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汉字词

2024-11-13

韩国语汉字词(精选4篇)

韩国语汉字词 篇1

中韩正式建交以来, 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学习汉语的韩国人越来越多, 学习汉语已然成为韩国人提高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据统计, 韩国语中近70%的实词来源于汉语, 现今韩国政府规定使用的汉字有将近3000个, 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由于谚文与汉字有着非常亲近的关系, 有些教师在对韩国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会不自觉地忽略汉字教学, 但是谚文字和汉字之间的微妙是对韩汉字教学必须清晰地认识认识到的。韩国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同中有异对韩汉字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理论认为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 《说文解字》等汉字著作都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对汉字进行解说, 传统的汉字教学更是形音义并重, 这一点有可能而且应该引入对外汉字教学。我们也应该看到, 汉字以字形为依托, 通过字音表达字义。所以, 形为表, 音义为里, 其中义又是其核心。虽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 汉字学习也许对韩国学生来说不是大问题, 但也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两种语言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迁移, 吕叔湘先生认为“迁移”有3种情况: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积极影响而起促进作用的, 称为‘正迁移’;反之, 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消极作用的, 称为‘负迁移’或‘干扰’;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不发生任何影响的称为‘零迁移’。 (1) 对于韩国学生, 最重要的是防止其母语的负迁移。由于汉语和韩语有很多的同形词, 许多学习者将韩语汉字词直接迁移到汉语学习中, 从而导致偏误的出现。

一、对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字形教学

在汉字识记上, 韩国几乎所有中学都设有汉字课, 但是他们所教授的是繁体字, 所以教学初始教师就要让学生注意到繁体字和中国大陆现行简体字的区别。课堂上, 我们可以利用韩国学生对繁体字的掌握采取繁简对照的方法进行汉字形体教学, 还可以进一步将汉字分为简化后变化很大、简化后变化小和简化后没有变化的三大类进行具体的教学。比如“葉”简化后为“叶”, “蔔”简化后为“卜”, 等等, 变化很大, 最重要的是变得更容易书写。如果在教学中有适当的机会进行此类对比, 我觉得可以降低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为尽量避免学生母语的负迁移, 讲解时需要准确表达这些字的意义。

在汉字书写上, 不难看出谚文字母也和汉字一样是方块形的, 而且谚文在造字之初根本就是在汉字的强大影响之下的产物。有学者认为谚文有模仿汉字甲骨文的痕迹, 因此在写字课上引入“六书”是很有必要的。在教授象形独体字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看汉字演变图, 认识象形字的特点。例如, “马”是一个象形字, 甲骨文和金文都突出其大大的眼睛, 还有马鬃、四条腿和马尾, 小篆则完全线条化了, 隶变以后到楷书均写成了“馬”, 后又简化成了“马”。不仅象形字可以用结构分析法来进行教学, 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教学。如指事字“本”, 古字像木之形在下方加一点, 表示树木的根部为“本”。会意字“牧”, 古字为左上一头牛, 右下是一个人的手拿着一根棍子, 合起来表示放牧的意思。但是在引入“六书”时, 一定不能因为需要将课堂气氛搞好而胡乱对汉字进行“六书”讲解, “生动有趣”离开了字体的科学性, 是没有意义的。而在课堂上, 除了老师讲授以外, 还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拆分记忆汉字。对初级阶段的学生, 只要他的方法对其记忆汉字有用, 教师可适当放宽对其拆分汉字的要求, 并不一定要有字理, 只要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记住汉字就行。随着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深入, 对学生的要求可适当提高, 以达到科学学习汉字。

二、对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字音教学

在汉字读音问题上, 因为韩语中有太多的“汉字词”, 而且这些“汉字词”的读音与汉语中的读也在一定程度上类似, 教师教学时要注意做到发音尽量清晰, 避免韩语读音的负迁移。母语的负迁移是初学者出现偏误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 只能依赖母语知识, ……特别体现在目的语语音的学习中” (2) 。例如韩语中r的发音类似于汉语中的l, 因此在汉语学习中他们会把r发成l, 比如将rou发成lou。

