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思想体系

2024-08-09

办学思想体系(共9篇)

办学思想体系 篇1

作为全国俄语教育重要基地的黑龙江省, 目前俄语生源日渐萎缩, 致使高校的俄语教育与中小学俄语教育未能有效衔接。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外语教育的先行者王季愚就提出了高校要开办附属外国语学校、出国留学生预备部, 形成“一条龙”的办学体系等思想, 她主张高校要把好入学质量关, 学生入学年龄要轻, 要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没有这个前提, 大学的外语教学质量是上不去的。可见, 王季愚的外语教育思想至今对解决黑龙江省俄语教育面临的生源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黑龙江省俄语人才培养面临窘境

(一) 显性危机

1. 中学俄语生源断代。

20世纪50—60年代哈尔滨担负着向全国输送俄语人才的重任, 最多时全市几乎有2/3的学生在学习俄语[1], 可在2005年初中升高中考试中, 哈尔滨市没有一个俄语考生, 这意味着哈尔滨市高中的俄语生源出现断档。从黑龙江省高校开设俄语专业的招生情况看, 几乎70%的新生为俄语零起点学生。可见, 俄语生源的匮乏已成事实。

2. 中学俄语师资断代。

据黑龙江省教育部门统计, 全省共有外语教师13 000人, 但俄语教师却只有500余人, 而这其中1/3的俄语教师因俄语生源减少已转岗从事后勤等其他工作。这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损失。

3. 高校俄语人才培养面临低效能、长周期问题。

近两年来, 由于黑龙江省高校的俄语院系招生生源面临窘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培养高级俄语专门人才的效率, 高校原本可以进行俄语方向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却只能用在对学生俄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上, 结果就业市场俄语高级专业人才出现短缺。特别是懂俄语的复合型人才、同声传译、高级口译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 市场需求大, 供给不足。

我国对俄科技合作已在高水平、高起点上全面展开。因此, 俄语人才的需求不是过剩, 而是供不应求, 特别是高尖端科技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而高校培养的俄语高级专门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每年哈恰会之前, 经常见诸报端的广告是“急聘俄语翻译, 待遇从优”, 但许多公司、企业最终面临的仍然是“专业俄语翻译千金难求”。

(二) 隐性危机

1. 中学俄语生源绝代。

基础教育任务之一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 就目前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专业招生情况看, 约70%的生源都是中学学习英语的学生, 而且哈尔滨市及其他地市县开设俄语的学校在急剧减少, 以这种速度计算, 3—5年后黑龙江省内各地市县开设俄语的中学将寥寥无几, 俄语生源面临绝代。

2. 中学俄语师资绝代。

黑龙江省是师范教育大省, 每年省内的一些师范大学都输送大批的俄语专业毕业生, 尽管他们可以担任中学俄语教师, 可中学不开设俄语一外课, 学校没有俄语教师编制, 俄语师范生无法在中学就业。各地市县中学原有的俄语教师也因没有学生学习俄语而纷纷改行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

3. 高级俄语专门人才匮乏。

王季愚认为, 对外语教学来说, 高校要把好招生质量关, 入学年龄要轻, 要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没有这个前提, 则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开设俄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在语种上无法与中学衔接, 致使高校要对所招学生从零开始培养,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培养俄语专门人才的效率。从语言教学上讲, 没有语言基础的学生较之有基础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从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上, 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外语最为适宜, 大学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已经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期。

二、黑龙江省俄语人才培养困境省思

(一) 客观原因

1. 升学语种的限制。

有学生家长说, 学俄语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考大学时, 一些学校的好专业都标有“限招英语考生”, 社会上的外资企业几乎都以英语为主。还有一些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招生简章中明确注明“不招俄语考生”。种种升学环节和就业环节中语种的限制将俄语考生拒之门外, 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选学俄语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致使俄语生源萎缩。

2. 计算机使用上的限制。

计算机的操作基本都是英文, 如果让俄语学生学计算机肯定比英语生要吃力, 所以学俄语感觉上有点吃亏。黑龙江大学数学系一位学生说:“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提升和广泛应用, 许多学生都感觉到现代社会中英语的利用率要明显高于俄语, 所以学生对学俄语普遍兴趣不高。”[2]正是这种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减少, 造成了俄语生源的萎缩。

3. 市场调节不畅, 政府适度干预缺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生选择什么专业及就业去向如何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有时会出现无政府状态。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自发调节是由政府按着社会需求进行适度干预和调控进行的。针对就业市场对俄语高级专门人才有较大需求的状况, 政府主管部门在俄语专业需求、招生考试、就业预测、宣传导向等方面的工作略显缺失。

(二) 主观原因

1. 学生与家长的认识误区。

学生在俄语学习上缺少兴趣和动力, 这是对俄语学习及就业前景认识不足。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张家骅教授说:“家长不让孩子学俄语这是阻碍俄语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而现在我国与欧美国家交流多, 英语的实用性更强, 可以说是市场需求这根指挥棒在指导着人们对语种的选择。从全国来看,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学都已经不学俄语, 这样造成了俄语生源少了, 质量也上不去。”[3]其实, 学生及家长对俄语在黑龙江省的需求乃至在全国的需求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2. 中小学校错误地将俄语定位为小语种。

黑龙江省的中小学校将俄语定位为小语种, 其实这种定位是不正确的。因为南方的中小学校根本不开设俄语, 只有黑龙江省的学校开设俄语, 因此, 相对于全国来讲, 这里的俄语就是大语种, 这里在为全国培养输送俄语人才。黑龙江省中小学开设俄语作为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 这是龙江特色, 也是国家教育的全局需要, 更是黑龙江省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3. 高校教育缺乏与中小学教育的衔接。

中小学不了解高校对学生的期望, 高校对招收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各种能力感到不满意。这种“互不干涉”的办学机制无论对高中教育, 还是对高等教育都是低效的, 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目前, 各国都在加快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速度, 因此,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预先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三、王季愚“一条龙”办学思想的启示

(一) 中小学校开设俄语一外或二外课程

王季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高校开办附属外国语学校和出国留学生预备部, 初步形成一条龙的办学体系”的思想[4], 该思想至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普遍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一门外语, 但未开设第二或第三外语。在法国, 从小学高年级开设第一外语, 初中开设第二外语, 高中学习第三外语。德国要求每个高中毕业生毕业时至少掌握两门外语, 一外和二外分别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俄罗斯的文科中学也开设两门外语。可见, 许多国家在中小学阶段对外语学习的重视程度, 也表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黑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全省及全国的俄语人才需求角度对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开设的外语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和适当干预,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开设第一外语, 如英、俄、日等语种供学生选学。对俄口岸城市的中小学应规定一定数量的学生学习俄语作为第一或第二外语, 高中为学生开设第三外语。设有俄语专业的高校将招收有俄语基础的学生, 进而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链。

(二) 高校开办附属外国语学校

王季愚主张高校应在各地设立分院、开设附属外国语学校, 初步形成“一条龙”的办学体系, 这是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附属外国语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 为高校招生储备大量有外语潜质的生源, 这是高校教育联结中小学教育的下延和上伸的中间环节, 起到从中学到大学的“中转站”作用。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就开设附属学校, 并针对自身不同专业面向中学生开设相应的预备课程, 为在附属学校选拔优秀中学毕业生打下了良好基础。法国的大学校只从在中学预备班学习的学生中招生, 生源质量好。实践证明, 这种高校参与中学教育的做法起到了很好联结中学与大学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附属外国语学校为高中教育, 它承接小学和初中教育, 在小学开设的一外、二外和三外的基础上继续突出三种外语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在此阶段, 学校安排教师对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给予专业定向指导。

