前, 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土地。在进行选地和整地的过程中, 需要选择土质比较疏松、肥力较强、土层肥厚的土地, 在进行玉米种植后, 能够充分保证玉米高产, 选地一定要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土地, 不仅肥力较高, 而且便于耕种, 在整地过程中, 要注意把握季节性, 秋季是关键季节, 玉米耕种时, 土壤要保证深松, 深度保持在30cm左右最合适。深松环节一定要注意不可以打乱耕种层, 打破犁底层即可, 最大程度保持土壤平整度, 遇到凸起或者凹陷的情况,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2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由于玉米良种对日照时间、光线、温度、热度以及水质都有不同要求, 因此在选择良种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本地的环境情况, 因地制宜进行选择。选择品种时, 要参考当地的茬口安排、群众口味、管理水平、种植习惯、消费习惯以及气候特征等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品种。选择好品种后, 需要晾晒种子, 给种子喷防病害防虫的农药, 在种植前将虫害扼杀。
3 基肥施用
基肥是玉米种植的关键步骤。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 比较典型是杂草堆肥、人以及牲畜的粪便等, 基肥施用需要注意用量, 通常使用量占总肥量的一半以上。施肥需要有科学的依据, 基肥充足可以采取先施肥后翻滚土地的形式, 如果基肥不足, 可以采用沟施或者穴施的形式, 最大程度提高基肥的使用效率。施肥采用的配方, 一定要根据不同肥料类型、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土壤环境、不同玉米品种, 制定不同施肥量和配比量。
4 玉米播种
玉米播种环节,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具体如下:
4.1 玉米选种
选择合适的玉米种子是种植的重要因素, 进行选种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种子的质量, 尽量选择一些抗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 不仅能够提高种子存活率, 还可以提高玉米产量。
4.2 播种时间
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土壤, 玉米播种时间也不相同, 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进行播种, 都是有统一的标准, 温度一定要达到10℃左右, 通常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播种时间都在四月下旬。
4.3 播种质量
在进行玉米播种过程中, 农民一定要控制播种质量, 种子大小尽量均匀, 种植行距尽量保持一致, 通常来说, 种植厚度要保持在5cm左右, 如果土壤性质趋向黏土, 那么要根据具体情况, 对种子实行浅播, 保证种子可以充分吸收水分。此外, 在玉米播种时, 要根据当地的管理水平、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品种特性、种植方式、生产条件、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密植, 提高玉米产量。
5 肥水管理
由于玉米在苗期的生长不需要太多养分, 如果基肥比较充足, 那么在苗期就不用进行额外施肥。针对个别补苗、弱苗, 观察其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施肥、灌水, 保证补苗以及弱苗可以和其他幼苗在拔节期保持相同速度生长。玉米幼苗时期如果在不是大旱的环境下, 通常不需要灌水。生长到大喇口阶段进行施肥, 在四株玉米靠中间位置挖浅坑, 肥料灌入后, 用土掩埋, 施肥后浇灌一次。
6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工作在玉米种植的后期开展, 种植后期是玉米成长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根据玉米成长时期具体分为苗期管理、穗期管理以及花粒期管理。
6.1 苗期管理
在玉米苗期开展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玉米幼苗苗壮、苗全、苗齐, 幼苗根系发育良好、假茎呈现扁平状、植株呈现矮状、叶片颜色鲜绿。为了实现以上目标, 玉米在苗期阶段, 需要在其出苗后及时开展补苗查苗, 杜绝出现幼苗拥挤互相争抢养分的情况出现, 及时定苗间苗, 然后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 进行追肥以及开展苗期防病害防虫工作等。
6.2 穗期管理
在玉米穗期开展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枝杆粗壮、玉米穗大、颗粒多。在玉米穗期, 一定要重视施配好的肥料, 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灌, 确保供水量的同时起到防病虫害的作用, 玉米螟是玉米穗期的重要病虫害, 在玉米进行抽雄前, 一定要将配好的毒土以及颗粒剂撒到心叶中。
6.3 花粒期管理
在玉米花粒期开展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防止叶贪青、保叶养根以及防止根茎早衰, 延长绿叶时间, 杜绝出现籽粒败育, 最大程度增加玉米的结实率以及粒重。当玉米处在花粒期, 一定要注意施肥, 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灌, 利于田间透光通风, 还可以起到降低虫害, 节省养分的作用, 在去雄的时候, 要进行人工授粉, 除此之外, 为了防鼠防虫, 还要及时喷洒相应的农药。
7 适时收获
当整块玉米地的大部分玉米茎叶呈现黄色, 果穗苞叶呈现枯白, 籽粒变硬以及米粒有色泽的时候, 就证明这片玉米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
8 结语
新时期下, 我国在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较高成果, 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大力推广新型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加强研发力度和技术开发能力, 是今后我国在玉米种植方面面临的关键课题。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种, 大部分农民都在进行玉米种植, 因为玉米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 新时期下, 分析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十分重要。主要对我国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希望给予我国玉米高产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玉米,种植栽培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向丹林.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4, 22 (6) :106.