朝鲜语与汉语字音有某种联系, 但那也是和汉语中古音韵, 汉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字音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汉语中的z、c、s和zh、ch、sh、r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但韩语中却没有这样的平翘舌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耐心示范, 且应注意避免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可以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兴趣。比如在教授翘舌音时, 可以用双手模仿舌头进行直观演示。又如可以通过韩语中的s发音来引入sh, 让学生一直发s音, 然后用手势提醒学生把舌头卷起来, 然后练习。至于z音, 可以在教室象征性地用手摸电插座模仿人被电所伤时的声音, 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比较准确地进行了教学。

由于韩语没有像汉语一样的声调, 韩国学生在汉字声调这方面的学习也是比较难的。一般使用的声调教学法都是手势法, 手随着声调的升降浮动, 配合在黑板上画出的“五度标记图”, 形象指导。教一声时, 手从前额开始往左平行延伸, 让学生感觉到“一声”是平而且高的。二声时, 通过教师稍显夸张的示范, 让学生听出二声类似于向人发问时的调。三声时, 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要先降后升。四声时, 可以告诉学生四声的发音语调和方法和韩国人生气时类似。声调教学在单字阅读时声调问题还算容易解决, 可是一旦牵扯到语流音变, 就复杂了。在汉语课堂中应该加强课文的范读, 特别是在口语课上更应注意句子的整体输入与输出, 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背诵一些常用句子, 检查口语作业时尽量注意语流中声调的规范。但“过犹不及”, 教师要注意在纠正学生语音失误时要有个度, 韩国学生普遍腼腆, 不能过分纠错, 以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在纠错后, 最好能让学生重复一遍, 在学生正确重复后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 鼓励其积极性。

三、对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字义教学

因为几千年朝鲜民族与汉族在历史上文化的交流, 两个民族有共同的节庆日,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两种文化是相通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 而交际是一个阐释交际双方意图的过程, 因此在汉字教学中, 字义的阐释十分必要, 对汉字的记忆与使用也有重要的作用。汉字词在韩国语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因此韩国汉字词中有一部分词的词义与汉语词汇是完全相同的。但是, 韩国语对汉字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 并且由于借来已久, 汉字词在词义和用法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词义教学中, 后者是重点。如“化妆室”三个汉字在韩语中是“厕所”的委婉语, 在汉语中则指参加演出人员化妆的地方。诸如此类的不同点, 在教学中应特别指出, 避免学生母语的负迁移。

由于汉字在一定程度是可以见形知意的, 所以在讲解字义结合“六书”是肯定的。可是关于汉字字义的阐释, 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派, 即所谓的流俗文字学派, 主张不必完全按照汉字原来的构造理据, 只要对汉字进行一定程度的俗解就可以, 做到汉字教学化难为易, 增强教学情趣和效果。而另一派, 即传统文字学派, 与此相反, 他们主张汉字分析时要“信而有征”, 不主张望文生义图解汉字。对于两种观点不可偏废其一, 需要灵活运用。如“兵”这个会意字:上面是“斤”, 是一种斧子, 下面是两只手, 本指兵器, 后引申为指拿兵器的人。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适当结合课堂气氛对汉字进行幽默解说也未尝不可。比如, “忘”比“亡”多一个心却记不住东西, 等等。到了高级阶段的学习, 可以针对个别对汉字义理感兴趣的学生专门开设汉字字理学习课。

四、结语

在进行对韩汉字教学时, 更要注意到韩汉两种文字间的微妙关系, 考虑到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的这个特殊情况, 不可照搬对非汉字文化圈的教学方法。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 在教学中不可偏废其一, 对这一点教师必须有清晰的认识。由于韩汉两种文字的特殊关系, 在教学中又要特别注意韩语的迁移, 在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三方面都要特别留意。

参考文献

[1]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 .

[2]冯天瑜.汉字文化圈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 2003, 2.

[3]王峰.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汉字文化圈文字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3, (7) .

[4]冯天瑜.汉字文化圈论略[J].中华文化论坛, 2003, 2.

