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追求

2024-08-01

思想道德追求(共12篇)

思想道德追求 篇1

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得到, 控制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速度等诸多因素的主体, 就是目前的在校大学生。“管”好大学生, 使这个知识群体从思想深处崇尚党的宗旨, 并以此指导他们的行动, 是党的事业能够走向辉煌的重要因素。实现上述目标, 需要大学生管理者追求正确的管理思想。

一、抛弃经验管理思想, 追求科学管理思想

1. 经验管理思想阻碍科学管理思想。

经验管理思想, 是指管理者依据过去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的思想。综观大学生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 走向大学生管理岗位的管理者, 都是在借鉴前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没有任何一个大学生管理者一开始就推崇“反”经验的管理思想。原因在于前任的实践经历, 存在着被大众认可的“经验”, 这就使得新任在开始做大学生管理工作时, 主要的参照对象就是前任的“经验”。

但是, 前任大学生管理者掌握的经验是“过去时”, 新任面对的情况是“现在时”, 研究的内容更是“将来时”。过去的经验对现在和将来,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不能指导现在和将来的全部。因为现在的动态变化和未来状况的不确定性, 是不以过去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 现实中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经验决定论”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存在对包含着科学管理思想的“反”经验思想产生了阻碍。这种状况若得不到改变, 过去的静态管理思想就会决定现在和将来的动态管理思想, 而大学生如果接受滞后管理思想的教育, 负面影响肯定少不了。

2. 科学管理思想符合社会演变规律。

在大学生管理思想领域, 我们既不能完全照搬经验而否定一切和经验不一致的思想, 也不能打着科学思想的旗号否定过去的一切经验。需要提醒大学生管理者注意的是:科学管理思想追求的是事物动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既要求大学生管理者的“外在形象”, 也要求他 (她) 的思想内涵, 还要求他 (她) 的科学观念。因此, 在进行大学生管理的过程中, 既要保留大学生管理思想演变历程中“颠覆不破”的真理, 又要克服管理思想中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方面, 这才是大学生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同时, 大学生管理者要以科学的视角审视今天的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其思想生成、演变的规律, 要把握核心的、实质的内容, 寻求最佳的“灌输”途径, 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思想有机地交叉、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真正接受符合党和国家期望的成才标准的管理。

二、抛弃局部管理思想, 追求系统管理思想

1. 局部管理思想干扰系统管理思想。

局部管理思想, 是指以管好管辖范围为准则的管理思想。长期以来,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成为在任管理者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志, 也被认为是管理者非常正确的管理思想追求。只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获颇丰, 心灵的满足感就会悠然而生。在大学生管理思想领域, 这种观念也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日常行为, 甚至使他们煞费苦心地考虑着, 今后如何长期做好“本职”工作, 如何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本无可非议。但对于大学生管理思想领域来说, 育人是思维的基本出发点,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是大学生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共同目的。因此, 仅仅考虑做好“本职”工作, 而不考虑“全校一盘棋”问题, 就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思想问题。这种思想问题的客观存在, 是大学生管理者缺乏全局性思维观念的基本产物, 而且, 有些本职工作成就的取得, 甚至是以其他局部利益的牺牲为代价的。这就会对整个管理系统的协调发展产生干扰, 管理成本也会加大, 不必要的矛盾也会产生。

2. 系统管理思想符合全面管理规律。

就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而言, 正常组织的快速、协调发展, 需要“纵向”管理思想的高度统一, “横向”部门关系的协调一致, “斜向”交叉关系的尽量避免。然而, 在现代组织的发展过程中, 各类“关系”的交叉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如果出现反差较大的管理思想, 就会导致一个组织中的被管理者接受不同管理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多了, 就会对“纵向”管理思想——可能是正确的管理思想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 管理目标的实现就会受到相当程度地影响。因此, 抛弃局部管理思想刻不容缓, 从事育人工作的大学生管理者对此更应高度重视, 并要在全校创造符合大学生培养目标的管理思想氛围。

三、摈弃自足管理思想, 追求创新管理思想

1. 自足管理思想排斥创新管理思想。

自足管理思想, 是指管理者满足于工作现状的管理思想。“知足者长乐”是胸无大志的管理者停滞不前的“自慰”心理表现, 尤其是一些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管理者, 更是以此作为宽容自己没有与时俱进的理论依据。长期下去, 管理者就会滋长创新惰性。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是发展变化最直接的结果。面对频繁更新的社会现实, 管理者管理思想的惰性延续, 会引起管辖范围恶性的连锁反应, 从而导致组织内部缺乏创新思考和科学预测。这对于解决组织成员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思想问题非常不利。

大学生的思维领域, 在某些方面接触的甚至比管理者更多、更复杂、更新颖。所谓的“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正是大学生时刻面对的意识环境。因此, 大学生管理者一定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 一定不要滋长惰性。大学生管理者所具有的管理思想的客观程度, 一定要远远超越大学生对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需求,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管理思想以大学生为本, 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2. 创新管理思想符合动态发展规律。

自足管理思想初看不是大事, 仔细分析起来问题却非常严重,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管理者承担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职责, 任重道远。要让学生合格, 管理者首先要合格, 因此, 管理者一定要摈弃自足管理思想, 时刻以创新观念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真正拥有“满满的一桶水”, 并不断寻找新的水源。

大学生的社会主体作用是不容改变的客观存在, “管”好现代大学生是大学生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只有心中有学生, 眼光看未来, 并时刻考虑着从经验、局部、自足的管理思想转向科学、系统、创新的管理思想, 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大学生管理者!

思想道德追求 篇2

今天听了老师的党课,老师从人生的哲理方面来探讨党员与普通百姓的区别,以及如何从一名普通百姓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老师细致的讲述了人生追求的五个层次,循序渐进阐述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如何去正确的追求此阶段的人生理想。是我们不仅了解了如何成为一名党员,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作为一名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首先要完善人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对历史上一切文明成果,人性中一切闪光点应该在共产党员身上完善和体现。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具体的,是通过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永葆党的先进性,首先要求每一个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都能时时刻刻体现出先进性,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缩影,他们通过发挥出与众不同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先进性从理论上落实到了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信仰,也不能没有追求。一个人只有建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正确理想航灯,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偏航,才不至犯错误,而造恨终生。这使我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优秀的一个政党。

汇报人:xiexiebang

学校应追求更道德的教育 篇3

学校 道德教育 道德课堂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10年,学校和教师在探索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符合自己学校校情课改成果。我校的课堂改革作为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的一个案例,以道德课堂的内涵为指导,瞄准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中心,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一、道德课堂的形成及价值

纵观全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和力度也非常之大,但是能够把握课堂改革中心,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的学校,仍然非常之少。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落实,学习权仍然停留在理念上和口头上,学生在承受着被动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班级授课制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它是为了适应当时欧洲的社会发展和变革,以促进工业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诞生的。夸美纽斯通过“自然类比”的方法证明班级授课制在当时发展的可能与必然。提出了教师授课就象面包师做面包一样,和一块面可以一次做上百个面包,制砖工可以用一个模具制出成千上万的砖块,印刷工可以通过一套铅字印刷出成千上万的书。尽管他的论述现在看来是显得有些的浅薄和滑稽,但在当时来讲却是历史性的发现与推动。到了20世纪初期,原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在总结了前人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德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的教学流程后,提出了五段式授课制,在亚洲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流行至今。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凯洛夫对他提出的课堂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新的教育观点,非常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但并未真正触动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第八次中小学课堂改革以来,郑州教育大胆改革,把握机遇,提出了道德课堂的教育理论,重新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二、道德课堂的提出与内涵

课堂是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的场所,如何构建一种实现此目标的课堂模式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使命和责任,郑州教育经过10年的努力,在调节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提出了道德课堂的理念,重在构建适合时代特征和师生发展的学校方式,确立了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与课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出发,用传统的道德观点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关系和矛盾,深层次改革我们传统课堂中存在的弊端。