[2]孙会东.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 2015, 16 (14) :41.
[3]黄绍德.刍议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 (下旬刊) , 2015, 23 (3) :7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篇9
1.1 精选种子
玉米种子对玉米稳产高产具有重要影响,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建立配套的技术方案。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籽粒进行科学的选择, 从而能够选择粒子饱满、发芽率高、大小均匀的种子, 提升玉米种子质量, 确保高产稳产。
1.2 玉米种子处理
在选择到合适的玉米种子之后, 需要在播种之前进行浸泡、晒种、药剂拌种, 确保玉米种子的发芽态势能够符合种子特性。从晒种角度看, 播前一周选择晴好天气, 将种子铺在干燥向阳的地上翻晒2~3d。从浸种角度看, 需要采取温泡和冷浸措施, 确保玉米在冷水中能够浸泡12~24h。温汤浸泡在55~58℃, 浸泡的时间通常为6~12h。浸过的种子要当天播种, 避免过夜。土壤环境需要符合玉米种植的基本条件。
1.3 合理密植玉米
玉米种子播种过程中会受到肥水、气候、品种等方面的特性影响, 因此要确保灌溉条件符合玉米栽培种植的要求。针对植株密度比较小的叶片, 需要按照紧凑型品种密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采取宽窄行种植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宽行为80cm, 窄行为40cm, 株距密度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水分条件等进行确定。
2 玉米高产稳产科学施肥技术分析
玉米稳产高产科学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 采取有效的施肥测量, 确保施肥措施符合玉米栽培的技术模式要求。玉米生产发育特点和示范区土壤条件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示范区测土化验结果进行施肥处理, 一方面分层次进行追肥, 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玉米种植的特点进行施肥处理。
从攻杆肥角度看, 需要在播种25d左右进行追加施肥, 这个时候苗高为0.33m, 保证中上部叶片增大, 对玉米增加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追肥过程中需要把其肥量控制在20~30%左右。各区在进行玉米产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肥量进行优化, 确保肥力符合玉米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的要求。穗肥对玉米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帮助, 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穗的大小进行施肥, 确保籽粒能够在关键时期发挥作用, 此次追肥需要占总肥量的50%,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碳铵或者尿素, 将栽培技术和相关模式相结合, 确保能够高产稳产。
3 玉米栽培科学灌溉技术模式
为了保证玉米栽培技术方案得到全面的实施, 让玉米稳产高产的目标得到全面的实现,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发展和改善水利设施, 确保玉米灌溉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 按照节水灌溉的措施, 保证玉米灌溉技术与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
3.1 玉米沟灌和隔沟灌
作为高秆作物, 玉米种植有相对较宽的行距, 适合沟灌。沟灌的优势是一方面可以节水, 另一方面是可以维持耕层土壤团粒结构, 利于土壤通气和根系发育, 从而加强玉米抗倒伏能力。采用沟灌模式, 通常沟长在50m~100m, 80cm的沟间距, 入沟流量控制在2~3L/s, 避免浪费。为深层次提升节水、省工效果, 能够同玉米宽窄行相结合采取隔沟灌水, 易言之, 在宽行开沟灌水, 且每次灌水定额约为25m3。
3.2 玉米喷灌和滴灌
喷灌和滴灌需要在先进技术方案的指引下进行, 保证其能够得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处理, 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土壤含水量、天气情况等要素。在播种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的情况符合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要求。如果土壤中含水量低于16%, 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灌水。从玉米的发育周期进行灌水环节优化, 提高玉米的产量。
4 夏季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方案
