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基础教育

2024-08-26

韩国语基础教育(精选12篇)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1

近年来,中韩两国间的交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每年以惊人速度递增,文化上也形成了“韩流”的旋风。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带动之下,韩国语的学习热潮也在不断升温。而在多语种学习的选择中,韩语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首选。不仅是在韩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激增,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人数也有了大幅的增加。所以加强韩国语、各院校重视的问题。学习外国语言的最大目的虽然是为了提高交际能力,但是外国文化也是必须学习了解的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众学习者关心的领域。只有学习了目标语的文化才能更得体、合理运用这门语言,而且还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面。1970年以后外国语教育方法中的以沟通为中心的教授法中也强调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加上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行韩国语教育文化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1 韩国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

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Chomsky(1972)中指出语言是赋予人类唯一的、特有的精神资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许国璋先生曾经对语言下过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把它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这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把它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他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把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他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总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1.2 外国语教育的目标

外国语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外国语教学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外国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是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外语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国民外语水平的高低,掌握外国语的数量多寡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与国防的安全。

实际外国语教育中,英语、法语、韩语、日语等各种语言,只要是学习者目标之外的所有外国语的教育目标都有如下共同的基本目标。第一,理解有关日常生活和一般话题的语汇、语句的意义,并可以流利表达。第二,通过目标外国语了解并灵活运用各种情报。第三,正确理解接收外国文化,并可以用外国语介绍我们自己的文化。

1.3 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般的文化都被定义为包含社会构成成员的思想及行为样式的概念,语言便包含了这种文化,是反映这种文化的最恰当工具。

在进行作为外国语的韩国语教育时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为了使韩国语学习者更加体系性,完善的理解韩国文化,需要进行专门的文化教育。韩国语学习者在一边学习韩国语,一边认识了文化差异时还需要很自然的接受这样的差异,这和系统的文化教育是分不开的。第二,通过韩国语文化学习可以提高韩国语能力。第三,是排除对韩国文化的误解和偏见的需要。韩国语学习者眼中所看到的韩国文化和现实会有偏差,为了防止这种偏差和误解在韩国语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韩国文化教育。

学习目标语的文化目的在于提高交流能力,包括谈话技巧、谈话策略及礼仪方面的问题。缺乏目标语的文化知识有时候会影响学习者与目标语人群的交流,甚至导致失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中国人在交谈时最常用的回答方式是说“嗯,……”“嗯”字不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用于各种人群,所以在讲韩国语的时候不会注意这个字的使用,初级学习者很容易随口说“嗯”(“”)。但是在韩国对长辈,或者级别高的人很注重用敬语,前边所说情况要用“”或者“”来表示我们所谓的“嗯”。我们说“嗯”,韩国人就会觉得中国人不讲礼貌,甚至产生偏见。这正好对应了法国语言家梅耶说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学习者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时候学生用完整无误的语法、语汇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最后却产生了误会。

2 韩国语文化教育方式

在韩国语文化教育中教材和教师是学生学习韩国语的两大支柱,二者必然也成为韩国语文化教育的最基本方式,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各高校均增加了以“韩国语概况”或者“韩国文化”为题目的科目,课堂教材中穿插关于韩国历史、地理、自然、政治、饮食、风俗礼节等各方面有关文化的内容,教师则在自己所积累的文化基础上结合教材灌输给学生。进行韩国语文化教育时还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教育学生结合本国文化一边对照一边学习。既可以巩固增加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更容易的吸收韩国文化。两国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可以更好的提高取舍选择能力。

第二,教育学生学习韩国语的同时也要引导培养学生对韩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大动力。需要教师加强个人的学习以加强教学的生动感和真实感,采用文化教育的方式,不单依靠教材,还可以通过角色剧、实例分析、韩国歌谣、韩国电影、电视剧及新闻报纸等进行文化教育,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对韩国文化的关心程度。

第三,进行韩国文化教育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具体地说就是按照初、中、高级从易到难,从表层到深层学习文化知识。

3 韩国语文化的教育方向

为了韩国语文化教育必定要制定体系性的韩国语文化教育方向,关于文化教育有其总体目标,同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有详细分类的方向。

总体方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第一,提高韩国语能力方面。学习韩国语文化项目和与文化关联项目,并且提高韩国语能力和对韩国文化的理解、表达。第二,能够客观理解文化方面。一边比较韩国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抛弃文化性偏见,培养客观理解文化的能力。第三,批判性文化分析与评价方面。培养以批判的姿态正确分析、评价有关韩国语文化的情报。

其次,还可以按照韩国语学习者的学习级别来确定韩国语文化教育的方向,一般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第一,初级学习者的方向。通过理解韩国文化基本文化项目(例如:韩国的10大文化项目)和与初级语汇相关的文化项目进行文化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目标。

第二,中级学习者的方向。通过理解韩国文化一般文化项目(例如:韩国的30大文化项目)和与中级语汇相关的文化项目进行文化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目标。

第三,高级学习者的方向。通过理解韩国文化中特殊文化项目(例如:韩国的50大文化项目)和与高级语汇相关的文化项目进行多样性的文化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目标。

在这里的“基本”,“一般”,“特殊”文化项目,是实际教育过程中值得较为注意的部分,这也是由学习者所处学习阶段所决定,即难易程度的划分。1996年,韩国文化体育部整理了40个文化教育项目,其中代表性项目有韩服、韩文、泡菜和烤肉,石窟庵和佛国寺、跆拳道、高丽人参、假面、雪岳山、宗庙祭祀乐、世界艺术人。现实众多教材中的文化教育项目大体都已经达到20至50个左右。同时要注意学习者是否对被选定的教育项目感兴趣,能否成为积极学习所定文化的动力。

4 结论

本研究以韩国语文化教育为中心,首先说明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重要纽带关系,以及进行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必要性,然后具体分析了韩国语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所要注意事项,提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本国文化与韩国文化一边比较、一边融合学习理解,并提出进行韩国文化教育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具体地说就是按照初、中、高级从易到难,从表层到深层学习文化知识。最后整理出了韩国语文化教育方向,以利于韩国语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为更多的韩国语学习者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润正.韩国语教材中的文化教育分析.延世大学校,2002.

[2]牛林杰.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综述.东北亚论坛,2007.

[3]李得春.作为第二外语的韩国语现状及发展趋势.韩国语教育,1999.

[4]王妍.关于为了中国国内高校韩国语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研究.釜山外国语大学校,2011.

[5]朴秀贞.作为外国语教育的韩国语教育:活用文学内容和文化教育的方案.亚洲大学校,2008.

[6]朴春然.关于在中国韩国语文化教育过程的设计研究.庆熙大学校,2010.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2

改革开放、中韩建交以来,随着中韩在经济、文化、教育交流的日益密切,在各个领域急需韩国语方面人才的新形势下.韩国语教学在我国广泛深化的进程中,各大高校以及高职高专也陆续开设了本科和专科的韩国语专业。因此怎样搞好韩国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用人才是当今首要研究的课题。笔者围绕高职韩国语教学,浅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韩国语教学的若干方案。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中提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分为8项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交往一交流智能,自知一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传统智力理论造成的认识上的局限,为个人才能的培养和发挥开辟了宽阔的道路,让每一个学生的强项智能都可以尽情地发挥,并且带动他们的弱势智能,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乐趣,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垒面发展。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8种智能都可以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作为韩国语教育教学者,要尽全力开发学生在韩国语学习方面的最大潜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韩国语教学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之外,还要加强文化素质修养和自学能力。基于这一点,笔者在韩国语教学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试图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结合学科特点。创设语言情境,发展言语一语言智能。

言语一语言智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地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韩国语是黏着语,无主句多.韩文字是表音文字,所以一些字、词、句子的意思很需要语言情境,教师根据这一特点,给学生努力多创造实际语言情境,使学生掌握语境,利用所学的字、词、句子描述事物情景,表达思想意志并学会与人沟通。笔者在讲韩国语教材《标准韩国语》第二册的课文Ⅸ机场》时,分二人一组做会话练习,创造实际场景,制作模拟护照、机票、行李箱等旅行工具,尽置让学生投入到实际语言环境,激发实际感受。这样一来学生也感到生动感.真实感,能抒发自己感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寓教于乐,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利用实物、图片.电教设备、动作表演。发展视觉一空间智能。

