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转型

2024-07-26

办学转型(共8篇)

办学转型 篇1

0 引言

当前,我军正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建设步伐。军事人才培养的摇篮———军队院校必须紧跟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因此,实施办学转型即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是目前大多数军队院校发展战略的新选择,任职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军院校体系的“主体”。[1]由于实施办学转型需要更新办学理念,重立办学目标、调整办学思路、实施教学改革,而这些方面的贯彻落实并最终取得实效———成功实现办学转型,其内驱力是教员的转型。

1 办学转型的内驱力———教员转型分析

1.1 教员转型是办学转型的内驱力

办学转型就是体现院校体系“军事特色”、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传统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任职教育是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和提高从事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专门知识和能力,通过院校进行的系统教育。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重点的根本不同是:学历教育着眼发展打基础,任职教育面向岗位强能力,任职教育具有岗位指向性、部队实践性和素质综合性的特点。

办学转型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取得实效、能否实现军校培养目标,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员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及条件的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员队伍建设居于核心地位,是其它方面建设的基础,直接推动其他方面的建设,也就是说,办学转型的逐步推进以教员的转型为内在驱动力。

1.2 教员转型的要素

办学转型要求以部队岗位需求为牵引,突出培养学员解决任职教育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员的转型作为其内在驱动力,教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必须随之转型。

1.2.1 知识体系的更新与补充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军校教员,同样要精通本学科、本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任职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历教育的不同,要按照新的模式进行课程设置与建设,依据岗位任职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员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与补充,熟悉部队的热点、难点问题,紧跟部队发展动向,不仅精通本专业学员胜任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更要了解部队一线某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拾遗补缺,不断完善适应岗位任职的知识体系,使教员掌握的知识对学员日后的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性。

1.2.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过去以传授学科系统知识为主导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员的“教”为主导,学员的参与性差;一张黑板、或外加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学手段,而实施任职教育,想让学员毕业后立即能够满足部队急需,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应的改革。不仅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员为主体,突出教员和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强调学员的参与,还要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情况来选择和优化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师生互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参观实习、模拟演示、实验操作等,还要丰富教学手段,增加网络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3 实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过去教员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与部队一线实践接触较少,甚至有的飞机装备教员都没见过,更谈不上动手实践了,而任职教育强调要培养学员在任职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应用,这就对教员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要求教员不仅熟悉部队,有丰富的阅历和部队实践经验,而且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培养和提高教员的岗位任职教学能力,成为应用型教员,[2]才能避免授课时心里没底或照本宣科,做到胸有成竹。

2 教员转型的对策分析

2.1 提高认识,以人为本

首先,充分认识教员转型是实施办学转型的内驱力。在院校的组织系统中,教员处于“育人成材”的首要地位,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关键。在任职教育背景下,首先要认识到教员转型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学环境及条件的建设具有的内在驱动作用;其次要认识到当前实现教员转型的紧迫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员能否成功实现转型直接影响着办学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任职教育水平的高低。

其次,以人为本,加强教员的科学管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员转型过程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管理。军校教员扮演者教师和军人的双重角色;在办学转型过程中,教员还扮演者教员和学员(向部队一线官兵学习)的双重角色。这就要求军校管理者在教员管理过程中认识到教员的各种角色,认真分析其角色心理,理解其劳动价值,关心教员的成长,将教员的个人发展同院校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扬民主,鼓励教员参与办学转型的各项决策中,实现转型,进而驱动办学转型的开展。

2.2 与部队“亲密接触”,从部队中来,到部队中去

实现教员成功转型,不仅在于教员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还在于对部队的了解、对装备的熟悉、对岗位的熟悉。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教员不熟悉部队,不熟悉装备,不熟悉岗位。因此,首先需要教员“从部队中来”。理论来源于实践,院校要密切与部队的联系,经常安排教员到部队一线学习交流,与部队“亲密接触”,使教员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了解岗位需求及发展动向。这样可以充实教学内容,避免了教员纸上谈兵。其次,让教员“到部队中去”,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要根据部队需要安排教员到部队一线解决疑难问题。如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2007—2009年连续三年派教员赴部队综合实践,让各专业教员到部队一线对应岗位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不仅使教员熟悉了部队、熟悉了装备、熟悉了保障,也提高了教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部队中来,到部队中去……循环往复,使教员所教授的知识不仅紧跟部队需求,还能够推动部队不断向前发展。

2.3 完善机制,有效评价

俗话说,能够评价的才是有效率的,有效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员转型。因此,要建立健全教员转型评价的长效机制。首先,从院校办学转型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评价指标、完善评价内容。例如从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学术水平、部队任职经历等指标全方位评价教员转型,避免评价内容的单一性;其次,成立监督评价机构。可以由院校相关领导、教学督导人员、学员、部队主官、上级评审专家等组成,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员转型进行评价;最后,做好教员转型评价结果的信息披露工作。将评价结果与教员职称评定、评优评奖、晋衔晋级、立功等挂钩,以激励教员努力转型,促进院校办学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

摘要:办学转型是目前大多数军队院校发展的新选择,而办学转型的内驱力是教员转型。需要从提高认识、与部队“亲密接触”、完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来实现教员的转型,进而驱动办学转型。

关键词:转型,以人为本,评价

参考文献

[1]赵晓峰.我军任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及未来走势[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1卷,第1期.

[2]钱晓虎.海军杂志,2010年,第6期,第22页.

[3]胡圣红.任职教育院校“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第66页.

办学转型 篇2

内容简介:本集团组建了多方组成的理事会,并下设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校企一体管理委员会、中高职衔接委员会,理事长由省国资委领导担任,专委会主任由企业专家担任。集团内中、高职学校联合对接行业企业,实现了校企合作与中高职衔接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一、集团运行状况

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成立于2009年3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牵头成立。2012年,经集团理事会研究,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担任其联合牵头单位,主要负责承办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职学校之间的合作。集团现共有成员单位66家,其中政府部门9家,行业协会1家,高职院校1家,中职学校10家,企业45家。集团聚集了唐山轨道客车、三友集团、曹妃甸港务公司、唐山陶瓷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相关职业院校,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区域性、跨行业的职业教育集团。本集团对建设河北沿海强省和曹妃甸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集团以推进曹妃甸产业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研发为纽带,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和中高职衔接为重点,适应曹妃甸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工业职业教育品牌,服务区域建设。

1.成立多方组成的理事会,完善组织结构

集团设立由政府、行业、大型企业和学校等多方组成的理事会。理事会设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理事大会是集团最高权力机构;常务理事会是理事大会的执行机构,在理事大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秘书处设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

理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具体担负理事会的咨询、指导、监督、评

估职能。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由理事会企业成员单位各派一名代表人员组成,每年对集团内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各理事单位之间的合作进行评估、监督、指导和咨询。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由专业对口行业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高职教育专家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负责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团队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指导教材的编审、评价和选用,推动科研与技术研发,定期召开专业咨询研讨会,加强同行业、企业的联系,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建立和完善校企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校企一体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与院属企业、引入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研究决定院属企业、引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协调解决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中重大问题,管理和指导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中高职衔接委员会由学院领导与合作中职学校代表组成,负责审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协调教学中出现的教学资源利用、师资配备、教学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2014年,集团理事会评估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的校企合作工作、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审议了学院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学院专业调整方案,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合作办学企业进行了重点评估,评估合作办学可能给双方带来的风险,促进了校企合作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审议了港口物流管理、动车组技术、陶瓷艺术设计等6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对专业方案、人才规格、课程设置、职业道德等方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校企一体管理委员会和中高职衔接委员分别对校内企业管理以及托管和联办中职学校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咨询、指导、协调、评估。

