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之道

2024-06-06

办学之道(精选3篇)

办学之道 篇1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 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今后我国高等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然而, 随着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市场, 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特色办学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的战略选择, 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特色办学, 是指独立学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区别于其他学院, 具有独特的、优良的、公认的办学特色, 其特色不仅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标识, 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 还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具备以下特质:1) 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一所大学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2) 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 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3) 大学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的建设, 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 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 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4) 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 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 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5) 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校情的大学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其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 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 创造先进的科研成果, 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

独立学院想要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想要可持续发展, 没有核心竞争力, 没有独特的办学特色是不行的。下面, 就结合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的实例 (以下简称文理学院) , 分析办学特色的基本要素。

第一, 特色办学是由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培养目标、教育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和实践项目。独立学院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学习自主性稍差, 但实践能力较强, 思维活跃, 善于动手, 善于表现自我。文理学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材施教, 开设大量的实训课程, 让学生动手实践, 发挥学生的特长,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实用性、应用性人才。

第二, 专业设置是特色办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 没能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 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的真正需求差距较大, 所以经常存在人才短缺与失业并存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现实情况, 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环境, 找准突破口, 设置特色专业, 以特色适应社会的需要, 保证自己的学生被社会所认可。

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 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为独立学院创建特色专业指明了方向。[3]文理学院的特色就是开设了高级管理人员特色班、行政管理人员特色班、学术型综合班、复合型特色班四个班型, 因材施教、动态分流培养。高管班主要为社会提供现今社会亟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学术型综合班以考研为主要目标, 让学生可以目的明确的努力学习, 向着更高一级学府努力奋斗;复合型综合班则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 特色办学还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独立学院的培养模式要体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实践方式的改革创新。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习自主性不够, 但是他们家境环境较好, 兴趣广泛, 有些学生会特别精通于某一领域, 这就要就学院具有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有针对性的的培养, 讲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 而不是赶鸭子上架, 毫无侧重。教学过程的创新性主要是改变“老师为主, 学生为辅, 老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师生之间角色可以互换, 这种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文理学院采用“三点式”教学法, 就是一个创新。“三点式”教学法讲求:讲师精讲一点, 学生多练一点, 师生互动一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优化, 化繁为简, 而且注重了应用的环节, 互换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角色,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 整体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实践方式的创新, 则是为了培养能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学生, 学院应该建设科技合作基地和大学生实践基地, 实现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实习工作也是文理学院的一大特色。学院与许多大型企业都有合作关系, 长期接收我院学生实习。某些专业的学生在大二和大四进行两次实习,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 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使学生了解了自己潜在力量, 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 创新就业机制, 保障就业率是特色办学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业是学校的最终目的, 就业率体现了学生的社会认可度, 独立学院办学特色除了体现在办学定位、目标、培养模式, 还应在工作就业机制上进行创新, 打破传统的就业形式, 探索全新的就业渠道。订单式培养模式指学校通过与大型企业合作, 根据企业的需要量身定做, 设置专业, 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不仅直接为企业培养了所需要的人才, 也实现了学生的就业。[4]拓宽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渠道, 学校加强与人才市场合作, 第一时间获取职位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群发方式, 及时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及信息转告学生, 保证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招聘信息。文理学院设立了专门的网站信息, 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而且在每年的5、6月份, 学院都聘请用人单位管理人员来学院作报告, 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 提高学生就业面的宽度与广度。特色的实习机制, 使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实习时就被用人单位签订毕业后直接聘用工作, 解决了就业问题。

特色办学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要的战略选择, 独立学院想要可持续发展, 就一定要在实践教学中形成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办学特色和竞争力。S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Z].

[2]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学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3) .

[3]蔡文娟.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形成路径是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3) .

[4]王金安, 黄董良, 冯睿.创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1) .

