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体系

2024-07-10

思想道德体系(通用12篇)

思想道德体系 篇1

1 基础课教学现状与转化研究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其产生背景、教学内容和设置目的看,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和信仰,强化大学生对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的抵御能力。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贯彻体现这一主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课程设置目的的体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把握知识体系、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做了大量辛勤工作,在授学生以“知”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在推动学生把知识外化为体现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的实际言行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没有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导致在“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重知轻行、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转化现象,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死板填鸭、教学内容僵化单调、考核手段单一落后等方面。使课程设置目的难以有效体现。

从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能来看,其作用是传授知识,推动教育对象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础课教育工作者向学生传授的“知”的内容具有规定性,教学对象因个体差异等原因,“行”的最终结果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对两者都没有决定权,其作用主要就体现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推动受教育者把知转化为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学生把所学知识体系转化为外在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才是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中心,才是工作的全部。

2 影响转化的不利因素

2.1 教学方式单一,内容僵化

综合多方面的情况看,目前高校“基础”课教学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意听,公共课不想听”。尽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因,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僵化是最大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无视“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特点,忽视大学生活泼爱动、思维敏捷的生理心理特点,无视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的特点,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照本宣科轻解答实际问题,重填鸭式教学轻启发式引导,致使讲课者口干乏味,听课者昏昏欲睡,“言者谆谆,听着藐藐”,授课效果不佳。

2.2 考核方式单一,导向偏颇

当前,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闭卷考试。卷面题型主要是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几种。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甚至作弊。二是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自选题目提交一篇论文。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消除考试作弊、死记硬背等顽症,但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钻空子,往往是在网上下载文章,随便修改打印交差了事。三是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堂表现相结合。考试环节完成就意味着课程教学任务的结束,对于老师而言,了解教学质量、克服教学不足成了一句空话;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及格意味着万事大吉,至于知识的掌握、转化早已被抛至脑后。从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看,无论是哪一种,其导向都是重知识掌握,轻素质转化,丧失了考核的导向功能,使课程设置目的的实现成了一句空话。

2.3 转化主体单一,约束乏力

与其它许多课程可以通过一个程序、一次活动或者一项工程等方式就可以准确评价一个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程度不同,基础课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等特点,世界观、价值感、人生观和法律素养等具有抽象性,难以借助指标参数物化、量化、具体化,只有经过长期的自律和他律养成,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实现对一个学生的道德法律修养等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借助众多主体、大量环节、长期跟踪才能完成。而高校的现实情况却是,“基础”课任课教师仅凭书面考试成绩就对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做出了评价鉴定,学生所学知识是否外化为良好的法律道德素质却无人问津,一个学生即使品质恶劣,照样可以顺利毕业。这种转化主体单一、约束乏力的局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良好法律道德素养的动力。

3 实现转化的途径构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基础,是根本,外因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我们不难理解,在现今社会,自律就是指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他律是指社会法律、制度、纪律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约束,外在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即自律是自身的固有意识决定的,他律是外在的影响、约束决定的,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基础”课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变转化,培养德智兼备的合格公民,就必须依据内外因原理及自律和他律的辩证关系,利用大学生相对较长的在校时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充分利用“教、学、考、评”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一个系统、动态、立体的转换体系,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和“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

3.1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要从“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及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材精神和课程设置目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和报纸等各种媒介,一是要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安排中的比例。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时,可以组织学生收看一些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推荐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爱国人物的传记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历史古迹。在教授法律部分的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人民法院的审判,可以请法律工作者到校讲授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要根据授课内容,尽可能地开展案例教学,利用案例教学直观、典型、形象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三事要坚决杜绝照本宣科直接给出热点问题官方结论的做法,正确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认识水平。

总之,要以知识的转化为目的,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知识,自觉树立追求高尚理想的愿望。

3.2 考核环节

考核环节,要根据知和行的对立统一的原理,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性功能,坚持知识和素养导向,坚持理论和实践导向,扩大能够考查学生综合素养及独立思考问题的题型的比例并赋予更高的分数权重,提高实践考核在考核中的比重以激励学生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表现。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据上述原则,建立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类题库,提高考核的覆盖面和可信度。以实践考核为例,可以参照借鉴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的一些好做法,根据本学年计划组织的实践教学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设置指标用以衡量学生的实践表现,当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要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时更新修改衡量指标以提高其科学性。尽管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的可信度自其出现以来就争议不断,但是,实践表明,其测试模式和参考价值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值得借鉴。

3.3 评价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等具有抽象性和隐蔽性,养成具有长期性。同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需要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因此,为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良好言行,即,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高校和“基础“课教育工作者必须摒弃那种考试完毕即万事大吉的思想,而应当利用评价环节继续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为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和转化力度,要扩大推动转化的主体,提高评价结果对学生实际言行的约束力。即改变过去由基础课任课教师一人孤军奋战的局面,将同学、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宿管及其它与之相关的人员全部纳入评价转化主体,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逐学期组织评价,将这些评价和课堂表现、”基础“课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评价成绩,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和顺利毕业与否挂钩,推动大学生通过自律和他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法律道德修养。

总之,“基础”课教学从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我们放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带来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认同多元化的背景下认真审视,提高对转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内外因原理及自律和他律理论为指导,从涉及转化的教学考评等各个环节入手,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从宏观上建立转化体系,从微观上设定衡量指标和细节,推动学生不断把所学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亢莹.改进教育主渠道,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改革与开放,2011(2).

[3]孙国强,刘涛.试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改革与开放,2011(8).

[4]于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略论.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

[5]沈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与思考.学理论,2010(34).

思想道德体系 篇2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自全市委惩防体系建设推进大会以来,XX博物馆围绕目标,突出重点,统筹部署,狠抓落实,不断推进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体系(以下简称“两大体系”)建设,力争做到“四个结合”,着力完善具有文博行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把推动两大体系建设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

近年来,XX博物馆党支部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历年来认真贯彻落实《XX博物馆党建工作要点》,组织苑中心组学习成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每年学习共计12次,学习了各级党风廉政工作要点和XX市文广新局印发的《反腐倡廉建设责任书》的内容;支部为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上了一堂题为《谈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认识》的党课;与主管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每年的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同时综合运用“5〃10”思廉日、“算账教育月”、岗位廉政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等载体,广泛宣传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的目标、意义、要求,引导全苑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参与“两大体系”建设。1

结合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老干部、工会、妇女、共青团积极开展各种活动,XX博物馆广大员工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单位面貌呈现出喜人气象。

二、把推动两大体系建设与规范管理结合起来

在开展创先争优、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同时,XX博物馆还形成了明确的岗位职责与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的机制逐步实现。全苑继续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量化考核。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切实保障全体职工的权益。能及时做好每年全苑的财政预算;能遵照执行市财政的有关规定,大宗物件由市政府采购中心集中购买;在重大资金使用和重大基建工程上,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和财务制度,在XX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程中严格把关、注重质量,拒绝施工单位吃请送礼,以实际行动做好了廉洁自律的表率。

XX博物馆根据XX市建立领导干部风险内控机制和“两大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办理领导干部中全面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的排查和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要求领导干部从素质、环境、体制、权力、管理和政策六个方面,查找领导干部思想道德观念和认识上的错误、偏见和误区,并由此可能造成的廉政和道德风险。

三、把推动两大体系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结合起来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来XX博物馆参观的各级领导、中外游客、兄弟单位日见增

多。2010年,共计接待观众50万人次,全程讲解1300余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原国务委员唐家璇等中央、省、市级领导先后来苑视察。

全年在做好六个基本陈列正常开放的基础上,主办、承办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特别展》、《纪念刘瑞龙诞辰一百周年特展》等22个临时展览。这些展览吸引了XX市民及周边地区游客,五一节、十一节日均接待游客近1万人。,在“爱鸟周”期间,我苑与市林业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 “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宣传活动;精心制作科普巡回展览送到2所农村学校和6个社区巡回展出,向社区居民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宣传环保思想。设计制作了“知XX,爱家乡”专题展板,赴各学校开展专题讲解,受到了极大欢迎及好评。为了扩大服务对象,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举办了“美在博物苑”公益摄影比赛活动。吸引了我市近40位摄影爱好者参与,活动展示了我苑良好的形象,提升了我苑的影响力。

四、把推动两大体系建设与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由市文广新局牵头,组织了环濠河文博馆群的相关人士包括我苑副高以上的人员赴上海参加大会,并与国内外博物馆界人士进行沟通与交流。XX博物馆苑具体负责实施了以环濠河文博馆群为主题的展览的设计制作,并参加大会展览会交流;配合此活动完成了《XX文博馆群概览》、《XX文博场馆导览》编撰制作。整个宣传活动获得好评。同时还成功接待了由国际博协上海大会组委会向与会代表推荐的参观XX环濠河文博馆群五百余名中外博物馆界的专业人士。形式多样的活动,愉悦了来客,也扩大了博物苑的社会影响力。