视觉一空间智能是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俸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韩国语教学中涉及到一些韩国特有的事物及名称时,只靠语言解释是不够的。有时还要用实物说明,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和理解。例如讲解韩国的大众游戏尤茨游戏时,笔者用语言解释的同时,带来真实实物.让学生用视觉观察了解,用手接触了解。最后还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分组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游戏的愉快以及欢乐的气氛,尝到在韩国的大众游戏的文化氛围。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兴趣,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投入到韩国语学习之中。还有讲韩服、四物游戏(即鼓、长鼓、唢呐、锣)等代表韩国的民俗文化的事物时,收集图片和照片来,让学生有视觉一空间的观察了解,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之后有了理性的认识,从而达到了教学预期的效果。学唱韩国歌曲,歌谣,舞蹈.发展音乐一节奏智能。

音乐一节奏智能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朝鲜族历来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韩国有很多的民谣和童谣以及国乐和流行歌曲,了解韩国歌曲也是了解韩国文化的捷径。比如“阿里郎”是举世闻名的传统歌谣也是象征韩国的代表歌谣。也可以说作为韩国语专业学生,不会唱。阿里郎”是天大的笑话。所以笔者有着这样的意识,利用韩国语课给学生教了几首韩国代表性瞅曲,例如“阿里郎”、“故乡的春天”、“山风,江风”、“金达莱花”等。研究表明,听歌会促进输入、内化和习得目的语:唱歌既可以提高音乐的理解力,增强节奏感.还可以培养语感、激发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机。笔者在教韩国语时配合音乐,使记忆课程变得轻松、简单,适时地安排学生听唱歌曲解除了学习上的疲劳、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和动机.提高认知与情感水平。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发展人际交往一交流智能。

交往一交际智能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每一课学完之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课题,如围绕韩国人的礼仪.风俗,民情等问题,进行讨论、写文章或口头发言等活动,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增强了互助,互勉的集体意识,塑造了人际交往智能,提高了用韩国语表达能力。合作学习实现了使学生达到生生互助,多元互动,开发了学生多元智能,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拉近了优差生的距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束语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3

关键词: 韩语 第二外语 韩语教学 高职高专

自1992年中韩两国创建外交关系到如今,随着中国和韩国在各方面的沟通和互助,作为国与国间文化传播的关键沟通载体之一韩语的教学和培训,在中国发展迅速。对于韩国语与韩国语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针对于韩国语教育的研究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韩国语专业在中国大学处于过饱和状态,加上一大批专科院校的话,估计达到四五百所,每年毕业数万人,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一般。由于在华韩国企业多,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但韩企规模多为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学生毕业后待遇也一般,与西语、葡语、日语等语种相比,薪酬待遇属最低。对于没有专业倾向,单单掌握语言技能的人才的相对需求量在减弱。韩国语教育的一个发展时代,由20世纪90年代初单纯的韩国语教育,到2000年以后韩国语和商务韩国语教育并存的发展,我认为以后的发展方向会趋于专业技能+语言技能(韩国语)。针对中国韩国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有不少人做研究,但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中二外韩国语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韩国语的发展,我认为,对于高职高专中二外韩国语教育的研究有其必要性。

一、韩国语教育的现状

现在国内开设朝鲜语(韩国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一共是116所,开设应用韩语专科专业的院校一共是152所,除去重叠的部分,至少也有200多所。每所学校每年招五人,每年韩语专业的毕业生也在千人以上,以上还并未包括设置韩语学科拥有第二外语韩语学科的学校。在中国同韩国创建外交关系之前,中国韩语培训通常将东北几座城市当做核心。在两国建交之后,韩语培训的核心区域慢慢延伸到北京、天津还有靠近韩国的山东、江浙沪等东南靠海城市。最近数年,华南、中南、西南等区域的韩语培训慢慢得到发展。全方位分析,中国的韩语培训出现自东北、北京、天津和东南海滨城市向全中国其他地区发散的状况,下面主要讲讲江苏省的教育情况。

1.韩语培训在江苏的发展现状

最近数年,韩国投资的公司慢慢把视角投向江苏等经济富裕区域,这加快了上述区域韩语培训的高速扩展,江苏拥有韩语学科本科院校有10所,专科院校有26所,在我国,江苏省拥有韩语培训学校的总数仅少于山东。韩语学科本科和专科的在校学生总数大约是一万人。

2.韩语培训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韩语培训不但在数量和区域上收获了过去沒有的高速发展,还出现了多个全新的培训形式,比如中韩联合教育、互联网培训、继续培训等,两国联合教学是最近兴起的一个培训形式,大部分使用“3+2”“2+2”等形式。学员先在中国接受为期两三年的教育,之后赴韩国培训大约三年,最终获取一国大学或者两国大学的文凭。两国联合培训的创建有助于两国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当前,中国大部分设置韩语学科的学校均同韩国的学校创建了交换或者联合的项目,并且该种联合也加快了韩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韩国政府在数年间一直欢迎中国学子到韩国学习。当前,韩国学校中的外国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10%。当中我国学生的数量便超过50%,并且以年均25%的速率持续增加。此外,因为当前韩国出生率的降低,出生人口的减少,韩国部分学校出现学生短缺的现象,迫切需要接纳外国学生,中国和韩国联合教育就是优秀的模式,比如韩国中部大学凭借联合培养等模式,我国学生的总数已经从2000年代初的几人迅速增长到2015年291人,不但摆脱生源减少的困境,而且起到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世界影响力的作用。

3.韩国语培训高速发展的原因

韩语教学高速发展的本质原因是中国和韩国政治、金融和文化的进步和沟通,使中国对于韩语专业人士的需求总数增加,促进韩国语教育快速发展。

(1)政治、经济的发展合作与交流,使韩语人才需求增加,这一需求主要源于近年来中韩各行业协作沟通和日渐频繁和众多韩国公司来华合作。

(2)韩国流行文化的风行,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影响,自愿选择学习韩国语的学生增多,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韩流”推动了韩国语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高专院校二外韩国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自中韩两国外交合作23年至今,中国的韩语培训行业高速发展,为了加快中国和韩国两国的政治、金融和文化合作出现了众多韩语专家,收获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存在诸多不足。针对现状,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认知。

我国自对外开放至今,同全球的合作更紧密和频繁,伴随国家经济、科学和文化的持续发展,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持续提高,对于人才的需要慢慢由单一的外语人才向专业技能与语言技能结合的多技能方向发展。这种潮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年来韩国文化娱乐节目的兴起,对中国文化娱乐界有很大的触动,中国引进很多韩国的娱乐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跑男和极限挑战等,看节目的人应该有了解,里边的编导和摄像都是韩国人,因为引进初期需要韩国的帮扶,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很多专业用语和知识,单纯学习语言或是单纯在国内学习摄像或是编导等类型的人才很难架起中间桥梁的重用,现在需要大批量既懂韩语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拥有专业素养的人才不但要学习英语,还必须精通另一门外语,并且第二外语的实力同人才的职业素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同韩国商务和文化交流日渐紧密的江苏,对于韩语人才的教育必须获得大众关注。