(三) 高校招收有俄语基础的生源

高校在招生过程中, 不应简单地凭借学生的高考成绩, 而应参考高中教师对学生的定向指导评语及学生的单科考试成绩, 并参考学生参加某学科的竞赛情况等等。开设俄语专业的院校从附属外语学校学习俄语语种的学生中招生, 或从普通初高中招收学习俄语作为第一、第二或第三外语的学生。这种“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俄语办学体系将从根本上改变高校俄语人才培养的结构, 并将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俄语专业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

(四) 高校实行多层次俄语人才培养战略

为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和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 高校俄语人才培养要从原有的“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和文化基础”的培养目标升级到“多层次、多方向的跨学科俄语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方向俄语人才的需求。多层次指培养适合各领域需要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并建立高层次俄语复合型人才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多方向指在提供扎实的俄语语言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开设多种专业方向课程, 使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在选学的基础上成为俄语高级复合型人才。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院长王铭玉教授提出了“大俄语”的人才培养思路, 将培养“俄国通”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5]。这是良好开端, 但俄语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还有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做, 任务仍很艰巨。

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及中国对俄合作的全面升级, 为黑龙江省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需要正确认识俄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育的宏观管理及调控上加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结合, 高校要一定程度地向中学延伸, 把好生源入口关, 这正是王季愚外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2][3]戚泥莲, 薛婧.黑龙江俄语教育:唤回渐失的优势[N].黑龙江日报, 2005-5-24.

[4]黑龙江大学.王季愚文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502.

[5]曲静.第三次俄语热理智回潮[N].黑龙江日报, 2007-2-13.

办学思想体系 篇2

一、指导思想 :

根据县教体局关于推进“一校一特色”创建指导意见,我校充分挖掘学校的传统优势,坚持“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品质的教育”的办学宗旨,以“服务学生”为办学理念。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资源,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致力于做好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通过加强习惯的养成,丰富特色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挖掘特色建设的内涵,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

二、条件分析: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支持下,我校全体教职工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安全管理等工作走在全县农村小学的前列,学校先后被授予“宣城市卫生学校”、“市级青年文明号”、“平安校园”、“宣城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称号,形成了一定的办学优势。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家长知识水平不高,平时忙于农活,没有时间、没有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结合学校实际,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切入口,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对部分教师、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内化学校的自身内涵和品味,进一步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特色化发展。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乌申斯基也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三、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一校一特色”——养成教育建设,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健康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的办学目标;引领全体教职工专业化成长,学会研究、学会超越、学会务实、学会服务,打造一支“活泼高雅、热情谦逊、自强自立、真诚奉献”的阳光团队;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具有活力与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实现“启迪学生智慧、打造健康体魄、塑造完美人格、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目标;培育“大胆自信、独立开朗、好学创新、感恩进取”的阳光少年。

(二)具体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培养教师良好专业习惯,成就教师幸福人生。

⑴通过培训,吸纳音乐、体育、舞蹈等优秀教师,精化团队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⑵注重科研强校,开展多形式校本教研,促使全体教师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教研,发挥群体力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争取在五年内培养一批“市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具有扎实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和一批责任心强、具备一定专长的新苗教师。⑷开展教师礼仪培训、阳光体育锻炼,丰富教师活动文化,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2、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

⑴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充分参与主题式活动课程,在体验、探究、交往中快乐成长。

⑵通过教师的探索和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写字、作业等各方面的习惯,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⑶继续实施生活化德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形成校本品格教育特色。

⑷实施“快乐审美艺术教育”,以舞蹈、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活动为平台,扩大参与面,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审美习惯。

⑸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创造多形式的体育运动条件,开展丰富的体育课程,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四、实施内容及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什么是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就是教育。把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特色教育的落脚点,剖析养成教育的价值,提炼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品质,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与定位。通过对小学阶段最有价值的习惯内容与我校原有的特色文化积淀等因素的分析与梳理,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习惯修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将“行为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运动习惯养成、生活习惯养成”作为特色教育课程,培养“学习自立、生活自立、精神自立”的小学生。

(一)行为习惯养成

1、课程生活化。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行为习惯养成工作渗透到一日工作中,通过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一日生活各环节,教育教学活动等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分年级、分层次开展行为习惯主题内容、行为习惯常规活动,把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生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和随机教育活动中。最后,将生活化的课程提炼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比如我校开展的文明就餐活动,每天中午各班学生按时间有序排队洗手,打饭,打菜,然后坐到班级指定的座位,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不倒剩饭剩菜,培养了学生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习惯。

2、行动系列化。针对当前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行为习惯的有效性开展具体研究,倡导全校开展行为习惯研究,全校教职工做好实践观察、实践反思等工作,进行切实的解剖、总结和反思,提炼出有价值的行为习惯养成方式。结合活动开展养成教育,如: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养成教育月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等活动” 实施感恩教育;4月份开展安全教育活动;5月份进行“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9月份:敬老院慰问活动。通过以上一些活动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能自理、会选择、能节制、会分享、能轮流、会节约的孩子,同时让孩子们学会更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3、家校同步化。在实施养成教育课程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养成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为此,我们首先通过宣讲、交流等形式,将“养成教育”的理念介绍给家长,与家长达成共识,使家长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其次,采取行之有效丰富多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使家长掌握科学的引导管理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后,结合主题教学活动、家长委员会活动等载体有针对性的实施。

(二)学习习惯养成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如果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多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由此看来小学一年级,特别重要,很多好习惯就从这里开始培养的。我校重视起始年级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一年级的学生入学就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各班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每个班级制定学习习惯养成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目前,我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学生提供了读书的场地和时间,每天中午图书室和留守儿童之家,都向学生开放,各班非常有秩序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读课外书。让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运动习惯养成

1、制度硬件是基础。根据户外活动的具体情况制定户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户外场地安全使用制度、设施设备检查制度,最大限度地将户外活动场地进行扩充,并进行合理划分,科学合理制定户外活动安排表,妥善安排户外活动场地和器材的使用;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户外1小时。同时,丰富体育活动器材,增添民间体育游戏等活动形式,为运动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2、活动评价是保障。开设阳光体育课程,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户外阳光体育运动,利用大课间活动,认真研究符合我校学生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手段和器材,确定符合我校学生体能发展的现有基础以及相应器材和要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动作特点,探索各年段学期目标、形式、方法,评价,建立相应的活动机制、评价机制等。

3、活动文化是载体。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根据季节的变化,开展相适应的活动。如春季开展“跳绳比赛”、夏季进行“乒乓球比赛”、秋季开展“广播操比赛”、冬季举行“长跑运动会”等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运动起来,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四)审美习惯养成