2.完善合作制度体系,校企合作制度化

近三年来,集团依据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原则,制定、修订校企合作制度75项,其它制度10项,基本形成了校企合作制度体系。明确学校、教师、企业责任,制定系列工作办法,再造工作流程,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全局化、标准化、程序化。

3.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为集团发展保驾护航

在本集团的积极参与下,2012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唐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允许职业院校与企业合办新的职业教育实体,在教师专业

技术职务评聘、学生顶岗实习安全责任及工伤保险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并给予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和实训耗材补贴等。系列政策措施为校企合作、基础能力建设、集团化办学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供政策保障。

4.建立集团网站和集团刊物

为有效沟通信息,提高集团建设信息化水平,建立集团网站,及时报道集团成员的建设成果。集团将省级公开出版社刊物《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作为会刊,以固定版面刊载成员单位的科研成果,2014年发表成员单位论文70多篇。

二、校企联姻,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人才培养就像动车组生产一样,按标准搞好过程监控才能保证质量,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毕业生用起来就更放心。”这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深刻体会。集团以“互动、互惠、互赢”为宗旨,通过“产教结合”挖掘校企合作的深度,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为学生营造浓厚职业氛围,为教师开辟施展天地。

1.加强校企交流,建立合作关系

高速动车目前飞速发展,需要一大批专家型工人。传统的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只有校企双方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将合作推向深入,达到“双赢”。

早在2010年12月,集团牵头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决定以共建“动车组技术专业”为切入点,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双向培训职工、教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学习岛”,开展“订单”培养等方面开展具体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以此增强集团办学活力,提升企业员工和教师素质,培养企业可用的技术人才,校企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企业领导、专家、技术工人多次参加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会议,为集团内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培训、师资培养等“把脉”。校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合作建立培训中心及实训基地,共同开发科研课题,共建动车组技术专业。该公司将轨道客车零部件生产任务也交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工厂承担,力求探索一条产学研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公司组织工程师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对学校新申报的“动车组技术”和“焊接

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岗位任职要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校教师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为动车组技术专业的前期建设做足了工作。

2.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动车组技术专业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积极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支持该学院开设动车组技术专业,校企共同将该专业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

(1)确定人才需求定位

根据动车组生产和检修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岗位设置,与学院专业教师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任职要求。企校共同确定了动车组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就业的职业岗位(群)。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推荐骨干成员联合唐山市华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北京腾实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组成了由企业技术专家或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为主的动车组技术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公司党委书记郝树青担任该委员会的主任以及该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深度研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公司提供真实生产环境基础上,针对动车组技术专业的特点和校企双方的实践教学条件,共同开发制订了“虚实结合、学做交融”工学结合的“四阶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初识专业-专业训练-职场体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共建实训基地

公司将400km/小时的动车车头和头车以准捐赠形式投入学院综合实训基地,公司与学院联合北京腾实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校内“动车职场课堂”,实现了“虚实结合”的情境教学;公司选择技术能手作为师傅,按照现代学徒制内涵进行工学交替培养,实现了“学做交融”。建成后的“动车职场课堂”具有真实的岗位,创设了真实和仿真的“企业环境”,使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同时将企业的项目及生产任务引入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边实训、边生产、边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实践能力。

(4)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针对动车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的专业核心能力,将动车组

生产制造中组装、调试以及检修维护等环节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和由新手到熟练工的职业成长规律进行序化;协助学院的专业教师将这些核心能力与相应课程对接,并转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多学科知识一体化项目课程;按照职业岗位工作实际需要,根据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适于CRH3动车组一体化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5)校企共建“学习岛”

公司在动车调试厂按照“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效果”的要求与学院共建了“学习岛”。以动车生产的真实环境、文化氛围、产品、设备、技术和学院师资、人力资源为载体,创造生产性教学环境和学习化生产环境,实现生产资源和教育资源交互利用、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优势互补、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互渗透。

为进一步挖掘“学习岛”作用,公司在学习岛开展学生了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教师的实践锻炼,由公司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在生产现场结合生产任务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为企业服务、创造效益的同时,学到了企业的前沿知识和技能,增强了企业对学生、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实现学生与员工角色的零距离转换。

3.校企双赢,共享育人成果

校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使学院更好地对接了产业需求,企业也赢得了学院人才、技术支持,开创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新局面。近年来,每年有300多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人被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录用。目前,学院有80多名动车组技术专业大二的学生在公司调试厂实施“工学交替”实习。学生在企业的生产现场,由一线工程师进行理论培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实操训练,经考核合格后上岗,从事动车组牵引控制系统电器设备调试、动车组辅助电器系统设备调试、动车组网络系统调试和动车组检修等工作。公司每个月为每名学生提供近三千元的生活补贴。

三、实施托管模式,促进中高职衔接发展

集团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制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专

业课程体系,交叉任职的教学团队,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性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并选派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学习中高职衔接先进理念,形成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和中高职衔接办学的机制。2012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托管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实现中高职紧密衔接,以高职带动中职发展,使该校成为国家千所中等职业示范校之一。学院“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经验在2013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会上推广。

四、集团成效总结 1.成果概述

集团按照“以开放式办学整合资源,以开放式教学利用资源”的思路,进行办学制度的顶设计,形成多层次、多形式校企深度合作、中高职紧密衔接的体制机制,建设了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全国行业培训中心(基地)、3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2个全国职教师资境外培训基地,与爱尔兰DIT、德国IB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合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5项,河北省社科成果奖2项。

2.主要内容

(1)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毕业生多次获得优异成绩;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能工巧匠”、“唐山劳动模范”、“唐山市十大金牌工人”等优秀毕业生;唐山现有国家、省、市级陶艺大师中,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毕业生占到70%。

(2)服务产业机制基本形成。投入900多万元建设了省级院士工作站及其“快速制造(3D打印)工程技术中心”,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在集团所属陶瓷机械厂,引入华诚模具公司及价值千万元的大型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高速动车组所需配件,形成了服务动车组产业的长效机制;在集团所属美术瓷厂,引入高端企业“金方圆骨质瓷公司”,带来千万元德国先进设备,共建了“河北省高校骨质瓷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开发高档骨质瓷,形成了服务陶瓷产业的良性机制。

(3)形成理论成果。根据办学经验和理论探索,出版了《职业教育资源论》,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并列入教育部社科文库。

3.社会影响

2011年,集团研究成果“校企一体的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全国职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2月27日,《中国教育报》以“产教融合的‘校企一体’模式”为题,报道了本集团集团化办学成果,并作为我国职教集团化办学的首个案例;在集团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下,2014年,集团牵头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河北省组织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验收,经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复审,确定为“优秀”;2014年全国职教大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相继对本集团的改革成果进行报道。