一是道德课堂的概念。实现课堂的变革,首先要弄清课堂教学改革中“道”与“德”的关系,“道”是课堂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德”是课堂的教学目标与人的发展目标。田保华副局长的论断是: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这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通俗解读,也是郑州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是道德课堂的模式。模式就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没有模式课堂将变得随心所欲,将重复杜威时代的教育现状。田保华副局长也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模式,即先学、展示、反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我们学校在此基础下进一步探索,总结出了适应我们自己的课堂模式,先学、展示、检测和评讲。

三、道德课堂的思考及推广

1.道德课堂的思考

课堂改革就是一种新教育理念的建立,一种新文化的重构,一种新思想的诞生。“中国传统课堂中的学生大脑就象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的脚,被裏脚布紧紧地束缚住了,创造力和自我意识也被紧紧地裹住了。”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评价。新课程要求我们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和发展学生,前提就是学生具有独特的自我特质,即学习能力,教育绝对不是改造和塑造。在中国教育学会的第23届学术年会上,香港大学的原副校长程介明在他的报告《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提出了教育的目标与人才的标准,明确指出了人才的综合素质中,系统思维、人际关系、独立思考、团队精神、交往能力等成为人才的重要素质,特别是对90%以上的人而言。同时他也论述了新的学习要求:对生命的乐观、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承担、对国家的承担、在逆境中的坚韧、增强自己的意念、对于成败的准备、有过组织群体的经历、对于艺术的欣赏、对于未知的好奇和愿意承担风险。学生从哪里获得这些品格?道德课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在全球呼唤儒家思想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道德课堂的模式解读

先学、展示、检测、评讲是我校道德课堂的课堂模式。先学,是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方法,先学分为课前学和课上学,课前学是独立学习,课上学习的对学和群学,展示分小组展示和班级展示,展示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即语言表达力、团队凝聚力、媒体使用力、公众应变力、自我表现力等,展示就是展示问题、展示方法和展示创新。检测,就是实现堂堂清,就是让多数学生实现堂堂学习目标、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评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表彰或指导,同时也要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的提升、方法的引导、成果的总结,即让教师发挥教师应该发展的作用。

当然,我们学校的课堂改革也是在郑州大教育的背景下发展的,我们的成果不在于形成什么范式,而在于让我们找到了一条课程改革的发展途径。几年的探索告诉我们,课程改革永无止境,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征就是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佐滕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2006.

思想道德追求 篇4

塑造“和谐”的青年

和谐社会的“和谐”总的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人自身的和谐又取决于人“内心”的和谐。温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2]可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塑造“内心和谐”的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追求。

受传统思维习惯及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从我国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素质;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等现象。这是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教育领域急功近利的典型表现,加之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不能以理性的态度正视困难、挫折和荣誉等问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自杀现象、出走现象、暴力现象、恶搞现象就是以上问题的有力佐证。“实现人的内心和谐,必须具备对心灵世界进行‘和谐—不和谐—和谐’调节转化的素质和能力。”[3]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是矛盾从发生到解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为在于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的教育原则,帮助大学生在心灵世界具备矛盾调节转化的素质和能力。

营造“和谐”的校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才。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培养出和谐的人才。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既是一种有形的,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使身处于其中的大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意志受到磨砺、情操得到陶冶。不良的校园环境则使学生精神不振,产生消极悲观的失落情绪。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校园,使和谐校园的建设受到各种矛盾的干扰。有的学校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盲目跟从市场短期需求,就某一热门短线专业领域来说,产生单个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性与多数学校人才培养盲目性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教学和科研,教书和育人,实现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相协调;把高校的发展目标引导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轨道上来;高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旗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各类人员的创造活力;用沟通、宣传、说服等思想教育方式,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优化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的文化

文化是新世纪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承载精神,精神体现文化。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环境’,就是校园的‘氛围’,就是校园的‘生态’,就是校园中弥漫着的文化精神,乃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4]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是孕育、培养“和谐”大学生的“母体”,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也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价值。文化选择的价值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文化应该既是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文化,又是对个体发展有价值的文化;文化传承的价值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的文化不仅包括各种知识形态的文化,而且还包括意识形态的文化;文化创新的价值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由探索,自由辩证的传统和制度,具有多元化的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互动中创新文化。[5]和谐文化是指反映一切人类和平、和睦及其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及行为规范的总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建设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取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形成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晓河.也要追求“内心和谐”[N].人民日报, 2006-08-16 (4) .

[3]余常德.人的价值观念与内心和谐[J].理论界, 2007 (9) .

[4]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3) .

一声承诺,终生追求(思想汇报) 篇5

直到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我才真正开始了解“党员”的含义,一声承诺,终生追求(思想汇报)。毕业那年,单位正值大调整,我很庆幸,我跟了两位好领导。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两位好党员。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党员和普通群众就是不同。有困难,党员不能退缩,必须勇于承担;有好处,党员不能独享,必须先考虑普通职工;有义务,党员不能逃避,必须带头奉献……原来真正的党员就实实在在的生活在我的身边。在他们的带动下,我的思想和行动上都进步了,不久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此,我的心中就有了一个目标,就是早日站在党旗下宣誓,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共产党员。

我努力工作、学习。我的真诚得到了组织的肯定,以最快的速度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思想汇报《一声承诺,终生追求(思想汇报)》。要知道,当得知我被批准可以入党了,并将在党旗下光荣而庄严的宣誓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因为那神圣的一刻,是我期待已久的梦想将要实现的时刻,是我将要跨出人生庄严一步的时刻,更是将要改变我这一生的时刻。

现在,每当我看到党旗、党徽或听到共产党员这个称呼,心里就一热,忍不住想起宣誓的情景,同时想起入党前领导找我的谈话,支部书记当时郑重的对我说,“现在你即将入党了,这是对你过去表现的肯定。对你来说,跨进这个门槛也许并不难,但是当你的脚跨过来以后,要求你终身保持向前走,不后退,恐怕并不容易,同时你要时刻记得,我是一名党员,别人看到的也不再是你个人,你在群众面前,代表的是党的形象,你和他们不再一样了。入党的誓言只有几句话,但那是你一生的承诺啊。”当时,我听的脑子里嗡的一声,把开始的喜悦心情全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是不停的问自己:“我能做道吗?我能做到吗?”

当晚我一夜没有睡好,因为我开始感觉到,入党的沉重,入党决不是一件草率的事情。党员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一种荣誉,更意味着一种责任,一份追求。第二天,宣誓的时候,支部里所有的党员全部到齐,他们有基层的普通工人,有转业的部队干部,有德高望重的老领导,支部党员的平均党龄有二十多年,但是,他们现在都用一双真诚而火热的眼睛看着我,眼睛里透出的不仅是赞许,更多的是期待和鼓励。我心里明白,他们都已经老了,大部分人即将退休,今后的担子,必须由我们年轻人来挑。

虽然誓词已经看过多少遍,但是举起右手,站在党旗下大声说出来的感觉恐怕今生今世是无法忘怀的了,我感觉好象有一股电流击穿全身,“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随着誓言在党旗下回响,我的身心得到了一种升华。从此,我将不再仅仅是我自己,我是千千万万个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中的一员,我的命运和追求同党的理想绑在了一起,誓言就是承诺,我将牢记这庄严而神圣的一刻,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在遵循道德的前提下追求财富 篇6

财富只是人生幸福的辅助

佛教认为物质财富有两面性,可能是毒蛇,也可能是净财。如果来源不当,以非法手段挣钱,或是挥霍无度,养成不良习惯,就是毒蛇;如果来源正当,合理使用,不但可以改善生活,过好日子,还能造福社会,就是净财。我们要看到财富的两面性,避免让自己成为财富的牺牲品。