1、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拓展快乐艺术理念,将音乐、美术、经典文学等内容纳入其中,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努力挖掘艺术教育中一切快乐和兴趣的因素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加大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以舞蹈、美术、音乐、书法等教学为载体,提高全体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继续立足课堂主阵地,在提高教学效率上狠下功夫,规范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开展审美艺术教育的课程研究。努力挖掘审美艺术教育中一切快乐和兴趣的因素,实践“生活、体验、操作、快乐”的快乐审美艺术教育理念,组织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

2、环境渗透要注重

孟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环境是学校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的渗透教育功能在审美习惯的养成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在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就注重“典雅校园、优雅教师、文雅环境”的定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仍是我校的重要课题。

五、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2——2016.8):制订我校“一校一品”建设方案,全面组织实施建设分工工作; 第二阶段(2016.9—2017.8):重点侧重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的构建,特色教育稳步深入地开展;

第三阶段(2017.9——2018.8):进一步推进我校“一校一特色”的建设,全面实践我校的发展规划。

第四阶段(2018.9——2019.8):继续进行校园特色建设自我诊断和评估,形成建设总结报告,推出我校的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推广。

(二)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

把“一校一特色”建设工作纳入我校的主要议事日程,分工负责,相互协调,上下一心,齐抓共管。

2、加强领导。

高职院校办学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篇3

一、高职院校办学效益问题的提出

(一)办学效益——高职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资金、技术密集的行业及经济发达地区对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业人员的文化、技能、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也急需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等实用人才。而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缺乏高层次的实用人才,已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应用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已成共识。因此,目前正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要抓住发展机遇,必须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资。然而投资是要讲求效益的,高职教育投资过程的始端是对高职教育的全部投入,具体表现为人力、财力、物力的使用;终端是所培养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高等职业学院本身的经济效益。前者是高职教育投资,后者是高职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效益,如何解决办学效益问题是高职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衡量办学效益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通过对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学校的办学成果进行数量化的测评,由于其系统、简洁的特点,为高职院校了解自身的发展及其效益状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和发展中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为了准确、科学、合理地研究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问题,构建办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

二、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分析

(一)办学效益的内涵

办学效益,是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将教育视为生产或经济活动而出现的范畴。教育的效益有内部和外部之分,所谓内部效益,是教育内部产出与投入之比;外部效益则是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输送到物质生产部门后因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时产生的效益,是教育对社会发展贡献大小的度量。两者之间密切联系,内部效益是以培养出来的人能发挥社会效益为前提,其效益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教育外部效益的大小。办学效益就是指教育投资过程中的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对比。本文中的“办学效益”在范围上,特针对高职院校的一种微观效益研究范畴,即指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对比程度,其中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

(二)高职院校的办学投入与教育产出

高职教育领域虽然不能象企业那样直接从事有形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依然存在着“投入—产出—补偿—再投入”的经济活动,即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生产”出大量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消耗(投入)主要是指学校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接受教育服务者所缴纳的学费等,即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和耗费的总和。高职院校教育产出主要体现在高职学院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和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上,即一定质量和数量的职业技术人才、财务的管理成果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据此理解,笔者认为可以把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定义为:高职院校教育成果(产出)与其教育资源消耗(投入)的比较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办学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基本上从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两个方面考虑。

1. 教育投入

高职院校的教育投入包括有形资产投入和无形资产投入。

有形资产是指办学过程中所需的土地、建筑物、设备、支付教职员工的工资等可用货币或实物来表示的资产投入。具体有以下9项指标:(1)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普通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图书馆、体育馆、体操房、行政办公楼、教师办公室等);(2)校园与校舍面积;(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4)其他固定资产(除教学行政用地、土地、仪器以外的所有固定资产);(5)教职工平均工资(教职工的基本工资、三金、福利、奖金、各种补贴和的平均水平);(6)生均四项经费(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修理费的总额);(7)高职院校日常运转开支(高职院校日常办公运转、水电暖、交通、通讯等费用的开支总额);(8)奖助学金;(9)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评价主要是对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进行判断,并用数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不像有形资产的评价具有准确性,而是建立在一定推理和假设基础上的,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无形资产评价结论的不完全准确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评价结论是正确的。同时,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现是依附在高职院校一定的实物资源间接实现的,一旦离开有形教育资源,无形资产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投入包括高职院校所具有的优良教学传统、教学资源、管理模式、良好的办学声誉等。无形资产评价主要有如下6个指标:(1)专任、兼职教师人数占全体教师总数的比例;(2)具有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3)办学社会认可度(社会知名度、社会美誉度);(4)发展结构(专业结构和形式结构);(5)教学资源使用率(专利使用率、校园网使用率、实训场所使用率、技术成果利用率);(6)办学定位(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 教育产出

高职院校的教育产出指高职院校提供的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培养出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才、办学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的财务成果以及教育服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与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潜力。

(1)人才培养指标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是学校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资源,它的主体是教职工、学生,其使用目的就是谋求教职员工、学生与高职教育事业的协调,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人才培养指标主要通过4个指标来体现。

1)大学生质量指标:具体指标有:(1)新生录取的平均成绩;(2)学生实验实训报告、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成果;(3)学生基本技能的优良率;(4)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优良率;(5)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6)社会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业务素养、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评价的优良率;(7)专业基础课通过率;(8)双证书获得率;(9)大学英语三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10)六个月后毕业生的就业率。

2)大学生数量指标:具体指标有:(1)报考入学率;(2)在校生人数;(3)年招生数;(4)毕业生人数。

3)师资指标:具体指标有:(1)生师比;(2)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的数量与结构;(3)学生满意度;(4)家长满意度;(5)主编或参编高职院校规划教材。

4)教学管理水平指标:具体指标有:(1)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管理队伍素质;(3)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4)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5)学风建设与学生管理。

(2)财务管理指标

经过高职院校的办学者良好运作和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经济上就会出现盈余。盈余的一部分再投入到高职院校办学中,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生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衡量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有:(1)人均学费水平;(2)人员性开支占经费比重(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和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等/高职教育经常费支出);(3)生均高等职业教育费用(平均每个学生学费、住宿费、餐饮费、书本费等一切费用的总和);(4)教学支出占高等职业教育经常费比例;(5)人员经费比(总投入/学生总人数)。

(3)社会服务指标

高职教育对社会安定团结、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影响力主要通过以下统计指标从不同侧面进行反映:(1)社会培训与在岗职工的继续教育;(2)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3)社会声誉。

(4)发展潜力

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体现良好办学效益的重要内容,衡量发展潜力的指标主要有:(1)教学科研增长率;(2)固定资产增长率;(3)创收增长率。

(二)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办学效益是指教育投资过程中的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对比,其公式表述为:办学效益=教育产出/教育投入。这里依据办学效益的内涵将教育投入由资金转换为一个数值,教育产出以数值方式进行测量,办学效益的计算结果就是一个相对值,比值大小表示办学效益的高低。

从指标的选取可知,高职院校的教育产出包括人才培养、财务成果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指标,在评价中,笔者给其权重为0.6;其次是社会服务指标和财务成果指标,权重分别为0.2和0.2。高职院校的教育投入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组成,分别赋其权重为0.5和0.5。