五、当前发展中的问题及未来的规划 1.当前发展中的问题

集团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大部分校企合作重点在招生就业、顶岗实习等较浅表层次,缺乏系统性的整体设计,亟待向人才合作培养、教学评估等深层次重点转移;二是集团的动力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意愿还不够强烈;三是集团中的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服务产业能力建设,提高集团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2.未来的规划

(1)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新的教育实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必须形成利益链条,实现产权重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新的教育实体,形成科学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相关企业和院校加快进行新型教育实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双方制定办学章程,在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2)力争成为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

办学转型 篇3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也对我国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新经济、教育体制的影响下,需要突破自己原有的发展模式,深化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提高院校的教学水平,促进院校的经济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校企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探究了校企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转型发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26-2

0 引言

地方本科院校是省属院校,其经费是由地方行政单位划拨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迅速壮大。地方本科院校在全面普及新课改的背景下,其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需要跟进时代的发展,进行教学创新,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进而促进院校的发展。校企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实现了教育理论与职业的结合,也创新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吸引了外界人群的眼球。

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

1.1 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影响

现如今,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是通过人才竞争来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做好人才培养是我国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型的重要手段。受我国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都是专业知识牢固但缺乏实践经验,甚至有的学生专业水平都达不到社会、企业的要求。因此,调整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校企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是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地方院校的学术教学到应用教学的转变,提高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1.2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必要选择

通过对我国本科院校的发展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方本科院校大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产生,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开始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此时,一些优秀的专科院校和民办大学开始晋升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一些高职和中职院校的合体,本科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相对薄弱,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不适合地方区域的发展。所以,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应进行转型发展。

2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2.1 国外的办学现状

通过对国外教育的发展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国家陆续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院校,有的院校开展以企业为主的办学模式,有的院校开展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其原理是一致的,通过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美国某大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通过上午学习理论,下午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在执行强度、学分设置、管理角度区别与其他的传统院校。

2.2 国内的办学现状

我国在校企办学模式的应用并不是很理想,虽然我国在发展初期推行半工半读与我国现在的校企合作办学形式类似,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有了很大的调整与改革,地方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学校虽然已经开始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但其教学效果有待研究,很多学校并没有强化学生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认识,导致学生进入企业学校的时候没有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使校企合作教学成为形式化教学,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 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提供教学人才,目前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如下:

3.1 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

学校内部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创建以学校优势专业为基础的实习工厂,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首先,企业以公司的名义承接项目,学校通过校内的实验室,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老师也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对不同项目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3.2 开展校内企业招聘

校内企业招聘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为目标的双向选择招聘。对学校而言,校内招聘的企业需要符合学生的专业要求,为了保障校内招聘企业的正规性和合法性,校内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企业资质进行审查,考察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学生进入企业能够学到专业知识和技术,利用企业的岗位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企业而言,需要对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进行考察,确保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潜在价值符合企业要求,保证学生在被录用后,能够在企业稳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

3.3 校企合资的办学模式

校企合资的办学模式是指以学校或者企业为主体,另一单位进行企业融资的办学模式。企业有固定的人才输入,即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学校有固定的实习场所;即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等硬性环境。校企合资的办学模式是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学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而创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激励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节约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此外,校企合资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学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策

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介绍了解到,现在,本科院校的发展逐渐转向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更需要与当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向契合。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服务当地的校企合作

服务当地的地方校企办学模式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确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为地方本科院校是大众化教育的产物,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方面应该坚持特色的地方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为当地的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融合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

4.2 政府部门的支持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很多家长由于对教学模式的不理解,容易对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产生误解,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摩擦。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为校企合作办学提高社会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当地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法律保障。

4.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的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评价体系,多以学生的基础学分和思想道德学分进行等级评价,如:某高等教育学校,在学分制评价过程中,设置学科学分,通过学生的成绩测评确定学生的基础学分;思想道德学分是指学生是否积极的参加学习组织的活动。这样的评分制度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所以学校应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整合学生的道德、文化、能力三方面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保评价体系实施的公平、公正性。

5 结束语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当地本科院校的应用,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有利于提高当地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当地本科院校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办学转型 篇4

一、应用技术型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是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依据, 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学顶层设计。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首次就业指导上, 已经大体区分为继续学习类“就业”、创业类就业、应用技术类就业、技能操作类就业等四个层次。除开创业类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均都考虑外, 其他三类就业根据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面向等各高校有所侧重, 据此, 高等学校的分类除特殊专业教育外, 大体划分四类, 即研究型普通本科大学、教学型普通本科大学、应用型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近几年, 由于培养人才定位的进一步明确, 多数学者又将其划分为三类大学, 研究型普通本科大学、应用型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教学研究型大学毕业学生发展潜力突出, 被社会就业普遍推崇。但在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之下, 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生源是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根据我国现行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实体构成可以预测, 应用技术类就业、技能操作类就业应是企业需求最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就业类型, 而应用型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高专类学校也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数量规模最大的一类高校。

民办高等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国民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办体制下的民办类高校开展应用类教育起步较早, 据10多所民办财经类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 绝大多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多数学校定位于基层财、经、管应用类人才培养方向。但在实际教学组织中, 专业理论课开课种类与研究型大学基本上大同小异, 学时分配有所差异;专业模拟实训和实验课程多数局限于计算机财经管软件的上机操作;校外综合实习很难参与企事业财经管的实际业务工作。以上情况, 使得财经类民办高校将应用型在培养目标落实到位差距较大, 这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之一。观点之一,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 民办应用型高校不能与研究型大学“同质化”, 要淡化某些课程, 加强某些课程, 取舍的前提是强化专业岗位应用知识和技能培养;观点之二, 应用型本科人才与高职高专学生不仅有学历的差距, 更应该体现出人才层次和发展后劲的差距,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能把“应用型”等同于技能操作培训。所以, 民办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学校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 研究创新型人才和面向基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都是社会急需人才, 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除上述两类人才外, 仍需要一大批有一定理论功底、有学习能力、具备发展潜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专门人才, 这一类人才应是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范畴。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人才既互相融合、又互为补充的错位发展模式, 能够为社会提供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民办财经类应用型高校, 在教学定位上既要克服追求学术型、理论型, 忽视实践、应用的教学设计;也要避免只重技能培养, 重视具体岗位的实操训练, 忽视为学生发展打牢基础的理论教学, 区分于研究型、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学校。普通财经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管理、服务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目标定位体现为区域经济和行业类培养上手快、有发展后劲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设置要以落实本科基本知识要求为前提, 以主干课程和应用类特色课程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以应用类实验、实训、实习作为加强应用能力培养载体, 课程设计体现系统理论与特色发展相结合,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及实操培训, 让学生掌握初级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体现厚实基础上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

网上调查, 民办财经类学校本科教育的定位多数都是以就业为导向, 着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财经类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点和难点

据调研若干个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所统计数据, 在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下, 财经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导向进入微小企业及个人创业人数已经远远超过进入大中型企业的毕业生数量。毕业就上岗, 上岗经初步培训就能上手、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毕业生是企业急需和欢迎的人才。目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不是不够, 而是符合企业招聘期望值的应聘本科毕业生数量不够。这也说明, 高校教育教学亟待改革, 加强普通本科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 贴近社会实践加强学生职业特长教育等工作任重道远。