可是现在我院二外韩国语的教学效果还不佳,我校是以艺术类为主的院校,艺术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原本就要比普通文理科生相对差一些。然而韩国语是自零基础开始培训,学员过去根本没有接触韩语,出现诸多外部或者内部的原因对学习韩语带来阻力。因此,必须详细研究和总结目前我校二外韩国语培训情况和出现的缺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速度,迎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我院二外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我校在2009年3月创办了第二语言韩语学科,培训时长通常是两年。单个学期的授课时长是14至16周,单周6课时,一学期的学习总时长仅仅是96课时,然而一学年需要掌握的基础的语法、句子和词汇等多种要点总数较多,当中单单韩国语的发音学习就要求大约16个学时。此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基础的韩国语读书实力,基础的语法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让学生可以使用韩国语完成基本的对话,提升对于韩国文化内涵的认知,为更深层次提高韩语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并可以通过韩国语等级初级考试,在毕业之后相对熟练操作有关韩语的日常工作。由于学习时长不长,跨越较大,学生对于所学的语法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轻易便忘掉了所学的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学习二外目的不清晰,想法上轻视。第二外语韩语的培训对于打算留学学习的艺术类学科的考生至关重要,其为预备留学学生在学校必须学的课程,也是出国留学入本科的考查项目,然而第二外语在教育里的作用却受到学生的轻视,有的是家人为了让孩子去韩国拿个学历,有的是学生受韩流影响学习,在学习初始阶段往往热情非常高,伴随着进一步的了解,单调的语法练习,重复性的单词背诵,学生练习韩国语的主动性慢慢被削弱,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单一。从韩语专业的学生培训角度看,学科的内容十分健全,包含听力、语法、书写、口试、阅读和翻译等,上述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阅读会话等多层面的实力,为学生营造口语氛围,而且使学生在学习多个项目的同时,对于写作、阅读和会话等项目展开多次的锻炼和学习,更深层次地深化印象,强化培训成果。然而第二外语韩国语的课程设定太过简单,时长十分短暂,难以收获教育方面的飞跃。

(4)缺乏针对高职学校第二外语韩国语培训的优秀教程。教程是培训的根本,它的水平决定培训的成果。教程不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调动,现在我校在第二外语韩国语培训是使用的是北京大学编写的《标准韩语》和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韩国语》教材,上述教程当做初学教程拥有科学的部分,例如全书的编排通俗易懂,《标准韩国语》注重基础知识,《韩国语》着重口语练习,但有不太适合的地方。全部的元音和辅音音节均使用英语加以注释,让许多的发音仅仅能相近但不能够精准地表述,导致学生误读,实践性和吸引力不高。缺乏面向高职专科英语学科二外韩语出版的高水平、吸引力强的教程,这是造成第二外语教学单调乏味、教学成效低的一个因素。此外,培训教辅资料,习题和影音资源较缺少,都阻碍学生的学习和提升,导致学习局限在上课期间。

(5)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当今第二外语韩国语的培训大多数使用单一的课堂培训的形式,大多依旧延续了过去的“三个核心”(把老师当做核心、把课堂当做核心、把教材当做核心)和被动型、依靠型、单调的培训形式,老师单纯地重视语法要点的教学,新颖的培训手法太过稀少,忽视学生阅读和口语等实力的提升,造成学生的知识应用实力不强。因为韩国语仅仅是第二外语培训,受关注程度往往偏低,导致老师的授课热情大大减退,有碍老师授课形式多元化的发展,在教学手法和方式方面很难开展改革。

2.第二外语韩语教学的改革建议

(1)教师缺乏。中国高职专科学校的第二外语韩语课程很多创建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薄弱,老师少学生多。比如江苏,八个大专学校的师生比率低于1:80,当中常州通信职业专科院校的比率达到了1:250,我院2013级韩语班的比率是1:70,韩语培训的高速增长是造成師生比率较大的关键因素。此外,老师的教育实力差距较大。现在教授韩语的人才里缺乏的不是说韩语过6级或是懂韩语的人,而是相对可以高质量进行韩国语教学的人才,就比如咱们都懂中文,但是能从汉语拼音、部首偏旁到单词语法上教授中文的人能有多少。不是说懂韩语韩国语过高级就一定可以教好韩语。比较缺乏既懂韩国语又精通韩国语教育的专业教师。

(2)在学校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合理增加第二外语韩国语的教学时长,确保老师有充足的时长实现培训目标。把课程形式充实化和多元化,如果课堂时间相对不容许,就可以通过韩语晨读、韩语角或是其他多样丰富的韩国语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兴趣保证学习课时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确立二外韩国语创办的宗旨,重视第二外语的意义,使学生自观点上转变,正视二外的课程。并且要持续调动学生练习韩国语的积极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学生积极意识、寻求知识的潜在驱动力。老师必须使用多种生动形象、学生喜欢的教育形式完成培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练习韩国语。为调动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积极性,老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友好的师生氛围。老师面对学生必须积极热心,协助学生攻克学习环节里的疑惑和难关,经过实时对话和交流,获取精准的教育成果反馈。同时,老师面对学生应该多理解,进行角度转换,完全实现从学生的角色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必须适当地对学生给予支持和夸奖,让他们拥有学习的自豪感,提高他们学好第二外语韩国语的主动性。

(4)确定合适的第二外语韩国语教程,多种影像等辅导教材。教育革新的关键在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创新关键在课本,贴近教育宗旨、富含科学价值的课本,将会对提升教育水平,培育优秀的语言专家起到促进作用。我校的第二外语学科并非专业课程,我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学实力同其他本科学校是有一定差距的,同专业韩国语及普通本科学校的第二外语韩国语相比,在培训宗旨、针对人群和课堂主题上均存在诸多不同,为了减少上述差异,课本的选取应该符合我校学生的现实特质。在强调日常交流等实践性内容时,亦应该富含针对性,筛选句子、语法和单词,加上详尽的说明和习题。课本还必须加入同韩国的文化内涵相关的背景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本还应该有配套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身处语境之中,帮助学生快速熟悉知识点。

(5)转变传统教育形式,开拓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推广“立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实力。结合第二外语教育的特质,转变过去视知识教授为核心,将考核当做重心的模式。而是发展将老师讲解、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听力和写作实力当做核心的教育形式,重视培训学生的日常对话实力。在韩国大学已经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在韩国大学上课的第一天,教授就会把任务留下去,班级分成几个组,把整本书的几个章节分给各组,分别任各组进行整理发表,让学生在学习中找问题,在问题里找答案。

把新媒体和互联网手段带入教学,配套多媒体课堂,综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践,使用现代化媒体,丰富培训手法和教育手段,让教学转变成横跨时间和空间的立体化日常交流场景,开拓韩国语教育的内涵,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在引导时,使用教材完成由目标的、有启迪的、有吸引力的引入,如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角度多角度地接受冲击,感受韩国语和韩国的文化氛围,从而愉快和积极地学习韩国语。

二外是语言专业学生学习环节不能轻视的、关键的构成成分。在二外韩国语的学习环节,会不停产生新的阻碍,各大学校的实力也存在差距。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存在的缺点展开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经过使用推陈出新、改良过去培训形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实力,培养出有实力的复合型语言人才,更好地迎合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齐晓峰.韩国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构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

[2]韩宏民.为中国人学习者2音节汉字词教育研究.全南大学大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4

现在我国国内的韩国语教育课程, 除了4年制大学内设的韩国语专业以及专科院校的韩国语专科课程以外, 非正式教育机关开设的, 以交流沟通为主的短期韩国语教程, 社会上的韩国语学习班呈持续增加状态。在4年制大学中, 韩国语专业的课程主要是以韩国语专业的本科生为主设置的, 这对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说, 是不尽合适的, 尤其是对, 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从教学时间, 还是从学习的要求来说, 都体现出了, 适应成教学生的课程的设置的必要性。

2、研究对象

本论文中, 调查研究的对象为天津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内韩国语专业在学中的学生。2011年第一学期的韩语专业学生中7名学生参加了调查。这些学生为韩国语中级的水平, 首先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不同院校, 之使用过的韩国语教材以及授课教师各不相同, 学生实际韩国语水平参差不齐。专升本的唯一考核就是我国的统一专升本考试, 一张试卷并不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学生的水平。还有就是这些学生中有专科是韩国语专业的, 有非韩国语专业的。根据学生的教育背景, 每个人的学习目的还有态度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能有一个专升本的学历, 而又的是出于其他原因而选择韩国语专业。学习的目的即学生学习的动力, 这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程度。这样背景不同的学生, 对韩国语课程的内容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这使得课程内容等安排变得相对困难, 针对此类问题, 本论文进行了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根据研究。因为本调研是以韩国语学习为目的, 所以问卷调查为全韩文问卷。