为在内部专业技术人员中形成爱学习、勤思考、多钻研的风气,继2007年度的20个课题按时序结题外,2010年度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目前也已完成。共立项课题23个,其中全苑性重点课题2个,分别涉及了XX自然遗产保护和我苑新展馆基本陈列等内容。同时编辑出版《XX遗迹传说》、《XX博物馆2007年度科研课题成果集》和《博物苑的故事》系列丛书;组织苑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文物局和省博物馆协会举办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据统计,全年我苑专业技术人员来在国家级、省、市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各类文章近30篇。

思想道德体系 篇3

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凭借自己的真实才能创造财富,又不拒绝任何益人、益民、益国、益世的事,总之既不自标君子而又切实做到鄙弃小人行为,我看这是最真实也最朴素的道德法则。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也应当超越通常的道德法则,去当大义君子、悲壮英雄、不屈烈士,但在平时当个利义兼顾的正常人即可。而且,君子、英雄、烈士也必须首先从上述正常人中产生。连这样的及格线都未达标,总想凭借非常事件成为英雄,只能说明这样的人不正常,这样的社会也不正常。

中国从古至今在道德的趋向上,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左右游移、上下跳动。一方面推崇中庸哲学,一方面又将“过”(过分、过度、过量)和“不及”(守旧、停滞、倒退)做为常见行为;一方面制造超高的道德偶像,一方面又常常溺在俗浊的行为中;一方面迷恋对非常之人、非常之事的习惯性崇拜,一方面又甘于做上述对象的匍匐者而自己不愿站立行走;一方面对明显的无德之人(包括仅仅有某些瑕疵的人)的憎恶达到万分激烈的地步,一方面又淡于去强化本人的自律。致使对大德之人的推崇常常停留在口头宣讲上,对无德之人的鄙夷也常常停留在街谈巷议中,而付之的实际仿效行动和对抗举动并不多。殊不知在大德、奇德和无德、缺德之间,还有一种不高不低的常德,即人人都可以具备的平常之德、正常之德,俗称国民总体素质平均线上的道德。

无论是想牢固地建立起中国的道德体系,还是想实际地形成中国的道德法则,都必须从努力强化国民的常德入手。而且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时时耸立起道德卓人、道德巨人。

如何使中国的道德体系完备?如何使中国的道德法则生效?我认为必须依靠三项工程的合力兴建:一是政治行为尤其是官方行为中道德比重的加大;二是道德与法律焊接度的增强;三是教育中德育比重的强化和文化、艺术中德育含量的增多。

道德和一切社会活动一样,总得有个带头者。最有影响力的带头者理应是官员或名人,然而针对眼下的现状而论,我们只能这样要求:即使官员、名人当不成道德楷模,也不能去当贪腐的先锋,不能从庸人下滑为小人,至少应当具备平民式的常德。

在社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中,道德是主要的软实力。而且,软实力不仅是硬实力之母,也是一切硬实力借以生长发育的乳汁和襁褓。假如中国能大张旗鼓地兴建一系列道德工程,并且做到既科学化又持久化,对中国来说堪称功德无量。遗憾的是,当前中国连现代的、科学的、有效的道德读本都未写出(作秀式的、虚奢式的读本除外)。

中国的道德读本,有太久太久的时间等同于政治读本。太遥远的古代之事不必说了,无非是站在官方角度向下属、向平民讲述各种服从的合理性。即使到了人民翻身的革命年代,谈论道德时也强调的是政治第一。从古至今,好像一个官员只要忠君、听命,只要将屁股坐在无产阶级的椅子上,任何的下作行为都算是“小节”,都不必追究。后来随着商品社会的到来,中国的道德读本也就变成商业读本。致使有的人一味地为个人功利大唱赞歌,有的人(包括学者)将道德当成一种作秀,一种表演,目的只是为了出名获利。

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能建立起真实无伪的道德体系么?能形成可信可行的道德法则么?很难。但是无论多难,也要着手去做。

思想道德体系 篇4

一、思法课程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性质转化

1.坚持思法课教学中的先进性、导向性和原则性

思法课教学中必须要坚持其先进性、导向性和原则性, 这也是我国政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课所必须的一项要求。坚持思法课的原则性指的是思法课的开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思法课的理论内容的重中之重, 是不容忽视的。坚持导向性是指思法课一定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注重思法课教学的生成性、生活性和生命性

仅仅只有先进性、导向性、原则性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该在课程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加强对于课程生成性、生活性和生命性的重视, 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创新。对于生成性的重视就是指再思法课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学习, 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果冻、经历生活的一个过程。注重其生活型指的是使得思法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能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 能够使得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对于思法课有所感悟和体验, 使得思法课能够成为充满创造力、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注重生命性指的是在思法课中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进行融会贯通,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要运用灵活性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对学生要做到全方位的关心、尊重、爱护、理解。教师在进行教课的过程中自身的教育境界、教育智慧以及教育理念等都会不断的提升, 教师与学生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在这个课堂上能够共同成长、共同创造、共同生成, 这也恰是思法课中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思法课教学的趣味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1.注重教学的科学性

思法课的科学性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理论指导的真实性和真理性, 以及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的交汇融合所构建的思法课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上。这也是思法课能够从高职院校的课程中有着重要位置的原因。确定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中心思想,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世界观, 弘扬法制观、社会道德观都应该以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作为教材的基础知识。没有这些知识和理论进行支撑和铺垫, 思法课就没有了其生命的活力和存在的真谛。因此, 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 要注意多个学科知识元素的引用, 加强教学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注重维护课程的逻辑性, 用逻辑、实践、理论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

2.增加教学内容的时代元素

在思法课的教材体系进行转化的过程中, 应该加强对于现代性元素的应用, 通过进行学校局域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使得思法课具有当今时代的特征。现在的高职院校不同于以往的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地方, 应该与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更新同步发展, 加强现代化元素在教学上的应用, 对知识进行创新、科技进行利用、网络进行普及, 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了解并熟悉现代化教学高效有序的特征。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学生肩负起实现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使命, 这一切使得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也是思法课进行的时代背景。所以,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法课教学的时候, 要努力加强对于时代主题的把握, 充分的运用校园文化、网络等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来加强学生对于时代信息的把握和吸收能力, 了解学生在当今时代生长和学习所形成的思想理论观念, 在原本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当今时代的文化元素, 增加课程的新鲜感和时代感, 丰富教学课程内容。比如, 在“绪论”这一章节中, 教师可以引用“世界上的高等著名学府你知道多少”的教学课堂练习, 在理想信念上引入了有关“世界西方千年的为人评选”的相关介绍;爱国主义讲解中, 引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在道德修养这一节课中加入了“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我们受到了哪些启发”等相关课题的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于时代元素和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渗透来加强教学课程中的时代色彩。

3.增强教程内容的趣味性

进一步提高思法课自身的学习魅力。想要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喜欢去学习就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特性和需求来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对于思法课的学习教育, 很多学生之所以存在厌学心理是因为其教育方式不甚合理, 觉得该项课程的实践性不够深入, 但对于案例形式的教学模式很认可。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 又能够吸引学生视线的趣事、趣言等,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进行“民族精神大力弘扬, 继承爱国传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爱国题材的一些影片或者民族英雄的一些事迹讲解等,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创造人生价值。领悟人生真谛”的时候,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实生活中积极奋斗的青少年感人事迹的搜集和讲解, 以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人生价值的真谛, 能够引起学生自立自强的心态形成。在讲“遵纪守法、了解法制”的时候可以进行相关案例的列举, 并让学生根据案例的发生等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对一些故事性的案例分析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活跃了教学气氛, 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增强了学生学习思法课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总结

通过对教程内容的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内容的增加, 并坚持原有的教育理念和原则, 改变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丽娜.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7) .

思想道德体系 篇5

知识问答及相关宣传标语

1、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什么样的重要文件?

答: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简称中央8号文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测评体系》要求地方各级及有关单位、部门和群团组织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其中的‚有关单位、部门和群团组织‛指哪些?

答:有关单位包括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有关部门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广电、建设、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工商、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群团组织指工会、共青团、妇联、社科联、科协、文联、残联、关工委等组织。

4、如何营造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答:主要新闻媒体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宣传报道,每年推出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典型;主要新闻媒体在寒暑假、‚六一‛儿童节等时间积极刊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重要公共场所设有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

5、在未成年人中如何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作出部署;以‚体验亲情‛、‚和谐校园‛、‚爱心奉献‛ 为重点,整合现有德育资源,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广泛深入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中小学校建立一批联系点,及时督促检查,确保活动长期深入开展;依托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刊登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受助群体参与活动的体会感言,报道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6、中小学校日常德育主要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答:中小学校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团队活动制度化;定期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优化校风学风;开展法制、国防、网络道德、毒品预防、环境、节能、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等教育。

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包括哪些?