第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论述同样适用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财经类本科院校。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不受市场欢迎的主要原因。由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主要是迎合高考的应试教育, 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比较普遍。大学教育不仅要教知识, 也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迎接工作挑战的各方面能力, 所以教育部近几年有关大学教育要求越来越宽、越来越具体, 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而传统教育的惯性仍然很大, 注重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 以学生学习分数衡量学生授业质量仍然是现行教学的基本模式。跳出这个模式, 如何在财、经、管专业发展校企融合式教学、开展学生“订单”式培养, 用学生知识能力考核评价综合指标代替分数万岁的应试模式, 是将学生兴奋点由课堂应试教育转向注重素质培养、自身能力提高的引领航标。当下, 本科教学转型, 在调整人才培养定位进而修订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对人才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第二,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坚持产教融合发展”, 这是民办财经类高校在设计教学体系、组织教学时应着重加强的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建设难点, 一是“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要足够, 特别是吸收长期工作在财经类岗位的一线技术管理主管加入专业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每个专业聘任至少一名以上的本专业兼职企业技术管理任实践教学教师, 这对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开展教学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对校企融合办学提供媒介和便利条件, 有利于跟踪社会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二是教育观念要更新, 在“教、学”模式中增大“练、做”等实操培训比重, 增加或者强化校内模拟实训内容和教学学时, 并增加财经类专业跨专业模拟实训项目和实习项目;三是教学设计要打破“闭门办教育”传统思路、增加校企开门办学的内容和学时, 安排企业财经管类主管人员到学校授实际操作, 将实务“搬到”校内, 强化学生专业实际工作学习和动手实操课程。笔者认为, 以上三点是当前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加强职业教育的瓶颈和难点。

三、应用型民办财经类高校加强技术技能培训的改革设计

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基本素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规知识、基本能力。按照应用型教育教学要求, 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下列五种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组织管理、社交能力。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同的高校, 各项能力的侧重略有差别。我们通过10余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使用教材的调研, 发现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差别不大, 但知识教授深度和教学内容侧重差别较大;应用类本科和高职高专类学校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应用型本科教育侧重于打牢理论基础, 高职高专更侧重于实操技能培养。针对应用型民办财经类高校如何在本科层次加强技术技能培训, 笔者有以下四点思考和设计:

第一, 民办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在培养模式改革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型民办财经类本科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必须摈弃传统的“三为主” (即理论教学为主、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为主) 的人才培养方式, 强化专业教学中打好创业就业能力基础的“职业”特征的教学组织, 具体到课程设计上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本、能力为核、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打造课堂教学、校内模拟实训和开放实验室、校外实习和订单式培养等“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专业教学团队应着重提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 提倡专业课任课教师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 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直接方式;教学内容设计中加强就业需要的和凸显专业特色的专业骨干课程教学, 适当增大这类课程的学时数, 以使学生在“理解、学通”前提下会应用,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动脑与动手实操教学;通过校内学生实验实训项目场所配套建设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构建与专业适用岗位接轨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增加选修课比例, 增加课类包括面向实践方向的课程, 包括校企结合开设的课程, 以及学生继续深造需要加强的课程。教学设计上确保一般教学组织向应用型倾斜, 兼顾学生发展需要组织相关提高班。

为满足上述要求, 教学组织上可以划分为三大块, 系统的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教学。

第二, 基础课的“指向性”要强于教学型大学, 在网络文化大众化普及的时代, 适当减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课时, 加强财经类专业需要的法律道德类、公文写作类、计算机办公类和外语等课程教学。

第三, 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宽口径”与专业特色教学相并重, 在加强专业特色课程基础上兼顾财经类学生专业的宽视野和再学习能力教育。具体设计上, 突出一定数量特色课程教学, 课时给足、讲透;其他的专业基础课设课种类要兼顾学生在学习需要, 每门课程教学时数不宜多, 以够用为度, 仅仅为学生将来的使用打下启蒙基础。

第四, 专业课程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课堂与实验室、模拟实训室、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大力开展开放式模拟实训教学。在教学上注重以下六个方面:教学顶层设计要重视校内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相关工作内容的接轨, 每门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要讲授到应用、操作, 加大主干课程的课时量;针对财经类专业工作特点, 强化校内虚拟现实实验、实训教学的建设和教学组织, 开展能进行岗位初步培训的跨专业模拟实践环境下的模拟实训教学;为学生创新、创业打基础, 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在教学时间上应集中安排, 保证在校生至少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与企业合作, 安排大四阶段学生按照企业需要开展对毕业生的短期职业培训 (订单教育) ;将职业证书培训纳入到教学计划要求内。对财经类大学生进行职业资格的基本培训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财经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定位首先要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前瞻经济发展趋势;根据学校建设基础, 找准学校培养人才的特色定位, 在教学组织上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贯彻到教学组织的始终。高校和企业融合办学, 需要摸索一条校企共赢、共谋发展的办学之路。

摘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环境不断变化,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追求实用性。民办财经类高校的办学模式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财经类民办高校在“转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从办学定位到培养模式;从教学构架到师资匹配;多角度、深层次地剖析了“转型”的重要性、必然性及改革设计。

关键词:民办财经类高校,办学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吕永霞.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财会通讯[J].财会通讯, 2012 (24)

[2]郭慧文, 孙琴月, 郑海荣.加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福建农林大学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3]杨敬舒.“产学研”模式在财经类院校的实施途径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 2013 (49) .

办学转型 篇5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社会发展及其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现实挑战;国外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发展;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理论基础、原则与目标、主要任务、保障策略;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个案研究。

(二) 研究方法

该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

1. 文献研究法

该课题全面搜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文献资料, 包括学术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 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形成了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基本认知。

2. 调查研究法

该课题实地考察了若干所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 获得了客观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

3. 比较研究法

该课题对国内外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不同类型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进行了比较, 以了解其异同、经验与不足。

4. 案例研究法

在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资料等基础上, 该课题组选取并呈现了五个有代表性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个案, 探究其转型与创新的基本举措。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 转型与创新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克服自身积弊的现实需求。自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已走过了创建与探索 (1949~1965年) 、破坏与扭曲 (1966~1976年) 、恢复与重建 (1977~1985年) 、改革与发展 (1986年至今) 四个历史时期。期间,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既获得了蓬勃发展, 取得了辉煌成就, 也暴露出办学理念滞后、办学重点模糊、发展模式失当、管理体制僵化、发展机制不畅、办学手段落后等问题。这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阻碍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作用的充分发挥。唯有通过转型与创新,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才能真正克服自身的积弊,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 转型与创新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应对外部挑战的迫切期待。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发展到今天, 既拥有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如正在进行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 也面临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开放多元、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等一系列不可回避的现实挑战。可以说, 这些外部的挑战和压力也迫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不得不转型与创新。

第三, 国外成功经验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国外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起步较早, 发展也已相对成熟。认真研究国外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学习借鉴国外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类型多样、特色鲜明、质量为重、高度自治、灵活应变等经验, 可以促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主要原则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原则。这几个原则各有其相对独立的涵义与特征, 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 应该贯穿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全过程。