3、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的样式参照Nunan (1999) 论文中的问卷样式, 针对继续教育的学生, 在问卷的问题上, 做了适合成教学生的更改。问题主要分3个领域。其中第一个领域为一般事项 (共为11个问题) 主要是针对个人信息的问题, 第二个领域为与学习的内容相关联的问题 (共为29个问题) , 第三个领域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内容 (共为10个问题) 。

一般事项里的问题主要是关于个人信息的调查。参加调研的学生只需要客观写出个人信息即可。因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 大部分是在职的工作人员, 所以调研问题主要以年龄段, 职业, 教育背景, 现在韩国语的熟练程度, 学习韩国语的目的等相关的问题为主。因为其中, 职业跟韩国相关与否, 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根据职业种类的不同, 对学习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继续教育学院的各种专业当中, 如果能了解到为什么选择韩语专业的话, 对于课程结构的安排以及今后在韩国语专业的继续教育方面的发展都是有所帮助的。

关于学习内容 (29个问题) 的问题对被调研学生的学生要求分析的有用与否共分为三项选择, 分别为‘非常有用, 有用, 没有用’三个选择答案。其中问题分别为自我介绍, 兴趣爱好, 利用大众交通工具, 看电视, 旅行 (其中包括如何预约) , 问路, 如何跟其他人交流, 买东西, 与韩国人对话, 打电话/接电话, 点菜等在学习韩国语中最受重视的问题。问卷调查的制作时从韩国语的阅读, 写作, 会话等多方面相关的层面上, 出一些跟学生的职业相关内容的问题,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 韩国语教师觉得有用的学习项目跟学生觉得有用的学习项目往往不尽相同。

关于学习方法采用多选的方式因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跟4年制大学的大学生不同, 所以在学习方法这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他们大多数希望课堂时间可以被灵活运用, 实践课程多于单纯的教授课程, 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在职学生来自于社会层面的特点。

4、教育课程目标设定

主要的研究方式是通过问卷调查从而分析学生的需求, 改善现有学习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在学习内容方面学生对于自我介绍, 大众交通工具, 旅行, 购物, 交流, 电话用语等沟通能力方面的内容, 生活文化方面的内容学习的兴趣格外的大。因此, 除了已经设定的课程内容外, 再把问卷调查的结果的一些基本内容也反应到课程的基本内容里面, 以此制定的课程目标如下。

a.用韩国语写作文。

b.在具体的情景中用不同的文法表达方式来交流沟通。

c.韩国的社会文化, 根据实际情况总结自己的心得。

d.解答TOPIK并做说明讲解。

e.教学大纲要求内3000个单词以及基本文法 (连接语尾, 时态等) 练习。

5、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现在学的在职学生对韩国语课程的一些想法, 从而摸索设计了针对继续教育学院韩国语教程的内容及教育方案。在继续教育学院的在职学生非一般大学生这一点上, 他们学习的契机与学习的目标, 与实际生活的相关性更强。学生的学习要求是通过‘对话’学习实际的语言, 学习的倾向范围也是以文化, 生活方面为主, 是把语言作为生活的一个道具来认知, 而并非学问研究型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继续教育学院的韩国语教育教授要目跟一般的大学课程的差别化是存在的。

质量化的研究方法之一是,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本论文实施的需求调查中, 因为参加调查的学生比较少, 所以并不能代表继续教育学院韩国语专业的全部学生, 这一点是本论文的局限性。再者调查的范围仅仅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内的继续教育学院, 由于时间, 准备等方面的限制, 本院内的资料也不够全面多样, 这也是本论文的不足之处。本人通过研究认为继续教育学院的韩国语教育的教授要目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更加需要大家对继续教育中的韩国语专业方面给予关心以及研究, 可以一起开发出适合这些在职学生的教育课程, 从而更好的完善韩国语教育专业。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针对中国国内各高校内继续教育学院内韩国语专业的精读课程设计的初探。研究对象是继续教育学院的在职成人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对韩国语课程的要求等作为根据安排课时以及设计课程的难易度以及课程内容的范围。

关键词:成人继续教育,需求研究,教育目标,韩国语精读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12

[2]#12

韩国的职业教育 篇5

近30多年来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同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事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培养具有先导未来能力的韩国人”是韩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为这些措施的落实做了很多努力。

韩国的职业教育,分为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两个层次。高中教育可分为人文高中(普通高中)、实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专门学校这三种形式。其中,人文高中和实业高中由教育部门主办,而职业专门学校由韩国产业人力公团(国家劳动部所属的培养产业技术公民的机构)、地方自治团体、公共团体和事业主主办。人文高中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升入大学。实业高中以讲授专业课为主,注重实际技能的学习,以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为目的,学生毕业时颁发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发学历证书。实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业,只有少数人升入大学。职业专门学校则以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学生毕业后只颁发技能等级证书而不发学历证书。

在初中毕业生中,升入人文高中和实业高中的比例一般各占50%。职业专门学校的招生对象虽然规定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实际上是高中三年级时分流出来的学生。因此,这一类学校的招生只进行面试。学制有半年制和一年制两种。在这些学校不学文化课,着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高度产业化社会需要的技能长、适应产业现场的技术发展和变化的多技能技术人才等高级技术人才作为目标的。这一层次的职业教育也分为教育部门主办的和劳动部门主办的两种类型。中央劳动部门所属单位主办的技能大学主要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技能大学在校生中,不仅有人文高中、实业高中毕业生,也有高中毕业后就业几年的技术工人,还有大学毕业后为适应就业的.需要来学习专业技术的。技能大学的学制比较灵活,既有全日制二年的和一年的,也有二年制夜校。

韩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完善立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韩国为实现《教育立法》和《尖端产业技术立国》的战略目标,加强了职业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制定了《产业教育振兴法》、《技能大学法》等法律,还颁布了《为产业内劳动青少年所设置的特别班级标准令》。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与国家法律相应的职业教育方面的地方法律。

第二,保证投入,为提高职业学校的经营水平提供充足的资金。为实现《教育法》的战略方针,韩国政府对教育进行大量投资。1992年的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22.8%。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相当可观,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京畿道各种实业学校有114所,在校学生86000名。其规模不太大,但所投资金不少。1994年投入15 3.49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1.68亿元),而1995年则增加到241.60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2.64亿元),增加57%以上。投入职业教育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库的投入占50%,地方财政的投入占1.5%,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赞助占48. 5%。由于经费投入比较充足,办校条件不断地得到改善,学校经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学校都是环境优美,校舍和教育设备完备,师资质量也很高,学校各种设备都很先进。比如安城女子技能大学在两年前买了80台386型电脑,而1995年把它全部换成486电脑。

第三,以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到职业学校学习。其优惠政策主要有:一、不管初、高中、大学毕业生、在职职工、技术人员,谁都可以到职业学校学习;二是除私立职业学校外,其他职业学校一律不收学费和宿费,只收伙食费;三是政府专门指定一部分职业学校招收低收入家庭的子女、生活保护对象者子女、未就业或未升学者、对国家有功人员子女到这些学校学习;四是对优等生颁发奖学金。由于采取上述各种优惠政策,到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比普通学校学生还要多。比如京畿道,职业学校和人文高中的在校生比例在6∶4和7∶3之间。

第四,培养目标很明确。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决定培养规格,特别注意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韩国的职业学校都根据该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

韩国的感恩教育 篇6

在韩国人的餐桌上,一般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坐在那里,等着孩子给他们盛饭。韩国的家长们会吃得心安理得,而为他们服务的孩子也会忙得兴高采烈。有些爷爷有饭后喝茶的习惯,妈妈倒好茶后,也会让孩子双手捧茶,小心翼翼地给爷爷敬茶。韩国的家长认为,让孩子从小做这些,是为了让他体会辛苦、学会感激,表达对长辈的恩情。