办学之道 篇2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研究主要内容有机地体现了融时间、空间、思想于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格局。

1.研究内容体现的时间跨度长达百年,涵盖了我国高等教育发轫的洋务运动时期、竖起中国大学标杆的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时期、初步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民国时期、探索性地创办一流大学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整个发展过程。

2. 研究的著名大学校长有数十位,遍布我国的南北中西东,囊括了蔡元培、郭秉文、马君武、黎照寰、梅贻琦、竺可桢、熊庆来、罗家伦、陈裕光、孟宪承、辛树帜以及吴玉章、郭沫若、严济慈、苏步青、匡亚明、屈伯川等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独树一帜、名重一时的著名大学校长。

3. 研究的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不管是学理宏富还是精深独到,经过课题组对于特定大学校长实实在在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所进行的选择、提炼、加工、浓缩和归纳,大致都可总结为“育人之道、管理之道、服务之道、开放之道、和谐之道”五个方面。

(二)研究方法

该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文献搜集等方法。

1. 调查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系列著名大学校长办学历史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到各大学校长所在大学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2. 文献研究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声视频等材料),为该课题奠定理论基础,为该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该研究以具体大学校长人物为载体,以时间为维度进行一个系列的挖掘,有层次地一个一个地开展,把他们在引导大学发展过程中对人、事、物的把握,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炼、表达出来,管窥他们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通过对中国百年间若干个著名大学校长的研究调查,了解了大学校长办学之道形成的原因、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以及它为大学带来的实效,寻求能够引导大学正确发展的理念与方法,对大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最大最好的帮助。通过扎实的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

1.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育人之道”归结:立足育人

育人是办学的第一要务。育人的科学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质量。著名大学校长之所以著名,首先是那些著名大学校长们抓住了育人之道,并且通过科学的育人举措使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基于此,该研究选取了若干位著名大学校长为研究样本,对其“育人之道”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发现,那些著名大学校长在育人之道上几乎都在以下一些方面存在着共性:

育人目标——全面发展。(1)德智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民国的大学校长们,在育人的问题上都希望学生经过系列的培养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2)强调德育中的人格教育。校长们虽然强调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对德育中的人格教育十分重视,并就人格教育的意义、目标及方法都有明确表述。(3)体育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大学校长们都十分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的锻炼。认为体育不仅关系到个体,还关系到国家命运。只有人格、体魄健全的人,才能担负起救国、强国的重任。

育人措施——严格管理与灵活培养。为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大学校长们都认为应有相应的措施。他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二要施以多样的培养手段。(1)严格管理。管理体现在思想和教学两个方面。就思想管理而言,很多大学校长认为加强管理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就教学管理方面,很多著名大学校长特别重视入学新生的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录取。入学后不及格的退学,不讲情面。(2)注重效能。在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大学校长们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效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实施了多种培养方法。很多大学校长都不主张读书死记硬背,提倡研究学术,生动活泼地学习,经常邀请名流学者作学术报告,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编辑刊物,自由发表文章,共同探讨学问。实行积点( 学分)制、选科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得以发展。(3)学用结合。大学校长们都特别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社会实践并极力创造社会实践的平台。

育人内涵——通专平衡、重在应用、博深结合。(1)通才与专才平衡。大学校长们都主张学校既要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又要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2)重在应用。很多大学校长都以“科学救国”为理念,但在大学教育中力主科学的实用,即强调科学的应用。(3)博深结合。大学里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培养人才,大学校长们提出了博深结合的教育理念。

育人条件——物资、大师与文化。(1)注重物资条件建设。大学校长们都非常注重大学的物资条件建设,把它作为育人的一项基本要求。(2)强调大师的建设。大学校长们都强调并切实建设师资队伍,尤其是对大师的打造。他们都坚信“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真理。(3)强调文化育人。很多大学校长都认为教育要与美育打成一片。落实到办学上,就是要使校园美术化,他们所追求的校园美术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校要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快乐;二是要在学校里创造精神美,使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保持思想清洁、心身愉快。