答:包括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

8、《测评体系》对中小学校师德建设有哪些要求?

答:要求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开展主题教育;严格师德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无造成不良影响的失德现象发生;重视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家长对师德的满意率≥90%。

9、如何加强中小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答:要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普通中学明确专门机构主管德育工作,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有1名教导主任分管德育;选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形成了班主任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小学校按规定配备少先队辅导员;选派优秀公安干警或其他司法人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保证每学期到校上法制教育课;建立和 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

10、城乡中小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有哪些要求? 答: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进修机制;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11、校园文化建设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校园整洁,环境优美;校园内有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校刊或少先队鼓号队、队室等文化阵地;举办歌咏、书画、读书演讲、科技小发明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学风、教风和校风良好,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师生、同学、家校关系和谐。

12、《测评体系》对校园安全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有计划地开展自护自救教育,向中小学生普及治安防范、灾害避险、交通和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有关法律常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无食品卫生、火灾、校舍倒塌和校车安全等责任事故。

13、什么是家长学校?

答:家长学校是指对0~18岁儿童的家长(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及准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的业余学校。

14、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指哪些?

答:指公共广场、公共绿地、公园、风景游览区、飞机场、公共电汽车(含长途客运汽车站)首末站、地铁车站、公路铁路沿线、停车场、展览场馆、文化娱乐场馆、体育场馆等。

15、《测评体系》对社区(村镇)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在城市的旧区改建或新区开发建设中,配套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并纳入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统一管理使用。老城区积极新建、改建、扩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具备场所建设条件的能实现社区活动场所资源共享,明确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段;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校向未成年人开放,活动场所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保证未成年人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开展活动;中小学校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后面向社区开放,免费供未成年人使用。

16、《测评体系》对文化活动中心(站、室)建设有什么要求?

答:人口规模在30000—50000人以上的居住区要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人口规模在7000—15000人的居住小区要建设文化活动站,重点镇和县城关镇要设置文化活动站或青少年之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站、室)中开设专门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地和内容。

17、什么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包括享受国家财政支持的各级各类博物馆(院)、纪念馆(地)、陈列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文化(物)馆(站)、展览馆、已开放的原军事基地等。

18、什么叫公益性文化设施?

公益性文化设施包括美术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文化宫(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体育场(馆)等。

19、什么叫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答: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主要指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场所。

20、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无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指的是什么? 答:指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对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实行免费;对确需集中食宿和使用消耗品的集体活动,以及特专长培训项目,只收取成本费用;对特困家庭的未成年人全部免费。

2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如何落实免费开放措施?

答: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开放,对未成年人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开放时间以及免费优惠开放的详细情况;把公益性免费开放相关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22、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开放如何体现公益性原则? 答: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80%的时间用于开展普及性活动;坚持常年开放,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无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无挤占、挪用、租借等现象;未成年人对校外活动场所服务的满意率≥80%。

23、《测评体系》对少儿读物出版创作有什么要求? 答:鼓励少儿读物的创作生产,积极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公共图书馆开辟未成年人阅览室;新华书店在显著位置设有未成年人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专柜,家长对本地销售的少儿出版物品种、内容、质量的满意度≥80%。

24、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阵地建设?

答:支持鼓励开办面向青少年的网站,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科普、文化活动;依托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处的上网设施,建立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并有保证持续运营、规范管理、健康上网的保障机制;积极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25、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中,对网络管理和净化有哪些要求? 答:对网络管理的要求是:加强对互联网上淫秽色情和其他不良信息的打击和治理,建立健全网络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推广绿色上网软件、推行绿色上网业务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为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公益性上网场所健康上网创造条件;加强对电信有关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互联网联网等单位的监管,依法治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对网络净化的要求是:在本地注册的互联网站上无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邪教、迷信等内容;本地声讯服务台无传播淫秽色情、暴力与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的行为。

26、什么叫‚黑网吧‛?

答:是指没有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的网吧。

27、绿色上网服务指什么?

答:绿色上网服务主要是通过内容过滤,禁止或限制用户访问黄色、暴力、反动等互联网内容的服务。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内容控制技术实现用户对互联网访问的内容、时间、端口控制的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28、什么叫公益性上网场所?

答:主要指学校、文化馆(站)、图书馆、青少年宫、青年中心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络资源。

29、如何规范网吧经营秩序?

答:网吧严格执行上网消费者实名登记制度,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等标志;无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无‚黑网吧‛。

30、如何落实好游戏机经营场所的监管工作?

答:设置未成年人限入标志;除节假日外,无未成年人进入;无具有赌博功能的设施设备和赌博现象。

31、什么是本地声讯服务台?

答:声讯服务台是以电话为载体提供各类生产生活信息的服务性机构,主要由通信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监管。

32、‚扫黄打非‛净化文化市场须达到哪些基本要求? 答: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执法检查措施力度大,成效显著;文化市场上无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邪教、迷信、教唆犯罪及其他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出版物;无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制售淫秽色情等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版物的案件。

33、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答:对发生在校园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实行专案专人责任制;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强化治安管理;在临街中小学、幼儿园附近,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加强对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的管理,取缔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校园周边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和出版物销售。

34、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秩序?

答: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和彩票投注站点,600米内无彩票专营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经营者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无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现象;学校周边涉校案件的发案率呈下降趋势;学生、家长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满意度≥80%。

35、什么叫流浪儿童,如何对流浪儿童进行管理?

答:流浪儿童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管好流浪儿童要通过建立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有健全的流浪儿童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等保障制度;依法打击强迫、诱骗、教唆未成年人流浪行乞和违法犯罪的不法行为;对乞讨、流浪未成年人及时进行救助。

36、如何重视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答:党政部门和群体组织要重视‚留守儿童‛工作。要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机构,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各责任单位有具体工作措施;将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纳入相关法规政策之中;乡镇政府、村委会掌握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留守儿的普查统计工作,依法督促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履行教育和监护责任。

37、如何落实‚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答: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城乡少年手拉手‛、组建‚留守小队‛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抓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区域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38、流入地解决流动儿童就地入学问题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建立以公办学校为主,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入学问题基本解决;教育行政部门对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学校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39、如何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答: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制作、公益服务等活动;普遍建立多种形式的工作平台(如‚少年之家‛、‚儿童俱乐部‛等),解决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以及节假日未成年人的失管失教问题;社区与学校加强协调沟通,建立青少年参与活动的档案资料,为学校评价学生提供依据。

40、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答: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形成机制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时发现并查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义务教育普及率不低于所在省(区、市)平均水平。

41、未成年人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答: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不乱穿马路、闯红灯;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42、未成年人应该学会讲究哪些礼仪礼节?

答:熟练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整洁得体;友善对待外来人员,中学生能够热情为陌生人指路;中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

43、‚五老‛人员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含义是什么? 答:1949年9月27日,五星红旗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黄色象征光明,也代表我们黄皮肤的中华民族。国旗左上方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含义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 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着中国最广大的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其诞生于1935年,由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宣传标语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2、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3、现在的未成年人,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4、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和谐文明常德

5、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创建繁荣和谐文明城市

6、关注一个成长的心灵 播种一个灿烂的明天

7、文明常德手牵手 关爱成长心连心

8、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9、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0、少年兴则中国兴 少年强则中国强

道德逻辑体系的认知结构 篇6

摘 要: 道德逻辑体系的认知结构是由求真的道德真理逻辑、向善的道德价值逻辑和求善的道德选择逻辑构成的。三者之间也存在一种逻辑关系:其间,求真逻辑是认识前提,向善逻辑是推演方向,求善逻辑是判断环节。求善逻辑以认知结构的终点形式为道德实践逻辑奠定了一种逻辑前提,在根本上影响到道德实践逻辑的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 B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09)06062606

Cognitive Structure of Moral Logical System

QIAN Guangrong(Research Center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 moral logical system; moral truth logic; moral value logic; moral choice logic; moral paradox

Abstract: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moral logical system is composed of moral truth logic pursuing the truth, moral value logic aiming at the good, and moral choice logic pursuing the good. Logical relationship exists among the three parts, in which truth logic is the cognitive premise, value logic is the direction of deduction, and choice logic is the link of judgement. As the end of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choice logic provides the logical premise for the logic of moral practice, thus essentially influencing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the moral practical logic.