在相当时期内,人们把拥有物质财富等同于幸福。但富起来以后,反而比以前不容易幸福了,烦恼多、压力大,这说明物质财富和幸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因素。有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没有一定标准。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物质包括物质财富和身体健康,是幸福的辅助条件,而精神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因素。幸福是一种满足感,欲望少、要求不高就容易产生幸福感。而在攀比和竞争下,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使生存和幸福成本不断提高,活得很累。其次,心态也是决定幸福的重要因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决定了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所以乐观者容易幸福,悲观者不容易幸福。学习佛法智慧,能正向积极地看问题。有了良好心态,随时随地都容易开心。所以说,财富只是人生幸福的辅助因素,心态才是根本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利益和道德相对立,使人们对道德产生恐惧感。佛教认为,追求利益与道德并不对立,前提是要以正当手段。学佛有两种利益,现前利益是因为与人为善,容易得到社会认可,成功几率更高;究竟利益是通过佛法智慧,彻底解决人生的迷惑烦恼,这比任何物质利益都更宝贵。

在追求利益方面,一是要用正当手段,二是不要贪著利益。以无所得的智慧去努力,在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的同时,拥有超然的心态。佛教认为,利益与道德是可以一致的,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缺乏做人的教育,使人们忽视精神追求,无视道德价值,才会不择手段地拜金,最终把心做坏了,既得不到社会认可,事业也难以做大。因此,我们要在遵循道德的前提下追求财富。

我们为什么要赚钱、做事业?如果带着要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的心态,就是在追求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不但辛苦,而且虚幻,既不能提升自身品质,也不能利益社会大众。真正有价值的,是把生活变成修行,带着利他的心做事,并在做事过程中不断学习,使生命每天都成长,智慧和慈悲每天都增加。反之,虽然地位高、财富多,但心态不好,烦恼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所以首先应该相信因果规律。佛教认为命运发展是由自身行为决定,而观念是行为的指导。通过学习佛法,建立正确观念,就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和生命品质。其次是广结善缘。带着利他心,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但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自身心态也会越来越健康。第三是培植福田。对父母、师长知恩报恩,为恩田;恭敬宗教师及有德者,为敬田;帮助有需要的人,为悲田。在内心播种慈悲、智慧、善良,使生命充满正能量。最后是生财有道,学习生存技能,并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如法求财。

拈花微笑花非花

关于禅宗的起源,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那就是“拈花微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娑婆世界主大梵王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供佛,佛陀“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

在这段充满诗意的记载中,标明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教化风格,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这是在经教之外开辟的一条修学捷径,不同于教下“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的常规次第。在禅宗教育中,著名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看似匪夷所思,背后却大有深意。其目的,就是帮助学人直接体认觉性,体认心的本来面目。

前面说过,禅宗修行是立足于真心,但我们现有的生命则处于迷惑系统。所以,我们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有能有所。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有主观和客观。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能所对立的状态?就是因为对能所的执著和认定。我们执著这个能为我,执著这个所为法。在能上生起我执,在所上生起法执。

我们会有很多念头,生起一个念头,就是能。而每个念头都伴随着相关影像,就是所。比如贪著,贪的本身是能,贪的不同对象为所,如事业、地位、感情等。再如我慢,我慢本身是能,而你的能力、身份是让你生起我慢的所。我们整个的世界,都被这些念头和影像所主宰。想想看,在我们心头徘徊不去的,哪一样不是念头,不是影像呢?

为什么这些念头和影像会对我们产生作用?会左右我们?虽然和念头本身有关,但关键在于,我们把这些念头当做是“我”。这个设定就像陷阱,让心落入其中,不能自拔。一旦撤除这些设定,念头就只是念头,影像也只是影像。

禅修培养的观照力,就是帮助我们看清这些念头和影像,进而获得不被念头和影像左右的能力。在此之前,凡夫始终执著于念头,执著于与之相关的影像。当心陷入能所时,觉性就会被遮蔽。所以祖师用机锋棒喝的凌厉手法,在出其不意的当下,直接将学人的能所打掉,使觉性豁然显现。但对于能所固若金汤的人,祖师也是奈何不了的,这正是禅宗只接引上根利智的原因。所谓上根利智,即学人本身的执著很薄,能所形成的串习很弱,再辅以特殊情景和特定手法,就可能在一个临界点上直接开悟,彻见本性。

当然,这个“向上一着”不是人人可以遇见的。作为学人,必须根性极利;作为老师,必须有高明的引导手段,准确把握火候,给予关键一击。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否则,是指不到也见不着的。

禅宗从达摩到六祖,接引的手法都很直接。二祖慧可拜见初祖达摩时,言:“我心未安,乞师与安。”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直接让你回观反照:这个不安的心是什么,在哪里?凡夫心是躁动的,每个念头都在寻找它所需要的食物,要权力,要地位,要感情。这不仅是二祖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祖师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借力打力——把心拿来。这个东西找得到吗?

修行所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所说的,都是在帮助我们寻找自己的心,认识自己的心。不同只是在于,禅宗是以最直接的手段,让我们在一念反观之际,发现心其实是无形无相、了不可得的,从而看到心的本质。初祖对二祖的教育,就这么简单。但这个简单又是不简单的,否则就不可能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心心相印。

二祖对三祖也是同样。当时三祖还是一个居士,重病缠身,感到自己业障深重,去找二祖忏悔。二祖言:“将罪来,与汝忏。”手法和达摩如出一辙。我们经常被情绪、烦恼、妄想所折磨,可妄想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关注过。三祖沉吟良久,同样发现:觅罪了不可得。因为罪的基础就是心,而心的本质是空,所以罪也是因缘假相,其本质并没有离开空性。不仅如此,它的原始能量正是来自觉悟本体。

事实上,所有烦恼的原始能量都是空性,都是觉悟本体。在一路追寻的过程中,这种觉悟本体一旦产生作用,罪的影像就找不到了,所以说觅罪了不可得。二祖说:“我已经给你忏罪了。你现在是一个居士,以后应该出家,依三宝而住。”三祖就问:“我现在看到和尚,已经知道僧是怎么回事,那佛是什么?法是什么?”二祖道:“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你现在体认到的无所得的心,当下就是佛,当下就是法,当下就是僧。后来,三祖有《信心铭》传世,也是学习禅宗的重要内容。

禅宗的发扬光大,是到六祖惠能之后开始的。六祖有十大弟子,其中,南岳怀让一系后来分化出沩仰宗、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化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宋代临济一系分化出扬歧和黄龙,称为“五家七宗”。其中的每一派,都代表接引门人的不同宗风。《景德传灯录》中,有一千多个公案记载着这些祖师们开悟、得道的因缘,可谓精彩纷呈。

比如曹洞提倡的是默照,是“摄心静坐,潜神内观以悟道”的观行方法。而临济参究的是话头,循着话头一路追索下去,直接体认念头没有生起时的状态。后来,这些方法因为没有善知识指导,就渐渐没落,徒有其表了。默照呢,在那里照得浑浑沌沌,一片漆黑。参话头呢,干脆就变成念话头,念来念去,就是念不出个究竟。怎么办?

一方面,要创造得遇善知识的因缘;一方面,要奠定修学基础。禅宗要求学人有上根利智,否则就够不着。现在不少人,看了些公案,也学着说“禅话”,其实都是在打妄想,是在迷惑系统说些“开悟”的话。这样的说,除了能使凡夫心得到满足,对修行没有丝毫作用。因为你的心行不到,就像祖师说的,是“蚊子叮铁牛”,叮得进去吗?