2.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管理之道”归结:内外有别

大学校长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并以各种方式关心、关注和影响着大学发展的核心人物。就其管理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处理大学外部事物和内部事务两大部分。就该课题所研究的已取得斐然成绩的“著名大学校长”而言,无论是在校外管理上还是在校内管理上,他们都坚守着一点进行大学管理,即大学的内外管理是有边界与差别的。

校外管理:坚持教育独立,反对外部介入。站在校长的角度来看,校外管理的目的就是处理好学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保证学校健康发展。然而,校外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复杂,涉及到外部关系世界的方方面面,如教育与政府、教育与政党、教育与宗教、教育与社会等。面对如此庞杂的外部关系,大学应该如何处理?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给出了一个坚定而有力的回答:坚持教育独立,反对外部介入。(1)教育经费独立。很多大学校长都努力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都坚信经费为国家最大而最要之事,政府须划清教育经费, 使之独立, 他项政费不得挪用。政府和社会须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增加教育经费。(2)教育不涉政党。教育不可服膺或对抗某一政党,政党亦不可干涉或控制教育。(3)教育不涉宗教。(4)学人自律。反介入精神的教育独立理念除了对外在压力的排斥之外,还有对教育内部的自我约束的意义。大学校长们认为思想文化变革比政治革新更重要,遂要求学人学子或者专心于自己的学习,或者专心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不得轻易参加政治运动,加入政治团体或者宗教社团,以免将教育事业拖入政治漩涡或者宗教纷争。

校内管理:民主化、内行化、制度化。民主最基本的含义是大家说了算,以便使决策能够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诉求。民主管理天然具有扁平化倾向,因为过多的层次和级别不利于反映大家的真正心声。民主的反面是专制,即一个或几个人说了算,其决策往往反映的是少数人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官本位体制是专制管理最适宜的方式,因为每一具体的官位对应着相应的权力和利益,界划非常清晰。为了缓和人们争权夺利的争斗,官僚层级和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大学校长的阅历及认识不同,学校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如民国大学管理内行化改革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1)学生治校与学生自治;(2)教授治校;(3)董事会治校。

3.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服务之道”归结:全方位服务

该研究从“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三方面对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服务之道进行了分析。

人才服务。大学组织的核心要素是人,无论是服务之道的科技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要发挥人的作用。大学服务社会的首要方面是大学的人才服务。首先,中国著名大学校长致力于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人生应以服务为目的,而不应以索取为目的是大学培育为社会奉献的人才的共识。人才服务首先要融入到教育中,即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注重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其次,大学校长们根据当地需要设置院系专业,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再次,大学校长们注重教员为社会的服务。教员是学校的重要代表,教员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

科技服务。首先,大学校长们极力提供科技服务,促使科技服务这个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的实现。其次,促进大学科技研发和转移转化重任的实现。

文化服务。大学的文化服务包括大学为满足人们文化兴趣和需要做的探索活动、氛围营造和引领行为。文化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大学校长们主要体现在引领大学改良社会文化与风俗和思想与文化引领两方面。

4.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开放之道”归结:兼收并蓄

教育开放与交流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主要手段。作为以人的发展和培养为载体的大学,在教育交流和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开放之道是大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能够为一所大学带来活力和竞争力。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各位校长在开放之道上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从京师大学堂到现当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里,校长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交流、融合和不断创新,使大学在交流和开放中发展,进而促进了社会进步。

5.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中的“和谐之道”归结:打造大学共同体

纵观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统摄与统领其办学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和谐不仅赋予大学以内涵,更重要的是赋予大学以品质。从百年间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实践中得知,“和谐”早已经成为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基因,早已成为一所大学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一所大学,即便是拥有良好的和谐氛围和文化元素,也并不等于它就一定拥有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大学成员能创造性地、有效地运作文化元素,使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力之后,才能够促进大学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因此,中国百年来那些著名大学校长都很强调,校领导、教职工、学生都是创造学校文化的主体。而从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研究主题来看,校长是关键人物。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校长的理想、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会渗透到大学办学的各方面,使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和谐性与主体性特征。据此,可以把中国百年来著名大学校长称之为“和谐型校长”。该研究所提出的“和谐型校长”的办学保障机制的重点在于充分运用办学之道的“五大道”的条件并使这些条件形成合力,使各个层面的外在环境、内在条件、核心动力以及主导力量结合为一体来共同发挥作用,也即以“和谐使者”的姿态来保障大学共同体的运行。