办学效益指标、分值分布及评分方法见表1、表2。

(三)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评价方法———收益成本比(B/C)评价法

笔者主要采取B/C的比值作为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当B/C>1时说明办学是有经济效益的,当B/C≤1时说明办学是无经济效益的。B/C值越大说明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越好。但应该注意,办学效益的分析要真正得出具体的、确定的建议和对策,需要对这些收益进行量化的研究。然而由于影响受教育者个体的因素本身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又如办学的社会效益很难找到一个公允价格的标准对它进行量化,办学效益的货币量化研究的结果会不精确。因此,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仅是大致上用量化的手段对影响高职院校效益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旨在给高职院校了解自身办学效益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曲生,提升管理队伍素质,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J].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8(6).66-68

[2]王振东等.高职院校规模经济与成本控制目标的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27-29

[3]夏万林,黄海生.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效益分析[J].商业时代.2005(2).18-21

[4]熊健民,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实证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2).78-80

办学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 篇4

江校长在论坛中谈到,办学条件现代化肯定是件好事,办学精神的追求最需要。这一点,我非常赞赏。一所学校,追求怎么样的办学精神,对于学校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也就涉及到学校办学思想的定位问题。我认为,办学思想是办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什么样的办学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办学行为。作为校长,首先应该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下面,我就谈谈有关学校办学思想的几点思考。

一、办学思想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反映

本人认为,办学思想是学校自身的思想,是一定价值观念在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目标的体现,是一定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有机结合在办学目标上的反映,是国家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具体化,是校长在一定教育思想支配下,融进自己(也包括学校其他领导和教职工)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自己的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

二、办学思想是立校之本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培养人的场所。学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人,即学生有完善的人格,是社会的可用之人,对社会起推动作用;二是成器,即学生有一技之长或多才多艺,是社会的有用之人,在社会中找得到位置,排得上用场,能用自己或大或小的“技艺”具体推动社会进步。这应是学生是否“成才”的客观标准,也应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客观标准。学校要达到上述育人目标,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正确的办学思想。这既是办学的首要问题,也是立校之本。

1、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是适应社会要求,是教育培养多规格人才的需要。社会是多姿多彩的群体,它需要各种类型、多样规格、各个层次、各具特色的人才。社会越进步、越发达,这种需求就越具多样性。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既是全面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协调,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与周围世界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而且要求教育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知识经济要求教育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能提高;要求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的人才。

2、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是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从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的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在教育内部,必须开展全方位的整体改革。这些改革无不受到学校办学思想的支配,没有正确的办学思想的指导是根本不可能进行的。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3、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需要。独到的办学思想是有一套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的核心和灵魂,特色是学校的个性化。艺术上的任何流派或风格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都有自己独到的思想灵魄,学校间的不同特色也是如此。学校特色,就是在办学主体刻意追求下,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作为学校的决策者,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着眼于21世纪,深入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所拥有资源,正确评估自己所处的水平,作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勾画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具有生命力的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使教育行为完成理性的飞跃,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办出特色鲜明的学校。

三、我校的办学思想

调到石桥头小学已有一个学期,本人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为:“为祖国的未来着想,为学生的一生夯基。”其核心内容是:学校在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在传授给学生必需的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生存能力,并把这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予以重视。所谓生存能力,包括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会选择、会适应等。之所以将学校办学思想定为如此,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国际社会经济竞争与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未来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即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

2、基础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

奠基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学生的今后,甚至一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为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在于为国民素质提高奠定基础。

办学思想体系 篇5

一、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体系呈现一种金字塔型的结构, 即级别越高的法律数量越少, 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属于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宪法》为根本法, 以《教育法》为教育的基本法及由相应的教育部门法、教育部门规章、教育地方性法规和教育政府规章所组成, 也呈一种金字塔型的结构, 且各效力层次之间有一定的分工与配合。

《宪法》作为根本法, 其对于学校办学行为并未直接进行规定, 但《宪法》关于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之规定, 对学校办学行为同样具有指导作用。现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由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门规章等规定的。

关于学校办学行为方面的问题主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教育法律予以规定, 内容主要包括:学位的种类与授予条件、教师的作用与考核、学校的权利与义务、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职业教育的体系与实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与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民办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及其资产与财务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内容。

关于学校办学行为方面较为具体的问题或制度, 则由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或教育部门规章予以规定。现行教育行政法规中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主要包括学校的卫生体育工作、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民办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及其资产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现行教育部门规章中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主要包括幼儿园的教育与卫生保健、小学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规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培训规程、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研究生学籍管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等。从这些规定来看, 它们是对上述教育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进一步具体化。

二、现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的不足

虽然现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已初步建立, 但仍有不足与需要完善之处。概括说来, 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效力层次低

现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虽表现为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 但对学校办学行为予以规范的主要是处于塔底的教育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由于这些规范过于庞杂且很多规范并无上位法可依, 同时, 由于其效力层次较低, 以致很多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形同虚设, 并未起到对学校办学行为予以指引、预测、评价等作用, 也给法院在处理相应学校办学行为纠纷时如何适用法律造成混乱。司法实践中, 法院多没有依据教育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来裁判。

2. 有些本应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学校办学行为仍游离在法律之外

法律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不可能是全方位的, 只能是有条件的、部分的, 当然, 哪些办学行为应纳入法律领域, 其界限或划分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 一些本应纳入法律领域的学校办学行为若游离在法律之外, 不利于良好的学校办学秩序的建立及对学校办学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

虽然学校有性质或级别的不同, 但在其办学过程中却有着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面对与处理, 这就要求法律对这些应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问题进行统一规范。比如, 校园安全管理问题、医疗保健问题、校园秩序管理问题、招生与考试问题等, 若依此来考察现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 其疏漏也随处可见。如, 有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规定, 但没有普通高等学校安全管理的规定, 而实际上大学校园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亟需立法的规范;有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 但自幼儿园到中小学也都有自己的保健医生等, 其工作规程则未有明确的规定;有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的规定, 但未有幼儿园、中小学的校园秩序管理的规定等。另外, 除高考招生之外的招生与考试、学校资产管理等办学行为仍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随着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化, 校长或其他教育管理人员被视为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 但尚未有校长或其他教育管理人员的职业规范, 而大量的学校办学行为, 尤其较为重大的办学行为正是校长或其他教育管理人员所实施的。

3. 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

法律责任是基于行为人对法律义务的违反而应承受的不利后果。其目的是确保法律得到遵守与执行, 形成法律所欲确认的一种社会秩序, 是法律强制力的表现。“一个法律制度, 如果没有可强制实施的惩罚手段, 就会被证明无力限制非合作的、反社会的和犯罪的因素, 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其在社会中维持秩序与正义的基本职能。”[1]因此, 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对于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中有关权利保障、义务履行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现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法律责任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办学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以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为主, 较少追究刑事责任。未追究刑事责任之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规定不完善, 在《刑法》中未设相应的或独立的罪名对学校办学违法行为予以追究。如对于大规模组织考试舞弊或生产、销售作弊器材行为等, 在我国《刑法》中没有独立罪名对其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另一方面, 忽视了刑罚对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特有约束与抑制的功能。

第二, 法律责任的设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出现学校办学行为违法时, 法律并没有及时地立、改、废, 对办学违法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与制裁。如, 对于目前表现仍比较突出的收取择校费的行为, 虽然对择校费收取行为欠缺合法性有所共识, 但对于以捐资助学等名义收取择校费之行为如何予以制裁, 至今未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第三, 对学校办学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设定比较粗糙, 有关法律责任条款往往缺少责任主体、追究责任的主体或承担责任的类型的明确具体的规定, 使一些学校办学违法行为之法律责任追究处于一种虚位或含混状态。这不仅扰乱了学校办学行为秩序, 而且也可能挫伤教育的公益性。