禅宗之所以能在唐朝盛极一时,固然因为当时有很多明眼宗师,同时也因为学人有良好的教理基础和心行状态,所以才会碰撞出如此痛快淋漓的“向上一着”。当我们距见道不是一步之遥,而是百步、千步乃至万步时,如果不老老实实地次第前行,是永远也够不着的。大家虽然也在讲公案,讲话头,讲禅修,但没有足够的见地和根机,也没有明眼师长的指导,整个修行自然流于空洞,最后只剩下一些说法而已。

所以说,禅宗修行离不开三个方面:一是见地,二是基础,三是明师,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想要修习禅宗,同样要从这三点入手。

学佛为了什么

人人都能学佛,没有人会被排斥在佛门外,这是首先要肯定的。其次,人人都能成佛,没有人天生就注定不能成佛,这也是我们要肯定的。

当然,每个人又是不同的。对于学佛,也同样存在发心及信仰深浅的不同。所以,在处理学佛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时,会出现不同选择。学佛较浅的人,学佛只是工作之余的生活点缀;学佛较深的人,则将学佛作为人生的重心,工作只是生存的方便。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什么摆在第一,什么摆在第二;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当然,也有些人是由浅入深,随着学佛时间的增长,对佛法认识的加深,从而提升对佛法的需求。一旦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其他问题便不重要了。

学佛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成就佛陀的生命品质。

我们现在为什么是凡夫?因为具有凡夫的生命品质,即是无明、我执、贪嗔痴。佛陀为什么成为佛陀?是因为具备了佛陀的生命品质,那就是大解脱、大自在,那就是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学佛的过程,是改变生命品质的过程。

忏悔了还会受报吗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业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造业过程中形成的心行力量,一是由此行为带来的客观结果。

我们每造一次业,都会在内心埋下一颗业种子,或者说打下一个心结。同时,对方心中也会产生相应的力量,如愤怒、怨恨等。修行,可以将自己内心留下的痕迹抹掉,却很难消除对他人构成的伤害。

比如曾和别人结下怨仇,虽然我们已将这些恩怨放下,不再怀恨在心,但对方未必因此而消除敌意。因为我们所能忏悔的,主要是属于自己的业种子和心行力量。当然,若我们犯错后立即忏悔并诚恳道歉,也可能会瓦解对方的怨气,双方前嫌冰释,“相逢一笑泯恩仇”。

但事情未必都那么尽如人意。再者,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难以计数,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言:“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今生成就阿罗汉果,或是带业往生,如何来得及一一道歉呢?更何况,对方还未必接受我们的道歉。

佛陀在世时,央掘魔罗因邪见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后得佛陀度化,出家修行并证得阿罗汉果。作为证果的圣者,已彻底断尽烦恼并解决了自身的心行问题。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向他扔石头表示愤怒。这就说明,除自身心行上的结果之外,还有外在的结果。即使我们至诚忏悔,也只能使自身得到清净,很难将对方心中的种子一并消除。正因为如此,目犍连尊者才会受报而死,佛陀也会因业报而头痛三日。否则,就无法理解这些现象,难道佛陀的修行还不足以抵消业力吗?或是佛陀的忏悔还不曾修习圆满吗?

忏悔,包括忏和悔两方面。所谓忏,是就业的本身进行对治,通过无生忏或佛菩萨的加持来消除业力;所谓悔,是不再继续犯错,使业力停止增长。如果将业力比作种子,本将发芽、生长、结果,但通过忏悔,种子就像以猛火沸汤煮过一样,虽然业种还在,却无法继续作用。

忏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忏悔的方法和力量。其中,忏悔方式包括作法忏、取生忏、无生忏等。通过诵经、念佛,拜三十五佛、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或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及百字明咒,以至诚求忏悔之心和佛力加持,消除不善行在内心形成的种子。此外,还可修空观或实相观,将业种消融于实相的觉照力中。除不同的忏悔方式外,忏悔时心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忏悔的效果。每种心理因素都有一种与之对抗的反面力量,忏悔,就是要将这种反面力量调动起来。当然,这一力量必须超过业种子形成的力量,才能在双方的对垒和抗衡中取胜。若只是心不在焉地念咒、诵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严重的业力,必须以猛利的手段和心力才能对治。

忏悔是对自我的反省,也就是“自觉”的心理。听到“自觉”二字,我们或许感觉很普通。其实不然,因为“佛”即觉者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可见,自觉正是佛法修行的要领,其力量可以化解内心的一切业障、烦恼和心结。当然,这又取决于我们自觉到什么程度。

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然追求与策略 篇7

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思想品德教学应有之义

1.思想品德教学应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这种统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求知与修身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 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也就难以大有作为, 更谈不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所必需的。古希腊学术传统里将品德教育分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个人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一种道德责任及其承担, 这是微观层面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是个人、社会或国家的义务与责任, 尤其是对社会风气或流行价值观的批判以及对执政者施政的监察, 这是宏观层面的道德教育[1] 。一言以蔽之, 道德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②我们所说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作为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客体时, 能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 即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或者说是个人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因为个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治单位, 而是依社会而存在的。因此, 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大众的基础上。彭未名在《交往德育论》一书中提到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能动性, 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去选择应有的道德行为[2] 。因此,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社会价值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能动性, 使他们自主地选择能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实践行动, 为社会创造价值。③个人价值是指个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 而要使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 思想品德教学就必须充分尊重自我的主体价值, 要求发展自我的道德价值判断, 注重内在的柔性精神的陶冶, 强调人的创造精神培养。[3]

2.思想品德教学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现代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向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此同时, 人们受到社会影响也不断更新自己的愿望。个人愿望和社会需要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过程的双向建构, 是人的本质在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 个人发展总包含着社会需要, 同时, 也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了的人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靠不断发展的人。因此, 我们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①在发展个人价值目标中实现社会价值的发展, 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其社会价值的一种个性体现, 没有游离于社会价值之外的自我价值, 也没有脱离自我价值的社会价值。因此,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 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 也就坚持了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要设计不同层次目标, 满足学生的需要, 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学习需要。②在社会价值视野中, 发展个人价值。只有具有社会价值的人, 才会具有自我价值。如果一个人不讲对社会的奉献, 只讲对社会的索取, 只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 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完全对立起来, 那他最终也是不可能实现自我价值的。

二、当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对个人价值遮蔽的表现

1.课程目标指向社会价值而轻视个体价值

当前我国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公民, 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思想品德教学的使命在于满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 教育的有效性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德, 思想品德教学就要向受教育者灌输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个体品德的发展需要被排除在关怀的视野之外。因此导致教育者把受教育者视为教育的自然客体, 把他们当成盛放知识的器皿、可装道德的美德袋, 否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不顾个人情感、意志, 将成套的社会观念、政治准则、道德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模式导致中小学生真善美的个性人格得不到充分发展, 个人价值消解在社会价值之中。

2.课程内容凸显社会规则而淡化个体良知

在当今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育的内容更多考虑的是社会适应性的规范、准则, 而淡化了个体良知, 对人的终极关怀处于失真状态。正如鲁洁所说, 当代的道德教育主旨是把道德的规则和规范从外面注入于人的行为, 把已经成为碎片的人重新组装到一架经济技术的大机器上, 使他能有序地转动;在这种环境中, 品德只是人用于客体世界的一个调节器, 思想品德教学开始指向了外在化[4] 。品德教育的内容变成了边缘性的存在, 现今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训练而成为一种政治化的工具, 适应社会的需求。思想品德教学过多承载的是政治化功能, 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价值, 主张社会本位论, 为此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同样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权威或外部力量迫使受教育者无条件接受一定社会的道德概念、规范、原则的一套灌输理论。如果道德规范不能够深入人的内心深处, 不能遵循人的自然规律和生存需要, 那么现成的道德规范准则就成了空洞、抽象的教条。