(二)研究特点

1. 课题研究依托高端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办好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而这些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外国高等教育,试图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该研究以史为鉴,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为今所用。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是该研究的内容,具体是从大学办学的五个“道”为经展开研究。在大学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对和解决以下五个问题:培养学生、大学管理、社会服务、交流合作、和谐校园。该课题的研究路径是围绕“道”来进行,针对当前的大学办学现实,课题设计了“育人之道、管理之道、服务之道、开放之道、和谐之道”进行研究。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高等教育策略研究,也对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办学之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课题设计以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之道为纬来充实,避免抽象空洞的纯理论说教。要完成这样宏大丰富的研究,必须依托一定的研究平台,恰好课题主持人南京大学博导王运来教授长期从事大学校长研究,以及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和中外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学术造诣极高,并且,现任中国高教学会校史分会副会长,由此,该课题由中国高教学会校史分会牵头。

2. 众校参与和强强联手

办学之道 篇3

《中国教师》:美国私立学校的布局如何?是否也与我国一样, 大部分是举办幼儿园的?

郭玉贵:美国私立学校教育的历史起源早于公立教育, 其发展深刻影响了它们在当今美国教育体系中的存在特点。美国的私立学校主要包括教会学校和独立学校两大类 (见表1) 。

中国分幼儿园、小学、初中, 美国则是幼儿园至12年级, 在教育统计方面, 教会学校多于独立学校。由于一般是幼儿园与小学合在一起统计的, 从生源人数来看, 美国也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私立学校多一些。私立学校内部, 则私立小学最多, 这些小学都包括学前教育的一年。

《中国教师》:现在国人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 民办学校往往不是首选对象。您的孩子在美国读书时, 上的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美国老百姓如何看待私立学校?

郭玉贵:总体上, 美国私立学校的质量要高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的层次太杂, 既有好的, 也有很糟糕的。但上私立学校的话, 需要出钱。我们采取的办法, 是搬迁到有好的公立学校的学区房里, 让孩子上好的公立学校。这类似于我国老百姓找学区房一样。总地来说, 美国老百姓对私立学校的评价肯定要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作为美国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美国50个州享有与公立学校同等的合法地位。

《中国教师》:美国何以能造就一大批高质量、高品牌的私立学校?

郭玉贵:美国私立学校的诞生先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是面向整个公民社会的, 是普及性的, 非世俗性的。美国是一个来自于全世界各国的移民社会, 美国允许各个宗教并存, 而各宗教往往注重办教育, 所以在私立学校中, 教会学校要占到2/3。还有1/3的私立学校是精英教育, 不是教会办的, 学校质量更强一些。美国这些私立学校是想要灌输某些教育理念, 例如有很多蒙台梭利学校。另外, 社会对这些私立学校的支持力度比较大, 包括校友、家长等, 从而使得这些学校可以推行他们的理念。例如实行小班制。在教师理念培养以及教科书等等方面, 私立学校有自己的一套。相对而言,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在学校规模、师生状况、教学成绩和行政管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学业成绩

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定组织 (N A E P) 近30年来报告表明, 私立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要胜于公立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和科学知识积累能力, 私立学校更能促进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和能力发展。

(2) 学生的辍学率

根据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和雷弗的研究数据, 天主教教会学校学生的辍学率明显低于公立学校及非天主教教会私立学校。中学2年级春季与4年级春季学生的辍学比例分别为:天主教教会学校为3%;非天主教教会学校为12%;公立学校为14%。尤其是在某些开办优质教育的私立学校里, 学生辍学率几乎为零。