三、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的完善

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一般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建构。因此, 关于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的完善, 也可从纵横向两个方面进行。

1. 从纵向上来看, 主要是完善与提升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效力等级

法律规范的效力级别可划分为根本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依此建构时应遵循法律体系建构的基本规律, 即下位法应以上位法为依据进行制定。

首先, 在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的纵向建构上, 其关键在于如何区分复杂的、多样的学校办学行为, 并分配给不同级别的立法机关进行立法。一般说来, 关于学校办学的基本制度, 如招生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制度、财务制度、学校资产管理制度及关于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教师的办学行为的基本要求、标准、行为准则等由教育法律来进行规范。对于涉及学校办学基本制度外的一些具体制度, 可由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来进行规范。

其次, 应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法规的规范功能, 以提升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效力等级。理由有三。第一, 学校办学行为涉及的范围与内容广泛而复杂, 且具有一定的多变性, 这就使得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稳定性相对来说不是特别强。而教育行政法规立法的灵活性则能够很好地适应学校办学行为的这种复杂性、多变性, 及时地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调整与规范。第二, 教育行政法规实质上是对学校办学行为的一种抽象行政行为监督, 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监督机制。第三, 现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效力层次低, 在当前我国教育法律运行环境欠佳阶段, 应提升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效力层次, 促进其实施。

2. 从横向上看, 主要是完善学校办学法律关系中主体与内容方面的法律规范

如果说对法律体系纵向上的完善属于宏观层次的话, 那么对法律体系横向上的完善则属于微观层次。后者的完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善相关主体方面的法律规范;二是完善法律关系的内容方面的法律规范。关于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体系的完善, 在横向方面也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

(1) 学校办学行为主体方面法律规范的完善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关系中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学校、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教师等, 对其办学行为予以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学校方面的办学行为规范的完善。学校方面的办学行为规范, 主要指将学校办学方面的管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其完善分为两个方面:第一, 对有关学校的管理制度已在《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部门法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予以规定的, 针对其不足予以相应的立、改、废以使之完善。第二, 对有关学校的管理制度未在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中予以规定的, 应制定教育单行法。就教育单行法而言, 除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的《考试法》、《学校法》等外, 还应制定学校招生法、学校资产管理法、学校体育卫生法、学生法、大学校园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秩序法等。

二是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方面的办学行为规范的完善。随着学校教育之蓬勃发展, 学校运行方式也变得复杂和多样化, 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被视为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 具有专业化的特征。

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实施使校长拥有了非常大的办学权力, 而其办学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能否良性与健康地发展。故校长在办学时不仅需要自律, 同时也必须受到一定的法律规范的调整。因此, 制定一部符合校长职业特点的校长办学行为法是必要的。

除校长之外, 其他管理人员如教务人员、财务人员、教辅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的办学行为规范与否同样也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关于这些管理人员的办学行为, 目前主要是由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进行规范, 其规范程度则与所在学校的管理水平、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否密切相关, 以致校与校之间的差异悬殊, 不利于我国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因此, 应以法律的形式对其他管理人员的办学行为予以适当规范, 即在立法上仅需制定这些管理行为的基本要求或标准等, 具体的行为准则由各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结合学校的规模与特点等来制定。

三是教师方面的办学行为规范的完善。关于教师方面的办学行为规范, 主要涉及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时的行为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劳动形态来讲是一种脑力劳动, 但其劳动效果却难以预测, 更无法精确评价, 且极易受社会的影响, 尤其是施教对象学生的影响。因此, 教师进行教育教学, 往往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 还应注重自身的品质素养;同时为了追求一种良好的劳动效果, 教师可能需要一些辅助性的措施, 如对学生的训斥或其他管教行为等。

因此, 关于教师方面的办学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教师品行素质方面的规范, 即教师的权利义务、职业道德规范;二是有关教师对学生的管教行为的种类、条件等方面的规范。这些规范内容有的已经在《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予以了规定, 但其规定有的过于原则, 不具有可操作性或难以依此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明确的评价, 因此, 需要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 还应制定有关幼儿园教师、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关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管教方面的规范等。

(2) 学校办学行为内容方面法律规范的完善

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内容指学校办学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义务。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权利体系主要是围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的特点所进行的权限划分, 其建构应基于学校的级别及其办学目标与任务的不同而进行。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义务体系与其权利体系的建构有一致之处, 但不同之处在于, 权利具有可选择性与可放弃性, 而义务则不然。故在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义务体系的建构中, 应着重建构的是法律责任体系, 否则义务体系形同虚设。关于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的法律责任体系的建构,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强调刑事责任对于惩戒学校办学违法行为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在对学校办学违法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时, 根据该行为对于学校办学秩序、教育的公益性等侵害的程度适时地予以刑事责任的设定与追究。第二, 对相应的法律责任规范应及时地进行立、改、废, 以有效地对学校办学违法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与制裁。第三, 对学校办学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精准设定。从法律责任承担的主体、责任的类型和种类及追究法律责任的主体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以避免使法律责任的追究处于虚位或含混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2]武洁.公办民校:与其规范不如取缔.http://comment.workercn.cn/contentfile/2009/08/27/073357457342283.html.

办学思想体系 篇6

一、市州电大办学条件现状

市州电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尤其是前些年经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评估、示范性基层电大创建及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创建试点, 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向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开放大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贡献都比对原广播电视大学的要求更高, 对照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从整体上看, 目前市州电大办学条件现状与开放大学地方学院的要求尚存差距。通过对湖南电大所辖的大部分市州电大的调查得知, 在办学条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办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如独立校园的面积较小;纸质图书馆的图书藏量不够丰富, 更新较少;实习实践基地数量不多。

(二) 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和能力还难以适应开放大学地方学院的要求、兼职教师管理没有到位以及教师负担过重等方面。例如, 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设置标准提出, 所开设的开放教育本、 专科专业至少配备一名专业责任教师, 不能兼任其他专业。每门课程至少配备一名课程责任教师, 同时每位课程责任教师不能兼任超过4门课程。课程辅导教师配备生师比≤40:1。据统计, 株洲、湘潭、岳阳、衡阳、邵阳、怀化、益阳、湘西自治州8所分校在职在编教职员工485人, 行政管理人员135人, 专业技术人员319人, 专职招生人员39人, 教务管理人员62人, 技术人员37人, 专业责任教师194人, 开放教育学生52 117人, 师生比明显不合理, 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不足, 造成了现有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 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三) 信息化建设出现短板

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信息化资源不完善、信息化技术人员不足等方面。例如, 在网络设施方面, 随着网络资源日益丰富, 学员人数日渐增长, 智能化学习终端不断涌现, 现有的100M主干校园网尤其是出口100M带宽呈现瓶颈, 无法实现用户到公网的快速稳定访问。作为有线网络补充的无线网络基本还处于空白。又如, 在专业服务器方面, 基本停留在“门户网站服务器+ 分校教学平台服务器+ 社区教育平台服务器+ 党员干部网络教育平台服务器”四平台架构, 而为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信息门户和“一站式”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 服务的各类应用系统平台还没有。