3.教育评价追求社会适应而忽视内在和谐

我国的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素有重社会适应能力、忽视个人内在和谐的传统。道德教育更多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规范、约束和要求, 应该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 以他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为标准。因此教育开始成为政治的附属品, 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克服自私自利之心, 使个人服从社会群体, 忠于国家、民族和人民, 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民族、国家的利益。这种教育使主体把自己的稚气和锋芒磨掉, 把自己的愿望和思想纳入现存社会关系及其理性的范围里, 使自己成为世界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在其中占有一个恰当的地位[5] 。而个人的自然属性完全得不到彰显。我们知道, 社会价值的实现最终还是主要依赖个人价值的实现, 道德教育需要关照对人性的提升, 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 培养具有完整道德人格的人, 引领个体走向美善生活, 使人成为一个有人生目标、人生理想、人生意义的完人, 只有实现了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正凸显。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注重个人价值, 正如马克思所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三、实现思想品德价值追求的策略

1.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

如前所述, 个人与社会既有差别性又有一致性,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 任何人都是个体存在物,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人。另一方面, 任何人又不是“纯粹的个人”, 个人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存在。也即是说, 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 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 离开社会的人和没有人的社会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的整体, 防止割裂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纵观中外道德教育价值观, 社会本位的价值观一直占据在中国德育舞台中央, 忽视了个体价值的实现;而西方的价值观, 强调个人的地位和尊严, 维护个性的发展, 尊重个人的自由, 个体价值观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个人价值的恶性发展使个人价值观走向了利己主义, 导致了个人本位的价值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都只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 而看不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因此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 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是当今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因此, 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价值追求上, 要注重两者的统一与结合。以提高和积淀个体价值为出发点, 以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作为个体发展归宿。

2.强调个体道德教化与道德良知的提升

思想品德教学即人的发展, 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 然后由教育者将这些品德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内化和外化的环节完美地凸显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关系。这种平等, 一是人格上的平等, 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二是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他们的对话不仅仅体现在你问我答的表面性交流上, 而且体现为在思想上和情感上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彼此碰撞, 消除隔阂、误解;三是表现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共同主体, 以课堂为中介, 共同构建道德教育的资源内容, 从而达到个体道德教化, 提升自身的道德良知, 个人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凸显了个人价值。

3.实现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让受教育者掌握和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而且要让他们能认识自我价值, 提高自我价值。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一是教师要有回归生活的课程观。思想品德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概念和规则的掌握, 而是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以达到学会生存的目的;教师的教学不宣读课本上思想品德标准, 而是在认识的基础上, 形成良好的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二是教师要有回归生活的教学资源观。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不仅仅是教材, 社区、博物馆、本地文物和本地区的发展史以及学生都是教学的资源, 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也就是要以此作为资源。三是教师要有回归生活的教学过程观。回归生活的教学也就是要基于生活、基于学生。基于生活也就是说教学不能远离现实的生活, 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元基点, 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是“假、大、空”, 应从实际出发, 使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基于学生也就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联系, 要了解学生所在的社区、所处的家庭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些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实现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同时具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张扬了社会价值而遮蔽了个人价值, 从而使教育失去了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是导致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因此, 基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然追求, 提升教育的内在动力, 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 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思想品德,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伯玛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2]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3]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 沈杰, 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4]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 2005 (12) .

思想道德追求 篇8

一、课堂教学深入浅出

简洁的逻辑是最具力量的, 遵循“素课”理念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 是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一种否定, 是将一些装饰性的形式去掉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 “素课”并不代表简单平淡, 而是一种“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境界。因此, 以“素课”为原则, 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方面, 需要对初中思想政治知识中的内涵和内在逻辑进行深入挖掘;另一方面, 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尤其是具备简洁、明了和流畅的教学线索。

对初中思想政治知识中的内涵和内在逻辑进行深入挖掘, 就是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以及考试要求, 尤其要将教材读透、读懂。这就要求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充分把握教材主旨, 并抓住内容的重点和关键, 将教材中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加以整合和研究,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教材内容。然后, 结合初中生心理以及身体发展的普遍特点, 重新整合教材内容。通过这种方式, 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富有逻辑性和整体性, 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各种材料, 避免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表面花哨而缺少内涵。

例如, 讲解初中思想政治“权利义务伴我行”的过程中, 其中第一课是“国家的主人广泛权力”, 第二课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讲解这两部分内容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整合, 将人们承担的责任以及所拥有的义务进行对应配列, 并给学生进行讲解, 通过对比, 学生记忆起来较为容易, 而且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这样可以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二、本色体验课堂精彩

本色体验可谓是“素课”的本初,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规律, 对实际的经历进行再创造, 从而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机会, 进而实现情景再现, 使教学内容被还原。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 并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 进而使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产生情感和情义。

例如, 在讲解初中思想政治“隐私受保护”相关内容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包含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隐私权。然后, 再提问学生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被侵犯隐私权的事件, 这时学生纷纷发言, 积极性被提高, 并且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 其灵活在于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如果这四者不能实现和谐统一, 那么初中政治教学就如“行尸走肉”。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教学要以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作为依据, 主要将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作为教学目标, 将政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促进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之间的巧妙结合。因此, 教师开展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时不能将“素课”看成是“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张嘴”的教学形式, 而应当站在社会的角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进而站在人才需求的角度分析“素课”的实施模式, 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其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教师教授的大部分知识, 学生已经掌握, 并且能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继续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 而非强制性地让学生进行学习, 只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初中思想政治;2.通过对初中思想政治的学习, 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所改变, 并使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情感上得到体验和升华;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并约束自身行为。其中, 2、3点也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对育人的要求。

例如, 在讲解“心有他人天地宽”有关内容时, 教师首先对课堂上的基本内容进行讲解, 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做人准则, 让学生在心中树立正确做人规范, 反对学生养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然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可以将学生作为例子的当事人, 假设实例中的事件发生在此学生身上, 然后让其他学生对这一例子做出分析和评价, 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对学生的提问, 教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想法, 从而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并就这些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对于思想上存在偏差的评价, 教师要以引导的方式进行纠正,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加上课改的不断深入,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教师通过不同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 “素课”的引入, 改变了以往的“花样”课堂, 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 进而提升了教学水平。

摘要:针对“素课”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得出课堂教学深入浅出, 本色体验课堂精彩, 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素课”,初中思想政治,本色体验

参考文献

[1]赵向波.天然雕饰本色课堂——论“素课”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3) :73.

思想道德追求 篇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一种契合课程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实组织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能否真正成为完成特定育人任务的高效实现方式,关键在于团队自身的建设。因此,“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学团队、怎样建设教学团队”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自200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将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从无到有、由少到丰,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建设过程重制度设计轻实践落实、建设环节重科研轻教学、评价取向重上级意见轻学生反馈、重论文、著作、课题、荣誉等有形成果轻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等无形成果等。反思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是一些团队建设者还没有从根本上搞清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搞清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归根到底“为了谁、依靠谁、建设成果由谁享有”这一根本性价值问题,明确团队建设的价值追求,并进而明确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价值诉求与价值取向,对于规划建设过程、整合建设力量、引导建设方向、制导建设行为、确保建设实效至关重要。