很多韩国小孩子胸前会挂上一块牌子,牌子的正面是父母像,背面是孝敬父母的种种格言和规定,这叫作“孝行牌”。韩国妈妈会每天晚上要求孩子看看“孝行牌”,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比如早上上学时有没有向爷爷奶奶鞠躬说再见,爸爸送小礼物时是不是向他表达了喜爱和感激……

韩国人也过中秋节,他们还把这个节日叫做“感恩节”。到了中秋节这天,很多韩国的爸爸妈妈会穿上五彩的民族服装,带着孩子向爷爷奶奶行叩拜大礼,“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叩完头,他们一般还会双手呈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小孙儿给爷爷奶奶的一般都是小卡片,上面是孩子用稚嫩的手写出的感谢爷爷奶奶的话。行完礼,孩子就会拿出和爸爸妈妈精心制作的包含诚心、爱心和孝心的食品—— 米糕,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7

一、韩国文化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韩语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当中, 我们能够列举的文化语言融合的例子有很多。韩语中最为重要的“敬语”, 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交流过程当中是否使用敬语, 要依照双方的亲密度、年龄差、社会地位高低以及社会关系等进行区分。同样的敬语, 也会因这些因素而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 所以, 想要学好韩国的敬语, 就要先对韩国传统的地位划分文化有所了解[1]。此外, 韩国人在交流过程当中, 会有省略人称主语的表达习惯, 这与韩国的“无我”文化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韩国注重社会的整体性, 所以在社会活动当中, 韩国人并不会将自己或他人视作一个独立个体, 而是会将其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会以省略人称主语的方式来表达, 所以, 如果不对韩国的“无我”文化有所了解, 那么对这种表达形式也自然无法很好的理解。此外,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但是在语言上有所体现, 在行为上也是相同的。比如, 韩国人在长辈或社会地位高的人面前, 无论是传递物品、接受物品或是吸烟、饮酒等行为, 都会有许多独有的礼仪要求, 所以在与韩国人交流的过程中, 如果不注重这些礼仪, 必定会被韩国人视为不礼貌, 那么也无法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 在韩语的学习过程当中同时也要注重对韩国文化的学习, 只有对韩国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真正懂得怎样与这个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与交际, 才是真正有效的韩语学习过程。

二、国语教学中如何进行韩国文化教育

首先, 想要在韩语教育当中更好的渗透韩国文化, 韩语教师应当先提升自身的韩国文化及韩语知识含量, 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教师作为传递知识的使者, 有着授业解惑的使命, 所以, 如果教师自身不具备丰厚的知识基底, 学生自然也不会对韩国的文化有很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应当掌握好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以最适当的教学方式,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渗透韩国文化,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2]。

其次, 在教学过程当中, 还要注重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及语言对比。不同的国家地域, 其文化环境也一定是有区别的。对比是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语言的不同、文化的不同, 也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 只有借助两种文化之间的比较, 才能发现国语与汉语之间文化底蕴及语言表达形式的异同。因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不仅要能对韩国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 还要对国语和韩语的各方面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 这样一来, 才能够让学生对于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异同有更加明确的了解, 增强对韩语及韩国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比如, 在中国人进行交流时, 我们通常会使用到“嗯”这一拟声词, 在中国, 这是十分常用的一种表达形式, 但是韩国人在交流时, 是不使用“嗯” (네.) 这一拟声词的, 在韩国使用这一拟声词, 是会被认为没有礼貌的, 这正是中国与韩国语言化的区别所在[3]。

第三, 我国现在已经步入了媒体时代, 各种媒体教学设备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韩语教学也是一样, 在韩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应当更多的利用多媒体设备, 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韩国的文化氛围。例如, 在对한국요리 (韩国菜肴) 相关的词汇、知识与相关习俗进行讲解前, 教师可以先对韩国的代表性菜肴进行了解, 并找出相应的图片或视频, 在课上进行展示, 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与图片, 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韩国菜肴的精髓, 并以此代入课堂上所要讲的内容。利用影像、声音等教学素材, 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打造出一个韩国气息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能够对相关的语言及文化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借助视频资料, 学生还能直接看到在交流过程当中韩国人的肢体语言及手势等非语言形式的交际, 进而增强学生对韩国文化的直观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 学习韩语, 并不只是要学会韩国的语言, 还要了解韩国相关的民俗文化。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才是国家之间交流的最有效渠道,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但要教给学生韩国的语法词汇, 还要让学生了解韩国特色的生活习惯与民风民俗,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如同亲临韩国一样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提升自身的韩语交际能力, 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韩语学习效果。

摘要:语言, 是在交际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 在汉语教学当中也不例外。现今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普及, 语言科目的教学重点也开始逐步转向语言交际能力方面, 但目前的韩语教育却始终存在只重视理论知识, 不重视文化交流的弊端。因此, 本文将主要就当前韩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韩国语教育,文化教育,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金芝.谈韩国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J].科教导刊, 2012 (4) :180-181.

[2]徐锦波.在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J].文学教育 (中) , 2012 (2) :79-80.

试论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篇8

一、韩国语教学中文学教育的目的

1.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文学教育主要以文学文本为基础展开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韩国语词汇、语法之后再接触文学文本。 文学文本是庞大的词汇、语法综合体,其中除了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必定存在着大量尚未接触的词汇及语法现象。 即使是以往学过的单词,也会在文本中接触其不同于课本的其他含义;即便是熟悉的语法,在不同语境中,也能够被赋予完全不同的意义。 针对文本中包含的诸多陌生单词、语法等,通过查找字典、语法工具书等,认识并掌握,便可极大地增加单词量和语法量。 所以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点,还能够不断发现新知识点,从而拓展知识面。

2.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针对文学文本的学习,不应止步于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其涵盖的信息量是庞大的,因为文本中还蕴藏着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生活习俗,甚至作者的创作理念、个性特征、人生经历,等等,这些信息细节都可以囊括在我们的学习范围中。 因此,文本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热情,更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和多彩的文化领域。 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 不仅能够培养自身的阅读水平及对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还能够通过发掘中韩相似的文学文本进行比较学习(作家比较、作品比较等),在比较中达到对中韩文化更高层次、更综合性的了解。 这无形中是对学生个人文学素养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韩国语教学中文学教育的问题

1.内 容的选择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选择的文本过于生涩,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 ,造成老师 教起来单 调 ,学生学起 来枯燥 ,最终不得不浅尝辄止,草草收尾;还有的教师选择的内容过于单一 ,难度较低 ,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 无法获取 多样化的 知识 ,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因此, 文学文本的内容过于高深或过于简单都有悖于文学教育的目的。

在大学英语专业的文学课中, 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研读英文长篇小说, 但这种方式对韩国语专业的学生显然有些操之过急。 因为进入大学才开始接触韩国语学习的学生的专业学习为时尚短,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在段、篇、章阅读训练尚有欠缺的情况下贸然接触长篇著作, 会不知从何下手,陷入迷茫,最终可能仅止于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单词查找 、语法学习 上 ,从而对于 整部作品 无暇赏析 ,草草结束 对一本作品的“欣赏”。 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严重挫伤学生自信心。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显然,“一步到位”是不可取的 。 但是如果 教师长时 间让学生 局限于作 品节选 、随笔 、通俗文学 等简单文 本的研读 ,学生无需 对作品除 词汇 、语法之外的信息进行深度调查和分析便能够毫无障碍地掌控全篇,显然会造成学生思维固化,从而无法达到培养综合文学素养的目的。

2.教 法的选择

正确的文本选择需要搭配合理的教学方法,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教学中应避免出现单一化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所谓的单一化就是在教授文学文本的过程中,仅强调某种单项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例如,对文本的“纯读”,即要求学生掌握词汇、 语法并通篇串联, 最终能够达到熟练朗读水准即可。 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仅注重练习朗读的“阅读”只是语言能力中的一个分支,不探究文学文本的文化内涵、思想观念和背景知识等内在层面,即使能将文本倒背如流,也只是一知半解,失去了学习文本的真正意义。 再如,教师在教授文学文本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是将梳理后的大量知识点一条条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不用动脑就掌握了 “标准答案”。 这样的灌输无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会使学生产生惰性,虽然对一篇或一本文本了解得极为“透彻”,但文本一旦更换,便又不知所措,脑中一片空白。 因此,针对单项能力的培养和填鸭式教学方式, 都将阻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融入韩国语教学中。

