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型

2024-08-26

知识转型(通用12篇)

知识转型 篇1

“回顾教学发展的历史, 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教学理论的论争都伴随着知识观的讨论, 从而导致教学实践的变革。”[1]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一种新的知识观涌现在人们面前。在这种重视知识的发展价值、关注个体的经验、倡导主动建构和重视实践运用的知识观的影响下, 高校实践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探讨在知识观转型作用下的高校实践教学变革的路径。

一、知识观的转型

所谓知识观是指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看法, 具体包括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看法、知识内容的认识、知识获得和知识评价的观点。当代的中国学者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 从知识的内涵、价值、功能、分类、评价等方面阐释了“知识”的全新意蕴, 凸现了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的统一性。从静态地看, 知识是认识的结果、经验的系统;动态地看, 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而从人类探索知识的心路历程的维度看, 知识则是人对不断变化的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

1.知识价值观:从工具价值到发展价值

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者在知识价值观上, 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认识倾向, 更加关注知识的内在价值、个体价值、创新价值和实践价值等。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科学知识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反对知识的外在价值, 提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过去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工具价值, 学生学习知识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 很多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又将学过的知识还给了老师;缺乏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关注, 使得很多学生有知识而没文化、高分数而低能力, 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在新知识观的影响下, 我们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关注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知识内容观:从普遍真理到个体经验

传统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普遍性, 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规律或真理。用利奥塔的话说, 就是追求“元叙事”、“大叙事”, 摒弃地方性知识, 要求知识一定要超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性因素和个体生活经验性因素的制约, 达到一种普遍化、真理化的水平。传统知识观下, 知识主要是由那些客观的、确定的、抽象的真理所构成。而新知识观强调任何知识都是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生成的, 它取决于个体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处时代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风貌、知识水平等。知识的意义不仅由其自身的陈述来表达, 而更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 因而强调知识的个体性、情境性。不存在任何普遍有效和纯粹客观的知识, 所有的知识只具有局部的、存在的或境域的特性, 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新知识观开始关注个体的经验, 特别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实践性智慧。由此可见, 知识不仅是确定的、普遍的定理、规律和规则, 也包括个性化、情境化的个体经验和实践智慧。

3.知识获得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知识的获得不再是被动的记忆和灌输, 而是主体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 在同认知对象及其他主体的互动中所建构的。知识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 任何知识的习得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时间、价值体系、生活习惯和语言符号等诸种因素。为此, 我们不应再视学生仅仅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不应被视为“知识的权威”、“学生的主宰者”, 而应该更多扮演“知识的促成者”、“学生的导师”;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鼓励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 就成为有价值的教学隐喻。

4.知识评价观:从关注储存到关注运用

对于知识评价观, 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储存, 即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知识。学生所习得的知识越多, 那么学生就越优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我们不可能穷尽知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日益膨胀, 我们只能精选那些基础性、基本性和范例性的知识, 通过学习知识来提高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学会收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会学习知识、会运用知识的人, 而不是只积累知识的人。积累的知识不再满足每个人的发展, 知识的增长要依赖个体在接受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批判、创造, 而且知识的价值也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 而在于给人以不断创造的“起点”, 不断超越。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关于知识评价, 我们从过去的关注学生储存知识的多少转向关注学生是否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变革

随着知识观的转型, 高校教学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切实发展、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实践智慧。高校教学在朝着一种实践取向的方向发展,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1.实践教学目标:着眼于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全人发展

在新知识观看来, 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一种“知识人”, 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生成知识的人”, 完满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主体。教学不再是知识控制学生, 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作为探究的起点, 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 与知识进行对话, 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批判力及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的能力, 真正将人从知识的权威中解放出来, 从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寻求人的“自由精神”, 寻找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使每位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因此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并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经历了信息社会时代, 到现在的知识经济时期。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是创新。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具备综合素质,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形势下的高校实践教学应该在办学方针上做到“产”、“学”、“研”三位一体, 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上均衡发展, 这样的高等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 才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 才能真正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成为充满活力和创新机制的教育力量。

2.实践教学内容:体现非理性因素参与并关注默会知识的教学经验

传统知识观普遍认为知识是恒定普遍的逻辑结构, 是彼此无涉、互不交叉的, 知识的增长是建立在牢不可破的稳固学科基础上不断吸纳新知的积累与分化过程, 据此, 传统的知识被割裂为各门学科以使得学生分别学习, 硬生生地将完整的认知世界分解为若干个毫无联系的封闭世界。旧知识观影响下的“学科中心主义”在我国几经拓宽口径之后仍不见改变, 学科高度分化, 专业设置狭窄, 学科内都有自己封闭的概念、学科结构与逻辑体系, 学科各自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的目标、创设自己的研究方法、落实自己的实践、实现自己的发现, 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结。过分注重普遍化的真理, 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非理性因素、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默会经验。

新知识观下实践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的非理性参与, 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默会经验。依此, 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第一部分为社会活动实践项目, 包括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军事训练、入学教育、毕业教育、读书报告等, 同时也包含各种社团活动, 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各种艺术展演活动等。第二部分为实验教学内容, 指与理论课衔接的各种实验以及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如每一门理论课程所含的课内课外实验、上机操作等, 也包括学生自行设计的综合实验等。第三部分为实习教学, 包括各种工程训练、工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学年论文、专业综合实践等。第四部分为毕业论文 (设计) , 这是每个专业都必须进行的专业研究阶段的实习过程。这部分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性质和实践过程。第五部分为创新实践, 包括各种大奖赛、科研项目、科技活动, 如国家现行的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 校内设置的各种科技竞赛、科技制作与发明等。

国外大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类型: (1) 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认识实践,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习得来增加知识,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方式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讲座、实验等; (2) 以课外活动为依托的操作实践, 通过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要方式有本科生科研、社团活动、小组活动、实习、职业适应培训等。

总之, 在新知识观的启发下, 高校实践教学内容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客观真理和抽象理论的局限, 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和实践智慧。

3.实践教学形式:以做中学为指导的多样化组织形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建立在传统的知识观的基础之上。它强调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间接知识的过程。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 他根据一定的目标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处于权力中心地位, 知识就像河流一样从高地流向低地。长期以来, 高校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至于学生个人的经验与知识被视为不可靠的、不完善的、不系统的, 因而是没有价值的, 最多只被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条件。这种对学生个体知识和生活知识的排斥, 扼杀了学生个体认识的具体性、丰富性和特殊性, 最终使得学习者丧失学习的天性和兴趣, 成为一个知识的容器, 一个“自动化的”知识容器。

高校实践教学要突破单一的理性化认识方式, 特别注重在活动中、在行动中、在动手中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来学习。从重视教师的传授活动转到重视学生的亲身活动与体验。高校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学习知识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建构, 个体总是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获得。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重视间接经验轻视直接经验的态度和做法, 不能仅仅把直接经验看做是间接经验的基础及为间接经验服务;相反, 要认识到间接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学习是为了丰富直接经验和提升感性知识, 而不是为了阉割直接经验和排斥感性知识, 最终实现间接知识、直接知识、个体知识、综合知识的富于个性的整合。

改革课程结构, 增加实践课程, 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实行本科生科研制度, 通过科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外界尤其是工业界的联系, 鼓励学生创业。加强专业实习, 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开辟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实践教学形式构架要立体化。本科实践教学无疑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链, 但对本科实践教学来说, 重要的是在设计各教学环节时要紧密围绕实践教学目标统筹设计, 相互贯通, 使实践教学立体化。一是在时间上要全程化, 从大学一年级贯穿到大学四年级, 做到大学四年实践环节不断线。二是在层面上要层次化, 针对不同的学生, 在诸如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科研能力锻炼等不同的层次上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三是实践教学形式要多元化, 如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市场调查、社会分析、模拟分析等。四是实践教学要综合化, 不论是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 都应从单一化转化为综合化, 以提高创造能力的成效度。如课程实验要将演示性、验证性提升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4.实践教学评价: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

旧知识观深信客观真理的存在, 认为科学是惟一的真正知识, 任何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因如此, “标准化测试”盛行一时, 标准答案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追求目标, 教和学的评价都是“终结性”的。在这种旧知识观的影响下, 过去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这种评价显然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做出公正和科学的评价,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知识观认为, 知识是不确定的, 而是动态生成的, 呈现出开放性特征;知识的生成和积累与特定情境相关, 具有情境关联性和个性化色彩;我们不仅要关注对明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而且更要重视默会知识的习得。每个学生个体总是带着各自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理想走向教学的, 他们对知识的解读是有差异的, 让每个学习主体都发出自己的声音, 是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的基本宗旨。我们应该确立体现个性化、发展性以及形式多样化的教育评价观。具体来说, 它应该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重在从生成、批判反思和发展的视角来考察学生的变化:从依据固定标准和追求惟一答案转向重视个体对知识的独特理解和意义阐释、反思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体现个性化色彩;从一元化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 针对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 综合采用书面测试、实际操作以及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必须重视与工作过程相关的隐性知识的获得,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隐性知识测量相匹配的评价手段、方法。这也正是知识分类的意义所在, 即它不仅能指导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过程, 而且可以测量不同类型知识的习得结果。

参考文献

[1]万伟.知识转型时期的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 2002, (4) .