(3) 学生升入大学的比率

各类私立学校毕业生升入四年制大学的比率要远高于公立学校, 尤其是精英私立中学的毕业生被私立或名牌大学录取的比例更高。根据教育家珀赛尔对中学教育与展望 (HSB) 项目的研究显示, 精英私立中学升入名牌大学的预测几率在61%, 而在公立中学只有39%。

(4) 行政管理上有更多自主权

私立学校给予教师教学的自主权比公立学校要多、要好, 因为私立学校以教育理念为主, 教师认同哪所私立学校的理念, 哪怕牺牲一点个人工资, 教师还是愿意到这所私立学校工作。所以, 私立学校教师的工资并不比公立学校的高。公立学校是政府支持的, 而私立学校是民间花钱的。冲着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理念、教学环境, 所以有一些教师愿意到私立学校。

《中国教师》:美国私立学校的办学经验对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有何启示?

郭玉贵:我国有十年前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 实际上美国没有专门针对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创建什么法律。美国管理私立学校的方式, 是让举办者决定自己是非营利机构还是营利机构, 若举办者在注册时为非营利的, 学校具有免税的资格, 联邦政府有些项目针对学生的, 非营利学校也可享受, 同时社会上各类基金会, 包括民众, 可捐资给学校, 学校可以开具证明给予捐资者。捐资的机构或者个人, 可以凭着这张证明免税。既然是非营利学校, 若学校在基建等方面遇到资金困难的话, 可以在社会上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哈佛大学这么做过。联邦政府可以为学校提供担保。非营利学校能享受许多免税优惠政策, 因为学校是为社会服务的, 是为民众服务的。非营利学校也可以向服务对象收费, 可以获得和积累超过成本的收入盈余。但是, 非营利学校必须把全部收入盈余用于学校的工作和发展。出资者不能把学校的营利拿回到自己口袋里。若拿回去, 则是犯法。美国每年有专门的审计单位, 严格控制学校财务情况。

我国民办教育最大的问题, 是法律中有这么一个规定, 投资者可以有适当的回报。如何界定适当回报和具体份额与形式, 没有规范细则。这就混淆了营利和非营利学校的概念和地位。据我了解, 有相当的一部分民办学校是私人投资的, 尽管以非营利来注册, 实际上都是有营利行为的。若按照美国这样的规定, 则你是非营利学校的, 就没有赚钱的念头了, 否则就是犯法。

这里也有国人的理念的问题。因为美国办学主要是两大类, 一类是教会办校, 以前在旧中国也有许多教会学校。当然, 美国也有一些营利性学校, 但是注册时即明确为营利机构, 不能打着非营利的牌子做营利的事。还有一类是从事慈善的非宗教人士, 例如有一些校友, 回馈社会而捐资办校。这既是个人的信仰, 也与美国关于个人财富纳税方面的规定有关。

美国一方面强调办学的公益性, 另一方面允许私立学校办学主体多样化, 私立学校有自主权。个人、机构、教会、基金组织、家族企业等等都可以出资办学。办学要实践自己的理念, 只要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就能百花齐放。办学模式相对而言, 也多样化。美国对非营利私立学校的资金运筹是严格管理、控制的, 使其保持在非营利的定位上。

所以说, 美国私立学校之所以能存在并强盛, 是因为私立学校有自主权, 能实践好的教育理念。当好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私立学校形成后, 扩展到公立学校, 像蒙台梭利、杜威的“做中学”等都是产生于私立学校, 影响了全世界的教育。所以私立学校对教育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另外, 私立学校还有一项作用, 就是促进教育竞争, 限制公立学校的垄断。美国有些公立学校比较差劲, 公立学校的教师工会力量很强大, 难以有突破性改革。而私立学校的存在, 可以刺激公立学校的进步。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 没有私立学校。现在大部分是公立学校, 力量太强大。私立学校相当一部分也缺乏办学理念。所以我国私立学校难以与美国的私立学校相比。美国教育改革派鼓励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进行竞争。例如美国有些地区采用发放教育学券让家长自主选择孩子上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 这对公立学校冲击很大。美国还有一种做法, 是独立公立学校, 即特许学校, 学校管理上采用私立学校管理方式, 但经费是从公立学校里拨过来的。美国这些操作都是通过法律而实施的。现在大概有40多个州, 通过法律来这么做了。