(四) 教学资源建设整体质量不高, 实用性不强

一是援引原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网络教学资源的数量大, 庞而不精, 市州电大自建的资源并不多, 而具有电大品牌、特色突出且广泛得以高度好评的教学资源则更少。二是市州电大自建的教学资源内容较陈旧、单一, 且重复严重, 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学资源建设随意性大, 规范性不够, 监管不严。

二、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评价的意义

学校教育评价具有鉴定和选拔、 导向与调控、诊断和督促以及激励等多方面的功能[2]。对开放大学地方学院的办学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是加强开放大学系统宏观管理, 促进地方学院办学条件改善, 规范办学行为, 保证教育质量和开放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进行评价, 有利于敦促市州级政府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办学方面的法律法规, 制定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法规,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市州开放学院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办学硬件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地方学院办学自主权、健全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 提升管理能力和办学实力[3]。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达到大力推进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建设、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目标。

三、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评价的原则

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评价应全面综合地反映学校办学条件的各个方面,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科学、客观、可操作性强等原则。

(一) 目的性原则

建立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国家开放大学系统了解地方学院办学条件的基本情况, 为相关决策服务, 引导地方学院健康发展, 指标的选取应体现这一目的。

(二) 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完整地反映地方学院办学条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要统筹考虑所选取的指标是否覆盖了地方学院办学条件的各个主要环节, 并兼顾良好以上、中等和一般三类发展水平学校。

(三)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准确反映地方学院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 具有高度代表性、综合性。应充分考虑各地方学院发展的不平衡性, “以中间为主, 兼顾两头”, 既要考虑现实状况, 又要考虑发展趋势, 还要考虑整个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系统协调性。指标的选取必须以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为依据, 尽量选取规范化的指标。同时, 指标间还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避免指标的相互包含。

(四) 客观性原则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尽可能减少人为主观臆断性, 坚持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 指标数据必须真实。

四、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于一项评估活动而言, 指标体系是教育评价的依据。设置科学合理、可操作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是得到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的基础, 是评估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4]。本文构建的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由6项一级指标和25项二级指标组成, 详见上表 (限于篇幅, 其中部分评分细节从略) 。

上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设置标准》《湖南开放大学市州学院建设标准》为基本参照[5], 同时适当吸取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价指标系统”[6]“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7]等成果中的有益成分, 并结合地市电大的实际构建而成。

笔者对参考的各类指标体系进行了取舍与改进, 如 《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设置标准》对人员学历、职称提出的要求过高———“课程辅导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教师占教师的50%以上, 正高职称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0%以上”;《湖南开放大学市州学院建设标准》对人员学历、职称的要求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教师占教师的50% 以上, 正高职称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以上”。此项在目前情况下, 大多数分校都难以达到, 我们进行了调整———“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教师占教师的1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业教师的5%以上”, 降低了要求, 使之趋于合理。又如, 《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设置标准》对纸质藏书的要求是不少于10万册, 电子图书不少于50万册, 我们调整为“纸质藏书不少于5万册”, 删去了对电子图书的要求。

“指标体系”中标有“★”符号的为核心指标, 包括办学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办学经费投入三项。理由是: 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学院教师队伍 (包括教学队伍、管理和服务队伍、技术队伍和研究队伍) 建设是重中之重。正如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所指出的:“办好开放大学, 教师是关键。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对办好开放大学至关重要。”[8]信息化建设及其有效应用是开放大学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根本标志之一, 也是新的时代形势的要求。办学经费投入有助于促使政府根据法律所赋予的义务保障生均拨款;促使地方学院努力招生增加收入, 确保办学规模;有助于增加教学投入,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建设中国特色开放大学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N].光明日报, 2013-02-20.

[2]李小融, 唐安奎.多元化学校教育评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7-9.

[3]陈美中.市州级电大向开放学院转型的初步探索[C]//杨志坚.示范引领与教学一线.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3:12-13.

[4]潘杰宁.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基于元评价的视角[J].教育探索, 2013, (3) .

[5]陈美中, 黄湖滨.市州开放大学构建研究[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12:240-250.

[6]张晨, 马树超.我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价和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

[7]王伟远, 杜育红.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2) .

办学思想体系 篇7

近几年,校地合作办学的逐渐发展,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办学规模的扩大,随之出现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使教育质量的保障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高校外部不可能监控教学工作的所有要素和环节,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依靠学校内部的全体师生员工,依靠他们希望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愿望和行动,构建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内部监控体系得以实现。

一、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现状

前些年,教育部开展了对全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但是这种从高校外部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高校摆到了被动监控的位置,高校要使教学质量监控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自觉变为自觉,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形式,其教学质量内部监控还没有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体系,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质量监控认识不到位

注重学院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着急扩大招生的专业数量和学生规模,不能够重视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教学投入,使办学的硬件建设达不到要求。单一注重外部评价结果,关心上级部门评价结果对学生招生和就业的影响,忽视教学过程的内部质量监控。

(二)质量监控队伍不健全

注重教学过程的常规检查,忽视质量监控的机构建设。往往把质量监控当作教务管理部门的一项兼职工作,只用日常的教学检查替代质量监控,缺乏自身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或已建立机构的人员也存在自身思想认识不明确、专业素养不健全和管理水平不科学的情况,再加之受学院客观条件的限制,组织机构人员的队伍稳定、专业构成、力量配备等各方面也不能够满足需要。

(三)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质量监控的主客体关系不顺,目标定位不准确,指标体系不健全,信息收集不充足,运行机制不通畅,分析方法不科学。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大纲的执行、教学内容的处理、学生学习的反馈、教师教学的管理等全方位的动态监控,缺乏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制度,忽视了合作办学的实用型和特殊性。

二、构建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原则

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高等教育理论的要求和地方经济的实际,本着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构建目标明确、系统科学、规范可行、特色鲜明的质量监控体系。

(一)目标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的前提是有明确的目标,即通过确定教学质量监控目标并不断纠正偏差来实现质量控制。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时,应紧紧围绕其全过程,建立灵活高效的目标机制,协调各类监控力量,合理选择质量监控体系,并对发现偏离目标的现象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偏措施,实现有效的目标监控。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理论要求实现教学质量监控最优化,即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教学质量监控对象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联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得以有效监控,确保监控体系之间紧密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全面、持续、动态的有机管理整体。

(三)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是指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以国家教育教学的法规法令条例为依据,通过建章立制,依法实施管理,克服工作过程的主观随意性,使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对影响教学质量各因素、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有效控制。

(四)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适合监控的目的和功能,能被理论检验和证明;其次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具有明确的观测指标和评价标准,能被方便操作;再次在效果上具有可行性,监控能被为部门、教师和学生接受和认可,并能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监控的过程中来。

(五)“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应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适当地张扬个性,教师充分地表现才华,管理者大胆地创新方法,营造友好的教学氛围,让人积极而非消极、主动而非被动、灵活而非僵化地去参与教学和管理。

三、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

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原则,结合高校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在构建时应注意把本科教学较为抽象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具体化,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直接可以操作、考察和分析教学运行状态和质量标准的监控体系,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一)主体导向与决策