知识转型 篇2

适应交通转型跨越发展

(晋城交通运输执法局督查支队2011年工作总结)

今年,在省厅、省局和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帮助下,我队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发展、服务为主题,以交通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以一面四点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今年以来支队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全队人员的综合素质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政策法规性强,专业理论深,要想做好交通运输执法监督工作,就必需更新新的业务理论知识,填充适合新岗位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今年以来,我队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交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宽了知识面,夯实了理论基础。组织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执法监督基础业务培训班、评议考核培训班、安全生产监督培训班、治超监督培训班、审计工作业务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我队人员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对交通执法监督工作中运用的基础业务知识,有了深刻认识,对各项执法监督的专业知识有了较深的了解,为今后新岗位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执法基本技能有了明显增强,通过专家教授现场讲解和观看影像资料,对执法监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现象有了共性的了解和认识,对如何逐步开展工作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对执法监督工作的难度有了清醒的认识。通过培训,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的刻苦和努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和多样形式,“填充”自己的专业知识空缺,以尽快适应新时代、新跨越、新岗位的要求,逐步提升综合素质,成为交通执法监督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培训学习最主要的是增添了我们对执法监督工作的信心。通过培训,知道了省厅对全省交通运输执法局的信任和支持,了解到了省局为了交通运输执法局的成立所负出的艰辛和努力,熟悉了这支新型执法监督队伍的职责。懂得了这支执法监督队伍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普遍提高了全队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除了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学习外,我队还多次参加了、市局组织的视频教育,观看了有关视频和讲座。积极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每周一课活动,并撰写了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文章。我们利用业余时间,还积极组织大家开展了自学,注重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实践,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大家的政治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依法行政意识都有了不断的提高,从而为将走向全新的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尽职尽责,认真组织交通执法监督与管理工作 在2011年度工作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工作: 一是参加了市局统一组织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这项工作是今年的主要任务,市局部署周密,我队非常重视。积极参加了交通运输局系统和高管系统的评议考核工作,对晋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长晋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晋焦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阳翼高速公路公司和交通运输局系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议考核。采用听取汇报、调阅案卷、明查暗访、组织考试等方式进行。从6月16日至7月18日共对交通运输局系统13家单位和高管系统的4个路政大队、23个治超检测点进行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共调阅2010年度案卷74份。其中,政处罚案卷105份,行政许可案卷28份,赔补偿案卷67份,查阅行政执法相关资料850余份,组织现场检查49次,组织暗访13次,按比例抽调156名执法人员进行了考试。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典型事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被考核单位如实进行了汇报。

二是根据晋交治超便字[2011]12号《关于对全省干线公路治超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在省厅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派出人员于对临汾公路分局,运城公路分局,三门峡大桥管理处的治超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18个治超检测站(点)进行了督导检查。共查阅相关资料200余份,组织现场检查18次。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真实反映被检查单位治超工作情况的原则,对所有单位进行了一次认真细致的检查。三是配合省局对晋城地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进行了一次检查。2011年11月23日至25日,省局由督查总队和长治市局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一行五人对晋城地区的路政,运政,收费站和治超站点进行了全面检查。接到通知后,市局立即决定由我队抽调精兵强将积极配合,检查方式采用明查暗访。检查组成员不分昼夜分别对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和晋城地区的治超站点,高速公路路政大队,服务大厅和晋焦晋济等收费站进行了明查暗访。

通过此次检查,全面了解了晋城地区基层执法单位的现状,检查组对我市今后的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晋城地区“执法窗口”的形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年来,我们坚持按照“四好”班子的要求,把抓班子自身建设放在首位,力求形成勤学习、求团结、要勤政、保廉洁的良好风气。我队始终坚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集体领导,大胆工作。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个人说了算。与班子成员多交流思想,多帮助支持,使整体效能得到了较好发挥。班子成员坚持既分工负责又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彼此信任,不怕艰苦,不避矛盾,身先士卒,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五是注重抓了文明创建工作。新单位组建以来,为了使我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与交通执法工作同步协调发展,我们始终将文明创建工作摆到支部议事日程上来,与其他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落实,统一考核。为了深化全队人员对创建工作的主体意识,自觉投身于创建活动中去,我们结合工作特点,把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典型贯穿于创建全过程,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为了迎接市级文明单位的验收,我队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

六是积极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我队把“争先创优”与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相结合,坚持集体学习制度,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把“争先创优”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相结合,形成了作风扎实、办事高效的良好风尚;把“争先创优”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坚持政务公开,对人事,工资福利等热点工作做好公开和公示工作,确保廉洁公正;把“争先创优”活动与行风评议、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相结合。我们把行评作为“争先创优”的强大动力,彻底查找问题,切实加强整改,推进了“争先创优”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为连续创建文明单位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坚持把“争先创优”活动与年终目标考核相结合。把各项工作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做到工作有指标、考核有量化,使“争先创优”的评价更加科学化。

七是组织了一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这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对我队人员的思想触动是很大的,每个阶段都写了心得体会,自查自纠阶段能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切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整顿,我队人员的精神面焕然一新,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大家都能够紧紧围绕队支部和队领导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思想和工作都能够高度统一到市局工作思路和本年度工作计划上来,统一到全力以赴完成支队行政管理工作上来,统一到交通转型跨越发展事业上来。

八是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踊跃参加了金秋沁水历山的登山活动,五一五四期间参加了蓝球乒乓球棋类比赛和趣味比赛,“七一”参加了建党90周年文艺表演和演讲比赛活动,国庆期间和长治市局兰球队举行了友谊赛,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既陶冶了全队人员的思想情操,也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向上昂扬斗志和工作热情,同时又凝聚了战斗力。

九是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城区钟家庄乡洞头村参加了一次廉政警示教育。实地参观了洞头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和城区党校洞头培训基地,并组织新党员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

十是组织全体人员在晋城市文体宫参观了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晋城市人民检察院承办的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这次展览以“法治与责任”为主题,选用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渎职侵权案例60余个,图片800余幅,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典型案例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展示了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取得的成效;展示了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并有针对性的向国家工作人员提出了15条建言;展示了检察机关进一步做好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的决心。

通过参观,使我队干部职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

十一是组织全队人员到豫西大峡谷进行了一次拓展训练。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既锻炼了身体,又锤炼了意志。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支部堡垒作用

今年,我队以“两学一活动”为主体,狠抓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季召开一次支委会,讨论研究党支部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每季至少一次党员大会,通报党内重要情况,传达党内文件和会议精神。不定期召开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实施支部决议,学习党的基础知识、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加强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健全完善了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等党员管理制度,加大组织实施的力度。注意掌握党员在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谈心,进行指正,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在制度的约束和党组织的管理下,党员都能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精心做好本职工作,为职工群众起到表率作用。

三是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组织他们学习新党章和党的基础知识,吸收他们参加党组织的一些活动,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了解。经常找他们谈心,肯定工作中的成绩,指正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今年我队经过双推,发展了一名新党员。

一年来,支队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按照省厅、省局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认认真真地学,踏踏实实地干。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绩。

中医药的自主转型与知识创新 篇3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创新;中医药发展战略;文化多样性;自主转型;整体转型;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7)12-005-06

1 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战略评述

1.1 从“出口创汇”到“重铸中华医魂”

从1992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已经从战略层面研究了15年,对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性的分析,有关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收录在《中医战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一书。从徐绍颖研究员主持的第一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促进中医药出口创汇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开始,课题组就建议国家制订并实施“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工程”。但是,这一“工程”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现代化”的路径对中药的现代创新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在经过“反思”之后,课题组将战略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确立中医药的战略主体地位方面。在2003年关于《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的总报告中认为,中医药目前处于从属地位,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实际上中医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应该重新确立其战略地位,建立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保健体系。可以说,正是由于论及到中医药不能自主发展的痛处,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才得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并促使国家决策部门及时决策,使得中医药能够直接参与到SARS、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在随后的研究中,课题组又对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临床、方法论及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撑作用进行了调研,认识到真正确立中医药的主体地位,必须有赖于中华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在2005年课题的总报告中提出了“重铸中华医魂”的战略目标。我们看到,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而且需要基于思维方式根本转变的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需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顶层设计。而后者的“设计”离不开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把握,并需要对“出口创汇”的能力进行“基本建设”。

1.2 从“再造‘病人’”到健康观念的重建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中医药的实力和根基已经大大削弱,其现代发展已陷入全面危机状态。与战略主体地位的重建相关,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中医药理论主体、实践主体和政策主体的缺失,即在理论层面没有重视中医药的原始性创新性质,在实践层面没有遵循发挥中医药疗效的基本规律,在政策层面没有做到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从而使中医药在整体上处于“悬空”状态。

按照波兰尼的看法,造成这种“悬空”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客观主义知识论的虚伪性,最典型的表现是认为中医药“不科学”。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就以“科学”的理由对中医药的理论、实践和政策进行了重构,实际上也就是把中医药在整体上作为一个“病人”看待,成为中国社会改造运动的一个缩影。杨念群教授认为,“中医的存废及其命运已经与更广义的‘社会革命’主题建立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由于“社会革命”是全面的且具有“政治正确性”,力图使中国摆脱全面危机,因此,出于需要,这种“社会革命”“不但大量吞噬传统乡土社会中相对自主的社会自发力量,而且以惊人的速度规训出了中国人的新型政治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把中医的个体化游动形式通过‘卫生行政’的途径整合进现代医疗系统,就成为中国近代‘社会革命’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日益成为以政治手段处理全面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医最后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标准,也越来越取决于其对这种被现代政治包装过的新医规训的认同程度。”

无独有偶,杨煦生认为,“必须置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之中”来把握中医的现代命运,而对现代中国来说,面对“世界”的“失魅”,中医的危机实质上属于“内部危机”:

中医的根本危机毋宁说是内部危机、自毁江山的危机,并且毁得充满真诚和善意。中医能否持存,从社会学意义上,首先当然依赖于是否有制度性的自觉和立法的保障,是否能恢复其自主机制、自然文化生态,以继续应对各种意识形态化“现代魔魅”的侵扰。真正深层的问题还在于,中医的生命力的保持,更是端赖于对与巫文化连接的那条脐带的悉心呵护,端赖于对生命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的把握和坚持,端赖于对其自身发展史的不同形式的理性化成果的理解和发展。而这一点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这才是问题所在、危机所在。在这个已经失魅的世界里,古典世界观的崩溃、神话式的和诗性的世界图景的消弭,实际上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课题或美学课题,而是一个赤裸裸的生活问题。失魅所指的,就是古典式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崩溃之后,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都同样支离破碎的这么一种无情的事实。就中医而言,如何应对现代生活对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的破坏和重构、对心理生活和心理结构的改塑,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性问题。

如今,自主创新在我国具有基于全球化意义的“政治正确性”,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我国目前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之中,中医药被列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领域。从原理上看,这一规划的实质性意义是将国家战略与个人的健康战略通过“自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健康重建”成为可能。虽然从内在性质上看,中医药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意义,但是从实践上尚需要从已经形成共识的中医药对健康的贡献着手,通过其对健康观念的重塑以及对健康促进的贡献,在恢复其作为“健康医学”的基础上,才能担负起使世界“返魅”的历史使命。