夏季玉米除草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 需要根据玉米田杂草的生长情况, 把其与玉米争肥、争水、争空间等模式结合在一起, 避免杂草对玉米苗期产生危害。玉米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栽培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除草的方案进行量化, 确保化学除草技术能够得到全面应用。
4.1 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实施
玉米化学除草过程中需要根据除草剂的品种进行方案优化, 确保玉米除草效果能够得到体现, 玉米化学除草的品种有两种, 一种是40%玉丰悬乳剂, 另一种是40%已阿悬乳剂。从玉米除草化学品使用时间角度看, 需要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 如果杂草正处于出苗期, 此类草只要触及药物便会死亡, 如果杂草在出苗之后再喷药, 整个除草的效果是不理想的。从使用剂量的情况看, 需要根据常用药量的要求, 保证药物能够符合除杂草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每667m2用40%玉丰悬乳剂165g, 或者使用40%乙阿悬乳剂每667m2需要180ml。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点燃麦茬, 防止苗物在燃烧后可以产生除草剂与麦灰化学反应, 降低药效, 所以在除草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证药物效果能够全面产生。
4.2 玉米高产稳产中触杀性除草剂的使用
从触杀性除草剂的品种看, 需要根据当前玉米的种植生长情况, 进行除草剂品种分析, 通过玉米除草剂的使用可以杀去相应的害虫。从使用时间角度看, 玉米出苗滞后, 需要在有效除虫方面采取措施, 确保杀虫符合玉米生长特点的要求, 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杀虫策略。在种子发育的时候通过使用合理的药物剂量, 进行害虫控制, 对玉米植株之间形成合理的生长环境具有重要的帮助。
5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一是苗期的病害主要是缺锌症和粗缩病。缺锌症可每667m2采用0.2%~0.3%Zn SO4溶液约30kg在玉米4~5叶期叶面实施喷雾防治;粗缩病的防治可在玉米5叶期左右, 每隔5天喷一次, 连喷2~3次, 同时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苗期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粘虫、蓟马以及地下害虫。防治红蜘蛛需要对玉米适时适度浇水;防治粘虫和蓟马可使用10%菊马乳油2 000倍、50%甲胺磷乳油1 000倍和50%辛硫磷乳油或者25%快杀灵70m L/m2加水40kg喷雾;防治地下害虫能够使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加水1L混匀喷洒于20kg播种前一天的种子上, 阴干后播种。二是心叶末期和穗期的病害主要是叶斑病、黑粉病和纹枯病。及时拔除黑粉病植株;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心叶末期和穗期的虫害有蚜虫和玉米螟。用40%乐果乳油喷雾防治蚜虫;用菊酯类农药兑水1 000倍液喷入玉米心叶中防治玉米螟。三是灌浆成熟期。主要防治青枯病和早衰。具体防治措施是注重田间管理, 保持玉米群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篇10
为什么黑龙江地区的玉米可以达到高产量, 其栽培技术是非常科学的, 从选地和整地开始, 都必须进行仔细的选择与整理。在选择种子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后, 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但一定要控制好播种期, 寻求最合适的播种方法, 在种子生长过程中, 注意日常的田间管理, 笔者通过对其分析与研究, 以下便是这些栽培技术的详细过程的总结。
1 进行合理的选地与整地
1.1 选择适合种植玉米的土地
最好的玉米种植地块不仅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还得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 存水存肥能力强, 有一定的深翻基础。因为玉米根系发达, 茎高叶茂, 需要大量的水和肥, 但是又不耐酸碱, 耐涝性差。所以在玉米种植前选地时要注意, 尽量用大豆、小麦、马铃薯茬, 而避免选择高粱和葵花茬。而种重茬玉米时, 要尽量调好品种, 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1.2 进行整地
黑龙江地区春季多干旱, 降雨并不丰富, 所以在种玉米前, 最好是在秋天时进行翻地、粑地、起垄。如果不能在秋天起垄的话, 也应该在早春化冻10~15cm时进行打垄, 并立即进行镇压, 这样会有利于保墒。在秋天也必须进行定时的翻地, 每次翻地的深度大约在20cm左右。在整地环节得到保证, 就为种子的正常发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 用心进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2.1 进行种子品种选择