面对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逻辑学和伦理学应改变“自娱自乐”的老作风,为人类提供可应对挑战的精神食粮。然而,作为“思维科学”的逻辑学却不大关心人们的科学思维,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科学却不大愿认真指导社会的道德实践,反而津津乐道于日渐复杂的话语系统和经院式的表达方式,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学问”,让其他学人不易看得懂,更令普通民众望而怯步。

其实,逻辑学和伦理学这两门古老的科学都来自社会生活,都并不神秘或不应该神秘。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到康德的先验逻辑,再从黑格尔的唯心论辩证逻辑到列宁的唯物论辩证逻辑,逻辑的对象和核心问题都是规律,凡有规律可寻之处就存在逻辑问题,合乎逻辑就是合乎规律,逻辑的意义就在于反映规律,逻辑学就是研究规律的学问。事物的逻辑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思维的逻辑就是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思维规律(规则),而实践的逻辑就是反映“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规律,能够正确反映和表达这些规律就是合乎逻辑,反之就是不合逻辑。逻辑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发现、说明和把握主客观现象的规律,凡是有规律需要说明的地方逻辑学就应在场。逻辑悖论或悖论逻辑,是可以用“三要素”给予建构和说明的特殊逻辑,反映的本是客观事物的特殊规律,因而其“自相矛盾”是合乎逻辑的。道德悖论现象是道德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问题,其善与恶相对立的自相矛盾现象表明它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殊规律,同样可以用“三要素”方法加以建构和说明,因而也是合乎逻辑的。伦理学的对象是道德(也有学者认为,伦理学的对象是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及其价值,道德的广泛渗透性特点使得道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和人的发展与进步不可一刻离开道德价值的引导和梳理,在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否则人们就会因“道德失范”而感到“困惑”,失却内在的精神动力。如果说逻辑学是指导和帮助社会和人思考如何“合规律”地生活,伦理学是指导和帮助社会和人思考如何“合目的”地生活,那么促使两者“相适应”和“并列”就是一个逻辑与正义相关联的逻辑问题。逻辑学和伦理学的学科人都应当具备有这样的“学理性冲动”。

笔者研究道德悖论现象以来,一直有人在运用逻辑悖论的方法质疑“道德悖论”的科学性及道德悖论研究的话语权,对此,笔者曾在相关文章中作过较为集中的应答。①

如果说那些文章言说的道理已经表现出某种逻辑力量的话,那也是“纠缠”于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方法而没有真正立足于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本身。笔者渐渐有了这样的觉悟:关于“道德悖论是不是逻辑悖论”或“是不是纯粹逻辑悖论”的争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悖论现象研究在何种意义上与逻辑悖论研究“并行”和“相适应”,并在此前提之下寻找和拓展自己的“拐点”,延伸自己的生命线。有学者指出:“柏拉图、笛卡尔、康德、胡塞尔这样的大哲学家之所以有巨大的精神创造性,缘于他们能抓住常识问题中的破绽,他们有异乎寻常的辨别细微差异的能力。”他称这些大师对人类思维最大的启发性贡献就是寻找创造新理论的“拐点”。[1]此言甚是!我等与这些大师当然不可相提并论,但生逢变革与创新的年代,寻找“拐点”是一种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学人需要具备的职业良心和责任。

基于这种觉悟和认识,笔者不打算再纠缠于“道德悖论是不是逻辑悖论”或“是不是纯粹逻辑悖论”的争论,开始立足道德自身的逻辑问题②

,在与逻辑学和伦理学“并行”和“相适应”的前提之下探究道德现象“常识问题中的破绽”,寻找和发展支撑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拐点”。

道德真理逻辑:求真

道德真理逻辑是道德逻辑体系的基础,其对象是道德与经济、政治、法制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揭示和叙述这类客观逻辑关系的真实面貌说明“道德是什么”。就是说,道德真理的逻辑方向或反映的规律是求真,其知识形式属于真理观范畴。因此,证明道德真理科学与否或科学水平如何,只能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的实践中去检验,能够经得起经济、政治、法制建设的实践检验方可视为道德真理,反之则不是。用以检验的标准,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是“相适应”,即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制建设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相适应,不相适应就是不合逻辑,就不是道德真理;而形而下的实用形式则是“有助于”,即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法制建设。可见,道德真理逻辑的本质在于反映一定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规律,合规律性是其逻辑力量的根源和真谛所在。正因如此,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道德真理逻辑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那个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道德真理逻辑的“真理性”所反映和体现的多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统治者的道德意志。历史上道德真理逻辑的知识都是以伦理思想的文本记载的,内涵和形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成果,叙述的是当时代的人们(在阶级社会则是统治者及其士阶层)对道德与经济、政治和法制等社会存在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另一种是在第一种理论成果的指导之下,具体揭示和叙述特定社会里的道德与经济、政治和法制之间的逻辑关系,直接从道德上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后一种受到前一种的深刻影响,实际上是前一种合乎逻辑推演的结果。因此,从思维逻辑来看,要科学地建构道德真理逻辑,关键是要坚持和运用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以前,道德真理逻辑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相对性(片面性)和有限性,不可能是彻底的,不可能真正揭示和说明道德与经济及“竖立其上”的上层建筑之间的逻辑关系,统治者及其士阶层为了提升道德真理知识的逻辑力量,惯于在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做文章,把现实社会的道德现象根源推到彼岸世界或人自身,用先验的预设形式宣示道德理论“不证自明”的绝对真理性,使之具备毋庸置疑的逻辑力量。这种虚拟的道德真理逻辑,在中国封建社会主要表现为“天命”观、“天道”观、“天理”观以及与生俱来的“性善”论。在黑格尔那里,则是可以外化并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异在方式表现的“绝对观念”(他以“逻辑学”的范式,对这种“绝对观念”作了完整而精彩的唯心主义推演和论证)。这类形而上学的道德本体论,以其虚拟的方式掩饰了阶级社会里道德与经济及“竖立其上”的政治等上层建筑之间的客观关系,因此是不合逻辑的,但从主观逻辑来看,却反映了阶级社会里道德与经济及“竖立其上”的政治等上层建筑之间特定的“相适应”的客观关系,“有助于”阶级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又是合乎逻辑的。在阶级社会,私有制必然合乎逻辑地产生普遍的私有观念,而普遍的私有观念是不利于统治阶级集团维护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的,这就在社会历史条件的意义上为虚拟和建构形而上学的道德本体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实际上,道德作为“实践理性”,其根源和本质是无须用本体论加以证明的,更无须用先验的本体论加以证明,因为道德理论思维的对象和基础是现实社会的道德经验现象。它只是表明,在道德真理逻辑中建构和推崇先验的本体论只是阶级社会里的特有现象,并不具有永恒和普遍的意义。这样说,不是要否认人类在建构道德真理逻辑中需要运用形而上学的思辨方法。

道德真理逻辑的知识和学科形态是多以文本的形式建构和表达的伦理学。历史地看,伦理学的内容体系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其逻辑对象却无一不是社会的、历史的,所要回答的本质和规律问题都是“道德是什么”。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伦理学由史以来关于“道德是什么”的绝对真理的对象其实只有一个。伦理学的理论叙述方式乃至范畴形式可能会是个人的,但其对象和实质内涵必须是社会的、历史的,具有社会公认度和公信力。一个人可能会创建反映他“一家之言”的伦理学,但他的“一家之言”不应背离“道德是什么”的求真逻辑和绝对真理,而只能是围绕“道德是什么”丰富和发展求真逻辑和绝对真理的内涵,表达个人的叙述风格和个性特征,所谓“一家之言”的本质内涵必定是“大家之言”。不作如是观,“一家之言”就不可能合乎道德真理的建构逻辑,获得社会的公认度和公信力,无益于伦理学的学科建设。不要以为,花了许多年的工夫写就了关于道德的宏篇巨著,冠之以“伦理学原理”,它就是了。真正的伦理学原理不应当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路径,侈谈“道德是什么”。

当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出现的道德价值多元化和“道德失范”时,人们需要道德真理给予合乎逻辑的解读,以排解“道德困惑”,因而需要发展道德真理逻辑,这样的解读和发展不可离开唯物史观的视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赢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包括人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道德问题”。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社会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变革,以及随之引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它们呼唤着伦理学的“原理”给予合乎逻辑的解读。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是到变革的实践中去寻找理论创新的逻辑力量,还是希冀“多元主义的解放”或“德性伦理”的回归,难道还需要太多的“见仁见智”的争论么?