2 健康共享与中医药的全球化

从“中医药”一词出现的频率来看,当代世界和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强,尽管关注的方式各有不同。就整体情况的发展走向来分析,尽管人们对中医药的“科学机理”尚不能充分理解和肯定,但是中医药的有效性正在成为其科学性的代名词,帮助人们消除多年来难以自我认同的心理障碍。如今在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得到了不同以往的重视,人们将其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个不可分的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医药的新形象和新价值不断得到发展,人们认识到,中医药既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可选择的路径。综合来看,人们之所以能够突破老眼光而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中医药的含金量,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从而得以逐渐看到了以前被偏见遮蔽住的中医药的原貌。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当代世界的人们来说,中医药的原始面貌只是想象,思古之幽情虽然有助于淡化时间的作用,但是要真正把握中医药的性质还是需要文化和哲学的帮助。因此,当我国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规划中强调中医药的原创性时,我们需要以文化和哲学的方式看待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化。

在全球化作为一个时代特征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之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从表面来看,虽然这个与改革开放相衔接的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与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控制相关,但是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实际上这是中国对世界贡献方式的转变,或者说,这是中国对全球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而最彻底的贡献方式就是拿出我国最具原创性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国务院刚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之后,科技部就联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制定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这个于2006年7月3日印发的文件中,中医药的“原创性”成为显示其作为原创知识体系潜力和优势的“根基”。正是源于“原创性”及其潜力,中国政府选择了以中医药作为“突破口”,带动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人类财富,它以独特的视角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和体系,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药体系。中医药学是最有望以我为主导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中医药产业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保健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与其它关于中医药的文件和规划相比,这份文件的特别之处就是突出了中医药的原创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强调这个提法是因为我国在其它科技领域比较缺少原创性的贡献,原始性创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最薄弱的环节。不过,那些薄弱领域基本上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而在健康和医疗领域,如果能够正确看待、认识和应用我国自己的创造,那么相比之下,我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以原创性为根基”就成为了纲要的首要指导原则。

回顾我国中医药的现代发展之路,我们感到,把“原创优势”作为“成功之本”来主导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种认识和提法来之不易。它表明,经过多年的曲折实践过程,理论界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争、方法之争终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统一,达成了共识。在此之前的有关战略研究报告和成果中,学者们基于我国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特别是人口众多的现实情况,对以原创性为基础的中医药的文化特性和科学价值已经作出了高度评价和战略性评估,认为这是未来时期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础,具有基于原创优势的比较竞争优势。而在中国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方面,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按照历史的惯性,人们在众多的可应用领域中发现,当今最能够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当属健康领域。因此,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人类健康为本”被作为与原创性相协调的指导原则,表现出中医药的价值指向,其中“引导世界医疗健康模式的转变”成为理论上的“突破口”。当然,要具体做到“引导”或“引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在当前中医药处于非主流的状态下,这种提法也只是一种理论预设,而且这种预设是与“原创性”能否发挥分不开。考虑到在不少人看来中医药仍然只是一种本土化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依靠原创性能否具体开辟出其融入全球的路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关于中医药国际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它的复杂性:

中医药国际化是指中医的诊疗思想、方法及科学性得到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同;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面融入世界各国主流社会,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国的医疗保健实践中;中医药的诊疗服务合法化,并被纳入各国的医疗健康保险体系;中医药诊疗活动所使用的专属物品在世界各国经正式注册成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医疗康复保健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

如果单纯从本土知识全球化的角度,我们看到要实现如上所述的中医药国际化,确实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包括中医药在国际的本土化,也包括中医药在本土的国际化。中国政府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若是仅仅从国家间竞争的角度出发,恐怕难以走出民族主义的樊篱。因此,这样的目标需要一项全球参与的巨大的知识创新工程来具体实现。

事实上,即便是国内中医药的现代化也早已超出纯粹地域的限制而成为一种国际文化交流的事件。只是在若干年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尚没有找到一条相互间有效交流的途径,反而使误解向越来越深的地方发展。因此在这里,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就自然成为推进现代化的动力,而促进健康则作为一种时代使命提了出来,从而使竞争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如果这种竞争是基于对健康贡献的竞争,那么我们可以说,一是这种竞争的目的是善意的,二是其手段也将是“和谐”的。在此之上,这种竞争就不仅是一种“共赢”的竞争,而且将是一种不与自然争利的文化事业。在这个方面,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将是思想性的而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对中医药的现代发展和国际合作与传播就可以看成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打破那种将中医药科技合作仅仅看成纯粹科学与技术协作的工具性思维方式。正是由于这种旧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医药的科学内涵才不能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其实,在寻找中医药被现代社会有效接受的途径时,科学内涵的揭示是必要的,也是应当下力气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考虑到问题的特殊性,特别是考虑到科学形态的具体情况及其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我们应当通过文化与科学的联系,找到一个和两者皆能够兼容的关键词,从根本上消除对话的障碍。因此,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势,我们发现最能够与中医药的意义相匹配的倒不是“科学”,而是“健康”。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其中的转变。

2006年3月2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曹春雨博士的陪同下,挪威科技大学的Odd George Nilson 教授来到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进行合作接触,这位皇家教授在交谈中被问及为什么对中医药感兴趣时,他说西方国家已经在转变自己的认识方式。在此之前,人们是应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方式看待和理解中医药,为此对中医药并不接受。但是,人们在癌症等疾病的驱使下,不得不逐渐建立起以实践效果为理解的基本方式。科学在中医药面前放弃了自己的傲慢,中医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为此,Nilson教授一方面尝试对中医药的合作研究,另一方面他表示出在挪威教授中医药知识,开展基础知识普及的愿望。

这次会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当今世界的转型过程中,这种口述式的情景性启发远比权威刊物上的科学论文更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反观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也正是由于“看病贵、看病难”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力才使得政府重新看待中医药作为卫生和健康资源的重要性。事实上,在保障健康的需求上,国内和国外具有一致性。正是对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化,现代社会才在漠视之际,突然增加了对中医药的热情。但是,热情的增加不一定带来健康水平的提高,在热情之外,我们仍然要保持一种适度的理性,才能真正评价中医药对世界、中国以及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下面的说法应当具有中肯性:

与一般的需求相比,健康需求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但是,当今科技手段所传达给用户的信息并不能满足健康需求。要实现“人人享有健康”需要工具、知识和道德的完美配合,否则只能半途而废。所以中医药的应用和推广实际上是科教文卫事业的整体推进,市场容量极大。改变一切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法规,以其科技先导性质进行统筹安排,将会加速我国优势产业链的形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知识转型 篇4

1 知识分类与知识转移

在知识分类研究中, 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方法得到了普遍认同, 但这种分类方法没有揭示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边界, 因此, 有必要对对隐性知识进一步分类。Platts和Yeung将隐性知识分为可指明的隐性知识和真隐性知识, 其中可指明的隐性知识是能够识别并可以显性化的知识, 而真隐性知识是不能被指明的知识, 且知识拥有者未能意识到拥有该部分知识[5]。Edwards依据显性化的难度, 将隐性知识分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和不能显性化的隐性知识[6]。汪应洛和李勖则依据知识转移方式的不同, 将隐性知识划分为伪隐性知识和真隐性知识, 其中, 伪隐性知识是通过语言调制方式实现转移, 而真隐性知识则是通过联结学习方式实现转移[7]。为研究需要, 本文采取汪应洛和李勖的知识分类, 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知识转移的双方拥有足够多的共同经历、经验、实践活动, 是实现知识在双方之间有效转移的必要条件[8]。Szulanski等人研究指出, 对知识接受方而言, 在评价和消化新知识的过程中, 与知识源共有相似的经验知识至关重要, 缺乏这种知识往往会造成大量有价值的知识丢失[9]。对业务转型企业而言, 原有业务知识与新进入业务知识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这为实现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了可行性。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为研究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但需要指出的是, 业务转型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 客观上要求企业快速完成内部隐性知识转移, 以此实现技术能力再造。为此, 有必要依据隐性知识的特征, 对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在此基础上, 确定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 这将为在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的背景下, 实施业务转型的企业再造技术能力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2 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

为充分利用积累在原有业务中的隐性知识, 有必要对隐性知识进行分类, 为此, 采用汪应洛对隐性知识的分类, 即隐性知识分为伪隐性知识和真隐性知识。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挖掘和知识再利用 (如图2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知识载体识别原有业务中的有用知识, 并存储在知识库内, 以此实现知识挖掘;在此基础上, 依据隐性知识的形成特点, 通过有效的激励, 实现伪隐性显性化, 以达到在新进入业务的再利用, 而真隐性知识转移则借助于人员转移;此外, 业务转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是一动态的过程, 需要知识转移双方建立多重反馈与交互。

2.1 通过载体识别原有业务知识

对业务转型企业而言, 原有业务与新进入业务之间知识关联度大, 存在大量的共性知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企业首先应识别所转移的知识, 并通过转移渠道告知接受者, 而接受者则不断鉴别所需知识[10];此外,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难以规范化和明晰化的知识, 主要表现为手艺、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和观点等, 通常根植于员工头脑、组织、惯例和与此相关的网络系统中[11]。知识的这种根植性可直观、形象地体现原业务的知识水平, 这为业务转型企业利用载体识别原有业务中的隐性知识提供了可能。

隐性知识的识别是知识识别的关键。在识别过程中, 业务转型企业首先应开展新进入业务的技术学习, 针对新进入业务的技术需求及其参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与原有业务知识进行对比, 确认共性知识及其载体, 从而实现企业隐性知识识别。如新飞集团从电冰箱制造业务进入冷藏车制造业务时, 基于新进入业务的技术需求分析, 以研发人员、箱体材料及其工艺设备等, 识别出积累在电冰箱领域有关箱体设计、杀菌技术等隐性知识。