(三)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基本目标

由“转型”与“创新”两个词的本质审视,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转型与创新应该是全方位、多维度、根本性、突破性的转变过程。基于这一点,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办学理念革新、职能重点转移、发展模式转向、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机制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改造, 形成办学理念科学、职能重点清晰、发展模式合理、管理体制完善、发展机制畅顺、办学手段先进、充分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能较好地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系统。

(四)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理念革新

办学理念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灵魂, 对于办学机构的发展具有定向作用。鉴于此,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转型与创新应当以办学理念的革新为先导。在新的时期,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应尽快改变封闭办学、工具性、管制、计划等传统办学理念, 树立开放理念, 高扬人本理念, 强化服务理念, 引入市场理念。

(五)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职能重点转移

在很长时间里,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秉持学历教育本位的办学观念, 专注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 造就了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跨世纪辉煌。但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标准观念转变等严峻的挑战, 学历本位的成人高等教育职能定位观念已受到普遍质疑。审时度势, 与时俱进, 实现由学历教育本位向继续教育本位的职能重点转移, 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的重要任务。

为此,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必须从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实施系统化改革和创新。具体来讲,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应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推行项目制的管理模式, 贯彻公司化的运作战略, 推进多维度的合作办学, 实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

(六)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发展模式转向

长期以来,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坚持外延式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曾有效地满足了广大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新的形势下, 固守这种发展方式导致了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生源竞争混乱无序等问题。同时, 这种发展模式也面临着国外优质办学资源冲击、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调整、人才需求多样化、成人学习日益个性化等现实挑战。

鉴于此,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只有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之路, 才能更好地完成成人高等教育所担负的时代重任。因此, 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师队伍结构, 建立立体化的课程资源体系, 使用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手段, 构建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 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建设。

(七)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发展的制度保障。近年来, 我国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弊端, 如高度集权、管办合一的体制缺陷, 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 干部人事分配领域的制度障碍, 社会参与的第三方缺位等。这些弊端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束缚了办学机构的活力。因此, 需要解除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自身发展的体制障碍, 可推行的改革举措主要有:贯彻“统筹有力”原则, 建立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组织机构;加快职能转变, 实现政府的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 落实办学机构的法人地位;推进政校分开, 实现管办分离的体制创新;促进干部人事分配领域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成人高等教育中介组织, 发挥第三方管理的社会作用。

(八)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发展机制创新

市场机制和产业机制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发展机制的创新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目的是要打破以往由政府垄断提供的单一格局, 通过多元化供给者的参与, 将竞争理念引入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之中, 盘活成人高等教育资源, 形成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供应的多元参与和良性竞争。在市场机制导向下, 应注意平衡成人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 建立科学的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产品价格机制, 发挥竞争机制的激励作用。当然, 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所引入的只能是一种“准市场”制度环境, 而不是把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市场机制照搬进成人高等教育领域。

与普通教育相比, 成人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 具有更强的生产要素功能和生产性、有价性、商品性等产业属性, 由此, 应该适度引入产业机制, 以解决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受教育需求。基于产业机制的视角, 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应树立经营理念, 促进自身的企业化转型, 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九) 函授 (夜大) 办学形式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改造

函授教育 (夜大) 作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办学形式逐步暴露出许多问题, 如:教学设施的传统化与陈旧化、教学媒体的单一化与平面化、教学模式的“本本主义”与“满堂灌”、学习模式的时空局限与工学矛盾、管理模式的观念僵化与手段滞后。与此同时, 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却展现出许多优势, 如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 学习模式的自主性、灵活性, 学习手段的交互性、现场感, 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网络化等。

在此背景下,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改造函授 (夜大) 办学形式, 弥补传统函授教育 (夜大) 的劣势就尤为重要。具体来说, 函授 (夜大)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改造的目标和任务包括:把教学设施从地面向空中进行改造;对教学媒体由静媒体向流媒体改造;教学模式由单向灌输向师生互动改造;学习模式从被动接受向自主化学习改造;管理模式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

(十)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的重组与转制

办学转型 篇6

一筑波大学的建校背景与办学理念

1创建背景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教育体制锐意改革的转型期, 社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为使高等教育与时俱进, 同时解决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因量的急剧扩张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设想》, 其中心议题是: (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术研究高水平化; (2) 高等教育内容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3) 教育、研究活动的特性及有效管理; (4) 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性和排除封闭性; (5) 尊重高等教育的自发性和国家有计划的援助与调整。该报告重点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1973年9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筑波大学法案》, 同年10月宣告筑波大学正式成立。筑波大学位于筑波科学城的中心, 是按照世界新型大学的创办模式, 以东京教育大学为母体而进行扩建的。[1]

2建校理念

筑波大学在办学理念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过去的大学, 往往局限于某一狭隘的专门领域, 导致教育和研究两方面趋于停滞和固定化, 以至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鉴于此, “本大学建校的目的就是要在基础和应用科学等方面, 同国内外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之间, 加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在取得跨学科协作成果的同时, 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研究, 以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才智和高尚品德的人才, 为推进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2]

3发展目标

为了确保建校理念的实现, 真正建设成具有国际型、实力型和开放型的大学, 筑波大学制定以下发展目标:[3]

第一, 在追求从自然到人类、从社会到文化各学术领域专业深度化的同时, 积极推动超越现有领域的跨学科间协作, 实现领先世界水平的科学发展。第二, 通过开展以高水平科研为基础的教育, 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拥有道德修养,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以备将来能够独立地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第三, 作为汇集众多科研机构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核心, 积极加强与各教育研究机构及产业界的合作, 力图充实并强化自身的教育研究机能, 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第四, 作为面向亚洲及世界各国、各地区开放的综合性大学, 积极开展与国际接轨的通用性教育研究活动和交流, 为建设成具有国际权威的大学而努力。

综上所述, 筑波大学虽然是在东京教育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但她不拘泥于固有的办学观念, 创建伊始就以大无畏的姿态, 在办学模式上锐意革新, 将建校理念定位为面向海内外全方位地开放, 其奋斗目标是建设成最具有“未来导向性”的 “新构想大学”, 引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潮流。

二新型大学的崛起

筑波大学为了充实和强化教育研究组织, 对传统的教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全面地改革, 最引人注目的是废除学部·讲座制, 建立起新的学群、学系制。

1新型教学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1) 新的教学组织———学群·学类。日本传统的大学一般都设有学部, 学部下有不同的学科, 而学科下还有若干科目, 每个科目设置一个讲座。由于讲座制规模过小, 对内分散割据, 对外封闭隔绝, 不能满足社会转型背景下科学不断分化和综合性的要求。为了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筑波大学取消了教学研究一体的学部·讲座制, 实施了学群·学类的教学组织形式。[4]

如表1所示, 设立了3个学群和三个专门学群、13个学类。在每个学群里都包括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 使学群变得犹如一所小型的综合大学;下面再细分为学类, 它相当于其他大学的“学部”或一所单科大学。筑波大学就像是 “若干所小型综合性大学加单科大学的联合体”。

(2) 灵活的研究组织———学系。学系是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新型组织机构, 基本上是以学科为单位划分, 全校教师必须按照各自的专业分别属于某个学系, 一个学系便是同一领域教师集体进行“切磋琢磨”的场所。但是开在展综合性研究时, 可根据需要不受学系的限制, 与相关学科领域相互沟通, 也可自由搭配、恰当组合队伍;在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时, 设立特别课题组, 不仅吸收校内有关学系的教员, 还面向国内外招聘客座研究员来组成。