1 在多种现实关系中确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处在多种现实关系之中。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党和政府(包括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能与地位,指出: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1)。“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2)“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3)可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团队必须自觉接受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高质量完成各级党委和政府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由党和政府的文件明确界定的,它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内容、建设方针、建设方向;作为重要的基层教学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必须自觉遵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贯彻落实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团队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团队是具有共同愿景、相互依存、技能互补、分工合作、共担责任的一种合作性组织。团队是与个体相对的,之所以要组建团队,就是要充分实现个体力量的整合和互补,以达成单纯依靠个体所无法达成的目标。系统论的精髓在于强调系统的总体性与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性保持一致,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即实现1+1>2的协同效果。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团队内部的目标、规模、结构、子系统的互补性及系统的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应成为教学团队培育和整合的重点考虑因素。因此,团队成员的内在结构及其作用方式决定着整个团队的整体功能,而团队建设的整体又决定着团队各成员的精神状态、技能素质和发展态势。实践证明,一个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各成员的创造潜力,而且会给各成员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每个教师都不是为加入教学团队而加入教学团队的,他们希望通过参与团队建设获得某种提升与提高,其中的价值期待应引起团队建设者的高度重视。最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广大学生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4)立足于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应该是能够高质量完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能够切实从思想上政治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的重要基层教学组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尽管是一个由教师组成的合作型组织,但它的存在依据、发展方向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于大学生这一教育教学的对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所处的多种关系状态要求团队建设者确立多层次的价值目标。首先,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党和政府(包括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来看,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应定位于“从思想政治上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来看,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应该定位于“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再次,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团队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看,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应该定位于“让每位教师(团队成员)获得快速提高和充分发展的条件,实现教育教学理念、技能和素质的又好又快发展,尽享建设所带来的各项发展成果。”最后,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与广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来看,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应该定位于“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归根到底有利于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是由多个层次的具体目标构成的系统,但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细细分析,其不同层次的价值目标又是内在贯通和高度统一的。实际上,党和政府、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教师与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期待是一致的,其最终指向的价值客体是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一言以蔽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

2 在多样建设环节中灌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诉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个包含多样环节的持续实践过程。在团队建设的历时态上,这一过程包括规划方案—组织实施—评估总结—成果拓展等及若干阶段和环节。首先是规划环节。团队建设者需要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团队建设所面临的实际状况,进而把握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特别需要廓清团队存在突出问题,为制定建设规划厘清现实起点与现实方位。团队建设者需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需要广泛借鉴国内外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准确定位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团队建设者还需要全面细致地设计建设的步骤、应采取的对策等。其次是组织实施环节。团队建设者需要组织力量和整合资源,将规划方案所界定的各项任务落实于每个细小的环节,同时需要针对很多现实性要求,不断修正规划,及时应对和解决各种新问题。再次是成果评估与总结环节,团队建设者需要制定与完善各个层面上的评估规范,需要从各个层面展开建设绩效的细致评估,需要对团队建设的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总结。最后是成果拓展。团队建设者需要将阶段性建设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固化到制度规范中去,从而增强后续建设的规范度;需要推广和拓展到团队外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受益面。到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回合所需经历的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其环节的多样性、连续性是极其多样而复杂的。

团队建设者必须在多样建设环节中灌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诉求。前文已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团队建设者应着眼于教学团队的高质量建设,细致入微地将这一价值目标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通过分解落实的方式有机灌注在每一个建设环节中,使每一建设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这一价值诉求。

3 在多维建设举措中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是具有多维取向的多种举措持续共同推动的实践进程。从建设举措的时效取向来看,有短期举措(临时举措)、中期举措(阶段性举措)和长期举措。从建设举措的性质取向来看,有旨在强化建设规律和建设指标的技术性举措、旨在制约、警戒建设行为的制度性举措与旨在引导、强化某种价值取向和内在精神的价值性举措。从建设举措的预期效果取向来看,有针对团队成员能力提升、素质优化和合作意识强化的举措、针对团队整体功能优化和建设质量提高的举措与扩大团队建设成果受益面的举措。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涵盖的重点部位和关键领域来看,建设举措还应涵盖教师合作机制建设、课程平台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和对话平台建设,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各有其实际特点和建设要求,因此所采取的建设举措也呈现出多样态势和多维取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建设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辩证统一过程,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和建设环境的多变性内在要求建设举措及其效果取向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多措并举额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多维效果指向交相作用的过程。

为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团队建设者必须在多维建设举措中坚持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取向。团队建设者在选择、确定一项建设举措的过程中,应始终以“是否有利于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作为根本判断标准来决定举措的取舍。对于建设举措的实际效果,团队建设者亦应始终以“是否有利于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健康成长”作为根本检验标准来衡量其是非大小。团队建设者还需要在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教育、研讨、示范等多种有效方式,不断强化团队成员的价值取向意识,使其在多样化的建设措施中始终保持根本价值取向的统一。

注释

1(3)(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

思想道德追求 篇10

关键词:简约课堂,思想品德,生态追求

简约课堂是一种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高度概括的课堂;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和加工,展示其教学艺术的课堂。简约不是 简单,是避繁就 简,大而化之。 简约是课堂的一种境界,以展现课堂原生态的追求,启迪学生独特发现和另类思考,预约更多的美丽与精彩。 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走精细化教学的生态追求之路,努力践行简约课堂。

一、思想品德简约课堂的要求

1.教学目标的精准简约

思想品德课中,教学目标一定要精准。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目的所在,如果目标不准确,那么一节课将会失去方向,学生学习也会变得盲目。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科学、有度,做到“简洁明了、实实在在、 易于达成、便于反馈”,使每一个 目标都实 在、具体、明晰,从而有利于操作。

2.教学重难点的精确简约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都 很强的学科。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学会巧妙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对于一单元、一课乃至于一框的重难点都应该准确把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学重难点的提炼和把握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研读课标、参阅教参。每节课的重 难点不宜过多,一两个即可,力求简约,不能让学生感觉重难点过多而不好把握。

3.教学内容的精重简约

思想品德课程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可以说这门学科知识的丰富性、综合性、时代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如此丰富的教材内容,再加上身边发生的即时新闻、重大事件,要求教师对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做到精重,也即精确重要, 要学会抓重点,不能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错误。对于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要学会取舍,根据三维目标,选取相应有代表性、说服力的内容。“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课堂教学内容不必过多,简约是一条重要原则。

二、思想品德简约课堂,体现细化教学

1.教学形式的简约

俗话说:“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模式。”课改走到今天,生态课堂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 切中要害。各种课改的目的无非都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形式细化简约, 应该是一个经过课改理念激荡之后产生新的模式,对于落实新课标理念,达到课堂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构建高效课堂大有裨益。

2.教学环节的简约

简约的思想品德课堂,需要根据课 程内容要 求,大胆缩减课堂教学环节,整合细小教学环节,力争把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缩减为2~4个。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任何环节都是为了让学生更真实、有效地进行学习。不是每节思想品德课都要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全过程,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体现探究的元素。一节课只有45分钟,如果按照一些模式的固定环节走下来,时间可能不够,更别谈高效课堂了。所以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笔者一般按 照“导入—主题探究—精讲研讨—总结应用”的环节进行,严格参照“三讲三不讲”的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根据课程内容对这几个环节进行灵活选择,有取有舍,学生学得轻松,教师导得到位,课堂效率提高很多。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环节的简约,不仅有利于解决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师生都是受益者。

3.教学活动简约

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准备活动、课堂秩序调控、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课堂是教师的主要舞 台,传统的模式是师讲生听,这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且不符合新课改精神。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让他们通过这种体验式和主动性的学习获得进步。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个性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道德追求 篇11

关键词:女权思想 影响 简爱 经济因素 夏洛蒂·勃朗特

一、作者生活的时代及其创作背景

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的中前期,此时的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国内的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使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日益紧张。使英国最终爆发了以争取平等权利为主要特征的宪章运动。宪章运动使英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宪章运动文学。这个时期的小说家“直面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道德感和忧患意识,将笔触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描绘出一幅幅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生活画卷。”①

而作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的女作家之一,夏洛蒂以自己女性特有的视角,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即社会的经济文化发生变化对女性所产生的影响。夏洛蒂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巨变,因此她也了解它给女性带来的影响。她在作品中描述了这个时期妇女的追求,以及她们在追求自己的女权思想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并着重描写了妇女对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进行抗争,要求得到公平对待,追求个人的自立自强。《简·爱》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当时社会的变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对广大一般女性的影响。这些都通过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完美的表现出来。