2.2 构建知识库实现原有业务知识挖掘

在知识识别的基础上, 企业还需构建知识库, 存储隐性知识及其载体, 利用专家地图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转换为文字、影像、模型等, 并加以分类与管理, 以此实现知识挖掘。知识库的建立为内、外部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输入、输出渠道, 为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知识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知识环境[12];此外, 知识库的建立也有利于企业避免组织失忆[13]。企业在实施业务转型时, 不可避免地存在员工的流动, 而随着员工的离去, 其所拥有的知识也常常会随之流失, 造成组织失忆, 而通过构建知识库, 使员工的个人知识为企业所掌握, 从而避免了因员工流动造成的组织失忆。通过构建知识库挖掘积累在原有业务中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但需要说明的是, 此时企业所需知识与知识库内的知识还未达到完全匹配, 这需要企业采取相关措施以实现该部分知识在新业务中的再利用。

2.3 通过有效的激励实现伪隐性知识转移

伪隐性知识是介于显性知识与真隐性知识之间的知识, 主要以技能、诀窍、经验等形式存在, 构成了隐性知识的主体。伪隐性知识之所以能够存在, 主要是员工出于对其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考虑, 往往会不情愿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共享, 这在主观上造成有些隐性知识难以显性化。

为转移伪隐性知识, 业务转型企业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激励员工分享其拥有的知识时, 企业首先应认可员工个人隐性知识的独创性和专有性, 并修正考核指标, 将员工与他人分享知识的质和量纳入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 鼓励员工分享其拥有的知识, 并对那些参与知识共享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地位, 通过满足员工的利益要求, 激发他们把自己独有的知识与他人共享的热情。

隐性知识不易从正式渠道获得, 其转移需通过个体之间密切接触、相互切磋[11]。而业务转型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增强了员工间的信任, 这有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 进而实现伪隐性知识转移。当知识转移的双方之间存在信任的时候, 人们将更愿意给予对方有用的知识[14]。因此, 通过有效的激励, 能够促进原有业务的员工与新进入业务的员工之间开展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 借助于语言、体态、情感等表达方式的综合作用, 激活积累在原有业务的伪隐性知识, 在此基础上, 通过整理、概括总结, 编制成操作规范、管理制度、业务指南等文件形式, 在组织内共享, 从而实现该部分知识转移。例如, 为转移积累在VCD领域的伪隐性知识, 夏新电子通过建立激励机制, 将本土顾客价值及产品创新理念成功地转移至手机领域。

2.4 人员转移推动真隐性知识转移

由于知识具有粘性, 尤其对真隐性知识而言, 主要以灵感、心智模式、主导逻辑、企业文化、共同愿景等形式存在于员工、团队或组织之中, 这部分知识不能编码和度量, 显性化速度较慢、成本较高, 难以通过激励方式实现转移。而业务转型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 客观上要求企业快速完成技术能力再造。

人员转移是实现真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员工在不同工作岗位的适度流动, 有利于员工之间的了解和人际交流网络的完善, 降低搜寻知识的成本。Galbraith的研究也表明, 与其它方式相比较, 人员转移是实现隐性知识在内部转移的最有效方式[15]。业务转型企业的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由退出业务向新进入业务转移,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 人员转移更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依据技术能力再造的需求, 企业有选择地将真隐性知识的载体转移至新的产业环境, 在此基础上, 通过技术学习形成新的技术诀窍、心智模式等。例如, 由于VCD业务和手机业务同属IT产业, 其销售模式也基本相同, 在进入手机业务时, 夏新电子通过人员转移, 将在VCD业务积累的有关销售的真隐性知识应用至手机领域, 成功实现业务转型。

需要说明的是, 原有业务知识与新进入业务知识并不完全匹配, 因此, 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 需要知识转移双方依据新进入业务的知识需求, 做出多重互动与反馈, 直至原有业务知识在新进入业务得以充分地再利用。此外, 由以上分析可知, 有效的激励和人员转移是实现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 然而, 对业务转型企业而言, 知识转移方式何时转变关系到知识转移的效率, 为此,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隐性知识转移特征。

3 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特征

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将经历由有效的激励方式到人员转移方式的转变。假设原有业务的知识存量为k0, 新进入业务的知识存量为k, 企业在进入新的业务时, 通过激励方式和人员转移方式从原有业务中获得隐性知识, 两种方式的效率决定了知识转移方式的选择。假设新进入业务的知识存量初始状态为0, 由于激励方式对伪隐性知识转移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 而人员转移方式对真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则比较平稳, 为此, 进一步假设转型企业通过激励方式以对数增长的速度从原有业务中获得隐性知识, 通过人员转移方式以均匀速度从原有业务中获得知识, 可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a是激励方式下原有业务知识转移的效率系数, b是人员转移方式下原有业务知识转移的效率系数, 并且a≥b, 业务转型企业先通过激励方式转移内部隐性知识, 则可获得如下解:

undefined

新进入业务的知识发展过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当undefined时, 激励方式下的知识转移效率高于人员转移方式下的知识转移效率, 此时隐性知识转移采取激励方式, 转移的知识主要是伪隐性知识;当undefined时, 人员转移方式下的知识转移效率要高于激励方式下的知识转移效率, 此时隐性知识转移方式发生变化, 企业将采取人员转移方式, 转移的知识是真隐性知识。

4 结论

对于追求持续成长的业务转型企业而言, 内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挖掘和知识再利用。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载体实现原有业务知识的识别;为存储识别的知识, 企业通过构建知识库实现知识挖掘, 这有效地防止了因员工流失造成的组织失忆;为实现知识再利用, 通过有效的激励实现伪隐性知识转移, 而人员转移则推动真隐性知识转移;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时间过程模型, 计算出隐性知识在原有业务和新进入业务之间转移方式发生变化的条件。

摘要:依据隐性知识的形成特点, 研究了业务转型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特征, 研究表明企业利用载体识别原有业务知识;在此基础上, 通过构建知识库实现知识挖掘, 而有效的激励和人员转移是实现伪隐性知识和真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在隐性知识转移初期, 企业通过有效的激励实现伪隐性知识转移, 其效率呈对数增长趋势;当隐性知识转移至一定阶段后, 转移方式发生变化, 企业则利用人员转移推动真隐性知识转移, 其效率呈稳定状态。

知识转型 篇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进步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论

述。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知识产权在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我市经济转型的客观发展要求,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推动我市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形成和提高我市主导产业和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战略要求。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通过建立管理体系?熏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开展宣传培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鼓励专利的申请和转化,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促进了我市技术创新和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稳步扎实地推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绩效。

一是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目前,全市所辖两县七区、一些事业单位先后成立了独立或合署办公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阜新橡胶集团、阜新市石油工具厂等一批企业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并配备了工作人员,专利管理制度日渐完善。

二是切实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市、县(区)知识产权局紧紧围绕专利法,以鼓励创新为主题,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几年来,组织各类培训、讲座100余次,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有效地提高了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三是鼓励发明创造,推进了全市专利申请量的稳步增长。几年来,我市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从政策方面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专利申请量由2001年的年申请70件增长到2005年年申请260件,呈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市共申请专利898件。

四是鼓励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政府始终将技术创新和转化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2002年,制定并起草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建立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和鼓励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优化本地投资环境等十四个方面对知识产权工作加以全面规范,推动了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积极开展专利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专利产业化进程。在国家、省专利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的引导下,我市积极推进专利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目前,我市有阜新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为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并确定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企业为市级专利产业化试点企业。三是加速高质量的专利技术转化,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省专利技术转化扶持资金。几年来,全市32家企业的36个专利项目,共争取到省专利产业化扶持资金700余万元,企业新增产值7亿多元,新增利税近2亿元,培育了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涌现出一批以专利技术创办企业,以专利技术发展企业,以专利技术招商引资的新型企业。四是以“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为契机,充分展示我市专利技术及科技创新成果。自2002年以来,我市专利项目在国际专交会上共荣获25项金奖、6项创新奖。

五是扎实开展知识产权执法行动,打击了知识产权假冒、冒充和侵权行为,有效地抑制了假冒、冒充专利的不法行为,净化了我市专利商品市场。

从总体上看,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效是显著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今后重点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的宣传。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修改的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不断提高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使人们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熏自觉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二、实施企事业单位专利战略推进工程。在技术创新中,指导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专利项目的立项、开发和推广实施,积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专利申请量、专利权拥有量和专利保护、实施情况要作为考核和评价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指标。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管理全过程。

三、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及时调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严厉查处技术贸易、商品流通和广告媒体等领域里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保证技术创新的正常健康发展。

四、加大对专利申请资助和

专利技术转化资金的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将原创性的技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提高我市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开拓创新,从推进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角度,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性,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我市经济转型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

知识观转型下师生话语权的重构 篇6

一、知识观:科学主义向后现代的转型

知识具有“价值中立性”。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价值中立性,知识的“价值中立性”,“即知识是纯粹经验的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能力有关联,而不与认识主体的性别、种族和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有关”。对于知识的中立性,后现代主义同样给予了批判。它提出知识都是有其文化性与价值性的,并进一步指出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受社会价值需要指引的,总是体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价值要求。首先,所有的知识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渗透进知识生产者的价值立场。其次,到了近代,知识生产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其对真理的追求,而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此外,在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权力的渗透,权力对知识的控制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可以说知识和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知识的客观性向不确定性的转变。“科学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认为知识是具有客观基础的,来源于客观世界,它与人的主观世界是不同的;知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确定的。”这种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认识与反映。理性是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唯一工具,因而它对人的情感和经验是采取排斥的态度。后现代主义对此提出了挑战,在它看来事物就不存在所谓的本质,知识就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建构。知识的客观性在它那里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后现代主义提出知识是不确定的。它认为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解,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就不存在一个唯一确定的解释。

二、话语:从“失语”到“话语失控”

知识观的科学主义向后现代的转型,也必然会引起话语权力的相对变迁。在科学主义知识观下,话语权力是集中的,集中于一些专家、学者的手中,也更多地为意识形态所控制,教学中的主体——师生话语是缺失的。而知识观的后现代转向,使得话语权力得到了逐层的下放,从教育教学专家的手中下放到一线教师的手中,由教师又下放给了学生,反而又失去了一个统一而强有力的话语,形成了“话语失控”的局面。