三、韩国语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方法

1.文学教育的选材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文本的选择非常重要。 好的文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事半功倍。 文学文本是一个多角度、立体、充实的架构,正是由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师在选择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层次、循序渐进地选择文本的长度、难度、深度。

初级阶段可以选择较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现代文学作品,体裁主要以诗歌、散文为主,篇幅则以短篇、中篇为宜,文本中出现的陌生单词和语法不宜过多, 这样引导学生主要在语言层次上读懂、理解文本。 完成初级阶段的铺垫,打好阅读基础后,逐步增加篇幅较长的散文、短篇小说和中长篇小说节选,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学会探究、分析文本深层次的文学文化背景,提高阅读解析能力。 最终,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更多语言知识点并学会了自主调查、 解析文学文本的多层次架构的基础上,增加文本的难度和长度,即可以适当加入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作家、不同时代的散文、长篇小说等。 在文学文本的阶段性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实时观察并检测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不可操之过急, 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 随时调整文本的选择方案,每个阶段的间隔时间及文本内容可灵活进行调节。

2.文学教育的方式

针对不同阶段的文学文本选择, 具体的文学教育方式也应随之具备多种多样的模式, 相得益彰的教学方式能够给文学教育锦上添花。 在初级阶段的文本中,引导学生主要偏重于词汇、长句、语法的巩固、拓展。 例如,词汇中偏重一词多义、单词的特殊音变、形变,积累课本上未出现过的词语及其使用方法;长句可以偏重多样化的生活用语、俗语、惯用语和缩略语等,这些在文学文本中出现的概率远远高于课本;而语法则侧重课本中学到语法的延伸使用和新语法的应用。 到达中级阶段后,尝试引导学生针对文本的形式、结构、内容、创作背景、作家信息、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可以结合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也可以结合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把握某一作家的创作特征或某一时代的作品题材、叙事方式、思想内涵等多方面的突出特点。 达到高级阶段后,就可以继续加大难度,使文学教育的方式更多样化。 在这一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长篇文本,充分了解文本相关表层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布置思考题或要求学生进行仿写练习,甚至更进一步扩散思维,将中韩作家和作品进行比较,写出针对文学文本本身或文学文本比较的分析文章。

四、结语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9

一、韩国语写作课程的特性

韩国语学习者的写作课程, 首先, 要考虑到根据学习者的母语和本国的文化, 思考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态入手。依据Kaplan, R.B (1966) “Pattern of Written Discourse”里面所阐述思考的表现形式是受到语言和文化影响的。虽然Kaplan, R.B (1966) 的这一理论一度被批判成过度的纯粹化和普遍化, 但想让学习者直接掌握修辞学, 理解字的意思, 事实上还是十分困难的。写文章的是学习韩国语的外国人, 读文章的是韩国人, 把这一点作为前提的话, 我们就得先考虑根据文化差异产生的思考和表现方式的不同了。

二、韩国语的写作活动类型

韩国语的写作活动是从写韩文字母开始、写句子、写段落、自由的写文章等多种形式。写作活动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类。教师根据学生掌握语言的程度, 分成诱导式写作和自由式写作两种形态。以指令的方法, 让学生熟练掌握字母、语法等为重点的活动:

1) 抄写:为了背诵韩文字母、词语的意思和拼写的活动。按照所提供的字抄写的练习。需要注意笔顺和字体。

2) 听写:初级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尝试写出完整的字, 通过矫正法的同时, 认识声音和符号的差异。为了能让学生写出来, 教师反复读2-3次, 第一次正常速度, 然后把文章分成2-3部分分开来读, 最后重新以正常速度读。听写不仅仅是记忆声音和抄写的活动, 而且还要让学生们听文章, 理解意思, 把自己所记忆的那部分写出来。

3) 转换填写:文章固定的要素 (时态等) 与其它形式转换的练习。文章形式和内容是固定的, 对于所选定语法部分, 学生们进行选择转换的写作形态。转换填写大部分是把提高语法能力作为目标的。

4) 连接句子:使用特定的连接副词或活用形来连接句子。掌握语法能力, 构成句子为练习目标。

5) 选词填空:完成语尾、连接副词等, 作为文章的一部分, 补充成为完整文章的练习。

三、写文章课程是如何进行的

1) 写作过程前的阶段活动。

好的文章首先要对所写主题掌握全面的信息、丰富的思想认识。所选的主题是学习者所关心的和感兴趣的。即使是正确的主题, 但学习者没有写作欲望, 就会对他们会造成一种负担。所以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在写作课程中,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素材内容, 诱导多样化的活动。通过个人活动、两个人的活动、小组活动, 学习者对特定的主题交流想法和信息。

2) 写作过程中的阶段活动。

(1) 学习者之间的反馈。学习者把自己所勾画的纲要整理出来, 最大限度的体现在草稿上。写草稿是逐渐接近自己的想法的过程。草稿完成以后需要进行修改。写作课程中, 学习者对于所写文章交流想法, 本组学习者之间的反馈也要结合其它组的反馈进行交换意见。单纯小组间的活动, 把相互的稿子朗读, 虽然可以提高口语能力, 但对于学习者写作的效果不是很好。让学习者来评价文章、提问题。把其它学习者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一起转达给写文章的学习者进行参考, 在课堂上对于各部分的意见进行交流。

(2) 教师的反馈。解决学习者们对文章所反映出的问题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文章中表现出学习者写作上的特性, 教师帮助他们不是仅仅让学习者使用很自然的韩语表达方式, 而是还原原来的意思、根据学习者的意图来还原文章。

学习者写文章, 教师总体上是起到诱导的作用。通过各种手段来指导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对于初稿的反馈所应把涉及整体的构成和内容作为重点。分支问题和语法的错误应诱导学习者自己进行修正。

3) 写作过程后的阶段活动。

(1) 与其他语言功能的合并。在写作课程中, 完成文章后与其它语言合并来强化语言能力。把所写的内容用最常用的话语表达出来。一起讨论写完文章后的见解。记录自身的经验和想法以后, 以此为基础进行座谈、面谈等活动。另外还可以超出单纯写作的范畴, 通过展示和公布使文章共享。

(2) 学习者的反馈活动。教师用多样的方法对学习者的文章给予反馈的时候, 大部分的学习者们只是把教师指出内容读一遍就结束了, 但是对于经过怎样的过程完成文章、教师提供什么样的反馈、学习者对于自己文章的反馈, 不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话, 就没有得到锻炼的意义。在写作课程中, 学习者应该寻找对于自己所写文章的反馈。所以教师要经常诱导学习者活学活用, 提出多样的方法。

通过以上对写作上的活动安排, 使学习者们更有效率、更正确的去攻克写文章的难关, 希望能对韩语学习者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帮助。

摘要:日常生活用语言进行沟通时, 经常会用到听、说、读、写这几项技能, 然而在它们使用的频率上, 听45%、说30%、读16%、写9%。从而发现写作在其中所占比例最少, 反映出来在韩国语课程中写作相对其它技能的训练偏少这一事实。但是和其它技能相比较, 写作又是最容易出错, 也是考验综合能力的手段。所以在韩国语教育上需要更加重视写作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韩国语,写作,教育

参考文献

[1]#12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10

中国大学的《基础韩国语》教学虽然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 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化问题, “填鸭式“教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 轻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片面追求单一的语言教学, 忽视结合对应的专业知识的传授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础韩国语》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当今社会,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必须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在当今各个大学进行CDIO改革的形势下, 《基础韩国语》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而《基础韩国语》作为各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在韩国语课程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课程将对其他课程如韩国语听力、韩国语会话等课程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 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 还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来看, 《基础韩国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础韩国语》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上述情况, 《基础韩国语》教学活动应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力求手段多样化、内容丰富, 使知识点、能力点都跃然于课堂之上, 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三、《基础韩国语》教学改革内容