在我国四大作物中, 相对于水稻、大豆、小麦而言, 玉米属于稀植作物, 也就是每颗玉米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间,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玉米种子质量的优劣,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玉米的产量。那么在种植玉米之前, 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进行种子的精挑细选, 保证种子的高质量。只有优良的种子, 才能保证长出比较茁壮的秧苗, 才能保证玉米的高质量与高数量。所以, 用心的挑选种子, 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采用一些高产多抗、熟期适宜的玉米品种, 如果有足够大的种植空间, 也应该合理的搭配进行不同种子的种植。
2.2 进行种子处理
选出优质的种子之后, 不能直接就进行种植, 而是必须再通过精选环节, 把种子中的小粒、病粒和残粒挑出去, 切实的保证种子的质量。为了增强种子皮层的透气能力和吸水性, 促进种子的发芽能力和生存能力, 应进行晒种。在晒种时, 要选择晴天, 把种子摊在干燥的地上或席子上, 期间注意频繁的翻动, 但是一定在晚上收起来, 以防止受冻。此后, 用合格的玉米种衣剂拌种, 这样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害, 还可以加快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3 科学合理施肥
3.1 底肥
底肥的主要成份是有机肥, 也含有一定成分的磷、钾肥。如果玉米的种植地为偏碱地, 那土壤会容易缺锌, 就应该增施硫酸锌10~20kg/hm2, 并适当的结合秋天翻地或起垄前进行撒施。
3.2 种肥
为了满足玉米生长前期对养分的需要, 种肥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般只在底肥不足时才使用。种肥主要是磷肥, 一般情况下施用磷酸二铵75~150kg/hm2, 尿素25~50kg/hm2, 但是注意一定不能种肥同位, 以免烧种。
3.3 追肥
追肥的主要材料是氮肥, 施用尿素大约在225kg/hm2左右, 但是具体的数量依据土壤的肥力、品种、底肥和种肥的使用情况来定。对于追肥最大的效用期是拔节至抽穗前期, 一般情况下是7~8叶时一次施入。在保证了种子的施肥之后, 才能保证种子的健康成长, 达到更好的产量与更优良的玉米质量。
4 注意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4.1 控制好播种期
选好了优质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后, 为了保证种子快速健康的发芽与出苗, 应该选好合适的播种期进行播种。在黑龙江地区, 5月中上旬是播种的最佳时期, 低温稳定在7~8℃。如果播种太早的话, 地面温度较低, 种子在土壤里停留的时间过长, 这样会导致种子粉种和感染丝黑穗病, 不利于保全苗和壮苗。如果播种晚于5月中上旬, 则浪费积温, 不利于种子的发芽出苗, 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4.2 寻求合适的播种方法
在黑龙江地区, 尤其是黑龙江的北部地区, 已经基本实现了种子的机械化精量点播, 而且播种的深度可以控制到5~7cm, 具体的深度是根据土质和种子的大小而决定的。在土壤粘重的情况下, 种子就应该稍微浅一些, 但是又不要太浅, 因为离地面越近就越容易受到霜冻的危害。在土壤疏松的情况下, 种子就应该种的适当深一些, 这样有利于吸收底墒, 保证种子的健康成长。因为玉米对密度的适应能力不是很好, 密度的变化对玉米的最终产量的影响特别大, 所以在播种时必须要注意对种子的合理密植, 并在分析种子特性和栽培条件的基础上, 科学的分配种子种植的密度。
5 注意日常的田间管理
5.1 补种
在播种后的一段时间内, 应该定时的检查田间的发芽情况, 主要是找出一些粉种、烂芽等, 这时要及时的进行补种。在幼苗的3叶期阶段, 要进行间苗, 就是将大苗与壮苗留下来, 齐苗但不要求等距。除此之外, 按单位面积保苗密度留足苗, 在补苗时, 注意必须带土团, 尽量少伤根。
5.2 中耕
在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 中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中耕可以促进土壤疏松, 以有利于空气通畅流通, 破除土壤板结, 消灭田间的杂草, 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除此之外, 还可以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加快土壤微生物活动频率, 从而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
5.3 防治病虫害
根据对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防治病虫害可以用以下的方法:选择种植抗病品种的种子;加强定期的田间管理;适当的采用药剂防治;合理的运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只要在种植玉米种子和种子生长期间做到这些,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保证秧苗的健康成长, 以达到玉米的高质量与高产量。
参考文献
[1]姚卫华.嫩单7号玉米吨田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玉米科学, 2001, 9 (4) :66-68.
[2]邹忠军.哈尔滨地区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障碍因素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 2011 (9) :46-52.