(一)“失语”的教育

在以“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为特征的理性主义知识观下,教育中的主体是缺失的,学生只是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教师也不过是一个传声筒而已。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教育中的人(学生和教师)是没有话语权的,都是处于一个“失语”的状态。而真正的话语权是为外部的权力所控制和掌握的,这个权力在教育场域中是缺席的,但它对教育中话语的控制却是无处不在和强有力的。

1.学生的“无语”

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盛行下,学生如同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最好的角色就是充当一个“听众”的角色,而“听众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有鉴于此,罗秋明学者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教育中的“言说贫困”。这种“言说贫困”首先表现在:没机会说话。学生在课堂中很少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观点与想法的机会。

2.教师虚假的话语权

表面上看,教师似乎占据着“话语霸权”的地位,实则不然。教师所享有的这些话语权力只能说是一种虚假的话语权。教师的话语权只是被外部权力所赋予的一项任务,教师话语权的行使是为了把统治阶级过滤与筛选好的课程、知识灌输给学生。教科书,教学大纲成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教师起到的只是媒介桥梁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传声筒、复读机的作用。教师所表达的话语基本上与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不相关的,它的任务就是把那些过滤与筛选好的知识原版再现给学生。当然也不排除,教师会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进行有意或无意的修改。但不管是有意或无意的修改,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还是不足以颠覆教师的“传声筒”作用。

(二)教育情境中的话语失控

后现代主义哲学以知识的“不确定性,境域性,价值性与文化性”对理性主义知识观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进行了解构。提出了知识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只是人的一种主观解释与建构,以致后现代的代表人物费耶阿本德提出“怎样都行”的观点。这就是说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解释,很难说这些解释会有对错之分,他们都是个人的一种主观建构。即对同一事物,教师可以有教师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也就是“一千个读者眼里可以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每个读者眼里的“汉姆雷特”都是“真”的。不难看出这种观念是危险的,在这种知识观下,必然会带来话语的失控。

1.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随意性

后现代知识观的不确定性与生成性,可以让教师不再唯教科书,唯教学大纲是从,但同时又把他们推到了另一个极端,话语权力的过度下放,教师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力。在教学中,他们倾向于对教材、文本做出一种个人性的解读,有的甚至直接抛弃了文本,所有的权威、专家、学者都不得不退居到二线,在他们那里从此不再有权威、专家,他们认为自己解读的文本就是权威。这种随意性的解读,正是教师话语权力过度伸张的必然结果。

2.教学场域中学生言说的失控

学生同样也不必唯书本,唯老师是从,对这些外部的知识,学生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并做出自己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界限消失了,无所谓教师,无所谓学生,大家都拥有着同样的话语权力。教师失去了权威,学生很少再愿意去倾听教师怎么去说,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会被排斥。他们注重的不再是信息的输入,而更喜欢信息的输出,他们更倾向于在课堂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就形成了高声话语与低声话语同时发声的局面。“高声话语”即是指较有质量与生命力的话语,“低声话语”是指质量相对较低且缺乏生命力的话语。如此,两种话语同时发生,留下的只会是噪音。

三、知识观反思下的话语重构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的确立

建构主义是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自提出以来就在教育领域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也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种主流思潮。

建构主义首先是对知识的确定性与客观性提出了怀疑,它否认对事物会有一个终极的认识。它强调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在: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它注重个人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建构性。②主体之间的互动。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虽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完全客观与一致的程度,但知识必须在人类范围内构建起来,知识就是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认识主体间的交流讨论,最终达成一致的结果。这种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的是知识的社会性,认为知识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

(二)话语的重构

1.学生话语权的赋予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是不能直接放入到学生这个“容器”里的。知识的获得是需要主体自身建构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要把话语权下放给学生。

2.教师话语权的赋予

首先,要给予教师与课本进行对话的权力。在建构主义知识观下,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不再是合理性与合法性兼备的化身。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被单独分离了出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合法并不代表其就一定是合理的。对课程的合理性审视越来越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现象。

其次,保证教师优先话语权。教师的优先话语权即是指相对于学生,必须给予教师一种优先的话语权力,其中包括知识的选择权、知识的评价权等。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主观建构性与社会性,认为知识是一种在主观建构基础上的社会性建构。而在这种建构的过程中,教师作用是多方面的:第一,教师是新知识、新信息的提供者。新知识和新的信息主题是建构的起点,否则知识建构将无从谈起,而教师正是新知识、新信息的提供者。第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建构主义虽然强调知识的主观建构性,同时它又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它主张的并不是一种极端的个人建构,因而对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的引导也是极其重要的。第三,教师是达成社会共识的中介者与促成者。知识在个人建构基础上如何达成共识,会不会形成学生都各持己见的局面?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正是一个中介者、协调者的角色,通过让学生之间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讨论以及自己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促成共识的达成。因而,在建构主义知识观下,教师优先话语权的赋予成为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的必须。

知识转型 篇7

1.实践和知识以及教育的内在联系

实践是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 具有目的性、对象性、制度性、技术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特征。由此实践决定了人类的价值观、生存方式、社会地位、生存能力、生存环境和发展成果。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 对丰富、系统、完整和符号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伴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日益重视和依赖, 知识社会呼唤教育对知识的性质、恰当的教学方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思考, 也就是说实践、知识和教育三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教育在为知识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途径过程中推动实践的发展, 并由此使实践提出更多、更高、更为复杂的知识需求。

2.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相互作用

19世纪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对于知识的概念并肩对立, 但实质上都是主客相分的历史虚无主义认识论;基于对这两种知识概念的批判, 19世纪末出现了将知识看作是行动工具的实用主义知识概念, 将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行为结果作为知识的标准;此外后现思想家、知识社会学家也从不同角度批判前人的观点并试图总结出知识的定义。虽然说知识的定义是开放观念, 并没有真正被各界一致认同的确定概念, 但谈及“知识是什么”总会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作为一种陈述本身的逻辑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四个方面,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要真正阐释知识概念问题的“结”, 就要了解知识的结法——知识型。作为“知识的模型”或“知识的范式”, 知识型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 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的整体。知识型是知识观和知识类型的上位概念, 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先验性、文化性的基本特征。当知识性质或标准不能回答知识分子的追问与反思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生巨大变动, 知识型就会出现危机, 需要知识转型。知识转型推动着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也对知识转型有着反作用, 因此知识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 也是社会转型的最终结果。

知识转型除了对社会转型有重要作用, 还通过对社会转型和教育理论的影响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教育通过发现知识危机→普遍或泛化质疑→分析建立新知识型→强化新知识型→稳固新知识型的地位来实现其在知识转型中的作用。

3.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现代教育的危机

后现代知识型 (文化知识型) 的逐渐形成建立在对现代知识型 (科学知识型) 质疑的基础上, 这种质疑伴随着20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发展不断展开, 在20世纪下半叶达到高潮。

现代教育的许多特征即“教育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代教育的科学知识型所塑造的。是建立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客观主义上的“压迫式教育”。而后现代知识型的基本观点是: (1) 知识是文化的要素和产物; (2) 认识者具有文化境遇性; (3) 知识是认识者的主观选择, 任何知识都可被证伪, 不存在客观绝对真理; (4) 知识的陈述形式多样, 允许不同的陈述形式彼此独立共存; (5) 没有“纯粹客观”“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 知识都是基于社会文化建构的。

伴随着人们批判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对新生事物的理性思考, 教育的现代性在人类第三次知识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批判, 现代教育缺乏精神价值, 过多追求工具理性而陷入了人文精神、社会价值、教育机会均等、教学、教育科学或教育理论方面的严重危机。而这些危机已经无法通过科学知识型的修正来克服。

4.现代教育危机中的科学教育变革

实现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 首先要实现现代知识性质向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从客观性到文化性的转变;从普遍性到境遇性的转变;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的转变。这三个向度的转变清除了认识问题的绝对权威, 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 知识世界不再为知识分子专属, 所有人都拥有了平等的知识传播、解释甚至生产权。作为缄默知识或者说隐性知识的“本土知识”逐渐凸显其合法性, 并为文化的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人文知识作为“反思性的知识”在理解和塑造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对本书的思考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作者对本土知识和人文知识合法性的揭示和重要价值的强调。

1.本土知识的定义让我们认识到西方也存在本土知识, 但西方拒绝承认自己地方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 甚至试图生产超越地方性的知识;

2.地方性知识只有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保存, 充满生气;只有本土知识结合本土语境才能解决本土问题, 没有普适的方法;

3.音乐是人文学科, 而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和萎靡正日益渗透到各领域, 音乐教育应当重建人们的精神人文世界, 这一点音乐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音乐教育强调生活世界的教育, 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为个体建构和谐完整的“生活世界”, 而人文教育正是为这一目的打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后现代的观念去看待教育, 通过对话、交流实现跨文化理解, 认识并理解他人的人文世界, 进入他人的视阈理解他人的理解, 达到视界融合。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

知识转型 篇8

寻找答案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对于个体而言,信息海洋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使我们迷失在信息超载的环境里。因此,按照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的想法,公民应该培养一种“怀疑性认知方法”,通过提升新闻素养来辨识真正重要的新闻、从信息中发现真相。然而,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却对信息超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在《知识的边界》(Too big to know)一书中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更为根本性的变化,即知识的实体、形式和结构的变化,这将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沿着温伯格的思路,我们可以从知识的角度简要探讨传统媒体转型的路径。

一、新闻与知识:重新定义新闻?