美国私立学校始终保持有全部学生的10%左右。在工业经济时代,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一般, 对美国影响不大。因为在一个大工业时代, 只需少部分人设计, 干活的主要是流水线上的工人。约10%的私立学校和10%的高质量的公立学校抓住了教育质量, 培养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者, 另外还有一些移民, 精英教育抓住这些就可以了, 而其余约80%的学校质量一般性即可。美国之所以现在疾呼自己教育质量不行了, 主要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占了全部产业的70%~80%, 所以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就不同了。在美国, 做什么事都不允许垄断, 鼓励竞争, 所以政府扶持私立学校, 就是促进公立学校的竞争。我国若有什么教育项目, 往往是教育部门下拨资金给一些单位或部门, 而美国则是向全社会招标, 通过招标给予资金。这样是质量控制的行为, 评估也是第三方来做, 而不是教育部。

我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种状态现在都并存。我们现在的知识经济还不到20%, 大量的还是需要合格的毕业者。我们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 这一块民办教育发挥的余地不大。所以民办教育可做一些拾遗补漏的事, 能生存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鉴于我国目前没有个人大幅度地捐资办学的风气, 国家可以允许民办学校赚钱, 但不能享受非营利学校的待遇, 从制度上规范管理。

《中国教师》:您认为目前制约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问题或因素会有哪些?

郭玉贵:像我们这样一个教育大国, 应该说是离不开民办教育的。以前我出过一本书, 考虑了与我国相近的日本、韩国, 还有我国台湾等地教育情况, 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 私立学校的作用功不可没。政府一下子不能拿出这么多钱普及教育, 民办教育的地位得到与公办教育一致的对待, 例如政府给公办学校人头费多少, 私立学校也照给。私立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享受公办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待遇, 一视同仁。如果那时这几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民办教育参与的话, 不可能那么快、那么好地解决教育普及化的问题。所以到目前为止, 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学校仍然非常强大, 与公立学校并列在前进。

民办教育法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就是法律的制定上, 配套的管理上。若我国在法律上没有进一步明确, 我很难预计我国民办学校的命运将会如何。

我国若能规范非营利学校和营利学校之后, 对非营利学校给予支持, 让家长自由选择学校, 将会激发公办学校的办学动力。理顺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例如两三千家的大专院校, 到底是营利的还是非营利的, 应该像美国一样通过严格的审计来控制, 使得营利学校不占用纳税人的钱。而对于非营利的学校, 社会、纳税人可以让利给你, 但是你绝对不能将盈利放进个人口袋里。至于质量问题, 可留交给社会来评判和选择。这样, 可以解决优质资源的问题, 推进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中国教师》:您认为高校的研究机构, 例如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育部民办教育政策研究院, 可发挥哪些作用以推进我国民办教育发展?

郭玉贵:到实践中去, 发现问题, 出谋划策。另外, 世界是一个整体,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世界其他国家都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 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国际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要真正深刻理解国际情况, 为我国教育发展所借鉴学习。要把中国的问题放在全球化的时空和背景中去理解和解决。

《中国教师》:关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您还有哪些建议?

郭玉贵:我国现在已经普及义务教育, 现在民办教育的生存发展之道, 在于提供公办学校难以提供的特色教育, 在优质资源方面, 在百花齐放方面, 来拓展空间。有理念、有思想、有献身精神的民办教育者, 办学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政府可给予大量优惠政策进行支持。

上一篇:学生政治教育下一篇:农业企业会计制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