道德价值逻辑:向善

道德价值是关于道德价值的观念和标准及践履道德价值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称,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是其基本范畴。道德价值的对象是人关于理想生活的意象和目标的价值祈求,即道德与理想生活之间的主观关系或“思想关系”。道德的广泛渗透性特点多体现在道德价值方面,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等“私人关系”和“私生活”领域,凡涉及到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问题,一般都包含这样的“思想关系”,具有道德价值,涉及到善恶评价的道义问题。

道德价值作为特定的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历来都是由社会提出并加以倡导的,即所谓“价值导向”,个人可以内化观念、恪守标准、遵从准则和规范,却不能提出和倡导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社会提倡的道德价值无疑都是引导人们向善的,所以道德价值的本质和逻辑是向善,这是其逻辑建构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它通过叙述和诉诸主体实存状态与其希冀的理想之间的某种(或某些)价值联系,说明和告诉人们“道德应当是怎样的”,引导人们向善。

如果说,一切价值关系都具有假设(或预设)的特性,那么在道德价值关系中这种假设特性就更为明显,“假设-理想-实现”是道德价值逻辑最基本的推演形式。中国古代关于道德价值假设最为经典的记载,要数《礼记•礼运》的如下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一统”的“封建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就是基于道德价值的假设而描绘的。假设是道德价值的本质特性,没有假设也就无所谓道德价值。这一本质特性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关于“道德应当是怎样的”的假设似乎可以由心而发,随心所欲,不存在什么规律和逻辑问题。其实不然。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假设任何理想生活的意象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某种(某些)实在的价值。虽然,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人们假设某种“想当然”的向善目标或许是必要的,如同中国古人假设和追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目标那样,但是,这不应当是人类假设向善目标的普遍原则和真谛所在。如果“讲道德”的价值追求仅仅停留在“讲讲”的精神愉悦上面,不顾“讲”的结果是否真实地实现了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岂不成了一种装潢社会和人生的形式了吗?这样的向善导向其实是在误导社会和人生!如此看来,向善的合目的假设也是有其合规律性的特殊要求的,这就是“可望而可及”,或虽“可望而不可及”却有不可忽缺的意义。

道德价值逻辑的向善知识具有超验的特点,体现这一特点的语言命令形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应当”;道德价值逻辑的知识体系就是依照“应当”的命令建构的,抽去“应当”也就不合其逻辑了。不少年来,学界一直有人主张倡导“普世伦理”和“底线道德”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对此人们见仁见智。在我看来,重要的是其主张倡导的“普世伦理”和“底线道德”如果属于“应当”范畴,那还是应该引起关注的,反之就大可不必了,因为那样的“伦理”和“道德”已不属于道德价值逻辑范畴。

道德价值逻辑的“应当”表达和传播方式与道德真理逻辑有所不同。求真逻辑的知识一般是以文本方式表达和传播的,而向善逻辑的知识除了文本以外更多的则是以社会经验和风俗习惯的方式表达和传播的,形成一种广泛渗透、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儒学伦理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多是以文本方式记述和传承的,道德真理问题与道德价值问题混为一体,这造成了一种误导:以为读了儒家经典文本就掌握了道德真理和道德“真谛”,既可以做“智者”(“学问人”),又可以做“圣人”(“道德人”)。实际上,道德价值一旦成为文本知识,“读道德书”和“做道德人”就成了两码事。一位从未读过道德书的文盲村妇,不会因为贫穷而偷盗,因为向善逻辑的经验和习惯所建构的社会氛围已经使她成为“道德人”。而一个熟读经书的文化人虽可成为“智者”却也可能会同时成为伪君子,干出伤天害理的缺德事情来,原因就在于他只把道德经典当作“道德书”来读了,没有经过村妇那样的洗礼。须知,当“读道德书”的人只是把书中的向善逻辑知识当作求真的逻辑知识来追问的时候,他可能会成为“智者”(“学问人”),但不一定能够成为“圣人”(“道德人”),他可以去应对涉及道德知识的考职和说教,却难能担当社会和人生的责任;当一个社会形成这样的“读书风气”的时候,这个社会的“道德学问”可能会很发达,但这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却恰恰可能会因此而低迷。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一种现象:一些本属于道德价值逻辑的道德经验被当作了道德理论逻辑载入了道德文本,被当作道德真理教导着一代代新生人人类。

如《论语》记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镁,不成人之恶”,当代歌曲“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奉献》)等。

事实证明这容易产生“道德教育误导”,使受教育者误以为只要我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别人也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了。这种误导所积累的效应必定是悖论性质的,即在培养真心实意“讲道德”的仁人君子同时,培养了假仁假义“讲道德”的伪善小人,而后者通常是以前者“讲道德”的成果为寄生条件的。

需要注意的是,向善只是道德价值的逻辑方向或趋向,并不就是道德价值的逻辑走向,更不是道德价值本身。“方向”和“趋向”反映一种“势”,表现的是道德价值的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可能成为实际的道德价值的“势”;“走向”展现一种“走路”的“方向”,表达的是道德价值付诸实现的路径。因此,向善不等于就走向善,走向善(路径)也不等于就获得善的结果。就是说,道德价值逻辑的向善只是一种道德价值的可能形式,并非就是一种道德价值的实际路径,更不就是道德价值事实本身。因此,以为有了道德价值的向善的逻辑体系就可以赢得社会和人的道德进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如何理解和把握道德价值的向善逻辑以将道德价值的可能转变为道德价值的事实?这是另一个道德逻辑话题,此处暂不展开。

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向善的道德价值逻辑的建构和评价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伦理学关于道德价值评价的标准大体是:将道德评价的标准等同于道德价值的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与此相符就是合乎道德,反之就是不道德。这种“用尺子量尺子”的评价范式,缺失客观内容,掩盖了一种方法论的错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道德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向善的逻辑方向自然也是一种历史范畴,虽然人类社会由史以来一直传承着一些具有永恒意义的向善因子。

在一定社会里,道德价值总是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统一体,这是道德价值的求善逻辑一个重要特征,片面强调道德价值的一元化或多元化都是不合逻辑的。而关于道德根源和本质的真理则只能是一个。人类面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感到最熟悉而又最复杂的问题是价值问题,面对道德价值问题的感觉更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对同一种价值的认同和选择,不仅不同时代的人们会“见仁见智”,而且同一时代的人们也会,甚至面对一个具体的伦理情境的道德价值选择,不同的人也完全可能会如此。

道德选择逻辑:求善

道德选择即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因此,道德行为选择也就是关于道德价值的选择,逻辑指向是求善。以往的一些伦理学论著把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也列入道德行为,这是不合逻辑的。

作为道德逻辑体系内在结构的一个层次,求善的道德行为选择只受善良动机即“他人意识”、“集体(社会)意识”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支配,这是它的逻辑终点,也是道德逻辑体系的外在结构即道德实践逻辑的起点。然而,很多人对这个逻辑环节却不大关注,忽视它至少涉及到的两个重要的逻辑问题。

首先是求善选择与向善标准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道德行为选择的向善的道德价值标准,只有在一致或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建立起求善与向善之间逻辑关系,为求善的道德行为选择及价值实现奠定逻辑前提,选择才有道德意义。如果选择的动机是出于求善,而选择的价值标准却不是向善的,或虽是向善的却不适合所选行为的向善要求,那么这样的选择就是不合逻辑的,就会因失去求善的逻辑前提而使求善的行为合乎逻辑地同时走向“求恶”,最终演绎出道德悖论现象。浩然的小说《艳阳天》里有一位乐于助人的焦淑红,为帮助揭不开锅的懒汉把自家的粮食赠送给他,结果那懒汉因解决了肚子的问题反而变得更懒了。焦淑红求善的选择没有错,她的错在于选错了不合适的向善标准——仅是助人以物而没有助人以神。

其次是求善选择的自由与必然(责任)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自由与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伦理学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在道德选择中,自由与必然的问题亦即自由与责任的问题,两者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对待涉及到主客体方面诸多具体的逻辑问题。比如:求善的选择自由是否存在责任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出于善良动机是否就可以对行为选择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不负责任?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道德评价理论对此的回答倾向一贯是持肯定态度的,即使已构成法律上的“过失犯罪”也确认上是“情有可原”的,这就是所谓“动机论”。不能说这种传统的评价意见没有道理,因为“好心办坏事”的情况难以避免,如果因此而给予道德批评,那就会挫伤人们“讲道德”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这种传统的评价意见毕竟是不符合求善逻辑的,因为它实际上否认了自由与责任之间互为依存条件的逻辑关系。

再比如:求善的选择自由属于思想自由还是行为自由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果只属于思想的自由,那其实就否认了求善选择应当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思想总是绝对自由的,一个人持何种高尚的动机选择他的行为别人是管不着的,但从求善的结果反观之则不可这样看。分析和说明这当中的逻辑问题,涉及到主体求善的条件和环境。主体选择求善需要具备力可从心的条件,否则就会在初始的意义上种下产生“道德悖论现象基因”,在此后由求善到具体行善的过程中会同时“作恶”,最终演绎出善恶同在的道德悖论现象,致使求善的目的不能真正达到或基本不能达到。一个穷国无私地支援别国,却是以本国国民勒紧裤腰带为前提的,这种“高尚”的求善之举合乎道德逻辑吗?一个完全依靠农村父母种地收入(有的甚至变卖家产、卖血)资助其上学的大学生,为了助人为乐而时常慷慨解囊,此种善举是以花费父母的“血汗钱”为代价的,能够给予表扬和提倡吗?