几年前,迈克尔·舒德森就指出,我们正处于新媒体的划时代变革之中,甚至在说“新媒体”或者“新闻”时,它们的含义和边界也都是不明晰的。[2]的确如此,尽管传统的新闻定义有着数百种,但它们其实都是基于大众传播的范式,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因而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等就被普遍当作新闻的基本要素。时间、空间和新闻价值三者的交叠,形塑了传统新闻业过滤事实的主要机制,使得新闻被建构在一种对于外部事实的信念之上。

然而,互联网时代真正带来了新闻的“范式革命”,引发了众多的疑问:海量的信息之中哪些是新闻哪些不是?这些信息是事实吗?是否揭示了真相?是否值得信赖?等等。传统的概念和范式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越来越捉襟见肘,因为它不是指向传统意义的新闻边界,而是对事实、真相、知识之间关系的疑问。正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才会对信息超载的环境充满焦虑,传统媒体才会对新媒体造成的冲击感到惶恐不安。

这是人类典型的思维方式,即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理解现实世界的变化。但是温伯格却转换了提出问题的方式,他指出,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要首先承认一个最基本的真理,“世界太大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全部”。[3]因而,信息超载不仅指信息规模的庞大和没有边界,而且信息超载本身就已经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了。

在大众传播时代,新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知识。罗伯特·帕克认为,新闻不是“理解”型(knowledge about)的知识,而是“知晓”型(acquaintance with)的知识,是一种非系统的、直觉的、常识性的知识,它的独特性在于短暂易逝。[4]这就是传统新闻业的知识观念,新闻的正当性就建立在关注变动、发掘事实、报道真相之上,因而事实是新闻的核心,新闻真实被当作新闻业的生命。

不过在温伯格看来,随着知识论的发展事实才逐渐成为知识的一般基础,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DIKW,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但是事实作为知识的基础已经动摇,“在网络上每一个事实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在网络时代只有谈论网络化的事实(networked facts)才说得通。[5]换言之,新闻不再是按照一套既定的规范所过滤的事实,因为知识的网络化正在改变知识的实体、打破事实的“幻象”。所以,透明公开方法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真相的重要原则。[6]实际上,强调透明公开原则意味着传统新闻机构应该如何应对知识的网络化,即从金字塔式的新闻过滤走向网络化的、透明的、扁平的新闻协商与对话。

传统的新闻不仅迷恋事实与客观,而且追求确定性。不管是纸质媒介还是广播电视媒介,都倾向于为新闻事实标定停止点,一个完美的新闻报道就是为公众提供一个真实、准确、客观的故事,盖棺定论。温伯格认为,这是由印刷书籍所形成的长形式的思考和论证方式,而网络化的知识却是一种网形式的思考方式:没有权威的停止点、不断向前的超链接、话题和观点没有边界、知识是相互交织的没有形状的大网。[7]

因此,传统的新闻定义正在发生改变,作为一种知识的新闻,将从提供事实知识转向提供知识的网络,知识的网络或者事实的网络本身就是新闻。恰如有论者所指出,未来的新闻有可能不仅是“关于事实的知识”,也是“关于事实的知识的知识”,成为超越于简单的“发生了什么事”的新的知识类型。[8]不管怎样,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看,新闻的知识实体和形态都在发生变化。

二、网络化知识:新闻模式的改变?

总体而言,网络化的知识形态有如下特点:丰富性,知识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叹为观止的内容而且让知识变得显而易见;链接,颠覆了知识作为一种停止点的系统以及支持这个系统的资质;无需许可,既挑战了传统知识系统又使得元信息(metadata)更为重要;公共性,链接和网络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未决性,网络的知识越多,知识的分歧就越不可避免。[9]当然,这还不是网络化知识的全部特征。网络化知识正在改变人类知识的基本形态。

有两个方面尤为值得注意。其一是互联网改变了专家知识的形态,它连接了大众、汇聚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打破了专家与业务爱好者的限制,这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专家网络,提供不同的价值、丰富的意见、透明的数据、开放的链接,使得专家网络比其所有参与者的总和更为智慧。[10]诸如维基百科、百度知道、豆瓣、知乎等网络社区,就是一种新型的专家网络。以知乎为例,它作为中国社会化问答社区先锋,鼓励用户分享知识、经验和观点,知乎特有的投票机制和关注模式催生了大批草根意见领袖,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以及专业优质的答案是判定知乎社区意见领袖的关键。[11]知乎这样的专家知识网络,也被新闻客户端所借鉴,澎湃、人民日报、网易等新闻客户端都开设了问答板块,鼓励不同类型的人通过互动生产网络化的知识。

其二,网络带来了一个充满差异性、多样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知识和经历都是一种解读,解读是社会性的、没有高下之分,所有的解读都发生于话语之中,不能脱离语境来谈论某一事物。[12]尽管温伯格的这一观点看起来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相比人们担忧网络可能带来“群体极化”和“回声室”效应而言,他对网络化知识的前景总体是乐观的,“网络能够让我们更聪明,只要我们自己想要更聪明”。从现实来看,因为网络化知识具有的上述一些特征,它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不管传统的新闻模式有着何种优点,比如专业性、社会责任、权威性(知识停止点)等,但是当人类知识的基本形态发生了变化,如果拒绝知识的链接、开放、透明,那么这些优点也就很容易变成缺点。

从网络化知识的角度,可以发现传统的新闻模式正在被改变。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尝试新媒体转型或者媒体融合,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生产和传播新闻的模式。有研究者就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钻石模型”(快讯-草稿-报道-分析/反思-背景-互动-定制)成为一种新的模式,记者与受众依托互联网进行着新闻生产的互动。[13]将新闻生产嵌入网络之中,是新闻模式变化的核心。

《人民日报》于2015年开始打造的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尝试打通新闻生产各个环节,变传统的记者和编辑为联络员、推销员、服务员、程序员,以实现新闻产品“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14]一定意义上,“中央厨房”是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一次创新,最关键的是改变过去封闭的、单线条式的新闻生产模式为开放的、网络化的模式。据“中央厨房”负责人叶蓁蓁介绍,“中央厨房”的一个目标是要打破媒体的边界,尤其是与非传媒的机构进行信息合作,生产信息产品。

应当说,这一思路具有前瞻性。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媒介(media)概念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任何与人连接的终端和产品都可以被称为广义上的媒介。正如尼克·库尔德利所言,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彼此连接的许多媒介,而不是单一媒介,体验的是“媒介多元体”(media manifold),而且一切媒介都已经或正在数字化。[15]从我们熟悉的打车软件、地图软件、支付软件到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都可以或者已经成为“新闻媒体”。未来的新闻将会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与人连接的所有媒体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而是新闻形态和模式的巨大变化。

三、媒体功能:从新闻+服务到知识管理?

提供事实、报道新闻、揭示真相,是传统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甚至被当做是新闻媒体角色的关键所在。现在还很难做出判断,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这一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有观点甚至认为,互联网复兴了新闻业,巩固了主要新闻媒体的优势,使它们主宰了线上新闻和离线新闻两个领域。[16]然而,没有人会否认新闻媒体功能正在发生变化这一事实。

新闻媒体功能的多样化首当其冲。有研究者分析了2015年新创的五家专业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发现它们依托母体的内容资源,但又不局限于新闻,大多采用“新闻+服务”的运营模式。[17]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转型中,看起来越来越不像新闻媒体了。应当说,开发服务功能体现了新闻理念的重要转变,即变受众为用户,变内容为产品,变媒体为平台,最终实现媒体的转型。

然而,新闻+服务还不是理想的转型路径,只能算迈出的一小步。在新闻业的未来,媒体的本质功能将更为宽泛和抽象,新闻采集组织是一个积累和综合有关社群知识的地方,并且还会采用各种方法使这种知识具有可用性和互动性。[18]可以预见,面对网络化知识带来的传统新闻的转型,知识管理将会是未来新闻业的方向之一。

温伯格提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迎接网络化知识的挑战:开放知识库,充分利用它的价值;创造元数据,改进知识的基础设施;多链接,再多链接;通过聚集、分析、连接、混合等方式扩大信息的价值;教每一个人如何使用网络、评价知识宣称、热爱不同。[19]其中,温伯格反复提到要建设智能网络、创造元数据、构建信息的信息,这可以被看作是传统新闻媒体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纽约时报》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一方面,通过纽约时报索引库(New York Times Index)和“文献云”(Document Cloud)构建知识库;另一方面,给知识编码建设语义网,从而让所有网络内容都变成了一种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分析的元数据,知识真正可以在互联网内快速自由流动和组合,从而创造出无数新的知识。[20]其他诸如将旧知识打包重新包装、将知识分解重组、生产机器人新闻、引入VR/AR技术等手段,也被国内的一些媒体所借鉴。总体而言,《纽约时报》通过从新闻+服务转向知识管理,以迎接网络化知识带来的挑战。

正如有论者指出,未来的新闻不再只是一种假定大众都需要或都关心的“标准”知识,而是致力于满足不同公众群体需求的知识簇。[21]从知识的角度去思考传统新闻的转型,我们会发现人类的知识形态正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将带给我们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新闻、信息、知识、社会化媒体、互联网这些已经耳熟能详的概念及其关系。正如温伯格所言,网络化的知识,会让我们更加接近关于知识的真理,而下一个达尔文,更有可能是一个数据狂人。

摘要:戴维·温伯格提出人类的知识形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以此为视角,探讨作为一种知识的新闻,将突破传统的事实型知识形态,成为一种网络化的知识。这一转变不仅有可能重新定义新闻,而且改变新闻的模式。迎接网络化知识带来的挑战,未来媒体的功能将从新闻+服务向知识管理转型。

知识转型 篇9

自2012年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 南通市坚持高标准定位发展目标, 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 在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建立企业贯标推进机制、专利信息利用长效机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制、提升执法维权能力、知识产权服务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 先行先试, 有力地促进了知识产权事业的转型发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度示范城市工作考核中, 南通市跻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综合考核前10强, 居全国4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第9位。

1 突出完善机制, 增强转型合力

(1) 强化目标导向机制。南通市委、市政府把知识产权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 着眼建设“知识经济发达的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城市的引领效应, 以示范树标杆, 鼓干劲, 以目标树导向、强能力。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体系, 推进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工程, 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区, 提升区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目前, 有7个县 (市) 、区进入国家强县工程试点, 所辖8个县 (市) 区全部进入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 1个园区列入国家级试点园区, 7个园区列入省级试点园区。

(2) 强化联动管理机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完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2013年, 南通市委、市政府在机构编制紧缩控制的大环境下, 充实知识产权管理队伍, 批准增设专利执法处, 成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支队。在增强市本级行政管理机构的同时, 推动县 (市) 区、园区加大知识产权队伍建设, 新组建编制10人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中国南通 (家纺) 快速维权中心, 初步形成了市、县、园区三级试点示范工作体系和市、县 (市) 区、乡镇、重点企业的四级联动管理机制。