韩国语汉字词 篇2

为了唤醒同学们对汉字文化的感情,11月20日,西华大学汉字英雄活动总决赛在四教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总决赛队伍有经贸,材料,政治,数计,人文,凤凰,外国语和西华学院(首次出现要写全称)的八支队伍。外国语学院在此次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汉字英雄”总决赛,通过成语填空、听写、组合给定汉字成新字等方法考察参赛选手,外国语学院派出雷慧颖,李美璇,雍雪昀,刘向南,徐朝霞,何娇六位分别来自于日语系和英语系的同学参加。六位同学以不凡的表现,层层角逐,过关斩将最终取得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雷慧颖,刘向南,何娇三位同学还获得:“最具潜力汉字英雄”的荣誉称号。

韩国高中汉字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韩国;高中;汉字;教学;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61-01

一、韩国汉字的历史

中国在汉唐时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璀璨。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大影响了周边国家文字的创立和发展。其中,韩国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一员,在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且尊崇儒家思想。

公元15世纪,李氏朝鲜的世宗大王深感汉字不利于韩国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因此发起创立了“训民正音”。然而,它的推行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极力抵制,当世宗大王去世后,“训民正音”并没有推广普及开来。

20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崛起。汉字被西方人视为最原始的形意符号,汉文化圈国家随之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脱汉运动,改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这时,“训民正音”(以前称为谚文,如今多称韩字)才被广泛使用。

然而韩国“去汉字化”以来,韩国展开了近50年的“文字战争”,持续不断的文字争论,韩国汉字废止复出几经波折

前不久韩国教育部计划于2018年对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道德或社会课教材实行韩汉对照。

二、简述韩国《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

20世纪50年代,韩国试图通过推行“韩文专用政策”,来摆脱汉字影响。但是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流失与社会生活的不便,因此韩国教育部为了挽救汉字教育,于1972年8月16日颁布了《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该汉字表适用于中学教育(即初中和高中各900字)。2000年韩国教育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对该表进行修订,修订后于2001年开始实施,一直沿用至今。

韩语词汇由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词构成,其中汉字词占比重最大,约百分之六十。韩国的汉字源自中国,本质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两国的汉字在不同语言系统的约束下进行了发展演变,因而造成了种种差异。经统计,按照造字法来分析,形声字所占的比重最大,有1134个,占63%。指事字只有46个,占2.56%。从用字法来看,假借字有3个,占0.17%,没有转注字。这同中国汉字的特点是一致的。

三、《中国语Ι》简介

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两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韩国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高中的汉语教学。近年来,一般学校自高中阶段起就开设汉语作为选修课。中韩两国都出版了一些汉语教材,教材的质量和汉语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笔者以所在学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中国语Ι》汉字书写部分为研究对象。本教材内容编排主要以功能为主,注重功能和结构结合。每课均分为准备、听听、读读1、说说1、读读2、说说2 、语法、写写、练练、文化、活动等十一个部分。其中笔者研究主要研究“写写”部分的汉字。如下表:

课文标题教材“写写”部分要求书写的汉字

汉语语音无

你好!同学 我们

你叫什么名字?什么 认识

你家有几口人?漂亮 年纪

祝你生日快乐!快乐 考试

你喜欢做什么?喜欢 好听

现在几点?现在 早饭

今天天气怎么样?关心 发烧 迟到 首尔

你吃饭了吗?请客 已经 可乐 杂志

多少钱?苹果 欢迎 可爱 电话

火车站怎么走?身体 邮局 前边 小时

你去过北京吗?听说 厉害 从来 词典

四、两表对比分析的结果

《中国语Ι》书写部分,一共六十个字(剔除重复汉字四个),汉字按笔画排序按笔画排序,与《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对比如下:

(一)字量方面。把《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和《中国语Ι》(60个汉字)进行对比,发现其中有53字相对应,共同汉字在两字表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和88.3%。研究发现《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有54字与《中国语Ι》(60个简体字)的53字相对应,共同汉字在两字表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和88.3%,即学习《汉文教育用基础汉1800字》中3%的汉字,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88.3% 的高中基础教学用汉字了。

(二)字音方面。韩国教育用汉字较多地保留了中古音,而《中国语Ι》现代汉字字音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里仅以韩国汉字辅音为例,说明其与现代汉语汉字声母的对应关系。例如:

韩国汉字音声母普通话声母 中國简体字

(k)k考、客、可

g关、果

j纪

此外,韩语中很多单词起源于汉语,其中又有很多发音相同,改用韩字书写后,造成了很多同音字。

(三)字形方面。《中国语Ι》与《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汉字形体方面存有差异,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繁简不同,所以对于韩国人来说,即便学习了韩国汉字,还需要掌握相对应的简体字,据分析《教育用 1800 字》中有 645字属于未简化的繁体字,占35.83%。此外,还存在“多繁对一简”的现象,比如,“髪”和“發”对应简体字“发”。

(四)字义方面。韩语中很多单词源于汉语单词,这其中又有很多发音相同,仅仅使用谚文书写,若无上下文,可能导致无法直接确切地把握其含义或者误解,这是韩国汉字推进派主张复兴汉字的一大原因。

参考文献:

[1]李银庆.韩国汉字教育和对韩汉字教学观照与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11.