浅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篇11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0.前言
玉米,早熟禾科,是一年生谷类植物。其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玉米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後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也很广。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中国的玉米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於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1.提高玉米产量的种植技术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要想使玉米增产,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关键。我认为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1选择适当的玉米品种及合适的播种时机
选用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优良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自然条件、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播种前将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5~6cm厚,连续晒2~3d即可,温度高时,切记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150~200g加水1.5~2.5kg,拌50kg种子,以防治丝黑穗病,也可用质量合格的玉米种衣剂直接拌种,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为苗齐、苗全打好基础。选择好了玉米的品种,还要掌握玉米的播种时机,由于干旱是制约玉米高产的关键,而春旱、伏旱、秋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核心,因此更要做到适时播种,春季多大风天气,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失墒快,因此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尽早播种,抓住现有墒情,抢墒播种,为充分利用春季反浆水,并使玉米需水高峰与降水高峰同步,以减轻旱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5cm地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
1.2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田间管理(育苗移栽,合理密植;施肥及病虫妨害等)
玉米播种完毕,在生长过程中,更加需要科学的管理。
首先,要在玉米播种的时候就要懂得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能够保证绝大多数的太阳光照射到玉米叶片而不是地上,能使玉米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玉米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同等条件下,早熟矮秆、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密度宜大,晚熟高秆、叶片平展的品种密度宜小;一般肥地种植宜密,薄地宜稀,水浇地宜密,旱地宜稀;玉米生育期长的宜稀,生育期短的宜密;地势较高,气温较低的宜密植,地势低,气温高的宜稀植,此外多风地区宜稀植。
其次,在玉米的生长管理过程中,要掌握玉米的施肥技术。玉米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各异,因此在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会不同,氮素是玉米一生吸收矿质最多的元素,其它依次为:钾、磷、钙、镁、硫。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吸收数量小,玉米苗期需肥占全生育期肥量的20%;拨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速度迅速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吸收占全生育期的85%。开花授粉以后,吸收量下降,此阶段占总需肥量的13%。
此外,要重视基肥。玉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中要重视磷钾肥。施用种肥可以壮苗;若土壤肥力低,基肥不够或者没用基肥的方法,施用种肥效果明显,使用时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注意要与种子隔开或者与土混合,防止烧苗。氮、磷、钾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玉米需氮量较多。幼苗期占2.1%,虽然需量较小,但作用很大,此期严重缺氮,将不形成果穗而造成空杆,轻度缺氮发生老苗现象,产量显著下降。拔节至抽雄开花的穗期占51.2%,此期氮不足,影响花粉发育不能正常授粉结实,百粒重下降。后期占46.7%,缺氮严重减产。玉米需磷比氮少得多,磷对根系发育、雌雄穗分化形成和改善玉米的色泽与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幼苗期占1.1%,缺磷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紫苗。前期缺磷后期难补,生长中期5-8片叶、需磷最多,占63.9%缺磷对子实的形成不利,后期需磷占35%,缺磷严重减产。玉米需钾时间早,吸收量也多,从苗期开始吸收钾肥,孕穗期吸收最多,开花期钾的积累达到高峰,后期减少,因此钾肥宜早施底肥。
病虫害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时刻威胁这玉米的生长发育,要及时发现玉米的病虫危害并及早进行防治,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圆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锈病等。要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对症下药,以玉米大小斑病及圆斑病为例来说,玉米大斑病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玉米小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防治措施有:(1)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2)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3)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玉米圆斑病病斑在叶片上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及防治:(1)加强检疫,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2)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1.3适时收获
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玉米的收获阶段,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大大减少玉米的产量。一般情况下,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便可进行收获收获。
2.结语
本文通过对玉米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导农民耕作,已达到促进增产丰收的目的。