(3) 强化常态执法机制。与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行政执法机制;与司法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维权机制, 加强保护模式、信息共享、证据采信、保障措施、纠纷调处等环节的衔接互动;与各县 (市) 区建立专利行政执法目标责任机制, 实施常态化执法。

(4) 强化政策激励机制。围绕《南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南通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 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战略实施、投融资、维权援助、服务能力提升、专利保险、专利信息利用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先后出台了9类面上资助奖励政策和17类专项计划项目, 全方位指导知识产权具体业务的开展。市本级知识产权专项资助经费实际支出逐年递增, 2013年市级财政共支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2339.9万元, 是2009年的4.5倍, 市、县 (市) 区两级政府财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达到9300多万元, 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到0.16%。

2 突出企业主体, 增强转型实力

(1) 引导企业加强发明创造。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市级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 将发明专利指标融入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和验收评价。实施知识产权重点突破计划, 对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专利挖掘和布局, 且对当年度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0件的企业和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 培育发明专利大户。2013年, 南通市企业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000和16500多件, 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为到69%, 75%, 比2011年提高了32和40个百分点。

(2) 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出台了支持企业贯标的资助奖励政策, 把建立和运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体系列入知识产权计划项目验收的主要评价指标, 把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体系运行绩效评价的合格、先进作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密集型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 将企业贯标工作业绩作为县 (市) 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年度综合考核的加分指标, 为企业贯标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氛围。完善了企业贯标组织协调制度、贯标企业备案制度、内审员培训制度。目前, 南通市共有320家企业被列入省企业知识产权贯标示范创建单位, 122家企业通过了省贯标绩效评价, 51家企业被评为省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单位, 一批省标先进企业进入国标宣贯试点。

(3) 加大优势企业培育力度。将原来的“专利预警研究计划”升格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 组织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点项目。出台《南通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密集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近2年南通市培育认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20家,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6家, 推进企业专利制度建设, 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4) 狠抓企业专利人才培训。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知名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机构, 以南通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县 (市) 区科技培训机构为服务平台, 组织知识产权基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国标) 、知识产权工程师、专利代理人基础、专利信息分析及专利行政执法、知识产权总监培训等专题培训, 着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管理体系内审员、专利信息分析员及专利代理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知识产权高端管理人员的队伍素质。

3 突出运用保护, 增强转型动力

(1) 抓质押融资服务。出台《南通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 (试行) 》《关于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建立天使投资风险引导基金, 对企业的专利评估费用给予定额补贴, 对信贷机构的质押贷款给予利息补贴、风险补助, 对科技担保业务给予保费补贴、风险分担, 为创投公司分担投资损失。全市共有133家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获得贷款3.32亿元, 天使投资3770万元。

(2) 抓专利保险试点。出台了《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专利保险补贴办法 (试行) 》, 推行企业专利执行险产品, 为投保企业提供维权取证调查及法律诉讼费用的理赔、竞争对手专利预警分析服务和保费补贴。目前, 南通市区40家企业投保专利131项, 投保额达208万元。

(3) 抓执法能力提升。为全市执法人员统一添置了数码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必要执法设备, 新建了口审庭, 为执法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条件。保证全市在岗执法人员每年接受一次在岗培训, 目前市及各县 (市) 、区都有在岗持证的执法人员3人以上, 形成了符合法定执法程序的执法队伍。2013年, 南通市被列入国家5.26专利执法推进工程, 全年共办理专利行政执法案件297件, 其中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8件, 案件处理量较2011年增长了10倍。

(4) 抓快速维权援助。南通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与版权、工商等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建立了举报投诉案件转接处理机制, 与南通中院达成了《南通中院与南通维权援助中心关于建立知识产权 (专利) 民事案件纠纷诉调对接协议》, 建立了维权援助与法律途径的连接机制。推进中国南通 (家纺) 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 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 建设办公场地2700㎡, 保障了全国第二家特色产业“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服务平台的开通运行。

(5) 抓保护示范创建。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计划, 支持海外展会参展企业、上市企业开展专利侵权预警分析和风险防范, 为主动维权并赢得国内外专利侵权纠纷法律诉讼的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在商贸流通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 对专业商品贸易集聚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市级“正版正货”承诺示范街区、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培育拥有知识产权完善保护机制和较强保护能力的流通企业。

(6) 抓知识产权宣传。联合政府各部门、新闻媒体、网站宣传屏等不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咨询活动。在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等主流媒体开展系列知识产权专题报道。联合市政府网站举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在线访谈, 对话社会公众, 解读知识产权政策。依托“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大型活动, 集中开展大规模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发布《南通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 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知识产权工作, 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4 突出服务支撑, 增强转型活力

(1) 建立专利信息利用工作体系。组建政府、企业、高校、中介机构四方联动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队伍, 开设专利信息利用大讲堂、专利信息分析利用实务操作基础班和提高班, 与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引进北京惠诚志霖、智纳驰财等高端专业服务机构, 提升信息分析利用本地化服务能力。

(2) 构建知识产权服务网络。推进市、县、园区三级服务网络建设, 整合社会力量构建覆盖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启动知识产权专家服务队进企业行动, 首批来自20多家服务机构的36名专家分片挂钩172家高新技术企业, 为企业提供把脉会诊、战略咨询等6项免费服务, 在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搭建沟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3) 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出台《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 启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支持服务机构的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人才培养, 激励服务机构的做大做强和品牌培育。在南通科技园划出8000㎡办公区域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强化品牌服务机构的招商, 引进北京鸿元、北京惠诚、上海唯源、南京钟山等12家高端服务机构, 为培育“5+n”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文章立足南通成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取得的成效, 从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运用保护能力、构建服务支撑平台等方面思考如何通过示范城市建设引领知识产权转型发展。

知识转型 篇10

要打造大型传媒骨干集团, 要生产出精品力作, 要通过业务拓展做强做优, 最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传媒队伍。没有高水平人才支撑, 媒体的转型升级战略难以高水平地实现, 因此包括采编人才和报业经营管理团队知识技能的更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丝毫不亚于实现转型升级所需的硬件因素。

人才队伍“知识透支”制约媒体发展创新

创新是媒体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都离不开对现有媒体资源的重新整合, 调理整更新自己的新闻产品, 优化自己的内容与营销模式, 及时布局新的媒体资源, 从而达到做优做强的目标。

现在传媒界有一个热词, 叫做“融合”, 强调同一新闻的多媒体报道, 并提出媒体的发展要融合多种媒介的特色, 所以不少纸媒都将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全媒体式发展”, 通过微博、手机报、视频形式来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每年全国的“两会”现场, 这种“全媒体式竞争”都会得到充分展示, 一些媒体记者要同时身负文字稿采写、摄像、编导等多种职能。大新闻中心体制下的“中央厨房”式信息调拨与供给, 也要求主编和编辑人员“一专多能”, 一肩挑起多种角色, 懂得写稿与编稿, 也要会音频、视频与二维码, 在多种媒体介质之间灵活转换。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 对于采编人员而言, 独家新闻越来越少, 新闻的竞争常常表现在问题切入的角度和文章的品位, 从过去的只把事实报道出来, 变成传播观点、理念、思想, 以独特的视角感悟影响读者。记者要从事实的披露者、信息的传递者往社会分析员乃至社会变革的观察者转变。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 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仅仅靠新闻专业的课程是不够的, 要扩大学习的视野, 增加政经、社会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由于媒体工作的特殊性, 采编人员总是“跑步前进”, 工作节奏比许多行业要快, 一些采编人员身处一线, 业余空闲时间极少, 在职学习充电的时间极少, 在媒体报道创新中, 往往出现“知识透支”现象, 不仅影响报道创新, 也影响着经营管理升级出彩。现在, 不少媒体老总忧心的一个问题是, 报业发展面临人才短缺的窘境, 缺乏既熟悉媒体行业、文化产业又擅长市场运作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特别是新媒体发展所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产品设计人才、项目运营和专业技术人才, 金融领域缺乏懂行的融资经营、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人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因为自己培养储备了一支熟悉酒店运营管理的人才团队, 其酒店业务的拓展才得以顺利铺开;齐鲁晚报会展板块市场份额异军突起, 也离不开一批会展业人才的努力。近年来, 不少从事软件开发、网络架构的人才相继进入报业集团, 助推报业新媒体实施发展。目前, 适时引进多种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撑起一片天空”, 已成报业传媒集团转型升级常态。

传媒人才知识技能更新的途径与方法

每到年底, 不少报社和网站内部都会贴出某某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鼓励员工抽出周末时间去进修充电。这是比较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提升方式。事实上, 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就有这种自我充电的途径, 但在当年这种充电是被动式的学历“达标”, 一些不具备大专学历的人通过在职学习拿到文凭, 一些大专学历者通过自考和成人高考的方式, 拿到本科学历, 少数优秀者能拿到硕士学位。

显然, 我们讨论的传媒人才知识技能更新, 不是这种被动式的为学历而学习, 而是主动扩大知识面和专业深度, 以适应现代传媒竞争的需要以及受众对媒体创新要求而进行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了提升新招人员的知识技能, 通过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手打造“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基地, 请南方报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采编人员对“准记者”进行新闻案例实践教学, 同时利用课余及假期, 分赴旗下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进行实习并参加重大采访。招聘人才的时候, 只招一部分学新闻的, 还招中文、哲学、法学、计算机以及财经专业的人员进行“储备”, 作为一个新闻单位, 各种人才都是需要的, 现在普遍认为复合型人才比较紧缺, 另外就是专家型人才, 从传统媒体成长起来的专家级人才很多都成为当今各大门户网站的执行老总。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认为, 传媒的复合型人才经就业实践后才能逐渐显露, 通过采编、经营等多岗位交流实践, 多种能力兼备才能形成“复合型”。在重庆一些报社和网站内部, 也有这种“轮岗”式提升采编人员技能的模式, 采访编辑虽然同属新闻业务链, 但是处于不同环节的工作对技能的要求而言是不同的, 通过短时间轮换到不同的岗位, 可以增加自己的采编技能和操作能力。