2行政管理新体制的确立

为与新型教学和研究组织相适应, 筑波大学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确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管理体系。[5]

教员会议。各学群、学类都设置了自主运营的教员会议。

评议会。这是决定全校重大事宜的最高权力审议机构, 校长为会长。评议会下设计划调查室、公开研究室等机构, 对大学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入学考试、毕业生情况等进行追踪调查。

审议会。设立了教育审议会和研究审议会, 由5位副校长担任会长, 分别主管教学、研究、医疗、福利、总务等五个方面。

参与会。类似于校外顾问委员会, 成员包括地方知名人士, 兄弟院校和大企业代表等。其职能是大学和社会的接合点, 使大学能够及时听取来自校外的呼声, 并同兄弟院校保持良好的沟通, 为校长提供咨询, 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设有全校性的人事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等。

事务局。由校长直接领导, 负责协调组织全校行政事务。

3全面开放的办学方向

筑波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建成“开放型大学”, 这既是她创建的起点也是办学特色, 为保证大学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基本理念的实现, 采取了如下措施。[6]第一, 设立了运营咨询会议。主要是为了倾听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大学运营建议, 同时将学校的自我评估结果及时公布, 以利于社会了解学校的内部管理状况, 并获取反馈意见。第二, 开设公开讲座。坚持面向社会办学, 向市民提供各类公开讲座。通过举办讲座把大学的教学、科研成果还原给社会, 为地方提供服务。 第三, 为社会人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为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 专门开办了夜间授课制;为了适应不同社会人的需求, 与公立和民间研究机构联合创办了培养硕士、博士生的研究生院。第四, 与国际社会接轨是保证“大学开放”的重要一环。 为建设成面向国际, 面向未来的大学, 还增设了国际关系学类, 同国外大学以及教育科研机构间保持紧密的联系, 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交流。

由此可见, 筑波大学不但在办学理念、教学科研组织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进行了全面改革, 而且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通过自我的否定与扬弃, 在传统大学模式中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三筑波大学的办学经验

筑波大学作为只有四十年建校历史的年轻大学, 她着眼于办学模式的创新, 努力践行了“灵活化、综合化、开放化、国际化”的办学原则, 树立起了“崇尚学术、特色教育、服务社会、 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的新风尚, 其成功的办学模式不乏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 筑波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 在社会转型中大学应该将与时俱进放在首位, 并且要有继承和拓展的明晰轨迹, 在明确坐标和定位的前提下, 注重寻找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不应该追求一时的辉煌, 而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增强忧患意识, 积极迎接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

第二, 筑波大学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 建立了新型教学研究组织“学群、学系”, 使大学内部成为有机整体。“学群”的设置在课程上拓宽了基础, 克服了学部·学科·讲座所造成的各专业之间的壁障,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 选修不同科目, 广泛地接受多领域的通识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新的思维方法。“学系”便于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 有利于开展综合性交叉研究活动, 搭建起了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平台, 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了学术研究水平。

第三, 筑波大学通过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探索出“大学管理新体制”, 确立了一元化领导下, 分工负责的“大学新自治”运营机制。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 提高了管理效益。特别是筑波大学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革新的“三自精神”, 以及利用“参与会”等措施来进行校外评估的机制, 促进了大学集中与民主制度的实施, 确保了大学效率性、连贯性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四, 筑波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是保持大学活力的基本原则, 秉承“着眼未来, 面向世界, 真正办成开放型大学”的办学理念, 正是这一理念为她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向社会开设公开讲座, 让公众走进大学;通过不断收集社会信息、集思广益, 使大学及时了解社会需求, 实现了大学与社会的双向互动;积极谋求与世界著名学府的学术交流。开放的办学模式为筑波大学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很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确立了地位。

四对我国大学办学的启示

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高等教育结构也日趋多样化, 各大学间的竞争必将日渐激烈, 如何面对困难、 迎接挑战, 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一, 在我国一些新建大学中存在着极力加强大学的综合性, 盲目效仿老大学, 导致新大学无新模式, 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明显等倾向, 这种现象既不利于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化的形成, 也不利于高等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更满足不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学习筑波大学的经验, 只有制定有效的发展目标, 才是大学生存的保障;只有追求个性发展, 走特色化办学之路, 才能化解难题;只有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才能把握未来的新方向。

第二,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已将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提升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议题, 也有许多大学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我国的大学是以学院制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 各学院之间是严格按照专业划分, 学生的学习也是以本专业的课程为主, 综合科目的教学几乎被忽视了。过度的专业分化, 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基本人文素质不够高、学术视野不开阔等问题突出。[7]我们必须认识到, 当今社会发展已经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是难以解决的, 必须借助多学科的力量。“学群、学系”制对于我们丞待解决的专业过度分化问题, 提供了宝贵的启迪。

第三, 目前就我国的大学而言, 无论是面向校内外, 还是面向国内外的开放程度都很有限, 以致出现大学内部各院系和各部门之间不能够真诚有效地相互沟通, 与国内高校、邻近大学间陌生相处, 更谈不上同世界各国大学密切交往的局面。[8]实践证明, 大学的开放既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更是决定大学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9]因此, 我们应该立足国内, 面向世界, 加强大学内部联系, 同时积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与世界各国大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此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第四,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至今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政府包揽高等教育, 大学内存在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过大, 导致高度集权、官僚本位主义的现象严重。行政化弊端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 干扰和损害了学术的创造力。然而, 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功能日益综合和复杂的学术机构, 需要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实行学术本位的管理。[10]筑波大学在脚踏实地、连续不断改革的基础上, 建立起完善的大学行政管理体制, 并通过自我审视和自我认知机制, 明确自身的不足, 给现代大学树立起一种新风气。

总之, 筑波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 顺应了日本社会转型的需求, 为现代大学做出了表率。诚然, 筑波大学与那些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成果丰硕的世界著名学府相比, 四十年的办学历程是短暂的, 但她的实践经验却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 其成就是令世人瞩目, 时代印证了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筑波大学力图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以崭新的时代精神, 为现代大学做出了榜样。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 借鉴筑波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 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办学模式, 才能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性的科学发展。现在筑波大学为肩负起社会所赋予的重大使命, 提升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 培养出更多国际化高端人材, 正在以开阔的视野拓展广阔的空间, 努力寻求着办学特色的新发展。

摘要:筑波大学是在日本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期, 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兴建起来的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筑波大学提倡“改革”和“挑战”的新理念, 致力于全方位打造“开放型大学”, 率先实现了“灵活的教学和科研组织”, 以及“大学管理新体制”和“新大学自治”, 完全以崭新的办学模式, 站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 成为日本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

关键词:日本,筑波大学,办学模式,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http://www.tsukuba.ac.jp/organization/faculties.html.

[2]周蕴石.世界著名学府——筑波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28.

[3]http://www.tsukuba.ac.jp/organization/faculties.html.

[4]魏丹.日本筑波大学以教育目标为导向的体制及课程设置[J].文教资料, 2011 (11) :132.

[5]郝进仕.筑波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127-128.