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涉及到求善的价值比较问题:按照一些人的观念,帮助他人是“公德”而体谅和孝敬父母属于“私德”,“公德”大于“私德”,因此这位农村大学生应当帮助他的困难同学,否则就是自私,他的行为是该表扬的,甚至是值得提倡的。然而我认为,这样的行为不该表扬的,更不能提倡;其道德价值比较也不存在所谓“大”与“小”的问题,即使在道德价值的评价上可以分出“大”与“小”,也表明它是一个道德悖论问题,需要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环境因素看,主体的求善选择总是要受到环境因素的保障和制约的。保障是有利的环境因素,制约是不利的环境因素,有利或不利的因素在主体求善的过程有的是可变的,这就在逻辑起点的意义上影响着求善是否为善的行为选择。由此看,求善的动机虽然是一种“思想自由”,但是却受到多种因素限制的,因此不能不考虑求善的动机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

诚然,求善必定完全为善的情况并不多见,相反,善恶同显同在的自相矛盾情况司空见惯,这本身就是合乎逻辑的,也是研究道德悖论现象之必要性和意义所在。因此,刻意要求人们求善选择必须最终完全为善并不是科学的态度,但是,若是因此而不追问求善选择是否合乎逻辑那就更不应该了。

由上可知,道德逻辑体系内在结构的三个层次,既不是纯粹的道德主观逻辑,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客观逻辑,而是道德主客观逻辑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建构的产物,它表明,道德逻辑体系的内在结构是关于道德真理、道德价值和道德选择相统一的逻辑体系,分析和建构这样的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道德的求真、向善和求善逻辑的逻辑关系,大体上可以描述为:求真的真理逻辑是道德逻辑的认识前提,向善的价值标准逻辑是道德逻辑的推演方向,求善的选择逻辑是道德逻辑的判断环节,道德逻辑体系的内在结构经由这个判断环节而延伸到道德逻辑的外在结构,进入道德实践逻辑的演绎领域。由此可以看出,道德逻辑体系的内在结构是其向外推延和扩张的逻辑前提,其是否合乎逻辑在前提的意义上影响到道德实践中的逻辑建构问题,也就是说,在根本上影响到社会和人的道德进步。

参考文献:

[1] 埃德蒙德•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M].艾四林,安仕侗,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

[2] 尚杰.“外部的思想”与“横向的逻辑”[J].世界哲学,2009,(3).

《孟子》思想体系浅说 篇7

关键词:仁政,性善,修身,自得

《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汇编, 以其成书章节中称各君王谥号推论其最终成书作者应为孟子的弟子, 而非其本人。书中从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论、游说诸侯及对弟子的言传身教等各方面, 阐释了孟子“仁政”、“性善”的思想主张。其思想体系可简单概括为下图。

一、以“仁政”“性善”为指导的“善道”主张

由《滕文公章句上》5·1“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可知孟子口中的真理即“道”。

《尽心章句下》14·33“尧舜, 性者也;汤武, 反之也。”

《离娄章句上》7·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以仁、义、礼、智为根本阐发“性本善”的道理, 即所谓的“道性善”。

《尽心章句上》13·21“君子所性, 仁义礼智根于心, 其声色也睟然, 见于面, 盎于背, 施于四体, 四体不言而喻。”

君子所言性, 既孟子所说的善性, 所以其道是以仁、义、礼、智为根本的性善之道。关于“性本善”, 孟子有此论述:

《告子章句上》11·2“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在理解《孟子》一书时, 以“夫道一而已矣”为主干。此“道”是以尧舜行仁政为言, 以仁、义、礼、智为根的“性善之道”, “仁、义”为其核心。

《告子章句上》11·11“仁, 人心也;义, 人路也。”

《尽心章句上》13·33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 大人之事备矣。”

二、以“修身得天下”为目的的政治主张

孟子通过游说诸侯宣扬其思想政治主张, 他宣扬性善之道, 阐发仁义之理的最终目的为“修身得天下”。

《离娄章句下》8·16“以善服人者, 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 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道性善之目的在于“以善养人”, 而后“服天下”。又《尽心章句上》13·14“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可以将“以善养人”和“善教得民心”归结为从思想方面着手, 进而得天下。

《离娄章句上》7·9“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 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 尔也。民之归仁也, 由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可以概括为: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得民心——得民——得天下。

三、以“自得”为方法获取“仁政”“性善”

孟子认为思想方面的“以善养人”和物质方面的“得民心”都必须自觉的有所得, 也即“自得之”。

《离娄章句下》8·14“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 则居之安;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所言的“自觉的有所得”并不是随意放弃的, 孟子主张居仁由义, 反对自暴自弃。

《公孙丑章句上》3·6“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 贼其君者也。”

《离娄章句上》7·10“自暴者, 不可与言也;自弃者, 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 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谓之自弃也。”

孟子从“不为”和“有为”角度对反对自暴自弃进行论述, 强调居仁由义的重要。

《尽心章句上》13·17“无为其所不为, 无欲其所不欲, 如此而已矣。”

《尽心章句下》14·31“人皆有所不忍, 达之于其所忍, 仁也;人皆有所不为, 达之于其所为, 义也。”

《离娄章句下》8·8“人有不为也, 而後可以有为。”

孟子对不为和有为所做的论述, 意在以仁、义为准则, 重在分析人的原则性问题。不为, 即不为“言非礼义, 身不能居仁由义”之人;有为, 即成为“居仁由义, 出入是门”之人。

《公孙丑章句上》3·7“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发 ;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和《离娄章句上》7·4“行有不得者节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都做了相关的论述, 而《尽心章句上》13·4“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则从另一个高度阐述了君子反求诸己的目的。“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对应君子三乐中“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由此可见, 孟子强调“反求诸己”, 看似一种苛刻的修身之道, 其实正是为从反求诸己的态度中获得“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也恰恰只有君子才能感受得到。

《尽心章句上》13·9所说“尊德乐义, 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在注重以反求诸己的态度来规范自己的同时, 又能够安身立命, 达到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精神境界。

《尽心章句上》13·1“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 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

孟子能感受到“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这种天命的巨大力量, 同时能够“修身以俟之”, 达到真正的安身立命。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体系 篇8

一、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 教学对象是大学新生, 他们对如何成为社会合格的人才有很强的探究欲, 这为我们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涉及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内容, 学生通过以前的教育和其他途径或多或少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 这也为我们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也有其不可回避的劣势,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是技能型人才,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具备专业技能就足够了, 所以在思想上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有种轻视, 甚至排斥的态度。

(二) 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是理科生, 由于高中阶段文理科之分, 导致理科生在政治思想理论基础方面有所欠缺, 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差, 也不利于他们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以上特点都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来组织实施。

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应该坚持的前提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严肃性和方向性, 不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和方法, 都必须坚持应有的前提。

(一) 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这些重要思想为指导, 如果离开了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 教学很容易进入误区, 产生困惑, 甚而走向错误。

(二) 必须把握教材的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是由中宣部、教育部统一组织专家编定的, 旨在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 加强道德修养,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 都必须把握教材的性质和方向, 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 在教学中把握其精神实质, 保障其方向性和正确性, 如果老师为了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兴趣, 把精力和内容更多地放在揭示社会的负面因素上, 可能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 甚而引发仇视社会的心理。这样我们的教育就得不偿失。

(三) 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理论性, 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个前提条件, 但理论学习和课程讲授不是空洞的说教, 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上教材内容给教师搭建的是一个大骨架, 教师必须把它变得有血有肉, 让它充实、鲜活起来。这需要我们补充大量的内容 (特别是和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和案例) 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理论知识, 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信服力,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千篇一律, 言之无物, 照本宣科, 如果这样, 只会增加学生的厌倦感。

坚持了以上的前提, 再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来, 就能够使教学达到应有的目的。

三、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采取的教学方式和途径

(一) 教学以教材为基础, 结合现实基础和需要来实施

1. 融合教材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 包含了理想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内容, 而高职院校的课程授课学时一般是48学时, 存在课程教学时间少、内容多的特点,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章节内容, 按部就班地逐一讲解, 可能会导致因为面面俱到而蜻蜓点水般走形式的状况, 同时也难以对问题作深入的探索, 所以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内容, 把握教材基本精神和要求, 在吃透吃准教材的基础上, 充分整合教材内容, 融合成体系, 并且结合高校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和心理特点, 在他们接受事实的基础上讲解理论, 并且尽量采取专题的形式教学, 这样既维护了教材的严肃性, 又能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实现途径