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应该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的指导下,由院长主持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同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和教务管理部门研究对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和咨询;确定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确定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确定工作的近期规划和远期目标,确定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规划监控的教学目标、内容、环节和制度,督查教师的教学情况、 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管理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发展水平,制定和优化各种实施方案,解决决策目标和实际的差距,形成教学质量检查、督导、评价和反馈的长效机制。

(二)目标定位与观测

质量目标定位与观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校地合作办学质量监控的目标设计时,应针对区域经济对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应用特色。建立包括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教学输出质量和教学管理质量等在内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制定出科学的观测标准,以便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学过程。比如:在教学输入质量方面,主要观测办学思想定位和教学中心地位、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教学资格水平、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经费投入、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等;在教学运行质量方面,主要观测备课、上课、辅导等“教”的环节,预习、上课、复习等“学”的环节,以及“考”的环节;在教学输出质量方面,主要观测毕业率与学位授予、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考研率和人才评价;在教学管理质量方面,主要观测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队伍结构、规章制度、目标任务、水平能力等。

(三)教学检查与督导

教学检查与督导是教学秩序正常的保障。教学管理和督导队伍通过教学前监控(青年教师培训、教学日历检查、教案讲义督查、教学设施巡查),教学过程监控(随机听课、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督导信息反馈、学生信息学院信息反馈),教学后监控(学生评教、期末教学检查、考试环节管理、试卷及成绩分析),教学激励(讲课比赛、评优选先、教研教改立项)和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手段,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督导。

(四)信息采集与评价

信息采集与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信息采集包括各项教学检查、专家学者评教、学生评教、师生座谈会等。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汇集大量有关教师教学水平、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学习质量、 教学教研活动、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真实信息,并及时整理、汇总、分析、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及存在范围, 反馈到组织领导部门以便及时进行调控指导和部署下一步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同时将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为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

综上所述,在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应积极寻求保障教学质量的路径和对策,构建科学的校地合作办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其决策、观测、督导和评价的功能,保证校地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玲子,曲艺,李珠霖.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保障体系研究[J].经济知识,2015,(1).

[2]周晓波.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探讨[J].求知导刊,2014,(6).

[3]张子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的内部监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办学思想体系 篇8

纵观国内外,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 系统的研究更少。因此, 构建一套适合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不仅可以充实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内容, 还对政府和民间开展的评估工作以及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日常工作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对象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 即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

一、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从中我们可以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教育机构和外国教育机构;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必须是合作办学, 既不是合资办学, 也不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单独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对象是中国公民, 而不是主要招收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学生;教育教学的地点主要在中国境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都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考虑到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 国家规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包含中国教育机构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订教育教学计划, 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 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依法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 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学生交流活动, 不纳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以管理[2]。

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指的是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对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实施的国内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非学历教育指的是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对计划外招收的学生实施的教育,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培训证书或者结业证书。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结构体系包括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中外合作大学) 、高校内部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非独立设置) 和高校内部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一) 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中外合作大学)

有人把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称为“中外合作大学”, 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它的办学机制和民办教育一样, 其筹备前期各项费用及运行过程中各项支出均由合作双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 具有独立的校园, 独立进行招生, 独立实施教学组织和管理, 独立颁发学历证书, 独立进行财务核算,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到目前为止, 教育部仅批准了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二) 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非独立设置)

它是设置在中方合作大学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不具有法人资格, 是学校的二级机构, 行政上接受学校的管理, 政策及业务上接受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一级大学作为法人代表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然后由它具体实施合作办学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普遍以这种形式存在。

(三) 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它是设置在中方合作大学二级机构内的一个项目。一级大学或由一级大学授权二级机构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然后由专门的或兼职的项目团队负责实施合作办学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从办学内容上来讲, 它与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本一样, 但从规范性、受重视程度、管理人员专业性等方面来说, 一定比不上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高校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三、国际上对跨境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

2003年11月,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与挪威教育部共同举办的第二次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论坛上, “跨境教育”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2004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和OECD共同起草了一份《高等教育跨境提供质量保障纲要 (草案) 》, 提出希望建立跨境高等教育提供质量的国际框架体系。200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OECD联合制定了《保障跨境高等教育质量的指导方针》, 目标是提供保障跨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国际框架, 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学生、教师、专业人员、办学项目和办学者跨国界交流的需要。它旨在支持和鼓励国际合作, 提高对保障跨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保护学生和其他有关各方免受办学质量低下或违规办学者之害, 鼓励能够满足人文、社会、经济和文化需要的高质量跨国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指导方针向政府以及教师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者、学生团体、质量保障和资质认定机构、学生认证机构以及专业团体提出了行动建议[3]。

2006年, 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署 (AUQA) 发表“Quality Audit and Assurance for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阐述澳大利亚高校跨境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共有如下17个评价指标:基本价值判断、合作伙伴和代理商、合同或协议、质量控制、治理、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发展、课程、市场营销及推广、入学标准、语言、教学、审核标准、学术支持、田园支持、研究、社区联系和评审[4]。

2009年7月, 教育部决定对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以及实施境外学士学位以上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指标体系有9项一级指标, 即办学宗旨、管理体系、资金资产管理、管理质量、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培养质量、社会效益、办学特色;21项二级指标, 即机构定位、办学思路、管理机构、管理队伍、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招生和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督、文凭证书管理、师资评聘、师资状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状况、教学设施建设、毕业成果质量鉴定、学生满意度、社会评价、办学单位内部效益、办学单位外部效益、办学特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有8项一级指标, 即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项目管理、培养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培养质量、社会效益、办学特色;22项二级指标, 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管理机构、资金管理、招生和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督、文凭证书管理、政策环境、教学设施、师资评聘、师资状况、师资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文件及教学档案、毕业成果质量鉴定、学生满意度、社会评价、办学单位内部效益、办学单位外部效益、办学特色。

四、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的原则集中体现了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是中外合作办学评价规律的反映, 是人们在中外合作办学评价实践中升华的理性认识。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原则既具有客观性, 又蕴含主观意志。一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不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价原则又必须体现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评价的意志, 体现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5]。在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也称为整体性原则, 它要求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系统, 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 协调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 使系统完整、平衡。因此, 在决策时, 应该将各个小系统的特性放到大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 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系统的目标[6]。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的目的是鼓励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引导各高校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 培养国家急需的国际化专门人才, 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此同时, 它涉及高校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培养层次、教学管理、培养成果等小系统,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中, 应充分考虑和权衡整体目标与这些小系统的关系。

(二)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是个模糊界限, 定量则是有清晰的数据分析问题。如果只有量, 没有界, 则无法定性。如果只有定性, 而无定量, 则难以断定发展趋势。在制定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 但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某些因素难以量化, 只能用定性指标加以描述, 因此, 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评价指标。

(三) 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意味着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 是由若干指标构成的一个指标的完备群。从理论上讲, 多一个指标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 少一个指标会造成信息的不充分。每一个指标最好能够反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的某一个层面, n个指标相互独立, 构成n维空间, 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某一个状态[7]。