二、通过对小说的具体分析说明经济因素对女性追求女权思想的影响

夏洛蒂笔下的简·爱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的一般女性。她是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并且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追求的女性。体现了早期女性对女权思想的最初追求。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女性的这种追求变得异常的困难。

简从小父母双亡,被寄养在舅母家里。但是她的舅母以及表兄和表姐们对她并不好。她们时常虐待简。这激起简潜意识中的倔强心性,使她奋起抗争,不甘处于受人欺凌的现状。最为经典的抗争场面是简对其舅母的控诉。“我怎么敢,里德太太?我怎么敢?因为这是事实。你以为我没有感情,以为我得不到一点爱、得不到一点关心也能过活。可是我没法这样过下去。你没有一点怜悯心。…… 别人都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其实你坏透了,心肠毒得很。……”②这些话充分反映了简对舅母及其一家人给予她的不公正待遇的怨恨,以及渴望受到公平对待的心情。但简是被寄养在舅母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所以当她对舅母说完上述话,在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她马上就对自己的冲动感到后悔了。“经过半个小时的默默反省,我觉得自己的行为未免过于疯狂,深感我这种既遭人恨又恨人的处境,是多么可悲。”③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前后矛盾的心态,前者是因为简对自己的处境表示不满,想得到舅母一家人的公正对待。尽管此时简还是一个小孩子,但是生活的坎坷使简幼小的心灵有了对公平的要求。而后者,则是简对自己处境的担心。害怕被舅母赶出家门而失去生活来源。而简与医生的对话更是体现了简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担心。“不,我可不愿做穷人。……我还没有足够的英雄气概,宁愿降低身份去换取自由。”④这些都充分表明,虽然简对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进行了抗争,想争取获得公平的对待,但是,她所面临的现实经济状况影响了她的行为。因为简是一个孤儿,没有经济能力养活自己,这就决定了她争取自由与公平的种种女权行为,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实生活中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她的追求不可能成功。简不可能在经济独立之前就毫无顾忌的去追求她所渴望的自由与公平。

简最终还是被送到了洛伍德学校。在那里,勃洛克赫斯特先生当着所有师生的面说简是个说谎者,并且让简“在凳子上再站半个小时”,并且要求“今天剩下的时间里,谁也不许和她说话。”⑤以简的性格而言,她肯定受不了勃洛克赫斯特先生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行为。然而简此时却没有做出反抗的举动。为什么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如果此时简作出象在舅母家一样的激烈反抗举措,那么简就很有可能被洛伍德学校的主人-勃洛克赫斯特先生赶出学校,而舅母家此时已不可能再回去了。那么简就只能流落街头做一个穷人了。而这种状况,简是不愿意面对的。这就是简面对羞辱沉默不语,没有奋起抗争的原因。此时此刻,在简的心中,想抗争,想争取公平的女权思想的念头已经被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真实经济现状所取代。换句话说,是简此时面临的经济现状决定了她此时的行为。

后来,简去了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師。在那里,她爱上了自己的男主人罗彻斯特。然而两人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使简只能把自己的爱藏在心底。当罗彻斯特谎称他即将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而简必须为此而离开时,简心中感到万分难过。“……而使我最心寒的,是想起那更辽阔的海洋-阻隔在我和我无法避免、自然而然爱着的人中间的财产、地位和习俗。”⑥后来简又对罗彻斯特说到“……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⑦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经济地位相差太大,致使简不敢向罗彻斯特表明自己对他的爱情。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简的经济现状再一次成为她行为的决定因素,决定了她作出何种选择。这也证明,经济因素对女性追求女权思想所宣示的公平与自由有重要的影响。

当简获得叔叔的遗产之后,由于难以割舍对罗彻斯特的爱情,她决定回到他身边。此时的简,由于经济状况的改善,使得她在说话时充满自信,做事情时行动更加坚决。对追求自己的美好爱情满怀信心。这可以从她和罗彻斯特在芬丁庄园初次相间后的谈话当中看出来。“我对你说过,我不但有钱,先生,还是个独立自主的人。我自己的事由我自己做主。”⑨这与罗彻斯特刚向简求爱时,简充满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由于简经济状况的改善,因而使得简追求公平,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权思想的行为表现的比任何时候都要自信和坚定。如果说前面是从反面说明了经济因素对女权思想的影响的话,那么这里就是从正面证明了经济因素对女权思想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结论

从政治经济学可以知道,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因素是属于物质方面的,而女权思想则是属于意识方面的。夏洛蒂创作《简·爱》的时期,英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并且英国社会刚刚经历了十年之久的宪章运动,宪章运动所提倡的精神深入人心。经济的发展使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而宪章运动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性的思想。尽管此时女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潮流还远未兴起,但是女性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宪章运动中所倡导的公平,自由的精神会对她们追求女性的自由与公平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夏洛蒂受这些社会变化的影响,在其作品中把这些影响反映出来。正如弗洛依德所说的“作家似乎是坐在他的头脑中,从外部观察其他人物。……结果就将他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冲突趋势表现在几个主角身上。”⑩因此,简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当时的女性对女权思想的最初追求。

由于当时的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还不能使她们自由追求自己的公平与幸福,她们对女权思想的追求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得犹豫不决,没有足够的自信。这就说明,经济因素对女权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女权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运动出现,一般认为是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女性此时的经济地位,远非夏洛蒂时代的女性可比。女权思想的这种发展历史再一次表明,经济因素对女权思想的发展,即使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也应该是有重大作用。

注释:

⑴ 王守仁,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0

⑵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35

⑶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36

⑷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23

⑸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66

⑹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263

⑺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265

⑻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282

⑼ 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译。简爱[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463

思想道德追求 篇12

从中法战争后早期维新派主张的“君民共主”思想到甲午战争后维新派的二元君主立宪思想, 再到日俄战争后立宪派的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君主立宪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约三十年时间。可见, 君主立宪思想在晚清中国的发端、演变和发展是一个极为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尤其是封建统治者对君主立宪思想的吸收更是具有极大地适应性和被动型。但西方列强所带来的一次次外部刺激又迫使晚清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以顺应历史的潮流。

一、早期维新派与近代君主立宪思想的最初发端

早期维新派诞生于洋务运动中后期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它的诞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深深触碰到了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的痛觉神经, 因此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场由统治集团内部洋务派所主导的洋务运动得以拉开序幕, 封建统治者希望通过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 从而巩固自身的封建专制统治。正是在洋务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买办等纷纷满腔热情地投资近代企业, 由此不仅军事工业而且民用工业发展了起来, 从而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兴起。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 加之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法战争中国方面不败而败结果的直接影响, 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即“体用兼备”。故他们批评洋务派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器物层面, 是“遗其体而效其用, 所以事多扞格, 难臻富强”, 死守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而丝毫不去关注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由于在理解“西学”和学习西方的范围方面存在差异, 最终这些人与洋务派划清界限并从中脱离出来, 形成了被称为早期维新派的具有君主立宪思想“萌芽”的知识分子群体。早期维新派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观点是其“君民共主”思想。郑观应曾说过, “盖五大洲, 有君主之国, 有民主之国, 有君民共主之国。君主者权偏于上, 民主者权偏于下, 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其立法之善, 思虑之密, 无逾于此。”薛福成亦褒奖地说过:“夫君民共主, 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 最为斟酌得中。”1884年, 郑观应又在其《南游日记》中写到西人“论政于议院”。需要说明的是, 早期维新派和他们的“君民共主”思想从始至终都未涉及关于立宪方面的问题因而尚不具备君主立宪的宪政要求, 他们所说的议院亦只是为了“上下相通, 民隐得以上达, 君惠得以下逮”以实现“君民不隔”的目标而完全没有立法和行政监督的权力可言。这样, “议院”就仅仅是反映民意的咨询机构, 而不是得到宪法保障的立法机关和“民权”的政治代表。但是“君民共主”思想的提出毕竟标志着近代君主立宪思想的最初发端, 有其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日后晚清中国君主立宪思想的真正产生奠定了基石。