教材针对全国所有的高校, 理论性很强, 而高职院校针对的现实基础是高职生。他们的理论基础和关注点都有所欠缺, 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高职生的特点, 采取易接受, 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教学方式, 使他们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接受理论。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 即冲破原有的“课程惰性”, 主动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实现途径, 重视学生的参与, 并善于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真正把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教学成为充满活力、趣味、机智、创造的活动。

(二) 学思结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课、看书的同时, 找出现实热点、焦点,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性、辩证、全面看待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 思想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素养相结合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所以我们思想品德教育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首先, 在授课时把教学内容和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起来, 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能有机会和同专业的毕业生、“双师型”教师, 及社会上的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让他们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从而激发他们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 根据“基础课”的特点,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相关教育, 实现两个课堂的结合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 如果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 把条文背得滚瓜烂熟, 而不把它落实到实践中去, 指导实践行为, 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所以,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如:课余时间利用QQ或电话与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及时地加以引导, 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 配合学生处、社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参与中去认知、去提高。

(五) 充分整合本校教师资源, 实行专题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尽管只有八章内容, 但涉及的面非常广泛, 它包括政治思想、哲学、道德、心理学、军事、外交、法律等, 此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难免会有所欠缺, 这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但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充分整合本校教师人力资源, 按内容和目标, 结合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 采取专题教学, 既能充分利用教师的知识才能, 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实行综合的评价考核体系

根据德育教育最终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 不单纯地以一张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品行, 而应该构建更科学、开放、合理的综合评价考核机制。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 把平时行为表现体现出来, 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多方式、多途径的评价方式, 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规范自己、要求自己, 实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体系 篇9

一、评价目的缺乏明确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最重要的就是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新年,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评价这一手段, 使教师对其教学工作进行反思, 发现问题, 不断改进,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促进专业的发展, 同时也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然而, 在评价过程中, 一般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把教师假定为“经济人”, 认为一旦失去控制, 教师的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评价就是为了了解教学情况, 对教师进行考察, 通过考核来决定教师的聘用、待遇问题。这种指导思想促进管理工作的作用强, 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弱。实际上, 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理性人”, 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 对教学工作负责任, 这种做法与教师的需求, 即通过评价找出教学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存在很大差距。

许多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等同于评“等级”, 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酬金的发放与教师职称、教学的课时数量有关, 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很小, 这样客观上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没有成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真正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学校理论课的学习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 具有“滞后性”这样的特点, 可能需要学生离开学校多年工作的时候体现出来, 所以不能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评价简单的等同于学生再校理论课成绩的评定。

二、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

评价指标体系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使用工具。评价要考察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否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 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是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进行层次性教学;是否重视能力培养, 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都需要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测量, 但在编制指标体系时, 所要考察的具体内容难以全面体现。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学习成就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评价体现的, 而对学生评价主要表现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 成绩的高低上, 因此不能客观的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在评价实际工作中, 许多学校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是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评价表, 同时, 对于同一个评价表, 没有统一具体的各类评价指标和操作规定, 致使评价体系混乱。

三、评价过程操作缺乏规范性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包含内容广泛。但是, 评价过程大都不够科学规范,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 评价活动开展之前没有评价方案, 或者把评价指标体系当作评价方案。第二, 有对某一节或若干节课的评价替代一学期教学评价的倾向。第三, 评价活动结束之后没有评价报告, 或者把评价结果视为评价报告。根据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对课堂教学及时调空的力度不够, 以及通过反馈评价结论教育评价对象的手段运用不够等。

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来说, 不少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仅仅局限于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这当然是不科学的, 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素质、教学管理、教学设施乃至班风、校风等这些“潜课程”都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缺乏多样性。目前的评价方法一般依然是依靠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 例如请专家和领导听评课, 学生和教师填表、打分, 同科目教师听评课, 召开部分学生、教师参加的座谈会等这样一些形式。这些评价方法容易造成教师上“表演课”, 而学生评教更是具有很多问题, 评价走过场, 打人情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扭曲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正确有效的发挥。

四、评价结果反馈缺乏权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的评价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但是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和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本身的素质。比如说, 学生评教, 在学生评教过程中, 依然有很多因素影响对教师的客观评价, 使得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出现了不必要的偏差和失误。这些因素包括:学生的评价态度、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的学业负荷以及学生的功利需求。

太极拳养生思想体系 篇10

太极拳养生思想体系太极拳养生思想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孕育的结果, 太极拳思想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详推用意终何在, 延年益寿不老春”, 明确提出了太极拳养生的价值取向。陈鑫将意、气、经络等理论融入太极拳之中,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养生理论。在道家思想、儒家文化以及传统中医理论的影响作用下, 太极养生思想逐步完善了养生理论与实践, 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养生文化体系。太极拳养生思想体系包括修身养生、运动养生和生活养生三个层面3修身养生是太极拳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身养性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修身养性的内容非常深入而又十分广泛, 贯穿于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太极拳套路练习还是太极拳功法修炼, 都要求极力平静自己的心情, 超越一切世俗的干扰和烦恼而达到内外合一, 形神兼备的境界。太极拳的修身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德性修养。人生在世应不断地修养善德, 践行德识, 反思德性, 积累功德, 积极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其二是人的美德修养。在曰常生活中, 应注重学习美德, 发扬美德, 传递美德, 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精神境界。其三是个人对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的追求与培养。天之道虚, 地之道静, 虚则不屈, 静则不变, 不变则无过。人应该幸福地生活, 快乐地学习工作, 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 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目标, 培养锻炼出自己独特而多样化的人生, 努力发挥自己的正常化和潜在的智慧, 刻苦地发展自己全面的魅力才华, 实现个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运动养生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 积极的运动保健是人类保证健康的必要条件。太极拳的运动养生无论是在观念指导上, 还是在运动形式上都具有突出的特点。首先, 太极拳的运动养生以系统的观念指导身心的和谐发展大极拳经历漫长的发展, 其形成自身独特的思想体系, 具体而言之, 大极拳十分强调动作要“一动无有不动”要求全身凡是能动的部分, 都要同时参加活动, 不可偏废常年坚持不懈地练习大极拳, 能使习练者急躁、焦虑、易怒、多疑的性格变得稳健、豁达、沉静、随和, 而且还能培养习练者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冷静沉着的精神:习练者在太极拳演练中精神高度集中, 排除各种杂念, 使心境到达一种愉悦的纯净境界, 有利于使习练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最佳调节。同时, 太极拳演练要求习练者做到内外兼顾, 身心同步, 使身体与精神达到统一而忘我的境界, 使习练者通过太极拳演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进而达到“静”的境界。其次, 太极拳运动养生是以丰富的运动形式增强锻炼的效果。大极拳丰富多样的功法、套路和推手练习不仅能适应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 而且能有效地增进身心健康。养生应涵盖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养, 无处不养, 而不局限于某一时刻或某一范围。养生就要抓住日常的生活, 做到合理饮食, 科学锻练, 让养生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贯穿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作用于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养生不但要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体现于生活的时时处处, 正确的养生还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养生方法的选择也体现了个性化的特征, 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才是科学的。养生生活化, 如同大极拳的习练, 要在无处不动的生活中寻求到相对之静。寻静之关键是内养, 即寻求内心的清静〕“知止而后能定, 定而后能静”, 故须先止才能有定, 才能得静。在日常生活中要停止那些不必要的行动,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 让自己的内心由定入静。由于内心清静少欲, 因而获得心灵的透彻明净, 进而敬而生爱, 人之生命也将见性入境因此, 养生就要面对“竞”而能静, 继而静而净, 净而生敬, 得敬而入境。养生的生活化, 如同太极拳的修炼一样, 恰当地解决好快与慢、多与少、松与紧、刚与柔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变化的内在关系, 生命的颐养也就自然得以实现。大极拳将伦理范崎的道德纳入养生体系之中, 赋予道德以养生的功能, 实现修身与养心的有效结合;太极拳养生思想通过体现“动静相兼、形动心守”的运动特征, 遵循“动以养形”的养生原则, 实现在运动中养生的根本理念;太极拳的修炼贯穿于具体的生活进程当中, 通过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实现在生活中养生的太极拳养生的核心理念与价值。由此, 修身养生、运动养生和生活养生共同构成了太极拳养生的思想体系3 (作者为洪浩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洪浩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浅议“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 篇11

【关键词】奥林匹克思想体系 主义 精神 宗旨 格言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14-02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引发出大大小小的社会活动,其中不少风行一时,继而销声匿迹。而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却愈加蓬勃兴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使奥林匹克运动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各种奥林匹克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从某种意义上讲,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构成了这一运动的灵魂,这一运动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产生出来的,一切特征也都是基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而逐渐具备的,离开了对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了解,我们对奥林匹克的认识就会流于表浅。