[6]迁中豊.グローバル30の成果と課題---筑波大学の取組[J].IDE現代の高等教育, 2014 (5) :47-53.

[7]别敦荣.学科规训与大学教育功能[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108-109.

[8]刘河燕.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开放性及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 2010 (6) :136.

[9]迁中豊.グローバル30の成果と課題——筑波大学の取組[J].東京:IDE現代の高等教育, 2015 (5) :47-53.

办学转型 篇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大背景下开始发展的,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发展壮大的空间, 《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据有关统计数据对比:2007年全国民办高校297所, 在校生163.07万人, 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 专科生141.94万人;2013年全国民办高校718所, 在校生557.52万人, 其中本科生361.64万人, 专科生195.82万人。这7年间, 民办高校发展是2007年的2.4倍, 本科生在校生是2007年17.12倍, 专科生在校生是2007年的1.39倍。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学校数量的发展不成比例, 与本科发展更不协调, 本科发展是专科的12.31倍。同时, 也说明民办高职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中体制机制问题的分析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办学资金投入不足、办学定位不明晰、特色不鲜明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民办高职院校在体制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民办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1.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是由职业培训学校、自考助学班、高考补习班改成而来, 缺乏对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研究和认识, 在办学过程中, 办学思想不明确, 只有“宏伟”的发展的目标, 没有具体的办学计划, 只顾招生人数, 不讲专业设置计划、课程开设方案、师资配备结构、基础教学设备以及相应的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 教学与实习实训等关键性教学环节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2.一些民办高职院校是由民营企业扩大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而来, 他们只看重办高职政策的有利因素, 过分追求投资回报, 淡漠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 有的干脆袭用民营企业管理模式, 实行家族企业式管理, 人、财、物均有老板说了算, 业绩考核、利润目标死抓不放, 教师的自由发展空间被束缚得死死的, 教学改革难以发展。

3.一些民办公助性质的高职院校, 往往是依托一个大中型民营企业办学, 公与私形不成合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动用行政手段, 动员民营企业办高职;利用权力批拨行政事业编制, 划拨教育用地;采用行政措施, 组织各方力量, 确保办成民办高职院校。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办学的内在动力, 就没有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没有改革创新精神。

(二) 民办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第二十条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董事应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我国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该治理机构广泛应用在当前的国际私立教育机构。这种治理机构不同于家族管理, 自然不存在家族管理的弊端, 同时该治理机构既维护了股东的合法权益, 也有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多元的董事会人员构成, 使董事会的决策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 使高校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目前,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虽然也采用董事会治理结构, 也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但是名不副实者甚多。尽管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都存在董事会章程,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多数情况下都是董事长一人拿主意和做决定。面对这种形势, 董事会的治理机构已经名存实亡, 实际发挥作用的还是家族, 这是因为董事会在此时已经发生了变化, 存在董事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缺失, 董事长、校长职责不清, 章程、议事规程成了空摆设, 法人治理名实不符, 内部平衡和监督机制不建全, 缺乏教授治学运作机制等问题。这些不仅与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的地位极不相称, 而且也严重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 民办教育法规不完善,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宏观上鼓励多, 微观上限制多;上级会议及文件指示上号召多, 主管部门具体落实上政策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更快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往往享受不到公办高职院校的同等待遇。如教育部资助的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实训基地等建设项目, 公办高职院校个个有份, 民办学校没有一项;还有“质量工程”项目、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科研项目等公办高职院校都可以获得财政资助, 民办高职院校却被拒之门外。社会力量举资办学发展很快, 现在已形成民办公助、公办民助、股份制办学等多元化投资办学形式, 而国家在这方面缺乏针对性具体政策, 管理制度严重滞后, 民办高职院校处在不公平的竞争中。

三、创新体制机制, 依法规范管理,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 经济建设的转型升级迫使民办高职教育不得不转型升级, 而创新体制机制, 依法规范管理, 是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 深化宏观体制改革,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发展

1.国家要完善民办教育的立法建设。《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已颁布实施10多年了。这些政策法规为促进民办高职教育提供了法律保证, 促进了民办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但是, 法规建设滞后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各方面的比例、产生办法以及董事会议事规程和表决办法等都没有做出规定, 导致一些学校董事会成员产生不规范、结构不合理, 董事会的运行程序无章可循, 难以发挥董事会有效决策作用, 法人治理形同虚设。因此, 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国家必须在民办教育立法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 以此引领民办教育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加强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

2.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减政放权, 保证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自主权, 减少不必要的报批及评审, 激发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一个学校开设什么专业, 最适合本校办学实际, 最能体现本校服务社会的价值, 本校专家心里最清楚。学校自然会在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下, 在相关行业指导下, 做出正确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规划决策。民办高职院校最欢迎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更希望第三方对其评估, 因为民办高职院校具有期盼公正评价的心态。

3.健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制度。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 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建设。要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如广州华商教育集团, 对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扶持和保证作用, 其依托主体太阳城集团是一个跨区域的民营企业集团, 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实施校企合作办学、产教融合的靠山。太阳城集团所属的不同行业的产业单位, 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专业发展中具有特殊身份的指导、参与、服务的主体。

(二)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民办高职院校急切盼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管理职能, 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 从管理职能转向服务、督导职能。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法规、评价导向对民办高职院校进行宏观调控,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良性发展;要在学校专业设置、特色建设等方面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政府要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同公办高职院校争取平等的“保护神”。

2.形成多元化的董事会构成机制。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组建涵盖各方利益相关的董事会机构。董事会成员应由政府代表、出资人、举办者、教职工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 形成利益制衡机制, 监督教育资源规范使用, 以保证学校执行国家大政方针。

3.完善董事会运作规程。在民办高职院校法人治理结构中, 最高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校长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策, 其受聘于董事会, 应正视校长和董事会的关系, 保证两者的职责泾渭分明, 各司其职。另外, 为了保证董事会能够顺利安全的运行, 必须不断完善董事会运作规程, 只有了制度保障才能确保董事会的正常运行。要求董事会和校长各自负责不同的事项, 董事会负责在关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做出决策;校长负责在已制定的决策的基础上处理高职院校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由此可知董事会具有最高的决策权, 但是校长最高的行政管理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两者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但都必不可缺,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自既不能“缺位”, 也不能“越位”。这样才能保证民办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4.正确处理投资与回报的关系。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举办人对投资的合理回报是举办人的合法权益, 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已做出明确规定, 允许投资举办人从办学结余中按年度取得合理回报。不可否认, 有了利益的推动, 举办人的办学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因为好的学校能让他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然而, 在具体的案例中, 举办者也存在着办学动力的偏差, 比如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没有意识到民办高职院校投资和资产的重要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和长远发展。这些动力偏差, 严重影响着民办学校的正常发展, 也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办学形象。所以, 取得合理的回报关键在于合理。合理的回报是:办学前三年不要求有任何回报, 只有不断追加资本投入;办学第四年以后, 每年才能见到回报, 但回报一般不得超过当年收费的10%, 争取在第15年收回投资。在投资与回报问题上, 沿海特别是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认识比较清楚。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投资人太阳城集团董事长廖榕就博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投资办学的初衷就是回馈社会, 他把改革开放以来办企业所积累的大部分资金拿来办学, 其目的是以职业教育促进企业发展。他对办学既有近期打算, 更有长远目标, 他提出要把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办成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百年名校。有这样办学动力的投资人, 就会正确处理投资与回报的关系。