二、维新派与二元君主立宪思想

甲午战败后, 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从早期维新派延续发展而来, 他们从早期维新派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维新思想中吸取了营养, 并进步性地试图改进早期维新思想中对西方议院和民权狭隘的表面理解的不足, 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精神上对西方议院和民权等去作更深刻的剖析理解。在对议院的理解方面, 维新派明显比早期维新派更为理解议院的实质。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 认为议院能够“以民所乐举乐选者, 使之议国政, 治人民, 其事至公, 其理至顺。”从中不难发现, 仿西方的维新派在思想上已将反映人民意志、议决政事和伸张民权这三大功用寓于议院之上。在1898年1月的《上清帝第五书》中, 他同时提到“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和“采择万国律例, 定宪法公私之分”。于此表明了两层含义, 其一, 议院有行使制定宪法这一国事的权力, 即将立法权赋予议院;其二, 维新派又在宪法思想方面超越早期维新派, 提出制定宪法的主张, 把宪法作为划分公私的标准, 即划分法治抑或是人治的标准。若无宪法则国家仍为“私”的君主专制政体, 一旦宪法制定并颁布则建立起了“公”的君主立宪政体, 从而君权和民权分别得以有效的限制和保障。反观早期维新派的议会思想, 郑观应对议院“欲得民心, 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 莫要于设议院。” (7) 的阐述就集中概括了早期维新派对议院意义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通下情”的层面上。综上可见, 维新派不仅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议会理论还弥补了早期维新思想在宪法领域的一片空白。其议院思想的渐趋圆满以及宪法思想的产生意味着在近代中国产生了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君主立宪思想。这使得维新派在思想上比起前人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以前的维新思想不仅把“议院”和“民权”两者相割裂开来更缺乏立宪的思想理念。而此时的维新思想“议院”是用来伸张“民权”, 两者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 最大的进步在于维新思想业经增加了宪政的成分, 开始真正蕴含了改革根本制度的意义, 蕴含了维新派致力于实现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转变的政治理想。可是, 此阶段维新派的维新思想因受时代的限制有其局限性, 极度倚重君权变法和让君主拥有广泛的权力就是其思想最大的局限性。维新派倾向于采用日本式的君主立宪, 即二元君主立宪 (开明君主) , 君主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他们实际向光绪皇帝推荐的议院只有上议院而非上下议院, 宪法亦非民定宪法而是钦定宪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诚然, 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想非议会君主立宪思想而是二元君主立宪思想。戊戌变法中, 维新派力图将君主立宪付诸实践, 结果却是103天的变法转瞬崩溃于宫廷政变之中, 维新思想中关于制度方面的内容在这短短百天的变法中几乎也没有涉及到。尽管如此, 维新派在这一时期为君主立宪思想的产生所付出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维新变法虽然失败, 但维新派通过变法开启了改革君主专制以实现君主立宪的闸门, 在思想启蒙方面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20世纪初立宪派领导的立宪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立宪派与议会君主立宪思想

立宪思想早在康、梁等维新派的维新思想中就已经出现, 但基本上停留于思想层面, 实际当中维新派并没有将立宪真正付诸实践。虽然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湮没于宫廷政变之中, 可立宪思想并没有就此灭亡,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因变法而得到传播, 并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一股思潮。清末立宪思潮兴起于1905年前后, 兴起的原因主要是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俄国, 这在思想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人们普遍认为日本胜俄国, 实则立宪政体胜专制政体。于是立宪开始成为一股思潮成为人们的共识。关于立宪派的产生问题, 表面上看, 日本战胜俄国后让更多的人深刻意识到立宪的重要性, 从而产生了立宪派并由他们在立宪思潮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分析, 除了日俄战争的影响外, 还有三方面深层次原因导致了在20世纪初产生了立宪派。其一, 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得以壮大起来, 而“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 属于民族资产阶级范畴的大资本家及其知识分子是立宪派的骨干”, 这为立宪派奠定了阶级基础。其二, 自洋务运动以来, 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生的派遣促进了西方宪政理念的进一步传播, 这构成了立宪派的思想基础。其三, 在西方宪政理念的洗礼下, 逐渐形成了具有宪法和民权思想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 这构成了立宪派的组织基础。基于这样的理解, 在清朝离灭亡已不足十年的最后时光里产生了具有议会君主立宪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 即立宪派。如同维新派在早期维新派君民共主思想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了君主立宪思想, 即维新派提出了二元君主立宪思想。立宪派同样在维新派二元君主立宪思想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了君主立宪思想, 即立宪派提出了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建立日本式的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 到了立宪运动时期立宪派已不满足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所主张的钦定宪法和议院的开明专制, 要求设立民选议院以实现国民立宪。立宪派通过态度较为激进的国会请愿等方式要求清政府先速开民选国会实行责任内阁制, 并由国会制定宪法, 从而建立英国式的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在对议院的理解方面, 首先, 立宪派认为议院必须为民选议院而非钦定议院。他们认为民选议院是“国民参政权汇萃之中心点也”, 是“人民与闻政治之所”。人民通过设立民选议院实现民权, 而钦定议院难以真正实现民权。再者, 立宪派认为议院是制定和修改宪法及法律的立法机关。他们强调制定和修改宪法及法律的主体是议院, 立法权应“属于多数之国民”, 即属于民选议院。最后, 立宪派认为议院是“代表人民监督政府之机关”。他们认为“政府一切之所为, 吾国民皆得借国会之地位而过问之”。在对宪法的理解方面, 立宪派提出“立宪之事, 不可依赖政府, 而惟侍吾民自任之”, “余所主张之立宪, 非政府的立宪, 而国民的立宪也”。立宪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被称为“国民立宪”, 相比维新派的君权立宪而言, 立宪派在立宪思想方面显然进步许多。至此, 在20世纪初的晚清中国, 君主立宪思想在经历19世纪80年代早期维新派的“君民共主”思想和19世纪末维新派的二元君主立宪思想这两个历史阶段后, 最终由立宪派将其推向了近代中国君主立宪思想的顶峰——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可惜, 还没等到议会君主立宪思想真正意义上的付诸实践, 随着武昌首义枪声的响起, 辛亥革命革命党人一举葬送了清王朝的统治, 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自此以后,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思想不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和接受, 随即湮没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君主立宪思想最终还是没能在中国实现。

四、结语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近代中国民主宪政思想和民主宪政运动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初级阶段的君民共主思想向高级阶段的议会君主立宪思想发展的过程, 同时亦是晚清中国的先进分子积极探索资本主义救国道路, 尝试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的过程。虽然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之后, 君主立宪思想实际上已经不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和接受, 但我们依然要清楚地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曾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变革,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应以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晚清中国的君主立宪思想。因为每种思想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都必然无法避免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 这是自身和历史的局限性共同造成的。我们如果想要对晚清中国的君主立宪思想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公正评价,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分析特定的历史存在。

参考文献

[1]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卷首。

[2]夏东元编:《郑观应集》 (上册)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

[3]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594-633页。

[4]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下》, 《弢园文录外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第19页。

[5]李时岳:《维新思想史上的症结:议院”与“民权”》, 《学术研究》, 1989年第2期。

[6]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中华书局, 1981年。

[7]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郑观应集》 (上册)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

[8]苑书义:《清末立宪派的阶级基础》, 《历史教学》, 1963年第5期。

[9]隗瀛涛、吴雁南:《辛亥革命史》 (中册) , 人民出版社, 1980年。

上一篇:实训教师队伍下一篇:临床护理培训