1. 改革理念。

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基础韩国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任何教学和学习活动中, 关键点还在于学习者自身, 基础韩国语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在《基础韩国语》教学中, 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 而改革为“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学习观念。

2. 改革的主要方法。

在基础韩国语教学中,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 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用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

3. 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中所言的《基础韩国语》改革也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的韩国语教学, 只是在继承其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改善提高。改革前后如下表:

四、改革的具体实施

相对于英语学习而言, 韩国语是一门零基础学习的语言, 如何让学生在四年间能流利说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分具体模块”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将从听、说、读、写等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1.“听”的方面。

学生除上好《韩国语听力》这门课以外, 在上《基础韩国语》时, 传统的《基础韩国语》教学只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听课文所配套的磁带, 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 从大学一年级学习发音开始, 引导学生多听、多学唱韩语歌曲, 欣赏有趣的韩剧, 从而掌握好正确的韩语字母的发音、培养学习韩语的语感。大一时, 可以边看字幕边看韩剧。到了高年级就要看不带字幕的原版韩剧, 而且可以把一集韩剧反复看十多遍、几十遍。同时, 让学生每天收听韩国KBS新闻, 学生在听时可以边看韩国语字幕边听, 慢慢地不看字幕听。而且还可以先听慢速的新闻, 然后再慢慢听正常语速的新闻报道。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的听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听力的提高, 大脑中储存的信息量得到扩大, 就为“说”、和“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说”的方面。

在“说”、“口语表达”方面, 主要采取模块形式, 打破课文章节内容, 从生活细节着手学习表达, 分若干模块进行。具体操作分“模块”方式进行。具体分为居家生活、外出生活、社会生活等模块, 大的模块下又分为几个小的模块。而且每个模块内容越细、越具体越好,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逐一掌握。还可以发动学生, 让几个学生分为一个组, 负责一个具体的模块, 提前查找资料, 资源共享, 然后在课堂上模拟情景一一展示。如“居家生活模块”又可分为“早晨起床”、“刷牙洗漱”、“做饭吃饭”、“打扫卫生”、“家庭娱乐”等具体模块;“社会生活模块”可分为“政治模块”、“经济模块”、“文化教育模块”、“体育活动模块”、“旅游观光模块”等具体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先想一下汉语在此情景下应该说什么话, 然后想韩语的对应表达, 模拟掌握, 根据实际情况可继续补充, 能迅速反应, 灵活运用掌握。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点的基础上, 然后再进行分角色表演、模拟情景表演等进行。

3.“读”的方面。

“泛读阅读”模块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此外, 还应穿插必要的“精读”练习。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对一个学生的语言培养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样, 需要一个较为长长期期持持久久的的努努力力。。而而坚坚持持长长期期不不懈懈地地阅阅读读, , 对对一一个个人作用和力量是巨大的。阅读的力量和作用不容忽视。从大一下学期开始, 虽然当时还没有开设阅读课, 也可以要求学生每2~3天阅读一篇韩语文章。个人在参加中国某所高校附属幼儿园的会议时也深受启示和启发。孩子在初学语言阶段, 在会基本的发音以后, 词汇和表达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进行, 而阅读、分享阅读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该幼儿园通过三年不懈地分享阅读, 不仅使孩子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积累了许多词汇及表达, 在潜移默化中孩子能够掌握3000~5000个词汇。而我们的学生是大学生, 虽是零起点学习外语, 同时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如果加上上课及自己的学习, “厚积薄发”, 可以做的更好。当然, 个人也坚信阅读的作用和, 通过08级毕业班的实践表明, 开设2~3学期的阅读课以及长期的泛读, 口语及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 对知识面的拓宽和文化素养的积累等也很重要。教师可采用泛读教材, 也可自己选取合适的材料, 如童话故事等等让学生阅读, 让学生每天课下至少阅读500字左右的内容。然后, 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10分钟作用的检查和讲解, 效果较好。如果能长期坚持不懈地阅读, 其力量应该是惊人的。当然, 并不是说, 阅读就可代替一切, 其他的诸如语法学习、发音训练等还是必不可少的。

4. 在“写”的方面,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让学生先从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写起。

还可以通过写作比赛等形式,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当然, 任何一个环节也不是孤立的, 还将通过“立体化”教学模快进行联系和衔接。

当然, 因自身个人经验尚不足,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许多困惑。比如, 各个环节操作时间不够, 有时不能完全完成教学计划, 实际操作时也有时不能完全进行。如何更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及积极性, 学生不能持久地坚持等问题。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 还有待于教师共同的摸索和探究。

摘要:当今社会,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必须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在当今各个大学进行CDIO改革的形势下, 《基础韩国语》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而《基础韩国语》作为各门课程的重中之重, 在韩国语课程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课程将对其他课程如韩国语听力、韩国语会话等课程起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就基础韩国语教学改革模式做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基础韩国语,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12

[2]#12

韩国妈妈的礼仪教育 篇11

长幼有序的道德教育

金老师有一对子女,第一次见到他们时是在一个饭局上。我认为自己年龄稍长,应该大方主动地和孩子们打招呼,以消除他们见到“外国人”的陌生感。谁知我的主动问好令两个小朋友顿时紧张起来,虽然年龄尚幼,但他们竟对我弯腰呈九十度鞠躬回礼,如此大礼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后来一起赴宴的韩国朋友告诉我,在韩国,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长幼有序的道德教育,必须由晚辈先向长辈问好,表示尊敬。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两位小朋友的“见面礼”却让我对韩国传统严谨的家教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那天,金老师10岁的大女儿敏淑成为了大家啧啧称赞的焦点,原因就是她大方得体的道德礼仪,毫不矫揉造作,显然是因为良好家教的结果。饭局上,敏淑时而照顾年幼的小弟弟,为他夹菜擦嘴,表现出姐姐的风范;时而又为妈妈倒茶递酒,表现出女儿的孝顺。席间有朋友打趣问:“金老师是否有点重男轻女?把照顾弟弟和体贴妈妈的活儿全让敏淑一个人承担了。”金老师却坦然说:“敏淑是长女,有教育弟弟的责任,有些道理由姐姐去教导,比我们大人说教有效得多;另外,敏淑的一举一动让弟弟看在眼里,才会心悦诚服,愿意模仿学习,身教是比言传更高段的家教方式。”虽然家中同辈学习的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但金老师对子女毫不溺爱、崇尚身教的教育方式却令在座的我们感触很深。

待人接客的礼仪教育

一个周日,我去找金老师讨教问题,她刚从教堂结束礼拜出来,便说:“干脆到我家作客吧,离这里很近,我们可以慢慢聊。”那天姐姐敏淑没去祷告,陪同金老师的是小儿子俊尚。俊尚一听说有人要到家里作客,顿时紧张起来,小声拉着金老师问:“我昨晚玩过的拼图还没收拾,怎么办?”我心中暗笑,家里有两个正上小学的孩子,玩具、书本难以收拾是再正常不过了,何必那么在意呢?却见金老师严肃地对儿子说:“昨晚已经提醒过要收拾,没有做好是你自己的责任,妈妈该做的已经做到了。所以,即使今天有客人到家中作客,妈妈也不会替你包揽收拾工作或者向客人解释。”

这在我听来,不但有些不近人情,还把小事严重化了,正打算圆场,给俊尚一个面子,谁知接下来俊尚的举动却更令我惊奇万分。这个7岁的孩子思索了大约5秒,便做出了补救的决定:向妈妈要了家里钥匙,然后拔腿就往家里奔——他要赶在我到家之前,把自己的拼图玩具清理干净!我诧异地盯着俊尚奔跑的背影,问金老师:“没关系么?”金老师笑着说:“谢谢你,经过这次手忙脚乱的收拾,相信俊尚以后再也不会随处乱扔玩具,懒于整理了。”韩国是个讲究面子的国家,请人到家中作客时,家里凌乱邋遢是非常丢脸的事情,表示对客人的不尊重。这种观念也深深贯穿到了家教中,植根于孩子心里。但金老师宁可在客人面前丢脸,也要让孩子从此养成整洁的自理习惯,培养待人接客的礼仪教育,这一点令我尤其感动。