[2]姜泰希.韩汉两种语言中汉字词的比较[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

[3]朴点玉.韩国和中国现行汉字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作者简介:郑东晓(1987年—),男,汉族,河北宁晋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2011-2014年在泰国任教三年,2015至今在韩国担任CPIK汉语教师。

试论汉字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篇4

追踪溯源, 韩国公元7世纪, 汉江中游荆腹地有两个小国—罗国和卢国, 罗、卢氏族跟着一个名字叫做韩终的方式于公元前215年来到韩国。当时的韩终和同时代的徐福一样都是为了秦始皇求药入海, 但是徐福到了日本, 而韩终到了韩国。韩终脸蛋采药, 修成正果。有学者认为, 秦灭楚8年后, 韩终带着罗、卢两个氏族来到了朝鲜半岛的东南部, 而中国的汉字传入时间大约在战国至汉初, 这和韩终到韩国的时候正好吻合。

这时的韩国, 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 与中国的汉藏语系不太一样, 由于古朝鲜经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 一直有自己的文字, 再加上又是中国的附庸国, 所以朝鲜语和汉语同时使用, 他们只能以口头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无法表达百姓的思想感情, 长此以往造成生活知识和日积月累的耕种经验及农耕方法无法长期额流传下去。韩终带着三千臣民的到来带来了汉字文化, 也为韩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但是, 韩国当时属于封建社会, 只有古朝鲜的达官贵族、官员重臣及家中的男性子孙才有资格学习和使用汉字, 因此当时汉字只是在处于社会上层才能接触到的文化。

汉字传入韩国之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分别是借用汉字标记法阶段、汉“谚”混用阶段和韩汉混用阶段。当汉字受到语言以外影响因素时会发生变异, 例如: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和语言政策等, 再加上语言本身因素的影响, 汉字在漫长的使用和变化过程中, 其汉字原本的字形、字音、字义及其语法功能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汉字在中国也经历了历朝历代几千年的演化, 发生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使用的现代汉语中的汉字在无论是在字音、字形、字义及其语法使用上也具有不同于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的特征。因此, 在韩国文化中出现的汉字与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汉字有区别又有着必然的联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汉字在韩国语言的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词在所有韩国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达70%之多, 并且据考察韩国也有自制的汉字, 致使世界上汉字类形增加到4种以上。

二、汉字在韩国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韩国在古代的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直沿用中国古代的汉字作为自己的语言, 直到朝鲜时代世宗25年的时候世宗大王创建了韩文, 从此韩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想真正领会韩国的文化内涵, 首要门槛便是汉字——韩国的历史典籍几乎均是用汉字书写。具有百年历史以上文物的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中, 无论是精美的建筑、书法、绘画, 还是瓷器、石碑等无一不是使用中国的汉字。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 由于世界范围内政治环境的发生变化, 汉字相关的文化发展出现停滞。在1948年韩国制定《韩文专用法案》 (法律第六号) 中严格指出禁止公开使用汉字, 因此对于汉字研究也受到了影响。不久,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在韩国专门从事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学者逐渐增加, 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也逐渐提高。

到了2005年, 韩国政府正式宣布:在所有交通标志和公务文件等领域, 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 以适应世界化的时代潮流的需要。并且大力提出《推动汉字并用方案》, 为了发展韩国的传统文化, 促进推动韩国观光事业和与东亚汉字文化圈国家积极交流的大力发展, 用韩文和汉语两种文字并用的形式修改韩国文字的公务文件, 以解决韩文难以清楚的表明汉字含义的历史难题。到了1980年, 很多大学在专业上设置了中语中文学科, 教授中国文学、中国语言学等多种课程。尤其是在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 韩国对中国语言学和语言文学研究以及汉语教学得到进一步重视, 汉字也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以及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关注。经过近两千年的历史, 汉字的分支汉字词汇早已深入韩国语言内部, 成为韩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连韩国人思考模式也随之改变, 无法摆脱汉文化圈的框框。中国很多成语和俗语在韩国人日常交流中经常被引用,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百闻不如一见”等, 这样的成语大家习惯了本身汉字的形式, 如果用韩文书来书写写, 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三、汉字在韩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一) 三国时期