(三)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保证资金来源稳定

教育行业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 民办高职院校要想正常和长远发展, 需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保证资金来源稳定, 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政府对民办高职院校, 特别是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民办高职院校有责无旁贷的经济资助责任。政府要为民办高职院校提供适当的直接的财政支持或其他扶持政策, 比如从政策上来讲, 给民办高职院校尽量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不能阻碍其发展, 尤其对办学成效突出的民办高职院校给予重点扶持, 以保证这类学校做大做强。

第二, 建立和完善成本补偿和成本分担机制, 由于我国各地域之间的经济水平相差很大, 在确定民办高职院校收费情况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的特点, 力争做到既可以让当地的居民满意, 也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三, 民办高职院校拥有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 这是其获取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应进行合理利用, 多多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 同时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如此一来,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效果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第四, 在适当的时机可考虑开办教育金融业务, 发行教育债券或股票, 创办教育银行, 为民办教育吸纳更多的发展资金。

第五, 建立社会捐赠制度, 制定鼓励捐赠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

(四) 实施校内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1.创建精简高效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良性运转。

(1)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 强化教育教学职能部门, 精简上下对口的事务性部门, 重心下移, 向系一级办学主体放权, 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建立学术委员会, 逐步提高学术委员会在学校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彻底改变以行政管理学院为中心的局面。

(3) 以资产为纽带, 深化民办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改革和后勤服务, 发挥学校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能, 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

2.积极推行全员聘任人事制度。民办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 遵循“按需设岗, 公开招聘, 平等竞争, 择优聘任, 严格考核, 合约管理”的原则, 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的基础上, 对全体教职工实行有限期聘任制。第一, 实行竞争上岗, 择优聘任, 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第二, 由资格的评审转向岗位职务的聘任;第三, 由论资排辈转向竞争上岗;第四, 由指标控制转向结构比例制约。

3.建立绩效分配制度。绩效制度是完善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 实施以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分配制度。要推行将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 工作业绩直接挂钩, 适当拉开档次, 定期调整, 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 对优秀拔类人才、高层次人才、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与管理骨干实行特殊津贴, 使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徐金安.民办高校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探讨[J].人民论坛, 2013 (5) .

[2]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办学转型 篇8

一、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1.国外其他国家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发展概况

19世纪美国首先提出了合作教育模式,即cooperativeeducation,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技术素质要求。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断出现,高等教育学校单一的文字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毕业应招人员的素质要求,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诸如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家催生了以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三方合作的合作办学教育模式。此举为保守、单一的大学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切合时机的创新教育模式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政府有力的政策及经济支持。更有人将其作为21世纪以后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产学研办学模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时期。

2.产学研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产学研办学模式在我国内的发展情况可以概况为两个时期,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产学研办学模式主要是以技术转让为主要形式,即高校和科研单位研发的新技术成果或发明专利转让给企业生产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单位为高校科研部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人员的实习场地,高校科研单位又为企业提供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专利权,为企业的发展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这种合作方式为企业的生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途径。将人才的培养,经济效益的产生等有机结合了起来。另一个时期是合作开发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合作开发是我国存在的主要产学研办学模式,这是由于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大力进行,对各行业高精尖技术的需求强烈,学科日益高度分化,企业不可能在任一领域都保持领先的地位,这是,企业与各高校进行紧密的合作,由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和必要的试验设备,由高校科研单位提供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以得到人才培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通过“四型合一”的合作教育模式,对学生择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成效。

1.技术服务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技术服务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通过整合高校企业技术顾问、农村科技服务站点等政府科技服务组织和学校的科研力量,带领学生亲身实践,开展有偿或无偿的科学技术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和农村合作社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发展瓶颈,从服务中获得研发项目并推广转化技术成果,从服务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实现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发挥学校在地方和企业中的作用,共同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展新一种合作教育模式。近三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先后向娄底市部分乡镇和企业派遣相关科技人员30余人,成立了三支对口服务企业的科技小分队,与双峰县杂交水稻统防统治科技合作社和双峰县中药材科技合作社合作密切,培养具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学生200余人,为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研究成果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项目研发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项目研发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指以项目为依托,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带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将实际生产经验在学校课堂上教授给学生。通过这一路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应用技术研究氛围日益浓厚,带领学生下乡实践,深入企业调研担任顾问的教师多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项目也多了。自2007年以来,带动培养了近200名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2008年和2009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得省教育厅研究性学习项目6项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项。

3.基地依托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基地依托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基于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与当地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创业基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平台,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学研教育模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和建设了一批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基地。2008年以来,该校获批两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获得研发项目8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产品标准3个,安排学生实习实践30人次。2008年该校与湖南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食品加工研究中心;2010年,与湖南大乘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着手筹建农药新产品药性改进实验室。

4.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学校科研团体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优势,采取股份制合作方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的一种产学研教育模式。湖南振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办即为一个典型范例,该公司是以“娄农牌”除草剂科技成果作为软资产入股,与单位员工出资入股共同组建;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该校有16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5份创业计划书共获得2金5银8铜的优异成绩。

三、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成果

综观湖南省各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教育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特征概括为:学校和企业在达成产学研合作的共识后以学生为主体,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一个主要的合作目的来考虑,主要包括:学生、学校、社会三个要素,学校、社会两个课堂。通过产学研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使学生、学校、社会都获得了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得到了重组和优化。

1.学生获得了生存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

产学研办学模式的施行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技能教育环境,提高了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工作时的话语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高等教育应该给予的理论知识,并且因为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还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提前使学生适应了社会,提高了他们在以后工作当中的生存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办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灌溉式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求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由原来枯燥的书本理论知识变化为实地勘察,亲自动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在学校课堂上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加以立体化,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具体实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完善自己,适应社会,成为基于产学研办学模式下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产学研办学模式提高了择业竞争能力,培养了对自己将来要从事职业的情感,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成为在产学研办学模式下成长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2.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

增进师生在产学研办学模式下学校利用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既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也为社会培养了具有优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参与教学的教师可以担任生产技术顾问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科研单位的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基于产学研办学模式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借此,学校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此丰富培训经验的教师,不但能在学校课堂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在课外还可以与学生在具体实践生产方面进行技术层面的探讨交流,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借助产学研办学模式推动社会长足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仅仅靠资金和资源,更主要的是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和高新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高等学校是高科技人才和资源集中的地方,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不仅仅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更能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期盼的,而科研单位因为高校人才的加入,为科研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科研速度,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因此,产学研模式的发展不仅对学校、学生有利,更是促进了社会的长足发展。

四、发展产学研办学模式的策略

1.加强对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

任何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办学教育模式如果不加以宣传,仅仅局限于个别院校试验性运行,那么这种办学模式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进一步宣传开展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必要性是迫在眉睫的。今后应借鉴国内外在产学研办学模式推广成功的经验,结合国内院校采用产学研办学模式后取得的成果,大胆地开展产学研办学模式,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2.优化健全产学研办学模式体制

上一篇:学生党员培养模式下一篇:健康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