韩国语基础教育 篇12

一、能力本位课程的提出

在知识型社会,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就需要拥有基本的技能(阅读、写作、语言表达技巧),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找出问题原因的能力和通过说服解决冲突的能力等。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新知识和整合已有知识的能力也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接受或记忆知识。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向能力本位学习体制迈进。

1.关键能力的定义

不管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能力对个人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在OECD《能力的定义和选择: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Project,简称DeSeCo)中,这样定义能力:通过调动社会心理预备知识,在特定的情况下成功地应对复杂需求的能力。目前的研究通过考虑以下几点来定义青少年关键能力。第一,以DeSeCo项目对关键能力的定义为基本依据。第二,“关键”这一术语不是“基本”或“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意思,而是“最重要”或“必需”的意思。第三,关键能力指青少年一生发展中的核心需求。最后,关键能力不仅能通过正式教育习得,也能在社区中或家庭教育中习得。概而言之,关键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总体能力,包括青少年一生发展中所必需的知识、技术、态度,这些能力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的成功,也有利于对社会作出贡献。

2.能力本位课程的提出历程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错综复杂,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新的使命。在过去,人们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然而当今社会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教育的新使命就在于选择最高质量的信息并使之有效利用。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时期,这些变化就要求重新构建学校体系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对此变化作出的一项回应就是强调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即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更强调知识使用的重要性,不单是简单的积累知识,课程的设置必须克服以往狭隘的教学目的,更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选择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因此,关键能力就成为了教育改革和课程创新的关键性问题。

为此,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带头就关键能力进行研究、讨论,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2007年的研究就关键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对关键能力作出了定义并提出了标准和主要领域。2008年,关键能力被视为韩国未来就业市场和终身教育的必备能力,提出韩国公民必须发展的十项关键能力,包括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合格公民、人际交往能力、基本学习技能、理解国际社会和文化的能力、信息处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职业发展技能。在2009年修订课程中,韩国提出“加强关键能力培养,扩展个性教育”的育人目标。关键能力作为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基础在教育改革中意义深远。

另外,关键能力在韩国教育政策层面也受到了重视。2007年8月,韩国教育创新总统委员会在《未来创新和教育策略》(Future Innovation and Education Strategies)文件中提出要摒弃知识本位课程,采取能力本位课程。2008年,教育科学和技术部将能力本位课程的重要性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在2009年的修订课程中,《受过良好教育人的远见》一文提出“具有全球创造力的人”这一概念,其具备的关键能力包括:自我尊重、自我理解、沟通、创造、逻辑、问题解决、合格公民、文化敏感性和领导能力,并提出自主性人才、创造性人才、有教养的人才、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这四种人才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下表1所示。2009年,韩国修订课程提出中小学10项技能(详见表2),修订课程的目标在于让学习者具备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有效合理地解决各种问题。

为了积极回应社会的变化,为将来的课程改革作准备,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继续研究关键能力,在以往理论研究和实践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一份更加具体可实施的课程改善计划。2012年制定的能力本位课程设计(Design of the 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Future Society carried out in 2012)旨在确保关键能力能融合到中小学国家课程中。

二、能力本位课程的实施案例——韩国釜山希望高中

希望高中(Hope High School)是韩国釜山市的一所公立学校。该校历史悠久,然而却在2006年面临严重的危机,学生人数减少,学生学习信心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当时的校长李女士认为应当在教学和课程方面作出一些创新。她认为,相比其他学校,希望高中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落后,而且上大学的动机也较弱,因此必须用一些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实施课程和教学。她首先树立的理念是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基本的学习能力,比如,读写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能力,而不是单纯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和信息。为此,她采取了两项措施来实践她的理念,一是制度的改变,二是教师权力下放。制度的改变即实施学校自我管理,赋予公立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来管理课程。教师权力下放即将自己的见解分享给任课教师,让教师们共同努力创设更具参与性的课程。例如,语言、社会学习和科学教师决定在课堂上采用更多的小组活动、学生自我展示以及基于活动项目的教学方法。

除了改变现有的课程,该校教师还创设了新课程“能力发展项目”。例如,在科学调查活动项目中,所有的新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做一份小组研究项目,四人一组,选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实验并展示,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学生在此研究项目中的表现将影响其科学课的成绩。此外,该校还为二年级的学生创设了“自学”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些课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

虽然学校和教师作出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却遇到一个没有预料到的障碍:学生还没有作好接受这些变化的准备。学生中心和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没有学生的参与将不会成功。像韩国其他的高中生一样,希望高中的学生也习惯于在课堂中扮演被动的角色,静静地听教师讲课。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不高,因为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经历很少。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校长和教师决定改变学校的文化氛围,使之变得更加舒适和尊重学生。学校决定禁止一切体罚,而且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所有的教师每周一次站在学校大门的两边欢迎学生的到来。除了学校文化的改变,该校还建立了更多的教室以减少每个班级学生的人数,使之不超过25人。结果,学生们对学习有了更高的信心,对学校和教师也有了更积极的态度。

这些努力在短期内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和家长对该学校的满意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现在,希望高中已经成为了一所十分受欢迎的学校。同时,该校也被教育家和政策制定者视为课程改革的典型案例。

1.教师需要改变其教学方法以适应能力本位课程

为了实施以能力为本的课程,韩国希望高中的教师做出的第一步就是决定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包括基于项目的学习、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及展示学习成果。为了帮助学生发展关键能力,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科知识内容。然而改变教学方法仅仅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修改现有的课程结构。例如,韩国希望高中的教师创设了一门新的课程“自学”课,其目的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调整评估体系

践行能力本位课程,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评估体系。只有当教、学、评估方法得到相应的调整,关键能力的发展才能实现。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2013年的研究探讨了能力本位课程、教和学以及教学评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实施能力本位课程;改变以往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学业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标准来评估学生,如减少考试成绩的比重,参考平时研究项目、作业、课堂参与等标准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大学入学选拔除了参考CSAT考试,还应注重其他标准,比如推荐、论文、课外活动项目以及在校成绩,以便改革以分数为导向的招生制度。当然,在调整评估体系时,应当注意避免主观评判标准带来的走关系和腐败,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

3.给予学校自主权和坚持校长领导

希望高中的校长采取的第一步就是实施学校自我管理,允许学校在重新设计课程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已有的条件和特定的环境,确定其改革课程的方式。在2009年的课程修订中,韩国政府引导学校进行自主安排课程的编制和实施,开发和推广教师研修的各种参考资料,继续扩大学校课程编制和实施的自主权。学校只有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才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实施国家课程,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此外,校长在提出课程改革以及鼓励教师认同并实施能力本位课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我国的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并提出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必须“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在高中教育部分,又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韩国的能力本位课程的提出无疑对于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推动“规划纲要”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国家层面,应树立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国家在制定颁布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时应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在内,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特点,为每个年级段设定需要形成的关键能力,如小学阶段的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初中阶段的职业探究能力、基本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合格公民等;高中阶段的事业发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力、创造力、社会责任感等。只有先从国家层面上确定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能力本位课程才能被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贯彻实施。

其次,学校层面,应当积极贯彻实施能力本位这一理念,并提供设施上的支持。学校还可以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本校实际情况,定制能更好地发展学生能力的校本课程。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都不利于课程的建设,应将课程权适当下放,给予学校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自主权。此外,调整对教师、学生的评估体系也很重要,不再以分数为唯一评判标准,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质和能力。

再次,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能力,应注重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变以往仅仅灌输学科知识的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活动、学生自我展示以及基于活动项目的教学方法。每个任课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也要注重通过这门课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尊重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看到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挖掘发挥其特长。

上一篇: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下一篇:化学防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