对于传媒单位的中干和高层管理人员而言, 定期参与主管部门组织的半脱产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提升机会, 对于基层员工而言, 相对缺乏这种机会, 需要媒体主动关照。重庆晨报两年前组织了“财经记者训练营”, 目前已开展了2期。“财经记者训练营”营员来晨报采编部门和经营管理岗位, 普通的记者编辑利用周末, 到重庆工商大学等地集中听课, 财经专家杨继瑞教授、财政部专家贾康研究员以及市统计局等部门专家, 集中为营员们讲述了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房价、GDP、税改等热点知识。对于财经记者而言, 提升了专业能力, 对于从事都市新闻报道、娱体报道的记者编辑而言, 则拓展了视野, 增加了报道视角, 通过“训练营”这种方式, 能满足不少一线编辑记者再学习、再提升的现实需求。

鼓励员工更新知识技能的机制保障与意义

现在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已成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 多年以前传媒界就在讨论“平台期”的问题, 即一个记者入行三五年之后, 感觉自己的业务能力停滞不前, 写稿难以出新, 水平没有提升, 因而产生焦虑和困惑情绪, 这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 其中不排除有记者知识透支的可能。上网能力已成为记者基本素质, 网络搜索虽然无所不能, 但是要系统掌握某一方面的新知识, 绝非蜻蜓点水式的“预习式补课”所能解决。

媒体24小时通过报网滚动发稿, 实现新闻全天候覆盖, 对于记者的时间和精力占用度相当高, 媒体需要记者源源不断地采集回稿件, 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在考核机制上以发稿条数为导向。近些年要求记者发稿数量与质量兼具, 有些报社推出分级制度, 通过一个考核周期记者的好稿条数定下记者级别, 下一个考核周期再调整, 虽然从媒体角度而言, 实现了人力资源产出的最大化, 节约了单位新闻版面的人力成本, 但对记者而言, 身体和心理压力比较大, 不少记者编辑疲于奔命。在这种状况之下, 要记者编辑主动去学习, 主动更新升级自己的知识储备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媒体的发展和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的竞争, 是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储备的竞争。因此, 鼓励和激励员工更新知识技能, 需要媒体领导层达成共识, 从机制上加以保证。有些媒体推出政策, 员工在职完成研究生班课程学习, 报销一半或全部报销其学费, 并调整员工的薪酬待遇标准。重庆晨报外聘专家团队, 定期到报社为其员工“充电”, 以学分制的形式鼓励记者编辑参加这样的在职培训, 并获取相应学分, 年底考核时, 如果学分不及格或不达标, 取消评优评先的资格, 让员工自觉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适应新形式下的媒体竞争。另外, 重庆晨报通过组织“好稿分享会”, 让当周和当月好稿作者现身说法, 与同事分享自己的采访经历和写作技巧, 不仅调动了员工积极参与业务讨论的热情, 也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和业务技能。

知识转型 篇11

对出版人来说,专业知识库建设是一项新业务,以往它主要属于图书馆界和信息服务商的工作范畴。随着出版人对数字出版理念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开始意识到图书除了单本发行外,还可以作为一种整体性内容资源进行开发。对这种资源的开发,挖掘其内部蕴含价值逐渐成为专业出版机构转型发展的不二之选。

将图书作为一种内容资源,必须要打破图书之间的界线。从数据库的角度来看,专业性图书就像一个个“知识孤岛”,建立知识库就是要打破知识孤岛之间的间隔,使之成为“知识大陆”,让用户可以自由地在“知识大陆”上驰骋。这种变化给内容资源带来的增值效应不是1+1的关系。基于多本图书开发形成的知识库价值远大于单本图书的知识存量之和。

这种增值效应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开发过程中的劳动增值,将图书转换成知识库需要大量的编辑再加工工作,例如知识单元的切分、知识条目的标引、知识关联的建立、知识主题的再聚类、知识篇章的重组等,这些工作常常依赖专业编辑和领域专家的参与,所以其劳动价值被转移进知识库内,形成了价值增值的源泉。其次是知识单元脱离了图书的天然界线,形成了知识网络,带来了网络效应。网络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具有网络效应,它不仅可以带来正反馈,还为网络内的个体带来指数效应,大大提高了单个知识片段的效用价值。

尽管开展知识库建设和向知识服务商转型已经成为专业出版机构的集体选择,出版人对知识库的认识依旧参差不齐。何谓知识库,它与数据库有何区别,它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库的价值?出版人必须认真思考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

从字面意思来看,知识库是一种存储“知识”而非“数据”的系统组件。早期“知识库”的概念是指一个智能决策系统的组成部分,包含某个特定领域的所有专家知识。由于“知识”概念的模糊性,以及常见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概念框架,人们常常无法准确理解“知识库”的概念。

自动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知识库是一种具有结构化、层次化、模块化等特征的特殊的机器可读的数据库,内部存储的知识常常是谓词逻辑。而企业管理界、图书情报和出版界则常常将知识库当作一种文档库,存储人类可读的各种原始的图书文档、案例手册、企业数据或者学术论文、档案资料等内容。那么近些年来,出版领域的知识库建设是否就是后一种理解呢?不完全是,出版领域的知识库显然不是第一种知识库,但也不完全是第二种知识库。

当前知识库建设正在向精细化、语义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知识库建设的目的是提供知识服务和语义出版。知识库内部的知识单元不是一本书、一篇文章,而是更为精细的知识片段,如一个章节、一个段落、一个图表,甚至一个句子。这种精细化的加工,要求出版商基于专业图书进行结构化切分和深度的语义标注,进而建立跨域的知识网络关联。目前,国内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多家专业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华书局等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从知识库的内容更新频率来看,知识库可以分为静态的知识库和动态的知识库。静态的知识库指内容更新频率低或者几乎没有更新的情况,例如古籍知识库,这种知识库的内容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古籍集合,没有更新性,所以内部结构及关联关系都是静态的。动态知识库是指内容动态频繁更新的知识库,例如医学知识库,由于科研和实践领域知识生产速度很快,所以知识库内的细粒度知识单元在不断增长,知识关联关系在不断调整,知识主题聚类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知识库内容单元类型看,知识库可分为文本图像型、视听型以及混合型。相对而言,由于文本图像加工较视频和音频容易,所以文本图像型知识库建设更为方便,投入相对较小。

新型知识库建设除了依赖传统的数据建设工具外,更依赖新型的语义技术,包括文档切分技术、语义标注技术、知识链接技术、本体组织技术、主题词表技术等。从知识库建设流程和模块来看,知识库建设阶段和涉及技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5个方面:

(1)知识源选择与数字化

建设知识库必须首选选择合理的知识源,关键是保障版权的合理使用,没有版权的内容是无法进入知识库内部的。其次,还要选择具有权威性的知识源,例如知名作者或机构的图书,经典的专业图书、善本或者机构报告等,都可以作为知识性内容的来源。确定了来源后,就要对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关键是保证转换的正确性。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图像表格的表示方式、稀有字体的编码、公式定理的表示策略等等。

(2)知识的切分与标注

在选定知识来源以后,就要对内容进行切分。出版领域的知识库建设与图书馆领域略有不同,出版领域的知识库应保证内容切分完以后还可以重组为一本图书,例如ePub格式的电子书,这就要求切分时不能只选择图书内有价值的内容,而忽略一切体例性内容,如图书前沿、后记等。图书的切分要首先建立图书结构模型,然后确定内部的知识单元类型,切分的粒度大小,知识单元的独立性和可重用性。进而再确定不同粒度的知识单元如何进行语义标注,设置何种属性,如单元的适用领域、读者特征等信息。

(3)知识网络链接与存储

在知识单元切分和标注完成后就需要建立知识网络,网络化组织是信息组织的前沿方向。这是知识库与一般的文献库不同的地方,也是网络效应发挥的基础。文献库内的文章单元难于相互链接,而知识库内的知识单元存在天然的知识关联,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库价值,必须在知识单元之间,利用DOI、URL、OpenURL等技术建立链接关系。这种关系的建设往往需要领域背景知识和领域本体技术,如医学领域本体用于指导医学知识单元链接网络建设。一般说来,知识库网络模型最后依赖于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所以必须考虑如何将知识网络模型向关系型数据库进行转换。

(4)知识检索与展示系统的开发

存储好知识库以后就要建设知识检索系统和展示系统的开发。检索系统常常需要借助全文检索和半结构化检索技术,进行检索建模。展示系统也就是知识网络的网站表示模型,如何借助信息构建技术和XML语言实现知识网络的展示是这一环节的关键。知识网络不是一个检索列表,而是网络空间,支持用户在知识网络空间内自由地浏览和发现,所以知识网络可视化技术必不可少,但如何迎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和浏览习惯是知识展示系统的关键。

(5)知识组织标准的建设

为了支持以上环节的进展,出版机构必须首先开发建设知识组织基础标准,包括知识源选择规范、领域主题词表、领域本体、图书结构化规范、知识单元标引规范、知识网络链接规范、知识网络导航展示规范等等。这些基础性标准必须事前制定和动态更新,并嵌入知识库加工的所有环节,并且严格执行,才能保证知识库的质量和效用。

出版领域的专业知识库建设无法一蹴而就,它涉及到的技术较多,工程量大,对编辑再加工的能力要求高,需要较大的人财物投入。尽管前期投入较大,但在建立之后,可以树立较高的进入门槛,同时也可以凭借先发优势占领一个专业领域的市场,进而形成一定的垄断,保证长期获益能力。

总的来说,出版领域的专业知识库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型。利用已有的图书资源,开发建设专业知识库正在推动专业出版向高级的语义出版和知识服务升级和转型。出版商必须抓住机会,实现技术更新换代以及产业变革。

(作者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转型 篇1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竞争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将“互联网+”时代的新模式、新业态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创造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打击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作为依法履行商标权保护和网络监管职能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净化市场环境:着力建章立制,努力推进网络市场监管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执法,大力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创新监管方式,构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网络市场监管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网络市场监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执法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红盾网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侵权假冒等各类违法行为。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化监管效能,积极推进网络商品交易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加大对网络商标侵权行为的搜索监测力度。进一步强化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指导平台经营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做到平台内商品交易可查、可控、可问责。进一步推进网络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监管为核心,充分发挥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作用,有效遏制网络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进一步依托“互联网+”促进监管部门的自身建设,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和监管执法规范化,促进品牌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统计工作信息安全管理下一篇: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