推广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民生产,不仅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农业、农民、农村等各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殷宏阁.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河北农业,2010,(06).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篇12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和生产基地,玉米总产、人均占有量、商品化率均居全国前列,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单产水平并不高,平均只有4 995 kg·hm-2,主要存在种植密度低,耕层蓄水能力差和肥料利用效率低等问题。2010年玉米播种面积达530多万hm2,对我国粮食安全及国内玉米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通过耕作栽培理论与技术的提升,实现玉米生产的节能减排高产高效,可以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较大的排放空间,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该试验以玉米密植栽培技术、深松少耕技术、机械深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为核心,集成了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现了节能减排与高产高效双赢,该项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将有效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实现玉米高产,促进农田增产,农民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技术模式
1.1 研究区域概况及试验设计
研究区位于双城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E126.32°,N45.37°,属中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3.5℃,常年有效活动积温(≥10℃)2 700℃以上,年降水量为481.5 mm,土壤类型为黑土,主栽作物玉米,全市幅员面积3 112 km2。
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推广示范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2010年核心示范面积6 hm2,示范面积60 hm2。于2010年4月27日播种,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采用密植栽培技术、机械深松少耕技术、玉米深施肥技术及秸秆还田技术的有机结合,其它田间管理同农户模式,对照为农户模式。
1.2 技术模式
1.2.1 密植栽培技术
在品种选择方面,选择株高中等(2.5~2.8 m),根系发达,下扎早、下扎深度大、须根系发达、侧伸展;穗位中等偏下,基部节间短,基部茎秆粗、坚硬度高,穗位上部茎秆细,节间拉得开,富有弹性;群体果穗中内外均匀一致,穗轴细坚硬、脱水快、出籽率高等性状的品种,根据多年的试验,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比较适合密植的品种为鑫鑫2号;在种子处理方面,播前15 d进行发芽试验,检查芽率,保证种子芽率95%以上;在播种方面,土壤墒情充足时播种深度3~5 cm,土壤墒情差时播种深度5~6 cm,采用18马力或24马力拖拉机牵引的2BJG-2型精量播种施肥机,实现施肥、滤水、播种、扶垄、镇压一次作业方式。品种保苗67 500株·hm-2。
1.2.2 机械深松少耕技术
整地方式为旋耕灭茬、深松起垄镇压一次作业,拖拉机动力要在20马力以上,深松深度20 cm。春整地时间要在播种前的4~5 d进行,使垄体沉实,防止播种时种床过于疏松,造成种子下滘现象。春整地标准是进行垄体深松,深松20 cm,垄体高度25 cm,大于5 cm的土块不能超过10%、大于10 cm的土块不能超过3%(见图1)。
1.2.3 玉米深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
伴随苗后垄沟深施肥起垄技术,追肥深度可达10 cm,提高水肥利用率。
施肥比例:
N∶P∶K=1.00∶0.46∶0.40,含N46%的尿素347.4 kg·hm-2、含N18%P46%的磷酸二铵195.7 kg·hm-2、含K60%氯化钾125 kg·hm-2、含Zn23%硫酸锌15 kg·hm-2。
施肥方式:
磷肥、钾肥、锌肥全部和尿素的1/7作为基肥或种肥进行施入,6/7的尿素作为追肥施入。
1.2.4 秸秆还田技术
采用904拖拉机悬挂天津福康牌玉米收获机进行穗收获,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在35%左右。同时,将秸秆全部粉碎成3~10 cm抛撒在土壤表面,在苗期采用少耕技术对土壤进行深松。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
在6 hm2核心示范田中随机抽取3点,与农户模式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上,密植高产高效模式的种植密度在67 500株·hm-2以上,比农户种植模式种植密度高21 000株·hm-2左右(见表1);在果穗空秆率和秃尖上,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户模式方差不显著(见表2,表3);在单穗产量上,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户模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农户模式下玉米单穗产量高(见表4);在产量上,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户模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见表5),高产高效平均产量为12 018 kg·hm-2,比农户模式产量高2 926.5 kg·hm-2。
2.2 生产投入分析
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投入种子化肥1 177.5元·hm-2、机耕费与人工费2 430元·hm-2,合计为3 607.5元·hm-2。农户模式:投入种子化肥1 095.0元·hm-2、机耕费与人工费2 910元·hm-2,合计为4 005元·hm-2(见表6,表7和表8)。
元·hm-2
元·hm-2
注:密植高产高效模式示范面积60 hm2,玉米商品粮按含水量为14%的玉米价格1.4元·kg-1计算。
3 结论
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模式与农户模式的实施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空秆率与秃尖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说明适当增加密度对空秆率与秃尖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密植高产高效模式下单穗产量略低,与农户模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密度增加会影响玉米的单穗产量;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模式下产量相对较高,与农户模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适当增加玉米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比农户模式增产2 926 kg·hm-2,辐射带动6 000 hm2,可增加粮食0.18亿kg,增加效益0.25亿元;密植高产高效模式比农户模式可节本397.5元·hm-2,辐射带动6 000 hm2,节约总成本0.023亿元,合计节本增效为0.27亿元。
参考文献
[1]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7.
[2]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等.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269-273.
[3]于占宝,王熙.黑龙江垦区农机作业GPS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1(9):214-217.
[4]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推荐阅读: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09-27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05-28
玉米高产的种植技术11-15
夏玉米高产管理技术05-09
大田玉米高产施肥技术09-05
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05-11
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05-19
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05-20
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05-21
玉米通透高产栽培技术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