在韩国古代所指的三国时期是指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鼎立的时期, 本文“三国时期”还包括统一三国以后的新罗时期。中国的唐代的学者和新罗时期的学者相互到对方的国家学习和考察, 同时高句丽、百济、新罗等国, 使两国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 促使双方感受地方文化, 丰富思想以至于更好的创作,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汉字成为了中韩文化交流的纽带。在新罗时期由于汉字的融入, 各国掀起了用汉字来编纂历史书籍的热潮, 教育制度的修整也进入了高潮阶段, 从此在社会的一部分阶层中汉字的使用及相关的文化宣传进入了膨胀时期。

韩国在新罗时期还没有属于自己能够书写的文字, 韩国在固有文化中汉字对于新文化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是因为利用汉字来改变国家的名字、国王的名字、官吏的名字等, 使之最先进入支配语言文化的文化先进地位;用汉字的形式翻译佛经及相关书籍, 供社会上层人士学习, 可以说韩国民族对宗教、思想文化等的重视和普及程度。由于汉字和相关文化的融入, 直接影响了文人在新罗时期的文学创作和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

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在新罗时期统一后十分兴盛, 佛教文化和佛经的传播也随之繁荣起来。由于汉字和相关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 对文化、经济、艺术、学术等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和美好的前景。新罗统一以后, 区域行政制度的改革、军事内部组织的调动和变革、国家土地制度的重新编整等一系列首要条文的实施, 正是因为中国的汉字被广泛推广的结果。统一新罗时期在757年用汉字进行地方行政组织的改制, 改变了各地的名称, 而文武官名正式学习和使用汉字的时间是在759年。全国共分为9个州, 在每个州都有设立郡和县, 并用汉字修改州、郡、县的名称, “都督”、“郡守”和“县令”是地方部长需要治理的地域。

(二) 高丽时期

韩国历史上的高丽是指统一新罗末期出一个朝代, 一般叫后三国时代 (918~1392) 。新罗灭亡之后, 高丽建国, 把语言文化中心和政治统治中心一起从庆州迁到了开城。高丽以佛教作为国教, 宣扬佛教文化。能够支配高丽的和思想的也是佛教及其文化。因此, 很多佛教词语以汉字词的形式大量地输引入进来, 如极乐、菩萨、慈悲、普渡、众生、南无阿弥陀佛等。高丽时期实行了科举选拔制度, 所以汉字的使用和汉文化的宣传更加昌盛、繁荣起来。在政权统治方面大量吸取儒教思想, 在高丽初期和中期, 正是儒家文化和佛教思想相对比较协调的时期。在协调时期中, 两版贵族阶级使用汉字作诗、写文章, 促使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化更加的发达。一些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都留下了用汉字书写的高丽歌谣和高丽俗谣, 不仅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而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意义。其中高丽歌谣是根据一定规则的体例写出来的, 最代表性的作品如“满殿春别词”、“青山别曲”、“翰林别曲”、“思母曲”等,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感情基调。高丽俗谣是民间文化, 在高丽俗谣中佛教思想十分浓厚。例如“动动”、“西京别曲”、“双花店”、“普贤十愿歌”等, 其中均如的“普贤十愿歌”, 完全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不仅显示出儒家和佛教两大思想的同时, 也阐述了那个时代文人们对汉字的应用非常之娴熟, 文采之丰富。

(三) 朝鲜时期

朝鲜王朝建立在高丽时代灭亡以后, 高丽末期掀起了引起佛教的腐化堕落斥佛运动, 这一运动现象持续到朝鲜时代。朝鲜时期崇奉儒家文化的原因, 相关的汉文化也随之兴盛起来, 所以对当时的学者们对汉字的广泛使用增强了。朝鲜朝在政治上虽然以儒家思想作为中心, 但同高丽时期一样有很大一部人崇拜、信仰佛教所以出现了一些用汉字、汉文发行的佛经和宣扬佛经文化的书籍, 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一个历史的鉴证。从朝鲜朝的初期到末期, 做为治国和教育的根本始终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因为高丽王朝的末期政权开始瓦解, 在朝鲜时期兴起的汉字形式的唐诗风逐步像宋诗风过度, 大量的汉诗再次涌现, 汉字不仅占据了高丽时期文学的核心地位, 同时在朝鲜时期依旧起主导地位, 为后世的文字运用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在宫廷选拔任用官吏时, 坚持以汉字和汉文学为中心, 汉字的使用以及汉文化的传播是当时朝鲜时期文学发展的一大文学特色。