(四)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静态评价是指对被评价对象已经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条件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在评价时不考虑评价对象今后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只是考察评价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现实状态, 它有助于进行横向比较, 便于看清评价对象是否达到某种标准。动态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发展状态的评价, 它在评价时注意评价对象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 重在纵向比较, 便于看清评价对象的变化过程, 从而发现其发展的规律。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各有所长, 又各有所短, 如果仅用静态评价或动态评价都不能很好地完成评价任务[8]。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是否促进本校学科发展, 是否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否填补国家对急需专业人才的空白等, 均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 既要有体现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发展现状的指标, 又要有体现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发展趋势的指标。

(五) 通用可比性原则

通用可比性指的是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 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指同一对象这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做比较。横向比较指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找出共同点, 按共同点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遵守通用可比性原则, 找出不同办学类型的共性, 提炼出评价指标, 同时保证指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对象可以做比较。

五、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然有一定的区别。领导认识、教学条件和教学运行是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三大因素。领导认识决定了办学理念和战略方向, 是实施办学的关键因素;教学条件指的是实施办学的硬件, 如场地建设、图书资料、多媒体设施等, 是实施办学的基础;教学运行指的是办学的软件, 如培养计划、教材、师资、教学管理等, 是实施办学的核心因素。

基于相关概念和评价理论的研究, 围绕国家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以及通知等精神, 借鉴其他教育形式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国内外跨境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和各国正在实施的跨境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遵循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结合笔者多年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经验, 建立了一套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领导重视与认识、办学条件、教学运行、办学效果。领导重视与认识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管理机构 (机构设置) 、办学经费投入 (前期投入、学费使用) 、办学理念 (培养对象及目标、办学层次及规模、办学思路) ;办学条件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及学术水平、管理人员背景及工作经验) 、教学设施 (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图书资料) 、信息化管理 (网络学习资源、教学软件、教学教务平台) ;教学运行包括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教材 (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比例、其他教材选用合理性) 、师资队伍 (师资评聘、师资状况、师资进修、教学方式) 、质量监控 (招生和学籍管理、学风建设、教学督导机构设立与运行、相关方问题反馈及跟进解决机制) ;办学效果包括3个二级指标及10个三级指标:学生评价 (学生满意度、学生毕业时掌握的技能) 、学校内外部效益 (引进教育资源与国家目标一致性、带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情况、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元化情况) 、社会评价 (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家长评价、媒体评价) 。

(一) 领导重视与认识

领导重视程度与认识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至关重要。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 即管理机构、办学经费投入、办学理念;6个三级指标, 即机构设置、前期投入、学费使用、培养对象及目标、办学层次及规模、办学思路。中外合作办学是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还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如是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表明学校更加重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学费收入是否全部用于中外合作办学事务中, 其中用于教学投入、员工工资福利、教育发展基金的比例分别为多少。办学理念是学校领导基于“办怎么样的中外合作办学”和“怎样办好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主要评估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对象、培养对象、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开办专业、合作模式、办学思路等。

(二) 办学条件

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 即管理队伍、教学设施、信息化管理;7个三级指标, 即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及学术水平、管理人员背景及工作经验、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图书资料、网络学习资源、教学软件、教学教务平台。评估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以判断管理团队的管理专业水平。教学设施指的是教学基础设施基本情况。信息化管理主要考察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方便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教学软件优化教学效果情况等。

(三) 教学运行

教学运行, 也称教学管理, 包括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 它的任务是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明确教学工作目标, 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系统, 明确职责范围, 发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促进教学工作改革;深入教学第一线, 加强检查指导, 及时总结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务行政管理工作。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 即培养计划、教材、师资队伍、质量监控;12个三级指标, 即培养方案、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比例、其他教材选用合理性、师资评聘、师资状况 (含师生比、外教情况) 、师资进修、教学方式 (含授课语言) 、招生和学籍管理、学风建设、教学督导机构设立与运行、相关方问题反馈及跟进解决机制。

(四) 办学效果

办学效果是领导重视与认识、办学条件、教学运行等多种要素作用的结果,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国家紧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二是通过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 是否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发展, 推动了教学改革和多元化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应用。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 即学生评价、学校内外部效益、社会评价;10个三级指标, 即学生满意度、学生毕业时掌握的技能、引进教育资源与国家目标一致性、带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情况、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元化情况、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评价、家长评价、媒体评价。

摘要:近年来, 中外合作办学被大众广泛认识, 已成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真正发展的时间短, 管理存在一定缺位等因素,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各类违规办学、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开展切实有效的评估并将信息公之于众, 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利益, 是中外合作办学当前工作的重要议题。开展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ort/1007.

[3]百度文库.保障跨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b327b7b31b765ce05081420.html.

[4]黄建如, 张存玉.澳大利亚质量保障署的跨国高等教育质量审核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8) :81-84.

[5]肖玉梅.现代成人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百度百科.系统性原则[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25101.htm, fr=aladdin.

[7]殷永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23-26.

刍议农村学校校长办学思想的形成 篇9

知识学问只是前提而非归宿, 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知识只有转化为见识即思想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积累材料、经验, 最终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关于教育的“见识”。我们的“见识”一般应该是怎样的?通俗地说, 就是关于某个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见解。

北京师范大学陈孝彬教授在北京市海淀区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上曾说:“教育思想是人对教育规律的主观选择, 教育思想又是人们对教育实践的提炼和概括。”显然, 这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就目前而言, 我们大多数校长所做的不是发现教育规律, 而是选择教育规律, 是对自己合规律的实践进行提炼和概括。这种选择, 反映了校长对教育本质、目标、途径的理解。教育规律不是一条两条, 校长为什么选择这条而不是那条, 必然有原因, 这就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作为个人的教育思想, 这是必须回答的。确定了目标, 还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 这就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我们在分析办学思想的结构时, 是由“是什么”到“怎么做”的问题, 而在提炼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时, 可以先从“怎么做”开始。因为它具体, 所以相对来说容易出成果。

下面说说怎样提炼有关“怎么做”的思想。

一、删繁就简, 突出有用

要想把问题想清楚, 先要把浑水澄清。有用的材料和无用的材料混在一起, 自然就会影响思考。“把杂讯滤掉是科学及人类认知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果你不能把送你那里的大部份杂讯都滤掉, 你就不能认知任何事物”。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是:删除无用的, 放大有用的。这步的关键是确定哪些是无用的信息。“事实上, 任何讯号的意义都来自它所在的场合, 在不同的场合下, 同样的讯号可能根本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 信息有用还是没用, 取决于使用信息的目的。

二、分类归纳, 发现规律

有用的材料确定了, 就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所谓分析, 主要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经纬、轻重、因果关系等。要梳理首先要分类。

有时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想不清, 原因就是没有条理。分类就是把一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开来。分类以后, 就能看出苗头。当然, 分类不是最终目的, 因为分类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思考结果。分类为归纳服务, 为概括服务。分类对思考具有促进作用, 能使人从众多的材料中发现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每个学期, 教师都要写总结。这些总结中肯定有闪光的珍珠。我曾见到一位校长把这些“珍珠”都挑选出来, 编成了一本小册子, 再发给教师。校长的用心确实良苦, 褒奖、赏识教师之情跃然纸上。但只做“收集”工作是不够的, 我曾试着对那本小册子做了分类工作, 结果归纳出了既反映该校特色又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做法和理念。

三、理清因果, 探索规律

上一篇:数字成像检测下一篇:道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