一、不断完善的奥林匹克主义

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奥林匹克主义一词最初是由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提出的。顾拜旦深切的感受到现代竞技运动有了较先进的手段,但却缺少一个哲学基础和高尚的目标,因此他试图以“奥林匹克主义”来弥补这个缺陷。但是,尽管顾拜旦在他的讲话后的文章中大量地使用“奥林匹克主义”一词,但是他却从未对这一概念作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现行的《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的表述,“奥林匹克主义是将人类的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

二、奥林匹克主义的主要内容

1.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持续了数千年的农业社会的图景逐渐为城市代替。劳动力高度集中的大机器,使人类社会在短短一百年间创造出了比其历史上全部生产的总和还要多的财富。但是工业化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给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又都造成了新的严重威胁。精细的分工、紧张的工作节奏、复杂的社会关系、多重的社会角色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仅使人的体质下降,身体各部分发展失调,而且由于精神压力增大,导致心理失衡。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弊病和生态弊病,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社会道德水平降低,社会丑恶现象丛生,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因此,新的社会条件对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道德提出了严峻地挑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具有时代性的社会问题。奥林匹克主义及时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基本立足点,想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2.体育运动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需要具体的途径。奥林匹克主义选择的具体途径是体育运动。《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们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

3.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

奥林匹克主义还总结道,要想使体育运动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实现其改造社会的目标,有两个前提条件必须满足:这就是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紧密结合。

三、促进世界和平的奥林匹克宗旨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的一种国际性的社会运动,它的目的并不限于促进这一运动的参加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他担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就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奥林匹克运动是以国家间的体育竞赛和交流为主线,纵横众多领域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运动是第一国际语言”。奥林匹克运动恰好为民族间、国家间实现这种了解、理解和合作,提供了最适宜的机会和氛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消灭歧视、建立和平美好世界的崇高目标,确为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所追求,所敬仰,从而形成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前进的无形力量。《奥林匹克宪章》以明确的语言表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四、指引奥林匹克运动前进的奥林匹克精神

1.奥林匹克精神的概念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从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整体结构来看,奥林匹克精神是这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奥林匹克精神的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促进文化的世界性交流与交融。

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作为它的主要活动内容。竞技体育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比赛性和对抗性。在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公德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观众也可以得到健康的娱乐享受。但是竞技体育的这些功能需要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是公平竞争。

五、鼓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格言

1.“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句话充分的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而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它既是指在竞技场上,面对强手时,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也是指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地战胜自己,向新的极限冲击。不仅如此,这句格言还鼓励人们应该在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

2.“更快、更高、更强”与“重在参与”

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这句话虽然不是奥林匹克格言,但是出现在许多届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的大屏幕上,具有广泛的影响。一些人认为这句与“更快、更高、更强”是矛盾的,前者强调参与,而后者则强调取胜。其实,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这两句话的意思不仅不是相互矛盾的,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竞技运动的训练和比赛是一个过程,胜负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只属于更快、更高、更强者。但是,竞技运动的功能和价值主要的表现与训练和比赛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正是说明了训练竞赛过程比其结果更为重要的道理。

今天随着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发展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旨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它以今日高度自动化社会中鲜有的尖与力,在感官给人们以生命的刺激和美的享受;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激励人们不断进取;以公正原则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团队合作张扬人们的集体主义;以强烈的认同感化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全世界青年周期性的同场竞技,昭示五洲四海之内,皆为同气连根的兄弟姐妹。正是着眼于教育、文化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奥林匹克主义才将竞技运动的精神价值概括为“生活的哲学”,将竞技运动视为促进社会团结、友谊、进步的利器。

思想道德体系 篇12

随着运动员在人民心中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其自身的社会公众形象要求他们不仅要担负参加比赛、为国争光的任务, 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运动队走院校化道路, 各省先后成立了体育职业学院, 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考验, 需要与时俱进, 如何更好的构建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 真正的使运动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成为思想坚定、技术过硬的优秀群体, 为开创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是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的战略任务。

2 当下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

2.1.1 教练员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个运动队内, 教练员是整支队伍的灵魂人物, 他们与运动员朝夕相处, 陪着运动员南征北战, 见证着运动员的成长, 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等方面都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 多数教练员存在着观念误区, 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的训练, 未能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 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工作形式, 走走过场, 而将运动员比赛成绩作为衡量自身教育工作质量的唯一指标。

2.1.2 运动员重视竞技成绩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运动员身上也同样适用。每一名运动员都有一个“冠军梦”, 在这种冠军梦的指引下, 他们能够不畏训练的艰辛, 顶住伤病的折磨, 展现超出常人的毅力最终获得成功。然而也正是在这“冠军梦”的金牌意识下, 一些运动员急功近利, 只看重训练, 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甚至个别运动员在功利心作用下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最终误入歧途。可见, 在运动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已成为运动员队伍建设的首要出发点。

2.1.3 家庭和社会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支持不够

伴随着竞技体育在国际社会中逐渐成为彰显综合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 运动员队伍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家庭正是他们素质养成的重要的发源地点, 而在我国, 竞技体育成绩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 大多数家庭将竞技比赛成绩作为其子女进行成长成才的唯一指标, 而忽视了其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层面来看, 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 关注度和影响力要高于普通人, 甚至会因为竞技比赛的成绩而为产品代言、为商家宣传, 功利性趋向不言而喻。而普通民众对运动员的关注则更多的是其竞技状态和比赛成绩, 而忽视其思想道德素质, 这就更增加了运动员对于运动成绩的渴求度, 很多运动员虽然比赛成绩突出, 但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极其低下, 很难使其成为一个正面的公众人物, 甚至可能对普通民众带来负面影响。

2.2 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教育模式僵化

运动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日常训练, 缺席文化课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就高校而言, 为了让运动员出成绩为学校争光, 很多领导和老师对运动员缺席文化课的情况是默许的, 这形成了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佳的现状。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 但多流于形式, 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 有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但是教育模式僵化, 以批评教育为主, 缺乏教学方面的引导, 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2.2.2 教学方法单一

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灵活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而在现实的运动员教育培养过程中, 一些运动队领导有提高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意识, 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形式单一, 多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 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 有的运动队甚至将日常训练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完全割裂开来, 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如人意。

2.2.3 教练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 运动队的教练员绝大多数是退役的专项运动员, 这就使得教练员思想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练员自身思想素质不高, 无法给运动员以表率作用, 其不良言行甚至会成为运动员学习和效仿的对象。2011年的“范斌门”事件中, 当事人范斌曾直言:“我是在骂声中扛过来的”。足见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以及运动员队伍中思想道德素质的传承性。此外, 一些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式非常粗暴, 动辄以命令和惩罚的方式开展, 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 甚至有可能使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激化, 不利于运动队内部的稳定。

3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新型德育体系

3.1 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健全而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 这就需要相关领导明确自身职责, 建立和健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有制可依。同时, 相关党政领导还应有效深入到德育工作中, 通过会议、讲座、文件等宣传手段呼吁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使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教师能真正的在学习和工作中加以重视, 使德育工作不在流于形式。

3.2 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

运动员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 不能单以专项训练为主。而作为教练员而言, 本职工作也不单单是对运动员进行训练, 应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将德育工作渗透于体育训练中,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动员队伍自身的管理和建设。教练员应首先从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入手, 明确自身的使命与担当, 充当高素质的先锋和表率。其次, 努力寻找体育和德育的有效契合点, 寓德育于训练, 如:从努力训练为国争光的角度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从运动员协作训练中融入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从运动员失败的案例中解释心态的重要性, 帮助运动员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等等。

3.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 但是单凭教练员对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德育渗透是无法完全提升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 这就需要每一支运动队都需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 形成教练员与德育教师的合力, 保证德育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可以从德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年龄结构以及工作资历等方面进行合力配比, 并经过专项训练, 使这支教师队伍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既能有所创新, 又能凸显实效。

3.4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 拓展教学领域

网络是当代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信息获取来源和交流平台, 以其特有的开放性、时效性、交互性、快捷性成为大众传媒的主流, 而运动员的德育工作也可以此为契机,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 进而拓展教学领域, 使德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教室和学校, 甚至可以遍布于网络空间。可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建立QQ群、创立微信公号等方式及时更新德育教学内容, 以及与德育相关的时下国际国内热点新闻, 让运动员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有选择性的阅读, 并逐渐培养运动员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通过对当下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尝试构建出一套实效性较高且有针对性的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 努力开创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永莲.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13, (12) .

[2]刘丙元.论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伦理观的时代转型[J].教育导刊, 2012, (8) .

上一篇:云南市场论文下一篇:药品报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