后来世宗大王创造了训民正音之后, 汉字不再是两班贵族学习的产物, 逐步面向大众化, 百姓对于崇拜汉字和汉文化的思想更激昂了, 各行各业都可以接触到汉字和汉文化。

四、汉字在韩国文化发展中的影响

当今社会, 韩国国民的语言中以及韩国古文化的中重要的宫殿以及古老的建筑至今沿用古汉字以及繁体字。这就说明在韩国的古代就和中国有这一衣带水的关系, 另外一些重要的场合也沿用中国的礼仪。所以孕育中中国文化的汉字在韩国的文化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一直影响着两国的发展。总之在大韩民国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汉字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汉字及相关文化被韩国所长期借用,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进程的逐渐演变, 汉字在韩国发展的命运逐渐发生改变而有所不同。总体来说, 汉字先是被当成先进的知识引入, 备受两班贵族推崇;之后韩国为了保存独自的文化特征又被舍弃不用。从这一过程整体来看, 我们会发现韩国在文字使用政策上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这样先后两个时代。如今社会的步伐迈进了21世纪, 韩国反思文字政策的开始实施, 使曾经备受瞩目的汉字问题再度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指出, 抛弃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必将出现知识和思想的贫困, 经济危机的爆发,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国半世纪以来实行“韩文专用”政策的必然结果, 更造成了社会的另一个现象---社会中出现大量的文盲。

在韩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汉字和它的文化内涵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韩国早在东汉时期就把汉字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 至朝鲜朝时期,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韩国才出现了拼音式的谚文。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谚文的出现并没有使汉字及其文化消失, 只是以韩文汉字并记的模式加以使用、相互补充。朝鲜朝时期宫廷的官方文书是用纯汉字书写的, 从韩国被日本殖民后到1980年以前, 韩国出版的主流报纸仍以韩文与汉字夹杂日文书写的,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政府正式宣布废止汉字的使用。但是废除汉字对韩国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失误也是由此发生的, 汉字的禁用也就相当于割裂本国历史和阻断与中国的联系。因为古代韩国文学的经典典籍都是以中国汉字阐述的, 致使如今没有学过汉字的年轻人无法理解所谓的“古典与传统”之间的差异和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继承与发扬就不用说了。朴正熙总统颁布规定从基础教育中删除汉字的相关教育, 要求出版物和商业的牌匾去不能有汉字的出现, 韩国就这样废除了已经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书写体系。目前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禁止汉字使用制度, 致使年轻人对汉字的识别能力特别差, 然而韩国语中汉字词汇占总共词汇的70%以上, 如果废除汉字学习制度的话很多的和汉字发音和含义相似词汇就只能在语境中体会了, 这样有碍阅读、有碍交流, 从而使民族文化的本质逐渐丧失。

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体质的复苏和大幅度的崛起, 韩国急于摆脱经济危机阴影, 实施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的大力推进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此外, 韩国学者发现比起拼音的谚文, 汉字在信息处理上优势更强大一些。在谚文无能为力的时候, 汉字在面对新体质、新事物的时候能够派生出更多的新信息和新词汇。由此看出, 具有生动的语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对一切事物的描绘可以准确地进行, 而用其他文字形式来表达则会常常显得苍白无力。

摘要:中韩两国建交以来,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和变化, 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韩民族对于汉字的广泛使用。1443年世宗大王创造韩文之后, 韩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场所和重要仪式上还是要沿用中国的汉字,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汉字在韩国的起源、发展以及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汉字,韩国文化,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田博.汉字在韩国的传承与变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年.

[2]张光军.韩国的汉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年05期.

[3]李得春, 金基石.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J].东疆学刊, 1997年03期.

[4]张辉女.汉字和汉语与朝鲜半岛语言的关系[J].民族语文, 2002年05期.

[5]徐新伟.中韩汉字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年.

上一篇:电外科损伤下一篇:海洋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